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过程模型

2024-04-30

服务过程模型(精选十篇)

服务过程模型 篇1

关键词:多主体,服务创新,过程模型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现代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上升。它不仅是扩大内需的重要途径,也是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的必由之路。通过发展现代服务业来推动经济增长已成为一种不可动摇的趋势。而服务创新作为发展现代服务业的主要推动力,也吸引着学术界和企业管理层的广泛关注。近年来,由于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服务创新日渐呈现出“多元化”、“复杂化”的发展特征。主要体现在:电子商务平台的建立使服务创新主体之间的交流合作由实体化转向虚拟化;服务创新的内容更多要求体现在新兴高科技上;服务产品结构组合呈现复杂化发展,等等。例如,阿里巴巴网站通过建立一种电子商务平台,将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实体市场交易转到虚拟的电子市场交易上来,并且提供诸如广告,搜索引擎,信用评估,电子结算等创新服务。这其中,主服务商与众多伙伴商一起为目标顾客提供一系列的创新服务组合。因此,伴随服务创新的特征发展来看,要求主服务商与伙伴商、顾客组合起来共同构建服务创新平台。与此同时,理论界中对多主体参与服务创新的研究成果并不多见,所以,从理论和实践发展需要上看,对多主体参与服务创新过程的研究就显得意义重大。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实践经验,对多主体参与服务创新过程进行了一定的探究。

1 多主体参与服务创新的研究现状

服务创新是一个要求涉及多主体参与的创新过程,鲁若愚[1]将服务创新的众多参与者分为3类:(1)顾客,即为服务的目标群体;(2)主服务商,主要包括服务企业的管理者、后台员工、一线员工等;(3)伙伴商,主要包括服务供应商、技术设备供应商、中间商等合作伙伴。

首先,在顾客参与服务创新的研究方面。顾客参与是基于自身的利益、价值观和兴趣等方面的考虑,而参加到服务创新过程的一种表现。Alam[2]在研究中描述了几种不同类型顾客在参与服务创新中的关键要素,分别是参与目的、参与阶段、参与程度和参与形式,而Greenwald和Leavitt[3]将顾客的参与分为4类:前关注、焦点关注、理解和苦心经营,并分别介绍了不同水平的参与(前关注、焦点关注等),不同类型的参与(持久的参与、相应参与等),不同特点的参与(高强度的参与、指导参与和持续参与等)。在顾客参与服务创新的模式上,Bilderbeek[4]提出了服务创新的几种不同的模式,并且分别强调了在不同创新模式下,客户所承担的角色。国内学者王永贵[5]也提出了八种顾客管理知识的方法,利用顾客知识进行创新。

同样,主服务商在服务创新过程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Karlsberg等[6]认为管理人员要对组织的创新和新思想的引导负责,如果公司管理者不能识别新思想,不能对公司的创新进行奖赏并提供支持,那么公司创新的发生概率就大大降低。Riederer[7]从一些比较具有创新性的公司的研究中发现,最有效的组织是由不同背景的员工组成的小的跨功能团队,他们在创新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国内学者谢章澎等[8]认为在各类创新知识持有者中,企业内部员工更具重要性,他们能够接触顾客,对顾客问题进行记录,并提出新服务的创意,而且还可以通过自身的工作经验发现工作中的可改进和变革之处。

除了顾客和服务企业之外的其他参与服务创新的主体,都可以称为“伙伴商”,其中伙伴商里最重要的是供应商。随着快速技术变革,贸易和通信技术壁垒的降低及全球化竞争的加剧,服务商需要越来越强的创新能力,因此,从外部组织获取新的科学和技术知识来进行服务创新就非常必要。Robert等[9]认为供应商的参与,一方面,帮助企业控制与供应商的关系;另一方面,对企业的财务效应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也节省了时间和资源的投入。国内学者叶飞[10]还提出了供应商参与新产品开发动机的分析框架,通过与供应商共享最新的市场和技术信息来降低市场风险,以提高市场适应能力。

通过以上文献综述分析可以看出,各个主体在参与服务创新过程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目前的研究多数还是将多个参与主体分割开来单独进行研究,而现实中的服务创新,特别是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要求建立一个多主体共同参与的服务创新过程模型,通过探讨不同参与主体在服务创新过程中的不同作用,以及如何协调他们之间的关系,构建一个高效合理的服务创新平台。

2 服务创新理论回顾

服务创新指的是服务型组织为获得更大的商业或社会利益,在服务过程中应用新思想和新技术来改善和变革现有的服务流程和服务产品,提供差异化的服务包,提高现有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益,扩大服务范围,更新服务内容,增加新的服务项目,为顾客创造新的价值,以达到差异化的目的,从而获得一定程度的竞争优势[11]。与技术创新相比较,服务创新主要具有以下特征:(1)服务创新是一种概念性、过程性的创新活动,其结果是一种无形的概念、过程和标准,具有明显的无形性;(2)服务创新形式具有多样性,技术只是其中的一个维度,还有像“传递创新”、“形式化创新”、“专门创新”等,这几种创新都是服务创新所特有的;(3)服务创新的“顾客导向性”非常重要,顾客作为“合作生产者”积极参与整个创新过程。所以,服务创新的过程比技术创新更具复杂性和交互性。

此外,部分学者从价值的视角对服务创新进行了研究。Paton和McLaughlin[12]认为,服务创新是引入一种更有效而尚未被采用过的服务手段或方法,并实现其市场价值的活动过程。Sundbo[13]提出,服务创新是在服务过程中,服务企业应用新思想和新技术来改善和变革服务流程和服务产品,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为顾客创造新的价值,最终形成服务企业竞争优势的活动。Thorsell[14]从知识和学习的角度对服务创新进行了诠释。她认为服务创新的实质是不可编码知识向可编码知识的转化。服务创新过程,就是新知识不断“积累———学习———积累”的一种螺旋运动。

3 多主体参与服务创新过程模型

Bitran和Pedrosa[15]认为服务创新过程可以分为战略评估,概念开发,系列设计,要素设计,应用5个阶段,其中的要素设计是指对服务员工,服务设施等服务要素的设计。Sundbo[16]在SI4S项目中创新过程模式分为3个阶段,包括概念阶段、发展阶段、保护阶段,该过程模式特别适合那些采用“模块化”、“顾客化”的服务企业。袁春晓[17]将新服务开发划分为前期、中期、后期3个阶段,包括战略分析、概念构思、项目成型、商业分析、服务运作设计、制定服务营销组合、市场测试、商业化和运行绩效评估9个环节。魏江和陶颜[18]提出了包括概念、发展和引入三阶段的金融服务创新模型。这些都可以为多主体参与服务创新过程模型的构建提供参考。

本文结合前人理论研究成果,并在此基础上对多主体参与服务创新进行深入分析研究,进而提出了符合创新实践的创新过程模型。如图1所示:

这个过程主要包括以下3个阶段:

3.1 概念阶段

3.1.1 新服务思想产生

在多主体参与服务创新的情景下,服务创新思想可能来自于顾客,主服务商的管理者、员工,或者供应商、中间商等合作伙伴。Verworn等[19]曾在一项调查中指出,创新思想来源分布为:顾客50%,员工11%,营销和销售占18%,公司领导者、供应商以及竞争者各占7%。具体来说,可以把新服务思想来源分为企业内部和外部。企业内部包括:(1)一线员工。一线员工主要指营销人员和前台服务人员,他们与顾客接触多,联系紧密,易于了解顾客的真正需求。一线员工与顾客的“交互界面”是激发创新的源泉之一。(2)后台员工。主要是指服务企业的研发人员,他们可以根据前台的反馈信息,加上自身拥有的技术和知识,提出变革方案。(3)管理人员。引导创新思想的产生,对创新者给予奖励和支持。企业外部则包括:(1)顾客。向服务企业提出自身的建议和意见,促使创新的产生。(2)伙伴商。主要是指在信息和通讯领域方面的技术供应商,容易给企业带来技术创新和流程创新。对于新服务思想的产生,还需遵循市场需求可行性和经济可行性两类标准,否则也无法进行进一步的开发设计。

3.1.2 概念开发

新服务思想产生以后需经过筛选转换成产品概念,因为顾客要买的不是产品的构思,而是产品的概念。这些产品概念主要描述产品的功能、特点、与同类竞争的比较、客户的产品需求等。在产品概念开发期间,管理人员需拟定出新服务产品开发计划书,并且进行服务概念的功能开发。服务企业要将顾客提出的模糊需求模块,通过一线员工的传递,经过后台研发人员的转化,变成明确的产品概念。在此阶段,供应商应帮助识别在新产品或服务发展过程中的最新的技术。

3.1.3 概念评估

产品概念评估可以有效地评估产品概念能否被潜在顾客所认同。通过建立一个后台评估小组,邀请一些忠实顾客、潜在顾客或伙伴商参与概念评估,并由企业管理人员公布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策略。评估的内容主要包括:(1)对这种服务的了解程度;(2)对该服务的反应如何;(3)该服务能否满意自身需求。通过对这些内容的评估来改进产品概念,增加吸引力。

3.2 设计阶段

3.2.1 商业分析

商业分析是服务创新过程进入实际运营阶段的前提,它主要是从财务上进行考察,包括审计预计的营业额,成本和利润,以及风险分析。此外,在这个阶段还要分析该服务产品的市场定位、目标顾客、价格区间等指标,从而判断是否符合服务企业的目标。例如,对于金融服务机构而言,商业分析主要是由研发部门来开展,如银行的资金处,保险公司的精算部等,其它主体在这一阶段只做一些服务评估或评价工作,甚至不参与该阶段。

3.2.2 服务产品设计

服务也是一种产品,只不过相对于一般的商品显示出它的“无形性”、“不可分离性”的特征。正是因为这种特征,决定了顾客对服务质量的感知来源于服务产品的传递过程。该阶段是服务产品的实际运营阶段,也是创新过程的重要环节之一,需要将所有参与主体包括进来,通过设计新服务传递系统,确定具体实施步骤,以协调各主体之间的关系,使其通力合作,保证整个服务创新过程正常运转。

3.2.3人员培训

人员培训可使各参与主体了解产品的性能和服务质量,对服务创新过程的成功与否至关重要。如果企业员工都无法了解产品的性能指标及经营细节,又怎能取得销售成功。那么,对于人员培训,需要有培训准则的制定者、实施者、参与者及反馈意见者,每个主体也都可以参与进来。

3.3 投入阶段

3.3.1 局部测试

由于全方位的投入会造成高成本、高风险,所以需要进行局部测试。服务产品的“无形性”和“不可分离性”又决定它不能像具体商品那样进行试销,那么,寻求忠实顾客或潜在顾客进行局部测试不失为一个可行的办法。在这一阶段,可以制定一个营销策划方案,并让营销人员根据营销方案的要求来为目标顾客服务,让目标顾客根据服务质量提出意见及要求,以帮助服务企业进行改进和完善。

3.3.2 全面市场投放

在经过局部测试,并对营销方案进行改进完善以后,就可以将服务产品全面投放市场。主服务商在服务产品投放市场后还需进行全面监测,观察投放效果,如提供电话服务热线,不定期的举行交流讨论会等。

3.3.3 反馈与改进

作为服务创新过程的最后阶段,服务企业需要根据员工、顾客、竞争者对新服务的反馈及评价,对新服务产品质量或营销策划方案进行不断的改进,以寻求最佳方案。当然,当反馈意见累积到一定程度,也会导致系统的服务创新活动全面升级,又将促使新服务产品的诞生,以此不断地循环下去。

4 总结

ERP实施过程模型 篇2

项目调研

数据准备

系统培训

系统切换

系统维护

ERP顾问初次拜访客户前必须了解的情况:

A、从销售人员处首先了解客户企业的目前运营状况,以及信息化建设的现状?

