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社区发展

2024-05-14

农村社区发展(精选十篇)

农村社区发展 篇1

一、完善公开机制, 保障社区群众的知情权

知情权作为一项集合性的权利, 既是私权又是一项社会权利, 还是政治权利, 保障农村社区群众的知情权是保障农村社区群众其他权益的基础和前提。只有当农村社区群众真正知情了, 其参与社区各种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活动才会有真正属于自己的选择, 其表达自己的诉求、意愿和监督社区事务的权益才能够真正得以实现。与此同时, 农村社区的政治清明、经济兴旺、文化繁荣、社会和谐才会有不断发展和提升的空间, 否则, 只能是“盲目参与”和“凑热闹”而已。目前农村社区群众反映最多、意见最大的是乡 (镇) 政府和社区居委会对社区建设、管理事务不公开或公开走过场的问题。对社区建设规划;水电费收缴;征用土地补偿费收支;土地、集体企业和财产的承包、租赁及收益;公共基建项目的投资方案和资金使用;救灾救济款物、扶贫资金、国家补贴资金和捐赠财物的发放使用;扶持农业开发和资助社区集体资金的发放使用等涉及社区群众切身利益, 社区群众普遍关注的事情不及时公开;即使公开, 也是避重就轻或敷衍塞责, 只公开一些不痛不痒的内容, 而对于其中的“热点”、“焦点”问题则是遮遮掩掩, 甚至不公开。这种公开方式的背后, 往往隐藏着社区干部甚至乡 (镇) 干部的贪污腐化、违法乱纪问题。与之相伴随的, 则是社区群众利益受损、干群关系离心离德、基层组织软弱涣散、上访事件频发多发。进一步完善公开机制, 切实保障农村社区群众知情权, 是农村社区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农村社区群众参与社区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的有效途径。

二、规范民主决策, 保障社区群众的参与权

长期以来, 农村社区建设和管理的主导者大多为政府或其相关部门, 基本上采取自上而下的方式进行, 社区群众大多处于服从或被动参与的地位, 因此, 农村社区建设和管理难以真实反映社区群众的需求和愿望。农村社区是社区群众一辈子生活的地方, 甚至是世代栖息之地, 他们高度关注社区的建设与管理, 并愿意参加其各项工作。另外, 社区群众长期生活在当地社区, 他们熟悉社区情况, 清楚社区建设和管理中所面临的优势和劣势, 困难和问题。因此, 在社区建设和管理中, 要运用自下而上、上下结合的群众参与式方, 广泛收集民意, 深入听取民智, 让社区群众拥有更多的话语权, 充分表达其利益诉求, 不断提高社区群众对农村社区建设和管理的自主参与度。只有这样, 才能有效克服农村社区建设和管理中存在的不利因素, 使社区建设和管理更加符合社区实际, 更好地符合社区群众的发展需求和利益, 从而充分调动社区群众参与农村社区建设和管理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加强民主管理, 保障社区群众的表达权

保障社区群众的表达权, 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手段, 是推进农村社区和谐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条件。但是, 目前农村社区群众的许多表达仍然处在孤立、分散的低层次上, 对社区的建设和管理影响较弱。他们既缺乏影响公共舆论的资源, 又鲜有参与社区建设与管理决策的渠道, 甚至无法得到与自身利益密切相关的信息。事实表明, 诸多农村社区存在矛盾、问题的背后, 往往是社区群众利益表达机制的缺失。从这个角度看, 保障社区群众的表达权就是维护社区稳定, 保障社区群众的表达权才能维护社区稳定。尽可能多地倾听农村社区群众的呼声, 以政府之力, 多方式、多渠道地保障其表达权, 使其利益诉求能够通过制度化、规范化的渠道得到正常、及时地表达, 这是推进农村社区健康发展、顺利发展的关键所在。现阶段, 农村社区群众的大部分表达都属于“问题型”表达, 是对其所处困境和现实需求的反映。这些表达如能及时、准确地反馈、汇集到政府相关部门, 一方面, 会进一步促进政府对农村社区建设和管理的科学决策。另一方面, 对完善社区公共服务职能也会起到一定的监督和推动作用。会促使政府和居委会积极采取措施不断完善社区公共服务职能, 促进社区公共事业健康发展, 为社区群众创造更加便利、更加优质的生产、生活环境和条件。

四、强化监督制约, 保障社区群众的监督权

社区群众是社区的主人, 对于社区的建设和管理享有监督权。保障社区群众对于社区的建设和管理的监督权, 既有利于改进社区各项工作, 也有助于激发广大社区群众关心社区建设, 参与社区建设, 为社区建设献计献策的主人翁精神。农村社区建设和管理关系社区群众的切身利益, 关系党和政府的形象, 关系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农村社区建设和管理要坚决落实“以人为本”的原则, 切实将服务社区群众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坚决杜绝以开展农村社区建设与管理为由, 大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的做法。对农村社区建设和管理中存在的群众敏感问题, 要坚持阳光操作, 公开、公正、透明, 严格置于社区群众的全面监督之下, 确保不引发新的社会矛盾和影响稳定的事件发生。为民做主的时代已经过去, 由民做主的时代已经到来。政府监督、媒体监督当然不可或缺, 但它无法替代农村社区群众的自身监督。只有社区群众的监督, 才能形成一种普遍压力, 让社区建设和管理规范运行。实际上, 也只有社区群众的监督, 道德教育、廉政教育等辅助手段才能真正发挥作用。目前, 农村社区群众并不缺乏对社区建设和管理监督的热情, 也以各种方式实践着自己的监督权利, 但要真正把社区群众的监督效率提升到新的水平, 还需要不断清除农村社区群众监督中的各种障碍, 解除对监督的各种有形、无形的限制, 进一步加强党和政府对农村社区群众监督工作的支持和领导, 建立健全农村社区群众监督组织, 完善规范农村社区群众监督法规条例。

中国农村社区发展模式 篇2

摘要:推进农村社区建设,需要明确建设目标,合理定位建设模式。本文在评述目前农村社区建设模式的基础上,从湖北老河口市农村社区建设经验出发,侧重于从实践的角度解读老河口实践的经验与启示,进而对老河口实践进行总结,拟建构“两型”社区这一农村社区建设的创新模式。

积极推进农村社区建设,必须明确农村社区建设目标,合理定位、适时创新建设模式,探索和选择具有地域特色的农村社区建设模式。认真研究并审慎地回答这一问题迫切需要理论工作者和实践工作者给予深入探讨。本文旨在对湖北省老河口农村社区建设典型经验的调查和总结的基础上,探讨农村社区的目标定位和模式选择、创新问题,探索既符合民主政治发展,又依据中国农村实际情况而定位的农村社区建设模式,这对于正处在初步探索和发展之中的农村社区建设引向深入,落到实处,具有重要意义。

一、已有的实践模式及其研究评述。

我国近年兴起的农村社区建设,虽还处于试点探索阶段,但已在各自的探索实践中形成了诸多卓有成效的建设模式,概括起来大致分为以下几种典型模式:

(一)、江西模式:“一会五站”。

作为欠发达省份的江西是全国农村社区建设的“第一块试验田”,在实践中创造性地把农村社区建设的落脚点放在了自然村落,摸索出了符合江西农村特点的建设模式。“一会五站”是江西农村社区建设模式的核心,具体而言,是在村落社区中成立以老党员、老干部、老农民、老教师、老复员军人和无职党员为主体,热心村落社区建设的志愿者参加的村落社区志愿者协会。通过志愿者协会下设社会互助救助站、卫生环境监督站、民间纠纷调解站、文体活动联络站、公益事业服务站和科技信息传递站,组织村民开展各类活动。在村落社区建设中,强调坚持自愿参与、量力而行、服务村民、互帮互助、形成合力、公道正派的原则,社区建设不背负任何的硬性任务、指标,也不给村民添任何麻烦。

(二)、秭归模式:“组织再造”。

杨林桥镇是湖北秭归县农村社区建设模式的典范。杨林桥镇地处山区,自然条件差,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受到当地运行良好的“红白理事会”等农民自组织协会的启发,杨林桥镇领导人提出了划小村级管理单位,撤销村民小组改建社区的工作方案。“组织再造”是秭归杨林镇社区建设模式的内核。

按照“地域相近、产业趋同、利益共享、规模适度、群众自愿”的原则,全镇14个村成立社区306个,互助组1034个。每个社区30个左右农户,设理事长1人,理事2一4人,共“海选”出理事会成员1028人,建立了“村委会互助组生活-生态”庭院农业生产循环。所谓庭院经济,指的是农民以房前屋后的土地、水面和空间为基础,充分利用庭院设施等优势,从事种植、养殖、加工、服务等生产经营活动的一种经济形式。

近年,老河口各地形成了几种典型的庭园经济模式:一是养殖型庭园经济,因地制宜推广以猪、牛、羊、鸡、兔为主的养殖型庭园经济,推动农村养殖业发展。温岗村引导农户利用当地丰富的草地资源发展庭园养兔,每户平均养殖30只种兔,每年为农户增收1000多元;

二是种养结合型庭园经济,积极发展农业循环生产。在273户建有沼气池的柴店岗村,推广户平圈养3一5头猪、1个沼气池、70一140平方米菜园的“猪沼菜”庭园经济模式,形成了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链条模式,每年节约农药化肥250元,出栏6一10头肉猪,种3茬蔬菜,可为农户增加收入3000元;三是长短结合型庭园经济,积极发展立体农业。指导农户充分利用庭园空间,推广长短结合、高矮结合的种植模式,使农户房前屋后花果飘香,不仅形成了“林在村中、村在林里”的良好生态环境,还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为农户增收 2000多元。

