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族传统体育文化

2024-05-05

羌族传统体育文化(精选十篇)

羌族传统体育文化 篇1

羌族作为中华民族55个少数民族之一, 其古老的民族历史积淀与优秀的文化特质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成员, 在传统与现代的冲击中, 面对新媒体的报道效应以及体验经济时代的消费热情高涨, 羌族传统体育文化需要有效根植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大浪潮之中, 合理树立自己的发展位置, 正确定位自身的发展目标, 形成自己的独特文化特色发展道路。[7]文化作为一个民族价值观念体现, 在面对其自身独特的事业性与产业化双向发展过程中要积极理顺两者的关联和区别, 大力促进羌族传统体育文化服务于大众的事业性, 以及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产业化优势特色凝练。一方面, 羌族传统体育文化要加大对传统体育文化的普及性与普适度发展步伐, 尤其是在地震中长期重建过程中要提高民众自主创在与孕育本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自觉性与创新性。另一方面, 要拓宽羌族传统体育文化事业的多元发展道路, 有效将传统体育文化的事业做大做强, 既有传统文化事业的公益面, 又有迎合市场发展需求的产业效能。

2 坚持自主知识产品开发理念, 加大设计生产富有羌族特色体育文化产品

地震灾后的羌族传统体育与灾前的羌族传统体育存在着形式、内容、区位以及发展特色的异同, 在来自社会各界的大力无私援助之下, 羌族传统体育已经走过地震无情的悲痛时刻, 在基础公共设施、社会资源、文化传媒等各种支撑条件下已经形成了合力。然而,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 随着人们对羌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大势宣传和快速传播, 人们纷纷涌进羌族生活聚居地, 羌族传统生活的场景步入眼帘, 文化的传播与交融更加加速了文化的全球化。要想在新一轮的民族地区大开发进程中不断创立自己的文化特性, 有效拉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服务于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 就需快速构建自主知识产权的羌族传统体育文化产品, 创立满足游客文化需求的传统体育产品。在现有羌族聚居地区, 呈现最多的是旅游性、娱乐性、趣味性强的适合儿童玩耍的简单式快速消费型旅游产品, 一些富含传统羌族体育文化特色、彰显羌民族个性的体育文化产品鲜有问世。因此, 大力设计、开发与生产问世符合人们对传统体育文化喜好的, 又能突出体验经济时代大众体育消费水平的羌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特色产品是羌族传统体育文化走向产业化发展的必经之路。

3 积极推动传承文化产业的升级转型, 加速羌族地区创新创业进程

大众创新万众创业是当前中国社会经济不如新常态的重要发展方向, 同时, 也带来社会结果的变迁、人们交往方式和精神需求的深刻变化。在建设文化强国进程中, 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已经成为促进我国产业升级转型, 有效推动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活化剂。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作为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文化产业的升级转型中伴有重要的角色, 也是全面提升民族传统文化产业化进程的有效手段。羌族传统体育文化在升级转型中需要结合自身实际, 突出灾后重建的平稳过渡以及百姓生活环境的快速恢复, 乃至羌族本民族文化参与性、创造性以及创新性的大力激发。在羌族创性创业发展中要充分借助学校教育的平台实施学校创兴创业教育体系, 有效将羌族传统体育文化根植于学校创新创业教育之中, 激发学生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改造与升级, 拓宽文化产业发展的渠道和质量。其次, 要发展社会公共服务的综合效力, 实施基层群众的创新创业工程, 文化来源于民众又服务于百姓生活, 为百姓所享有。只有激发广大百姓民众对传统体育文化的创造性与创新能力, 才能让羌族传统体育文化彰显更大的文化魅力和社会影响力, 也才能在更深层次的范围促进羌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繁荣发展。

4 培育与发展羌族民间社会体育组织, 强化羌族传统体育的民众基础

文化是来源于民众的生活之中, 也是孕育在人们的价值观念体系里, 要合理改进羌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快速健康发展, 将羌族传统体育文化推向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 就需要大力培育与发展羌族基层体育社会组织, 充分发动体育社会的力量扩充羌族传统体育的发展空间, 充实羌族传统体育的人力资源和活动内容体系。人民群众的力量是巨大的, 体育社会组织是有效带动广大民众积极参与和管理全民体育的最为直接方式, 也是当前大力发展社会公共服务体系中着力建设的重要内容。灾后各个省份对羌族聚居地实施现代化重建, 让羌族体育步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格局, 在推动基层文明健身和灾后羌族地区社会经济大发展进程中, 要创建以社区为载体, 以特色羌族传统体育文化活动为龙头, 培养体育社会组织为核心的羌族文化进社区系列活动, 充分借助羌族特有的节庆活动、重要节日以及地域性的文体活动创办创新符合时代主题深受百姓喜爱的传统体育文化项目。通过人的选拔、活动的策划组织与运行, 逐步构建围绕在群众身边的草根体育社会组织, 在构建健全的组织运行制度和评价体系中, 充分争取政府的扶持和国家政策的保障, 加上社会各界的赞助, 有效构建起羌族地区社会体育组织的管理运行模式。

参考文献

[1]王洪珅, 霍红.羌族传统体育发掘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 2010, 8:45-47

[2]杨成, 唐建菊, 王广俊.羌族传统体育项目震后学校教育重建现状和路径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 2015, 16:39-42

[3]王珏.羌族传统体育活动推杆的挖掘与整理研究[D].成都体育学院, 2014, 7

以传统文化学视角论羌族养生思想 篇2

养生康复的理论受到医学科学的监督与指导,体育养生亦是如此。羌族传统的导引与修养是羌族传统医学理论指导下的养生与康复实践。羌医是指羌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与生活实践中,在同疾病作斗争的历史中产生的一门有关人体生理、病理、疾病诊断、防治及养生康复等理论和方法的独具特色、独成体系的医学科学;羌药是羌医理论体系指导下用于诊断、治疗、预防疾病或调节人体机能的药物。所以,羌药包括但不限于羌族地区盛产的药物以及羌族人民常用的药物。羌医、羌药这两概念的文化学基础也是羌族医学理论体系,研究羌医药、羌族养生、文化不能脱离于这个理论体系。

一、中周论是羌族传统文化中的哲学思想

羌医哲学中周論主要包括中气本原和五周变易论。物质有中与周,但均为气所构成。气可分阴阳,阴阳相吸、同性相斥是宇宙力量的本原。宇宙物质的本原是气,气是无限可分的,但在一定的时空内有相对固定的表现形式,类似于现代科学概念里的波粒、量子。尽管万事万物都由气构成,但气极其细微,并不能由人所认识,所以一般人会认为气是无形的,视为“无”。无形之气可化有形之石,精石是构筑世界有形万物的基础。五周变易,指宇宙万物在阴阳吸斥之力作用下所引起的运动状态改变的表现形式。五周论,也称五石论、五系论,脱胎于传统的五行论,却无相生相克规律。羌人崇石,认为世界上一切有形物质皆由石所化生,白石是石之精华。石分五系,分别为黄赤青黑白;对应五行分别是:土火木水金;对应五数分别为四、六、八、十二、二十。四突(突,也称尖,即顶点)尖石,锐细入微,变化多端,可孕育稼穑,故属土,五名为象。六突长石,尖利有芒,性烈走窜,属火,五名为合;八突方石,平稳方正,如木之可塑,生长而久远,五名为荒;十二突圆石,其有二十面,圆润如滴,温和柔软,无处不在,故属水,五名为支;二十突宝石,其有十二面,十二为自然法数,天生原石,肃净高贵,清静无为,变化无穷,乃石中之尊,其色归白,五行属金,五名为廿——双十圆满,十全十美之意。

二、羌医中周思想文化认识下的正常人体结构与功能

羌医认为人体分为内中周和外中周。内中周包括中心元神和周身形体,都由无限可分的气构成,但它们外在表现形式不一样,前者无形后者有形。中心元神是周身的控制系统,溶入周身之中,但亦可于肉身凋亡之后独立脱离。人之周身,是指有形之体,包括四质、六脏腑,八官、十二管道(支道)和二十经脉(廿经)。总结如下表1所示。

四质也称四相或四象,五行中属土,包括气、血、精、津(羌语称为莫斯、萨、吉纳、滋),是构成人体组织基本的有形成分。六脏腑包括心和小肠、肝和胆、脾和胃、肺和大肠、肾和膀胱、心包络和三焦,五行中属火,是生命之火的根本原动力。羌医中通常所说的六脏学说并不是单指六脏,而是指与六脏结合相表里的六腑形成的六脏体系,其运化的后天水谷精微维持着生命之火,故属火。八官(也有学者称为八腑)是人体中非常重要的器官,包括脑、脊、髓、骨、脉、蛋(男睾)、乳腺和女子胞。八官在五行中属木,具有生长条达的特性,滋养人体并储存精气。支表示十二,支道是指人体中的十二个管道体系,包括灵通道、脑髓道、感窍道、骨肉道、气息道、水液道、食物道、脉管道、肌肤道、腺道、卫体道和生殖道。廿经是指人体循行分布的二十条经脉,相类于中医里的正经与奇经之和,但不同的是二十经皆有络。

外中周理论认为,中是有形的人体本身,而外周则指附于人体周围的五个充满能量物质的热场,称为人五周、五周天、五光、五能等,是保护人体自身特别是中心元神的精微物质,由炁组成。炁是气的能量聚合体,尽管比气的体积大,但仍然极端细微,不能被人感知。如果说人的肉体是有形之体,那么五周天就是人的无形之体,也是人的构成部分,是客观的存在。五周天分别为土、火、木、水、金,环绕人体,与人体直接以“外经”(相对于体内二十经脉而言)连通。五周天分别与人体连通的外经数量多寡不一,土周天之外经有四,连通于四质;火周天之外经有六,连通于身体六脏腑;木周天外经有八,连通于八官;水周天之外经有十二,连通于十二管道(支道);金周天之外经有二十,连通于形体二十经络。五周天也与外界大自然相连接,可传递精微物质和能量。

三、羌医文化中周论点下影响身心健康因素的认识

病因大体分内因和外因。内因包括内伤四食、内伤六邪、内伤八情、内伤十二瘀、内生二十虚。

内伤四食包括过饥、过饱、饮食不洁和饮食偏嗜。内伤六邪是因为气机失调、运行失和而导致人体生理功能异常产生的类似风、寒、热、湿、燥、火的病理状态。内伤八情是指喜、怒、忧、思、悲、恐、惊和恶八种情志以超过调节范围的刺激而导致的人自身接气机紊乱、脏腑阴阳气血失调,进而引发疾病。十二瘀是指血或津液郁结于人体十二管道导致廿道系统不通畅的病变,主要表现为瘀血、痰饮、结石、癥积、痞块和骨疽等,既是病中产物,也是致病因素。二十虚是指人体二十经络功能状态低下的表现,如胎弱多因任脉虚,体劳多成脾经虚,神劳常致心经虚,房劳易成肾经虚,等等。外因主要有四伤、六淫、八疫、十二虫、二十毒。四伤是指力损伤、热冷伤、铁器伤和虫兽伤。六淫是指风(昔比沃蒙)、寒(么呗)、暑热(莫尔唉迪)、湿(也称水湿雨,资木尔唉尼)、燥(干么斯)、火(摸格阿)六种外感病邪,例如自然界的阴寒雨露水湿之气侵袭机体而致外水病。八疫是指八种常见的疫疠之气,包括鼠疫、霍乱、天花、麻疹、伤寒、疟疾、痢疾和脑疠(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十二虫是指常见的十二种寄生虫包括伏虫、蛔虫、白虫、肉虫、肺虫、胃虫、弱虫、赤虫、蛲虫、蛊虫、阴虫和疥螨等导致的寄生虫病。二十毒包括石毒(射线)、烟毒(CO)、铅毒、汞毒、蛇毒、蕈毒、酒毒、食毒、水毒、湿毒、火毒、疮毒、胎毒、梅毒、淋毒、丹毒、风毒、虫毒、兽毒、药邪之毒。

nlc202309090439

病机包括元神病机和周身病机,周身病机分为内周身病机和外周身病机。内周身病机包括四质失常、六脏腑病机、八官病机、支道(十二管道)病机和廿经病机。外周身病机则指人与自然界相通的外经出现了堵塞,土、火、木、水、金五大周天的功能出现了混乱。人之内外周身不畅通,功能不协调,不能达到天人合一,是为周(周身)天(宇宙)之过。

四、养生、预防和康复的文化思想

(一)养生预防与身心修養的原则与方法

中周理论的养生原则包括:注重中神,形神兼修;保养周身,脾肾共济;强调周天,顺应自然。基本的方法有悟道修德、清静养神、调摄情绪、起居有常、劳逸有度、节欲保精、饮食得当、运动适宜、亲近自然等。预防的中心思想是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和病后防复,做法的关键是中神有意识、有信念,强化有形周身,修养周天潜能。对于调摄中神尤为重要,因为它同时也是有形之周身和无形之周天的主宰。《素问·上古天真论》中指出:“恬惔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精神内守,病安从来?”不管视物角度如何不同,但事物的本质只有一个。所以,无论是羌医,还是传统中医,在本质上都有异曲同工之妙。