B、从销售人员处了解企业中高层领导对该ERP项目的认识,及其对启动该ERP项目的真正目的?

C、从销售人员处了解该企业对该项目支持的情况:

如:哪些人支持该项目?

哪些人不支持该项目?

那些人保持中力?

以及这些人在企业中的地位。是否拥有该项目的决策权?

D、从销售人员处企业明年的目标或者企业未来的战略目标?

如:明年利润达到5个亿?

2010年成为中国该行业内十强?

E、从销售人员处该客户的所从事的行业?

F、客户是否对该项目上线时间有所要求?

H、客户是否是公司的战略客户或者是重点客户?

I、熟记客户高层领导和ERP项目负责人的姓名。

ERP顾问初次拜访客户必须准备的资料

A、实施ERP如何帮助(辅助)客户高层领导实现他的个人目标?最终目的是得到他最大的支持。

B、实施ERP如何帮助(辅助)客户实现企业战略目标?最终目的是得到他最大的支持。

C、实施ERP如何帮助(辅助)客户各个部门主管实现个人目标及部门目标?最终目的是得到他最大的支持。

D、项目的总体实施规划,具体时间可以不定。可以到客户方了解具体情况在做定夺,但是必须明确计划实施过程中关键节点和实施过程。

E、准备好和客户高层或者项目经理的沟通内容,必须明确的告诉(或暗示)对方该项目的实施会提高他在企业中的地位。或者实现他的个人目标。最终目的是得到他最大的支持。

F、准备ERP实施方法的PPT,在讲述实施方法的过程中必须给客户进行洗脑,明确指出ERP不是神,不可能实现所有的功能。ERP是实实在在的工具。是改善管理体系,提高利润、降低成本的管理方法。

目前各类型的ERP(企业资源计划)软件在市场中层出不穷,究竟哪一种软件功能更强且更适应用户需求也越来越为用户所关注。我们知道系统参数设置越灵活,软件性能越强,越能满足用户的需求,但同时也加大了系统实施的难度。众所周知,成功的软件实施需要软件系统知识和企业管理思想相紧密结合,而这一点往往又是软件商或用户中任何一方难以单独完成的,因为软件的生产者会更注重其产品性能的完善,而不能非常完整、系统地掌握用户的需求信息;而作为用户,一般并不能十分了解各系统的功能以及它们之间的差别,因此很难正确选择适合本企业的系统。在这种情况下,既熟悉软件功能,又熟悉企业状况的咨询机构应运而生。这种较为独立客观的咨询机构能够站在用户的角度,并凭借自身对各种系统的熟悉与了解,在实施过程中与软件商密切合作,发挥出系统的最大功效。

KPMG(毕马威华振会计师事务所)的IT咨询有多年系统实施的经验,并在实践中形成一套较为成熟的实施方法。此方法以用户为中心,以用户的需求为出发点,将实施的各阶段文档化,从而在很大程度上能够确保实施成功。下面结合我们的经验和体会,具体谈一谈这一方法。

1.需求分析

需求分析是指在充分了解客户情况,包括客户生产/财务及管理流程后,与客户一起讨论对系统的具体要求方案,主要针对其现行体制中的不足及目前所需的信息,制定出一套用户对系统的需求方案。在这一阶段中我们发现有许多用户并不十分了解其自身的需求,至少是并不十分明确。此时,作为用户的咨询人员还应主动了解客户情况,结合对各类系统功能的熟悉给用户提供有价值的提示,帮助客户明确自身的需求,并以此为蓝本对软件进行选择。需求分析是完全以客户的需要以及实际情况为出发点,因此为客户合理地选择系统提供了基本保障。需求分析按照由顶至底、由大到小、由粗到精的过程来进行,可分为3步。

第一步:确定客户的性质和背景。

此时,我们采用客户定位的办法,如下图所示:

客户定位的意义在于,不同的行业,其运营及管理特点也存在着很大差异。找到客户类型,也即制定出一些标准的需求(行业需求),即我们所谓的初步定位。

第二步:在初步定位的基础上针对客户的特点和业务流程特点进行详细分析。在这一过程中,我们会分各个流程与客户的管理层进行分析,如生产流程、财务流程、企业管理流程、人事/工资管理流程以及其他流程。此外,除了对整体流程定义具体需求之外,我们还将讨论一些客户在其它特定领域中的要求,如远程访问以及与电子销售系统相连接等。

第三步:结合各种软件的不同功能对客户的需求进行分析。在这一步骤中,我们将综合各类型(大、中、小型)系统的不同特点对企业需求进行进一步分析,以便给客户管理层提供一些具有价值的引导和提示,其中包括对各类系统目前面临的具有共性的问题以及近期的一些趋势。

由于客户在软件行业方面的接触面有限,那么这种综合性的分析在很大程度上会带给客户对现阶段及未来一段时间企业在信息系统方面需求的一些新认识。我们称这为引导提示性需求分析。

由上述的分析步骤及内容可以看出,需求分析是整个实施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步,是否制定出合理的客户需求决定了以后整个系统实施的成败,这是因为:

(1)需求分析是进行系统选型的指导

由于不同的系统其开发的侧重点不同,所适用的行业也各不相同。就制造行业而言,不同企业其物料清单的结构和生产方式大相径庭,有A型结构(离散型制造业),V型结构(连续流程化工型制造业),X型特型(选择装配型产品制造业),在进行主生产计划(Master pl anning)和物料需求计划(MRP)计算时,软件将物料清单的结构展开,其计算方法存在很大区别,所产生的采购计划、销售计划和预计生产时间自然就会因系统而异。很难想象一个药品制造业的企业采用装配型产品制造业的成本核算系统会带来什么结果--药品制造业由于其行业的独特性需严格追踪其产品中各种成份的含量及生产时间,若采用了装配型产品制造业的核算系统,则无法准确追踪上述两个因素,整个系统的功能也随之打了一个很大的折扣。作为用户和咨询人员双方都不希望看到投入很大精力、财力及时间取得的一套系统与自己当初设想的功能完全不相吻合这一局面。因此是否能正确地选择系统类型成为系统是否能发挥足够效用的决定性因素。

(2)需求分析为鉴定一个系统是否适合于企业建立了参照标准。

大型IT系统的选择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许多客户在选择系统之初,往往只有一个模糊的、浅显的概念,如:我需要一个能打印报表的财会系统……,要有中文界面……,要能控制财务借贷平衡……,等等。实际上,就所有系统而言,这些表浅的需求是容易得到满足的。而更深一步的具有企业独特性的需求才是用户在选择系统时需要予以最多考虑的。如果用户对自身的需要不作深入的分析,往往会在系统实施一段时间以后,才发现具体业务及管理需求并没有得到满足,但此时系统已经安装完成,并已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类似这样的由于用户没有进行深入的需求分析,或由于一种趋从的心理做出了错误的系统选择而导致大量资金、资源及时间的浪费已屡见不鲜。而有经验的IT咨询顾问的作用则在于引导客户制定正确的需求,从而根据这些需求协助客户选择出适合于自己的系统。

(三)需求分析还可以做到协助用户确定合理的人力、财力方面的预算,在系统的实施过程中使各方面的要素得以优化组合。

2.系统演示/选择在这一阶段,我们会根据上一步骤中总结出的用户的具体需求,结合我们对各类型系统的了解,初步划分出几个适合于客户的系统,逐一安排进行系统演示。演示可以使客户产生对系统的感性认识,而作为咨询顾问则会协助客户将这种认识上升为对系统理性上的评价,并根据已制定好的参照标准,即用户的需求来评判出究竟是哪一种软件最适合于用户。进行系统演示有以下几个好处:

这是对客户需求的首次检验。此时,咨询人员会根据系统的功能和对客户需求的符合程度,让客户予以评价。

这是一个与需求分析交互的过程。通过演示,客户往往更进一步明确自己对系统的要求,从而修正需求分析,为下一步的选择决策做好充分的准备。

通过演示可使客户了解到自己对系统在功能上的需求和价格上的需求存在相互矛盾的一些方面。我们都知道,一套系统其功能越复杂,其价格也会越高。我们曾遇到有些企业用几百万美元买来一套系统,而仅把它当作一套普通的财务软件来用,也就是说,一些用户对其所购买的系统只实现了5%~10%的功能。相反的,有些企业对系统有较高的需求,但在预算方面无法接受其价格。这时咨询人员则会结合自己对客户需求的理解以及对I T市场的了解,协助客户挑选一些价格/性能比较适中的产品。

演示可以使客户理解为什么需要咨询人员的参与,以及咨询的价值,并为下一步的系统实施和设置打下初步基础。

3.系统询价/购买

一旦选定了合适的系统,咨询人员会帮助客户参与询价和购买工作,这其中包括为用户制订采购计划。许多中到大型软件包都是由各个可以独立工作的功能模块组成。有经验的IT顾问会帮助客户从实际情况出发,挑选当前需要的模块,剔除不需要的部分,进行有效的功能组合。例如:有些企业的固定资产很少,就可以从系统中除去可选的固定资产管理模块;相反的,如果需要,可以从第三方专门购买功能强大的固定资产管理模块,集成在主模块中,进行专门管理。这样做的好处显而易见,既可以节约资金,又可以适应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市场,随着企业的发展,选择功能更加完善、价格更为合理的产品。

4.安装系统/调试/网络建立从这一步骤开始,咨询人员的角色已经从协助客户管理层作出软件选择的决策转变为负责安装实施整套管理信息系统。

实施的第一步是建立网络。网络的建立通常是由企业自身的MIS人员完成。咨询人员则着重于检测该网络环境是否支持用户所选的系统,网络结构是否达到优化,可以使系统稳定、高效地运行。

实施的第二步是系统的安装。系统安装的复杂程度因系统本身的复杂性而异。一些小型财务软件的安装只需要十几分钟,而大型系统,如SAP、JDEdwards、Baan等,其安装需要事先周密计划,各单位统一安装、协调进行。整个过程包括在系统实施前必须规化网络结构,根据业务量确定各个子网规模;其次是设置网络操作环境及通信协议;然后再安装各类数据库服务器、应用服务器及备份服务器;最后是系统客户端软件的安装…在此全过程中均会涉及到硬件/网络、软件/数据库等各方面的匹配。此时掌握企业信息和系统需求的咨询人员的地位更显得尤为重要了,因为只有对各个环节进行统筹安排,才可以成功地完成这种复杂的系统安装,否则任何一个环节的疏漏都会导致整个项目的失败。

