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文化与治国方略探究论文

2022-04-28

热点一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背景材料】2012年11月8日至14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胡锦涛代表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了题为“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的报告。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诚信文化与治国方略探究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诚信文化与治国方略探究论文 篇1: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法律文化建设的思考

摘要:《送法下乡》是一本基于实证调查,运用交叉学科知识研究中国基层司法制度的理论著作。作者基于中国农村特有的法治环境,挖掘基层实践中司法运行的成因及背后的理论问题,向读者展现了中国农村生活中宏大的法律文化场景。本文在梳理《送法下乡》一书主要内容的基础上,重点分析该书反映出的中国农村法律文化中的矛盾与冲突,并尝试提出在农村法律文化建设中解决矛盾、缓和冲突的方法。

关键词:《送法下乡》;基层法治;农村;法律文化;乡村振兴

1 《送法下乡》体现的农村法律文化现状

《送法下乡:中国基层司法制度研究》是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苏力于20世纪末创作的,从中国司法本土资源出发,分析农村司法纠纷,研究中国基层司法制度问题的一部理论力作。该书语言通俗又不失学术气息,从基层司法制度、司法知识与技术、法官与法律人这三个角度,思辨地呈现了中国基层法治的发展,反映了基层法治中熟人社会与规则社会、自治与法治的矛盾与冲突。全书共四编,开篇重在破题,对“为什么司法”“为什么基层”“为什么在中国”以及这样做的法律学术意义进行解释与分析。第一编以司法制度、法院审判与行政管理、基层审判委员会为切入点,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考察中国基层司法的制度问题,直观地揭示了司法在中国不仅可以解决纠纷与确认规则,而且具有一种政治性功能,将全书置于一个更加广阔的背景进行分析与论述。第二编集中考察了基层司法中常常被人忽视的技术和知识问题,将其“问题化”并发掘背后的制度性条件。第三编则分析了法官及乡土社会中的村干部等乡土社会中的法律人,展现了他们工作的情景与状态,集中分析基层法官的独特之处以及他们在当前乡土社会的法律文化中面临的问题。最后一编反思了调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1]。

该书运用大量的案例与数据分析,描绘真实农村场景下的法治状态,呈现了当前乡土社会中法律文化的特点。我国经济快速发展,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农村日益边缘化,农村本土文化不断受到城市的影响与冲击,两种不同的文化常常发生激烈的冲突。村民的法律意识相对薄弱,受村落习惯、传统观念的影响,缺乏通过法律解决问题的意识,这给身处乡土社会的基层法官们带来了许多麻烦。他们每天都要直面大量农村纠纷,在大量的司法实践中,拥有处理事实与法律问题的独特审判经验[2],他们支撑着中国法治最底层但也最基础的部分。与我们所了解的欧美法官不同,中国基层的法官们常常需要从司法中立的“神坛”上走下来,主动将法“送”入乡土社会中,有时审判案件甚至需要顾及当事人的情感,做一些超出法官职能范围的事,最终达成化解纠纷的目的。正如波斯纳所强调的,司法不是比智力(智力过于优越者往往不近人情),司法要更多地理解普通人的喜怒哀乐。上述的技能无法从法学院学到,都是基层法律工作者在社会实践中慢慢积累起来的。民为邦本,本固邦宁。“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在我国积极推进依法治国方略的背景下,只有处理好与农民利益相关的问题,才能真正建成法治国家,形成法治社会。文化环境在一个国家的治理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它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与价值观念,积极建设农村法律文化,增强村民的法治意识,增强村民对法律的认同感,是当前法治建设的重中之重。

2 送法下乡的困境:农村法律文化建设中存在的矛盾与冲突

2.1 熟人社会与规则社会的矛盾

1997年,党的十五大正式提出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指出“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但受经济、文化、教育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许多农村地区仍旧处于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中描述的“熟人社会”中,那里从空间上来说是“面对面亲密接触的社会”,从时间上来讲是“今天与明天,这一代与下一代的生活没有多大变化的社会”。村民的日常生活、人际往来与城市相比,较为保守,消息传播不够及时,因此保留了非常浓重的地方色彩。村民的法治意识也比城市居民薄弱,法律的影响在农村还不算广泛,许多人对法律的理解不够深入,时常出现规避法律、逃避执法的情况。再加上根深蒂固的礼法观念以及代代相传的“无讼”思维方式,农村法律文化复杂多变。

该书讲述了一起发生在1996年的信用社诉陕北农民欠款案件。当地法庭庭长与村长、民警一同去村民家中催要欠款,这位村民起初非常抗拒执行,称民间流传1997年底,政府会将农民欠政府的所有贷款一笔勾销。虽然这不可能发生,但他对此深信不疑,在众人一筹莫展之际,村长出面“自作主张”地进行了调解,减免部分费用,才解决了这起纠纷。作者感叹,如果严格遵守法定程序,这次收贷可能完全失败。当外来力量进入一个相对陌生的农村社区,“强龙压不过地头蛇”,严格按法律办不一定行得通。村民们对法律的需求不多、认知不足,许多人受传统文化的影响,认为诉讼不是依靠公平与正义而是金钱与权力;还有许多人违法后都不知道自己触犯了法律红线。面对一个陌生的体系,村民们对法官不易产生信任感,容易因为司法工作者过于“遥远”而出现“隔阂”。而在农村的法律文化中,村民们更熟悉村落中传统的解决方法,丧失面子带来的村中负面评价、失去在村民中的威信,会让村民产生更大的心理压力,这相较于陌生的法律有更强大的威力。因此,村里出现纠纷时,常常请来村子或家族中德高望重的长辈进行调解,这类私力救济或社会救济反而更能拉近村民之间的距离,促进矛盾的解决。

