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师范类大学生

2024-05-03

非师范类大学生(精选十篇)

非师范类大学生 篇1

关键词:师范大学,专业素质,专业基础知识,师范技能

一、问题提出

随着近年来高等教育的大发展,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迈进,高校也为社会培养出了更多的人才。同时,随着大众化教育的推进,高等教育在发展过程中的问题也逐渐显露出来,如高中升学率大幅度提高,大学新生高考成绩相对下滑,学生对文化知识的掌握也相对薄弱,这些限制了高等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同时现在学生的就业形势日趋严峻,用人单位选用人才的要求也逐年提高,就业市场日渐萎缩,特别是师范专业,多数单位进人指标仅限于自然减员。在就业市场不景气,学生文化素质下滑的背景下,如何加强学生的专业知识和能力的提高,增强学生的专业素质,就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大难题。

师范专业大学生在近年来的教学中也发现了一些新问题。1.专业基础知识薄弱:高考录取分数未限最低分,专业成绩过低的考生也能被录取,致使教育教学中问题不断。中学知识不系统:由于中学知识掌握不牢,学生怕上习题课,怕回答不上问题;参加应聘时怕用人单位考中学知识;由于对中小学教育现状和中小学新课标不清楚,学生在面试试讲时抓不住重点,对用人单位提出来的问题无法解答;2. 师范素质不高:由于师范技能锻炼不够,实习效果不佳,学生在应聘时怕讲课,竞争力不强。这不仅影响了学生的就业,也影响了师范院校的办学声誉。

因此,怎样进一步提高学生中学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增强其师范素质,成为能胜任中小学教育教学、受用人单位欢迎的师范毕业生,就成了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是一项重要的工作。

二、专业素质拓展的目的分析

师范院校以培养能胜任中小学教育教学的教师为目标,基于学生现在的专业基础、师范素质和就业单位的要求,学校除按照培养方案对学生进行专业培养之外,还应该利用第二课堂对学生的专业素质进行拓展。根据师范大学生教师教育的专业特点,专业素质拓展应紧抓“中学专业基础知识”和“师范技能”推进各项活动的开展。

基本目标:1.提高学生对中学专业知识的掌握水平,使学生的中学知识系统化;2.熟悉中小学教材和现行的新课标体系,对中学的教育教学有清楚的认识;3.强化学生的师范技能,提升教育教学能力。

最终目标: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为社会培养更多合格的人民教师。

三、专业素质拓展的项目设计

1. 中学专业知识系统化

要求师范大学生自进校第一学期到第六学期,全面系统地掌握中学本专业知识:(1)组织学生重读中学课本,每期指定相应内容,期末组织统一考试,使学生在大四参加实习和找工作之前对中学知识的掌握进一步系统化。(2)建立保障和约束机制:为了增强学生对中学知识的重视程度,学院每学期组织一次考试,对学生的重读情况进行检查,各学院将每期考试成绩当成一门课程成绩纳入学生“德智体综合评估”。

2. 研讨中小学教材和新课标体系

组建学生社团,负责成立“高中知识研讨班”、“初中知识研讨班”和“小学知识研讨班”,每个研讨班在专业教师指导下,对中小学知识进行研讨,并不定期地邀请中小学优秀教师进行指导交流。同时各研讨班还要在研讨过程中进一步熟悉并掌握中小学新课标体系,以适应中小学教学的需要。

3. 邀请中小学优秀教师上示范课,加强学生到中小学支教和见习力度

为了增加学生对中小学教育的了解,增加其实践能力,学校应不定期地邀请优秀的中小学教师为学生上示范课,并对学生的试讲进行指导;同时还要进一步增加学生到中小学支教的机会,为学生联系支教基地,让学生进行实际的教学锻炼,进而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得到提高。

4. 分层抓好学生的试讲工作

为了提高学生的教育教学能力,强化学生的师范技能,师范院校学生的试讲工作应做到早动员、早启动、早指导。从一年级开始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二年级开始让学生学习写教案,分组进行试讲;要求三年级学生能规范地试讲,并指派实习返校的优秀毕业生进行分组指导,每个优秀的毕业生都负责一个组的试讲工作,并对学生的试讲情况进行指导,每个小组试讲中的情况都以表格的形式反馈到系上,系上根据情况进一步安排,力争在系上试讲之前学生的试讲达到较高水平,也为学生的实习和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5. 举行师范生素质大赛,引领师范技能发展

每年三月,要求各班进行分班的师范生素质大赛,并选拔优秀的学生参加院上组织的比赛,对学生的“三字”、普通话及表达能力、课件制作及使用、特长情况等进行检验,对在比赛中表现优秀的学生进行表彰。师范生素质大赛每年举行一届,形成传统,使学生师范技能得到发展。

6. 举行班主任技能大赛,拓展班主任工作能力

通过设计主题班会方案、模拟主持主题班会、情境问题处理等来考察参赛选手的班主任工作能力,让学生在实习之间对班主任工作有初步的了解,做好当班主任的准备。

参考文献

[1]马一博.论师范生“职前教师专业发展”的机制.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01).

