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享有

2024-05-09

人人享有(精选八篇)

人人享有 篇1

1 树立公平理念

疾病风险是每一个人所面临的基本风险。现代社会中,免除老百姓疾病医疗的后顾之忧,做到病有所医,是政府的基本职责。因此,基本医疗服务已经成为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一项基本公共服务。

实现病有所医,至少需要四个条件:医生、设施、药品和资金。本文重点讨论的是资金保障问题,这就是狭义的社会医疗保障,即政府通过一定的机制,保证病人看得起病。一般地说,社会医疗保障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实现:一是公共福利,即国家对于部分或几乎全部疾病实行免费医疗,经费由国家财政或其他公共资金支付。二是社会保险,即采用保险方式筹集医疗基金,按照一定规则,支付参保病人的相关医疗费用。三是社会救助,即政府或社会组织对于经济困难的社会成员提供一部分医疗费用。

从国际上看,有部分国家主要采用第一种方式,实行全民免费医疗制度;也有部分国家主要采用社会救助的方式。由于疾病风险的射幸性,现代社会中,医疗保险是筹集医疗资金的重要方式。因此,许多国家有社会医疗保险制度,但由于这项制度未必覆盖全体社会成员,也并不完全解决参保病人的全部医疗费用,这就需要医疗救助制度,需要商业保险、互助合作型保险等补充性医疗保险了。于是,在直接经办社会医疗保险的同时,政府还会制定规则,实施监管,规范市场行为,鼓励和支持民间各类补充性医疗保险的发展,在人人享有基本医疗保障的基础上,满足多方面的需求。

从社会公平的角度看,采用公共福利方式提供免费医疗服务的国家,或者是以救助方式为主的国家,其社会医疗保障的公平性容易实现。而以社会医疗保险制度为主的国家,由于国情和制度安排不同,其社会医疗保障的公平性有所差异,但大多数国家的社会医疗保险制度具有较强的公平性。在这些国家,社会医疗保险就是一项基本公共服务,人人公平地享有是其基本原则。

相比之下,我国目前的社会医疗保险制度安排,在公平性方面是逊色的。现行社会医疗保险制度主要有三个: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这三项制度的筹资水平和待遇水平都差距很大。机关事业单位正式职工,除了有基本医疗保险外,还有公务员医疗补助,而企业职工则单独设立补充性医疗保险。从这几年的情况看,这三类人群的社会医疗保险制度筹资额度之比大约为——农民:城镇居民:企业职工:公务员=1:2:10:20。不同的人适用不同的制度,享受不同的待遇,形成了严重的社会不公。尤其需要指出的是,1998年以来,全国各地绝大多数地方进行社会医疗保险制度改革,普遍实施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但是,迄今为止中央国家机关和部分省市的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尚未进行社会医疗保险制度改革,仍然执行公费医疗制度。群众对此反响强烈。

这种局面的出现,有其历史的客观原因,但从根本上说,这是指导制度设计的基本理念要不断转变的问题。如果承认国民具有享受基本医疗保障的权利,那么,为社会成员提供社会医疗保险就是政府的基本职责;如果承认每一个国民具有平等的权利,那么,政府提供的社会医疗保险就不因民族、身份、职业、居住地和宗教信仰的不同而有差异。因此,在实行社会医疗保险制度的国家,政府所提供的社会医疗保险必以实现社会公平为目标、以保障社会成员基本医疗需求为职责。结合我们国家的实际,社会医疗保险制度必须降低职业关联度和户籍关联度,应当从城市保险走向城乡保险,从职业保险走向国民保险,从人人享有走向人人公平地享有。

2 优化制度设计

我国现行社会医疗保险制度“碎片化”,具体政策和待遇水平在人群之间、地区之间存在差异,有时甚至相差悬殊。这就使得这项基本公共服务的公平性受到质疑。另一方面,制度设计的种种缺陷,使得社会医疗保险各项制度运行的可持续性面临挑战。为此,必须优化制度设计,以增强公平性和可持续性。

2.1 加快制度整合。

现行社会医疗保险制度按照人群分设,既不公平,又缺乏效率,引起了待遇攀比与群体矛盾,诱发了投机行为和道德风险,增加了管理工作难度,还造成了资源浪费。从未来的发展趋势看,应当尽快实现城乡居民社会医疗保险制度的整合,即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与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整合。再积极创造条件,在适当时实施城乡居民社会医疗保险制度与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整合,形成全民统一的社会医疗保险制度。需要注意的是,这两个阶段的整合,都必须把保障待遇的逐步统一作为核心内容。

2.2 维持适度保障水平。

社会医疗保险是一种基本保险,以保障基本医疗服务的资金需求为基本职责,因此,必须维持适度的保障水平。客观地说,1998年改革时设定的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待遇相对较低,近几年各地都有一些提高,总体上说是正常的。但是,这几年也有一些关于较大幅度提高社会医疗保险待遇的建议,我们需要冷静分析。事实上,如果保障待遇过低,则起不到保障的作用;如果保障待遇过高,则将引发道德风险,造成资源浪费,并败坏社会风气。因此,必须研究社会医疗保险待遇的适度水平,并在病种目录、诊疗目录、药品目录以及报销的起付线、封顶线和报销比率中合理体现。

