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社区建设情况汇报

2023-01-24

从我们踏入校园到加入工作,汇报一直伴随在我们左右,是一项不可或缺的内容。然而,很多人一直不明白如何写汇报材料,在汇报中找不到重点,导致在学习、工作中的不如意。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农村社区建设情况汇报》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第一篇:农村社区建设情况汇报

新农村建设情况汇报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做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决策部署,我委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十六届五中全会以及中央和省委一号文件精神,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统领农业和农村工作全局,深入研究新农村建设中的重大问题,努力推动与农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有一些问题亟待解决,现将我委所做的有关工作及一些看法和建议汇报如下:

一、我委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建设新农村方针政策的有关情况

(一)初步形成了我委新农村建设规划体系。2006年年初,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我委专门召开会议研究如何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新农村建设的方针政策,围绕我省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制定了“十一五”河南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专项规划,提出了建设“三个基地”即优质粮食、优质畜产品和优质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建设现代农业体系,大力发展农村基础设施等方面规划设想。同时,配套完成了《河南省国家大型商品粮基地“十一五”规划》、《河南省农村经济示范镇建设规划》、《河南省现代农业发展规划》,结合《河南省2006-2010年农村沼气发展规划》、《河南省“十一五”农村安全饮水规划》、《河南省“十一五”农村公路发展规划》等规划,初步形成我委新农村建设规划体系,以及我委新农村建设的基本思路,为我委参与和推进新农村建设明确了目标任务和方向。

(二)办好与农民切身利益直接相关的实事。一是着力抓好农村安全饮水工作。2006年我委一方面积极向国家争取资金支持,另一方面加强工程建设监督检查,确保工程建设顺利实施,发挥效益,全省解决了重污染及高氟高盐等地区154.7万农村群众饮水安全问题,占全年总任务150万人的103%。2007年计划解决不少于200万农村群众饮水安全问题,截止目前,已累计完成104.12万人,预计全年将突破300万人。二是加快推进农村沼气建设。截止2006年底,全省农村户用沼气累计突破180万户,比2005年新发展53万户,年促进农民增收节支达18亿多元。2007年进一步加大了农村沼气建设力度,截至目前,全省新增农村户用沼气34.3万户,完成全年50万计划任务的68.6%。全省农村户用沼气池累计发展已达217万户。三是加快农村公路建设。通过我委与有关部门的积极努力,2006年全省新建改建农村公路3.1万公里,其中以工代赈公路1303公里。2007年新建、改造农村公路1.7万公里。四是抓好农村电网改造工程。2006年底农网改造三期工程全部完成,使无电地区的5.1万户居民用上了电。2007年上半年又新增农村通电户9.9万户。

(三)抓好重大项目建设。一是搞好国家大型优质小麦生产基地建设。开工新建了商丘市国家优质小麦生产基地,进一步推动了在建的安阳、驻马店和周口国家大型商品粮生产基地的建设。二是抓住国家实施优质粮食产业工程的机遇,努力争取国家支持。2006年争取了国债资金15585万元,用于良种繁育基地、粮食病虫害防控、标准粮田和农机装备推进等项目的建设。2007年争取国债资金预计仍将超过1亿元,有力的推动了我省优质粮食产业工程的建设。三是加快推进在建水利重点项目。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安阳段已全面开工,新乡试验段也已顺利开工。燕山水库提前一年顺利实现截流,为2007年基本完成工程建设创造了条件。沙颖河、涡河、小洪河近期治理等治淮工程进展顺利。完成洪汝河近期治理工程,盘石头水库主体工程建设等重大水利项目建设。争取国家新安排了25座病险水库实施除险加固、28个大型灌区实施节水改造和5个节水增效项目。积极推动我省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工作的顺利开展,截止到6月底,已基本完成了今年的扶持资金兑付工作。

(四)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一是加强农村教育等基础设施建设。支持了68所职业学校改扩建和381所农村中小学寄宿制学校建设和1196个50户以上和1131个20户以上自然村的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改造不达标的县级图书馆和文化馆67个,启动实施乡镇综合文化站项目建设。改造了806所乡镇卫生院、80个县乡计生服务站和25个贫困县医院、26个县级妇幼保健院和10个县中医院。二是积极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试点县数量扩大到143个,覆盖6101.75万农民,参合率达到86.95%,提高了农民群众医疗保障水平。三是着力解决群众上学难、看病贵等问题,降低了中小学教材价格和普通高中“择校费”标准,2006年以来连续12次调整药品价格,采取措施缓解价格上涨对困难群众生活的不利影响,组织开展了教育、卫生和涉农收费等专项检查,处罚了一批价格违法案件。

