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相容职务分离

2024-05-01

不相容职务分离(精选六篇)

不相容职务分离 篇1

关键词:内部会计控制,会计控制方法,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

方法是完成任务、达到目的的手段。会计控制方法是实现会计控制目标、发挥控制效能的技术手段、措施及程序。其方法多种多样, 针对不同的经济业务和不同的控制内容, 可以采用不同的控制方法, 即使是同样的经济业务或控制内容, 不同的单位、不同的时期, 采用的控制方法也不完全相同。

财政部《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 (试行) 》中提到的内部会计控制方法有: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控制、授权批准控制、会计系统控制、预算控制、财产保全控制、风险控制、内部报告控制、电子信息技术控制。鉴于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是其他内部控制发挥作用的基本条件, 其在内部控制中具有基础性地位, 不可或缺, 如果缺失, 其他控制方法都无能为力, 为此本文具体探析了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控制。

一、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控制概述

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控制是单位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核心内容, 是所有内部控制的基础和基本原则。这种控制方法要求单位按照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的原则, 合理设计会计及相关工作岗位, 明确职责权限, 形成相互制衡机制。它具体是指单位里某些相互关联的职务, 如果集中于一个人身上, 就会增加发生差错和舞弊的可能性, 或者增加发生差错或舞弊以后进行掩饰的可能性。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控制正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控制方法, 它针对不相容职务分别由不同的部门或人员来承担, 这一控制能在经济业务处理时使有关人员能够明确职责权限、相互制约、相互牵制。

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的核心是“内部牵制”假设, 它基于这样一种设想, 即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部门相关人员无意识地犯有同样错误的可能性很小, 或有意识地合伙舞弊的可能性低于一个部门或人员舞弊的可能性。因此, 单位在设计、建立内部控制制度时, 首先应确定哪些岗位和职务是不相容的, 其次要明确规定各个机构和岗位的职责权限, 使不相容岗位和职务之间能够相互监督、相互制约, 形成有效的制衡机制。

二、具体经济业务中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控制关键点

1.货币资金控制的职务分离制度。货币资金支付的授权批准、会计记录、实际办理、稽核检查及与该项货币资金支付直接有关的业务经办等岗位必须相互分离、互相制约, 不能一人多岗、身兼数职, 更不能由一人办理货币资金业务的全过程。具体来讲, 企业货币资金业务需要分离的不相容职务主要包括:现金实物的收付及保管, 应当由经过被授权批准的出纳人员负责处理, 其他人员不得接触库存现金;出纳人员每天应当将收付的现金登记现金日记账, 现金总分类账户要由其他人员登记;负责应收账款的人员不能同时负责现金收入账的登记工作;负责应付账款的人员不能同时负责现金支出账的登记工作;保管支票簿的人员不能同时负责现金支用账和调整银行存款账的登记工作;负责调整银行存款账的人员不能同时负责银行存款账、现金支出账、应收及应付款账;现金支出审批人员不能同时负责出纳、支票保管和记账等职务。

2.实物资产控制的职务分离制度。存货业务涉及众多的部门和环节, 需要分离的不相容职务一般包括:负责采购业务与验收、保管业务人员的职务相分离;生产计划编制与计划复核及审批人员的职务相分离;付款审批与付款执行人员不得同时办理寻求供应商和定价业务;货物采购与验收人员的职务相分离;货物采购、储存和使用与存货账务记录人员的职务相分离;主管各种劳务业务人员与账簿记录人员的职务相分离;款项审核与支付人员的职务相分离;应付账款记录与付款业务人员的职务相分离;产成品验收部门与制造部门之间相互独立;产成品储存保管人员与产成品账务记录人员的职务相分离;存货盘点应当由负责保管、使用、记账职能的人员以及独立于这些职能的其他有关人员共同进行。

3.对外投资控制的职务分离制度。该控制方法要求单位对外投资业务的授权、执行、会计记录、投资资产保管及盘点等各岗位职务应当分离、相互制约。具体包括:投资计划的编制人、可行性分析人与该计划的审批人应当分离;投资预算的编制人、执行人与审批人应当分离;负责证券投资的购入及出售人与相应的会计记录、核算、财务管理人员应当分离;股票、债券的保管人与负责股票、债券交易的经手人应当分离;股票、债券的保管人与负责投资交易账务处理人员的职务相分离;股票、债券的保管人与有价证券盘点人应当分离;参与投资交易活动的相关人员与负责有价证券盘点人员的职务相分离;以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对外投资的, 则投资项目的管理人与参与监控的财务人员等应当分离。

4.工程项目控制的职务分离制度。工程项目业务需要分离的不相容职务有:项目议案的提出、可行性研究、分析论证人员与项目决策人员的职务相分离;工程项目中各项具体业务的申请与审批职务应当分离;概预算编制与审核人员的职务相分离;工程项目的决策与项目的实施相分离;工程项目的执行与记录相分离;工程项目的记录与审核人员相分离;项目实施与价款支付人员相分离;项目实施与项目验收人员相分离;竣工决算与竣工审计人员相分离。

5.采购与付款控制的职务分离制度。企业的采购与验收、保管、使用、账务记录等应由不同人负责, 即企业不得由同一个部门或个人办理采购与付款业务的全过程。具体包括:申购与审批岗位人员的职务相分离;询价与确定供应商岗位人员的职务相分离;采购审批与执行人员的职务相分离;采购合同的订立与审计岗位人员的职务相分离;采购与验收岗位人员的职务相分离;采购、验收与相关会计记录岗位人员的职务相分离;付款审批与付款执行岗位人员的职务相分离;应付账款记录人员与付款执行人员的职务相分离。

6.筹资控制的职务分离制度。筹资业务需要分离的不相容职务有:筹资计划编制与审批人员的职务相分离;债券、股票经办人员与发行人员的职务相分离;保管未发行债券、股票同负责债券或股票会计记录人员的职务相分离;负责利息、股利计算人员同支付利息、股利人员的职务相分离;负责会计记录人员同利息、股利计算人员职务相分离;负责会计记录人员同筹资本金和利息支付人员职务相分离。

7.销售与收款控制的职务分离制度。企业不得由同一部门或个人办理销售与收款业务全过程, 而应当将办理销售、发货、收款三项业务的部门 (或岗位) 分别设立。销售部门主要负责处理订单、签订合同、执行销售和信用政策、催收货款。发货部门主要负责审核销售发货单据, 并办理发货具体事宜。财会部门主要负责销售款项的结算和记录、监督管理货款回收。有条件的单位还应当建立专门的信用管理部门或岗位, 负责制定单位信用政策, 监督各个部门信用政策执行情况。信用管理岗位与销售业务岗位应当分开设立。另外, 销售部门内部销售业务的申请、审核、经办、销售通知单开立三个岗位必须由不同人员担任;财务部门内部应收账款的管理人员、现金出纳、向欠款客户寄发对账单人员应相互分离;应收票据及票据抵押物或质押物的保管与应收票据记录应当职务分离。

