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正能量

2024-05-03

设计正能量(精选六篇)

设计正能量 篇1

正能量主要指健康、积极、乐观的人所具有的能量, 这种能量具有传递性, 可以通过不同形式影响或作用于其他人员, 形成积极向上的环境氛围。正能量一词最早使用于物理学中, 后被心理学家怀斯曼具体阐述, 对正能量的原理、作用等进行明确, 成为心理学的重要组成成分。2012年伦敦火炬传递过程中微博上“点燃正能量、引爆小宇宙”一系列文章蹿红, 其正能量一词也开始被人们广为流传。

2013年6月5日, 保姆因两岁男童不吃药掌掴幼童致其身上多条淤痕;2013年6月11日, 绍兴企业主被建设银行浙江绍兴城西支行行长陈惠君诈骗2000万元;2014年7月南京仙林大学城出现纸片井盖……随着越来越多负面新闻的曝光, 人们的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制约, 在上述状况下, 我国开始重视自身的正能量问题, 开始对社会现状进行反思。提升正能量宣传效益, 加大正能量教育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重中之重。

二、提升社会正能量的相关措施

(一) 坚持社会主义为核心

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内容明确指出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要坚持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个和物质文明相互协调、统一, 要坚实上述内容结构相互配合, 形成积极、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体系, 为人们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在构建素质教育体系的过程中政府及相关部门必须要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核心理论, 要将建设社会主义价值体系作为主要内容, 坚定不移走社会主义道路, 形成统一的系统核心。在传递正能量的过程中必须要有正确的社会主义价值观, 只有在上述价值观下, 人们才能够认识到自身行为正确与否, 才能够依照该价值观内容进行对应行为选取, 才能够形成积极向上的环境氛围, 真正带动社会正能量体系的发展。

(二) 树立正能量模范榜样

在对社会正能量进行传递的过程中政府及相关部门要做好对正能量榜样的运用, 要通过上述人员形成模范效应, 让人们能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正能量宣传教育中, 形成积极向上的社会氛围。政府及相关部门可以依照人员对社会的贡献进行合理选取, 依照具体贡献内容进行榜样分类, 例如王甲、微尘等就可以作为公益事业榜样, 郑培民、张荣锁等就可以作为政府工作榜样等。除此之外, 政府及相关部门在对公益事业榜样进行选取的过程中还要保证榜样人员的“生活化”, 即人员要能够真正贴近人们的生活且对社会具有贡献, 坚决拒绝榜样造假, 导致榜样带动性受到影响。要通过上述榜样的鲜活事迹给人以激励, 使人们能够在生活中在上述榜样的感染下积极生活, 严格遵守道德规范要求, 提升当前社会的正能量风气, 从本质上改善社会发展效益。

(三) 加大媒体正能量宣传

随着信息技术发展的不断深入, 信息媒体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对人们的生活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在上述发展形式下, 政府及相关部门要做好对信息媒体的利用, 要以现代信息技术对各项正能量事件进行宣传, 形成以正能量为核心的社会舆论体系。政府及相关部门要利用网络环境, 对各项社会正能量信息进行传播, 最大限度提升正能量的传播幅域, 形成良好的社会背景。例如电台可以多设置一些公益节目或正能量专栏, 可以适当引入正能量电影、电视剧等, 让正能量内容潜移默化深入到人们生活的各个角落, 与人们的生活紧密结合在一起, 提升人们对正能量的感知。政府及相关部门要鼓励正能量活动的开展, 对正能量生活进行展望, 通过媒体形式让人们能够走进正能量, 了解正能量, 获得正能量, 真正实现社会正能量的传播。

(四) 鼓励开展正能量活动

政府及相关部门要做好正能量工作的设置, 要加大对正能量活动的投入, 鼓励各界人士大量开展正能量活动。要通过设置免费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少年宫等正能量场所为人们提供良好的正能量环境, 让人们能够在上述场所参观的过程中提升对正能量的认识, 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要鼓励单位、企业等开展正能量活动, 以活动带动正能量的传递效益, 让人们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正能量传递过程中, 改善社会现状。

总结

只有真正实现正能量的高效传递, 才能够真正形成和谐、民主、积极、自由的社会环境, 才能够从本质上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 改善我国发展状况。政府及相关部门要做好正能量的宣传及教育工作, 要坚持以社会主义为核心, 将多种手段交叉运用, 从本质上加速正能量传递效益, 让正能量之花开满人间。

参考文献

[1]刘会.论网络正能量的传播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J].科教导刊 (上旬刊) , 2012.

[2]张嘉曦.新闻“正能量”, 传播能量有多大——2012年“最美”人物“正能量”社会影响探析[J].中国报业, 2013.

[3]李绪堂, 刘长明.和谐之力——一种发展正能量的和谐解[J].东岳论丛, 2013.

设计正能量 篇2

武汉市二桥中学张婷婷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知道正能量的丰富内涵和意义,提高学生认识和分析事物提炼知识点的能力;培养合作学习能力、探究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2、过程与方法

将整个课堂设置在一档《汇聚正能量 托起“中国梦”》的活动中,用情景教学法、讨论法、合作探究式教学法、参与学习法来调动学生,丰富教学活动。并通过“美丽面孔”、“美丽家园”、“美丽的梦”三站,让学生感知、理解、践行,弘扬正能量。

3、情感态度价值观

激发学生热爱班级、家乡、祖国的情感,从而让“中国梦”滋生出自己强烈的责任感,弘扬“正能量”。

二、教学重难点

1、正能量的丰富内涵及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

2、如何用实际行动战胜困难,弘扬正能量,肩负自身和社会的责任。

三、教学过程

导入:

1、视频:《中国人建更美中国》

从中你都感受到了什么?

