控制方略

2024-05-03

控制方略(精选十篇)

控制方略 篇1

1 压力管道安装焊接准备工作

在压力管道安装焊接的准备工作中,其需要注意的要点和内容还是比较多的,并且也都和最终的安装焊接质量效果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必须要得到较好的控制,相应的控制工作主要应该围绕着以下几个方面来展开:

(1)焊接人员的准备控制。压力管道安装焊接操作的有序开展需要由专业的安装焊接人员进行控制,这也就成为了前期准备工作中极为重要的一个方面,基于焊接人员的准备来说,除了要确保其在人数上满足于压力管道安装焊接的需求之外,还需要重点从素质和能力方面进行严格把关,为安装焊接质量的保障打好基础。

(2)焊接设备的准备控制。从焊接设备方面进行严格的控制和把关同样是极为重要的一环,这种焊接设备的控制随着当前焊接设备种类的不断增加,其控制的需要也越来越强,需要结合各类焊接设备的应用特点以及安装焊接需求的匹配性进行分析,如此才能够提升其后续焊接操作和服务的效果。

(3)焊接现场的准备控制。为了更好地保障后续压力管道安装焊接操作的有序性和可靠性,还应该重点从焊接现场进行严格的控制和把关,这种焊接现场的控制主要就是为了做好相应的压力管道布置工作,确保相应的压力管道能够在施工现场环境中具备较为理想的处理效果,避免其给后续焊接操作的实施带来麻烦。此外,在焊接现场的准备工作中,还需要重点基于坡口进行加工和清理,促使其能够较好的满足于焊接的基本需求,并且同时也要较好的保障压力管道布置在该区域的有效性,在此基础上,针对需要焊接的压力管道进行组对,为焊接的实施做好准备。

2 压力管道安装焊接操作控制

具体到压力管道的安装焊接操作过程中,为了较好的提升其焊接质量效果,同样需要把握好安装焊接的一些要点内容,这些要点一般涉及到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针对焊接材料进行严格把关。焊接材料方面的严格控制和把关是确保其焊接效果的关键所在,也是维系焊接技术手段高效执行的关键所在,基于焊接材料的严格把关操作来说,其主要就是针对焊接材料从采购到应用的各个环节进行严格的控制。在采购环节中,需要相关人员重点针对焊接材料的质量进行严格审查,尤其是对于相关验证证书来说,更是需要做到全面的检验;而具体到焊接材料在安装施工现场的保存过程中来看,除了要针对摆放位置进行优化布置之外,还需要结合焊接材料保存的一些注意事项进行重点关注,如此才能够最大程度上提升其焊接材料后续应用的可靠性,避免因为保存不当出现变质问题;最后,在具体的应用过程中,同样需要基于焊接材料的规范化应用进行控制,确保各类材料都能够在焊接过程中得到准确应用,避免其产生明显的操作失误,影响焊接材料的应用效果。

(2)针对焊接工序进行严格把关。基于整个压力管道安装焊接的质量控制过程来说,具体焊接工序的严格控制和审查同样是极为重要的一个方面。焊接工序方面的严格把关不仅仅要求具体的压力管道安装焊接操作流程符合于相关规范的具体要求,还需要具体到每一个环节中进行严格的控制,确保各个环节中的相关操作都具备着理想的标准化效果,进而也就能够较好的提升其焊接的可靠性,避免在各个环节中出现一些操作性失误。

(3)切实做好焊接工艺管理。具体到压力管道焊接操作过程中,相应的焊接工艺管理同样是极为重要的一环,在具体的管理过程中,首先应该在前期有焊接工艺评定,根据焊接工艺评定制定焊接工艺卡,而对于具体的焊接操作过程,除了要重点加强对于工序的严格把关之外,还应该密切关注外界影响因素,切实做好防风,防雨等操作。

3 压力管道安装焊接质量验收的控制

压力管道安装焊接的质量控制工作还需要重点从最后的验收环节中进行严格的把关,这种验收的可靠性保障是避免质量问题残留的重点所在。具体到压力管道安装焊接质量的验收环节中,其最为核心的一点要求就是保障焊接的全面性和规范性。全面性验收主要就是指压力管道安装焊接实施结果应该得到最为详细的监管,尤其是对于压力管道中涉及到的各个要点环节和容易出现质量缺陷的环节,更是需要得到系统的检验验证;规范性验收涉及到的内容同样极为繁杂,不仅仅需要从标准样板、硬度计等专用设备的规范性运用入手进行控制,还需要基于具体的操作流程进行严格把关,如此才能够提升其最终的质量验收效果。

3 结语

综上所述,对于压力管道安装焊接操作来说,其质量控制和管理的必要性还是极为突出的,这种质量控制工作需要围绕着压力管道安装焊接的各个环节进行全面控制,尤其是对于准备阶段、操作环节以及验收环节,更是需要引起质量控制人员的高度重视。

参考文献

[1]孙洪勋.压力管道安装焊接质量控制的系统工作和措施[J].石油和化工设备,2012,06:48-50+38.

[2]田金柱.压力管道施工焊接质量控制[J].管道技术与设备,2008,03:45-46.

试论职务犯罪与控制方略 篇2

〔关 键 词 〕 职务犯罪 公职人员 原因 控制方略

改革开放20多年来,伴随经济体制改革和结构调整向纵深方向发展,腐败的魔影也在不断扩展,特别是职务犯罪的泛滥和蔓延已引起党和国家及社会各界的共同关注,预防职务犯罪惩治腐败已成为我国迫在眉睫的重大问题。在此,本人就职务犯罪这个课题作一尝试性的论述。

一、职务犯罪的概念界定

科学地界定职务犯罪的概念,是研究职务犯罪及其控制方略的前提和基础。对此,诸多领域的学者以自己独特的视角作出了阐释。例如,有人从政治学的角度出发,认为职务犯罪是运用公共权力来实现私人目标的行为;[1]有人从社会学的角度出发,认为职务犯罪是公职人员违背公认规范,背离既定的管理目标的行为;[2] 还有人从伦理学的角度出发,认为职务犯罪是社会道德尤其是公务人员道德的堕落,[3] 等等。这些从不同角度所下的定义,对拓宽研究思路、深化关于职务犯罪现象的认识十分有益。近年来,法学界研究气氛相当活跃,然而在何谓职务犯罪这一最基本的问题上,还存在不少争议。下面举几种有代表性的定义稍作分析:

1.职务犯罪是指具备一定职务身份的人故意或过失地实施与其职务之间具有必然联系的触犯刑律应受刑罚惩罚的各种行为的总称。[4]

2.职务犯罪是指国家公职人员或视同公职人员的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或滥用职权,不尽职责,破坏国家对职务活动的管理职能,并依照刑法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5]

3.职务犯罪是指国家公职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滥用职权或者放弃职责、玩忽职守而危害国家机关正常活动及其公正、廉洁、高效的信誉致使国家、集体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6]

以上几种定义,均有可取之处。三种定义在客观方面的表述基本是一致的,都强调了职务犯罪的职务关联性特点,它们之间的主要分歧在于犯罪主体的界定上。第一种定义将主体表述为“具有一定职务身份的人”,外延显得过大,可能会不适当地扩大职务犯罪的主体范围。因为“职务”一词,《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工作中规定担任的事情”,照此理解其范围是相当宽泛的,一个车间的班组长、一个学校的班主任等等,都可以说担负着一定职务,但刑法意义上“职务犯罪”一词所指的“职务”,理解为公职即公共职务更为妥当。所谓公职,是指行为人依法或受委托代表国家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资格和权限。刑法意义上的职务犯罪,实际上称为“公务犯罪”更严谨一些,“公务犯罪”也就是基于公共职务而实施的犯罪。第二种定义,将职务犯罪主体表述为“国家公职人员或视同国家公职人员的人”,也是值得推敲的。这里的“视同国家公职人员的人”,实际上相当于刑法第93条第2款所指的“以国家工作人员论的人员。”理论上也可称之为“准国家工作人员”。我们认为“国家公职人员”一词,在外延上足以涵盖刑法第93条所指的国家工作人员和准国家工作人员,因而在职务犯罪的主体表述上没有必要再加一个“视同公职人员的人”。本人赞同第三种定义对职务犯罪主体的界定。“国家公职人员”一词内涵相对明确,而且是多数国家通用的一个称谓。

然而,第三种定义虽然较为准确地界定了职务犯罪的主体范围,但它将犯罪客观方面限定为“致使国家、集体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却是值得商榷的。刑法上的重大损失都是针对犯罪行为已经造成的实际后果而言的,而现行刑法并未将造成实际严重后果规定为所有职务犯罪的共同要件。有的职务犯罪如滥用职权罪、玩忽职守罪确实要求造成一定的严重后果为构成条件,但也有的职务犯罪,如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隐瞒境外存款罪等,只要行为人实施特定行为即可构成犯罪。因此,以造成“重大损失”来描述职务犯罪的客观方面有以偏概全之嫌,尤其不利于惩治职务犯罪的行为犯及未遂犯。

在对以上各种定义比较和鉴别的基础上,本人提出如下定义:所谓职务犯罪,是指国家公职人员不履行职责、不正确履行职责或者利用职权谋取不法利益,妨害国家对职务行为的管理活动,损害公众对于政府的信赖感,依法应受刑事处罚的行为的总称。

二、职务犯罪的原因探析

在借鉴学界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在此,本人对职务犯罪的原因提出以下几点看法:

(一)人性的局限性与权力的二重性:职务犯罪的深层原因

职务犯罪并非今日中国特有的现象。可以说,职务犯罪是与公共权力相生相伴的一种现象。虽然各个国家或在同一国家的不同历史时期,形成腐败的具体原因不尽相同,但作为公共权力诞生以来人类社会的一种普遍现象,必然有其共同性、根本性的原因。我认为,人性的局限性与权力的二重性正是职务犯罪的本源所在。

人类社会普遍地存在着公共权力,这是维系社会有序运转的基础。但迄今为止,公共权力实际上只能由社会成员中的少数人来掌握和行使,这样就使公共权力本身具有一种内在的矛盾性,它一方面同社会整体利益相联系,另一方面又同掌权者的个体利益相联系,这两种联系之间的冲突在所难免。而人性天生是存在弱点的,尽管人性善恶的命题几千年来争论不清,但“人无完人”的道理不容否认。公共权力内在的矛盾性加之人性的局限性,决定了权力具有二重性:一方面,权力具有造福社会的趋向;另一方面,权力本身潜藏着一定的侵犯性和腐蚀性。当权力的扩张逾越一定的界限,即背离公共目标和公共利益时,就产生了所谓的“权力异化”现象,职务犯罪在本质上就是一种权力的异化。尽管人类设立了各种制度来防止权力异化,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只要社会存在公共权力并且这种权力掌握在个人手中,权力腐败与职务犯罪现象就不可能绝迹。

(二)体制转轨与社会失范:职务犯罪的宏观原因

权力及人性的本性决定了职务犯罪的普遍存在性。但是为什么在今天的我国会出现空前的腐败高潮,而建国后的前30年腐败行为相对较少呢?为什么我们这样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比某些资本主义国家的腐败问题还要严重?为什么政府为严惩腐败作出了艰苦不懈的努力,至今仍未能扭转职务犯罪蔓延扩散的势头?

