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相容

2024-05-12

环境相容(精选九篇)

环境相容 篇1

一、相容性环境的界定

体育产权制度变迁的相容性环境是在体育产权制度变迁过程中, 从变迁的起点到变迁目标的完成都有相容性环境予以支持。这里相容性突出的是对不同时期体育产权制度变迁的适应性, 并且在整体变迁中相容性是动态的, 是不断随着体育产权制度变迁的具体要求改变的。从另一个角度而言, 这种相容性也是相对的, 即针对不同时期的体育产权制度变迁运行是相容的。

构建相容性环境包括相容性政府有效作用、相容性体育产权市场运行及相容性有效制度供给三个子环境的构建。这样构建是因为政府有效作用、体育产权市场运行和有效制度供给是与体育产权制度变迁相关作用最大的三个影响环境。具体原因有三点, 第一, 相容性政府作用是基础环境。相容性政府作用宏观上包括国家建立相对应的适应环境, 微观上包括各地方部门予以相容性的政策支持。构建相容性政府作用是配合体育产权制度变迁中政府的重要作用发挥而进行的, 是一个相对系统的过程。换言之, 只有把政府作用下的变迁方式转化成实际运行时可执行的环境依托, 才能使国家或政府在整体变迁中达到预期的目标和获取效益。因此, 在体育产权制度变迁中需要相容性的政府作用环境给以支持、引导和监督, 这是最基础的相容性环境。第二, 相容性体育产权市场及其运行是重点环境。体育产权制度变迁与市场有着较密切的关系, 具有一定的“市场性”, 这种“市场性”包括体育产权的交易、维护以及相应的监督, 如果能够从市场的角度入手变迁旧体育产权制度中不合理的部分, 将比较容易, 有助于平衡各产权主体的利益关系, 也有助于明晰体育产权的清晰度和相应的权利与责任。所以体育产权市场是重点环境。第三, 相容性有效制度供给是保障环境。体育产权制度变迁涉及因素较多, 并且大多数相关问题是前后紧密联系的, 需要一系列有效制度的供给, 以保证整体上的体育产权制度变迁连贯有条理并切实可行。这项子环境的构建是从体育产权制度变迁整体上考虑所需的相关制度, 注重的是相互之间的联系和配合, 所涉及到的有效制度供给也是最基本, 最需要的制度供给。换言之, 这项子环境可以确保体育产权制度变迁运行的最基本需求, 同时也是相关参与主体利益的调节基础, 是一种保障性的子环境。

此外, 相容性环境中的三种相容性子环境之间实际上是相互影响, 相互作用, 关系非常密切的三种环境。其中相容性政府作用是关键, 对其他两种相容性子环境影响较大, 而相容性有效制度供给一方面直接影响相容性体育产权市场运行, 另一方面又是检验相容性政府作用是否有效的关键。而相容性体育产权市场运行会对前两者产生一定的反作用。

二、相容性政府作用分析

1. 变迁中政府作用的界定

在体育产权制度变迁的整体运行中, 政府作用很突出, 概括而言, 变迁中政府作用主要体现在变化上:第一, 政府作用的范围会逐渐缩小, 突出表现是随着体育产权制度变迁的深入, 部分体育规则及相应决策由现实的微观参与主体决定, 或者当出现内部体育联合体并形成相应的有效行业经营规则后, 减少了政府的作用范围。第二, 政府作用的侧重点会有所变化。在政府自身政治利益得到一定保障的前提下, 政府作用的侧重点转向了对其他参与主体利益的保障上, 这同整个社会的发展趋势也是相吻合的。第三, 政府作用的现实效果会逐渐增强。政府的作用是在一段时期内才能呈现具体效果的, 例如变迁初期政府的作用由于遇到的困难较多, 效果会受到一定影响, 但随着各种有利因素的共同作用, 政府作用的整体效果会随时间的延续而逐渐增强, 表现为现实问题解决效率提高, 针对性强, 对整体变迁的作用越来越接近预期目标。

另外, 相容性的政府作用客观上要求政府在体育产权制度变迁中产生具体作用时有一定的边界。这个边界既可以促进政府作用的积极发挥, 又可以抑制政府过多的政治性干预, 确保体育产权制度变迁得到最有效的政府支持。由于体育产权制度的重要性, 政府在具体作用时的边界与其参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具体程度和自身的政治偏好相关, 具体分析如下:第一, 政府在体育产权制度变迁中的作用内容受到自身的政治偏好影响较大, 这与国家本身的政治体制相关, 也与国家的经济发展环境相关。第二, 政府的作用程度由其参与市场经济程度决定。在体育产权制度变迁中整体体育产权交易市场化程度越低, 政府作用就越强, 越偏向于计划经济, 政府的作用难度也越高, 作用范围越广。相反, 体育产权交易的市场化程度越大, 市场在配置各项体育资源时作用越大, 政府的相应作用就有所降低, 作用的范围也就相应减小。当然, 市场经济在配置体育资源时也会存在失灵, 此时需要政府的宏观调控, 这是政府正常作用下所应包括的。可见, 政府的作用边界就是在特定时期政治偏好满足的情况下, 根据体育产权市场化交易程度而确定的作用界限, 这个界限体现了政府在体育产权制度变迁中的目标, 也体现了体育产权制度变迁时市场化的参与程度。

2. 相容性政府作用的具体建立

首先, 建立针对性体育主管部门。体育产权制度变迁的整体过程较复杂, 由于涉及到的因素多, 需要协调的问题也较多, 必须由针对性的体育主管部门进行统一的管理和负责。换言之, 政府在这场制度变迁中要想起到相容性的作用, 必须拥有一套系统的, 自上而下的体育独立主管部门。这些部门的特点就是在这场变迁中不直接获取经济利益, 而是代表国家, 承担相应的强制式变迁角色。此外, 在除体育产权制度变迁主管部门以外的政府部门之间也应相互密切配合, 为变迁提供便利, 提供所需的政策性支持。其次, 完善相关体育法制环境。与体育产权制度变迁联系最紧密的就是各项法律法规, 要想顺利进行变迁, 政府需要首先在法律上做出规定予以支持。这是确保体育产权制度变迁的最有效手段, 并可以保证新体育产权制度运行的稳定性。此外, 对于国家自身利益的保证和对其他微观参与主体责任的确定也可以通过法律法规方式进行明确规定。不过, 在整个相容性政府建设中这也是难度较大, 建设时间较长的部分。因此实际构建时可以通过过渡式的行政规定予以帮助, 但正式的法制环境建设是不能忽视和滞后的。第三, 强化政府的体育服务意识。实际上, 在市场经济体制中政府作用更多体现在服务方面, 体育产权制度变迁也是需要相应服务主体扶助的制度变迁, 特别是在新的体育产权制度没有完全建立时。但是必须强调体育产权制度变迁初期政府的这些作用往往是通过强制手段实现, 随着变迁的进行, 政府的这些作用则更侧重于服务性而非行政性, 非命令性, 这是一种从管理向服务过渡的必然趋势。

三、相容性体育产权市场运行分析

1. 变迁中相容性体育产权市场运行定位

体育产权制度变迁中, 相容性体育产权市场运行是重点, 与此相适应的运行环境实际上就是有针对性地建立各项有效支撑政策, 保障体育产权市场重要作用的实现。这种支撑不仅包括政策上的, 还包括思想意识上的支撑。现实中, 相容性体育产权市场构建难度大, 相应体育产权交易受限多, 所以具体的运行更为复杂。实际上, 这种环境的特点突出表现就是相应体育产权市场建立时, 如果不做到充分的多方协同性准备, 整个体育产权市场只能起到表面作用, 无法实际运行。

2. 相容性体育产权市场运行平台

从现实执行角度看相容性体育产权市场运行实际上就是体育产权市场发展的一种平台, 建立体育产权交易市场平台, 需要公平, 公正的原则, 并应建立监督机制予以配套, 共同推动体育产权交易的有序进行[7]。所以在分析相容性体育产权市场运行时, 需要把其发展的平台纳入其中, 从而有效地提供一个适合我国经济体制发展的体育产权市场发展环境。具体构建包括四个运行平台。

第一, 公开性平台。在体育产权制度变迁中, 体育产权交易的公开性是要求对体育产权评估价值的价格表现由市场决定, 而不是人为的评定。并且所有的相关体育产权交易信息都应是公开面向市场、面向社会的, 地方政府的保护主义或短期内对弱势群体的照顾, 实际从长远的交易成本上看都是一种增加成本的行为, 不利于体育产权市场整体性的发展。具体建设时可以通过各种媒体的介入提高公开性, 并逐渐形成一定的反馈机制, 从公众角度进行各种信息的发布, 增强体育产权交易信息的发布效果。第二, 公平性平台。在体育产权交易过程中, 各参与者除了关心自己的切身利益以外, 对自己与其他参与者的选择权是否一致最为关心。这其中, 借助政府的作用, 体育法制的构建是公平性得以实现的最基本保障。实际运行中应该加大政府作用的实际效果, 并注重对微观参与主体参与能动性的引导, 使微观主体正视其自身的主体地位, 发挥能动性, 协助完成相关体育法制体系的建设。第三, 公正性平台。公正性平台的建立更多依赖于人们思想意识的建设, 虽然行政的法律法规作用不能忽略, 但实际上, 基于客观的立场, 在不掺杂个人主观意愿情况下进行的体育产权市场运行, 更需要人们在思想意识上以公正性地态度建设这个特殊性的体育产权市场。其中, 高素质的体育市场从业团队, 整个交易机构的权责明确, 市场交易过程中体育中介服务的质量, 以及相关体育产权交易信息的公正性披露都是重点。第四, 监督性平台。构建这个平台可以从体育产权市场的外部监督和内部自律出发, 外部监督包括政府各体育部门的监督和社会公众的舆论监督;内部自律可以通过完善的程序、明确的责任机制和适宜的奖惩制度来完成。总之, 监督性平台构建的结果直接决定了其他平台的作用大小, 也直接影响了体育产权市场的运行效率, 在现实构建时, 必须重点考虑, 并与其他各项平台同时进行, 不能滞后。

四、相容性有效制度供给分析

1. 相容性有效制度供给的趋向

体育产权制度变迁离不开有效制度供给, 虽然强调所提供的各种制度应该是有效的, 但更突出的一点是相容性, 因为体育产权制度变迁处在不同阶段时, 相应的有效制度供给也是不同的。分析其整体上所需供给制度的趋向就是以解决不同体育产权制度变迁时期的最根本困境为出发点, 抓住关键性的重点和难点, 以一种最有效的相容性制度供给为动力, 带动其他相容性有效制度的提供。这个趋向的确定实际上要求对体育产权制度变迁进行透彻分析, 找到不同变迁时期, 体育产权制度变迁所需的基础性制度, 然后以最有效的方式进行供给。当然, 由于制度供给离不开政府的行政作用, 所以这种环境的具体构建与相容性政府作用又是密切相关的。因此制度供给趋向的另一方面就是与相容性政府作用密切配合。这种配合实际上并不容易, 既要求政府作用时提供出相容性的有效制度, 又要求所需的相容性有效制度能够引起政府的重视。现实情况中, 后者是变迁过程中内部微观参与主体起作用后所产生的制度需求, 也就要求政府在有效制度供给上要密切配合内部因素的积极作用。

2. 相容性有效制度供给的具体建立

相容性有效制度供给实际包括三方面:基础性制度供给、正式性制度供给和非正式性制度供给, 三种制度供给的建立各有侧重点。第一, 基础性制度供给建立。对于这种制度的建立必须要提前, 不能滞后。特别是在体育产权制度变迁初期, 基础性制度就应该根据具体的变迁设计及时有效的被提供。但是真正做到及时有效并不容易, 需要根据实际情况从两方面入手, 一方面解决制度供给者, 即国家或政府的利益预期, 在保障其基本利益的设计下制定相容性的基础性制度;另一方面, 要打破原有思想观念的约束, 从新的角度和出发点研究体育产权制度变迁, 集中力量针对性地解决基础性制度供给。第二, 正式性制度供给建立。正式性制度供给所涉及的方面和内容比较复杂, 不像基础性制度建立过程那样较为集中, 往往随着体育产权制度变迁的进程需要不断完善补充, 体现的是一种动态的平衡。其中最关键的是分析不同变迁时期的特点, 例如体育产权制度变迁初期相应的约束条件多, 困境大, 建立正式性制度供给时就应该找准突破口, 逐渐完善。而变迁后期, 正式性制度供给应转向注重全面性, 这样才能确保体育产权制度变迁所需的正式性制度与所处变迁的进程相容。第三, 非正式性制度供给建立。非正式性制度供给对前两种制度供给起到辅助作用, 它的具体建立主要体现在建立方式上, 因为非正式性制度涉及到人们的思想意识, 所以可以从宣传, 引导和监督的角度进行相关非正式性制度的建立。具体在体育产权制度的变迁方式上, 要注重非正式制度的相关宣传和引导作用, 突出其内在的影响, 而对体育产权变迁的具体规则应该体现引导和监督的作用。总之, 从不同的方面建立侧重点不同的非正式性制度供给是其基本出发点。

五、结语

在体育经济的整体发展中, 体育产权制度变迁日益被重视。运用制度经济学研究体育产权制度变迁的相容性环境, 既可以奠定其研究的理论基础, 又可以拓宽体育产权制度变迁的研究思路。体育产权制度变迁的顺利进行与相容性环境的建设密不可分的, 因为政府的有效作用、体育产权市场运行与有效制度的供给是关系到体育产权制度能否客服困境, 顺利完成变迁目标的关键, 并直接决定了其整体变迁的效率与质量, 所以三者构成了体育产权制度变迁的相容性环境。这三种相容性环境需要在现实的体育产权制度变迁中予以关注, 以此来推动体育产权制度的整体变迁, 促进体育经济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艳刘金生:再论我国体育体制的制度变迁与路径选择[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 2008 (6) :20-23

[2]陈军:我国职业竞技体育产权制度变迁与创新研究[J].四川体育科学, 2008 (1) :6-7.

[3]张小林戴狄夫:我国体育制度变迁与创新的新制度经济学考察[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7 (6) :1596-1598

[4]袁庆明:新制度经济学[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 2005:306~308.

[5]鲍晓明:体育产权制度创新的思路和建议[J].体育文史, 1995 (2) :17~18.