2、引出课题《汇聚正能量 托起“中国梦”》。

第一站:美丽面孔——感受正能量

1、视频:最美将军林俊德。

故事中的他释放了哪些正能量,让你感动?

2、开展“感动班级”人物评选活动,请学生寻找班级中的美丽面孔,撰写一段颁奖词。并说出推荐的理由。

3、心灵感悟。

第二站:美丽家园——传递正能量

1、视频:企业家出资20万请环保局局长下河游泳。

对于企业家的做法,市民是支持还是不支持?

环保局长是下河还是不下河呢?

这个事情的发展中会有哪些正能量的体现?请学生进行猜想。

2、网上报道:日本惊呼中国雾霾飘来了

看后,你的心情如何?

我们怎样运用正能量来战胜雾霾,让天更蓝、地更绿、水更净呢?

3、心灵感悟。

第三站:美丽的梦

1、视频:中国梦

2、如果下一秒可以互换,你想成为谁?去实现你的中国梦。

3、请你选择下面一个关键词(奋斗、坚持、创新、公民素质),去点亮你的梦想之灯,结合课本知识,说说你准备如何实现?

设计正能量 篇3

黄振耀:东峻设计顾问公司设计总监

林松:深圳现代装饰杂志社总经理

李泷:宽品设计顾问有限公司设计总监

吴伟宏:东方设计装饰工程有限公司设计总监

话题背景

社会是一辆疾驰的列车,它需要能量的驱动。“负能量”如同劣质的汽油,会对列车造成致命的伤害,甚至引发故障而抛锚。只有多创造“正能量”,列车才能安全地驶向远方。

——题记

“正能量”的流行源于英国心理学家理查德·怀斯曼的专著《正能量》,他将人体比作一个能量场,通过激发内在潜能,可以使人表现出一个新的自我,从而更加自信、更加充满活力。而在这个繁荣且压力巨大的现代化社会里,一切激发人愉悦和向上的动力和情感,均被贴上了“正能量”的标签,“正能量”成为一个充满象征意义的符号,表达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与期待。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室内设计”无疑是一个充满正能量的行业:它不仅能创造功能合理、舒适优美的室内环境,亦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由物质层面上升到了形而上的精神文化能量,为社会精神文明建设添砖加瓦。本期话题栏目,我们邀请了黄振耀、吴伟宏、李泷等三位设计师以及资深传媒人林松先生从设计与传媒的双面角度诠释了设计正能量之于设计圈的现实意义。

黄振耀

我们应该倡导从东方的、民族的、自己的角度去思考,深入挖掘属于我们自己的文化。从文化传承的角度来说,这种正能量的传播更为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林松

作为设计业的专业媒体,我们并不仅仅满足于做一个资讯的集合体,还致力于做传递正能量的思想先锋。

吴伟宏

做商业设计的本质就是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在满足社会需求的同时惠及投资人,这样才有存在的必要性。

李泷

只要我们在前行的过程中,不断吸收、沉淀并将所得的东西转化成正能量,那就始终是进步的。

“爱”设计,正能量

引子:在前不久结束的现代装饰国际传媒奖上,现代装饰杂志社提出了“爱”设计的理念,这无疑是对设计正能量一个极好的诠释。

吴伟宏:我先抛砖引玉,我的一位老师说过情感设计是最成功的设计:将对生活的体悟融入到设计实践中,会产生“润物细无声”的设计之爱。拿我手头一个鼓浪屿的小酒店为例:在设计过程,我构想了这样一处细节,为来到这里的前一百位顾客专门定制手模并将这些手模镶嵌到花园的小路上——类似于香港的星光大道。每个看到这条小路的人都会对它产生兴趣:为什么这里会印有这么多手印?它们有着怎样的故事?……这些好奇心促使人们主动去了解酒店的故事,从而形成一种爱的消费。

李泷:世界上最强大的正能量就是“爱”,爱设计实际上就是正能量的一种诠释方式:用设计来传递情感,从而产生正能量。

林松:是的,爱设计就是一个充满正能量的理念:它有两层含义,一个是热爱设计,一个是因爱而设计:我们不能单纯地把设计当成谋生的手段,而要将它上升到人文关怀的高度。所谓的设计,不仅仅是将空间设计得美轮美奂,还要将情感蕴含其中,关爱空间的主题使用者。这次我们传媒奖就引入了一些与“爱设计”有关的节目,像《千手观音》这个节目的表演者就是深圳刘一手火锅店的员工们——他们中的百分之六十都是聋哑人。这种将人文关怀与空间使用结合的举动就非常值得提倡。

