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本理念

2024-05-09

民本理念(精选十篇)

民本理念 篇1

(一) 以物质层面为本, 非以精神文化层面为本

长期以来, 城市规划重物质形态构筑而轻市民的本质需求, 缺乏人本主义思想和人性化关怀, 造成城市发展中重经济发展而轻社会民生、城市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缺乏、绿地减少、道路拥挤、环境恶化等不和谐的城市问题。在以往的城市规划和建设中, 人们似乎更加推崇那些“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和硬件层面易于突破的成果, 将其作为城市“现代化”的根本标志。直到现在有些城市在进行城市规划时仍停留在传统的功能界定, 定位于组织生产、流通的消费城市、生产城市。导致在城市规划上一味追求“大工程”、“大项目”、“大规模”、“大手笔”, 城市人口动辄上百万, 城市性质动不动就搞“国际性大都市”。然而, 在这些轰轰烈烈的城市大开发中, 人们在追求和享受高度的物质文明的同时, 似乎缺乏心理和情感上的归属和认同, 缺少了对人本体生活的更多考虑, 缺少了对市民生活需求更多的关心。

(二) 以少数人为本, 非以多数人为本

目前在规划实践中, 城市规划随意更改, 丧失了规划的权威。收获的是领导者个人的政绩, 忽视的是市民的利益, 这是以官为本而非以民为本;从规划设计的目的, 规划热衷于以少数人为本, 富裕人群占据了城市中风景最优美, 医疗卫生、娱乐、交通、商业等设施配套最齐全的地段, 而多数人则居住在交通不便、社会服务设施配套不齐全、环境卫生质量差的城郊和拼贴于市区的贫民窟。这种由城市政府、开发商、富裕人群共同打造的所谓城市的“杰作”, 难以被称之为以人为本。此外, 我国的城市规划学者相对较少, 并且很多城市规划师常常以自己的意图去规划我们的城市, 试图将城市规划作为他们实现自己审美价值的载体, 很少征集市民的意见, 这样就导致了城市规划出现几家欢喜几家愁的局面。

(三) 以“城市人”为本, 非以“全杜会人”为本

规划作为一种公共政策资源, 乡村地区也一直处于各类传统规划的“边缘”。现在除了东部少数发达地区有了城乡协调规划等规划外, 内陆乡村的规划很少。乡村既有规划的实施效果也不够理想。在社会公共服务设施规划中, 往往以“经济利益最大化”为导向, 而不是以社会公平为规划价值取向, 导致乡村的交通、医疗等公共设施匮乏和低质量运行。因此, 以“城市”为本而不是以“城市和乡村”为本的狭隘规划观明显。

二、城市规划层面民本缺失的因素分析

(一) 行政因素

有些地方规划编制科学性和前瞻性不足, 不能预见长远, 影响了对资源的合理利用。规划的权威性和强制性不强, 体制不健全, 配套法规不完善, 执行力较差, 执行的刚性不足, 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和问责机制。修编和调整程序不规范, 修改规划的成本过低, 致使规划往往屈从于功利目的, 随意改变规划和违规建设在一些地方还较严重, 致使劳民伤财及毁坏城市风貌的事情时有发生。

(二) 经济因素

在经济利益驱动下, 房地产开发商们把建筑密度提高到令人难以忍受的程度, 甚至出现“手拉手”、“肩并肩”的居民住宅, 摩天大楼也建得一个比一个更加高大, 忘却了建筑本身应该具有的人性化的尺度。城市规划因过多的受经济因素的干扰而逐渐丧失了应有的社会责任。于是, 城市规划屈服于功利主义, 直接导致了规划以少数人为本, 忽视了大多数人的利益。

(三) 社会因素

城市规划是服务于整个社会的, 因而, 社会因素应该在城市规划中起主导作用。社会是民众的社会, 所以广大市民应该有权也有责任对自己的城市发表意见。生存环境的好坏市民最有发言权, 他们每天都与生活在其中的城市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现实地讲, 如今社会因素对城市规划的影响是很小的。至少, 在行政因素与经济因素面前, 社会因素不是主流。城市规划应该承担起更多的社会责任, 城市规划的过程中必须倾听市民的心声, 要确立社会因素的主体地位。

三、发展路径秉持人本理念, 构建高起点的城市规划制度体系

城市规划的任务, 简单地说就是经济合理地创造一个能满足居民居住、工作、学习、生活等需要的舒适、安全、便利和优美的城市环境。在规划中, 应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 以实现全面提高人类生活质量的终极目标。市民是城市的核心组成细胞, 是城市的灵魂, 是营造和谐城市氛围的决定因素。城市和谐与否, 如何构建和谐城市, 市民不仅是评判者、受益者, 更是参与者。为此, 从城市规划角度, 就应该坚持以人为本, 让规划实践最大限度地体现市民意志, 并且让公众参与。

(一) 规划理念植入人本思想, 实现高起点

规划编制应充分体现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 规划理念上, 要植入人本思想, 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城市是人民的城市, 城市规划涉及各行各业和千家万户的利益。要注重规划的人民性, 要遵循社会原则, 要面向广大市民, 要发挥城市规划的综合协调作用, 兼顾社会群体的广泛利益, 以体现最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要在规划编制中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 就必须把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作为规划的根本, 在规划的编制决策和实施管理中, 从大处着眼, 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城市的要求, 正确处理环境保护与建设的关系;切实保护好农田、水源地、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等宝贵资源, 妥善处理开发、利用与保护的关系, 实现城市发展与自然环境相协调, 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避免由于超越资源环境承受能力的盲目发展所导致的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

(二) 规划空间布局力求人性化, 实现前瞻性

把握适当的空间尺度, 满足人的需求, 构建多样化、人性化的和谐城市空间。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以人为本, 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 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 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 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同样, 以人为本也是衡量城市规划成败的关键。以人为本, 应强调人性尺度的规划设计。

人的需要是城市发展的根本动力, 不断满足不同城市发展阶段人的需要, 反映了城市发展的基本规律, 城市应满足人的活动需求, 不同职业年龄、民族及社会背景的人群, 具有不同的兴趣、爱好和行为规律, 以人为本的城市规划必须充分考虑人的需求、宜人的尺度, 满足人的行为和活动要求, 并使人们感到舒适和方便, 从而构建丰富多变、充满活力、富有人性化的和谐城市空间。城市道路的宽度、建筑物的体量等都应参考自然人的身体尺度来加以确定, 才会让居民觉得方便、舒适, 才有可能形成宜人的视觉景观和城市总体风貌。好大喜功、一味追求外观形式的宏大而过分夸大建筑物的空间尺度, 则不仅浪费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 还会因其尺寸比例与人不相协调而弄巧成拙, 破坏了城市的整体美感。另一方面, 单纯追求经济利益, 为减少成本而刻意缩小建筑间距、降低楼层房间高度, 则因忽略了人的生理需求和视觉享受, 结果反而得不偿失, 难以达到预期目标。应当以动态的观点来看待规划工作, 根据实践的发展和外界因素的变化, 适时地加以调整或补充, 使其更符合实际, 更能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城市规划只有符合这条基本规律, 实行以人为本的方针, 才能产生最大综合效益, 推动城市不断向前发展。在城市规划中要真正贯彻“以人为本”的方针, 就需要扎扎实实地深入实际、深入群众做调查研究, 倾听群众呼声, 充分发扬民主, 做到公众参与, 科学决策。

(三) 为民规划, 建立城市规划的民生标准首位制

城市规划“民生标准”明确了城市为谁而建的公共利益标准。公共利益的公共性和共享性决定了维护公共利益的优先性和重要性。具体到城市规划, 就是确定城市不是为少数利益集团而建, 而是为全体市民而建。城市规划界早有这样的说法, “城市规划纸上画画、墙上挂挂, 不如领导一句话”, 更有甚者, 有的地方修建一些没有实用性的政绩工程, 使“长官意志”高于公众意志, 结果背离了维护公共利益的价值目标。城市规划“民生标准”则给了我们一种公正的回答。规划管理应积极倡导为民规划, 切实维护社会公平。

城市规划的本质是平衡公众利益。理想的城市规划应该是能够最大化地满足所有利益个体和群体有关利益分配的最优化空间资源分配策略, 显然, 这样的“理想”和“最优化策略”在现实中是不存在的, 但城市规划却必须做出努力向“理想”逼近的态势, 这是一个永恒的命题。帕累托最优无疑是对城市规划“理想状态”的最准确的经济学描述。尽管在现实中帕累托最优难以成立, 不论多么完美的规划也不可避免地损害一部分人或集团的利益。但作为一个理想状态, 它向我们阐述了保障公众利益或增进全社会福利的基础是个人利益偏好的满足, 这个经济学范畴的描述与“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在理念上有相当程度的吻合。