2.3 降低“系统老龄化”。

在社会保险制度覆盖范围内的参保人群中,存在实际缴费人群相对减少、享受人群相对扩大的趋势。这种现象,显然与全社会的人口老龄化趋势有关,但是这还与我们的制度设计和运行环境有关。根据我们的研究,这一现象不仅发生于社会养老保险中,而且也会出现在社会医疗保险之中。因为老年人群的医疗消费支出高于其他群体,而且社会医疗保险基金通常采用现收现付制的筹资模式,因而参保人群的年龄结构对于社会医疗保险基金的支付能力有重要影响,尤其是在“退休人员不缴费”的政策之下,社会医疗保险“系统老龄化”的问题值得高度重视。还有一点,不少地方推行了提前退休的政策,进一步加剧了社会保险的“系统老龄化”。因而,必须完善社会医疗保险筹资机制,建立科学合理的最低缴费年限制度和政策,进一步完善退休制度,强化对提前退休的管理。

2.4 妥善处理历史债务。

社会保险制度转型,尤其是筹资模式的转换,必然导致历史债务的显性化。1998年开始,我国从劳保医疗制度向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转型,并采用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筹资模式,使得社会医疗保险历史债务显性化了。这些年我们已经化解了一部分历史债务,实际上是政府向用人单位和个人转嫁了一部分责任。未来一个时期,这笔历史债务的规模将进一步扩大,需要给予准确地估算,并给出一个妥善的处理方案,否则将造成代际矛盾和社会冲突,并影响制度运行的可持续性。

3 完善体制机制

社会医疗保险制度持续健康运行并保持其公平性,不仅在于制度本身的设计,还需要有效的体制机制。

3.1 统一经办、调整管理部门。

前面所提出的关于社会医疗保险三项制度整合,必然要求政府有关部门职能的调整。目前,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行政管理部门是社会保险部门,而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行政管理部门主要是卫生部门。由于分属不同部门管理,实践中遇到众多的问题,影响着待遇的公平性和制度运行的绩效,并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因此,要加快建立统一的社会医疗保险经办机构,依法理顺社会医疗保险的行政管理体制。

3.2 健全筹资机制和待遇调整机制。

社会医疗保险制度须以稳定的资金来源为基础,因此,必须建立稳定而持久的筹资机制。对于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需要改善筹资结构,均衡劳动密集型企业与资本密集型企业和技术密集型企业的负担,建立政府投入机制;对于城乡居民社会医疗保险制度,要加强政府的投入,建立筹资水平稳定增长的机制。待遇方面,要根据待遇差距逐步缩小的原则,稳定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待遇,提高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待遇水平。

3.3 完善费用结算机制。

社会医疗保险机构通过购买医疗卫生机构和药品流通企业的服务实现医疗保障的目标,因此,医药费用结算办法对于社会医疗保险制度的持续健康运行至关重要。结算办法多种多样,每一种方法都有其优点,也有其缺点。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组合起来,综合运用,并不断完善。

3.4 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

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不均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社会医疗保险制度的公平性和可及性。医疗服务机构布局和专业分工不合理,导致病人就医成本的增加,社会医疗保险基金负担加重。因此,必须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配置,动员和吸引医务人员到基层工作,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同时,要加快公立医院改革,使公立医院将同民营医疗机构一起竞争,通过医疗服务的提供来吸引患者并获得社会医疗保险基金的支付。

3.5 加快药品流通体制改革。

药价虚高,既增加了老百姓的负担,又增加了社会医疗保险基金压力,还败坏了社会风气。因此,要加快药品流通体制改革,重点是:优化药品的流通体系,减少药品的批发环节;建立有效的药品物品配送系统,降低药品的流通费用;严厉惩治医药领域的商业贿赂及腐败行为。

4 提高服务水平

有了社会医疗保险之后,人们的需求会发生变化:一是要求有公平的保障待遇,二是要求有良好的服务。因此,提高服务水平是未来社会医疗保险工作的一个重点领域,方便、快捷、优质、高效,这类词语过去主要用于竞争性领域,未来将是社会医疗保险领域的常用语。为此,需要加强以下几个方面。

4.1 改进经办服务流程。

本着方便服务对象——参保人的原则,重新审视现行经办服务流程,不断改进优化。重点是参保、关系转移、异地就医结算、报销等环节。近几年,要根据社会保障卡、尤其是其中的医疗保险“一卡通”需要,做好制度整合或衔接的有关工作。

4.2 提高信息化水平。

社会医疗保险的管理和服务水平与信息化水平息息相关。现阶段的重点,一是要规范、统一指标体系,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和准确性。二是要逐步统一各类软件,提高信息传递的效率,实现信息共享并降低成本。三是尽快改变各层级、各项目(险种)计算机管理系统分散且不一致的局面。四是加强对基层,尤其是县(市)、乡(镇、街道)两级经办机构信息化建设的支持。

4.3 加强队伍建设。

为适应社会医疗保险事业发展的需要,经办人员应以提供规范服务为目标,不断学习、提高能力,因此,要建立健全培训制度,科学制订培训计划,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培训工作,不断提高经办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教育培训的内容,应以优质、规范服务的技术标准为基本内容。

摘要:我国社会医疗保险正在由制度全覆盖走向人员全覆盖,下一个目标将是从“人人享有”走向“人人公平享有”。本文认为,实现这一目标,需要解决四大问题:一是树立公平理念,逐步缩小人群之间、城乡之间和区域之间的社会医疗保险待遇差别,保障社会成员基本医疗需求;二是优化制度设计,增强社会医疗保险制度的公平性、可持续性和制度运行效率;三是完善体制机制,理顺经办和管理体制,健全筹资、待遇调整和结算机制,深化医疗卫生和药品流通体制改革;四是提高服务水平,做到方便、快捷、优质、高效。

关键词:社会医疗保险,公平

参考文献

[1]郑功成.中国社会保障改革与发展战略——理念、目标与行动方案[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10.

[2]何文炯.病有所医及其实现途径,光明日报[N].2008-11-17.

[3]何文炯.从“制度全覆盖”走向“人员全覆盖”——社会医疗保险需要解决三大问题[J].中国医疗保险,2010,(1).