2.2 自治与法治的冲突

中国人口众多、文化多样且各个村落之间交流不多,消息传播不及时,在适用法律的过程中,乡土社会有其特殊性与复杂性。新中国成立以后,农村地区实行人民公社“政社合一”的单位制管理体制,与传统的长老政治和村规民约治理方法存在巨大的差异。但随着人民公社制度的逐渐瓦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登上历史的舞台。国家制定的法律约束着公民们的日常生活,但有时较为抽象,不够具体。为了弥补公共权威的空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第27条第一款规定“村民会议可以制定和修改村民自治章程、村规民约,并报乡、民族乡、镇的人民政府备案”。村民自治成为乡土社会中基本的制度与治理模式,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影响着村民生活的方方面面。但隨之而来的是,国家权力在乡土社会中的逐渐收缩,法治理念在农村文化中的影响减弱,要解决这一问题,在国家权力边缘地带贯彻国家的秩序,树立法律权威,培养村民们的法律意识,重塑农村法律文化,使其发展的步伐跟上城市化的进程,“送法下乡”“送法上门”是一条可行的路径。《送法下乡》中描述的“司法下乡”“炕上开庭”的案例,展现了普通村民与村长、法官打交道的场景。在中国农村,司法除了具备人们所说的常规的解决纠纷与规则治理以外的功能,还有一种政治性功能,这是司法权力在国家权力边缘地带建立自身权威的一种努力[3]。在这一路径的尝试过程中,相对封闭、保守的村规民约与平等、自由的法治体系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冲突。

由于农村地区的封闭性,一些落后的传统思想仍影响着农村文化。如出嫁女儿不能继承家中财产,婚嫁时“女辞彩礼退一半,男辞彩礼全不见”,“女儿出嫁不参加村里一切分配”的村民村规民约,仍存在于农村地区。这样的规定显然与“妇女与男子享有平等权利”的法治理念相违背,但每当“外嫁女”请求法院确认自己具有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身份时,基层法院往往以村民自治为由拒绝受理相关案件,这些退让弱化了国家法律权威对村规民约的威慑性,不利于国家对农村地区的治理[4]。

随着对这些问题研究的不断深入,在自治与法治关系的研究中,逐渐形成了“有限自治”“法律介入”以及自治与法治的“协调互动关系”等学说[5]。但是在实践层面,想要真正做到自治与法治的协调互动,使两者的结合处于一个合理的边界,仍然是一个不小的难题。正如作者在书中所说的“从过往历史中提炼的原则永远不足以应对未来”,只有立足社会实际,扎根中国本土,才能研究出真正适合当代中国的法律制度,将其内化为我国法治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3 送法下乡的未来:农村法律文化建设的路径

大树离不开牢牢扎根于泥土中的根茎所传递的养料,国家发展的根本在于基层,在于农村。农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天下安。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为解决“三农”问题,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村民从吃不饱、穿不暖的状态脱离出来,进入小康社会,但想要实现真正的“富足”,不能仅仅停留在物质层面,更应当体现出精神层面的强大。农村的法律文化应当是先进的、阶级的、扬弃的,代表着乡土社会未来的发展方向。当前的农村仍保留着“无讼宁事”、集体本位等较为传统的观念,这些思想观念在农村法律文化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因此,选择性地保留传统文化中优秀的部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汲取现代法治中自由、平等、公平的思想,将其注入农村法治建设,对重塑农村法律文化、实现乡村振兴具有深远的影响。

3.1 树立规则意识,加强基层法律队伍的建设

在全社会树立“诚信、平等、公正”的价值观,是规则意识形成的重要一步,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农村与城市在经济上的差距正不断缩小,村民的生活环境不断得到改善,但由于独特的历史文化背景,他们对规则意识的认同和内化尚需时日。

在规则社会的建设过程中,基层法律队伍的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基层司法工作者与村民接触最多,一言一行代表着国家形象,审判结果对村民存在最直接的利益影响。但诉讼程序严格,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且当前专业人数、专业素养与城市相比都存在较大差距,农村中的基层法庭可能只有不到十位工作者,但管辖范围却涵盖数个村庄中的数万人,低下的工作效率与大量的农村日常矛盾纠纷,使村民被“告状难”所困扰。另一方面,部分村民对法律了解不够全面,难以直接利用法律维护自身的权益,可当他们花费较高的经济成本、时间成本通过诉讼寻求法律的帮助时,却找不到符合要求的律师或法律工作者,这些因素又会反过来抑制村民对法律的需求。因此,加强基层司法队伍建设,帮助村民们通过法律满足自身的合法诉求,是培育农村法律文化的重要一环[6]。

