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学习的意义

2024-05-07

文化学习的意义(精选十篇)

文化学习的意义 篇1

(以上数据均来源于苏州市吴中区教研室和2008年9月24日苏州市教研室教研员袁卫星《2008年语文高考试卷分析报告会》)

详实的数据反映出严峻的现实问题:江苏卷古文阅读部分的比重极大, 但学生的得分又普遍偏低。高考对古文阅读部分的重视度在逐年加大, 而文言文教学的实际情况却是极其低效。这着实令人费解, 更引人深思。造成文言文教学低效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 教育观念的偏差。

2009年高考《考试说明》对“古代诗文阅读理解”部分提出四项要求: (1)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2)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3) 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4)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1) 这里的“理解”的度如何定, 不少教师心中无数。在文言文教学中, 以读懂一篇课文为目的, 不重视文言文语言知识规律的总结, 不重视课外迁移, 更为严重的是根本不重视文言文的教学与现代文教学的联系, 把古文看作是游离于现代文之外的一个个体, 成了为教文言文而教文言文, 没有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由此造成文言文教学支离破碎的局面。

2. 教学手段的粗糙。

(1) 串讲之风盛行。教师们普遍反对用“串讲”的方式进行文言文教学, 但实际却依然是“串讲”风盛行, 有的老师用新教法开公开课, 下一节课依然要用老方法上课。

(2) 过分依赖译文。教师人手一册的《教学参考用书》, 凡是文言文均有译文。拿到手一篇新的文言文, 很多老师也都是第一时间找译文。更糟糕的是学生手上也有参考书, 这些资料大多与现有教材配套, 因其内容的详尽和权威性而迎合了学生的畏难心理, 受到学生和家长的推崇, 可是上文言文课时, 学生只看参考书, 不听老师讲课, 结果书一合上, 什么都不知道, 什么题都不会。

(3) 不考就不教。实行苏教版新教材以来, 凡是打星号的文章, 老师们往往会偷个懒“按下不表”, “反正不考”呼声甚高。2009年《高考说明》仍然将《诗经·卫风·氓》这篇课文明确列为必考课文, 这一下子引起了很多老师的不满, 也给学生造成了很大的困扰, 因为在很早以前, 很多老师就没有对这篇“新教材里没有的高考必考课文”向学生作任何的要求。

3. 教学形式的单一。

“满堂灌”“填鸭式”的传统教学方法已被实践证明是一种效率低下的教学方法, 逐字逐句翻译的传统的教学模式把老师置于教学的主体地位。在这种模式下, 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 学生的参与性和师生的互动性很弱。就像王力说的:“讲一篇懂一篇, 不讲就不懂。” (2) 而我国古代文化的瑰宝, 文质兼美的篇章, 内容丰富多彩的教材, 则被定格成了生产流水线, 这样的课堂教学何谈情趣何谈活力?

二、走出迷津:学习文言文与承继文化传统

1. 概念的明确。

什么是文言文?第一个“文”, 是书面文章的意思。“言”, 是写、表述、记载等的意思。“文言”即书面语言, 是相对于“口头语言”或“白话”而言。第二个“文”, 是作品、文章的意思, 表示的是文种。“文言文”的意思就是指“用书面语言写成的文章”, 它在先秦两汉时期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 是我国古代典籍文献所使用的一种最基本的书面语言形式。 (3)

什么是文化?庞朴认为, 文化“指的是支配千百万人的习惯和力量, 可以说是一种集体无意识, 是一种潜意识” (4) 。而所谓文化传统是被传递继承下来的, “一般是指民族的、支配千百万人的这样一种观念和力量, 那样一个习惯势力或者说那样一个惯性, 它是人们在日常生活当中所遵循的那么一种模式, 人们遵照它而行动, 但是又不能意识到它的存在的这样一种精神力量” (5) 。“传统是主客体之间的一种关系”, “是由语言传下来的, 并以语言为媒介, 使过去和现在融为一体。” (6)

2. 关系的梳理。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把语文课程的性质表述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且在论述语文学科的地位和功能时指出:“高中语文课程……要为造就时代所需要的多方面人才,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增强民族创造力和凝聚力发挥应有的作用。”语文学科的性质和功能决定了语文学科具有很强的民族性和文化性:“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 体会其中蕴含的中华民族精神, 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作品的内容价值, 从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 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 (7)

因此, 学习文言文, 就是学习我们的民族语言, 是中华民族持续发展的需要, 古典诗文教学直接关系到民族文化传统的继承。文言文教学在历史的实践过程中, 积累了大量宝贵的教育经验和理论, 更重要的是, 语文尤其是古文, 一向就是传统文化的载体, 我国的教育要走向现代化, 就非重视文言文教学不可。文言文教学必须形成完备的学科体系, 唯其如此, 才能充分发挥“文化载体”的作用, 更好地继承民族文化传统。

参考文献

[1]钱梦龙.文言文教学改革刍议[J].中学语文教学, 1997 (4) .

中国古代文化的意义_学习传统文化 篇2

一大堆古代的思想文化也能得到集成,我个人比较喜欢老庄的思想,无为,不过我的看法很多人可能错误理解了无为的思想,觉得无为并不是什么都不去做,我个人的观点无为的思想就是顺其自然,就像汉初的无为,那并不代表什么都不去干,而是休养生息,抹平战乱的伤痛,顺其自然,反而能收到好的效果,主流的当然是儒家思想,我个人看法,觉得虽然孔子被抬的很高,但是他的思想很大程度上变味了,孔子是个全才,他个人也是择主而事的典型例子,后来成了忠君思想家了,形象颠覆有点大啊,他是主张为官的,不过在官位上要能贯彻自己的思想,教化百姓,为百姓谋福利,现在的官员显然继承的不是很好啊,孔子最心底还是很喜欢简单的清净的生活的,但是好像这一点被忽略了,觉得孔子身上很多好的闪光点被继承了,但是更多的是被统治者用来传播忠君思想了,多少有点可惜,如果说影响大的话,应该说的更明确点,应该说是董仲舒重新定义后的论语对现在的思想产生了重大影响,不然是有歧义的,不过乱解读也错不到哪去,毕竟论语的书已经写好了,只是各人的看法不一样而已,觉得现代的社会还是应该去学那骨子里面的东西,而不是去钻那外面的牛角尖。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一观点我个人看法是觉得不科学的,什么叫糟粕呢?糟粕怎么定义呢?又是什么指精华呢?这个是很难说清楚的,至少我觉得现在很多人至少对精华和糟粕的分类不是很清楚,红楼梦是精华,金瓶梅那就是糟粕了,这种观点是不对的,我觉得是那种不符合历史潮流的文化,才能真正定义为糟粕,比如裹小脚,早就不和历史潮流了,给糟粕定义的应该是时间。更好的继承古代优秀文化肯定能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带来好的发展。

僻字的文化意义 篇3

该类电视节目的看点就落在那些生僻的字和词语上,中学生们写出如此艰深、笔画繁复的汉字和冷僻的词汇,让人惊羡,同时也自愧弗如。想到自己初中的读书生活,花在书本上的时间不多。不过,即使没有“文化大革命”之前“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氛围,也会让语文和外语都不在幼稚的学子们的视野内。“文革”后出国渐热,学外语又成为主流。母语虽然重要,只是它像水和空气,充盈在我们周围,不到匮乏时,不会感觉它的存在。如今“汉字听写”这类竞技节目,似乎让人们重新感觉到了汉字的存在,特别是那些容易犯错的字在提醒着我们的疏忽和无知,正所谓活到老学到老。

