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教育的变与不变

2024-05-19

未来教育的变与不变(精选十篇)

未来教育的变与不变 篇1

关键词:全媒体,广告教育,品牌

什么是“全媒体”, 至今还是一个众说纷纭的概念, 但各大学术论著已经开始“迷恋”这个新词汇, 如同“新媒体”一词刚兴盛起的新鲜与时髦, 学者们纷纷从“全媒体”的时代语境去观察并思考自己所在的领域, 希望发现问题并力求寻找最佳解决之道。当广告教育面对昨天是“新媒体”、今天是“全媒体”, 明天或许是“超媒体”这样瞬息万变的媒介变革年代时, 我们应该改变什么, 应该坚守什么呢?

一、全媒体时代广告教育的自我焦虑

关于何为“全媒体”, 大致有以下几种观点。第一, 媒介整合论。认为全媒体是全部媒体的综合概念, 不仅传播内容可以由图、文、声、光、电等各种形式全方位地综合表现, 而且传播手段可以借助传统的、新型的各种技术支撑平台来传输内容的新型传播形态。从具体形态来说, 全媒体就是报纸、广播、电视、网络、手机、移动终端、户外电视屏等各种媒介形态所形成的一种媒介格局。第二, 媒介运营论。主要从新闻业务运作角度看, 指可以运用所有的媒介手段和平台构建立体的、全方位的报道体系, 主要特点是媒介内容生产的融合和媒介形态的融合。第三, 营销传播论。主要指企业营销传播环境的全媒体状态, 强调企业的营销传播必须建立在媒介融合的基础上, 包括整合性的传播内容创意与生产, 以及相同传播内容不同呈现方式的组合性使用。

总而言之, “全媒体”刻画了全新的媒介景观, 不是传统媒介所形成的长时间固定不变的媒介格局, 而是一个时刻变化、不断出新的开放系统:是由传统媒体、互联网、手机、移动终端甚至不断涌现的新媒体共同构建的媒体时代。由于广告这一承载企业品牌、企业产品信息的重要手段是筑基于媒体介质之上的, 因此, 媒体形态与格局的突破性变革也必然迫使广告行业自我革新与演进。面对广告受众的进一步碎片化, 传受关系的进一步嬗变, 新兴媒介的进一步涌现、媒介效果的进一步稀释……专门培养广告人才的高校广告教育自然难以在血雨腥风的变局中泰然处之, 其自我的焦虑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育对接现实的困惑

从厦门大学1983年创办中国第一个广告学专业算起, 历经30年峥嵘岁月的广告教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据不完全统计, 目前全国有300多所大专院校开设了广告学专业, 培养着数以万计的广告从业者。但在广告教育快速发展的同时, 还有诸多问题需要解决, 其中广告教育与现实需求如何对接一直是常思常新的难题, 带来了广告教育中“知”“行”关系如何处理的长期争论。面对“全媒体”时代的来临, 广告教育如何与现实对接似乎又面临更大的困惑。国内大专院校的广告学教育绝大多数是以传统广告行业的实践形态和作业方式进行相应的课程设置, 是以为广告行业、广告公司培养人才作为广告教育的主要目标。一直以来, 广告教育表面上围绕着业界转, 业界流行什么新名词、新思想、新观点, 广告学界就研究它, 广告教学就讲授它, 似乎培养了“适销对路”的广告人才, 但从未受到广告业界的高度认可。当今天的广告行业自身都面临着难以预测的变局与转型时, 我们以业界为风向标的广告教育就更加倍感压力。全媒体时代, 广告教育自我的定位如何调整, 究竟培养什么样的人才, 怎样的人才才能适应现实的需求?这不仅是一个学术问题, 而且关系到莘莘学子的定位、生存和发展问题。

2.课程设置变革的困惑

为了适应全媒体时代的新媒介格局和广告行业的自身转型, 各大专院校的广告专业课程都在进行着自我调整与变革。在中外广告史、广告策划、广告创意与表现、广告媒介、广告公司运作与经营、广告伦理与法规、广告制作等课程基础上, 无一例外地都增加了新媒体广告的相关课程, 这或许是适应现实需求的一种课程设置变革, 或许是迷思状态下难以解惑的一种盲从。但新媒体广告方面的课程究竟该如何融入到传统的似乎已成体系的广告专业教学大纲中, 新媒体广告方面究竟应该开设哪些具体的课程, 这些课程中究竟应该讲授些什么具体的内容……都困扰着当前的广告专业教育。由于新媒体广告本身的繁杂与多变性, 以及目前广告专业教师在新媒体广告方面的知识局限性, 直接导致大部分学校的广告专业都只能开设概论性的新媒体广告课程。在任何基于互联网、移动通讯或其他数字系统的软件应用都可以转化为广告媒介载具的全媒体时代, 广告专业课程体系如何适应这样的变化?有学者提出广告学专业教育迫切需要增加新媒体形态创意能力培养的课程[1], 这的确非常重要, 但现实是开设在新闻传播类、艺术设计类、中文社科类、经济管理类的广告专业教育基本不能解决这些基于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应用软件设计与开发的问题。这似乎与“没有美术基础的学生能否从事广告行业”的问题很相似, “没有计算机软件设计与开发基础的学生能否从事新媒体广告行业”呢?面对现实的需求, 广告专业课程设置如何回应与变革?

3.教师知识优化的困惑

全媒体时代, 我国广告教育原本师资短缺的境遇再次面临难堪的局面。由于广告学教育在我国的发展历史相对短暂, 且重点是本科教育发展, 因此目前从事广告专业教学的教师多由其他相关学科转行而来, 大多数教师有着文学、历史、传播学、管理学、艺术设计等学科背景, 并且多数是从学生身份直接转化为教师身份, 既缺乏长期系统的广告学学理性研究, 又缺乏广告相关领域的实践认知经验。即使目前有几所高校已经开始招收广告学方向的博士生, 但非常有限的招收人数远不能满足广大广告专业教师欲提高学术水平和学位层次的良好愿望。因此, 正如丁俊杰教授在《我国广告教育存在的几个问题》中所指出:“大部分专业教师教学经验、实践经验不足, 只能照本宣科”, “很多教师生搬硬套国际上的广告规则、广告理论、操作体系”。虽然我们都在努力克服以上问题, 但面对全媒体时代的疯狂来袭, 又面临着新媒介环境变化和新广告传播形态变化的挑战, 我们的知识结构如何优化, 我们在努力进行理论知识的学习和更新基础上, 如何丰富和增强广告相关领域的实践认知, 以更完整的知识体系培养即将面对全媒体时代的广告学子?

二、全媒体时代广告教育之变

前面所提及的三点困惑是长期困扰广告教育的短板, 只是同样的问题在全媒体时代又有了更大隐忧。倪宁教授指出我们应该抛弃广告教育“就事论事”谈改革的讨论, 从更加宏观的“大广告”角度思考延展了的广告适用领域、作用和影响力, 才能改善我国广告教育的定位、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建设等问题[2]。的确如此, 传统广告的基本内涵已经不能囊括全媒体环境下的新广告传播形态所具有的“互动性”、“消费者主导”、“广告主自主传播”等多种特征, 我们必须与时俱进地扩充广告的内涵与外延, 重新认识广告教育在全媒体时代的新定位及以怎样的变革适应时代的需求。从源头看, 广告作为一种信息传播手段其根本是为各种类型的社会组织服务。大卫·奥格威在上个世纪60年代提出的品牌形象论, 在乱花渐欲迷人眼的全媒体时代尤其具有指导意义。广告在经济领域基础上, 延展至社会、文化、外交、政治等领域, 其作用就不再是简单的兜售产品或服务, 而是运用不同的广告表现形式与目标受众进行信息沟通, 帮助社会组织在目标受众心目中塑造良好的品牌形象。因此, 从宏观角度反观广告教育, 我们无需过多地纠结广告形式的层出不穷, 也无需囿于广告教育是为广告公司、广告行业培养人才, 应该站在众多社会组织的主体立场, 以“品牌塑造和品牌传播”为抓手重新审视广告教育。

1.专业定位在品牌塑造中的扩大

武汉大学张金海教授指出广告学科面临两种选择, 一是顺应广告业的整合营销传播趋向模糊广告学的专业边界, 从广告学走向整合营销传播。另一种则是, 在坚守广告学专业核心内涵的基础上, 扩大广告学的专业外延, 重构广告学的知识框架[3]。笔者认为, 这两种选择并不冲突, 可视为一枚硬币的正反两面, 强调在扩大广告学的内涵与外延基础上, 将广告教育的价值取向转型为培养具有“整合营销传播”能力和素养的人才。舒尔茨教授所提出的“整合营销传播”, 其核心是强调把广告、促销、公关、直销、CI、包装、新闻媒体等一切传播活动有机整合, 将统一的资讯传递给目标公众, 形成公众对品牌的认可与忠诚。“整合营销传播”其最终的落脚点依然是为品牌服务, 只是运用了除广告之外的多种传播沟通手段。当越来越多的广告公司更名为“品牌传播机构”或者“整合营销传播机构”时, 当众多的企业苦寻具有“品牌策划和传播”能力的企业员工时, 我们的广告教育在全媒体时代应该向“品牌策划和品牌传播”方向演进。华南理工大学创造性地将广告系命名为“品牌传播系”, 这不仅是对现实需求的回应, 也身体力行地拓展了广告教育的外延。广告教育的这一定位转型, 也将促使学生对自我进行新的认识与定位。自己不是要成为广告设计与表现的专家, 而是要培养品牌策划和传播中的战略制定能力、策略思考能力、创意思维能力、清晰表达能力和设计鉴赏能力。传统囿于广告作品制作与发布的人才培养模式往往局限了学生的思维和就业平台, “品牌策划和传播”的专业定位明确强调了学生的努力方向, 也对接了全媒体时代各种社会组织对专业的信息传播人才的日益增长需求。

2.课程设置在品牌传播中的更新

从当前大多数广告专业设置的课程体系看, “品牌学”或者“品牌传播学”多设计为专业选修课, 并未进入广告专业教育的必修课程体系, 但学生对“品牌策划与传播”类的课程有着强烈需求。在学生参加的品牌策划模拟实战或者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中国大学生广告艺术节学院奖等赛事中, 参与过“品牌全案策划”的学生一方面收获颇丰, 能够在短暂的时间内迅速整合所学的知识, 另一方面又强烈感受到全媒体时代品牌主自我掌控媒介的日益丰富, 对品牌策划和传播者的知识结构提出了新的要求。当学生有了明确的品牌策划和传播的知识渴求时, 广告专业教育中开设统一的品牌传播类课程已成为必然。胡晓云教授曾经整理过浙江大学从1993年开始的本科和硕士教学, 发现培养出的学生只有1/3的学生进入了广告公司这个系列, 还有2/3的学生去了甲方[4], 全国各广告专业的毕业生去向也基本如此。当学生以品牌传播者身份进入甲方时, 往往能迅速进入公司的管理决策层, 但其品牌策划和传播的综合能力素养将最终决定其职业生涯的上升空间。因此, 我们不仅需要开设品牌策划和传播的相关课程, 还需要在其他课程的讲授中充分融入“品牌策划和传播”的理念。正如舒咏平教授所强调:如“广告调查”应加大对不同行业的调查指导和实践训练;“市场营销”应正视品牌网络传播、网上商店展示、电子商务一体化的实践;“广告心理学”、“消费者行为学”需要融入消费者的新媒体接触、品牌符号联想、网络互动咨询、网上下单购物等全新的内容[5]。

