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教育规划

2024-05-09

未来教育规划(精选十篇)

未来教育规划 篇1

人类思维和行为的一个主要特征是指向未来的事件和结果。这一特征近年来逐渐引起心理学理论界的关注 (Bandura, 1986;Neisser, 1976) 。如, Bandura (1986) 强调人具有预见能力, 并且它是人类思维的一个基本特征。Neisser (1976) 指出对未来的预期是认知图式的主要机能之一。Oppenheimer (1987) 将未来看作是目标导向行为的一个主要特征。然而, 尽管在人的一生中, 对未来事件的预期对日常行为都具有动力性的引导作用, 但对未来的思考和规划对青少年尤为重要。

未来规划 (Future planning) 是个体对未来建构计划并实现计划的过程 (Nurmi, 1991) , 是个体同一性发展的关键。根据Nurmi (1991) 提出的理论模型, 未来规划包括探索 (exploration) 和投入 (commitment) 两个维度。探索是指个体通过征求建议、搜集多方面的信息, 并考虑自身特点与机会空间的匹配, 以便做出有意义的抉择;投入是指在选择目标的基础上, 个体为实现目标不断地付出时间和精力。青少年对未来的探索和投入有利于个体在社会中的自我定向, 从而促进自我同一性的获得 (Kracke&SchmittRodermund, 2001) 。来自不同文化的研究一致表明, 青少年期个体对未来的探索和投入主要集中在教育和职业领域 (Lanz, Rosnati, Marta&Scabini, 2001;Nurmi, 1991;Seginer, 2009;张玲玲, 张文新, 周秀琴, 胡艺馨, 王姝琼, 2008) 。因此, 当前该领域的研究主要通过考察青少年在未来教育和职业领域的探索和投入来揭示青少年未来规划的发展特点。

青少年未来规划的发展是一个在较宽泛的人际背景中共同建构的过程 (Malmberg, 2001;Masseyetal., 2008) 。作为影响青少年心理社会发展的重要他人, 父母是青少年在未来发展的重要方面 (如学校教育和未来职业) 获取支持与建议的主要来源 (Seginer, 2009) ;并且, 在确定个人未来目标的过程中, 青少年主要从父母那里获得信息 (Malmberg, 2001) 。因此, 父母如何对待子女、如何与子女沟通等, 即父母的教养行为就成为影响青少年未来规划的一个重要因素。研究表明, 父母对子女的接纳水平越高, 青少年对职业的探索和投入越多 (Seginer, Vermulst, &Shoyer, 2004) ;父母对青少年行为监督控制的水平越高, 青少年对未来教育的兴趣则越低 (Nurmi&pulliainen, 1991) 。换言之, 父母的接纳使青少年在未来规划的过程中更容易接受父母的支持与建议, 进而能够提升其未来规划的水平;而父母对子女行为的监督和控制则会阻碍青少年未来规划的发展。然而, 当前关于父母教养行为与青少年未来规划之间关系的研究还比较少, 且已有研究均是在西方文化背景下进行的。

综上所述, 本研究以青少年为被试, 采用问卷调查法法, 主要对如下研究问题进行考察:父母的教养方式与青少年未来教育规划的关系, 其中人口学变量的调节作用。

二、研究方法

1.研究被试

本研究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来自海原回民中学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共发放问卷300份, 回收有效问卷297份。有效问卷中, 初一年级49人, 初二年级49人, 初三年级50人, 高一年级48人, 高二年级50人, 高三年级51人;女生184人、男生113人;城镇生91人、农村生206人。

2.研究问卷

本研究采用Nurmi青少年未来问卷 (中文版) 中, 关于教育规划方向的分量表 (张玲玲, 张文新, 纪林芹, Nurmi, J.E.2006) 对中学生的未来教育规划进行测量。使用岳冬梅等人修订的父母教养方式量表 (EMBU) 中文修订版对其父母教养方式进行测量。经检验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

三、研究工具

将所有问卷结果整理数量化后输入SPSS19.0数据库, 根据资料的性质应用统计软件SPSS19.0进行方差分析、相关分析等统计学处理。

四、研究结果

1.中学生未来教育规划的基本特点

为考察中学生未来人口学变量特点, 以对未来教育的探索、投入和情感体验为因变量, 以年级、性别和城乡为自变量进行多元方差分析 (MANOVA) 。结果表明, 年级 (F=2.474, p<0.001) 、性别 (F=2.709, p<0.001) 的主效应显著, 年级、性别、城乡 (F=1.458, p<0.05) 三者的交互作用显著, 即总体上中学生未来教育规划因年级、性别的不同而存在差异 (见表1) 。

单因变量F检验表明:年级对未来教育和职业投入以及各种情感体验的维度都作用显著。多重比较 (LSD) 发现, 对未来教育的投入上高中三个年级显著高于初中三个年级的学生 (ps<0.05) ;对教育的体验初中生比高中生明显持更为积极乐观的态度, 初一学生态度明显高于其他年级学生 (ps<0.05) , 高中各年级没有显著差异 (ps>0.05) 。

2.中学生父母教养方式和未来教育规划的关系分析

分别以父母教养方式中的父1、父2、父3、父4、父5、父6、母1、母2、母3、母4、母5这11个因子得分与中学生未来教育中教育探索、教育投入、教育体验3个维度得分进行相关分析 (见表2) 。结果显示, 未来中的教育探索与父母教养方式中的父1和母2的相关具有统计学意义;教育投入与父1、父2、母1、母2的相关具有统计学意义;教育体验与父1、父2、父3的相关具有统计学意义。

注:*p<0.05, **p<0.01。

根据上述相关分析的结果进一步对数据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父母教养方式中父1因子对未来中的教育探索、教育投入、教育体验、有显著的影响;在教育投入因子中, 母2对其的影响同样显著, 只是小于父1的影响力 (见表3) 。

注:*p<0.05, **p<0.01。

3.中学生父母教养方式和未来教育规划的调节变量分析

根据上述数据分析, 人口学变量在父亲情感温暖与理解对未来教育规划的影响中存在调节效应。以人口学变量为分组变量, 以父亲情感温暖与理解为自变量, 以未来教育规划总分为, 做调节效应分析。从表4可以看出父亲情感温暖与理解和未来教育规划之回归方程, 其解释率以及其显著性水平随着被试的性别、年级、生源的不同而有所改变。性别中, 男生的解释率比女生高;年级中, 初中生的解释率比高中生高, 生源地中, 农村比城镇结实率高。可见, 虽然人口学变量不影响父亲情感温暖与理解和未来教育规划二者关系的方向, 但影响二者关系的强度, 这说明人口学变量对父亲情感温暖与理解和未来教育规划存在在调节作用。

注:*p<0.05, **p<0.01。

五、讨论

1.中学生未来教育规划的特点

本研究分析了中学生对对未来教育发展态度的基本特点。与现有研究结果不一致 (张玲玲, 2008) , 本研究发现中学生对个人未来教育的探索并不遵循年龄发展模式。原因可能有三:一是现有国内研究结果被试集中在中东部地区, 存在地域差异;而是本次研究的被试样本取样较小;三是本研究中被试绝大部分都是回民, 存在民族差异。与已有研究一致, 高中部学生对未来教育的投入上显著高于初中部的学生, 这主要是因为高中毕业比初中毕业要面临更多的问题, 例如是否继续升学、选择什么样的学校、是否要工作、以后要学什么专业等等。对未来教育发展的体验初中生比高中生明显持更为积极乐观的态度, 这可能与这一时期青少年的心理发展特点有关, 处于青少年早期的初二学生的思维方式正从具体形象思维向形式运算思维过渡, 思维尚具有片面性, 容易对自己未来的教育进行近乎完美、但缺乏现实性的想象。

2.中学生父母教养方式和未来教育规划的关系

父亲情感温暖、理解对未来教育规划有显著的影响, 并且随人口学变量 (年级、生源、性别) 不同, 对未来规划的影响强度不同。由此结果可以看出:在中学生对未来的教育规划中, 父亲对孩子的理解和爱护起到尤为重要的作用, 并且随着年纪的增大这种影响在变小, 父亲的情感支持对农村学生在未来教育规划方面的影响更多, 对女生在未来教育规划方面的影响更小。同时表明, 中学生的未来受到家庭因素的制约, 父母的期望和态度会让中学生对未来产生不同的看法。

六、结论

高中生对未来教育的投入显著高于初中生;初中生对教育的体验比高中生明显持更为积极乐观的态度, 初一学生对未来教育发展态度明显高于其他年级学生, 高中各年级没有显著差异;中学生父母教养方式中父亲情感温暖、理解对中学生未来教育规划有显著的影响, 并且随人口学变量 (年级、生源、性别) 不同, 对未来规划的影响强度不同。

摘要:目的:通过对海原回中近300名城乡中学生的调查, 考察了中学生父母教养方式对未来教育规划的影响。结果:高中生对未来教育的投入显著高于初中生;初中生对教育的体验比高中生明显持更为积极乐观的态度, 初一学生对未来教育发展态度明显高于其他年级学生, 高中各年级没有显著差异;中学生父母教养方式中父亲情感温暖、理解对中学生未来教育规划有显著的影响, 并且随人口学变量 (年级、生源、性别) 不同, 对未来教育规划的影响强度不同。结论:父亲的教育方式对中学生未来教育规划有显著的影响。

未来教育规划 篇2

第一,我们要了解孩子,在了解的基础上为孩子提供适宜的“气候”和“土壤”。每个人都是独特的个体,孩子和孩子之间差异很大。那么,我们就要用心观察我们的孩子,内向还是外向,喜欢安静还是喜欢嘈杂,喜欢表现张扬还是喜欢独自研究,兴趣点在哪里,优势是什么……这样,在为孩子选择学校氛围,选择课外辅导班的类型与老师,在时间张力的控制和节奏的把握等方面,我们就可以选择适合孩子的,适合的就是最好的,与“别人家的孩子”无关,与“人家”说好无关。让我们的孩子在自己感觉舒适和适宜的环境中发掘自己,探索自己,发展出真正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和学习方式。这是孩子未来幸福力的基础。如果没有能力做自己,每天在妈妈、老师和同学眼中活着的孩子是没有能力真正释放自己天性与才能的,也就没有机会在多元化的背景下将自己开发到自己喜欢的“极致”。