(三)、“三位一体”,繁荣社区文化,培育社区归属感。

第一,培植农村中心文化户。老河口文化中心户建设采取“1 + 1”或“1 + X”的模式,即一个“文化科技屋”加一个商店、或一个诊所、或一个加工厂等经济实体,以商养文、文商互补。让农户自主经营,依托实体发展,赋予了“文化科技屋”和“文化中心户”强大的活力。李楼镇柴店岗村村民王宗岭开的小商店原来只是卖些日用品,生意一般,自从办成了“文化中心户”,在村里的扶持下,他买了很多科技文化书,免费向村民开放,村民隔三岔五就到他那里去,看书、借书,交流各方面知识,营业额也随之增加了上千元。如今,老河口农村,像王宗岭这样的“文化中心户”成了农民学习的课堂,甚至很有可能走出一条适合农村未来农村图书馆建设的新路。

第二,建设社区文化平台。2007年来,老河口发展文化科技中心户115个、农家书屋4个,兴建标准化村文化活动室5个、村级文化体育场7个,电脑、图书、音像资料、健身器材、报纸杂志在社区扎根、留在农民身边,有力地促进了社区文化活动的发生与发展。计划到“十一五”末,老河口100%的乡镇建有符合标准的成人文化技术学校,60%的乡镇达到文化先进乡镇标准,98%的村建有村级文化活动室,100%的村有文化中心户;85%的乡镇建有体育健身中心和体育指导站,50%的村建有体育基础设施,社区文化载体、文化大舞台将得到有力搭建。

第三,开展特色活动,增强教育实效。老河口积极推进“孝心献老人”、“文明市民”、“星级家庭”、星级文明户”等评选,大力推进“文化中心户”、“美德在农家”、“政策、道德、法律、文化、科技、卫生六进家”、“婚育新风进万家”以及生态文明村、文明城镇等群众性创建活动,普及文明行为常识,增强农民文明意识,在丰富多彩的社区文化的耳濡目染、身体力行中培育了农民的“生活共同体”理念以及社区归属感。

二、河口社区建设的绩效及经验。

老河口经过两年的农村社区建设,形成了宝贵的举措与经验,与其他的社区建设模式相比,其成效及其对当前农村社区建设的启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挖掘内部资源,低成本建设农村社区。在农村社区建设中,需要投入相应的人、财、物开展社区建设,“等、靠、要”、完全依赖上级的转移支付是行不通的。与此同时,农村集体经济薄弱、负债累累也是不争的事实。2001年,农业部调查统计结果显示,全国村级负债1483亿元,平均每个村负债20万元。取消农业税以后,国家给村一级一定的转移支付,主要用于村干部的工资和必要的办公支出,几乎没有其他机动的开支。

(二)、贴近农民生活,激发农民参与在社区建设中,长期以来导致的政府包办、代办倾向以及农民参与的被动性,再加上农民自身在经济上的弱势地位,“人微言轻”、“边缘化”使他们往往远离社区建设。正如美国社会政治学家安东尼·奥罗母所言:“处于较高社会经济地位的人参与政治的比例必然要比处于较低社会经济地位的人们高些。这种差别,确实可以反映出那些较低社会地位的成员在各方面的不利条件,诸如仅享有较低级别的信息和较少的闲暇时间”。大多数社区农民的弱势降低了其参与社区建设的效能感。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建设农村社区必须依靠农民,凝聚农民的建设动力,不然的话,类似于民国乡村建设运动时,由于忽视底层民众的动员和参与而导致乡村建设运动失败的现象很可能重演。

(三)、倡导生态发展,促进社区可持续发展。建设农村社区必须以尊重自然生态规律为前提。“如果不尊重自然规律,违反客观规律而任意活动,那就一定不能达到预期目的。” 正如有关学者所言,“生态规则是明确无情的:大自然必须受到保护,否则我们人类将灭亡”。人居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归根到底是协调人类居住与自然、社会、经济和环境资源之间的和谐关系,建立可持续发展的人类社区。

(四)、坚持经济致富与文化脱贫相结合文化属于上层建筑,为经济基础所决定。具备经济基础的社区文化建设才是一场循序渐进的行动,否则的话,即使偶尔产生文化建设轰动效应,也只不过是表面光鲜,实际价值甚少。不可否认的是,文化又具有相对独立性,能够反作用于经济。研究表明,文化贫困及其产生的贫困文化往往是影响当前农村发展的重要原因。因此,将农村社区文化建设与农村经济增长相结合,在建设农村社区文化的过程中,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知识、培育农民的创新创业精神等现代观念,也可以成为农村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而农村经济的增长也可以为建设农村社区文化提供持续发展的充足财力。

老河口农村社区将社区经济发展与社区文化繁荣结合起来。现代农业与庭院经济的发展促进了社区经济致富,给社区居民带来的看得见的利益,激发了他们建设社区文化的热情;在开展社区文化建设中,摒弃抽象的文化建设,结合农民迫切的生产生活需求,在文化活动的开展中传播农村科技、法律、卫生等知识以及党与政府的相关政策。农村社区经济致富与文化脱贫相辅相成,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让社区文化建设变成了实实在在的行动。

三、结论:“两型”社区的创新模式

基于以上分析,老河口社区建设模式创新的启示意义显而易见。与此同时,我们也有必要对老河口实践做进一步的发掘和阐释,并建构一种新的建设模式──“两型”农村社区,这对于明确农村社区的建设方向、模式定位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两型”农村社区是本文试图超越简单的或“标准的”个案、模式视角,而以整个农村社区建设发展为着眼点,对其当前与未来发展的若干定位问题进行深度研究,去把握一般事实和探寻具有普遍意义的规律,尝试性提出的社区建设模式框架。“两型”农村社区是针对我国当前农村社区建设的目标定位和模式创新问题而提出的概念,指的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村社区”。资源节约型社区是指整个农村社区建设、发展建立在资源稀缺、节约资源的基础上,在政府投入、村庄公共收入以及农民自身收入有限的背景下,建设农村社区的核心是节约资源,并尽可能“低成本、高收益”地建设农村社区;环境友好型农村社区是指农村社区的发展以人

为本,以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健康、环保和谐为主旨,追求一种人的生存、社区经济和社区发展与社区环境的良性互动的友好方式,从而实现农村社区的可持续发展。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两者相辅相成,互为补充,在农村社区建设框架下把二者的内涵统一为一个整体的概念,即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型农村社区。

要澄清这些概念,发现其重要的和连贯的意义,只有借助对观察对象的逐步分析。最后,还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由于全国各地自然地理条件、资源禀赋、风俗习惯等不尽相同,以及发展水平等多方面的差距,农村社区建设不可能有统一的适用于所有村庄的模式,也就是说农村社区建设在应然与实然层面上都是多元性的现实与实现。因此,我们对模式的理解就不能陷入误区,即认为模式就是供模仿、复制的榜样或典型。事实上,从发展模式的定义来看,任何一种被总结出来的模式,都有其典型性与特殊性,都是与特定的主体相对应的。对模式的分析,其意义主要在于从经验事实中加深对发展的内在逻辑及规律的认识和理解,通过他人模式来反思和分析自身行动的合理性,以便针对自身的实情,探索具有自己特色的发展路径。笔者通过对老河口实践的总结与分析,提出了农村社区建设的新模式──“两型”农村社区的意义便在于此。

从农村金融改革看社区银行的发展 篇3

[摘要] 社区银行在美国等国家都有快速发展的成功经验。2006年诺贝尔和平奖颁给了孟加拉国银行家尤努斯及其创办的格莱珉银行,这给我国的农村金融改革以很好的启示。“三农”问题的解决,为社区银行在我国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本文提出了社区银行在农村组建的三项原则和发展模式。

[关键词] 社区银行 农村金融 发展模式

银监会于2006年12月22日,发布“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意见”,提出农村金融市场开放的试点方案。其基本原则是:“按照商业可持续原则,适度调整和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降低准入门槛,强化监管约束,加大政策支持,促进农村地区形成投资多元、种类多样、覆盖全面、治理灵活、服务高效的银行业金融服务体系。”

一、我国的村镇银行和孟加拉乡村银行

2007年中国首家由国有银行注资组建的村镇银行在甘肃省平凉市泾川县挂牌营业。这家平凉市泾川县汇通村镇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是以国家开发银行作为主发起人入股1000万元人民币,平凉市农村信用社、城市信用社、一户企业法人和十户自然人作为发起人入股800万元,新筹建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

2006年诺贝尔和平奖颁给了孟加拉国银行家穆罕默德·尤努斯博士及其创办的格莱珉银行。该银行1983年正式注册成立,贷款原则是:不用任何抵押,窮人也能贷款;乞丐也能借钱,还不用支付利息。格莱珉银行被称为“穷人的银行”。在美国、欧州、澳大利亚,这种为个人客户和中小企业服务的中小银行被称为社区很行。社区银行是指在一定的社区范围由按照市场化原则自立设立、运营,主要服务于中小企业和个人的中小银行。社区银行强调的是在特定社区范围内提供针对客户的个性化金融服务,与客户保持长期性的业务关系。

二、“三农”问题的解决需要社区银行的支持

农村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金融部门的大力支持。我国当前服务于农村市场的金融机构主要是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和农村信用社。目前,农业银行收缩网点,逐步退出县级市场;农业发展银行业务主要集中在粮棉油的大宗农产品收购资金;农村信用社历史包袱沉重,整体规模不大,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服务的能力有限。“三农”突出的资金问题是:一方面农村农民贷款越来越难;另一方面农村存款被通过各种渠道流往城市,这使得农村金融出现空洞化。

我国的乡镇企业特别需要社区银行的支持。改革开放初期,乡镇企业快速发展,促进了农村经济的繁荣。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完善与发展,乡镇企业发展处于低谷期。大中型银行与乡镇企业信息不对称,从而使乡镇企业融资难的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而农村社区银行和乡镇企业之间的业务往来更能有效地克服信息不对称问题。社区银行信贷员通常十分熟悉本社区企业或个人的资金、经营能力、诚信程度、家族历史及日常开销等个性化因素。银行通过这些透明、准确的信息来判断企业或个人的还款能力及可靠程度,可以迅速做出贷款的决定,无论贷款额大小,都能从容应对,在避免不良贷款的同时创造可观的利润,更好地为农村社区中的乡镇企业和农民服务。