3.教师知识在品牌实践中的优化

“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广告专业的教师在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和提高方面还是有多条路径的, 但如何在专业实践中丰富自我的感性认知以更好地推动专业教育始终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我们得到的较多建议是“走出去、请进来”, 一方面广告专业的教师要到广告公司、品牌传播公司去实践, 另一方面要请业界知名的专家来学校开讲座、授课。这固然是一种理想的状态, 但实际上是很多地区难以找到合适的广告公司锻炼和提高广告教师的战略制定和策略思考能力。“因为除了北京、上海、广州三地有品牌代理性的广告策划公司, 全国各地的广告公司多是执行性的制作发布公司, 这对于更擅长策略性挑战的广告专业教师而言, 往往无从着力”[6]。而湖北省教育厅在“十二五”期间推行的, 每年组织1000名左右的高校青年教师全职到企业服务一年的“千人计划”给了我们很好的启发。湖北省众多的广告专业教师也通过这一计划深入企业践行自己的专业理念。一方面, 我们发现企业主对于专业性的品牌策划和传播指导有着强烈的需求。另一方面, 在与企业的对接与互动中, 我们获得了最真实的经验积累与感性认知。因此, 鼓励青年教师积极与品牌主进行深度对接与互动, 不仅解决了专业教师实操经验缺乏的问题, 而且为专业教学带回了最鲜活的品牌策划与传播案例, 有效推动了整个专业教育的前行。

三、全媒体时代广告教育之不变

全媒体时代, 由于技术细分、市场细分、媒介细分, 传统大规模复制的广告刊播形式逐渐被消解, 广告教育转向培养“品牌策划和品牌传播”人才是适应变革的需求。但在此基础上, 广告教育只有坚守基础理论教育和专业素质教育的根本, 才能始终以不变应万变。

1.基础理论知识的强化

美国科特勒营销集团总裁米尔顿·科特勒在“广告的悖论”演讲中提到, 消费者的购买决策是一种非常复杂的心理活动, 这种心理活动与复杂的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紧密关联。因此, 要成为优秀的广告人应该同时具备两种素养:一是社会学、经济学、工商管理、心理学等领域关于人的相关知识;二是专业的创作和艺术、客户关系、媒介技术、广告知识和经验等知识[7]。中国有句古话:“汝果欲学诗, 功夫在诗外”, 讲的也是这个道理。全媒体时代, 为了更好地满足社会融合、信息沟通的需要, 广告都与其他的传播手段相互融合, 共同作用, 其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对于信息接受者而言, 他们无法也无需区分什么是广告、什么是公关、什么是营销, 这些都是获取品牌信息的渠道。对于信息传播者而言, 必须采取多种手段聚合式传播相关信息, 单一的信息传播手段早已被稀释得难以产生任何效果。因此, 广告教育向“品牌策划和传播”方向演进, 其主要任务就是解决社会组织尤其是企业在品牌塑造中遇到的各种传播问题。要实现这一目标, 广告教育的责任就不能仅仅停留在传统广告技艺层面的教授, 还必须强化学生在传播学、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心理学等相关社会科学领域的基础理论知识学习。广告专业学子只有具备了深厚的知识底蕴, 无论毕业后进入甲方或是乙方, 在面对纷繁复杂的媒介传播环境、日益强大的消费者主导语境时, 解决任何的信息传播问题才能游刃有余、触类旁通。

2.专业素质教育的提高

迈克尔·波兰尼 (Michael Polanyi) 指出人类的知识有两种, 第一种是显性知识, 即以书面文字、图表和数学公式等加以表述, 第二种是隐性知识, 是难以被明确表述的, 是我们在做某事的行动中所拥有的知识。按照野中郁次郎 (Nonaka) 的分类, 隐性知识分为技能型和认知型:技能型指非正式的、难以掌握的“诀窍型”技能, 例如广告中对好创意的判断, 对细分市场的洞察;认知型指信仰、观点、思维模式、行为方式、价值取向等[8]。隐性知识更多地体现为个人的专业素质, 对于广告教育而言, 这是在全媒体时代必须重视与提高的问题。由于广告教育强调培养实用型人才, 因此导致过多地追求工具理性, 强调眼球效应时往往忽视了信息传播作为文化符码所承载的社会责任和价值意义。蔡元培曾说过, 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能发展自己的能力, 完成他的人格, 于人类文化上尽一分的责任, 不是把被教育的人造成一种特别器具。之所以广告教育要强调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 而不仅是专业技能, 就是因为从价值理性角度强化学生综合素质的完善, 强调其认知能力、接受能力、创造能力、批判能力、责任意识、团队精神等协同提高, 这是学生无论从业于哪一领域都必须具备的优秀品质, 是广告教育永远不变的职责, 也是大学教育所追求的本真。

参考文献

未来美国外交政策的变与不变 篇2

奥巴马竞选团队中的亚洲政策和对华政策顾问大都对中国有相当深刻的了解,都深知延续美国对华政策主流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这一主流政策就是:为了美国的国家利益,美国应同中国建立良好、稳定、互信的外交关系

奥巴马在竞选中一再表示,在当选之后,他将在外交政策方面做出重大调整。这不仅是因为布什的外交政策在美国已经丧失人心,而且还因为作为民主党人的奥巴马的外交政策理念与身为共和党总统的布什大相径庭。

概括各方面的信息,迄今为止奥巴马的基本外交政策构想可以概括为:恢复美国在国际上的领导地位;改革并增强国际组织;加强美国与同盟的关系;加强北约以对付21世纪的威胁;促进在亚洲的持久安全;与其他国家一起同全球气候变化作斗争。

从以上的词句中,我们不难看出奥巴马的外交政策框架将同布什总统有显著的区别,它是对布什政府外交政策的全面否定。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奥巴马认为,美国的单边主义外交政策,以及通过军事力量和先发制人在一些所谓的非民主国家实行政权变更的做法,已经使它在国际上丧失了人心,这使得美国难以承担在国际上的领导地位。因此美国必须放弃这些做法,改变自己的形象,重新恢复其在国际上的领导地位。

具体的改变就是:在对联合国等国际组织进行改革的前提下,更多地在国际组织的框架下行动;更多地与美国的欧洲和日本盟国协调立场、密切合作,而不是一意孤行;把北约作为是美國推行其外交政策、同恐怖主义和其他全球性问题作斗争的最可靠的国际组织;改变以往布什政府对气候变化问题的忽视,同其他国家合作来应对这一对人类生存构成威胁的共同问题。

奥巴马同布什政策的一个根本区别就是,他主张在美国领导世界时,不仅要应用硬权力,而且还应更加重视软权力。他反对布什政府实行的在国外强加民主的政策,建议制定一个全面的指导国家构建和促进民主的计划,运用美国的软权力,通过美国民主基金会和建立其他新的机构,来帮助解救和重建非洲、亚洲和中东的失败国家。

为了增强美国的软权力,奥巴马许诺要在2012年把美国的对外援助翻一番,达到每年500亿美元。他计划对发展中国家的农业、基础设施和经济发展进行投资;到2020年时帮助建立起一个“全球医疗基础设施”来同传染病作斗争;并建立一个20亿美元的全球教育基金。

据分析,伊拉克、阿富汗和伊朗的核问题将是奥巴马政府对外政策中的三个重点。朝核问题对于新政府来说可能是排在第四或第五位的问题。其中从伊拉克撤军是当务之急。奥巴马许诺,在他宣誓就职之后,他将立即着手撤军。但为了扭转在阿富汗的不利局面,美国政府可能会向阿富汗增兵。在伊朗核问题上,奥巴马也改变了布什政府的处理方法,表示为了美国的利益,愿意在必要的时候同伊朗领导人进行会谈。

奥巴马可能采取更积极的中东政策。他想要帮助以色列和巴勒斯坦达成协议,他还支持当前土耳其外交部长倡议的叙利亚和以色列之间的谈判。

除上述变化之外,美国外交政策可能发生的另一个重要变化是,能源和环境变化的问题将成为关注的重点。有可靠的消息来源指出,与以往的美国政府不同,奥巴马政府将开始重视这一问题,能源和环境变化问题将会成为其国际对话中的主要议题。

美国著名中国问题专家戴维·兰普顿曾说:“布什在所有的对外政策上都犯了错误,惟独在对华政策上做对了。”有人补充说,可能还要加上对日政策,意为美国在对待日本处理其同主要亚洲国家关系的问题上,采取了督促它与这些国家改善关系的政策。当然美国这样做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它想要日本在亚洲发挥更大的作用,而要做到这一点,日本必须能够同该地区的主要国家包括中国保持良好关系。

可能除了美国的极右翼之外,大多数美国政治家和中国问题专家都认为,现行的美国对华政策是明智和务实的。奥巴马也接受这样的观点。奥巴马竞选团队中的亚洲政策和对华政策顾问大都对中国有相当深刻的了解,都深知延续美国对华政策主流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这一主流政策就是:为了美国的国家利益,美国应同中国建立良好、稳定、互信的外交关系。因此,可以预料,奥巴马的对华政策将有很大的延续性。在台湾问题上,奥巴马表示将支持“一个中国”的政策,支持马英九与大陆建立更加密切关系的努力,并认为这些努力将为海峡两岸更加稳定和可预料的关系打下基础。但同时他也许诺,美国将不会放弃向台湾出售武器。

美国的对华政策可能发生的变化是,作为民主党总统,奥巴马可能将在中美贸易中更加强调劳工权利;更加重视所谓的中国人权问题,在例如西藏、新疆和法轮功的问题以及达尔富尔和津巴布韦的人权问题上,对中国有更多的批评。

教师教学观的变与不变 篇3

一、教师教学观念上的主要问题

1. 教学关系上的问题

现实的教师教学中, 教师是课堂的核心与主宰, 是知识的化身、真理的代言人, 学生是教师主导下的知识的被动接受者, 是课堂的服从者和等待者。教师依据现成的、模式化的知识体系, 将知识传授给学生。若课堂上有不遵守纪律者, 教师可运用精神强制或惩罚的方式, 来控制学生学习行为, 以保证知识的有效灌输。

2. 教学过程上的问题

教师一般认为, 不同年级学生其学习知识层次不同, 教师将这些不同层次知识的教学分为感知教材、理解教材、掌握巩固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过程, 其方法主要是灌输, 其目的是“现有知识的有效传承”。从小学、中学、高中到大学, 莫不如此。因此, 教学过程成了枯燥的、呆板的、乏味的程序化活动, 学生的兴趣、爱好、意志、品德不是被忽视, 就是被扼杀, 很难培养出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

3. 教学评价上的问题

教师教学评价明显存在“科学主义”倾斜。表现在教师把客观的、实证化的、模式化的知识验证考试作为人才培养的主要评定方式, 学生学业考试成绩是学生主要或全部在校表现的反映, 导致学生“唯师、唯书、唯知识”, 采取死记硬背、追求学分的方式来体现自我价值, 其结果是培养出来的学生“眼高手低”, 知道的多而做法少, 窒息了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不利于学生的成长成熟。

4. 教学目标上的问题

“教师教学是育人, 不是制器。”教师教学是培养人才的必要手段, 负有“传道、授业、解惑”的责任。这里的“道”, 是指社会发展普遍遵循的规律, 既包括做人的规律性, 又包括做事的规律性, 并不是只指自然科学规律。而现实中的教师成了复制、灌输知识的“机器”, 学生成了接受知识的“容器”。忽视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进而忽视了学生学习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必然导致“千人一面”。

5. 教学观本性认识上的问题

在市场经济浪潮洗礼下, 知识分子社会良知有了动摇, 拜金主义现象有所抬头, 把教师教学当成赚钱的工具, 出现了花样翻新的各式各样的补课现象。一些教师忙于给学生补课赚钱, 且美其名曰是“关心学生成长”, 其实就是为了赚钱而赚钱, 致使学生疲于应付而苦不堪言。这种做法不仅有悖于教师的社会良知, 同时, 也有悖于教师严谨治学的意志品德, 有待于思想意识上进一步厘清。