吴伟宏:这是双赢的事情,既解决了残疾人的就业问题,缓解了社会压力,又实现了盈利目的,确实是一种正能量的传播。

林松:是的,这个店的目的就是希望把残疾人的事业用商业模式延续下去。从而引起社会的关注,让人们重新认识残疾人——在看待他们的时候不要用同情怜悯的眼光,而是自然而然把他们当做正常人来看待。像我们这次将残疾人请到国际性的颁奖仪式上就是为了让他们有更广阔的展示舞台,让更多的人了解他们。这样从“爱设计”出发衍生的一系列行动就是对正能量的最佳诠释。

李泷:尊重他们就像尊重自己,从空间设计回归到人文关怀,这就是爱的升华。

黄振耀:这是由情感角度衍生的正能量。而我觉得还有一种正能量是不能忽视的,就是设计师本身的责任感,作为当代中国设计师,我们要清楚中国设计师肩负着怎样的历史使命:现在很多设计师都妄自菲薄,以西方为尊。当然不是说西方不好,但我们是否应该倡导从东方的、民族的、自己的角度去思考,深入挖掘属于我们自己的文化。如果这个能做好,从文化传承的角度来说,这种正能量的传播更为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本次厦门·国际设计之旅高峰论坛上程绍正韬到大陆宣传他的设计方向,就是一个很好的正能量,他是一个有使命感的人,也是一个有危机感的人。正因为此,他才有超人的成就。

李泷:要传递正能量确实需要先从自我做起,有句古话叫正人先正己。很多东西要修己而达人,首先自己要将内功练好才能将正能量传输给别人,这非常关键。

黄振耀:是的,自己要有作为设计师的职业操守:在创作上,借鉴精华,坚持原创,杜绝抄袭;在商业上,认真引导,真诚沟通,坦诚交易。

吴伟宏:我说的很简单,就是用心感悟生活,尊重设计。如果你真的用心去感悟生活,就不会舍得用“匠人”和“商人”的心来轻慢设计。这是对生活的尊重,也是对艺术的尊重,更是对自己的尊重。

黄振耀:能量是守恒的,正能量上来了,负能量就下去了。设计正能量,我所理解的就是设计“爱”。不要纯粹把设计当做一种职业,要站在设计之外从全局角度来看设计,并找准自己位置做一些实在的事情:同西方设计体系相比,东方设计体系是个发展潜力巨大的体系,很多日本、东南亚设计师在国际上声名鹊起,印证了东方设计思维的逐步崛起。但令人担忧的是,中国设计师在这方面做的并不够,他们很多人还处在一种混沌的阶段,不知道自己要坚持的到底是怎样的信念,这就需要大家共同努力,树立自主设计意识,这也是一种正能量。

吴伟宏:很多东西需要我们去研究,去思考,去寻找。

林松:程绍正韬提到了第四次经济浪潮是文化经济,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有属于自己的文化。如果内力不够,无法拥有足够强大的自我,就无法应对文化经济浪潮的挑战。

黄振耀:日本在保持本土文化独立性方面就做的不错。他们虽然也认同西方理念并借鉴,但更注重将西方设计的优势融入到自己的民族文化中,形成属于自己的东西。而不是一看就是披了一张西方的皮的伪文化。

修己达人 设计正能量的文化思考

引子:毋庸置言,每个甲方都希望能通过设计师实现自己对空间的期待。这种期待从本质上而言,是对设计文化的一种考量——在甲方与设计师的沟通中,实际上已经对空间进行了新一轮的文化定位。这种文化定位的优劣将在社会生活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事实上,一个精准的项目定位是传达设计正能量的先决条件。

林松:这个议题我是这样理解的,推己及人,抛开现象谈本质,你的甲方希望能够从你这里得到什么有益于他们的正能量?非常有兴趣听一听几位的看法。

黄振耀:从这个层面来讲的话,设计师之于甲方首先是一个医生:病人来了,你要先问诊,帮他确认病症。不能说一个病人进来了说医生我流鼻涕咳嗽给我开点感冒药你就给他开。一定要望闻问切确认了他的病情,才能开出合适的药来。甲方对于设计师的诉求亦是如此。作为设计师,我不可能甲方要什么我就给他做什么,毕竟他们的一些意见并不专业:我们刚开始是梳理员,帮他梳理,告诉他你刚才传递给我的信息哪些是正确的,哪些不妥当,我觉得怎样做会更好,这些沟通完之后才能开始做设计。而在做设计的途中,我们站在市场的角度也会有所取舍。最终把最适合的东西拿给甲方看,传递给他们正确的信息。

吴伟宏:我个人觉得,做商业设计的本质就是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你做出的这个东西首先必须能够为社会服务,其次它要能够为甲方带来经济效益,在满足社会需求的同时惠及投资人,这样才有存在的必要。而我们设计师在做设计时一定要考虑到这些本质因素,否则你设计做得再美轮美奂也没用。

李泷:客户找设计师时,必然有一个美好的愿景,包括对自己项目,以及对未来走向有一个大概的想法和思路,这些愿景往往带着某种程度的不成熟,或者某种程度上的想当然。当然不否认很多客户具有很强的商业嗅觉,或有着很好的经验等等,但设计师存在的理由在于我们可以用设计通过某种定位来打造项目的影响力。就像我们做了很多旧建筑改建的项目。作为业主来说,在进入项目前期时有很多风险性,因为这种项目具有很大的不确定因素,很容易超预算。这时设计师的价值就体现出来了:我们做过很多项目,在整体定位上会有很好的把控,这样在设计的过程中就可以替业主节省一部分成本,从而保证他们能够将成本更有效地投入到项目建设中,这本身也是一种正能量的体现。