5.参数设置各类中、大型软件都预留有各项参数,客户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来进行设置,即我们通常所指的用户化。用户化是系统实施中最为复杂和关键的一步。参数设置是否正确,直接关系到软件功能的实现及系统运行的平稳。通常参数的设置需要客户和咨询顾问双方共同讨论,因为只有将企业的特点与软件的功能紧密结合才能使软件功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举例而言,在制造型企业的系统实施过程中,咨询顾问要根据产品工艺特点设计物料清单的格式、成本控制中心,这时工艺流程、人力资源以及产品的准备时间、生产时间、包装时间都成为必须考虑的要素。当所有类似的参数得以明确定义后,方可进行系统设置,完成用户化过程。此外,如果客户选择的是中小型软件,那么在参数设置过程中,用户会更清楚地认识到一些这类系统无法实现的功能,如一些特定报表的输出。咨询人员会根据这些需求的重要程度协助客户决定是否在系统以外做相应的设置,如利用各类报表书写器来设计系统内无法完

成的各种报表,并做好与系统内数据库的接口。

服务过程模型 篇3

关键词:IT服务管理,变更管理,模型,流程

Change Management 是IT 服务管理框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IT 服务管理中所谓变更change,即可能对IT 服务造成影响的对任何事物的增加、更改或移除。其涵盖范围包括所有的IT 服务、配置项、流程、文档等。这些change 可能是IT 内部发起的,也可能来自用户的要求;既可能是主动发起的改进,也可能是incident、problem 所导致的;既可能是服务改变、应用系统开发启动这样高层次变更,也可能是具体的操作,比如办公室搬家、服务器替换。

负责控制所有change 生命周期的流程就是变更管理流程Change Management Process。Change Management 的首要目的是使有益的Change 发生,同时最小化IT 服务的中断。它通过采用标准化的方法和过程快速高效地处理change。实际上,Change Management 的过程就是用可控的方式保证change 被记录、评估、授权、优先级划分、计划、测试、部署、归档和回顾检查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相关的信息被记录至配置管理系统,整体的业务风险获得优化。

在ITIL v3 中,v2 时原有的10个流程被进一步分化、加强,Service Strategy 阶段以及Transition Planning and Support 等流程的引入,使得对投资和风险的优化可以更加专业的发生在多个层次上,使Change Management 可以更加专注于处理操作层面change 或是对高层次change 进入实践的最后一步控制,从某种程度上为Change Management 减负,也使这套IT 服务管理架构获得了更好的适应性,以应对更大规模的或是业务管理灵活的组织。

1.变更管理中变更请求受理及评估过程的意义

按照change 的定义,所谓“可能对IT 服务造成影响的”“对任何事物的增加、更改或移除”,意味着IT 服务管理中涉及的change 无处不在,新员工账号的创建、离职员工账号的删除、新电脑的加入、会议室网口的增加、新应用系统的上线、老应用系统或是服务器的下线、服务器密码的统一修改、Windows 系统的定期补丁升级或其他应用系统更新、办公室搬迁、新型号打印机的引入、文件服务器上share folder 的调整、服务合同的续签、对某些网站访问的屏蔽、leased line 带宽升级等等,还包括那些难以分类界定的和IT 有关的需求。

实践中的change数量巨大,而Change Management 要求快速高效地处理change 同时还要控制风险, 在某些组织中还希望尽可能优化资源投入,难度可想而知,于是采用标准化的方法和过程成为必然。同时,change 又是多种多样的,为了达到标准化处理的目的,首先就需要采取分类处理的办法。

Normal change 处理的主要过程为,

1. 接受并核查RFC;

2. 评估Change,记录风险和影响;

3. 计划及授权;

4. 准备Change 执行;

5. 执行Change;

6. 检查并结束Change。

此外对于standard change 可以建立单独的处理流程,

7. Standard Change 流程

分类的过程发生在步骤1. 接受并核查RFC。在所需信息基本完整的情况下,尽早进行分类,可以使后续工作的标准化更加容易。例如可以在步骤1 处选择是否进入standard change 流程以及判断属于哪类standard change。信息收集和分类,是所有后续Change Management 活动的基础,应细腻适度。

步骤2. 评估Change,记录风险和影响,这步是change 授权决策及执行的最重要的基础,也是Change Management 实现其价值的重要步骤。Change Management 的价值不仅体现在change 的实施结果、多个change 间的安排和执行中的资源调度优化上,也体现在通过影响和风险的分析,提出良好的实施方案,以及对风险的避免或弱化,这部分的价值是无论change最终是否实施都存在的。

2.方法和模型

步骤1. 接受并核查RFC

鉴于change 的复杂性,Change Management 所接收的RFC (Request for Change) 可能有各种不同的来源,包括发起自IT 组织本身的,也包括源自客户或是最终用户的。由于Service Desk 是最终用户与IT 组之间的主要联络点(Primary Point of Contact),因此绝大部分直接来自最终用户的变更需求都会是经由Service Desk 及其所主要工作在的Incident Management 流程转至Change Management。此外,其他IT 服务管理流程,如Service Design 中的Service Level Management,Service Transition 中的Transition Planning and Support,Service Operation 中的Problem Management 等等,几乎所有流程,只要涉及变更,都需要触发Change Management,即生成RFC 发送至Change Management,并由Change Management 完成相应的授权及管理控制。

步骤1.1 接收和过滤RFC。RFC 的提交不同的组织中可以采取不同的方式,可以通过电子邮件附带特定格式的word 或是excel 文件、可以通过网页或是InfoPath 提交、也可以采用专用的IT 服务管理信息系统如Remedy 等。无论采用何种方式,一般来说,RFC 中都会包含以下内容,申请者信息、变更的描述、原因、相关记录(incident、problem 或其他change 等)、已知的影响和风险、建议的优先级、建议的实施时间、预期的时间和费用消耗等。

除了明确定义为属于service request 或其它流程处理范围的,或是明确定义为不属于change 或IT 服务范围的,其他所有包含变更的请求都有可能会被发送至Change Management。Change Management 小组成员需要根据相关政策、要求确认所接收到的请求是否为Change Management 处理范围,如果不是,则返还给请求的发送者,或是转发给正确的处理者。如果初步判定为在Change Management 处理范围内,则需确认所需信息是否完整齐备。

步骤1.2 核对相关合同。来自用户的对信息、设备、标准变更、或服务使用权等的请求,如要求重置密码、新用户申请邮件账号等,属于合同范围你的标准服务请求,通常归为service request,由Service Desk 在Request Fulfillment 流程中完成,此类请求不会进入Change Management,或是在1.1 接收和过滤RFC 阶段中即被退回。对于没有被当前服务合同所完全涵盖、同时有必要通过合同进行处理的变更请求,一般首先需要进行进行项目的开发、准备,而不是直接进入Change Management 审批。这种类型的变更请求往往意味着含有较大的商业机会、变更规模或影响较大、现有IT 运营层面的操作无法满足。此外其他的请求,通常Change Management 可以直接受理,其中既可以包括IT 服务合同已包含的服务项目,也可以包括合同中没有但也不必需要合同的服务项目。

步骤1.3 分类。根据已有信息进行分类,依据不同的类别,可以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的响应级别。例如对于有固定的操作模式、经常发生、成本和风险都在可控范围内的standard change 应用对应的standard change 流程;对于紧急的变更请求,则须加快响应速度并在后续操作中采取应急的处置方式。进入此步同时意味着正式接受该RFC,因此,如果有应用Change Management 的管理信息系统,应此步或此步之前完成change ticket 的录入。

步骤2 评估Change,记录风险和影响

步骤2.1 识别所需的变更。指识别在此change 中要求变更哪些配置项,需要考虑到其他正在执行或已经计划的change。

步骤2.2 识别受影响的服务和潜在收益。根据2.1 所识别出的配置项识别受影响的服务和潜在收益。

步骤2.3 识别所有受影响的配置项。根据2.2 中识别出的受影响的服务进一步挖掘会受影响的所有配置项,需要考虑到其他正在执行或已经计划的change。

步骤2.4 如果涉及多项变更,可创建多个change 记录。

步骤2.5 评估并记录影响和高风险。可以采用组织中已有的风险管理方法来完成此步,seven Rs 的方法可以帮助风险评估者完成此项工作。7个R 对应着7个问题,它们有助于进一步理解此变更的风险和价值。

Who RAISED the change? 谁提交的此项变更?

What is the REASON for the change? 变更的原因是什么?

What is the RETURN required from the change? 希望达成何种结果?

What are the RISKS involved in the change? 牵扯了哪些风险?

What RESOURCES are required to deliver the change? 需要哪些资源来完成此项变更?

Who is RESPONSIBLE for the build, test and implementation of the change? 谁负责构建、测试和实施此项变更?

What i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is change and other changes? 此项变更与其他变更间有什么关系?

步骤2.6 联系发起者补充信息。

步骤2.7 拒绝该RFC 并告知发起者。

3.总结

Change Management 流程的实现要求通过标准化的方式,其中的每一个步骤也应尽量做到标准化,并考虑到前一步是下一步的准备,同时避免无效的活动、以全局利益的实现为根本。在Change Management 的实施中,应严格禁止未授权变更的出现。同时,ITIL 的核心方法论是PDCA,流程和规则都不是死的,需要不断改进,Change Management流程步骤也需要根据业务发展不断调整。

参考文献:

1.Sharon Taylor, et al. ITIL Service Transition[M]. UK: TSO, 2007.