二、教师教学中的应“变”观

要克服上述五个方面的弊端, 就得改变我们一些教师不适宜的教学观。

1. 教师教学目标要变“知识型人才培养”为“素质型人才培养”, 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师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教学目标的确立, 制约着教师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关系的处理、教学方式方法的运用和教学效果的评价, 进而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所以, 首先要从教学目标观的改变来做好教师教学的顶层设计。我们所提倡的“素质型人才培养”目标观, 并非是今天教育教学的新鲜事, 早在1995年原国家教委就提出教育要培养素质型人才, 随后逐步明确素质教育应该包括四个方面内容:身体素质、心理素质、专业素质和文化素质。它们之间的关系:文化素质是基础, 专业素质是核心, 身体素质是本钱, 心理素质是关键, 彼此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素质型人才培养”目标观认为, 作为人才培养主要途径的教学, 其根本目标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教师的教学应该立足于、服务于人的全面发展, 来设计、组织教学活动。在教学活动过程中, 教师要通过知识传授并在知识传授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感、高尚的文化品味和精湛的科学技术。学生对知识涉猎的程度并不是目的, 而目的是如何涉猎知识, 在涉猎知识的过程中, 将知识“内化”成能力, 并以素养的形式不断推进自己的发展, 成为方法论和世界观。

2. 师生关系要变“以教师为中心”为“师生双中心”, 强调学生发展的主体作用

“教”与“学”本身是教师教学的双边活动, 理应师生双边积极性都要调动起来, 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实现愉快教学、快乐学习目的。在长期的教学活动过程中, 由于存在着“以教师为中心”的事实, 为了纠偏扶正, 人们习惯上从这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提出“以学生为中心”的师生教学关系观, 这也不为奇怪, 也是现实的需要。这如同一颗植歪了的树, 要想扶正, 要么拔起来重植, 要么用力向它倾斜的相反方向拉, 以达到纠偏扶正的目的。而教育不能割断历史重来, 只能采取第二种纠偏扶正的方法来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事实。我们倡导教师教学“师生双中心”观, 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 要充分认识到学生也是教学过程中最基本、最活跃的因素, 他是教学过程中有目的而存在的、具有积极主动性、独立性的个体, 不是被动接受者。教师要通过启发、引导和点拨, 来有效地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独立性, 使学生朝着人类已有的知识经验思路并按照一定的要求去发展。教师对学生发展所起的作用, 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问题的解惑者, 同时也是做人做事的引路人和践行者。具体表现在教师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根据学生对知识、思维、能力和情感的实际需要, 采取师生互动参与、平等对话的方式进行教学。其教学效果是学生的个性、兴趣爱好和需要得到充分尊重, 学生处于乐于学习、善于学习的状态, 教师处于乐于教学和善于教学的状态。

3. 教学评价要变“以单一的学分评价”为“多元的综合评价”, 强调学生的素质发展

教师的教学评价, 既是对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的判断, 又是在一定的教学观念支配下的价值判断。评价主体的价值观不同, 评价的标准、侧重点、手段和方法也就不同, 其评价结论对学生的引导和发展也就不同。我们倡导“多元的综合评价”观, 就是要多角度、多主体、全过程来衡量教学效果, 促进人的素质全面发展。具体地讲, 一是要“从教育主体的满意及满意程度来衡量教学效果”。如用教育政策的制定者、学校管理者、家长、学生和教师自身的满意度来衡量教学效果和人才培养效果。由于各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不平衡, 其教育主体对教学的需求和期望也就不同, 这就要求教学效果的评价必须以地方教育主体对教学的需求和期望为标准, 制定教学评价目标, 切莫搞一刀切, 也不能搞照搬照抄、采用拿来主义的做法, 必须因地制宜, 方可奏效。二是要从教师教学的动态活动过程来评价教学效果。如加强教学督导工作, 安排一定数量的资深教师进行听课活动, 来考查教师是否注重学生素质培养。三是要从改变教学考试内容和形式来加强学生素质培养。考试内容要减少客观的知识性测试比重, 加大学生独立思考能力测试比重, 尤其要加强学生实际动手能力测试比重, 来推进学生由知识型向素质型转化。

4. 教师的教学过程要变“传承导向”为“素质导向”, 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教学过程是教学目标的贯彻落实。教学的过程, 不仅是让学生知道什么, 更主要的是让学生知道“为什么”和“怎么样”, 进而知道“我要怎么样”。即引导学生在寻求知识的基础上, 逐步实现对知识的自我涉猎、自我选择、自我判断、自我体验和自我反思, 进而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如教学期间教师可以采用合作式理论教学方式来教学。首先, 教师根据每章教学内容, 指定学习资料, 布置自学与讨论任务。其次, 学生利用网络和图书馆获取学习资料并自学, 提出完成任务的初步方案。第三, 通过班组讨论, 充实、完善学习任务。“合作性理论教学, 打破了原有的学科体系, 进行跳跃式设计, 把大量的时间留给学生课外学习和思考,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和学会学习的能力, 达到了我要学习的效果。”

三、教师教学中的“不变”观

教师教学观的“不变”, 主要是指教师教学中的一些本质属性不能变。

1. 教师教学、育人观不能变

人们常说,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古今中外, 自从有了教师职业以来, 教师教书育人的职责就没有改变过。所以, 教学是教师的天职, 育人是教师的使命。无论任何学校的教师, 都必须不辱使命, 履行这份职责。不能因为是研究型教师或专家级教师, 就轻视教学, 忽视上课。而恰恰相反, 越是社会知名度、美誉度高的学校, 越是重视教师的教学。“教学是一个学校发展的生命线”, “教学也是一个教师职业的生命”, 当一天教师, 就得从事一天与教学有关的工作, 否则, 这一天教师的名分就会打折扣。为什么教师退休了, 要在“教师”前面再加“退休”二字, 就是要强调教学是教师的天职, 是教师职业的生命。教师要像爱护生命一样爱护教学, 才能称得上“教师职业是太阳底下最神圣的职业”。教师的荣誉、地位都是因其教学的优秀而存在、获得, 尤其是中小学教师更是通过教学来体现自身社会价值的。教书育人, 是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的基本素养, 这个不能变。

2. 教师治学的职业本性不能变

人们常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神圣的职业。“神圣”在何处?在治学!何为“治学”?即研究学问。教师治学程度反映了教师教学水平, 教师教学水平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教师治学能力, 教师教学与治学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 相互统一, 相得益彰。自古以来, 知识分子就有崇尚学术的精神。儒家思想是中国封建社会主流思想, 儒家认为“天命之谓性, 率性之谓道”。这里的“道”, 就是指普遍性真理。道家也提倡“道法自然”, 其“道”也是指普遍性真理。自古至今知识分子普遍认为:学者修道是教育他人和提升自己的必由之路, 学者的使命就是要探求“道”的本原。当“道”与现实利益发生矛盾时, 学者应该自觉抵制物质利益的诱惑;当“道”与个人生命存在发生冲突时, 学者应“舍生取义”。为了在学问上达到“至善”的境界, 学者必须做到“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知识分子是社会的良心, 他们的工作方式和价值信念有着特殊性。他们作为社会的‘立法者’, 信奉的是一种普遍的价值准则。”这都说明当今的教师仍然要保持教书治学的本性不能变。

3. 教师热爱学生的职业美德不能变

从职业性上讲, 教师的职业是一个言传身教的职业, 其教学过程是耳、鼻、手、脑、眼、嘴和情感并用的过程。这就注定了教师的爱是一个全过程的自然流露, 不能有丝毫保留。从工作方法角度讲, “爱人者人爱”, 要让别人喜欢自己, 首先要学会喜欢别人。爱人就是爱自己。教师有令禁止, 学生自然随而从之。有道是“其身正, 不令而行, 其身不正, 虽令不从”。教师的爱是一切工作的开始, 并自始至终、一如既往地贯彻到底。从工作经验性体会角度讲, 立足于热爱学生的教学是成功教育的原动力。“捧着一颗心来, 不带半根草去。”若要教师达到了这种教育境界, 其教书育人工作就能实现主观与客观、个人与社会的统一, 就能实现个人的社会价值, 更能从教育中获得无穷的快乐。

4. 提高教学质量是教师永恒追求的目标不能变

质量问题, 是全世界的问题。不仅中国要研究, 外国也在研究;不仅当代在研究, 古代人们也在研究。质量问题, 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基本问题。教师的教学质量问题, 自古至今都伴随着每一位有良知的教师的心, 是教师不得不思考、不得不始终追求的目标问题。只不过在不同的历史阶段, 教师对质量的内容、要求不同罢了。提高教学质量观, 是教师立身之本、发展之基, 古今中外都是这样。远的不说, 大的不讲, 就说我们身边的事, 哪一所知名学校, 哪一位知名教师, 不是视教学质量为生命线?就连我们身边的教师进修、晋职, 都是主要以其教学质量为衡量标准的。尤其是在今天, 一切的竞争都是人才质量的竞争。提高教学质量,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是关系到民族复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大事, 是教师教学永恒追求的目标。

总之, 教师教学观变的是内容、方法、要求、评价标准和阶段性目标, 不变的是本质属性和最终目标。正确处理变与不变的关系, 是保证教书育人质量的关键因素。

参考文献

[1]杨叔子, 余东升.以“文”化人, 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中国高教研究, 2011 (12) .

[2]王秉琦, 贾鹏.地方大学应树立怎样的教育质量观.中国高教研究, 2009 (2) .

[3]钱国英, 马建荣, 林怡.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定位与教学组织设计.中国高教研究, 2010 (1) .

[4][5]王静修.马陆亭给教学工作永恒的支持.中国高教研究, 2012 (12) .

城市的变与不变 篇4

之后的几天里,就像温习一部老电影,更多的不是用眼睛,而是记忆的会意,这个镜头刚刚上,后面的一个个镜头已现脑海。还是这么些老地方,客栈的老板依旧,微笑宛如一直在等你;街边的本地餐馆依旧,把那些黄、红、绿的咖喱轮流咂吧个遍,酸辣的蔬菜沙拉满满一叉子入嘴,味觉快活得通体打转;寺庙的风铃声依旧,听起来哪有什么过往的时光,这来回间也不过弹指的功夫;校园里中学生的传统着装依旧,男生穿着对襟衫宽腿裤在篮球架下奔跑,个个像功夫小王;夜市、火车站、城墙依旧……前后六年,我念想着清迈,一次次到来,我要的就是这种不变的“依旧”!不因为游客而变,不因为开放而变,气定神闲,坚守自己的价值,这才是城市的底气,或者说隐隐的牛气。

厦门,在过去一段时间里,多少也有这种底气。但是,近年来滔滔的人流像海浪冲刷着厦门的城市肌理,走到一些游客高发区,我不得不屈服,厦门正在被游客改变。记得十年前到曾厝垵,问路还得用闽南话,村子连着山野,大白天站在荒地里有点发怵。现在,在村子里张口问路,答者南腔北调,结果倒是一样,都不知道。鼓浪屿更不用说了,这十年旅游业繁华深处的沧桑,让曾经到过的人不胜唏嘘。

游客需要什么样的目的地?