我认为,我国当前正处于体制转轨和社会转型的特定历史时期,这是形成腐败高峰期的宏观原因。我国在90年代初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战略目标,市场开始启动,而计划尚有余威,从而形成了新旧两种体制并存的局面,这也在客观上给权力腐败带来空前的“机遇”。正如有人所言,现在许多腐败分子是在“用计划经济的权力发市场经济的洋财”。[7]另一方面,政治体制改革相对滞后是加剧腐败问题的重要原因。改革开放以来,权力系统朝着“放权、松绑、给好处”的方向改革,以往那种权力高度集中的局面被逐步打破,这对于提高经济运行的效率具有积极意义,然而,由于相应的配套措施如规范体系、监督机制等没有跟上,结果造成权力运行中自上而下的约束管制减弱,权力的横向制约与自下而上的民主监督又不到位,从而为腐败的滋生留下了大量的空隙和漏洞。此外,在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的过程中,原有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受到严重冲击,而新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尚未被普遍接受或正在形成之中,社会整合力降低,出现了社会学家所称的“社会失范状态”,腐败泛滥正是社会失范状态的一种表征。

(三)监督乏力与法网疏漏:职务犯罪的中观原因

权力在本质上是一种支配他人的力量,它内含着无限扩张的倾向,因而对权力的监督与制约至关重要。然而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内,我们对这一问题缺乏足够的认识,没有建立起一套健全而有效的权力制衡体系,导致权力失控的现象严重。尽管我国设置了诸多的权力监督机构,如人大的监督、政协的监督、执政党内的纪检监督、政府内部的监察部门的监督以及专门的检察机关的监督等,监督机构之多,在世界上都是鲜见的,但是由于体制没有理顺,致使监督机制不畅、监督效能不高,某些地方的监督机构甚至形同虚设。监督不力的另一种体现是舆论监督的能量远没有释放出来。舆论监督包括媒体监督和公众监督,是社会中最具活力也是运行成本最低的监督形式,国外许多腐败丑闻就是由媒体和公众参与揭露出来的,如日本的“里库路特丑闻”、美国的“伊朗门事件”等等。在我国,群众当中流传着一句话,称腐败官员“不怕内部通报,就怕公开见报”,这充分说明舆论监督的重要性。一个缺乏舆论监督的社会是很危险的,正如有人指出,“这样的社会无疑是一种缺乏‘体内自动平衡机制’的有重大缺陷的社会,是一个失去自我警报系统的社会。”[8]

法网疏漏也是职务犯罪猖獗的重要原因。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廉政法制不够完善。例如,号称“阳光法案”的公职人员财产申报法千呼万唤而尚未出台,目前只有一个缺乏权威性和操作性的政策性文件,致使财产申报这一重要制度至今没有真正建立起来。其他如《行政程序法》、《政务公开法》、《举报人保护法》等,在我国廉政法制体系中均付阙如。与此同时,已有的法律中,立法粗疏、概念模糊、可操作性差的问题大量存在,立法质量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反腐实践。

二是执法不严问题相当严重。职务犯罪的实施者都是手中握有一定权力的人,此类案件的查处难度往往比较大。然而在我国现行体制之下,司法机关的独立性、权威性没有真正树立起来,加上部分司法人员素质低下,致使相当一批犯罪分子没有受到应有的制裁。另外,一些地方的个别党政主管领导,自己本身就是腐败的领头将军,上行下效,大小腐败成了一条龙,也严重影响了对职务犯罪的惩治。

(四)价值错位与心理失衡:职务犯罪的微观原因

职务犯罪的产生既有社会外界环境和因素的影响,也同行为人的主观认识和心态有关。为什么处在大体相同的社会环境中,有的人能恪守节操,有的人却变节沉沦?这正是微观原因所要揭示的内容。

从思想根源来看,职务犯罪的滋生源于行为人价值观念的错位。受封建社会“官本位”思想及西方社会“个人至上”、“拜金主义”等观念的影响,同时由于放松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行为人在价值观念上产生了个人与社会的错位,他们把自我当成社会的中心,把公共权力视为私人特权,把个人利益凌驾于国家和人民利益之上,在面临外界的各种诱惑之下,价值错位必然导致行为人的贪欲膨胀和心理失衡。心理失衡的具体表现有:

1.吃亏补偿心理。一些公职人员看到别人发财,就觉得自己吃亏,“我辛辛苦苦几十年还不如人家搞一年”,从而产生了以权谋私,趁势“捞一把”的心理。

2.投资回报心理。有人把权力看成“一本万利”的致富工具,通过跑官、买官谋到一定职位后,便迫不及待地把权力作为资本投入不正当交易,以获取巨额回报。

3.人之常情心理。中国传统文化中,人情主义、“面子文化”根深蒂固,而人情化和关系网很容易使人丧失原则,不少公职人员正是在“人之常情”、“情面难却”等心理驱动下而丧失心理防线的。

4.为公无过心理。一些人头脑中存在“只要为公,自然无过”的认识,“我不是为了自己”成为理直气壮的辩解。在这种心理支配之下,他们滥用权力谋取地方利益和单位利益,置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不顾。

5.法不责众心理。“法不责众”意识在传统法文化中由来已久,它在某种程度上为腐败分子提供了一个心理保护层,同时在客观上也成为反腐败的心理障碍。目前,“集体腐败”成为职务犯罪的一种新动向,其实质就是行为人期望通过集体决策分散责任以逃避惩罚。

6.侥幸过关心理。这是腐败分子较为普遍的一种心理特征,其实质是一种心里自慰。正如有人指出,如果行为的后果给自己带来的利益要大大高于受惩罚的恶果时,如果在他之前的类似行为在逃避处罚方面都获得成功时,就会促使犯罪分子实施某种行为。[9]在职务犯罪中,行为人的职权身份、靠山与关系以及作案手段的隐蔽性等,更是强化了其侥幸心理。

三、职务犯罪的控制方略

通过以上对职务犯罪原因的剖析,我们需要明了以下两点作为设计职务犯罪控制方略的前提:一是职务犯罪的深层原因决定了其存在是不可避免的,因此欲将职务犯罪彻底消灭的想法是不切实际的。理性的目标应当是将其控制在社会可以容忍的程度和范围之内。二是职务犯罪既然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因而职务犯罪的控制也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必须采取各种手段综合治理,方可取得最佳的控制效果。此外,职务犯罪只是一系列犯罪的总称,它本身包含多种不同的犯罪类型,对不同类型的职务犯罪应根据其具体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控制策略。例如对贪污贿赂罪的控制方法就应当同玩忽职守罪有所区别。这里只是在总体上探讨各种职务犯罪的共同对策。

(一)职务犯罪的道德控制

道德控制,是指通过加强对公职人员的思想道德教育,提高其抵御外界各种致罪因素的免疫力,以达到所谓的使人“不想犯”的境界,这是预防职务犯罪的第一道防线。建国之初的50、60年代,我国职务犯罪发案率很低,卓有成效的思想政治工作是其中的重要原因之一。改革开放以后,社会思潮的多元化致使传统的道德控制有所削弱,出现了所谓的“道德滑坡”现象。与此同时,反腐败斗争中有一种倾向值得注意,即过分推崇法制的作用,以为只要订立了完备的法律和制度就能根治腐败,而忽视道德教化的作用,认为道德是软弱无力的。我认为这种观点是站不住脚的。相对于法制背后的国家强制力而言,道德固然是一种“软约束”,但是道德规范一旦内化为人的信念,其作用是不容忽视也不可替代的。另一方面,任何法律和制度都是靠具体的人去操作的,如果人的道德素质低下,再好的法律也可能变成一纸空文,再严的制度也会被钻空子。从国外来看,反腐工作搞得好的国家莫不重视对公职人员的道德教育,有的国家在大学乃至中学就开设有关从政道德的课程,还有的国家将从政道德法制化,如美国在1978年通过的《从政道德法》、韩国在1993年颁布的《公务员道德法》等。中华传统文化中,对于“德治”是极为重视的,这在今天仍是有借鉴价值的。预防职务犯罪的最佳对策应是“软硬兼施”,即把道德的“软约束”同法制的“硬约束”有机结合起来,使二者功能互补,而不是厚此薄彼。

(二)职务犯罪的社会控制

社会控制,就是“把社会生产和生活组织到尽可能高的有序状态,”“控制犯罪的最优方案就是控制社会。”[10]对于职务犯罪的社会控制而言,核心是制度建设,即以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来约束权力的运行,这是遏制职务犯罪的根本途径。如果把道德控制称为“严教”,把司法控制称为“严惩”,那么,社会控制可以称为“严管”。严教、严管、严惩三者各有侧重,不可或缺,但其中最根本的就是严管,严管的目标是使人“不能犯”,这是治本之策,前些年我国的反腐斗争侧重于“严惩”,但效果并不理想。近年来人们逐步接受了“打防并举,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方略,治理腐败的重心开始向社会控制倾斜,这无疑是明智之举。社会控制的内容是很丰富的,其中最关键的有三点:

一是深化体制改革。当前腐败现象大面积蔓延的主要原因在于体制转轨带来的社会控制弱化,因此,抑制腐败的根本出路在于深化改革,加速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前几年,“价值双轨制”取消后,猖獗一时的“官倒”现象近乎销声匿迹,这说明深化改革对于遏制腐败有着巨大作用。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必须加速政治体制改革,否则会影响整个改革大业的进程。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之一,就是建立一个“有限政府”,避免政府权力的过度扩张,从而为市场和社会留一个适度的独立空间。政府对市场和社会直接干预的减少,必然会带来权力滥用机会的减少。

二是强化权力监督。首先,要健全权力的内部制衡机制,即以权力制约权力,通过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化,理顺各权力监督机构的组织和运作体制,以实现最佳的监督效益;其次,要完善权力的外部监督体系,即以权利制约权力,通过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的推进,大力培育公民的权利意识、纳税人意识和参政议政督政意识,同时制定法律保障新闻自由,强化媒体对政府的监督;最后,要实现权力监督的全程、动态运作,即从权力的授予、权力的运行到权力滥用的责任追究一系列过程,都纳入权力监督网络之中,尤其要严格监控权力授予环节,避免权力落入腐败分子手中。

三是完善廉政法制。要广泛吸收和借鉴国外先进的立法经验,加紧制订和完善有关立法,以弥补廉政法制的空白;同时要特别注重立法质量,我们不仅要实现廉政建设法制化,而且要使廉政法制走向科学化。

(三)职务犯罪的司法控制

司法控制,是指国家刑事司法系统通过惩罚犯罪与改造罪犯对犯罪实行控制。司法控制是控制职务犯罪的最后屏障,其目标是借助于刑罚的强大威慑力,达到使潜在犯罪人“不敢犯”的效果。相对于道德控制和社会控制而言,司法控制比较容易操作,见效也比较快,因此,在实践中倍受青睐,实际上居于犯罪控制系统的中心。但司法控制毕竟是一种治标之策,它本身存在着被动性(因属事后控制)及运行成本高等缺陷,因而不能对司法控制的期望值过高。在缺乏道德及社会控制有力配合的情况下,司法控制所取得的成效很难维持长久。多年来,我国刑事司法系统所发动的多次“严打”斗争并没有完全实现预期的效果,以至于形成了实践中犯罪量与刑罚量交替上升的局面,其根本原因即在于此。但是,在当前职务犯罪形势依然严峻的状况下,继续贯彻“严打”方针以保持对犯罪的高压态势仍是必要的。同时,一要严密立法,对职务犯罪的规定不断完善改进法网粗疏的问题。二要严格司法,强化刑罚的确定性和及时性,提高定罪概率,使职务犯罪去除任何侥幸心理,提高刑事司法的效能。三要严惩威慑,从上层抓起,集中精力抓大案要案,对职务犯罪人员始终处于高度打压之下,提高严厉刑罚的威摄力。

〔参考文献〕

论建设工程设计阶段造价的控制方略 篇3

关键词:设计阶段;造价;控制方略

一 工程设计中控制造价的重要性分析

工程设计作为整个建设过程中的一个阶段,包括方案设计、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各环节的设计反映了建设项目的技术构造状态,是编制和审查建设项目概算、施工图预算的基础。设计概算又是编制项目投资计划,确定和控制项目投资的主要依据。显而易见,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设计阶段对工程造价的控制是起着关键作用,但往往由于设计阶段技术、经济的偏差千万建设项目造价失控、投资效益低下、三超现象屡禁不止,也往往导致后期施工阶段的设计变更、甚至方案的变更,最终使设计概预算流于形式。因此,加强设计阶段的管理,优化工程设计,使其反映工程的实际造价,并体现工程设计的技术、经济、功能块的最优化。

二 工程设计阶段造价控制的方法路径

有效地在设计阶段(包括初步设计阶段和详细设计阶段)控制工程项目的投资,就必须使用设计招标和限额设计两大法宝。

(1)设计招标中注重方案的对比可行性

设计招标可使投资者获得一个优秀的设计作品,同时也满足项目的使用功能;而限额设计是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又使设计方案的投资被有效的控制在要求的范围内,使其不超过估算值,找到一个技术与经济的最佳结合点。让两者科学的结合在一起,达到投资效益最大化的目的。