农村社区银行具有鲜明的“根植社区、服务社区”的特色,在资金运作中,将本地市场吸收的存款投放本地市场,“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能够帮助当地的乡镇企业获得发展所需要的信货资金,帮助农民家庭获得需要的小额贷款,提供需求多样性的个性化服务。从而缓解银行资金由贫困欠发达的中西部农村向经济发达地区转移的“虹吸现象”。

三、构建农村社区银行的原则和发展模式

社区银行引入我国一定要适应我国国情。社区银行既不同于我国现行的中国农业银行等国有银行,也不同于农村信用社,实际上是一种立足本社区的民营银行。构建农村社区银行具有一定风险,所以一定要规范原则,建立保障体系,使之健康发展。

第一,要建立严格的准入、退出制度和完备的监管体系,避免社区银行成为地方官员和少数企业家圈钱的工具。我国对银行的监管机构是银监会,其运行规章制度是基于对国有银行的监督。而对社区银行的监管制度需更加完善。要制定社区银行的准入法规,对拟建的社区银行进行资格审核,包括对资金、章程、股份结构、监管措施、可行性报告的审查。要建立针对社区银行运作的新的监管机构和监管法规。还要建立农村社区银行的退出机制,就像企业允许破产一样。社区银行可以有亏损,有不良贷款,但额度不能超过其本金,如果坏账超过其成立时的本金,这个银行就必须破产。只有引入竞争机制,让有问题的银行破产、被兼并,才能促进整个社区银行的健康发展。

第二,建立社区银行的存款保险制度,完善金融安全功能。我国的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四大银行,都是国有银行,不存在破产问题。所以,普通老百姓将钱存入银行绝对放心。而社区银行是金融企业,经营不善也可能破产倒闭。但银行又与一般企业不同,它承担着社会稳定的责任。银行破产并不等于银行存款人的破产。所以,应当建立社区银行的存款保险制度,保证存款人在银行破产后能从保险公司领取保险金,以维护存款人的利益,保持社会的稳定。

第三,划定合理的经营区域。区域经营是社区银行区别于国有大型商业银行的显著特点。在审批农村社区银行时,一定要划定其合理的经营区域,促进在当地与其他银行进行服务对象的分工,更好地为社区内的中小企业和农户服务。划定的经营区域不宜过小,要注意为社区银行的发展提供足够的业务空间。

参考文献:

[1]王爱俭:《中国社区银行发展模式研究》[M].北京:金融出版社,2006年

[2]李国文:我国社区银行的发展路径探析来源[J].《新金融》,2006.7

发展社区银行推动农村金融 篇4

1 社区银行的概况

1.1 社区银行的起源

社区银行的概念来自于美国, “社区”并不是一个严格界定的地理概念, 既可以指一个省、一个市或一个县, 也可以指城市或乡村居民的聚居区域。因此社区银行并不是我们中文字面简单理解的位于城市社区的银行, 凡是资产规模较小、独立的按照市场化原则运行的、主要为经营区域内中小企业和居民家庭服务的地方性小型商业银行都可称为社区银行。

1.2 社区银行独特的经营模式

1.2.1 独特的经营定位。

社区银行将当地家庭、中小企业和农户视为主要的服务对象, 在资金的使用上又以本地区为主, 能够根据需求主体的需要提供个性化服务, 满足其需要, 将农村地区的资金用于支持农村经济的发展。

1.2.2 独特的产品和服务。

社区银行的业务领域较为广泛, 从大范围来说主要涉及商业银行业务、农村金融业务、以及客户金融服务。许多社区银行提供综合性的零售银行业务产品和服务例如:建立了可以随时随地提供服务的电子银行网络;降低或免除自助柜员机 (ATM) 的收费;提供品种丰富的住房抵押贷款和其他消费信贷业务等, 在业务收费方面大大低于大型银行机构。而且, 由于社区银行的工作人员基本上是当地居民, 他们广泛融于社区的各项事务, 经常与客户直接接触, 深入了解客户并提供个性化的服务, 致力于建立良好的客户关系。

1.2.3 基于关系融资的贷款业务。

不能出具正规财务报告的中小企业、家庭, 很难从大银行获得贷款。相比而言, 社区银行十分熟悉本地的客户, 能更容易获得借款人的“软信息”, 从而在审批客户的贷款时, 不会只关注他们的财务数据, 还会考虑这些借款人的个性化因素, 如资金流量及发展前景等。因此, 社区银行在向“信息不透明”借款人放贷、从事基于关系或声誉的贷款或小规模贷款上具有巨大的比较优势。

1.2.4 能够获得大量稳定的核心存款。

社区银行的存款客户主要是社区内的企业和居民, 他们的存款利率敏感性低, 短期内存款余额可能有所波动, 但长期看是相对稳定的。这部分存款为社区银行提供了廉价且稳定的资金来源, 是社区银行保持流动性的“核心”。在有既定的核心存款来源的情况下, 社区银行对存款服务收取的手续费通常会低于大银行。此外, 由于社区银行一般是给难以从大银行获得信贷的当地小客户提供资金支持, 因而会收取比较高的贷款利率。这样, 社区银行获得的净利差就高于大银行, 从而能向存款支付更高的利率。

1.2.5 能与客户形成良好的互动。

社区银行的员工通常十分熟悉本地客户, 这些员工本身也是社区生活的成员, 地缘和人缘优势使得他们具备丰富的社区知识, 从而能为客户提供更为人性化的服务。目前, 人性化服务已成为社区银行最重要的竞争优势, 通过提供人性化服务, 社区银行能够将业务从大机构中吸引走。

2 我国农村金融现状

2.1 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态势

2.1.1 农村企业发展迅速, 县及县以下中小型工商业逐渐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点。

早在2001年底, 全国农村企业个数达到2116万个, 从业劳动力达13086万人。并出现产业化经营组织66000多个, 带动农户5900万户, 占全国总农户的25%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 2002) 。

2.1.2 农户就业逐步退出传统农业, 进入其他行业, 农户经济活动多样化。

1995--2004年间, 农村地区从业人员中从事传统农业的比例由71.8%下降到61.6%, 而其他所占比例由28.2%上升到38.4% (《中国统计年鉴》1996年-2005年) 。

2.1.3 农户收入来源渠道多样化, 农业领域之外收入所占比重大幅增加, 成为农户收入增长的主要来源。

2003年工资性收入占农户纯收入的比重达到35%, 比1995年提高12.6个百分点。

2.2 农村金融需求的特点

2.2.1 在总量上, 农村的金融需求大幅度增加。

作为农村金融需求主体的农户和农村企业的发展必然使得相应的金融需求增加。

2.2.2 在结构上, 金融需求多样化。

复杂化的农户经济结构和收入结构使得金融的需求也变得复杂化。不仅有存贷款服务需求, 还产生了包括结算、汇兑、金融咨询、租赁、信托、保险、信用卡、保管箱、有价证券发行和代理买卖等个性化的金融服务需求。

2.2.3 单笔金融需求规模较小且频率较高。

由于大部分农村企业和农户的经济规模都较小, 其单笔的金融需求也较小。而另一方面, 需求主体众多使得需求的笔数较多、频率较高。

2.2.4 需求不稳定, 周期性强。

由于农户和农业企业的生产经营基本与农业生产等周期性因素相关, 所以导致农村金融需求不像城市金融需求那样稳定。

2.2.5 风险大。

由于农村企业和农户经营的不稳定和农村经济本身就面临更大的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 再加上需求主体与金融机构之间的严重信息不对称, 使得金融需求的风险较大。

2.3 我国农村金融机构存在的问题

2.3.1 绝大部分农村信用社股金构成不合理, 造成产权主体虚置, 所有权缺失, 内部人控制状况比较严重。

由于农民自身知识水平和信息量的局限, 他们大都没有行使监督管理权力的意识:每一个股东的股金有限, 股本小, 他们也没有监督管理的积极性。与此同时, 许多农信社也疏于为入股的社员创造有效的行使监督管理权力的机会。于是, 就易造成农村信用社的产权主体虚置, 也就是农信社的所有者缺位。总体看, 产权治理结构方面的问题普遍存在, 即使在相当部分已经改制完毕的商业银行或农村股份制合作银行中, 这问题同样相当突出。

2.3.2 农村信用社管理体制存在诸多问题。

突出表现在:一是农村信用社的管理架构存在缺陷。信用社及其联社一般都设置理事长和主任, 这些负责人一般由上级或者监管部门任命, 信用社法人地位和社员选举权事实上不受尊重。就经营看, 缺乏对经营者的行为进行监督和制衡的董事会、监事会等机构。二是内部管理薄弱。与国有和各股份制商业银行相比, 农信社的人力资源整体素质低下, 导致相当一部分农信社的组织管理能力欠缺, 市场分析技术、信息采集与处理能力不高, 管理基础工作薄弱, 信贷决策或信贷行为存在不适应性, 风险控制力有欠缺。三是乡 (镇) 农村信用社和各县 (市) 联社各为独立法人, 机构分散, 且抗御风险能力较弱。

2.3.3 缺乏有效的风险管理体系。

尽管近年来, 一些农村商业 (合作) 银行在组织管理架构建设方面已作了相当多的改进, 但由于缺乏必要的基础设施以及管理方法, 目前所起到的效果仍不容乐观。特别是甚至没有独立的风险管理部门, 这势必导致资产质量下降, 从而困扰着我国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

2.3.4 农村信用社的业务发展方向与其中小银行的性质有一定的背离。

作为地处农村的金融机构, 农村信用社的主要支持对象应以农村中小企业及农户贷款为主。农村信用社的业务发展模式存在两个问题:第一, 农村信用社在贷款业务方面, 明显偏重于企业贷款, 而从实践的情况看, 偏重于对当地大型企业的贷款支持。第二, 从总体上看, 农村金融机构的资金来源大于贷款资金运用, 有相当部分资金剩余, 以债券持有或转存国有商业银行的形式, 流出了当地。从支持当地农村经济的发展而言, 农村信用社在业务发展方面的上述趋向, 已明显偏离了其地区中小银行的特征。