作者介绍:

服务过程模型 篇4

1过程模型建模

基本定义:对于工作流的组成序列可以表示如下:

WF={p1,p2,p3.........Pn.......pm}。其中N,M,而P代表的只是一个工作流程。

对于web-service的建模主要擦用ws-bpel对其进行业务流程的建模,主要作用是通过ws-bpel可以将现有的所有服务有效的整合起来,在ws-bpel表达的相关过程中,所有的web都有相对应的关系对象,在此论文提出的工作模型中,每个每个相应的web服务都有其相对应的特定的活动进行对应。活动主要通过与相应的web服务器进行关联,从而与对应的服务进行相应的通信,同时对web服务的调用情况进行监控,获取相关的数据。Web服务并不关系活动的基本动作,主要遵照ws-bpel的基本流程在相关工作流的知道下进行自身的工作,此种法案能够最大限度的保证业务与逻辑的相分离,保证其在一定程度上的独立性。在Logic层中,基于相应的状态图进行描述,而在业务层中ws-bpel对业务流程进行描述。

业务层过程模型:业务层主要承担的动作,可以用一个相应的三元组进行表示:BP=(ID,A,R)其中ID表示的是再业务的整个过程中的唯一性代码。A=(A1,A2......AN)表示在整个业务层中所有活动的集合,R表示相应的约束条件,业务流程主要采用XML业务流程进行执行。ws-bpel提供了几乎所有流程的正规规则,同时其主要通过平台的独立方式进行期间的交互,通知直接得到了ws-bpel的帮助。ws-bpel的过程与其执行相互分离,为了能够达到这种效果,ws-bpel将许多感念引入其中,例如引入了相关性、变量、作用域等。

2 Logic模型的建模

对于logic模型的建模主要表达其在逻辑层中的基本活动,但是其并没有绑定相应的web服务,Logic模型主要是基于ECA规则进行相应的建模,且是主要基于状态活动网络动态图进行的,活动之间的状态更改主要有相关的ECA进行其主要规则变化的设定。在此所有的和活动中都有一个相应的web服务与之进行关联,从而能够监控到相应的web服务在业务层的表现,同时根据相应的web服务的基本表现得出相应的回执方式,从而触发相应的活动。从而能够从整体上实现通过逻辑层能够对整个系统的控制,通过相应的状态变化实现对于路由的表达和干预。从而达到活动的控制和活动的实现能够同步进行,同时能够从基本活动的变化状态、操作状态、运行状态可以出发到整个业务层的ECA规则,从而保证整个模型在执行和异常之间的及时的回馈。

工作流的基本分析和描述:过程模型的事物特例,-bpel自身的机制,-bpel的运行主要被应用在作用域上,而对于作用域而言,其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嵌套使用的。同时作用域是能够采用结构化的活动进行,同时能够对相应的活动进行定义,是其能够自动的进行上下文的执行。在父子关系的作用域上,其中包含有一个协议,此协议主要用来表达和确定作用域所代表的长期运行的基本结果。通过此机制,-bpel可以自行的对一些差错的情况下产生的活动集合进行撤销,同时通过该机制能够对故障作用域及时的进行终止处理,同时发生相应的故障终止的处理信息和依据。同时,每一个程序多存在着一个作用域需要补偿是进行的相应的动作。-bpel对两种定义进行了相应的补偿,可以分为显隐两种方式,两种补偿的调用方法不同。

显式补偿:

可以发现在对于那种缺少显式处理程序的问题下,-bpel能够提供一种补偿处理措施。这被称之为隐式处理过程,隐式过程能够根据作用域反作用的关系补偿到不同的处理程序中去。

3工作流模型的构建

(1)对于工作流模型的构建一方面需要对企业的实际运行的业务流程进行分析和相应的抽象过程,包括对业务流程的节点进行设定,包括节点的划分、整个结构的建立以及对于执行角色的使用和分析。(2)确定相应的活动集合,同时需要相应的事物特性的基本活动状态,根据实际的工作需要进行相应的额补偿活动。(3)ECA工作集的确定对于ECA工作集的确定工作主要确定工作流过程的。(3)确定过程模型。确定相应对象的web服务。(4)生成WS-BPEL的业务流程,得到相应的过程模型。(5)对于相应的正确性进行验证从而避免出现死锁等问题,或者在一部恢复到首先得阶段。

4结语

本文主要在web的基础上引入一种可行化的工作流过程模型。从而为现阶段较为松散的异步环境提供一种可行性方案,为了保证其更加的安全可靠,同时满足相关的要求,在工作流过程模型基础上增加了事物的概念。在现有的Web模型基础上将工作流模型加入到其中,提出一种新的过程模型,同时在过程模型的基础上将事务的相关概念加入其中。

参考文献

[1]孙勇.基于Activiti的考勤工作流系统设计与实现[J].计算机时代,2016(02).

[2]曹月恬,詹舒波.基于工作流的计算机辅助电话访问系统[J].软件,2016(02).

浅谈软件工程过程模型的选择 篇5

关键词:软件工程;技术开发;模型

中图分类号:TP3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0) 13-0000-01

The Choice of Software Engineering Process Model

Tan Changgeng,Yan Lin

(Software Institute,Central South University,Changsha410013,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describes several common software engineering process model,such as the waterfall model,spiral model,prototype model,concurrent development model.For the model selection should be based on standard software as defined by the process,refer to specific projects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resources of the state.

Keywords:Software engineering;Technology development;Model

随着软件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越来越多的软件系统逐步被提出来,软件工程化管理的思想已经应用于开发实践过程当中,一些软件工程模型也相继被提出。软件工程过程模型是一种策略,这种策略是由软件工程师在具体的实践工程活动当中设计并提炼出来,能够覆盖软件过程的基本阶段,确定设计的方法、过程及工具。

一、瀑布模型

1970年,Royce提出了第一个软件过程模型——瀑布模型。它属于线性顺序模型,结构简单、清晰,适用于需求较为明确的情况,包括软件的需求分析和设计、代码生成测试及维护。但是瀑布模型没有反馈环,难以完善和满足用户的需求;另外对于一些中小型项目,设计和开发人员往往在项目的初期便投入全部资本,没有制订每个阶段合理的资金投入计划,造成了人力资源闲置的现象。虽然瀑布型模型有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但是这种模型方式仍旧是最基本、最有效的可供软件开发生命周期的模型。瀑布型模型的过程严格按照需求—分析—设计—编码—测试的步骤进行,每个阶段都要定义明确的产出物及验证准则。瀑布模型在每个阶段完成以后都能够组织相关的评审以及验证,只有评审通过后方可进入到下一阶段。正是由于每个阶段需要验证,瀑布模型则要求每个阶段必须具有明确的文档产出,每个阶段都不能重叠。瀑布型模型的优点表明了它仍旧可以保证软件产品具有较高的质量;保证提前发现和解决存在的缺陷;保证软件系统在整体上具有充分的把握,从而保证系统具备良好的可维护性和扩展性。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很多人由于进度约束而不去选择瀑布模型,这是错误的观点。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在概念需求阶段的人力不足。如果能够保证人力充足的情况下,瀑布模型和后来出现的迭代模型在开发周期上没有明显的差别,反而是瀑布模型更适合于相许的需求,这种为了赶进度而在前期不明确的情况下,没有经过整体的构架设计便开始编码,容易导致后期出现大量的返工,从而严重影响进度。

二、螺旋模型

螺旋模型遵循了瀑布模型的模式,随着项目成本的逐渐增加,风险性则逐渐减小。有利于已有软件的重用,有助于把软件质量作为软件开发的重要目标,主要适用于开发的大规模软件项目,包括对制定计划、实用工程,风险分析和用户评估,主要缺点是对于风险评估比较困难。

螺旋模型较为复杂的地方在于对项目尽责、专心及知识渊博的管理。针对每一次的迭代,都要制定出非常清晰地目标,分析出关键风险和可以在计划中验证、测试的交付物不是件很容易的事情。螺旋模型每一次迭代仅仅包含了瀑布模型的某一个或者两个阶段。比如第二次迭代的重点是需求,则第三次迭代的总体设计以及后续设计则为设计开发计划。所以,这与RUP的迭代模型是有较大区别的,RUP要求精益求精的完成各项步骤而不仅仅是完成某一个阶段,它的每次迭代都包括需求—设计—开发—测试等各环节的活动,这是与螺旋模型最大的区别。

三、迭代模型

迭代模型能够较早得到用户的反馈,不断的测试和整合,是项目短期里程碑。主要适用于系统需求不稳定的情况,所包含的活动与瀑布模型一样,包括软件的需求分析和设计、代码生成测试及维护。主要缺点是迭代周期难以规划出每次迭代的内容以及所要达到的目标。迭代模型是指在进行较大规模的项目任务时,将迭代开发分为若干次,第一次迭代完成项目各阶段的基本业务,但是不包含较为复杂的业务和逻辑,通过第二个功能则针对相关的逻辑和业务逐渐补充完整并进行细化。迭代模型并不代表并行,每次迭代的过程仍旧需要遵循需求—设计—开发等规律和过程。其周期长度一般根据项目的周期和规模而定,一般小型的项目一周一次迭代,大型的项目2-4周一次迭代。因此,若没有高素质的构架师,很难对每次迭代的内容和目标进行很好的规划,并验证相关的产出和交付。由此看来,迭代模型虽然能够较好的满足互用对于需求的变化,但是由于其复杂性,的确是一个很难真正做好的模型。

四、原型模型

原型模型能够快速实现一个可以实际运作的系统初步模型,适用于有结构的系统或者需求不明确的系统,包含活动与瀑布模型相似,缺点也是不带反馈环,基本上是顺序的第一个系统,及原型系统常常被抛弃。原型模型一般不单独采用,往往是与瀑布模型和迭代模型一起使用。螺旋模型可以看作是瀑布模型+原型+迭代+风险的一种生命周期模型;迭代模型的每一个迭代周期的产出都可以被看作下一个迭代周期的精化原型;对于瀑布模型,在需求阶段我们就可以为界面和操作建立模型,在形成模型后再与用户进行沟通和确认。如果用户对于信息系统没有使用经验,恰巧系统分析人员也没有很多的需求分析经验及挖掘经验的同时,需求分析以及调研的过程需要一个很好的启发过程。原型模型则是很好的启发方法,可以迅速地挖掘用户的需求并与用户达成一致,避免在签字时发现需求并不是客户所满意的东西。

参考文献:

[1]樊学东.软件工程过程模型及其选择[N].西安外事学院学报,2008,12,4

[2]董剑利.基于产品线体系结构的软件工程过程模型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8,6

服务过程模型 篇6

持续演化是软件系统的重要特性,软件的演化性在软件工程当中不断地得到体现。构建软件演化的过程模型有利于更好地对软件演化过程进行管理、控制、规划、分析和度量,从而提高演化后软件的质量,降低演化的成本。软件演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这一过程的实施结果是发生演化前的软件转化成为了发生演化后的软件。本文用工作模型来刻画软件的工作过程,把演化前后软件的工作模型作为软件进行演化的开始和结束状态,试图通过对这两种状态进行横向的比较和分析推导出软件在演化过程中执行的各种活动。软件的演化活动图描述了这些活动之间的逻辑关系,可以进一步转换为Petri网形式的演化过程模型。

1相关工作

软件演化的研究正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尤其在对软件演化过程的研究领域许多专家学者已取得了一些成果。Lehman等人对软件演化过程作了大量研究,把演化过程模型看作是一个多层次多循环的反馈系统[1],并提出了一些建模方法,如E类型软件演化的动态建模方法[2];提出“软件过程也是软件”的Osterweil等人[3]也在过程研究和建模语言等领域有大量成果; Fuggetta等人也对软件过程的研究与发展进行了很多探讨[4];本文作者的导师李彤教授等人在软件演化过程的研究领域中对软件演化过程的建模方法以及建模语言作了大量研究,也取得了很多研究成果[5]。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构建软件演化过程模型的方法。

