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族鞋垫教学反思

2024-04-20

羌族鞋垫教学反思(共3篇)

篇1:羌族鞋垫教学反思

《羌族鞋垫》教学反思

成都嘉祥外国语学校 白丹

因为赛课的需要,我在近段时间通过网络听了很多优秀的的美术课,深受感触和启发,并引起我许多的思考。这次上课,让我实实在在的感受到了要成为一名优秀的美术教师,要呈现有特色的完美的课堂时需要时间沉淀。第一要有激情,第二要条理清楚层层递进,第三要深挖美术知识,从思路上打开学生的思维。怎样展示学生的生动灵活,或具有强烈的实效性,怎样既让学生学得轻松愉快,又能在课堂上实实在在的掌握相关的美术知识和技能,这些无疑不在要求着一个美术老师必须具备扎实的功底以及丰富的教学经验。最后才能在不知不觉中提高学生的对美的欣赏能力。

反思我上的《羌族的鞋垫》一课,有收获也有缺憾。引入部分简单明了,在第一个学生活动中就显得有些多余。这个完全是可以删掉的。接着再出示教具后就直接揭示课题,在主体教学部分,我把鞋垫的知识分解成三个部分:形状特点、图案特点和色彩特点。然后在教学每个部分分别设计相关的教学活动,其中我想重点讲的是学生如何将生活中的花转变为艺术作品里花,这一过程的学生活动还值得深究、思考。最后,学生在这些活动中轻松的进行练习和完成作业的相关部分。同时在教学这些美术造型技巧中,巧妙的把羌族的文化融合进去。纵观整堂课,对课堂重难点的深挖还不够,需要再继续修改。

篇2:羌族鞋垫教学反思

陕西省汉中市宁强县南街小学

徐立峰

【课程设计思路】:

因为夏商时期羌族就在宁强县生息,有着悠久的历史,而且也是离孩子们比较接近的一个民族,羌族鞋垫不但具有实用价值,还具有相当高的艺术观赏价值,既显示了羌族刺绣的工艺技能,又反映了它作为羌族文化的一部分。针对现代孩子们对民族文化的陌生,让孩子们通过对本土羌族艺术了解,产生对羌族艺术了解的兴趣,使孩子们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并能把优秀的民间艺术继承和发扬。

本课充分利用地方资源,把羌族文化作为背景,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新颖的美术材料高丽纸与彩色水,从羌族刺绣中的图案与花纹都是源于大自然的美入手,通过轻松愉快的教学过程,使孩子们了解对称,使用特殊材料设计制作一双羌族鞋垫开始,激发孩子们热爱美,通过学习了解民间美术、懂得在生活中找寻美的足迹,弘扬民间艺术的情感。【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孩子们通过欣赏、感受、体验,了解羌族文化以及鞋垫的艺术特点。

2、过程与方法:能运用复制、浸染的方法两人合作表现出一双羌族鞋垫,并制作。培养合作能力,了解了图案知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孩子们通过本课的学习能了解羌族图案的特点,并激发孩子们热爱民间美术、从生活中寻找美的足迹。并学习羌族人民的坚强、乐观、勇敢的精神。

【教学重点】:了解羌族文化以及鞋垫的艺术特点,通过体验,学会运用复制、浸染的方法两人合作仿制一双羌族鞋垫。

【教学难点】:运用对称的知识结合复制、浸染的方法两人合作完成一双羌族鞋垫。

【教学准备】:彩色水、高丽纸、复写纸、剪刀、记号笔、实物投影仪,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师出示教具(大鞋垫),看老师给孩子们带来了什么?吸引学生,认识鞋垫的实用价值。

(设计意图:认识鞋垫,了解鞋垫外形的对称,引入课题。)

二、教授新课:

1、用老师提供的工具怎样快速绘制脚型?学生合作,复写纸对称制作鞋垫外形。(设计意图:学生学习合作运用工具制作对称图案。)

2、鞋垫除了外形还有图案与色彩,引导学生认识羌族,了解羌族文化。(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感悟民族艺术。)