是一年比一年光鲜地变?还是淡定地兀自生活?无论何种形式,越来越多的游客喜欢感知目的地的内容品质,一棵树、一栋房子、一个伫立的街头角落,都可能是游客记忆里的蜜糖。一个城市,在大刀阔斧地进行建设的时候,在大干快上地发展旅游的时候,不能不警惕,或许这些想方设法地讨好游客的“变”,恰恰在剥夺游客行走的乐趣,熟悉的地理情感,与记忆中环境的厮磨,很可能是游客一次次造访的动机所在。

白天和黑夜,恰如行走唱片中的正反面,很多很多游客只听过白天这一面,殊不知,在黑夜中,饱食而遨游的奇妙体验。夜色,压低了白天纷扰的杂色,让旅游的纯粹动念浮现上来,耳目鼻心打开,当静得听得见自己的足音,听得见自己的呼吸,听得见自己的心跳时,我为什么会在这里?……思及此刻,旅游就不仅仅是旅游了。

要玩这种“入夜请睁眼”的行走游戏,恐怕没有比厦门更舒适的城市了,在这个小城中,无论海滩、山林、湖边、村落、巷弄、夜市、大桥……,太多地方适合行走。你不需要网络、书籍攻略中的那些个厦门,黑夜给了你黑色的眼睛,你要发现你自己的厦门,和厦门中的你自己。

挨个走遍天下角落是一种玩法,念想着某个地方死磕起劲也是一种玩法;在白天拍照疯跑是一种玩法,在黑夜里锦衣行走也是一种玩法。旅游,没有套路,跟随你的心吧。

同样,做一本主打“闽台视角”的旅游杂志,我们也时时提醒自己保持一颗敏感而真诚的心,找到并呈现对读者最有价值的内容。春节盛宴已过,五一小假尚未到来,三月、四月大多游客们收回脚步,我们也趁此机会,将三四期合刊,认真琢磨更对读者口味的“饭菜”,精进品质。

重复衍生间的变与不变 篇5

1“重复”手法及在构筑物中的应用

1.1 线性排列构成

线性排列是最为常见的一种构成方式,人类最初的构建行为就已经体现了这种方式。线性排列的方式虽然直接而简单,但往往能创造明确的秩序感,产生严谨有序的心理感受,古希腊神庙正是运用柱式的线性排列创造了庄严神圣的建筑氛围。对于中国传统木构建筑,线性排列更是其构建的基本原则;对于竹材而言,其本身就是线性的形态,在进行线性排列的同时易于产生明确的秩序感,同时由于竹材的独特性,相似中略有不同,使得秩序中富有变化,严谨而不单调。

1.2 面状编织构成

编织是一门古老技艺。建筑理论家森佩尔认为:建筑与编织同步。编织的构成方式由于与同类材料及结构形态的重复而具有很强的统一感与韵律感。实际上,编织是一种使线条转化为面,从一维到二维的手法,在对线条的编织中,会产生不同的肌理形态,有的是材料本身带来的,而有的是不同的编织方式形成的。在长期的实践中,人们总结了多种编织方式,随着设计手法的创新,竹材编织又加入了一些新元素,如无序编织,沿自由曲面编织等,都以不同的形式展现了面状编织其独特的表现力。对于目前竹构的编织手法,可大致分为:平面有序编织,平面无序编织,曲面有序编织及曲面无序编织。

1.3 空间交织构成

空间交织构成是一种三维空间的构成形式,这一构成方式通常按照一种秩序进行组合。竹材在进行空间的交织构成时能产生明确有序的形式感,同时交织的秩序多样性也使得最终的建造形式千变万化。因此,空间交织构成的这种手法常用于竹材作为结构体系的构筑物中。竹材良好的力学性质与空间交织手法相结合能形成受力合理、丰富多彩的结构形式,凸显交织之美。

2 案例分析———以校园竹构建造为背景

2015年南京林业大学校园竹构作品“生命之锥”是以正四面体为骨架元素,按照空间交织的构成手法进行组合、变化,最终搭建而成的一个扭曲的多面构架。

2.1 单体优势

我们选择正四面体为结构元素,是充分考虑了它的优势所在。正四面体是由四个全等正三角形围成的空间封闭图形,是最简单的正多面体,由于正四面体与自身完全对偶,也是一种柏拉图多面体。在平面中,三角形的稳定性最强,同样,在立体中几何中正四面体有着很强的抵抗外在破坏力的能力。在实际生产中,三角形是框架结构中最常见的形式,它结实稳固,耗材最小。例如建筑工地上脚手架间用斜撑的钢管以确保整体的稳定性,我们日常所用摄像机的三脚架同样是在空间上形成了四面体的稳定结构。

2.2 平凡到异殊的组合模式

基于对正四面体结构的普遍性与优势的了解,我们校园建造的竹构作品“生命之锥”(图1,2)以正四面体为基本元素进行组合。由于正四面体的几何对称形和规律性有着多种的组合方式。四个相同的正四面体顶点相接能够组成一个大正四面体,九个单体顶点相接会组成一个更大的正四面体,这种平方模式可以组成不同大小的正四面体。而正四面体如果两两围绕一点,面面相接,每一个正四面体顶点为60度,六个单体就可以组成一个新多面体。如果单体以任意方向面与面自由衔接,那就有多种可能性。以校园构造“生命之锥”为例,就是正四面体纵向连接,形成一条扭曲的长构筑,并且可以根据需要在整体上增减四面体单元以适应外部环境。

2.3 组合过程中的问题及处理

2.3.1 稳定性

在实际建造中也遇到了几点问题,一是多个正四面体组合后,形成了一个不规则的扭曲多面体,导致了该构筑物的着地点过少,整个构架摇晃不定,尤其当我们向构筑一端不断向上叠加单元体时,因为下方受力不均,导致头重脚轻,几乎有倾覆的危险。出于安全考虑,我们最终减少了向上叠加的单元体个数,使得整个构筑物重心下移,维持了基本的稳定。在后一次的建造实践中,我们采取了相应的应对措施:一是将竹竿按质量分类,较重的竹竿组建的单元体将来放置在构筑物的底层,相反,轻质的竹竿组成的单元体叠加在上层,可以保持重心接近地面;二是增加构筑物与接触面的面积与摩擦力。第一次建造由于构筑物摆放在水泥地面上,着地点少,导致不稳定,而第二次建造在山间进行,竹构作品摆放在林间草地上,柔软的草地与竹构有着较大的接触面,草坪地为竹构提供了摩擦力,使得竹构的稳定性大大增强;三是依托山间起伏多变的地形组合单元体,设计结合地形,稳定性更强。

2.3.2 节点

另一个问题便是节点问题,节点是竹竿与竹竿间交接部位的处理,也是重要的受力结构,在一定程度上,节点的类型决定了整个构筑物的造型以及制作方式。对于正四面体结构的连接,每一个单元体中,一个节点要连接三根杆件,其对于受力要求较高。在工业生产上常使用钢节点,钢铁焊接,这种节点有着较高的稳定性,不易变形,而且适应工业化大批量生产。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常能看到这类结构,如各种网架结构,它们因具有标准化,模数化,规范化的优点而受到青睐。与工业化节点相对的是手工节点,手工节点有着可操作性强的优点,但对于手工工艺有着较高的要求。在两次建造活动中,我们也分别尝试制作了以下几种节点:

(1)钢丝绑扎,简单粗放,节点容易晃动,不稳定。(2)螺杆连接,耗时间长,节点精确性不强,但稳定性好。(3)木板+合页,工序复杂,对手工艺要求高。最终结合昆明理工大学实验研究的石膏节点的理论基础,我们采用了钢构+石膏灌注(图3)的模式。即把三根螺杆按一定角度交于一个预制好的球节点,球节点为钢制,球上按四面体顶角的交角度数预留孔洞,以备螺杆插入拧牢,于是便形成了一个钢球、三根螺杆的结构模式,最后再将三根螺杆分别垂直插入竹竿空腔,螺杆与竹腔的空余部分用石膏填满。由于石膏强度大,和易性好,凝结快,质量也较同体积的水泥轻,所以选择石膏为灌注材料。通过实验发现这种结构是简便而牢固的,所以在整个竹构中,不仅单元体内部可以采用这种方式,单元体与单元体之间的连接亦可采用。

“钢结构+石膏灌注”模式介于工业化与手工生产之间,钢球节点可以通过工厂提前预制,螺杆也可以提前按照所需长度截取,有着工业生产标准化的特点。而节点与竹材的连接以及填充石膏的过程,可根据竹竿长短、粗细等不确定因素做出相应调整,因此也具有手工操作的可变性。

2.3.3 重杆

在拼接组合过程中,另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是重杆现象的处理。由于多个相同正四面体相连接,会有重合的面和杆件,在构筑物中间相连部分最多会有3根重杆,我们可以简化其结构,重复部分仅用一根杆件,这样会大大减少竹材的使用,节约成本。当然,我们也可以选择不简化,保留重杆,这种处理手法意在突出竹构的线条,避免竹构形成网架结构而带来的相同粗细线条的视觉单一感,同时通过粗细线条的划分强调了正四面体的骨架元素地位。保留重杆,可以使整个构架中正四面体以独立的单元存在,可以在搭建前批量化生产,然后再根据需要进行组装,还可以通过增减独立单元体或者改变单元体在构架中的位置从而对实际方案进行便捷的修改。如果简化重杆,整个构建要一次性完成,相反,采用独立的正四面体单元,不仅在整体效果上是完整的,在实际施工中也有着单元体便捷的优势,在视觉上有着线条重复感(图4)。

2.3.4 空间与尺度

竹构的尺度问题也是我们关注的核心之一,将每个单元体设为边长1.5 m的正四面体,实际上这是比我们的最初设计缩小了50%边长。在建造过程中,我们眼中一个个正四面体组合而成的普通构架,在儿童眼中成为了有着不同感受的小空间,成年人以俯视的视角看待这个构造,但是6~8岁的儿童可以在其间自由穿梭(图5)。根据不同需要在各正四面体单元上增加编织的围护面,儿童便可以在其间互动,体会或开敞或封闭的不同空间,感受由阳光带来的丰富投影。

3 结语

“重复”作为自然界中司空见惯的现象,在人类社会的建造活动中也成为一种常见手法,通过重复可以使得单一元素在组合后具有节奏与韵律之美。我们以亲身实践的校园建造为案例分,简述重复所带来的优势:可批量化生产、多种组装方式、具有模数化、有利于工业化模式下的生产现状、具有良好的多变性与适应性,也阐释了在重复组合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在此过程中,不变的是简单的一成不变的同一个元素,而变化最终所呈现的确是千姿百态的形式和韵律之美,其所需要的便是重复衍生的过程、奇思妙想的设计策略,才使得一切从单一转化为丰富多彩。

摘要:竹材作为一种性质优良的建筑材料备受青睐,而近年来竹构建筑也方兴未艾。本文以竹构为研究基础,从美学方面阐述重复的艺术手法在竹构中的应用,结合亲身建造的竹构,分析从简单元素通过不同的组合方式形成复杂构筑物的设计手法,以及在过程中问题的分析与解决。通过这个过程,我们可以将单一元素通过不同组合方式设计出具有不同韵律的构筑。

关键词:竹构,重复,变化,节奏韵律

参考文献

[1]谭刚,毅杨柳.竹材的建构[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4,(11):1.

[2]爱德华,布鲁托.竹材建筑与设计集成[M].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7).

[3]张楠,柏文峰.原竹建筑节点构造分析及改进[D].昆明:昆明理工大学,1999,(2).

[4]刘宏莉.重复设计策略在当代建筑中的应用[D].天津:天津大学,2007,(9):25.