(二)康复养生的原则与方法

康复治疗的原则首先强调中心元神的作用,主张加强患者对治病的意识和意志。第二是补充和调理气血精津四质,包括补气养血填精益津、调理气机血运、固精、祛水湿化痰饮等,扶正以祛邪;第三是调理六脏腑八器官,根据病情缓急确定治标治本之优先或同治,调整脏器阴阳平衡;第四是通调支道与廿经,维持周身条达舒畅;第五是调整外周天与自然的和谐,治疗讲求因时、因地、因人制宜。在治法上,羌医有许多独特的治法,如羌医骨科手法(压部捂)、醋坛熏蒸法(箕夸波尔)、羊皮疗法(波尔得)、打通杆(娃柳知)等。

羌族民间的中周论是羌族养生的基本理论,其中有许多与中医理论相通的地方,这是因为在文化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不同体系的传统医学理论已经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我们没有必要非要标新立异而臆造异论、画蛇添足。再说,中医也是凝结多民族智慧而共同缔造的结晶,其中必然吸收了包括羌族在内的少数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所以,并不能说哪些文化是中医,哪些是羌医;同一种文化思想,放在中医体系里是中医理论,而放在羌医体系里则便是羌医理论。

(1.四川省阿坝师范学院;2.四川省汶川县羌医医院;3.字道零壹贰叁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基金項目:本文系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羌学研究中心”2013年度课题(项目编号:QXJ1301);阿坝师范学院2014年专项基金课题(项目编号:JY14-02);四川省羌学学会、阿坝师范学院羌医药研究所资助项目(项目编号:ZZ04-1601)的研究成果。

羌族传统文化元素研究 篇3

一、羌族传统文化元素

(一) 民居建筑

羌族建筑一般有碉楼和庄房。羌族的碉楼一般设置在依山靠水的交通要道、山顶上或村寨的中央和四角。碉楼高达10余丈, 内有六七层, 最高的达到十三四层, 楼体形状为四角、六角或八角, 上细下粗, 房顶的四周砌有1尺多高的矮墙。庄房上面基本上都有壁饰, 其图案简单又朴素。还有圆形图案, 中心是用小白石块镶嵌而成, 光芒状石片砌成, 在房背矮墙上常见石刻犬、羊等家畜图案, 用来装饰驱魔所用。

(二) 民族信仰

羌族最具代表的自然崇拜为白石崇拜, 白石既是天神和祖先神的象征, 也是一切神灵的象征。羌族人崇尚白色厌恶黑色, 这种民族心理也充分体现在其自然崇拜中。历史上羌族曾以猴、羊、狗和白马等为图腾, 近代羌族中仍然流传的传说和习俗, 都有着图腾崇拜的痕迹。另外, 释比文化是羌族的又一个代表性传统信仰文化。远古时, 面对复杂的风雨雷电、冰雹水火和人的生老病死等各种无法解释的现象, 人们认为有一种超自然的力量主宰着这一切, 只有用虔诚的祭祀祈祷的方式才能消除灾难, 为了适应这种祭祀的需要就产生了释比。1

(三) 民族服饰

羌族的传统服饰为麻布长衫、羊皮坎肩、包头帕、束腰带、裹绑腿等装束和配饰。羌族女性的衫长到脚踝、领口上镶嵌着梅花形银饰, 襟边、袖口、领边都绣有花边, 腰束绣花围裙与飘带, 腰带上也绣着花纹图案。脚上穿着有鼻子的“云云鞋”, 鞋尖微微上翘, 鞋身绣云彩图案和波纹。羌族服饰的特色一般用羌绣表现出来, 羌绣种类较多, 有挑绣、纳花绣、纤花绣和平绣等, 其中最著名的是挑绣, 挑花制品由粗布、棉线制成, 大多是黑底白纹, 色彩对比强烈, 装饰性很强。

(四) 民间艺术

羌族的民间乐器有羌笛、唢呐、脚盆鼓和羊皮鼓、锣, 其中最为著名的要数羌笛, 据说这种乐器是秦汉时游牧在西北高原的古羌人发明的一种吹奏乐器, 故名“羌笛”。羌族舞蹈是羌族文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在节日、祭祀、丰收、迎宾、集会、葬礼等等都要跳舞, 不管男女老少都会跳舞。2

二、羌族各民族文化精髓及其发展

羌族文化精髓部分以其古朴自然之美得以传承和发展。不论是神秘的宗教信仰和图腾崇拜, 还是独具民族特色的建筑, 美丽的民族服饰, 刺绣, 器具, 雕塑等等, 这些都是和人类的智慧和劳动与神奇的大自然的结合产生的, 他们具有一种别样的气质, 文化艺术价值极高。

(一) 羌族建筑文化精髓

羌族的民间建筑代表羌碉被誉为“世界建筑明珠”和“东方金字塔”。那么羌族的羌寨、羌碉作为羌族文化的一个代表, 我们要通过旅游业的发展来发扬它, 传承它。无论碉楼还是民居建筑都是用石片和木料筑成的, 有一种古朴美和无矫饰之美, 黑色的建筑与绿色的山川、白石装饰的白色交相辉映, 给人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 令人向往。那么这样的感觉必然会迎来众多游客的向往和拜访, 因此在旅游区的供人居住和体验欣赏的建筑就可以把当地民居建筑的元素提取进来, 用石块、木料还有其造型特点颜色取代现代索然无味的钢筋混凝土建筑, 当然也要结合现代设计元素例如窗户可以加大, 布局可以扩展等等。为了让人们能够更加记住羌族建筑我们还可以做一些工艺品、装饰品、印刷品, 例如把碉楼的造型加以夸张变形, 印在衬衫上, 建筑顶部的剖面图四角、八角等形状都可以运用在工艺品和旅游纪念品上。我们从传统的羌族民居建筑身上可以汲取很多灵感和创造。另外, 浅雕十字形房号具有独特精湛的特色, 仅仅靠工匠们的一双手就打造出图案完整对称性、大小一致性装饰性很强的艺术效果, 它的这种美是独一无二的不同于西方的华丽和现代的庄重, 它是一种古朴真实的自然美, 这种具有很大代表性和装饰性的符号可以让我们通过对其形状元素的提取制作出富有羌族特色的工艺品, 独特而又令人喜欢。3

(二) 羌族信仰文化精髓

羌族图腾崇拜最具代表的白石崇拜和羊图腾崇拜可以让我们更好地记住羌族传统的民族文化, 神秘的图腾崇拜让我们不得不去探究其秘密, 白石崇拜是羌族人民为了供奉天地、树林、火神, 这是为了崇拜大自然, 认为大自然中有一种神灵掌管着一切, 可以保佑他们, 这是一个民族所处地理位置、自然影响、民族心理和思维习惯的产物。羊图腾在羌族人心中非常重要, 羌族人将羊图腾绣在他们的民族服饰上, 以羊为主题的雕刻, 壁画, 装饰纹样随处可见, 这些纹样用来寄托羌族人民的美好愿望。古羌族对羊的崇拜启发我们对神秘的羊图腾进行研究和加以运用可以促进我们对羌族传统文化的认识, 并促进文化的传播。这是值得我们去发掘和传扬的古老的文化, 中国没落的传统文化是否值得我们去反思, 激发我们要通过经济产品带动文化的发展和传扬, 白石崇拜可以让我们思考运用自然中的东西植物动物赋予在我们的生活物品上, 再加上羌族特色, 我们可以制作一系列的羊图腾产品激起新一代的年轻人对古老神秘图腾的探索。

(三) 羌族服饰文化精髓

羌族服饰构图、题材和用色方面变化丰富, 其中表现形式就是羌绣, 羌绣色彩简单明了, 以红、黑、蓝为主, 头帕颜色多样, 羌族羌绣的图案与内容多源于自然, 源于生活, 图案一种是几何图案, 用以表现日月山川, 另一种是以生动的动物植物形象出现, 这种表现形式使羌绣内容更为丰富。这些图案和色彩可以有效运用到旅游产品中, 让人耳目一新。羌绣是羌文化的又一个精髓, 我们可以在包包、衣服、服饰、腰带、发饰等生活用品上进行刺绣, 甚至可以通过印染的方法制作产品包装, 或者直接进行刺绣包装。羌绣、羌笛等精湛的民族工艺可以融入现代美学元素, 可以开发为工艺美术作品, 以驰名的羌碉, 精美的绣花鞋作模型可以制作微缩仿制纪念品。羌族刺绣中各种图案如吉祥如意、金玉满堂、百鸟朝凤等, 不同的图案有其不同的内涵, 寓意深刻, 这样被赋予了美好意蕴和祝愿的精美刺绣能够更好的运用到旅游产品中。4设计师可以通过对羌绣和民族服饰中的某个图案元素进行提取和对细节进行放大, 把传统的民族元素和现代时尚进行结合, 让传统的羌绣融入到旅游工艺品、服饰、首饰等中以实现传统与现代的完美结合。

(四) 羌族民间艺术文化精髓

羌族民间艺术多种多样, 那么最为精髓的部分要数羌族舞蹈和音乐。羌族舞蹈早在新石器时代的陶瓷纹样图案中, 就可以看出羌族人民独特的舞姿是多么的优美动人, 羌族舞蹈的舞风自然朴实, 动作强劲有力, 节奏明快, 神秘宗教色彩非常浓重, 其中羊皮鼓舞是羌族民族文化中的又一独特的文化遗产, 其中羊皮鼓造型独特, 其造型为圆形, 单面绷上羊皮, 没有绷上羊皮的一面有一根能让释比用来扶手的小横木, 其纹饰多样, 有羊角纹、火纹等等, 侧面纹样比较单纯朴实, 运用二方连续的黑白黄三种色彩包裹, 鼓侧下端运用黄、红、绿等一些纯色布条用以装饰。那么羊皮鼓本身就可以作为旅游纪念品进行购买和收藏, 羊皮鼓的艺术形式也可以运用到其他旅游纪念品当中去, 比如精小的饰品上画上羊皮鼓的部分图案和颜色, 具有独特的欣赏价值和收藏价值。羌族舞蹈的独特性启发我们可以通过对其舞蹈形象的摘取, 比如其关键性动作和步伐可以描绘到我们的纪念品上, 可以加强对羌族舞蹈的发扬和传承, 通过开设羌族传统舞蹈学习体验班来宣传羌族文化, 让更多的游客和后代传承它。

羌族人民通常会通过羌笛和口弦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在羌族地区, 无论白天黑夜, 在山村田野, 河流大山上都能听见羌族人民的优美笛声, 羌族人民把自己的喜怒哀乐用羌笛表达的淋漓尽致。那么羌笛和口弦在羌族文化中是一个重要的部分, 发展羌族文化就需要我们要把羌笛和口弦的制作方法一代一代流传下去, 运用到旅游业中去。

结语

羌族传统文化是天然的、明净的、值得传承的, 是人类的劳动和自然的结合的产物, 这使羌族文化变得多姿多彩, 令人向往。而在汶川大地震之后, 羌族传统文化受到了冲击, 所以作为新一代的年轻人我们要知道怎样保护民族传统文化, 不管是在艺术、经济、文化等方面给予更多的支持和发展。但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又要注意环保, 做出既环保又经济又实用的新产品, 需要我们更加懂得创新, 从内心出发懂得怎样去发扬传统文化与现代经济的结合。

注释

11 .编写组.《羌族简史》羌族简史[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4.

22 .余耀明.云朵上的羌族[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 2009.9 (1) :1-90.

33 .鲁炜中.北川羌族传统建筑美学研究[D].四川:四川师范大学, 2011.