3 结合社区银行推动农村金融发展

社区银行的内涵在于它与所在“社区”融为一体, 形成金融机构与农户、农村企业的积极互动和“良性循环”, 而这恰恰是我国农村所缺少的。从这个意义上而言, 建立社区银行的同时, 也是重建农村金融体系乃至整个农村经济体系的过程。

3.1 建立社区银行缓解农村地区资金外流

建立社区银行缓解农村地区的资金外流现象, 填补因为大型商业银行的战略调整所出现的“农村金融服务缺口”。随着国有商业银行的商业化推进, 国有商业银行更多地注重将全国范围内吸收的存款转移到经济发达地区使用, 这造成中国农村地区的“资金外流现象”, 这也成为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城乡差距扩大的金融方面的原因。另外, 国有商业银行也在加速从农村地区撤出, 这可能将在农村地区形成金融服务的真空, 社区银行在资金运用方面的之一就是将本地吸收的资金主要用在本地市场, 因而能够缓解农村地区的资金外流现象, 避免金融机构成为农村资金的“抽水机”。另外, 社区银行的引进能解决国有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退出基层金融机构所导致的广大农村地区金融服务的真空化:将这些欲撤并的网点转由民营资本控制, 或通过股份合作的方式共同将网点改造为社区银行, 则不仅可以解决网点撤并上的不良后遗症, 也间接解决了民营资本进入后的牌照申领问题。

3.2 建立社区银行来适应农村地区的金融需求

建立社区银行能够适应农村地区金融需求, 实现与农村地区经济的“良性互动”。社区银行的“内生性”与本地经济的适应关系是动态的、持久的, 从而为农村地区的发展提供了持久而有力的金融支持。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上存在巨大差别, 城市和农村金融服务上也同样有巨大差别, 全国性的大银行很难全面地掌握不同地区的市场和客户信息, 也很难制定一个适用于全国不同市场的发展战略, 从而难以提供有针对性的个性化金融服务, 这为地区性的社区银行发展提供了机会, 立足于不同地区的社区银行在掌握不同地区的客户信息方面具有独到的优势, 社区银行的设立能够针对本地区农村客户的不同需求, 提供个性化的服务, 通过发掘未开发的市场取得回报。

3.3 建立社区银行解决农村信贷中信息不对称问题

社区银行能够更好地解决农村信贷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当前, 我国农村经济的基本主体仍然是数量众多的小规模农户, 其短期、小额的资金需求是日益向大型化方向发展的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难以满足的。相对而言, 农村社区银行在向小农户提供金融服务方面具有显著的比较优势。主要体现在: (1) 由于员工通常是服务于某一特定的社区, 对市场和客户都很熟悉, 掌握了大量的“软信息”。所以在搜集客户信息方面比大银行更具有优势, 社区银行可以利用其自身的信息优势来弥补授信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 降低信息收集成本。 (2) 社区银行的信息优势使其具有较强风险识别能力, 从而能够很好地降低违约损失预期值。 (3) 在信贷审批过程中, 社区银行一般都对当地情况十分熟悉, 即使不了解也可在当地通过多种渠道收集客户的真实信息用以风险判断, 因此对有关资信材料要求和担保条件可以适当放宽, 手续能够适当简化, 从而减少了金融机构信贷的管理成本。此外, 培育和发展农村社区银行, 可将农村地区的大量民间融资纳入国家正规的金融渠道之内, 为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提供一个比较现实的通道, 提高农村民间金融的规范化、组织化和机构化, 防止农村民间金融的边缘化, 逐步消除金融结构的二元化, 降低潜藏的金融风险。

参考文献

[1]金俐.美国社区银行业发展的启示[J]理论与改革, 2006, 6:117-120.

[2]贺瑛.社区银行的各国实践[J]上海金融, 2004, 11:46-48.

[3]王爱俭.发展我国社区银行的模式选择[J].金融研究, 2005, 11:130-137.

[4]宋扬威.社区银行及其在中国的发展[J]边疆经济与文化, 2006, 3:85-87.

农村社区管理的现状与发展思路 篇5

城关镇 李海英 董亚丽

社区是社会的最小单位,做好社区管理与服务,既是维护好广大社区居民权益的有效途径,也是扎实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的基础。农村社区管理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它有不同于城市社区管理的特点。结合所在乡镇社区建设实际,就农村社区管理的现状与发展思路谈几点体会。

一、农村社区的特点

农村社区是相对于城市社区而言的,我县的22个社区都是农民转为居民,撤村建居而成的村居混合型社区,其特点如下:一是人口相对集中,居住人群比较单纯,居民一般以农业生产为主,自我服务意识较强;二是生活方式简单,人际关系比较和谐,乡村文化色彩浓:三是组织程度不高,形式单一化。由于农村社区不同于城市社区,社区服务管理的现状、方式和效应也就有所不同,因而正确认识农村社区服务管理的规律和特点,充分发挥农村社区的服务管理功能,将对农村社区建设发展起着巨大的推进作用。

二、农村社区建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随着新农村建设脚步的加快和农村城镇化的发展,农村社区建设管理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随着农村村改居越来越多,社区建设管理不断深入发展,农村社区在建设管理方面也凸显出了一些问题。从我镇社区建设发展情况来看,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社区建设未完全达标。随着新农村建设脚步的加快,我镇社区的数量由原来的六个增至现在的11个,但按照社区建设“三有一化”要求,只有城区6个老社区活动室面积和室外活动广场面积基本达标,5个村改居的社区不同程度存在活动室面积不达标和没有室外活动广场的问题,再加上社区办公经费不足等问题严重制约了社区服务和管理。

2、干部队伍素质能力有待提高。从我镇社区发展情况来看,虽然县、镇党委、政府在社区建设管理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完善了社区党建、文化等各类活动室,改善了社区基础设施,配齐配足了党支部、居委会、监委会班子,社区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随着乡镇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社区组织的不断扩大,社区管理人员的观念还停留在过去的水平上,管理人员的工作能力、文化素质、法制观念、服务意识和管理的积极性普遍不高,且“行政化”色彩较浓,其管理方式、活动开展、服务实效等还是被动沿用老一套方法,严重制约社区经济社会发展,不能很好的服务于广大居民。

3、社区服务不能满足居民需求。目前,农村社区管理普遍存在着重管理轻服务、重建设轻规划的现象,提供的服务项目、服务质量难以满足社区居民的需要,多数社区服务缺乏有组织、有规划的面向整个社区居民的物质和精神需求的服务项目,如服务经济发展与文化娱乐需求的服务项目仅停留在表面的几个培训、几个活动室上,实质性的工作没有很好开展起来,不能体现出服务效益;在社区建设规划方面也基本是以原城乡接合部的居民区为重点,乡村社区缺乏整体规划设计和统一建设,有些社区借新农村建设的机遇建了起来,但规划区域小,不能集中连片,再受当地经济发展等个方面因素制约,很难满足现代农村社区建设管理发展的要求。

4、社区集体经济较困乏。农村社区因受传统经济、地理等因素的影响,经济发展相对滞后,集体经济发展路子不广,村级集体经济增值保值功能仍然薄弱,管理手段停留在低水平状态,没有生财聚财能力,制约了集体经济发展壮大。有的社区遇上了城镇化建设机遇和工业化发展机遇,通过征地等形式积蓄了一定的集体资产,但没有很好的合理利用,使社区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却被群众分割,集体资金日渐减少,造血功能逐渐削弱,影响经济发展环境的优化,影响到社区管理服务跟不上。

5、产业不明晰,增收较困难

主导产业的形成要以经济发展为中心,农村社区因受传统经济影响,居民眼光短浅,经济收入渠道不广,多元化的小生产方式难以改变,主导产业发展不起来,成不了气候的居多,居民增收较为困难,致使经济困乏,制约了社区公益服务水平。

6、居民缺乏民主管理意识。从我县22个农村社区管理的主要形式来看,主要是以乡镇为依托,居民自治程度不高,居民的自治意识不强,组织性较弱,“行政化”色彩较浓。虽说在管理方面社区与乡镇政府的关系是指导与协调,但在实际中乡镇政府会以各种方式影响和主导社区活动,从而降低了社区自治的能力;在民主决策管理方面,社区自治活动理应由居民委员会负责并报告工作,且重要事情必须经由居民委员会讨论决定,但实际工作中多是行政管理职能决定一切,群众自治意识差,热情不高,有的根本不能代表社区居民的利益。这些问题的存在,反映了农村社区管理与农村城镇化和城市现代化的发展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必须通过改革来加以完善。

三、对农村社区建设管理服务发展的几点建议

从近几年我县农村社区服务建设发展的情况来看,农村社区建设、管理应在完善基础设施、加强队伍建设、优化社区环境、提升公共服务和繁荣社区文化等方面进一步发展提高。

1、充分发挥政府的协调作用。要转变政府职能,各级政府要通过争取整合国家各项惠农政策加大经费投入,完善公共财政体制,公平配臵公共资源,着力推进基础教育、公共卫生、群众文化、社会治安、社会保障、社会救助、基础设施等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把政府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职能覆盖到城乡基层。

2.科学规划管理。农村社区建设是城乡融合、统筹发展的必然趋势,它与城镇化建设目标一致,必须科学规划管理,系统全面地制定建设规划、村镇规划、产业规划等。建设规划必须把长远目标和近期规划结合起来,根据新农村建设发展的需求,根据当地农村经济社会、农民生产生活、农村社会环境及居民需求导向原则,合理规划设臵社区建设规模,也就是找准各自农村社区建设发展的特色和特点,探索适合于当地社区建设发展的模式,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地科学规划管理。