8.成本费用控制的职务分离制度。成本费用业务需要分离的不相容职务有:成本费用定额、预算编制与审批人员的职务相分离;成本费用支出审批与执行人员的职务相分离;成本费用支出执行与相关会计记录人员的职务相分离;成本费用支出执行与相关稽核人员的职务相分离。

9.担保控制的职务分离制度。担保业务需要分离的职务包括:担保业务的评估与审批人员相分离;担保业务的审批与执行人员相分离;受理担保业务申请与最后核准人员的职务相分离;担保标准和条件的制定与业务管理部门和专门追踪、分析被担保企业信用情况的部门 (如会计部门下的担保业务小组) 相分离;负责调查了解被担保企业经营与财务状况人员与审批担保业务人员的职务相分离;拟订担保合同人员与担保合同复核人员的职务相分离;担保合同订立与负责履行担保责任垫付款项支付人员的职务相分离;审核履行担保责任垫付款项同付款人员的职务相分离;审核履行担保责任、支付垫付款项的人员与负责从被担保企业收回垫付款项的人员职务相分离;担保责任的记账人员与担保合同的核实人员职务相分离;记录垫付款项与付款业务人员的职务相分离;担保业务相关财产保管和担保业务记录人员职务相分离。

三、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控制的不足及弥补意见

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控制在应用过程中还存在以下不足, 需要加以弥补。

1.受串通舞弊的影响。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 可以为避免一个人单独从事一项工作出现不合规行为提供基本保证。但是, 它并不能完全防止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员和部门共同作弊行为的发生, 如果担任不相容职务的人员之间相互串通勾结, 就失去了相互制约的基本前提, 那么再完备、再严密的内部会计控制措施也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为此, 各单位要加强对员工的法制教育, 提高他们的思想觉悟、法制观念和职业道德水平。同时, 还要实行不定期的岗位轮换, 不能让同一个人在同一个岗位上长期干下去。

2.受成本与效益原则的制约。企业做任何事情都会讲求经济效益, 当然不会去做得不偿失的事情, 而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执行是有成本的, 因此应考虑它的经济性。一般来说, 控制成本不能超过风险或错误可能造成的损失和浪费, 否则, 设置过多岗位就不符合经济性原则。这就要求企业必须考虑应设置多少岗位, 既满足企业运营的需要, 又保证岗位之间内部牵制的要求。也就是说在设计和实施内部控制制度时, 必须考虑控制成本和控制效益之比, 当某项经济业务的控制成本大于控制效益时, 就没有必要去考虑内部控制制度设置的周全性, 尽管会因此而发生某些小的错误。就大型企业而言, 设置健全的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制度是值得的, 而在一些中小型企业, 受规模约束, 难以保证建立和大型企业一样详细的岗位。所以说, 没有一种内部控制是完善的, 只要适度就好。

3.受企业环境不断变化的影响。企业的内部控制一般都是为那些重复发生的业务类型而设计的, 这些控制措施对于不经常的或未能预料到的业务类型的控制则无能为力。同时, 企业针对经营环境的变化势必要经常调整经营策略, 这就会导致原有的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的控制功能被削弱, 或者对新增的业务失去控制作用。比如, 原先设置的不相容岗位可能不再适应变化的环境, 甚至不属于不相容岗位, 新的环境又要求新设一些岗位保证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的要求。同时, 不同行业、不同领域、处在不同管理水平上的企业在内部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施上存在差异, 在某一环境下适用的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的设置, 可能会在另一些环境下不再适用。因此, 在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控制的设计和实施上, 并没有一个绝对统一的标准。内部控制系统的设计者应根据收到的反馈信息和企业自身情况, 根据客观环境的变化, 不断调整岗位设置, 同时要注意协调各方面的关系。

4.受管理者越权的冲击。内部控制作为企业管理的一个组成部分, 它理所当然要按照管理人员的意图运行, 尤其是企业负责人的决策更是起决定性作用。在实际工作中, 管理当局一直是导致许多重大舞弊事件发生和财务报告失真的一个重要因素, 高层管理人员一旦越权, 任何程序都不起作用。所以任何内部控制也不能防止某些管理人员滥用职权, 都存在着管理人员避开或默认其下属避开某些预定程序的可能性。一个企业如果有良好的岗位设置, 理论上就达到了不相容岗位相互牵制、相互制约的预期, 但如果管理层滥用职权、越权决策, 担任控制职能的人员权力过大, 以致凌驾于控制之上, 那么贯彻决策者意图的各岗位上的人员就不会顾及岗位之间的牵制。这里就有一个“人治”还是“法治”的问题, 比如在不相容岗位设置上, 企业充分考虑了实际情况, 岗位设置合理, 但有时岗位之间的牵制在实际运作中难免显得过于僵硬, 不够灵活, 尤其在紧急情况下, 管理者出于良好意愿就会不顾及制度规定, 强行按自己意愿推行, 这种超越内部控制的行为值得注意。可见, 管理层人员的素质及对内部控制制度的认同起着关键的作用, 企业在管理层人员的选拔上就要把好关, 切实保证每一个管理人员重视加强企业内部控制。

5.受企业人员素质的影响。内部控制是由人建立的, 也要由人来实施。就算企业有良好的岗位设置, 但如果企业内部处于不同岗位上的人员在心理、技能、执业方式上未能达到实施内部控制的基本要求, 对内部控制的程序经常误解、误判, 或者不负责任, 执行控制制度马虎了事, 那么再好的岗位牵制制度也会流于形式, 很难发挥作用。这就是说不相容岗位之间的牵制功能能否发挥应有的作用最终取决于人。我们通常将制度控制称为“硬控制”, 精神层面的控制称为“软控制”, 这里就包括相关人员的素质。一个企业可以将其期待的行为以制度的形式书面化, 但不能确保它们会被始终如一地得到遵守, 多数情况下, 真正主导人们行为倾向的是深植于意识中的“潜规则”, 它们并没有清楚地写在文件里, 却在日复一日履行职责的过程中得以体现。因此, 企业应培育良好的企业文化, 形成人人重视内部控制的良好氛围, 尤其是企业的高层更应起模范带头作用。同时, 企业还应加强与群众组织和群众团体的沟通, 发挥它们在内部控制实施中的重要作用。

此外, 对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的再控制也是企业需要加以考虑的。企业应当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 通过定期常规审计和不定期专项审计, 以及借鉴外部审计的力量, 监督内部控制有效执行, 把控制失效的可能性降低到可接受水平。

参考文献

[1].财政部.关于印发《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 (试行) 》、《内部会计控制规范——货币资金 (试行) 》的通知.财会[2001]41号, 2001-06-22