第二,为孩子提供宽阔的视野,让他有大胸怀和大境界。我们常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是开阔视野最好的方式。但是读什么书,万里路上看到什么听到什么,不同家庭的孩子差别挺大的。所以,做父母的要坚持读书学习,和孩子交流你的收获,你的思想,把孩子带到阅读当中,再把孩子从阅读中带回生活,带回更高质量或更有意义的生活。父母坚持阅读思考,才能给孩子更好的引领。

行万里路,带着孩子去感受,去体验,了解不同的人不同的思想,不同的文化,不同的生活方式……逐渐引导孩子认识为什么会这样,如何看待相同与差异。同时,让孩子去了解天外有天 人外有人,并且发现天外的人原来也是普通人。这样,我们就可以帮助自我意识发展中的孩子慢慢形成对自己和他人更加全面的认识,对生活的理解更加深刻。在此基础上,孩子慢慢找到并坚持自己的梦想或理想,敢想敢干,思维开阔。

这儿,我强调的是,在和孩子交流时是平等的交流,而不是说教。我们自己读书学习思考,用孩子能接受的方式和孩子分享我们的思考与收获,而不是高高在上地给孩子讲道理。长此以往,孩子会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受到父母积极的、向上的,热爱思考和热爱生活的精神的影响,受到交流过程中的点滴渗透的影响,愿意与父母“交朋友”,愿意与父母谈自己的思考、想法。自然而然,胸怀、境界就形成了。有了胸怀、境界,人就会活得洒脱,做事情纯粹,有社会价值感。具体的技能可以在实践中弥补,但是这种胸怀和境界以及和这些内容相随的对世界的关注和关怀,对人类的慈悲,对自然的敬畏……不是轻易可以弥补的。

第三,为孩子提供幸福的家庭和良好的心理氛围。未来的社会变是不变的定律,感性能力、社交能力和心理适应能力将会越来越重要。

首先,要为孩子提供一个稳定、健康的家庭环境。稳定健康的家庭环境是孩子心理健康的前提,无论父母之间有什么问题,出现什么状况,都要认真地和孩子谈,告诉孩子爸爸妈妈之间有矛盾,但是我们会处理好,和孩子无关。这样,孩子就不会把这些问题的责任归咎到自己身上,就会有安全健康的心理状态。即便父母离婚,也要和孩子坦诚地交流,不要遮遮掩掩或欺骗孩子。孩子的感受力很强,他能感受到发生了什么,但是如果不和孩子讲清楚,孩子会认为这些都是我造成的,而且影响到以后人际关系尤其是亲密关系的处理。

其次,父母保持情绪稳定。孩子的感受力非常强,父母的状态直接影响孩子的状态。孩子对情绪的了解、接纳、理解和处理能力潜移默化中受到父母的影响。对情绪的接纳和处理能力是幸福力的基础,也是做好事情的前提。因此,父母要处理好自己的情绪,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情绪处理能力。

最后,父母要帮助孩子形成自我认知和自我实现能力。未来的社会生存压力逐渐不再是问题,自我实现的需求成为人的主要需求。这种情况下,对自我的接纳、信任与满足是自我实现的基本条件。而一个人能不能接纳自己、信任自己,来源于自己实力,更源于父母对自己的肯定与评判。因此,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父母要多及时肯定孩子,肯定要做到从态度、做法等具体层面肯定,让孩子信服;父母多给孩子正向的引导,从身份和价值观方面定位孩子,比如,“这件事情中妈妈发现你是一个很有爱心的人。”父母的肯定和赞扬就是神奇的魔咒,孩子的这些素质对越来越体现出来,孩子也会越来越相信他自己就是这样积极的、正能量的、有潜力的人。这样,不管未来如何变化,孩子都能笃定自己,脚踏实地,做出自己认为有意义有价值的事情。

总之,未来的社会很难具体描绘,但我们可以帮助孩子练就不变应万变的“金刚之身”,即有热爱的事情、有卓越的“能力”(区别于传统技能与逻辑分析能力)、宽广的胸怀、深远的眼界、较大的灵活性与适应性,不管孩子以后处在什么状况下,都会找到自己的安宿。当然,这就需要家长不断学习、进步,为孩子做好引领。

公众号:小小支点

未来教育规划 篇3

历时18个月,两次意见公开征集,数十次易稿,才诞生了新世纪以来第一个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纲领性文件,规划出了中国教育未来十年发展的“路线图”。

而内地教育目前面临的“入园难”、“城乡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缺乏培养创新人才的机制”等问题,能否在本次《纲要》上找到“标本兼治”的对症良方?

“本届政府着力做好的大事”

教育一直以来都是一个滚烫的话题。今年“两会”前夕,人民网的“部委留言排行榜”显示,教育部部长袁贵仁收到的留言数量高居榜首,是第二位人保部部长尹蔚民的两倍还多。可见公众对教育问题的关注与热情。温家宝总理在2009年1月的一次讲话中指出,制定《教育规划纲要》是“本届政府必须著力做好的一件大事”。

2008年8月《纲要》制定启动,总理温家宝亲任《纲要》领导小组组长,小组成员则来自发改委、教育部等14个部委。国务委员刘延东任《纲要》工作小组组长,工作小组下设办公室,其办公室主任则是时任教育部部长周济。工作小组组织了11个战略专题组,涵盖基础教育、素质教育、高等教育和教育改革创新等方面。

工作小组还动员全国各地500位专家学者参与调研,以不同的形式参与座谈研讨的则有3000多人次。同时还聘请了100位高层的专家组成諮询专家队伍,包括教育、经济、科技、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纲要》制定“班底”,可谓“阵容强大”。

而《纲要》制定中所动用的“最强大阵容”是参与建言的民众。自2008年8月《纲要》制定启动以来,先后两次公开意见征集。每次公开征集意见,都掀起一个为教育建言献策的高潮。2009年初第一次公开意见征集,规划纲要工作小组办公室收到建言210多万条。而今年年初的意见征集后,共收到各界人士发表的意见建议超过249万条。

作为《纲要》公开征求意见中的积极建言者,甘肃会宁县太平中学教师黄志龙发现,自己“改善农村教师待遇、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规划”的建议,被吸纳在《纲要》正文中:“建立城乡一体化义务教育发展机制,在财政拨款、学校建设、教师配置等方面向农村倾斜”,“加快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优先满足留守儿童住宿需求”。

促公平:贯穿始末的主线

有人说,教育不公是中国教育的最大顽疾,治中国教育之本,必先推进教育公平。《纲要》则提出“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

“择校热”、異地就学高考难、城乡教育资源差距过大……这些问题无不源自教育资源分配不公。新加坡国立大学郑永年教授曾撰文指出,中国上世纪末以来的“教育产业化”,“使教育资源加速向少数人集中”。长此以往,教育不公的“马太效应”将循环下去,造成贫富差距的代际转移。教育部部长袁贵仁指出:“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是人生公平的起点。”

参与《纲要》调研和起草的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战略室主任高书国认为,“公平”自始至终贯穿这部《纲要》全文。细读《纲要》,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终身教育,都有相应具体措施力保“公平”。《纲要》中最引人注目的当属贯穿各教育阶段的资助体系。不让一个孩子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包括幼儿园。“缩小校际差距,加快提高薄弱学校师资水平”,以解決“择校”问题,保证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针对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就学升学问题,《纲要》还专门提出,“坚持以流入地政府管理为主、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确保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

此外,《纲要》还提出“健全特殊教育保障机制”,使特殊人群受教育权的保障,对老少边穷和民族地区的倾向性支持,以达到区域公平。从而完善了“教育公平”的内涵。

“去行政化”牵动体制改革

近年来,内地大学教授因体制问题而辞职,因体制问题拒绝招收博士和硕士研究生,甚至受制於行政压力不敢建言……一系列现象都说明教育体制改革的必要与紧迫,尤其是社会广泛呼籲的“去行政化”。

今年年初,温家宝总理与网友交流时,也明确指出:“教育行政化的倾向需要改变,最好大学不要设立行政级别。”

此前,朱清时筹建南方科技大学、吉林大学“行政学术分离”等一些“去行政化”的“民间尝试”都得到了鼓励。而这次《纲要》中明文指出,各级学校要“克服行政化倾向,取消实际存在的行政级别和行政化管理模式”。较之征求意见稿,少了“逐渐”二字。有评论认为,这是政府決心的体现。

“行政化管理倾向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条是政府对学校管理的行政化倾向,另外一条是学校内部管理的行政化倾向。”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纲要》征求意见稿发佈会上解释道。

对此,《纲要》提出“推进政校分开管办分离”,“落实和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完善大学校长选拔任用办法”,“鼓励专门机构和社会中介对高校进行评估”,“探索建立高等学校理事会或董事会”等相应办法,並提出“现代学校制度”这一概念。从此,各级学校将“推进政校分开、管办分离”。而“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将实现政府、学校、社会之间新的互动。

然而,今年3月有学者指出:“取消高校行政级别,必须与调整现有干部管理体制同时进行,要和社会改革配套进行。”对此,审议通过的《纲要》中,关於“去行政化”的表述改为:“随着国家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推进,探索建立符合学校特点的管理制度和配套政策,克服行政化倾向,取消实际存在的行政级别和行政化管理模式。”

保卫GDP的4%

加大投入是解決教改中各项问题的重要保障。近年来,内地教育实现了城乡全面免费义务教育,建立健全家庭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职业教育快速发展,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等。“完成这几件大事都是要花钱的。”财政部副部长丁学东说。 “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佔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2012年达到4%”,被写入最终审议通过的《纲要》中。