3.加强社区公共设施建设。农村社区建设的发展,需要从公共设施建设入手,大力加强对公共设施及公益性服务方面的投入,政府需要在财政上给予大力支持与帮助,并在公共服务、公共管理和制度措施方面要有所发展创新,努力改变农村社区这一薄弱环节,为社区建设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加强农村社区公共设施的投入:一是要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居民收入,通过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带动农村社区发展,从而实现农村社区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协调互动;二是要整合农村社区资源体系,充分调动农村各方面的资源和力量,通过组织协调调动各种资源,从而有效地利用农村人才、物质、资金、技术等社区发展所需的资源配臵,完善社区管理机制;三是要强化社区服务功能,提高社区居民自治的能力,通过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自我发展的能力,促进农村社区的建设发展。4.加强社区组织队伍建设。农村居民委员会是农村最基层的自治组织,在农村社区服务管理中具有核心的组织领导作用。但居民委员会不是政权组织,也不是行政单位,它开展工作主要是依靠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方式进行的,所以组织队伍的作用是关键。在农村社区建设发展中,由于社区管理还处于改革调整发展阶段,一些社区在村改居后,相关的改革措施尚未跟上来,一些农村社区党支部和居民委员会之间、干部与群众之间就出现了许多新的矛盾,社区管理也就难以全面开展实施。要真正体现社区自治的原则,做到依法管理社区,就要在基层组织建设方面有所改进和提高。一是要完善社区组织设臵,使党组织与社区建制同步开展进行。二是要加强社区队伍建设,提高社区管理者的管理水平和能力,把工作能力高、服务意识强、思想作风过硬、人民群众信得过的能人选拔到社区管理队伍中来,尤其是要选配好农村社区党支部书记,同时,要不断加强支部、居委会班子培训,提高其思想素质与工作能力。三是要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充分挖掘和发挥农村社区的各种人才资源,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努力调动社区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最大限度地把各种力量凝聚到农村社区建设中来。

5、大力发展社区经济。社区经济是深化社区建设的前提和条件。只有社区经济发展了,才能为搞好社区服务、推进社区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物质保障。当前,农村社区存在的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就是经济发展滞后,集体经济积累少,造血功能差,要通过对居民的教育培训解放思想,多渠道发展社区经济。

6.积极探索创新农村社区管理体制。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要对农村社区管理体制进行不断地发展创新。要针对当地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特点、农村生产发展的需要、农村群众居住环境等特点,积极强化社区服务管理和公共服务功能;如积极探索改进农村社区服务管理体制,组建社区居委会,逐步理顺镇政府与社区居委会之间的关系,增强农村社区服务管理功能,逐步实现社区建设与居民委员会的有机统一;进一步健全社区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居民自治机制和党小组;加强对社区服务、管理、监督等方面制度措施的研究,特别是选举制度、居民代表会议制度等,保证社区群众各项民主权利落实到位。

7.加强农村社区文化建设。繁荣社区文化,促进社区文明和谐发展,是当前农村社区工作中的一个重要内容。近几年,国家通过文化共享工程、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等项目逐步改善了社区文化设施,但文化工作队伍和工作的开展还处于弱势,要通过加强农村社区文化建设,使农村社区文化建设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逐步发展。社区文化工作要从宣传教育、提高文化素质、强化管理等方面着手,采取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形式,通过开展创建文化宣传月、文明和谐村镇、文明和谐社区、农民特色文化演出等活动,弘扬农村文明道德风尚,营造文明和谐的社区文化氛围,努力满足农村社区文化发展的需要。当前应加大对农村社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如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教育培训、普法宣传教育和公民道德教育宣传等,使农民群众能更多地学习各种科学文化知识,从而大力提高社区群众文化发展的整体水平。

8、发挥驻城乡社区单位的作用。按照互惠互利、资源共享原则,积极引导社区内或周边单位参与社区建设,帮助社区改善基础设施,充分利用社区内的学校、培训机构、幼儿园等开展社区教育培训活动,动员驻社区单位积极为社区发展建言献策、贡献力量,社区通过优化环境为驻社区单位做好服务,组织好共驻共建。

农村社区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发展策略 篇6

关键词: 农村 社区教育 问题 策略

农村社区教育是大教育,是对社区内所有居民进行的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融合。随着城市工业化、农村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大量劳动力朝第二、三产业发展,农民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的要求更迫切,提升自身素质的愿望更强烈,促进农村社区教育工作快速发展。农村社区教育对提高社区居民的综合素质和文化水平、生活态度和价值观起到健康积极的作用,为实现教育与社会一体化,最终形成学习型社会提供保证。

一、农村社区教育现状

社区教育要充分开发和利用各种教育资源,以社区全体成员为对象,开展旨在提高居民综合素质和生活质量的教育培训,促进居民全面发展和社区可持续发展。

1.基础设施建设基本齐全。我镇19个村(居),社区教育基础建设条件基本良好,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建有“农家书屋”、阅览室、活动室;室外有篮球场、健身器材、健身步道;培训场所可容纳人数在100人以上,配备电脑、电视、投影仪等学习设施。

2.教育培训网络基本完善。社区教育培训网络建设以重点工作和创新工作为切入点,坚持地方政府主导,社区教育中心引领,突出村(居)民学校的科普功能,积极开展各类教育培训活动,实现整体联动、整体推进。

3.群众参与氛围基本形成。社区居民能够主动参加社区组织的各类教育培训,当培训时间与居民的生产生活产生冲突时,就会放弃教育培训,不能把“要我培训”积极转化成“我要培训”,参培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

4.社区教育资源基本开放。社区中室外篮球场、坐蹬器、悬空转轮、双人儿童秋千等健身器材能够全天对外开放,居民随时来这里进行体育锻炼,但电脑室、图书室、文体活动室等教育设施开放程度不高。

二、农村社区教育存在的问题

1.对社区教育观念认识不足。20世纪末,社区教育、终身教育理念逐渐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群众对社区教育的概念还很模糊,生产劳动依靠传统模式,大多数群众“一切向钱看”现象严重,导致居民参与社区教育培训积极性不高、主动性不强;其次农民教育培训时间与农时季节、企业工休产生冲突,导致居民倾向于发放资料在家自学,不愿积极主动参加社区教育活动。

2.对社区教育机制建设不力。政府对社区教育重视程度不够,没有建立专门的社区教育领导机构、落实教育培训的专业人员,缺乏统筹规划,没有形成有效的社区教育网络体系;宣传不到位,领导干部认为开展好教育培训就可以了,群众认为教育培训参不参加都一样。

3.对社区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社区教育是一个系统、长期的过程,所需资金较大,而目前市、县财政没有专项配套经费,特别在扶持新型职业农民生产发展上,缺少“真金白银式”扶持,影响培育工作有效开展。

4.对社区教育资源整合不力。社区教育统筹规划不力,社区教育资源分散,无法形成教育合力。一是社区群众知识与技能双提升、促进就业等培训不能仅局限在教育部门,劳动、民政、文化等部门要形成同抓共管;二是社区内资源闲置较多,共享不足,如人力资源、环境资源、物力资源等缺乏有效综合利用,未能发挥出最大效益。

5.对特色教育培训开发不够。一是教育培训内容全面开花,对农民关心的种养殖技术、致富创业等实用性强的培训开设比例不高,很多居民表示学不到有用的知识;二是教育培训对象大多是青年农民、老年人、妇女及未成年人,特殊群体接受培训机会较少;三是培训形式局限于集体学习,教学形式单一,课程内容缺乏特色,一定程度上影响居民参与社区教育的积极性。

三、农村社区教育发展策略

农村社区教育面对的是社区不同年龄、不同层次的居民群众,决定农村社区教育的多面性、层次性。以“农”为本,转变思想,开拓创新,积极探索农村社区教育新策略:

1.转变观念,提高社区教育认识。社区教育是学校、家庭、社会共同融合的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贯穿终身的过程,要转变群众对社区教育的认识,转变教育观念,让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主动学习知识与技能,形成人人学习、处处学习、时时学习的良好氛围;广泛开展终身学习思想、社区教育理念的宣传活动,使人们了解和接受社区教育,积极参与,树立终身教育观,加速推进学习型社会的建设进程。

2.政府重视,加强社区教育建设。社区教育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只有政府重视,充分发挥社区内各种教育资源的作用,才能最大限度促进社区教育发展。一是健全组织机构。成立党政主要领导为责任人,村(居)党支部书记、各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实行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各职能部门互相配合的目标责任制;二是加大投资力度。通过采取“政府投入,部门分担,社会捐助”等多渠道筹措经费的办法,解决好社区教育经费问题。

3.资源共享,形成教育资源合力。加强社区教育阵地建设,改善办学条件,努力完善教学设施,充分利用社区内已有各类教育资源,最大限度实现教育资源共享。一是挖掘社区内人力资源。充分发挥老党员、老干部、退休教师等人力资源的作用,建好一支社区教育专、兼职和志愿者队伍;二是共享社区内教育资源,如党政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的教育资源,包括师资、场地、教学设施,向所在社区免费开放。

4.培育特色,加速社区教育发展。一要注重经验积累。借鉴国内外社区教育研究经验,建立教育理论研究的相关机制,以科学理论指导社区教育实践工作;二是提升专业素质。加强社区师资队伍建设,培育一批理论知识扎实、社区教育经验丰富的专业教师;三要重视课程开发。结合本地实际,开发荷藕栽植、线缆生产等群众喜爱的社区教育课程,大力发展社区建设,逐步形成区域特色。

农村社区教育体系建设任重道远,加强农村社区教育建设,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高素质的农民,提升农村群众整体素质,形成全民终身学习理念,加速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进程,促进我国农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方素文.农村社区教育的现状和对策研究.继续教育研究,2011-08(28).

[2]孙健.我国农村社区教育面临的问题及对策.教育探索,2009-01(36).