[2].黄英杰.紧依国际惯例, 积极推行我国现行会计内部控制体制改革的新探索.现代经济, 2008;7

[3].张福康, 姚瑞马.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7

不相容职务有哪些 篇2

1.授权进行某项经济业务和执行该项业务的职务要分离,如有权决定或审批材料采购的人员不能同时兼任采购员职务。

2.执行某些经济业务和审核这些经济业务的职务要分离,如填写销货发票的人员不能兼任审核人员。

3.执行某项经济业务和记录该项业务的职务要分离,如销货人员不能同时兼任会计记账工作。

4.保管某些财产物资和对其进行记录的职务要分离,如会计部门的出纳员与记账员要分离,不能兼任。

5.保管某些财产物资和核对实存数与账存数的职务要分离。

6.记录明细账和记录总账的职务要分离。

7.登记日记账和登记总账的职务要分离。其具体包括: 1.记录应付债券与债券发行

2.出纳 与 稽核,会计档案保管,收入、支出、费用、债权债务账目的登记

3.支票保管与印章保管

4.票据保管与票据贴现审批

5.合同谈判与合同订立

6.销售与赊销审批

7.请购与审批

8.询价与确定供应商

9.合同订立与审批

10.采购与验收

11.采购、验收与会计记录

12.付款审批与付款执行等

小型企业也必须健全内部会计控制制度

麻雀虽小五脏齐全。企业再小可它也是个企业。因为帮忙,接触过不少小企业的财务。有新办企业,建制建岗的。有做过几年,企业增资扩大时,财务乱成了一堆麻,需要疏理后快刀斩乱麻后建岗建制的。也有因为疏于管理,没注意不相容职务,已造成经济损失后重新建岗建制的。因为经过,所以有点体会,有话想说。可能不成熟,留着以后慢慢完善。小型企业一般指资产规模不大,人员较少的企业。由于人员较少,在内部控制岗位的设置和职责划分上容易产生重叠交叉现象。所以有人以为,很难进行内部控制,无法有健全的内部控制。但只要记住一句话:只要做到事事有人管,就可以做到健全内部控制。

所谓内部控制制度是指为了防止和发现错弊,保护财产物资安全完整,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完整,以职责分工为基础所设计实施的,对单位内部各种经济业务进行控制和协调的一种内部管理制度。不管企业是大还是小,都必须健全。否则会至使企业财务管理比较混乱会计信息失真。甚至于造成经济损失。

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主要内容有:

1. 办理经济业务事项,必须取得或填制原始凭证

2. 记帐人员与经济业务事项和会计事项的审批人员,经办人员财物保管人员的职责权限应当明确,并相互分离的制约。

3. 财产清查的范围,期限和组织程序应当明确。4. 对会计资料定期进行内部审计的办法和程序应当明确

5. 会计机构内部应当建立稽核制度。出纳人员不得兼任稽核、会计档案保管和收入、支出、费用、债权、债务帐目的登记工作。

概括地说,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主要包括,不相容职务的分离控制、职权和程序控制、检控制约控制、记录控制、实物控制、和稽核控制等内容。

一.

不相容职务的分离控制

为了预防和纠正经济活动中的错弊,必须实施不相容职务的严格分离控制。所谓不相容职务,是指如由一个人办理,即能弄虚作假,又能掩饰错弊的两项或几项职务。不相容职务分离要求一项经济业务不能由一个人从头到尾办理。而应将其中不相容事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员来承担。一般而言,企业中以下职务应以分离 1. 经济业务的授权,批准与执行职务 2. 经济业务的执行与记录职务 3. 经济业务记录与财产保管职务 4. 经济业务记录,财产保管与稽核职务 5. 总帐,明细帐,日记帐记录职务 6. 对原发性风险峰进行程序性控制的职务 二.

职权和程序控制

由于企业经济活动分工的存在,按经济责任的要求,必须对每一工作岗位规定职责。相应授权。使之做到有职有责有权。从而达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实行静态的职权控制。这一控制要求企业内部相关人员必须经过授权或批准才能对有关经济业务进行处理。未经授权,批准不得接触这些业务。

为了加强企业内部管理,从动态上控制经济业务的错*应当将企业的各类管理经济业务划分为若干步骤,进行程序控制。如销售业务可以分为:销售政策的制度与授权,讨价还价并开具发票。收款并存入银行,发货,入帐等步骤。任何经济业务都应划分为授权、核准、执行、记录、稽核等几个程序。并交由不同人员来办理。三.

检控制约控制

为了预防发现错弊,凡办理原发性风险的经济业务时,都应从纵向和横向两方面设计具有相互制约关系的措施予以严格控制。其中由上下两级参加核查签署所形成的相互检控关系称为纵向牵制关系。如费用报销时的审批时形成的关系;由平行且无隶属关系的两个及两个及以上的参加核查签署形成的相互检控关系称为横向牵制关系。如开票与收款,会计与出纳等的工作关系。四.记录控制

记录是经济业务载体化工作。内部会计控制中凭证控制的基础和关键。严格的凭证控制应包括:

1. 设计合适的凭证格式及传递程序。建立凭证的领用,缴销手续和清查制度,对发票、收据、支票等重要凭证建立领缴存辅助帐

2. 所有凭证都应预先统一连续编号。注明各联次的用途以便进行完整性控制和程序性控制。

3. 办理每一项经济业务都应取得或填制凭证。并明确检控制约责任。一旦发生错弊凭证就成为追究当事人责任的证据。五.实物控制

实物控制是指保护财产物资安全完整的各种控制措施。包括:

1. 实物限制接近。即只有经过授权的人员才能接触财产物资和控制财产物资流转的记录。对于容易发生错弊的货币资金,有价证券,存货其他易于转移的实物限制接近制度。2. 保护财产物资安全完整的经济业务措施 3. 定期或不定期清查财产物资的实存量和质量。六.

独立的稽核控制

它是为了验证另一个执行的经济活动及记录结果所进行的独立监察控制。主要包括: 1. 对记录各种经济业务的原始凭证及其他资料的稽核 2. 帐证表等会计资料的稽核

3. 财产清查。银行存款余额的调节等帐实核对

由于小型企业人员较少,为了达到会计控制的目的,在设置和责权划分上所设置三个岗位 1. 会计主管兼总帐会计。职责是在厂长直接领导下,负责企业会计核算,会计管理工作的开展。并负责编制、审核会计凭证、登记总分类帐、编制会计报表和成本核算工作。2. 出纳岗位。负责与货币资金收付有关的具体业务。如记录日记帐,处理日常货币资金收支、审报、缴纳税金、备用金核算等。

3. 明细帐会计岗位兼稽核。负责各种明细帐的登记工作。帐目的定期核对工作,财产清查的安排与实施工作等。

由于岗位设置较少,在职责划分上要注意不相容职责的分离。如出纳、总帐与稽核;出纳与总帐、明细帐的分离等

对于财务收支处理权限可按以下思路设计。各部门根据工作的需要提出申请或计划。财会审核后报厂长批准。由财会按此计划控制各种开支,做到每笔都由厂长批准。一方面强化厂长对会计工作的管理责任。另一方面也增加了会计业务的控制环节。小型企业规模小,业务量不多,由厂长对每一笔开支进行审批是可行的。