羌族传统体育文化 篇4

关键词:羌族;服饰图案;文化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绚丽多彩的服饰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而民族服饰代表着一个民族的文化、生活与习俗,宗教与信仰,是能体现这个民族的精神与文化的象征。而服装本质上是一种物化了的人的意识与精神,羌族服饰正是自然环境在其审美心理上形成的物化结果。

羌族服饰是羌族文化的载体,上面凝聚、积淀的文化信息十分丰厚,在服装的类别、刺绣纹样、色彩构成上,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均显示出丰富的审美经验和品位。

1 羌族服饰文化特点

1.1 羌族服饰的特点

羌族服饰较为朴素而华丽,广袍大袖的长衫是典型的羌族传统服饰。古代羌族人民服饰中多以披毡为主,这也是当时羌族服饰文化中最具特色的。同时这种传统的文化服饰依然保留至今。而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发展,近代的羌族人民中的传统服饰承袭了袍服之制度,我们所见到的服饰的主要材料是毛、裘皮、麻。这些质朴的材料也反映出这个民族在精神上,文化上的质朴、真实。经过调查研究,现代的羌族男人头上喜好穿着青色或白色的头巾,用麻布做成长衫形,这种长衫长过膝盖。羌族的男人喜欢把无袖子的羊皮褂子套在长衫外。而褂子的作用是用来挡一些雨、防寒、垫坐等。羌族的人们脚上穿的是绣有云彩图案及波纹,他们的鞋尖微翘的云云鞋,羌族人民在喜庆的日子里都会穿云云鞋。云云鞋在实用价值上发挥着价值的同时,相当高的艺术观赏价值上反映出这个民族的传统文化,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艺术特点。经过实地研究羌族男人还穿皮鞋、把布鞋脚上裹牛、羊毛制的毡子绑腿,绑腿有御寒和护腿的作用。男女都束腰带。经过研究发现羌族妇女也喜欢缠青色或白色的头帕,青年妇女常包绣有各色图案的头帕或用瓦状的青布叠顶在头上,用两根发辫盘绕作鬓;她们穿着的长衫要比男人的长,要到达脚背的位置。羌族妇女与男人穿着的不同之处是,她们在领口、袖口、腰带上绣有几何花纹图案,这种图案大多是圆圈纹、三角纹等,羌族妇女非常喜好装扮自己还在衣领及袖口上镶有梅花形银饰,腰上系着绣花的飘带;耳环、圈子和戒指等饰物。朴实而华丽的羌族传统服饰,无一不体现出这个民族的精神文化,民族习俗。他们纯朴自然,努力的保护着发展着自己民族的文化,这种精神也是我们要学习和发扬的。

1.2 服饰色彩运用

色彩上,长衫多以蓝色、红粉为主,展现出羌人崇尚自然的情节。在服饰和刺绣中,常通过色彩并置与搭配产生色彩美,提高了色彩明度,对比强烈、浓重华美,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羌族受宗教信仰的影响,尤其喜爱白色和红色。对白色的崇拜源于白石崇拜以及羊图腾崇拜,在头帕、绑腿、白色麻布长衫、释比服饰上均有体现;对红色的情感更多源自对火和太阳的崇拜,如红色腰带、绑腿,甚至“羌红”,都将人置身于团结、喜庆、祥和、欢乐的气氛之中。

1.3 工艺运用

羌族服饰文化之中的羌绣工艺美不得不令大家所叹服。我们所看到的羌绣色彩艳丽,做工精湛,羌绣浓缩了历史文化中的精华,成为绣中之精品,已然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朵奇葩。羌族人们在他们的文化服饰上特别注重工艺的传承,在羌绣的内容上、构图上以及用线、用色、针法等方面都是时常在变化的,调查发现常用的刺绣方法有挑花、扎花、纳花、提花、链子扣、勾花等,其中最具特色的就是挑花刺绣。挑花工艺的精巧细致,绣出来的图案栩栩如生。羌绣纹中图案都是从生活中以及自然环境中提取、概括、抽象出来。这种从生活中提炼出来的美充分代表了羌族人民的审美方向,并在服饰上得到了充分运用。图案美得自然纯朴,美得让人叹服。

2 羌族服饰中图案文化的审美价值

2.1 羌族服饰图案

图腾是神话了的祖先,是氏族的保护者。许多民族中图腾崇拜是一个普遍现象,羌族人民也不例外。羌族人民用羌绣表现出来的太阳纹、杜鹃花纹、云云纹、羊头纹等等就是典型的图腾崇拜。羌族人民在服饰上刺绣象征吉祥的图案如牡丹象征幸福,瓜果之类的象征果实的丰收,鱼、龙象征着吉祥。羌族人民用这些象征的图案想要获得图腾神灵的庇佑,并获得幸福安康的生活。如今,羌族文化保留比较完整的语言、生活习俗、建筑、和宗教外,最灿烂的就是服装艺术中的羌族服饰图案,图案的制作由辛勤的羌族妇女用挑花刺绣手工方式来完成的。她们绣出来的图案个个无与伦比的美丽,图案中透漏出制作者的聪慧、手工技巧,也反映着这个民族的魅力与精神。羌族服饰图案多用点、线、面结合,线中有面,面中有线。粗细、刚柔结合,使画面富有节奏感、韵律感。

2.2 服饰图案的审美内涵

服饰作为一种文化形态,贯穿了一个民族各时期的历史,然而图案作为一种符号,则诠释着一个民族的变迁,发展以及对神的崇拜和对美的追求。各民族间在服饰文化上的影响与交流是民族文化过程中必然要产生的文化渗透现象。羌族是一个生活在汉藏之间的民族,因此其宗教信仰、生活习俗、服饰建筑也不可避免的会受到汉藏文化的交汇影响,从而决定了羌族的文化意蕴并不是某个单一方面,而是相互交融,丰富多样。

2.3 服饰图案的文化价值

羌族服饰能充分强调出羌族民族的一体性及其文化的独特性,而羌族服饰上的羌绣图案在发挥着美观服饰的装饰功能外事实上又成为羌族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羌族服饰图案是伴随着羌族人民千百年生生不息的漫长历史产生和发展起来的。羌族服饰图案的历史价值是不可估量的,智慧的羌族人民传承保护着自己的文化至今,它的服饰图案最具代表的。我们所看到羌民族服饰图案在用色上具有美艳、自然、古朴的艺术形式。同时在选材、寓意上都具有美好的艺术想象,就像前面所说到的他们把牡丹、龙、鱼用刺绣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对美好生活的期望。服饰图案在造型上具有独特的艺术形式,具有朴实而真挚的美学内涵,浓郁的乡土风情,看到美丽的羌族图案总是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似乎就是风吹草地现牛羊一般的境界,就因他的真挚、朴实。羌族服饰上的花纹图案与饰物不单一是一种形式美,也是符号与意义之间的某种联系和结合,承载着羌民族在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所积淀的民族经历、文化交融、宗教习俗、生存环境等厚重的文化意蕴。

3 羌族传统服饰的文化价值

3.1 羌族传统服饰文化与观念

与审美意识相结合,羌族服饰文化中常体现出乐观、积极、健康、美好的精神和情趣。传统文化的发展中必不可少的就是现代服饰文化,羌族人们穿着他们的传统服饰,不仅可以增强彼此的认同感、自信心和民族的凝聚力,而且还对本民族文化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发展的作用。而在过去,由于经济上的落后与民族文化上的封闭,这使得羌族服饰长期不被人们关注。他们的文化也没有人所知晓。人们在观念上过分注重门当户对,凭金银度人。现在人们的观念已经发生改变。以婚姻为例,当代羌族男女之间更注重的是自己感情与志趣,嫁妆的贵重与否只是从侧面反映双方的家境。羌族人民的着装不再是地位的显示和权力的象征,而是民族传统文化与审美观的综合体现。

3.2 羌族传统服饰文化与时代特征

民族服饰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一个民族的过去和现在。从其款式上,可以看到民族的生命力,看到该民族鲜明的时代特征。在旧时的羌区,因为各地生产力发展不平衡,物质生活水平参差不齐,剥削阶级占据着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以一袭衣衫显示着他们的社会地位和身份的高贵,银首饰成为他们作为特权阶层的象征,用之不尽的布匹和彩线炫耀着各自门户、权势的强大。广大被统治者则处在水深火热之中,穿着简陋而破烂,甚至是衣不蔽体。解放后,羌族人民获得新生,以极大的热情建设自己的家园,羌区换新颜,人民过上丰衣足食的生活。服飾的质量、色彩都较过去有了很大的变化,显示出崭新的时代感,焕发出浓郁的民族气息和现代气息。

4 结束语

羌族传统体育文化 篇5

1 北川羌族传统体育概况

羌族是我国最古老民族之一, 是“华夏族”的重要组成部分。羌人最早生活在青海高原上, 其中一支先向东迁徙, 沿岷江流域和河谷通道向南迁徙, 进入川西北的岷江上游流域, 他们与当地文化融合, 形成营盘山和姜维城等文化中心。而其中一支在岷江、涪江上游落地生根, 完整保留了羌族的文化习俗。现今主要分布在四川阿坝的茂汶、汶川、理县、黑水县、松潘县、甘孜的丹巴和北川等县。追根溯源, 北川羌族是从北周武帝保定四年 (564年) [1]置北川县开始, 一直至今。历经辗转, 2003年, 国务院批准成立北川羌族自治县, 使北川县成为截至2013年最年轻的民族自治县,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据此可见, 北川悠久的羌族文化背景, 沉淀了千年的文化资源丰富多彩, 其体育文化也绚烂多姿。通过对北川羌族历史资料查询, 以及对北川县所在乡镇进行田野考察调研发现, 北川羌族传统体育项目大致分为12类。具体包含智能类、体能类、技艺类、投掷类、角力类、托举类、踢打类、合中类、制胜类、游戏类、跳跃类、竞速类等体育活动等, 具体如表1所示。

由表1可知, 北川羌族传统体育项目种类很多, 有些是由羌族人民对图腾的敬畏演化而来, 比如:羊皮鼓舞;有些是羌族人民日常生活的一种交通本领流传下来, 如, 溜索、索桥、绳桥;有些是体现羌族人民与自然、环境、野兽做斗争的, 如, 梭杆、骑射等;有些是茶余饭后抒发对幸福生活的向往, 如萨朗、报蛋、花灯、推杆等, 还有日常进行锻炼游戏之类的, 如, 扳手劲、扭棍子、吆牛牛等。总之, 不同种类的体育项目对应发展羌族人民不同的身体素质, 这些体育活动充分地体现了羌族人民千百年来, 面对残酷的自然环境, 勇敢与恶劣环境作斗争的意志品质, 也体现了羌族人民对自然的崇拜和对祖先的崇拜, 同时也体现了羌族人民热爱生活、热爱自然、团结、勤劳、勇敢的民族特色。但随着岁月的变迁, 社会的发展, 羌人接触现代运动的信息越来越多, 很多羌族的体育运动项目在不断消失。

2 北川羌族“莎朗”传承变迁

萨朗, 是羌族歌和舞的总称, 属于集体性舞蹈, 由一能歌善舞者领头, 男女各列一行或拉手围成圈, 边唱边跳, 下肢动作灵活多样, 双臂仅前后摆动, 所唱歌曲多是口头流传下来的古老民歌, 用羌语演唱传承。萨朗是羌民族最为古老的传统文化中极其重要的部分, 反映了羌族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各个方面。羌族萨朗是以舞蹈作为表现形式的传统体育项目, 是羌族地区最为流行的舞蹈形式。最早频繁出现于宗教祭祀、节庆节日、民间习俗、婚丧礼仪等诸多活动中, 因此萨朗的种类很多, 大致可分为喜事萨朗、忧事萨朗、祭祀萨朗、劳动萨朗、集会萨朗和礼仪萨朗等, 是羌民生活中休憩、娱乐、祭祀、礼仪的重要手段。

古羌人以游牧为主, 一方面要打猎为生, 一方面要与自然环境做斗争, 这形成了古羌人对大自然的崇拜和不屈服与自然的精神, 于是通过祭拜天地神力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思想, 在获得猎物的时候, 举行大规模的祭拜活动, 及祭祀萨朗。围绕火堆由专门人员带领大家通过歌舞说唱加上身体的上下肢的摆动等动作来表达对神灵赐予食物的感激, 并企盼获得更多食物的愿望, 从而形成萨朗舞蹈的雏形。

在羌区, 广泛流行的《萨朗姐的传说》的民间故事, 表达了人们对萨朗姐的怀念, 于是就有了农历五月初五的瓦尔俄足。每年瓦尔俄足整个羌寨都会唱起民歌, 跳起欢快的萨朗。抒发羌族人民对歌舞女神的崇拜, 怀念之情, 对幸福生活充满希望的舞蹈。尽管这民间传说可供科研的价值不大, 但从一个方面反映的萨朗舞蹈的文化起源背景。

在羌族史诗《羌戈大战》中, 有描写羌族人民围火而舞的场面:远古时期, 羌族人民凭借从天神那里借来的神剑, 打败了不可一世的戈基人, 赢得了战争。羌族人民围绕熊熊燃烧的篝火尽情地唱歌和跳舞, 以表达赢得战争的喜悦之情。这反映了羌族萨朗舞蹈的文化背景, 是一种祭祀性舞蹈。

羌族萨朗在社会发展的不同时期, 其意义突出重点有所不同。有研究表明萨朗舞蹈在西汉及以前形成雏形, 在隋唐时期得以形成, 明清时期有所发展, 近现代不断丰富。萨朗舞蹈除了反映神力、祭祀以外, 还有庆喜。在羌族村寨中, 羌人婚嫁、建房、聚会等欢庆时刻, 都要跳萨朗。舞蹈同时要有饮咂酒的活动。没有咂酒就没有萨朗舞的习俗使得萨朗的文娱功能越来越重要。尤其是近代萨朗舞的喜庆娱乐, 强身健体功能越来越突出。

3 莎朗对发展北川羌族体育文化产业的作用

3.1 体育文化产业的界定

体育是一种文化, 体育文化乃是人类精神活动及其产品在体育领域的反映。在市场经济体制下, 体育文化产业除了要追求“一次产出”之外, 还要追求“二次产出”, 即“把初次产出的、具有良好社会效益的业务成果再转化为可以用实物形态和价值形态计量的经济效益”。体育文化产业的构成从狭义说主要是指体育文化艺术产业、体育娱乐服务业和体育广播、电视、录像以及体育赛事转播业。而体育文化艺术产业又包括体育艺术、体育艺术教育、体育出版、体育文物保护、体育图书馆、体育事业展、体育文化艺术经纪与代理和其他体育文化艺术等行业;从广义说, 表现为体育知识产业、体育教育产业、体育信息产业等一系列体育知识产业群。