[6]黄少安:制度经济学研究 (第六辑) [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5:202-204

环境相容 篇2

中国出口贸易与环境目标相容性评估-基于环境效应分解模型的分析

在理论上,国际贸易既可能促进环境改善,也可能加重环境负担.在实际中,国际贸易对环境的影响最终可分解成规模效应、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本文通过构建一个包括政府因素在内的环境效应分解模型,对中国-出口贸易的环境效应进行了大致估算,结果发现中国出口贸易与环境目标不相容,加重了环境负担.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作 者:马建平丁建福 Ma Jianping Ding Jianfu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北京,100875刊 名:环境科学与管理英文刊名: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MANAGEMENT年,卷(期):34(6)分类号:X22关键词:出口贸易 环境 效应 相容

环境相容 篇3

长期以来, 过于分散和过小规模的传统农户经营造成农业发展的“内卷化, 同时也给环境造成较大压力。2013年的中央一号文件, 首次提出家庭农场, 并将其作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也是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基础的农户经营的创新与发展方向。在国家政策与城镇化的推动下, 近些年家庭农场有了快速发展。2013年3月, 农业部首次对家庭农场进行统计。截止2012年底, 符合条件的家庭农场有87.7万个。其中, 从事种植业的有40.95万个, 占46.7%;从事养殖业的有39.93万个, 占45.5%;从事种养结合的有5.26万个, 占6%。[1]传统的粗放式农业生产, 使得市场需求的满足与生态资源禀赋的无返还式消耗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创新家庭农场的经营契约合作模式, 有利于缓解农业生产与环境的压力。契约合作模式是经济组织通过与合作方签订契约的方式, 确定各自的权利与义务, 以获取合作效益的生产要素在空间、时间、数量上的最佳组织和选择。蔡荣以山东省果品经销企业为例, 实证研究了农业企业与农户之间合作的契约选择, 并发现资产专用性越强或货源质量要求越高, 企业越倾向于选择生产契约。[2]在实践中, 家庭农场与其他经济组织的契约合作模式主要有四种, 即家庭农场+市场、家庭农场+企业、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合作社+公司。不同的经营契约合作模式对农业生产的促进效率与影响不同。契约合作模式决定利益相关者的投资方式与管理机制, 而利益相关者的参与生产经营管理活动, 会降低代理成本与交易成本。[3]经营契约合作模式的发展与科学选择, 对家庭农场的可持续发展起着关键的作用。现有文献大多研究企业或者合作社组织对契约合作的选择, 而对以家庭农场为视角的经营契约合作模式的发展与选择的研究甚少。本文在分析四种模式特征的基础上, 分别从交易成本、利益分配机制、经营者风险偏好及环境相容等方面对家庭农场的经营组织契约合作模式的选择进行理论分析, 探求其机理, 以丰富家庭农场经营组织理论, 并为家庭农场发展政策的制定提供有益参考。

二、家庭农场经营契约合作模式的特征

1. 家庭农场+市场

农场经营者独自承担市场风险与自然风险, 这种模式的产生有几种情况。一种是由种养结合户或养殖大户发展而来的, 有一定的市场基础, 生产资源与销售较为稳定, 与其他农户相比有较强的资金实力和较丰富的业内经营经验。另一种情况则是一些初探市场的小型农场, 随着市场与风险压力空间缩小, 该类农场会出现两极分化, 要么发展壮大, 要么被市场淘汰。还有一种则是经营特色农产品的农场, 市场潜力较大, 特色产品的生产与经营决定其能获取市场超额利润, 具有较强的可持续性。再者, 就是发展乡村旅游的生态农场。该类经营模式最明显的特征是高风险、高收益, 经营者需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与价值发现能力。

2. 家庭农场+公司

以公司为核心, 公司与家庭农场建立起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利益机制和产供销一条龙的方式带动家庭农场。公司向农场提供良种、生产资料、医疗防御技术, 成品后实施收购, 减少农场经营者资金占有成本, 降低经营风险, 农场只需提供场所、设施、人工及少量资金等要素。农场经营利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业生产是否满足公司的养殖标准, 公司与农场之间形成一种内部市场交易。[4]公司从良种购进 (始端) 及销售成品 (末端) 对农场的经营活动进行监控。农场经营者未能真正实现经营管理的全部权利, 无法获得超额利润。

3. 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

生产同类产品的家庭农场自愿联合形成的专业合作社突破了家庭农场的局限, 以家庭农场为主要服务对象, 提供其所需购买、销售、加工、运输、储藏、技术及信息等服务, 促使家庭农场的规模化、专业化与集约化生产。[5]盈余按成员出资额或与合作社的交易量比例分配。制度经济学派和农业经济学派等都从理论上论证家庭农场与专业合作社结合的优越性与可行性。该契约合作模式, 风险较低, 且收益经过合作社的经营中和后往往会高于平均利润。

4. 家庭农场+合作社+公司

以家庭农场为基础, 以专业合作社为纽带, 以农业企业为龙头的经营模式, 也被称为“联合体”。公司通常负责生产经营计划和生产标准的制定、仔畜或良种的研究及供应、医疗药品的提供、生产技术的传授、农产品的收购及销售。专业合作社为家庭农场提供土地流转、信息传递、废弃物处理及申请相关补贴等服务。家庭农场按标准生产农产品。农场能获得保底收益, 三者联合, 突破单个家庭农场的局限, 取长补短, 资源共享, 延长价值链, 提高经营主体生产者剩余。从战略上控制成本, 提高产品竞争力, 增加消费者剩余。新事物在发展初期不免会出现不足, 在合作社被大出资者实际控制时, 其利益与龙头企业趋同, 而与单个农场异质时, 两者容易串谋, 进而侵占家庭农场既得利益的可能性较大。

三、经营契约合作模式选择的机理与假说

家庭农场的经营契约合作模式该怎样选择?是否与环境相容和制度安排有很大关系?以家庭为基本单位的农业经营方式, 自古以来是农业经济发展的主要形式。从封建时期个体小农租赁, 到半封建社会的地主经营式, 到新中国小农私有经营。改革后的家庭联产承包及近年兴起的家庭农场都强调了农户个体经营形式, 与其他经营组织合作的模式较少, 其规模效益也无法获取, 劳动生产率与土地生产率徘徊在低级发展水平。契约能维持参与人信念的一致性, 对农户在博弈过程中达成的合作具有关键作用, 契约合作能作为共同的认识, 可以克服有限理性, 建立信任基础, 形成精炼的贝叶斯均衡。不同的契约合作模式所带来的均衡态不同, 其所带来的规模效益和效率也不同。[6]契约合作模式的发展与选择对于农场的持续发展很重要。模式的发展及其被经营者选择存在着一定的规律, 本文从交易成本、利益分配、经营者风险偏好及环境相容等方面分析家庭农场经营组织模式的选择机理。

1. 基于交易成本的解释

家庭农场的发展促进了农业生产的专业化、集约化和规模化进程。从交易费用视角来看, 家庭农场的制度特征, 主要体现在交易方式契约化、委托代理成本低、不确定性较强、要素市场交易费用高等四方面。[7]对家庭农场而言, 交易成本包括搜寻成本、信息成本、议价成本、决策成本、监督成本及违约成本。搜寻成本为对良种、饲料、医药和交易方等信息的收集成本。信息成本为获取良种购买、生产资料选购、防疫技术掌握、废弃物处理、产品的销售信息所花费的成本, 或者是交易双方相互交流信息所形成的成本。针对契约、价格及品质讨价还价所产生的成本可归入议价成本, 而经营者决策及签订契约所需要成本则为决策成本。农场经营活动的监督、产品生产的追踪、销售信息的捕捉及合作方履约情况的获取等产生的成本被称为监督成本。如果农场违反相关契约, 则会承担相应的违约成本。

农场经营者的有限理性、投机主义、专用性投资大及信息不对称等因素决定其必然产生因人性因素与市场交易环境因素相互影响下的市场失灵, 导致交易困难, 进而产生交易成本。出于利益最大化的追逐, 农场经营者会选择交易费用最低或相对较低的经营契约合作模式。农场与市场直接对接, 经营者需要承担全部的料、工、费成本, 面临较大的风险敞口和较高的信息不对称性、较强的资产专用性, 进而搜寻成本、信息成本、议价成本及违约成本也较高。家庭农场主要是家庭成员提供劳动, 在资金与技术条件一定的情况下, 实现效率最高的经营规模, 工作量比较饱满, 劳动生产率比较高, 则监督成本和决策成本较低。农场+市场模式, 经营者有机会获得市场超额利润, 当超额利润>交易成本+风险成本时, 则该模式对于农场经营者来讲是可行, 也是有效的。

家庭农场+公司模式, 交易方式契约化, 实行公司与农场共担风险, 农场利润保底。公司通常着眼于长期收益或期货收益 (期权收益) , 通过两者的紧密合作, 内部化订单成本, 降低搜寻成本、信息成本及议价成本。公司为农场提供良种、饲料、技术和销售等专业高效的服务, 降低农场的决策成本。公司制定生产经营计划、生产标准, 派专人跟踪生产, 制定完善的合作管理制度, 畅通信息沟通渠道, 建立防违约与防道德的逆向管理机制, 相应的公司决策成本、监督成本和违约成本较高。当公司的长期收益或期货收益高于该模式下的经营成本, 家庭农场又能获得高于非农务工收入的保底收益时, 该模式仍然会是农场经营者乐于选择的模式。

在家庭农场的基础上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 形成“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模式, 主要有两种合作方式:一是“场社合一”, 即家庭农场领办或合作社理事长注册家庭农场;另一种是订立契约, 将具有各种专业化优势的家庭农场签订契约, 开展合作。在“场社合一”中易出现农场主对合作社进行操纵, 窃取生产者剩余, 农场主往往对合作社拥有所有权和控制权, 内部决策成本、监督成本与违约成本较低。又因我国家庭农场是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方向, 农场相对规模不大, 在市场中的地位不稳固, 需要付出较高的搜寻成本、信息成本与议价成本, 以实现农场与合作社的良好发展。在第二种合作方式下, 各农场之间由契约协议来维系合作关系, 经营决策权和控制权相对分散, 牵制力较强, 经营相对理性, 避免了一方独大的现象, 但也引起不低的监督成本与违约成本、决策成本。无论是何种合作方式, 只有在可预见的未来, 专业合作社与农场的合作效益大于两者合作成本时, 该种模式才被农场经营者所推崇, 发展才具有可持续性。

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与公司都是农村经济的新型经济主体, 三者的合作延长农业生产的价值链, 整个链条是否增值取决于三者是否建立良好关系, 达到真正意义上的规模效益。而欲获取良好的合作关系, 不但从信用上着眼, 还应建立完善的合作体系, 且在决策博弈中应体现三者权益, 这些无疑使得该联合体具有较高的决策成本、监督成本及违约成本。良好的合作体系能促进农业生产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及生态化, 提高市场中的谈判能力, 降低议价成本。专业的社会化服务降低搜寻成本、信息成本, 在权衡各种交易成本项目的基础上, 结合交易收益, 进而确定该模式的优劣。

2. 出于利益分配机制的思考

(1) 经营契约合作模式选择的原则。利益分配是家庭农场经营模式形成及稳定的重要决定因素。契约安排是否合理, 合作剩余分配是否体现个体决策合理性、集体收益可取性、投资报酬对称性等原则, [8]是家庭农场经营者对契约合作模式选择的理性考虑。对于农场经营者来讲, 家庭农场收益若远小于非务农收益时, 农场收益对其选择务农的激励不足, 他将不会选择经营农场, 而会趋于外出打工。这里的农场收益包括有形收益R1和无形收益R2。有形收益是指货币、有形资产等收益, 而无形收益可指家庭稳定、子女健康成长、老人能被照顾、自身的成就感、幸福指数等。若经营农场所获得的有形收益与无形收益之和大于非务农收入R3 (假定主要考虑货币性收益) , 则会选择经营农场;反之, 则选择外出打工。即R1+R2>R3, 则经营农场;R1+R2<R3, 则外出打工;R1+|R2|=R3, 则相机选择。当无形收益R2的取值为R3-R1或- (R3-R1) 时, 经营者会权衡有形收益与无形收益的重要性, 在外出打工与经营农场之间进行相机选择。在满足农场经营的基本条件后, 经营者对契约合作模式的选择同样也会考虑收益。基于利益最大化原理, 经营者会选择收益最大化的契约安排, 即Ii∈max (I1, I2, I3, I4) 。所谓集体利益的可取性, 是指各经营户选择的经营契约模式所获得的整体收益应该大于其采用其他经营方式所获得的收益, 且具有1+1>2的协同效应, 逻辑表达为。经营户为契约的形成与选择投入生产要素, 专用性资本较大, 其所期望的收益也较大。在某种模式下, 若耗费的资源取得收益小于经营户的期望值, 则经营户将不会选择该契约, 即经营户选择某种契约模式需满足以下条件:

为选择某种契约合作模式的期望值, Io为选择其他契约模式下能获得的收益, IB为无风险银行存款利息收益, C1、C2、C3分别为寻找其他契约合作形式所耗费的交易成本、组织成本和退出成本。经营者乐意选择的模式, 是在保证无风险收益的基础上, 其期望收益大于选择其他契约模式所获取的收益。该期望值收益就算扣除交易成本, 原有契约合作的退出成本仍大于其他契约模式的收益。投资报酬对称性是指投资者投入与回报要相对应。农场经营者投入大量生产要素, 产生较高的专用性资产, 其所期望的收益值应大于资源禀赋的占用和使用成本Cj, 即。

(2) 契约合作模式选择模型的建立。在符合以上原则基础上, 建立模式选择的模型分析四种模式下家庭农场所获取的利润。

(1) 家庭农场+市场。假定每年农场可销售的产品数量有Q1, 市场价格为P1, 单位产品的营业成本为Cm, 交易成本Ct, 环境成本Ce, 利润π, β为风险调整系数, 则π=[Q (P1-Cm) -Ct-Ce]β, 农场直接与市场对接, 经营者独自承担全部的市场风险与自然风险, 经调整后的农场收益会低于未经调整的收益。

(2) 家庭农场+公司。依据交易情景各变量的取值区间不同, 该模式又分为松散型、半紧密型和紧密型三种。松散型的市场成分占绝对地位, 紧密型的管理成分占绝对地位, 半紧密型介于两者之间。随着农业产业一体化的发展, 两者的结合逐渐趋于紧密型发展。我们以紧密型为例分析公司将农场大部分经营活动纳入公司的管理范畴, 公司根据市场行情及农场精力投入情况制定交易价格, 在虚拟的内部市场进行交易。假定公司支付给农场的产品价格为P2, 农场提供的产品量为Q2, 农场节约饲料、防疫、医疗等服务费所占用资金的成本为r1, 获取项目补贴收益r2, 税收优惠收益r3, 废弃物处理后的收益, 包括使用沼气、沼液、沼渣所节约的燃料、电费和动力费、肥料费r4。农场经营成本包括投入专用资本折旧费C21, 资金使用费C22, 资源投入的机会成本C23, 家庭用工C24, 雇佣工人工资C25, 废弃物处理成本C26, 场地租金C27, 水电热费C27。利润, 与公司合作, 农场能获得稳定收益, 风险较低, 所以风险系数假定为1。