1848年英国颁布的《公共健康法》就是针对城市公共问题而制订的。由此出发, 西方城市规划逐步演化出以公共政策为核心的规划思想和体系。我国也提出了城市规划维护公共利益的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第一条规定:为了确定城市的规模和发展方向, 实现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 合理地制定城市规划和进行城市建设, 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制定本法。该规定确立了制定该法的依据就是诸如实现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现代化建设等公共目的。另外, 该法第十三条~第十九条, 明确了城市规划必须注意的事项, 如防止污染和其它公害, 保护历史文化遗产, 应当注意保持民族传统和地方特色, 应当贯彻有利生产、方便生活、促进流通、繁荣经济、促进科学技术文化教育事业的原则等。这些条款所指的也都是公共利益。尽管这部法律在确立城市规划的目的上偏重于经济建设、国家利益, 但也不能排斥法律对城市规划服务于公共利益的规定性。

城市规划管理工作处在协调各种复杂利益关系的风口浪尖上, 面对多元化的社会利益诉求, 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大力倡导为民规划, 从规划项目的设计、审批到实施管理的各个环节、各个层面, 都要充分体察民情、反映民意、广纳民智, 倾听群众呼声, 体现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和发展需要, 综合协调各方利益, 实现社会公平, 促进社会和谐。城市规划的“民生标准”还要求城市应优先关注弱势群体。由于弱势群体在经济、社会权力资源等方面弱势, 政府就需要多为他们的利益和困难考虑, 建立公正合理的社会秩序。英国建筑理论家拉斯金曾说:“评论建筑物好坏, 要听小老百姓的愿望。”笔者认为, 评论城市规划也是这样。永远将普通百姓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这既是城市规划理念的出发点, 也是归结点。

(四) 推行阳光规划, 实现规划编制和执行程序制度化

加快规划编制和执行程序的相关制度建设, 建立、健全公众参与机制。建立城市规划委员会、派驻规划师等制度是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 更重要的是大幅度提高城市规划公众参与的力度。规划管理应大力推行阳光规划, 城市规划涉及各行各业、千家万户的根本利益, 构建和谐规划, 建设和谐社会, 实现“阳光规划”, 必须建立健全公众参与机制。“阳光规划”是以提高政府决策的科学性和实现执政为民为目的, 以推行规划管理的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和全面倡导公众参与为手段的城市规划管理工作机制。前不久济南市就大力推行了“阳光规划”, 采取全面开放规划设计市场、建立规划公示和公开听证制度、开辟报纸规划专栏、开办规划局网站、召开建设单位和各界群众座谈会等多种举措, 不断探索、创新公众参与的新方法和新途径, 有效保障了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 营造了规划工作的和谐社会氛围, 有力促进了和谐规划的构建。

保障公众参与也是公众监督的过程, 既可以防止城市规划罔顾公众利益的行为, 也是支持城市规划“向权力诉说真理”的坚强后盾。在规划程序上明确公众参与的地位、形式和内容, 健全法律诉讼体系以保障公众不同意见的有效表达, 形成“倒逼”机制, 推动城市规划方方面面的改革步伐。

(五) 扩大决策民主范围, 建立发展规划及重大项目的科学论证制度

发展规划及重大项目确定必须进行科学论证。发展规划及重大建设项目是衡量领导干部政绩的最显眼的指标。过去, 一些领导干部只为自己创造功绩, 在部门、地区发展规划及重大项目确定过程中, 不管建设规划及项目是否可行, 是否科学, 是否妥当, 只要能显示政绩, 便急于拍板, 有时甚至长官意志、一意孤行, 在缺乏广泛、充分科学论证的情况下, 拍脑袋做决定。全国最穷县建起最大休闲广场的闹剧, 大批劳民伤财的“政绩工程”、“形象工程”, 挣了大钱而又严重污染了农田水质的引进项目等, 正是缺乏科学论证、乱拍脑袋所造成的恶果。有些领导干部之所以不愿意先进行论证, 是怕被专家否定, 无法去创造所谓政绩。有些虽进行了论证, 却专门找符合其政绩意识的专家, 以免因通不过造成“政绩”项目的流产。由此, 错误的政绩不是推动发展, 反而是阻碍发展、贻误发展。因此, 凡涉及地区、部门重要的发展规划及重大建设项目, 必须相应做出经过科学论证的硬性规定。在论证过程中, 应吸收专家、实业家、群众代表参加, 以扩大决策民主范围。有关项目, 不仅在决策前, 还应在决策中、决策后以及实施过程中进行反复论证。□

参考文献

[1]傅崇兰, 陈光庭, 董黎明.中国城市发展问题报告[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3.

[2]金经元.当前我国城市规划与建设中值得探讨的问题[J].城市规划, 2001, 1.

言语风格彰显治国理念和民本情怀 篇2

“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着才知道”。禹天建 绘

习总书记的言语风格正是他对人民的真挚感情和一切为了人民的执政理念的自然流露;以身示范,用心继承、传播和弘扬中国文化,努力构建当代中国特色话语体系;不仅非常高超地把自己的话语风格自然地融入时代话语体系,而且还通过鲜活语言的运用和新思想、新概念、新名词的提出,不断丰富和创新紧贴当代中国实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进而引领社会改革创新,引领时代不断发展。

■赵璞 近年来,总书记的言语风格一直成为热议。其朴实清新之风,暖人心、折服人、鼓舞人,赢得点赞如潮,被国际媒体亲切地称为“习式风格”。如果细细品味,这种风格所蕴含的习总书记及本届领导集体的治国理念和民本情怀,更值得体会和称道。

平实风格——饱含民本思想

大家公认,总书记的语言表达最突出的一个特点是平实清新、深入浅出,常常使用大众化、接地气的语言表达形式,让人愿意听、听得懂、听得进。讲话中大量使用形象贴切的比喻、令人信服的事例、精粹鲜活的俗语,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把深奥的道理浅显化,把干巴的内容生动化,言约旨远,内涵丰富,充满生活气息和人情味、亲切感,具有感染力。例如:用“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来说明让人民过上好日子和让人民满意是评判执政能力和成效的最重要尺子;用“总开关”比喻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对人的言行的决定作用;用“益智补脑”比喻学习的重要意义;用“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形容基层工作的重要性;用“温水煮青蛙”、“请君入瓮”说明党员干部思想上麻痹大意的危险性;用“开启全天候探照灯”比喻加强群众监督;用“块头大不等于强,体重大不等于壮,有时是虚胖”来强调经济发展必须注重质量和效益;用名臣裴矩在隋朝一味逢迎隋炀帝,而到了唐朝却敢直谏唐太宗的故事,来教育领导干部:要想让别人对你讲真话,首先自己要愿意听真话。这类精彩表达在习总书记讲话中比比皆是。

这种言语风格的形成,是习总书记起步于基层、根植于百姓,长期自然养成的。因此自然而然地说着跟老百姓一样的话,情真意切,毫无做作。网友们把他亲密地称作“***”,正是像对待邻家大叔一样的感情认同。这种言语风格也是他以民为本、执政为民思想的自然展现。人们一般都能深切地感受到,总书记把一切为了人民作为治国理政的核心理念。他担任总书记第一次与中外记者见面时就向全世界庄严宣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铿锵有力的声音,至今犹在人们耳畔回荡。他总是要求自己和各级干部“始终站在人民大众立场上,一切为了人民、一切相信人民、一切依靠人民,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从思想和感情深处真正把人民群众当主人、当先生,虚心向他们求教问策„„不断从人民群众中汲取营养和力量”。反复强调“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在其各种重要讲话中,“人民”、“群众”、“老百姓”都是频率极高的关键词。以今年的新年贺词为例,一共只有1366个字,如果大体按照双音词折算的话,也就683词次,而其中“人民”、“群众”、“老百姓”就出现19次。有言道,“言为心声”。习总书记的言语风格正是他对人民的真挚感情和一切为了人民的执政理念的自然流露。

民族风格——高扬中国特色

习总书记言语风格的另一个显著特点是民族特色鲜明。他善于融汇中国文化精髓,利用中国文化元素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观点和愿望,阐述各种理论、方法和实践。在各种讲话中,大量征引古代经典,经常使用充满中华民族智慧的成语、惯用语、谚语、歇后语、警言名句等生动形式。这种颇具匠心的表达风格,并不只是说话形式的精美追求,其实质反映出总书记在以身示范,用心继承、传播和弘扬中国文化,努力构建当代中国特色话语体系,从不同层面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我们仅以习总书记2014年10月8日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的讲话为例。这篇不长的讲话,广征博引,妙语连珠,极富韵味和内涵。先后使用的名言警句如下:引用《老子》“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提醒全党要增强忧患意识,从严治党;用《论语》“言必信、行必果”,说明抓落实的重要性;借用魏征《谏太宗十思疏》“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来阐释从根本上解决党员干部思想问题的重要性;引用王粲《仿连珠》“观于明镜,则瑕疵不滞于躯;听于直言,则过行不累乎身”,来论述批评和自我批评对于保持党的肌体健康的重要作用;化用方孝孺等人的说法,强调要以严明的纪律约束干部,使干部“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以唐朝名臣褚遂良的诤言“奢靡之始,危亡之渐”,告诫全党“党风问题关系党的生死存亡”;以古语“逆水行舟”、“滴水穿石”为喻,申明“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永远没有休止符”;以《尚书》“不矜细行,终累大德”,向各级干部敲警钟,要求严以律己,防微杜渐;以《韩非子》“道私者乱,道法者治”,来揭示严明党的纪律的重要性;化用孟子等先贤的古训说“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强调“从严治党必须依靠人民”。全篇精彩迭出,令人目不暇接。虽然大量借用古语,但典雅而不晦涩,得体自然,恰到好处。反复品味这篇讲话,就不难感知习总书记的良苦用心:他是在把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粹与马克思主义理论有机结合,用来指导党的建设和国家治理。这无疑也是力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不断丰富中国特色思想理论体系的一种积极实践。