2软件的工作模型

软件的工作模型描述了软件是如何实现具体的功能,可以把工作模型理解为用某种形式体现的软件系统的功能流程图,本文是用经过了扩展的C/E系统来描述软件工作模型的。软件的不断演化形成了软件的不同版本,与此同时也产生对应于不同版本的工作模型。工作模型就是软件在演化过程中的一个静止的状态,或者称其为软件演化过程的一个刻面。

定义2.1[6] C/E系统 ∑=(S,T,F,C)称为一个条件/事件系统,或简称C/E系统,如果:

1) (S,T,F)是一个网。 2)C是一个标记集合,若M1,M2为C中的任意两个标记,则定有一序列g1,g2,…,gn,使得M1能够经由g1,g2,…,gn到达M2。 3)对T中任一事件e,必存在C中的一个标记,使e在标记下能点火。

定义2.2 软件工作模型 一个工作模型是一个经过了扩展的C/E系统,它是一个六元组 W=<V,L,C,A,F,M>。V为版本号,用来标识处于演化中的工作模型。L为模型的层次标识,表示该模型对应于第L层的工作模型。 C,A,F分别为条件集、活动集和弧集。M⊆C为标记。

定义2.3[5] 软件演化过程模型 一个演化过程模型是一个四元组P=<C,A,F,M>。C为一个有限条件集合。A为一个有限活动集合,CA=ϕ。F⊆(C×A)∪(A×C)称为流关系。MC为初始标记。

构造软件系统的工作模型是一个自顶向下,逐步求精的过程。模型中的活动可以细化为一个子模型,因而所构建的工作模型也具有这种分层的特性(如图1所示)。把系统发生演化前的工作模型称为源模型,则对应于源模型的每一层,都可以构造出演化后的新的工作模型(称之为目标模型)。按照“软件过程也是软件”的观点,软件的一次演化就是其演化过程模型的一次执行,同样软件的一次执行也可看作是其工作模型的一次执行。

Petri网是描述过程、组织和设备的规则特别是信息流的一个模型,是为了一致、准确地描述尽可能大量的与信息传递和信息转换相关的现象而设计的一种概念和理论[7]。用Petri网作为软件系统的工作模型和演化过程模型的描述工具,能够准确有效地反映出软件在执行以及演化过程当中的并行和矛盾等特征。

3演化活动和演化活动图

软件系统的变化是由软件演化所引起的,可以用演化活动来描述软件的演化。活动是任务的集合,演化任务体现了演化活动的具体内容。通过一系列演化活动的执行软件从旧的工作模型变成了新的工作模型。

定义3.1 演化任务 一个演化任务是一个二元组t=<id,op>。id是t所属演化活动的标识,一个演化任务属于唯一的一个演化活动。op为一个集合运算表达式,用于描述t任务在工作模型上所做的操作。

定义3.2 演化活动 一个演化活动是一组顺序执行的演化任务的集合,用一个二元组a=<id,T>来表示。id是演化活动的标识, T是i中演化任务的集合。

定义3.3 顺序关系 设E为一个演化活动集,把E上的二元关系Rs称为顺序关系。对任意的e1,e2∈E,有<e1,e2>∈Rs当且仅当演化活动e1在e2之前执行。

定义3.4 控制关系 设E为一个演化活动集,把E上的二元关系Rc称为控制关系。对任意的e1,e2∈E,有<e1,e2>∈Rc当且仅当e2的执行由e1的执行结果所决定。

定义3.5 演化活动图 演化活动图是一个三元组G=<V,S,C>。V是顶点集,S⊆V×V称为顺序弧集, C⊆V×V称为控制弧集。弧(vi,vj)∈S⇔(vi,vj)∈Rs, 弧(vi,vj)∈C⇔(vi,vj)∈Rc(vi,vj∈V)。

图2是一个演化活动图,V={v1,v2,v3,v4,v5,v6,v7, v8}, S={(v1,v2),(v2,v3),(v2,v4),(v5,v7),(v6,v7), (v7,v8)}, C={(v3,v5),(v4,v6)}。可以看出,通过构造出软件的演化活动图能够很容易地表现出这些演化活动之间的关系,那些没有顺序关系和控制关系的演化活动能够被并行地执行,从而可以提升软件演化过程的效率。在图2中v3和v4,v5和v6可以被并行地执行。

4模型比较

进行模型比较的目标是要获得演化活动集合E,E中的演化活动被执行完后软件的工作模型就发生了改变,软件系统也就完成了演化。目标模型相对于源模型的变动可以从模型的活动、条件以及弧的变化体现出来。由于软件工作模型具有分层的特性,因此只对同一层次的源模型和目标模型进行比较。

定义4.1 设p=<C, A, F, M0>是一个软件过程模型。对于活动aA,Inflow(a)={(x, a)| (x, a)∈F, xC}称为a的输入流,Outflow(a)={(a, y)| (a, yF, yC)称为a的输出流。

定义4.2 设p=<C, A, F, M0>是一个软件过程模型。对于活动c∈C,Inflow(c)= {(x, c)| (x, c)∈F, xA}称为c的输入流,Outflow(c)={(c, y)| (c, yF, yA)称为c的输出流。

算法4.1~算法4.4比较源模型和目标模型以获得演化活动集合E。

算法4.1 模型比较算法(Evolute_Model)

输入:源模型P,目标模型P′

输出:从P转换为P′的演化活动集合E

算法4.2 活动比较算法(Evolute_Activity)

输入:源模型P,目标模型P′

输出:从P.A转换为P′,A′形成的演化活动集合E

算法4.3 条件比较算法(Evolute_Condition)

输入:源模型P,目标模型P′

输出:从P.C转换为P′.C′的演化活动集合E

算法4.4 弧比较算法(Evolute_Flow)

输入:源模型P,目标模型P′

输出:从P.F转换为P′.F′形成的演化活动集合E

5活动映射

软件演化导致的变化包括文档、程序代码以及数据的变动,模型的变化也是最终通过文档、程序和数据的变化而反映出来。把模型的每一次变化(即每一个演化活动的执行)都“投影”(或者称为映射)到文档、代码和数据的变化上来,这样就使得抽象的演化活动有了实际的意义,通过进一步分析能够得到相关演化活动之间的顺序和控制关系,就可以构造出演化活动图。

定义5.1 设a是一个演化活动,a的映射为一个三元组p=<id,entities,discription>。id为a的标识,entities是执行a所需要变动的实体集合(根据映射的种类分为文档实体、代码实体和数据实体),discription是对实体进行何种操作的描述信息。映射分为三类:

Doc_projection(a)称为a的文档映射,表示执行a需要在软件文档上做的相关操作。

Code_projection(a)称为a的代码映射, 表示执行a需要在软件代码上做的相关操作。

Data_projection(a)称为a的数据映射, 表示执行a需要在软件数据上做的相关操作。

定义5.2 设G=<V,S,C>为一个演化活动图,则Entry(G)={v|v∈V∧ v的入度为0}称为G的入口,Exit(G)={v|v∈V∧v的出度为0}称为G的出口。

通过分析可以得到演化活动集合上的顺序关系Rs和控制关系Rc:

对于任何两个映射有交集的演化活动Ei和Ej,分析Ei和Ej中的discription描述:

若 Ei需要在Ej前执行,则Rs:=Rs∪{(Ei,Ej)};

若 Ej需要在Ei前执行,则Rs:=Rs∪{(Ej,Ei)};

若 Ej需要由Ei控制执行,则Rc:=Rc∪{(Ei,Ej)};

得到了演化活动集合上的顺序关系后,就可以构造出演化活动图。需要注意的是,演化活动图必须是单入口单出口的,即有且仅有一个入度为0的顶点和一个出度为0的顶点。如果没有这样的顶点则可以加入虚拟顶点并分别用顺序弧连接那些入度为0的顶点和出度为0的顶点作为活动图新的出入口(如图3所示)。演化活动图也具有分层特性。源模型的演化在每一层上都对应着一个相应的演化活动图。

6转换活动图

获得的演化活动图还必须经过转换成为Petri网形式的演化过程模型EPM[5],才是本文最终想要得到的结果。算法6.1把演化活动图转化成为Petri网模型。活动图中的每个活动被转换为Petri网中的一个活动。

算法6.1 活动图转化为演化过程模型

输入:演化活动图G=〈V,S,C〉

输出:演化过程模型P=〈C,A,F,M〉

7结论

软件工作模型的变化能够在大部分的软件演化实践中得到体现,尤其是在软件工作流程发生改变这样的演化中最为明显。建模者只需要构建出演化后理想的工作模型作为目标,使得软件的演化参照这个目标来进行。本文提出的通过模型对比来获得软件演化过程模型的方法,使建模者不必为繁琐的演化细节耗费过多精力,而把注意力集中到对需求的分析以及对系统功能的理解上,这样能够更好地确保演化之后的软件质量。分层的模型结构为模型的建立和转换带来了一定的复杂性,所以选择适当的粒度对模型进行分层是很重要的。

摘要:为了得到软件系统的演化过程模型,引入了工作模型的概念用以描述软件的工作过程。通过建立起软件演化前后的工作模型并对其进行比较,可以得到由旧的工作模型向新的工作模型转化需要执行的各种活动,这样的活动通过在软件的代码、数据和文档三个层面的映射便具有了实际意义,以此为基础所构造的演化活动图能够最终转换为Petri网形式的演化过程模型。

关键词:软件演化过程模型,软件演化,工作模型,模型比较

参考文献

[1]Lehman M M,Ramil J F.Software Evolution and Software EvolutionProcesses.Annals of Software Engineering,2002,14(1-4):275-309.

[2]Ramil J F,Lehman MM,Kahen G.The FEASTApproach to Quantita-tive Process Modelling of Software Evolution Processes.Proc.PROFES2'000 2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3]Osterweil L J.Software Processes are Software Too.Proceedings of the9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oftware Engineering,Monterey,CA,March,1987:2-13.

[4]Proceedings of the conference on The future of Software engineering.May 2000:25-34 Limerick Ireland.

[5]Li Tong,Yang Hongji.ALanguage and Approach to Modelling SoftwareProcess for Software evolution.

[6]Bernardinello L,De Cindio F.Asurvey of Basic Net Models and Modu-lar Net Classes.LNCS vol.609,Springer Verlag,1992.