在招投标时,对初步设计也应引起足够的重视,特别是大型的工程建设项目,初步设计阶段显得尤其重要,奉劝投资者切不可心急而匆匆走过这一阶段,否则后患无穷,后悔已晚,应坚持没有满意的初步设计文件,决不轻易进行下一步工作。

值得提出的是,各设计投标单位的投标文件可能存在很大不同,均各有所长,各有所短,招标者可选择一家或两家的设计方案为主导,在他们的设计基础上进一步改进,采纳其他设计人的优点和长处,当然要支付合理的费用。这样才能得到一个可行的作品。

(2)限额设计时考虑设计方案的投资

限额设计能让参与投标的设计单位在进行投标设计时,既考虑功能、外观效果等方面的要求,又必须满足限额设计的要求,使设计方案在考虑技术的同时,也考虑经济效果。采取限额设计,可以使设计者在确定设计方案时,必须考虑和控制设计方案的投资,作一个技术与经济的比较,从中选择最佳方案,而设计招标又给投资者一个进一步优选设计方案的机会。

初步设计概算的确定,应是多个设计方案经比较、筛选后确定出的最合理的值。一般设计概算值不超过估算值,国家也明文规定,初步设计概算值不可超过估算值的10%。初步概算是工程项目投资的最高限额,是编制工程项目进度计划、资金融资计划、资金使用计划和控制图预算的根本依据。一旦初步设计文件确定,那么一个工程项目的轮廓就已确定,设计概算也就确定下来了。以后施工图设计阶段和施工阶段就不该也不会有大的变动了。因此初步设计阶段的投资控制是项目整个投资控制的重点,它的影响程度也最大,达到70%左右。

在确定工程项目的初步设计文件后,下一步工作就是详细的施工图设计及预算。根据施工图文件而确定的预算是建设工程项目承发包的依据,是拨付工程款、办理竣工结算的依据,也是科学管理和控制建设投资的重要手段。其实初步设计确定以后,施工图设计就已经很明确了,几乎只剩下把它按已通过的初步设计文件画在图纸上了,而且可活动的范围也已经受到局限而变的很小了。在这一阶段,投资者应重视建材与设备的考察与比选,大宗材料和设备也可通过招标方式获得,还有其他细小方面,若都认真考虑,加以控制,也会对投资起到控制作用。虽然所能起到的作用已经很小了,但作为投资者,应把投资控制这一理念应用到工程项目的全过程中,自始至终贯彻执行。

三 工程设计阶段造价控制的措施建议

(1)充分做好基础调研工作,重视技术性与经济性的结合

1)避免数显违反基本建设程序和经济规律的现象出现,基本建设程序是基本建设活动的客观规律。随着市场投资主体的多元化,许多业主为使项目尽快上马,不按基本建设程序和经济规律办事,任意简化和减少基本建设的程序和环节,压缩设计时间,不做项目可行性研究和初步设计,或项目可行性研究和初步设计与施工图设计一起做,甚至直接从施工图设计做起,边设计,边施工,造成投资决策失误,设计深度不深、设计重量低劣、设计更改频繁,致使工程造价无法得到控制。有些设计单位为了经济利益迎合业主故意压缩工程投资,造成项目实施后工程投资一再突破。这些违反基本建设程序和经济规律的建设项目明显存在先天不足,使得以后阶段的工程造价很难得到控制。2)要将技术性和经济性结合起来进行设计。在项目可行性研究和初步设计阶段,往往只注重对技术方案的论证,对经济因素考虑的较少,缺乏多方案比较和技术经济分析,造成工程投资的极大浪费。在施工图设计阶段,设计人员缺乏经济观念,设计只管技术,不管经济,甚至追求新、奇、异,造成投资失控。

(2)注重落实和推行限额设计,积极推广标准设计

限额设计,是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所确定的建设规模、建设内容、建设标准为依据,在投资估算限额范围内进行工程设计,以提高投资的经济效益。从这个意义上讲限额设计更是业主所关心的。在设计过程中,要积极推行限额设计,按照设计程序分阶段层层控制总投资,使其贯穿于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技术设计直到施工图设计的各个阶段,形成纵向控制;各设计阶段,按各专业进行投资分解,分块限额,具体分配到单元和专业,形成横向控制和纵向控制相结合。但提倡限额设计并不是单纯的追求降低造价,应该坚持科学,采用优化设计使技术和经济紧密结合,通过技术比较,经济分析和效果评价,力求以最少的投入,创造最大的效益。做好限额设计,对造价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技术经济人员要对概算严格控制。实现了对投资限额的控制,也就同时实现了设计规模、设计标准、工程数量等各方面的控制。

标准设计,是根据共同的条件按照通用的原则编制的,是经过一定程序批准的,可供设计单位重复使用,既优质又经济。标准设计能较好地贯彻执行国家的技术经济政策,合理利用能源、资源、材料和设备,并能够缩短设计周期,加快施工进度。因此,采用标准设计一般都能使工程造价低于非标设计的工程造价。概算超估算、预算超概算、决算超预算,造成这种“三超”现象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没有实行限额设计。限额设计是控制工程造价的重要手段。由上述含义可知,限额设计是按上一阶段批准的投资(或造价)控制下一阶段的设计,而且在设计中以控制工程量为主要内容,抓住控制工程造价的核心,从而达到克服“三超”的目的。

新时期企业营销成本控制方略 篇4

关键词:企业营销,成本控制,方略

在我国市场经济深入发展过程中,企业怎样通过经营效益提升来巩固市场竞争,使企业自身在产业技术改进中获得资金和技术支持就变成了企业能否健康发展的关键。而合理控制营销成本则对企业营销中的成本降低有很大帮助,并且也会进一步帮助企业利用好资金,管理好内部财务工作与成本控制工作,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一、营销成本分析

一直以来,资产耗费与流出是传统成本理念的重要内容,即经营者为了实现经营目标,得到经济效益而发生的全部物化劳动与活劳动的耗费。而营销成本则是企业在产品的整个影响过程中所花费的代价,是企业利润中不可或缺的投入。营销成本包含了从运营、税收、设计、信息等方面的成本到契约、谈判、协作等方面的成本。在营销成本中还存在营销成本预算一说,即企业营销收入和所有影响费用指出计划的统称。它是针对企业计划期中的销售量、销售价格与收入进行预测,由此对今后的营销成本与费用情况进行确定,并预测今后的利润水平,从而明确自身的营销目标。在企业影响运营成本控制中,营销成本预算极其重要。对于企业的营销系统来说,预算制定的成功与否将直接影响到它的正常运营。营销成本的构成一般涵盖了固定的与变动的成本费用。而企业营销中的工资、办公费等属于固定成本费用,因其固定性,所以管理起来较为容易,应该引入财务管理中。而较为复杂的就是变动成本费用,它涵盖了客户维护与发展成本、营销调研成本、广告费、仓储运输成本、产品推广成本等等。

二、企业营销成本控制途径

(一)供销规模

当前,企业营销竞争的激烈性是不言而喻的,在分析企业的一般供销期量时,同时深入研究复杂环境中供销最佳期量的控制,并根据最佳期量控制方面的理论对产品的生产以及物质存储周期进行有效控制,其中也涵盖折扣优惠、缺货损失和概率特殊等方面的最佳控制。控制供销成本与规模,才有助于降低费用,增加供销效益。

(二)服务设施

控制好服务设施就是在确保产品与服务质量的同时让企业的营销活动的内部服务成本尽量控制在最低水平。一般来说,增加服务设施及人员能够减少等候费用(等待服务中出现的费用与消耗)。但是,设施与人员的增加却会产生相关的服务费用。因此,较为有效的方法就是把等待与服务费用一起当作商品领发费用。如果恰当协调好等待与服务的关系,让两者之和降到最低,那么就能够更好地控制服务设施成本。

(三)产品设备寿命期限

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产品设备是其物质基础,它的效率与质量对企业的经济利润与效率有密切联系。所以,企业必须要控制好产品的质量与使用效果,加强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工作,对于设备的更换时间也应引起重视,从而最大化资金与效率的使用。做好产品的设备预算与更换,确保设备效益最大化,而且也能够更好地掌握最新设备的开发与利用。

(四)网点布局

营销活动过程中,企业的商品物质调运总是必然需要考虑的问题,商品物质从不同的产地、存储地遇到营销地,这时控制网点布局应该更加注重布局和配置的科学性,以优化商品物质调运措施。最优的调运措施就是商品物质调运时选择总运费最少的有效方案。要评价调运措施的好坏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评判,一是商品物质调运没有对流问题,二是商品物质调运线路是否曲折。所谓对流即是相同的商品物质在一个销售运输路线上往返,而曲折就是商品物质在营销调运中路线反复迂回。如果存在上述两种情况,那么调运路线就并非最佳路线。控制网点和布局,能够给商品物质调运形成一个有效而科学的相关方案,防止出现对流与曲折,让物流系统更加流畅。那么物流成本运输费用的成本控制就会变得更低,进而让企业控制好营销成本。

(五)广告方式

对于企业来说,营销活动变得越来越激烈。广告业务一直都是企业营销活动的重点又特殊的一部分。要控制好广告方式,就应该以科学的方式达到资金尽量少花且尽量提高广告效应的目的。在选择广告形式和工具时,企业需要全面考虑以下五个方面:一是商品物质营销范围,要是是全国范围的商品物质营销,那么就应该利用国家性质的电视台、报刊杂志等作为载体,要是只针对一个地区进行商品物质营销,则应该以地方性的电视台、报刊杂志等为主;二是商品物质传播特征,比如具有声音效果的乐器、有声玩具等商品物质,那么选择电台广播则比较恰当,若是以艺术、服装为代表的视觉性的商品物质那么就应该选电视广播,如果属于静态或者文字的商品物质那么就选择报考广播;三是商品物质受众,为商品物质做广告应该努力选择人群多的地方,比如美食选择美食爱好者聚集地,或者把广告打在没事杂志上;四是广告效益时间,在黄金时段,广告才会被尽量多的受众知道;五是广告费效益,广告费与广告覆盖、广告形式等有着直接的联系。所以,企业必须按照自身特征与资金现状对广告费用与广告效果相适应的广告刑事进行确定,并据此来做好营销活动宣传,让广告本身的费用与效果都能够达到最佳。故而,控制广告方式能够很好地控制企业营销成本。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企业要建立营销成本控制和优化制度,加强对营销成本的管理,建立营销成本预算体系,降低营销成本,提高营销人员的节约成本意识,并且将成本与营销人员的收益进行挂钩,提高企业营销资金的利用率,这可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为企业发展提供资金,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

参考文献

[1]陈翔.以T公司为例有关企业营销成本控制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4:18

皮氏收藏方略 篇5

为了从拜伦在希腊的一位亲戚那里买到拜伦的手稿,他派一个代理常驻那里,一守就是好几年。最后,他买下了拜伦的所有手稿。

他收藏的渠道,有的是别人送上门,有的是拍卖会。拍卖会一般由他的图书馆管理员代理。

他的购买策略十分霸气:成批购买、整体购买别人的藏品。这种方式使得藏品数量急剧扩大。他的藏品都放置在地下室或仓库里,多得他都不知道具体位置。

一般人不会去碰自己不懂的领域,尤其涉及投资。

皮尔庞特并非艺术鉴赏家出身,但购买艺术品有特别方法。

他不讨价还价,在进价的基础上加10%到15%就成交。习惯于成交就成交不成交拉倒。想从他身上赚到更多的钱则门都没有。他付款时并不那么爽快,而往往延后半年付款,这通常只有精明的金融家才做得出来。

不懂,还能确保自己买到艺术品的质量。要买一件作品时,皮尔庞特通常附加一个条件:请别的交易商自由评论,然后再决定是否购买。关键还在于他也有自己的判断。多年来他参观很多欧洲博物馆,听取和记住艺术品相关的故事,足以说明他的用心,也说明他并非一窍不通,这是他做出判断的经验基础。