3.2 自治与法治建设并行,增强村民法治意识

中国共产党在十八大报告中提出:“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增强全社会学法尊法守法用法意识。”整个社会法治意识的增强,离不开农村法律文化的塑造。农村的法治建设是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内容,村民自治制度的完善是至关重要的突破口。受农村封建思想的影响,一些地方的村规民约、自治章程中的条款,如“女儿出嫁不参加村里一切分配”等,不僅违反了国家的法律制度,更侵犯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利益。村民自治应当建立在遵守法律的基础上,这表现为制定村民自治章程、村规民约或村民会议表决时,要遵守法定程序,章程及表决内容不得与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的政策相抵触,不得侵犯村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合法财产权利。

在广大的农村地区,村民们仍秉持着以和为贵、无讼少事等传统观念,存在一种固有的思维方式——认为一旦与法律有所牵扯就会产生“麻烦”[7]。要从根本上改变这一现状,改变逆来顺受、委曲求全的心理,增强村民们的法治意识,地方政府需要加大法治宣传的力度,制定相应政策,着重要求基层法律工作者在普法过程中“换位思考”,立足当地发展,以村民的角度,侧重于对土地、房屋、婚姻、劳动等与村民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实用性法律内容进行科普,加强维护自身权利以及合法的维权方法等宣传教育,让村民们了解法律的边界在何处,明确自己可以做什么,又不能做什么。其次便是加强农村法治教育,提高农民法律素养。鼓励村民积极参与村民自治,在涉及征地补偿分配、集体收益分配的表决中积极表达看法,为自身利益发声,使法律成为每一个成员都遵循的日常规则。想要在生活中培养村民的法治意识,树立法律信仰是切实可行的路径。

4 结语

《送法下乡》一书不仅详细阐述了20世纪中国基层司法的运行模式,更展现了乡土社会的法律文化特色。中国的法律文化想要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必须适应它存在的规则环境。理性理论往往与智慧实践存在实际落差,并非只需要建构起一个完善、理想的法律体系。将城市地区的文化直接“复制”到农村,很可能带来不利的影响。要让中国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法治国家,需要在这些矛盾与冲突中,找到一条符合乡土社会法律文化发展的路径,将古老的乡村文化与现代文明积极融合,使璀璨文明之花盛开,实现全面依法治国的伟大目标。

参考文献:

[1] 苏力.送法下乡:中国基层司法制度研究[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1-24.

[2] 刘星.走进现实的法律生活——评《送法下乡》[J].中国社会科学,2002(03):114-123,206-207.

[3] 张芝梅.《送法下乡》:一个读本[J].中国社会科学,2002(03):105-113,206.

[4] 胡若溟.国家法与村民自治规范的冲突与调适——基于83份援引村民自治规范的裁判文书的实证分析[J].社会主义研究,2018(03):98-109.

[5] 邢慕尧,杨萍.宅基地使用权转让合同效力探究——基于30个宅基地使用权转让纠纷的实证研究[J].中国林业经济,2020(3):49-51.

[6] 张梦歌.我国农村地区法律文化建设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18.

[7] 李瑾.《乡土中国》看农村基层文化发展[J].汉字文化,2020(8):183-185.

作者简介:赵心严(2000—),女,江苏南京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法学。

指导老师:杨萍

作者:赵心严

诚信文化与治国方略探究论文 篇2:

政治高考热点命题新方向

热点一

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背景材料】2012年11月8日至14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胡锦涛代表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了题为“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的报告。

【命题风向】十八大报告内容是2013高考必考点。高考中既有可能从宏观上考查对新理论、新观点的理解,也可能从微观上考查十八大精神的贯彻落实。

题型多以主观题形式出现,可能的命题角度有:从《经济生活》角度,分析如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分析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必要性;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为什么要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为什么要牢牢把握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这条主线;运用《生活与哲学》知识说明,从十七大的“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到十八大的“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体现哲理;分析党提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理由;从文化生活角度,分析如何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预测试题】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全面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同学们围绕“学习十八大精神,共建美丽中国”这一主题开展一次探究活动,让我们一起参与吧!