(3) 家庭农场+合作社。假定该模式下的合作社采取收购、返利加分红的利益分配方式。单个农场从联合体所得到的收益包括销售收入、交易额返利及计作股份的资源禀赋分配的收益。假定合作社支付给成员农场的价格为P3, 农场能提供的产品Q3;若返利根据交易量进行返利, 设n为返利率, 即返利金额/总返利金额的比例, 则返利额为;[9]若设合作社计提的盈余公积、弥补亏损等的金额占总利润的比例为1, 用作股份的资源禀赋量为Wi, 合作社总的资源禀赋量为W总, 则计作股份的资源禀赋的收益, (1-n-1) π总/W总×Wi, 农场所承担的成本有生产成本包括良种进价C31, 饲料或其他生产资料C32, 人工C33, 医疗防疫C34, 专用资产折旧C35, 水电动力费C36, 投资入股资源的机会成本C37, 资金使用费C38。

经营者所得的利润为, rs同rk。

(4) 家庭农场+合作社+公司。合作社将分散的家庭农场联合起来, 提高农户的市场谈判能力, 并与龙头企业或公司进行合作, 组成一个“联合体”。通常是合作社向单个农场按结算价收购产品, 进行加工整理, 又以协议价销售给公司。假定合作社与农场的结算价为P4, 公司收购合作社产品的价格为P40, 收购的产品数量为Q4, 合作社的运行成本、计提盈余及弥补亏损的金额为M, 则合作社未分配利润为 (P40-P4) Q4-M;若合作社也是采取一次结算、二次返利、三次分红的方式分配利益, 返利分红率m, 则农场获得的返利分红额为m[ (P40-P4) Q4-M]×Wi×W总。合作社降低了交易成本, 提高单个农场的市场谈判地位, 能获得比单独或与公司直接合作农场高的收益。当合作社的介入能使农场收益增加的幅度大于其直接向市场销售的平均收益, 则该合作模式被农场选择的概率非常大。家庭农场利润表达如下:

rt同rk, Ch4同Cg3。

Vi∈max (π1, π2, π3, π4) , 农场经营者往往会趋向能使其获得最大利润的契约合作模式。在评价模式利益分配是否合理时, 学者通常还会考虑用满意度来衡量, 鉴于文献研究的发展, 本文用和谐度作为评价指标。和谐度越高的模式, 畜产品供应链条越稳定, 吸纳外部资源投入的能力则越强, 即经营者选择该类模式的几率越大。[10]根据和谐理论中不和谐定义, 则和谐度为。Φ′ (v) 为现实和谐状态的值, tij是理想和谐状态的值, δi为成员i对利益分配影响促进作用数量, δ′i为成员i在联合体中的权重。

将利润与和谐度作为变量建立模型, θ1和θ2分别为利润与和谐度在契约合作联合体中的权重, 该值可以通过调研和专家咨询法来确定。利润πi越大, 则比值越大;同理, 和谐度Hi越大, 比值也越大。某种组织模式下, Fi值达到最大, 则该种模式被选择的概率也最大。

3. 基于经营者风险偏好程度的解释

经营个体的契约选择行为与风险态度有较紧密的关系。Harris.Jenkins和Glaser在研究男性与女性面临不确定决策的契约选择时, 发现风险偏好型个体倾向于选择自我雇佣契约, 风险中立型倾向于选择绩效工资契约, 风险厌恶型倾向于选择固定工资契约。[11]自我雇佣型契约的重要形式为个体创业。Kihlstrom和Laffont提出风险厌恶程度是决定个体成为企业家或被雇佣者的关键因素。[12]

家庭农场的发展会面临市场风险、自然风险、融资风险及内部经营风险等。面对信息不对称性的经营决策, 经营者会有不同的风险态度。风险爱好者往往在风险中更愿意得到期望收入而不是期望值收入, 喜欢收益的动荡超过收益的稳定。效用函数呈凸型。假定Xi为不同概率下的收益, λi为获取收益的概率, 则U[λX1+ (1-λ) X2]<λU (X1) + (1-λ) U (X2) , U′ (ω) >0, U" (ω) ≥0, 一阶与二阶导数都为正, 表示财富越多越好, 边际效用不会因为财富增多而减少, 属于“赌徒”心理。依据Harris.Jenkins分析持风险爱好态度的农场经营者倾向于选择自我雇佣型契约, 即为“家庭农场+市场”的经营模式。该契约关系中风险最大, 或有收益和期望效用值也较高, 满足风险爱好者的效用函数条件。风险回避着 (厌恶者) 和中立者则通常会在其他三种经营模式中选择。假定经营环境相同, 风险规避者或厌恶者会想法回避不确定下的决策而宁愿牺牲部分期望收益以选择有确定结果的方案, 其效用函数为U[λX1+ (1-λ) X2]>λU (X1) + (1-λ) U (X2) , 图形呈凹形, U′ (ω) >0, U" (ω) ≤0。边际效用随财富增加而递减。风险厌恶者宁愿支付一定的费用或者承担一定的代价来获取无风险收益。这一费用或成本类似于“保费”, 也即风险价格, 依据效用函数可推, U (ω-λ) =λU (ω+σ) + (1-λ) U (ω-σ) , λ被定义为风险价格, σ为增加的财富, 则, 由此我们可看出。风险价格=λ×方差×风险厌恶程度。即风险越大, 风险厌恶程度越高, 则风险价格越高, 经营者愿意放弃的收益或支付的价格也就越高。

“家庭农场+公司”模式中, 农场除了承担一定的生产风险外, 市场风险、融资风险和经营风险等都可在最大程度上避免, 而公司则需要承担除生产风险和一定融资风险外的所有风险。通常公司给予农场的收购价比市场价低, 这一差价可认为是风险价格大小的驱动因素, 也是公司承担其他风险的一种补偿。该差额越大, 则选择这种契约合作方式的经营者风险厌恶程度也就越高。农场经营者接受这一价差, 当农场收益大于非农场收益, 则其会选择放弃该模式转而将生产要素投入其他生产模式。在“家庭农场+合作社”的契约关系中, 农场以生产要素入股, 负责生产农产品, 而合作社为各合作农场提供产品加工、深加工、技术社会化服务, 产品由合作社收购并对外销售。该种模式下农场承担几乎全部生产风险、部分管理风险、融资风险及市场风险, 仅次于“家庭农场+市场”的风险程度。这种经营模式将不会引起风险厌恶程度高的农场主的兴趣, 或许为风险中立者备选方案。将公司、合作社与家庭农场进行有效结合, 是家庭农场契约协作的又一种选择。农场承担一定的生产风险, 较低的市场风险, 自然风险也可在合作社与公司协同作用下达到最小, 而公司几乎承担全部市场风险与管理风险, 该模式下农场面临的风险最小, 或有收益也较少, 往往成为风险厌恶程度高者的主要选择。

4. 运用环境相容性的理解

相容或相容性在逻辑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领域中都有相应的解释。马建平综合多学科的概念界定出共同的内涵特征, 即两个或两个以上发生联系的考察对象间互不矛盾、不冲突、不影响和不侵害, 若考虑对象间相互改善、改进或促进, 则不仅相容且相容性不断优化。[13]相容性在经济学领域中由W.阿瑟.刘易斯在《在经济增长理论》中提出, “制度、观念或环境与经济增长相一致, ”他认为政策法规、人们的思想观念、经济市场以及自然环境与生产相容, 则促进经济增长;反之, 则抑制经济发展。家庭农场是随着农村经济发展而来的新型经济主体, 其经营组织契约协作模式选择的科学性和适合性与环境相容性有很大关系。在某种环境下, 通过协调各项关键要素, 发展组织经营模式, 使其与发展环境相容, 则经营者能获取因各要素之间互补或协同所得到的效益;若协调努力程度不够或者协调最终结果不成功, 则农场经营模式与环境中的关键要素之间无法相容, 经营者也无法获取最佳收益。

我们本文中所讨论制度环境、市场环境、文化环境和生态环境。可以通过扶持政策的制定、市场的完善、文化素质的提高及生态环境的保护等途径进行协调, 当农场选择一种契约合作模式进入某种环境, 借助政府与市场等力量来达到与各项关键要素间的相容, 则该合作模式适应该环境。家庭农场是一种特殊的制度安排, 制度供给与需求的均衡是家庭农场形式的主要动因。[14]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 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 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 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 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农场经营者拥有相应的土地使用权, 在农村土地流转政策的支持下进行租赁、转包、互换、使用权转让等以实现农场客观条件上的规模。2014年2月, 农业部发布《农业部关于促进家庭农场发展的系列指导意见》, 从工作指导、土地流转、落实支农惠农政策、强化社会化服务、人才支撑等方面提出促进家庭农场发展的具体扶持措施。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新增加的农业补贴要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业合作社倾斜。良好的政策环境下, 家庭农场得以有较好的发展空间与平台。不论何种经营模式的农场, 在大制度环境下都是相容的, 与经济发展目标一致。而约束性的具体规章制度及其实施力度对经营模式的选择有较大影响。如, 环境规制的实施强度影响农场在现有资源禀赋约束下的经营规模与契约协作方式。环境政策实施强度大, 农场所支付的环境成本较高, 若政府的扶持政策针对农场主较强, 且扶持效应能抵消由于生产要素投入有限而产生的负面影响, 则经营者会选择适度规模的独立经营, 即直接与市场衔接。若政府直接对农场经营者扶持的针对性较弱, 且对合作社或公司的信任度明显高于单个农场, 则农场趋向于合作社或公司合作。

市场环境涉及产品供需状况、价格波动情况、信息渠道的畅通性、市场的自然地理位置、消费文化、生产要素市场及产品竞争等多种元素。市场中农产品价格浮动在消费者承受范围之内时, 需求价格弹性相对较小, 而供应价格弹性较大, 当需求大于供应, 农场经营者往往会选择直接向市场销售产品, 赚取市场超额利润。在比较完善的市场体系中, 交易双方信息比较充分, 市场中不确定性较低, 基于利益最大化的驱使, 农场经营者会选择独立经营也就是自雇佣契约形式。反之, 出于对风险的规避, 会选择与合作社或公司合作。市场中同类产品供大于求, 且异质性较差, 竞争较大, 价格波动幅度大, 市场风险大, 家庭农场会选择规避风险, 与具有较强抗风险能力的龙头企业或公司合作, 获取保底稳定收益。若市场供需稳定, 价格波动幅度在生产者与消费者承受范围之内, 而对于单个农场而言, 生产要素市场尚需完善, 生产要素交易成本较高, 信息沟通渠道不畅, 农场出于长期的发展需要会寻求多个资源禀赋持有者进行合作, 这也就促使在多个农场基础上发展专业合作社, 进而降低产品交易成本, 提高生产者与消费者剩余。产品销售市场自然地理位置的区位劣势, 消费文化的差异性较高, 技术壁垒高, 整体风险敞口超过合作社可控范围, 则合作社倾向于寻求更强实力的集团公司合作, 龙头企业强大的资金和资源实力, 完善的销售体系及较强的市场开发能力等优势能有效抵消以上的负面影响。农场经营者思维的开阔、文化素质的提高、自尊心的满足以及自主创业的幸福指数高于其他方式, 其偏好“农场+市场”。农村文化环境包容性高, 能妥善处理先富与后富的关系, 农民致富目标与共同致富愿景一致, 则合作社的产生及公司的加入将容易与农村经济发展兼容, 农民也能欣然接受自己获取平均利润, 公司获取采取先进技术及管理的价格补偿。生态环境承载力也是另一种阀值, 该值越高, 生态环境消纳污染的能力越强, 农场所支付的环境成本就越低, 传统养殖方式仍可沿用, 在市场及其他环境相容时, 经营者自我雇佣的欲望就越强。若农场的生态环境承载力较低, 污染物产生的规模效应、结构效应及技术效应所构成的环境总效应大于零, 靠农场自身无法达成与生态环境相容, 需要引入外部变量政府及公司的进入。政府能提供一定的资金进行治理, 改善环境, 公司能提供先进的治污技术及生产后续管理, 合作社能提供农场生产的社会化服务。多种要素的协调努力, 促使农场选择适合的契约协作模式与生态相容, 并优化管理, 取得农场的规模效益。

参考文献

[1][14]何劲, 熊学萍, 宋金田.国外家庭农场模式比较与我国发展路径选择[J].经济纵横, 2014, (08) .

[2]蔡荣.龙头企业与农户合作的契约选择及决策权配置研究[J].软科学, 2013, (02) .

[3]浦徐进, 范旺达, 曹文彬.不同交易模式下公司和农户双边投资行为以及合作社最优规模研究[J].管理评论, 2014, (06) .

[4]张东柱, 金剑峰, 胡浩民.“公司+家庭农场”的现代农业生产经营模式:基于温氏集团案例研究[J].学术研究, 2012, (10) .

[5]邓军蓉, 祁春节, 汪发元.农民专业合作社利益分配问题调查研究[J].经济纵横, 2014, (03) .

[6]肖卫.有限理性、契约与集体行动:中国农民合作的产生与效率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博士论文, 2011.

[7][8]赵海.家庭农场的制度特征与政策供给[J].农村金融研究, 2013, (12) .

[9]曾明星, 杨宗锦.农民专业合作社利益分配模型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 2011, (03) .

[10]薛婷.农产品供应链利益分配机制优化分析[J].商业时代, 2014, (23) .

[11]Harris, C.R., Jenkins, M., Glaser, D.Gende Differences in Risk.Assessment:Why Do women take Fewer Risker than Men?[J].Judgment and Decision Making, 2006, (01) .

[12]Kihlstrom, R.E, Laffont, J.J.Implicit Labor contracts and Free Entry[J].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983, (03) .