就收藏门类来说,一般人无法向皮尔庞特学习。因为皮尔庞特收藏门类繁多,涵盖书籍、手迹、书信、手稿、银器、瓷器、象牙制品、绘画,名人的用品等等。在众多的门类里面,绘画作品的比重很小,摩根传记中记载这个比例在5%以下。

就绘画作品来说,他并不喜欢印象派作品,也不喜欢美国现代艺术品,而是偏好于年代久远的欧洲艺术品。这一现象表明皮尔庞特更加看重工艺和材质,这与那个时代工业快速发展有关。工业化的生产使得传统手工作业变得更加稀少,整个时代笼罩在工业化滚滚而来的浪潮中,每天关注的都是铁路、钢铁等大工业、大机器,这使得皮尔庞特更加留恋传统,而忽略了绘画这种艺术形式。

摩根传记中评论皮尔庞特的收藏偏好,说他“要让美国的文明与他所推崇备至的欧洲文化并驾齐驱”。不可否认,这个评论有一定合理的成分,但是不是要美国文明与欧洲文化并驾齐驅却值得商榷。

一个社会里最优秀的文明和文化传统一定是由这个社会最富有的阶层来传承。每个人都对自己的来历、对自己文化的根都具有天然的兴趣。美国的历史并不久远,文化积淀相对薄弱,作为欧洲人的后裔,皮尔庞特喜欢和推崇欧洲文化也就很自然,把收藏的重点放在欧洲艺术品上也就顺理成章。

皮尔庞特收藏艺术品除了有文化的因素,是否还有别的目的呢?比如,按照现在流行的做法,就是进行投资赚钱,而不仅仅是收藏。皮尔庞特狂热地进行艺术品购买和收藏,背后有强大的财力支持。当时有人说皮尔庞特收藏艺术品一半是为了赚钱,他的合伙人并不那么认为。狂热的购买使得皮尔庞特面临很大的财务压力。

成语复习方略 篇6

成语是汉语的瑰宝, 是汉语里面一个特殊的现象, 是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简洁精辟的定型词组或短句, 具有形式整齐、结构固定、韵律和谐、言简意赅的特点。它是每年高考试卷上一道永恒的风景, 也是检测同学们语言运用能力的绝好题型。

既然如此, 那么我们如何在成语的复习上收到事半功倍之效呢?

第一, 掌握正确的方法。

若想正确使用成语或快速准确地解答成语运用题, 立足教材, 留心课外, 广识成语, 日积月累, 勤查工具书, 了解其内涵, 熟悉其用法, 圆熟地掌握, 恰当地运用才是关键。

(一) 掌握记忆方法

背诵成语行之有效而有趣的方法有:

1. 求其源。

即弄清成语的出处及含义。如“杯弓蛇影”, 源出《风俗通义·怪神》, 后来用这个成语来形容疑神疑鬼, 妄自惊慌。

2. 找特殊。

即其真正内涵恰好与字面意思完全相反的四字成语, 如“望其项背”“万人空巷”。

3. 抓引申。

即有些成语的引申义往往才是其精华之所在, 如“满城风雨”, 很容易用它来形容暴风骤雨来袭的情状, 而实际上这里的“风雨”引申为议论、流言, 议论流言就像满城风雨一样散播各地, 挥之不去。形容事情传遍各处, 到处都在议论着, 而且多指不好的事。

对于一些高频易考易混易误成语我们要熟记, 如:“不负众望”“不刊之论”“不赞一词”“差强人意”“侧目而视”“久假不归”“空谷足音”“美轮美奂”“目无全牛”“七月流火”“首当其冲”“危言危行”“炙手可热”等。

(二) 了解特定指向

有些成语具有语意轻重、范围大小、适用对象、感情态度等特定指向, 只有细致了解, 方可力避出错。

1. 有些近义成语语意轻重不同。

如“爱财如命”和“一毛不拔”, 都形容极其吝啬。异:前者偏重于性格上的吝啬, 语意重;后者偏重于行为上的自私吝啬, 语意轻一些。

2. 有些近义成语范围大小有别。

如“别具一格”与“别开生面”, 都有“与众不同, 给人一种新的印象、新的感觉”之意, 不同的是, 前者偏重在“格”, 表示“风格”“样子”与众不同, 一般用于文艺创作和某些事物, 范围小;后者偏重在“生面”, 表示“新的局面或形式”, 适用范围广。

3. 适用对象有异。

其一, 有些成语只专属于某一对象, 不可扩而大之。如“举案齐眉” (限于夫妻) 。“汗牛充栋” (仅用于表示“书籍”的数量) 。“豆蔻年华” (指女子十三四岁) , “崭露头角” (多指青少年) 。类似的成语还有“青梅竹马”、“两小无猜” (指男女儿童) ;“破镜重圆”、“相敬如宾” (指夫妻) ;“穿云裂石”、“响遏行云”“六马仰秣” (指歌声的效果) ;“浩如烟海” (形容文献、资料非常丰富) ;“不同凡响”“别出机杼” (指文艺作品) ;“功高不赏” (一般用于对别人的评价) 等。其二, 有些近义成语的适用对象不一样。如“源源不断”与“络绎不绝”, 前者形容物资供应连续不断, 后者形容来往的人或车马连续不断。类似的成语还有如“大庭广众”与“众目睽睽” (场合不同, 前者指聚集了很多人的公开场合, 后者指很多人注目的场合) , “鱼目混珠”和“鱼龙混杂” (前者比喻以假乱真, 后者比喻坏人好人混杂在一起, 成分复杂) , “不胫而走”与“不翼而飞” (前者指消息传播, 后者指东西丢失) 等。

4. 情感态度不同。

如“等量齐观”与“一视同仁”, 前者意为对本有差别也应有所区别的事物同等看待, 这是一种错误的态度, 后者意为对不应视作有差别的人和事不分厚薄, 同等看待, 这是一种正确的态度。

(三) 辨别协调问题

要注重仔细辨别成语在语境中的语法搭配、感情色彩、整体语义等方面的协调问题。

1. 语法搭配。

有些成语的使用有其特定的规则不能违背, 比如修饰语与中心词的搭配、动词与宾语不搭配、有的本身就不能带宾语等等。因此, 辨别成语时分析语法结构也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如“首当其冲”, 一般只能作谓语, 但常被人误用定语;“叹为观止”的主语是人, 如果主语是物, 要说“令人叹为观止”;“风云人物”相当于一个名词的用法;“风卷残云”相当于一个动词的用法;“风调雨顺”使用时相当于一个形容词。

2. 感情色彩。

成语的感情色彩褒贬分明, 有褒义、贬义、中性之分, 须注意分辨。常见褒义易被误用的有:“胸无城府”、“文不加点”、“蔚然成风”、“高山景行”、“凤毛麟角”、“羚角挂角”、“危言危行”、“不刊之论”、“寥若晨星”等;常见贬义易被误用的有:“无所不为”、“粉墨登场”、“振振有词”、“上行下效”、“如丧考妣”、“师心自用”、“弹冠相庆”、“始作俑者”、“梁上君子”等;中性的有“光怪陆离”等。

3. 整体语义。

有些成语有本义, 还有引申义、比喻义, 有的还有几个含义, 我们需从整体上去把握其内涵, 以免出错。如“目无全牛”, 语出《庄子·养生主》, 写一个姓丁的厨师初杀牛, 眼睛看到的是整头的牛, 三年以后, 技术纯熟了, 动刀时只看到皮骨间隙, 而看不到全牛, 用来形容技艺已达到十分纯熟的地步;又如“美轮美奂”, 源自《礼记·檀弓下》, “美哉轮 (高大) 焉, 美哉奂 (众多) 焉”, 本义是形容房屋华美高大而众多, 后来用此形容新屋高大美观, 现在也形容装饰、布置等美好漂亮;还如“秀色可餐”, 既形容姿容非常美丽, 又形容景物非常优美。

第二, 明确误用类型。

在积累了一定的成语, 且能够了解特定指向、辨别协调问题的基础上, 再来研究高考试卷中成语试题设置错项的特点, 破译命题者设置干扰角度的“达芬奇密码”, 按图索骥, 正确解答此题并非难事。具体说来, 我们可以将高考成语的干扰角度归纳为十种类型。

(一) 望文生义

成语都有固定的意思, 如果不知其意, 仅凭字面去理解, 往往造成望文生义的错误。如:老王和老李曾非常要好, 20多年前, 两人产生了矛盾, 一直互不理睬, 退休后, 一件偶然的事, 消除了他们多年的隔阂, 两人和好如初, 白头如新, 大家也为之高兴。

[解析:“白头如新”的意思是“相交虽久而并不是知已, 像新知一样”, 下句是“倾盖如故”, 这两个成语合起来的意思是说, 两个人可以认识了一辈子, 却仍像陌生人, 而有的人可以一见面就能成知交了。]

容易望文生义的成语在考试中常见的有“细大不捐”、“别无长物”、“差强人意”、“高山仰止”、“不以为然”、“一念之差”“筚路蓝缕”、“不胜其烦“、“不容分说”、“五风十雨”、“久假不归”、“洛阳纸贵”、“不足为训”、“不刊之论”、“为虎作伥”、“硕大无朋”、“灯红酒绿”、“间不容发”、“惨淡经营”、“罪不容诛”、“大方之家”、“噤若寒蝉”、“功败垂成”、“忍无可忍”、“无出其右”、“春意阑珊”、“并日而食”、“杀回马枪”等。

(二) 褒贬误用

成语在感情色彩上可以分为褒义、中性、贬义, 在使用的过程中, 必须辨别褒贬, 否则就会误用。如:几乎所有造假者都是这样, 随便找几间房子, 拉上几个人就开始生产, 于是大量的垃圾食品厂就如雨后春笋般地冒出来了。

[解析:“雨后春笋”:春天下雨后竹笋长得很多很快。比喻新生食物大量涌现, 蓬勃发展, 是个褒义词。句中说的是造假者, 属于感情色彩误用。]

类似感情色彩易误用的还有:“捕风捉影”、“粉墨登场”、“半斤八两”、“不稂不莠”、“火中取栗”、“墙倒众人推”、“弄巧成拙”、“弹冠相庆”、“巧舌如簧”、“拍手称快”、“睚眦必报”、“评头论足”、“巧立名目”、“不堪入目”、“推波助澜”、“趋之若鹜”、“颐指气使”、“无所不为”、“无所不至”、“倾巢出动”、“蠢蠢欲动”、“处心积虑”、“挖空心思”、“走马观花”等。

(三) 错用对象

有些成语只适用于描述特定的人或事, 有特定的对象和方向性, 命题者常常故意偷梁换柱, 张冠李戴, 把使用的对象、特定的方向性有意弄错, 若不了解其特定使用对象及特定的方向性, 就会出现毛病。如:

历史如同一条长河, 从源头连续不断地流去, 每一个阶段都具有特立独行的标志。

[解析:“特立独行”, 指有操守、有见识, 不随波逐流, 适用对象是人, 不能用来指历史上的某一阶段的独特性。]

类似的易将适用对象弄错的成语还有:“拍手称快” (多用来形容仇恨得到消除、正义得到伸张或目的得到实现时的痛快心情) 、“栩栩如生” (指人或生物的形象) 、“眉飞色舞” (用于人) 、“相濡以沫” (用于患难中, 不用于平时) 、“炙手可热” (用于权势大, 气焰盛) 、“绘声绘色” (描绘声音和形貌) ;“萍水相逢” (用于陌生人初次见面) 、“耳鬓厮磨” (用于夫妻) 、“比翼双飞” (用于夫妻) 、“七手八脚” (形容人多手杂, 动作纷乱) 、“琳琅满目” (多指书画或工艺品) 、“珠圆玉润” (指歌声婉转和谐或文字流畅明快) 、“楚楚动人” (指女子娇柔秀美) 、“如坐春风” (指受到好的熏陶或教育) 、“脱颖而出” (比喻人的才能全部显现出来) 等。

(四) 谦敬错位

有些成语是谦词, 只能对己;有些成语是敬词, 只可对人。如果不明就里, 就会导致谦敬错位。如:

小王同学站起来说道:“陈教授刚才那番话是抛砖引玉, 我下面将要证明的只能算是狗尾续貂。”