在国际交往中,总书记语言的民族风格也同样魅力四溢。2012年2月15日在美国演讲,用谚语“饮水不忘掘井人”缅怀开启中美对话大门的两国老一辈领导人;用辛弃疾《菩萨蛮》词句“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来形容中美关系经历的曲折和积极发展的大势;用《论语》“民(人)无信不立”来表达增进中美相互理解和战略信任的希望。使用“欢聚一堂”、“风风雨雨”、“大势所趋”、“人心所向”、“不可阻挡”、“不可逆转”、“利益攸关”、“同舟共济”、“魂牵梦萦”、“欣喜不已”、“前景广阔”、“后继有人”、“顺势而为”、“乘风破浪”等精粹的成语、惯用语,使表达简明扼要,生动活泼。2014年3月29日在德国一个座谈会上,用“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潜移默化”、“滴水穿石”、“持之以恒”等成语,来表达在中外文化交流中努力消除偏见和误解的自信、耐力与定力。这些其实都是在用中国元素塑造国际话语。

习总书记讲话的民族风格赢得了世界关注和赞赏。新加坡《星期日时报》2013年4月7日发表《习近平,我的中文老师》一文称,“最近一段时间,我对中国古语、诗词摘录和格言警句有了突飞猛进的了解,常常让我在北京的同事感到惊讶„„这些语言瑰宝并不是我偷偷上语言培训班得来的,而是通过认真留心一个人的讲话学到的,他就是中国最高领导人习近平„„他的讲话风格简洁生动、通俗易懂,让人耳目一新。”作者还指出:“中国经常觉得自己遭到误读,如果更多领导人以习近平为榜样,或许将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外国记者更好地了解中国,至少能让他们更好地掌握中文。”2014年4月2日韩国《朝鲜日报》中文网报道说,习近平公布国家政策和到国外巡访时总爱使用成语,原因何在?那是因为成语的几个字中浓缩了先辈的聪明才智。由此可以看出,总书记运用鲜明的民族语言风格来高扬中国特色的思想和实践,已经开始在国际上奏效。

时代气息——展现创新精神

习总书记今年发表新年贺词时使用了流行语“蛮拼的”“点赞”,迎来了举国上下一片欢呼。随后,这两个词的网络搜索指数、媒体指数迅速蹿至空前的高点。其实,使用具有时代感的鲜活语言,本来就是习总书记的一贯风格,而且他本人也可算流行语的创造者,比如“中国梦”、“新常态”、“人生的扣子”、“时间都去哪儿了”等等,都因他而流行。但大众为何对使用“蛮拼的”、“点赞”欢呼?很值得玩味。我们认真观察各方热议发现,民众关注和赞誉的重点其实并不在于这两个词语本身,也不在于对总书记使用“潮词”感到新鲜,而在于总书记对这两个富有时代气息词语的使用所展现出来的勇立潮头、勇往直前的创新精神和鲜明态度。它使全国人民备受鼓舞,对新的一年充满了信心和期待。

一个人有一个人的话语风格,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话语体系。习总书记不仅非常高超地把自己的话语风格自然地融入时代话语体系,而且还不断丰富和创新时代话语体系。他通过鲜活语言的运用和新思想、新概念、新名词的提出,不断丰富和创新紧贴当代中国实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进而引领社会改革创新,引领时代不断发展。可以看看几个具体例子:他用“中国梦”这种质朴的字眼来概括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2012年12月在广东考察时说:“我们要坚持改革开放正确方向,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后来又说:“对改革进程中已经出现和可能出现的问题、困难要一个一个克服,问题要一个一个解决,既敢于出招,又善于应招,做到蹄疾而步稳”;“有句话说得好,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再高的山、再长的路,只要我们锲而不舍前进,就有达到目的的那一天。”从这些鲜活的语言片段可以看出,总书记勇于直面现实问题,积极应对现实问题,不失坚毅地开拓进取,充满浓烈的使命感和改革创新精神。如果读一读《新一代领导集体执政理念与执政风格》一书所列举的十八大以来中央的25个“第一次”,一定会感触更深。

凛然锐气——彰显敢拼胆略

习总书记讲话,一般语调平和,语态沉稳,但透射出凛然锐气。尤其是讲到大是大非问题的时候,充满震撼力、威慑力,其中折射出的气魄、智慧和魅力,令人钦佩。

最令世人刮目相看的是他关于反腐的一系列讲话,充满凛然正气。例如“要加大检查监督力度,执好纪、问好责、把好关。要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抓下去”;“要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以猛药去疴、重典治乱的决心,以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的勇气,坚决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反腐败高压态势必须继续保持,坚持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要让每一个干部牢记‘手莫伸,伸手必被捉’的道理’”;“使纪律真正成为带电的高压线”。这些话语义正词严,掷地有声,既是对党员干部的警示、对腐败分子的威慑,也是对人民的庄严承诺。

习总书记关于治国大政方针的讲话则充满锐不可当的豪气。谈“中国梦”时说:“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我们这一代共产党人一定要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把我们的党建设好,团结全体中华儿女把我们国家建设好,把我们民族发展好,继续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奋勇前进。”谈改革时说:“我国改革已经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要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荡漾着对追逐中国梦的执着和深化改革的雄心。

习总书记充满锐气的言语风格,也洋溢着真抓实干、锐意进取的拼劲。他总是叮嘱“领导干部一定要求真务实,大力弘扬我们党优良的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讲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尤其要做到讲实情、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不断强调:“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要把抓落实作为推进改革工作的重点,真抓实干,蹄疾步稳,务求实效。”誓言“开弓没有回头箭,我们要坚定不移实现改革目标。”他时时处处强调“实”,以身作则践行“实”,得到了广泛的赞誉。

磅礴气势——创建国际话语 习总书记讲话沉着大气,常常形成强大气场,充满磅礴之气。这不仅表现在对国内大政方针的阐释上,而且体现在国际交往的各种讲演中。在国际舞台上,他善于运用别人能听懂、好接受的语言,创建有中国思想的国际话语,重塑文明大国、负责任大国形象,不断赢得话语权和主动权。以下话语可见一斑: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这是习总书记在很多重要国际场合经常引用的中国古训。既借以展示我国继续坚持改革开放、包容并积极借鉴人类各种文明的宽广胸怀和气度,也表达了世界各国应该相容共存、共赢共进的鲜明主张。其实,也不妨看作我国积极推动消除隔阂、冲突和霸权,构建公平公正、和平发展的国际新秩序的宣言。

“命运共同体”,这是习总书记提出的国际关系新理念、新主张,已经频频在很多重要场合表达,他还借用“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和衷共济”、“独木不成林”等名言警句加以阐释。这个概念的提出,突破了过去带有零和色彩的狭隘国家关系观,倡导和平共处、休戚与共、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的新型国际关系观。这既是对国际关系的新诠释、对人类发展的新主张和新期待,也是主动参与全球治理、发挥“世界稳定的压仓石”和“世界和平的助推器”作用、尽好大国义务的积极努力,展现出博大的胸怀和强烈的世界责任意识。这种理念越来越为一些国家所认同,必将为构建造福人类的国际新秩序发挥重要作用。

“在人权问题上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这是2012年2月14日习总书记在美国政府欢迎午宴上,使用流行语格式对人权问题发表的看法。既是对某些国家总以西方标准无端指责别人的有力回击,也是公开表达中国政府的严正立场。客观深刻,绵里藏针,无可辩驳。凤凰卫视节目随即评论说,总书记“在这次访问当中,对话语权的掌握方面是主动出击,而且是达到了一个先声夺人的效果”。

“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着才知道”,总书记访俄时借用这个俗语来比喻一个国家的发展道路是否合适,只有这个国家的人民最有发言权,以此批评某些国家对他国说三道四,表明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定信念和坚强决心。他还在不同场合借用魏源《默觚下》“履不必同,期于适足;治不必同,期于利民”,来阐述这一思想。这是旗帜鲜明地向世界表达一种政治态度和主张。

“萝卜青菜,各有所爱”,总书记2014年3月27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发表演讲,借用这句鲜活的俗语,全面而深刻阐述了世界文化多样性的客观性、不同文明相互尊重包容和相互交流借鉴的重要性、世界各国发展自己的文化和选择自己的道路的正当性。高屋建瓴,雄辩大气。他还借用我国先贤的经典论断对此加以阐释:“物之不齐,物之情也”、“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和而不同”、“和如羹焉,水、火、醯、醢、盐、梅,以烹鱼肉”、“声亦如味,一气,二体,三类,四物,五声,六律,七音,八风,九歌,以相成也”、“若以水济水,谁能食之?若琴瑟之专壹,谁能听之?”恰如其分地把中国古代圣哲的思想转化为具有高度现实针对性和时代感的国际话语。其生动的语言和深刻的论述尤其是表现出的胸怀、气度,深受好评。