人人享有 篇2

在这万物复苏、春暖花开的大好季节,我们迎来了全国第24个爱国卫生月及爱国卫生运动60周年。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国发〔2012〕2号文件和中共贵阳市第九次代表大会精神,巩固贵阳市创卫成果,进一步改善市容环境卫生面貌,提高市民卫生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促进我市国家卫生城市长效管理工作。昨日,金阳新区世纪城社区服务中心与区卫生局共同开展了主题为“爱国卫生人人参与·健康生活人人享有”的宣传咨询活动。

活动当日,世纪城社区服务中心组织二十余名志愿者,对北京西路及金源街进行卫生清扫。社区工作人员与局卫生局工作人员对沿街商户及过往居民发放了爱国卫生月宣传资料。此次活动主要宣传居民群众关注的健康教育、重点疾病预防、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知识,并接受群众咨询。活动旨在向群众宣传爱国卫生运动的实质,引导市民主动参与爱国卫生月活动,树立“爱国卫生人人参与,健康生活人人享有”的思想意识,积极投身爱国卫生月活动,勇做城市主人,从我做起,从每个家庭做起,从每件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坚持“人人讲卫生、时时讲卫生、处处讲卫生”,是巩固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成果、爱护环境卫生的意识深入人心,成为每个市民的自觉意识。

巩固国家卫生成果,是加强城市卫生建设与管理、优化人居环境、促进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得需要,是实现“一先二超一提升”的奋斗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为构建更加和谐、文明、卫生的贵阳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人人享有平等的医疗 篇3

我们现在应该解决的,是我们离这个目标尚存在的距离。当然,在城市已经实现了平等医疗,农村也基本上实现了医疗覆盖,但是涉及个性化、罕见性、疑难性疾病,包括一些行业病的治疗,以及在医疗水准的提高和医疗服务的推广等问题上,仍然面临严峻挑战。

举个例子,2月29日是“世界罕见病日”。在我国,无论劳动保护还是医疗保险,都没包括罕见病,但在国际上,罕见病和普通疾病一样,得到了社会和专业部门的重视。是否重视罕见病,是一个能不能让更多人有平等医疗机会的问题。

平等医疗,首先要求中国的医疗体制应该有较强的公益性。国家应该对全体国民有比较好的医疗保障,应该将公益性与经济性区分开。国家大医院负责公益性医疗及投入科研,民营医院则从事非公益性医疗。所以,我理想的中国医疗状况,是政府能够为公民的健康承担一定的责任。有了这一点,才会有一个很好的医疗体系。

未来的中国医疗体制,还应该有合理的阶梯性。现在总体来说,中国的医院阶梯性很不够。大医院做的都是“中下游工作”,就是人得了病或者得了重病,才去医院;地方医院对重病难以解决,病人和家属就跑到大城市。中国患者对城市大医院的心理期待是很高的。于是,城市大医院与基层医院、社区医院之间的医疗关系、医疗模式搞不好,基层和社区医院的医疗条件及医疗水平得不到很好的提高和发展,造成大医院人满为患。这样的局面,实在不应该再继续下去了。将来,除了一般的医疗覆盖以外,社区和基层的医疗条件要能够解决大部分的常见病、多发病;而在大医院或者三甲医院,是解决一些疑难病或者少见病。解决了这个问题,中国的医疗体制就形成了一个很好的架构。

还有,在方向上,未来的中国医疗机构应该符合现代医疗模式。现代医疗模式是3P模式,不仅要有预见性(prediction),还要有预防性(prevention)和个体化(personalization)。也就是说,医疗机构的研究工作和主要努力方向,应该是预防和早治疗,把疾病终止于或者制止于早期状态,这就是最好、最有力、最理想的医疗模式。中国的现代医疗模式,应该走这个方向。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今天,医疗体制改革仍然在进行中,但无论怎样改,医务人员不应该是被医改的对象,相反,他们正是医改的生力军。调动广大医务人员的积极性,激发医德,特别是激发从医者心中的人文精神,这会对医改产生极大的推动。

人人享有适当的住房 篇4

中国作为发展中的大国, 为13亿人民谋求“享有适当住房”的宏伟目标, 就更是任重道远了。1949年, 刚刚成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 用很短的时间, 解决了因连年战争而引发的城市棚户区、贫民窟等问题, 为很多无家可归者、大批从农村到城市工作的人解决了居所, 极大地改善了居住环境和卫生条件。但从1957年到1976年近20年的时间里, 住宅建设徘徊不前, 而人口急剧增加, 1978年我国城镇居民的住房居住面积仅为3.6平方米 (折合建筑面积约为6平方米) , 居住水平较低。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住宅建设飞速发展, 据国家统计局公布, 2008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为28平方米, 而农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已超过30平方米。其中发达地区的居住水平更高, 如上海2009年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为34平方米。同时, 居住环境、市政设施等也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但与“人人享有适当住房”的目标相比, 我们仍有漫长的道路要走。笔者认为, 第一, 要继续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要根据我国城镇居民的收入等级, 合理制定住房分类供应制度, 对贫困家庭、低收入家庭, 政府要提供廉租房、公租房、经济适用房等保障性住房。而中产阶层、高收入阶层也要有相适应的商品房。第二, 要继续用市场机制调控住房市场。要运用财税、金融、法律、发展规划、土地供应及产业政策等手段, 调控住房市场, 如开征资源税, 抑制高档商品房的建设, 减少土地等不可再生资源的浪费。第三, 要按照我国国情、人的基本需求, 建立适宜的住宅建设指标体系 (包括人均居住建筑面积、户均套型面积等指标) , 建设省地节能、人性化的住宅, 减少建设大而不当、浪费资源的住宅。第四, 要建立健康、宜居的生态环境, 关注人的生活质量。第五, 要关注居住社区的人文环境, 探索符合国情的物业管理模式, 既保证安全居住, 又能弥合社会阶层分化带来的阶层仇视和裂痕。