浅谈企业中的不相容职务 篇3

关键词:不相容职务 内部控制 企业

中图分类号:F272.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07)12-219-02

所谓不相容职务,是指集中于一个人或一个部门办理时,发生错误或舞弊的可能性就会增加的两项或几项职务。很显然,企业内部的不相容职务是不能由一个人或一个部门兼任的,而必须进行分离,以便相互牵制,防止错弊。

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要求企业按照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的原则,合理设置会计及相关工作岗位,明确职责权限,形成相互制衡的机制。我国的相关法律法规对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也作了明确的规定。2001年6月22日财政部发布实施的《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第七条内部会计控制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中规定:“内部会计控制应当保证单位内部涉及会计工作的机构、岗位的合理设置及其职责权限的合理划分,坚持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确保不同机构和岗位之间权责分明、相互制约、相互监督。”2000年7月1日施行的新《会计法》第二十七条各单位建立的内部会计监督制度应当符合的基本要求中规定:“记账人员与经济业务事项和会计事项的审批人员、经办人员、财物保管人员的职责权限应当明确,并相互分离,相互制约。”可见,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控制,既是企业建立内部控制制度应当遵循的一项基本原则,又是企业实施内部控制的一种基本方法。那么,企业中哪些职务是属于应当分离的不相容职务呢?

概况地讲,企业内部的不相容职务主要包括:授权批准、业务经办、会计记录、财产保管、稽核检查等职务。具体一点说,企业内部的不相容职务,从企业的各职能部门、各生产经营环节看,笔者认为应当包括以下基本内容。

一、会计岗位设置中的不相容职务

按照1996年6月17日财政部发布实施的《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规定,企业设置的会计工作岗位一般可分为:会计机构负责人或者会计主管人员,出纳,财产物资核算,工资核算,成本费用核算,财务成果核算,资金核算,往来结算,总账报表,稽核,档案管理等。上述会计工作岗位可以一人一岗、一人多岗或者一岗多人,但应符合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的要求,具体包括:(1)出纳职务与收入、支出、费用的核算职务,与债权债务的核算职务,与稽核职务,与会计档案的保管职务等均属于不相容职务,应当予以分离。(2)会计核算职务与相应的稽核检查职务属于不相容职务,应予分离。(3)总分类账的登记职务与相关明细分类账的登记职务属于不相容职务,应当分离。(4)开展会计电算化的企业,电算化会计岗位中的软件操作职务、审核记账职务、电算审查职务、档案保管职务等互为不相容职务,均应当予以分离。

二、货币资金业务中的不相容职务

(1)钱账分管,即出纳专职负责货币资金的收支业务,除现金和银行存款日记账外,不兼记总账和债权债务等明细账,不负责汇总记账凭证,不抄寄各种往来结算账户对账单。另一方面,除了出纳外,其他任何人,包括会计人员、单位领导、各种业务人员等,均不得办理货币资金收支业务,包括收付现金和接收、开出银行支票。(2)出纳与核对职务应分离,即库存现金要由专人进行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盘点;银行存款应指定专人及时对账,每月收受银行对账单、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应当由出纳、管现金账和银行存款账以外的人员负责。(3)支票的签发除有专用公章外,还要有会计机构负责人或企业负责人的私章同时盖印才有效。上述支票印签章不能由出纳一人保管。(4)一切付款均须得到恰当批准,即付款经办人与审批人应当分离。

三、购货与付款业务中的不相容职务

购货与付款业务通常要经过提出申请——订货采购——验收入库——结算付款这样四个业务环节,涉及使用部门、供应部门、仓储部门和会计部门四个职能部门。因此,在购货与付款业务中,商品存货的请购、订货、验收和结算职务互为不相容职务,必须由不同的人员担任。按照财政部2002年12月23日发布的财会[2002]21号《内部会计控制规范——采购与付款(试行)》的规定,单位应当建立采购与付款业务的岗位责任制,明确相关部门和岗位的职责、权限,确保办理采购与付款业务的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制约和监督。采购与付款业务不相容职责至少包括:请购与审批;询价与确定供应商;采购合同的订立与审批;采购与验收;采购、验收与相关会计记录;付款审批与付款执行。这些都是对单位提出的、有关采购与付款业务相关职责适当分离的基本要求,以确保办理采购与付款业务的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制约与监督。

四、存货与仓储业务中的不相容职务

(1)商品存货的保管、收发必须由专人负责,并建立账卡进行数量核算,不得兼任采购或销售,也不能担任会计部门有关存货总账、明细账的登记职务;同时,非实物保管人员应限制接近资产,不得办理物资收发。(2)商品存货的请领、审批、发放与记账须相互独立,不能由一人包办。(3)财产物资的保管与清查职务应分离,即应由

会计部门组织,定期或不定期的查对账证、抽点实物,以保证账证相符、账账相符、账实相符。

五、工资业务中的不相容职务

在工资业务中,起薪止薪决定、考勤记录、工薪发放、工资记录等职务应相互分离,一般涉及企业的劳动工资部门或人事部门、车间或班组、会计部门等职能部门。劳动工资管理部门与会计部门的职责分工如下。劳动工资管理部门的主要职责:(1)根据在册职工和工资标准开列工资单。(2)根据考勤记录和扣款记录计算工资额。会计部门的主要职责:(1)根据工资结算单编制工资费用分配表;(2)根据工资费用分配表编制记账凭证入账。

六、销售与收款业务中的不相容职务

销售与收款业务主要有订立合同、编制销售单、发运货物和开票收款等几个业务环节,所涉及的不相容职务主要包括:(1)销售部门和销售人员必须专职独立,不得兼记会计部门销售收入账和应收账款账,不得直接收取货款,不得兼任货物保管和发货,不得兼货物采购。同时,其他部门及人员也不得兼办销售,即销售与记账、收款、保管、发货、采购均属不相容职务。(2)销售业务的各个环节,包括销售合同的签订、销售单的编制、发票的开出、售价的确定、销售方式和结算方式、销售折扣折让与退货等,都要经过恰当的批准,即批准与经办应予以分离。(3)开票与发货、开票与收款、销售收入账的记录、应收账款账的记录和收款应予分离,即负责销售收入账和应收账款账的会计不得经手货币资金,并且销售收入账和应收账款账最好由不同的会计人员负责。(4)记账、收款和抄寄对账单属于不相容职务,应予以分离,即企业应由不负责现金出纳和销售及应收账款记账的人员,按月向客户寄发账单。按照财政部2002年12月23日发布的财会[2002]21号《内部会计控制规范—销售与收款(试行)》中规定,单位应当将办理销售、发货、收款三项业务的部门(或岗位)分别设立;单位在销售合同订立前,应当指定专门人员就销售价格、信用政策、发货及收款方式等具体事项与客户进行谈判。谈判人员至少应有两人以上,并与订立合同的人员相分离;编制销售发票通知单的人员与开具销售发票的人员相互分离;销售人员应当避免接触销售现款;单位应收票据的取得和贴现必须经由保管票据以外的主管人员的书面批准。这些都是对企业提出的、有关销售与收款业务相关职责适当分离的基本要求,以确保办理销售与收款业务的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制约和监督。