二、当前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新农村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经1年多以来的建设,我委认为,我省新农村建设依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农业生产保障能力仍然较弱。一是农业仍未从根本上摆脱靠天收的局面。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仍然滞后,现有的水利工程相当一部分已经超过规定使用年限,老化失修严重,设施不配套,效益衰减。目前全省旱涝保收田和有效灌溉面积仅占耕地面积的53.9%和67.5%,使我省的农业生产还未从根本上改变靠天收的局面。二是保障畜牧业健康发展的基础设施还不完善,产品品质有待进一步提高。目前我省还有近60个县级动物防疫站达不到国家标准,还有100多个县缺乏完善的动物检疫监督设施,另外我省在兽药监察及残留监控、动物防疫物资保障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产品品质不高,制约了畜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三是农业科技发展水平不高。农业机械化整体水平不高,物质技术装备有待加强;农业科技服务体系不健全,科技成果棚架的现象较为突出,科技进步对农业的贡献率不到50%,低于发达国家70%-80%的贡献水平。四是农民收入水平低,自身发展能力较弱。我省农民人均纯收入比全国平均水平低326元,居全国第17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达到3:1。目前尚有贫困人口约577万,约占全国贫困人口的十分之一。五是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低。我省的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的发展还不平衡。各种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而且龙头企业和各类农业合作经济组织与农民的利益联结机制不完善、不规范,甚至流于形式,辐射带动能力弱,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差。

(二)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仍然落后。一是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突出。我省18个市158个县区均存在农村饮水不安全问题,其中严重饮水不安全人口经国家认定的共有2512万人,占全省农村人口的36%,目前尚有2099.23万人没有解决饮水安全问题。二是县乡公路发展缓慢。目前我省“村村通”建设取得了较大发展,但县乡公路还有许多急需改造。据初步统计,全省县乡公路约有3万公里、2032座桥梁急需建设和改造。另外农村公路等级低、路况差、无桥涵、断头路等问题依然存在。三是农村生态环境急需改善。目前全省农村沼气建成户数尚不及全省农户的11%,农村燃料中柴、草仍然大量使用,人畜粪便及农业废弃物不能有效利用,造成水土流失,环境恶化,居住环境“脏、乱、差”等问题。

(三)农村社会事业欠账较多。农村教育基础依然薄弱,主要生均教育经费指标居全国后列,农村中小学运转困难,学生辍学率较高,职业教育发展滞后,农村劳动力专业技能不高,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民外出务工的能力和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农村人口医疗保障水平不高,农村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孕产妇死亡率分别比城市高48.6%、42.5%和19.1%,孕产妇住院分娩率比城市低9.8个百分点,农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还比较突出。基层文化设施十分短缺,67%的乡镇文化站有站无舍,82%的村没有文化活动室,还有相当一部分农民不能收听收看广播电视。基层计划生育服务能力滞后,农民生育观念还需进一步转变。

三、下一步我委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工作重点

(一)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建设。一是继续推进以优质小麦为主的优质粮食生产和加工基地建设。集中建设粮食生产核心产区,实施国家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大型商品粮基地、农业综合开发工程等重大项目,全面提高71个粮食大县(场)的综合生产能力、加工转化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建成和完善一批国家大型商品粮基地,推进豫中豫北强筋小麦、豫南弱筋小麦、沿黄沿淮优质水稻、黄淮平原优质大豆及专用玉米等优势产业带(区)建设。二是继续推进优质畜产品生产和加工基地建设。大力发展规模化养殖和畜产品加工,在重点抓好黄河滩区绿色奶业示范带建设的同时,积极在其他适宜地区发展规模化奶牛养殖,争取尽快实现全省奶牛饲养规模达100万头的目标。加快推进黄河滩区绿色奶业示范带、中原肉牛带、京广铁路沿线生猪产业带、豫北蛋肉鸡和豫南水禽等优势区域开发。着力培育40个畜牧业发展重点县,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措施,使40个重点县发展成为我省重要的优质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和出口外销基地。三是加快特色农产品生产和加工基地的建设。抓好优质棉花和沿淮“双低”油菜基地发展,加快发展果蔬、花卉、苗木、茶叶、中药材等特色农产品,创出一批有市场竞争力的特色农产品品牌。四是发展循环农业。推广秸秆气化、固化成型、发电等技术,开发生物质能源,开发适合农村特点的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发展节约型农业,推广节地、节水、节肥、节药、节种型农业和集约化生态养殖业,提高农业投入品的利用效率,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二)积极发展以食品工业为主的农产品加工业。按照2007年2月27日李成玉省长在周口召开的部分县市经济发展座谈会精神,加快落实黄淮传统农区加快发展的相关政策措施。加大对黄淮农区的扶持力度,在项目、资金、政策上予以倾斜和支持。尽量降低市县项目配套资金比例,加大涉农项目支持力度,引导符合产业政策的项目向黄淮农区倾斜,尽快增强传统农区的区域竞争力。大力提升传统农区工业化水平,发挥农副产品资源丰富的优势,把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壮大提升现有的龙头企业,培育催生更多的龙头企业,尽快在传统农区形成一批产业关联度大、市场竞争力强、辐射带动面广的强势龙头企业。加快发展果蔬、畜禽、花卉苗木、中药材和食用菌等特色农产品产业带,形成一批特色农业生产和加工基地。