陕北农村社区发展存在问题分析 篇7

关键词:陕北,农村社区,社区发展

1 发展农村社区的意义

1.1 农村社区发展的意义

农村社区是由一定地域的人群、按照相近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实行共同的社会管理与服务所构成的农村基层社会生活共同体。农村社区以亲缘和血缘为纽带, 以居民为基础, 在农村社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是农村社会建设的基本载体。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颁布的《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要问题的决定》首次完整地提出了“农村社区建设”的概念, 并要求把城乡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2006年9月, 民政部下发了《关于做好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工作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通知》, 同年10月, 民政部正式决定在全国开展农村社区建设的实验, 把整合社区资源, 提升农村社区功能, 努力建设富裕、文明、民主、和谐的新型农村社区作为农村社区建设的目标。农村社区建设的提出, 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指明了方向, 为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明确了定位。而在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的背景下, 如何建设和治理农村社区, 不仅是农村建设的问题, 更是一个关系到社会整体发展的大问题。农村社区建设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 是完善村民自治, 扩大基层民主的有效载体, 是切实提高村民生活质量和文明程度的内在需求。

1.2 陕北农村社区发展概况

陕北, 特指陕西北部的延安和榆林两市的25县区, 地处黄土高原的中心部分, 总面积92521.4平方公里。其中延安市辖1区12县, 榆林市辖1区11县。2013年末, 延安市常住人口220.61万人, 城镇化率54.03%;榆林市常住人口337.03万人, 乡村人口159.11万人, 占47.2%。

陕北农村社区建设发展迅速并取得了较大的成就。延安市人民政府启动乡镇社区服务中心建设项目, 并制定了《延安市社区服务体系建设规划 (2011-2015) 》。根据规划, 到2015年, 将力争完成1200个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建设项目, 实现覆盖率60%的目标。榆林市截止2011年累计投入社区基建资金2.7861亿元, 解决了102个社区的办公用房问题, 2013年村 (社区) 便民服务室覆盖率达到60%, 并编制完成《榆林市城乡一体化建设规划 (2013-2030年) 》, 计划对12个市级新型农村示范社区展开全面建设, 推进村级民主政治建设, 建立健全村 (居) 务监督委员会工作制度, 加大村 (居) 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力度。同时, 积极推动社区治理体制创新, 全面落实社区工作人员的薪酬待遇和社区建设工作经费, 引入市场运作机制, 拓展社区社会化服务新领域。

2 陕北农村社区发展存在的问题

2.1 大量农村人口外流, 社区发展主劳力缺失

由于受自然、经济、社会条件的限制, 干旱、水土流失严重, 生态环境弱, 农业开发程度低, 农村经济发展滞后, 农民收入增长缓慢, 城乡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较大。2013年, 延安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643元, 农民人均纯收入8681元;榆林市城乡居民收入分别为26820元、8687元。受比较利益的驱使, 陕北农村大部分青壮年劳动力外出打工或经商, 其劳务收益是部分农民家庭的经济支柱。仅2013年, 榆林市转移农村劳动力65.3万人, 延安市转移农村劳动力30万人。据统计, 从2009年至2013年, 延安市人口流失在50%以上的自然村达到2594个。大量年轻有文化的劳力外出务工, 不但阻碍了当地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 还导致农村社区失去了建设的主力军。

2.2 投入不足, 社区发展不平衡

陕北地区是陕西省经济落后的地区, 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低, 几乎没有集体经济的工业和企业, 社区的公益事业, 办学、修路、医疗卫生等均依赖政府的投入和群众自筹。由于陕北农民缺少经济来源, 2013年人均收入尚不到8700元, 属于较低的水平, 农民参加社区的积极性不高, 难以筹措社区建设所需的大量资金。农村社区的建设资金主要取决于上级政府的拨付。而陕北地广人稀, 如榆林市面积43578平方公里就有176个乡镇、5474个行政村, 为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政府对于农村社区的投入必然是有重点、有针对性的, 这就导致社区建设资金地区间分配的不均, 使得社区发展不平衡。农村公共设施投入明显不足, 农村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短缺尚难以根本改善。

2.3 自然村消亡现象明显, 农村社区整合难度加大

改革开放使农村社会结构日益呈现碎片化, 农村社会结构的解体影响着农村社区的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使农村过去那种自给自足为主体的经济解体。农民的生活日益融入市场经济中, 农民已完全成为独立的市场主体。随着统一市场的形成, 农村、农业、农民在市场竞争中处于相对于不利地位。由于农民依靠土地和传统农业收入难以维持生计, 而外出务工相对见效快、收入高, 导致大量农民外出务工。部分自然村落随着原住民的锐减, 乡村文化瓦解, 导致村落活力丧失并且村落逐步消亡。据统计, 从2009年至2013年, 短短5年时间, 延安市原有自然村逐步消亡1059个。新型农村社区在空间布局上不是简单的村庄合并, 应该遵循城镇布局的发展规律, 使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具有较强的空间布局合理性, 从而避免空间布局不合理为日后发展带来的空间结构调整难度和损失。但大量自然村消亡, 则进一步凸显陕北地广人稀的特点, 造成产业项目、基层设施、公共资源投入方面资源闲置或浪费, 使农村社区空间布局难度加大。

2.4 农村产业空心化现象严重, 农村社区发展的产业支撑脆弱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 要把千家万户的农民与千变万化的市场紧密地联系起来, 必须使农业产业化。农业产业化是以市场为导向, 以经济效益为中心, 以主导产业、产品为重点, 优化组合各种生产要素, 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建设、系列化加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 形成一体化经营体系, 使农业走上良性发展轨道的现代化经营方式和产业组织形式。它实质上是指对传统农业进行技术改造, 推动农业科技进步的过程。这种经营模式从整体上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 也是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但由于陕北农村农业发展自然条件差、农业基础薄弱, 致使农业比较效益低, 部分农民不愿务农, 加上农村人口大量外流, 农村地区出现土地撂荒、耕地空置现象, 农村产业空心化现象日益明显, 农村社区发展的产业支撑脆弱。农村社区最重要的功能是发展社区经济。通过发展农业和其他产业, 增加农村社区居民的收入, 进而提高他们的物质文化水平, 这是社区发展经济的目的所在。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核心要求之一, 就是按照产城融合和产业支撑的理念实现农民就近就地就业。建设新型农村社区, 以产业发展为本, 有了农业产业支撑, 农村新型社区的农民出路问题基本可以得到解决, 农民可以放心住进社区, 这样才能促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快速推进, 真正把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成惠民工程。

2.5 社区服务体系建设处于初级发展阶段, 不能满足居民对社区服务的需求

从总体上看, 陕北农村社区服务体系建设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 农村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和专项服务设施建设刚刚起步, 基本公共服务不到位, 还不能满足城乡居民对社区服务的需求, 农村生活服务体系建设亟待加强。一是社区服务内容亟待丰富。随着农村人口老龄化、空巢化、家庭规模小型化现象加剧, 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的增加, 社区服务群体日益增多。他们对社区服务的需求最迫切、依赖程度最高, 社区服务内容日益扩大。农村社区除承担传统政府公共服务项目, 如治安、卫生、计生、社会救助、优抚、文体等外, 还要承担社区禁毒、社区矫正、社区养老、社区消防、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家政服务等新任务。二是社区服务设施严重短缺。农村社区服务设施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 覆盖率不高, 远不能满足广大群众日益增长的服务需求。三是社区服务人才短缺。由于工作任务繁重、报酬偏低、缺乏上升空间, 难以吸引众多优秀人才从事社区管理服务工作。目前, 社区居 (村) 委会成员的文化水平大专以下仍占绝大多数, 现有社区服务从业人员普遍缺乏系统的群众工作和社会工作培训, 对做好新形势下社区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工作热情不够, 手段和方法不多, 群众认可度不高, 结构亟待优化, 素质亟待提高。四是社区服务体制机制不顺畅。社区服务缺乏统一规划, 各自为政、分散投入的问题较为突出, 资源整合不够, 难以形成整体合力。社区服务工作经费不足, 基础设施建设和服务配套资金缺口较大, 欠账较多。法律法规不健全, 政府扶持政策力度不够, 社会参与机制和制度环境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基层人民政府及其派出机构指导社区工作规则制度不完善, 权责关系不明, 社区承担了大量的行政性管理工作, 自治和服务功能弱化。

参考文献

[1]延安市社区服务体系建设规划 (2011-2015年) .http://yanan.mca.gov.cn/.

[2]榆林市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http://www.yl.gov.cn/.

[3]项继权.当前农村社区建设的共识与分歧[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2008 (9) .

探析农村社区教育的发展 篇8

当前农村地区经济发展仍然较为落后, 人员素质教育水平偏低, 农村社区教育相对落后。在这种大的背景下, 对于实施终身教育的全员、全程、开放式的社区“大教育”受到了社会各方面的重视, 2012年我县各镇建成社区教育中心并有效开展工作, 对当地的经济发展、社会的稳定作出了巨大贡献, 同时也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一、开展农村社区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前提

社区教育建立了以社区为依托, 整体育人、提高全民素质的新格局, 促进了教育和社区 (社会) 的结合, 起到了明显的效果, 显示出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综观国内众多专家的探究, 他们的共同特征都是着眼于城市的社区教育, 而忽略了拥有9亿人口的农村教育, 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点在农村。此时此刻, 开展以农民为主体的农村社区教育显得尤为迫切, 农村社区教育就是以农村为依托, 以提高农民的素质和科学文化知识为宗旨, 以建设新农村和构建和谐社会为终极目标的一种教育模式。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强调指出, 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因此, 开展好农村社区教育, 能有效地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和新农村建设。

二、内容和形式的多样化是开展农村社区教育的重要特色

根据社区人群不同情况, 可因人而宜, 因地制宜, 采用不同的教育内容和形式。但一般而言, 大致有以下几种:

1. 学历教育 (招生)

提高农民学历是提高农民整体素质的一项重要工程, 除全日制学历教育外, 开展形式多样的业余学历教育则是搞好这一工程的重要环节。例如:高中学历教育、大专学历教育、本科学历教育等, 要充分满足农民的求学需要。