吴伟宏:旧建筑改造自身也是正能量的表现,让旧建筑重新焕发出新的生命,同时将自己的设计美学传递给别人,这是一种文化正能量的传递。而将旧建筑的价值扩大化,则是一种社会正能量的传递。

李泷:从整体的社会发展来说,这必然是一个新的趋势。在五年以后,旧建筑改造一定会成为设计圈普遍性的问题,我这里所说的旧建筑不是大家一般意义上认为的文化遗产,而是一些普通旧建筑。事实上在欧美有百分之六十的设计师都在做普通的旧建筑设计,这种设计是针对大众的。

林松:说到旧建筑改造我就想到了旧城改造——圈一块地,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拆迁,再盖房子,结果带来了更多的问题。

黄振耀:旧建筑改造不能想当然,做这样的项目时一定要考虑到建筑本身的文化连续性,比如说闽南的老式房子代表的就是它的传统文化,你把它武断地拆了改造成高楼大厦,某种程度上就是破坏了它的文化底蕴。所以,在做旧建筑改造的时候,一定要从文化民俗和社会经济价值双方面进行全局把控,懂得有价值地取舍,保留住建筑文化的根本。

吴伟宏:是的,有些建筑细节实际上代表的是一种约定俗成的生活方式。就像我回到以前住过的老房子里,脑海里就会闪过一帧帧过往的画画。

林松:对旧建筑的改造要有一个科学理性的态度,有保留地创新,有选择地保留。这是一种情感的回归,我觉得是非常好的。这种情感的力量一旦聚集,通过媒体的正确引导,可以形成巨大的社会力量来影响决策者。

黄振耀:不管是正能量还是负能量,我们的呼声太小了。一个人的声音是没有话语权的,很多人一起发出呼唤说这个东西好,那政府也要考虑了。

吴伟宏:让更多人觉醒,有这种觉悟和潜意识,从我做起,剖析自己。

林松:这种事业不是几个人、一个区域能做起来的,而是要有一个衔接的链子。我们经常会有一些论坛专题,就是希望可以通过媒体的力量来为这个链子加一个环节。

黄振耀:设计师们也确实需要一个合适的契机同志同道合的朋友们一起交流沟通,思考区域设计甚至中国设计的未来走向。今天的论坛就是一个不错的机会。

李泷:设计需要共鸣。

吴伟宏:大家一起交流下,取长补短。更容易发现自己有待改进的地方,为自己树立标杆,寻找新的设计方向。

黄振耀:是的,要传播正能量,首先要学会的就是分辨正能量、吸收正能量。比如我们今天做了一个论坛,就要很快地辨析出台上人所传达出的信息,哪些是有用的,哪些是没用的,拥有识别正能量的能力才有可能找到正能量。

吴伟宏:这还是一个修己度人的问题。

传递正能量媒体责无旁贷

引子:室内设计与业内媒体一路相伴而行。设计师们在对中国设计的缓慢发展进行反省与思考的同时,亦对行业媒体进行了再思考:在中国室内设计的发展中,设计师们希望行业媒体以怎样的姿态出现在他们面前?在传递设计正能量的道路上,行业媒体扮演着怎样的角色?

黄振耀:我觉得传递设计正能量媒体责无旁贷。作为舆论宣传的主导力量,不能同普通的商业机构一般只以盈利为目的。而是应当作为一个风向标,引导相关人士去关注社会上、行业内的热点:什么东西对中国的设计行业有用?什么东西有助于塑造中国设计的民族特色……

林松:触类旁通,其实我们媒体同设计是一样的,你们捕捉什么可以成为甲方的正能量,而我们在捕捉什么可以成为设计的正能量。我们一直在反思中前行。譬如作为设计业的专业媒体,我们并不仅仅满足于做一个资讯的集合体,还致力于做传递正能量的思想先锋。我们期冀通过自身的力量来集结设计界的精英,完善设计,传播正能量。

吴伟宏:我觉得林总所说的这个方向很好。其实我们很多设计师已经不愿意看单纯的图片资讯了。

黄振耀:我们现在刻意排斥这些纯资讯的东西是因为以前看得太多了,它们的雷同已经触发不了设计的灵感。打个比方来说,也许我的一个设计灵感,来自于唐诗宋词的机率要比来自于所谓的大师案例的机率大。现在我们需要的是停下来思考,将这些东西转化成自己的东西。

林松:其实对于图片类资讯的态度,也是分层级的。成熟的设计师可能会抛开案例去追求更深层面的东西,但是对于还处于学习求生存阶段的新手设计师,有可供借鉴的案例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李泷:所以媒体的“度”就很重要,怎样才能在大众化和思想性之间求得平衡,这很重要。

黄振耀:这个问题我觉得还有待商酌。从我公司的小伙子身上来看,我觉得图片资讯对于他们来说负面影响不小:直观的图片让他们忘记了思考的能力,成了呆板的重复者。

林松:其实关于模仿我觉得还是要一分为二来看的。就像哄小孩一样:小孩不爱吃饭长不好身体,但你跟他讲,他不懂得,所以你只能哄着他吃,我们明明知道骗小孩是不好的,却又不得不哄,不哄他不吃饭,反倒适得其反。刚毕业的学生设计师也是这样,他们明知道模仿是不好的,但不模仿,就无法起步,所以只能从模仿做起。然而模仿到了一定程度,从量变到质变,就逐渐产生了自己的思想。所以业内媒体仍然保留大量的图片资讯,也是有道理的。