(三)着力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加大资金筹措力度,改善农民基本生活条件。一是继续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2008年再解决200万人以上农村安全饮水问题。二是大力发展农村沼气,推广沼气综合利用技术,加强沼气服务体系建设,2008年再力争发展50万农村沼气用户。三是加快县乡公路和大中桥梁建设和改造,继续抓好“村村通”工程,实现部分自然村通水泥(油)路,有条件的地方实现农村公路联网和农村通班车。四是完成农村电网改造续建配套工程,搞好农村小水电建设,不断改善农村电网结构,增加农村供电能力,2008年底解决农网改造“盲点村”现象。

(四)加强重大水利基础设施建设。2008年全面完成燕山水库、沙颖河、涡河近期治理等治淮骨干工程建设。争取开工建设河口村水库、淮河流域重点平原洼地治理工程,加快大中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继续推进老王坡、泥河洼等蓄滞洪区安全建设,争取国家继续支持黄河滩区安全建设工程。

(五)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坚持教育公平,加大农村教育投入。抓好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和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改善农村薄弱学校办学条件,促进城乡之间教育的均衡发展。把发展职业教育作为教育发展的重点,全面实施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完成全省乡镇卫生院改造任务,继续推进县级人民医院、妇幼保健院、中医院改扩建,着力提高县级医疗条件。加快推进农村计划生育服务设施建设,提高农村出生人口素质。探索建立多种所有制、多种主体和多种发行放映方式相结合,公共服务和市场运作相协调的农村电影放映新体系,有效解决农民群众看电影难的问题。有效整合旅游资源,加快实施桐柏-大别山等红色旅游区规划项目建设,推动实施伏牛山区生态旅游发展规划,大力发展演艺展示等旅游娱乐节目,加大特色旅游商品开发力度。

(六)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实施地下水保护行动计划,加快河流生态修复、雨洪利用、地下水补源和替代水源工程建设。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重点地区防护林等国家重点生态工程。继续搞好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及沿线绿化、小浪底库区绿化、通道绿化等省级生态工程。加强湿地保护与恢复工作。

四、推进我省新农村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加大投入,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和生产生活条件。新农村建设需要大量资金,必须认真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坚持把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重点转向农村。加快建立新农村建设投资稳定增长机制。制定优惠政策,鼓励社会各界共同参与新农村建设,建立多元化的新农村建设投入机制。整合现有的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集中发展农村教育、卫生和文化事业,着力解决农村基础设施滞后和农民上学难、看病难等突出问题,让农民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促进农村社会全面和谐发展。

(二)发展现代农业,实现农民持续增收。新农村建设必须坚持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以结构调整为重点,以市场为导向,加快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造基础条件。一是大力推进农业结构调整。要在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前提下,继续按照“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的原则,走精细化、集约化、产业化的道路。要适应市场抓调整,不断满足国内外市场日益增长的优质化、多样化需求,积极扩大优势农产品出口,提高农产品市场占有率;要突出特色抓调整,做大特色产品,做强特色产业,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要围绕加工业抓调整,建好生产基地,壮大龙头企业,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二是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产业化经营,既是农村经济组织创新的有效形式,又是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带动力量;既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渠道,又是推进农业区域化、专业化和提高农产品质量的有效途径,也是促进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的重要载体。要落实有关政策,加大支持力度,培育和壮大龙头企业。龙头企业是农民走向市场的依托,是新型的市场竞争主体。要切实增强龙头企业的带动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不断完善企业和农户“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机制。三是加快发展农村