2. 劳动力转移培训

做好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是解决农民就业、提高农民收入的一项重要举措, 而做好这一工作的关键是搞好劳动力转移培训。而劳动力转移培训的重点, 主要是农民都有自需性和迫切性的技术培训, 如农副产品加工技术、建筑装潢技术、五金制造加工技术、纺织加工技术等等。另外, 为解决农村中年妇女的就业问题, 还可以组织家政服务培训。

3. 法制和道德教育

做好农村法制和道德教育是提高农民素养的重要手段, 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完善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途径, 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需要, 是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必然要求, 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法制教育的主要内容有《宪法》、《刑法》、《治安管理处罚法》、《民法通则》等等。道德教育主要以公民基本道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道德等为主要教育内容。

因农民居住分散, 农村交通不便, 农事季节性强, 且农民流动性大, 所以, 如何开展有效的教育是一大难题。因此, 要因地制宜地开展教育, 教育时间一般应布置在农闲或晚上为宜。教育形式以专题讲座、宣传窗、黑板报、电视广播等为主。此外, 有条件的地方还可以利用有线电视和网络开展远程培训, 也可制作光盘进行实地播放。

4. 文化、体育、艺术教育 (活动)

大多数农村, 经济比较贫困, 精神比较贫乏, 观念比较落后。因此, 加强对农村的文化、体育和艺术教育, 是搞好农村“三个”文明建设的重要办法。农村的文化、艺术教育, 应该形式多样, 内容丰富。比如以行政村为单位组建小型的文艺演出队 (如民族乐器演奏队、地方戏曲表演队) 、体育竞赛队 (如乒乓球队、篮球队、排球队) 、农民书画协会等。除平时各村自行活动外, 乡镇要定期举行各种比赛或会演。这样既丰富了农民的业余文化生活, 又大大增强了农民的凝聚力, 对营造和谐社会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三、管理机制和经费投入是开展农村社区教育的重要保障

1. 社区教育需要政府统筹、多方参与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农村社区教育是一种全员、全程、开放的大教育, 不是任何单方的力量所能完成, 要全社区的各方都联合起来。因此, 政府的行政性参与是非常必要的。行政性是我国社区教育的一个明显的特征, 符合我国的现实国情。我国社区教育文件中提出的“党政统筹领导, 教育部门主管, 有关部门配合, 社会积极支持、社区自主活动、群众广泛参与”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在农村社区教育发展过程中还要继续完善这种由政府牵头、多方参与的管理体制, 建立政府、社会、学校相结合的管理体制, 以便协调各方面的力量, 统筹整合教育资源, 促进学校向社区开放, 促进社会、学校和家庭教育相联结, 促成教育社会一体化的实现。

2. 农村社区教育需要多方面的经济投入

随着农村社区经济的发展、人民收入的增加, 可依法筹措更多的资金用于社区教育确是一大难题, 在教育资源的整合上, 要充分开发、培植和利用社区有利于教育活动的一切人、财、物以至时间和空间。社区教育资源的整合可以对社区教育建设及社区经济、文化等各项建设事业的发展都起到重要的作用。尽可能地利用现成的教育资源, 如社区已有的教育设施, 以及社区的科技、文化、卫生、体育设施等。注意对名胜古迹、优秀的传统道德、文化习惯和良好的社会风气的开发利用。

四、农村社区教育要立足于社区、服务于社区

区域性是社区教育的一大明显特征, 因此, 各地的社区教育本着要依靠社区, 服务社区的宗旨。广泛利用社区内的企业事业单位的力量办学, 教育教学内容要适应当地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 同时要满足社区内成员的多方面开展多种方式、多种层次的社区教育, 为当地经济发展服务。

农村社区发展 篇9

1 农民工返乡创业的资本能量传递

农民工返乡创业是这样一个过程, 在此过程中, 农民工依托家庭组织 (或者亲戚朋友关系形成松散的非正式组织) 或创建新的组织, 通过投入一定的生产资本, 依托农村, 通过扩大现有的生产规模或者从事新的生产活动开展事业以实现财富增加并谋求发展。他们的创业行为在改变自身家庭状况的同时, 不可避免会对周围个体、群体产生影响, 在示范效应、模仿效应的作用下得以传递和扩散, 并且, 这种能量在传递过程中具有放大效应, 对农村经济资本积累产生深刻影响。

农民工回乡创业者资本能量传递细分起来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即物质资本的传递、人力资本的传递与创业者社会资本的传递。创业者物质资本的传递大致可细分为两部分, 其一是回乡创办企业准备期间资本的传递;在租赁土地、厂房、购买机器设备等方面为当地经济发展做出贡献;其二是企业投入生产后, 创业者资本能量传递或扩散到行为个体或组织中。这部分的传递及扩散路径相对复杂, 比较明显的接受或辐射对象包括企业内部一线工人、企业内部的技术管理人员及由其带来的传递者、企业所在地村民及周边村民、企业周边菜农、当地蔬菜批发商、捐资受益者、地方政府等个人或组织。

创业者人力资本传递主要表现在技术、管理经验等的扩散。创业者技术、管理经验等通过示范、培训或被模仿被亲戚、朋友、同乡、周边村民吸收整合, 学成之后他们有更多的职业选择, 继续打工、订单生产加工或是自主创业等; (时慧娜, 2008) 创业者社会资本的传递主要是关系网络的辐射, 创业者的人际、社会关系资源直接或间接地传递到周围个体或组织, 实现资源共享, 互利共赢。

2 农民工返乡创业对新农村经济建设的功能

农民工回流创业行为已经远远大于其本身的意义, 上面简要分析了创业者通过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及社会资本层面上能量传递辐射, 对亲戚朋友、周围经营者、村民以及政府部门等个人或组织产生直接或间接地影响, 可以看出返乡创业农民工是新农村建设中一支非常活跃的群体, 在农村经济资本积累中扮演重要角色。现实中, 农民工回乡创业对农村社区经济发展又起到哪些作用, 综合起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察。

2.1 回乡创业者是农村经济建设的重要推动力量

中共中央提出的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要求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需要巨额的资金投入, 仅仅依靠政府有限的资金投入, 远远不能满足新农村建设的要求, 大量民间资金的注入, 是新农村建设的主要资金来源, 而部分农村外出劳动力在发达地区完成了资金的原始积累, 返乡后领办或创办企业, 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急需的资金来源, 有利于增加地方财政收入。一方面, 回乡创业的民工带回的资金, 虽然不能直接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 但回乡创业的民工带回的资金和吸收的民间资金, 能办一些政府需要资金想办而办不了的事, 从而从某种程度上缓解了地方政府财政紧缺的状况, 间接地使本地区财政紧缺的状况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另一方面, 回乡民工创业能推动地区经济发展, 从而扩大了税源, 增加了财政收入。民工回乡在家乡创办企业, 预示着本地区蕴藏的资源将变成新的财富, 并能带动相关二、三产业的发展, 从而搞活区域经济, 其结果会带来税源的扩大和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的增加。第三, 回乡民工创业的成功, 通过示范效应、涟漪效应, 可为后继创业者和政府引资带来希望。为更多的企业家“照亮”前进的路, 而且能让他们看到创业成功的希望, 从而放心地去投资, 这也使当地政府有可能引进更多的资金。

2.2 回乡创业者是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推动力量

完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任务, 必须实现农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所谓“无工不富”, “无商不活”, 让农民脱贫致富, 过上小康生活, 单纯依靠种植业无法完成这一任务, 必须在农村地区大力拓展非农产业, 以非农产业发展带动整个农村经济协调、持续运行。农村外出劳动力回乡后, 职业大多发生了一定变化, 退回农业只是占了很小一部分, 大多数围绕农业开展多种经营或者直接跳出农业创办企业、从事个体经济。这种职业转变是返乡民工积极、主动地自我选择, 从农业转向非农产业, 就业渠道更加广泛, 职业选择更加多样。据河南省信阳市初步调查统计, 近几年来, 该市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办的企业有4216家, 经营范围涉及种植业和养殖业、农产品加工、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利水电、建筑建材、服装加工、房地产开发等十多个领域。

2.3 回乡创业成为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

改革开放以来, 农民收入水平虽然有了较大幅度增长, 但同城镇职工相比, 增长幅度仍然偏低, 显得比较缓慢。从现实情况来看, 单纯依靠种植业收入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很不现实, 也无法实现农民收入的可持续增长。要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必须把着力点放在实现农民非农就业上来。长期以来, 我国通过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方法, 实现了大量农村劳动力的非农就业, 提高了部分农民的收入水平, 然而在现阶段, 城市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是有限的, 特别是当宏观经济整体形势发生变化时, 这种吸纳能力更不能满足农村劳动力实现非农就业, 提高收入的需求。因此, 农村外出劳动力面向市场返乡创办或领办企业, 不仅创造了物质财富, 带来了新兴产业的发展, 也为农村劳动力提供了更多的就业岗位, 提供了一条实现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 提高农民收入水平的有效途径。

农村外出劳动力回乡创业, 使农村地区新兴企业大量产生, 就业市场不断扩大。农村外出劳动力回乡创业, 特别是在其创业的早期, 大多发展的是劳动密集型产业, 用工量大, 比较适合专业技能相对较低的农民就业, 使用的劳动力大部分来自于农村, 随着所创企业的发展, 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人数还会不断增加, 在一定程度上对缓解农村就业压力, 增加农民收入具有积极的作用。另外, 农村外出劳动力回乡创业行为, 在农村地区也会形成带动示范效应, 发挥榜样作用, 许多地方通过实施“回归工程”, 实现了“回乡一人, 致富一方”的目标。河南省G县砖桥镇回乡创业典型魏均昌, 时任北京桦昌市场责任有限公司董事长, 2008年将多年积累的财富500万元带回了家乡, 将村民组200余亩土地从承包农户手里全部承租过来, 治“水”兴农, 依托丰富的水利资源, 在家乡大力发展水产养殖和畜禽养殖, 建千头猪场、万只麻鸭场, 形成水下养鱼、水上养鸭、岸上养猪的立体养殖格局。2009年农业总产值达230万元, 吸纳当地农村剩余劳动力100余人;带动当地的养殖大户10余户。此外, 魏均昌热心投资家乡公共设施建设, 挖塘筑坝、修路造林, 推动着当地农家乐等旅游业。促使家乡产业结构的全面调整和产业效益的全面提升, 也使农民收入成倍增长。