八卦掌的变与不变(下) 篇6

八卦掌的阴阳、刚柔、虚实、动静等,都处在不息的运动变化当中,以求在变化中发展。但无论如何变化,都是阴阳、刚柔在变。

“生生之谓易”进一步说到八卦掌变化的性质上来。阴阳“生生”就是“易”。“易”是讲阴阳的,阴阳并不神秘,就是事物自身的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通俗叫法是一分为二。“易”讲阴阳,但阴阳并不就是“易”,阴阳叫气而不叫“易”,阴阳生生才是“易”。阴阳生生,即阳生阴,阴生阳,阳又生阴,阴又生阳,生生无穷,无有止息。“生”字在这里是转换的意思,也可以理解为“变”,变化无穷,没有止息,永远处在运动、变化当中。“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正是“生生”的内容。八卦掌的64势法、384手法就是这样阴阳“生生”而形成。先画一个阳,一个阴,是为太极,也就是阴阳两仪;又各与一个阳和一个阴重合生成四象;四象的每一象又与一个阳和一个阴重合,便生成八卦;八卦的每一卦分别与八卦重合,又生成64卦;64卦的每一卦复变六手,最后生成384手法。所以说,八卦掌是“生生”而造就,是阴阳生生、刚柔生生、虚实生生、动静生生而成就,是在掌法不断运动、变化、发展中完成练功和技击的。

由此可见,八卦掌的变中之变是以阴阳为体,以刚柔为用,以推、托、带、领、搬、拦、截、扣为法。具体地说,“用”就是“变法”,体现出八卦掌以动为本,以变为法之内涵。法之用和法之变,须轻灵敏捷如猿猴,换掌变势似鹰旋,飘幽进退如游龙,拧旋走转似虎坐。将平衡留给自己,将劲力作用到对方身上。防守时如春风摆柳,似溪水潺潺,像轻纱漫舞。进攻之际又如风卷残云,狂涛怒吼,电闪雷鸣。推托带领搬拦截扣为八卦掌技击中的“八能”,又为“八法”、“八劲”。八者,正卦也。八法或八劲可以相互转换而“生生”不已的用之。

推:把对手进攻之招术化解后,推击其双手臂或身体。推击其身体之时,劲法上有往上之劲和向下之劲。往上之劲可使对手拔根而翻跌,向下之劲可使其委地而倒或蹦起后仰翻倒。简单地说,八卦掌出手就不是一个劲,是滚、钻、争、裹之劲在矛盾的产生中所发挥出来的。“推”,有单手推和双手推之别。双手推为“双撞掌”。撞者,撞击也,突发刚猛之劲力,素有势不可当之威。临阵用时,可撞击敌之身侧诸如肩、臂、胯等,可撞击其后背与腰,或前胸、腹、两肋等,灵活施之。双撞掌为八卦掌绝技之一。

托:托对手之单手或双手,有平托和往高托之分,视对手攻来招术而定。八卦掌功夫高者,无论是平托还是往高托,都会使对手失去重心而翻跌。

带:有被动“带”和主动“带”之技。被动“带”之技是对方抓住我腕,我则顺其劲力随之,以步跟之,不与其做劲力上的抗争。如对手极力往怀里带我腕,我可顺其劲以螺旋掌破之,同时击其面、胸、腹、肋等,一举奏效。并且是在对手毫无察觉之中。主动之“带”法是我抓住其手腕往身后带去,八卦掌技法称之为“带手”。八卦掌第三代传人,祖籍山东省海阳县东村镇南才苑村的李少庵先师(1888—1977),善使带手,能带人腾空向身后平飞摔出去,人称铁胳膊李四。

领:领对方单手或双手,有往左右领,或上下领之分。不管如何领,总之是破坏对手中正之劲,以便近身或返身攻之。能练至领对方之身,可谓功夫高者。

搬:搬对手之手臂、脚、腿、胯、肩等。搬者,必用双手而施之,一搬即中,一搬必使其倾倒或跌出。搬时技法要求,必须顺其劲随其势,方为“搬”之正法。此为合劲,是我之劲与对手之劲合到一处,共同朝一个方向使去,使对手于不知不觉中落败。也可朝其劲力相反方向“搬”,对手抓住我前胸衣襟,向我身体左侧推搡。我进步的同时以前胸顶住其抓胸之手,卸去其抓劲,双手抓扶其双肩,进右步朝其身右侧弧形搬去,使其仰倒。

拦:是拦对手之单手或双手,拦其单脚或双脚。注意,不是硬拦或硬挡,而是要使出一个方向的两个劲。如对手起右脚朝我腹部踢来,我出右掌拦击,不是使出全身之劲朝其脚或小腿击去,而是既有朝其身右侧的劲,又有朝下的劲,两个劲合到一处就形成推中有戳,戳中有推,既能轻松破其攻势,又能回身或进身攻其全身。所以,八卦掌出手就是两个劲。

截:截对手进攻之手、足、胳膊与腿。有里截、外截之别。里截,如对手出右拳击我头部,我可出右掌截之,右掌呈立掌,同时掌心朝向自己,用掌的外沿截击其手臂里侧,同时进步,右掌外旋呈俯掌,掌心朝下,照对手颈部横着砍劈过去。外截,是用右掌截其腕或其小臂外侧,同时进步,向身右后侧捋带或出左掌扶其肘,向其肩或胸推击。八卦掌尤善里“截”,可使对手于惊慌失措之中遭到突然攻击。里“截”为八卦掌基本技法的妙用,但是非得功夫上身后方能施展出来,因为“截”的同时反击也随之而至。里“截”的出手动作是小臂内旋,外“截”是小臂外旋。

扣:扣对手之两手、胸、腹、肋等。施展此技法时,必须劲由根发,才能使“扣”掌之劲刚猛迅疾。“扣”其腕,使其有掉下之感,“扣”其胸,使其有骨断筋折、五脏六腑移位之痛。“扣”的技法运用中多以盖扣、推扣、转身扣、返身扣、翻身扣、回身扣等。

“八能”是八卦掌技击中的基本技法。“八能”只有与阴阳“生生”、刚柔“生生”、虚实“生生”、动静“生生”紧密结合,才能称其为法。准确及时运用阴阳、刚柔、虚实、动静的变中之变是获胜的法宝。掌握控制变中之变之过程是真正实践“生生之谓易”的捷径。因为阴阳、刚柔的“生生”是环而无端,如同钢球转动。

如何掌握好变化过程,于变中之变中获胜呢?以“截”字诀为例说明之,当我右掌内旋截住对手击出的右拳同时,右掌又瞬间外旋向对手颈部砍劈时,不可使出全部刚猛之劲,必须留有余劲以利变化。假如对手的右手随我的砍劈掌回护,向下推压我的右掌,此时变中之变产生,对手会用左拳击打我,再推压右掌,我撤右掌而借其势右转身之劲,疾穿击出左掌,朝其面部击戳,不待其出左拳,不给其发招机会。他变我也变,他不变我仍变,使搏击之过程完全控制在以我为中心的氛围内。

“生生之谓易”就是阴阳、刚柔、虚实、动静在技击中不断、环而无端的相互转化。它们是变中之变,是克敌制胜的根本。活用转化过程是八卦掌技法妙用之基础。

四、八卦掌技击中变中之变反映出《易经》“刚柔相推,变在其中矣”之不变之规律

那么,什么是八卦掌的“不变”呢?“易”是讲变化的,什么是“不易”呢?不易就是不变,八卦掌有不变的东西吗?回答是肯定的。《易经·系辞传》曰:“刚柔相推,变在其中矣。”

就《易经》的卦来讲,八卦与64卦就其作用来说有着根本性的区别。八卦只是初步将万事万物划分为性质不同的八大类,每一类事物的性质可以取许许多多的象来表达,因而是静态地表现客观世界,其中没有发展变化的意义。64卦就不一样,64卦从动态的角度反应世界,世界在64卦中被描述为生生不息,不断变化而又无有穷尽的过程。八卦掌效法《易经》的八卦之理,将大自然中的天、地、风、雷、水、火、山、泽八大类纳入64势法之中,形成功法,变成能量。由此,变化在发展中产生而又无有穷尽的过程。

《易经·系辞传》讲:“刚柔相推,变在其中矣。”八卦掌以动为本,动的本身必然也是变化,变化的根源在“刚柔相推”上。八卦掌有384手法,不外乎刚变柔或柔变刚。“相推”意谓你推我,我推你,你变我,我变你,变化就在这“相推”的过程中产生。那么,到底什么是八卦掌的不变之理呢?就是变化之“道”这个“道”,就是阴变阳,阳变阴;刚变柔,柔变刚的那个变化的规律,变化的规律是八卦掌不变之道。“一阴一阳之谓道”,“一阴一阳”指的是气之流动的那个规律,只说“阴阳”,不是“道”,说“一阴一阳”才是“道”。说“刚柔”,不过是说八卦掌总是分为刚柔两方面,不能体现八卦掌的运动发展和变化。而说“刚柔相推”,则是说八卦掌总是处在运动发展变化的状态中。“变在其中矣”,是说八卦掌的运动发展变化必然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这个变化的规律就是“道”,是“刚柔相推”的变化之“道”。例如昼与夜的变化,季节的变化,时间的变化等,都是按照一定的变化规律进行的。“动静有常”,即是说变化之中又有不变。宇宙间万事万物的运动虽然千变万化,但又都是按一定规律循环往复,以至无穷。八卦掌揭示了变中之变还有不变的奥妙和规律。所以,它的运动变化发展是自然而然的。

八卦掌变的本身是无形的,它要靠象来反映。其实,能用肉眼见到的只是表面现象,实际内在的变化永远见不到。

假如我出掌穿击对手的咽喉,所使的劲一定是刚中有柔,也就是所谓的刚劲,对手的防守是柔劲,以柔化之劲力破解掉我的进攻。然后对手又以刚劲进攻我,我则以柔化劲破解其进攻之招,接着我还以刚劲攻之。敌我双方的对搏就是敌刚而我柔,敌柔而我刚的循环往复的不断变化。这种变化之规律是不变的,是客观存在的,更是宇宙间万事万物变化之中不变之规律。八卦掌就是掌握和运用这奥妙无穷的变化之中的不变之规律,进行技击。

还有一种变中之变的规律是不变的,就是外刚健的时候而内却是柔顺的,而外柔顺的时候而内却是极刚健的。这是八卦掌的内于外合,也就是内外合一。是自身的阴阳互易,是双掌的刚柔转换。是自身的“刚柔相推,变在其中”之变。这里的“刚柔相推”是变在自己的内与外,在内则是一阴一阳之气起了变化,又引发外在的刚柔之劲发生变化。“变在其中”还另有所指,就是指与对手的搏击之变同样是刚柔的互相转化。他刚而我柔,他柔而我刚。“刚柔相推”的变化规律就是如此。

既然技击中变化的规律是八卦掌之“不变”,那么八卦掌是如何掌握和运用这个规律的呢?简而言之,就是以我为搏击中心,人随我动,我动他随。我领他变,我变在先,他变在后。八卦掌讲究后发制人,更要讲后发先制?例如,对手出右拳击打我头部,我则用左掌螺旋劲力从其手臂里侧磕击的同时,右掌掌心朝上,穿击其咽喉或面、胸、腹。这就是抢占先机的变,防守与反击都在同一时间发生。这就是以我为中心的、八卦掌的搏击。他能化开我的穿击之掌,而我的左穿掌或推掌又随之而至。这又是以我为中心的变。八卦掌技击中的变中之变是按照自然的变化规律而变,不勉强也不牵强,绝不跟对手生拉硬扯,纯是自然而然。根本的原因就是顺其自然的掌握和运用变化之中不变之规律。将这个“规律”巧妙灵活的施展于技击当中,将杀机四伏的搏击奥妙无穷的纳入无影无形的“规律”之中。

这就是八卦掌的防中打,防守的同时击打也至。将搏击中的阴阳、刚柔、虚实、动静之转换运用得淋漓尽致。在这个“规律”应用中,还须打破常规顺其自然而变;破除老套合乎自然而变;不断创新自然而然而变。

新媒体时代新闻的变与不变 篇7

关键词:新媒体,变化,传播,受众

新媒体已经不是一个新鲜词汇,受众早就习惯了在手机上阅读新闻也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即便这条新闻是来自央视的重磅报道。然而2016年普利策新闻奖“公共服务奖”得主美联社,凭借一组由7篇长篇调查和两则视频组成的关于缅甸渔奴的报道再次震惊世界。这似乎又给了新闻人坚实的信心:新闻,终究是内容为王。然而时代在发展,新闻又确实在改变,新闻工作者的转型期已经到来。

1变化:传者巨变,受众拥趸

1.1信息来源和技术手段的变化

从古老的印刷厂到今日的互联网, 新闻从内容到形式都发生了根本变化, 受众接触到的新闻资讯呈现爆发式增加, 新闻信息来源呈现出多、杂、门槛低的特点,技术手段则呈现井喷式发展,二者相互促进,使新媒体时代的新闻呈现出深刻的变化。

新媒体时代,任何人都可以随时随地、第一时间上传信息,从而吸引网友的评论转发等关注行为,而这些信息往往来自上传者的亲身经历或目击,具有极强的现场性,文字、图片、视频、投票和跟帖讨论互动等多种形式并用,充分展现了新媒体的即时性特征,也促进了传统媒体的新闻播报。