李泷:其实媒体的进步和设计师一样,都要一步一步来,没有人是天生的天才。只要我们在前行的过程中,不断吸收、沉淀并将所得的东西转化成正能量,那就始终是进步的。

黄振耀:国内的很多媒体有同质化的现象,大家千篇一律,相互模仿。这点很不可取。我个人觉得作为媒体要有属于自己的声音。比如说同样是刊登案例,别人都是单纯的图片资讯,你可以在图片资讯之余加一些精辟的点评。这就同教师讲课一样,同样的主题,别人是照本宣科,你是言传身教,明显就胜人一筹了。

吴伟宏:其实就是能够让大家在读的时候引发思考。

林松:你们刚才说的我非常赞同。拿教育来作比,教育分好多阶段,有大专、本科、硕士等,每一个阶段的定位不同。而大家希望专业媒体能够做到将这些阶段的特点兼容并蓄,独树一帜。事实上,我们也一直在做这样的尝试,比如我们现在正在策划开辟专栏,让设计师去评价,通过专业人来解析专业,带给业内一点启发。

传递正能量 正能量语录 篇4

做一个安静的人,读书,旅行,等待爱情。给自己一段柔软的时光,不用太远,不用太贵,去一个安静的地方将自己释放,抚慰。旅行,就应该只是单纯地出去走走。心宽,便是远方。—— 王臣《一个人流浪,不必去远方》

我曾经以为看到自己的人不会太多,需要不停的呐喊呐喊才能被记住。原来,只要对方有心,你低着头站在黑暗里,也会有人看见你。——刘同

一个人的成熟,大部分时候,就是从学会控制情绪开始的。

走快点,不要偷懒,不要昏迷,不要抱怨,也不要忧伤。走快点,别管这鬼天气,我知道你其实有方向的。喂,亲爱的,跑起来,像梦里排练过的那样。——张嘉佳

漂亮的衣服等等再穿,好玩的地方要准备好了再去,总把希望寄托在以后,日子一天天地过去,生活没有任何改变。原来是我疏忽了,哪有那么多未来啊有的只是现在。——德卡先生

你要试着多爱一些人,你要试着多等一些岁月,你要学会和你的孤独,你的拧巴,你的固执,以及你的懦弱和不完美好好相处。一个人只有和自己相处好了,才能更好的拥抱这个世界。—— 扶南

【语录第二部分】

1、人生,就要闯出一条路来!为了事业,为了奋斗的人生,尽管失去许多,但有失必有得!而得到的往往会比失去的更重要,它是人生的价值与意义。

2、有时候觉得生命总是走得很累,迈步之前需要选择岔口,立起航向,每走一步,都需要调整步伐,追赶前列。走累了歇歇的工夫里,又忍不住回首看看生命路上的那一串串自己的脚印,与他人一比,或许弯得人心颤,浅得人心酸,或许会迷惘,或许会生出丝丝的愁怅。

3、努力工作,快乐生活,爱家庭,爱孩子,承受一切该承受的,快乐一切可以快乐的。生命原本就是一个追寻的过程,学会担当,学会原谅,学会扛起责任和义务,哼一支小曲,悠然前行。

4、剖析自我是一种精神。剖析自我,是对自已人生的考验,是一种精神的升华。就在这剖析中,享受这份精神的快乐,领悟这份精神的骄傲,感受这份精神的高洁。

5、人,来到这个世界上,便预示着承受,承受坎坷,承受磨难,承受开心,承受不幸。面对遭遇与折磨,我们总是习惯性地选择抱怨,总感觉上天是如此不公平,而走过沧桑,回过头,你会发现:每一种承受,何尝不是一种人生的历练,何尝不是一种生命厚度的累积呢?

6、去聆听生命的声音,去瞭望生命的高度,去感知生命的宽度,在时间轨道和生命轨道同行时,给生命留下一个安放宁静的地方!

7、人的平庸,多数不是因为自身能力不够,而是因为安于现状、不思进取,没有激发自己的潜能,在平淡机械的生活中埋没了自己。不要总羡慕别人头上的光环,其实你也有能力给自己戴上美丽的花冠。

8、没有人,可以替代你去走人生路,也没有人,会帮你完成心中的那个美丽的“远景”,这一切,注定了,也唯有明白的告诉你,都需要你有自己的思想、理念,以及奋斗来兑现!

9、在这个如花的世界里,我们都是生命的主宰,只有感受生命,珍爱生命,生命才会更有意义,生命之花才会在时间的长河中永不凋谢!

10、了解自己的真实需求,把其他的一切慢慢放下,这样的人活着才是为了自己。

11、路程,是生命的轨道,只有自己把握好舵的方向,再追随着航海灯的指示,才不会抵触暗礁、浅滩。

12、在无限的宇宙的永恒岁月中,生命只是一个顷刻化为乌有的微粒。我们每一个人都应尽情地去追逐自己的梦想,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将有限的生命,活出无限的精彩。

13、人活在这世上,要活出味来,要活出样来,都是剖析了自我的基础上去完善的。只有剖析了自我,才能让自我的人生更精彩!