[解析:“抛砖引玉”意思是抛出廉价的砖, 引出珍贵的玉。比喻说出自己粗浅的意见引出别人的高论。该成语多用做谦词, 在此错用了。]

表谦称的还有:“蓬荜生辉”、“狗尾续貂”、“班门弄斧”、“姑妄言之”、“信笔涂鸦”、“一孔之见”、“不情之请”、“雕虫小技”、“才疏学浅”、“东涂西抹”、“贻笑大方”、“千虑一得”、“不足挂齿”、“问道于盲”、“忝列门墙”、“敝帚自珍”、“百无一能”、“不揣冒昧”、“恭敬不如从命”等。

表敬称的有:“鼎力相助”、“高抬贵手”、“卓尔不群”、“高朋满座”、“大材小用”、“不吝赐教”、“洗耳恭听”等。

(五) 形近混淆

有的成语与其他成语由于读音、字形相近或具有某些共同的语素, 在使用时极易混淆。如:

计算机是一种工具, 尽管是高科技工具, 拥有它, 并不意味着一切工作都可以事倍功半, 一蹴而就。

[解析:“事半功倍”形容花费的劳力大, 收到的成效小, 与“事倍功半”混淆, 应用“事半功倍”。]

类似易混淆误用的还有:“不孚众望”和“不负众望”、“不以为意”和“不以为然”、“骇人听闻”和“耸人听闻”、“无微不至”和“无所不至”、“不足为训”和“不足为戒”、“不胫而走”和“不翼而飞”、“无可厚非”和“无可非议”、“处心积虑”和“殚精竭虑”、“侧目而视”和“刮目相看”、“义不容辞”和“责无旁贷”、“谈笑风生”和“谈笑自若”、“独树一帜”和“匠心独运”、“耳闻目睹”和“耳濡目染”、“鱼龙混杂”和“鱼目混珠”等。

(六) 功能混乱

每个成语由于自身词义和词性的不同, 在句子中的语法功能也不同, 如果把握不准, 就易造成混乱。有些成语跟整个句子的语境大体协调, 但与前后词语有时并不搭配, 如各成分之间、修饰语与中心词之间以及语意方面, 需注意辨析。如:

例 (1) 谈起电视、互联网, 这个孩子竟然说得头头是道, 左右逢源, 使在场的专家也惊叹不已。

例 (2) 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信手拈来前人的成果入词, 达到了天衣无缝的境地, 真是化典入词的范例。

例 (3) 折扇和信封上面, 龙飞凤舞着艺术界几十位名家风采各异的签名。

[解析:“左右逢源”意为做事得心应手, 顺利无碍, 比喻办事圆滑, 此句重在这个孩子对电脑、互联网的“说”上, 而不是做, 该成语不能作“说”的补语。“信手拈来”不能带宾语;“龙飞凤舞”是个形容词短语, 句中把它当作动词短语用并误带了宾语。]

(七) 重复累赘

成语一般都十分精练, 使用得当, 可以收到言简意赅、以少少许胜多多许之效, 但如果不注意成语与句子语意的比较, 就容易造成隐含义与句子语意的重复。如:

例 (1) 绵延七八年, 祸及半个中国的安史之乱, 造成了人民的生灵涂炭。

例 (2) 张成同志在狱中虽然全身被敌人打得遍体鳞伤, 但仍然坚守党的秘密。

例 (3) 看到他这种滑稽的表情, 坐在身旁的一名外国记者忍俊不禁扑哧一声笑起来。

[解析:例 (1) “生灵”就是指“人民、百姓”, 再加上一个“人民”, 犯了重复的错误。例 (2) “遍体鳞伤”意为满身都是伤痕, 形容伤势重, “遍体”与前面的“全身”意思重复。例 (3) “忍俊不禁”本身就指忍不住地笑了, 与该句中的“笑”重复。]

(八) 自相矛盾

有一些成语, 由于我们没有准确而全面掌握其含义, 因而在使用过程中使它的意义与句子其他部分表达的语意矛盾。如:

例 (1) 领导者应当在问题出现之时未雨绸缪, 而不应在问题出现之后惊慌失措。

例 (2) 令人忧虑的是出了不好的作品还不置可否, 听不进群众的批评。

例 (3) 于丹教授的《庄子心得》点燃了他重读《庄子》的兴趣, 他马上找出《庄子》来读, 孰料一读就产生了相见恨晚之感。

[解析:例 (1) “未雨绸缪”比喻事先做好准备工作。事先“显然”与“出现之时”矛盾, 应改为“出现之前”。“未置可否”指不表明态度, 后面又有“听不进群众的批评”, 说明态度明确, 前后矛盾。例 (3) “相见恨晚”指“一见如故”, 与前面的“重读”矛盾。]

(九) 轻重失度

成语在意义表达上有轻重之别, 当遇到表意明显较强的词时, 要注意研究其语境, 看语境到底需要表意轻还是表意重的词, 区分轻重, 避免大词小用或小词大用。如:

例 (1) 洪水冲垮了李老汉的房子, 全村人都很难过, 村前村后, 哀鸿遍野。

例 (2) 他的设计虽然有些缺点, 但方向正确, 无可非议。

例 (3) 李老师当班主任20年, 勤勤恳恳, 日理万机, 积劳成疾仍坚持工作。

例 (4) 大唐太平公主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小家碧玉, 令人赞赏。

[解析:例 (1) “哀鸿遍野”指到处都是呻吟呼号、流离失所的灾民。这里显然言过其实, 程度太重。例 (2) 既然有缺点就不能说“无可非议”, 显然用轻了, 应换成“无可厚非”。例 (3) “日理万机”的意思是一天之中需处理上万件事务, 常指君王和国家领导人每天忙于处理繁多的政务, 这个成语词义很重, 用在李老师身上就犯了“大词小用”的毛病。例 (4) “小家碧玉”指小户人家的年轻美貌的女子。太平公主贵为皇胄, 用“大家闺秀”来形容她都不足以显其尊贵, 显然该词是“小词大用”了。

(十) 不合语境

有些成语使用时有着特定的语言环境, 如果使用不当, 就会与所在的语境不协调。如:

例 (1) 当暴雨如注, 满地泥泞, 汽车无法行车, 抢险队员们只好安步当车, 跋涉一个多小时赶到了大坝。

例 (2) 美国黑人电影明星褔克斯和弗里曼在第七十七届奥斯卡奖角逐中当仁不让, 分别夺得最佳男主角奖和最佳男配角奖。

例 (3) 这样的小错误对于整个项目的要求来说是无伤大雅、不足为训的, 我们决不能只纠缠于细枝末节而忘了根本目标。

[解析:例 (1) “安步当车“意思是慢慢地步行, 就当作是坐车。使用时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一是行走速度缓慢, 二是行走者不慌不忙地步行, 表现出的是一种闲适平和的心情。而句中描述的是抗洪抢险时的情景, 情况紧急又遇上暴雨如注, 该成语与所在的语境很不协调, 是不恰当的。例 (2) “当仁不让”泛指遇到应该做的事, 积极主动地做, 不退让。仁, 指仁义之事, “奥斯卡奖”与“应该做的事”没有必然的联系, 故不合语境。例 (3) “不足为训”是“不值得当作典范或法则”之意, 而此句子中要表达的意思应为“微不足道”、“不值一提”、“不足挂齿”, 明显地与语境不合。]

第三, 把握解题技巧。

在前两者的基础上, 再佐之以科学的解题方法, 就完全可能稳操胜券。

(一) 冷静审视, 看清题干, 辨清设问正误取向。

(二) 细读选项, 体会语境 (本着“词不离句”的原则) , 借助语感, 初步判定成语在语境中运用是否合适。

(三) 审视初步选定的答案, 如果是错误项, 查找其错误运用的原因, 或者看其他选项有无明显的病因。

(四) 比较难以确定对错的选项, 用常见的误用类型进行鉴别, 作最后取舍。

(五) 分析病情, 通盘考虑。可从成语的感情色彩、适用范围、关键语素、意义理解、与上下文是否搭配、矛盾或重复等方面入手, 并结合语境作全面的分析。

中考数学复习方略 篇7

一、充分研究《考试说明》,明确复习主体

《考试说明》是教师复习备考的主要依据,可以说它是考试指南,教师应认真准确地把握考试精神和性质、考试内容,做到有的放矢,不走弯路。具体来说:细心推敲中考对知识点的不同层次的要求,准确掌握哪些需要了解,哪些需要理解,哪些需要掌握或灵活运用;细心推敲要考查的数学思想和方法有哪些,如说明中提到的掌握消元、降次、配方、换元、待定系数法等教学方法;将新旧《考试说明》进行对比,把握新一年命题的变化趋势,复习时加强的内容就作为重点;新删去的或降低的内容不做盲目的补充,新增加的内容要引起重视,避免遗漏。

二、把握考点,落实双基

根据教学大纲和《考试说明》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点,再根据近几年河北省中考试题的特点,不刻意追求知识覆盖面,重点知识重点考查,达到复习有重点的目的。第一,把握好本单元的知识点,从了解、理解、掌握、灵活运用这四个层次进行概括归纳,筛选出本单元中考命题的重点,设置题组分类练习,达到把握基础,巩固基础的目的。第二,精讲典型题目,归类复习,例题筛选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以课本为本。

近几年来我们发现许多中考题都源于课本,因此,在复习时,不应脱离课本,而应围绕本单元的知识点,以课本重点例题或习题为原型,参考中考命题方向,作适当的改编和深化。

(二)紧抓重点、面向中考。

在例题的选择上,直接运用近几年与河北省试题相近的各省市中考题,尤其是河北省中考题,进行分析、讲解,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复习到重点。

(三)编写高效练习题。

根据自己手中的资料进行筛选,编写出既重点突出,又命中中考方向的练习题,从而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使学生印象深刻。

三、训练思维,发展能力

中考试题加强了对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考查,即观察、类比、归纳、判断、探究等,在试卷中,中高档题目占有较高的分值。对这些能力的培养,仅靠学生的练习是不能达到的。在复习时,教师应加强对学生中、高档题目的训练,采用重要的得分手段:分类复习,通过归类,采用“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多题一解”开拓学生的视野,发展他们的思维。而对中、高档题的分类,横向参考各省市前一年的中考题,纵向参考本省近两年中考题,特别针对16—25题型,精心筛选出与之相同或相近的习题,重点讲解,重点检查,专题专练。同时也要重视“做着别扭”的题型,这些题目均对考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有较大帮助。

四、发挥集体力量,形成合作的集体备课制度

集体备课内容由以往的“备教师,怎么教”转向“备学生,怎么学”,怎么挖掘学生的潜能,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怎样整合教学内容才能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等方面。一般的集体备课,先由中心发言人讲本单元复习的内容及作法,从学生的角度分析整合教学内容,以单元教学的形式,精心设置内容主干,让知识以整体—局部—整体的循环上升结构呈现在学生面前,然后备课组成员再讨论其实施的可行性、有效性。具体讨论的内容一般分为:(1)分析各班学生的学习情况;(2)根据中考数学的考点和双基知识,认真研究每一单元的复习内容;(3)讨论课堂复习卷的安排;(4)讨论上课的实际操作;(5)分工合作,落实每份课堂复习卷的编写,精心设计课内学生自主学习的学案。集体的合作更能加深教师对教材的理解,从而在交流研讨中设计出最优化的教学策略,更好地适应学生的学习情况,使集体备课活动落到实处。课后,备课组的教师之间还应自觉地进行课后反馈交流,及时地调整教学策略,收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效果,促进整体教学效益的提高。

五、严格训练,提高得分率

从试卷分析中我们发现,学生的中考成绩总是与实际水平有差距,这与教师平时的教学要求紧密相连:一是解题步骤和书写的规范性。对学生的审题、解题步骤和书写进行严格训练,有意识地让学生了解试卷结构、试卷要求、参考答案和评卷标准,引起学生的高度重视,提高得分率。二是心理素质的培养。在最后的模拟测试中,对学生在心理素质上进行一些科学训练是非常必要的,既要让学生了解历年来试题的按排结构(都是拾级而上),又要让学生有以不变应万变的心理准备,训练中可有意地安排难易程度不同的题目来练习,从而锻炼学生的心理适应能力。三是提高答题速度。为使学生在考场上得以正常发挥,准确、有效地把握做题时间,在平时的模拟训练中,教师就要适当缩短答题时间,提高学生的做题速度,训练学生答题的准确性、有效性,提高学生做题得分率,从而提高学生的总成绩。