此外,在新闻事件中,当事人可以申诉情况,目击者可以直击现场,从媒体官方微博到相关部门政务微博,从围观普通网友到微博大V舆论领袖,都可以传播相关信息和言论,丰富新闻角度, 提高新闻可读性,使新闻事件从传统媒体中的单一播报,发展为互动连续滚动实时报道。此外,新媒体不但能迅速实时发布新闻信息,还能及时整合网友意见,积极传递建议和观点,应该说比传统媒体时代的单方播报有更好的舆论效果。更有甚者,在一些影响较大的公共事件中,如2016年6月的广东乌坎镇事件、湖北仙桃民众抗议垃圾焚烧发电项目事件等,新媒体的信息传播还会影响到相关决策。

1.2传播内容和话语权的变化

传统的新闻传播,无论是内容还是渠道都较为狭窄,受众接受到的信息也就相对闭塞,而且在某些事件中,把关人在筛选过以后才会让合适的新闻播出。而新媒体时代的开放性使新闻内容的多样性和多元化大大发展,新媒体发展的坚实基础便来自于海量受众参与,它的影响力也正来源于此,这种受众基础使新媒体传播的新闻内容更加接地气、人性化,符合大众趣味,也就更容易引起共鸣。

此外,传统媒体的桎梏,使某些场合、 某些新闻并不能得到第一时间的播报, 而新媒体时代的受众可以随时随地切换到人人皆可为记者状态,可以拍下大量的珍贵的现场第一手素材。在新闻内容上,无论是时效性,还是广泛性,新媒体都已经赢在起跑线上。

然而,在资讯海洋中,受众如何选择值得看的信息?传统媒体的举步维艰早就有目共睹,对自身价值的判断才是最应该思考的。新闻APP和公众号的火爆,带给新闻人的应该是冷思考,自媒体的流行,更突显了受众对新闻的专业性的需求。

传统媒体时代,经过编辑排版后的新闻更具价值,也是因为这是精心选择后的有价值的信息。互联网推送的只有点击量,版面概念的缺乏使得在同样一个新闻事件上,传统媒体往往可以进行深度加工,呈现事实背后的力量。以澎湃新闻为例,作为国内原创新闻APP的领头羊,相较深耕多年的门户网站类新闻APP,澎湃的成功背后,是守住了新闻的专业性,得益于自家资深记者的发掘能力。背靠东方早报母集团,深厚的新闻渠道资源和正规记者队伍,其权威性和专业性不言而喻。当受众面对繁杂的新闻不辨真假,澎湃最起码给了受众一个辨别渠道。但更重要的是,澎湃更接地气,也懂得抢发独家新闻,许多澎湃独家新闻纷纷被各大门户网站转载, 逐渐建立了自己的受众认知,不可谓不是传统媒体试水新媒体的成功先驱。

1.3受众选择权和新媒体采编权的变化

受众选择权是具有交互性的新媒体的天然优势。传统媒体显然选择有限, 受众花在看新闻的时间上远远超过今天, 但可选范围却狭小无比,想要在海量信息中找到自己想看的新闻,就必须遵循线性时间流程。而互联网的交互性和搜索的便捷,以及APP根据用户口味不断调试不断进步的订阅功能,都使受众拥有了极大的自主权。

然而随着争夺用户战争加剧,一些网络新闻走上了标题党、假新闻的歪路, 各种耸人听闻的新闻层出不穷,甚至有的媒体为了抢流量、抢眼球,不惜炮制各种假新闻,第一时间博取关注。从2007年北京的纸包子事件,到2016年抹香香领导的走红,再到女子找媒体策划被狗咬,我们看到的假新闻事件,已经从个别媒体丧失新闻伦理底线,发展到了某些无德之人主动联系无良媒体,寻求合作从而谋取不当利益。我们发现, 这些新闻大多来源于新媒体而非传统网站,于是传统媒体有人高呼:新媒体才制造假新闻,新媒体才喜欢玩噱头,新媒体没有自己的记者,所以他们只能靠转载我们的内容并且用标题党赚流量。

的确,以往网络媒体没有自主采访权,只能转载传统媒体的新闻作品,也不时会有版权之争,今日头条被起诉就是一个典型案例。然而,2015年10月起,全国新闻网站正式推行记者证制度。 现在不少新闻APP已经具备了采编新闻的能力,也拥有了一批专业记者和编辑。 记者和编辑是传统媒体的长处,也是网媒的稀缺短板资源,当这一资源不再稀缺,网媒还会担忧内容吗?

2不变:内容为王,人才第一

万变不离其宗。新媒体时代的新闻的确有诸多变化,然而,媒体平台再变, 形式再变,渠道再变,本质仍然是新闻。 新媒体是影响,是冲击,但更是机遇。

首先,内容为王这一真理并不过时, 传统媒体应顺应时势,将更多新技术、 新方法运用到新闻采编与传播中。社交网络、短片视频、微博账号和微信公众号等方式要广泛复合使用,邀请一些舆论领袖或者有代表性的网友进行互动传播,等,形成多元化、多态势的传播网络。

其次,人才第一是所有行业的公认原则。面对当前新媒体蓬勃发展的态势, 当务之急是培养复合型新闻传播人才。 专业的新闻采编团队需要强大的凝聚力, 离不开专业素养过硬的记者编辑。作为一名新闻传播从业者,不但需要与时俱进,掌握先进技术,还应该及时了解受众需求,运用受众接受的方式,采写受众喜爱的内容,进行新闻传播,更应该具备新媒体时代下的新闻敏感,对时事时刻保持敏锐度。

3结语

传统媒体记者地位虽不复从前,但丰富的专业知识和长期战斗在新闻采编第一线所培养出的新闻素养,却是无法比拟的优势。面对当前新媒体时代新闻的变与不变,与其怨天尤人、裹足不前, 不如主动转身、拥抱时代,在挑战中焕发新光彩。2016年7月,在湖北和福建洪灾的新闻报道中,我们欣喜地看到, 传统媒体记者奋战在抗洪前线,采制了大量有质感、有温度的优秀新闻作品。 从1998年南方洪灾,到2011年温州动车事故,直至今天,多种传播方式并用, 新媒体带给新闻行业的,是一次比一次更出彩的受众体验。

参考文献

[1]刘颖.从两张新闻图片的热转谈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J].当代电视,2016(5).

[2]郭莹.从人才流失角度分析传统媒体在媒体融合大背景下的尴尬处境[J].商,2016(5).

[3]李华.电视新闻在新媒体环境下的生存与发展[J].新媒体研究,2016(4).

[4]林文,温玲英.全媒体时代新闻传播教育的人才需求与教育变革分析[J].电子测试,2016(7).

[5]李响.新媒体背景下纸媒的数字化之路[J].新媒体研究,2016(4).

[6]张灿.新媒体环境下信息源变化对新闻报道的影响[J].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4).

试论当今传媒的变与不变 篇8

在互联网迅猛发展的今天, 传媒业从传播方式、渠道、运营模式、盈利方式到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 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但把握正确导向、坚守媒体责任、坚持内容为王、恪守职业道德却始终没变。

第一, 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 为党和人民服务。我国的媒体作为党和人民的喉舌, 必须要坚持党性原则。这就要求新闻媒体必须要坚持党的领导, 坚持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尤其是在当下社会转型时期, 在互联网语境下面临着复杂的舆论环境, 媒体更应该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充分发挥其社会瞭望哨者的职责, 要一直坚持党的基本方针, 避免传播低俗的内容, 弘扬正能量, 发挥正确的导向力。无论身处的时代环境如何变幻, 媒体必须正确引导社会舆论的走向, 维护社会稳定, 要努力为实现强国富民的中国梦提供一个稳定的舆论环境。

第二, 坚守媒体责任、承担社会责任。传媒肩负着特殊的社会责任, 新闻媒体的社会责任就是要以正确的舆论引导广大民众, 倡导和弘扬社会正能量, 同时也要揭露社会的阴暗面, 起到扬善惩恶的良性作用。除此之外, 正确处理好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 不能把新闻当作待价而沽的商品, 要坚决抵制各种形式的有偿新闻。其次, 不能为了一时博眼球, 盲目追求发行量、点击率、阅读量、收视率而发布低俗的内容, 要努力提高新闻报道的品位和格调, 勇于承担起媒体的社会责任。真实、客观、公正, 拥有人文关怀, 同时肩负起新闻媒体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 在鱼龙混杂的网络时代更可贵, 是媒体的立身之本。

第三, 坚持内容为王、提供精品内容。不管在传统媒体时代还是新媒体泛滥成灾的当下, 优质的内容从来都是传媒最核心、最本质的。在网络媒体时代, 内容以碎片化的形式呈现, 加上内容生产主体的多元化, 每天被海量、杂乱、真假难辨的信息吞噬的受众越来越无所适从, 媒体从业者更多的工作是要从纷繁复杂的信息洪流中筛选、整合出精品内容提供给受众。[1]随着数字压缩技术的发展, 文字、图片、音频和视频的数字化成为可能, 数字化后的素材内容丰富、品种多样, 极大地满足了用户的需求。用户通过博客、微博、微信、微视频、飞信以及QQ、MSN、人人网等社会性交流工具进行新闻内容的创作, 这些作品呈现爆发式增长。不管是PGC还是UGC, 形式再怎么花哨, 用户为其买单的还是其精彩的内容。在内容过剩的互联网时代, 人们从来不缺内容, 因而更重要的是在碎片化的信息中挖掘出有深度的报道、提供精辟独到的见解, 为受众提供不一样的视角, 这样才能在同质化的内容中取胜。提供独有的、优质的内容是媒体人千百年来始终如一的职责和使命, 这一点是不会变的。

第四, 恪守职业道德、坚持新闻专业主义的精神。互联网与生俱来的开放性、多元化、海量性、匿名性使网络信息真伪难辨, 因而主流媒体的权威性无疑就成为公众辨别真伪的重要渠道。然而, 有偿新闻、虚假新闻、低俗报道等媒体失范行为却层出不穷。从陈永洲事件, 到21世纪经济网新闻敲诈等事件, 都是一些媒体为了一时的经济效益无所不用其极, 导致受众对媒体的信任一点点被吞噬。这些问题出现的根源是传媒人本身的定力不够, 这就更加需要媒体人自省、自警, 恪守职业道德, 捍卫“无冕之王”的称谓, 还新闻界一片净土。[2]恪守职业道德、坚守新闻专业主义, 不管是在传统媒体时代还是新媒体时代都是传媒人不变的行为准则和不变的信念。

传播学者莱文森曾说, “一切技术都是刀子的翻版”, 在新媒体时代更是如此。快速更新的技术为传媒的发展带来了机遇, 同时也为其提出了挑战。传媒要想在这场变革中生存下去, 除了要坚守和发扬媒体的信念、精神之外还要积极拥抱新媒体, 在“不变”中求“变”。

第一, 利用新技术、向可视化传播转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动媒体融合发展, 重点在于改进新媒体传播方法, 抢占信息传播制高点。”新媒体时代, 实质上是技术更迭的时代, 同时也是易造成信息过载的时代。传统的、同质化严重的、内容枯燥的信息已经无法引起受众的兴趣。碎片化、快餐化、生动化的信息传播方式越发受到受众的青睐, 当下的VR、AR、H5等技术能满足用户的需要。传统媒体应该主动适应移动、社交、视频化发展趋势, 构建一体化传播模式, 向可视化传播转变。2016年两会期间, 央视新闻推出的“微观看两会”就是通过微视频进行报道, 这种可视化的报道方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值得传统媒体学习和借鉴。

第二, 以用户为中心实现个性精准化服务。传统的大众传播是单向性极强的一对多的传播, 其很难得到来自受众的反馈。而网络技术的发展是传播方式变为多对多的双向型的传播模式, 也使得传受双方的即时互动成为现实。同时, 大数据、云计算的广泛运用, 则能有效地收集受众中不同个体的信息并加以精确分析。目前, 传统媒体为加快转型, 大多数媒体均已拥有自己的“两微一端”, 基于此, 媒体便可根据用户日常订阅或频繁点击的内容, 通过大数据的分析进行个性化精准推送, 第一时间推送用户感兴趣的内容。