“一带一路”,其宗旨是构建互联互通、互利共赢的“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携手推进亚太地区的发展与繁荣。这是对全球化发展的积极应对,它所体现的积极担当、平等合作、互惠共赢、共同发展的精神,得到了有关国家的认同和积极响应。这个战略的实施,无疑会造福亚太地区人民。以上所举的这些具有中国思想的国际话语,正逐渐为不少国家所理解和认同,必将在全球治理和新兴国际秩序构建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荀子说:“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国宝也。”以习近平为代表的新一届领导人的言行风范,令人敬佩,也令人鼓舞,让举国上下对我们国家的未来更充满信心和希望。

认识儒家民本思想 篇3

孔子的“仁”思想是儒家民本思想的重要体现。勤政爱民是“仁政”的灵魂和基础。孔子要求统治者治理国家要信实无欺,取信于民,节约费用,爱惜民力。孔子提倡统治者治国必须为政以德,齐之以礼,正身律己,扶正驱恶,奖赏惩恶。《论语•为政篇》:“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这体现了孔子的德治思想,是民本思想的重要体现。孔子注重百姓意志,以百姓的意志作为权衡的标准;孔子维护贵族的权益,主张捍卫君权,但更关心百姓命运,以百姓的命运作为治国的前提。

孟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较明确的提出民本哲学思想的人。他对以民为本的思想作了进一步的详细阐述,提出了“民贵君轻”、“与民同乐”和“仁政”学说,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民本思想体系。君民关系上,他主张“民贵君轻”,指出人民才是最根本的,君主只有顺应民心,施行仁政,才能统一天下。在经济方面,孟子主张要“制民之产”和减轻征税给人民以物质上的保障。衣食住行得到保障,是安定人民的首要措施。管理内政方面,孟子认为,无论选拔人才还是杀人国君都要尊重民意,并非以国君的意向为标准,而是以国人的意向为依据。在教育方面他提出先富后教,兴办教育,教化人民马提高人民道德素质,建立起一个道德、和谐、安定的社会。

荀子是孔子和孟子之后又一位著名民本思想家,他的民本思想吸收了前两位的重要内容,并且又有了新的发展。他的著作《荀子•王制》篇中,说:“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这就是荀子的君舟民水论,意思是老百姓可以扶持你做君主,也可以推翻你,故民才是国家的根本。荀子还认为,一个诸侯国要想富强,必须有老百姓的支持。荀子曰:“用国者,得百姓之力者富,得百姓之死者强,得百姓之誉者荣。三得者具得而天下归之,三得者亡而天下去之。”百姓乃国家之根本,国君对民应该保民如赤子,对民要宽厚,要使他们在有条理稳定的环境下生活。主张减轻农民的负担,少兴力役,不夺农时。只有老百姓富了,国家才能收取赋税。荀子深知节用裕民和裕民以国富的道理。君主要以民为本,才能国富民安君安。

民本思想提倡:“爱民”“贵民”“重民”,重视民众的社会作用,认识到人民是国家的基础,只有不轻视人民,培固根本,才能实现国治邦宁。民本思想提倡:“富民”“安民”“宽民”。使民众的物质生活得到保障,维护人民的切实根本利益,使人民富裕起来,才能大力发展生产力,创造出更多财富,且人民安居乐业,社会才能和谐安定。它提倡社会“公平”“均衡”,建议给民众政治经济权利,防止因社会阶层分离和对立导致社会和政治秩序的崩解。它同时也强调生活水平的均衡,反对过大的贫富差距,强调社会底层人民的生存权利和普遍福利,这种解决社会人民生计问题的思想,对于今天的我们仍极具借鉴意义。

在当时的封建化社会里,儒家民本思想的诞生肯定了人在封建社会中的价值。因此“以人为本”的真正含义是“以人为贵”。“重人轻神”“人是万物之灵”是儒家思想的重要命题,这一重要思想引导中国文化走出原始宗教的思想束缚,确定人在自然、社会中的主体地位。儒家对于自然,对于鬼神有着十分详尽的叙述和分析,认为人源于自然却高于自然,是恒定万物的尺度,人应该积极进取,刚健有为等等。

儒家思想在漫长的两千多年中国封建社会中为统治阶级服务,使得原本是矛盾的两方面的君和民和谐相处,缓解阶级矛盾,维护社会安定。儒家民本思想的基础正是强调以民为本。所谓:“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观念强调的正是“民”的基础性地位。这一观念无论对于民主社会还是专制社会都是同样适应的,而且都是基础性的。今天发展现代民主,理所当然应以民为本,传承儒家传统政治文化的民本主义。今天,我们正积极倡导建设和谐社会,重民是成功的基础。中国历史上出现的许多被后人传颂的清官、好官,就是身体力行儒家民本思想的典范。探讨儒家民本思想的思想内容和历史意义,无疑对我们今天的廉政建设是有现实的重要意义的。领导阶层必须强化“公仆” 意识,在管理社会的过程中充分尊重社会心声,才能使广大民众看到希望,并自觉参与到和谐社会的建设中。同时,必须为广大民众,特别是为社会弱势群体量身定做合适的保护圈,也就是要加强法制建设,使民本的精神通过先进的法律文化加以确认,并健康持续发展。

儒家民本思想浅析 篇4

儒家民本思想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 先秦的儒家思想家们已认识到了对民众重要性的认识, 他们提出的君民关系, 君主通过爱民、利民、重民、养民来实现国泰、君尊、民安, 成为了当时具有重要意义的社会政治思潮。

(一) 君舟民水论

孔子是儒家的创始人, 他说:“丘闻之, 君者, 舟也;庶民, 水也。水则载舟, 水则覆舟。君以此思危, 则危将焉而不至矣!”他把民众比作水, 而君主是在水中行驶的舟, 只有有了水, 舟才能航行, 水也可以是使舟覆没。所以, 君主不应该忽视百姓的力量, 民众是君主实行统治的基础和根本。孔子说:“使民如承大祭。”使用民力要像对待重大的祭祀一样仔细小心, 要反对剥削和滥用民力。

(二) 天视自我民视, 天听自我民听

孟子奉行天命思想, 他认为, 君主之所以能拥有天下, 是天意所决定的, 而天意又是通过民心来表达的, 民众的声音就是上天的命令。这样, 孟子认为, 民众有权利遵照天命的安排, 对有违天意的君主进行罢免, 推翻其专制统治。

(三) 天立君为民

孟子主张立君为民, 君是天为民兴利除害所立的, 所以君主必须时刻为百姓着想, 爱护百姓。另外, 荀子认为即使站在君主的立场上, 为了自身利益, 君主也应该爱民、利民。

(四) 不与民争利

首先, 对百姓先富后教。只有先解决了民众的温饱问题, 才可能对他们进行礼仪教化, 提升他们的内在素养。其次, 要省刑法。儒家反对君主对百姓进行暴戾统治。以历史上的陈胜、吴广起义, 太平天国为例,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 百姓的力量是强大的, 足以让统治者所敬服。第三, 要轻徭役。赋税太重, 威胁到百姓的基本生存, 君主必然失去民心, 横征暴敛无异于是率兽食人。

二、儒家民本思想的利弊分析

(一) 儒家民本思想的合理性

儒家强调民生的作用, 使君主能够多少关注一下民生疾苦, 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民众的利益, 使百姓有一个稍微安定的生存环境而不至于反抗、起义, 有利于巩固君主的统治, 对社会进步有一定积极意义。

思想上, 在当时的封建社会里, 儒家民本思想的诞生肯定了人在封建社会中的价值。夏商周以前, 原始社会都推崇对自然宗教、图腾崇拜和祖先崇拜。这一重要思想使中国文化摆脱了宗教的思想束缚, 人才是自然、社会的主人。儒家强调仁者爱人, 有利于改善当时的社会风气, 重视人的主观精神和重视事在人为的思想, 削弱了天命鬼神对人世间的支配和主宰作用, 一定程上提高了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

(二) 儒家民本思想的局限性

儒家民本思想强调重民, 但只是站在统治者的立场上, 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封建专制统治, 反对暴君和暴政, 但是并不反对君权和专制, 民为邦本的前提是君为大。民众虽然重要, 但只是君主的统治工具。民本思想关注的是调节君民关系, 而不是彻底抛弃这种不合理的政治关系, 正因为它没有与封建专制的对立, 这也从本质上体现了其封建性质。

三、儒家民本思想的现实意义、对现实生活的影响

(一) 儒家的民本思想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影响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 人们对物质的追求远远超过对精神世界的追求。人们的价值与成功取决于赚钱的多少, 为了名利不择手段, 并出现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例如, “小悦悦事件”, 老奶奶跌倒不敢扶等事例;社会发展的过程中, 弱势群体的利益不断受到侵害;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构建和谐社会就要解决在社会转型中出现的这些问题。

在继承和发展民本思想的基础上, 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人民群众是我们国家的主人, 构建和谐社会, 才有利于我们自己实现自己的利益、创造美好生活。作为管理者, 一切都应该以民生为本。构建和谐社会, 让人民过上富裕的生活, 满足人民基本生活需要。构建和谐社会要关心民生。要保持经济发展, 并让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成为和谐社会建设成果的受益者, 享用者。

(二) 儒家的民本思想对民主建设的影响

儒家民本思想强调以人为本, 建设社会主义法制民主, 让人民当家作主, 需要以儒学为基础。从儒家“民贵君轻”的思想可以看出, 法制不应用各种规则来制约民众, 在政治法律文化中要树立民意意识, 在行动中真真切切体现和反映民意, 这样才能做到和谐。统治者也应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 端正自身品行, “其身正, 不令而行;其身不正, 虽令不从”。现今习主席加强反腐建设, 并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正是贯彻落实这一理念的具体体现。

四、结论

儒家民本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 大到齐家治国, 小到个人修养, 它具有双重性, 它的一些观念已经过时, 对于现代经济文明会产生消极影响, 它的另一些观点则表现出永远的价值, 我们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批判继承, 古为今用, ”不能无批判地兼收并蓄。这就是我们对待传统的观念, 也是我们对待儒家民本思想的基本态度。

参考文献

[1]刘蔚华、赵宗正.《中国儒家学术思想史》.山东教育出版社.1996年12月版.