六、关注新课程的新重点

由新课程试卷不难看出,三角形、四边形、方程与不等式、函数、概率与统计、图形的变换、找规律等都是必考的内容,因此,在复习中将这些内容作为载体,将常见的数学解题通法(配方法、待定系数法、归纳法、代入法和特值法、数形结合法)和数学思想法(数形结合思想方法及逻辑划分与归纳、函数与方程、变换与转化等思想方法)融会贯通地应用于解题过程中,能促使学生形成熟练的解题思路和规范的书面表达能力。

七、中考复习中应该注意避免的几个误区

(一)不认真审题。

有些考生在复习中为了节约时间往往审题不仔细,看错单位、抄错数字、忘记检验、答非所问等。

(二)凭印象答题。

中考复习中做了大量的题目,有些学生在做题时看见某些熟悉的题目就认为是自己曾经做过的那一题,从而很快地下结论。这种做法是极其错误的。

(三)没有针对性地盲目做题。

中考复习课上,教师都会布置相应的练习题,除此之外很多学生都有复习资料和习题,对于后一部分资料大多数学生都是拿来就做,结果往往事倍功半。教师要强调做题在于精而不在于多,特别是要针对自己的缺漏来选择相应的练习,基础不扎实的学生可以选一些基本题来做,基础好的学生可以选择综合题来做。如果没有办法选择应该做哪些题,则可以向教师征询意见。

(四)做完题不总结。

数学学习看重的是方法和思路,为了增加训练量一题一题地往下做,没有总结的时间是相当不可取的,大量的练习再加上从来不总结,结果往往是做到后面的忘了前面的。

(五)缺乏必要的生活经验和经历。

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学生根本不可能学好数学,现在的数学要求学生知道什么是折纸,什么是商品打折,什么是最大利润,等等。学生若没有相关知识,便无法解题。

(六)不知道如何检查。

奥运营销的夺冠方略 篇8

以奥运为代表的体育赛事,以观赏性、竞技性和游戏性的特点,成为全世界的主要盛典之一。体育是人类共同的事业,企业以各种形式积极赞助体育或者进行各种形式组合的体育营销,其观众注意力、品牌渗透力和影响力是其他类型的广告所不能达到的。其传播效果易被接受,受众的排斥阻力相对弱一些,商业性及功利性不明显。同时,它可以激发个人情感依恋以及群体效应。在奥运比赛现场,观众数量之多是其他事件营销所不能企及的;赛事直播,媒体受众更是广泛。体育本身就是一种世界性语言,它打破了信仰、文化、语言和种族等种种障碍,联结社会、企业与消费者的关系,因此非常有利于企业与目标对象进行有效的沟通,快速提升品牌价值,快速推进国际化品牌赛程及品牌国际化增值。

经过长期的市场化运作,奥运会、欧洲杯、F1这三大全球顶级赛事已经成为体育商业经营的最高殿堂,它们的成功刺激了各类赛事组织机构的神经,使得越来越多的体育组织向商业领域伸出橄榄枝。很多赛事都在积极地塑造并推广他们的品牌,通过提升赛事本身的人气效应,达到吸引商业伙伴的关注并让他们慷慨解囊的目的。另一方面,许多知名品牌如耐克、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这三大全球性品牌在体育营销方面长期不懈的投入,为整个市场作出了良好的示范。然而,体育营销不能简单地认为是单纯的赞助,它需要企业通过营销创新,结合自身的品牌战略经营战略进行系统策划。

体育营销创新,要以企业的整体发展战略作为起点。这就要求企业在进行体育营销之前,要明确企业战略以及实施体育营销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高社会认知度,提升品牌的影响力,还是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企业必须清楚明了问题的根本。这是实施体育营销的首要问题,也是企业战略决策的根本问题。体育营销与企业战略的对接,是我们思维的根本点和问题的出发点。其次,明确文化的适应性。具体而言,考虑品牌文化、体育文化和产品推广等三者和谐统一,是否可以形成独特的企业文化,从而达到企业与目标受众情感共鸣的文化感应。所以说,要做好体育营销,关键在于品牌文化与体育文化的结合。这是体育营销与品牌价值之所以联姻的根本动力。体育营销,首先它是一种文化,其次才是一种事件。因此,企业在选择赞助体育赛事或者其他形式的体育营销时,应该深入挖掘体育活动与企业产品形象及品牌形象的契合点。再次,详细分析体育项目的级别、传播频度和影响力,再决定资源的匹配。同时,要有长远的心态,以坚持累积品牌效应。最后,整合各项资源,塑造品牌传播强势合力。

在奥运赞助上,可口可乐公司已有70多年奥运赞助经验,出于可口可乐的市场领导者的地位,所以品牌驱动战略是可口可乐企业的最高战略。因此,实施体育营销如奥运赞助,进行整合传播以提升和巩固其品牌地位,是品牌战略使然,是完全正确的。在营销传播定位上,可口可乐公司确定以消费者为中心和奥运为平台的原则,巧妙地把奥林匹克的价值与精神融入可口可乐公司的品牌定位当中,提出“要爽由自己”的定位口号。此传播定位有效回应消费者的奥运诉求,实现可口可乐品牌与消费者之间的共鸣,潜移默化地推动消费者对可口可乐品牌的认同与购买意向。

体育营销创新,要使企业赞助的运动项目与自身品牌形象相一致。正如产品代言人广告中代言人与产品的匹配关系一样,两者间相似性越高,顾客对广告的抵触就越小、对品牌的好感就会增加,同时顾客心目中品牌的识别就越高;运动项目与赞助品牌之间也具有同样的效力,即两者的一致性越高,顾客对产品品牌或企业品牌的好感就会越强,这种一致性机制还能在价值转移中“过滤”掉一些不一致的信息,同时对这些信息进行解码,并对一致性的信息重新编码,使得相似性程度更高,价值转移效果更好。体育营销的基本效用就是为企业和消费者之间搭建一个真诚交流的文化平台,体育营销必须通过把体育文化融入到品牌文化中,使消费者对企业品牌产生认同,这有别于企业为博取消费者的好感而采取的厂商主导式的传播,由此塑造出来的企业形象当然更能深入人心,不易动摇。否则,单凭一次或几次的炒作,是很难将品牌的核心文化传递给消费者,并让消费者接受或认可的。

在体育营销中,我们可以看到常见的三种匹配情况:一种就是类似于“普利斯通”和“F1”,属于功能相似;第二种情况就是形象相似,如“卡迪拉克”汽车赞助“美国大师杯高尔夫公开赛”;第三种情况是价值相似性。前者指比赛中直接使用了赞助方产品,起到提升产品品质的效果;第二种则是一种身份和地位的隐含联系;第三种如可口可乐产品进行体育投资就是要将一种动感、年轻、健康、活力、快乐的价值取向移植到品牌中,这与其产品定位人群的特质极其吻合,从而使其品牌傲立百年而不衰。与此相反,吉利刀片由于产品的特性,该公司一直赞助拳击等激烈的体育赛事,因为考虑到吉利的品牌战略所体现的是强劲优势,所以它就要赞助竞技性比较强的项目而从不考虑赞助体操等软性项目,也就是品牌定位与体育营销的所体现的价值取向一致性。

体育营销创新,要学会用差异化定位提升品牌价值。体育营销的一个重要特性就在于资源的差异化。体育运动有其内在的精神与文化,有着极高的社会认同度,对塑造品牌的外在形象与强化其内在品质,都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这正是企业最注重的差异化资源,将品牌与这一资源嫁接能起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形象、直观,而不需费太多周折。明基2003年冠名新浪狮篮球队、2004年赞助欧洲杯,其原始出发点就在于体育运动的快乐、激情、活力等元素与其品牌理念“享受快乐科技”十分切合,可以让明基迅速超越IT市场高度同质化的竞争局面,成为一个高识别度的品牌,进而与消费者建立紧密的关系。同样,万宝路香烟品牌多次赞助欧洲一级方程式赛车,将世界顶级车手的阳刚与万宝路的男子汉气概的品牌内涵联系在一起。而后,万宝路又把这一策略移植到了中国。其赞助策略又成功地使中国受众将万宝路与激动人心的体育赛事和体育精神联系到了一起,阐发了万宝路的品牌内涵——自由、粗犷,具冒险精神。从而再次获得了广大受众的青睐。万宝路一直赞助具有这种特征的赛事,一级方程式赛车、足球赛。那是为万宝路的品牌定位服务的,如果离开这个品牌定位的赞助,将是南辕北辙,毫无意义。

体育营销创新,应引入整合营销传播的理念。体育营销的关键是整合资源,依托体育运动的传播平台,调动体育、文化、市场及企业内部的各种资源协同作战,形成市场的整体冲击力,实现品牌价值与产品销售的双提升。它包括纵向整合和横向整合。纵向整合把体育营销看作是与经营战略相一致的过程。在整个过程中,企业参与的赞助活动和传播给消费者的声音是一贯的。国内热心于体育运动、体育赞助的不少商家,由于过分关注一场体育比赛所带来的实际广告回报,急功近利而不太受体育界欢迎。以足球为例,当足球赛场变成万众瞩目的焦点时,国内不少厂家和广告商才突然醒悟,于是将大笔大笔资金投向足球,但大多数投向商业比赛,为几个进球而不惜一掷百万金,结果除了比赛前后一阵热闹外,收效并不大。反观一些著名企业,如可口可乐,作为一家百余年历史的老牌跨国公司,可口可乐与奥运结缘最早可以追溯到1928年阿姆斯特丹奥运会。1928年夏天,一艘巨轮驶抵荷兰阿姆斯特丹港,轮船除载有参加第9届奥运会的美国体育代表团之外,还有1000箱可口可乐。从此,每一届奥运会都有可口可乐的精彩表演。所以,在进行体育赞助时,一定要避免只追求短期的轰动效应,而要针对某一个具体而明确的目标经常化、节奏化地进行长期赞助,只有这样,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在每次营销活动中,要整合各种资源,让品牌用一个声音说话。这种策略性传播整合的目标是通过整合,运用各种营销手段提升品牌人气与眼球效应,迅速强化消费者对产品的认知度。这需要企业能够灵活运用策略,对传播方式进行创意性策划。比如,在1996年整个奥运活动中,可口可乐总计投入6亿美元的经费,约占其全年广告预算的47%。其中最重要的是争得“TOP赞助商”这身“运动服”。为了充分利用自己用数千万美元购得“TOP赞助商”这顶“贵”冠,可口可乐制定“For the Fans(为了运动迷)”的核心宣传策略,并伴随着奥运的种种促销活动,将其转化为具体的行动。公司为奥运准备了70个精彩的奥运纪录广告片,让观众在欣赏奥运比赛的同时,也在看到可口可乐为观众“转播”的精彩运动片段。公司一改过去以体育明星为代言人的广告表现方式,回归到消费者中间,让他们体验亲切、真实的感觉。这种策略的转变在消费者与可乐之间形成了一种新型的关系。节目与广告,奥运与可口可乐,体育迷与可口可乐,可乐迷与奥运会,一时间难解难分。

解析蒙牛的营销方略 篇9

蒙牛的成功有其偶然性,但探究蒙牛这些业绩的取得却发现了其必然性的存在;蒙牛的成功因素很多,但广为业界传诵并获得巨大认可的却是其独有的营销方略。对蒙牛营销方略的解析与总结,既可以让我们看清蒙牛的发展轨迹和关键点,也便于我们进行学习和借鉴。

公益营销成就蒙牛大未来

公益营销是指将企业的营销战略与非营利组织或者社会公益活动联系在一起的一种市场营销方式。它以关心人的生存发展,社会进步为出发点,借助公益活动与消费者沟通,在产生公益效益的同时,使消费者对企业的产品或服务产生偏好,在做购买决策时优先选择该企业的产品的一种营销行为。回顾蒙牛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蒙牛每一次的成长壮大都伴随着公益营销策略的成功实施。