人人享有 篇5

计划

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试点工作计划2007-12-17 17:10:28第1文秘网第1公文网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试点工作计划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试点工作计划(2)文章标题: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试点工作计划

[找文章到☆第1文秘(http://)一站在手,写作无忧!] 根据2002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卫生部、民政部、公安部、财政部和中国残联《关于进一步加强残疾人康复工作的意见》的文件精神,提出了到2015年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宏伟目标。×××市第××次残疾人代表大会提出了到2005年有需求的残疾人普遍得到康

复服务,到2012年达到“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目标。为实现上述目标,结合我区实际,特制定工作计划如下:

一、工作目标。

到2005年,我区有需求的残疾人普遍得到康复服务。

到2010年,我区残疾人普遍得到康复服务。

到2012年,我区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

二、工作原则。

1、以残疾人的基本需求为重点。

2、坚持政府主导和社会参与相结合的社会化工作方式。

3、实施重点工程与提供普遍服务相结合。

4、因地制宜,开拓创新。

三、服务内容。

1、康复医疗服务。为残疾人提供诊断、功能评定、康复治疗、康复护理、家庭康复病床和转诊服务等。

2、训练指导服务。为需要进行康

复训练的残疾人制定训练计划、传授训练方法、指导使用矫形器和制作简易训练器具、评估训练效果。

3、心理支持服务。通过了解、分析、劝说、鼓励和指导等方法,帮助残疾人树立康复信心,正确面对自身残疾,鼓励残疾人亲友理解、关心残疾人,支持、配合康复训练。

4、知识普及服务。为残疾人及其亲友举办知识讲座,开展康复咨询活动,发放普及读物,传授残疾预防知识和康复训练方法。

5、用品用具服务。根据残疾人的需要,提供用品用具的信息、选购、租赁、使用指导和维修等服务。

6、转介服务。掌握当地资源,根据残疾人在康复医疗、康复训练、心理支持及用品用具等方面不同的康复需求,联系有关机构和人员,提供有针对性的转介,做好登记,进行跟踪服务。

四、工作步骤。

经研究,我区将选择××镇、××镇

进行“人人享有康复服务”工作试点,在××年××月底前完成试点工作,××月份召开现场经验交流会在全区推广。

㈠、准备阶段。(9月25日------10月31日)

1、成立工作小组。

残疾人康复工作是一项社会化的系统工作,需要各级领导的重视,各有关单位的密切配合、广泛参与。因此,为确保试点工作的顺利开展,经研究决定,成立“××区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试点工作小组”,名单如下:

组长:×××区残联理事长

副组长:×××区残联副理事长

组员:×××区卫生局预防科副科长

×××区财政局社会保障科科长

×××区残联康复科科长

×××区××镇残联理事长

×××区××镇残联理事长

×××区××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院长)

××× 区××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主任(院长)

2、调查摸底,了解康复需求。

“人人享有康复服务”工作要从残疾人基本康复需求出发,紧紧围绕覆盖面广、时效性强、残疾人迫切需求的康复项目来开展工作。一要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对二个镇名残疾人进行次康复需求调查摸底,了解残疾人的康复需求,有针对性开展康复服务。二要召开座谈会,听取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开展“人人享有康复服务”工作的想法,探讨工作的内容、标准、形式和方法。

3、调查分析,制定实施方案。

根据残疾人的康复需求和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工作实际,遵循量力而行、由简而繁、循序渐进的方法,兼顾不同残疾类别,首先从解决残疾人迫切需求的,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又有能力提供的服务内容着手,制定“人享有康复服务”的工作方案,明确服务对象、服务内容,制定工作目标、措施和方法。

㈡、实施阶段。(11月1日------1

月15日)

1、组织培训,明确工作任务。

组建一支思想素质、业务素质和心理素质好的社区医生和志愿者队伍,对他们进行上岗培训,使他们明确康复服务的对象、服务的内容及服务的要求,真正让康复对象满意,取得康复服务的实效。

2、签订协议,提供康复服务。

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残疾人签定康复服务协议,明确服务内容、时间、形式等,医生和志愿者要按照协议要求进行服务,做好服务记录。

3、制订标准,加强督促检查。

视觉2020,人人享有看见的权利 篇6

失明对患者及其家庭都会造成巨大的痛苦,让盲人重见光明不仅是盲人的福音,也是医学界长期奋斗的目标。

骨齿人工角膜

家住英国南约克郡罗瑟拉姆的建筑工人马丁·琼斯,现年42岁,12年前,他在一个废品堆放场施工时发生意外,一桶热铝液在他面前爆炸。他左眼球被摘除,右眼虽然得以保住,却不能视物。眼科专家曾利用捐献者提供的干细胞,试图恢复他的右眼视力,但没能成功。琼斯后来听说萨塞克斯眼科医院医生克里斯托弗·刘能做一种名为“骨齿人工角膜”的神奇手术,让患者重见光明。这种手术上世纪60年代首创于意大利。它为失明者眼部植入充当人工角膜支撑物的牙齿或牙部其他骨骼,帮助他们恢复视力。

医生在手术开始前的3个月,从马丁·琼斯的犬齿上取下一小块,修整形状并在中间凿一个洞,然后将这块牙齿嵌入琼斯脸颊内,培养它的“生命力”,让它长出新组织和血管。接着,医生从琼斯脸颊内侧取下一块皮肤,植入他眼球,培养其“生命力”。一切就绪,医生开始手术,把牙齿植入眼球,在中间的洞内嵌入人工晶体,最后在人工角膜上切一小口,以便光通过。手术过程持续了8个小时。