美丽中国·展示理论之美

报告摘录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把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是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

老师点评 科学发展观是党理论创新的结晶,彰显了党的理论自信,也展示了党的理论之美

(1)请从辩证唯物论的视角,分析科学发展观展示的理论之美。

美丽中国·建设生态之美

报告摘录 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

学生争论 同学甲:建设生态文明要靠政府

同学乙:建设生态文明要靠群众

(2)请你选择甲或乙一方的观点,分别运用《经济生活》与《政治生活》的知识,论证其合理性。(6分)

美丽中国·培育人性之美

报告摘录 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弘扬真善美、贬斥假恶丑,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培育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

大家行动 “最美教师”张丽莉、“最美司机”吴斌、“最美清洁工”李成友……2012年“最美”的天空中群星闪耀,折射出一道道夺目的人性光辉,感召着无数的中国人向真、向善、向美!同学们纷纷表示要在行动中努力向“最美”群体学习

(3)请你设计一个有助于弘扬“最美”精神的主题活动,并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同学们参加该活动的意义。

【参考答案】(1)①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科学发展观是党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出发而提出的科学理论。②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促进作用。科学发展观作为正确的意识,是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③规律是普遍的、客观的,我们要遵循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科学发展观正确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规律,是党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的体现。

(2)选择甲观点:

①政治生活:我国政府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坚持对人民负责原则;政府具有组织经济建设、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等职能;我国政府坚持依法行政,科学民主决策,自觉接受监督,是具有权威和公信力的政府。

②经济生活:市场调节具有局限性;生态文明建设需要政府加强宏观调控;需要充分发挥财政和金融的支持作用。(3分)

选择乙观点:

①政治生活:人民是国家的主人;生态文明建设需要群众积极行使公民权利与履行公民义务;需要群众积极参与民主决策,加强对政府的监督。

②经济生活:生态文明建设需要消费者树立正确消费观,坚持适度消费,绿色消费,勤俭节约;需要企业经营者积极承担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责任;需要纳税人依法诚信纳税,关注国家生态建设投入的使用。

(3)主题活动:如以“学习最美精神,培育人性之美”为主题的朗诵(或演讲、征文)活动。

意义:①有助于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促进全面发展;②有助于促进学生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③有助于培育学生的文明风尚;④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与科学文化修养;⑤促进学生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热点二

捍卫海洋权益 维护国家安全

【背景材料】2012年4月,菲律宾挑起了南海领土争议。2012年7月24日,海南省三沙市成立大会暨揭牌仪式在三沙市永兴岛隆重举行。2012年9月,日本政府不顾中方一再严正交涉,上演“购岛”闹剧。2012年9月,国务院正式批准《福建省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简称“《规划》”),这也是第五个获得国家批复大力发展海洋经济的省(市)。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

【命题风向】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2012年我国与周边国家的海洋权益争端频频发生。因此关于发展海洋经济,维护海洋权益的试题在2013年高考中极有可能出现,考生在备考中,要注意从以下角度: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如何发展海洋经济;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如何维护国家主权,建设海洋强国;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应如何充分利用我国海洋文化资源优势,发展海洋经济。

【预测试题】1. 我国建立了全海域定期巡航维权制度,积极开展300万平方公里管辖海域巡航监管,以显示我国对争议海域管辖的能力与决心。这表明( )

A.世界多极化趋势不可逆转

B.当代国际竞争的实质是综合国力的较量

C.主权是国家的生命和灵魂

D.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

2.2012年6月8日,是世界海洋日暨全国海洋宣传日,主题是“海洋可持续发展”。通过一系列活动,以营造关注海洋、热爱海洋、保护海洋的良好社会氛围,提高全民族的海洋意识。这是基于( )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②文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③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有形的、强制的

④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我国拥有300万平方公里的蓝色国土,油气资源沉积盆地约70万平方公里,海洋渔场280万平方公里。目前,我国海洋生产总值已超过4.56万亿元,但海水养殖的自动化程度较低,原生态海产品、粗加工海产品比重过大,赤湖灾害日益频繁,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2012年10月10日,国务院集中批复了天津、山东、浙江等8个省(市、自治区)的海洋功能区划,海洋经济已上升为国家战略。

材料二 当前,海洋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各国纷纷围绕维护海洋权益、发展海洋经济制定和完善海洋法律体系。不少专家呼吁全国人大尽快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基本法》。

(1)结合材料一,指出我国发展海洋经济的优势,并针对我国海洋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全国人大为什么要加快制定《中华人强共和国海洋基本法》。

【参考答案】 1.C 2.B

3.(1)我国海域面积大,海洋资源丰富(开发利用潜力巨大);转变海洋经济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依靠科技创新,提升海洋经济整体竞争力;保护海洋生态环境。

(2)全国人大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通过行使立法权完善我国海洋法律体系是全国人大的职责所在。制定海洋基本法是我国依法加强海洋综合管理、发展海洋经济的需要,也为我国处理涉海争端、维护海洋权益提供了法律依据。

热点三

构建“权力之笼” 建设廉洁政治

【背景材料】2012年以来,“表哥”“房姐”相继被查处,显示了网络时代反腐的新威力,也让人们感受到新一轮反腐风暴势头正劲。12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了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2013年1月22日中纪委全会上强调,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命题风向】反腐是百姓关注的热点,也是高考关注的重点。2013年需要注意的命题角度有: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有什么重要意义;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的哲学依据;如何正确看待网络反腐的作用;开展廉政文化创建活动的文化意义。

【预测试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山东省某市为响应中央“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的号召,立足于反腐倡廉实践的新要求,积极探索廉政文化建设的新方法新途径,着力推进廉政文化建设“六个一”工程:充实完善一批儒家崇廉尚勤思想基地廉政景观,配合动漫公司等完成一部儒家勤廉题材的廉政动漫影片,建成一批“廉洁道德讲堂”……努力形成“看有景、听有声、读有文”的廉政文化建设新局面。