1999年蒙牛刚刚起步的时候,一无工厂,二无品牌,三无市场,在这种情况下,蒙牛把900万元启动资金中的三分之一用于公益广告宣传。1999年5月1日在呼和浩特市一夜之间就推出500多块户外广告牌,上写“发展乳品行业,振兴内蒙古经济”,底下是“创内蒙古乳业第二品牌”。大家都知道乳业老大哥是伊利,老二却不知是谁,蒙牛站出来说是第二品牌,消费者就认同它是第二品牌,就这样,蒙牛产品还没卖,在消费者心中就成了第二品牌,蒙牛成功地利用广告抢占了消费者的心智资源。并且“发展乳品行业,振兴内蒙古经济”的口号,跳出企业自我宣传的圈子,以企业担当地方经济发展责任的公益行为来博得大众和社会的认可。

2001年6月,蒙牛公司携手伊利以“我们共同的品牌——中国乳都”为主题,在呼和浩特市主要街道高密度地投放了公益灯箱广告,将经营企业品牌与经营地区品牌有机地结合到一起。通过多种媒体的广泛传播,“中国乳都·呼和浩特”的概念已在国人心目中渐趋形成,蒙牛在为内蒙古创造了一笔巨大的无形资产的同时,不仅巧妙地扩大了自己的知名度,更联合了自己最大的竞争对手伊利做大了市场这块“蛋糕”,扩大了影响力,最为关键的是消除了伊利的“戒心”。

2003年非典时期,由于对牛奶的需求增加,部分城市的乳品市场曾出现了抢购现象,一些小的乳制品企业趁机提升牛奶价格,赚取超额利润。而蒙牛却禁止经销商涨价,并严厉规定违者开除或者终止其经销权。随后蒙牛向国家卫生部率先捐款100万元,向全国30个城市的医务工作者和消费大众捐款900万元,捐奶价值达300万元;“非典”后期,蒙牛以“向人民教师送健康”为主题,向全国17个城市的125万名教师,每人赠送牛奶一箱,总价值达3000万。蒙牛在“非典”期间的公益行为,在社会上引起巨大的反响,蒙牛再一次成为媒体竞相追逐的焦点。当时蒙牛在各大媒体的报道是“全国首家资助‘非典’防治工作企业”;“非典”过后,效果立竿见影,蒙牛被公认为有公益责任心的社会企业,再次成为消费者首推的标榜品牌。

2004年,在蒙牛的努力下,国家体育总局训练局选定蒙牛乳品为“国家体育总局训练局运动员”的特供食品,邀请奥运冠军张军、李娜、张怡宁、罗玉通等出席新闻发布会,营造了蒙牛支持奥运、支持运动健儿的形象。

2006年蒙牛率先响应国家领导号召,推出“让全国500所小学学生每天喝上牛奶”一个大型公益计划,并提出“每天一斤奶,强壮中国人”的口号,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捐奶助学工程,蒙牛给全国为500所贫困学校的贫困学生免费提供一年的牛奶,折合人民币上亿元。此举无疑又为热心公益的蒙牛大大加分,在消费者心中占据更加有利的地位。

从打造中国乳都到非典捐献,从热心奥运到捐奶助学,每一次蒙牛都走在了其他企业的前面,每一次都将公益活动运作的恰到好处,逐步在消费者心中树立了光辉形象和企业的典范。对这样的企业消费者给予了绝对的信任,这样的企业推出的产品自然也很容易获得消费者的认可,成为我们日常消费的首选。

当今社会,企业已经成为各项活动的主体,一个良好的企业既要有出色的利润,也要有良好的公众形象,企业不能只顾自身利益而忽视社会效益。企业在自身发展壮大的同时,相应的其承担的社会责任也在增加,企业应以符合伦理道德的行动回馈社会。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自觉地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就易于在公众中获得更高的信任度,这将形成一笔可观的无形资产,使其产品和服务对消费者具有更大的吸引力。所以,公益营销无疑是企业提升形象、获取社会认可、民众信任、政府支持的首选营销方略。

事件营销提升蒙牛大品牌

事件营销是企业通过策划、组织和利用具有名人效应、新闻价值以及社会影响的人物或事件,吸引媒体、社会团体和消费者的兴趣与关注,以提高企业或产品的知名度、美誉度,树立良好品牌形象,并最终促成产品或服务的销售目的手段和方式。对蒙牛的这几年的品牌运作进行考察,不难发现它对这一策略运用的是炉火纯青。

2001年炎热的夏季,国人的目光都聚集在“申奥”事件上,7月10日,距揭晓2008年奥运会主办城市的时间还有3天,蒙牛乳业豪迈地向世人宣布:北京申奥成功,蒙牛捐款1000万!在信息发布之时,蒙牛举行了新闻发布会,并进行了公证。同时,向中国奥林匹克运动委员会致信,《光明日报》、《经济日报》等几十家媒体对此作了报道。7月13日,北京“申奥”成功,呼和浩特人民政府向北京发出贺电,贺电强调了蒙牛的助奥承诺,第二天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发这一贺电。此后,蒙牛在《北京晚报》、《南方周末》等全国40多个城市的主力报纸上,做了《一个“两岁半的孩子”为何向奥运捐款1000万元》的软性宣传。一时间,“蒙牛旋风”席卷大江南北,“一个两岁半的孩子”与“捐款1000万元”形成强烈反差,在社会上产生了极大的舆论效应。电话一个接一个,一些人感动之余,还情真意切地给公司寄来了信件。自此,消费者更深入认识了蒙牛,蒙牛的品牌价值得到了提升。

2003年“神舟五号”飞船载人航天,这在我国发展史上是开天辟地的大事,是中国人期盼已久的事情,国内外的媒体都在竞相关注着“神五”。10月16日早上7点“神舟五号”一落地,门户网站第一时间出现了蒙牛的广告,9点左右蒙牛在中央电视台的广告成功启动。中午12点所有电视广告、路牌广告也都相继在北京、广州、上海等城市实现了“成功对接”,全国30多个城市的候车厅被蒙牛的广告占据。蒙牛的所有户外广告作了四个版本:女性版面、男性版面、儿童版、老人版,同时,印有“中国航天员专用牛奶”标志的蒙牛牛奶相继出现在全国的各大卖场。“蒙牛牛奶,强壮中国人”和“蒙牛牛奶,航天员专用牛奶”的口号,仿佛一夜间充斥着整个城市的大街小巷;杨利伟和蒙牛都吸引了所有媒体的注意,可以说蒙牛这一次赚足了社会公众的眼球。从2004年1月起,蒙牛液体奶销量已经连续30个月居全国奶类销量之冠。

2005年在娱乐文化业影响最大、讨论最多、最具综合社会文化效应的品牌营销案例,当非蒙牛酸酸乳超级女声莫属。蒙牛以较低的成本牵手湖南卫视,联合举办超级女声大赛,从最初的选拔,到淘汰晋级,以及最后的冠军归属无不吸引亿万中国观众的眼球,而一首《酸酸甜甜就是我》的歌曲更是唱遍了大江南北,使蒙牛的品牌深入人心。超级女声一开始只是很普通的娱乐比赛,却在良好的运作之下,成为了全民狂欢的“平民秀”,并且超越了一个娱乐节目的界限,观众面急速扩大,知识精英群体和高话语权的媒体亦表示出高度的关注,因此,超女实际上的影响力也扩大至全社会。这显然给蒙牛带来了原来所意想不到的品牌增值,蒙牛的大品牌在原有的健康、天然的基础上,增添了自信、创新、迈向未来等极为难得的品牌价值,这是很多中国品牌一直渴求而难以达到的。

相对于蒙牛的狂飙,蒙牛集团董事长牛根生在业界的知名度也越来越大,他的“财散人聚”财富观也越来越为人称道。这位带领蒙牛实现“火箭速度”的掌门人以“裸捐”的方式向社会证明了自己的金钱观,为中国的富豪们做出了表率。2005年1月12日,“老牛专项基金”宣告成立,作为蒙牛最大的自然人股东,牛根生宣布将自己不到10%的股份全部捐出,目的是利用所捐股份每年产生出的红利资助公益事业。一年之后,牛根生再次于2006年2月将自己在蒙牛集团2%的股权转到了“老牛专项基金”的账户上。牛根生的成功本身就是一个传奇,而他在成功后对待财富的方式更加吸引了人们的眼球。大家在钦佩之余,自然对蒙牛这个品牌的认知度进一步加深,在日常生活中对蒙牛的偏好也就无意中表现出来了。

从赞助申奥到神五捆绑,从超级女声到老总“裸捐”,蒙牛这一系列的事件运作看似随意,但却环环相扣,层层深入,不经意间把握住了中国大众的生活、娱乐、精神等各个方面的潮流,这样的企业怎会获取不了社会认可?这样的品牌又岂会寂寞?蒙牛对每一次的事件运作都如此的娴熟,每一次都将蒙牛的高大形象直接传递给了消费者,在消费者心中牢固树立了可靠的品牌形象,获取了巨大的品牌美誉度,自然也造就了蒙牛品牌的忠诚。

现今的经济已经进入了一个全球化竞争的时期,一个品牌如何被消费者关注,如何让消费者产生好感,乃至忠诚,是每个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本要求。

然而,在信息过剩的时代,面对信息无孔不入的资讯,消费者是被动的,是懒惰的,也是自私的,传统的市场运作已经不足以引起消费者的兴趣。因此,企业必须抛开单纯为销售而销售的行为,从消费者的心智出发,搭建一个能让消费者认同并具有社会公信背景的平台,主动去抓住事件,主动去制造事件,通过这些事件激起消费者的热情,博得公众的好感,提升品牌的价值,这才是事件营销的真正价值和意义所在。蒙牛乳业集团成立于1999年1月份,总部设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盛乐经济园区,总资产达76亿元,职工3万人,乳制品生产能力达400万吨/年。

到目前,蒙牛集团在全国15个省市区建立生产基地20多个,拥有液态奶、冰淇淋、奶品三大系列200多个品项,产品以其优良的品质荣获“中国名牌”、“中国驰名商标”、“国家免检”和消费者综合满意度第一等荣誉称号,产品覆盖国内市场,并出口到美国、加拿大、蒙古、东南亚及港澳等国家和地区。

创业8年,该集团创造了举世瞩目的“蒙牛速度”和“蒙牛奇迹”。2006年,完成主营业务收入162.46亿元,同比增长50.1%,年均递增138%;实现利润7.27亿元,同比增长59.21%,年均递增182%;完成税收7.8亿元,同比增长60.11%,年均递增158%;主要产品的市场占有率达到35%以上;UHT牛奶销量全球第一,液体奶、冰淇淋和酸奶销量居全国第一;乳制品出口量、出口的国家和地区居全国第一。

2006年9月份,国家统计局发布了“中国大企业集团首届竞争力500强”名单,蒙牛集团位居第11位,名列全区和全国同行业之首;在全国大企业集团500强中,蒙牛位居第238位,比2005年提高了56个位次。与此同时,在2006年首届“亚洲品牌500强排行榜”中,蒙牛集团位居亚洲乳制品企业第3位(前两名为日本企业)。作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蒙牛已在生产基地的周边地区建立奶站3200多个,联系奶农200万,累计收购鲜奶800万吨,为农牧民累计发放奶款180亿元,仅2006年一年就发放奶款62亿元;目前,日均收奶量达到9500吨,位居行业第一,被誉为我国西部大开发以来“最大的造饭碗企业”。

几年来,按照“立足自主开发,强化联合作业,培育核心产品,抢占技术高端”的工作思路,蒙牛累计投入科研资金上亿元,走出了一条独特的自主创新道路——累计在国内外申请商标注册330件,申请国家专利340件(其中发明专利24件,实用新型专利4件,外观设计专利312件),建成我国第一个乳业生物技术平台,推出极品纯牛奶“奶爵6特乳”和“特仑苏纯牛奶”,自主研发了世界上第一款既能“吸收钙”又能“留住钙”的“蒙牛OMP牛奶”,突破世界乳业3项技术难题的乳品新秀——蒙牛真果粒成功上市,合作研制出符合国人体质的LABS益生菌群和高档婴幼儿配方奶粉,与达能公司合资开发酸奶产品,创建国际领先的乳制品研发中心,掌握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世界一流的奶牛性别控制技术。