当然,就汉语言文字而言,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的地位也是不同的,自己年轻时的错觉,以为现代汉语的功能只是为了帮助我们准确地划分句子成分而已,一点也不实用。语感好,会写文章,会表达即可,何必要知道什么主谓宾补定状?相比之下,古代汉语的老师更让学子敬佩一些,因为觉得他们有学问,那些难理解的古文,一经老师的指点,便豁然贯通,打开了一扇通往神秘幽远的历史的大门。

在“汉字听写”比赛中,情形也如此,那些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字和词,并不受青睐,因为它们太普通了,似乎人人都会,比赛的意义就是看那些学生能不能够写出前人曾经使用过的、高难度的字和词。所谓高难度,就是在现代汉语中不常见,或者难得一见的字和词:比如“捍蔽”、“溪刻”,还有“唼喋”、“觳觫”等等。这些远离我们、脱离日常生活的词,现在露出了芳容,它们躺在某些古代的典籍和文献中,或者在文学作品的某个不起眼的角落,如果没有这类竞技节目,我们可能一辈子不会光顾,它们也没机会光临。

人们有理由质疑出题人的意图,那些古怪冷僻的字词除了难倒学生,在最后关头起到淘汰一部分比赛者的作用,还有什么其他意义吗?即除了比赛上的意义,还有深刻一点的文化意义吗?

所谓冷僻的字和词,是由于在日常生活的交流中不常用而逐渐退出人们视野的,有点自然淘汰的意味。当然,说淘汰是相对的,因为说不定什么时候它们还会回到我们的语言生活中,就比如“囧”(jiǒng)字,“槑”(méi)字,还有“烎”(yín)字,等等,而今又回来了,成为网络热词。

经济学中有所谓长尾理论,认为只要存储和流通渠道足够大,那些需求不旺或销量不佳的产品共同占据市场的份额可以和那些一时热销的产品所占据的市场相等,或甚至更大。其实文字学中也有长尾。专家们制定的《汉字应用水平测试字表》是五千五百个字,里面根据难度,还分成甲、乙、丙三个字表。其实,我们的常用汉字不过三四千个。与常用汉字相比,《康熙字典》中收的四万七千多字,就是很长很长的长尾。据说《鲁迅全集》总共用到的汉字是七千七百来个,这是二十世纪作家中最有学问、用汉字最多的文学巨匠,即便这样,《康熙字典》中还剩那四万来个字没有动用。但就是那没有动用的四万来字,保证着那几千常用字的意义。海明威喜欢用冰山理论来形容文学创作,露出水面的八分之一和水下的八分之七构成厚积薄发的态势;也有人喜欢用冰山理论来形容意识和无意识,意识的部分远小于无意识,并被无意识所包围。其实,用冰山理论来说明常用字和生僻字的关系也很贴切,常用字必须浸泡在十倍于它的庞大字库中,才能时时焕发出其活力。

我以为能挥洒自如运用三四千常用字的写作者,基本了解和掌握的汉字应该在五六千字以上,不过,自从赵元任等在汉语中引进语言学概念的“词”以来(在《马氏文通》中,还是以名字、代字、动字、状字来表述的),我们似乎应该强调掌握一门语言的熟练程度是和词汇的拥有量相关的。虽然很难说一个掌握几千汉字的人究竟拥有多少词汇量,但是汉语的词汇掌握和汉字的熟习是分不开的,在汉语书写中,由于汉字意义的相对稳定,组合起来容易衍生出许多新词。例如被称为“文起八代之衰”的韩愈,是“横空盘硬语”的文章大家,在一篇文章中就可创造出许多新词,如“爬罗剔抉”、“刮垢磨光”、“贪多务得”、“细大不捐”、“补苴罅漏”、“张皇幽眇”、“含英咀华”、“佶屈聱牙”、“同工异曲”、“动辄得咎”等,这些书面语词,阅读起来过瘾,只是不太容易进入口语。但这些不易成为口语和流行语的“文言”,虽然应用的机会不多,有时反倒是有长久的生命力。

观看“汉字听写大会”之类的电视节目,人们惊奇的是这些青涩的学子,怎么会记得那么多佶屈聱牙的字和词。答案似很简单:潜心钻研,反复记诵默写。问题是为何肯花功夫在这上面,有这个必要吗?在回答有无必要之前,或许应该先问问他们有无兴趣,问题自然在于兴趣。年轻学子求知若渴,特别是对那些有难度和深度的对象,怀有一种好奇,怀有一种朦胧的敬意。其实许多书本知识在日后的人生旅程中可能是无用的,因为不能直接派上用处,但是它们在激活个体精神方面不可小觑。曾经看过一部美国电影《阿基拉和拼字比赛》,阿基拉是黑人子弟,参加英语拼写比赛,从学区一路比拼,杀到华盛顿。最后名列前茅的竟然是她和一名亚裔学生,缘由也正在于此。他们的精神力量由此被激发,他们的才智得到认可,尊严得到维护。

我们这些节目在多大程度受到英语拼写比赛的启发,笔者没有做过比较,但是以竞技的方式来提高人们的学习认知兴趣或观看兴趣,是其背后共同的法则。当然支撑兴趣的,还在于其丰富的内涵和营造的特定情景。这些生僻的文字,各自联系着独特的意义和被人遗忘的蕴含,翻检这些字,似找回了或者说开辟出新的意义空间,某种意义上也能理解为传统文化在当代的重新激活。

单个地说,哪些僻字对今人有意义,或者说“汉字听写大会”所光顾的那些生僻字对现代汉语的发展有什么特别的功用,那是无稽之谈。因为脱离了日常生活语境,脱离了特定的语境和语用,文字是没有固定不变的意义,也难说今后会派上什么用场,但是所有的文字都记载了先人的生活历程和开拓精神,反映了我们祖先的创造能力。那些得以留存的生僻字词,记录了我们古人的各种探索和尝试,也表明人类文化演进的复杂性和不可通约性。文化的发展是创造和淘汰并行的,淘汰的旧文化有时在某些境遇中,又重新露头,成为文化焕发活力的新因素,文化神秘的伟力有时就缘于偶然性和突变性之中。

这一点从对汉赋的评价的转变上也能说明一些问题。

当年的文学史课,从阶级论或民粹论立场出发,说到汉大赋,基本上是略过,或批判其辞藻繁缛堆砌、过分铺张扬厉而又内容空洞,或批判其讽一劝百,宣扬了封建统治阶级的奢靡生活,等等。后来的研究者,重新肯定了其开拓性和创造价值,以及在修辞和文学表现力方面的努力。汉赋的铺张自有汉赋的道理,一位台湾作家说得好,正如“《百年孤独》开头写,那个时候世界太新,一切还没有名字,必须用手去指。汉赋便是兴高采烈地指述新物新事,不厌其烦地详绘凡百细节,成段成篇列举出声、色、犬、马,不为什么,只因为喜欢”。

我想,随着汉字听写比赛的深入,汉赋中古奥冷僻的词语或许也会不甘寂寞,纷纷登场?当然很难说这么做,一定是好或者不好,因为许多现象不必轻易做价值判断。作为一档竞技节目,我认可这样的说法,即听写那些相对常用的而又容易读写错误或互相混淆的词语,对于规范我们的语言更有帮助。毕竟僻字不是为了竞技节目而存在。“汉字听写”比赛只会时兴一阵,而僻字作为人类文化的化石,会长久流传下去。

没有进入日常生活用语的僻字,像是古董,古董除了年代久远,也有奢侈的意味。古董的价值是不确定的,不过对于收藏者来说,还有那么一段情怀。古董除了供摆设、观赏,大多数时候是压在库房,僻字的情形也相似,压在古文献和辞书中,难见天日。不过有些也许还能重新融入我们的语言交流系统之中,就因为它们是抽象的符号系统,在语用过程中会产生奇妙的变化。