3.2 萨朗对发展羌族体育文化产业的作用

萨朗伴随着羌族历史不断发展演变到现在, 有着久远博大的文化背景, 体现羌族人民的内在精神需求, 发展过程融入了生产因素、军事因素、宗教因素, 还具有政治因素和历史因素等, 是羌族最具代表性的体育活动之一, 反映了羌族人民的民族特色。布尔迪厄认为, 文化资本在形式上表现为一种身体化的文化资源, 本质是人类劳动成果的一种积累, 是以人的能力、行为方式、语言风格、教育素质、品位与生活方式等形式表现出来的, 包括文化能力、文化习性、文化产品、文化制定在内的文化资源的总和[3]。文化资源的产品化阶段就是文化资源价值的重新认识、利用的过程。萨朗体育文化的产品化现代转型既是羌族体育文化价值的体现, 也是羌民族体育的瑰丽蜕变。既可以传承了羌民族的体育文化特色, 又可在保持萨朗原生态民族特征的前提下, 解决其生存危机, 促进羌区地方经济的发展, 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 融入现代人们的社会经济生活中。

由北川羌族自治县2013年、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的部分数据统计如表2可知, 2013年、2014年, 近2年北川县的第三产业和旅游业收入是逐年稳步增长的, 另从公报信息可知, 在文化卫生体育方面, 文化、体育场馆的建设投入在逐渐加大, 广播覆盖率也从2013年的70%增加到2014年的80%, 电视覆盖率由2013年的90%增加到2014年的94%, 由此为羌族体育文化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以便于以点带面, 促进羌族地区体育文化产业化方向发展。

3.3 北川羌族萨朗的体育产业化现状

3.3.1 以旅游业带动的萨朗产业化水平很低

羌族萨朗目前商业化程度相对还很低, 更谈不上产业化, 还在不断探寻走向市场的过程中。目前仅仅处于商品化阶段, 依附于旅游业, 在旅游旺季通过娱乐表演的方式来实现其商业价值, 或者通过重大节庆娱乐表演来发展, 直接创造的经济效益非常有限。有待地方政府加大投入力度, 以推动其发展。

3.3.2 萨朗“产品”开发宣传开发力度太小

由文化产业的涵义可知, 萨朗作为羌族最具民族特色的体育项目之一, 要从商品、产品的角度出发, 开发其市场经济价值, 可从文化艺术产品、体育娱乐服务及体育广播、电视、录像、体育赛事等方面来挖掘。而目前萨朗最多的是娱乐表演, 在艺术教育方面, 根据调查可知有一定的发展, 但只在北川个别学校开展对学生的健身锻炼, 以及北川当地广场舞健身萨朗有小范围的涉及, 并没有形成规模;相对应的出版物比较单一, 在地方图书馆、书店很难找到萨朗相应的影像资料, 数量较少, 在电视、录像方面的资料也不多。而对于萨朗文化可以开展的体育赛事就更少, 缺乏相应支持和专业人士的组织实施。目前, 在北川当地虽然有成立萨朗协会来推广萨朗, 但由于多方面原因, 推广力度不足, 很难达到产业化的程度。

3.3.3 现代体育冲击下限制了萨朗的传扬

北川羌族自治县目前的8镇15乡, 地域偏远险峻的特点保证了其萨朗羌族的原生态特征, 随着国家村村通政策的实施, 道路交通、电视传媒等较以往有了很大改善, 现代文明的融入更加广泛, 现代体育的引入更适应社会发展需求。除了较大年龄的羌族人还保持着传统的民族文化传统外, 羌区很多年轻人远走他乡打工等, 进入现代都市, 融入现代文明当中, 传统的民族意识在逐渐减弱。他们接受现代体育运动, 并融入其中, 该民族的东西尽管存在, 却越来越淡化。再加上2008年地震, 很多羌族萨朗传承人失去生命, 萨朗的传承人越来越少。因此, 在羌族萨朗本身传承都存在问题的情况下, 要形成产品, 体现其商业经济价值, 还有待相关部门认真规划, 投入经费, 广泛宣传。

3.3.4 萨朗体育产业的发展没有独立的理论体系

理论研究是民族体育发展的动力。民族体育文化产业的发展要依托对民族体育特色理论和知识体系进行深层次挖掘和整理, 对民族体育发展规律和活动原理进行探讨和研究, 形成独具特色的理论框架和知识体系。利用现代科学方法与理念, 找准民族体育文化与现代体育理论的契合点, 以求准确、深层次的构建民族体育文化理论体系。在我国有民族体育脚斗士项目发展的成功经验可供参考。脚斗士项目在短短几年时间内, 由一个民间普通体育游戏发展成为有自主知识产权、竞赛规则、管理办法、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等一系列具有齐全的赛事组织及管理办法的国际化大众运动[4]。其现代研发团队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萨朗文化产品要发挥其商品化价值, 形成相关产业, 应构建萨朗文化理论体系, 为萨朗产品、产业的市场化、现代化服务。

4 传承莎朗以促进北川羌族体育产业发展的措施

4.1 政策上依托《绵阳文化产业发展规划 (2013—2020年) 》打造羌族萨朗文化产业品牌

《绵阳文化产业发展规划 (2013—2020年) 》中指出绵阳文化产业发展思路要以羌藏民族文化为要素, 结合绵阳历史文化名城建设, 重点发展文化创意产业, 拓展科技处在文化领域的应用和范围, 以文化科技融合为动力, 加快推动文化产业发展成为绵阳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5]。而羌藏风情是其中重点策划项目之一。因此, 依托地方政府扶持优势, 建立系统的体育文化产业配套制度, 从而规范管理体制, 为羌族萨朗体育文化产业及相关体育运动产业有法可依。有制度政策的根本保障, 才有利于体育文化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才有利于北川羌族地区根据当地实际情况打造羌族萨朗文化产业品牌, 从而得以更好地发展, 体现其产业经济价值。

4.2 形式上结合体育圈特点, 构建萨朗文化产业发展产业链

根据体育圈发展特点, 构建羌族萨朗可持续性发展产业链[6], 首先在于建立以羌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为契机的现代体育发展思路, 借鉴走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之路, 促进萨朗活动的开展, 同时带动羌族其他有特色的体育运动项目的发展, 以扩大羌族特色传统体育运动项目的影响力和吸引力;其次建立以现代旅游形式、羌历年及羌族重大节庆活动和以萨朗文化相交融的文化产业发展方向, 让游客感受原生态羌族萨朗的魅力;最后是建立在以老百姓生产劳动之余的休闲娱乐、民族文化教育与传承和地方民俗活动内容的“原生态培育思路”, 让萨朗走进老百姓的日常生活, 走进大中小学生的课堂。这样使羌族萨朗的发展有了传承性、娱乐性, 从而实现羌族萨朗及相关体育文化向产业化方向可持续性发展。

4.3 产品研发宣传上, 融入现代体育元素和宣传手段, 扩大影响力

产品的研发上, 在保持羌族萨朗原生态特色不变的情况下, 用现代体育、音乐、舞蹈对其进行加工、改造和包装, 使其与现代文化的融合极大限度的提高, 同时改变其以往类似于师傅带徒弟似的口手相传的方式, 形成音像产品、书籍、影视作品等, 有利于传承和宣传, 同时更有利于产品的流通, 扩展其商业价值和宣传力度[7]。在现代宣传手段的运用上, 可采用体育明星代言、广告、影视、广播、报刊、书籍、广告牌等宣传手段, 生动形象地宣传羌族萨朗及其传统体育项目, 以激发人们的身心需求及运动欲望, 身体力行, 从而促进其商业经济价值的提升。

4.4 范围上采用以点带面的发展模式

“范围上以点带面”在这里一方面指以萨朗为点, 带动北川羌族其他传统民族体育项目的发展, 使得面临消亡的民族体育文化避免流失;另一方面以打造绵阳历史文化名城为契机, 以北川新县城巴拿恰为中心点, 围绕已形成的北川羌城旅游景点——5.12地震纪念地、大爱文化旅游景点、禹羌文化旅游景点、川西民俗风情景点吉娜羌寨等开展羌寨包括萨朗在内的传统体育运动项目活动、比赛等, 同时辐射到四川其他地方如汶川、茂县等羌族聚居地区, 从而促使羌族传统体育产业获得良性发展。

5 结语

从对羌族萨朗传承变迁历史的梳理可见, 北川羌族体育文化产业发展之路建设, 要以绵阳市地方政府下发《绵阳文化产业发展规划 (2013—2020年) 》文件思路为契机, 走现代体育运动产业发展的道路, 对包含萨朗在内的羌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进行加工、改造, 融入现代体育元素, 形成合适的产品, 让其进入人们的休闲生活、教育学习生活, 以多种现代宣传方式, 拓展其知名度和吸引力, 以旅游、比赛、娱乐表演等形式促进其产业化程度的提高和发展, 形成一种可持续发展的良性机制。

摘要:萨朗在北川羌族传统体育项目中占有显著位置, 随着历史的发展, 古老羌人留下的包含萨朗在内的传统体育在逐渐消亡。为了传承与发扬传统体育项目, 从对北川羌族现存传统体育及萨朗的发展历史出发, 探寻羌族传统体育文化产业的发展出路。提出依托国家和绵阳市地方政府提出的文化产业发展政策, 借鉴体育产业发展模式, 采用以点带面的发展模式, 构建萨朗体育文化发展产业链的的建议。

关键词:萨朗,传承,北川羌族体育产业,出路

参考文献

[1]王明珂.羌在藏汉之间——华夏边缘的历史人类学研究[M].台北:联经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 2003.

[2]北川县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北川羌族资料选集[M].北川:县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出版社, 1991.

[3]布尔迪厄, 著.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M].包亚明, 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7:194-195.

[4]蔡仲林, 汤立许.脚斗士运动的现代嬗变与发展启示[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2010 (12) :33.

[5]绵阳市人民政府——南京大学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绵阳市文化产业发展规划 (2013—2020年) [Z].

[6]孙德朝.彝族民族传统体育发展模式构建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2009 (4) :12-14.

羌族传统体育文化 篇6

在四川阿坝地区,发现一些灾后重建或新开发的羌族传统文化艺术有不合理现象。这些开发主要是以旅游为目的,而旅游开发涉及到景观规划设计,景观规划设计又涉及到建筑风格、景观雕塑及小品、道路交通、植物绿化与其他,实际上就是分析、规划、布局、设计、改造、管理与保护等诸多关于自然、人文、经济方面的内容。本文择其主要的不合理现象分别进行阐述,然后提出合理化开发利用的一些具体办法。

一、羌族文化艺术在旅游景观开发利用中的不合理现象

有些地方搞的有关羌族方面的旅游项目的面貌似是而非,只是打着羌族的幌子,其不合理之处很明显。对文化水平不高的一般游客而言,辨不了真假虚实。如今互联网的发展使信息传播的力度和广度惊人,那些不真实的有关羌族文化旅游的项目信息迟早会流传开,会给旅游开发地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如有些旅游地并不是羌族人聚居区,甚至没有少数民族也非要搞出“羌寨”“羌寨农家乐”“羌城”,这些地区开发的羌族建筑、羌族歌舞、旅游纪念品、羌族餐饮等都存在问题。

而且,有些羌族景观区域设计又比较随意,放置一些与本地无关的外来人物雕塑,搞一些外来建筑样式。虽然外来文化不是不可以引入旅游开发项目中,但如果没有本地地域文化特色,旅游项目不仅不会吸引人,而且还扭曲破坏了羌族传统文化艺术。

(一)羌族建筑开发

当前,羌族聚居地有大量的羌族先辈遗留下来的碉楼建筑(如图1),有着极特殊的不可替代的空间形态,具有极不寻常的文化意义。

而灾后重建旅游开发地的羌族建筑非常现代,没有质朴的感觉,有些旅游地区很少建造有羌族碉楼,建筑室内缺乏羌族文化艺术元素。

(二)羌族歌舞开发

一些开发出来的“羌族”风貌旅游地,为了营造出“真实的”民族气氛,请人穿上羌族服装跳锅庄作秀(如图2)。不是羌族的节日,也要搞出喜庆的节日活动以吸引游客。这种情况就显得不伦不类,也误导了外来的游客以为这是羌族传统文化传统之一。久而久之,当人们知道真实情况后,再也不会对此感兴趣。

(三)羌族服饰开发

羌族服饰十分漂亮,包括头帕、衣服、裤子、腰带、围腰、鞋子,等等。而有些与羌族相关的旅游开发地,基本上没有身穿羌族服饰的本地人,更谈不上服饰的新开发。对游客来说,也就很难体会此地的羌族文化内涵。

(四)羌族景观雕塑开发

雕塑作为一种景观,可以为景区增添亮点,在旅游区有吸引游客观赏与传播文化的作用。而有些与羌族有关的旅游开发地,出现了域外与此地没有联系的人物雕塑(如图3),实在有点牵强附会。

(五)羌族旅游工艺品开发

新开发的与羌族有关的旅游地区没有羌族特色的旅游工艺纪念品,即使有些地方有,但其工艺纪念品设计创意水平不高,题材单调,制作工艺相当粗糙,没有地域文化特色。这类旅游工艺纪念品不仅不吸引人,还破坏了人们对羌族地区原有的美好印象。