第二视力

我们如果将蝙蝠眼睛蒙上,它仍能穿梭飞行。可是若把蝙蝠的双耳塞住,它就会到处瞎撞。这是因为蝙蝠飞行时能发出一种超声波,由它特大的耳廓接收回波,来判定出目标或障碍物及其距离。

“仿生眼”就是仿照蝙蝠耳朵“看”东西的本领,帮助盲人走路的。在眼镜的鼻梁架上装有一个微型超声波发射器,,而两边各有一个接受回声的传声器。两个传声器把周围物体反射回来的声波,通过眼镜腿上的耳机,使盲人听到回声从哪个方向传来,由此判断出障碍物的性质和所在方向。它的电源和电子线路装在一个香烟盒大小的盒子里,可以随身携带。盲人带上这种眼镜,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凭“听”细微的回声,就能发现道路上的障碍物,甚至可以区分铺满砂砾的小径和草地。这种“仿生眼”只是盲人的助手,并不能使盲人真正看到景物。

目前,国外正在试验一种使盲人直接观察景物的装置。来自微电子学、信息工程学、计算机科学、神经物理学、材料科学和医学等不同领域的科学家,一直在为因视网膜疾病而失明的患者开发一种视力假体。他们的艰苦努力终于取得了成效,实现了里程碑式的突破。为此,这些科学家获得了2008年的约瑟夫·冯·弗劳恩霍夫科学奖。在他们的不懈努力下,设计的产品越来越小,其材料也越来越柔软,性能也越来越高,现在这种装置已经能舒适地移植到患者的眼睛里了。

英国73岁老人罗恩在40多岁时患上色素性视网膜炎,导致双目彻底失明。7个月前,英国伦敦摩菲尔兹眼科医院的专家给罗恩装上了一种高科技“电子眼”,他奇迹般地重见光明。这套“电子眼”让罗恩重新过上了接近正常的生活。他现在可以分辨颜色,可以自由地外出散步,还能够洗碗、洗衣服。

这套“电子眼”是由美国的“第二视力”公司发明研制出来的。在过去几个月里,“电子眼”在世界各地的患者身上进行测试使用。“电子眼”的工作原理是模拟人眼的功能,吸收光线,然后将它们转化成图案。“电子眼”依靠装在眼镜上的一副微型摄像机将图像传送到患者的视觉神经上。首先,微型摄像机会将拍摄到的图像进行数字化处理,然后无线发送到已经植入眼球里的一个超薄接收器上。接着,接收器会将数字信号以一系列电子脉冲的形式发送到安装在视网膜上的一个人造视网膜上,人造视网膜由多个电极组成。最后,电子脉冲会诱导视网膜神经产生反应,从而通过患者的视觉神经将这些信号传送到他的大脑中,最后在他的大脑中还原成“图像”。不过目前的“电子眼”还无法做到像真眼一样清晰视物,包括看清报纸上的文字。盲人们在未来相当一段时间内还不能驾驶汽车,因为正常人能看见数以百万计的像素,而他们只能看到约1 000个。出现在他们眼中的图像会很慢,看上去是黄色的。但是不管怎么说,他们可以看见东西了。在未来50年内,随着“电子眼”科技的发展,应该可以确保像罗恩这样的盲人能够重新读书看报。

用“舌头”来看

最近科学家发明了一种名为“脑港”的仪器。这种仪器,配有一幅装有摄影机的太阳眼镜,以及一部手机大小的控制器,控制器会将拍摄到的黑白影像变成电子脉冲,传到盲人口含的感应器上,再根据影像黑白两色而决定脉冲的强度,白色会有强烈的脉冲,黑色则没有脉冲讯号,并由感应器上的电极传到脑部,构成一幅低像素的图像。研究员表示,盲人可在15分钟内学会使用这个仪器,不用20小时就可辨别形状和符号,以及找到家门、读字母和数字。在桌子边,使用者可以看到杯子和刀叉。

视网膜位于眼睛后面,可以将外部物体散射的光信息转变为神经脉冲信号,然后通过视觉神经将信号传输到大脑。这种装置的原理,是利用安装在镜片中的微型数码相机拍摄物体散射的光信息,并传输到如手机大小的装置上,再将物体散射的光信息转变为电脉冲信号,随后将电脉冲信号传送到144个微电极上,这些电极如“棒棒糖”状,分布在舌头两侧。电脉冲信号不断刺激舌头表面的神经,并将这种刺激传输到大脑。尽管看起来令人难以置信,但实验者的大脑确实感知到了这些刺激,并形成了影像。目前有4名盲人正接受测试,一名盲人首次“看见”字母时喜极而泣。美国海军已经对这种装置进行了测试,准备挖掘其在海军海豹突击队中的用途。

人造硅片视网膜

“早晨,我能透过窗户分辨外面是阳光灿烂还是天色阴沉,再也不用打电话向气象局咨询该让我的女儿们穿什么衣服了。对我来说,这可是巨大的进步。”保罗·拉迪只是上千万名视网膜色素变性患者中的一员。这种基因病通常具有遗传性,一般从幼年开始发病,首先造成外围视力衰退,而后慢慢导致失明。这曾是一种不治之症,因为它会使位于视网膜边缘的感光细胞受损,最终会导致患者失明。这类锥形或杆状的感光细胞肩负着捕捉射入光线、将其转化为电子信号并通过视觉神经将信号传输给大脑的任务。