二、三产业。推进乡镇企业结构调整和体制创新,建立健全经营机制,增强技术创新能力,提高产品适销率。大力发展农村个体私营经济。结合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小城镇建设,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农村服务业。加强对发展农村

二、三产业的引导和服务,在市场准入、融资条件、政策支持等方面创造平等竞争环境。

第二篇:新农村建设情况汇报

井庄村位于漯周路南侧,是青年村乡的西大门。辖井庄村、邵庄村两个自然村,10个村民组,人口3140人,耕地3874亩。有村两委成员7名,党员48名,大学生村干部2名。是漯河储备粮中央直属库青年分库的所在地。全村产业主要以种植、养殖业、劳务输出为主。在村“两委”班子的团结带领下,新农村建设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步,基础设施得到了极大改善,人民生活显著提高。2010年被定为区新农村建设试点村。井庄村党支部先后荣获河南省三级联创“五个好村党组织”、召陵区“红旗党支部”等荣誉称号,连续两年蝉联乡项目建设金杯。下面我就新农村建设情况向各位领导做以下汇报: 一、 项目建设推进有力,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

在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村在XX年年引进总投资3亿元的中央粮食储备漯河市直属库项目,目前二期工程已经按期完成;10年我们多方筹措资金,采取先期垫付后申请项目的方式投资71多万元,修建了安全饮水工程,使井庄村95%的农户提前用上了自来水;完成修建村村通公路4公里;在区委组织部和交通局的大力支持下,南北大街实现了拓宽,工程正在进行中。我村的道路建设已经形成了三纵六横的格局,主干道路框架基本形成;在主街投资1.2万元安装了路灯50盏;协调区人劳局等多家单位筹措资金9万元对村室进行了改造;投资2.1万元,完成南北主街和村室前

1、8组街道两侧平整工程;建成沼气池138座;生态规模养猪场3座;争取了农田基本建设项目打机井40多眼,洗井40多眼,提高全村农田的旱涝保收能力;建立了村级信息化服务站1座,建成的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站,多形式、多途径为群众提供了学习农业技术的良好平台;建成了村卫生室管一所;在区人劳局的帮助下,建成了村级劳动培训服务站,年培训和输出劳动力200多人次,有力的支持了劳务经济的发展;安装了安全技防设备,群众安全感显著增强。近年来,我们通过自筹和部门扶持等各种形式,共筹集150多万元建设资金,巩固和加强村级的基础设施建设,有力推进了我村各项公共事业的发展,改善村中生产生活条件,营造出良好的人居环境,有力地促进全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质量的提高。

二、村域经济发展迅速,农民增收加快。

农民增收是新农村建设的经济基础。近年来,我们依托中央粮食备库项目建设,XX年,注册了漯河市汇安装卸运输有限公司,大力发展粮食运输装卸业,发展劳务经济,直接接供就业岗位近200人,年收入达100多万元。粮库年收购余粮3亿吨,极大的提高了周边粮农种粮售粮的积极性,不仅增加了农民的收入,还保障了国家的粮食安全。目前,围绕粮库项目带动了物流、餐饮、粮食加工、生态养殖业等相关产业。

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加快土地流转步伐。今年,我村在乡党委、政府的号召下,进行土地流转300多亩,其中150亩发展了烟叶农场,现在烟炕已全部建成并投入运营,烟叶长势喜人,烟农丰收在望。在畜牧业方面,我村建成了年规模较大的生态养殖小区,双汇产业化工程推进迅速。

依托劳动保障服务站,年培训和转移剩余劳动力200多人次,人均收入7000多元。

三、党支部核心作用加强,政治、文化、精神文明推进有力。

我村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中,不仅注重硬件设施建设,更注重村中的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村里的重大事项实行民主决策,如:农村低保、林权制度改革、修路、安全饮水工程等重大事项决策推行“4+2”工作法。我们利用远程教育和信息服务站对党员干部、群众进行精神文明创教育及民主法制宣传教育活动,深入开展现代公民教育活动,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全面落实村务、财务公开和民主管理,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措施和社会保障制度,倡导社会主义文明新风,定期开展“好媳妇”、“好婆婆”等形式的活动,使村中社会大局稳定,文明新风处处荡漾,村民形成了健康、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邻里之间能友好、和谐相处。

现在我村处在党员干部团结、 干群关系和谐、农民收入增加、环境日趋改善、村域经济发展迅速的良好时期。

下一步的打算:

一是完成南北大街1.3公里村内道路建设;

二是完成下水道3400米建设工程并进行绿化、美化工程;

三是建成一个文化活动广场,并在文化大院建成图书室、娱乐室;