14、每个人都有孤独的时候。很多人并不是你印象中的纸醉金迷。玩世不恭。他们不为人知的孤独你没看到罢了。不要因为一时的空虚打乱了你的坚持你的思想。我们都一样。要学会承受人生必然的孤独。过了,才能看见美好。

15、命运,是一个很飘渺的东西,有人相信命运,走到了塔顶,或者坠落到崖底。有人想逆天改命,但成功的几率,与中奖一样,但有了毅力,终有那么一天,前方,不再是灰色的雾。

16、人的一生也不可能顺顺利利,总会遇到一些风风雨雨。要经历风雨,就必须把自己磨练成一个对待困难不折不挠的强者,在哪里跌倒就在哪里爬起来。没有人会甘于做弱者,让生命流失在无声的岁月间。

17、在人生的高山上,你是否瞭望到了更高的高峰,更长的山脉,更碧蓝的天空,所以你要宁静的给自己许下更多的目标,更大的承诺。向山下走去,再经历山谷的那份寒冷,那份黑暗,因为是你的选择,所以不后悔。到达另一高峰时,你能看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喜悦,是的,那是对生命追求的喜悦,那是对成功的喜悦。

18、有些事,轻轻放下,未必不是轻松。有些人,深深记住,未必不是幸福。有些痛,淡淡看开,未必不是历练。坎坷路途,给身边一份温暖,风雨人生,给自己一个微笑。生活,就是体谅和理解,把快乐装在心中,静静融化,慢慢扩散!

19、或许你还要流很多的眼泪,哪怕是流到了生命的尽头,你的懦弱,还将继续残留于心,相当窝囊,软弱无形的这张网,长期压抑你的神经。你的心灵,你的出路,你的坚强在哪里?毫无疑问,懦弱,是你心头之痛,挥之不去,则痛上加痛!唯有坚强,才是你,真正活出去的理由。

20、机会对于任何人都是公平的,它在我们身边的时候,不是打扮的花枝招展,而是普普通通的,根本就不起眼。看起来耀眼的机会不是机会,是陷阱;真正的机会最初都是朴素的,只有经过主动与勤奋,它才变得格外绚烂。

设计正能量 篇5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接地气;课堂教学;正能量

案例教学法,是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的需要,在教师的精心设计下,通过对一个具体的教学情境的描述,引导学生参与分析、讨论、表述等活动,让学生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积极思考,主动探索,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一种开放式教学方法。思想品德课引入“案例教学法”,可以克服讲授法在教学中,往往重“知识”,轻能力;重“说理”,轻情感体验;重“结论”,轻学习过程……等不足。课堂是教与学的“统一体”,是师生互助互学的“共同体”。积极引导学生去感悟、探究,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主动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为提高学生个人素质特别是思想品德的修养注入“正能量”。

一、案例如何“接地气”?

撰写案例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在案例教学法实施过程中,各个教学环节都是围绕案例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探索、归纳、推理,案例的设计是发挥教学效果的保障。案例是教师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收集的与教学有着密切联系的典型人物、事件或热点的时政问题,是为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服务的,它决定案例教学的效果。选择的案例要“例”“理”“德”相结合,寓“理”于“例”之中,寓“德”于“例”之中。怎样才能更加科学合理地选择和撰写教学案例呢?案例必须“接地气”,就是案例的选择应该体现“短”“平”“快”的特性。

1.“短”就是说内容要少而精。案例的“接地气”,强调案例的内容尽可能短小,具备典型性。案例要有一定的代表性,有足够的事实和事例演绎所要阐述的主题,不能花费学生很多时间在理解“材料”上。案例应体现“事虽小,理却大”。因此,案例提供的信息和资料应尽可能多地涵盖教材中的知识点,从而使学生轻易地抓住知识重点、突破难点。

2.“平”就是说内容来自平常生活,但不缺少趣味性。案例的“接地气”,还要强调教学的案例应来源于社会现实生活,特别贴近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实际。案例应符合学生认知水平,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尽可能于平凡中体现不平凡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举案例形象、生动,生活化、通俗化,符合学生内在需求的,与学生现有经验值相称的,才能更容易激起学生的共鸣。帮助学生愉快地进入到教师预设的教学环境中来,展开良好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主动投入到对知识的探究之中,从而轻松获取知识。

3.“快”就是说学生对案例的探究及师生之间交流都应该是快乐的。案例的“接地气”,还要使学生快乐地学习。教师创设平等对话的课堂,尊重每位学生,引导学生自由思考、愉快地彼此分享,超越课本知识、拓展已有经验。案例教学法也是基于创设问题上的教学,它把抽象的原理、概念等具体化和感性化,题材和呈现方式要新颖而有趣,变枯燥为神奇,吸引学生,激发热情,促进思维,唤起探究的欲望。调动学生积极思考,在轻松的教学气氛中获得知识,在思想碰撞中明辨是非,润物细无声中接受思想道德熏陶。

二、如何使案例教学释放正能量呢?