“4%”的目标並不是第一次提出。1993年中央下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就提出“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佔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本世纪末(指20世纪末)达到4%。”1996年的“十一五”规划纲要再次提出“逐步使财政性教育经费佔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4%”,然迄今仍未达成。政府曾公佈2008年教育投入佔GDP的3.48%,这已是自1992年来最高值。

对於这个“迟迟达不到”的目标,政府这次下了決心。《纲要》中再次出现“2012年实现财政性教育经费佔GDP4%”的目标,並提出增强公共财政有效财力、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大力筹措其它财政性教育资金、加强教育经费管理等四项具体保证措施。

儘管财政部副部长丁学东也称,对於教育经费投入两年后“保4%”,“信心很大,难度不小”。但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张力指出,预计2020年全球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佔GDP的平均水平应在5%上下,4%已经是1990年前后全球平均水平,也就是说4%的目标即使今年实现了,也比世界滞后20年。

实施:还有很长的路

《纲要》勾划出了中国教育未来十年发展的图景:2020年,中国将普及学前一年教育(入园率95%),有条件的地区普及学前三年教育。高中阶段毛入学率将达90%,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40%。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佔GDP超过4%。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程方平教授指出:“从制定目标到达到目标,从问题的提出到问题的解決,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他还提出,《纲要》是否能落实,是否能达到预期效果,体制改革是关键。体制不改,其它问题的解決都会打折扣。除了教育体制,人才体制、经济体制,甚至政治体制的改革都与教育改革成功与否息息相关。

未来教育规划 篇4

关键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未来发展

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越渐深化, 市场上毕业生就业方式转变越渐快速, 导致大学毕业生面临日趋激烈的就业环境。置于市场和社会双重巨大压力下, 相当比例的大学生未施以充分精力和时间对其未来予以设计和规划。为此, 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工作, 助其强化主体意识, 明确未来目标, 有意识有规划地培养各类能力, 将大学掌握的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中, 对其未来美好前程的开拓极具现实和未来双重意义。

一、职业生涯规划阐述

(一) 职业生涯规划概念

职业生涯规划也被称为职业生涯设计, 一般指个人与组织相结合, 在分析、收集、归纳某个人主客观条件的前提下, 对其兴趣爱好、能力特点等做出综合权衡与分析, 并结合自身职业倾向和时代的特点, 为其选择最优化职业奋斗目标, 同时也要为此目标的实现做出一系列切实有效的安排。职业生涯规划的根本目的并不仅仅是促使某人依据自身实际资历条件选择一份眼前适合工作, 实现其个人目标, 更深的意义是为帮助个人做到真正了解自己, 为自己规划未来事业, 筹谋未来发展, 并基于自身主客观条件设计出一套可行性、可操作性强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

(二) 职业发展规划意义

首先, 对学生规避盲目就业极有助益。学生通过职业生涯发展, 能对自身潜在优势和特性做出准确认识, 对自身价值全面定位, 帮助其规避在择业中出现的各式高不成低不就, 最终只能被迫盲目就业的情况。

其次, 增强其应对社会竞争的能力。当前社会市场竞争越发激烈, 为在竞争中占据主导地位, 必须为自己寻找到一个适合自身发展的平台, 并尽量避免频繁跳槽、四处求职的情况。反之, 不仅会消磨掌握的知识, 而且会浪费个人青春和挫伤个人积极性, 更会严重伤害个人对工作的锐气和激情。职业生涯规划能促使学生未雨绸缪, 帮助其在走出大学这座象牙塔后迅速找到适合自身的工作平台。

最后, 可以优化市场上的人才配置。学生盲目就业会给人才市场带来恶性影响, 人才供过于求的局面往往会让市场和人才两败俱伤。一方面学生在市场竞争中难以找到适合自身的工作, 只能盲目就业, 另一方面人才应聘队伍的庞大加大了企业选拔适合自身的人才的难度, 甚至有时候极难招到。职业生涯规划可以将学生与人才市场之间的择业选择道路铺整顺利, 帮助市场理顺供求秩序。

总之, 我国当前很多大学都设置了就业指导中心类机构, 这类组织既可以为大学生提供大量就业信息, 又可以帮助其做出职业生涯规划。这既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深化的必要要求和成果, 又是职业心理学向前发展的必然趋势。但应看到, 作为一种新生事物,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在实践中尚存在很多问题。

二、当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存在的问题

(一) 理念尚未完全普及

当前虽然越来越多的高校已意识到并重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研究, 但真正应用和普及的深度和广度尚不足。根据笔者进行的调研, 在这些学校中, 当问及学校是否为他们提供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讲座或课程时, 23.5%的人回答有, 剩下的要么回答没有, 要么直接回答不清楚;在问及其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知识一般从哪种途径获取时, 通过网络的比例超过75.4%以上, 而通过学校方面的甚至不足两成;在问及学校是否为其职业生涯规划方面专门设立网站时, 有39.9%的人认为自己学校中未设立此类网站, 有57.6%的人认为尽管设立此类网站, 但信息丰富度和时效性远远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同时, 根据笔者的调查显示, 很多大学生认为在大学阶段就开展职业生涯规划过早, 认为这是步入社会后才应考虑的问题。综上, 这些调查结果均揭示出当前很多高校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视尚不足, 更何谈全面普及方面。

(二) 时间安排不合理

职业生涯规划是一项长期性、复杂性、规划性的工程, 不是一蹴而就的, 更不是大学生成长和就业的神药, 其需要学校和学生的身体力践。但是当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为学校仅是在大四开设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课程, 或直接将职业生涯规划视作学生就业的灵丹妙药, 时间安排不合理, 导致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形同虚设, 难以发挥积极作用。

(三) 测评工具专业化水平一般

职业生涯规划是依据自我分析和认识规划未来职业发展, 自我认识方面可通过测评进行。当前, 市场评测网站和软件数不胜数, 质量良莠不齐, 某些测评工具是向全体社会成员开放的, 对大学生而言针对性弱;某些网站或软件更是由非专业人员草草编定的, 缺乏测评的有效度和可信度。比如在一道针对人的团体精神的测评题中, 问及“你与团体中其他人能否进行友好交流?”, 问题答案分别为“是”和“否”, 这种问题的社会称许性明显, 测评者会感受到强烈的潜在暗示, 一般很难满足心理测验的根本要求。如果这个题目这样问及“你日常交流或联系频繁的朋友一般有几个?”, 答案分别为“一到两人”、“三到六人”、“四到九人”、“十人以上”, 一样是考察团队精神, 但其测评目的相较于上题很难被测评者判定, 从而有效避免称许性的影响。

三、对大学生未来发展规划完善的建议

(一) 灌输和普及相关理念

学校自身首先应强化职业生涯规划对学校和大学生未来发展的重要认识, 并将此类工作真真正正紧抓严抓, 而非只是为完成任务而任务, 流于表面形式。高校的就业指导中心应加强宣传和教育工作, 帮助学生积极、热情、有效地参与到自身职业生涯规划中。处理好地区与地区、学校与学校之间的交流沟通, 相互汲取成熟经验, 借鉴他人成功措施和途径, 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理念灌输和普及全国各所高校中。

(二) 研发出一套适合其职业生涯规划的专业系统

大学生群体自身具备的特殊性也要求其制订职业生涯规划时应遵循特殊性, 为此, 高校的就业指导中心有必要也急需选择一种专业化的测评工具, 或利用内部研发机构的科研人员进行研发, 与市场中的测评机构相联合, 协同研发出一款适合大学生的测评系统。研发大学生职业生涯系统工具是一项实践意义凸显的工作, 研发人员应从大学生自身特性出发, 将实践性、经济性和专业性等充分结合。

(三) 培养一支高素质的专业指导队伍

这样做可以强化对高校就业指导中心老师的专业能力培养, 帮助其充分掌握职业生涯规划程序和知识, 从而向专业化挺进。此外, 通过引进专业人员加强高校的师资队伍建设, 如引进从事职业研究的专门人员或从事心理学研究的相关人员, 吸收其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知识, 既可以为学生直接提供指导, 又可以帮助其展开实际的规划, 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向欣.当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现状与对策思考[J].现代教育科学, 2008, 09:39-43.

[2]任凤彩.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价值与实现[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09, 34:68-70.

[3]于东江.高校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必要性和措施[J].教育与职业, 2010, 02:72-74.

未来教育规划 篇5

问题:简括《规划纲要》提出教育发展的八项任务

答:教育规划纲要按照完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形成终身教育体系的要求, 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教育的8项发展任务。一是积极发展学前教育,重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二是依法实施九年义务教育,巩固提高教育水平,重点推进均衡发展,消除辍学现象,夯实教育公平的基础。三是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合理确定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招生比例,提升我国新增劳动力受教育水平。四是把职业教育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完善职业教育支持政策,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提高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加强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五是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使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整体水平显著提升;优化高等教育结构,鼓励高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加快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步伐。六是发展继续教育,通过建立学分转换、完善自学考试、办好开放大学等制度措施,搭建终身学习的“立交桥”,努力建设学习型社会。七是重视和支持民族教育事业,全面提高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教育发展水平;大力推进双语教育。八是关心和支持特殊教育,完善特殊教育体系,健全特殊教育保障机制。

九、《规划纲要》多次强调实现教育均衡发展,谈谈中小学教师当如何实现课堂教学中的教育公平? 答:教育公平是指每个社会成员在享受公共教育资源时受到公正和平等的对待。教育公平包括教育机会公平、教育过程公平和教育质量公平。教育机会和教育过程的公平相对容易做到,但教育质量的公平,即让人人受到较高质量的教育,则不易做到。那么,怎样才能更好地实现教育公平,建设和谐社会?我的看法是:政府应树立“第一责任人”的意识。义务教育是纯公共产品,非义务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是半公共产品或准公共产品,这都是应该完全由(如前者或多半由(如后者政府所提供的。教育这个公共产品,受益者虽然主要是个人,但直接关系到民族的素质和国家的命运,关系到和谐社会的建设。因此政府是提供教育这个公共产品、实现教育公平的“第一