四是沼气入户率达到80%,“三改”达到80%;

五是完成村内主要街道的绿化、美化工程,完成村内背街小巷改造工程,60%实现户户通,对主要生产路进行硬化

六是年内建成两座公厕、6个垃圾池;

七是为东、西街道安装路灯;

八是完成邵庄自然村安全饮水工程;

九是加大培训和转移劳动力的力度,争取在提供就业岗位600个。

十是搞好农业结构调整,加大土地流转力度,扩大烟叶种植面积,依托双汇产业化工程建成规模养殖场两座。

在上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通过三年的努力,我们村将建成全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典范。

第三篇:新农村建设情况汇报

向省委常委、省委组织部长黄建国一行汇报材料:

找准着力点 建设新农村

炎陵县三河镇星光村 (2011年元月13日)

星光村紧靠炎帝陵牌坊,是三河镇一个规模较大的村庄。全村有9个村民小组,410户,1415口人,党员45名,村支两委班子成员5人;耕地面积1886亩,山林面积500亩。星光村自2006年办点以来在市、县基层党建帮扶后盾单位和办点联系领导的关心支持下,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以“村民富、村庄美、村风好”为目标,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取得长远发展。2006年起被市、县确定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2007年被市委评为“文明村镇”,2008年被市委评为“五个好”党支部。2009年被确定为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2010年被定为株洲市统筹城乡发展改革实验试点村。

一、突出组织建设这个核心,提升了村民素质

一是培养农民主体意识。利用村活动中心的阅报栏、宣传窗、农家书屋等阵地,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与本村情况,让村民参与到村大事的决策当中来。二是以精神文明建设为载体,积极开展“两带两争”和“文明创建进农家”活动,在村民中开展 “五好家庭”、“和谐家庭” 和“美德在农家”等创建活动。三是制定了村规民约、村民文明公约、村民卫生公约等制度,增进村庄的和谐。四是加大农民培训力度,培养和造就了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五是完善村民文化活动阵地。投资近5万元,建立农家书屋,藏书近一万册,极大的丰富了农民业余生活。此外,星光村在加强村党组织建设,培养高素质的农村党员和干部队伍上下了大功夫。一是配优调强了村级班子。通过村支两委换届选举,把责任感强、能力突出、作风过硬、能带领群众致富的人选拔为村干部。二是加大力度对村干部进行培训。先后组织班子成员、致富能人、年轻党员到广东增城、肇庆、成都五朵金花、江西赣州新农村示范村、浏阳、株洲等地参观学习新农村建设的成功经验,拓宽村干部的视野。三是健全各项制度。编印《星光村民手册》,发到各家各户,各项制度规范上墙公布。重大事项集体讨论决定,村民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村“两委”关系和谐,村干部团结干事。四是深入开展了创先争优活动。在镇党委的精心指导下,成功借鉴实践活动经验,结星光实际情况,按照“规定动作不走样、自选动作出特色”的要求,活动各个环节扎实推进,确保了活动工作两促进、两不误。在活动开展中,我村主要立足四个到位,动员部署到位。镇里动员会召开以后,我村迅速召集党员组长召开了动员大会,把镇里关于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精神和要求传达到了每一名党员。公开承诺到位。按照活动部署,全村45名党员,对照“五个好”党员的具体标准,提炼和总结形成自己的“五个一”个性承诺(即:担一份职责、做一件实事、领一个致富项目、学一门技术、联一家农户),面对党旗进行公开承诺,并在党务公开栏和创先争优活动宣传栏上向党员群众公开,并将党员公开承诺内容制成卡片发给各家各户,接受群众监督,确保有诺必践,有践必果,激发了农村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热情。典型推介到位。组织村支委成员和党员集中学习了兰才干先进事迹;大力挖掘和推介了一批了先进典型,用身边的人和事来说服人、教育人、感染人,充分发挥了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动效应。督查指导到位。村支两委采取定期调度、交流研讨、明查暗访等形式,全面督查各党员践诺情况,对思想上不重视,工作上不得力的,及时提出批评,限期整改。

三、突出规划先行原则,找准了发展定位 星光村结合自身优势,积极探索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以双层经营管理体制为基础,走土地流转集约经营之路,实行“规模生产,集约经营,公司管理,市场运作”的生产经营模式,实现农民增收、公司盈利、区域发展的目标;依托炎帝陵以建设现代农业旅游观光休闲村为目标,规划建设“花香苗木、民居新貌、星光菜园、银河风光、清幽山庄”五个观光休闲区和“银河风光带、民居风光带”两条风光带,力争把星光村建成炎帝陵风景名胜区的一个配套景区。