案例教学释放正能量,关键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精心组织好教学。教师必须坚持正面案例引导,拒绝可能产生负面影响的资源。坚持准确的思想价值导向,促进学生良好思想品德形成。必须坚持积极引导和组织学生对案例进行有效的讨论。针对小组讨论中不能解决的焦点问题,教师要学会倾听并适时引导启发,帮助学生在讨论中互相启迪,达到以“例”明“理”,以“理”释“例”,以“例”明“德”,以“理”导“行”的目的。教师必须坚持有针对性地分析案例问题的疑难点,及时总结评价学生讨论案例的优缺点,给予学生最大的激励。教师的总结和评价也可以由学生来完成,依靠师生相互总结、相互评价及生生评价完成教学目标,并促进师生共同发展。

案例教学成功的着力点在学生身上。释放正能量更要强调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进而指导学生的实践活动并提高其实践能力。释放正能量,教师只有把学生作为教学的基本出发点,只有充分调动“教”与“学”两方面的积极性,并着力构建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学过程应该从全体参与到人人探究、深入体验到个个有所收获的过程。释放正能量的主角应该是学生,目标就是培养学生成为对自己、对家庭、对国家和社会负责任的一代。那么,教师如何有效依托案例这个抓手,培育学生优秀的品性、道德、人文素养并传递正能量呢?

1.教学过程应是以生为本,尊重差异。以生为本,就是教师必须面向全体学生。问题是诱发学生学习的起点和基础,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来源。教师在案例中设置问题时注重:(1)设置的问题要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范围内,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思维能力。只有富有一定的层次和梯度,才能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通过分析和讨论得到不同程度的解答,对学困生来说,应该有话可说,对学优生更能深刻领悟。(2)问题设计具有开放性、启发性,能够引起学生争论,以引发认知冲突,从而引导学生主动思考,促进学生愉快地构建知识。教师应给予学生更多的鼓励和肯定,哪怕是解决问题的过程或结果发生了错误;要体现师生在学习中的平等关系,尊重学生个性差异,重视学生的即兴发挥;教师的主要责任在于启发、引导学生去独立思考,切忌教师处处包办代替。

2.教学过程更是体验角色,激发情感的过程。在教学中,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围绕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社会生活的要求和规范。教师要尊重学生的真实体验,在情感体验和思想矛盾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学会正确的思维方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强调与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注重学生的主动学习,提倡体验、探究、参与、合作、讨论、调查、社会实践等多种学习方式,促进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发展。

3.教学过程更是渗透生活,“化礼成俗”的过程。“化礼成俗”就是强调:真正的道德行为,就是理所当然、习以为常的生活习惯。人的品德是通过对生活的认识和实践逐步形成的,教师就要通过思想品德课这一主渠道,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教育,进行诚信、自律、开放……等美德教育。学生虽然具备德育认知,实际生活中往往不能转化为道德行为。教师更要注重学生的真实体验和道德内化,强调知行统一,重要的在“行”,也就是真正去身体力行、践履。把案例作为切入点,开展班会、板报、演讲、辩论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把课堂教育功能推延到课外,通过不断体验和实践,实现学以致用,道德践行的教学目标。

思品课的案例是教师自己制作或撰写的预设的资源,教师更要善于捕捉在教学中生成的案例。“水尝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对击始发灵光。”思想品德课教师要转变教育教学理念,成为知识的促进者,学习的引导者,学生的帮助者和“平等中的首席”。不断更新知识,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灵活运用案例教学法,培养学生自主创新参与合作的能力,提高道德涵养。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思品课课堂教学有效性,为每一位孩子的健康成长注入“正能量”。

【参考文献】

[1]毕红轶.浅析案例教学法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应用《黑龙江史志》,2010年05期

[2]刘锋.案例教学法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运用的研究《山东教育》,2010年第25期

[3]王丹.浅谈“时事热点焦点案例”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运用《前沿》,2012年23期

“正能量”还需“正方向” 篇6

曾有这样一首名为《春天不是读书天》的打油诗:“春天不是读书天,夏日炎炎正好眠。待到秋来冬已近,收拾书包待明年。”这首诗一直被那些不肯用功的读书人当做懒惰的借口。显然,它给人传递的是一种偷懒的“负能量”。很有意思的是,由教育家陶行知作词,语言学家、音乐家赵元任谱曲,共同创作了一首同名歌曲,则让人耳目一新。笔者暂且摘录前半部分如下:

春天不是读书天:关在堂前,闷短寿缘!

春天不是读书天:掀开被帘,投奔自然。

春天不是读书天:鸟语树尖,花笑西园。

春天不是读书天:宁梦蝴蝶,与花同眠。

春天不是读书天:放个纸鸢,飞上半天。

标题相同,意旨却迥然不同。这首歌里渗透着陶行知先生所倡导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的教育思想,倡导的是一种“活”的教育方式,也正如他所说的那样:“活的教育,正像鱼到水里鸟到树林里一样。”即便是七八十年后的今天,这首《春天不是读书天》依旧闪烁着思想的光辉,依旧能给我们的教育传递出一种富有生活气息的“正能量”。