制度及其相容性 篇4

[摘 要]制度是思想观念的外化,任何制度都表达着某种思想观念。本文探讨了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的思想文化根底,蕴涵的哲学文化理念,进而探讨了该制度与中国思想文化的“相容性〞问题。

[关键词]知识产权

哲学文化

相容性

一、知识产权制度的相容性问题

制度是思想观念的外化,任何制度都表达着某种思想观念。并且,思想观念与制度乃至物质往往结合为一个整体,互相支持,从而这些具有高度一致性与融贯性的思想、制度与物质,在总体上便可以称为“文化〞。而孤立的没有支持的制度或物质或思想都不可以称为文化,所以文化是一个关乎思想、制度与物质的一致性的概念。[1]那些缺乏思想支持的制度,也就是与固有文化不相容的制度,往往是新创制的,或者是引进的。由于与固有文化适应不良、“水土不服〞,这些制度的绩效常常不容乐观,推行它们的制度本钱较高,这就是所谓制度与文化的冲突,它实际上涉及制度的“一致性〞或“相容性〞问题。

“一致性〞或“相容性〞是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瑟。刘易斯在其名著?经济增长理论?中提出的,即“制度、观念或环境与经济增长相一致〞。[2]一致性包括三个方面:制度与经济增长的一致性,制度体系自身的一致性,以及制度与其他经济政治环境的一致性。其中制度与经济增长的一致性指的是,“制度对经济增长的促进取决于制度把努力与报酬联系起来的程度,取决于制度为专业化和贸易所提供的范围,以及制度允许寻求并抓住经济时机的自由。〞[3]而制度体系自身的一致性指的是影响经济开展的制度是一个完整的体系,除最核心的宪法、一般法律、政令等表现为正式约束的“硬〞制度外,还包括宗教、伦理和家庭等“软〞制度,以及价值信念、道德观念、风俗习惯和意识形态等“软〞制度。种种制度间形成复杂的相互祸合,并能适应于其他政治经济环境从而可很讲经济开展那么我们认为存在制度相容性。此时作为一个整体的制度体系可充分发挥功能,与制度效率正相关。反之,各种制度不但不能同时共存、相互促进反而相互掣肘,或即使相互适应、相互促进但不能适应于其他经济政治环境,那么制度相容性很低,制度的整体功能就要大打折扣。制度相容性的意义在于它是影响制度效率的重要因素,是制度变迁成功与否的决定性因素。

具体到知识产权制度,它的一致性或相容性指的是:首先,知识产权作为“硬〞的法律制度与其它法律制度即“软〞制度〔包括宗教、伦理、风俗习惯等〕之间的一致性;其次,知识产权制度与其它政治经济环境的一致性;再次,知识产权制度对于经济开展的支持程度,也即与后者的一致性。知识产权制度的相容性或称一致性,是关乎它在中国的走向的决定性问题。而知识产权制度在中国之命运和走向,涉及这样几个问题:第一,中国为什么没有通过需求诱导而不是政府推进,自发地产生知识产权制度。第二,中国固有的环境,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是否适合移植知识产权制度,以及进行制度移植面临的主要问题。以下笔者试做一解析。

二、中国为什么没有自发产生知识产权制度

中国为什么没有自发产生知识产权制度呢?[4]笔者认为,制度创新是多种条件共同孕育的结果,除需求冲动的刺激外,还受制于政治、经济、文化等等多种因素。

首先,受传统文化和所有权制度等等的影响,诱导制度变迁的获利冲动相对缺乏。儒家伦理提倡重义轻利、知足长乐,受其影响,社会群体普遍缺乏无止境地追求物质利益的冲动。而根据马克斯。韦伯的研究,永不满足地追求物质利益地冲动,对享乐倾向的鄙视,以及以精确的算计为根底的理性,是开展资本主义的精神动因。马克斯。韦伯曾指出,注重“勤勉〞、“苦行〞的新教伦理观念是导致“资本主义精神〞产生的一个重要因素。他认为,新教徒为了证明自己是上帝的“选民〞,便努力从事世俗商业活动以获得财富,因为一个人拥有财富的多寡是他是否被上帝“选中〞的标志。于是,新教徒们打着“为增加上帝的荣耀〞的旗号而不知疲倦地、争分夺秒地辛勤工作,不断地去赚钱和积累财富。正如美国早期资产阶级的著名代表人物、被韦伯称为“浑身上下渗透着资本主义精神〞的本杰明。富兰克林所说:

“切记,时间就是金钱。假设一个人凭自己的劳动一天能挣十先令,那么,他这天外出或闲坐半天,即使这期间只花了六便士,也不能认为这就是他全部的消耗,他其实花掉了或应该说是白扔了另外五个先令。〞[5]韦伯认为,这种为了追求金钱而争分夺秒地劳动的精神正是一种“典型的资本主义精神〞,而这种精神显然与注重勤勉、苦行的新教伦理有着某种内在的联系。韦伯把无休止地追求物质财富、惜时如金、辛勤工作的精神当成资本主义精神的一个重要内容,而这种精神来源于新教伦理。而中国传统文化中恰恰缺乏这种不知疲倦地追求财富的冲动。

其次,行政权力的过度膨胀为超经济的剥削创造了条件,这使得人们更多地会利用权力而不是通过理性的算计来获利。在古代中国,“财富跟着权力走〞,攫取权力是致富最为便捷、可靠的途径〔“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类似的证据俯拾即是〕,加之长期重农抑商,“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学而优那么仕〞,人们获利的冲动更多地是通过非经济的手段得到满足,而难以从中诱导出经济理性行为。而由于官商勾结等等,商人往往借助官府的力量聚集财富,其经济活动也并不完全遵循目的——工具理性。

不但古代中国缺乏内生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的条件,在当代中国以及其他开展中国家,制度变迁也缺乏必要的条件。新制度经济学家认为,开展中国家和地区不仅缺乏资本、技术和高素质劳动力,更缺乏有效的制度,一种能优化资源配置、降低交易费用和迅速启动经济增长的制度安排,因此创新更有效的制度即进行制度变迁十分必要。但对需求诱导性制度变迁具有至关重要影响的市场主体力量相当弱小,无力响应国内外市场条件的变化;鼓励机制本身的缺陷使企业缺乏自发倡导、组织和实行诱导性制度变迁以响应新的获利时机的动力。因此,对市场扩张和新制度安排的要求并不迫切,必须有外部力量强制性地进行制度创新以刺激市场发育和对现代经济制度的需求,把制度推进新的轨道。政府作为唯一能涵盖全社会的强大政治经济组织,拥有很大的资源政府主体的行为,因而成为责无旁贷的主要制度供应者。从而“在一定的宪法制度和行为的伦理道德标准下,权力中心提供新的制度安排的能力和意愿是决定制度变迁的主导因素〞。[6]

三、中国知识产权制度移植的状况及面临的问题

中国曾经历了两次大的知识产权法移植过程,一次发生在清末和民国时期,另一次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迄今仍在进行。两次移植过程都遇到了许多矛盾,其中第一次移植几乎完全是失败的,第二次移植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仍面临许多问题。个中原因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安守廉在?其输书不算偷:中华文明中的知识产权法?

[7]一书中曾经作了分析。他指出,首先,古代、清末和民国时期的中国都不具备接受知识产权制度的条件和环境。没有工业化的大规模生产,文盲占大多数,加上战乱和改朝换代,使得知识的传播有限,知识产权的侵权情况也就缺乏以使中国百姓感到有法律保护的需要。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特别是近20年来,虽然具备了大规模生产知识的条件,文盲人口也大大减少,但意识形态和所有制观念与现代知识产权的概念还有相当距离。另外,“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的传统儒家思想与知识产权保护的宗旨背道而驰。中国士大夫以“偷〞书和被“偷〞书为荣[8],新中国文化工作者是为国家和人民而写作,哪里会为什么“产权〞而对簿公堂呢?他认为植出国家强行灌输、植入国家盲目照搬也是使知识产权法不能适应中国特殊时代和环境而夭折的原因之一。

安守廉所说的,实际上还是制度相容性的问题。在中国,知识产权制度的相容性首先是指它与其它政治经济环境和软、硬制度之间的一致性。中国现行知识产权法律制度是移植而来,属于“政府推进型〞而不是“需求诱发型〞的,而兴旺国家的知识产权法律制度那么是需求诱发型的。在这些国家,政府的作用主要表现为为制度创新创造有利的环境和对创新进行确认,是创新的“调速器〞,这和由政府通过命令或法律强制推行的制度变迁完全不同。需求诱发性制度有较高的相容性,国家法律、政令、伦理道德、风俗习惯和意识形态之间有较高的一致性,制度的绩效比较高,而政府推进型制度的相容性那么比较低,法律、政令等“硬〞制度与宗教、伦理和家庭等“软〞制度与价值信念、道德观念、风俗习惯和意识形态等等思想层面的“软〞制度之间往往存在桎梏,法律制度难以发挥实际的作用,制度运行的本钱偏高,法律失效的情况比较突出。这里存在一个“路径依赖〞问题,亦即制度变迁在改变原有制度轨迹的同时又受原有制度的制约,需要制度体系中创新的局部与其他局部间保持协调。在政府推进型制度变迁中,易于由政府主导强制变迁的法律和政令等制度与变迁慢且政府不易主导的非约束性制度间的相容性问题十分突出,政府主导变迁的法律和政令间也存在相容性问题。国家法律、政令、伦理道德、风俗习惯和意识形态间是处于互相适应还是互相矛盾的状态,以及制度是否适应于国内国外环境,是制度移植国家面临的重大问题。在中国,知识产权制度与传统价值观的不相容是显而易见的。在古代中国,“偷〞书不算“偷〞,偷者和被偷者〔抄袭者和被抄袭者〕都或多或少地以“窃书〞为荣,而且中国人还常常利用“反向假冒〞来扩大自己的著作的影响。与将他人的著作据为己有或擅自印行相反,古代中国知识分子有时会将自己的著作署上他人的名字,因而产生了一些不朽的“伪作〞,这些伪作的真实作者始终是个谜。[9]另外,中国人往往“述而不作〞,通过对前人著作的润色、编纂来阐释自己的观点〔所谓六经注我、我注六经〕,许多著作往往经历多人之手,并非成于一人一时,要确定其著作权十分困难。再者,传统知识分子认为著书立说是“代圣人立言〞、“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神圣事业,不是营求物质利益的工具,也就是说他们关注的是著作的社会效益而不是经济效益,他们头脑里缺乏著作财产权观念。在他们那里,知识与经济没有多少“相容性〞或“一致性〞。

其次,在一个开展中国家,在温饱问题刚刚解决、衣食住行等根本生活问题尚未完全解决的国度,相对薄弱的经济根底难以支付保护知识产权需要的高昂费用,存在知识产权制度与经济开展之间的一致性问题。总体上我们可以肯定“知识产权制度存在的合理性就依赖于这样一个前提——‘知识产权制度能够促进整个社会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的进步’〞[10],但是由于人和人的权利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社会整体进步和社会个别人或群体的权利之间、社会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其他方面的开展之间、科技兴旺国家与开展中国家之间、以及科学技术进步的此方面与彼方面之间都可能发生冲突,在知识产权与其他权利之间如何作出适当的安排,以促进人的权利的全面、充分的实现,尤其是促进开展中国家人权的实现,是一个值得认真研究的课题,解决不好这个问题,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的合理性就会划上一个问号。

在当代中国,对知识产权的态度是褒贬不一的,从来没有任何一种财产权象知识产权一样引发过社会的广泛关注和剧烈争论。一方面有人不遗余力地推动知识产权保护事业的开展,另一方面那么有人惊呼知识产权在当代中国已经演变为神圣的“符号〞,在中国知识产权保护不是缺乏而是过度了,我们的知识产权保护与兴旺国家保持同样的水准是不现实的。2001年前后围绕计算机软件保护问题发生的争论可以反映这种状况。争论中有些激进者要求“知识产权保护停止〞,中庸者那么呼吁既要保护知识产权,又不能进行过度保护,要在知识产权的保护和限制之间寻求适当的平衡。2001年底,著名经济学家汪丁丁、IT评论家方兴东等十余人联名发出?关于合理保护软件知识产权的呼吁书?[11],提请全社会、尤其是学术界、有关决策机构等注意处理好知识产权与社会其他利益之间的关系,主张“在知识产品的所有权方面,应当在专有权和共享权之间保持均衡;在软件开发商的权利义务方面,应当在其经济利益和社会责任之间保持均衡;在各利益主体方面,应当在生产商知识主权和消费者知识主权之间保持均衡;在促进软件产业开展方面,应当在少数软件企业利益和软件产业整体利益之间保持均衡;在执法效果方面,应当在保护技术创新和保障社会公共利益之间保持均衡;在立法基点方面,应当在促进国内兴旺地区和开展中地区的平衡协调开展、适应不同地区的不同要求上保持均衡;

在中外知识产权保护博弈方面,应当在某些外国超越WTO标准的保护水平要求和中国开展现状所要求的保护水平之间保持均衡。〞他们进一步申言,“我们赞成保护软件知识产权,但反对只顾及权利人利益、不顾及社会公共利益的保护,更反对保护垄断暴利;我们赞同使用正版软件,但反对以反盗版为名强行推销‘暴利正版

’;我们支持对社会进行知识产权观念的普及和提升,但反对以保护自己的垄断利润为目的而夸大事实、误导舆论;我们支持在中国按照W

TO标准保护软件知识产权,但反对借WTO之名过度保护特定利益集团的垄断地位和高额利润;我们支持对制造销售盗版的打击,但反对超WTO标准、不顾社会开展现实过度损害消费者利益;我们尊重知识产权,但我们同时呼吁合理保护知识产权;我们支持建立健全我国的知识产权法律体系,但我们同时呼吁尽快制定我国的反垄断、反暴利法律法规。〞这份呼吁书与方兴东、王俊秀的能中国软件知识产权保护的十大关系?[12]互相参证,成为一种十分有代表性的意见。与此相反,一些企业和学者那么认为知识产权保护在中国不是过度,而是不够,呼吁进一步加强全社会的知识产权意识、促进知识产权法的实施。有人指出这些群体和个人有将知识产权“神圣化〞的倾向。

在中国之外的开展中国家,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移植过程中也发生了一些值得注意的现象。2001年4月26日,也就是第一个世界知识产权日前夕,?参考消息?报道说,南美一些艾滋病高发国家政府宣布,这些国家的企业无须获得美国等兴旺国家的专利许可就可仿效其专利技术制造抗艾滋病新特药品,此举旨在保证开展中国家的患者可以以他们承受得起的价格获得治疗艾滋病的药物。这一举措无疑对知识产权的跨国保护提出了一个十分值得研究的问题:在保护兴旺国家的知识产权与维护开展中国家的根本人权方面如何取得平衡?扩而广之,在特定国家内部是否也存在知识产权与根本人权平衡的问题?该如何应对这一问题?