[2][5]邵汉明、刘辉、王永平.《儒家哲学的智慧》.吉林人民出版社.2010年4月版.

[3]王爽.《孔子回答人生的108个感悟》.新世界出版社.2010年1版.

牢固树立民本思想 篇5

长期以来,由于在如何评价和衡量干部的政绩、如何用政绩来对待和使用干部这些问题上存在模糊乃至错误的认识,影响了一些干部正确政绩观的树立。总觉着职位是上级给的,权力是领导赋予的,要提职升级就必须经常向上级组织靠拢,向上级领导靠拢,眼睛要向上看,做事要适合上边的心思。对组织,只说好听的话,只讲做成功的事,树政绩;对领导,吹吹拍拍,请客送礼,联络感情,拉近关系;对工作,好大喜功、“拉长、吹大、垫高”,摆成绩;对同事,你好、他好、我也好,不讲原则,只求大家说我好;对群众,能瞒就瞒,能推就推,能糊弄就糊弄,不愿“耽误”工夫。当然,在我们的干部队伍中,如上所说的干部一定是少数,但做过这样表态发言的干部一定是多数。感谢组织,感谢领导,感谢同志,想到的都感谢到了,为什么独独没有想到最应该感谢的人民呢。表态,是表明自己的态度,在任职表态时都想不起“人民”,那么在今后的具体工作中还有多少时间想起人民呢。

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是推动社会历史前进的根本动力;而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是代表了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人民群众推动着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变革;人民群众既是改造自然的主体力量,也是改造社会的主体力量。因此,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宗旨,就是顺应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这一根本规律,紧紧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全心全意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中国共产党在建党之初就把党的宗旨确定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是国家的主人,而作为一名干部,只能是人民的公仆,人民的勤务员。

中国共产党执政80多年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得到了人民的拥护。但一些干部却不能正确面对这些,只记着自己的努力却看不到人民群众的功绩,脱离群众的思想滋生,损害群众利益的问题出现,群众观点的淡化和缺失在一些领导干部特别是中青年领导干部身上比较突出,一些地方和部门存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现象。针对这些问题,十三届六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决定》,告诫全党同志和领导干部,一定要牢固树立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干部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观点、对党负责和对人民负责相一致的观点、党要依靠群众又要教育和引导群众前进的观点。区委组织部组织开展的“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振奋精神谋发展”专题教育活动的目的也是如此

说说我们的民本社区 篇6

民本社区建设对社会和个人都有着重要意义。社区是社会的基本单元,是人们社会生活的共同体和人居的基本平台。积极推进民本社区建设,是应对新形势,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是坚持科学发展观,实施“民本建区”发展战略的现实要求;是坚持以民为本,让人民群众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的民心工程。做好民本社区建设工作,对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水平,化解居民群众的社会矛盾,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需求,夯实我党的执政基础,巩固社会主义建设的成果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民本社区“以民为本、以民为先、以民为重”的建设理念,使得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居民群众切实得到物质文化等各种需求提供了制度保障。

民本社区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民本社区建设的目标是要建立一个“管理有序、服务完善、居民自治、治安良好、环境优美、文明祥和、文化繁荣和群众满意”的社区,为推动和谐社区建设在领域上得到新拓展,在质量上得到新提高,在群众满意度上实现新提升,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民本社区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建设等各个方面。在政治上,社区建设要坚持党的领导,以党建带动社建,要充分体现党作为带路人和火车头的作用,引导社区建设向着有利于国家稳定和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方向发展。在经济上,一方面社区要不折不扣的贯彻政府关于帮助困难群众的各项惠民政策,对各种帮扶政策做好细致耐心的解释工作,并且使这样的服务操作起来更加便捷化、人性化;另一方面对于群众自发组织的各类健康的文化体育活动,也可以提供一定经济上的帮助。在文化上,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方面的需要越来越高,这就要求社区一方面提升活动场地的硬件设施的配套,另一方面,也要充分发挥“幸福联盟”的载体作用,组织各类群众参加社区文体活动,逐渐引导居民文体活动的日常化、规范化、系统化,形成人人参与、家家幸福的良好社区精神面貌。在社会建设上,社区要积极组织和动员多方力量,做好安全巡视布控网络,营造安全的社区治安环境,坚持日常巡查机制,结合苏州卫生文明城市的评选要求,宣传教育广大居民群众做可爱的苏州人,环境问题发现一个处理一个,为苏州文明城市的评选贡献一份力量。

先秦民本思想的形成 篇7

民本思想完全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时期, 公式衰落, 政权下移, 大国争霸, “弑君三十六, 王国五十二”, 社会的动荡变化使人们看到“社稷无常奉, 君臣无常位, 自古以然”, 因而对民的地位与作用的认识更深刻了。《国语·周语上》:“防民之口, 甚于防川。”《管子·牧民》:“政之所兴, 在顺民心;政之所废, 在逆民心。”春秋末期, 孔子总结前代的民本思想, 创立了其以“仁”为核心的民本思想体系。孔子认为, 立国最主要的是做到粮足、兵强和政府与民之间的相互信任。如不能同时皆备, 则去兵, 再去粮。若政府与民无信, 民不再信任政府, 则不能立国。“民无信不立”的观点反映出了孔子对民心、民意的重视。孔子言:“所重:民、食、桑、祭。”“宽则得众, 信则民任焉。”统治者要“因民之所利而利之”, 对民要“慈”、“宽”、“惠”, 做到“务民之义”, “使民以时”。

《左传》记载春秋时期的历史, 民本思想贯穿始终, 成为全书的重要思想线索。《左传·桓公六年》:“夫民, 神之主也。是以圣王先成民, 而后致力于神。”《左传》的作者将民置于神的地位之上, 认为君主是上天为利民而设, 故君主应以利民为其言行处事的原则。

战国中期, 孟子发展了孔子以仁为核心的民本思想, 提出了以仁政为核心的民本思想体系。孟子强调:“民为贵, 社稷次之, 君为轻。”认为“民”是立国之宝, 称:“诸侯之宝三:土地、人民、政事。”他指责:“争地以战, 杀人盈野;争城以战, 杀人盈城。”“民有饥色, 野有饿莩。”主张给民“五亩之宅, 树之以桑”, “百亩之田, 勿夺其时”, 使民有“恒产”、“恒心”, 能够“仰足以事父母, 俯足以畜妻子, 乐岁终身饱, 凶年免于死亡”, 具备基本生活条件。孟子认为, 君主乃上天之子, 是上天派到人间管理万民的。天的旨意在很大程度上通过民意体现出来。君主应该实行仁政, 如果君主不能爱民保民, 而是残民以逞, 可以视之为独夫民贼, 可以易位、放逐乃至诛杀。

战国后期, 荀子提出以“王道”为主要内容的民本思想体系。荀子强调君主应该爱民、利民, “君人者, 爱民而安, 好士而荣, 两者无意焉而亡”, “天之生民, 非为君也;天之立君, 以为民也”。荀子认为, 君与民的关系有如舟与水的关系, “君者, 舟也;庶人也, 水也。水则载舟, 水则覆舟”。又认为, 君与民的关系如同仪与影的关系。“君者, 仪也;民者, 景也。仪正而景正”。荀子认为, 只有民安宁, 君才能安位。他重视民的地位和作用, 就是为了实现君安位的“王道”政治。