3、感受羌族鞋垫,看一看、摸一摸鞋垫的材质,找一找鞋垫的花纹,介绍羌族鞋垫最常用的花纹图案。花朵纹、羊角纹、云朵纹等等,通过概括、简化、变形添加的方法绘制。接触鞋垫,知道鞋垫制作的材料,找寻鞋垫的花纹图案。(设计意图:认识羌族鞋垫的花纹图案,了解感悟图案的意义与绘画方式。)

4、示范图案绘制。生合作完成鞋垫图案。从羌族鞋垫的图案与色彩中懂得艺术源于生活,生活中的美无处不在,了解人们对美的追求。

5、讲解羌族姑娘从大自然借来的最美的色彩装扮鞋垫。在自然界找寻羌族鞋垫的色彩。认识羌族鞋垫的主要色彩。

6、出现难题,色彩怎样绘制出对称?学生自主尝试各种工具,找寻绘制对称色彩的方法。(学生自主学习)

7、示范浸染色彩,明确要求与注意事项。学生合作完成鞋垫色彩。

8、师示范,强调对称。学生用对称找出左右鞋垫,运用记号笔强调鞋垫的花纹。学生完成作业。

三、作品展示。

1、作品评析。

2、总结学到的知识。学生互评作品,感受民族艺术之美。学生用自己对羌族刺绣的认识完成仿制羌族鞋垫。认识美源于生活。

四、课堂延伸:(PPT展示)

1、懂得艺术之美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2、学习羌族人民勇敢、坚强、乐观的精神。

1、发现生活中的美,追寻美的足迹。

3、学习羌族人民的精神。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从美术课堂中了解民族文化,从中认识美追寻美,更从羌族人民学习乐观向上的精神。

【板书设计】:

羌族鞋垫 花朵纹 羊角纹 云朵纹 对称 【教学反思】:

因为课题研究的需要,我在近段时间通过网络听了很多优秀的关于图案设计的美术课,深受感触和启发,并引起我许多的思考;这次听课,让我实实在在的感受到了这些优秀的美术教师所呈现的各具特色的完美的课堂。他们或激情,或舒缓、或条理清楚层层递进。他们展示了或生动灵活,或具有强烈的实效性,既让学生学得轻松愉快,又能在课堂上实实在在的掌握相关的美术知识和技能,同时还能在不知不觉中提高学生的对美的欣赏能力的美术课堂教学形式。

篇3:羌族羊皮鼓教学

【关键词】羌族 萨朗 羊皮鼓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0-0160-03

【课型】

用歌唱辅助传统乐器学习的综合课

【教学年级】八年级

【教学内容】

在萨朗《萨由阿由勒》的学唱中学习羌族羊皮鼓的击奏。

【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羊皮鼓是羌族民间代表性乐器,萨朗是羌族的代表性文化和艺术形式。虽然萨朗音乐多为歌声相伴,少有舞曲伴奏,但运用了类似打击乐器(羊皮鼓、串铃等)伴奏产生音乐般的节奏感。本节课是一堂主要针对羌族民间乐器——羊皮鼓学习的综合课,具有纯粹的民族民间音乐特色,用歌曲的学唱辅助羊皮鼓的学习,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深入普及进课堂,而且将萨朗音乐融合在乐器中,对于羌族音乐及乐器的掌握有并驾齐驱的功效,作为羌族音乐知识的学习了解更有引导的作用。

二、教材的处理

羊皮鼓,羌族宗教仪式打击乐器,又名“羌铃鼓”。演奏时,左手握弓形木把持鼓,右手持鼓棰敲击鼓心,发音低沉浑厚,鼓边发音高亢清脆。演奏技巧有单击鼓面、鼓边和混合敲击三种,适于表现羌族人民粗犷豪放的民族风格。羊皮鼓的唱腔多在舞蹈段落的间隙进行,其中既有固定的曲调和唱词,亦有老艺人套用原曲调触景生情的即兴创作。