结语:不能作为答案的答案

这里需要重复开篇时提出的观点:制度是思想观念的外化,任何制度都表达着某种思想观念。知识产权作为一种特殊的财产权,它的出现和开展有着深刻的政治、经济、文化与哲学的背景,尤其是与西方特定时期的特定文化与哲学理念分不开。不管这些西方的理念是不是充满着“欧洲中心论〞或殖民主义的色彩,我们都必须努力去了解它,因为只有透彻地理解知识产权法律制度背后的哲学与文化理念,我们才能够理解类似的制度在中国的现实状况,以及它的开展趋势,对中国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的开展方向有符合中国国情的看法,而不总是步西方社会的后尘。[13]我们认为,制度的绩效取决于它的相容性,亦即其自身内部的一致性以及与它外部环境的一致性,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的相容性是关乎它在中国的现状及开展趋势的关键所在,因而知识产权的法哲学研究、亦即对于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的理念及其哲学文化背景的研究是十分重要的。本文不揣浅漏,小试硅步,请专家指正。

注释:

[1]文化的概念有许多种,笔者这里只是在一个相对狭窄的范围内使用这一概念。

[2][3][英]w·阿瑟·刘易斯?经济增长理论?,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5页,第176页。

页。

[4]有人认为中国在宋代就开始对著作权进行保护,因而不能说中国古代没有知识产权制度。但笔者认为,有某种著作权或商业秘密保护措施,不意味着系统地建立了知识产权制度。西方的知识产权制度由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三大体系组成,其种种精妙复杂的制度安排,决非萌芽时期的中国著作权或商业标识权可以比较。

[5]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三联书店1987年版,第33页,第123页。

[6]杨瑞龙优:?制度供应?,?经济研究?1995年第8期。

[7]William

Alford,To

Steal

a

Book

is

a

Elegant

Offense,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Stanford,California,1995

[8]“偷书不算偷〞之“偷〞,侵害的是书籍所有者的物权,而不是书作作者的知识产权。安守廉教授所说的“偷书〞,实际上指的是“天下文章一大抄〞意义上的直接或变相的抄袭,涉及作者的著作权。安氏对于

“偷书不算偷〞的理解和运用与一般人有出入。

[9]中国著名的伪作包括古文?尚书?的一些篇章,横帝内经?,以及托名孔子的某些著作等等。另外有的学者认为汉代的刘向、刘欲父子对?国语?、?生传?等等重要的先秦典籍进行了篡乱。顾领刚指出,做伪的规律是越后出的著作假托的时代越早。

在班级管理中开展心理相容教育 篇5

一、技工学校班级管理现状分析及在班级管理中开展心理相容的必要性

国以民为本,校以班为源。班级在学校中是最为普通、基本又最为核心的细胞组织。它是学校教育的基本单位,是学生学习的主要阵营。评价一个班集体的标准,往往是以是否具有活力,是否健康,是否心理相容为准绳,而往往这些标准的实现,都需要一个处事有方,管理有道的高素质、高效率的班主任,一马当先,为学生作表率。这样的班主任,不仅要制定出一套奖惩严明的纪律和制度,更需要一些执行有力,做事有度的班级干部更好地协调和处理学生之间的问题和矛盾。尤其在技工学校这类院校中,往往会出现一些诸如:宿舍成员关系矛盾问题、恋爱失恋心理问题、相互排挤勾心斗角问题、猜疑信任问题以及经济财物问题等,一个班级做到真正意义上的相处融洽还是有些困难的,只有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才能给班级成员以舒适感和归属感,减少冲突和矛盾的产生,所以说构建心理相容的班级小环境是十分必要的。

二、提出开展心理相容教育的措施

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应针对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及个性差异,分析客观存在的因素,从以下几方面开展积极有效的心理相容教育。

(一)重视班干部的培养来加强心理相容教育

班主任管理好班级,就需要在一定程度上正确引导班干部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因为年轻气盛的他们,情绪体验强而波动较大,而且他们一般不善于调控自己的情绪,这正是同学间出现纠纷,同学关系恶化的导火索。因此要教育学生学会换位思考,让其明白情绪具有传染性,以防发生“踢猫效应”,同时要教育学生注意修养,提高境界,即让学生学会笑对同学,笑对生活。这样就能心平气和地解决同学之间的冲突和分歧,使大家达成一致的意见。班干部能以身作则,严于律己,与同学能坦诚相待,相互沟通,让同学们信任,学生之间互相理解,心理相容,这对班级凝聚力的形成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二)引导学生提高人际交往能力来加强心理相容教育

众多调查发现,最困扰技工类院校学生的问题就是如何正确地处理人际关系。例如,某同学非常好交往,他对班上的同学都很热情、友好,但他发现同学们对他并不怎么喜欢,原来他在交往中有许多不良的行为习惯:借别人东西不打招呼,说话时粗声大气且爱打断别人说话等。此外如何处理好与女同学的关系也是重中之重,女生虽然是弱势群体,但是自身的性格决定了她们好嫉妒、爱攀比、乱猜疑等特点,而这些致命点也会造成同学之间的关系不良,纠纷不断,不满四起。因此,要想建立心理相容的班集体,那就必须引导学生学会与人交往。

1.加强交往教育,促进沟通,增进认识,加强反省,促进了解,是鼓励学生在交往过程中相对有效的方法和措施。在新生入班后,我会让学生上台用一句话形容自己,如我是一位勤奋的×××,通过一个简单的自我介绍,让学生彼此有了基本的了解,有利于学生相知相识。

2.引导学生以“尊人者,人尊之”“常思己过,莫论人非”“宁可人负我,不可我负人”等为主题写日记,有利于使学生养成尊重人、理解人、帮助人、原谅人的好品质,培养良好的待人接物习惯。掌握一定的交往艺术言语,应做到亲切礼貌,举止大方得体。在每个星期五下午的班会中,我会有目的地设计人际交往的主题班会,如“如何做一个受欢迎的人”“化干戈为玉帛”“学会与人沟通”“悦纳他人”等,让每个学生都能掌握人际交往的技巧,这样与他人、与集体的关系就会融洽和谐,个人也会感觉心情舒畅。

3.建立和谐人际关系,促进相互认同感。只有在不断的交换信息的过程中,才能促使同学之间相互了解和感情交融,不断地求同存异,不断地改变自我,引导同学要努力寻求交往双方的共同点,发现人际知觉中的相似性,做到全面、客观地认识自己和他人,形成正确的交往观念,提高班级的心理相容性。

(三)巧用艺术性的批评,达到心理相容

每个班主任都要严格要求自己,要自尊、自重,时时以爱护学生的态度去开展工作。对待学生要一视同仁,学会倾听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和学生交朋友,了解、理解、关爱学生,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其次对待犯错的学生无论是雷霆万钧的批评还是和风细雨的训导,都必须讲究艺术,建立批评的心理相容,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用说理的方式,打动学生。这个学期开学,我带的是一个新生班,学生第一次参加学校的升旗仪式,很多学生很早就到操场集合了,直到升旗仪式开始了,还有两位学生迟迟未到,升旗仪式完后,我第一时间找到他们,他们各自说出了没来参加的原因,我用包容的心理解他们,同时告诉他们升旗仪式的重要性。从此以后,这两个学生再没有缺席过升旗仪式。因此每位班主任都要耐心细致,以疏导和正面教育为主,尽量调动被批评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接受并进行自我批评,对缺点多的学生应采取因势利导,待达到心理相容后,再进行疏导和正面教育。

2.选择适当的言语,不要抓住学生的错误不放,避免说出易引起误会的语言。某个班的一位学生在班里表现比较差,但有一次病了,在医务室就医已经有两个星期了,但仍不见好转,于是就向班主任请假到大医院看病,班主任不但没有询问学生的病情,还批评他想找借口往外跑,这假暂且不批,学生在老师面前当然是唯命是从,没有反抗,但心里肯定不舒服,最后他决定爬围墙出去。因此,教师在批评学生时应选择恰当的、刚柔得体、趣味性的语言,其次,语气轻重也显得十分重要,教师应考虑被批评学生的情绪,不要使学生难堪,尽量避免用命令式或用不容商量的语气而伤害学生的自尊心。

总之,每个班主任都要把批评建立在诚恳、善意和关怀与宽容为目的的基础上,当学生从老师的行为中感受到批评是为他好时,就会拉近彼此间的心理距离,达到心理形容。班主任在班级的管理中不仅是教育的传授者与组织者,也是人才的塑造者和创造者,更是良好学习方法和习惯养成的敦促者,如何更为有效地做好班级管理,如何构建起一个心理相容的平台,如何减少学生本身之间的冲突和学生与老师的隔阂,如何夯实班集体的思想基础,是摆在我们面前最为重要的议题。这需要每个班主任都要有极大的爱心、耐心、恒心教育学生,必须抓好人心的管理,营造良好的人际氛围,对待犯错的学生要保护好他们的自尊,善于发现他们的优点,增强其自信来改变错误的勇气,用一个宽阔的胸怀去包容学生、引导学生,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参考文献

[1]杨红英.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创设心理相容的班集体[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1(5).

[2]赵自力.心理相容原理在思政教育中的运用[J].思想教育研究,2005(10).

事件的相互独立和互不相容的关系 篇6

一、区 别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事件互不相容和相互独立的定义:

定义1 设A, B为两个事件, 若AB=Φ, 则称A, B互不相容.

定义2 设A, B为两个事件, 若P (AB) =P (A) P (B) , 则称A, B相互独立.

从定义上看, A, B互不相容和相互独立的区别如下:

1.相互独立和互不相容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

定理1 若P (A) >0, P (B) >0, 则A, B互不相容和A, B相互独立不能同时成立.

证明 (1) P (A) >0, P (B) >0, 若A, B互不相容, 则P (AB) =0≠P (A) P (B) , 从而A, B相互独立是不成立的.

(2) P (A) >0, P (B) >0, 若A, B相互独立, 则P (AB) =P (A) P (B) >0, 从而AB≠Φ, 即A, B互不相容是不成立的.

下面的例子也可以说明相互独立和互不相容的这种关系:

抛掷三枚硬币, 观察它正反面向上的情况, 令H表示正面向上, T表示反面向上, 则样本空间Ω={ (H, H, H) , (H, H, T) , (H, T, H) , (T, H, H) , (H, T, T) , (T, T, H) , (T, H, T) , (T, T, T) }, 且每个样本点出现的可能性相同, 是一个古典概型问题, 而且在这个问题中:

①下列事件A, B既是互不相容的也是相互独立的.

设A=Φ, B={ (H, H, H) }, 则AB=Φ, 即A, B互不相容, 而且P (AB) =0=0·P (B) =P (A) P (B) , 即A, B是相互独立的.

②下列事件A, B是互不相容的但不是相互独立的.

设A={ (H, H, H) , (H, H, T) , (H, T, H) , (T, H, H) },

B={ (H, T, T) , (T, T, H) , (T, H, T) , (T, T, T) },

则AB=Φ, 即A, B互不相容, 而此时

undefined,

即A, B不是相互独立的.

③下列事件A, B不是互不相容的但是相互独立的.

设A={ (H, H, H) , (H, H, T) , (H, T, H) , (T, H, H) },

B={ (H, H, H) , (H, H, T) , (T, H, T) , (T, T, T) },

则AB={ (H, H, H) , (H, H, T) },

从而A, B不是互不相容的,

但undefined,

即A, B是相互独立的.

④下列事件A, B不是互不相容的也不是相互独立的.

设A={ (H, H, H) , (H, H, T) , (H, T, H) , (T, H, H) },

B={ (H, H, H) , (H, H, T) , (T, T, T) },

则AB={ (H, H, H) , (H, H, T) },

从而A, B不是互不相容的,

但undefined,

即A, B也不是相互独立的.

上面这个例子说明, 相互独立和互补相容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

2.A, B互不相容是事件的事件属性, 它反映的是两个事件不能同时发生, 它包含三种情况: (1) A发生但B不发生; (2) A不发生但B发生; (3) A, B都不发生.

而A, B相互独立反映的是事件的概率属性, 它反映的是一个事件的发生对另一个事件的发生不产生任何影响.

3.在概率计算上, 当A, B互不相容时, P (AB) =0, 从而导致并事件的概率等于概率的和, 即P (A∪B) =P (A) +P (B) ;当A, B相互独立时, 积事件的概率等于概率的乘积, 即P (AB) =P (A) P (B) .

二、联 系

实际上, 在某些情况下, 相互独立和互不相容是可以同时成立的.

定理2 若A, B之中有一个是不可能事件, 则A, B互不相容A, B相互独立是同时成立的.

证明 不妨设A=Φ, 则AB=Φ, 即A, B互不相容, 而且

P (AB) =0=P (A) P (B) , 即A, B相互独立.

需要注意的是, 必然事件Ω与任一事件A既是相互独立的, 也是互不相容的.

三、如何判定相互独立和互不相容

在一般问题中, 相互独立和互不相容不是根据公式的计算来证明, 而是根据实际情况判定的.例如, 在一个袋子中有6个红球, 6个白球, 从中任意取出4个, A={取到两个白球, 两个红球}, B={取到1个白球, 三个红球}, 显然A, B不能同时发生, 是互不相容的.在判定独立性时, 如果事件A的发生对事件B的发生没有任何影响, 则我们就默认为事件A与事件B相互独立.例如, 甲乙各抛掷一枚硬币, 令A={甲抛出正面}, B={乙抛出反面}, 则A的发生很明显对B的发生没有任何影响, 从而我们就可以认为A, B相互独立.

只要我们把握好相互独立和互不相容的概念区别, 在解决相关的问题的时候就可以做到游刃有余.