[2]王鹏.师范生就业困局.就业与保障.2009,(Z 1).

师范类大学生就业意向调查 篇2

就业意向现状

学生的职业定位较清晰

职业定位是对自身将来要从事的职业的一个战略性思考,也就是根据自身优势、特点、条件进行目标定位。调查结果表明,54.9%的学生在入校时就对自己将要从事的职业有较清晰的认识,33.3%的学生入校时对自己的职业定位不是很清晰,11.8%的学生不清晰。总体来说,大部分学生入校时对自己的职业定位已经很清晰。

是什么因素决定学生的职业定位呢?调查表明,自身的兴趣和能力(25.8%)、社会需求(24.3%)是决定学生职业定位的两个主要因素。说明在目前就业困难的大环境下,学生对自己能否就业主要出自于对社会的需求和自身实力两大因素的考虑。另外有21.2%的学生认为职业定位“源于家庭的要求”,通过进一步访谈得知,这些学生,要么父母是教师,要么来自贫困家庭,这说明家庭对一部分学生的职业定位起到了一定的影响。另外,学校的指导作用在学生的职业定位中也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就业区域的选择

关于就业区域的调查表明,28.2%的学生选择到沿海开放城市里去,21.5%的学生选择去内地省会城市或直辖市,41.4%的学生选择中小城市,也就是说有九成的学生希望到经济条件较好的区域就业,相比之下选择去农村的只有2.8%。大学生毕业后都希望留在经济较好的区域,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就业的困难,不利于农村地区教育的发展。

就业单位性质的选择

此项调查结果很符合师范类学校的特点,共有77.8%的学生选择去学校工作,但其中绝大部分(79.3%)学生选择去公立学校,只有少数选择去私立学校,另外,17.8%的学生选择去事业单位。

就业工资期望调查

工资是自我价值的体现,每位学生都希望找到一份薪水不错的工作,实现自我价值。对工资的期望直接影响着能否顺利就业。据报道,全国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的“期望薪酬”成连年“下跌”趋势。本次调查发现53.4%的学生选择在1000-2000元之间,34.0%的学生选择在2000-3000元之间,只有11.2%学生选择3000元以上。这说明师范生对自己的就业薪金期望比较切合实际。

共同努力 促进就业

大学生就业不仅是个人问题,同时也是社会问题。学校和大学生自身都应该做出自己应有的努力。

调查结果显示,还有近三分之一的学生对自己的职业定位尚不明确。因此,学校就业指导部门的首要工作就是发挥其引导作用,帮助学生明确自己的就业目标,树立就业理想,引导学生从自身的主观条件出发,把握社会动态,使学生形成一个适合于自己的职业定位。学生只有将目标建立在个人的优势上,才能在求职中处于有利地位。随着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升入高中就读的学生数量大幅增加,因此高中教师还有较大缺口。教育部师范教育司副司长包同曾说,预计到2010年,高中教师将出现100万的缺口。但缺口主要集中在中西部乡镇、农村中学,东部城镇教师基本饱和,师范类学校应帮助学生抓住当前的就业形势,调整理想就业区域。

在明确职业目标后,学生自己就应该朝着自己的目标奋进,努力提高自身修养和个人能力,健全人格,获得个人的充分发展。比如,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知识是构成才能的基本要素,才能的大小,与掌握知识的多寡有着直接联系,掌握越多的知识,在就业中就越有优势。对师范生来说,除了熟悉专业知识以外,还需要具备丰富的教育理论知识、心理学知识。大学生还要全面培养自己的能力,以增加就业砝码。知识是构成才能的基本要素,但知识并不直接等同于能力,大学生还需要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如与人相处的艺术、演说能力、社交能力、管理能力等。学生在校期间应主动参加学校的社团、学生会和各种学生组织,参与对学生的组织和管理,在服务同学的过程中培养自己的各种综合能力;积极参加社会实践,通过走向社会,认识国情、民情,培养自己观察社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等。