责任人”。加大教育投入。教育投入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基础。没有较大的教育投入,教育公平无法实现。我国的教育投入一直严重不足。国家财政性教育支出占GDP的比重很低。尽管我国政府在1993年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明确规定,国家财政性教育支出占GDP 的比重在20世纪末要达到4%,但直到2003年,还只有3.28%。目前中央要下大决心确保本届政府任期内国家财政性教育支出占GDP的比重达到4%,力争在2010年前后接近4.5%。同时,各级地方政府也应严格按照我国《教育法》第55条的规定要求,教育投入应做到“三个增长”,即各级政府教育财政拨款的增长要高于同级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在校学生人均教育经费逐步增长,教师工资和学生人均公用经费逐步增长。人大要加强对同级政府落实教育经费“三个增长”的法律监督,以确保教育公平的实现。

建立和完善对弱势群体资助体系,促进教育公平的实现。在投入导向上,教育资源特别是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资源应向处于弱势的地区和人群倾斜,特别是政府应考虑逐步对农村九年义务教育实行全免费。此事可从592个国家级贫困县开始,除已免学费外,再免杂费、教科书费,也可先从小学免起,再免初中。在农村首先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全免费已具有现实可能性。目前,义务教育阶段农村小学生约为0.85亿人,初中生约为0.45亿人。按人均GDP与生均财政经费比例的国际平均数算,小学生每年每生需500元,初中生每年每生需1000元,两者合计约875亿元。如从国家级贫困县开始实行义务教育全免费,贫困县592个,农村人口1.98亿,约3000万学生,其中2000万小学生,生均500元,约需100亿元;1000万初中生,生均约1000元,也需约100亿元,两者合计约200亿元。因此,无论是875亿元,还是200亿元,从目前迅速增加的国家实力和每年5000亿元左右的教育总投入来看,只要下定了决心,都是有能力首先从农村(特别是从最急需的国家级贫困县开始实行义务教育全免费的。建议按“分类承担、分步实施”的原则,尽快明确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的财政责任,对现有的592个国家级贫困县的义务教育,以中央政府为主、地方政府拨款为辅来解决;对较发达的地区,则以地方政府为主、中央政府为辅来解决;对发达的地区,则完全由地方政府自己解决。有条件的地方,应先行一步。以点带面,逐步推开。政府应合理分配有限的教育资源,确保教育公平的实现。教育部门要改变以往教育资源过于集中投向少数重点中小学和大学的局面。在重点学校与非重点学校之间,在义务教育与非

义务教育之间,基础教育、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之间,基础教育内部小学、初中与高中之间,高等教育内部专科、本科与研究生之间等等,都应有个合理的比例,不宜畸轻畸重。应该确保任何时候国家对于基础教育的投入都要高于对高等教育的投入。对于基础教育,要强调均衡化(但不是平均化,应取消重点学校制度,把工作的重点放在“治薄、扶差”上来,多做“雪中送炭”的事;对于高等教育,则更多的是要为各类院校(包括民办院校创造一个良性竞争的环境氛围。对政府投入较多的重点中小学和大学,要加强监管和评估,以防止教育资源浪费。对民办学校应一视同仁,给予资金、政策的支持。以制度创新促成教育公平。目前高考招生录取制度的改革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应加快改革的进程。与此同时,还应大力推进高校管理制度、收费制度、贷款和还贷制度、评估制度、就业与劳动用人制度的创新等等。

十、结合《规划纲要》相关内容,谈谈语文教育要更新怎样的人才培养观念?这和提高语文素养的理念有什么一致的地方? 答:树立全面发展观念,努力造就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树立全面发展观念,就是我们经常强调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全面发展的内涵有以下几点。

(1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动活泼地开展德育工作,体现时代性与针对性。

(2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坚持理论与实践的统一,知和行的统一,鼓励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引领学生学会学习。

(3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加强学生的体育锻炼,不断增强学生的体质,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养成健康人格。

(4加强美育,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开齐开好艺术类课程。

(5加强劳动教育,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劳动态度、劳动技能和社会实践能力。

树立人人成才观念,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人人成才观念的内涵有以下几点。

(1人人都能成才,人的才能受先天遗传的影响,但环境和教育是成才的关键,只要为每一个人提供适合的教育,他都能成为对社会的有用之才。

(2人人都有权成才,接受教育发展自己是每个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教育的目的就是为每一个人成才服务。

(3为人人成才服务,面向每一个学生,办好每一所学校,在集体教学的情境下兼顾学生的个性发展,才能使每一个学生获得成才的机会。

树立多样化人才观念,尊重个人选择,鼓励个性发展 多样化成才观念的内涵有以下几点。

(1人人成才并不意味着人人都成为相同的“标准件”,也不意味着人人都能成为“拔尖人才”。人才是有规格和层次的区别的。经济社会发展不仅需要拔尖创新人才,也需要各种复合型人才、实用技能型人才和普通劳动者。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是我们的成才理想。

(2要适应经济社会对人才的多样化需求,成才培养就要多渠道、多模式、多规格、多途径,要办好各种类型的教育,为各种人才的成长铺就广阔的道路。(3人才的多样化发展要建立在每个人的个性发展的基础之上,尊重个性特点和个性选择是培养多样化人才的关键。

树立终身学习观念,为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树立系统培养观念,为持续发展奠定基础,是现代人才培养观念的重要内涵。从某种意义上说,人才不是学校培养的,是在社会这个大学校造就的。学校教育要为人的一生发展奠基,学校应该做好“夯实地基”的工作,要特别关注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和探究创新精神的培养;学校和教师要想到小学、中学、大学的有机衔接,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传承;学校教师要与家庭、社会教育密切配合;加强学校之间、学校和社会之间的联手与合作,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形成体系开放、机制灵活、渠道互通、选择多样的人才培养体制。

十一、分析论述题:一位家长讲,我孩子上小学3年级,语文老师每天布置 的作业特别的多,基本上光语文作业完成都需要2个小时,做作业到晚上10点以后是经常的事情,每天写一篇日记,难为的我天天上网找,抗议这种添鸭式的教育方式;忘了说了,这个语文老师是农村学校的老师招聘到市里的学校的,估计是由于招聘的,工作压力大,转嫁到了孩子身上;作为一名家长,我提议学校的知识在学校解决,不要将应在学校进行的练习变成作业的形式占用学生放学后的时间。课堂上讲授的内容,有时少不了必要的练习,完全可以在自习课上由教师指导进行。想一想,现在的小学生每天能有自习时间吗?教师还像我们当年上学时那样用心辅导学生的练习吗?小学生回到家里做作业,得家长辅导,但有时家长辅导不了。有时,家长的辅导和教师的要求不一致,结果是浪费了时间和精力。(1该家长指出了多少年来社会一直在关注的“减负”,就此谈谈小学课业负担原因?《规划纲要》对减轻学生负担做了哪些要求?(2为贯彻落实《规划纲要》,中小学教育怎样从“减负”入手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1该家长指出了多少年来社会一直在关注的“减负”,就此谈谈小 学课业负担原因?《规划纲要》对减轻学生负担做了哪些要求? 答:(一价值观问题

1.考分决定了能不能考上大学,由于有这样一个价值目标,就产生了为分数不惜一切代价的学习态度,在行为上现为不择手段,甚至不顾自己的长远利益,不惜付出身心健康为代价。

2.“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传统观念。在这种观念的指导下,加重学生负担是天经地义的,在这种情况下,谁要是不能承受重负就被指责为不求上进,老师不对学生加重学业负担就被指责为不负责任。

(二教育自身问题。

教育本来的目标是培养人才,为社会服务,应该以社会需求作为评估教育质量的标准。而在现实中,我们的评价被最直接的升学考试作为标准,也不得不让教师注重成绩,以考分来“说话”。以升学率作为评价学校教学质量的标准不改变,校长要求教师提高升学率的压力就不会改变,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就只能是一句空话。

(三老师之间的盲从和攀比心理。

看到其他老师都布置自己科目的家庭作业,自己却没有布置,时间一长,个别老师和家长认为自己教学不认真,不下工夫,只好多布置家庭作业。

(四利益驱动问题。

当应试成为教育目标,在考试中追求高分为最大的功利价值的时候,当学校采取低效率高消耗的过程来促进学习的时候,课后补课、假期补习、暑期讲座、练习题、考试题、模拟题、题库、题海等出版物大行其事。教师为的是补习班和补习出版物都已经形成产业,而与其相呼应的就是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总而言之,减负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必须共同努力。标本兼治,综合治理。

(1《规划纲要》对减轻学生负担的要求: 答:

1、学校必须严格按照国家教委和省级教育行政部门颁发的教学计划组织教育教学活动,不得随意增减课程和授课时数,不得搞突击教学,提前结束新课。各科要严格按照国家教委颁发的教学大纲进行教学,不得任意增加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要求。如因教学改革试验或教育发展基础的特殊需要,对课程、授课时数和教学要求进行调整时,应经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或其授权的教育行政部门批准。

2、学生使用的教科书,必须经过国家教委或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审定。未经审定的,一律不准在教学中使用(实验教材按有关规定办理。教科书的选用在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的指导下,小学一般由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初级中学由省或地(市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并应积极创造条件赋予学校选用教材的权利。小学各年级和初中非毕业年级一律不准组织学生购买练习册、习题集或其他各种名目的复习资料。教育、出版发行以及其他部门也不得采取强行搭配等办法向学生推销这类图书资料。教学中如必须补充习题或其他资料,可由教材编写单位编入或附录在供教师使用的教学参考书中(出版单位应在书的封面写明“供教师使用”。初中毕业年级如需补充练习,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组织编写、审定,限在本省(区、市内使用。