四、突出发展第一要务,培育了主导产业

星光村始终坚持发展这第一要务,围绕强村富民这个核心,充分发挥本村交通便利、地势平坦、劳动力多等优势,制定措施,加快经济发展步伐,不断壮大集体经济,切实增加农民收入。近年来,星光村先后引资发展提升了“一个长廊、两个企业、三个基地”,即千米葡萄长廊、永丰陶瓷厂、盼亮机砖厂、千亩无公害蔬菜基地、花卉苗木基地、香椿基地。永丰陶瓷厂、盼亮机砖厂年产值2000余万元,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300余人。2009年挂牌成立的强兴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采取“基地+合作社+农户”运作模式,以每亩500斤稻谷价格承包村民农田1000亩种植大棚蔬菜。还聘请50岁左右的村民到蔬菜基地打工,每月工资750—1000元不等,为村民增加收入27-36万元。花卉苗木基地种植了红继木、丹桂等品种优良的花卉苗木,目前长势良好,已陆续接到相关单位订约。2009年,我们规划新建了清幽山庄,现建成大小包厢16间,是集餐饮、垂钓、娱乐为一体的农村休闲场所,开业即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消费。今年10月份,在镇党委、政府的帮扶下成功引进了香港银丰国际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的电子芯片及汽车零部件项目,该项目选址星光村,前期投资2.1个亿,项目建成后,年产量达3亿件,年销售收入可达12亿元。通过产业结构调整,村民年平均收入从2005年的2110元增加到去年的6500元,全村集体收入从以前的几万元增加到现在的60万元。

五、突出新村新貌这个目标,改善了村庄面貌

近年来,星光村在全村范围内开展“三清”(清垃圾、清乱堆乱放、清闲杂房屋)、“三改”(改水、改厕、改路)、“三化”(环境绿化、村庄靓化、家园美化)工程,完成旧房装饰20000平方米,拆除旧房10000多平方米,新建垃圾卫生池20个,安装垃圾桶210个,安装太阳能路灯50盏。按照统一规划、统一装修、统一风格,新建房屋23栋,按照徽派风格改造房屋70栋,粉刷房屋20000平方米。沿环形村道的民居风光带和沿河农民休闲风光带初步形成,“道路硬化、村庄绿化、环境优化、住宅美化”的新农村蓝图逐渐显现。

六、突出基础设施这个重点,夯实了发展基础

星光村共投入500余万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一是投资40余万元新建一栋村支“两委”办公大楼,将其建设成为集村支“两委”活动中心、村民文化娱乐场所、村医疗卫生保健、农技服务等为一体的综合服务大楼,并投资13万余元对办公楼余坪进行硬化、美化和绿化;二是村级公路全部硬化,硬化村中心道1400米,硬化并绿化了环形村道6公里,完成清幽山庄道路硬化2000米;三是农田水利建设日趋完善,修建了一条长1400余米的主水渠和一条长1100米的排洪渠,对防洪堤进行了增高加固,目前正在实施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三是完成了沿河段2000米环形村道路肩填补绿化,修筑清幽山庄桥梁等3座;修筑花卉苗木基地排洪道1100米,砌好了宋家段护坡500米,硬化了防洪堤迎水面。

第四篇:2011年新农村建设总结 新农村建设情况汇报

找准着力点建设新农村

--2011年新农村建设总结

我村紧靠炎帝陵牌坊,是我镇一个规模较大的村庄。全村有9个村民小组,410户,1415口人,党员45名,村支两委班子成员5人;耕地面积1886亩,山林面积500亩。我村自2006年办点以来在市、县基层党建帮扶后盾单位和办点联系领导的关心支持下,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以“村民富、村庄美、村风好”为目标,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取得长远发展。2006年起被市、县确定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2007年被市委评为“文明村镇”,2008年被市委评为“五个好”党支部。2009年被确定为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2010年被定为我市统筹城乡发展改革实验试点村。