若干年前,笔者拜读丘成桐的一篇演讲,丘先生幼受庭训,谈起中国古典文学如数家珍,他用古典诗词来描述数学的意义、数学的文采、数学的意境与情感,竟是那样贴切入微,一点也没有突兀冷僻之感。他说:“我研究这种几何结构垂三十年,时而迷惘,时而兴奋,自觉同《诗经》、《楚辞》的作者,或晋朝的陶渊明一样,与大自然浑为一体,自得其趣。”虽然这位数学大师申明,这只“关乎个人的感受和爱好”,但是他令人信服地展示了语言领域和数学领域之间奇妙的关联,对于我们理解数学中低维空间和高维空间之间的关系有深刻启示,同时也表明,地域化的文字语言和国际化的数学语言虽不能互相取代,却能互相辉映。

在当今西方的媒介理论中,有所谓热媒介和冷媒介的说法,据说前者如拼音文字清晰度高,后者如象形、会意文字清晰度低。这种武断的划分方式,真是令人吃惊。其实在某种意义上,世界历史的丰富性包含在语言的丰富性之中,当然也包含在那些僻字之中,僻字的产生和弃用,显示了文化演进的某种轨迹。从当下效用的角度讲,我们倡导语言文字的简便实用,但是不必为了简便实用而否决博大精深的古代文化。

论到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或许要被人嘲笑,如鲁迅先生所比喻,一个穷人往往自炫,说自己祖上曾经阔过。不过,祖上也确实阔过。只是最近几百年来的破落,使得志士仁人在自省的过程中,进行了由器物到制度、再到文化的自我批判的三个阶段。这三步中,前两步是面对当时具体的情景,批判容易击中时弊。到了文化批判这一步,就应该谨慎和具体分析,社会的演进是多种因素互动的结果,不能归于单一因子(由于文化概念的误导,人们会将“文化”作为单一因子看),即不能将今天的社会积弊归于两千年前的孔子或儒家文化,更不能检讨文化的得失,而自惭形秽到了要摒弃汉语言和文字这一步。比如上世纪有汉字拼音化的讨论。如果我们把古希腊语和拉丁语看成人类早期灿烂文化的一部分,有什么理由不把中国古代语言看成人类灿烂文化的组成部分?禁锢我们国人思维的不是中国古代文化或文字,而是只认某种文化为唯一正确者而屏蔽其他文化,不能吸收人类的整体文明成果。

像“汉字听写”这类节目反映出的汉字文化,其生命力不取决于外在的所谓客观规律,而是取决于我们的使用者!取决于使用者的生命力和活力。

文化学习的意义 篇4

当前,我国改革发展进入了深水区和攻坚期。所谓深水区和攻坚期,就是我们必须直面遇到的问题和矛盾,必须用勇气和智慧解决问题和矛盾,否则就无法推进改革,实现预期发展目标。那么,解决这些深层次矛盾、问题的勇气和智慧从何而来?对这个宏大的课题,本研究以深化改革为背景,在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层面,探讨学习哲学对提高干部文化素养的重要意义。

深化改革,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归根结底还是要落实到人,落实到人的思想、行动。有思想,才会有智慧;有智慧,才会有正确的行动;有正确的行动,才会达成预期目标。

现代化是西方文化自身逻辑孕育的产物。哲学是西方文化的精华。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积极吸收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成果。学习哲学对培养干部的理论思维、创新精神、规则意识有重要价值,对推进改革、促进发展有积极意义。

理论思维

现实工作中,有些干部不喜欢读理论书籍,看到政治理论、业务理论方面的书籍就头疼。甚至错误地认为,阅读理论书籍、开展理论学习是务虚的,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可以学,也可以不学。这种错误思想导致的严重后果是,只能用简单的经验指导工作,工作仅仅停留在肤浅、表层的层次,无法进入科学化的发展轨道。造成部分干部不喜欢理论学习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中华文化本身就不是擅长理论思维的文化。我国的传统文化是在农业社会基础上产生的具有天人合一特征的文化。传统文化以自然(土地)为根基,以人伦关系为指向,积极主动地投入自然和人伦的怀抱。“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所以,有些干部戏唱得很好、毛笔字写得很好、唐诗宋词晋文章背得很熟,但是缺乏理论思维,无法准确理清概念,无法透过现象看到本质。

现代社会是高度复杂的系统化的社会。干部理论思维缺失就无法适应社会管理工作要求。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学习哲学是锻炼干部理论思维素养的有效途径。

理论思维是一种抽象思维。最容易让人理解、最直观的例子就是事物概念的形成过程。比如,苹果这种水果,现实中我们看到比较多的总是红富士、红星、国光等具体的苹果。但是,将这些具体的苹果与具体的橘子放在一起比较时,我们能准确地指认出苹果。这就涉及从具体的苹果归纳出苹果这个抽象概念的过程。当然,这种抽象思维并不是西方文化的专利,包括中国文化在内世界各大文化圈也有这样的抽象思维。但是,只有发源于古希腊的西方哲学对理性文化做到了一以贯之。古希腊哲学在进行具体事物的类的抽象后,开始执著地探讨世界的本原。泰勒斯认为,世界的本原是水;阿那克西美尼认为,世界的本原是“气”;阿纳克萨戈拉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种子”;赫拉克利特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火;毕达哥拉斯认为,世界的本原是数;巴门尼德认为,世界的本原是“存在”;柏拉图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理念”。西方哲学追寻世界本原的过程,也有一个从具象逐步到抽象的发展阶段。更进一步,古希腊哲学家除了追寻世界的本原外,还企图掌握变幻莫测世界背后的规律。赫拉克利特首先提出了“逻各斯”的概念,他认为世界是有秩序的,用“逻各斯”指涉一种隐秘的智慧,世界万物的一种微妙尺度和规则。古希腊哲学认为,宇宙万物混乱的外表下有一个理性的秩序,有个必然的规则和本质的观念。这种理性精神在苏格拉底之后又从自然拓展到了人。苏格拉底说,未经审视的生活不值得过。从这里不难看出,为什么古希腊会出现亚里士多德这样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而其他民族没有?可以说,西方之所以有现代文明,就是因为继承并发展了古希腊的理性思维传统,把理性思维贯彻到了知识的各个方面。我们经常讲,要科学决策,要不断把握工作规律,提高工作科学化、专业化水平。学习哲学可有效提升我们的理性思维、科学思维素养。

创新精神

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把“创新”排在首位,把其重要性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实际上,这些年党和政府一直强调“创新”的重要性。之所以一直提、反复提,是因为对现代社会来说,创新是发展的动力,是一个人、一个家庭,一个集体,一个地区或国家存在、发展的理由和根据。对我们的发展目标来说,创新的氛围还需要更浓,创新性人才还需要更多,创新成果的影响力还需要更大。问题是怎样才能使创新根深蒂固、枝繁叶茂,形成郁郁葱葱的森林?创新需要人们富有创新精神,创新精神怎样培养?在这种问题语境中,广大干部给人们的印象是远离创新的,是按部就班、中规中矩。实际上,现代社会治理需要创新,专业技术人才也需要知识技术创新。一方面,因为现代社会快速变化的特质,现代社会治理本身就是一种挑战,这种挑战必须用创新去应对;另一方面,广大干部实际上代表着党和政府的形象,广大干部带头创新可引领社会风尚,影响、带动群众积极投身“万众创新”的大潮。对广大干部来说,培养创新精神,学习哲学是非常好的途径。