3、教师要根据教学要求和学生学习实际,认真备课,精心授课,因人制宜地选择和布置作业。作业的分量和难度要适当。小学一年级一般不留书面家庭作业,二、三年级每日课外作业量不超过30分钟,四年级不超过45分钟,五、六年

级不超过1小时,初中各年级不超过1.5小时(以上均按中等水平学生完成的时间测定。不要布置机械重复和大量抄写的作业,更不得以多留作业作为惩罚学生的手段。要对学生的学习方法进行指导,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校校长、教导主任应负责控制、调节学生每日课外作业的总量。

4、认真按照教学计划的规定,开设音乐课、美术课、体育课以及活动课程。要积极创造条件,开展课外科技、文化、体育活动,做到时间落实、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要使学生每天有1小时体育活动。要积极安排集体教育活动,如组织运动会、远足、参观、社会实践等。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都应按照有关规定加强对学生参加各类竞赛活动的管理,严格控制竞赛的次数。

5、按照教学计划的规定,认真完成小学劳动课和初中劳动技术课的教育教学任务。要根据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和学生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在适当阶段对学生进行职业指导教育和职业预备教育或劳动技艺教育。

6、必须保证学生在课间、节假日和寒暑假的休息,指导学生自主地支配好课余时间。学校和教师都不得占用假日给学生集体补课或上新课。

7、改革考试办法,严格控制考试的科目与次数。学生的学习成绩应以平时考查为主。考试要依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着重考核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要把考试权交给学校(农村小学亦可由学区中心小学负责。除初中毕业年级的毕业考试外,废止其他年级任何形式的统一考试。农村小学毕业考试可在县级教育行政部门的指导下,由学区中心小学根据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命题。要采取措施减少学生留级现象,并积极创造条件在义务教育阶段取消留级制度。

8、努力办好每一所小学和初级中学。义务教育阶段不应当分重点学校(班与非重点学校(班。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指导各类学校全面贯彻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努力办出特色。要注意指导办学水平较高的学校在教育改革中起示范作用。

9、改革初中招生制度。在基本普及初级中等教育的地方,学生读完小学后就近升入初中一年级学习,不另举行初中招生考试。

10、应按照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要求,制订办法对学校办学水平进行评估;从德、能、勤、绩几方面,全面考核教师;根据德、智、体诸方面发展的要求,全面考查学生,鼓励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任何部门和个人都不得单纯以学科考试成绩或升学率高低评价学校和教师,更不得给学校,或给教学班和教师下达学生考试成绩或升学率的指标,不得以此排列学校、班级和教师的名次。学校也不得按考试成绩排列学生名次,张榜公布。国家教委过去颁发的有关减轻中小学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规定,凡与以上各项无抵触的,均应继续执行。

(2为贯彻落实《规划纲要》,中小学教育怎样从“减负”入手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答:就教师而言,第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一是要建立宽松的师生关系,这样才能使学生无拘无束愉快地生活和学习,最大限度地激发他们的聪明才干。二是要建立相互信任的师生关系,只有相互信任,教师输出的各种信息才会在学生头脑里畅通无阻地出现一种“易接受”的心理态势,从而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三是要建立鼓

励的机制,教师对每一个学生都要予以信任和期待,会使学生得到一种潜在的鼓舞和力量。

第二,改进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过程。一是要全面把握教学目标,要重视知识教 学,注重能力培养。课堂是整个教学工作的核心,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阵地,是 减轻学生负担的主要途径。二是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保障学生的教学主体地 位,在课堂中尽可能为学生提供练习、思考、交流的时间和机会,充分调动学生 积极性。三是要注意采用启发式、探究式教学,注重讲练结合、精讲多练,设置 问题情境,启发学生积极思维,使学生身心品尝到自己发现的乐趣,从而激起他 们强烈的求知欲和创造欲。第三,提升自身修养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首要。首先,教师要有强烈的责任感。教 师的教学态度直接着影响教学质量的高低。其次,教师要博学多才。广博的文化 知识和多才多艺的教师易受学生欢迎,对学生有较强的吸引力和积极影响。再次,教师的行为举止要端庄自然。教师语言要明白、清晰、简练,课堂语言要生动、形象、有趣,富有节奏感,快慢得当。总之,提高教学质量,教师良好的自身素质是基础,优良的教学方法是手段,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保证,同时还要认真贯彻实施《规划纲要》,只有这样,我国 教育事业之花才能开得更灿烂、更持久。

十二、材料辩析题

十二、材料辩析题:近几年来,互联网上有一些反映教师的痛苦、无奈、烦 恼和职业倦怠感的文章在教师群体中广为流传,引起了强烈的共鸣。例如这是一 名农村中小学教师的亲历,他说,我所在的中学是***省***县山头中学,我每天 5.30 起床,早自习从 6:20 开始,初一初二 20:50 放学,学生在校时间 14 小时 30 分钟, 全天共 11 节课,节节课都要求老师上课,初三别外还要再加一节课自习,即初三每 天要上 12 节课,另外,初三的学生每周日还要补一天课,对于学生而言,这无疑是对 他们身心的巨大摧残,而对老师而言,也大大加大了他们的工作强度.而老师的待 遇怎么样呢,以我为例,我 1994 年参加工作,近16 年的教龄,每月能领到手的钱 1300 多,平时一分钱的福利没有,一年两次过节费,一次 150 元,这就是我的全部收 入.按理说,最能激发教师工作积极性的应该是评优,评先和职称晋升制度了,可是 学校对此又是怎么操作的呢?他们实行加分制,即校领导每年加 7 分(以当领导的 年限累加,班主任每年加 5 分(需考评,普通教师无任何加分项目,校长不代课,中 层领导以每周六课时为满课时,考试评比以只占职称晋升的

25%,高于平均分的, 无论你高出多少,不加分,低于平均分的,低多少分扣多少分,25 分扣完为止.试想, 这样的制度能调动老师的教学积极性吗?我自毕业一直在该校任教,教学质量每 况愈下.老师住的怎么样呢,每人一间单身宿舍,且年久失修,屋顶,墙上的泥巴直 掉.....选择了教师,就是选择了奉献,可是这种不科学的管理制度让奉献者心寒,不 公正的分配制度让奉献者心酸……”对类似这些文章进行认真梳理和审视之后,有人认为是教师道德精神正在日益走向世俗化; 也有的认为这些文章所描述的现 象以及所揭示的问题虽然不无偏激,但都从一定程度上表现出当前教师的生态状 况。结合《规划纲要》请就此谈谈你对教师职业素养(心态)建设的看法。答:教师的职业素养,首先,教师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教师职业道德认识 是教师对道德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教师要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就必须不断学习和掌握教师职业道德知识,深刻理解教师职业道德原则、规范,把外在的道德规范 内化成为教师从事教学工作的行为准则。只有这样,才能使教师明辨职业活动中 的是非善恶, 从而增强履行教师职业道德义务的自觉性。在道德生活中,一个具有 顽强道德意志的人,即使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也能抵制外部的腐蚀和引诱,保持 “富贵不能淫, 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高尚情操。

其次,教师应该具备专业知识。这应该是作为一个老师的必要条件。要有充分的 不断更新的知识储备,要有自己正规还不失独特的教学方法。要完成国家对教学 要求,教育要照顾到方方面面,但又不要成为教条的把自己的个性融入到教学中,具有自己的的特点,使你的教学从容不迫,就像高山流水般自然流畅,给学生艺 术般的体验。再次,教师自己应该有健康的心理。老师的心理健康问题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老师心理不健康就不能正确理解学生的行为,更无法巧妙地处理学生问题,轻则 影响师生关系,重则可能伤害学生心灵。因此,为了更好地教育学生,老师自己 首先必须是心理健康的人,只有心理健康的老师才能培养出心理健康的学生。老 师的心理健康水平高会使其在智力、情感、意志等方面机能都得到正常的发挥,从而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我们应该带着轻松愉快的心情去上课,即使我们在课 前受了委屈,我们也应该把这些抛在脑后。不应该把丝毫对他人或领导的不满情 绪带进课堂。最后,教师要热爱学生。热爱学生要求教师做到“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 学生的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格要求、耐心教导,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保护学生合法权益,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健康发展”。热爱学生是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教师对学生的爱的情感,能转化 为学生接受教育的内部力量,能赢得学生的爱戴和尊重,激发他们对教师的亲近感、信赖感,学生只有体会到这种感情,才会“亲其师”而“信其道”。总之,教师职业修养是一个长期、复杂、艰苦的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过程。它 要求教师必须时刻自我反思,自我发展,自我提高,自我完善。应该以身作则,身体力行,做知识分子模范作用,致力于培养学生们的综合素质。

一、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答: 加快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必须予以高度重视。把教育信息化纳入国家信息化发展整体战略,超前部署教育 信息网络。到 2020 年,基本建成覆盖城乡各级各类学校的数字化教育服务体系,促进教育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现代化。充分利用优质资源和先进技术,创新运 行机制和管理模式,整合现有资源,构建先进、高效、实用的数字化教育基础设 施。加快终端设施普及,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实现多种方式接入互联网。重点 加强农村学校信息基础建设,缩小城乡数字化差距。加快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 网、中国教育卫星宽带传输网升级换代。制定教育信息化基本标准,促进信息系 统互联互通。

二、加强优质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加强网络教学资源库建设。引进国际优质 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发网络学习课程。建立数字图书馆和虚拟实验室。建立开放 灵活的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促进优质教育资源普及共享。创新网络教学模式,开展高质量高水平远程学历教育。继续推进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使农村和边远 地区师生能够享受优质教育资源。强化信息技术应用。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水平,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 法,提高教学效果。鼓励学生利用信息手段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增强运用信息 技术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加快全民信息技术普及和应用。

未来职业早规划 篇6

Celebrities' Part-time Jobs

Brad Pitt dressed up like a giant chicken and stood on the corner to attract customers for El Pollo Loco1)? Yep. He sure did!

