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务发明创造

2024-05-10

职务发明创造(精选三篇)

职务发明创造 篇1

我国专利法将“执行本单位的任务或者主要是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所完成的发明创造”称为职务发明创造。职务发明的权利归属与利益分配是我国专利制度的重要内容, 主要以国家层面的《专利法》及其配套实施的《专利法实施细则》, 以及各地方性专利法规及科技促进条例、管理条例共同构建[1]。2010年6月, 我国发布《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 其中提出, 要“制定职务技术成果条例, 完善科技成果知识产权归属和利益分享机制, 保护科技成果创造者的合法权益。明确职务发明人权益, 提高主要发明人受益比例。”随后, 政府有关部门展开了相关立法调研和起草活动。近期, 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布了《职务发明条例草案 (征求意见稿) 》 (以下简称“条例”) , 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职务发明条例牵扯到众多领域的发明创造, 如农业、林业、集成电路、植物新品种等。信息技术是当今世界创新速度最快、通用性最广、渗透性最强的高技术之一。科技发展史表明, 从科学发现、技术创新到实现产业化往往需要经历很长时间。与以往相比, 当代信息技术创新更加活跃, 计算机、微电子、软件、通信、互联网等领域的新技术层出不穷, 特别是集成电路的关键技术、工艺和性能加快更新[2]。信息技术领域的专利产出也非其他领域所能相比。据统计, 截止2011年6月30日, 涉及信息技术的发明与实用新型专利申请总量达到136.4万件, 在全部发明与实用新型专利申请中的比例超过三分之一。作为我国信息技术领域的领军企业, 华为和中兴是目前我国内陆申请专利最多的企业, 分别申请了30 370件和24 753件。这一方面是由于通信领域内的竞争中知识产权占有重要地位, 另一方面也是由于这两家企业自身十分重视知识产权的积累和保护, 以此提升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3]。信息技术领域每年产生大量的专利, 其中包含大量的职务发明专利和非职务发明专利, 针对条例的征求意见稿, 结合职务发明制度, 笔者谈几点看法。

2 约定优先原则

条例总体贯穿着约定优先的原则, 包括权利归属 (第九条) 和奖励报酬 (第十九条第一款) , 但是另一方面, 第十九条第二款又规定, 任何取消或者限制发明人根据本条例享有的权利的约定和规定无效。实践中, 信息技术领域很多企业都有这样的规定, 研发人员利用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完成的发明创造都属于职务发明创造, 包括一些不容易界定职务发明与非职务发明的发明创造。根据“取消或限制发明人权利的约定和规定无效”的条款, 可能使得企业规章制度或与发明人协议的效力处于不确定状态, 有可能会被监管机关认定为侵犯发明人的权益而被无效。

条例第二十条规定, “单位自行实施、转让或者许可他人实施职务发明获得经济效益的, 应当将所获得经济效益的有关情况通知给发明人”。实践中, 不仅专利的效益难以分别统计, 即使有统计结果也是经营信息, 属于商业秘密而不能告知发明人。企业规章制度或与发明人协议中一般会规定, 研发产生知识产权后, 企业给予发明人一次性报酬, 对后续取得的经济效益一般不会告知发明人。根据条例, “一次性报酬”的付酬方式也侵犯了发明人获得奖酬的权利和经济效益知情权, 从而属于被无效的范畴。

条例中没有明确说明企业规章制度或与发明人协议的无效范围是否包括优先受让权、申请知识产权知情权、经济效益知情权、技术秘密补偿权、发明报告制度中的一些权利, 还是仅限于署名权与获得奖励和报酬权, 建议在条例中进一步明确。

3“大发明”概念

条例中规定的“发明”, 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完成的, 属于专利权、植物新品种权、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专有权或者技术秘密保护客体的智力创造成果, 这是新设定的“大发明”的概念, 与专利法中所说的发明创造含义不同。大发明, 不仅包括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三种专利, 还把植物新品种权、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专有权、技术秘密也纳入其中。本次征求意见稿将“软件著作权”移出本条例中所定义的知识产权的范畴, 并规定“计算机软件职务作品”参照适用本条例的规定。

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专有权既不同于著作权, 又不同于专利权, 但其保护制度既具有部分著作权保护的特征, 又具有部分工业产权, 特别是专利权保护的特征。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专有权具有独创性和非公认的常规性, 与计算机软件著作权一样采用登记制度, 不进行实质性审查;而且很多布图设计都是电脑自动生成的, 若将其也纳入条例调整范围, 可能会造成企业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登记量的激增, 加重企业管理负担。

技术秘密属于商业秘密, 现在用反不正当竞争法调整。该法对商业秘密的定义是, 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企业中的技术秘密很难界定, 可以包含很多技术信息, 若用职务发明条例调整技术秘密产生的法律关系, 则企业可能要补偿众多发明人。条例中没有明确什么是技术秘密, 如果将其限定为经过发明报告、由企业认定的技术秘密, 则可以使条例相对容易实施一些, 建议在条例中予以明确。