当医生小心地揭开蒙在保罗·拉迪右眼上绷带的那一刻,他激动不已。重新打量这个日新月异的世界,他觉得一切是那么美好。“那一天,我看到了光明。”他回忆道。44岁的保罗·拉迪已经失明多年,他的视力从5岁开始便日益衰退。医生将一个微电子芯片植入了他的眼底,而且它无需任何电源便能正常工作。如今,手术结束已经6年多,他一提到这个仿生器官的功能仍然抑制不住内心的惊喜。

现在,我们来看保罗·拉迪的眼睛,根本无法发现在他的瞳孔后面是一个硅片在发挥着视网膜的作用。那是一个直径2毫米,厚度仅为一根头发丝直径1/3的微型芯片。芯片上分布了5 000多个与电极相联的电子感光器,这些感光器可以替代受损细胞的功能。当光线由瞳孔射入,就会被芯片上的光电二极管转换成半安培的电流,传向邻近的视网膜神经元。而后者在接收到这一信号后便会通过视觉神经将其传向大脑。

人造硅片视网膜植入手术耗时不过短短2小时。外科医生必须把人工视网膜安置到眼球的最深处,即亚视网膜空间中,它位于视网膜神经元层与视网膜外界膜之间。因此医生别无选择,只能从眼球的前面植入。首先,医生要在患者眼白部分切开一个口子,将一个工具伸进去,拉出眼球中部的胶质。接着,切开视网膜的前部,在视细胞受损处做出一个小“口袋”,并将人工视网膜安放在那里。然后,医生将视网膜合上,用喷气流将其重新推人眼球底部并将开口缝合。几天后,眼白上的针脚会自然消失。

人人享有 篇7

1 我国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体系缺陷及原因

1.1“自愿参加”的制度设计存在缺陷,制度安排机会不公平

我国两项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设计中都存在一个共同点,即“自愿参加”。在城镇与农村居民每年有一部分人因多种原因未“自愿”参加医疗保险,这就导致我国每年始终有一部分城乡居民未能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尽管从理论上说,在我国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是以每个城市与农村居民都能有机会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为制度设计原则的。然而,制度运行实践中证实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框架存在缺陷,并不能满足制度设计的人人参保。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1年年末全国总人口13.47亿人,尚有4200万人不在各项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范围内。如果除去重复参保人数,未参保人数还会增加。分析其原因是制度设计“自愿参加”形成了覆盖缺口。根据本研究调查分析,城乡居民未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原因分别为经济、认识和制度信任等方面。部分城市居民与农村居民因认知程度、经济困难等原因不“自愿”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从形式上看是因为他们自愿放弃了参保机会,但实际上是制度缺失导致他们丧失基本医疗保险的机会。一旦大病袭来,疾病与经济风险叠加致使这些未参保者处于困境。

1.2 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差异明显,制度之间难以流转

目前,我国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体系只是实现了大多数人群的基本覆盖,但因区域分割、城乡分割和群体分割,形成了三种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俱乐部壁垒”。以Y市为例,各类基本医疗保险的待遇(补偿)比较存在显著不同,城镇职工医保的实际住院补偿比例明显高于农民和城镇居民。以住院费用达到1万元时的费用报销比例分析,参保的农民、城镇居民和城镇职工分别可以从不同的医保中报销40%、70%和90%的费用,而且产生大病费用时,大额补充医疗保险给予报销的待遇也存在差别,见表1。

1.3 流动儿童缺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安排

我国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覆盖范围包括常住户籍人口学龄前儿童,并不包括外来流动儿童,以致于流动儿童虽然在“城里”生活,但必要的基本生存保障留在“城外”。于是,就出现了这样的情景,在城镇生活、工作多年的白领夫妇,按照政策可以和本地居民一样参加养老、医疗和失业等政府举办的各项社会保险,但他们的孩子却不能参加基本医疗保险。这些流动儿童还需要回到原住地即户口所在地去参加新农合或城镇居民医保,当患病就医发生费用时,需要回参保所在地报销。基本医疗保险的身份壁垒,不仅增加了流动人口的生存与生活成本,而且造成了歧视性的机会不平等。虽然一些城市正在探索性地放开政策,允许随父母进城的儿童参加城镇居民医保。然而,这种鉴于外来流动人口在本地区创造公共资源之贡献的回报是有门槛的。如上海允许持有《上海市居住证》的“引进人才”子女可以凭借(随员证)参保。由于其起点较高,非一般流动儿童都能随父母进城参保;深圳市、苏州市较此又有进一步的制度安排,允许学龄(入托)前流动儿童参加城镇居民医保,但无学籍的0~3岁流动儿童还是不能参加医保。不可否认的是,流动儿童能否获得基本医疗保险,对于这个弱小的群体来说是极其重要的。我们在苏州市实地调研中,苏州儿童大病医疗保险为患重病的参保儿童,不设定医疗费用支付封顶线,在高补偿比例下,可以报销高达30万元的医疗费用。这项医疗保险制度尤其是在挽救白血病儿童方面的成效显著。然而,保险对象往往是具有常住人口户籍的儿童,并不适用于在苏州市未参保的白血病流动儿童。可以看到,不同身份的儿童在制度安排下享受基本医疗保险的机会不平等与结果不平等同时存在。调查还显示,流动儿童缺失基本医疗保险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财税“分灶吃饭”体制和城乡二元经济发展结构。我国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是以县、市行政区域为统筹单位进行制度安排的,这种以行政区域、城乡、身份与职业划分的地区性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如同“俱乐部产品”互不兼容,只照顾本地区具有常住人口户籍身份的“俱乐部成员”。对于外来的流动人口则需要有职业身份才能参加基本医疗保险,这是鉴于外来流动人口在本地区创造公共资源之贡献的回报。然而,他们的随员子女能否参加基本医保,则需要依赖于流入地的政府公共政策的抉择。这就是不同城市、地区间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存在着显著差异的关键之所在。