战国末期, 《吕氏春秋》全面总结春秋战国以来民与国家治乱兴衰关系的历史经验, 形成了其独特的民本思想。《吕氏春秋》的民本思想的最重要的特点, 是将道家的自然无为思想引入民本思想之中, 强调君主治民, 要顺民心, 借民力。《顺民》篇说:“王先顺民心, 故功名成。夫以德民心, 以立大功名者, 上世多有之矣;失民心而立功名者, 未曾有之。”“故凡举事, 必先审民心, 然后可举。”《吕氏春秋》的民本思想的另一特点是发挥孟子的仁政思想, 指出:“古之君民者, 仁义以治之, 爱利以安之, 忠信以导之。”君主“立己定而舍其众, 是得其末而失其本;得其末而失其本, 不闻安居”。如果失去民心, 国家就不会安定, 君主就不能稳定统治。君主“行德爱民, 则民亲其上”。《吕氏春秋》将民看作是统治稳定的基础和国家根本所在, 将德政看做是治理国家的主要手段, 指出民为用者得天下, 民为仇者失天下。从上可见, 民本思想是古代思想家在不断思考民与国家治乱的关系的过程中形成的。其形成经历了从最初萌芽到初步形成, 再到完全形成的发展过程。

秦汉以后, 两千多年封建社会并没有把民本思想排除在官方意识之外。不仅一些儒学思想家、政论家经常宣扬民本思想, 不少皇帝也公开承认“民惟邦本, 本固邦宁”的理念。这是因为, 稍微明智一些的封建统治者都深知人民在国家经济生活和政治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因而都要把自己打扮成民众的保护者。如果他们公开否定民本思想, 就等于抛弃自己的子民, 也就会毁坏统治的合法地位。假托记录孔子言行的《孔子家语·五仪》说:“夫君者舟也, 庶人者水也。水所以载舟, 亦所以覆舟。”历史实际也确实如此。尽管专制主义皇权对民众可以予取予求, 残酷剥削和压迫, 但是一旦民众奋起反抗, 任何煊赫的王朝都可能顷刻瓦解。中国历史上农民战争的次数之多和规模之大, 足以使许多封建统治者引为警戒。这一点, 唐太宗体会最为深刻。他曾经对大臣说:“为君之道, 必须先存百姓, 若损百姓以奉其身, 犹割股以啖腹, 腹饱而身毙。”又说:“可爱非君, 可畏非民。天子者, 有道则人推而为主, 无道则人弃而不用, 诚可畏也。” (《贞观政要·君道、政体》) 封建统治者把民众视为邦国之本, 把自己和民众的关系比喻为舟和水的关系, 希望民众能够安居乐业, 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之间能够和睦相处, 这并不是一种虚伪的道德说教, 而是基于期望封建国家长治久安的政治需要。但封建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都是以阶级剥削为前提的, 民本思想与这种剥削制度有着天然的矛盾, 这就决定了民本思想必然受到种种限制, 并且最终变成一种根本无法实现的政治空话。两千多年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生态, 实际上是对民本思想的无情嘲弄和践踏。

民本思想在封建社会没有能够实现维护小农经济的目的, 但它对于中国历史的发展却产生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传统的民本思想是在承认专制君主权威至上的前提下, 来观照“民”之为“邦本”的。这种内在矛盾注定它无法实现其政治理念的根本症结。但是, “民惟邦本”的思想既然成为历代士大夫精英的政治信条, 它不但哺育了一批关心人民疾苦的思想家、文学家和政治家, 而且随着封建制度的衰落腐朽, 它必然会促使其中一些人利用民本思想来反对皇权至上的专制主义统治。早在明末清初, 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就猛烈抨击封建君主“屠毒天下之肝脑, 离散天下之子女, 以博我一人之产业”, “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 君而已矣!”他还批评君主专制制度下的臣僚之所以“不得不讲治之牧之之术”, 只是因为“四方之劳扰, 民生之憔悴, 足以危吾君也”。黄宗羲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这种批判, 已经触及了传统民本思想的要害, 透露了近代民主启蒙的气息。

鸦片战争以后, 西方近代社会政治学说传入中国, 对传统民本思想向近代化的演变起了催生作用。主张君主立宪的资产阶级改良派在宣传西方资产阶级的“民权”思想时, 巧妙地援引了传统民本思想作为变法的理论依据。辛亥革命前后, 资产阶级革命派和改良派就民主共和与君主立宪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论战。

资产阶级改良派和革命派对于如何实现“民权”虽然主张不同, 但他们有一点是相同的, 就是不了解人民群众才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 不相信人民群众才有当家做主的能力。自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以后, 中国共产党通过理论和实践的结合解决了这个问题。

摘要:民本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源远流长的珍贵历史遗产。它的产生可以追溯到早期国家形成的时期, 它的内涵随着历史的发展不断丰富并有所衍变。近代以来, 民本思想从封建统治阶级治国安邦的官方意识形态转变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重要思想武器, 特别是中国共产党批判地继承历史遗产, 赋予民本思想以全新的理论内容。今天, 梳理中国古代民本思想的文化内涵及其发展衍变的历史脉络, 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文化无疑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从先秦时期民本思想形成来探讨中国古代政治的特点。

关键词:民本思想,先秦时期,形成

参考文献

[1]庞天佑.秦汉历史哲学思想研究.

读解我国的民本经济 篇8

一、发展民本经济的现实路径

建立社会主义会市场经济是改革开放的总目标。如是, 社会主义就要实现全体公民的共同富裕;市场经济, 就要释放人民群众身上潜在的巨大社会生产力。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说到底是一种“民本经济”。以人为本, 是一个政治术语;而民本经济, 则是经济与政治的统一。在经济不发达情况下, 经济的主体是政治权力的集中体即政府。一只“看得见的手”左右着经济, 其危害:一是扼杀人们参与经济的积极性;二是掠夺公民本来就稀有的经济资源。比如, 邮票, 既是邮资凭证, 又是被称为“小市民股票”的集藏票品。于是, 带有自发的群众性集邮活动曾经风起云涌。先是1992年、再是2008年, 邮政部门也在利益驱动下, 一再扩大发行量。以前每年发行三、五种小型张, 现在每年竟然发行一二十种, 面值越来越高、发行量越来越大, 利用人民群众的热情, 邮政部门成为圈钱大户。这种不按市场规律办事的做法, 先是损害了民众的利益, 到头来也被民众送上了不归之路。从1992年开始不景气, 随后是大量公开销毁积压票品。与邮票不同, 股票的东家是企业, 监管它的是政府。如果监管不力, 或者监管者缺位, 股票的市场化就会因此被打了折扣, 而将股民的利益葬送。从“邮市”到“股市”, 更大的问题仍然摆在那儿——因为是官方的、垄断的和人为调控的市场, 于是乎, 受伤的就总是——民间资本。更严峻的问题是, 百姓、群众可否拥有资本?要想进一步解放思想, 将中国的市场经济做成功。下一步要做的事情, 就是让更多的中国普通公民成为——“资本家”。这是一场革命。最普通的百姓可以与官本位们平起平坐, 先是观念上认不认可的问题, 再是感情上能否拿得起放得下的问题, 最后是上层建筑领域的“革命”问题。古有“民可使由之, 不可使知之”的政治主张, 今有“民可使赔之, 不可使赚之”的怪现象。异曲同工的是, 封建式农业社会主义的阴魂未散。官如何看民?民自己怎样审视自己?我们是否可以通过制度创新将民与官纳入一个范畴里来一番彻头彻尾的革命?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发展中必须要解决的问题。既然靠人为不成, 那就让市场为、经济为和规律为。

回首改革开放的来时路, 包产到户动了人民公社的政治奶酪;返城知青剩余劳力被迫干个体, 却改造了一大二公的公有制关系;为集中民间资金而开办资本市场, 却从根本上动摇了民众关于资本的意识形态问题……生产力革命带来生产关系变革,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互动催生了走向民族复兴最需要的前提——社会生产方式的变革。人民, 只有人民, 才是国家振兴的动力;人民币, 只有回到人民手中, 才是改革的目的。以更涉及到国计民生的“房市”而论, 什么时候买房者“绑架”了卖房子的人, 那才是真正健康的“房市”!当民众参与经济的热情得以必要的保护, 而不是戕害;当人民参与资本运营的权利得以发展, 而不是制约;当百姓安居乐业的审美情操得以升华, 而不是被破坏, 那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最终建立的标尺。

二、民本经济的内在维度

那么民本经济究竟是什么呢?就民本经济的内涵问题,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会长高尚全教授曾经指出, 以民为本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民本经济是立足于民、以民为本位、以民为主体的经济。真正地承认人民是财富的主体、经营的主体、产权的主体。民本经济的特点就是, 经济形式以民营经济为主, 社会投资以民间资本为主, 社区事业以民办为主, 政府管理以创造环境为主。民本经济是富民利国的经济, 体现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由以上论述可知, 民本经济中, 人民是创业主体、经营主体、产权主体, 实行民有、民营、民享。民本经济是富民利国的经济, 是混合所有制经济体制下的必然产物, 同时推动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是市场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一个基础。因此, 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必须大力发展民本经济。

现在一个较为流行的提法是“民营经济”, 但是我认为, “民营经济”是个过渡性的概念, 我们党的重要文件中都用“非公有制经济”或“非国有经济”的概念。民营经济是从经营的角度来说的, 因为非国有经济可以民营, 国有经济也可以民营, 而“民本经济”这个概念就抓住了产权这个所有制的核心, 反映了人民本位论的本质。另外, 我们通常所说的国民经济中“民”字, 就应是以民为本位的经济。

