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人是目的

2024-05-16

他人是目的(精选四篇)

他人是目的 篇1

一、重要他人的概念

重要他人是美国社会学家米尔斯在米德的自我发展理论的基础上首先明确提出的一个概念。对于学生来说,重要他人可能是自己很喜欢、很要好的同学或朋友,也可能是与自己有血缘关系的家庭成员,还可能是自己仰慕已久的某个伟人或领袖,等等。

根据《教育大辞典》中的解释:重要他人,是对个体的自我发展(尤其是在儿童时期)有重要影响的人或群体,即对个人的智力、语言及思维方式的发展和对个人的行为习惯、生活方式及价值观的形成有重要影响的父母、教师、受崇拜的人物及朋辈团体等。美国的米德在《心灵、自我与社会》中首先暗示,后加以发展的一个社会学基本概念。个体社会化的主要因素之一。

二、重要他人在个体成长中的重要性

根据吴康宁的研究,重要他人可以分为两个层次:互动性重要他人和偶像性重要他人。

互动性重要他人是学生在日常交往过程中忍痛的重要他人。偶像性重要他人是因受到学生特别喜爱、崇拜或敬佩而被学生视为学习榜样(或楷模、范型)的具体人物。两者的区别在于:互动性重要他人,是与个体的现实生活直接联系的,与个体有互动活动的,是个体的互动对象。偶像性重要他人,一般是脱离个体的具体生活,多在精神、价值观上影响个体,不是个体的互动对象。但是,两者都对学生的成长有着很大的影响。 根据重要他人对个体影响的发展方向,我们可以把重要他人分为:良性重要他人和恶性重要他人。既是影响个体朝好的方面发展的重要他人与影响个体朝坏的方面发展的重要他人。

三、教师成为学生重要他人的途径

学生在学校中的主要任务是学习知识和掌握各种技能。 在这一方面教师本应成为学生的重要他人,但是由于现实生活中教学方法和学业压力等各方面的原因,教师对学生知识方面的影响逐渐泛化成制度安排下的机械的影响源。教师在学生的生活中,最主要的角色职能是传道、授业、解惑。而当今的师生关系已逐渐淡化为一个以制度安排为前提的被动的知识传递关系。越来越多的学生把教师视为一种权威而与自己的生活隔离甚至独立起来。这样,就给教师的工作带来更大的障碍,教师期望影响学生的目标也逐渐苦难起来。那么教师该怎样改变这种现状,成为对学生有重要影响的重要他人呢。

一是用心倾听,寻找真实的学生个体 。

作为学生,在学习生活中,会有各种各样的学业、交往、情感等问题。他们很希望找到一个倾诉的对象。据调调查,更多的学生在遇到各种烦恼、问题时选择找父母、朋友倾诉,而不是老师。这样,教师首先就丧失了可能影响学生的机会,更别提成为有重要影响的重要他人。那么,作为教师本身,应将其自身的教师角色亲和化,而不是过分塑造自己的教师形象而与学生拉开距离。这样,教师才能缩小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才更可能听到学生内心深处的声音。所以教师也要下一番工夫, 使学生愿意找自己倾诉。

二是用行动引导,树立教师的模范形象。

学生处在心智发展阶段,对于所遇到的问题和经历的事情都不能成熟冷静的处理和解决。在做人和做事上,还需要很多人的指导和帮助。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模仿心态较强,教师应以自身的行动来引导学生。并在学生的心目中树立自己模范的形象,以使自己更好地影响学生,最终增加成为重要他人的可能性。如:在是非的判断上,教师可以通过自己对一件事情的判断与处理来影响学生。教师可以对学生打架事件进行分析和处理,并征求学生的处理意见,通过学生的想法和自己想法的碰撞来影响学生。

三是用教育代替批评,让学生找到自我。

教师与学生相处的过程中,不只是简单的知识的传递,也是一种社会交往。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以真诚的心对待每一个学生。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每个人在不同阶段的有不同的需要。教师需要深入了解各阶段学生需求的特点,并结合学生自身的特点和情况,以教育的方式与学生沟通,为学生解决问题并帮助学生克服困难,找到自我。

善待他人是和谐之本作文 篇2

——题记

因为有善待他人,使世界更和谐,因为有善待他人,才有魏征的:君子扬人之善,小人讦人之恶;因为有善待他人,才有张九龄的:记人之长,忘人之短;因为有善待他人,才有红楼梦中的:得饶人处且饶人。