(六)羌族餐饮开发

羌族传统饮食文化主要是洋芋糍粑、搅团、金银裹、酸菜面、玉米蒸蒸、匝酒、老腊肉、山野菜等。而有些“羌族”风貌新开发旅游地,“羌族农家乐”基本上都是其他汉族地区的餐饮菜系,几乎很难看到传统羌族的那些乡野朴实类饮食。

二、羌族文化艺术在旅游景观设计中的合理开发利用

一处旅游地之所以吸引人,不只是因优美的风景和神奇的传说,还在于时空的异化和强化,并伴随着精神与心灵的变化及强化。比如到真正的羌族地区感受古代羌族历史文化,很容易使人联想到王之涣的“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以及其他典故。旅游地吸引力的大小,取决于其异化与强化、精神和心灵吸引力的大小。因此,进行羌族传统文化艺术的合理化开发,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搞羌族相关的旅游开发须合理应用羌族传统文化艺术

发展旅游不能生造有羌族古代历史文化或典故的景点,否则会误导游客,也不利于羌族文化艺术的传承和健康发展。羌族传统的建筑,村寨中的民俗风貌展示了羌族文化,因此,进行景观规划设计时,要充分考虑景观建筑是否符合羌族的样式、风格特点。现代建筑材料可以用,但不能建造出来后失去原有的民族韵味。当今许多以“羌族风貌”“羌族风情”为名的旅游地,都采用的是现代建筑技术与现代建筑材料来建造,由于对羌族文化的认知不够,同羌族原生态技术材料所造的建筑相去甚远。又加上把其他元素引了进来,造成所谓的羌族项目旅游地并不吸引人。因此,要成功开发有羌族风貌的旅游项目,与羌族传统文化艺术无关或关联不大的域外文化应少用或不用,努力营造真实的羌族风貌旅游地。此外,还需综合各方面因素管理好建成的旅游地。应合理开发羌族地区或以羌族传统文化艺术相关的旅游项目,这样既能使当地经济发展良好,又能有效保护当地的文化。

(二)利用羌族服饰

羌族服饰是羌族文化的一大特征,开发的羌族风貌旅游地,就应安排真正穿羌族服饰的羌人在这里。即使没有真正的羌族人,也要统一要求旅游地工作人员、店铺商家穿着羌族人的服饰,来形成一种羌族人文景观。只有这样,游人才更容易对开发的“羌族风貌”旅游地有认同感。

(三)开发羌族歌舞及表演

羌族歌舞开发要符合羌族的传统,在旅游景点不要随便找人穿上羌族服装假扮羌人,举行非羌族节日的歌舞(如图4),来吸引游客的眼球。但也不是绝对不能在景点举行羌族歌舞表演,最重要的是要尊重羌族传统的节日来表演。创新是很好,但是不能歪曲原貌。如阿坝师范学院独创的大型羌族歌舞“云朵莎朗姐”,就是一部开发很成功并且是合理开发的现代羌族歌舞。这部歌舞是集羌族传统文化与现代声、光、电于一体的作品,充分挖掘、保护并尊重了羌族传统文化艺术。

(四)开发“释比”文化

“释比”是羌族民间巫师,类同汉族的端公,颇俱传奇色彩,是羌族文化集大成者。在羌族旅游开发项目中,不能少了“释比”文化。好些旅游开发项目中却没有与释比相关的文化景观,或真正的释比出现在当地。不少释比因“5.12”大地震逝去,目前的释比已所剩无几,有水平并且称得上是释比的人难于寻览。开发的旅游景点可以效仿我国其他热点旅游景点,比如让人装扮铜人“济公”“猪八戒”“孙悟空”“唐僧”,以及当地的历史名人等吸引游客,不过羌族风貌旅游地,出现的应是真释比为佳。这就需要当地政府牵头培养新释比,保护传承羌族文化。旅游地与其设计外来人物雕塑,不如以释比做为景观雕塑设计的题材,也更真实体现羌族相关文化。这些景观雕塑怎样让一般人都喜欢,需要规划者、设计师、雕塑家在更多了解羌族释比文化的基础上,深度思考才能发挥艺术灵感和聪明才智。

(五)开发工艺美术纪念品

不少新开发的与羌族相关的旅游地,工艺美术品或纪念品多是从外面的批发市场买来再出售,几乎没有有本地特色的工艺美术品。本地的工艺美术品,其实也是旅游纪念品,即工艺美术纪念品。人们旅游一般会带些旅游地有特色的纪念品回去,留作纪念或馈赠亲友,因而应该开发有本地地域特色的旅游工艺美术纪念品。与羌族有关的旅游工艺纪念品开发,应当请高水平的工艺美术师或设计师进行单独开发,深入挖掘羌族民俗、服饰、剪纸、羌绣、民间故事中的人物、当地动植物、当地标志性建筑、当地风景景观等作为工艺纪念品的设计题材。制作材料不应限于木质、布料、陶土,可以采用金属或其他材料。工艺美术纪念品设计要携带方便,包装美观。来旅游的人一般不可能带很大很重的工艺美术纪念品走,故此,设计时要朝小型化方向考虑。工艺美术品讲究的是做工精细、精致,因此,制作羌族工艺美术纪念品应杜绝粗制滥造。可以将设计好的工艺纪念品申请专利,再找专门的工艺美术品厂生产后运到旅游地,由当地店商出售。这样,一方面给当地增加了特色,使游客觉得旅游纪念品有羌族味,并且又好看,更愿意花钱购买。另一方面,多多少少会给当地经济发展注入很大活力。

(六)餐饮应做出能反映羌族特色的品牌

在旅游区要多设置一些经营羌族特色餐饮的餐馆,尽量避免出现全是其他地方餐饮菜系。餐饮空间的设计也要有羌族室内外建筑及装饰文化韵味,不能设计成现代混搭风格,更不能设计成欧式风格。室内可用羌族剪纸作为一种室内装饰,当然,在室内的其他装饰部位也可吸取剪纸的图案造型,用作装饰造型。服务人员最好身着羌服,这样才更加有羌族风味。人们旅游虽说是游山玩水,赏异地风土人情,吃喝玩乐。可是人们也都喜欢吃不同地域特色美食,更何况吃过太多大鱼大肉的人们,即使是粗茶淡饭也会喜欢。所以,羌族的特色餐饮在羌族旅游区必须有,这样才会让人们觉得此地真正具有羌族特色。

(七)羌族民间文学用于旅游景观开发中

羌族民间文学及神话故事内容生动丰富,也是一个巨大的待开发的艺术宝库,可制作成现代电子书、纸质书或影视动漫等,宣传羌族传统文化艺术。如《木姐珠与斗安珠》描述了一位羌族小伙子与天上下凡到人间的仙女恋爱的故事,制作成优美的动漫连续剧必定会吸引亿万观众,让人们更多了解羌族及其文化艺术,扩大羌族旅游地的影响力。就像电影《刘三姐》因在广西桂林拍摄,桂林后来知名度得到极大提高,成为一座闻名中外的旅游城市,吸引着许多海内外游客。另外,羌族民间文学或神话故事中的人物也可做为景观雕塑设计的题材,放置在开发的羌族风貌旅游地,也更合理,使景区更有特色。

三、结语

羌族传统文化艺术是中华民族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不合理开发利用,会使其失去独立性,极有可能被完全融合并淹没在其他世俗文化之中。当地政府与规划设计部门要有全局眼光,应深入了解羌族传统文化艺术,科学规划与开发,不能急功近利,只顾眼前的利益。

摘要:目前,有些地方开发的与羌族相关的旅游项目,诸如羌族建筑、羌族歌舞、羌族服饰、羌族景观雕塑、羌族旅游工艺纪念品、羌族餐饮等都程度不同地存在许多不合理开发利用现象,导致了羌族文化的异化。只有对羌族传统文化艺术进行合理的开发利用,才能既保护传承了羌族文化艺术,又搞活了当地经济。

关键词:羌族,传统文化艺术,合理,开发利用,建议

参考文献

[1]蒋彬,张原.羌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发展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9(4):19-24.

[2]陈蜀玉.羌族文化[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

[3]刘滨谊.现代景观规划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0.

[4]郑长德,刘晓鹰.民族改革与四川羌族地区经济发展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

羌族传统体育文化 篇7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民族文化遗产不仅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得以延续和发展的基础。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文化逐渐形成多元化的发展态势,各种现代文明元素虽然为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但也导致了文化遗产中的民族性不断被弱化。2012年,文化部印发了《关于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的指导意见》(文非遗发[2012]4号),以强调“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相结合”,其中“生产性保护”正是文化部、科技部等14个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共同提出和推动的重要保护方式。

民族服饰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作为我国的一个古老民族,羌族历史在我国民族史上有着及其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羌族服饰文化不仅反映了羌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审美观念和历史文化发展轨迹,同时也为音乐、戏剧、电视、服饰制作等多个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创意资源。为此,面对文化多样性发展的需求,将实现文化时代性和民族性的完美统一视为目标,以羌族服饰为例,探索标准化在民族文化现代传承过程中可发挥的技术支撑作用,力求通过科学、规范的保护方式将其有效地转化为可持续发展的文化生产力。

2 羌族服饰是羌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1 羌族服饰的文化内涵

羌族服饰文化是与羌族文明进步共生的文化,是羌民族文化发展的珍贵记忆。东汉许慎《说文·羊部》释:“羌,西戎牧羊人也,从人,从羊;羊亦声”。《风俗通》亦称:“羌,本西戎卑贱者也,主牧羊。故‘羌’字从羊、人,因以为号。”可见,历史文献中把“羌”作为西部从事畜牧业并以养羊为特色的民族。《禹贡》所述及的“织皮”即是他们制成的连毛绵羊皮。除制作“织皮”外,古羌人还制作了一种称为“毪子”的粗毛呢织物。制作时,先用石英制成的“玉刀”割下羊毛,然后搓拧成毛线再织成“毪子”,史称“褐”,这种面料曾作为重要的商品输入中原地区[1]。另据《旧唐书·东女国传》记载:羌人“其王服青毛绫裙,下领衫,上披青袍,其袖委地。冬则羔裘,饰以纹锦,为小环髻,饰之以金,耳垂铛[2]。”

西夏时期,因地处“丝绸之路”的交通干线上,中原的锦、绮、绫、罗等丝织物不断流入西夏,受其影响,西夏上层男子亦穿团花锦袍,妇女穿绣花翻领长袍,在敦煌莫高窟的壁画中可以看到这种服饰。直至清代,羌族的服装形制已基本形成,款式以袍服为主,面料则以麻织品、毛和皮裘为主。而在服饰色彩和风格方面,美国学者葛维汉(D.C.Graham)约在1925~1948年间到岷江上游地区搜集民族学、考古学与生物标本,对当时羌族的服饰有较为详细的描述:“羌民一般穿着未染的麻布衣服,白色的或接近白色的,因为那是自然的颜色[3]。”再从近几十年的发展来看,现代羌族村寨妇女服饰的风格已逐渐向绚丽多彩转变,衣裙上的图案也开始变得复杂。

2.2 羌族服饰的基本特征

羌族服饰是反映古羌族支系认同的文化标志之一,既反映了不同支系的部落痕迹,也表现出了羌族各分支互不统属、色彩纷呈、形式各异的特征。

早期,羌族的色彩审美观受原始宗教信仰的影响,尤其喜爱白色和红色,并以白色为最尊贵的色彩。在日常服饰中,男子服饰色彩以黑、白、蓝为主,女子服饰以蓝、黑二色为主,而常见的包白头帕则是为了表达对祖先、神灵的追忆和崇拜。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羌族妇女服饰不仅色彩变得鲜艳,款式风格更是逐步复杂化、特殊化,妇女日常穿戴的围腰、袖套、飘带、腰带和绣花鞋,以及用于装饰佩戴的银质饰品也渐渐呈现出民族与地域特色。相比之下,羌族男子服饰则比较统一,多着长衫、袍、长裤,缠头帕或戴皮裘帽。服饰品则有头帕、毡帽、皮裘帽、(毛、麻、棉)布衫、袍、长裤、无袖羊皮褂、毪褂子、(单、夹)坎肩、(麻、毛)织腰带、绑腿、绣花腰带、布鞋、麻草鞋、皮“裹肚”、绣花“裹肚”、吊刀、火镰等[4]。