第三, 新闻内容生产的集中化运作。美国南加州大学安利伯格传播学院教授Larry Pryor认为, “融合新闻发生在新闻编辑部中, 新闻从业人员一起工作, 为多种媒体的平台生产多样化的新闻产品, 并以互动性的内容服务大众”。[3]然而传统媒体内部分工明显, 层次划分尤其清楚, 信息从采集到最终刊播会经过很长的时间。而在新媒体时代, 新闻的时效性竞争已经精确到“秒”, 所以媒体要想在彼此的竞争中突出重围, 就必须优化信息采编流程, 集中化运作, 让各部门通力合作, 将收集到的新闻素材共享, 确保信息内容一次性采集、多路径产生、多元化交流。

第四, 全能型记者的转变。媒介融合时代需要的是全能型的记者, 必须“一专多能”。新闻信息采集者必须熟练掌握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媒体的采写技能。[4]记者不仅要用跨媒体思维进行新闻信息采集, 还必须具备能写、能拍、能摄的基本技能, 这样才能承担起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的报道任务, 为多种不同媒体提供新闻作品。媒介融合促使所谓的拥有多种媒介使用能力的“超级记者”出现。例如, 在美国媒介综合集团 (Media General Inc.) 工作的女电视记者Jackie Barron, 在采访联邦案件时是如此安排工作流程的:清晨给网站写一篇介绍案件情况的专栏文章;上午通过电话给电视台发去最新报道;下午编制一个晚间电视节目;结束一天的采访后给第二天出版的报纸写一篇新闻稿。[5]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媒介技术不断迭代更新, 人类从印刷时代到广播电视时代, 再到现在的互联网大数据新型媒介时代, 当代传媒在人们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并且有着显著的变化。媒介愈来愈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发展趋势, 新媒介拥有传统媒介没有的便捷、实时、交互等优点, 而传统媒介也拥有新媒介所没有的权威性和专业性, 媒介融合是必然的趋势。在转型之中, 传统媒体要把握好“变与不变”才能够充分获得话语权, 既要顺应变化又要坚守传媒业的基本准则, 这样才能使传媒业更加健康、高效的发展。

摘要:受到新媒体冲击的传统媒体正在积极探寻转型之路, 媒体转型势在必行。传媒想要继续生存和发展, 需要在“稳中求变”, 而把握舆论导向、坚守媒体责任、坚守内容为王以及恪守职业道德, 是转型过程中必须坚守和发扬的。同时传媒需要积极拥抱新媒体, 丰富传播形式、以用户为中心、新闻生产流程化运作以及普通记者向全能型记者转变, 只有这样才可能在这场与新媒体的博弈中取得胜利。

关键词:传媒转型,媒介融合,新媒体技术

参考文献

[1]王渭川.融合时代传统媒体的坚守[J].新闻研究导刊, 2016 (18) :264.

[2]吕蕾.探析传统媒体与自媒体的融合——后自媒体时代的传统媒体转型思考[J].新闻研究导刊, 2016 (18) :249.

[3]袁睿.融合新闻研究综述[J].新闻世界, 2012 (1) :118-119.

[4]操慧, 等.新闻采写教程[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 2010:833-834, 12.

五年的变与不变 篇9

那个午后,北京职员小陈刚刚开始在成都的出差。一阵地动山摇,桌面上的笔记本电脑直接扣在了地上。和所有惊慌失措人们一样,小陈跑到户外,手机没有信号,没有人说得清究竟发生了什么。

直到一个小时后,小陈从互联网上看到了一个此前从未听说过的地名“汶川”,一场8.0级地震,将她和这个川西北小县城紧密相连。2008年,被称作中国“慈善元年”。

五年后,离汶川地震震中200余公里,距汶川地震5周年仅差二十来天。汶川地震疮痍还未平复,新的打击再次来临。2013年4月20日上午,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7.0级地震,据震后72小时后统计,地震造成1992894人受灾,四川全省已有193人遇难,25人失踪,已转移安置233191人。

如今,同样的公民精神,正在芦山延续。巨灾之下的社会大动员,从诸多角度映射出5年来中国之变:芦山地震发生不到半小时,国家减灾委等部门便作出国家级救灾应急响应,5年前则超过了一个小时;慈善渠道不再像过去那样单一,越来越多的人把钱捐给了扶贫基金会、壹基金等公信力强的民间NGO;对于前方战士和救援队来说,地震救援不再是一项生僻的技能;志愿者不再冲动,“不要盲目去灾区”的号召得到了广泛认同;在没有行政命令的情况下,电视台主动停播娱乐节目……

■提前14分钟启动应急响应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地震发生后,按照《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国家减灾委、民政部于12日15时40分紧急启动国家应急救灾二级响应,并于当日22时15分将响应等级提升为一级响应。

当日16时,民政部从西安中央救灾物资储备库紧急调拨5000顶救灾帐篷支援四川灾区,当晚民政部又会同财政部向灾区下拨2亿元应急资金;国务院救灾工作组于当晚赶赴地震灾区,协助指导抗震救灾工作。据中央电视台报道,5月12日晚,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全面部署当前抗震救灾工作;当日下午,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温家宝乘专机抵达四川成都,赶往地震灾区,指挥抢险救灾工作。

“5年前,我走进直播间的那一刻,‘一切都是乱的’,电力、消防、医疗等信息从各方涌进来,大家都想救灾,但谁先谁后,都不知如何是好。”在汶川地震发生两小时内率先主持直播节目的四川电视台原女主播雷小雪说。此次芦山地震后,雷小雪在上海东方卫视主持了长达16个小时的直播。她说,“如果说5年前,人们的勇气大过了理性;而现在,人们会更加科学地应对地震和救援。”

2013年4月20日8时02分,芦山地震,58分钟后,国家减灾委、民政部紧急启动国家三级救灾应急响应,国家减灾委副主任、民政部副部长姜力率领由民政部、国家发改委、教育部、财政部、国土资源部、交通运输部、卫生计生委、地震局等8部门组成的国家减灾委工作组赶赴灾区,察看灾情,指导开展救灾工作。当日临近中午时,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副总理汪洋,国务院秘书长杨晶已乘专机前往四川芦山地震灾区。

同时,国家安监总局立即研究并作出紧急部署;公安部启动应急机制,消防、交管、治安等多部门负责同志在指挥中心调度指挥救援;卫生计生委紧急部署医学救援工作,组建派出国家卫生应急队;国土资源部启动地质灾害三级应急响应;中国保监会启动应急响应工作,要求全力做好抗震保险理赔服务各项工作。

观察人士认为,与5年前相比,经历过汶川地震之痛的中国政府能更加迅速,理性地集结力量应对重大灾害,进入“一级响应”状态。

■信息发布会频次为近年最高

2008年汶川遭遇地震灾害时,据当时新华网报道称,汶川地震后当救灾行动急需气象数据、地貌资料和通信协助时,是风云、资源、北斗等15颗人造卫星提供了数据。但具体到挖掘援救的工作中,有报道称救援人员的装备不足,或对设备工具的利用率不高。以广东消防队为例,汶川地震时他们只带了两台生命探测仪;总结经验后,到玉树地震时,他们已将携带数增至9部,使救援效率大大提升。

根据当时《南方周末》报道,汶川地震中总计有95支专业救援队参与其中,但士兵们徒手作业的镜头,几乎贯穿汶川地震救援的所有现场。另外,救援人员的专业知识、经验也不够高。2008年灾区的什邡蓥华中学还出现过“四十多个武警由于没有专业设备和经验,无从下手”的尴尬局面。

芦山地震发生后,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科学”、“理性”成为被着重强调的救援理念。应四川省要求,国务院办公厅于4月21日下发通知,要求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各单位和社会团体,“未经批准近期原则上暂不自行安排工作组和工作人员前往灾区。对于灾区确有需要的,国办将统一作出安排。”

芦山地震发生后,各路救援队集结灾区,生命探测仪已经不再像5年前那样被大家看成是稀罕的设备。4月20日中午,湖北消防总队抗震救援突击队集结完毕,他们带往灾区的救援装备包括搜救、照明、破拆等器材装备5000余件套,其中包括生命探测仪14台,这支230人的队伍再加上12只搜救犬,组成1支重型救援队、5支轻型救援队。

芦山地震4个多小时后,四川省政府举行了首场新闻发布会。芦山地震四川省应急新闻中心成立,官方在信息披露方面的反应较汶川大地震再次提速。4月20日晚10点,四川省政府就芦山地震举行第二场新闻发布会。如此计算,前两场发布会相隔时间仅有10个小时。4月21日下午5点,举行第三场新闻发布会;当晚10点,第四场新闻发布会举行;随后又举行了第五场新闻发布会。

在近年来我国发生的重大突发事件中,芦山地震新闻发布会的频次是最高的。伤亡人数、救援举措、注意事项等信息第一时间向社会发布。“相比汶川地震,无论是从政府的迅速应对、组织救援上,还是民众的心理承受、积极响应上,确实能看到进步。”国务院应急专家组成员、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原院长刘铁民说。

nlc202309031701

■民间公益救援募款一呼百应

灾难触发了各股公益力量的救援响应,不管是官方还是民间的公益组织都迅速采取行动。但一个鲜明的对比是,以壹基金为代表的民间公益组织一呼百应,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发出的救灾倡议却招致一片骂声。

汶川地震时,红十字会是热情的民众积极捐赠的组织之一。

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在汶川地震当天启动了自然灾害救助一级响应预案,从中国红十字会成都备灾救灾中心迅速调拨了帐篷557顶、棉被2500床(价值78.8万元)的救灾物资用于救援工作。同时接受社会各界的捐赠,用于灾区救助。根据一份在2011年公布的财务收支情况,中国红十字会系统共接收汶川地震救灾款物199亿元人民币,其中资金160亿元,物资价值39亿元;紧急及过渡安置阶段共投入款物64亿元,重建阶段已投入123亿元。

5年后,因为“郭美美事件”带来负面影响,红十字会在这次灾后募款遭遇满屏喊滚的局面。有专家认为,事实证明,“郭美美事件”对官方公益组织公信力的损伤还远未被修复,而同时具备公信力、专业性与效率的民间公益组织正在发育,希望此次救灾及重建行动能成为促使公众重拾对公益慈善事业信心的机会。

■震后72小时披露善款流向

芦山地震过去72个小时后,基金会中心网公布了国内66家基金会的捐款总额及善款流向。基金会中心网根据互联网已披露信息统计,包括中国扶贫基金会、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在内的66家基金会已筹措善款4.38亿元人民币,用于受灾群众救助和后续灾后重建工作。基金会中心网理事长徐永光说,芦山地震在募捐环节上,无论政府、红会、慈善会,还是基金会或其他公益组织,各自做好捐款的接收、募集和落实,每一笔捐款都应向捐款人做出交代。面对灾难,中国政府能力很强,民间亦不缺乏爱心和支持力量,所缺的是对爱心的呵护。“愿芦山救灾能成为重拾公众对公益慈善组织信心的重要机会。”

作为基金会行业的第三方信息披露平台,从震后72小时开始,基金会中心网通过线上平台(网址:http://www.foundationcenter.org.cn/yadz/)每天更新参加救灾和灾后重建的基金会的名单、已筹措的善款金额、已落实在灾区的善款金额和用途,方便公众查询和监督。基金会中心网希望,用透明度来重拾公众对公益慈善组织的信心。对此,中国扶贫基金会执行副会长何道峰表示,透明披露和理性问责是志愿精神与社会自治良性化的保障。芦山地震发生以来,中国扶贫基金会通过网站实时更新善款信息。

近年来,中国依靠《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突发事件应对法》《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等法规不断完善应急救援体系。2013年3月全国两会上通过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改革方案,为慈善公益类社会组织的设立降低了门槛,这一制度之变未来可能“孵化”出更多的快速响应的民间救援力量。