创新精神与哲学的本质是相同的,都是要求我们对世界、社会和人自身保持一份纯粹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都要求对现有思想和知识进行反思和批判,以求推陈出新。泰勒斯之所以被称为哲学之父,就在于他拒绝将人格神作为世界的支配者,开始以物理学家的眼光来审视世界。苏格拉底之所以被称为西方哲学的奠基人,是因为他创造了反思批判的哲学思维方式,提出哲学就是“认识你自己”,使哲学由对自然的探讨转向了研究人自身,实现了哲学研究由知识论向伦理学的过渡。苏格拉底在雅典的大街上高谈阔论,到处向人们提出问题。例如,什么是虔诚?什么是美德?什么是勇气?什么是真理?他的这种追问,就是反思批判,就是他的“精神助产术”,也是创新思维的核心内容。柏拉图之所以被称为西方哲学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是因为他继承了古希腊的思辨主义传统,开创性地提出了影响西方两千多年的“理念”论。怀特海说:整个西方哲学史不过是柏拉图主义的注脚。亚里士多德之所以被称为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是因为他“吾爱吾师,但更爱真理”,他把理性贯彻到了天文、动物、胚胎、地理、地质、物理、解剖、生理学等古希腊人已知的各个学科,一生撰写了170多部著作,被称为“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笛卡尔之所以被称为现代哲学之父,是因为他在西方近现代哲学史上,率先提出了唯理论原则,认为人的知识不是来源于感觉经验,而是来源于理性,理性的演绎法是唯一正确的方法。他提出“普遍怀疑”的口号,发现唯一可靠的事实是:他自己在怀疑,于是有了“我思故我在”的名言。康德之所以被称为德国古典哲学的开创者,是因为他考察了人的理性能力所能应用的范围和界限。他的三大批判分别要回答的问题是:我知道什么?我应该做什么?我可以希望什么?尼采之所以被称为西方现代哲学的开创者,是因为他瞄准理性主义的弊端,主张唯意志论的强人哲学。西方哲学2000多年来的发展道路,是一环扣一环,在一代又一代哲学家不断对前人学说进行反思批判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每一个阶段都有开创性的贡献。学习哲学,学习反思批判的思维方式,有利于培养广大干部的创新精神。

规则意识

谈到规则,我们马上想到的是法律法规、政策要求、办事程序等。这些的确是规则,在这个意义上,广大干部所处的环境,每天所做的工作,从决策体系、执行体系到监督体系,都是在按照规则行事。这里所讲的规则,是除了以上这些外一个更一般意义上的规则。

现代社会的重要特质就是快速发展。现代社会快速发展的原因是现代社会中的每个人都在表现自己,每个人通过表现自己申述自己存在的合法性理由。这就关涉现代社会的另一个特征———主体性。广大干部特别是窗口单位的干部,应深有感触。干部按照制度办事,所服务的群众却总是有这样那样的意见。其中就是涉及一个政策或规则的制定问题。在现代社会,政策和规则的制定实际上就是说服的过程、妥协的过程、各方意见统一的过程。干部不能高高在上,自我感觉良好地发号施令。对一件事情,政府的出发点与其所服务的群众的自我需要不一定相同,不同的群众之间也有不同的意见。所以,干部不能也没有必要大包大揽地做各种决定。面对一项管理事务,可引入有代表性的服务对象、引入行业组织,没有行业组织,甚至需要有意识地培植行业组织,参与管理、政策和规则的制定。让利益攸关方共同参与政策制定的过程,有利于减少政策执行的阻力和成本。学习哲学,可有效培养广大干部的规则意识。

康德登上历史舞台的时候,面对着经验论与唯理论的激烈斗争。经验论从实验科学出发,主张一切知识都来源于感性经验并且以经验为基础,他试图通过对经验的归纳概括出自然法则。唯理论则从理论科学出发,认为感觉经验归根到底是个别、相对和偶然的,因而不足以充当普遍必然的科学知识的基础,所以知识乃是由一些理性固有的天赋观念推演出来的。康德主张“调和”经验论和唯理论。他一方面同意经验论的原则———一切知识都必须来源于经验;另一方面,也赞同唯理论对经验论的批评———对科学知识来说仅有经验是不够的,它们的普遍必然性只能是先天的。康德说:人们的认识是通过感性的先天形式、知性的先天形式、理性的先天形式实现的。也就是说,对象必须符合主体固有的认识形式,对象才能被人们所认识。康德用感性的直观形式(时间、空间)、范畴(先验逻辑的范畴表)、先验统觉、时间图型、现象、本体、理念等一系列概念,经过严密繁复的论证,说服人们接受他的观点。康德认真听取不同意见,用缜密论证说服人们接受其观点的做法,成就了他伟大哲学家的地位。让—弗朗索瓦·利奥塔尔在《后现代状态:关于知识的报告》的《引言》中说:“此书的研究对象是最发达社会中的知识状态。我们决定用‘后现代’命名这种状态。这个词正在美洲大陆的社会学家和批评家的笔下流行,它指的是经历了各种变化的文化处境,这些变化从19世纪末就开始影响科学、文学和艺术的游戏规则了。”让—弗朗索瓦·利奥塔尔认为,现代性标志着一种“元叙事”,即“宏大叙事”,它是一种“确切地是指具有合法化功能的叙事。”利奥塔尔正是对这些“元叙事”“宏大叙事”提出质疑,认为它们自身的合法性都有待论证,更不要说其赋予合法性的思想意识、价值规范、制度形式和权力运作模式的合法性了。利奥塔尔说:“我们可以把对元叙事的怀疑看作是‘后现代’。”在后现代的叙事中不再有“伟大的英雄、伟大的冒险、伟大的航程以及伟大的目标”。后现代的叙事遵循“语言游戏”原则,强调语言的异质性,语言粒子的语用学和我们对不可通约的承受力,以在误构的悖论中求得知识的更新,主张只以片段的方式建立体制,提倡局部决定论。后现代思想以尼采为源头,以非理性为特征。后现代思想更多的时候是一种艺术思潮。但是,它们也向我们标示了现代(后现代)社会思想的多元。对广大干部的启示是,在工作中,即使在做一件我们认为像黑格尔辩证法三大规律一样正确无疑的事,也要像黑格尔一样履行详尽论证和阐释的义务,因为任何的自以为是、刚愎自用在多元化的现代(后现代)社会都是在拔自己的桩脚,沟通和说服是现代社会的管理规则。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印发《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EB/OL].新华网,2015-10-19.

[2]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4.

[3]王明辉.何谓哲学[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5.