3 羌族服饰文化传承的现状

3.1 民族传统服饰的审美变迁

民族传统文化遗产是反映不同民族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人文遗迹、遗物和传统知识及其表达[5]。由于文化遗产的造就大多依赖于生活的地域和环境,所以人们的思想观念、文化水平和审美趣味都会随着各种环境因素的改变而不断发生变化。服饰作为民族文化的显性表征,它的演化过程直观地呈现了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脉络。追溯文化和审美变迁的缘由,大多是因为民族地区相对封闭的状态得到了改善,进而使服饰文化的延续方式有了新的变化。尽管改变延续方式是实现文化遗产现代传承的主要手段,但因为民族特色是民族传统文化遗产的基本特性,是每个民族群体区别于其他民族群体的根本要素,这就要求传承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始终不能脱离本民族的文化特征。显然,从目前羌族服饰文化的传承现状来看,这一问题并没有引起重视。大部分开放较早的民族地区为了推动旅游业和商贸业的发展,不断对传统服饰进行“包装”或“改良”,这种属于文化艺术再创作范畴的“包装”和“改良”仅仅是为了满足各类游客和经营性表演的需求。在这个过程中,传统服饰最根本的民族特异性不仅因长期脱离本民族的文化母体而被逐渐模糊,还因商业文化的传播而被刻意异化,许多符合生态规律的传统手工技艺也因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大而慢慢被现代化工业生产所消解。虽然民族传统服饰只是民族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之一,但这种传播过程中的“异化现象”仍然影响了大众对民族文化的认知,很多不伦不类的“改良”款式对普通民众的误导更是持久且难以消除的。

3.2 传统保护与时代发展的冲突

民族文化遗产的形成源自于不同民族的生活习惯、风俗观念和宗教信仰,它与民族自身的生活方式和实践经验有密切的联系,而这就决定了民族文化的传承会带有一定的地域封闭性。一直以来,羌族服饰文化的传承都是依靠人与人之间的言传身教,这种经验型的传承方式使民族文化的传承过程存在较多的可变因素。例如:口传心授等形式需要考虑传播者和接受者在语言理解方面的差异;模仿和世代承袭等形式则要考虑接受者的个体学习能力是否会影响传承效果。这些自然的、未经规范的传承形式可能会导致民族文化的传承渠道不畅,而师徒和家庭制传承的局限性也可能导致一些民族传统文化、技艺面临失传的危险。

随着时代的进步,不断探索完整的、科学的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机制是保证民族传统文化薪火相传的关键。针对家庭制个体传承的局限性,民族传统文化遗产的传承方式需要向依靠全体人民的社会化传承转变。同时,一些至今不成系统且没有文字记载的习俗和技艺也需要寻求规范化的保护机制和传承模式。特别是在一些民族地区,服装服饰已成为吸引游客眼球的特色资源,而大力开发传统文化资源也渐次成为发展旅游业和推动该地区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虽然旅游业的经济收入在一定程度上也可被用于开展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但民族文化的传承脉络在开发过程中遭到的直接破坏仍然是不可忽视的。

4 标准化为羌族服饰文化的现代传承提供支撑与保障

4.1 开拓羌族服饰文化保护与传承的新领域

在经济全球化这一时代背景之下,现代传承需要从文化遗产的客观存在出发,尽可能地把历史的遗迹遗物和人们的传统知识、习惯表达记录下来[5]。“客观记录”不仅是保护传统文化遗产的首要环节,更是保护过程中的一种规范行为,所以标准化作为现代化思想观念和科学管理手段的综合体现,将其引入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领域,必然会为民族传统文化遗产的社会传承带来新的发展契机。

羌族服饰发展演化的历程,体现了民族文化发展的稳定性和历史发展的延续性,由此来看民族文化遗产的传承,是维护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精神内涵统一的重要手段。标准化作为保护和传承民族传统文化遗产的技术支撑,首先是要通过科学的分析来界定可被传承和发展的民族传统文化资源,其次是通过规范化的管理来固化可持续发展的保护措施和传承模式。从羌族文化的传承现状来看,文化同化已成为影响民族文化传承的一个重要因素,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传播和交流不仅影响了羌族人的生产生活方式,还不断改变着羌族人的生存环境和文化基因。随着羌族服饰中的民族元素被大量运用于现代服饰设计之中,没有本民族文字记载的服饰文化特征极有可能被各种现代设计理念所消解。此外,由于师徒和家庭制的个人传承方式终将伴随着文化同化现象而被动地向依靠大众的社会传承转变,所以运用标准化的统一、简化、协调原理不仅能科学地分析和梳理羌族服饰文化在传承方式转变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还能在繁杂多变的社会传承过程中尽量科学、准确地描述和记录民族服饰的种类、款式、图案纹样等特色文化元素,以求能够维护羌族历史文化内涵与保护传承模式的内在统一。

4.2 规范羌族传统服饰的保护和传承方式

羌族服饰文化集艺术与实用于一体,面对理论领域的诸多研究成果和现代传承的发展需求,应将标准化作为科研与推广应用之间的桥梁,加快对现有研究成果的应用转化。在羌族服饰的生产制作领域,由于现代化工业生产的介入,首先需要将已有的科研成果纳入具体的标准,例如:在标准中对羌族服饰的风格、款式和图案纹样进行分类。其次是以标准规范羌族传统服饰的生产技艺,并为继续推动与羌族服饰文化有关的科研和教学提供准确的参考数据,而最终的目的则是希望通过探索应用领域的发展需求来拓展新的研究课题和研究方向。

从文化遗产的现代传承角度来看,标准化为民族传统服饰的现代应用创造了前提条件,是将数字化留存的准确数据应用于生产实践的最佳手段。以羌族服饰为例,经济全球化的发展需要我们不断探索如何在丰富多样的文化艺术交流活动中体现古老羌族的特色,以及如何结合现代服装工业的集约化、规模化优势来挖掘羌族传统服饰的深层内涵和拓宽现代传承的路径。要解决这些问题,关键在于运用标准化手段将羌族服饰的核心文化元素合理、准确地融入到有形的服饰成品之中。标准化的过程讲求协调和统一,不仅能够实现对服饰核心文化元素留存和应用情况的整体把握,同时也为音乐、戏剧、电视等产业规范使用羌族服饰元素提供了一个更科学的参考依据,继而确保了民族服饰的历史文化价值不会被市场化运作所扭曲。

4.3 打破羌族服饰文化保护与传承的时代局限性

服饰是民族历史文化的积淀,它不仅反映了一个民族的生产力发展水平,还反映了人们的思想、道德、审美以及社会心理结构。从羌族服饰的款式、质料、色彩和图案的变化轨迹来看,羌族服饰文化的变迁是一个渐行不息的过程,而持续地发展正是传统服饰作为民族文化遗产不断创新的标志和活力的体现。从最初的以实用功能为基础,到现在的以装饰功用为主,羌族服饰在不断被赋予新的文化内涵的同时,又日渐形成了一种自立于语言、乐舞、造型艺术、仪式、节日等符号形式之外,并与它们相辅相成的一种特殊符号样式[6]。

民族性和时代性是支撑我国服饰文化存在和发展的两大要素,羌族服饰除了本身所具有的民族文化特征之外,其演进过程更是完整地体现了民族文化发展的时代性。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民族服饰文化的变迁始终伴随着对传统的萃取与摈弃,因而羌族服饰标准化研究的目的不仅是对已有的学术成果进行整理、分类和转化,其核心还在于动态地把握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的尺度。将民族文化精髓科学合理地融入生产实践能使民族传统服饰具有可持续发展的生产力,而标准作为可以指导民族服装生产的规范性技术文件,其中的名词术语和各类定量的尺寸数据都是通过实地调研采集,并经过相关领域专家、民族服饰技艺传承人和生产企业的协商讨论而确定。此外,标准的制修订程序也为民族传统服饰的演化和未来发展预留了可修正的空间。由此可见,在民族服装生产和推广方面,标准化研究成果的适用性和可操作性都是其他学术研究不可替代的,特别是在标准化的过程中,通过科学的分析来选择羌族服饰文化发展应借鉴、扬弃和整合的核心文化元素,才是真正实现传统服饰的民族性与时代性相结合的有效途径。

5 结语

通过对羌族服饰的标准化研究,可见外来文化的传播不仅使民族传统文化受到了冲击,也使传统文化在与外来文化的相互交融中有了新的发展。可以说,全球化之于文化的多样性,并非只有压制和同化,它在促成文化共同体形成的同时,也激活了民族传统文化的本土化发展。文化总是以差异的形式存在,不同文化之间需要沟通和交流,而这就对凸显各类文化的历史传统和特色价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标准化是以科学、技术与实验的综合成果为依据,并且始终与时代发展步伐保持一致的一项重要技术基础工作。因此,发挥标准化的技术支撑作用,不仅是为了规范民族文化传承的模式,使之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同时也是为了能系统地归纳历史学、民族学和社会学等科研成果。标准化的实质是更好地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将其应用在民族传统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领域,正是希望能通过发挥标准化在科研与推广应用之间的桥梁作用,尝试在科学留存历史文化资源与现代传承之间寻找一个最佳的平衡点。

参考文献

[1]钟茂兰,范欣,范朴.羌族服饰与羌族刺绣[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12.

[2]钟茂兰,范朴.中国少数民族服饰[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6:101.

[3]王明珂.羌在汉藏之间-川西羌族的历史人类学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2008:268.

[4]冉光荣,李绍明,周锡银.羌族史[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85:79.

[5]黎明.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的现代传承与法律保护[D].兰州:兰州大学,2007.

羌族民歌的保护与羌族文化的传承 篇8

一、悠久的羌族民歌, 灿烂的羌族文化

一方山水养一方人, 一方山水孕育一种文化。千百年来, 羌族人民在岷江上游这一特殊的地区生产生活, 世代繁衍, 创作出了丰富多彩的羌族民歌, 创造了光辉灿烂、绚丽多姿的羌族文化, 发展了社会经济, 推动了社会进步。羌族民歌的形成, 与羌族人民农牧生活方式息息相关。在长期的劳动和生活中, 人们自古就喜欢用唱歌这种方式来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 相互之间进行交往。在羌族村寨, 男女老幼大都会唱民歌, 劳动生产、节日聚会和婚丧嫁娶都要唱歌, 青年男女更是多以唱歌来进行社交活动。在羌民歌中, 酒歌、情歌、山歌、劳动歌为数最多。长期闭塞的生活环境与悠久的历史, 使羌民族至今仍保留着不少古朴、深厚、独特的民歌。羌族民歌使得羌族丰富的民间传统文化通过口耳相传的口头传承形式代代相传。羌族民歌曲目丰富, 种类繁多, 风格古朴, 保存了较多的传统风貌, 题材广泛、语言生动、形式多样, 具有自己独特的民族风格, 从而经久不衰而保存至今。羌族民歌反映了羌族人民的生产、生活、习俗、宗教、历史、道德情操, 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和研究价值。羌族民歌作为羌族民间音乐文化的一种独特形式, 深深扎根于民族文化艺术土壤之中, 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由于羌民族是有语言而无文字的民族, 所以历史悠久、口传心授的羌族民歌在羌族文化的传承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羌族民歌的分类及艺术特色

羌族民歌的表达方式多样, 大多不受场地的限制, 无论是在家中还是在野外, 在山上还是在田间, 在田边地角还是在宽敞的坝子, 你都能听到羌民在唱歌。

1. 羌族民歌的分类。

羌族民歌从形式上可分合唱、独唱、对唱三种。从内容上可分为情歌、酒歌、山歌、劳动歌、风俗歌、时政歌、巫师歌、耍山调等八类。 (1) 情歌, 在羌语中称为“柔西”, 它是羌族民歌中数量最多的一种民歌, 主要是羌族青年男女表达爱情时所唱的歌曲。羌族青年男女常常对答互唱, 以表达男女间高尚纯洁的爱慕之情。情歌有试探歌、求爱歌、热恋歌、思念歌、盟誓歌等种类, 例如《郎上山来姐下河》等。 (2) 酒歌, 在有的地方叫“唱酒戏”“唱酒曲子”, 是羌族特有的一种传统歌唱形式。羌族生活中的喜、庆、婚、丧、节日等都离不开咂酒。“有酒歌儿多, 无酒不起歌”。演唱时, 主人和客人轮流对饮对歌。其旋律优美, 节奏缓慢, 歌词较长, 或表达祝贺、吉祥之意, 或叙述家史、追忆祖先的业绩。最著名的酒歌有《西呀拉沙》等。 (3) 山歌, 在羌语中称“拉那”或“拉索”, 是羌族人民多在劳动场合或山间田野中唱的歌曲。它有抒情山歌和劳动山歌两种, 数量极多, 节拍比较自由, 演唱形式有对唱、独唱。羌族山歌, 语言简练, 具有鼓舞劳动情绪, 使人充满劳动的喜悦之情。抒情山歌婉转优美, 带有浓厚的抒情色彩, 例如《龙窝山上云重云》等。 (4) 劳动歌, 是羌族历史上最早的民歌, 有犁地歌、收割歌、打场歌、撕玉米皮歌等。劳动歌中数量最多的是撕玉米皮歌。其中有的节拍规整, 接近歌舞曲, 有的节拍自由, 近似山歌。有独唱、齐唱和对唱等形式。有的节奏舒缓, 曲调悠扬, 节奏明快, 气氛热烈。对于羌族民族来说, 歌声是劳动的伴侣, 劳动离不开歌声。 (5) 风俗歌, 主要是指葬礼安魂、祭祀和婚礼祝愿时唱的反映民俗、礼仪方面的民歌。祭祀歌由巫师说唱, 曲调单纯沉闷, 婚礼祝愿歌又称喜庆歌, 内容大多是吉利、祝愿的词语, 单调古朴淳厚。 (6) 时政歌, 是当时政治生活的一种表现, 揭露旧社会的黑暗腐朽, 诉说羌族人民的悲惨生活。它的歌词鲜明深刻, 一针见血。如《卡普歌》。 (7) 巫师歌, 是巫师在请神送鬼时唱的歌, 如《永别歌》。 (8) 耍山调、是一种体裁自由的抒情歌曲。按羌族风俗, 每年农历正月初五, 青年男女上山游玩, 俗称耍寨子。耍山调是在这种场合所唱的歌曲。现存的羌族民歌以1~5类歌曲为多, 这种情况不是偶然的, 它正好说明了人类社会生活与民歌艺术之间的紧密关系。民歌从不同的角度表达了羌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爱情的渴求, 具有独自的审美情趣, 浓郁的民族特色。