Other famous celebrities had jobs that were just as crazy or lowly. And the lesson that we learn is, no matter how you start your working career, you can go on to2) bigger and better things as you build your confidence and experience, and eventually start doing what you love in life.

Indecisiveness3) is a major road block that stops a lot of teens from getting a part-time job. As a general rule, indecisiveness causes one to take forever and ever on deciding on anything. It's understandable because there is an incredible amount of opportunity that lies before you. Too many options can cause confusion. Confusion leads to indecisiveness, so people start to plan, plan, plan, without taking any action.

There's a good old saying that goes: "No one ever got rich, PLANNING for gold."

Get it?

People got rich "PANNING for gold!"

In other words, they took action. They kept moving forward until they were successful. And so must you.

Sometimes, if you are not that concerned about how happy you will be at your job and just need to start making money immediately, then the best thing to do is not be so picky4) and just get to work.

Take the first available opportunity, whatever it is, get to work and start building your experience in the workplace.

Here's a list of famous celebrities and their part-time jobs:

明星的兼职工作

布拉德·皮特曾装扮成一只巨型的鸡站在街角为“疯狂烤鸡店”吸引顾客?是的,他的确这么做过!

其他一些大明星也曾做过同样疯狂或低等的工作。而我们从中明白的道理是,不论你如何开始自己的职业生涯,随着自信心和经验的积累,你都可以转而朝向更高更美好的目标努力,最终开始从事你一生喜爱的工作。

犹豫不决是妨碍许多青少年从事兼职工作的最大绊脚石。通常情况下,犹豫不决会导致一个人永远都在为某件事情做决定。这是可以理解的,因为摆在你面前的机会多到令人难以置信。太多的选择会让人迷惑。而迷惑又会使人犹豫不决,所以人们就开始计划、计划、再计划,就是不采取任何行动。

古语说得好:“从来没有人是通过计划获得黄金而变得富有的。”

懂了吗?

人们变得富有是通过“淘金”!

换句话说,他们采取了行动。他们不断前进直到成功。因此,你也必须这样做。

有时候,如果你并不那么在乎你在工作中是否快乐,而仅仅需要立刻开始赚钱,那么最好不要太过挑剔,投入工作吧。

抓住第一个可得的机会,不管是什么机会,开始工作,并在工作中开始积累经验。

下面罗列了一些大明星和他们曾经做过的兼职工作:

* Actor and Academy Award winner Russell Crowe was once a waiter.

* Academy Award Winning actress Nicole Kidman used to work at her local movie theater.

* Actor Matthew McConaughey shoveled chicken poop5) in Australia as one of his part-

time teen jobs.

* Actor Tom Cruise was a paperboy in Louisville Kentucky growing up.

* Singer Mick Jagger was an ice cream salesman.

* Singer Gwen Steffani mopped floors at Dairy Queen6).

* Johnny Depp once sold ball point pens as a telemarketer7).

* Rapper Snoop Dogg used to bag groceries as his first job.

* 奥斯卡奖得主、演员罗素·克洛

曾是一名服务生。

* 奥斯卡获奖女演员妮可·基德曼曾在她家乡的电影院里工作。

* 演员马修·麦康纳青少年时期的兼职工作之一是在澳大利亚铲鸡粪。

* 演员汤姆·克鲁斯在肯塔基州路易斯维尔成长期间曾做过报童。

* 歌手米克·贾格尔曾是冰淇淋推销员。

* 歌手格温·史蒂芬尼在“冰雪皇后”冰淇淋店拖过地板。

* 约翰尼·德普曾做过电话行销员,卖圆珠笔。

* 说唱歌手斯诺普·道格的第一份工作是为食品杂货装袋。

None of these jobs sound glamorous8) by any stretch of the imagination. But as you can see, these celebs had to start somewhere.

无论你怎么想象,这些工作听上去一点都不吸引人。但是正如你所看到的,这些明星都不得不从某个起点开始。

Part-time teen jobs are all around you and the opportunities are plentiful. Each part-time teen job is a stepping-stone for better jobs in the future and will allow you to build a promising resume, if you're first willing to do what it takes to get the job, learn the ropes8), master your position, and move on to bigger and better things.

And remember that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is to take action NOW! Stop planning for gold and start PANNING FOR GOLD!

适合青少年的兼职工作就在你周围,机会也很多。如果从一开始你就愿意付出代价去获得一份工作,从中学习技巧,掌握这份工作,并向着更大更好的目标前进,那么,每一份青少年兼职工作都是你将来获得一份更好的工作的垫脚石,并且能够让你制作出一份给你带来希望的简历。

记住,最重要的一点是现在就采取行动!停止为获得黄金做计划,要开始去淘金!

“抓住机遇,迎接挑战”,这句话在青少年找兼职工作时同样适用。工作机遇到来的时候,青少年应该如何准备,扬长补短,才能脱颖而出,将其“纳入囊中”?一起来听听专家的建议。

Grasping Employment Opportunities

Employment opportunities have to be handled with special attention when you're a high school job seeker. No matter what your age, a hiring decision about you is made only after a face-to-face meeting. So employment opportunities require you to master a few basic communication skills.

First, you have to look employable. If this is your first job, you have to make absolutely everything work to your advantage. Since you don't have a work history or at best a thin resume, much more credibility9) will be placed on how you come across10) when you meet with a decision-maker. There, it's up to you to represent yourself assertively11) and with enthusiasm.

Here are 6 tips that can move you toward success with your employment opportunities.

1. Get your ducks in a row12). Write down your specific talents and capabilities. For example any work experience including volunteer work, school projects, family projects, and athletic prowess13)...anything that demonstrates that you have contributed to helping another organization or individual.

2. Write a script that details how you'll present yourself to a prospective employer. Remember, first impressions count BIG! If you stumble14) around and can't look an interviewer in the eye, you just lost. You must be prepared to speak with authority.

3. Practice what to say with friends. Let them ask you tough questions so you can learn to respond intelligently without getting rattled15).

4. When you've done all your prep work, then you can write a resume recapitulating16) what you've done in the first three steps. It has to be brief and to the point (maximum one page).

5. Dress appropriately to the position and according to company standards. Be polite. Have an opening comment to make so you can be the first to speak. Prepare in advance some intelligent questions to ask.

6. Be open to employment options. For example, an internship, starting out part-time, offering to work free for a week, a probation17) period, etc.

Employment opportunities at the high school level can be exciting and enriching experiences. They can seriously prepare you for a lifetime of satisfying and lucrative18) work. If your resume is well-written, and you follow these tips, finding a part-time job should be a breeze compared to math class.

抓住工作机遇

如果你是中学生,在求职过程中要特别小心地处理各种工作机遇。不论年龄大小,是否雇用你的决定都只有在面谈之后才会做出。这就要求你得掌握一些基本的沟通技巧。

首先,你必须让自己看起来是可以被雇用的。如果这是你的第一份工作,那么你必须要让一切都向着对你绝对有利的方向发展。既然你没有工作经历,或是最多只有一纸薄薄的简历,那么更多的可信性则取决于你和决策人会面时如何使他印象深刻。而这取决于你是否自信而热情地展示了自我。

以下的六个技巧能够助你成功地抓住工作机遇。

1. 把你的优点罗列清楚。写下你的具体才干和能力。例如,你的全部工作经历,包括志愿工作、学校项目、家庭项目以及运动才能等等,任何能证明你曾经为其他组织或个人做出过贡献的事情都可以。

2. 写一份手稿,详述你将如何向可能的雇主展现自我。记住,第一印象至关重要!如果你结结巴巴,不敢和面试官对视,那么你就输了。你必须做好能够自信交谈的准备。

3. 和朋友一起练习你要表述的内容。请他们提出棘手的问题,这样你就可以学习如何临“危”不乱,机智应答。

4. 完成所有的准备工作后,写一份简历来概括前三个步骤的内容。简历必须简明扼要(最多一页)。

5. 衣着得体,符合该职位和公司的标准。言行举止礼貌得体。准备好开场语,这样你就可以成为第一个说话的人。提前准备一些聪明的问题去提问。

6. 在工作形式的选择上要灵活。比如实习、兼职,主动提出免费工作一星期或试用期等。

中学阶段的工作机遇是令人兴奋的,并且能够丰富你的经历。这些工作机遇能够让你为获取一生满意且酬劳丰厚的工作真正地做好准备。如果你的简历写得很好,也遵循了这些技巧,那么,找到一份兼职工作相较于数学课来说就轻而易举了。

Vocabulary

1.El Pollo Loco: 墨西哥明火烤鸡连锁快餐店,也叫“The Crazy Chicken (疯狂烤鸡店)”。该店善于将新鲜的鸡佐以家庭配制的独特香草和柑橘汁用火烤。1980年,第一家店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开张,现在,美国已有340家连锁店。

2.go on to: 转入

3.indecisiveness [7IndI5saIsIvnIs] n. 优柔寡断,犹豫不决

4.picky [5pIkI] adj. <美口>吹毛求疵的;爱挑剔的;过分讲究的

5.poop [pU:p] n. <俚>污物,粪便

6.Dairy Queen: DQ是冰淇淋店“Dairy Queen”的首字母缩写,意为“冰雪皇后”。1938年源于美国。

7.telemarketer [5telImB:kItE] n. 电话销售员,电话推销员

8.glamorous [5^lAmErEs] adj. 有吸引力的,令人向往的

8.learn the ropes: 学会窍门

9.credibility [7kredI5bIlEtI] n. 可靠性;可信性

10.come across: <口>给人深刻印象

11.assertively [E5s:tIvlI] adv. 过分自信地;有冲劲地

12.get one's ducks in a row: <美>把事情安排得井井有条

13.prowess [5praJIs] n. 杰出的才能(或技巧),高超的本领

14.stumble [5stQmbl] vi. 结结巴巴地说话

15.rattled [5rAtld] adj. <口>慌乱的,惊惶失措的

16.recapitulate [7ri:kE5pItjuleIt] vt. 扼要重述,概述;总结,概括

17.probation [prEJ5beIFEn] n. (雇员的)试用(期);