参考文献

[1]盛骤, 谢式千.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控制之应用研究 篇7

关键词:内部会计控制,会计控制方法,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

方法是完成任务、达到目的的手段。会计控制方法是实现会计控制目标、发挥控制效能的技术手段、措施及程序。其方法多种多样, 针对不同的经济业务和不同的控制内容, 可以采用不同的控制方法, 即使是同样的经济业务或控制内容, 不同的单位、不同的时期, 采用的控制方法也不完全相同。

财政部《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 (试行) 》中提到的内部会计控制方法有: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控制、授权批准控制、会计系统控制、预算控制、财产保全控制、风险控制、内部报告控制、电子信息技术控制。鉴于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是其他内部控制发挥作用的基本条件, 其在内部控制中具有基础性地位, 不可或缺, 如果缺失, 其他控制方法都无能为力, 为此本文具体探析了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控制。

一、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控制概述

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控制是单位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核心内容, 是所有内部控制的基础和基本原则。这种控制方法要求单位按照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的原则, 合理设计会计及相关工作岗位, 明确职责权限, 形成相互制衡机制。它具体是指单位里某些相互关联的职务, 如果集中于一个人身上, 就会增加发生差错和舞弊的可能性, 或者增加发生差错或舞弊以后进行掩饰的可能性。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控制正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控制方法, 它针对不相容职务分别由不同的部门或人员来承担, 这一控制能在经济业务处理时使有关人员能够明确职责权限、相互制约、相互牵制。

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的核心是“内部牵制”假设, 它基于这样一种设想, 即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部门相关人员无意识地犯有同样错误的可能性很小, 或有意识地合伙舞弊的可能性低于一个部门或人员舞弊的可能性。因此, 单位在设计、建立内部控制制度时, 首先应确定哪些岗位和职务是不相容的, 其次要明确规定各个机构和岗位的职责权限, 使不相容岗位和职务之间能够相互监督、相互制约, 形成有效的制衡机制。

二、具体经济业务中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控制关键点

1.货币资金控制的职务分离制度。货币资金支付的授权批准、会计记录、实际办理、稽核检查及与该项货币资金支付直接有关的业务经办等岗位必须相互分离、互相制约, 不能一人多岗、身兼数职, 更不能由一人办理货币资金业务的全过程。具体来讲, 企业货币资金业务需要分离的不相容职务主要包括:现金实物的收付及保管, 应当由经过被授权批准的出纳人员负责处理, 其他人员不得接触库存现金;出纳人员每天应当将收付的现金登记现金日记账, 现金总分类账户要由其他人员登记;负责应收账款的人员不能同时负责现金收入账的登记工作;负责应付账款的人员不能同时负责现金支出账的登记工作;保管支票簿的人员不能同时负责现金支用账和调整银行存款账的登记工作;负责调整银行存款账的人员不能同时负责银行存款账、现金支出账、应收及应付款账;现金支出审批人员不能同时负责出纳、支票保管和记账等职务。

2.实物资产控制的职务分离制度。存货业务涉及众多的部门和环节, 需要分离的不相容职务一般包括:负责采购业务与验收、保管业务人员的职务相分离;生产计划编制与计划复核及审批人员的职务相分离;付款审批与付款执行人员不得同时办理寻求供应商和定价业务;货物采购与验收人员的职务相分离;货物采购、储存和使用与存货账务记录人员的职务相分离;主管各种劳务业务人员与账簿记录人员的职务相分离;款项审核与支付人员的职务相分离;应付账款记录与付款业务人员的职务相分离;产成品验收部门与制造部门之间相互独立;产成品储存保管人员与产成品账务记录人员的职务相分离;存货盘点应当由负责保管、使用、记账职能的人员以及独立于这些职能的其他有关人员共同进行。

3.对外投资控制的职务分离制度。该控制方法要求单位对外投资业务的授权、执行、会计记录、投资资产保管及盘点等各岗位职务应当分离、相互制约。具体包括:投资计划的编制人、可行性分析人与该计划的审批人应当分离;投资预算的编制人、执行人与审批人应当分离;负责证券投资的购入及出售人与相应的会计记录、核算、财务管理人员应当分离;股票、债券的保管人与负责股票、债券交易的经手人应当分离;股票、债券的保管人与负责投资交易账务处理人员的职务相分离;股票、债券的保管人与有价证券盘点人应当分离;参与投资交易活动的相关人员与负责有价证券盘点人员的职务相分离;以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对外投资的, 则投资项目的管理人与参与监控的财务人员等应当分离。

4.工程项目控制的职务分离制度。工程项目业务需要分离的不相容职务有:项目议案的提出、可行性研究、分析论证人员与项目决策人员的职务相分离;工程项目中各项具体业务的申请与审批职务应当分离;概预算编制与审核人员的职务相分离;工程项目的决策与项目的实施相分离;工程项目的执行与记录相分离;工程项目的记录与审核人员相分离;项目实施与价款支付人员相分离;项目实施与项目验收人员相分离;竣工决算与竣工审计人员相分离。

5.采购与付款控制的职务分离制度。企业的采购与验收、保管、使用、账务记录等应由不同人负责, 即企业不得由同一个部门或个人办理采购与付款业务的全过程。具体包括:申购与审批岗位人员的职务相分离;询价与确定供应商岗位人员的职务相分离;采购审批与执行人员的职务相分离;采购合同的订立与审计岗位人员的职务相分离;采购与验收岗位人员的职务相分离;采购、验收与相关会计记录岗位人员的职务相分离;付款审批与付款执行岗位人员的职务相分离;应付账款记录人员与付款执行人员的职务相分离。

6.筹资控制的职务分离制度。筹资业务需要分离的不相容职务有:筹资计划编制与审批人员的职务相分离;债券、股票经办人员与发行人员的职务相分离;保管未发行债券、股票同负责债券或股票会计记录人员的职务相分离;负责利息、股利计算人员同支付利息、股利人员的职务相分离;负责会计记录人员同利息、股利计算人员职务相分离;负责会计记录人员同筹资本金和利息支付人员职务相分离。

7.销售与收款控制的职务分离制度。企业不得由同一部门或个人办理销售与收款业务全过程, 而应当将办理销售、发货、收款三项业务的部门 (或岗位) 分别设立。销售部门主要负责处理订单、签订合同、执行销售和信用政策、催收货款。发货部门主要负责审核销售发货单据, 并办理发货具体事宜。财会部门主要负责销售款项的结算和记录、监督管理货款回收。有条件的单位还应当建立专门的信用管理部门或岗位, 负责制定单位信用政策, 监督各个部门信用政策执行情况。信用管理岗位与销售业务岗位应当分开设立。另外, 销售部门内部销售业务的申请、审核、经办、销售通知单开立三个岗位必须由不同人员担任;财务部门内部应收账款的管理人员、现金出纳、向欠款客户寄发对账单人员应相互分离;应收票据及票据抵押物或质押物的保管与应收票据记录应当职务分离。

8.成本费用控制的职务分离制度。成本费用业务需要分离的不相容职务有:成本费用定额、预算编制与审批人员的职务相分离;成本费用支出审批与执行人员的职务相分离;成本费用支出执行与相关会计记录人员的职务相分离;成本费用支出执行与相关稽核人员的职务相分离。

9.担保控制的职务分离制度。担保业务需要分离的职务包括:担保业务的评估与审批人员相分离;担保业务的审批与执行人员相分离;受理担保业务申请与最后核准人员的职务相分离;担保标准和条件的制定与业务管理部门和专门追踪、分析被担保企业信用情况的部门 (如会计部门下的担保业务小组) 相分离;负责调查了解被担保企业经营与财务状况人员与审批担保业务人员的职务相分离;拟订担保合同人员与担保合同复核人员的职务相分离;担保合同订立与负责履行担保责任垫付款项支付人员的职务相分离;审核履行担保责任垫付款项同付款人员的职务相分离;审核履行担保责任、支付垫付款项的人员与负责从被担保企业收回垫付款项的人员职务相分离;担保责任的记账人员与担保合同的核实人员职务相分离;记录垫付款项与付款业务人员的职务相分离;担保业务相关财产保管和担保业务记录人员职务相分离。

三、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控制的不足及弥补意见

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控制在应用过程中还存在以下不足, 需要加以弥补。

1.受串通舞弊的影响。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 可以为避免一个人单独从事一项工作出现不合规行为提供基本保证。但是, 它并不能完全防止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员和部门共同作弊行为的发生, 如果担任不相容职务的人员之间相互串通勾结, 就失去了相互制约的基本前提, 那么再完备、再严密的内部会计控制措施也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为此, 各单位要加强对员工的法制教育, 提高他们的思想觉悟、法制观念和职业道德水平。同时, 还要实行不定期的岗位轮换, 不能让同一个人在同一个岗位上长期干下去。

2.受成本与效益原则的制约。企业做任何事情都会讲求经济效益, 当然不会去做得不偿失的事情, 而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执行是有成本的, 因此应考虑它的经济性。一般来说, 控制成本不能超过风险或错误可能造成的损失和浪费, 否则, 设置过多岗位就不符合经济性原则。这就要求企业必须考虑应设置多少岗位, 既满足企业运营的需要, 又保证岗位之间内部牵制的要求。也就是说在设计和实施内部控制制度时, 必须考虑控制成本和控制效益之比, 当某项经济业务的控制成本大于控制效益时, 就没有必要去考虑内部控制制度设置的周全性, 尽管会因此而发生某些小的错误。就大型企业而言, 设置健全的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制度是值得的, 而在一些中小型企业, 受规模约束, 难以保证建立和大型企业一样详细的岗位。所以说, 没有一种内部控制是完善的, 只要适度就好。

3.受企业环境不断变化的影响。企业的内部控制一般都是为那些重复发生的业务类型而设计的, 这些控制措施对于不经常的或未能预料到的业务类型的控制则无能为力。同时, 企业针对经营环境的变化势必要经常调整经营策略, 这就会导致原有的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的控制功能被削弱, 或者对新增的业务失去控制作用。比如, 原先设置的不相容岗位可能不再适应变化的环境, 甚至不属于不相容岗位, 新的环境又要求新设一些岗位保证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的要求。同时, 不同行业、不同领域、处在不同管理水平上的企业在内部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施上存在差异, 在某一环境下适用的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的设置, 可能会在另一些环境下不再适用。因此, 在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控制的设计和实施上, 并没有一个绝对统一的标准。内部控制系统的设计者应根据收到的反馈信息和企业自身情况, 根据客观环境的变化, 不断调整岗位设置, 同时要注意协调各方面的关系。

4.受管理者越权的冲击。内部控制作为企业管理的一个组成部分, 它理所当然要按照管理人员的意图运行, 尤其是企业负责人的决策更是起决定性作用。在实际工作中, 管理当局一直是导致许多重大舞弊事件发生和财务报告失真的一个重要因素, 高层管理人员一旦越权, 任何程序都不起作用。所以任何内部控制也不能防止某些管理人员滥用职权, 都存在着管理人员避开或默认其下属避开某些预定程序的可能性。一个企业如果有良好的岗位设置, 理论上就达到了不相容岗位相互牵制、相互制约的预期, 但如果管理层滥用职权、越权决策, 担任控制职能的人员权力过大, 以致凌驾于控制之上, 那么贯彻决策者意图的各岗位上的人员就不会顾及岗位之间的牵制。这里就有一个“人治”还是“法治”的问题, 比如在不相容岗位设置上, 企业充分考虑了实际情况, 岗位设置合理, 但有时岗位之间的牵制在实际运作中难免显得过于僵硬, 不够灵活, 尤其在紧急情况下, 管理者出于良好意愿就会不顾及制度规定, 强行按自己意愿推行, 这种超越内部控制的行为值得注意。可见, 管理层人员的素质及对内部控制制度的认同起着关键的作用, 企业在管理层人员的选拔上就要把好关, 切实保证每一个管理人员重视加强企业内部控制。

5.受企业人员素质的影响。内部控制是由人建立的, 也要由人来实施。就算企业有良好的岗位设置, 但如果企业内部处于不同岗位上的人员在心理、技能、执业方式上未能达到实施内部控制的基本要求, 对内部控制的程序经常误解、误判, 或者不负责任, 执行控制制度马虎了事, 那么再好的岗位牵制制度也会流于形式, 很难发挥作用。这就是说不相容岗位之间的牵制功能能否发挥应有的作用最终取决于人。我们通常将制度控制称为“硬控制”, 精神层面的控制称为“软控制”, 这里就包括相关人员的素质。一个企业可以将其期待的行为以制度的形式书面化, 但不能确保它们会被始终如一地得到遵守, 多数情况下, 真正主导人们行为倾向的是深植于意识中的“潜规则”, 它们并没有清楚地写在文件里, 却在日复一日履行职责的过程中得以体现。因此, 企业应培育良好的企业文化, 形成人人重视内部控制的良好氛围, 尤其是企业的高层更应起模范带头作用。同时, 企业还应加强与群众组织和群众团体的沟通, 发挥它们在内部控制实施中的重要作用。

此外, 对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的再控制也是企业需要加以考虑的。企业应当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 通过定期常规审计和不定期专项审计, 以及借鉴外部审计的力量, 监督内部控制有效执行, 把控制失效的可能性降低到可接受水平。

参考文献

[1].财政部.关于印发《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 (试行) 》、《内部会计控制规范——货币资金 (试行) 》的通知.财会[2001]41号, 2001-06-22

[2].黄英杰.紧依国际惯例, 积极推行我国现行会计内部控制体制改革的新探索.现代经济, 2008;7

[3].张福康, 姚瑞马.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7

水泥与外加剂不相容原因探索 篇8

云南戈兰滩水电站为全断面碾压混凝土重力坝, 大坝混凝土总量约140万m3, 其中碾压混凝土93.8万m3, 常态混凝土46.2万m3。大坝混凝土自2006年5月19日浇筑以来整体质量良好, 2007年11月中旬在钻孔取芯试验中, 取出的碾压混凝土芯样长达15.82m, 为国内目前所取的碾压混凝土最长芯样, 且表面光滑平整, 混凝土质量居国内先进水平。控制混凝土质量, 混凝土原材料质量是基础, 而水泥与外加剂相容性是原材料质量控制的一个关键环节。

水泥与外加剂不相容 (或不适应) 指的是水泥拌和物加入外加剂后, 减水型外加剂减水率得不到发挥或发挥不明显, 缓凝型外加剂缓凝时间没有增加甚至缩短, 有些外加剂加入后还出现假凝现象。混凝土中水泥若与外加剂不相容, 轻则导致外加剂作用降低, 增加材料费用, 重则影响混凝土质量。闽江工程局戈兰滩项目部试验中心对每批进场的水泥和外加剂都进行了相容性试验, 结合原材料其它各项品质检测及现场混凝土浇筑质量控制等措施, 从而控制混凝土的整体质量。

2007年7月发现两批景谷“泰裕P·O42.5水泥与所用的昆明山峰SFG缓凝高效减水剂和南京瑞沃HC-3缓凝高效减水剂不相容。为查清原因, 试验中心收集了多种混凝土外加剂, 并采用与外加剂相容性较好的几批水泥进行对比试验, 分析水泥与外加剂不相容的原因。