因为有善待他人,才有千古流传的一百单八将。著名的一丈青扈三娘,在宋江三打祝家庄时,将她全家毙之;可她有颗善待他人的心:记人之长,忘人之短。所以才有一百单八将的美丽传奇。

清代宰相张英和叶侍郎毗领而居。叶家修墙占了张家三尺地面,张家夫人为此修书送至京城张英处。张英以诗回复老夫人: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张老夫人接信后即下令家丁将院墙让出三尺,叶家甚感惭愧,也将院墙后退三尺。

著名人物韩信,受人于:胯下之辱。可当他取得成就之后,不但没有报复,反而还加奖此人,说当初如果没有你的鞭策和激励我就不会有今天的成就。这正是因为他有颗善待他人的心,真是得饶人处且饶人。

正如屠格涅夫所说:“不会宽容别人的人,是不配受到别人的宽容的。但是谁能说自己是不需要宽容的呢?”

三国时的刘玄德三顾茅庐,一次又一次遭到诸葛孔明的拒绝的.他,不但没有用自己的权位来压制孔明,而是去善待这一切。终是黄天不负苦心人,他的诚心与宽容使孔明拜在他的膝下。真是一位:额上能跑马,肚里能撑船的长者。

可见,我们的生活是离不开这种善待他人的品性的。真可谓是:善待是对文明的唯人考验。请大家闭上眼想想没有善待,那么这个世界将会怎样呢?那将是一个黑暗无比,比地狱还可怕的世界,敞开心扉,让这些大地承受不住的东西,胸怀可以容纳吧!

他人是机缘 篇3

我们注定要生活在人群之中,尤其是在学生时代,不得不长时间地让自己处于高密度的群体里。

说人与人之间的相聚都是缘分,这样的话貌似太老套了。王菲把一首《传奇》唱得深情款款:“只是因为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可是她的御用词作者林夕却在一篇文章里毫不客气地写道:“去你的传奇!”当然,林夕是在讥讽一些人把自己碰上的一点小哀愁看得如同“传奇”般的矫情之态。不要说什么“传奇”,不要唱什么“you are my destiny(你是我的宿命)”,很多问题的产生,并非因为在人群中多看了谁一眼,而只是因为在人群中多待了几年。

“给你一件仙家法宝,你要什么?”钱钟书和杨绛不约而同地想要隐身衣。有了隐身衣,就可以逃离人群,摆脱羁束,这样一来也会少了许多烦恼,多了无量自在。平日里,我们脑海中可曾闪过想要一件隐身衣的念头?很可能。我有一个大致的印象,今天的中学生所遭遇的大多数烦恼,都来自群体中的相处之道。交不到朋友,烦!朋友不理解自己,烦!被同学轻看,烦!摆脱不了同学纠缠,烦!得不到老师的重视,烦!总之,是在为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亲疏远近和相处方式上的乖离或失当而烦。当同学旁若无人地边看书边拿笔敲击桌面,发出烦人的“嗒嗒”声时;当同桌考试时小气地拿手遮挡,以防旁人偷看其答案时;当某些人结成小圈子,有意把自己排斥在外时;当曾经最好的朋友流露出那点私心,被自己识破时……你可能很想穿上隐身衣,从人群中疏离超脱出来。没有隐身衣,哪怕拥有一片自己的小空间也好哇!在那小空间里,可以不必考虑别人的眼光和判断,不必在乎别人的态度和做派,只需做一个完完全全的“我”。思君令人老,逼仄让我烦,我欲乘风归去,来去无牵挂,哦耶!

这一切都是真的吗?他人真的是“地狱”?

有位老师跟我讲过这么件事:一位母亲对于自己孩子即将入住学校宿舍开始集体生活满怀恐惧。她一再找到老师提出延迟入住的请求,理由是怕自己胆小内向的孩子被宿舍里的同学欺负,怕他与陌生人相处一室不知所措,等等。老师只能摇头叹气:“其实,错过开学时大家刚入住宿舍时那种生涩而新奇的体验,是一个不小的损失。一群孩子从最初的陌生到熟识,慢慢觉得自己是群体中的一员,进而寻找到趣味相投、心灵契合的朋友,是生命成长过程中无比重要的一课。哪怕在这个过程中有些龃龉甚至冲突,也不能销蚀一颗颗心灵经由迂回、反复而不断趋近所带来的美好体验呀!”