一、突出组织建设这个核心,提升了村民素质

一是培养农民主体意识。利用村活动中心的阅报栏、宣传窗、农家书屋等阵地,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与本村情况,让村民参与到村大事的决策当中来。二是以精神文明建设为载体,积极开展“两带两争”和“文明创建进农家”活动,在村民中开展 “五好家庭”、“和谐家庭” 和“美德在农家”等创建活动。三是制定了村规民约、村民文明公约、村民卫生公约等制度,增进村庄的和谐。四是加大农民培训力度,培养和造就了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五是完善村民文化活动阵地。投资近5万元,建立农家书屋,藏书近一万册,极大的丰富了农民业余生活。此外,我村在加强村党组织建设,培养高素质的农村党员和干部队伍上下了大功夫。一是配优调强了村级班子。通过村支两委换届选举,把责任感强、能力突出、作风过硬、能带领群众致富的人选拔为村干部。二是加大力度对村干部进行培训。先后组织班子成员、致富能人、年轻

党员到广东增城、肇庆、成都五朵金花、江西赣州新农村示范村、浏阳等地参观学习新农村建设的成功经验,拓宽村干部的视野。三是健全各项制度。编印《村民手册》,发到各家各户,各项制度规范上墙公布。重大事项集体讨论决定,村民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村“两委”关系和谐,村干部团结干事。四是深入开展了创先争优活动。在镇党委的精心指导下,成功借鉴实践活动经验,结我实际情况,按照“规定动作不走样、自选动作出特色”的要求,活动各个环节扎实推进,确保了活动工作两促进、两不误。在活动开展中,我村主要立足四个到位,动员部署到位。镇里动员会召开以后,我村迅速召集党员组长召开了动员大会,把镇里关于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精神和要求传达到了每一名党员。公开承诺到位。按照活动部署,全村45名党员,对照“五个好”党员的具体标准,提炼和总结形成自己的“五个一”个性承诺(即:担一份职责、做一件实事、领一个致富项目、学一门技术、联一家农户),面对党旗进行公开承诺,并在党务公开栏和创先争优活动宣传栏上向党员群众公开,并将党员公开承诺内容制成卡片发给各家各户,接受群众监督,确保有诺必践行,践行必果,激发了农村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热情。典型推介到位。组织村支委成员和党员集中学习了兰才干先进事迹;大力挖掘和推介了一批了先进典型,用身边的人和事来说服人、教育人、感染人,充分发挥了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动效应。督查指导到位。村支两委采取定期调度、交流研讨、明查暗访等形式,全面督查各党员践诺情况,对思想上不重视,工作上不得力的,及时提出批评,限期整改。

三、突出规划先行原则,找准了发展定位

我村结合自身优势,积极探索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以双层经营管理体制为基础,走土地流转集约经营之路,实行“规模生产,集约经营,公司管理,市场运作”的生产经营模式,实现农民增收、公司盈利、区域发展的目标;依托炎帝陵以建设现代农业旅游观光休闲村为目标,规划建设“花香苗木、民

居新貌、我菜园、银河风光、清幽山庄”五个观光休闲区和“银河风光带、民居风光带”两条风光带,力争把我村建成炎帝陵风景名胜区的一个配套景区。

四、突出发展第一要务,培育了主导产业

我村始终坚持发展这第一要务,围绕强村富民这个核心,充分发挥本村交通便利、地势平坦、劳动力多等优势,制定措施,加快经济发展步伐,不断壮大集体经济,切实增加农民收入。近年来,我村先后引资发展提升了“一个长廊、两个企业、三个基地”,即千米葡萄长廊、永丰陶瓷厂、盼亮机砖厂、千亩无公害蔬菜基地、花卉苗木基地、香椿基地。永丰陶瓷厂、盼亮机砖厂年产值2000余万元,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300余人。2009年挂牌成立的强兴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采取“基地+合作社+农户”运作模式,以每亩500斤稻谷价格承包村民农田1000亩种植大棚蔬菜。还聘请50岁左右的村民到蔬菜基地打工,每月工资750—1000元不等,为村民增加收入27-36万元。花卉苗木基地种植了红继木、丹桂等品种优良的花卉苗木,目前长势良好,已陆续接到相关单位订约。2009年,我们规划新建了清幽山庄,现建成大小包厢16间,是集餐饮、垂钓、娱乐为一体的农村休闲场所,开业即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消费。今年10月份,在镇党委、政府的帮扶下成功引进了香港银丰国际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的电子芯片及汽车零部件项目,该项目选址我村,前期投资2.1个亿,项目建成后,年产量达3亿件,年销售收入可达12亿元。通过产业结构调整,村民年平均收入从2005年的2110元增加到去年的6500元,全村集体收入从以前的几万元增加到现在的60万元。

五、突出新村新貌这个目标,改善了村庄面貌

近年来,我村在全村范围内开展“三清”(清垃圾、清乱堆乱放、清闲杂房屋)、“三改”(改水、改厕、改路)、“三化”(环境绿化、村庄靓化、家园美化)工程,完成旧房装饰20000平方米,拆除旧房10000多平方米,新建垃圾卫生池20