芦山地震发生后,来自四面八方的救助资金和物资陆续涌向灾区。如何确保相关款项和物资顺利透明用于救灾备受关注。审计署日前做出部署,要求及时组织对芦山地震救灾资金、物资的管理使用等情况进行全过程跟踪审计,确保救灾资金物资按要求及时到位、严格管理和合理使用,切实用于受灾群众。

■社交媒体崭露头角

与汶川地震最大的不同之处,新兴社交媒体成为救灾的催化剂,更多的民间公益组织通过微博、微信集结起来,快速加入到救援行列中。多家互联网企业纷纷行动起来,利用企业覆盖全国的网络向灾区伸出援手,多位网络名人大V的微博直接变成公益信息的中转平台。

许多民间公益组织通过微博、微信集结起来,快速加入到救援队伍中。一批批志愿者来到灾区展开救助,救灾物资从四面八方涌向灾区。网友们在微博上传递震后自救常识,呼吁少打无用电话以节省通讯资源,呼吁高速公路停止收费以加速救援物资运输……

芦山地震后,地震灾区一些失去联系的人让身在外地的亲友心急如焚,互联网网站、手机微博等新媒体力量为此编织起一道立体的寻人网络。

5年前,人们曾经惊惶失措,5年后,公众学会冷静克制,懂得了如何依靠一个成熟的社会系统去挽救生命,明白了不添乱也是支援灾区,开始呼吁媒体不要利用灾难作秀,时间让中国社会完成了一次成熟的“蜕变”。

“从汶川到芦山,中国应急救援体系更趋成熟,尽管还有很多细节有待完善,但人们已经看到了更加快速集结、更加文明有序的中国力量。”复旦大学公共安全中心主任滕五晓教授说。

未来教育的变与不变 篇10

社会生活中,一个人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往往与其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而大众传媒的角色则同样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包括性质、地位、权力界限、功能范围、行为方式等。上海大学教授戴元光和尤游在《媒介角色研究的社会学分析》中提出了研究媒介角色的两种路径:一种是置换成媒介功能、效果与权力等问题研究;另一种是将其纳入发展社会学的理论框架。我们将从第一种研究路径的功能出发,对比分析建国以来中国大众传媒角色的演变。

二、媒介角色的历史演变

(一)建国初期至“文革”前

这一时期,大众媒介扮演的角色是单纯的政治工具,这决定了其唯一责任是宣传党的政策和主张,为党的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然而阶级斗争仍然存在,此时大众传媒的主要任务是为阶级斗争服务。同年11月1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正式设置新闻总署,根据相关规定,其主要的任务和职责包括执行国家的新闻政策及有关新闻的法律、法令、施政方针。后来,鉴于考虑到新闻总署的工作完全可以与其他部门合并,1952年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决定撤销新闻总署。

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国内的主要矛盾成为“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其中,社会主义新闻工作问题突出,党中央认识到,新闻工作需要加以整顿改革。于是同年,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第七次会议上正式提出“双百”方针,时任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的陆定一系统阐释了这一方针,鼓励刊物、报纸自由发表不同意见。5~6月,刘少奇贯彻毛泽东探讨走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一系列思考,发表几次新闻工作谈话,提出不少具有创见性的改进新闻工作的意见,主要精神是注重新闻之传播,不要生搬硬套,要创造中国特点。这几次谈话都对全国各新闻单位的改革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据此《文汇报》展开改版,忠实践行这些指示。

接下来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媒介积极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进行了左的宣传。1958年,电视这一新媒介诞生。时值“大跃进”,中国共产党和全国人民都迫切需要借助这一宣传工具来突破国外媒介的新闻封锁战,为建设新中国提供舆论引导。在向中央提交的一份报告中,北京电视台就明确提出,作为新闻机关,国家电视台必须首先办好政治、新闻性节目。

由此可见,这一时期大众传媒角色呈现以政治功能为主,主要是为党的政策和国家建设提供舆论支持。

(二)“文革”十年间

这一时期,大众媒介扮演的角色是单纯的政治工具之盲从者,这决定了其责任是为“文革”动乱“推波助澜”。

“文化大革命”时期,社会主义新闻事业遭到重创。1967年开始,各地广播电台一律由当地人民解放军实行军事化管理,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广播电台问题的通知》,宣布各地广播电台只能转播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节目。由此,全国13家电视台中就有11家被迫停播,而允许播出的电视台也完全丧失了自主性,任由自己沦为了政治工具,为《文化大革命》推波助澜。大众传媒成为思想、文化领域大批判运动中的批判阵地和平台,公然成为少数人妄施政治迫害的工具。在这样的一种氛围下,新闻媒介完全丧失了自主的声音,在红色的政治浪潮中盲从了其阶级属性。中国被认为是好斗之国,政治冲击、压倒一切。

总之,在这一时期,大众传媒的应然角色被严重扭曲,完全沦为阶级斗争的工具,只剩下“为政治服务”的功能,而其应具有的经济、社会功能消失殆尽。

(三)十一届三中全会至90年代初期

这一时期大众媒介扮演的角色是有限多元的宣传工具,传播信息是第一功能。这决定了其责任是在坚持党性原则的前提下,为公众提供多元化的信息。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新闻宣传的中心也随之从阶级斗争转到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上来,这为大众传媒角色的转变提供了关键起点。传媒实现了从“斗争性”向“建设性”传媒的华丽转身,开始承担起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宣传者、推动者和实践者等角色。1979年中共中央宣传部发文允许大众传媒恢复广告,由此大众传媒获得了政府财政拨款之外的最大财源。在新闻界,中国观众显示出强烈的想要了解外部世界的愿望。鉴于此,1980年,《国际新闻》的内容合并入《新闻联播》,这为《新闻联播》吸引了许多观众。

后来,受1987~1989年两次整顿影响,报纸纸价、邮局发行费、油墨、印刷等费用上涨,而国家财政补贴却减少,许多纸媒不胜负荷。为此,媒介自寻生路,主动或被动地脱离了主管部门的庇护,走上了自己养活自己、兼顾经济利益的道路。

党的十四大之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确立,由此,大众传播媒介也由事业单位逐渐转变为双轨制,服务于经济建设中心。

由此可见,媒介市场化使大众传媒由政治宣传工具转变为具有上层建筑和信息产业双重属性的大众传媒,媒介由党的喉舌转变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信息支持系统,政府和公众也可以由此产生互动。

(四)20世纪90年代初至今

这一时期,大众传播媒介扮演的角色是多元的传播工具,这决定了其责任也变得丰富多样。

1992年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入,新闻的双重属性得到认可,传媒经营在市场化方面崭露头角。各媒体纷纷展开竞争,争夺受众,最终目的就是争夺广告。由此,受众地位得到凸显,媒介开始向大众化回归。与此同时,国家的三届最高领导人都分别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对新闻工作作出指示。1994年,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江泽民同志指出,宣传思想工作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由此,舆论导向被首次提出。同时,江泽民同志还指出,要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努力做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2003年,胡锦涛同志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文化宣传工作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要切实加强和改善党对宣传思想工作的领导,不断开创宣传思想工作的新局面;2013年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要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努力把宣传思想工作做得更好,要坚持党管媒体不动摇。

在以上背景之下,大众传播媒介的角色日渐丰富,信息传播、舆论引导、社会监督、为民代言……凡此种种,应运而生。与此同时,进入新世纪以来,网络技术高速发展,使大众传播有了新的载体。传统媒体发布、制作和传播新闻方式复杂,发布效率低,而网络媒体的应用,尤其是微博的盛行,让平民都可便捷发布新闻,网络舆论由此引起传统媒体觊觎。依托于网络这一平台,中国大众传媒公共领域角色显现,公民可以依靠网络媒介参与公共决策与政治民主建设,针对社会问题发出自己的声音,与不同的传播主体进行互动,这大大丰富了大众传媒的角色和功能。

由此可见,这一时期的大众传播媒介因受众接触媒介的便利性以及受众主观能动性的增强而扮演着越来越多元化的角色。但是,就如习近平总书记说的要坚持党管媒体不动摇一样,大众传播媒介在扮演多元平衡者的背后依旧是对党的忠实服从。

三、媒介根本角色的规定性

综合以上不难发现,建国以来,我国媒介角色进行了多重演变,但究其根本,都是在坚持并服从于共产党的政治立场这一主干下进行分支的,其他的角色都是这棵树干上的添枝加叶。

那么,这种党性原则的政治合法性又在哪里呢?笔者想从制度的层面对这一合法性进行梳理。

(一)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党性原则

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党性原则,是无产阶级党性在新闻事业中的体现,它要求无产阶级政党领导或主办的新闻舆论工具在新闻实践中贯彻和表达无产阶级的利益和意志。这一原则,是一百多年来无产阶级新闻事业的经验总结。无产阶级新闻事业诞生、发展和壮大的历史,也是无产阶级新闻工作党性原则继承、丰富和发展的历史。无产阶级新闻事业的党性原则经历了三个历史发展阶段,即马克思、恩格斯基本思想阶段,列宁明确提出阶段,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丰富和发展阶段。

其中,在这一原则的丰富和发展中,第一条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是党的宗旨,也是党对新闻工作最根本的党性要求。党的理论、路线、方针和政策都是党考虑到人民的利益制定出来的,要使群众认识自己的利益,就要发挥新闻的作用。党报宣传党的理论、路线、方针和政策,同反映人民的愿望和要求是一致的,都是为了维护人民的利益,为人民服务。这也体现了党的立场与人民立场的一致,党的利益同人民利益的统一。

(二)我国媒介根本角色的规定性

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由此确立。此次会议的成果《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在当时起到了临时宪法的作用。《共同纲领》中规定,中国人民民主专政是中国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及其他爱国民主分子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政权,而以工农联盟为基础,以工人阶级为领导。其中,以工人阶级为领导最终是通过共产党的领导来实现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由此确立,无产阶级由此成为中国的统治阶级。因此,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必然坚持党性原则。

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阐明了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这也意味着同时规定了我党的使命和责任。而这一神圣使命和重大责任便是坚持新闻宣传的党性原则,增强新闻宣传的导向意识,这也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新闻宣传工作的必然要求。我们的党报党刊、广播电台、电视台,是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是党和政府的舆论工具,新闻媒体的一切舆论宣传,都必须符合党和人民的利益,体现党的意志和主张。这就是新闻宣传的党性原则,也是新闻宣传工作必须始终坚持的基本原则。

所以,无产阶级新闻事业的党性原则是历史经验的总结。自从新中国成立,中国共产党当政以来一直指导着我国的新闻事业。

鉴于此,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所有与传媒相关的政府部门、社会组织以及媒体自创立之初就把党性原则放在第一位,媒体角色定位便是要求其必须坚持与党的立场保持一致,坚决维护党的利益、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

四、结语

事物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而不断发展变化着的事物又往往是普遍联系的。通过以上分析,我们更能深刻地认识到,不管今后大众传播媒介的角色如何变化,其为政治服务这一根本角色是不会改变的,这为我们今后进行相关的学习与研究提供了参考;同时,从政治制度这一根本层面解析建国以来我国大众传播媒介角色扮演共性的原因,是新闻传播学与政治学相结合的全新视角,为我们进一步思考与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参考文献

[1]胡伟.政府过程[M].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20-30.

[2]李良荣.论中国新闻媒体的双轨制[J].现代传播,2003(04):1-4.

[3]曹玲娟.当代政府、公共关系中的媒介角色[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31-40.

[4]戴元光,尤游.媒介角色研究的社会学分析[J].上海大学学报,2007(11):63.

[5]黄瑚.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史(第二版)[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316.

[6]王超群.论中国新闻改革30年进程中的民本化转型[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2011(5):125-127.

[7]罗以澄,姚劲松.中国共产党执政合法性演进中的媒介角色变迁[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2(2):15-18.

[8]梁波,胡世超.我国电视新闻媒介角色的嬗变[J].新闻知识,2012(11):25-27.

[9]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3-09/10/c_125357339.htm[DB/OL].新华网.

上一篇:电视新闻创作下一篇:肾功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