4 发明报告制度

条例中有很多关于企业应为行为的规定, 如:第十二条规定, “发明人主张其报告的发明属于非职务发明的, 单位应当自收到符合第十一条规定的报告之日起两个月内给予书面答复。”第十四条规定, “单位应当自发明人报告职务发明之日起六个月内决定是否在国内申请知识产权、作为技术秘密保护或者予以公开, 并将决定书面通知发明人。”第十六条规定, “单位拟停止职务发明的知识产权申请程序或者放弃职务发明的知识产权的, 应当提前一个月通知发明人。”

若对于发明数量较少的领域, 这样的规定和时间期限应该行之有效, 比如说植物新品种领域, 一般一个育种人若干年能培育出几个新品种已然不易, 发明报告、通知的规定都比较容易适用。但在信息技术领域中, 一个创新型企业每年上百件、千件专利申请并不少见。信息技术企业不但有新的专利申请, 还会有大量的发明创造被舍弃掉, 或者公开让它进入公知领域阻碍竞争对手申请专利, 或者转为商业秘密保护, 若针对每一项发明创造都需要履行发明报告、申请知识产权和通知的程序, 企业科研管理人员的工作任务会相当繁重, 尤其对于第十六条的规定, 企业放弃知识产权, 需在一个月前通知发明人。是否申请、放弃知识产权取决于企业自身的状况及企业的知识产权战略, 实践中很少有企业去征求发明人的意见, 因为专利审查程序中有可能不是企业策略性的放弃, 而是专利局在审查过程中发现该专利申请不具备授权前景, 企业会根据答复审查意见通知书的情况临时作出放弃决定, 则在这种情况下就很难提前一个月前通知发明人。信息技术领域很多企业设有专门的专利部门和人员, 在处理申请程序有关的事务时作出的决定比发明人会更加客观、全面, 更有利于提升专利质量。

5 职务发明的奖励报酬

职务发明创造的权利归属及利益分配是我国《专利法》及《实施细则》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从实践来看, 具有重大应用价值、能够较快实现产业转化的专利很多都是由职务发明创造产生的。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 职务发明的专利保护制度在《专利法》及《实施细则》第三次修改中并没有作理想化的大幅度修改、调整[4]。这次在制定条例时, 在第十八条规定, “单位转让、许可他人实施或者自行实施获得知识产权的职务发明的, 应当根据该发明取得的经济效益、发明人的贡献程度等及时给予发明人合理的报酬。”条例第二十一条、二十二条规定了单位获得或使用职务发明知识产权时, 应向发明人支付报酬的比例。专利法第十六条对职务发明的奖酬做出了原则性规定, “被授予专利权的单位应当对职务发明创造的发明人或者设计人给予奖励;发明创造专利实施后, 根据其推广应用的范围和取得的经济效益, 对发明人或者设计人给予合理的报酬。”《专利法实施细则》第六章规定了被授予专利权的国有企事业单位对职务发明创造的发明人或者设计人的奖励和报酬;同时规定, 本章关于奖金和报酬的规定, 中国其他单位可以参照执行。但是, 职务发明条例中对“单位”未作限定, 则一般理解不仅包括国有企事业单位, 还包括民营企业、外资企业等, 而且奖酬数额比例也比实施细则规定明显提高, 若条例颁布, 按照后法优于前法的原则, 优先适用条例, 专利法实施细则可能也要随之修改。

信息技术领域有些企业每年有成千上万件专利, 逐一计算贡献大小、计算奖励和报酬难以实现。现在很多专利都是交叉许可, 还有很多是打包的、一揽子许可, 而交叉许可往往也涵盖未来某一时间段内产生的专利, 即使只就某领域进行许可谈判, 所使用的专利也仅是策略性的选取;另外, 许可协议往往有保密条款, 单位很难做到将数千上万件一揽子许可的专利通知其发明人同时也不能违反保密条款的规定。实践中, 企业对发明人的奖酬不拘泥于现金、股权的方式, 还有公司嘉奖、创新奖励、将专利作为晋升条件等。条例中规定, 获得奖励和报酬是发明人的最低保障, 那么则意味着企业的规章制度或者与发明人协议都要符合条例关于奖酬程序、方式、数额的规定, 否则就可能被无效。