服务过程模型 篇7

遵循CMMI的质量管理要求, 在企业内部需要建立质量管理体系, 通过不断的过程改进, 推行以质量为导向, 以数据为基础, 以统计为手段的管理实践, 逐步形成一套相对完备的质量管理机制, 在数据分析、过程改进、量化统计等方面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CMMI模型体系。

1 构建适宜有效的模型

大部分企业处于长期的数据收集过程中, 但逐渐积累的数据存放在数据库中若没有挖掘应用, 对项目组、对企业来说几乎是无用的。若对数据做叠加组合以及逐层拆分并进行分析, 得出的分析结果有时候难免出现失真, 甚至造成错误的决策判断。进而需要对数据进行有针对性的收集, 基于这些相对完整的、详实的数据, 运用合理的、恰当的模型和方法进行了有效地统计分析, 分析结果将真实反映公司/项目/产品的当前状态。通过有效识别普通诱因和特殊诱因, 并根据这些诱因进行整改和预防活动, 达到了模型体系的不断完善。

数据分析的核心在于持续性量化, 通过理解和评估收集的数据及数据分析结果, 有针对性地对项目和产品加以控制和改善。持续性的量化取向涉及诸多事项的横断面, 其中包括:项目质量、产品质量合格程度、客户满意度、品牌价值以及企业资产等。

根据CMMI体系对高成熟度企业的要求, 从纷繁复杂的事实和数据中过滤、抽取典型过程进行建模, 再结合适当的测试以及审核方法, 通过量化分析的途径, 运用数字的、统计的、图表的工具, 建立性能基线, 进行诱因分析, 以求得对公司和项目的各项事务活动的量化管理, 最终实现公司的商业目标和质量性能目标。结合企业自身特性、专注的发展领域, 以及内部项目的实施特点, 需要建立一套清晰适用的模型体系。本文仅以软件需求涉及的过程模型和度量模型为例进行简要阐述。

图1需求模型中, 软件需求过程被拆分为调研准备、实施调研、需求分析、需求跟踪等11个子过程, 从这11个子过程中提取底层各自独立的以及交叉的过程元素, 综合考虑组织的不同目标、各个层面不同的量化关注粒度和细致程度的要求, 运用不同的组合叠加方法, 形成性质各异的度量指标, 如:需求阶段缺陷解决率、评审效率、需求阶段缺陷注入率等。

Tom Demarco曾经说过:“没有度量就不能控制。”尽管并不能说为了获得控制必须进行度量, 但是度量活动必须具有明确的目的性, 这种目的性与组织性质、组织各项目标 (其中最重要的当属商业目标) 、组织活动开展过程中所涉及的人和物的复杂层次有关。正是这种目的性决定着我们选择哪种属性和实体进行度量, 我们所选择的种种属性和实体则构成了各种各样的模型。

2 升级系列模型

度量方法建立在数学理论基础之上, 度量数据则基于各种模型进行收集和分析。度量目标是组织在一定时期内, 度量工作应实现的或达到的程度。

企业通常会根据年度组织过程能力、年初发布的资源预算、每年的质量管理要求以及当年的商业期望来定义年度度量模型, 同时根据每年的过程改进活动及实施效果及时调整年度过程模型, 使得度量模型能够很好的匹配并映射到过程模型中去。过程模型和度量模型每年提交过程改进组和质量管理委员会评审, 力求二者都能够吻合并量化反映组织当前的能力状态。

CMMI体系中越高级别的成熟度对度量粒度的要求也越细化, 这种逐层推进的要求可以用下图来反映:

CMMI 2级和3级是根据MA、OPD、OPF过程域的有关要求, 采集员工日志、项目进度、项目执行成本、项目BUG等基础数据, 开展度量工作。这一时期的度量工作重点关注相对独立于各个生命周期阶段的度量项, 因此度量工作的结果较能说明的是需求、设计、开发等阶段内部的质量情况。

CMMI4中, 度量工作需要从阶段内部逐渐延伸到项目整体, 这样做不但扩展了度量范围——增加了对维护期的度量考核, 而且更关注于对同类度量项从不同角度、不同深度进行度量, 并通过对多个同类派生度量项之间的比较, 来获取基于多层面多视角的信息, 此时, 已经满足4级要求——即组织运用灵活多样的方式对同一属性做不同方位的测量, 从而能够根据度量结果对不同的项目、不同的产品进行比较。

CMMI5级的两个过程域——CAR和OID要求组织具备一定程度的分析能力和预测能力, 这一属性特征要求从4级建立的诸多度量元素中筛选出那些能提供足够信息进行分析和预测的度量元素, 甚至根据预测要求甄别并建立新的度量元素, 并通过灵活的组合手段形成适用于不同领域、不同目的的度量模型, 在项目环境中运行模型从而得出针对具体项目的分析结果和预测结果, 并用真实的结果验证这些度量元素的正确性以及适宜性。

对度量指标包括基本度量项和派生度量项的定义, 必须使得其具有易测性, 也就是说要能找到构成这些度量项的基础数据源头, 这些源头必须是来源于组织的真实生产环境, 从组织生产过程中取样。要做好这一点, 组织必须能够尽可能以清晰的方式表述企业绝大部分至少是关键领域内的过程和活动。

参考CMMI体系对标准过程、标准子过程、过程元素之间的描述, 绘制符合自身特点的过程模型, 并基于过程模型中定义的子过程和过程元素, 形成度量模型。

图3展示的是与图1需求模型中6个度量指标项有关的度量模型。例如, 软件需求过程中的派生度量项——需求阶段的缺陷注入率, 其基本度量项的基础数据取自调研准备、实施调研、需求分析、需求跟踪、实施需求变更5个子过程, 考核的是需求阶段注入的缺陷占全生命周期注入缺陷的比重;派生度量项——需求阶段的缺陷检出率其基本度量项的基础数据取自需求分析、评审用户需求、评审系统功能3个子过程, 考核的是需求阶段注入的所有缺陷在需求阶段就被发现被检出的比率。

3 优化模型无止境

概略来说, CMMI2级要求组织把握度量方向, 建立一个覆盖过程和产品的模型框架雏形;CMMI3级要求组织根据定义的框架收集数据, 进行分析、验证并完善这个模型;CMMI4级要求组织能够运用相对完整的控制方法, 在模型中运用数据建立过程能力;CMMI5级要求组织对模型和数据进行交互式的有效性分析, 取得模型和数据的双向验证, 消除ROOT CAUSE, 通过寻求模型的持续优化取得组织的持续优化。

4 总 结

CMMI本身是一个非常优秀且不断改进的模型, 只有对CMMI各个PA有了实质性的体会才能深刻理解所谓的成熟度等级、能力等级对企业的具体要求。同时CMMI模型通过不断地演化, 发布持续更新的版本等方法保证了改进活动的持续开展。

过程模型和度量模型需要覆盖工程活动、管理活动、组织活动、支持活动以及服务活动等所有重要的公司业务过程和活动, 并在质量管理委员会的指导和支持下, 随着过程改进活动的大力推进, 不断细化、充实, 稳步提高其真实性、有效性和完备性。

参考文献

[1].Stephen H.Kan——Metrics and Models in SoftwareQuality Engineering

[2].廖茂林, 李志蜀.探讨CMMI对质量管理 (QM) 的改进[J].计算机应用, 2004, (12)

[3].周金陵, 张鹏.基于CMMI的软件过程改进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2003, (11)

[4].李华北, 赵国祥.从CMM到CMMI[J].电子质量, 2002, (10)

[5].熊才权, 吴铁洲, 曾玲.基于CMMI的软件测试过程改进研究[J].湖北工业大学学报, 2005, (1)

到油泥模型的转换过程 篇8

造型设计在现今的汽车制造工业领域已经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形形色色的汽车产品在加工和技术方面几乎没有差别, 单个品牌的技术配置和质量差别日益减小, 因此不同品牌之间最重要的区分标准就是造型设计。在同一价格区间, 汽车造型不仅对于品牌形象有决定性作用, 也是顾客做出购买决定的首要标准之一。好的造型设计要“复古兼前卫”, 在形状上不仅要捕捉到品牌历史, 即所谓的家族化特征, 使之延续发展;而且还要充分预判到新的造型趋势, 使该车能够经过几年的设计阶段后, 在上市时依然不置落伍、受人喜爱。

1、汽车造型设计流程

纵观世界各国的汽车厂商在进行品牌设计时, 无一不是聚集大批优秀设计师和工程师, 使用最新的科技成果, 综合前卫的创意和经典传统文化, 再进行全方位的造型创意构思。可见, 云集各方精华, 统筹规划设计, 是当今发达国家发展和提升汽车工业的重要方法和手段。完备的研发工作必须有一套缜密、周全的开发流程和开发程序, 汽车造型的开发过程就是其中重要的一环。

汽车造型的开发程序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1 前期调研

前期调研可以使设计师在即将展开的车辆造型构思和风格、功能定位上更容易把握, 进而使得新造型更易于让目标客户群所接受。

1.2 创意思维与草图绘制

根据前期调查的结果, 设计师可以充分发挥创意进行设计。前期草图的随意性比较大, 在经过数轮的草图筛选后, 逐步细化, 这时就需要进行新一轮的细节探讨与推敲。而此时的总布置的输入就很重要, 因为这关系到造型元素的工程可行性、尺寸比例关系、主要线条走势、以及各细节部位的形、面关系。这些细节设计的成功与否往往决定了整个造型的成败, 是设计的关键。这个阶段绘制的草图要求尽可能透视准确、结构明确、线条干净、材质与形面的表现到位。草图是设计师的设计灵魂, 是设计思想的表现。所以绘制草图是设计流程中赋予汽车性格特征和吸引力的关键环节。

1.3 效果图绘制与表达

效果图在绘制时, 一般要用前视、后视、侧视以及前、后45度的透视图来表现。效果图的构思与设计, 进一步表达了设计师更为完善的创意思路, 但还不能说是最后的结论。因为它毕竟仍是图纸上的表达, 或多或少会存在考虑不周的地方, 很多细节也无法准确体现, 例如空间结构间的连接、复杂的形面关系等。所以在效果图制作完成后, 我们仍然需要用一个三维的模型作为实物依据来进一步推敲和验证。

1.4 油泥模型制作

油泥模型是通过使用油泥材料并采用模型的仿真效果来表达汽车实际结构和外观的一种方法。因为效果图的角度和表现方式的局限, 在将其转换为三维油泥模型时, 常常会发现许多当初设计上存在的问题。因此油泥模型的制作过程, 可以让绘制效果图时没有发现的问题显现出来并得以修正, 同时可以在形面的三维空间感上进一步的优化和改善, 使设计方案得以最终的完善。

1.5 点云扫描

在完成了油泥模型制作后, 需要用三维激光扫描设备对油泥模型进行扫描。扫描的同时要注意扫描基准面, 比如地板以及轮胎等可以作为基准的数据, 以确保后期将模型放入三维坐标时的准确性。这同时为后期三维数据的逆向工作提供了比较准确的基准。

1.6 数据制作

点云扫描完成后, 经过后期处理, 设计师就可以根据坐标位置下的点云进行计算机建模了。三维数据的完成, 同样需要车身各结构部门进行可行性分析等程序。此时, 三维数据可以根据分析结果再进行微调。在计算机中对数据进行微动调整相比油泥模型上的调整, 时间上优势比较大。但不适合在电脑中进行大的形面特征调整, 除非设计师有非常好的空间把握能力, 否则容易产生较大的误差。

汽车造型设计流程大致分为以上这六阶段, 但每个阶段都不会特别顺利, 可能会出现反复, 甚至是不同阶段间的反复。为了避免这样的反复, 就需要造型人员与工程人员良好的配合。