事实上, 民本经济是相对官本经济而言的, 我们过去搞的计划经济是一种典型的官本经济。即便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也是更多的注重宏观调控、GDP的增长, 而忽略了“民”之发展。民本经济与官本经济之所以不同, 主要表现在官本经济是以政府为经济发展和管理的主体。只有政府官员的积极性, 而广大民群众的积极性往往难以调动, 甚至受到很大束缚。而民本经济则是以广大人民群众为经济发展和经济管理的主体, 民本经济强调, 人民是创业的主体、产权的主体, 是创造财富的主体, 政府主要发挥引导、协调、监督、服务的职能。这样就可以同时发挥政府和民众的积极性。在良好的经济环境下, 使经济发展既具动力又有活力。民本经济强调资本的社会化, 通过资本的社会化从而形成以社会资本为投资主体的经济格局。资本社会化是我国经济发展必然趋势。随着市场经济进程的加快, 社会资本不断扩大, 企业规模不断扩张, 国民经济中各种混合经济、社会保障基金经济、股份制经济的比重越来越大, 从而实现了资本的社会化。只有实现了资本的社会化, 人民和企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才会提高, 企业发展了, 人民也富裕起来了, 政府也就有了充足的物质基础更好地服务大众了。这就是民本经济的本质所在。

三、民本经济之前景展望

在过去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 我们不但形成了一整套高度集中的官本经济体制, 而且也形成了一整套根深蒂固的官本经济的观念。因此, 在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中, 如果只重视体制机制转变, 而不重视经济发展和经济管理观念的转变, 就是可能沿用计划经济的思路和方法去搞市场经济。因此, 发展民本经济不仅需要经济体制机制和经济发展形式的根本转变, 更需要的是在经济发展和经济管理观念上的根本转变。笔者认为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一) 对于所有制形式划分, 要突破单纯以姓“公”、姓“私”论是非的思维定式, 树立“姓民好”的观念, 从而大力促进各种民有制经济, 包括个人所有制、合作所有制和全民所有制经济的发展。另外, 对经济发展和管理主体的认识, 要破除依靠政府投资、政府办经济、政府管经济的陈旧观念, 确立以民众为主体的观念, 主要依靠广大民众办经济, 放手让他们在市场的平等竞争中, 自我创业、自我发展、自我管理、自我约束。

(二) 对于经济发展积极性和创造性来源, 要变“官员调动式”为“民众自发式”, 即不是仅立足于少数官员去调动广大民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而是主要立足于建立一种有效的体制机制, 能够自动地激发广大民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经济管理的理念和方式方法上, 不能只让群众天天被动地等待领导“要我干”和“要我干什么, 怎么干”, 而是要转变为能让群众主动地去想“我要干”和“我要干什么, 怎么干”。正如管理学中所说:领导者高明之处, 不在于他天天告诉别人做什么、怎么做, 而在于能够让人想做他想让人做的事。

(三) 对于经济发展宗旨和目标的实现, 不应立足于国富民强, 而应首先立足于民富国强, 只有广大民众普遍富裕了, 才能真正的增强国力。如果我们的经济发展和经济管理的观念能够发生上述根本性的变化, 民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就会得到更大程度地发挥。广大民众对于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就不会仅仅看作是政府的事, 而是自己的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市场、劳动者、企业和政府的地位和作用就会摆正, 使他们各就各位、各司其职。这样就能形成市场配置资源、人民创造财富、企业自主经营、政府搞好服务的良好发展态势。使民间财富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增加, 人民生活水平将越来越高。随着经济发展、改革开放的深入, 人力资源也将变成生产力, 甚至变成资本投人, 这个过程中势必造就一大批的民营企业家和民营企业科研人员、管理人才, 民营经济发展就会更具潜力。

摘要:民本经济是以广大人民群众为经济发展和经济管理为主体的, 它强调, 人民是创业的主体、产权的主体, 是创造财富的主体。以民资、民办、民营、民管为主要形式, 政府主要发挥引导、协调、监督、服务的职能, 这样就可以同时发挥政府和民众的积极性, 在良好的经济环境下, 使经济发展既具动力又有活力。

关键词:温州模式,民本经济,内在维度,前景展望

参考文献

[1]杨晓平, 高尚全.诠释发展民本经济:民有、民营、民享[J].中华工商时报, 2002, (3) .

[2]高尚全.民本经济论[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5.

论张廷玉的民本思想 篇9

一、关心民瘼, 恤民济困

身处朝堂的张英、张廷玉父子连年谏免灾区赋税, 并议拨白银数百万两赈济灾民, 朝中大臣及官员在此精神感召之下也积极参与救灾。康雍乾三帝曾先后赐张廷玉白银近万两, 他却将此银或用于激励士子学习或将其寄家购公田以资乡里灾民。康熙三十七年, 桐城发水灾, 赴县城觅食者甚众。张廷玉与其弟兄在张英的支持下, 于西郊太霞宫设粥厂赈灾民。桐城龙眠河时为七省通道, 然河上石桥因年远失修被毁, 致出入城市之樵苏及驿使商贾阻隔不得渡。张廷玉便用雍正颁赐其父建祠的一万两白银取其半作建桥之用, 费时二载建成此桥, 方便了过往行人, 得乡人由衷称赞, 此桥亦被后人称为良弼桥。

二、居官清廉, 驭吏为民

张廷玉为官勤政尽责、清廉自守。史载“军机处初设, 职制皆廷玉所定”。作为首席军机大臣, 廷玉常“诸曹司及书吏抱案牍于旁者, 常百数十人环立, 更进以待裁决。”在职期间可谓案无遗牍。雍正多次对其赞誉, 凡有密旨, 悉谕之。

胥吏作奸历来不绝, 除之尤不易。廷玉虽性宽厚, 但驭吏特严。他任吏部职时, 获悉人称张老虎的贪官张某祸害民众, 因有高官庇护, 惩之殊不易。廷玉出其不意, 将其重责后押回原籍, 其时朝中权贵多为营救, 知交中为其说情者亦接踵而至, 然廷玉毅然将其绳之以法, 事后, 人誉廷玉为伏虎侍郎。其在职期间, 多责逐黠吏, 纠下属谬误, 同僚为其睿敏所折服。

三、宽刑慎罚, 关注民命

张廷玉任刑部侍郎时, 有山东美鬓公等聚众劫掠, 被擒者甚众。廷玉等受命前往济南审案, 至后昼夜检阅卷宗, 断定此乃盗案而非叛案, 仅将为首七人正法, 余者或从轻发落, 或无罪释放。官员皆认为判决过轻, 恐难慑服余党。廷玉曰:“草菅民命, ……恐无此天理。”后山东果平安无事。可见廷玉理政治狱, 重在从实际出发, 宽严有度, 刚柔并施, 以自己的司法实践, 对此作了最好的示范。

雍正为政治民以严猛著称, 朝臣遂投其好, 执法尤严苛, 一时冤案遍布国中, 廷玉于此害民之举甚忧。雍正十一年, 张廷玉在奏改刑部滥禁之弊折中指陈核审刑案的刑部对衙门所送一干犯人, 不论其罪行大小将其一律收禁, 致株连无辜, 他敕议应视具体情节将人犯分别收监。在奏改刑部滥引律例之弊折中他直指刑部官员引法律条文时, 常删去刑律前后文而只摘中间数语作判, 徇私舞弊、贪赃枉法之状甚重。他建议为防范此类事情发生, 应令都察院对刑部引例不确等违法之举要予以驳正, 不改者即参奏。此二疏由九卿议行后收效明显。

四、抚恤流民, 宽服民心

康雍之交, 有浙闽赣流民聚众结党盗窃, 为害地方。张廷玉具折提出五家连环互结、严行保甲编户入籍之法, 另择其技勇之人读书之子, 分别考验收用。雍正阅后即批发赣浙等省督抚议行。张廷玉此议对安置流民、区分匪党、宽服民心、选贤任能及实现边省安定无疑都起到了积极作用。雍正十年, 山东官吏奏销上年正赋, 若有欠粮不完者按例革除功名。皇帝询众臣如何办理, 同官皆认为法当如此。廷玉却认为民众抗粮是由于山东连年荒歉, 情有可原, 并跪请皇帝宽限一年, 昭法外之恩, 皇帝勉从其请, 此次得免者甚众, 足见廷玉关心民瘼、忧民疾苦、救民苦难之拳拳赤子之心。

五、张廷玉民本思想的时代意义

在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全面崛起的新世纪, 在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新时代, 研究中国清代政治思想史上占重要地位的张廷玉的民本思想, 仍不乏重要的现实借鉴意义。