羊皮鼓舞,语称“莫恩纳莎”,原是祭神、驱鬼、求福、还愿以及送死者灵魂归天等,由巫师表演的法事舞蹈。后来,逐渐发展成群众自娱性舞蹈。其中像“商羊腿跳击鼓转”“拧腰转身击鼓”及一些蹲跳击鼓等技巧都很精彩。表演前,可在原地先打一通有固定套路的鼓点,既可酝酿情绪,又起着烘托气氛和招徕观众的作用。表演中,两人边击边舞,在“嘭、嘭”击鼓声和“嚓、嚓”摇环声中,配以曲调高亢的唱腔和热烈、粗犷的舞蹈,给人一种别致、独特的韵味。另外在画面调度中,多突出了两人同进同退或面对面、背靠背的对转,或“推磨式”的同转共绕形式。

萨朗,是各种完全不同的唱腔、歌词和舞蹈动作等原始古老的羌族民间歌舞形式的总称。羌族萨朗可分喜庆萨朗、忧事萨朗、礼仪萨朗、祭祀萨朗和集会萨朗五类,其中最主要是喜庆萨朗和忧事萨朗。喜庆萨朗主要是在各种传统节日和喜庆活动中表演,表现的内容也非常丰富,如羌族传统的羌历年新年、瓦尔俄足(歌仙节)以及农作物丰收、修房造屋、男女娶嫁、朋友聚会等。

歌曲《萨由阿由勒》,是属于喜庆萨朗这一类,乐曲的曲式结构为单二段,C大调,2/4拍,明朗的大调色彩,有鲜明节奏感,乐曲旋律流畅、简练、动听、激情、易记、充满动感。表现了人们庆祝农作物丰收的喜庆场景,尤其在乐曲的再现段,通过快速度的形式表达了人们喜庆、欢快的感受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教学中应以体验、探究、掌握羊皮鼓的演奏技巧,并在演奏中表现出相应的情绪为重点,辅以歌曲《萨由阿由勒》的学唱。难点是:了解羊皮鼓多种演奏形式,及尝试羊皮鼓舞的创编或用具有羌族特色的形式演绎歌曲。在课堂中,学生能通过多种方式感知、学习、了解羌族羊皮鼓,感受羌族的音乐文化。

【学情分析】

1.本节课教学的对象是初二年级的学生,他们正处于变声阶段,崇拜并喜欢模仿通俗歌手的演唱,但对音乐的表现力不够。

2.学生们初步掌握基础的乐理知识,能独立思考,对音乐要素的分析有一定感性认识,但对乐理知识的总结归纳能力还比较欠缺。

3.学生们乐于参加音乐体验活动,有一定的表现欲望,思路活跃,具有一定的表演创编能力,在允许学生有自己独立见解的同时,更需要老师的引导和指导。

【教学目标】

1.了解认识羌族羊皮鼓,能掌握三种演奏技巧,并在演奏中表现出相应的情绪。

2.了解羊皮鼓多种表演形式,能在歌曲学唱中感受萨朗音乐文化。

3.尝试创编羌族羊皮鼓舞表现歌曲,体会创编的乐趣。

【教学重点】

掌握羌族羊皮鼓演奏技巧,在演奏中表现出相应的情绪。

【教学难点】

了解羊皮鼓多种演奏形式,并创编结合歌曲的羊皮鼓舞。

【教学准备】

钢琴、多媒体课件、自制羌族羊皮鼓、自制鼓槌、响铃等。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一、教学中的闪光点

1.分板块的教学设计模式,紧扣课题,使教学流程显得更加清晰、流畅。

2.教学知识点设计层层深入,符合八年级学生的学情特征,教学方法做到了因材施教。

3.对歌曲采取反复多次聆听音频的教学方法,很注重培养学生好的聆听习惯,重视学生听觉能力的挖掘,有助于音乐赏析高素养的长期形成。

二、有待改进的问题

1.对学生演唱音色的处理还不够细致。

2.对羊皮鼓演奏形式的研究还不够详细,学生掌握起来有一定难度。

【谱例】

上一篇:彼得潘读书笔记下一篇:菩萨蛮其二韦庄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