七、筹资与投资业务中的不相容职务

总原则:(1)筹资与投资业务中的业务经办、授权批准和会计记录互为不相容职务,应予以分离。(2)筹资与投资业务明细账与总账的登记职务应予分离。(3)筹资与投资业务中的记账、保管、核对职务均为不相容职务,应相互分离。

具体内容又可以分为筹资业务和投资业务两个方面。筹资业务中的不相容职务通常包括:(1)筹资计划编制人与审批人应适当分离,以利于审批人从独立的立场来评判计划的优劣。(2)经办人员不能接触会计记录,通常由独立的机构代理发行债券和股票。(3)会计记录人员同负责收、付款的人员相分离,有条件的应聘请独立的机构负责支付业务。(4)证券保管人员同会计人员分离。

投资业务中的不相容职务一般包括:(1)对外投资预算的编制与审批。(2)对外投资项目的分析论证与评估。(3)对外投资的决策与执行。(4)对外投资处置的审批与执行。(5)对外投资业务的执行与相关会计记录。

应当指出的是,上述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的基本内容,只是列举了企业中常见的一些不相容职务,而并非企业中不相容职务的全部。在实务中,可以依据上述定义作为不相容职务的判断标准,即只要是由一个人或一个部门办理时发生差错或舞弊的可能性就会增加,这样的两项或几项职务就属于不相容职务,在设立岗位时,就应当分设。

(作者单位:青岛农业大学 山东青岛 266109)

不相容职务分离 篇4

关键词: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内部控制制度,内部牵制

1 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的涵义

1.1 不相容职务分离与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关系分析

内部控制制度是企业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效率, 降低企业经营过程可能出现的错弊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可以说, 目前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企业能够忽视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我国2008年财政部等五部委联合颁布执行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第三条将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定义为:内部控制是由企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全体员工实施的、旨在实现控制目标的过程。我国《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在立足与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现状的基础上, 采纳了COSO委员会1992年颁布的《内部控制整体框架》和2004年制定的《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的思想, 将内部控制划分为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内部监督5个要素。在这5个要素之中, 控制活动亦称控制措施是内部控制制度设计的关键内容。企业应当根据具体经济业务活动的特点, 有针对地设计控制活动, 从而将企业可能面对的各种风险限制在可承受范围之内。而不相容职务分离制度正是优化设计、有效执行控制活动的关键点。不相容职务分离制度又称为岗位分工制度, 其核心思想是岗位牵制或内部牵制制度。而内部控制制度的最初表现形态正是内部牵制制度。我国西周时期就已经产生了内部牵制制度的思想, 发展至今内部牵制依然是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的基石。我国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第二十九条规定:“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要求企业全面系统地分析、梳理业务流程中所涉及的不相容职务, 实施相应的分离措施, 形成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相互制约的工作机制”。《会计法》第二十七条规定:“记账人员与经济业务事项和会计事项的审批、经办人员、财务保管人员的职责权限应当明确, 并相互分离, 相互制约。”可见, 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控制, 既是企业建立内部控制制度应当遵循的一项基本原则, 又是企业实施内部控制的一种基本方法。因此, 随着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不断受到社会各界重视, 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地位也变得愈加重要。

1.2 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的内容

所谓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是指企业对那些如果由一个人或一个部门单独担任某项职务, 就可能易于发生错误或舞弊, 而且对于已经发生的错误或弊端行为又极易加以掩盖的工作, 就应当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员或部门分开承担相关职权。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的核心是“内部牵制”思想。“内部牵制”思想认为, 无论企业的哪项经济业务, 如果可以经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员或部门的联合处理, 那么由于不同部门或人员之间的协调、制约和监督, 出现错误或舞弊的概率会大幅度降低。因此, 企业在设计内部控制制度时, 首先应确定哪些岗位和职务是不相容的;其次要明确规定各个机构和岗位的职责权限, 使不相容岗位和职务之间能够相互监督、相互制约, 形成有效的制衡机制。一般情况下, 企业的经济业务活动按照流程可以划分为申请、授权 (批准) 、执行和会计记录4个环节。如果企业对上述每一个环节的工作都能够安排不同的人员或部门独立实施或执行, 就能够在最大程度上保证不相容职务的分离, 从而使任何一个单独的人员或部门不能独立进行任何可能对企业造成经济影响的业务, 从而便于其他内部控制制度作用的发挥。

2 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制度的内容和实施现状分析

2.1 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制度的设计原则和内容分析

企业在设计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制度时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 (1) 成本—效益原则。不相容职务分离从某种程度上可以理解为是将原本有单个人员或部门可以独立完成的工作, 分解后交由不同人员和部门合作完成。这样可能或增加企业的人力和管理成本, 如果岗位分工带来的预期收益低于其需要的执行成本, 那么企业应当对于该项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进行重新考虑和评价, 在允许的情况下可以适当缩减控制岗位分工, 因此, 岗位分离应视企业的具体情况而定, 既要追求内部控制的严密性, 又要考虑成本的控制。 (2) 人员胜任能力的考量。企业在设计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时, 要将每个职位的权利和职责在企业内予以明确公示, 使不同环节的执行人员在明确自身工作内容和权限的前提下, 可以互相进行监督和核对, 并将执行情况予以反馈。另外, 对于重要的岗位还应当执行定期轮岗和强制休假制度或者定期接受审计部门的检查。 (3) 对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覆盖面的考虑。不相容职务分离思想应当贯彻于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各个环节之中。原则上来说, 对于企业发生的每一类经济业务, 无论简单还是复杂, 都应当设置正规的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制度, 保证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员或部门共同完成。

《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规定的一般应当加以分离的不相容职务通常有:授权审批与具体执行或操作职务;具体执行职务与监督审核职务;具体执行业务职务与会计记录职务;财务保管职务与具体的会计记录职务;授权审批职务与监督审核职务。

企业实际运用的不相容职务分离具体内容包括: (1) 会计记录、实物保管和实物验收相分离。例如, 企业仓库保管员负责原材料的日常收、发、存和管理工作, 并负责登记原材料的数量;相关的原材料账务处理则应当由会计人员负责, 双方通过定期的资产清查工作, 可以有效地防止发生错弊;而原材料的验收则应当交由独立的第三方进行, 这样可以有效地防范以次充好等不合格的材料入库的现象。同时会计记账人员同保管货币资金的出纳人员也应当分离, 有健全严格的凭证制度。 (2) 执行某项经济业务和授权审核、记录该项经济业务的职务要分离。例如, 企业销售部门直接负责产品对外销售的人员不能兼任赊销业务审核人员, 也不能同时兼任营业收入、应收账款的会计记账工作。 (3) 企业记录明细账和记录记录总账的人员要分离。总账和明细账定期对账, 并保持数据相符, 是企业据以发现、纠正记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错弊的重要手段, 因此, 为了保证这一机制的正常运用, 企业必须使记录明细账和记录记录总账的人员相分离。 (4) 建立完善的内部凭证制度。企业对使用的每一种类内部传递凭证, 例如, 出库单、订单、销售单都应当根据自身经营特点设计凭证格式、联次、传递部门, 以保证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的顺利进行和有效监督。如, 企业的出库单至少应当设计为三联, 有仓储部门留存一联, 用以登记仓储部门的台账;同时传递给领用部门或使用部门一联备存;传递给会计部门一联, 用以登记材料明细账;这样通过3个部门之间的互相核对与监督, 可以最大程度保证存货出库业务的正确执行。