(1)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阐释“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的原因。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分析说明该市是如何进行廉政文化建设的。

【参考答案】(1)①权力是把双刃剑,权力运用得好,会造福人民,不受制约的权力必然滋生腐败,贻害无穷。②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建立健全制约和监督机制,是权力正确行使的重要保证。③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有利于中国共产党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和依法执政,提高党的执政能力。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有利于政府依法行政,提高行政管理水平,从而建立起一个具有权威和公信力的政府。

(2)①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和源泉。该市廉政文化建设立足于反腐倡廉实践的新要求,探索出了廉政文化建设的新方法新途径。②文化传承与创新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该市充实完善一批儒家崇廉尚勤思想基地廉政景观体现了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③科学技术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动漫影片的拍摄就充分发挥了科学技术在廉政文化建设中的作用。④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建成一批“廉洁道德讲堂”,发挥了教育选择、传递和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

热点四

提升文化自觉 增强文化自信 建设文化强国

【背景材料】从“最美司机”吴斌到“最美女教师”张丽莉再到“最美孕妇”彭伟平、“托举哥”周冲……2012年,人们的心灵被这个国度发生的一些“最美的故事”深深打动。2012年10月11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将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中国作家莫言。党的十八大指出,我们一定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向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宏伟目标阔步前进。2013年的3月5日是毛主席题词50周年,也是第50个学雷锋纪念日。

【命题风向】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是教材的重点知识和近几年高频考点。高考中既有可能通过 “最美司机”“最美孕妇”“最美女教师”“托举哥”等先进人物崇高义举的文化意义及人生价值启示,也有可能通过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等文化现象考查《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等主干知识。

【预测试题】2012年10月11日,中国作家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某校高三文学社以“莫言获奖与文化自信”为主题开展研究性学习,同学们搜集到以下材料,请你参与研究。

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莫言“将魔幻现实主义与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

中国作协贺词:在几十年文学创作道路上,莫言对祖国怀有真挚情感,与人民大众保持紧密联系,潜心于艺术创新……作品深深扎根于乡土,从生活中汲取艺术灵感,从中华民族百年来的命运和奋斗中汲取思想力量,以奔放独特的民族风格,有力地拓展了中国文学的想象空间、思想深度和艺术境界。

莫言:从马尔克斯文学里面得到很多的滋养,他是没见面的大师。所有的文学都依赖乡土。荒郊野村是乡土,繁华都市也是另一种乡土。

网友:莫言获奖表明中国文学所具有的世界意义,必将提振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创新”的知识,说明莫言的文学创作与成就对提高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有何启示?

(2)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知识,分析莫言在文学创作上所遵循的方法论原则。

【参考答案】(1)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植根于中华民族的文化土壤;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汲取世界各民族文化长处;沿着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不断推动中华文化的创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永葆中华文化生命力和提升中华文化竞争力。

(2)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必须遵循联系的方法论原则,莫言创作将魔幻现实主义与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事物是变化发展的,必须遵循发展的方法论原则,莫言的作品以奔放独特的民族风格拓展了中国文学的想象空间、思想深度和艺术境界;矛盾是普遍存在的,必须遵循矛盾分析的方法,莫言创作既依赖乡土,又汲取外国文学的滋养;遵循辩证否定的方法论原则,莫言以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汲取、借鉴人类文明成果,潜心文学艺术创新。

热点五

传递“正能量” 让世界更美好

【背景材料】2012年中秋、国庆长假,众多旅游景点随游人增加的还有数以吨计的垃圾;谣传中 “世界末日谣言”与一个名为“全能神”的邪教组织有关;一位网友发布的“中国式过马路即不管红灯绿灯,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的微博,显现了中国各大城市行人过马路的不文明行为。世界经济复苏面临的诸多不确定因素,需要注入“正能量”。让我们行动起来,一个人的力量或许微不足道,但是所有人的力量相加,就足以升腾起改变时代、推动进步的“正能量”。

【命题风向】存在于传统中的的旧观点、陋习及社会矛盾引发的消极因素,正在阻碍时代的进步和改革的收入,社会呼唤“正能量”。2013年要注意的命题角度:从《政治生活》角度说明政府如何在积聚“正能量”中发挥作用;从文化生活角度说明如何发挥大众传媒在传递“正能量”中的作用;运用《生活与哲学》知识说明为什么要传递和创造“正能量”。

【预测试题】在2012年的十大流行语中,“正能量”位于榜首,中国人把所有积极的、健康的、给人力量的、充满希望的人和事都贴上“正能量”的标签。某校高三(1)班同学决定开展以“创造正能量、传递正能量”为主题的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其中。

材料一 一个不断发展的、负责任的中国正在为世界持续传递正能量

(1)结合图表一,从《经济生活》和《政治生活》角度,说明中国是如何向世界传递正能量。

图表一 不同类型国家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

材料二 改革是最大的红利,也是正能量之源。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考察时指出,“我们要尊重人民的首创精神,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尊重实践、尊重创造,鼓励大胆探索,勇于开拓,聚合各项改革推进的正能量。”