1.4 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衔接困难,缺保与重复参保交错,存在政策失控

因目标设计、实施方案、参保对象、筹资渠道和补偿标准方面存在诸多不同,形成了我国目前的基本医疗保险体系处于碎片化、零星化和多元分割的状态,各项基本医疗保险制度难以衔接,致使穿梭在不同区域城市的流动人口成为不参保和重复参保的群体。由于我国各类医疗保险制度设计存在明显不同,因此,当参保者因职业身份转变、跨区域流动时,无法接续医保手续,就会出现漏保。同时,由于以县、市行政区域设计的社保政策封闭运行,缺乏信息衔接而存在的“信息孤岛”,加重了我国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俱乐部壁垒”程度,各地都出现了重复参保、重复报销的现象。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1年年末参加医疗保险的农民和工人数为4641万人,比上年末增加58万人[2]。其中不乏有相当一部分人在家乡应新农合制度要求以家庭为单位全家参加,已经享有新农合的待遇。进城后在就业时,又会被要求以企业职工身份强制性参加城镇职工医保。城乡三种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分割,形成的多头参保、多头报销,给国家与地方财政增加了沉重的经济负担。

注:资料来源于本课题组根据y市新农合、城镇居民医保、城镇职工医保实施方案整理。

1.5 国家层面上对全国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框架设计存在一些原则和设计失当的问题

其一是在全国范围内设置了多种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格局,这种按照城乡、职业身份设置的制度,不符合社会基本医疗保险的基本原则与制度形态。其二是国家安排人社部与卫生部分别管理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运行,因管理机构不统一,以致于出现政府部门之间利益之争、基金管理成本增加,以及多头管理的漏保、重复参保。制度顶层安排存在的问题直接影响了公众的社会福利和国家的公共利益,无法实现在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框架下的机会公平与结果公平。

2 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调整思路

调整公共政策,以卫生平等满足基本医疗卫生保健均等化,以卫生公平满足个别差异性的健康保障,已是人们需要认真重视的问题。尤其是最近我国又出台了《关于开展城乡居民大病医疗保险制度的指导意见》[3],旨在通过大病医疗保险帮助居民在患大病时能够抵御大病发生的高额医疗费用带来的经济风险,对大病患者给予进一步保障的一项制度性安排,可进一步放大保障效用。此项减轻人民群众大病医疗费用负担的制度是设计在城镇居民医保与新农合制度之上的,即为后续的延伸性保险制度。其制度安排是参加前两项制度的城乡居民,就可以通过互助共济,享受大病医疗保险。换而言之,未参加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的居民是无法享受到该项大病医疗保险的。如果是因经济困难交不起参保费的居民,就会陷入既不能获得基本医疗保险,也不能获得大病医疗保险的境地。显然制度利好于那些“自愿”并交得起费用参保的居民。制度初衷是能激励城乡居民“自愿”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但是忽视了不参保者患大病者则会面临“穷了更穷”之境地的现实。因此,积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基本医疗保险模式,求解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保险的制度调整思考成为本文的重点。

2.1 遵循社会基本医疗保险的基本原则,调整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作为社会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城镇居民医保及新农合应该在制度设计上以社会保险特点为政策要素,应具有强制性的基本特征。即参加基本医疗保险是人与生俱来的基本权力和义务,即所有的人均必须依法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同时都可以方便地接受基本医疗服务,并得到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给予的“即时报销”。就像现在正在实行的计划免疫,人们可以在全国任何一个地区或城市接受免费的疫苗接种一样,不受身份、职业的限制[4]。那么,摒去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自愿参加”的制度设计,已然是有足够的理论依据。与人生来就有平等健康权益、平等治疗权益一样,如能将以人人均等享有基本医疗保险为国家应尽的公共责任,那么,我国“国富民强”的概念将又赋予了更丰富的内涵。如果能够实现国家层面的统一安排:每个居民都有一份基本医疗保险,即全民基本医疗保险。那么,上述出现的问题可以得到基本解决,持有社会保障卡,任何人到任何地方都可以得到及时的、必要的和同等待遇的基本医疗服务。农民进城务工不需要返回家乡去报销医疗费用、流动儿童在城里可以及时寻医问药、毕业的大学生就业前没有医疗保险的空档期以及突然卒倒在路边的患者被送到医院后不限缴费也能及时得到抢救。至于漏保与重复参保和国家社会福利资源流失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