[4]张志伟.西方哲学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文化学习的意义 篇5

1奠定初中历史学习的基石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历史悠久。从我国的远古居民、刀耕火种的原始农耕到夏商西周的朝代更替,春秋战国的斗转星移。历史的脚步一直在前进,在历朝历代的统治变更、发展兴亡中我们都可以追随历史的脚步。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我们发现,教材是沿着历史时间轴在记载与叙述。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教师也应该遵循这一逻辑顺序来进行历史讲解。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这一阶段的历史学习尤为重要。这是他们追溯历史文化、发现历史文明的奠基一步。因为教师在进行总体教学时,一定要理清教材主要脉络和大纲发展,督促学生打好基础知识。初中一年级是历史知识学习的起步阶段,是孩子们第一次在学校教育下对历史有一个整体的认知和感受。而初中一年级的开篇章节的学习都是关于“历史朝代文化”知识的,比如在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这一章节中所涉及的内容主要是“我国境内的原始居民”、追溯“华夏之祖”的学习。这些都为学生初次接触历史点明了学习的方向。而在紧接着第二单元“夏商西周的兴亡变化”、“春秋战国的纷争”等小节的学习都与“历朝历代”有着紧密的关系,甚至可以说是围绕朝代发展来向学生们叙述历史事实的。这些“朝代”的准确掌握不仅可以让学生对历史学习有一个初步的感知、还能让学生在“朝代文化”的学习中感悟“秦王扫六合”的雄才伟略、聆听“大一统的汉朝故事”、熟知“匈奴与汉朝的和亲传奇”。这些都是“朝代文化”学习的相关知识、它们是学生学习漫游历史世界所迈进的第一扇门,也是打开这扇大门的“金钥匙”,更是以后学习历史的坚固基石。

2掌握朝代变更中的历史事件

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学生觉得历史枯燥难学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历史是一门需要大量记忆的内容。而且记忆的内容大多是一些比较“死板固定”、“没有规律可循”的历史事件发生时间、地点、人物等符号性的知识。发展的如夏、商、周建立的时间分别是多久、世界著名的青铜文明的发源地是哪里、秦王统一六国的时间和过程又是什么?这些问题之所以难记背后更深层次的原因是由于学生对中华文明与历史发展的整体脉络掌握不够清晰,对历史上的“朝代变更”的过程比较模糊。所以面对此种现象,教师更有必要强化学生关于“历史朝代”的学习。只有让学生在头脑里建构起历史朝代变更、发展的基本框架、并利用巧妙的教学让学生将历史上的著名事件、常考史事穿插在“历史朝代文化”的学习中,这样的.教学才是有意义的。教师要明白,我们所强调的“历史朝代文化”的学习是一个广阔、宽泛的概念。它不是只让学生接受单纯“历史符号”的课堂教学,而是由“历史朝代”这一基本面所折射出的相关点。比如说历史朝代文明的“发源故事”可以为一个发散点,比如说我们讲的历史朝代文化中的“伟人事迹”可以为一个折射点,比如我们所说的朝代变更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可以为一个历史“探究点”。而归根结底、这些“点”与“面”都是围绕历史事件来讲述的。因此教师在进行初中历史“朝代文化”教学时,一定要以“朝代发展”为主线、以历史时间段内发生的重大事件为支撑点、以丰富多元的历史故事为兴趣点来引导学生进行初中阶段历史的“起点学习”。教师会发现,当学生把这些具有丰富意义的知识性材料穿插到“历史朝代”中学习时,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轻松愉悦的闯过“历史朝代”的“枯燥考验”,还可以在意义建构中获得更多的历史知识。并且也意味着在以后的学习中学生也具有了将这种意义建构与联想的方法灵活的运用到自己的成长中。

3培养学生追溯历史文明的意识

作为历史教师,可以很直观明白这样一份使命:中华五千年的历史需要人来传承、五千年的华夏文明需要人来发扬。要使这样的期望变为现实,就必须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用“智慧教学”将这一具有前沿性理念和历史价值观传递给学生。要让学生知道,作为传承中华文明重任的“炎黄子孙”、作为肩挑历史兴衰的“少年大军”必须明白这样的道理:我们可以是为了追溯而了解历史、可以是为了探究而学习历史、也可以是为了发展而钻研历史,但绝不能是为了单纯的“学习”而学习历史。就拿我们今天“朝代历史文化”的学习来说,它就是一个很具有启发意义的教学。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可能有很多的教师在讲授这一章节的相关知识时,大多都只停留在了对学生的浅显的“记忆要求”和“背诵掌握”。其实这是不正确的观点。在素质教育的“高歌前进”背景下,教师又岂能不跟上“历史”的步伐?我们绝不能还是停留在过去传统思维方式和“历史教学观”上,我们要明白看似简单的“朝代文化”教学传递给学生的不仅仅是中国历史的朝代发展脉络与大体趋势,更重要的是,要求教师善于用历史上的史事发展和朝代变更这个小线索来引出学生探索历史“大方向”的热情执着与坚定信心。教师要知道只有做到了培养学生的“追溯历史”意识和“继承文明”的思想的教学才可能称得上是成功的“历史课堂”。

4结语

小费文化的管理意义 篇6

小费文化是西方社会行之有年的传统与习惯,简单的说,顾客在接受商家提供服务时,除了要支付服务报酬以外,针对提供服务的人员,还须额外支付的一笔报酬作为小费。小费支付金额的范围,可以从总服务报酬的10%算起,没有上限的规定,服务得好就给得多,服务得一般就意思意思给,服务得不好才可以不给!但这笔报酬是直接归属于提供服务的人员自己,而不是属于他们所在的公司。

小费(Tips)一词的来源,可以从它的四个字母来拆解认识,Tips代表四个字意,T就是To,I就是Insure,P就是Prompt,S就是Service,所以Tips整个字就是“To Insure Prompt Service”—确保获得立即的服务。在西方,顾客因为额外支付了小费,便可以获得立即且较高质量的服务或响应。

中国人到餐厅用餐,很习惯吃饱买单走人;而在以美国为首的许多国家,按菜单价格买单之后,另外要支付小费(或服务费)给服务你这张桌子的服务员。许多来自东方的顾客并不习惯给这笔钱,而在西方,如果你没有支付这笔小费,其实是对该餐厅或服务人员的服务予以否定,对较高质量的餐厅或服务人员而言,是一种污辱;甚至于有时候,因为顾客没有支付这笔额外的小费,服务人员还会追问是哪里服务不好。这笔小费,其实除了是对该服务的评价以外,也是服务人员很重要的收入,有时候,他们获得的小费会占他们总所得的70%以上。在欧洲,这种情况也极为普遍,一家五星级的酒店或餐厅,非常重视服务水平,自然会从小费的获得来看待餐厅的服务质量与顾客的满意度。

这种小费文化或小费制度的餐厅,与一般餐厅会发生什么样的差异呢?第一,服务水平较高;第二,服务意愿态度都较好;第三,服务人员较专业且资深。一般我们对于餐厅服务员的印象,恐怕都会认为他们都是些年轻小伙子、流动性较大、服务经验不足,甚至于不够专业。但在欧洲许多一流的餐厅,他们的基层服务人员,可能只是一位负责为顾客点酒水的人员,却经常是白发苍苍的老服务员极专业主动、不厌其烦的为你解说红酒或餐前、餐中、餐后酒的差异与口味选择—既专业又能达到促销的目的,这一切只因为“小费文化”。

许多CEO总是向我抱怨,说他们的员工动不起来,工作不够努力认真,我就会把“小费文化”的故事告诉他们。我当然不是说在一般公司要发“小费”,但对于执行力不够,动不起来的公司、部门或个人,他们一定有一个制度上最根本的问题,那就是固定性或保障性的收入占比很高(全薪或底薪),而变动性或激励性的收入占比过低(奖金或分红)。固定性或保障性的收入,事实上是反映劳务付出、法令规定、生活物价水平与行业的行情,是属于“苦劳”;而变动性或激励性的收入,则是反映绩效达成、实质贡献、经营成果与利润分享,是属于“功劳”。企业在苦劳之外,期望有具体实质的功劳或贡献,就要将功劳部分的所得“论功行赏”,就像小费一样,具有鼓励努力工作,追求绩效成果的重大意义。后附的一份最新调研摘要,正说明了目前东西方存在的差异,很值得参考。

从施行小费制或没有小费的餐厅,到激励奖金占比低到占比高的企业,明显存在着经营动力上的差异。在中国,有很多人喜欢将企业经营的动力,以国营企业、民营企业作划分,认为国营企业的经营动力与执行力无法与民营企业相比。我却要告诉大家,问题不是出在是国企或非国企上,而是出在它们的管理制度上,更精准的说,是出在绩效管理与薪酬奖金的规划设计上—变动性或激励性的收入(小费文化)是决定一切的关键!