个,安装垃圾桶210个,安装太阳能路灯50盏。按照统一规划、统一装修、统一风格,新建房屋23栋,按照徽派风格改造房屋70栋,粉刷房屋20000平方米。沿环形村道的民居风光带和沿河农民休闲风光带初步形成,“道路硬化、村庄绿化、环境优化、住宅美化”的新农村蓝图逐渐显现。

六、突出基础设施这个重点,夯实了发展基础

我村共投入500余万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一是投资40余万元新建一栋村支“两委”办公大楼,将其建设成为集村支“两委”活动中心、村民文化娱乐场所、村医疗卫生保健、农技服务等为一体的综合服务大楼,并投资13万余元对办公楼余坪进行硬化、美化和绿化;二是村级公路全部硬化,硬化村中心道1400米,硬化并绿化了环形村道6公里,完成清幽山庄道路硬化2000米;三是农田水利建设日趋完善,修建了一条长1400余米的主水渠和一条长1100米的排洪渠,对防洪堤进行了增高加固,目前正在实施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三是完成了沿河段2000米环形村道路肩填补绿化,修筑清幽山庄桥梁等3座;修筑花卉苗木基地排洪道1100米,砌好了宋家段护坡500米,硬化了防洪堤迎水面。

第五篇:新农村建设进展情况汇报

**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情况汇报

一、基本情况

**村是**确定的新农村建设示范村,辐射**、**2个行政村,南临207国道,北于311国道隔河相望,至镇区直线距离1.5公里,辖6个村民组,437户1670人,党员39名,耕地420亩,宜林荒山达8000亩。

二、取得成效

1、企业帮扶扎实推进。在“百企帮百村”活动中,**公司帮扶林楼村。双方已签订了帮扶协议,帮扶企业已制定了三年帮扶计划,主要从提供就业岗位、引导发展农家乐旅游、力所能及的捐资兴建一些公益事业等三方面进行帮扶:目前,主要帮扶了以下内容:一是帮扶企业积极参与了中心村建设发展规划、经济发展规划和农家乐产业规划编制工作。二是帮扶企业捐送资金**元,帮助完善中心村基础设施。三是送岗位,促农民增收。根据企业用工需要,对被帮扶中心村实行定点招工,解决就业岗位5个。

2、特色产业初具规模。林果、畜禽养殖、劳务经济、商业是该村四个主导产业,开发有5000亩优质桃园基地,从事林果业生产农户57户;全村蛋肉鸡存栏6000余只,生猪存栏400余头;全村年外出务工及经商人员达1000余名,劳务经济收入达700余万元。2009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3200元,购买力不断增加,农用汽车、摩托车等交通工具步入农村家庭,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有了较大提升。

3、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完成文化大院及健身器材等配套设施建设,

农网改造已完成,硬化6米宽村干道1200米,组通道路1743米,户通道路11722米,新建桥梁2座,新建饮水工程1处,全村群众均用上了自来水。新建公厕6座、垃圾池12个,安装简易路灯50盏、LED高杆路灯40盏,美化农房50余户,一期35户新民居工程和中心广场项目正在建设,大林河疏浚治理、滨河绿地景观工程即将开工建设。

三、存在问题

**的新农村建设正在市、县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快速推进,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也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是投入新农村建设资金不足,缺乏项目支撑,社会投资,融资困难,整合项目投资有限,尚未形成稳定的新农村建设资金投入渠道,造成新农村建设的硬件建设成效不明显;另外,农民增收渠道少,除了种植业结构调整、发展畜牧养殖、劳务输出外,第三产业、初级加工业等增收潜力大的产业发展缓慢,与新农村建设要求差距较远。

四、下步打算

下阶段将着重抓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进一步高度重视,强化对新农村建设重点工程的领导。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林楼村各项重点工程的保障机制,确保各项目标任务的全面完成。二是进一步强化措施,狠抓在建工程任务的落实。对今年确定的各类项目,制定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量化任务,倒排工期,有计划有步骤地抓好各类项目的落实。三是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推动新农村建设。一方面,加强与上级部门联系,对口汇报,积极向上级申报各类项目,促使更多的项目纳入上级投资计划;另一方面,动员下汤籍知名人士返乡创业,招引其他社会各届人士前来投资创业,以项目建设推进新农村各项建设。

上一篇:农村土地转包合同范本下一篇:农村信用社反洗钱报告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