师范类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与思考 篇3

教育改革之后, 高校不断扩招, 当初的精英教育模式已经转变为大众化模式。就业形势在这种情况下, 一下子变得严峻起来。人才市场, 从供不应求转变成了供大于求的形势。在这种大环境下, 师范类毕业生由于行业特殊性, 就业形势更加严峻。当然, 师范类大学生就业严峻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总起来说可以归纳为五个方面。

(1) 国家就业形势总体情况不容乐观。

在经济大发展的前提下, 20世纪末, 中国处于发展转型期。无论是从经济还是教育, 都经历了一个质的转变。一方面, 城市化进程、工业化的到来, 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 使得劳动力就业形势发生了变化。国有企业改制, 使得大批劳动力不得不面临下岗和二次就业。另一方面, 精英教育模式向大众教育模式的改变, 使得高校不断扩招, 就业形势供过于求, 大批毕业生面临毕业就失业的局面。因此, 大学生就业形势的严峻是我国就业宏观背景影响下的必然结果。

(2) 人口减少, 学校减少使得教师队伍需求减少。

长期的计划生育使得我国新生人口增长率急剧下降。加上城市化进程的发展, 很多农民子女进城, 使得教育出现不均衡局面。很多地区尤其是县城和农村中小学, 面临着招生困难, 学校难以为继的局面。有些地区, 甚至出现了大幅度的中小学撤并现象。一方面师范类大学生毕业人数不断增加, 另一方面学校不断减少, 使得教师队伍需求越来越少, 师范类毕业生就业也越来越困难。

(3) 大学生就业观念难以转变。

由于各种因素, 一直以来, 大学生对于就业期望值过高。对就业环境、待遇、福利、工作地点等过于挑剔。一些偏远地区的学校, 很多师范类毕业生不愿意去。私立学校由于工作的不稳定性, 使得很多师范类毕业生也不愿意去。另外, 报考师范类院校的学生, 一般首选职业就是教师。跨行业就职对于师范类毕业生而言是一个难以接受的现实。这些就业观念难以转变, 是师范类大学生就业难的另一个原因。

(4) 地方政府财政问题。

由于财政的原因, 很多地区宁可选择代课老师, 也不愿意安置师范类毕业的大学生。究其原因, 主要是地方财政困难。安置大学毕业生的财政支出要远远大于代课老师的财政支出。因而, 很多地区宁可让师范类大学生去代课, 也不愿意给予就业编制。地方财政是师范类大学生就业困难的非常重要的原因。

(5) 师范类院校就业指导存在问题。

就目前来看, 高等教育师范类与非师范类大学生的就业指导教育存在着相似的问题。首先就业指导教师队伍参差不齐, 缺乏具备专业素养的就业指导教师, 无法给予学生全面的就业指导信息。其次, 就业指导的时间不够全面, 很多院校仅从大四才开始进行就业指导教育, 一年的时间里, 对学生给予的指导是非常有限的。最后, 就业指导内容不够全面也是一个方面, 很多院校仅从就业信息方面给予学生帮助和指导, 但对于学生的就业心理和就业技巧关注度不够。

2 当前师范类毕业生人才素质状况

根据用人单位的反馈, 以及长期的跟踪, 我们发现, 很多用人单位反映, 扩招后的师范类毕业生无论是从专业技能还是从心态品质上均有所下降。

(1) 专业技能素质不尽如人意。

用人单位反映, 近些年师范类毕业生从板书和备课笔记等方面来看, 不尽如人意。很多师范类毕业生硬笔书法、粉笔字等均不过关。尽管近年来电化教育发展迅猛, 课件已经成为了中小学教育中必不可少的手段, 但板书以及粉笔字等依然是当前中小学中不可或缺的内容和形式。很多师范类毕业生基本功差, 粉笔字和课件制作水平差强人意。

(2) 职业道德缺失。

部分毕业生对于穿着打扮过于追逐新潮和时尚, 缺乏作为教师应有的稳重和端庄。除此之外, 备课敷衍了事, 工作状态难以安心专注等。这些问题是用人单位普遍反映的问题。

(3) 价值观多元化。

大学生价值观是目前饱受争议的一个话题。科技信息发展迅猛, 各种资讯充斥着大学生的眼球, 再加上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强, 使得大学生的价值观是非常多元化的。对于社会和工作的人事, 趋于复杂化。这种多元化的价值观, 在用人单位看来既是优点又是缺点。所谓优点, 指的是创新能力和学习能力优秀。缺点指的是, 在管理上遇到难度, 多元化、复杂化的价值观念, 使得很多刚毕业的大学生难以管理。