有一次当笔者造访一家工厂,做组织诊断时,在参观过不同的厂区生产线后,我直接从作业员在我巡查时观察我的眼神,以及他们操作机具的动作效率上,就能看出他们是采用月薪制的作业员,还是底薪外另实行“论件计酬”的作业员。在我参观产线时,始终闲散地对我进行“注目礼”,而非低头快速操作无暇他顾的,就是只管苦劳不管功劳的薪酬制度!两者的差距就是这么的显著和一目了然!

文化学习在外语教学中的意义及途径 篇7

通常来说, 学生在交际中所犯的文化错误往往是因为缺乏文化意识。学习语言的过程就是认识文化的过程。Brown (2002) 认为语言学习者失败的原因很多, 而没有把文化学习和语言学习有机的结合起来, 不考虑文化因素是失败的重要原因。

1.文化及其意义

正如英国学者R.Williams (1961) 把文化总结为:文化的理想性———这种类别的定义之中, 文化被解释为一种具有绝对和世界性价值的人类完美状态与过程。文化的纪录性———文化被解释为人类智慧与创造的主体、详尽地记录了人类过去的思想与经验。文化的社会性———文化被描述为一种特别的生活方式, 这种方式代表了在习俗日常行为中特定的意义和价值观。既然文化可以分为知识文化和交际文化, 教学中教师要做到既不放弃知识文化的积累又要加强交际文化的导入。

在美国的外国留学生常常感到美国人讲话靠不住, 说是要邀请吃饭, 结果等了很久还是没兑现。有人调查这种现象, 发现问题出在外国学生对于美国英语的讲话规则不了解。社会语言学家专门就这个题目做了研究分析, 究竟客气话和正式的口头邀请在语言的使用上有什么区别。他们发现, 正式邀请比客气话要具体的多, 一般来说邀请需要包括时间、地点。对课文的讲解, 教师不能只停留在语言符号的表层, 还应向学生传授语言符号下面的深层文化, 只有这样学生对西方文化的认识才会从文化知识过渡到文化意识。

文化教学的的内容涉及到与词语有关的文化, 与篇章有关的文化, 与交际环境有关的文化以及与非语言交际有关的文化。

2.文化学习的途径

首先, 教师应该结合所学教材内容对相关的文化知识加以注释, 尤其是对一些特殊的描写以及特定含义的注释, 有助于学生掌握得体的交际文化, 做到语言知识讲到哪里, 文化知识诠释到哪里, 这种方法比较灵活。如历史性的课文要进行补充一定的时间、地点、政治背景的内容。

其次, 教师应该结合课堂教学融入相关的文化知识, 利用课前几分钟, 讲解主要涉及的英美国家的主要知识, 尤其是文化差异方面的知识。

教师还应该用实践的方法结合教学内容让学生改编对话进行表演, 使学生身临其境的感受语言和文化, 同时注意其中有意义的文化细节, 提高对文化的敏感性和意识。

教学中通过对比两种文化的差异来导入文化。如对比英美人和中国人对恭维和谦虚的不同反应, 对比不同国家两个民族对家族关系称谓的区别;送礼、宴请、招待的方法和方式。让学生既了解了英美人的风俗习惯, 又知道了本民族的习俗。利用这种比较来更好地理解语言的真正用意。交际文化的传授应该从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入手, 教师主要向学生讲述英汉常用语在语言形式和风俗礼仪方面的差异。使英语教学更加高效。

另外, 当谈到历史剧、文学小说的作品时, 对人物的刻画、背景及性格的描写, 进行专门讲解, 否则学生不了解故事发生的政治背景, 很难准确体会故事中主人翁心理变化过程。利用各种图片可以说明某一个“文化现象”或具体操作通过图片学生可以对此运动得到更直观的认识。

文化学习的意义 篇8

当今社会是知识型社会,人要想发展自己就一时一刻也离不开学习。作为新世纪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也要不断的学习,才能不断的攀登竞技体育高峰,成为一名符合社会发展的竞技体育人才。加强“体教结合”,充分发挥两者优势,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按照竞技和教育规律共同培育知识型优秀竞技运动人才,是我国发展体育事业,提高竞技运动水平的关键。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政府十分重视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工作。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文化教育工作不仅关系到运动技术水平的提高;关系到国家高水平运动队的建设;也关系到对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培养。所以,对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文化课学习的研究具有很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就在这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为适应当时社会条件下运动员退役安置学历的要求,满足优秀运动员接受高等教育的需要,在部分地区专门设立了属于成人大专学历教育性质的运动技术学院和体育中专学校。组织全国体育院校为优秀运动队开办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同时又通过与普通高校联合办学办队的形式,解决优秀运动员的本科全日制学历教育问题。国家体育总局直属体育院校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还在部分训练基地为优秀运动队开办全日制本科学历教育,进行送教上门等改革尝试。这些围绕着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的改革与实践探索,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令人高兴的是,2002年9月国家体育总局、中央编办、教育部、财政部、人事部、劳动保障部还在专门下文《关于进一步做好退役运动员就业安置工作的意见》中要求,“教育行政部门要积极配合体育部门认真抓好运动员的文化学习,进一步加大对运动员进行系统文化教育的力度,不断提高运动员的科学文化水平。”因此,目前对我国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文化课学习进行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2 关于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文化课学习的研究现状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对竞技体育的研究十分活跃,成果颇丰,发表了许多推动竞技体育发展的重要文章。笔者通过计算机检索系统查阅到与体育后备人才相关的科技论文共有114篇,与之相关的著作主要有以下几部:钟秉枢的《社会转型期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及其可持续发展》、杨文轩和陈琦的《体育原理导论》、曲宗湖等主编的《21世纪中国竞技体育》和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出版国家体育总局干部培训中心编的《市场经济与体育改革发展》等。同时对所搜集到的论文进行分类统计,统计结果显示(见表一)。

从表一中可以看出,虽然近年来对体育后备人才的研究的论文较多,但对体育后备人才文化课学习的研究却很少。在114篇论文中,关于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文化课学习的文章共9篇,仅占所查阅文章的7.89%。如赵倩所写的《安徽体育后备人才文化学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沈阳体校足球分校许玉萌所写的《谈如何培养体校学生学习文化课的兴趣》、白京美所写的《对高中体育特长班文化课学习的思考》、沈阳体院附属竞技体校的王鹭所写的《浅析竞技体校学生学习文化课的心理障碍》、任连荣和李永志所写的《体校学生文化课成绩差的原因与对策》、方雪芳和石勇所写的《谈陕西省体工队文化课学习的动机因素》等。而且,这9篇论文中只有赵倩所写的《安徽体育后备人才文化学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是与体育后备人才文化课学习研究较为紧密的。其次,关于体育后备人才可持续发展、培养现状、体制影响因素和发展对策、影响学生文化课学习因素的文章共34篇,占查阅到论文总数的29.82%。同时,笔者还查阅到关于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文件资料6篇,占查阅论文总数的5.26%,其余63篇文章中关于体育后备人才文化课学习的研究很少或者根本没有涉及到学生文化课的学习,此类文章占查阅论文总数的55.26%。

综上所述,尽管关于体育后备人才文化课学习的研究资料专著不是太多,期刊类仅有45篇,其中纯属研究体育后备人才文化课学习内容的文章仅有9篇,特别是对影响文化课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现状的研究更少。但是,笔者认为正是这些探索性的文献,为以后的研究铺垫了基石,对我国将来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文化课学习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3 现实意义