2、汽车造型设计流程在实际项目中的运用

汽车造型设计流程中的每个过程都充满了创意与挑战, 详细分说的话, 需要的篇幅太长。所以在接下来的部分, 笔者将以本公司的一款在研产品 (悦悦CROSS车型) 为例, 着重介绍从二维效果图到三维油泥模型的设计过程。

随着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广泛应用, 越来越多的车厂选择通过三维数字模型来直接表达效果图设计方案。这相对于油泥模型的高成本, 的确方便许多, 但对于造型的特征线调整以及形面的推敲却有不小的限制, 因此油泥模型的造型推敲不仅重要, 而且必要。

2.1 效果图的选定

悦悦CROSS的车型造型修改主要有两个原因:1、目前造型的进风不能满足搭配的1.3L发动机要求;2、市场反馈, 造型过于可爱, 对于主要消费群体——有个性的年轻一族, 缺乏吸引力。考虑上述两点原因, 设计师经过几轮草图, 效果图的筛选, 以及领导的评审意见, 最终确定造型方案。方案选定后需要为油泥模型的制作进行准备。

首先要准备三视图 (见图1, 图2, 图3) 以及前后透视图 (见图4, 图5) , 由于此次改款只是修改前后保险杠, 车身的大致比例以及车身尺寸都是不变的, 因此不需要耗费太多的精力在整车比例上。如果是整车重新造型, 那么整车协调性就需要慎重推敲。

2.2 卡板的制作

2.2.1 根据三维数据制作卡板

效果图的绘制完成后, 可以应用Alias Studio三维软件初步拉出大的造型面, 为卡板的制作提供基本的参考, 这样为后续工作提供了方便。

三维数据建好后, 可以利用CATIA软件截取几个断面作为卡板制作的基准。断面选取时, 需要设计师根据造型特征选取。例如Y向每隔200MM取一断面, 同时Z向也要按需求截取断面。断面多少以及间距需求设计师可以与油泥师傅商量以达到最优需求。总之, 每个卡板都要求准确展示其表示剖面的曲线。

断面取好后 (见图6) , 将图纸打印出来, 交予木工师傅。一般选取3-5MM厚的三合板, 将断面线图纸贴到三合板上, 由木工师傅进行裁割。同时在卡板反面要添加加强筋, 防止卡板变形。此时卡板基本制作完成 (见图7) 。要注意卡板切割时, 坐标值要标明, 以保证后期卡板应用的准确性。

2.2.2 根据胶带图制作卡板

效果图完成后, 不用三维软件做辅助, 也可以制作卡板。这就需要胶带图的帮助。在确定了胶带图后, 造型师根据胶带图参数来制作卡板。卡板是制作模型的基准, 因此胶带图的质量高低严重影响着卡板的质量, 同样也影响着日后油泥模型的质量。

2.3 胶带图制作

制作油泥模型需要贴一组精确的胶带图 (如图8) 。所谓胶带图是指用不同宽度和不同颜色的胶带在标有坐标网格的白色图板上, 借助效果图和三视图, 粘贴出汽车造型轮廓曲线和特征线条, 将汽车整个轮廓、以及一些车身硬点都显示出来。胶带有很好的伸缩性和不同的宽度, 因此能够贴出不同弯曲程度的线条, 非常适合观察和研究汽车的总体造型效果及车身布置情况。一个好的设计师应具备良好的表现能力, 其设计的胶带图也要求讲究效果表现。

汽车油泥模型对曲面和曲线质量要求很高, 通常情况下要求线条准确、光顺、效果表现良好, 达到这样的要求往往要很长的时间。要贴出准确的胶带图是一件非常费时、费力的事情。要将各个视图准确的对齐, 在短时间内是非常困难的。笔者贴胶带图的经验不足, 在这方面不能保证每个线条的准确性, 所以在做模型时只能借助胶带图大的趋势, 至于很多细节部分只能等到油泥模型制作的过程中再做推敲。这虽然增加了油泥制作过程的繁琐性, 也加大了设计师、工程师和模型师的工作量, 但油泥模型的推敲可以更好的保证各造型形面的合理性以及顺畅性。

胶带图粘贴的过程是工程技术人员介入到汽车外观造型的过程。他们要与设计师、模型师一起, 共同解决造型与工程之间遇到的问题, 在互相合作交流中使得汽车造型达到合理与科学, 并使汽车的外观形态日渐饱满。为了达到这一目的, 这些不同职能人员间的密切合作就至关重要, 如果他们无法做到密切合作、顺畅沟通, 基本上是无法保证项目顺利进行的。

2.4 准备车身骨架

2.4.1 在现有车身上搭建骨架

悦悦CROSS的车身已经量产, 因此完全可以在量产车身上做油泥模型。按效果图, 拆掉前后保险杠, 用以做骨架基底。要注意的是, 在选车身时, 首先要查看车身状态是否完好, 是否存在影响整车外观效果的因素;其次还要确定车身姿态是否正常, 这对后期整车效果评审影响也很大。

如果要在现有车身上进行修改 (例如更改轴距, 更改车身宽度等) , 再作为车身骨架的话, 需要注意以下问题。由于车身钣金切割、拼接不能保证车身的尺寸准确性以及绝对对称性, 所以在车身骨架改制完成后, 要充分利用三坐标, 校核车身骨架的状态。同时设计师心里要明白车身的现有状态, 并在油泥模型制作过程中进行处理。

2.4.2 直接搭建骨架

金属骨架一般具有比较好的支撑性, 在制作油泥模型的过程中不易发生变形。但这也取决于模型的重量以及金属规格的选择。首先利用CATIA软件对骨架进行设计, 同时标明骨架每个部分的材料规格, 然后焊接人员将骨架按照图纸要求制作完成。一般骨架底部支撑梁所需钢筋直径60MM-80MM左右, 上部可以选择直径稍小的钢筋, 例如40MM左右。骨架要充分考虑后期添加泡沫以及油泥的余量控制。

2.4.3 车身对坐标

车身准备好就需要对坐标了。首先需要总布置提供车身姿态及地面线等。一般车身数据坐标原点都在左前轮的中心。我们在做油泥模型时, 需要确定地面线, 一般选取设计状态即半载状态地面线为基准, 在此平面上, 保持原坐标X.Y值不变, Z值为0, 重新建立一个坐标系。以后在取点的时候就转换到这一坐标下进行测量, 要注意坐标系的统一性。

在定位车身时, 需要从数据上提取左右对称、一前一后四个点, 并测量出坐标。在取点时要注意选取车身钣金件, 一些活动件及开闭件上的点是不宜选取的。因为活动件都存在一定量的误差。取点的原则总的来说就是在不更改的件上选取, 在不动件上选取。

坐标点取好后, 交予油泥师傅, 将车身定位。

2.4.4 骨架处理

坐标调整好后, 就可以开始上泡沫、加油泥 (如图9所示) 等程序了。一般在骨架外先贴上胶合板, 用螺丝固定;然后在胶合板外面使用发泡剂粘贴20-30CM厚的多块高密度泡沫材料;泡沫粘贴好后, 需要利用卡板将泡沫进行大概修整, 修出车身大概特征曲面。一般来说经验越丰富的油泥师傅对于造型面把握就越准确;泡沫修整过后, 就需要添加油泥了。一般泡沫层外是2-3CM厚的油泥层, 油泥要尽可能的与泡沫压实, 如果挤压不实, 在刮油泥的过程中很容易将大面积的油泥连带地扯下来。

2.5 油泥制作

油泥在根据卡板大概加完之后, 就需要对其表面进行进一步的处理了。

油泥模型制作阶段是整个汽车造型设计最重要的部分, 设计师要时刻参与油泥模型的制作过程。油泥师对效果的理解与设计师不可能完全一样, 为了保证质量, 就需要油泥师与设计师时刻保持沟通。设计师要把握整车的性格特征、形、面的走向、以及线条的走势等。必要时, 设计师也可以自己动手调整模型。例如, 油泥师不能理解造型要求时, 设计师可以自己动手在油泥上贴出胶带, 供油泥师参考。所以说, 一个优秀的汽车设计师同时也需要是一个优秀的模型师。

根据胶带图以及效果图, 油泥师傅首先刮出大的形面。这期间要求设计师与油泥师反复对照效果图, 从各个角度最大程度地还原效果图的效果。在此期间, 设计师会发现有许多地方, 模型做出的效果无法达到效果图上的要求, 此刻, 就需要设计师在实际模型中进行方案调整。

在方案调整过程中, 注意车身硬点, 如防撞梁的位置, 车身尺寸的控制等要素, 这几点是都要与相关工程人员相互协商的, 不能私自调整。同时尤其要注意发动机进气的区域, 造型许可的情况下尽量增大进风面积。

大的形面处理完后, 只要在设计师满意的前提下, 再精修一些细节, 否则后边的细节处理都是无用功。设计人员应该在油泥模型阶段尽量把能够体现的形面特征、搭接和分缝都体现出来, 避免后期数据逆向的时候再调整形面。当然根据可行性分析, 后期数据调整是不可避免的, 这就要求设计师在制作油泥模型之前要与各工程人员进行充分沟通, 减少油泥形面的更改。

油泥形面满意后, 还要做一些后期处理来提升模型的视觉效果。比如车身贴膜;灯具内部细节做成效果图打印出来贴到模型上;格栅网格的处理等。如果有实体件, 最好将实物装到模型上, 例如外饰的灯具, 内饰的CD、出风口等, 时间允许的情况下还可以做快速成型件装到油泥模型上。这样模型的实际效果就会大幅提升, 进而评审结果也许也会更加令人满意。

2.6 点云扫描

油泥模型评审通过后, 需要利用三维扫描仪器对模型进行扫描。获得点云数据后, 还需要将点云对在车身所在坐标下, 以方便设计师后期逆向三维数据, 同时方便工程设计人员进行可行性分析。

2.7 数据逆向

通过点云数据, 及工程人员的初步可行性分析, 设计师可以初步拉出车身的CAS面, 再交予各个工程人员进行校核, 设计师再根据校核结果修改CAS面, 直至数据冻结。在此过程中还需要很长时间的反复校核与修改。在此就不再赘述了。

3、结论

本文大概总结了从二维效果图到三维油泥模型转换的设计过程。此过程如果处理到位, 会为后续相关工作比较顺利的进行。因此笔者认为这个转换过程值得广大设计师进行广泛、深入的探讨。本文主要以实际项目为例来进行分析, 期间都是笔者在项目运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以及相关的预防和解决措施, 希望为以后遇到同样问题的设计师提供一些参考。

参考文献

[1]山里泰里 (日) .汽车油泥模型制作[M].中国汽车工业学会出版社.