1) 有利于全面科学地批判继承封建社会能吏的有益思想为建设和谐社会服务。张廷玉站在维护封建统治立场上考虑民生、民疾等现实问题, 他不可能把百姓作第一位的考虑对象, 也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劳动人民被压迫剥削的地位, 但他的宽刑慎罚和抚恤流民等理政安民思想, 一方面有利于减少冤假错案的发生, 使国家处于社会稳定、政治安定、经济有所发展的良好局面;另一方面, 他利用皇帝近臣身份劝谏君主关注民生、轻徭薄赋, 减轻对劳动人民的剥削掠夺, 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社会阶级矛盾, 减轻了人民的经济负担, 从而促成康乾盛世的萌生。值此建设和谐社会不定之期, 我们应吸收封建社会能吏的有益思想为我国建设和谐社会服务。2) 张廷玉的慎刑、关注民命等治狱安民思想是与当前以人为本理念一脉相承的。传统民本思想与君主制紧密结合, 封建社会中的人也仅限于君主、官吏之流, 广大民众则因被视为草民、贱民而排除在外, 以人为本只是封建集团为维护其统治采用的工具和手段。而今天的以人为本是由代表广大民众利益的中国共产党提出并予以践行, 它是真正意义上的关注民命, 为包括贱民在内的民众着想的民本思想, 这与张廷玉所提倡的抚恤贫民、关注民命、为民谋利、轻刑化等思想又有些许承继之处。尽管张廷玉民本思想的出发点是为巩固封建统治, 不可避免带有一定的阶级和历史局限性。但比照传统的民本思想, 张廷玉的民本思想又具有一些显著特征和重要的历史价值, 它对后世民本思想及以人为本思想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3) 张廷玉建制驭吏等吏治思想对我党执政为民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张廷玉极重官员道德品质对保证封建社会吏治清明所起的重要作用, 但不过于相信官员的道德自律作用, 他强调须从选拔任用、监督管理官吏等多方面入手, 建立较为完备的监察制度加以规约。他还认为若要抑制防止贪腐的滋生蔓延, 须加强法制建设, 健全有监督效率的用人规范和约束机制, 把源头防范与法律制约结合起来。他还主张通过立法把最重要的道德要求纳入法律的规范体系中, 达到治吏安民的实际效用。他的立法定制治吏思想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 对置身封建治下的百姓来说是有利的。诚然, 张廷玉的民本思想不可能保证清朝国运的繁盛昌隆。但他历仕三朝, 地位尊崇, 其民本思想产生了广泛影响, 在当时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清朝中前期长达百余年的大治显与张英、张廷玉父子宰相的大力辅佐极有关联。从这一意义上说, 张廷玉的民本思想值得我们重视和研究, 并从中获得有益的启示。

参考文献

[1][清]赵尔巽:清史稿.[M].北京:中华书局, 1977.

老子的民本思想及其当代意义 篇10

老子生活的春秋时期社会动荡不安, 分封制和宗法制逐渐瓦解, 周室衰微, 诸侯争霸。各诸侯恃强凌弱, 穷兵黩武, 导致战乱频繁, 生灵涂炭;统治者骄奢淫逸, 设置沉重的赋税徭役, 人民饱受战乱和苛政之苦, 朝不保夕。

然而, 这样的乱世却成就了中国古代思想文化最繁荣的时代, 各学派就“如何治理乱世”提出了一系列解决方案。有的主张奖励耕战, 实行严刑苛法;有的倡导以“仁义”治天下;有的则提出“兼爱”、“非攻”。但在老子看来, 这些主张和观点都是徒劳无用的, 不能成为治世之道, 只会使社会陷入进一步的混乱, 给黎民百姓带来更多疾苦。老子反其道而行之, 辩证地提出了“无为而治”的政治思想。

二、老子民本思想的内容

所谓“民本”, 就是“以民为本”, 强调民众在国家社会中的重要性。要求统治者把人民作为立国兴邦的根本, 即重民、爱民、安民、恤民。

老子哲学的核心是“道”, 而道对待万物的态度是“生而不有, 为而不恃, 长而不宰”, 即产生而不占有, 成就却不任意使用, 使它成长但不主宰和奴役。老子认为“人道”应该效法“天道”, 君王也要像“天道”对待世界万物那样对待百姓, 彰显了鲜明的人道主义和民本主义思想。

老子民本思想的主要包括:

1、强调下层民众的重要地位

老子认为“道大, 天大, 地大, 人亦大。”将人与道、天、地相提并论, 从而在哲学的高度肯定了人的重要性。而从数量上看, 人的主体就是下层民众, 因此普通民众应该引起执政者的重视和仰仗, 而不应奴役和剥削他们。正如老子所说“贵以贱为本, 高以下为基”, 即倡导统治者要重视民众, 而不是随意轻视和残害人民。

为此老子还以水与江河的品格来劝谏统治者。他说“上善若水, 水利万物而不争”, 即拥有高尚品德的人就像水一样, 滋养万物却与世无争。“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 以其善下之”即统治者应当海纳百川、虚怀若谷, 爱民、亲民、敬民, 而不是压榨和剥削人民。为了进一步强调民众的重要性, 老子还号召统治者做到“圣人无常心, 以百姓之心为心。”就是要求君王要大公无私, 想百姓之所想、急百姓之所急、解百姓之所需。

2、无为而治的统治方式

老子政治思想的核心是“无为而治”。他认为无为是最理想的统治方式, 只有统治者“无为”, 百姓才能“大有作为”。“无为”并不是毫无作为, 而是要求统治者按照客观规律去施政, 以此达到无为而无不为、无为而无不治的终极目的。

“民之饥, 以其上食税之多, 是以饥。民之难治, 以其上有为, 是以难治。”老子将社会的弊端、人民的疾苦归因为统治者横征暴敛、肆意妄为。“其政闷闷, 其民淳淳;其政察察, 其民缺缺。”统治者为政随和宽厚, 人民反而淳朴忠诚;统治者严苛统治, 并且事必躬亲, 人民反而抱怨。因此老子提出了“无为而治”的理念, 认为“治大国若烹小鲜”, 不必过分搅扰。

根据无为而治的施政理念, 老子将政治统治的模式划分为几个等级, “大上, 下知有之, 其次亲而誉之, 其次畏之, 其次侮之。”即最理想的状态是君主无为而治, 不去烦扰人民的生活;其次是君主施行仁政, 促使百姓亲近、赞颂他;再次是君主严刑苛法施行暴政, 人民畏惧他;最差的状态是当暴政达到一定程度, 人民会侮辱君主, 甚至推翻他的统治。

3、反对战争

老子怀着对人民的深切同情, 强烈地反对争霸战争, 要求息武去兵。他对统治者劝谏说:“兵者不祥之器, 非君子之器, 不得已而用之, 恬淡为上。”认为战争是不详的东西, 有道的明君不会随意使用它。就算不得已而使用也只能是点到为止, 而即使胜利了, 也不能以此为荣。他还警告统治者:“师之所处, 荆棘生焉。大军之后, 必有凶年。”正所谓一将功成万骨枯, 战争会导致人口的大量死亡, 劳动力数量锐减, 继而引发粮食匮乏, 饥荒泛滥。

4、反对统治者的骄奢淫逸

老子对统治者的贪婪奢侈给予严厉的批评:“朝甚除, 田甚芜, 仓甚虚。服文彩, 带利剑, 厌饮食, 财货有馀。是谓盗夸。”因此老子提出治国者要坚持“三去”、“三绝”、“三宝”原则。“三去”即“去甚、去奢、去泰”, 反对奢侈浪费。“三绝”即“绝圣弃智;绝仁弃义;绝巧弃利。”所谓“绝巧弃利”, 即统治者放弃奇技淫巧和功名利禄。“三宝”为:“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强调只有统治者勤俭, 国家财产才能富足。

三、老子的民本思想对当今时代的启示和意义

老子的思想深刻而辩证, 对今天我国的政治治理和社会管理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1、当代政治意义

老子的民本思想与当代“以人为本”思想不谋而合。老子对人民重要性的强调, 符合我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宗旨, 即将人民群众作为国家政治体系的核心和基础, 尊重人民群众主体地位。各级官员应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落实好人民群众的利益和需求, 善于贴近群众, 倾听群众意见, 即像老子所讲的如水一样善于“居下流”;又如老子所倡导的“圣人无常心, 以百姓心为心”, 应在工作中做到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 做到大公无私。

2、对政府职能和社会管理的启发

老子无为而治的思想就现代政府的职能而言, 政府不是毫无作为, 而是要规范权力的行使, 既不能出现权力的僭越, 也不能出现职能的缺失和错位。应精简政府部门, 提高办事效率, 建设一种小政府、大社会的管理模式, 即适当放权, 鼓励社会和公民的自我管理, 促进政府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对于经济发展, 政府主要通过提供相关的制度法规来宏观调控, 而非事必躬亲, 更不是进行不必要的行业垄断, 与民争利。相反, 政府应着力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服务, 如完善教育、国防、医疗卫生、社会福利等。

摘要:老子是我国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 其代表作《道德经》不仅是一部哲学著作, 而且蕴含丰富的民本思想。其中“无为而治”的理念不仅为中国古代政治提供了一种治理方法, 对今天我国的政治治理和社会管理创新也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老子,道德经,民本思想,无为而治

参考文献

[1]、 (魏朝) 王弼.老子道德经注 (第53章) [M].北京:中华书局, 2011

[2]、李养正.老子的“民本”情怀与“不争善胜”之道[J].中国道教.2007年第4期

上一篇:政府信息公开制度下一篇:黄河故道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