3 师范类大学生就业思考与建议

影响师范类大学生就业的因素有很多, 但归纳起来不外乎三点, 一是大学生自身的原因, 这部分原因包括大学生就业心理和自身专业素质。二是社会需求问题。社会需求度低, 使得大学生就业趋于困难。三是高校就业指导相关培训无法到位, 给予不了学生正确系统性的帮助和建议。因此, 针对这些问题, 需要高校和学生共同面对, 共同解决制约就业的各种症结。

(1) 学校方面, 实现就业指导专业化。

首先, 就业指导是一个全程化的过程, 就业指导不能仅局限于大四毕业班的学生。就业指导应该从入学新生开始, 因人而异去发展每一个学生的特长, 培养其兴趣, 让师范生从一开始就有一个明晰的人生规划和职业规划。根据职业规划有目的地进行训练和学习。其次, 培训就业指导教育工作者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 指导教师不仅要懂得心理咨询, 还要拥有人力资源管理能力、行政能力、正确的职业理念和高尚的品德操守。只有准确地了解市场需求, 了解学生心理, 才能给予学生科学的、有价值的帮助和指导。

(2) 学生方面, 注意自我素质的提高。

师范类学生具有行业特殊性, 除专业课外, 应着力于师范技能的训练, 以便将来在教育工作岗位上能够很好的适应。所谓技能训练除了包括传统意义上的“三字一话”之外, 对于教学技能也是不容忽视的。教学技能包括备课技能和多项教学手段学习能力和采用能力, 以及教师礼仪和学生心理学等, 都是需要系统掌握的。

(3) 调节就业取向, 放宽就业面。

面对形势严峻的师范类就业市场, 不妨调整就业取向, 放低就业姿态, 让自己以一个正常新人的态度进入社会, 以学习为主要目的, 先就业后择业。切忌好高骛远, 忌眼高手低。莫要盲目地选择地域, 其实有时候去基层就业也是一条不错的出路。但不管怎样选择, 都要让自己始终有一条明晰的职业规划, 有一个明确的目标。

总之, 师范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适应状况, 是目前所有应届毕业生所面临的普遍问题。由于师范类具有其行业局限性, 因此就要求大学生更加努力的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和专业技能。在学校期间充分利用高校的一切有利条件, 抓住机会充实自己, 为将来走向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除此之外, 高校也要端正态度, 建立健全专业的就业指导教师队伍, 为毕业生提供最权威, 最具有价值的就业指导和职业规划帮助。

摘要:本文从师范类毕业生就业现状以及师范类毕业生就业心理入手, 针对毕业生就业前景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师范类大学生,就业现状,压力

参考文献

[1]马恩.大学生就业难的成因及其解决的路径选择[J].中国行政管理, 2008 (11) .

[2]代婷婷.就业观:影响就业的价值因素[J].法制与社会, 2009 (12) :225.

师范类大学生开题报告 篇4

《在网络环境下基本教育模式的研究》课题,经领导批准,今天开题,我代表课题研究组,将本课题的有关情况向各位领导、专家和老师们汇报如下:

一、本课题选题的依据

在现代素质教育的形势下,建设为素质教育服务的、现代化的、功能完善的教育教学资源系统,拓展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发展学生的多种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已经成为中学教育必须研究的课题。

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使我们的教育模式产生了质的飞跃,网络化教育将成为信息时代的重要标志和组成部分。探索、研究并构建适宜于在计算机网络环境下的教育教学模式,是教育界亟待解决的课题,也是我们责无旁贷的使命。在网络教育时代,不仅需要有先进科学的教学手段、高效互动的教学方式,更需要有丰富实用的教学资源、完备的教学体系。在网络化教育的大环境下,教师应该成为网络教育的主导力量。而目前,我们的教师对信息技术、网络教育尚不熟悉,利用网络实施教育教学尚有距离,尤其是建立“在网络环境下的教育教学新模式”还有待起步,基于此,我们提出了本课题的研究。

二、本课题研究的条件

开展本课题研究具有以下有利条件:

背景条件:国家教育部大力推进信息技术教育,虚拟学校、远程教育等应运而生;重庆市教委大力普及信息技术教育,通过评选信息技术示范校加大力度;渝中区率先建立局域网,并通过已经实施了三年的“双创课题”研究,使教师的教学理念有了极大改观;随着课改的进一步深入,现代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基础条件:我校通过一年多的艰苦奋斗,信息技术无论在硬件上,还是软件上,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硬件上:我校建成了以光纤为网络骨干,采用千兆高速以太网,集视频教学、监控、信息服务、学校管理于一体的校园网络,实现了“班班通”;全校所有的教室都安装了数字投影机、实物展示台、100英寸电动玻珠屏幕、多功能讲台、监控摄像机、29英寸电视机,上课教师人手一台笔记本电脑。