2014规划未来 篇7

岁末年初,各个企业都在盘点一年来的收成,规划新一年要做的事情。同样,从更长的时间考虑,也要盘点过去5~10年的收成,规划或调整未来5~10年要做的事情。农机购置补贴实施已经10年了,我们也应该盘点一下这10年来农机行业的收成,规划或调整一下未来10年要做的事情。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做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深化农村改革做出了全面部署,对一些长期以来议论较多但始终没有触及的改革有了明确提法,对一些过去虽有涉及但意见并不明确又事关重大的问题有了突破性、开创性的改革意见,在理论和政策上取得了一系列新的重大突破。我们规划未来农机行业的长远发展,就要以三中全会精神为方向,以未来我国农业发展农民需求为依据,结合自身条件制定发展战略。

三中全会指出,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农机行业和企业利用市场化手段获得发展是主要方面,那些影响行业和企业发展的非市场化因素,将在深化改革中被削弱或消除。因此,企业主要精力应放在产品市场的开拓和满足用户需求与服务上。

日前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将我国粮食安全、土地流转、农业生态保护和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作为关注重点。为此,我国农机用户将发生很大变化:许多农机产品,特别是高端农业装备将由目前的散户购买,转为集体或较为有实力的经营实体购买,用户对产品性能、配套机具种类、品牌知名度和作业效率要求会更高。

随着农机在农业现代化中的地位和作用的提升,进入农机行业的工程机械和汽车企业将会更多。它们的进入,将会使社会化生产程度较高的低端农机产品,特别是产能严重过剩的产品市场竞争更加激烈。

新的一年,无论是在农机行业拼搏多年的企业,还是刚刚进入的新企业,都要顺应形势的需要,满足用户的需求;都需要做好新年度的计划,做好或调整好长远规划;都需要踏踏实实地做产品,扎扎实实地做市场。

科学规划引领未来之路 篇8

《人民日报》在“绿色化”提出之后发表评论:环境问题的本质是发展问题。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持续推进, 我们对生态环境问题的认识也不断深入, 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绿色化”, 就是在总结国内外经验教训的基础上, 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的新要求。

有人说, 在经济领域, “绿色化”是一种生产方式——构建“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 有着“经济绿色化”的内涵, 而且希望带动“绿色产业”, “形成经济社会发展新的增长点”。

其次, “绿色化”也是一种生活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向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方向转变, 力戒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

同时, “绿色化”还是一种价值取向——“把生态文明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形成人人、事事、时时崇尚生态文明的社会新风”。

这种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与价值取向的双重改变, 是制度建设和价值共识的彼此推进, 是社会关系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共进, 是硬实力与软实力的相互砥砺。

对于未来, 生态朝阳中担负重任的各部门又有着怎样的规划和运笔呢?

环境保护

全市环境保护工作围绕“改善环境质量、保障环境安全、突出生态文明建设主力军作用、加强环保队伍建设”四个方面重点工作任务, 全力抓好包括“蓝天保卫战、减排攻坚战”在内的五大战役。

1. 蓝天保卫战。认真落实国家大气十条, 制定实施朝阳市相关政策。推进空气质量改善, 以朝阳市中心城区空气质量改善为主要目标, 开展中心城区环境整治百日行动;深入推进“蓝天工程”, 全力协调、调度60个重点项目进展, 确保全面完成目标任务。

2. 减排攻坚战。针对全市氮氧化物增量高, 减量空间小的现状, 开展氮氧化物减排攻坚年活动, 重点推进机动车、水泥行业氮氧化物减排。同时推进农业源减排, 配合市畜牧部门加强规模化畜禽养殖企业的污染治理工作。

3. 水污染治理持久战。在实施重点河流“河长”制方面, 加强河流综合整治, 严格断面考核, 确保主要河流监测断面水质达标。加强全市污水处理厂的日常监管和业务指导, 确保已建成的污水处理厂稳定达标运行。

4.自然生态环境保护战。完成《朝阳市生态市建设规划》修编和审定批准工作, 适时启动生态市建设。加强自然保护区日常监管, 提高自然保护区建设水平。扎实推进生态村、镇创建活动。积极开展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 改善农村环境质量, 推进自然生态环境保护。

5.目标考核突破战。逐项逐条细化分解落实省、市绩效考核目标任务, 明确具体举措、时间进度、责任单位和人员。

水土保持生态建设

朝阳市目前水土流失面积仍有8000平方公里, 占总面积的41%, 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任重道远。朝阳市委、市政府确立生态立市之策, “十三五规划”水土保持生态建设重点是实施“三个百万亩”工程, 即百万亩水平梯田工程、百万亩生态产业型果园工程、百万亩沟壑资源开发利用工程。打造全国农业水平梯田化示范市;以实施生态景观清洁型水土保持综合治理为重点, 构建城市生态安全屏障、城郊乡村生态旅游、生态休闲农业大示范区。以科技为支撑全面提高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和管理水平, 以水土资源持续利用支撑经济社会持续发展。

凌河保护区治理

以落实“三带”规划为核心, 以大、小凌河干流及主要支流为重点, 以“阎白”生态文明示范区为核心节点, 建构流域生态网络格局, 确保通过治理让朝阳的“母亲河”实现“水清、滩绿、景美、河畅”的目标。

1.突出重点, 建设生态文明示范区。以“阎白”区间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为重点, 逐步将《朝阳市凌河流域综合治理及开发总体规划》中的蓝图变为现实。特别是抓好大凌河干流三个重点河段 (即大凌河干流喀左段、朝阳县段及北票段) 及凌河干流薄弱环节 (朝阳县木头城子段险工护岸工程) 工程建设。加强支流河道及中小河流综合治理力度。完成全市4万亩退田还河工程以及美丽乡村建设工作。

2.完善机制, 强化管理。加快污水处理厂数字化管理体系建设, 搭建污水处理厂数字化监管平台, 实现对污水处理厂运行管理、评价、诊断及服务的远程数字化管理。对现有的20处入河排污口监管整治力度, 严格“河长制”断面监测考评。进一步加强禁养区划定、生态红线划定等工作。认真开展河道“三堆”清理行动, 同时进一步规范河道采砂秩序。强化基层管护体系建设, 严格凌河流域新建涉河项目部门联签制度, 坚决保护来之不易的治理成果。

3. 明确责任, 加强考核。将“凌河流域综合治理工作”纳入对各县 (市) 区政府及市直有关部门的年度目标考核责任制进行考核, 实行一票否决。

林业

以建设生态文明、打造生态林业和民生林业为重点, 通过工程增资源, 通过扶持促经济, 通过制度强管护, 争取早日实现“五大战略”目标。

1.着力抓好森林培育基础工作, 推进生态建设。充分发挥林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主体作用, 始终把造林绿化放在首要位置和基础地位。继续实施林业重点生态工程和城市周边绿化工程。抓好外资造林项目;充分发挥苗圃及育苗基地的作用, 为全市提供充足的苗木。

2.全面提高经济林增量提质工作, 挖掘经济潜力。坚持“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理念, 充分发挥资源优势, 助推林业增值增效, 提高林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继续实施经济林产业带建设工程;做好林业贴息贷款工作;做好国有林场危旧房改造和发展职工自营经济工作。

3. 切实加强森林资源管理工作, 保护生态环境。建立健全森林资源保护管理体系, 确保森林资源面积和森林蓄积双增长。加强林木采伐和林地保护管理, 同时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工作;加大林业执法力度;做好青山工程闭坑矿治理工作;合理规划、科学治理沙化荒漠化土地。

拓宽交流 凝聚共识 规划未来 篇9

经由论坛、论文评审以及走访学校和企业,相信我们在座的每一位都亲历了政策导引、技术推动、行动研究、案例证明、优化方案、辐射影响这样一个浓缩过程,这种体验让我们更加明确教育装备管理部门、教育教学一线及教育装备生产企业各自的工作职责和工作界面:我们应该做什么以及应该怎么做。

我们应该做什么呢?

从宏观政策方面而言,尽管全国各地的核心教育理念有所不同,但目标是一致的,那就是如何让我们的教育为缔造人才强国服务,如何为每一类群的孩子提供公平的发展机会。如果说过去我们因资金、人才、技术等客观条件限制,这些目标无法实现,那么通过三天的充分交流以及获取到的众多信息反馈,我们坚信:当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已经能够为我们教育教学方式的变革提供客观条件。换言之,让教与学恢复它们自身本应有的灵动与魅力已成为可能。我们教育技术装备已不再仅仅是条件保障,而是一种强大的驱动力,所以我们应该做什么已非常明晰。

简单地说,当前我们的教育装备部门应该围绕“标准与特色多样化兼容、适切满足每一学生群体发展的内在需求”这一总体发展目标,注重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及教育管理的全面、深度融合,积极做好区域教育装备的整体规划和顶层设计,做好我们的公共服务与技术管理工作。

我们的教育教学一线应该进一步加强行动研究,加强对“使用技术学习”案例的探索与研究,为教育教学方式的优化变革提供鲜活个案,为推动全局发展提供经验。

我们的企业应该在政府引导下,积极参与优质数字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应用,共建信息化学习和教学环境,服务教育改革与发展。

我们应该怎么做?