日本和德国是职务发明制度比较发达的国家, 按照德国法律的规定, 职务发明报酬的计算对应多项技术指标与参考因素, 能够非常客观地体现出发明成果的实际价值。但是, 我国现有的客观条件暂时还不足以制定一个全面的计算标准;同时, 有关标准过于详细可能会造成法律实施的成本过大, 从而影响当事人对法律的认可程度, 进而影响法律的实施效果。我国借鉴日本的模式更为合理:法律对职务发明报酬问题作出原则性规定之后, 有关具体的规定则倾向采取提倡或是诱导的方式促进企业自觉地遵守法律, 并在按照法律规定的内容与参考标准、结合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依法制定符合企业发展规律的规章制度。与法律强制性规定相比, 以法律规定的内容为参考、以企业自身情况为依据, 有利于企业自发制定的规章制度能够在现实中得到更好的实施[5]。

6 行政处罚

条例第六章关于监督检查与法律责任的规定, 设定了对违法企业的监督检查、警告、罚款等处罚方式, 虽然这都在行政处罚法的框架之内, 但这样的规定无疑会使企业有制定规章制度被无效、动辄侵犯发明人权益而被施以行政处罚的担心。著作权法规定, 对侵犯作者署名权的行为仅承担民事责任, 不在承担民事责任和行政责任列举的行为之内。专利法第十七条规定, 发明人或者设计人有权在专利文件中写明自己是发明人或者设计人, 没有规定侵犯署名权则侵犯了公共利益而承担行政责任。建议条例将发明人署名权纠纷仅限定在民事权利纠纷范畴内, 避免行政监管对民事权利行使过多的介入和不必要的干预;再对行政监管和处罚增加一些限制条件, 如依当事人申请、举报、投诉, 监管机关才可进行行政干预, 增加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救济权。

总之, 企业是市场的主体, 也是创新的主体, 企业应当被给予充分的经营自主权。企业可建立适合自己的职务发明管理制度, 使之灵活反映不同的商业环境、研发战略和研发基础, 激发企业的创新和投资积极性。希望立法者本着“遵循市场经济, 减少行政干预”的原则, 保证企业独立处分自己的知识产权。

参考文献

[1]肖冰.职务发明奖酬制度公平的价值取向及立法完善[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科版, 2012 (3) :51

[2]江泽民.新时期我国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2008 (10) :1590

[3]工业和信息化部.2011年信息技术领域专利态势分析报告[R].北京:工业和信息化部, 2011

[4]国家知识产权局条法司.关于职务发明创造奖酬制度的完善[J].电子知识产权, 2010 (4) :46

怎样区分职务发明与非职务发明 篇2

我国专利法把发明创造分为职务发明创造和非职务发明创造两类。根据专利法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下列情况下完成的发明创造都是职务发明创造。

(1)发明人在本职工作中完成的发明创造;

(2)履行本单位交付的与本职工作无关的任务时所完成的发明创造;

(3)主要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条件(包括资金、设备、零部件、原材料或者不向外公开的技术资料等)完成的发明创造;

(4)退职、退休或者调动工作一年内作出的与其在原单位承担的本职工作或者分配的任务有关的发明创造。

上述情况以外作出的发明创造是非职务发明创造。职务发明创造的专利申请权属于单位;非职务发明创造的专利申请权归个人所有。特别要指出的是,“本职工作”不仅仅局限于职工个人的任务范围,而要扩大到职工所在单位的业务(主业)范围;另外,即使职工作出的不属于所在单位的业务(主业)范围的发明创造而取得的非职务发明,油田公司也享有有限的优先受让权。需要说明的还有,职工的“提前退休”、“内部退养”和非正式的离(辞)职不属于专利法所说的“退职、退休或者调动工作”。

专利申请需要提交的申请文件有哪些?

发明创造作文 篇3

如:根据蝙蝠发明了雷达,根据鸟儿发明了飞机,根据跳豆发明了打夯机,根据变色龙发明了变色的衣服,根据鲸发明了“流线型”的轮船,根据青蛙发明了电子蛙眼,大大地提高了科技效律,听同学们说了许多发明创造,我觉得发明创造一点儿都不神秘,便也想发明一样东西。因为自己拖几个房间已经很累了,而且小的地方还是很脏,很难把所有的地面都拖一干二净,有时候还会起血泡呢!我一边拖一边想:“要是有一个全方位自动装置,那该多好啊!”

因此,我便根据许多机器的不足之处,把几个机器进行改行改进,组合在一起,发明了一个前方位自动装置。这个全方位自动装置,是一个什么东西都可以控制的遥控器,不过,它上面有一个显示屏,底下是一个微小的键盘,只需要工种打进去,打好后,只需按一下蓝色的按钮,它便会摇来摇去,发出一种声音,这种声音叫超声波,发出的超声波便会移动那个东西,替主人做事情。可人家会觉得这种东西虽然好,但很有可能被偷啊!这就不用担心了,这个全方位自动装置里装有指纹识别器,所以就算被别人偷了也没有什么用,只会被别人当成垃圾扔了。科学跟学习一样,也是没有止境的。

上一篇:机电专业毕业下一篇:二维码与医院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