(2)请运用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的有关知识谈谈对材料二的理解。

材料三 创造“正能量”既需要政府积极创造“宏观正能量”,也需要个人创造“微观正能量”,媒体负责任地传播“正能量”。

(3)请运用《文化生活》知识,从个人角度分别提出创造和传播“正能量”的途径和依据。

【参考答案】(1)①实行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通过自身的发展带动世界经济发展,为世界经济的发展作出重要贡献。②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走和平发展之路,积极参加联合国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活动,通过自身发展维护世界和平。

(2)①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要求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尊重人民的首创精神。②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要求从社会实际出发。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同时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也要求全面深化改革的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③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因此我们要聚合各项改革推进的正能量。

(3)①通过手机短信、微博、QQ等手段传递正能量。依据:大众传媒能够最大限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日益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文化对人的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②积极参加各种公益活动,创造正能量。依据: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参加精神文明建设的实践活动,有利于提高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热点六

厉行节约 反对浪费

【背景材料】2013年1月,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新华社一份《网民呼吁遏制餐饮环节“舌尖上的浪费”》的材料上作出批示,批示指出,从文章反映的情况看,餐饮环节上的浪费现象触目惊心。广大干部群众对餐饮浪费等各种浪费行为特别是公款浪费行为反映强烈。联想到我国还有为数众多的困难群众,各种浪费现象的严重存在令人十分痛心。浪费之风务必狠刹!要加大宣传引导力度,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秀传统,大力宣传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思想观念,努力使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命题风向】铺张浪费,既与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是基本国策相违背,又与以艰苦奋斗为荣是社会主义荣辱观相背离。作为与生活实际密切相关的一种社会现象,极易在高考命题中体现出来。以下两个角度应引起高度重视:从《经济生活》角度,分析坚持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必要性;从《政治生活》角度,分析如何坚持厉行节约、反对浪费。

【预测试题】有一种节约叫“光盘”,有一种公益叫“光盘”,有一种习惯叫“光盘”!所谓“光盘”,就是指就餐时倡导人们不浪费粮食,吃光盘子里的东西,吃不完的饭菜打包带走。“光盘行动”是2013年1月16由腾讯微博认证用户徐侠客在微博上首先发起。微博一经发布,立即引起热烈反响。

现实:触目惊心 “舌尖上的浪费”,有民间的,有官场的。有人认为,现在条件好了,浪费一点无所谓。于是,节庆时节,聚会场合,请人吃饭往往要多点菜,不然觉得丢面子。公务接待宴会,菜吃一半、倒一半,整只的螃蟹甲鱼、动了几筷子的海鲜、整盘的面食,都被当作垃圾扔掉。据不完全统计,中国人每年在餐桌上浪费的粮食价值高达2000亿元,被倒掉的食物相当于两亿多人一年的口粮。 “舌尖上的浪费”已严重到触目惊心的地步。

(1)结合上述材料,运用《经济生活》和《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简要分析“舌尖上的浪费”形成的主要原因。

对策:多管齐下 “兴家犹如针挑土,败家好似浪淘沙”。我们还有一亿多农村扶贫对象、几千万城市低保人口,还有为数众多的困难群众;我们还是世界农产品进口大国,资源短缺问题,依然是制约我国可持续发展的瓶颈;我们的人均GDP尚在世界百位之后,依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对于人口多、底子薄的中国而言,我们绝不能容忍各种奢侈浪费。

(2)请从《政治生活》的角度,谈一谈怎样才能避免各种奢侈浪费。

行动:从我做起 某中学的食堂里,醒目地悬挂着“一饭一粥,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的大幅宣传标语。尽管如此,浪费现象还是惊人。此外,人走不关灯,不及时关掉水龙头等浪费现象也随处可见。

(3)请以“反对浪费,从我做起”为题,向该校全体师生发出一封倡议书。请列出至少2点具体要求并说明其哲学依据。

【参考答案】(1) 经济生活:从公民角度看,没有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没有能够践行适度消费、理性消费、绿色消费、节俭消费的 消费原则;从餐饮企业看,受市场经济利益驱动,没有尽到提醒适度消费的社会责任;

文化生活: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文化能够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重礼节、好面子的待客传统往往导致就餐时的铺张浪费。

(2)①公民:积极建言献策,为避免浪费提供良策;行使监督权,监督公款接待浪费行为。②政府:切实履行好文化建设的职能,引导全体公民树立“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意识;减少不必要的公务接待,自觉接受公众监督。③人大:制定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浪费行为。④中国共产党带头执行“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要求。

(3)倡议: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提倡适度消费,反对浪费;从身边小事做起,节约粮食,爱护学校公共资源,避免长明灯、长流水。

哲学依据:正确的价值观的导向作用;重视量的积累。

热点七

春天的盛会——聚焦“两会”