2 水泥和外加剂品种

2.1 水泥

(1) 景谷水泥厂生产的“泰裕”P·O42.5水泥。

(2) 建峰水泥厂生产的“野象牌”P·O42.5水泥。

2.2 外加剂

(1) 昆明山峰集团生产的SFG缓凝高效减水剂 (萘系列产品) 。

(2) 南京瑞沃公司生产的HC-3缓凝高效减水剂 (萘系列产品) 。

(3) 江苏博特公司生产的JM-PCA缓凝高效减水剂 (聚羧酸盐系列产品) 。

(4) 厦门科之杰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point-500缓凝高效减水剂 (聚羧酸盐系列产品) 。

(5) 福建金水建筑公司生产的JK-3缓凝高效减水剂 (萘系列产品) 。

(6) 厦门森瑞建材有限公司生产的CSP-2缓凝高效减水剂 (萘系列产品) 。

(7) 南京瑞迪高新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HLC-NAF缓凝高效减水剂 (萘系列产品) 。

(8) 山西黄河新型化工有限公司生产的HJUNF-2C高温型缓凝高效减水剂 (萘系列产品) 。

(9) 山西黄河新型化工有限公司生产的HJUNF-2H缓凝高效减水剂 (萘系列产品) 。

(10) Al2 (SO4) 3分析纯试剂。

(11) KOH分析纯试剂。

(12) NaOH分析纯试剂。

3 水泥的物理、力学性能及化学成分试验

3.1 水泥的物理、力学性能检测

水泥的物理、力学性能检测结果见表1。

3.2 水泥的化学成分检测

水泥的化学成分检测结果见表2。

从表1和表2可以看出:

(1) 景谷“泰裕”P·O42.5水泥初凝时间较短, 平均值为1h:53min, 3d抗压强度平均值为25.1MPa, 最大值为30.8MPa, 最小值为20.6MPa, 离差系数为0.135;28d抗压强度平均值为50.8MPa, 最大值为54.0 MPa, 最小值为46.3MPa, 离差系数为0.05, 说明该水泥抗压强度波动较大。

(2) 景谷“泰裕”P·O42.5水泥CaO含量较高, 平均值61.60%, 说明其矿物组分中C3S含量较高, C2S含量较低;碱含量较大, 平均值为0.65%;C3A含量较高, 平均值为9.14%;MgO含量较低, 平均值为0.73%;S115批景谷“泰裕”P·O42.5水泥中游离CaO含量较高, 造成水泥体积安定性不合格。

4 水泥与外加剂相容性 (适应性) 试验

水泥与外加剂相容性试验结果见表3。

从表3得知:

(1) 批号为S-151的景谷“泰裕”P·O42.5水泥与多种萘系列外加剂作用后发生不相容情况, 而批号为C1538的建峰“野象”P·O42.5水泥则与各种外加剂均有较好的适应性。

(2) 两种水泥加入碱后, 用水量明显增大 (减水率明显降低) , 缓凝时间缩短。而加入铝盐后减水率影响不大, 但缓凝时间有所缩短。对景谷“泰裕”P·O42.5水泥的影响更为明显, 说明水泥中的碱含量和铝盐含量对外加剂的作用影响较大。

5 水泥和外加剂不相容原因探索

(1) 根据朱效军、孙辉等人研究成果, 水泥与萘系列外加剂相容性存在以下关系。

适应性指数SH=SO3-CaO/ (Fe3O4+Al2O3+SiO2) 。

其中Fe3O4的分子量为Fe2O3分子量的1.45倍。

当SH>0.5时, 水泥与萘系列外加剂不适应;

当0

当SH≤0时, 水泥与萘系列外加剂适应性较好。

经计算, 四批景谷“泰裕”P·O42.5水泥 (批号分别为S-089, S-115, S-148, S-151) 与萘系列外加剂的适应性指数分别为-0.08, -0.25, 0.33和0.40, 而建峰“野象”P·O42.5水泥 (批号为C1538) 与萘系列外加剂适应性指数为-0.01, 说明批号为S-089, S-115景谷“泰裕”P·O42.5水泥和建峰“野象”P·O42.5水泥 (批号为C1538) 与萘系列外加剂适应性良好, 而批号为S-148, S-151景谷“泰裕”P·O42.5水泥与萘系列外加剂适应性较差。

(2) 水泥与外加剂不相容原因

1) 减水剂和缓凝剂的作用机理:水泥中加入减水剂后之所以具有减水效果是由于作为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外加剂易溶于水并与水泥颗粒有很强的吸附力, 减水剂的两端又具有憎水和亲水基团, 亲水基团与水结合形成氢键, 故具有分散、润滑和湿润作用。而缓凝剂作用则是吸附、络合、沉淀, 氢氧化钙结晶生长的共同作用结果。

2) 若水泥或外加剂碱含量较大 (主要是水泥中的碱含量, 外加剂掺量较少, 所占的碱含量权重也较小) , 易形成K2SO4。CaSO4。H2O, 消耗水泥中的缓凝剂CaSO4, 2H2O, 使Ca (OH) 2结晶加速, 使水泥快凝, 混凝土流动性降低, 从而降低了混凝土外加剂的减水率和缓凝效果。混凝土早期强度高而后期强度低。

3) 若水泥中铝盐含量较高, 则水泥中的C3A含量也较高, 由于C3A水化速度快, 很快消耗了水泥中的调凝剂CaSO4.2H2O, 形成了CaSO4。31 H2O。同时由于C3A具有产生凝聚作用的能力, 又具有很强的吸附作用, 使动电电位符号变反, 大大降低了缓凝减水剂的缓凝和减水效果。另外C3A水化时发出大量热量, 加速了水泥水化速度, 混凝土拌和物流动度降低, 经常出现假凝现象。

4) 景谷“泰裕”P·O42.5水泥中的C3A含量较高, 两批不相容水泥的C3A含量分别为9.75%和9.77%, 这是影响萘系列外加剂与水泥相容性的主要原因, 一般水泥中的C3A含量若大于9% (有些文章要求不大于8%) , 经常会出现水泥与外加剂不相容情况, 而批号为S-089和S-115两批景谷“泰裕”P·O42.5水泥和批号为C1538的建峰“野象”P·O42.5水泥的C3A含量相对较低, 故与萘系列缓凝减水剂的相容性较好, 这与朱效军等人的研究成果相吻合。

5) 水泥中碱含量和C3A含量对外加剂相容性影响比较

从表2可以看出:批号为S-089和S-115的两批景谷“泰裕”P·O42.5水泥的碱含量分别是0.72%和0.92%, 而C3A含量分别为8.92%和8.10%;批号为S-148和S-151的两批景谷“泰裕”P·O42.5水泥的碱含量分别是0.48%和0.49%, 而C3A含量分别为9.75%和9.77%。前面两种水泥与萘系列外加剂相容性合格, 而后两种则不合格, 说明水泥中的C3A含量和碱含量两个对萘系列外加剂相容性起主要影响的化学成分中, C3A含量大小影响更大。

6 结语

本文介绍了中国水利水电第十六工程局有限公司云南戈兰滩水电站大坝项目部试验中心对水泥和外加剂相容性试验情况, 并探讨了水泥与外加剂不相容的特点及原因, 为同类工程提供一些借鉴, 欢迎同行对本文不足之处提出宝贵意见。

摘要:水泥与外加剂是否有较好的相容性, 直接影响了混凝土的质量。文章介绍了云南戈兰滩水电站大坝混凝土采用的个别批次景谷“泰裕”P.O42.5水泥与几种混凝土外加剂不相容情况, 并探索其内在原因, 供其它工程借鉴。

关键词:水泥,外加剂,相容性,机理探索

参考文献

水泥与减水剂相容性控制方法 篇9

对水泥与减水剂相容性国内一些学者已进行了广泛的理论探讨[1,2]和试验室试验[3~6], 这些研究成果对水泥厂控制水泥与减水剂相容性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水泥与减水剂相容性影响因素众多, 有些影响因素交互作用, 同时又会影响水泥的其它性能。在水泥厂日常生产中控制水泥与减水剂的相容性是困难和复杂的。一些在试验室得到的定量研究结果[5,6]与水泥厂的生产实践往往具有明显差别。来自工厂的实际控制经验[7~9]更加受到水泥厂技术人员的重视, 尽管这些经验存在一些互相矛盾之处。

笔者曾在某合资企业 (简称A厂) 从事水泥质量管理工作, 该厂很早就将水泥净浆流动度作为日常控制项目。在国外水泥厂研修时曾专门注意了水泥与减水剂相容性的控制经验。本文对多年在水泥厂控制水泥与减水剂相容性的经验进行了整理、总结, 同时包括国外厂的试验结果和控制经验。

1 水泥与减水剂相容性检验方法

1.1 水泥与减水剂相容性分类

水泥与减水剂相容性不好是一种笼统的说法。即将发布的行业标准JC/T1073《水泥与减水剂相容性试验方法》对“水泥与减水剂相容性”的定义为:“使用相同减水剂或水泥时, 由于水泥或减水剂质量的变化而引起水泥浆体流动性、经时损失的变化程度以及为获得相同的流动性而导致减水剂掺量的变化程度”。这个定义中包含了初始流动性、流动性经时损失和减水剂用量3个要素。水泥与减水剂相容性可以分为4种典型的类型, 图1是4种类型相容性的Marsh筒检验结果。

图1 (a) 相容性优良:高效减水剂的饱和点明显, 大约为0.8%~1.0%, 达到饱和点时的高效减水剂掺量不高, 初始流动性较大, 且1h后浆体的流动性损失很小。图1 (b) 相容性最差:达到饱和点的高效减水剂掺量较大 (大于2.0%) , 初始流动性不好, 同时1h后浆体的流动性损失很大。图1 (c) 初始相容性较好, 但流动性损失显著, 相容性介于 (a) 和 (b) 之间。图1 (d) 初始相容性不良, 饱和点时高效减水剂的掺量较大, 但流动性损失不大, 相容性介于 (a) 和 (b) 之间。除上述以外, 水泥与减水剂相容性另一种表现是减水剂掺量在饱和点附近混凝土出现泌水、离析。

区分水泥与减水剂相容性的类型对质量控制有重要意义。除图1 (a) 以外, 图1中 (b) 、 (c) 、 (d) 以及泌水离析均属于水泥与减水剂相容性不良, 但引起的原因和调整方法不同。

1.2 水泥与减水剂相容性和水泥流变性能

水泥与减水剂相容性和水泥的流变性能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水泥的流变性能是由水泥自身性质决定的, 与减水剂无关。例如水泥的标准稠度用水量反映的是水泥自身的流变性能。目前的水泥与减水剂相容性检验方法对上述两个参数未加区分, 反映的是水泥流变性能和水泥与减水剂相容性的综合结果。区分这两个参数对水泥与减水剂相容性不良的原因分析和确定调整方法是有益的。

1.3 水泥与减水剂相容性检验方法

水泥与减水剂相容性的检验方法国内主要有微型坍落度仪法和Marsh筒法。GB50119—2003《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和GB/T8077—2000《混凝土外加剂匀质性试验方法》都规定了使用微型坍落度仪的净浆流动度检验方法。曾经在一次高强混凝土的生产试配中发现, 微型坍落度仪的检验结果与混凝土的坍落度和扩展度之间相关性不好[10]。徐永模等提出使用砂浆坍落扩展度表征水泥与减水剂相容性[11], 并证明与混凝土坍落扩展度有良好的相关性[12]。笔者曾经长期使用了一种在跳桌上检验的净浆流动度方法[13], 对比证明, 该方法在与混凝土坍落度相关性方面优于GB/T8077—2000规定的净浆流动度方法。

一个混凝土搅拌站曾经多年使用GB/T8077—2000规定的净浆流动度检验方法控制水泥与减水剂相容性, 并用作混凝土试配的依据。后按笔者的建议改用文献[11]方法进行日常的生产控制。一年半的使用结果证明, 水泥砂浆坍落扩展度与混凝土坍落度的相关性明显好于净浆流动度。将连续半年测定的砂浆坍落扩展度、净浆流动度分别与混凝土坍落度进行一元线性回归, 分别见图2、图3。

图2、图3显示, 砂浆坍落扩展度和混凝土坍落度的相关性明显好于净浆流动度。笔者认为使用砂浆坍落扩展度表征水泥与减水剂相容性更加合适。

即将发布的行业标准JC/T1073中并列了Marsh筒法 (标准法) 和净浆流动度法 (代用法) , 两种方法均规定了使用6个不同的减水剂掺量进行试验, 净浆配比见表1。这样会大大增加试验数量。参照国外同类试验方法, 建议在水泥厂的日常质量控制中只进行一个减水剂掺量的试验, 当水泥与减水剂相容性出现异常, 为了分析异常的类型和原因可以按行业标准的净浆配比试验。使用单一减水剂掺量试验时, 为了增加对水泥与减水剂相容性的区分, 建议减水剂掺量设置为略小于饱和掺量。建议的净浆配比见表1。

2 水泥与减水剂相容性控制方法

2.1 水泥与减水剂相容性影响因素

水泥与减水剂相容性影响因素包括:熟料矿物组成;熟料烧成温度、烧成速度及冷却速度;混合材料种类和质量;水泥碱含量、可溶性碱含量;水泥比表面积和颗粒分布;石膏品种和掺量;水泥粉磨温度;水泥f Ca O含量;水泥新鲜度;出磨水泥的冷却速度;夏季出厂水泥温度。

2.2 提高水泥与减水剂相容性的方法

尽管上面列出了几乎全部已知影响水泥与减水剂相容性的因素, 但在实际生产中面对水泥与减水剂相容性的波动时, 很多时候还是不能及时判断是哪些因素在起主要作用。其原因一是影响因素的复杂多样;二是这些影响因素缺乏可靠的影响程度的定量结果。依赖水泥厂试验得到这些定量关系相当困难。在生产条件下各种因素同时作用, 很难观测到单一因素的影响程度;工业试验几乎只能改变参数使得相容性更好, 而不能轻易进行使相容性变差的试验。

下面的生产 (试验) 数据和控制经验来自一个国内合资工厂和两个国外工厂, 这些控制经验已经在这3个水泥厂得到验证, 证明是有效的。

2.2.1 控制石膏类型、不同类型比例和水泥粉磨温度

天然石膏一般以二水石膏为主, 很多天然二水石膏均伴生有一定数量的无水石膏和少量半水石膏。天然无水石膏仅伴生少量二水石膏。磷石膏、湿法脱硫石膏几乎全部为二水石膏。二水石膏在80~140℃时逐步向半水石膏转化, 半水石膏在130~200℃时逐步向无水石膏转化。二水石膏、半水石膏和无水石膏在水中的溶解度和溶解速度差异很大, 见表2和图4。

g/L

图4显示, 半水石膏在水泥与水混合的最初几分钟内的溶解速度显著高于二水石膏和无水石膏, 水泥中存在一定数量的半水石膏对抑制C3A的早期水化具有重要意义, 可以改善水泥的流变性能。无水石膏的溶解速度最慢。水泥粉磨时如果全部使用无水石膏, 尽管水泥中有足够的SO3含量, 但仍不足以抑制C3A的早期水化, 会导致水泥的流变性能劣化, 与高效减水剂相容性变差。另外, 当使用木钙、糖钙减水剂时, 水泥中的无水石膏会导致混凝土凝结时间异常。