2.2 人人享有基本医疗保险不仅需要国家政治意志调整制度体系,还需要中央与地方财政作为经济基础加以保证

我国正处于差异性社会阶段,当我国物质生产尚未达到极大丰富的时候,我国地区间因经济社会发展差距必然存在,实现普惠制性质的全民基本医疗保险必然遭遇公共福利差距过大的困难。因此,通过中央政府社会保障转移支付来调节各地区之间的福利差距,实现各地区福利水平大致均等的举措是必要的。正如阿罗悖论所演绎的,合理分配产品收人是公共福利最大的充分条件,只有同时解决效率和公平的问题,才能达到公共福利的唯一最优状态。即在经济效率的前提下,使公共福利实现帕累托最优。我国中西部地区地方政府通过公共福利资源再分配的能力是有限的。缩小东中西部区域差距,实现分配正义,达到基本公共产品均等化,由中央政府通过转移支付方式负责全国性公共福利再分配是一种必然的趋势。当然,在力求实现基本公共福利资源的分配正义,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保险时,也要正视我国财政、居民收入支付能力极其有限,距离实现全民按需供给公共福利产品的经济基础相当薄弱。因此,也要防止“民粹主义”思潮的倾向,需要谨防公共福利陷阱。为此,本课题组以为,要在尊重差异性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以“基本公平与比例公平”为原则,选择在全国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公共福利配置基本医疗保险模式。可以建立统一的“全民基本医疗保险+多种补充医疗保险”的基本医疗保险模式,加以克服这一问题。即以全民基本医疗保险为主体,实现人人均等获得一份基本医疗保险。又以补充医疗保险为辅助,满足不同群体、不同层次的医疗保险需要,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全民基本医疗保险之路。这种“全民基本医疗保险+多种补充医疗保险”基本医疗保险模式的具体内涵包括:从“基本公平”原则出发安排全民基本医疗保险,使城乡居民人人都均等享受的一份全民基本医疗保险。这是适度普惠型公共福利的表达。由政府和社会基于本国(或当地)的经济和社会状况,向全体国民居民提供的、涵盖其基本生活主要方面的公共福利。这种公共福利是具有针对全体国民(或者某一较大地区的居民)的,是适度满足他们的基本需要的,而不是主要满足他们高级需要的基本特征。在全民基本医疗保险层面水平之上,再根据“比例公平”的原则,针对各参保人群的医疗保险险种和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条件,设定多种补充医疗保险,以满足不同群体医疗保险需要。这一模式的特点是显而易见的,首先,在全民基本医疗保险这个模式中,任何人不会因身份职业、居住地点改变而不能获得基本医疗保险,因为这是每一个人的基本权益,所以也就不存在转换、接续和转移的障碍。其次,全国每位公民既可以获得基本医疗保险,又可以不影响其获得因身份、职业不同的医疗保险险种待遇、以及得到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补充医疗保险。这一模式在尊重社会经济发展存在差别、不同社会群体基本医疗保险险种筹资渠道与补偿水平存在差别的基础上,追求属于人人需要与应该获得那份作为基本权益的基本医疗保险,即实现医疗保险基本平等[4]。

摘要:“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保险”已然是保障城乡居民健康的重要策略。我国基本医疗保险体系为公共健康做出了积极贡献,然而,因制度设计缺陷,制度在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日趋明显:“自愿参加”的逆向选择、部分人群重复参保、各类医疗保险制度衔接困难以及流动儿童缺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安排等问题,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基本医疗保险体系的正常发展,既不能实现“广覆盖”人人享有基本医疗保险的机会平等,也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医疗保险需求的结果 平等。调整公共政策,以卫生平等满足基本医疗保险均等化,以卫生公平满足个别差异性的健康保障,已然是需要重视的问题。

关键词: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缺陷,制度调整

参考文献

[1]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2011年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2012-06-05.

[2]卫生部.2011年我国卫生事业发展统计公报.2012-4-20.

[3]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卫生部,财政部,等.关于开展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工作的指导意见.2012-8-24.

人人享有 篇8

经过“十一五”五年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 我国的医疗保障在政策选择、制度建设、立法规划、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等过程中, 取得了众多标志性, 甚至里程碑式的成果。社会医疗保障的覆盖人群, 从“十五”期间的1.38亿人扩大到“十一五”期末的12.5亿人, 增长9倍多。筹资从1747.1亿元, 增长到5307.6亿元 (2009年数据) , 医疗保障制度发生了质的飞跃。同时, 期间《中国医疗保险》杂志的创刊发行, 为我国医疗保障制度的建设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医保理论研究和实践交流平台。在这个期间, 最为值得关注的是完成了《社会保险法》立法及颁布工作, 为社会医疗保障制度建设的下一个五年计划制定和实施提供了法律制度、政策选择和运行管理依据, 为社会保障从“补缺型”到适度“普惠型”的制度完善奠定了坚实的法律制度基础。

“十一五”期间中国医疗保障制度建设之所以取得如此大的成就, 首先, 是在制度的建设实践过程中坚持了“民生为本”思想。中国医疗保障制度的发展, 一直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坚持民生优先, 服务第一。这不仅体现在众多医保人在医疗保险经办管理工作中具体的、不断改善的为参保人员服务的细节上, 更重要的是体现在医保重大制度变革和处理社会经济发展问题的决策上。如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的推动和实践、应对金融危机的考验、推动城乡统筹的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异地就医与医保关系转移接续、解决农民工的医疗保障、关注城乡医疗救助等, 这些无不是体现在民生为本、追求公平公正的重大制度决策上。其次, 坚持实事求是,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十一五”期间, 在医疗保险制度经办管理实践中, 各地医疗保险经办机构的管理能力得到了较大提升, 面对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进行着持续不懈的体制和机制创新, 不断健全和完善着医疗保险的筹资、支付结算、基金监管和内部控制等具体管理工作, 成果显著。如解决了参保群众关心的异地就医管理、农民工医疗保障、建立门诊统筹等问题, 并对DRGs付费结算方式、买方主导的谈判机制建设进行了积极而有价值的探索, 这些为今后更专业和更有效率的医疗保险经办管理工作积累了良好的经验。第三, 新医改, 尤其是关于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和服务体制的改革, 以及药品供应保障体系的建设, 助推了中国医疗保障制度的健全和完善, 但同时, 也对医疗保险制度完善不断提出了新的要求, 如“三医”内在关系、政策内生联动互惠机制的模式与运行方式亟需破解等。

应该载入史册的是“十一五”期间, 完成了《社会保险法》的立法和颁布工作。这部历经16年, 百姓、专家、学者、政府官员都翘首以盼的社会保障领域“基本法”终于颁布。这不仅是“十一五”期间中国医疗保障领域最具标志性的、里程碑式的成果, 也是为“十二五”中国社会保障事业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 为医疗保障制度发展开始了一个新的阶段, 更为未来走向“人人公平享有”的全民医保提供了坚实的法律制度基础。

上一篇: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设计下一篇:农村集体土地流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