长期以来,我国在运动员文化教育管理上实行的是体育系统自己办教育的体制。由于体育系统自身在教育资源、教育环境等方面存在着先天的不足,使得运动员的文化教育质量不高,极大地限制了运动员在未来社会生活中的发展空间。特别是文化水平的低下,使运动员退役后很难适应社会的发展,造成大批运动员退役后无法安置。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经济、科技、教育、体育体制也在不断变化,社会对他们的文化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运动员文化素质偏低与当代竞技体育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劳动用人制度和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使人才竞争更加激烈,运动员的文化素质能否适应社会发展的问题尖锐地表现出来。同时,我们应该看到,国家竞技体育发展战略和各省、区、市全运战略的实施,为确保金牌,尤其是面对2008年北京奥运会金牌压力,运动员的运动训练时间越来越长,用于文化课学习的时间、精力与同龄人相比严重不足,有关优秀运动队文化教育的一系列政策法规并没有,也难以真正落实到实处。由于目前多数地区体育管理部门忽视对业余运动员的文化教育工作,造成教学措施不得力,教学管理涣散,教学质量较低,严酷的社会现实使相当一部分家长放弃了以体育培养孩子的愿望。

所以,笔者认为:根据竞技体育优胜劣汰的规律,决定了不是所有的体育后备人才最终都能成为优秀运动员,大多数后备人才将被分流淘汰,面临着进入社会其他领域再就业或继续升学的压力,但无论是就业还是升学,都需要以一定的知识水平和教育程度为基础。因此,文化学习对正处于身体发育和运动素质发展的高峰期,同时也处于系统掌握文化知识的关键期的我国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必须寻求解决文化学习与运动训练协调发展的方法,使受训学生符合现代社会的需求,成为复合多元型人才。只有这样,才能形成我国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良性循环局面,从而进一步提高我国体育运动水平。

4 几点建议

建立合理的管理体制是高水平运动队员进行运动训练、学习和生活的首要条件。首先,要确定合理的教学训练方案,严格各项管理制度,加强赛前和赛后的学习辅导,努力提高基础文化课程时间。其次,建立运动员自我管理体制,运动员自我管理是科学管理体系中的基本部分,针对运动队不同的运动员开展工作,根据客观情况制订一套合理的工作计划和管理模式,在抓训练、抓学习的同时,不断加强科学文化学习。再次,在思想上必须树立新的人才培养观,将以往实质上的“重运动训练,轻文化学习”的培养方式向“体教结合”全面发展转变,使得运动员队伍的科学文化教育工作能够分清层次、突出重点、有的放矢。

5 结束语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运动员的文化教育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如何改革运动员的文化教育体制,充分利用整个社会的教育资源来加强运动员的文化教育,将成为影响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科学文化素质培养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以笔者认为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文化教育工作不仅关系到运动技术水平的提高,关系到国家高水平运动队的建设,也关系到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培养。

参考文献

[1]钟秉枢等.社户转型期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及其可持续发展[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3.

[2]王崇喜.体育科学研究基础[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2.

[3]于云才等.学习学导论[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4.

[4]戴国明.教育学教程[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6.

[5]国家体育总局干部培训中心.市场经济与体育改革发展[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2.

[6]杨再淮.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市场与宏观调控机制[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0.

[7]池建.再论竞技体育发展中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

[8]翁焕明,金钦昌,黄一飞.关于体育后备人才试点中学目标及管理若干问题的研究[J].浙江体育科学,1993,(6):36-40.

[9]吕爱风,刘健,方志超等.体育运动学校文化教育现状调查及发展对策研究[J].体育科学,1994,(3):4-9.

大学的文化意义与文化使命 篇9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文化影响力在国际舞台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文化软实力已经成为衡量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作为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国家,美国强大的文化软实力使其在国际竞中主导着话语权,凭借文化影响力不断输出本国的价值观,为本国的政治、经济制度以及意识形态造势。作为一个迅速崛起的大国,我国在国际竞争中尚未成为游戏规则的制定者,做出的决策经常被欧美国家贴上意识形态的标签,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国的文化软实力与自身大国地位不相匹配。因此,提升文化软实力有利于我国在国际竞争中积极捍卫与抢占话语权,从而全面塑造国家气质与国民性格,对于综合国力以及国家凝聚力的提升意义重大。

大学的文化使命及意义

一国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毋庸置疑大学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大学是传承和创造人类文化的组织,是推动整个国家文化建设的主力军,大学文化更是一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某种程度上引领整个国家文化发展的方向。大学文化建设是塑造一国文化的核心与灵魂环节,因为文化之本质就在于以文化人,而以文化人又以教育为载体,大学作为人才培养的摇篮,改善、发展、塑造人是大学的终极使命,在这一过程中大学文化“化人”亦应是不可或缺的教育载体。大学文化之于大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犹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但作用往往终其一生。

大学文化的价值就在于以一种非强制性教育的方式将情感陶冶、思想感化、价值认同、生活方式等内化为一种无形的精神气质,而这种精神气质正是国民性格最珍贵的元素。如果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文化缺乏此种元素,那么要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全球化的时代中保持对本国文化的自信、自立与自强实在是困难重重。大学是坚守社会道德良心,民族文化希望,国家科学脊梁的最前沿阵地,亦是塑造、培育民族文化的中流砥柱。正如哈佛大学第27任校长劳伦斯.H.萨默斯所言:“全球化注定大学内的知识传统和社会资本的储聚将对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产生重大影响而且所起的作用将超越以往的任何一个时代。”大学之于一国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既是大学的使命,也是大学文化建构的中心目标。

大学文化的内涵与建构

最广义文化的概念是指人类在社会交往中所习得的一切物质与精神财富的总和。大学文化作为文化之一种,也应包括物质与精神两个层面,具体细分,大学文化包括环境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三者相互依存、相互补充共同构成大学文化的主体。一般而言,大学文化的主轴是精神文化,精神文化是内在的动力,制度文化是精神文化得以确立的物质结晶,而环境文化则是精神以及制度文化得以存在的载体。大学文化的驱动机制应该是精神文化,精神文化能推动后两种文化的发展,制度文化和环境文化往往自动围绕精神文化来建构,但是制度文化和环境文化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或者抑制精神文化的发展。

所谓大学的环境文化是指依托于大学的物理空间、物质设施、校园环境所折射出来的文化气息。比如北大的未名湖、清华的清华园,一提到这些独特的校园风景给人的第一反应是其浓郁的文化气息,事实上未名湖、清华园只是物质载体,但是这种灵动的校园风景恰好印证了一个成语“钟灵毓秀”,在这样的育人环境中学习肯定会增添几分灵气。正如苏霍姆林斯基在其名著《帕夫雷什中学》一书中这样告诉人们:“我们在努力做到,使学校的墙壁也说话。”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出:“除了正规的课程以外,学生置身于其中的环境也是一种教育要素或反教育要素,一个肮脏的环境培育不出环保意识和美学意识。”大学对学生真正的价值就在于其良好的生活和教育环境,这就决定了大学可以通过改善校园环境来提升大学的文化品位和学生的文化素养。