2. 羌族民歌的艺术特色:

(1) 调式独特。羌族民歌原始古朴, 音域不宽, 属我国民族调式。采用调式以羽或徽调式为主。 (2) 音阶主要有3种, 它们是四声音列、五声音阶、五声性六声音阶, 多用五声、六声音阶。 (3) 旋律中广泛使用中立音和“音腔”, 以达到字正腔圆的效果。 (4) 演唱形式上, 可分为“女声合唱”“男声合唱”“女声重唱”“男声重唱”“男女对唱”几种, 其中又以“合唱”“重唱”等形式最多。 (5) 歌词多为4或7个音节一句, 有四言、七言诗体两种, 其中四言诗体较常用。 (6) 羌族民歌在旋律、语言、表现手法等方面都具有独自的特色。它源于生活, 人们不断地从纯洁而真实的民歌中得到欣赏、启示, 这是作曲家笔下的作品不能和民歌相比拟之处。羌族民歌正是以它独具特色的特点和风格, 为羌族民间传统文化增添了光彩。

三、羌族民歌保护的意义

人类历史上各种文化可以通过多种形式传承下来。物质文化例如建筑、器物、服饰等等是以物质形式作为载体传承下来, 非物质文化则主要以口头形式和书面形式的语言作为载体传承下来。对于羌族这样一个没有文字历史的民族来说, 口口相传的羌族民歌就是羌族非物质文化的重要载体。自古以来, 羌族人民就有歌唱的习俗, “以歌代文”, 用歌声来记载、传播民族文化。在辛勤的劳动中, 歌唱大自然, 歌唱生活, 歌唱美好未来。羌族民歌的产生、传承、发展、演变都与羌族人民的生活轨迹紧密相关, 羌族民歌的唱词、唱腔及其表现形式都是羌族人民生活的直接表现, 这是马克思主义艺术理论“艺术源于生活”的真实写照。作为羌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羌族民歌几乎涵盖了羌族的智慧、技艺、宗教、风俗、历史等诸多方面, 在其历史和文化传承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可以说, 羌族民歌是羌族传统文化遗产传承的核心和基础, 具有特殊的研究价值。羌族民歌表现了羌族人民的道德情操、风俗习惯及审美情趣等, 承载了羌族民间的传统文化, 是羌族文化的精髓。特别是在有语言无文字的羌族社会, 口传心授的羌族民歌成为我们今天了解、研究羌族民间传统文化的发生、传承、发展历史的必不可少的重要载体。羌族民歌的保护与羌族文化的传承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 两者之间是不可分割的。

四、汶川大地震对羌族民间传统文化的影响

羌族民歌和羌族传统文化一样, 在今天的经济大潮中受到了冲击, 特别是5.12汶川大地震对羌族民歌的影响非常大。羌族传统文化, 尤其是羌族民歌面临着很大的危险。汶川特大地震使羌族的非物质文化和物质文化都遭到了严重破坏。非物质文化方面:地震中, 一些知名的羌族民间传统文化传人不幸遇难, 羌族乐器、端公的法器、羌族服饰等被埋或遭严重毁损。如:曾为北川羌族民歌的收集、整理、传承作出巨大贡献的市级非遗项目羌族民歌的传承人计学文以及2006年代表羌族参加全国鼓舞鼓乐大赛, 表演羌族特色铃鼓舞的羌人都在地震中遇难。这些羌族民间传统文化传人的去世, 无疑给羌族文化尤其是羌族民歌的传承带来困难。物质文化方面:许多著名的历史文化遗迹遭损毁, 重要的文化场所垮塌, 羌族文化、民俗等文物被埋于废墟下。汶川特大地震, 羌族文化遭到近乎毁灭性打击, 其文化载体处于消失的边缘。一旦羌语民歌消失将导致羌族一些重要文化现象的消失。失去了羌族民歌就意味着失去了羌族文化。

五、羌族民歌的保护对策

对濒临灭绝的羌族民歌实施抢救性保护, 这是传承羌族民间传统文化的需要, 是时代赋予的责任。根据对羌寨民歌现状调查, 笔者认为应当结合羌族民歌的特点与羌族生产生活实际, 采取如下方法对羌族民歌进行充分的保护与传承。

1. 克服资金短缺的困难, 多渠道地开展对羌族民歌的保护。

缺少资金成为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最大阻碍之一, 单靠国家资助是不够的, 羌族地方政府应通过打造羌族民歌、羌笛、羊皮鼓舞等羌族文化品牌, 自筹资金实施羌族传统文化的保护。

2. 尽快建立相应的法律法规, 出台加强对民歌的保

护政策, 尤其对民间文化传人要予以重点扶持, 改善他们的生活待遇, 发放基本生活费, 发挥其羌族文化传承人的作用。这样, 有利于带动一批羌族年轻人学习羌族文化, 使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

3. 全力推进“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建设, 在羌族村寨建立“民族文化生态村”。

不断增进羌民族全民参与传承传统文化的自觉意识。

4. 建立阿坝州州、县两极羌族民歌艺术馆, 举办民

歌培训班, 专门培养资质条件较好的民歌爱好者接受音乐培训。克服羌族民歌传承后继乏人的现状。

羌族民歌作为羌族民间传统文化载体之一, 对弘扬民族精神、宣传民族文化、传承民族文明具有重要价值。应对羌族民歌进行全面保护, 以推动羌族音乐艺术的保存和传承, 促进羌民族文化的重建和发展。

摘要:羌族是我国的一个古老民族, 有自己独特的语言, 但无本民族文字, 历史悠久的羌族民歌在羌族文化的传承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羌族民歌与生活息息相关, 是生活的直接表现, 饱含传统文化的精髓, 涵盖了羌族传统文化的各个方面。羌族民歌的保护与羌族文化的传承紧密相关。

关键词:羌族民歌,羌族文化,传承

参考文献

[1]宋显彪.21世纪前十年羌族音乐研究综述[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1, (1) .

羌族羊皮鼓舞文化探究 篇9

关键词:羌族文化 释比文化 羊皮鼓舞文化

羌族自称为“尔玛”或“日麦”,意为本地人。羌族是一个生活在云朵上的民族。羌族人民以自然崇拜和多神崇拜为主,羌族人对白石的崇拜是流传最广泛的,一般在房顶上都会供奉白石。羌族信仰的神灵还有火神、地界神、门神、仓神等。古代许多羌族支系中仅存的一支,形成了现存的羌族。在3000多年前的甲骨文中就出现了“羌”字,羌字是唯一一个至今还在沿用的民族称号。古文中的“羌”是对西部游牧民族的泛称,而不是单指一个民族。羌族是炎帝的后人,“周”朝时期是羌族艺术创作时代的主体,具有强大的音乐机构,空前活跃。秦汉时期,羌族的歌舞盛行,西凉是羌族文化艺术的交流中心。西夏是党项羌为主体建立的国家。

羌族人口聚居在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绵羊市北川羌族自治州平武县,甘孜藏族自治州丹巴县,贵州省江口县、石阡县,其余散居在成都市都江堰地区、雅安地区、甘肃南部、陕西西南及云南部分地区。在2008年“5.12”特大地震灾难中,羌族人民遭到了巨大的危害。但是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保护和支持下,羌族文化的拯救与保护一直在稳步进行中。

一、羌族舞蹈文化概况

舞蹈主要分为祭祀性和自娱性:

祭祀性的舞蹈:“卡思达温”又叫铠甲舞,是古老的军舞,武者手持刀、弓、箭、牛角等。舞蹈中有祭祀活动,目的在于展现羌族人民骁勇善战的气魄。“巴绒”是羌族妇女节中的礼仪歌舞,目的是为了祭天,舞蹈时围成圆,用小拇指扣住旁边人的腰带,左脚踮步,动律是胯部的摆动为主,腰带随之摆动,其动作是女性为了炫耀胯部之美。“哈日”又称大莽舞,是一种军事舞。此外还有羊皮鼓,是极为有特色的一种祭祀性舞蹈。

自娱性的舞蹈:“萨朗”是岷江上游地区的称呼,北部方言是歌舞之意,主要动作是上身轴转,小腿画圆。“席步蹉”流传于岷江上游杂谷脑流域,舞者边唱边舞,歌曲有一百多种,可以即兴加唱词,舞蹈动作只有几套。北部茂县等地区舞姿高,南部汶川、理县等地舞姿低,动作幅度较大,主要动律是胯的柔动,对萨朗舞影响深远。羌族女性舞蹈的特点是含蓄,秀美、端庄。

二、羊皮鼓舞文化

羌族羊皮鼓羌语称为“布兹拉”或“切热突”,“切热别惹母”是释比做法事仪式的的工具,鼓边约宽15厘米,但是各地区也有所不同,茂县表演的鼓一般是38公分,是木质单面鼓,鼓面是羊皮做成,一般是左手拿鼓,右手拿鼓棒,鼓棒有两种:一种是弓形,一种是直的鼓棒。鼓柄在背面,一般是边唱边敲边舞。其舞蹈动作粗犷古朴,是鼓点和唱腔及动作的有机结合。羊皮鼓一般多在晴天敲打,因为雨天鼓声不响,比较沉闷。2006年汶川县申报非遗成功,被纳入民间舞蹈类。羊皮鼓多是家族传承或是本村寨的人,羊皮鼓舞一般只有男子参加,过去的鼓点与动作比现在更为统一,队形是直线和方形为主,还有圆形和Z字形,Z字形大多是因为走山路的习惯。

每个地区的道具大同小异,鼓面的圆象征着太阳,侧面许多大小相同的三角形花纹象征着太阳的光,鼓里面的花纹也相同。里面与侧面的花纹象征着太阳和光芒,这是羌民对太阳崇拜的一种表现。在“文革”期间禁止跳羊皮鼓,将其视为牛鬼蛇神,但作为羌族人民的精神寄托,有时也会偷偷请释比去做法事,一般都是晚上召集举行。

现在大多数传承人为了不违背祖师之意,防止外来文化的冲击对羊皮鼓造成影响,仍然保留着原始的鼓点与古朴的舞蹈动作。2012年在茂县古羌城修建了羊皮鼓传承地,让15名在当地有名的羊皮鼓老师向前去学习的人教学。

(一)表现形式

打羊皮鼓的人数,多是单数,少则1人,平时是 7人或9人、11人,多则七十几人,上坛经祈福的时候一般是3人,一个师傅带两个徒弟。在丧事时根据主人的经济能力而定人数,从古至今一直是围成半圆逆时针转动。

动作主要有:蹲跳、横摆、蹉跳步、山羊腿,其中摆胯、转身最为特殊。其动作特点是顺边顺鼓,重心向上,脚下松弛,自然脚位。有专家学者提出山羊腿与古代禹步有着重要的关系。

打鼓的节奏变化丰富,把握其节奏难度较大,要靠平时的积累,才能稳、准的敲出来。边敲鼓的同时要边跳舞,有时还要边唱,所以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学成,需要靠长年累月的练习。情绪也是区分羊皮鼓舞打得好坏的一个重要因素,需要以情带舞。

(二)释比

“释比”,又称为“许”“阿爸锡”,也就是汉语俗称的“端公”。释比一般不打羊皮鼓,他是羊皮鼓舞的领队,他左手持神棍,右手拿响盘,有的响盘下面还用狐狸尾巴做装饰。释比一般在开坛仪式和舞蹈间隙时念唱经,有固定的唱词,但大多是古羌语,都是靠前辈的口传身教,多是死记硬背传承下去,很多唱词连释比也不知其意。

释比被称为羌族百科全书,涉及到羌民生活的方方面面,他是羌族最具有权威的人。一般情况下,每个寨子只有一个释比,他们大多是寨子里有文化的人,祭祀時释比最常见的服装是:身穿羊皮褂子,脚穿云云鞋,头戴金丝猴帽(是用首领猴子的皮毛做成的),帽子上有四个贝壳,中间有一个乾隆通宝的铜钱。这也是有讲究的,贝壳必须是双数,有辟邪的作用,铜钱里面缝了一个符。手持的神棍的尖是为了方便插地下,棍的中间有许多的刺,棍的最上面有一个黑圆盘,被称为公的,紧挨下面的一个两层的圆盘被称为母的,羌语称“木比达布”意为男人是天上的锤,“木”的意思是天,“比”的意思是爷爷,“达布”的意思是锤。