影院多元创收方略 篇10

一线城市影院市场逐渐饱和,二三线城市潜力巨大,这是业界目前的共识,也是影院建设持续高温的主要原因。然而,当前影院实际的经营情况如何呢?根据中影巴可提供的数据,目前国内影院整体平均单日单座收益仅为22.3元;2316家、即约55%的影院单日单座票房收入在20元以下。

当前国内影院的主要问题在于快速建设引发的大量同质化。选址不佳、重复建设的例子比比皆是。最典型的情况莫如天津市东马路地区,方圆约200平米的地面上竟然云集了5家影城。同质化竞争进而引发低价大战,在互联网的推波助澜下,整个行业的价格体系不断受到冲击。正如一位影院经营者对《综艺》所言,“影城建设太急功近利了,没几家想做百年老店,都是先挣完今天的钱再说。”

衍生品市场不够丰富,分地区、分院线发行体系尚未形成,这些发展短板尚未解决,激烈的竞争格局业已形成。这样的环境下,一些走在前沿的影院目前开始积极探索经营的差异化、多元化策略,力图找到可支撑其长远发展的独门利器。

就影院经营的多元化而言,当前的尝试方向可归为两类,一类围绕作为传统业务核心的放映活动与观影体验,另一类则是围绕其他相关服务的多元化。

观影体验多元化:技术+内容

相关科技的发展对影院的放映条件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目前国内影院的多数影厅都已改造为3D影厅,巨幕厅(IMAX、中国巨幕、DMAX等)逐渐普及。一些影院还建设了4D厅、震动厅、LD厅、Sound Ex厅等特效厅,力求为重视视听效果的观众提供不同选择。

事实上,视听效果出众的影院的确备受观众青睐。北京的资深影迷都知道,要观看3D IMAX大片,华星UME是首选的影院之一。该影院目前是全国唯一同时拥有两个巨幕厅(IMAX和中国巨幕)的影院。其IMAX厅建于2006年,最初片源很少,放映以科教片为主,一年收入才500-700多万元。但在2009年的《阿凡达》之后,特效大片的整体需求被带动,该影院的优势立刻凸显出来。华星UME副总刘晖介绍说,“华星UME的票房排名一直在北京前十,放映《变形金刚》这类特效大片的时候,我们的票房能排到全国前两名。”

卢米埃影城与杜比公司合作的LD厅则主打音效和声音表现力。作为国际知名音频技术提供商,杜比公司为该影厅提供了亚洲第一套杜比全景声音响和4D重低音感应震动座椅,音箱多达36个。据悉杜比公司最近还将推出全新的电影放映格式Dolby Cinema,再加上RealD 3D放映系统、巴可高光放映机和全金属银幕等“标配”,LD厅可谓是IMAX系统的头号对手。

内地市场高端影院的需求上升,有目共睹。去年12月10日,百老汇院线与国际主要3D影院技术提供商RealD签约,计划在中国内地的百老汇影院中建立3个LUXE影厅。该影厅的标准是大型银幕、超亮2D和3D放映质量、环绕音效和豪华座椅。

相比围绕2D、3D观影的技术更新,4D电影也是未来影院的发展方向之一。4D影厅能够通过环境效果、动感座椅等技术模拟出闪电、灯光、震动、刮风、身体撞击等20多种特技效果,从而扩展传统电影的视觉体验,强化观众身临其境的感觉。以现在的技术,一般的3D特效大片基本都能被转制成4D电影。

目前全世界有28个国家的128家影院安装了4D影厅,其中有19家位于中国内地。北京现在只有两家真正意义上的4D影厅,分别位于CGV国际影城奥体店和UME国际影城安贞店,都是使用CJ集团子公司CJ 4DPlex技术的4DX影厅。近期万达院线刚刚跟这家公司签约,计划未来在旗下影城新建5个4DX影厅。

虽然仍属小众,但4D影院的市场前景不可小觑。据奥体中心CGV影城经理漆海泳介绍,4DX影厅在工作日的上座率能有30%,周六日则能达到50%以上。该影城在2014年4月份曾推出40元看4D电影的“4D观影月”活动,结果影厅上座率高达70%-80%。之前五月天的3D音乐纪录片也制作了4D版本,在4DX影厅的放映效果不俗,举办的几次粉丝包场几乎场场爆满。

相比传统影厅,4D影厅最大的发展局限在于成本太高,仅一个座椅的造价就高达2.2万元,相关设施配套齐全需每座3.2-3.4万元。此外还有转制费、维修费等开支。国内4D电影的平均票价在80元左右。据相关人士介绍,建设4D影厅的回本时间大约需要两年。

此外,在功能性影厅方面,一些高档影院在进行新的尝试。目前VIP厅和情侣厅是较为普及的两种形式。后者通常设置双人沙发软座,价格一般比普通影票贵10-20块。VIP厅则多为只能容纳二三十个人的小厅,设有高档皮沙发,可以全躺观影,有的甚至带有按摩、呼叫服务等功能,价格常为普通影票的两倍。相比传统影厅,情侣厅和VIP厅胜在私密、舒适性较好,视听享受感则有所不及。

除了技术、硬件层面的尝试,放映内容的多元化也是影院经营的长远方向。

在中国内地,建立艺术影院的呼声一直很高,但在市场不成熟、分众发行尚未确立的现状下,百老汇电影中心等少数主打艺术牌的影院、机构仍在苦苦坚守。另一些影院,如卢米埃影城等选择了以商业电影放映为主,艺术电影放映为辅的策略。由于自身没有片库,卢米埃影城放映的艺术电影片源主要是来自跟各文化机构、大使馆的合作,以及承办各类影展。用卢米埃影城市场主管高远致的话来说,就是“来料加工”。

卢米埃影城一年放映大约80多场影展片,几乎每个月都有相关活动,从北京国际电影节到各类国别影展、主题影展,不一而足。影城共有5个厅,在举办影展时,一般会拿出一个厅来专门放映影展片,都安排的是下午到晚上的黄金时段。北京电影节期间,由于政府宣传力度较大,影展的放映几乎场场爆满。《大话西游》重映时“每场上座率都在90%以上。”不过,显然不是所有影片都能有如此反响。6月份卢米埃影城举办的“第五代导演优秀影片展”就观者寥寥。“影展片的好处是不用跟片方分账,但我们一个厅就102个座位,就算每张票100块钱,全部满场也才刚够版权费。所以现在做影展不可能盈利。”高远致说。

nlc202309031405

近期,北京市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推出了北京市“特色影院”主题电影惠民放映项目,设立了“艺术电影”“经典电影”“少儿电影”三类主题放映影厅,在固定影厅和时间,以低廉票价进行主题电影放映,每周两场。其中,中国电影资料馆负责艺术电影放映,耀莱成龙国际影城五棵松店放映经典电影,新影联华谊兄弟影城则放映少儿电影。作为社区型影院,后两家影城在借机发展其特色主题放映。

实际上,华谊兄弟影城最初被选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其动画电影的票房产出较高。近来随着动画电影、合家欢电影逐渐兴起,一些影院也在尝试开设儿童影厅,除了在装修设计上迎合儿童观众,放映对光线、亮度也都做了相应调整。现在还出现了专门的“儿童影院”,一般设立于儿童购物中心内,与儿童体验馆、儿童乐园等放在一起。此类影院往往规模较小,一般只有1-2个影厅,片源为国内外经典儿童影片及最新上映的儿童电影。

此外,围绕在影院内播放大型体育赛事、颁奖典礼、歌剧等其他内容,之前有过讨论和尝试。不过限于种种原因,此模式至今未能推广开来,其中既涉及到版权问题,也有内地市场环境方面的原因。

服务内容多元: 围绕VS超越

未来,电影院除了电影,还能卖什么?这大概是所有影院经营者当前都在思考的问题。票房收入既要与片方分账,又得跟租金挂钩,因此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影院经营者对非票房收入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提升。据悉,目前票房在国内影院收益中的占比已下降至70%左右,食品、贴片广告等其他收入的占比越来越大。

进一步开发影院客流量的商业潜力,是许多影院正在努力的方向。如今,在高档影院里开公司年会、举办求婚仪式和婚礼都已不是什么新鲜事。早在8年前,今典集团董事长张宝全就提出过“1+X”的概念,将咖啡、阅读、游戏等休闲娱乐纳入影院经营范畴,希望最终能使非票房收入的比例达到2/3左右。

然而,国内影院距离这一目标甚有差距。今典17.5影城的书吧、游戏吧等各种便民设施,实际使用率一直都不高,收入也远未达到预期。类似的影院,如在影院中开有咖啡吧、书吧的华星UME影城,非票房收入也只能占到约15%。在影院开发专家李保煜看来,1+X的概念很好,“但是影院做电影是强项,做别的可能就不够专业,因此其他业务最好还是让合作伙伴来做。”目前,大多数新影院还是更倾向于在购物中心内开设,从而能在设计之初就考虑好周边的餐饮、休闲等配套设施。

之前,乐视影业CEO张昭又提出一个大胆的新观点:接下来要把吃晚饭、购买生鲜和看电影结合在一起,“看完电影拎着菜就回家了”。对此,受访的几位业内人士均持保留意见。李保煜表示,逛超市、购买生鲜是目的性消费,而影院观影是过程式、体验式消费,两者的受众群并不重合,“看电影的多是年轻人,看完一般会继续逛街购物,而不是拎着菜回家做饭。”华星UME国际影城副总经理刘晖也认为,这个思路其实和90年代流行过的“把影院改造成KTV”差不多,“影院是享受视听乐趣和社交的地方,销售和电影无关的东西,就偏离其核心价值了。”

国内的影院大多实行会员制,但现有的会员优惠大多停留在影票打折层面。目前有影院试图进一步开发新的会员价值。例如在2012年,星美国际影城就开设了线上线下互动商城“星美汇”,尝试为会员提供O2O服务,其销售的商品包括数码电子、食品酒水、母婴用品等,大多跟电影没有直接关系。

据悉,目前“星美汇”网上商城提供的产品已超过1万种。相比京东、淘宝,“星美汇”更类似某种“信用卡商城”,专为旗下150万会员提供服务。会员通过“星美汇”买两瓶红酒,便可以官网价购买iPhone6等产品;买到一定数额的商品,可获赠免费观影券。星美影院周围一般配有5家数码体验馆。通过实体店内的商品展示区扫下二维码,便可在线上商城购买;消费者也可选择先在线下单,之后到实体店取货。星美也成立了一个线上团队,专门打造自己的购物APP。

无论是商城还是社区体验店,皆非传统影院所为。星美集团的真正意图是以电影为切口,以“星美汇”为推广平台,将电影观众转化为消费会员,从而持续挖掘更多价值。星美国际集团CEO郑吉崇表示,“星美汇”从去年开始已经盈利,且盈利状况很好,“星美影城的整体非票房收入比例也已经超过了50%。”尽管如此,他承认“星美汇”的模式比较难以复制,“好做的话大家都做了。”

实际上,影院环境和相关服务本身可以成为一个卖点。例如传奇时代影城,可能是北京各类电影新闻发布会最为热衷的场所之一。国内许多影院更愿意把空间留给影厅,但传奇时代影城最大的特点则是休息空间较大,该影城的8个影厅共有不到1000个座椅,其厅外却设有400个座椅,嘉宾和观众各有休息区。一般影院的VIP厅都是用小厅,而传奇时代用的却是标准的中厅,足可容纳50个座位的空间也只设了39个座位,厅内还有独立休息区和卫生间,并提供免费饮料。“我们的VIP厅上座率是全国最高的,达到36%-40%。”该影院总经理李冬告诉记者。

在互联网售票已取代传统影院的部分功能之后,业务多元化的尝试和服务水平的提升对于影院来说变得尤为关键。归根到底,互联网时代的电影院到底应是怎样的?中影南方新干线总经理赵军给出的答案是“电影互动娱乐中心”,在他看来,“线上线下的互动“才是影院新娱乐方式的关键。无论如何,电影院终究不能脱离电影,但或许,未来的影院也将超越电影本身。

上一篇:设计正能量下一篇:中学生逆反心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