使用二水石膏, 在水泥粉磨过程中控制磨内水泥的温度 (实际上可以方便测量的是出磨水泥的温度) , 可以控制半水石膏和硬石膏的数量。二水石膏转化为半水石膏的程度可以用石膏的半水化率表示, 是指二水石膏转化为半水石膏的质量百分比。水泥的粉磨温度主要与入磨熟料温度、磨机通风量和磨机的大小有关, 最有效的控制粉磨温度的措施是在磨内喷水 (以喷水量的多少来控制) 。国外某水泥厂的试验结果表明, 二水石膏的半水化率与粉磨温度的关系如图5所示。

图5显示, 出磨水泥温度小于110℃很少产生半水石膏, 出磨水泥温度达到130℃, 几乎全部二水石膏都转化为半水石膏和硬石膏。

国外某水泥厂以磨内喷水量控制石膏的半水化率, 得到不同半水化率的水泥样品。在这些水泥样品中掺入不同数量的聚羧酸减水剂, 检验水泥的砂浆初始流动度 (本文的砂浆流动度均为加入一定数量的高效减水剂后测定, 与GB/T2419—2005《水泥胶砂流动度测定方法》不同) , 结果见图6。

图6显示, 随着石膏半水化率增加, 水泥砂浆初始流动度增加。

文献[14]报道了国外以水泥流变性能确定石膏半水化率的研究结果。以凝结时间最长、用水量最低作为硫酸盐最佳化的标志, 则粗磨水泥的石膏最佳配比为半水石膏30%, 无水石膏70%, 最低用水量约23%;细磨水泥的石膏最佳配比为半水石膏80%, 无水石膏20%, 最低用水量约32%, 若石膏调配不当用水量可超过35%。

A厂的生产实践表明, 石膏中含有过多的硬石膏会损害水泥与减水剂的相容性。一方面, 硬石膏与木钙、糖钙类减水剂会导致混凝土的异常凝结;另一方面, 过多的硬石膏会减少水泥中二水石膏的含量。A厂规定天然石膏中硬石膏比例[Ca SO4/ (Ca SO4·2H2O+Ca SO4) ]<10%。

石膏中的酸不溶物大致反映了石膏中黏土矿物的含量, 黏土矿物会明显损害水泥与减水剂相容性。A厂规定天然石膏中的酸不溶物<8%。

A厂的水泥磨台时产量100t/h, 在夏季控制出磨水泥温度120~125℃。在水泥磨温度偶然失控产生较大变化时, 多数情况下观测到水泥与减水剂相容性的变化。表3是2次出磨水泥温度变化前后的水泥净浆流动度的变化。水泥净浆流动度按文献[13]方法检验。

从表3可以看出, 水泥磨内温度偏低或偏高都对水泥与减水剂的相容性不利。这是因为水泥磨内温度偏低时, 水泥中溶解速度和溶解度较大的半水石膏含量不足;温度偏高时, 水泥中溶解速度慢的硬石膏含量较多。

A厂的控制经验表明, 为了保证水泥中含有一定数量的半水石膏, 应该:

1) 控制石膏中硬石膏的比例, 最多不超过25%。

2) 控制出磨水泥温度, 最好在120~125℃, 最高不超过130℃。

3) 控制出磨水泥温度的方法主要是调整磨内喷水量。

上述经验与文献[15]有些不同。文献[15]主张按我国的国情, 一般不宜使用半水石膏。相反, 根据熟料情况掺适量的天然硬石膏是有利的。

适宜的石膏掺量和不同形态石膏比例, 与熟料中C3A含量和结晶状况、碱含量和碱的形态、水泥粉磨细度和水泥使用温度等因素有关, 因此, 应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A厂熟料中C3A含量约7.2%~7.8%;碱含量 (Na2O·eq) 约0.65%~0.73%;水泥比表面积约350~370m2/kg, 这些条件只在一个很小的范围内波动, A厂控制水泥中不同形态石膏的比例 (出磨水泥温度) 是根据这些条件确定的。水泥中石膏的掺量和形态不仅影响水泥的流变性能和水泥与减水剂相容性, 而且关系到水泥的早期水化速度、收缩与开裂性能、强度等, 确定水泥中适宜的石膏掺量和形态还应该考虑这些因素。

目前国内还没有检验水泥中石膏半水化率的方法, 为了准确描述水泥中不同形态石膏的比例对水泥性能的影响, 和在水泥粉磨时准确控制水泥中不同形态石膏的比例, 有必要制订石膏半水化率检验方法。

2.2.2 水泥中石膏掺量

适当提高水泥中SO3含量有利于提高水泥与减水剂相容性。A厂水泥中SO3含量约2.2%左右, 由于某些原因始终未能提高。为解决水泥与减水剂相容性不良的问题, 曾建议某水泥厂将水泥中SO3控制目标值从2.0%提高到2.8%, 按GB/T 8077—2000检验的水泥净浆流动度由165mm增加到187mm, 水泥与减水剂相容性明显改善。普遍来说, 目前我国水泥中的SO3含量偏低。

2.2.3 熟料中C3A含量、碱含量和硫碱比

将这3个因素放在一起介绍是因为它们有着密切的关联。熟料中C3A含量对水泥与减水剂相容性的影响已为大家所熟知, 在工厂也实际观测到这种影响。A厂为了调整水泥色度, 曾经将熟料中C3A含量由7.3%提高到8.5%, 对应的按文献[13]检验的净浆流动度由292mm降低到274mm。国外某工厂为了探索在原料中掺入高铝工业废渣对水泥与减水剂相容性的影响进行了工业试验, 固定其它条件, 逐步增加熟料中C3A含量, 在不同阶段取水泥样品, C3A含量 (按鲍格公式计算) 与砂浆初始流动度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见图7。

图7中的相关系数很小。考虑按鲍格公式计算的C3A含量并不是真实的含量, 用XRD法检验了C3A实际含量, 但没有得到更好的相关关系。这提示除了C3A含量尚有其它没有控制的因素。

水泥中碱含量对水泥与减水剂相容性的影响很多时候被描述为一种成近似线性的关系[6], 事实上, 它们的关系曲线多数情况下是非线性的, 有明显的最值。进行试验时所取的碱含量范围最低值偏高也许是没有发现非线性的主要原因。文献[16]根据国外的试验结果指出, 对于广泛使用的萘系减水剂水泥中最佳可溶性碱含量在0.4%~0.6% (Na2O·eq) 。使用可溶性碱含量过低的水泥时, 不仅当减水剂掺量不足时坍落度损失会较快, 且当减水剂掺量稍高于饱和点时, 又会出现严重的离析与泌水。可溶性碱与碱含量之间没有确定的关系, 在不同工厂它们的比例可以在25%~75%之间波动。A厂熟料中的可溶性碱与碱含量之比为:K2O约73%, Na2O约38%。A厂水泥中可溶性碱含量波动范围很小, Na2O·eq波动于0.45%~0.50%, 无法清楚地观测到碱含量对水泥与减水剂相容性的影响。

在熟料煅烧过程中, 碱首先与氯化合成氯化碱, 氯化碱大部分在窑的高温带挥发进入气相, 少量随熟料一起出窑。其次碱与SO3化合成硫酸碱。当SO3数量相对于碱不足时, 有部分碱固溶于熟料矿物中, 主要是进入C3A;当有足够的SO3时碱很少存在于C3A中。含有碱的C3A具有更高的活性, 对水泥与减水剂相容性更加不利。因此控制熟料的硫碱比可以控制碱在熟料中的存在型式, 从而影响水泥与减水剂的相容性。国外某水泥厂改变熟料的硫碱比, 水泥的初始砂浆流动度和经时砂浆流动度的变化如图8所示。

图8显示, 随着熟料硫碱比的增加, 砂浆初始流动度和经时流动度均加大, 对经时流动度的影响更加明显。在熟料中碱含量一定的前提下, 提高硫碱比, 可溶性碱增加, 进入C3A中的碱减少, 对改善水泥与减水剂相容性有利。

A厂熟料硫碱比 (摩尔比) 控制范围多数情况下在0.72~0.87。

2.2.4 粉煤灰质量

A厂P·Ⅱ42.5R水泥掺入3%的石灰石, P·O42.5R水泥掺入3%的石灰石和11%的粉煤灰。两个品种的水泥使用同样的熟料, 粉磨条件一致。当粉煤灰质量较好时, 两种水泥按文献[13]方法检验的净浆流动度月平均值接近;当粉煤灰质量较差时, 净浆流动度月平均值P·Ⅱ42.5R明显大于P·O42.5R, 显示了粉煤灰质量的明显影响。粉煤灰的烧失量越高、比表面积越低, 水泥净浆流动度越小。

2.3 水泥与减水剂相容性的稳定性

谈到水泥质量稳定性, 往往习惯性地想到水泥28d抗压强度的标准偏差或变异系数。其实这个稳定性的观念有些过于简单了, 稳定性至少还应该包括水泥与减水剂相容性。相容性突然变差, 混凝土坍落度会明显减小, 导致混凝土无法振捣密实, 如果是泵送混凝土则可能导致无法泵送;相容性突然变好, 混凝土坍落度会明显增大, 可能出现泌水、离析。无论是哪种变化, 都需要及时调整混凝土配比, 而重新调整的混凝土配比是来不及进行性能验证的, 混凝土生产就会存在一定程度的盲目性。笔者接触的混凝土搅拌站的很多质量管理人员有一个共识:宁可容忍2~3MPa的抗压强度波动, 也不愿意出现相容性的明显波动 (净浆流动度相差20mm以上) 。可见水泥与减水剂相容性稳定的重要性。

为了控制水泥与减水剂相容性的稳定性, 选择一种评价水泥与减水剂相容性的方法并作为日常检验项目是必要的。A厂前期使用文献[13]中方法检验水泥净浆流动度, 后来为了使检验结果与顾客的检验结果具有可比性, 改为GB/T8077—2000方法。可以根据顾客需求、地区同行水平和工厂的实际情况制订水泥与减水剂相容性目标值, 并规定允许波动范围。A厂将按GB/T8077—2000检验的净浆流动度波动范围超过±20mm视为较大波动, 当波动范围超过±15mm即需要查找原因, 采取纠正措施。当波动范围超过±20mm或遇到顾客对水泥与减水剂相容性投诉, 则需要采取紧急措施。

2.4 水泥与减水剂相容性的调整措施

当水泥与减水剂相容性发生较大波动时, 应该及时、有效地做出调整。分析原因和确定调整措施应区分是初始流动度减小还是流动度经时损失加大。

2.4.1 查找水泥与减水剂相容性波动原因的方法

在相容性作为质量控制指标的水泥厂, 相容性出现非预期的突然变好的可能性较小, 大部分非预期的波动都是相容性变差。初始流动度变差应该重点考虑如下因素:

1) 水泥中的细颗粒 (<10μm) 含量对相容性产生明显的不利影响。比表面积用来表征水泥中细颗粒含量多数情况下是适宜的。比表面积对相容性是一个比较敏感的指标。

2) 石膏种类及水泥粉磨温度的变化。

3) 磨内喷水的变化。磨内是否喷水、喷水量大小、喷水时的磨内温度对相容性有明显影响。

4) 如果掺入粉煤灰, 则需要检验其烧失量。

5) 熟料SM、C3A的变化。

流动度经时损失变大应该重点考虑如下因素:

1) 熟料中C3A的变化。

2) 熟料中碱含量、硫碱比的变化。

3) 石膏种类及水泥粉磨温度的变化。

2.4.2 水泥与减水剂相容性较大变化的调整

对相容性突然较大变化的紧急调整要求能够迅速见效 (48h之内) , 使相容性迅速恢复到正常水平。为达到这一要求, 往往同时采取几项措施。确定调整措施之前, 首先应该按2.4.1方法调查原因, 尽量使措施有针对性。但很多时候调查原因是很困难的, 可能在几十个小时内难以找到确切的原因。这时要把迅速使相容性回到正常水平放在首位, 可以采取没有针对性但确实有效的措施。采取这些措施的时候应该考虑对水泥其它性能特别是强度的影响程度。能够迅速改善相容性的措施包括:

1) 将水泥颗粒分布的均匀性系数控制在0.90~1.1范围, 提高平均粒径, 降低比表面积, 对提高混凝土初始坍落度有效。

2) 提高熟料SM, 降低IM, 对提高混凝土初始坍落度, 减少坍落度经时损失均有效。

3) 提高水泥中SO3含量 (条件是调整前水泥中SO3含量低于2.5%) , 对提高混凝土初始坍落度, 减少坍落度经时损失均有效, 侧重于减少坍落度经时损失。

4) 对于萘系减水剂, 将熟料中可溶性碱含量 (Na2O·eq) 调整到0.5%±0.1%范围。对提高混凝土初始坍落度, 减少坍落度经时损失均有效。

2.5 对相容性日常质量控制的几点建议

1) 建议按一定频度进行水泥净浆流动度检验, 尽管水泥的净浆流动度与混凝土坍落度之间的相关性不太理想, 但是, 在目前没有更好的检验方法时, 净浆流动度几乎是唯一的选择。

2) 定期以混凝土坍落度检验结果评价本厂水泥与高效减水剂的相容性, 同时评价净浆流动度检验结果和混凝土坍落度的相关性。

3) 选择一种大公司生产的质量稳定的萘系高效减水剂用作水泥净浆流动度检验的基准减水剂, 在其质量稳定期内使用。

4) 根据GB/T8077—2000规定的基准水泥的净浆流动度、用户需求、本厂生产条件, 建立水泥净浆流动度控制目标值。

5) 当实测水泥净浆流动度偏离目标值较大时 (>20mm) , 根据上述水泥与高效减水剂相容性的影响因素查找原因, 采取措施。

3 结束语

因为原料、工艺条件的不同, 各水泥厂影响水泥与减水剂相容性的因素及影响程度也不同。在某个工厂得到的结论和经验受到该工厂条件的限制, 难免具有一定局限。

上一篇:21世纪管理趋势下一篇:食品文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