【背景材料】2013年3月3日,全国政协第十二届第一次会议开幕。3月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开幕。会议审议通过了《政府工作报告》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会议表决通过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的决定(草案);选举习近平任国家主席和国家军委主席、李克强任国务院总理、张德江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俞正声任全国政协主席。3月17日,人大十二届一次会议闭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与中外记者见面并回答记者提问。

【命题风向】“两会”历来是高考的重点内容,今年“两会”尤为重要,因为201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备考时要高度重视对《政府工作报告》和李克强总理回答记者提问内容的解读。从经济和政治的角度论述国务院机构改革的必要性、意义;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党、全国人大和国务院的三者关系。

【预测试题】2013年3月17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会见中外记者。他在答记者问时指出:机构改革——不是说政府有错位的问题吗?那就把错装在政府身上的手换成市场的手。建设法治政府——要把法律放在神圣的位置,无论任何人、办任何事,都不能超越法律的权限,我们要用法治精神来建设现代经济、现代社会、现代政府。新型城镇化——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现在大约有2.6亿农民工,使他们中有愿望的人逐步融入城市,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而且城镇化也不能靠摊大饼,还是要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东、中、西部地区因地制宜地推进。尤为重要的是,新型城镇化必须和农业现代化相辅相成。

(1)结合《经济生活》知识说明“把错装在政府身上的手换成市场的手”的原因?

(2)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为什么我们要用法治精神来建设法治政府?

(3)材料中李克强总理关于新型城镇化的论述蕴含了哪些哲学道理?

【参考答案】(1)①市场能够通过价格涨落比较及时、准确、灵活地反映供求关系变化,传递供求信息,实现优化资源配置。因此要“把错装在政府身上的手换成市场的手”。②“把错装在政府身上的手换成市场的手”,有利于合理配置宏观调控部门职能,形成更加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提高宏观调控水平。

(2)建设现代政府、法治政府,是贯彻依法治国方略、提高行政管理水平的基本要求,也体现了对人民负责的原则。建设现代政府、法治政府有利于推进依法行政,有利于保障人民群众的权利和自由;有利于加强廉政建设,保证政府及其工作人员不变质,增强政府的权威;有利于防止行政权力的缺失和滥用,提高行政管理水平;有利于带动全社会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维护法律、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

(3)①坚持正确的价值观,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价值标准。因此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②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要积极做好量的积累,为实现质变创造条件。2.6亿农民工逐步融入城市,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③联系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要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城镇化要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东、中、西部地区因地制宜地推进,新型城镇化必须和农业现代化相辅相成。

作者:王同林 魏玉清

诚信文化与治国方略探究论文 篇3:

坚持立德树人 发展学生核心素养

摘要:加强道德与法治课中考试题研究,发挥考试对教学的正确导向作用,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试题特点;明显变化;命题趋势

2019年安徽省道德与法治中考试题,总体来说体现课程改革的理念,紧扣课程标准和考试纲要,兼顾不同版本教材,立足安徽地方特色,贴近初中生生活、学习,着眼时代前沿,直击社会热点,透视新闻话题,引领价值导向。试卷阅读量适中,模块呈现方式相对稳定,图文并茂,形式活泼,简洁明快,视觉良好。

试卷结构、题型、题量、分值的分布大体维持以往的风格,没有偏题、难题、怪题和超纲题,难易程度适中。

命题选材立足初中生生活实际,或选取时事政治,或创设符合初中生生活实际的情境。命题立意旨在引导初中生对自我认识、生命态度、人生价值、学法用法、正确交往、适应集体、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责任担当、关爱社会、政治认同、家国情怀、人类命运共同体等问题的判断与思考,考查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培养、积极情感与正确价值的形成、行为的养成,凸显思想性、人文性、实践性、综合性、创新性,帮助学生过积极健康的生活,做负责任的公民。

一、试题特点

1.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和主轴

《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提出本门课程的总目标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促进初中生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与发展,为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合格公民奠定基础。统编教材编写明确要求:初中学生处于特殊的青春转折期,具有思维独立性、叛逆性和易感性等心理特征,也明显表现出他们特有的时代文化特征。道德与法治課程是落实立德树人的载体,这就要求教材要在党和国家的要求、社会良序生活的需要与青少年生命成长之间、青少年自身的学习与生活需要之间找到联结与契合,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之光照亮生命,进入青少年的精神世界。

试题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教育为主线,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在考试内容上,主要考查了珍爱生命、调控情绪、绽放青春、遵守法律、珍惜友谊、坚守诚信、孝亲敬长、与人为善、依法维权、学会竞争与合作、热爱集体、关爱社会、热爱自然、传承文化、厉行法治、热爱家乡、报效祖国、放眼世界等内容。这些内容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