喜庆节日时,先由释比用羌语唱经,来祭神祭祖,并送上赞美与祝福的话,举行开坛仪式。然后是喝“砸酒”,又叫“转转酒”。一般只有喜庆场合才喝砸酒,是为了迎接贵宾。饮砸酒结束后,跳羊皮鼓就此开始。是由一个大酒坛装酒用竹竿插入坛子里,围成圆圈站好,每个人吸完之后用手擦拭再递给下一个人。在生活中羌族人民一直是男尊女卑,在喝砸酒时男的长辈喝完之后女的长辈都要等在小男孩的后面享用。

nlc202309081225

在挑选候选人的时候很是严格,他们大多是从小耳濡目染,从小就要开始跟着长辈学习唱经、做法事的程序、不同场合的要求与禁忌,还要学习踩铧头、下油锅、打钎等绝技,其内容多,涉及面广,要有责任心,有同情心,具有为大众奉献服务的精神,需要经过长期的观察和考验,还要聪明好学。释比唱经极其复杂需要长期的学习,才能在各种场合中将繁琐的仪式运用自如,不同场合都有不同的要求和禁忌。

(三)不同地区羊皮鼓的差异

1.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理县蒲溪乡

蒲溪乡是羌族羊皮鼓舞文化与释比文化保存较好的地区,在这里羊皮鼓是人与神对话的渠道和工具。每个鼓点都是在与神对话,鼓点有含义的,敲鼓更像是一种暗号,懂的人可以用羌语解释出来。鼓的节奏与唱经是世代相传的,不能随意更改,唱经也要全部唱完才能休息。跳羊皮鼓多是围圆逆时针转,一般是三圈起。三是羌族的幸运数,具有吉祥的含义,如结婚一般是三天,神也称为三等等。

蒲溪乡的羊皮鼓已经形成了舞蹈,动作较小,步伐是哟搓步,鼓点节奏比较好把握,每个节奏有固定的点,一般是神丈和盘铃同握,服装类似于藏族的裙装,因离藏区近,从而受到影响。在活动中常用的羊皮鼓只有六首,首尾两首相同。

(1)请神(首)

(2)过路、送魂。是在出殡,抬着遗体送灵的休息时跳。

(3)“次儿米布”意思是招魂,“次”意为招,“米布”意思是魂。

(4)“色释拐日步” 意思是请神,“色” 意为山,一般是指是在男性老人去世后的丧事上跳的。

(5)超度,是在女性老人死后的丧事上跳的,因为羌族女人是最辛苦的,為了祈祷在死后可以享福,鼓点比男性丧事上的更为丰富。

(6)结束。

2.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县龙溪乡

龙溪乡又称“羌人谷”,是因为此地的“释比”较多。龙溪的羊皮鼓舞极具特色,动作粗犷古朴,且没有经过改编,无固定节奏点,类似于一种跳神,动作自由幅度较大,步伐类似于古代的禹步,常用的舞段就是两个。其他地区是没有下坛鼓的,只有在龙溪乡才有。下坛鼓主要是葬礼上用,鼓边用的装饰是白旗或彩旗,象征着吉利。下坛鼓时,释比须佩戴特殊的帽子,是用棕树的皮做成的,上面镶有野猪獠牙。释比左手拿盘铃右手拿神丈,服装也较为生活化。

三、结语

羊皮鼓是羌族人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具有一定的实用性,有一定的教化意义,是祭祀中通神的法器,在节日中具有重要的意义。羊皮鼓的舞蹈文化说明其古老性,具有民俗学、历史学的研究价值。

参考文献:

[1]赵洋.羌族释比羊皮鼓舞的美学思考[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01).

[2]罗雄岩.羌族舞蹈文化传承与发展规律的探索[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6,(03).

[3]杨莉.论羌族民间舞蹈的原生形态[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6,(03).

[4]陈安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羌年传承人述论[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03).

[5]吴毅,谭欣宜,徐婵娟.论羌族羊皮鼓舞进入校园实践应用的可行性[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01).

[6]魏青.古老羌族羊皮鼓舞的现代价值探析[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0,(02).

羌族传统民歌音乐特点分析 篇10

羌族传统民歌内容丰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是羌族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几千年来羌族人民集体智慧的艺术结晶。千百年来,富有音乐天性的羌族人民用歌声抒发情感、传播文化、传承历史,并且在劳作中,歌唱生活、歌唱自然、歌唱未来。本文拟从羌族传统民歌的旋律形态、曲式结构、节奏节拍、调式特征、音阶特点、演唱方法等方面进行简要分析与研究。

一、旋律形态

羌族传统民歌的旋律形态比较丰富,其特点主要表现在旋律线与旋律进行两方面:其一,旋律线多样。主要有抛物型、下降型、曲折型、曲折与抛物结合型、抛物与下降型结合型等五种类别。抛物型旋律线的特点是旋律开始在较低音区,之后逐渐上升到较高音区,到达高点以后又逐渐下降到较低音区,并且,旋律的高点通常在一个乐句的中部。如《两水相汇两山相合》(见谱例1)、《哟初步)、《热木热斯》;下降型旋律线的特点是旋律一开始就出现全曲较高的音,然后逐渐下降至主音结束。如《扯冬》;曲折型旋律线的特点是通常以一个音为中心,旋律围绕它上下起伏形成一个波浪式的旋律线。如《热布惹索》;曲折型和抛物型相结合的旋律线,如《割麦歌》;抛物型与下降型相结合的旋律线,如《查查查喂勒》。其二,旋律进行主要采用级进上下行和三度、四度小跳相结合的形式,有时也会出现五度或六度以上的大跳。

谱例1:

二、曲式结构

羌族传统民歌的曲式结构大多短小、简单。就目前笔者搜集、整理的300多首曲谱资料来看,主要有以下五种类型:其一,两句体结构的乐段。这种结构常体现出一问一答、一上一下、一起一落、一动一静的功能,是羌族传统民歌中较为常见的乐段结构。其音乐材料通常是第二乐句采用新材料或为第一乐句的变化重复,即ab、aa1。两个乐句中,上句结束音多用调式主音或调式主音以外的音,下句则结束在调式主音上。如谱例2《做酒》的上下句结束音均为调式主音——徵音。另外,两句体结构通常由4+4或8+8组成的方整性乐段,如《做酒》(见谱例2)、《石奎于奎》,《夸新娘》、《割麦歌》、《查查查喂勒》等;但有时也有4+5或6+8等非方整性乐段。其二,以两个乐句为基础的扩充乐段。主要结构为:引子+aa1、引子+ab、aa1+句尾衬腔、ab+句尾衬腔、引子+aa1+句尾衬腔、引子+ab+句尾衬腔。其三,三句体结构的乐段。其结构主要为一个上句两个下句(abb1)、两个上句一个下句(aa1b)、一个上句一个下句再重复一个上句(aba)三种。常见三句体民歌有《两水相汇两山相合》(见谱例1)、《我的歌从哪里来》、《背背哟沙》、《五匠吃酒醉》、《打格打噜嘛叽索》、《仁木察沙》等;其四、四句体结构的乐段。这种结构形态比两句体结构的表现力更丰富,旋律关系更复杂,结构形态更多姿多彩。其中,有起、承、转、合组成的四个乐句乐段,如《阿拉依沙》、《布谷鸟飞来了》;也有第三、四乐句是第一、二乐句的重复或变化重复形成的四个乐句乐段,如《青格索》;其五、羌族传统民歌中还偶见一个乐句的曲式结构,这种结构通常有引子或句尾衬腔,如《格木哟哟》、《伊沙》等。

谱例2:

采集时间:2005年9月 采集地点:茂县三龙乡

演唱:余光远 采录、记谱:朱婷

三、节奏节拍

羌族传统民歌的节奏、节拍有两种类型,即自由与规整。这两种类型与民歌的类别有一定的联系。如:山歌是在野外行走或田间劳作休息时演唱,大多数歌词是演唱者根据当时心境即兴创编。因此,节奏大多自由灵活,旋律依据歌词的变化而变化,伴随的节拍也较自然,而且常采用变拍子。如:《纳吉纳那》中的节拍就有2/4、3/4、4/4、5/4等多种拍子组成。又如:劳动歌、萨朗歌[1]和释比歌[2]的节奏、节拍多数鲜明、整齐。其原因在于大多数的劳动歌都和劳动节奏密切配合、萨朗歌则需要与舞蹈动律配合、释比歌需要与羊皮鼓的鼓点以及舞蹈脚步配合。另外,羌族传统民歌的基本节奏形态主要有均分节奏和非均分节奏两种。萨朗歌、释比歌、劳动歌的均分节奏较多;酒歌、山歌中的非均分节奏较常见。其中,非均分节奏以前长后短X·X、X XX、X·X、X-X和前短后长X X·、X X X、X X·、X X-的节奏型最为典型。从起收方面来看,由于大部分萨朗歌、释比歌、劳动歌的节奏、节拍鲜明、整齐,因此,在音乐的进行上形成有板开始、有板结束的特点;而大部分山歌、酒歌没有固定的歌词和旋律模式,固在音乐进行上形成散板开始、散板结束的特点。

四、调式特征

据笔者目前收集、整理和分析现有曲谱,羌族传统民歌主要有三种调式,即单一调式、同宫系统内的交替调式、异宫系统的交替调式。其中,单一调式以徵调式居多,如《那呀山叽》(见谱例3)、《花儿纳吉)、《斯哈那)、《撕玉米歌)、《沙由阿尤勒)、《阿拉依沙)、《仁木察沙)、《江德里学》等;其次是宫调式和商调式,如《青格索)、《打麦歌)、《松勒呀松勒)、《石奎余奎》为宫调式,《背背歌)、《背背哟沙)、《西呀拉沙)、《我的歌从哪里来》为商调式;偶尔也有羽调式和角调式,如《上梁盖房歌)、《打格打噜嘛叽索》为羽调式,《耕地歌》为角调式。同宫系统内的交替调式和异宫系统的交替调式在羌族传统民歌中运用亦较多。同宫系统内的交替调式是在保留原五声音列的基础上作调式和主音的改变;异宫系统的交替调式是以属宫系统转调和下属宫系统转调最为常见,如《两水相汇两山相合》(见谱例1)就是由C宫系统的G徵调式转入下属F宫系统的C徵调式。

谱例3:

采集时间:2005年7月 采集地点:茂县维城乡

演唱:陈顺元 采录、记谱:朱婷

五、音阶特点

羌族传统民歌的音阶有七声音阶、六声音阶、五声音阶、四音音列和三音音列。其中,五声音阶最多,其次为六声音阶,有时也有三音音列、四音音列,七声音阶较少见。其中,六声音阶通常是指在五声音阶基础上加入清角或变宫形成的五声性六声音阶。常见五声音阶民歌有《那呀山叽》(见谱例3)、《花儿纳吉》、《沙由阿尤勒》、《阿拉依沙》、《勒雄勒》等,六声音阶民歌有《西呀拉沙》、《背背哟沙》、《布谷鸟飞来了》等,四音音列民歌有《做酒》(见谱例2)、《石奎余奎》、《我俩是亲姐妹》等,三音音列民歌,笔者仅搜集到1首,即:《沙纳西》,该曲由宫、角、徵三个音组成。

六、演唱方法

羌族传统民歌的旋律常常运用中立音和“摇声”[3]。因此,歌唱者在演唱时常常把音阶中的部分音级自由即兴地唱得微高或微低。这种“摇声”的技巧,主要是受羌族语言声调起伏关系的影响,使其达到“字正腔圆”的效果。在演唱方法上也较为特殊:男声多在旋律的长音处用慢速的大幅度颤音,高音区也用高腔假嗓唱法;女声多用平腔,高音区也用假嗓。这种唱法适合于山野间高歌,传得远,声音也具有穿透力。此外,演唱者常用向上或向下的滑音,很有特色,如《做歌》(见谱例2)、《打麦歌》、《拉木歌》等。

七、演唱形式

羌族民歌的演唱形式比较丰富。其中,南部方言区主要以男生独唱、女生独唱、男女对唱、女声齐唱、女声交替演唱、男声齐唱、一领众和为主,北部方言区主要以男声二重唱、男声合唱、女声合唱、男女混声式合唱为主。

八、结语

传统的羌族民歌延续了上千年的历史。透过一首首优美、古朴的民歌,不仅让我们领略了羌族音乐的独特魅力,也为作曲家的音乐创作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灵感与素材。本文以此抛砖引玉,期待更多的专家、学者关注与研究羌族民间音乐文化。■

摘要:羌族传统民歌内容丰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是羌族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几千年来羌族人民集体智慧的艺术结晶。文章拟从羌族传统民歌的旋律形态、曲式结构、节奏节拍、调式特征、音阶特点、演唱方法等方面进行简要分析与研究。

关键词:羌族传统民歌,旋律,调式,音阶

参考文献

[1]冉光荣,李绍明,周锡银.羌族史[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85.

[2]编写组.中国民间歌曲集成·四川卷[M].北京:中国ISBN中心,1997.

[3]陈兴龙.羌族萨朗文化研究[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2010.

[4]樊祖荫.羌族多声部民歌的种类及其音乐特征[J].中国音乐学,1992,1.

[5]朱婷.羌族多声部民歌研究[J].艺术探索,2008,3.

上一篇:体育活动方式下一篇:应用题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