2.2 不相容职务分离在我国企业中的运用及局限性分析

我国发生的重大财务舞弊事件, 基本都与企业未能严格执行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有关。例如, 曾引起社会重大关注的2003年事发的,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原会计人员贪污挪用公款案, 就是由于自然科学基金会将资金的划拨、发放、记录、核对交由一人进行处理, 使该会计人员可以轻易地通过伪造银行余额调节表来掩饰自己的挪用、贪污公款行为, 作案时间从1995年到2002年长达7年, 而未被发现。随着我国《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的确立, 越来越多的大中型企业已经在逐步完善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但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并不是万能的, 即使是再完善的企业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 在执行过程中也会出现各类问题。

(1) 一般不相容职务控制在执行的初期效果比较明显, 但随着执行人员相互之间的熟悉和对制度刚性规定的麻木, 而会出现互相“帮助”的串岗现象, 使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流于形式。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并不是缺乏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制度, 而是会计人员卞某长期以来基本包揽了会计部门的一切工作才酿成大错, 而卞某则树立起了“勤奋、能干”的正面形象。 (2) 由于控制成本的原因,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一般仅仅是针对企业日常业务而设计的, 但随着企业内、外部经营环境的变化, 如果出现重大的例外事项时, 包括不相容职务岗位分离控制在内的内部控制制度就会失效。为防范这一风险, 企业应当参照风险评估控制要素的要求, 预先对企业在未来经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确定因素进行识别、评价和制订应对措施。 (3) 不相容职务的岗位分离控制不能防止不同人员或部门之间的串通舞弊行为的发生, 它只能通过人员的分工将出现错弊行为的机会降至最低。例如, 企业可能发生的采购人员与验收人员共同舞弊, 将劣质商品按照优质商品入库。如果是这样, 即使再完备严密的不相容职务岗位分离控制也会形同虚设, 不能发挥应有作用。

3 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在企业中的实际运用分析

本文以下将简单地介绍一下企业基本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制度的设计。

3.1 销售与收款的职务分离

(1) 接受客户订单、签订销售合同的岗位应与批准销售以及确定客户信用条件的岗位相分离。 (2) 仓库发货单的编制岗位与提取货物、包装货物或运输货物的岗位应当分离。 (3) 设置独立的门卫保安核查制度, 对于运输出企业的货物查证有效单据并进行登记。 (4) 设置独立的开具销售发票的岗位, 并由其他人员进行审核。 (5) 货款催收与货款结算岗位应当分离, 并且由独立于销售部门和收款部门的人员确定应收账款坏账的产生。 (6) 退货批准、验收与记录的岗位应当相互分离。

3.2 采购与付款的职务分离

(1) 商品采购岗位和请购岗位应当相互分离。商品采购应由商品的使用部门或存储部门根据其实际需求和存储情况提出, 并经授权审批, 交由企业采购部门组织采购。 (2) 商品采购过程中的确定供应商岗位和询价岗位应当分离。企业可以确定供应商准入制度, 以保合格的供应商才可以进入询价程序。 (3) 采购岗位与商品的验收岗位相互分离。企业的验收工作应由质检人员和使用部门或外聘专家合作进行。 (4) 采购、仓储与会计记录岗位相分离, 仓储应当设置商品出入库的台账, 定期和会计部门进行核对。 (5) 采购业务付款的审核、批准与付款的实际执应岗位分离。

3.3 固定资产管理部门的职务分离

(1) 固定资产使用、保管岗位与固定资产初始确认以及提取累计折旧、减值准备等会计记录人员岗位相互分离。 (2) 固定资产清查岗位应当由独立于固定资产使用、保管、记录的岗位。 (3) 固定资产的大修、更新改造应当由独立于使用部门的有权机关进行审批, 并由内部技术人员或外部专家完成。 (4) 固定资产处置、报废审批与实际执行该业务的部门、记录该业务的部门相分离。

3.4 费用预算管理部门的职务分离

(1) 企业各部门年度费用预算的编制与预算审批岗位应当相互分离。 (2) 费用支出的具体经办岗位和审批、授权以及相关会计记录岗位应当相互分离。例如, 企业购买办公用品的审批人员不能负责具体经办业务, 并且应当由独立的会计人员对业务进行记录。 (3) 企业费用预算考核评价岗位应当与费用执行部门相互分离。

参考文献

[1]朱荣恩.审计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

[2]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会计司.企业内部控制规范讲解[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10.

[3]胡坚柱.企业不相容职务岗位分离制度的建立[J].中国人才:上半月, 2007 (8) .

企业不相容职务研究 篇5

一、企业不相容职务控制的含义及意义

(一)企业不相容职务的含义

什么是不相容职务?顾名思义,是指工作人员或企业部门办公的时候发生过错或舞弊的行为,并且能依靠自己职务之便来掩盖其过错或舞弊行为的职务。例如:企业出纳员不能同时做企业会计的相关记账工作,采购员不能同时兼任材料采购审批工作。也就是说,每一项工作不能完全由某一个人或部门全权掌管,而是需要做出必要的分离。所以在制定企业机构方案和业务处理程序时,将不相容职务交给不同部门或经办人员去处理,便可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差错或舞弊的发生。

(二)企业不相容职务控制的意义

不相容职务的控制是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及中心环节。内部控制作为企业生产筹划行为的自我调整体制,处于企业内部管理的首要之位。而不相容职务的控制能把各门各类的业务和职位或者部门,有序的组合在一起,达到统一控制效果,所以它是内部控制的中心环节。

不相容职务的控制是发展社会审计行业的需要。对于审计机构,注册审计师采取什么样的审计方法取决于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是否规范,因为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与审计业务。

密切相关,社会审计对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具有促进作用,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有良好的基础,可使社会审计工作顺利开展。

不相容职务的控制是规范会计工作秩序的需要。我国会计工作次序零乱的已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了,即使我国有对内部会计控制问题有相应规定,但由于现行管理制度施行力度不够,长期使会计内部业务之间欠缺限制,因此,必须建立健全的不相容职务控制,达到重现会计工作秩序井然的目的。

(三)对不相容职务控制的基本要求

企业的部门与部门之间,岗位与岗位之间要达到相互控制的要求。具体要求是:每一项发生的经济业务需得到有效授权后才可实施,并且必须经过不同部门间的检查,还需保证在使用职权时不受外界干扰,保持严谨的态度,完善本企业检查制度,保证工作质量。