2.4 农民工返乡创业有利我国农村社区的城镇化建设

农村外出劳动力回乡创业为当地农村提供了资金和技术资源, 促进了农村地区二、三产业的兴起, 并带动了其它相关产业发展, 有利于在农村地区形成产业良性互动, 延长农村相关产业链, 增强小城镇的聚集效应。

回乡创业者为了降低企业创办成本, 享受比较便利的创业条件, 往往也会把小城镇作为首选的创业地点, 他们的创业行为为城镇发展提供了必要的资金, 成为小城镇加快发展的推动力量, 当他们创业成功后, 对小城镇各方面的功能又会提出更高的要求, 会推动小城镇更快发展, 其人口聚集数量越来越多, 各方面功能越来越完备, 由此推动城镇化速度的持续提高。

农民工返乡创业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必要的人力资本、物质资本、社会资本, 有力地促进了乡镇企业、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农民收入的增加, 实现了个人增财富、国家增税收、集体增积累、农民增收入的“四增”联动效应, 成为现行农村经济发展中最具活力、最具潜力的一个新亮点和推动力量。

参考文献

[1]时慧娜, 回乡创业者“能量”传递行为的个案研究—基于对河南省固始县回乡创业者的调查[D].河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8.

[2]金沙, 我国农村外出劳动力回流研究[D].兰州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09.

[3]信阳市水利局, http://www.hnxysl.gov.cn/Article_view.aspid=3116.

对我国发展农村社区银行的思索 篇10

2012年12月8日,北京大学中国金融研究中心王曙光在2012中国县域经济论坛上做出表示:二元结构的长期存在,使得资金源源不断地从农村单向流向城市,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处于徘徊状态,并呼吁应对现代农业产业加大金融支持,建议成立农村社区银行,对农户、农村微型企业、农民合作组织等微小客户、规模较小的商业银行进行农村金融服务。自2007年下半年以来,由于受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我国经济增长开始放缓,农村的中小企业融资更加困难,农户的正常融资得不到满足,引进新的金融服务模式已经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亟待解决的问题。人民银行在2009年2月9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鼓励规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应农村经济、农业发展和农民需求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和以服务农村地区为主的社区性银行。为此,本文在研究新农村建设问题时引入社区银行的概念,把对社区银行的分析扩展到农村金融领域。

一、农村社区银行发展的必要性

(一)服务于“三农”,促进新农村经济建设。

“三农”主要是指农村、农业和农民;所谓“三农”问题,就是指农业、农村、农民这三个问题。解决好“三农”问题主要是指解决好农民增收、农业增长、农村稳定。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三农”问题关系到国民素质、国家经济的发展,关系到社会稳定、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三农”问题的解决关系重大,不仅是农民的期盼,也是目前党和政府的大事。解决“三农”问题关系到国民经济全局,要把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虽然解决“三农”问题的许多措施都与资金的投入密切相关,但是近几年来的金融体制改革所存在的问题在相当程度上削弱了对农村经济的支持,对县域经济特别是对农村经济的信贷投入相对不足。农业产业本身的体制问题也影响金融资本向其流动,不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社区银行在资金运用方面具有将本地吸收的资金主要用在本地市场的特点,因而能够缓解农村地区的资金外流现象,避免金融机构成为农村资金的抽水机。

(二)农民收入增加、满足农村金融多样化的需求。

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城乡一体化步伐的加快,农村金融需求呈现出了多元化、多层次、城市化、现代化的特征,这种悄然的变化趋势对做好新时期农村金融服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更新的期待。目前,我国农村金融需求基本上实现了“五个转变”,即从单一信贷需求向结算、理财、代理等多样化的服务需求转变;从以传统农业生产为主体的资金需求向扩大再生产、消费、教育等结构性资金需求转变;从简单柜台业务向银行卡、电话银行现代化服务需求转变;从单纯寻求金融服务向金融知识、金融产品、市场信息等综合化信息需求转变;从利益的被动接受向农村金融消费保护、农村担保、农业保险等利益的主动诉求转变。农村金融需求已度过了初级的低层次需求阶段逐步走向更高层次。这对目前农村金融业提出更高要求,社区银行的发展迫在眉睫。

(三)城乡金融服务均等化要求农村金融的发展。

城乡金融服务均等化是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内容之一,推进城乡金融服务均等化,可以加快我国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进程。金融服务均等化就是要求现代金融市场为广大的民众提供广泛的投资工具与市场、提供便利的融资渠道及方式,让更多的弱势民众与中小企业通过金融服务均等化或有效融资途径来分享整个社会经济增长之成果,来改善其生活及企业的现状。金融服务均等化要求金融服务基本实现全覆盖,尤其指农村居民也要享受跟城镇居民一样的服务。实现农村基本金融服务,要求农民能在当地或自家门口,足不出村就能享受存款、取款、转账结算、刷卡消费和领取各项惠农补贴等现代化的基础性金融服务。这对改善农村金融环境,提升农民生活质量,推动新农村建设,具有重大意义。金融服务发展无疑必将要求和推动农村社区银行的发展。

二、农村社区银行发展的可行性

(一)有良好的发展条件:客户资源、政策资源

1、政策资源。

2012年8月6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在其官方网站上公布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全国农村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要求加大对农村金融政策支持力度。文件还指出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切实发挥其为农服务主力军作用。放宽农村金融准入政策,鼓励和规范发展多种形式的农村金融机构,加快培育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鼓励有条件的地区以县为单位建立社区银行,有序发展农村小额贷款组织。这无疑明确了要把农村信用社定位为社区性地方性银行。这一定位对切实解决城乡社区居民融资难问题,有效改善农村经济产业融资环境,促进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客户资源。

目前,新农村经济建设如火如荼进行着,农村经济产业结构多元化趋势。除了传统的农粮种植业外,还包括中草药药用价值的种植产业、水产品养殖产业、畜牧业养殖产业、果树农林产业以及旅游产业。这些农村产业的发展显然离不开金融服务业的支持,包括资金的借贷、转贷、汇兑以及商业银行票据的应用等。另外,随着经济的发展,部分较发达的农村地区的农民除了储蓄需求,更有对投资的需求及相关理财产品的要求,也离不开金融服务业。源源不断的客户需求和大量的客户资源,使社区银行的在农村的定位前景更加广阔。

(二)城市商业银行的社区银行发展的实践。

首先,社区银行模式的经济效益明显。以全国最早开展社区银行工作的试验田龙江银行大庆分行为例,自2006年开展社区银行模式试点至今,在短短6年间,该行资产规模增长10倍,经营收入翻了7番。在当地银行业中,大庆分行连续多年国际结算量市场第一、个人消费贷款余额市场第一、存贷款增长速度市场第一、产品创新速度市场第一、客户增长速度市场第一、对地方经济的贡献市场第一。再者,社区银行模式的社会效益巨大,龙江银行大庆分行发展社区银行模式的实践表明,社区银行以中小企业、社区居民和农户为主要服务对象,能够有效缓解中小企业、农村经济和普通居民金融支持不足的问题,有助于丰富和完善整个金融体系的层次和深度,有助于填补金融服务空白和促进地方经济科学健康发展。

三、发展农村社区银行的路径选择

从发展的角度看,大力发展社区银行对于完善农村金融体系,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发展社区银行应从当前银行业的改革和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本文提出了三条发展农村社区银行的选择路径:

(一)将农村信用社改造成社区银行。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要求,“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鼓励有条件的地区以县为单位建立社区银行,发展农村小型金融组织和小额信贷”。农村社区银行应从当地实际出发,以经济较发达的地方村镇为主,服务对象应侧重于农村中高档收入阶层,围绕社区居民的生活消费、娱乐休闲以及子女教育展开服务。社区银行的客户群体主要针对农民,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建立社区客户档案,描绘农村社区金融生态图。当然,鉴于农村地域经济水平参差不齐,对于农村信用社的改造不能整体推进,要分步实施。对于发达地区的农村信用社要加快改造成社区银行,而落后地区的信用社仍然坚持合作制的原则。

(二)将民间非正规金融组织引导规范为社区银行。

目前,我国农村非正规民间组织有商业化银行、小额信贷、社会报站、民间自由借贷、社会性聚会、民间集资和其他类型。法律状态上,只有前四种类型是合法的,当然农村非正规金融组织存在一些问题和漏洞。譬如,内在缺陷易发风险危机、缺乏金融法制立法理念、守法意识和法律定位等等。金融监管当局通过引导使民间金融组织演化成规范化科学化的社区银行,同时对组建的基本条件、管理制度、业务范围、运作方式、监管办法等做出明确的规定,在市场准入和利率方面给予更大的灵活性。这样既方便了金融监管,有效地防范和化解了金融风险,又能够满足农民借款人的小额贷款融资需求,对于构造竞争充分的农村金融市场具有迫切的现实意义。

(三)邮政储蓄银行可在农村地区网点分设或打造社区银行。

鉴于邮政储蓄银行网点分布面广、服务对象特殊的特点,可以将其改造成由邮政控股、独立核算的社区银行。邮储可以充分依托和发挥网络优势,完善城乡金融服务功能,以零售业务和中间业务为主,为城市社区和广大农村地区居民提供基础金融服务,与其他商业银行形成互补关系,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其他银行相比,邮政储蓄银行熟悉农村客户,吸储的资金用于当地经济发展,对于服务农村经济有着很大优势。

参考文献

[1]雷生茂,张国亮.农村信用社的出路应该走社区银行模式.河北经济学院学报,2008.4.15.

[2]顾巧明,王宏.社区银行金融危机背景下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催化剂.软科学,2009.9.15.

上一篇:九上下一篇:高寒区沙棘育苗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