2.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切入和升华

核心素养是学生适应社会发展与终身发展所必备的知识、品格与价值判断。试题强调对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考查,尤其是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考查。整个试卷突出了对学生人文情怀(霸座到让座)、审美情趣(打造美丽安徽)、批判质疑(对公民参与依法治国实施做法的看法)、理性思维(正确处理竞争与合作)、勇于探究(为安徽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提建议)、乐学善学(如何面对学习、考试、升学)、勤于反思(违法与犯罪的关系、预防犯罪)、信息意识(举报老王)、珍爱生命(安全主题教育)、健全人格(顺利度过“拔节孕穗期”)、自我管理(坚守诚信、依法维权)、社会责任(打造美好班集体、思考平等、适应融入长三角应提高哪些素质、个人成长和国家命运的联系)、国家认同(小康目标、科技创新举措的意义、谈生活中的幸福感)、国际理解(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劳动意识(劳动创造增技能)、问题解决等方面的考查。

3.以增强法治意识为底线和准则

统编教材编写依据为《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和《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依照《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的基本要求,要引导学生养成守法意识,了解、掌握个人成长和参与社会生活必需的法律常识和制度,明晰行为规则,自觉遵法、守法;规范行为习惯,培育法治观念,增强青少年依法规范自身行为、分辨是非、运用法律方法维护自身权益、通过法律途径参与国家和社会生活的意识和能力,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法治教育考查篇幅增加分值30分左右。例如,单选题11题考查如何参与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13题由“霸座”到“让座”,倡导遵守宪法和法律,遵守公共秩序,弘扬法治精神。14题考查不良行为与违法犯罪的关系及如何预防犯罪,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15题都是考查学生对法律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情境题三小题往年都是分别考查心理、道德、法律三个板块的,而今年的三小题都是考查八下的法律板块内容),提高学生正确行使权利、依法维权的意识和能力,增强宪法意识,维护宪法权威。

4.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为浸润和滋养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学史可以看成败、鉴得失、知兴替;学诗可以情飞扬、志高昂、人灵秀;学伦理可以知廉耻、懂荣辱、辨是非。”试题渗透传统文化教育,增强学生文化自信。单选第6题和第8题通过先进事迹的宣传及情境思考,引领学生继承和弘扬“孝亲敬长”“诚实守信”等传统美德;单选第9题通过对“富有徽风皖韵、画意诗情的美丽画卷蕴含的理念”的思考,让学生感受到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中华民族创造了博大精深的灿烂文化,要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以人们喜闻乐见、具有广泛参与性的方式推广开来,把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把继承传统优秀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第17题通过参与唱红歌活动,在优美的歌曲欣赏和体验中,感悟幸福的生活、祖国的发展,增强政治认同、爱国情怀、报国之志,强化报国行为的自觉,充分体现了发展先进文化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

二、明显变化

2019年,安徽省道德与法治中考试题相对前两年来说,有一些明显变化,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三大板块考查比例调整

2019年三大板块比例严格按照考纲要求,分别为:25%、30%、40%,2017年:“成长中的我”为18.75%;“我和他人的关系”为31.25%,“我和集体、社会和国家的关系”为50%; 2018年:“成长中的我”为18.75%;“我和他人的关系”为27.5%,“我和集体、社会和国家的关系”为53.75%。

2.法律部分考查大幅增加

2019年非選题13涉及道德与法律,14、15两题都是考查学生对法律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情境题三小题往年都是分别考查心理、道德、法律三个板块的,而2019年的三小题都是考查八下的法律板块内容)。法律部分考查的分值为28分,2017年分值为16分,2018年分值为19分。

3.运用层次增加,注重能力考查

在2019年中考命题的难度层次要求上,运用层次的占比较2017、2018年有了一定的提高,分值为39分。2017年为26分,2018年为32分。

4.强调对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考查

落地核心素养考查,尤其是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考查。整个试卷突出了对学生审美情趣、理性思维、勇于探究、勤于反思、珍爱生命、自我管理、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劳动意识、问题解决等意识和能力方面的考查。

5.题型和设问有所创新

在题型上力求创新,续写对话、辩论会观点阐述和概括结论是近10年未出现的题型,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设问角度多元,贴近学生实际,多采用陈述句的方式,具有较强的亲和力,旨在考查初中生的综合能力。如:请你结合上述三则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就安徽面对发展机遇,如何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提几条合理化建议;请你仿照同学乙的说法,将同学甲、丙没有说完的话续写完整;你若参加这场辩论,请你任选一方观点并阐述理由;请从个人成长和国家命运联系的角度,谈谈如何唱好你的“赞歌”。

三、命题趋势

基于课标与教材,笔者认为,以后的中考中,在命题形式和内容上一定会有新的突破与创新。以下几个方面值得我们关注。

1.更加关注学生的自我成长,尤其关注初中生健康心理形成、正确认识自我、珍爱生命、良好品质的养成、人生价值的思考与实践。

2.更加注重初中生的法律教育,旨在通过考试评价考查学生对法律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增强厉行法治的自觉性。

3.落实立德树人,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突出了学生审美情趣、理性思维、勇于探究、勤于反思、珍爱生命、自我管理、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劳动意识、问题解决等意识和能力方面的考查。

4.运用层次增加,注重能力考查,尤其强调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考查。

5.注重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考查,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

6.强化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渗透教育的考查,提高文化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增强文化自信。

参考文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

责任编辑:丁 蔚

作者:张奎

上一篇:环保节能作用下建筑电气论文下一篇:非专业素质教育大学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