二、企业不相容职务的表现及存在问题

(一)企业不相容职务的表现

1. 会计岗位设置中的不相容职务

在企业设置的众多会计工作岗中,无论是一人一岗,还是一岗多人,均应符合不相容职务要求,不能让一个人独自处理货币资金业务。例如:出纳的基本职务就应该与费用核算职务相分离;会计相关的核算职务与稽核检查职务相分离;总分类账的登记事宜与明细账的职务应当分离;有决定权或审批权的采购人员不能兼任采购职务等。

2. 货币资金业务中的不相容职务

在处理货币资金业务中,无论是管钱还是管账均应有序的分离,出纳只能做自己的货币资金收支业务,开银行支票等本职工作。例如:出纳员被授权负责货币资金保管与收付的职务后不能同时担任非货币资金账户的工作,并且其还应与相关审批人相互分离;货币资金相关的收付与收支专用印章不能由一个人兼管;经办付款人与相关审批人做到职务的分离。

3. 购货与付款业务中的不相容职务

在购货与付款业务中,由于职务自身的不相容性,应该制定明确的岗位分离制度,达到职务间的相互分离,制约的作用。例如:商品的存货申请人员与物资的采购人员、验收人员和使用人员不能由同一人同时兼任;相关的会计记录不能由采购、保管、使用人员同时负责;另外,审批人员不得与采购人员关系密切,应该做出相应的职务分离。

4. 存货与仓储业务中的不相容职务

在存货与仓储业务中,对于存货的保管、审批、发放和销售具有严格的控制,这两种职务必须由专门人员独自负责,不得由一人同时担任。例如:存货的保管职务和清查职务就属于不相容职务,由会计部门组织对存货的不定期检查,以达到对存货管理的严格控制,能使存货妥善保管,得到账实相符的结果。

5. 工资业务中的不相容职务

在工资核算职务中,相应的岗位设置都是由核算中心根据实际情况而定的。例如:工资的核对与发放的工作都是由专人担任,它与审核工作是相互分离的,会计人员是负责审批工资变动工作的,一个人独自担任这种不相容职务是不允许的,因为要达到内部相互牵制的目的,就必须将工资的预算、审批、核对、发放业务相互分离。

6. 销售与收款业务中的不相容职务

在销售与收款业务中,存在的不相容职务有:销售部门、发货部门、收款部门的相应职务应该分别设立。例如:销售部门不能同时做涉及会计部门的记账工作,也不能兼任采购和保管职务;销售业务涉及的具体工作必须得到明确的批准,做到批准与经办相分离;当单位取得主管人员批准时,才可以将应收票据贴现,这项业务是不准票据保管人员独自执行的。

7. 筹资与投资业务中的不相容职务

在筹资与投资业务中,不相容职务大多表现在筹资与投资的办理、会计记录与相应授权,所以再设立岗位时,就应当注意把不相容的岗位分别设置出来。例如:明细账与总账的登记业务应由不同的人管理;记账与保管的职务应分配给两个人担任;筹资方案的审批人与策划人员做到相应分离;对外投资的决策业务和执行业务属于不相容职务,故应作出相应分离对策。

(二)企业相关岗位职务设立的原因及可能给企业造成的伤害

1. 相关岗位职务设立存在的原因

面对我国现阶段飞速的发展状况,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和内部控制都跟不上发展浪潮,这种滞后性带来的弊端不断,导致企业的效益受到严重的下滑影响。因此,必须明确内部控制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因为人类的所有活动都需要有效管理,所以我们应该先研究出企业各环节内控失效的原因,继而再制定出相应的对策来解决问题。

2. 相关岗位职务设立可能给企业造成的伤害

由于企业缺乏有效的整体管理,内部控制达不到有效实行,岗位及职责分工不明确,也就是一人兼任几项不相容职务的问题屡屡皆是。所以,企业应该加强内部控制,加强整体管理能力,为每一个部门、每一个岗位设计工作流程图,明确岗位及职责的分工,使企业的效益得到应有的保障,使企业可以顺应发展的大浪潮。

三、企业不相容职务的控制策略

(一)会计岗位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策略

在会计岗位的不相容职务中,首先应按照不相容职务分离的原则,根据会计业务的需要合理设置会计岗位,明确职责权限,形成相互制衡机制。

(二)货币资金业务的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策略

在货币资金业务的不相容职务中,要使其达到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的目的,必须建立完善的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具体方法:首先,将职务分离控制,确保不相容的岗位相互分离,制定完善的钱、账、印鉴责任分管制。其次,实行效益型控制,制定货币资金收支中期和长期计划。再者,控制现金收支审批权,明确审批人的相关控制措施和经办人的职责范围。最后,进行安全型控制,盘点货币资金,使企业的资产得到安全的保障。

(三)购货与付款业务的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策略

在购货与付款业务的不相容职务中,其相关设置应首先考虑经济效益。首先,购货控制,根据采购商品的数量,金额,供应情况等确定采购方式,进而进行合理的计划。其次,控制支付购货的款项,办理结算支付业务必须事先得到相关人员的审批才可执行。

(四)存货与仓储业务的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策略

在存货与仓储业务的不相容职务中,根据自身业务的特点,建立严格的存货授权和批准制度。首先,将存货的请购与审批,审批与执行相分离;其次,严格控制领用和存货采购,避免舞弊的发生;最后,设计合理的内部控制程序,完善存货与仓储内部控制制度,使企业经营效益得到保障,促进企业全面发展。

(五)工资业务的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策略

在工资业务的不相容职务中,应先将发放工资业务和保管记录人事的业务相分离,然后将制工资单和审批工时业务实行分离控制,其中在工资核算上应做到真实,正确,完整。而对于签发支票业务和制工资单业务来说,则应该将保管空白支票业务和签发支票的业务实行分离控制,将会计记录实施有效的控制。

(六)销售与收款业务的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策略

在销售与收款业务的不相容职务中,应该就现有岗位设置情况,着重检查是否有混岗情况,加强内部控制,找出对策解决弊端。例如:分别设立销售、发货、收款部门;建立岗位责任制,保证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和牵制;审批人员不能超越权限进行其他业务的审批;不允许一个人独自完成本业务的所有流程,明确本职工作的职责要求和业务范围。

(七)筹资与投资业务的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策略

在筹资与投资业务的不相容职务中,首先,将相关岗位和职务进行分离,审批人员和编制人员相分离,会计记录人员和办理股票发行人员相分离。其次,重视控制授权的相关批准,单独的个人不允许做出重大筹资决策。再者,加强预算控制,达到明确企业的经营目标的目的,使企业的经营效益有所保障。然后,制定适应本企业的会计制度,进行严格的会计系统控制。最后,建立行之有效的风险管理系统,对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进行全面的控制。

参考文献

[1]侯亚辉.不相容职务相分离的内部控制要求及缺陷分析[J].财会月刊,2010,(19).

[2]王宝庆.内部控制研究中的三大问题[J].会计之友,2009,(4).

[3]韵凤萍.论内部会计控制中的岗位分工[J].经济师,2010,(11).