热油管道稳定运行过程热力模型 篇9

热油管道稳定运行时的温度变化决定了管运输任务是否能正常完成。因此需从热力学角出发, 在考虑土壤恒温层及大气年周期温度变化响的基础上, 研究热油管道运行时的油品温度化, 为管道正常运行提供理论支持[1,2]。

1热油管道稳态轴向热力模型

当热油管道运行时, 假设油品为牛顿型流体并忽略径向温降对油品物性的影响[3,4]。采用平均流速和平均油温, 并且考虑摩擦生热。将管内油品简化为一维的稳定流动过程, 取一微元管段dl, 由热油管道的热平衡关系, 可建立计入摩擦热的热平衡方程:

边界条件:

式中T为管内油流温度, K;l为管道轴向距离, m;K (T) 为传热系数, W/ (m 2·K) ;T0为自然条件下管道周围介质温度, K;c (T) 为油品比热, J/ (kg·K) ;D为管道外径, m;g为重力加速度, m/s2;i (T) 为油流水力坡降, m/m;qm为油品质量流量, kg/s;TR为油品出站温度, K。

式 (1) 中等号左侧为油品通过管壁向外界的散热量, 右侧第一项为管道内能变化, 第二项为摩擦生热。对于埋地管道, T0为管道埋深处的土壤自然温度, 可由式 (2) 得出;当管道架空时, T0为大气温度;当管道穿越河流时, T0为河流的水温。

式中TA为大气年平均温度, K;TAmax为大气年最高气温, K;τ为从气温最大值开始算起的时间, s;τ0为大气温度年波动周期, τ0=3.156×1017s;λt为管道周围的土壤导热系数, W/ (m·K) ;y为管道埋深, m;a为土壤的导温系数, m 2/s;h为地表与大气的对流换热系数, W/ (m 2·K) 。

2埋地热油管道径向温度场计算模型

2.1物理模型

图1为埋地管道横截面示意图, 其传热过程如下:管道内油品通过对流换热将热量传递给管道内壁, 再以导热方式传递给管外壁及周围土壤, 最后部分热量以对流及辐射的方式从地表传递给大气。

设管道内半径和外半径之间共有N层 (管壁保温层、防护层等) , 管道中心埋深为h0, 恒温层深度为H, 水平热力影响区为L。埋地热油管道径向传热物理模型为准矩形二维稳态传热, 如图2所示模型上边界为地表面, 与大气进行对流及辐射换热, 为第三类边界;下边界为恒温边界, 取大地恒温层温度, 为第一类边界;右边界均是绝热边界, 为第二类边界;左边界管壁处为管道内流体与管道内壁的对流换热, 是第三类边界, 左边界其余部分是绝

2.2 热油管道径向温度场数学模型

根据上述物理模型, 管道内油品稳定运行时可视为准稳态过程, 假设管内油品温度分布均匀, 管道周围土壤温度场的传热微分方程如下:

x (λtΤx) +y (λtΤy) =0 (5)

边界条件的数学表达式如下:

λtΤx|x=0=0h0+R0yΗ0yh0-R0 (6)

T|x2 + (y-h0 ) 2 = R20 = Tw, x≥0 (7)

λtΤx|x=L=00yΗ (8) h (Τ-Τf) =Τy|y=00xL (9) Τ|y=Η=Τh0xL (10)

式中T为土壤温度, K;λt为土壤导热系数, W/ (m·K) ;H为土壤恒温层深度, m;Tf为管内油品温度, ℃。Th为土壤恒温层温度, K;Tw为管道外壁温度, K。

3 模型验证

长输热油管道沿线较长, 一般都为几十公里到几百公里, 管道敷设地形复杂, 所以难以实现在管道沿线上安装测温点。首末站位置上的管道更容易管理和控制, 测试相关的参数方便。由于管道内的油品温度是连续分布的, 无论管道沿线上的运行工况如何, 最终都将反映到末站的控制点上, 所以取首末站温度进行试验验证可以反映模型的正确性。取庆哈埋地输油管道首末站温度测试的部分数据与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 结果见表1。

庆哈埋地输油管道是从大庆油田起始, 穿越松花江至哈尔滨炼油厂的一条埋地管道, 其总长L=182.8 km, 管径为Φ377×7 mm。除穿江地带外, 管道均包有40 mm厚的聚氨酯保温材料, 管中心埋深1.5 m。以1999年12月31日庆哈输油管道输送的原油为例, 当时原油流量及各站之间油温均稳定, 油流在由管道起点流至管道终点的时间内, 首站的外输油量均为GV=258 m3/h。

由于管道穿越地带较复杂, 其中包括:

(1) 葡北首站至红河中一站之间长62.0 km的沼泽地势带;

(2) 红河中一站至凤阳中二站之间长62.1 km的耕、荒地地带;

(3) 凤阳中二站至哈站末站之间长58.7 km的泄洪区;

(4) 江南至江北阀室之间长1.5 km的穿江区。

由表1可见, 计算结果与测试结果相对误差均在3%以内, 满足工程计算要求, 验证了管道稳定运行时热力计算模型的正确性。

4 结论

1) 在考虑了恒温层及大气自然温度场影响下, 建立了热油管道稳定运行时热力计算模型;

2) 通过庆哈长输管道首末站温度的测试数据与模拟计算结果进行对比, 满足误差要求, 证明了模型的正确性。

摘要:在考虑了恒温层及大气温度年周期变化影响的基础上, 分别给出不同敷设方式下热油管道稳定运行时热力计算数学模型, 介绍了验证的方法, 测试管道首末站温度进行模型验证。通过模拟计算数据与测试数据的对比, 误差均小于3%, 满足工程要求, 证明了模型正确。

关键词:稳定运行,热力计算,数学模型,验证

参考文献

[1]李南生, 李洪升, 丁德文.浅埋输油管道拟稳态温度场及热工计算.油气田地面工程, 1999;18 (3) :22—25

[2]李长俊.埋地输油管道热力计算方法探讨.油气集输, 1992; (4) :14—19

[3]刘晓燕, 赵军, 石成, 等.埋地集油管道周围径向土壤温度场数值模拟.油气田地面工程, 2006;25 (12) :3—4

[4]刘晓燕, 张兰双, 徐颖.稠油集输伴热管道轴向温度及伴热效果影响因素分析.热科学与技术, 2007;6 (3) :224—229

服务过程模型 篇10

摘要:目前企业在计算波过程时将低压绕组作为接地体,计算结果过于严格,加大了成本开支。文章考虑低压绕组感应过电压的影响,建立了更接近实际情况的双绕组等值电路模型,通过实例计算和实验数据的对比,论证了模型的正确性与通用性,提高了电场的计算精度。

关键词:电力变压器;纵绝缘;电场;波过程;安全裕度

中图分类号:TM4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3)29-0007-02

变压器绝缘是衡量变压器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波过程计算作为设计阶段的重要环节,其精度一直是变压器企业关注的热点。由于绝缘结构过于复杂,因此,给电场计算带来很大的难度。以往的波过程模型计算的结果不能真实反映电场情况,基于此本文建立了一种新的波过程计算模型,并且以一台实际变压器为例进行了计算和对比,从而说明模型的正确性,新模型更接近实际情况,计算精度较高。

1 双绕组模型

现如今企业为了简化计算,计算波过程时仍然沿用传统的单绕组等值电路模型,该模型没有考虑低压绕组感应过电压的作用,以牺牲成本为代价,而且对电场的计算精度不够高,因此,本文提出了双绕组等值电路模型。双绕组等值电路模型如图1所示。其中,Lhn表示高压绕组的自感,Mhnj表示高压绕组的互感,Chkn表示高压绕组饼间电容,Chln表示高低压绕组间的电容,Lln表示低压绕组的自感,Mlnj表示低压绕组的互感,Clkn表示低压绕组饼间电容,Cltn表示低压绕组和铁心间的电容。

对图1所示的双绕组等值电路应用网孔电流法解方程,以高压绕组第一饼为例,网孔电流为ih1,根据磁通与电流关系式有,对整个绕组列网孔电流方程有:

其中K1至K3是由电感和电容组成的数学关系式,

V1(t)表示冲击电压。

2 计算实例

为了验证双绕组模型的正确性,本文对一台500kV电力变压器进行了波过程计算,计算结果如图2和图3所示。

从图2可以看出,低压绕组的电位梯度波动较大,最大值出现在绕组末端,但由于低压绕组是螺旋式绕组,且梯度幅值较小,所以低压绕组的安全度较大。图3说明全波作用时电位最大梯度出现在第20号油道附近,全波作用时双绕组模型计算的电位梯度值是8.05%,实验数据是8.18%;与实验数据的比较验证了双绕组模型的正确性。

上面是对一台普通的电力变压器进行的计算,其结果并不能说明模型的通用性,接下来为了说明双绕组模型的通用性,本文继续以一台结构较为复杂的换流变压器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注:上图中虚线代表实验数据,实线代表本文的计算数据。

3 结语

纵绝缘考核的重点是波过程计算,为了提高计算精度,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等值电路模型即双绕组等值电路模型。并且以实际变压器为例进行了双绕组模型下的波过程计算,通过与实验数据的比较验证了双绕组模型的正确性和通用性。

参考文献

[1] 郭颖娜,程为彬,王世山.变压器纵绝缘设计中冲

击响应电压分布的仿真分析[J].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2007,27(3):452-456.

[2] 谢毓诚.电力变压器设计手册[M].北京:机械工业

出版社,2009.

[3] 路长柏.电力变压器纵绝缘技术[M].哈尔滨:哈尔

滨工业大学出版社,1990.

[4] 李道明,曲渝.变压器冲击电压分布计算在纵绝缘设

计中的应用[J].郑州大学学报,2003,24(4):

28-31.

[5] 朱英.快速暂态过电压及其在变压器绕组上分布的分

析与计算[D].沈阳工业大学,2007.

[6] 路长柏.电力变压器纵绝缘[J].黑龙江电力,2003,

25(1):8-10.

[7] 顺特电气有限公司.树脂浇注干式变压器和电抗器

[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5.

[8] 陈慧丹,刘晓玉,陈昊.纳米硅/铝氧化物杂化聚酰

亚胺薄膜电性能研究[J].绝缘材料,2008,41

(6):37-40.

[9] 林福昌.高电压工程[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

2006.

[10] 刘建军.500kV电力变压器绕组波过程计算与分析

[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2008,4(4):330-333.

[11] 李众祥.变压器线圈冲击分布测量的研究[D].华北

电力大学,2001.

[12] 陈尔奎,李强,刘文里,等.简易冲击电压分布计

算软件的设计[J].变压器,2004,41(9):26-30.

[13] 孙海峰.VFTO作用下变压器绕组中波过程及谐振研

究[D].华北电力大学,2004.

[14] 张喜乐,梁贵书,孙海峰,等.VFTO作用下变压器

绕组的过电压计算[J].高电压技术,2005,31

(8):4-6.

[15] 梁贵书,张喜乐,王晓辉,等.特快速暂态过电压

下变压器绕组高频电路模型的研究[J].中国电机工

程学报,2006,26(4):144-148.

上一篇:发展目标的继续教育下一篇:数码黑白胶片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