这三天的论坛给我们提供了诸多的可供借鉴的鲜活个案。客观地说,从本届论坛的讨论议题与送审论文来看,本届论坛整体上呈现出三大亮点。

一、高立意

本届论坛共收到论文299篇,组委会遴选出其中的31篇。总体而言,这31篇论文都紧扣当前的互联网时代背景, 立足中国教育发展改革与发展规划, 着眼国际同步发展视野, 选题或是围绕《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 (2011-2020年) 》谈我们的数字化校园建设, 或是围绕实验教学谈实验室建设, 或是围绕“以学生终身发展为本”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从教育公平、均衡发展方面来谈我们城乡教育装备标准化建设、图书馆文化建设与绩效管理, 立意均较高。

如论坛上宣读的优秀论文《普职渗透—实现双赢的实践与研究》,立足于学生群体的多元化与智能化发展,立足于学生终身职业的幸福感,从实训中心服务于普教学生这一全新领域进行探索、研究,从丰富的课程设置到资源使用效率,再到学生的群体发展,都取得了突破性成果,成为培养学生群体的创新素养和多元化、智能化发展的一个高效平台,让参与此课题的每一名学生能在其职业意识关键期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未来之路,让财政投入的高额资金物尽其用,取得多方共赢的成效。

又如分论坛中的《实验室建设促进区域基础教育均衡发展》这篇报告,报告从理论和实践两大方面对采用信息技术实现城乡教育资源均衡发展的方法和途径进行了研究。论文材料翔实、结构严谨,为缩小城乡教育资源差距提供了政策性和技术性的建设意见,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我们欣喜地看到,教育信息化条件下的优质资源共享,使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已不再是停留在口号上,而是成为可以实现的目标。

二、重适切

相信在座的各位嘉宾已充分认识到,从当今的教育装备技术发展趋势来看,优质的教学装备已不仅仅为有效教学提供服务,其本身就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与创新能力的良好素材。但配备并不是越新越好、越多越好,与课程的结合、与师生发展情况相适宜才是关键。

在这里,我与大家分享另一篇优秀论文—《对中学创新实验室的定位、发展策略与装备原则的思考》,论文对嵌入式系统实验室各层面的定位进行分析。

(1) 目标与理念定位

基于环境的创新活动决定了创新的质量,高技术环境下,学生创新活动带有高技术和创新思维品质的时代特征。而基于高技术的创新教育,我们从最基本的创新思维方式、最底层的技术、最基本的技能入手,体现了“一高一低”的基本理念。

着眼于未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利用嵌入式系统平台创设一个基于高技术的环境,引导学生进行创新实践活动;在创新活动中引导学生向专业化方向发展;为大学输送更多的有思想、有能力、有专业志向,具备一定创新能力、掌握一定专业技术与技能的“定制式”杰出人才,为国家的现代工业培养后备领军人才。

(2) 功能定位

嵌入式系统实验室作为面向中学生的创新实验室,它有3个功能:

(1) 培养基本的技术与技能;

(2) 面向嵌入式系统及应用软件系统进行创新实践活动;

(3) 基于嵌入式系统开发与应用实践的背景,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3) 特色定位

(1) 新颖、经济、实用。嵌入式系统实验室是许多大学的重要实验室,在中学尚少见。该实验室可以与电子实验室合并成为综合实验室,以减少成本和空间占用。由于开发所需要的计算机对配置要求不高,只要能够运行Windows操作系统即可,可以使用一些被淘汰的计算机,这很受学校欢迎。学生所用的实验器件为自主开发产品,成本低廉,经济实惠。

(2) 创新教育与素质教育的有效结合。由于课程设置的挑战性、趣味性及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方式,学生十分喜欢这门课程。教学中注重学生技术素养的提高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使创新教育与素质教育有效结合。

三、富价值

本次论坛与提交大会审议的论文中有许多行动性研究及研究成果值得借鉴与推广。

如对数字化图书馆的内涵与功能建设的行动研究中,我们苏州的同仁提出:“中小学数字图书馆是一种以数字化、网络化环境为基本特征,以经过挑选、组织和序化的海量数字信息资源为基础,以智能化、个性化的用户服务为中心的信息资源管理系统。简单地说,中小学数字图书馆就是虚拟的图书馆,是基于网络环境下共建共享的可扩展的知识网络系统,是超大规模的、分布式的、便于使用的、不受时空限制的、可以实现跨库无缝链接与智能检索的知识中心。”换言之,这段话诠释了本届论坛上南京教育装备与勤工俭学办公室主任后有为提到的理念,解决了两个问题:图书馆为谁服务?怎样服务?

我在这里肯定诸多亮点的同时,也提一个小小的建议,希望我们各地区在做行动研究之前,多了解国际同步视野与前沿理论,力求使我们的本土化行动研究具有时代意义。这样,对我们师生群体的帮助就会更大。

各位代表,本届论坛所贡献的论文、精彩的主题报告以及来自各城市的鲜活案例,在我们之间产生了许许多多的思想火花,促使我们的教装工作理论水平进一步提高,实实在在地为我们城市教育装备工作指明了新的方向。

例如通过“数字化校园建设”这样一个热门话题,我们深切感受到了教育现代化的时代脉动,以电子白板、高清录播到云计算,它们在教育中的运用无一不在证明:技术的发展是助推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但就数字化校园建设而言,我们也面临着许多的困惑,我在这里概括地提一下存在的4个缺失:缺失顶层设计、缺失样板、缺失整体的动力、缺失产业链!

如何做到有序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是一个低门槛、长过程的建设项目,可以说是有始无终的建设过程,因此,这只能是一个逐步推进的过程。

重要的是方案优化。3个界面:基础网络、数据中心、应用平台。

把握升学机遇,理性规划未来 篇10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 人才市场上不仅需要“白领”高科技人才, 更需要具有各种技能的“蓝领”技术工人。据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课题组就技工短缺情况的调研结果, 技师和高级技师占全部工人的比例全国平均不到5%;而企业需求的比例是14%以上, 供求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 许多省份出现“技工荒”。另一方面, 大学毕业生因专业结构与企业岗位群相脱节等原因而难以就业。05年380万大学毕业生, 就业率大约60%, 尚有152万人未就业;06年413万大学毕业生, 就业率约70%, 大约有124万人未就业;07年495万大学毕业生……2012年目前落实就业单位的不足50%, 加上2005年以来置留的大学生, 今年要求就业的大学生总量超过1400万人。出现了“有人无岗”和“有岗无人”的结构性矛盾。一方面是大学生就业困难, 另一方面是技术工人严重短缺。

为了消除供求差距, 缓解矛盾, 加快培养“技能型”适用人才, 促进我国职业教育发展, 国家教育部在05年和06年中职学校连续扩招各100万人的基础上, 今年中职学校继续扩招50万人, 使中职招生与普高招生实现比例1:1。全国经济较发达地区中职报考人数都超过普高报考人数。在“十一五”期间中央财政将投入100亿元用于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和师资培训;07年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又投入了154亿元资助中职贫困生;08年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将投入308亿元用于资助中职学生, 覆盖所有农村学生和城市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 资助金额由原来的每生每年1000元增加到每生每年1500元, 资助面达到在校生总人数的100%。2011年开始中职学生, 第一学年免交学费, 农林牧渔水等艰苦专业和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免三年学费。2014年中央财政将加大投资力度, 全国中等教育将实现免费就读。

各位考生, 各位家长, 建瓯是个农业大县, 人口为52万, 是南平市人口最多的县级市。经济发展较缓慢, 曾经是贫困县, 经济处于全省倒数第二。这几年, 市委、市政府积极调整产业结构, “突出工业, 突破工业”, 致力打造“中国笋竹城”。使我市的经济得到了发展, 现有企业879家, 规模企业198家, 基本形成三大产业, 即机械制造业——金匙齿轮、精工齿轮、金晖机械、巨力实业、德峰汽车等企业;笋竹加工业——吉思达克、东方艺品、天鹏竹业、雅凤竹木;明良食品、东福光食品、颖食食品等企业;化工业——芝星活性炭、双星制氧、华亚制剂、佳力活性炭等企业。建瓯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就业, 建瓯企业每年新增岗位在15000人以上, 新增技术工人达3000人;薪资福利待遇不比沿海大城市低。职工月工资均在1500-2600元不等, 享有社保、医保等福利。家乡的发展我们引以为荣, 能为家乡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尽一份力是我们的义务。家乡的进步发展要靠大家, 更需要专业技术人才。

各位考生、各位家长, 初中毕业生仅仅是属于国家义务教育范围, 是一个公民应具备的最低的文化要求低线。他们没有接受过任何职业技能培训, 职业能力低, 难以承担家乡经济发展的重任, 也难以在激烈竞争的人才市场中抢占一席之地。那么, 初中毕业生的出路在哪呢?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大政方针为广大初中毕业生指明了方向, 快速发展的国民经济为培养技能型人才提供了广阔的求职平台。应该说接受职业教育, 学得一技之长是一条走向更加美好和更加光明的道路。市教育局直属的建瓯职业中专学校, 是一所国家级重点中专学校, 学校那特色鲜明的技能教育、周到全面的就业服务、灵活宽松的招生办法将为你成才铺平道路;学校那完善的贫困生资助体系将为你解决学习的后顾之忧, 并提供更为强大的学习动力;学校最近推出的“工学结合”、“工学交替”顶岗实习的教育方法也将会使你拥有更多学习方式的选择;学校二十多年来培养出来的许许多多杰出的毕业生代表更是你学习的榜样。可以说, 建瓯职业中专学校的办学质量, 是值得信赖的。

各位考生, 各位家长, 孩子学业成绩优良, 报读重点高中, 升名牌大学固然不错;文化成绩一般, 上中职学校学一技之长照样可以创造美好人生, 而最不可取的是放弃学习和深造的机遇, 因为, 在当今知识与信息的年代没有文化和技能, 就意味着放弃了更加美好的希望和更光明的前程。

“望子成龙”是每位家长的心愿, 一些不法分子往往利用部分家长和考生不完全了解教育政策法规和教育基本制度而又急于求学的心理, 制造虚假宣传, 诱骗考生上当。因此也提醒广大考生家长, 孩子在选择就读学校时要做到“三要三不要”:1、要端正择校观念, 理性分析, 辨其真伪;2、要多了解有关招生政策及报考学校的办学条件;3、要选择名校大校, 国家正规学校;4、不要轻信招生代理, 不要预交押金;5、不要舍近求远, 爱慕虚荣;6、不要理会意外收到的入学通知书, 警惕“陷阱”。

上一篇:复合陶瓷刀具下一篇:生命周期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