不相容职务分离 篇6

不相容岗位分离作为内部控制管理体系的重要内容, 对于防范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出现财务会计业务错误, 杜绝财务舞弊行为具有重要的作用。不相容岗位分离, 最根本的要求, 就是要求行政事业单位应该按照不相容岗位分离相关原则要求, 对内部的会计工作岗位进行合理设置, 并进一步细化明确职责权限, 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建立相互制衡的机制。对于规模相对来说不是很大的行政事业单位来说, 在内部财务会计工作人员有限的条件下, 更应该加强对不相容岗位分离原则的研究分析, 更加科学合理的设置内部岗位, 既要合理进行设置, 也应该避免由于教条化或者是外延误解, 影响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会计管理。

二、不相容岗位分离相关概念概述

不相容岗位分离, 对于行政事业单位来说, 是非常重要的内部会计控制的基本方法。其主要要求就是在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管理中, 对于财务或者会计工作的某些关键岗位, 如果由同一人来承担完成这些任务的话, 很有可能造成在财务会计业务工作中出现财务会计决策失误或者是徇私舞弊行为, 为了防范这些问题的发生, 对于单位内部的每一项关系到经济业务的财务会计业务等, 都应该由两个或者两个以上不同部门或者是人员完成业务处理, 确保关系资金资产等的关键业务处理方面能够形成相互监督制约。具体来说, 不相容岗位分离也就是在财务会计业务工作中, 授权人和业务执行人分离, 业务执行人与业务记录人分离, 业务监督人与执行人分离, 保管人与记录人分离, 其核心要求也就是为了保证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岗位职能能够形成彼此的牵制和制约。

三、行政事业单位不相容岗位分离基本认知要点分析

(1) 明确不相容岗位分离的对象。在行政事业单位运用不相容岗位分离, 首先应该清楚的认识到不相容岗位分离的对象, 也就是针对岗位职责实行不相容岗位分离, 并非针对的是部门的权责, 重点确保部门内部关键财务会计岗位的不相容职责交由不同的岗位人员操作。

(2) 不相容岗位分离更加强调的是相互监督制约。在不相容岗位分离中, 主要强调的是财务会计中的财务授权批准、财务会计业务经办、财务会计纪律、财产保管以及稽核检查等有关内容, 对这些重点的业务内容实现两两分离、相互制约。

(3) 不相容岗位分离的根本目的在于防范控制错误或者舞弊行为。开展不相容岗位分离的根本目的是为了防止有意或者无意的财务错误、舞弊行为, 通过岗位间对固定财务会计信息以及流程的审核核对, 防范财务会计错弊。

四、运用不相容岗位分离的注意事项

一方面, 运用不相容岗位分离应该综合考虑成本效益的原则。运用不相容岗位分离, 并不是彻底消除内部管理业务流程中的一切风险, 同样也存在可承受的低风险。因此, 在不相容岗位分离的具体运用上, 应该综合考虑成本效益的原则, 对是否运用作出综合性的判断。在处理上, 应该充分考虑行政事业单位的业务规模。对于内部员工数量较少, 管理幅度相对较为狭窄, 而且财务会计业务相对较为单一的行政事业单位来说, 如果在管理方面不能够通过增加人数来解决, 那就应该充分考虑如何通过具体岗位的管理来防范未分离的风险。

另一方面, 应该充分考虑不相容岗位未分离能否寻找相应的替代措施。对于一些行政事业单位来说, 如果不采取不相容岗位分离, 所面临的未分离风险是非常大的, 但是如果要增加财务会计工作岗位人员难度较大, 成本较高, 那就应该全面考虑不相容职务未分离情况下的具体可行的替代措施, 如果具有可替代性措施, 则可以采取暂不分离的模式。

五、行政事业单位不相容岗位分离的具体运用措施

(1) 以科学理念正确认识不相容岗位分离制度。之所以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实施不相容岗位分离制度, 主要是因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的某些职务特别是财务会计等关键职务, 如果由一个人或一个部门担任, 很难避免会出现错误和舞弊行为。所以, 不相容岗位分离制度的运用应该将焦点集中在对某些关键岗位职责的科学合理分解方面, 对职责权限进行相互分离, 形成职责权限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的制衡机制, 最大限度地避免错误和舞弊行为的发生。

(2) 以规范制度建设作为着力点。不相容岗位分离的科学运用还应该注重从建章立制着手, 建立相关制度机制。特别是对有关的财务开支审批等方面的决策权限, 明确审批权限, 对资金管理、投资决策、资产管理、合同管理等业务, 制定权力运行清单、履职尽责清单、风险防控清单, 明确风险防范控制关键点有针对性的进行控制。同时, 充分落实制衡机制和财务公开制度, 管理人员不足未分离的情况下及时进行财务会计信息的公开, 增加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工作的透明度。此外, 还应该注重进一步加强内部审计工作, 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审计, 最大程度的防范风险问题的发生。

(3) 加强对风险的技术防范解决未分离风险。不相容岗位分离不仅可以通过管理手段, 还可以通过技术手段来实现。在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财务会计管理工作方面, 应该进一步完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完善, 对财务管理会计信息系统进行功能丰富完善, 特别是在信息系统中对资金支付、物资采购、投资融资等事项的审批流程、审批时限等内容进行了明确和规范。在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会计业务处理过程中对有关的财务管理工作的申请、审核、复核、审批等, 全部通过网络系统办公来实现, 不仅减少了管理资源的投入, 而且通过网络管理系统来实现, 在工作程序上环环相扣, 起到了相互监控的作用, 这些系统防控手段, 可以岗位未分离制度的风险防范建立可靠的技术保障。

(4) 加强内部控制管理。防范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风险, 除了不相容岗位分离这一手段以外, 还应该在整个不相容岗位分离体系建设上逐步完善。重点应该从事业单位权力运行机制入手, 在预算管理、收入管理、支出管理、政府采购管理、资产管理、项目管理等制度方面进一步健全完善, 并加强各项制度执行效果分析, 及时发现解决在各类制度执行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内控建设强化对内部权力的制约和监督, 依靠规范的制度来加强权限管理, 防止财务跨级工作舞弊等行为的发生, 提高内部财务管理工作的整体水平。

总之, 不相容岗位分离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管理中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 也是有效防范应对内部财务舞弊风险的关键因素, 对于保障行政事业单位正常运行和稳定也具有重要作用。在不相容岗位分离原则落实过程中, 应该按照行政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来决定, 既要防范财务会计问题, 也要确保行政事业单位正常管理实际需要, 实现合规性目标和效率目标的统一。

摘要: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 对于不相容岗位分离的实施, 应该合理把握运用。本文针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管理中不相容岗位分离, 首先简要介绍了不相容岗位分离的概念, 进而分析了不相容岗位分离的要点以及运用原则, 并就不相容岗位分离具体合理运用, 进行了全面论证分析。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不相容岗位,分离

参考文献

[1].李媛媛.T集团公司内部控制评价研究.北京交通大学, 2014.

[2].李颖.上市钢企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的质量缺陷及改进研究.广西大学, 2016.

[3].李勃.证券公司利益相关者导向的内部控制评价研究.中国海洋大学, 2014.

上一篇:开展与开发下一篇:物流发展的新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