制度本质上属于规范,大学制度文化是大学自由意志经过一定的程序上升为共同遵循之规范的结果,是校园范围内必须强制执行的和严格遵从的文化规范,如培养目标、教学制度、人才评价、考核标准等。美国学者P.K.博克认为:“制度文化有一种似非而是之处,它通过约束人的行为而使人获得解放。”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大学制度文化虽然具有强制性,但是一经认同就会迸发出强大的精神动力,从而为大学教育的顺利进行提供坚强保障。人的行为是习得的,大学生的可塑性较强,因此大学制度文化建设一直是世界各著名学府持之以恒的追求目标。比如美国弗吉利亚大学自从其创校开始就建立了荣誉制度,该项制度以学生宣誓为主要形式,即新生进校都必须在杰弗逊像前庄严宣誓,保证不说谎,欺骗和偷窃。弗吉利亚大学无论各种考试都没有监考老师,学校给予学生捍卫自己荣誉的最大信任与尊重。在这种文化氛围中毕业的大学生都将诚信、个人自尊视为安身立命之根本。正如二十世纪詹姆斯.黑二世在其创作的《荣誉之人》一诗中所言:“毕业于弗吉利亚大学就意味着我已经戴上代表荣誉的勋章。”无独有偶,英国爱丁堡大学亦设有类似的宣誓制度,新生入学都要签署不得违反学校荣誉制度的誓约。此种以宣誓文化为核心的荣誉制度就是大学制度文化的典型,不要轻视宣誓或者誓约对学生内在道德以及诚信形成的强大助推力。宣誓文化所传递的大学价值理念、教育思想逐渐会被学生内心接受,升华并凝固成一种坚定的信念,代代相传最终形成发生作用的大学制度文化。

大学精神文化是大学文化的核心,主要包括价值观、理想信念、思维模式以及道德情感等要素。精神文化的建构,主要通过大学的使命、校训、校风及名师文化等文化要素形成和成熟而起作用。大学的使命绝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大学使命最低体现为一种社会责任,更进一步应是文化使命,即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关键在人才的培养,而人才的培养必须有文化底蕴,大学的真谛就在于培养德才兼备之人,德才兼备亦需要文化作为支撑。世界著名学府耶鲁大学的基本使命是:保护、传授、推进和丰富知识与文化。正是因为承载着文化这一使命,耶鲁大学得以长期屹立于世界最顶尖大学之列。大学校训往往言简意赅,十分精练的表达出大学的理想以及人才培养目标,同时校训亦是从精神层面上对学生的道德、行为的训诫与要求。大学校训具有强大的精神感召力,通过长期的校园文化实践最终内化成为师生共同恪守的信念与价值目标,时刻约束和指导自己的行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一直是我国大学的精神向往和价值追求。比如清华大学的校训就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校训是“博文明理,厚德济世”,北京师范大学的校训是“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东南大学的校训是“止于至善”等等。教师是大学文化建设的领航者,与之对应的教师文化尤其是名师文化也是大学精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作为大学最宝贵的财富,在文化的传承中起着枢纽作用,这主要是因为大学教师是相对稳定,流动性较小的文化传递主体,大学教师严谨治学、崇尚真理的精神与态度以及他们的人格魅力都直接影响着一届又一届的大学生。国学大师蔡元培先生任北大校长期间提出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反映了一种气度、一种胸怀,这需要一往无前的信心和必胜的信念,正是在这一思想的指引下,北京大学为近代中国培养了众多的学术、文化大师,而这一切都离不开名师教育理念所传递的文化意蕴。

创新是大学文化建构的根本出路

尊新必威,守旧必亡,作为文化软实力提升的关键环节,大学文化是创新的文化,也是与时俱进的文化。文化创新是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根本途径,而大学文化创新无疑是一国文化创新的引领者,大学亦应承担起这一伟大而光荣的使命。大学文化的创新应当是大学环境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三个方面的系统创新,特别强调三方面的协调统一,其中精神文化是向导与灵魂,制度文化是保障,而环境文化则是物质载体,三者不可偏废其一。社会进步需要文化底蕴,综合国力的提升也需要强大的文化软实力作为支撑,而大学本身就是社会进步与国力提升的助推器,因此大学文化创新就是这一助推器永不熄灭的引擎,深厚、绵延而持续。

WMA的文化意义 篇10

WMA是中国武术职业联赛的英文缩写, 其英文全称为WUSHU MASTER S ASSO CIATIO N。从英文的字面意义上分析, WMA是中国武术大师职业联赛, 其核心意义是突出“MASTERS”即“大师”二字的。从“大师”二字的内涵来看, 参与WMA赛事的运动员应该是具有一定武术修为的人。所以, 从其名称来说, 参与该赛事的成员应该是传统意义上具有武术技能的人, 而非今天我们所经常提及的“能打”的搏击人。也因此, 从“技击”技术的角度, 选择中国武术拳种套路中的“招式”作为WMA的技术元素, 应该说就是一种传统的回归。这样的回归, 就是要再现中国人的“技击”文化, 而不是具有普遍意义的世界“技击”文化。从这一点来看, 拒绝世界普遍意义上的“技击”技术元素的进入, 就是对中国传统武术文化的一种保护。因此, 在WMA的戒律中就明确规定, “严肃武术的攻防技法是WMA最高原则”。

从比赛的形式来看, WMA没有遵循世界通用赛事的竞赛方式, 即所谓的以体重大小来划分级别的“公平原则”, 而是按照中国武术的技击追求, 采用了“不分级别”的中国传统的擂台比武方式作为其赛事的个性化特征, 从而实现对中国传统武术的挖掘和开发。以小胜大, 以弱胜强, 历来是中国武术追求的最高境界。WMA所采用的竞赛模式, 就在倡导这样一种理念, 并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 使所有参与者尽最大努力挖掘中国武术的“技击”精华和技巧, 实现和再现“以柔弱胜刚强”、“以小力胜大力”的中国武术搏击技术的独特性, 实现展示中国武术搏击技法的艺术性特征的目标。所以, “以技术获胜是WMA竞赛的崇高使命”。

从比赛的过程来看, WMA选择“搭手”为参赛选手的预备式, 从一定意义上讲, “它所反映出的技术要义和文化要义已经远远地超越了预备式的概念”, 而成为中国传统武术“搏斗”形式上的反映。习练过传统武术的人都知道, 在我们的日常较技比武过程中, 不论是师傅传授徒弟的拆招, 还是接受外来者的挑战, “搭手”一直是一种开始方式。所以, 在一个充满现代气息的赛事中, 选择“搭手”作为参赛者的预备式, 应该说是给“时尚”的WMA贴上了一个具有显著传统印记的标签。因此, 可以说“搭手”的要求已经不仅仅是一种形式上的要求, 更是一种文化上的体现, 是对传统的敬畏和回归。它是一种互相尊敬的表示, 也是中国传统武术礼仪的展示。

对“武德”的极力推崇则是WMA追求“文化”意义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在WMA的“戒律”中, “武德、武技、武艺是所有运动员、裁判员及所有为WMA工作的人员必须遵循的准则”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从WMA对加盟俱乐部的审核, 到运动员的准入条件, 都要全面实施对俱乐部管理者和运动员“德行”的考察;从已经结束的比赛来看, WMA的组织者不论是对 (河北云飞俱乐部) 运动员的违规处罚, 还是对 (广东永侠俱乐部) 教练员偏激行为的判罚, 我们都可从中感受到其对“武德至上”的推崇。践行中国武术的“武德至上”原则, 已经成为WMA重要的、不可或缺的文化基石。

……

总之, 我们在关注WMA作为赛事的同时, 还应该关注WMA作为文化事件所表现出的意义。因为, WMA赛事的宗旨“继承、传承和发展中国武术所具有的千变万化的搏击技巧与技法, 充分揭示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 将宝贵的武术文化遗产奉献给全世界”, 由此, 就这一层面而言, WMA的文化价值可能多于WMA的赛事价值。

上一篇:分级管理制度下一篇:短信平台的研究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