置身群体中,当然会有困扰,但人群也能带来慰藉。与在人群里磕磕碰碰的烦恼相比,孤独和凄清也许是更难消受的滋味。

没有他人,就不会有心灵的吸引。没有伙伴,就没有值得一提的故事。

我中学时有位同学,因为数学成绩特别优异,受到格外关照,班主任将他单独安排到一个有播音设备的房间,他需要做的只是每天定时播放音乐。对于他的特殊待遇,我们一干同学一直愤愤不平。可是毕业后某次聊天时,他告诉我们,入住播音室不久,他就想回集体宿舍,只是已势成骑虎无法回归。无独有偶,我大学时一位师兄的情形与此颇为相似,他蒙系领导器重,独自占据了电视间。他说,看上去自己好像挺占便宜的,其实却失去了与同学零距离相处的机缘,整整四年他都没有与同学建立起亲密关系。哪怕是吵吵闹闹,哪怕是为了熄灯早晚而产生的别扭,也跟那些坦诚相见的寝室“卧谈会”一样,都是火热青春岁月里最值得铭记和珍藏的故事啊。我相信他的遗憾是真实的。

期望同学之间、朋友之间经历的一切都完美和谐,无异于痴人说梦。谁理谁,谁不理谁,爱理谁理谁,无所谓,心里却又放不下……类似的戏码总是要上演的,青春期里那点说不清道不明的少年心事不断发酵,又不断沉淀,酿造出又酸又甜的滋味。也许有一天,你在对群体生活感到烦闷之余,会有一瞬间的恍惚:这些与我的命运发生了交集的人,是因了怎样的机缘巧合聚到了一起?当这样的恍惚感来临时,盘踞你内心的低气压也许已悄然消散了,对于群体,对于他人,你不但会少了许多苛责,多了几分包容,甚至会滋生出一种莫名的感动。

机缘,或者缘分,无论你信还是不信,它都在那里。缘分不是一种宿命,它是由无数的偶然堆积而成的更坚硬而巨大的必然。无论是同学还是朋友,有缘才有聚。我有个朋友说过一句话:“命运就是你身边的人。”既然如此,那么即便在最狼狈的时刻,在最糟糕的境遇,也希望聚在一起的每个人都能相视而笑。“人”的一种哲学表达原本就是“此在”或“缘在”(Dasein)。

记得这样的句子吗?——“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所要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的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那也没有别的话可说,唯有轻轻地问一声:‘噢,你也在这里吗?’”

张爱玲那篇仅342字的文章,有一个题目,叫作《爱》。

为他人服务是快乐的作文 篇4

以前,我在饭店吃饭,总是看见一个服务生为我们清理剩菜和垃圾,多脏啊!那时的我想:我以后一定不要做这种事,多恶心呀!

可是,现在我改变了想法,就是因为这次军训!

记得有一次用餐,餐厅里面都会让几个人先进去,为大家端菜、盛饭,为大家服务。轮流了几次,马上就是我当上了这辛苦的桌长了,我被菜、汤的温度烫得手似乎冒烟,却不敢撒手;我的脸被热气蒸得像一只红苹果。不仅如此,我还要根据每个人的饮食习惯,给他们合适的饭菜。这让我的智力严重“受损”,才好不容易盛好饭菜。

这还不算苦呢,更厉害的还在后面!

吃完饭,残留的骨头、掉下的饭粒、剩余的菜汤,全要桌长负责清理,这可不累死我了,平时在家都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呀!我左忙右忙、东跑西跑、汗流夹背,可是看看收拾干净的桌子,我像吃了蜜一样,甜甜的笑了。一点没有恶心,一点没有后悔,因为我得到了同学的`赞扬,得到了老师的认可。没有爸爸妈妈的照顾,我也能做,我也能帮助别人,我懂得了什么是快乐,什么是幸福。

幸福是靠尽自己的义务,为他人服务才能换来的,这让我改变了自己原来的看法??一个错误的看法,不仅仅是科学家、消防员、警察、医生……对大家是有贡献的,平凡的人也有发光的亮点,只要为别人做了有益的事情,就是把世界变得更美好、更强大。

上一篇:英语的禁忌语下一篇:明信片旅游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