境由心生

佛家有“境由心生”一说,其意是说,有什么样的心情,眼前就有什么样的环境;如果用现代一句流行语来解释,则是“我无法改变环境,但我可以改变心境”。我们当下的教育,一方面是广受关注,另一方面则屡遭质疑;一方面是高喊素质,另一方面则精细应试;一方面是强力减负,另一方面则题海依旧……这便是我们所面临的教育环境,这也是我们自己所实施的教育行为。我们把学生“豢养”在“高墙上四角的天空”下,我们尽量减少课外活动以免发生“意外伤害”,我们把作息时间表精细到以分钟为单位,我们不惜挤占学生的“副科”时间,我们一周一小考、一月一大考,我们不厌其烦地讲解、不辞辛苦地批阅……

我们是如此的“爱岗敬业”,如此的“爱校如家”,如此的“热爱学生”,但我们往往忽视了这种“正能量”还需要的一种“正方向”:一种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正方向,一种有利于学生学会生活、主动生长、热爱生命的正方向。这种正方向的指向,我们不妨用陶行知先生提出的五项“生活目标”来诠释:“康健的体魄、科学的头脑、艺术的兴趣、生产的技能和自由、平等、互助的精神。”

作为一个教育人,“境由心生”中的“心”,我们可以理解为“事业心”,同时更应理解为“责任心”,把学生的健康成长作为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的责任心。只有在这种责任心的驱使之下,我们才可更清晰当下的教育环境,更明晰我们的教育使命;也只有在这种责任心的驱使下,我们才可能一点点地改变着当下的教育环境。

知行合一

老子说:“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作为一个教育人,尤其是作为学校的教管人员,我们或许都明确上述的“正方向”,也都具有那种“责任心”,但往往缺失的是一种“知行合一”的胆识和智慧,一种“集腋成裘”的执著与坚韧。

我们不妨重温一下陶行知先生制订的《育才二十三常能》,或许对于今天所提倡的素质教育有个新的认识。它包括“初级十六常能”和“高级七常能”两大部分。

初级十六常能:会当书记;会说国语;会参加开会;会应对进退;会做小先生;会管账目;会管图书;会查字典;会烧饭菜;会洗补衣服;会种园;会布置;会修理;会游泳;会急救;会唱歌。

高级七常能:会开汽车;会打字;会速记;会接电;会担任翻译;会临时讲演;会领导工作。

无独有偶,在陶行知的弟子汪达之创办的淮安新安小学里,他们在《淮安新安小学第六年计划大纲》里,对于“生活的方法”也做了具体的规定。比如,“要认识环境中最易见的动植物各十种以上,并且要观察各一种以上的生长过程及和人类的关系”“要认识每晚容易看见的恒星和行星十二颗以上,并且能懂得风云雨露等自然现象的成因和人生的关系”“要认识社会生活,并择一种构成社会生活之基本的工人生活,如种蒲田者、瓦匠、木匠、铁匠……的生活,详细观察,并加记载,为研究社会科学的基础”等等。

当我们阅读上述“常能”与“大纲”后,我们会更深切地理解陶行知先生所说的“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的涵义;我们会深切体悟到陶行知等人的良苦用心,他们试图由此来建构教育与生活、学校与社会、个人与世界,以及人与自然等的关系;我们也许还能真切感受到实施“生活教育”所需要的一种在寂寞中坚守的韧劲。

海滩捡鱼

下面这个故事,我们一定不会陌生:

每次退潮时,会有千万条小鱼遗留在海滩不能回海。有个孩子,每到退潮时,就在海边捡小鱼,一条条扔回海中。大人觉得好笑:“这么多的鱼,你又不能改变它们命运,扔不扔有何不同?”小孩看看手中的鱼回答说:“对这一条,我能改变它的命运。”

许多时候,我们往往归咎于体制,也往往眼高手低,往往并非“不能为之”,而是“不愿为之”。比如,课前三分钟让学生唱上一首歌,他们也许能快乐好一会;课后,教师与学生聊上几句,他们也许倍感温暖;大课间,教师与学生一起运动,一起玩耍,学生一定会更加依恋老师、热爱学校;布置作业之前,教师不妨先看一看,做一做,这样便可减掉许多重复性的课业;每位教师都把自己的特长发挥出来,引导学生组成一个个兴趣小组,学生也许能受益终身;学校每周从课表里安排一节阅读课,让学生到图书室里徜徉书海;每月固定一天作为学生的“自由学习日”,让他们“各做各的一份儿事去”;每个学期,组织学生户外运动一次,也让他们“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对这一条,我能改变它的命运。”许多时候,我们能改变的或许只有那么一个点、一个时刻,或者一个小方面,但我们只要沿着“正方向”,各自所产生的“正能量”,往往可以形成一个个温暖而润泽的“小气候”,进而逐渐地改变着这个时代或某个区域的“大环境”。

如果说,“正能量”是一种激情、一种心态,那么,“正方向”则是一种责任、一种情怀。这种责任与情怀,便是切实把儿童的健康成长和幸福生活作为我们教育工作的起点与归属,让教育的每个时刻都名副其实地“生命在场”。

最后,让我们在《春天不是读书天》的后半部分中轻松地结束全文。

春天不是读书天:舞雩风前,恍若神仙。

春天不是读书天:放牛塘边,赤脚种田。

春天不是读书天:工罢游园,苦中有甜。

春天不是读书天:之乎者焉,太讨人嫌!

春天不是读书天:书里流连,非呆即癫。

春天,春天,春天什么天?不是读书天!

(作者单位:湖北省黄梅县苦竹中学)

上一篇:土工格室下一篇:控制方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