软件上:我校初步建成了具有求精特色的 “教育信息资源库”,包括《k12学科资源库》、《数字图书馆》(近两万册电子书籍)、《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电子期刊等大型教育数据库、试题库、资料库,涵盖国情教育、心理咨询、青春期教育、健康教育、艺术教育、升学指南、教育法规等教育信息库,能充分满足现代教育管理和一线教学的需要。

人员上:我校成立了信息技术中心,配备了专业人员,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有相当造诣。信息技术中心,对全校教职员工进行了信息技术素质修养和实际操作的培训,全校教职员工基本掌握信息技术教育,能满足在网络环境下进行教育教学的需要。

三、本课题研究要解决的问题

1、观念问题:有了好的硬件环境,如果观念不更新,只是“换汤不换药”,那就失去了研究价值。本课题必须着力解决教师教育观念更新的问题。

2、理论问题:目前网络教育缺乏科学、系统的教育理论作指导,本课题应在实践中创造性地应用现有的理论,不断探索、总结、归纳、概括,形成适用于网络教育的理念、原则、策略。

3、技术问题:信息技术,顾名思义,技术性是很强的。如何使教师技术精湛,使精湛技术与优质教育紧密结合,培养适应知识经济时代需要的人才,是一个值得认真探讨的问题。本课题希望在这方面能作出一点贡献。

四、本课题研究的目标、内容和创新之处

1、本课题研究的目标是:建立一个基于网络平台的符合当代教育理念、具有现代教育特色、综合教育效益很高的新型教育教学模式。

2、本课题研究的内容是:

(1)21世纪的教师应该思考自己的角色定位问题:

①在网络环境中教师应该采用什么样的教育教学模式实施教育教学。

②在网络环境中,教师应该采取什么样的再教育模式接受终身教育以保持新鲜活力,促成教育教学可持续发展。

③适应现代教育的新趋势――网络教育,对教师素质到底有哪些新的要求。

(2)21世纪的学生应该

思考自己的学习问题:

①在网络环境中,如何变更传统学习模式,建立新的学习方式。

②在网络环境中,如何学会学习。

③在网络环境中,如何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3)21世纪的学校应该思考建设新型师资队伍,培养新型学生的关键途径;加强资源库的建设,为网络教育提供坚实保障等问题:

①如何进行资源库结构的建设。

②如何强化教师和学生的网络意识。

③合理地充分地使用资源库,实现新的教育教学目标。

3、本课题研究的创新之处是:

(1)选题富有挑战性。本选题基于信息化大发展,传统教育与新型教育大更替的阶段,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2)大胆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课题研究中,必须以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为指导,采用生动活泼的网络课堂教学与丰富多彩的课外教育相结合的形式进行教育教学实践。

(3)手段先进。利用校园网络和个人主页资料,给学生一个充分自主的学习空间和积极思维的素材,强化培养学生“自我”意识的目的性。

五、本课题的前期准备工作

XX年3月至XX年2月,对全校教师进行了12轮培训,从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到简单课件制作、网络课件制作,以及网络环境下教学的基本方式,进行了一系列的系统培训,组织课题组成员参加国家、市、区各级的技能竞赛,多人获奖,从而推动了教师个人素质的进一步提高。

六、本课题的研究方法

本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是建构主义理论、多元智力论、现代教育学、现代心理学和科学研究方法论等。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方法为文献索引法、行动研究法。以网络技术、人工智能、多媒体技术为基础的信息技术作为研究手段,采用观察、文卷调查、经验总结、实验、对比分析等方法和手段,进行多个轮回的研究。

七、本课题研究的成果

1、论文集:本课题研究的报告、总结、论文、案例、教案精编(内部印行,争取正式出版)。

2、专著:《扣开未来之门――在网络环境下的教育模式研究》(正式出版)

3、电子出版物:《求精中学优秀网络课件选》(若干辑)

八、本课题研究的进度计划

(一)研究周期

三年,即XX年2月至XX年1月

(二)研究步骤分三个阶段

1、XX年2月――5月为准备阶段

宣传发动,组成课题组,酝酿课题实施方案及相关措施等。

2、XX年6月――XX年8月为实施阶段

第一轮(XX年6月――8月),主要工作:课题组统一认识;申报课题;确定子课题,各分课题组分别开展研究工作;积累资料;统计分析,写出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二轮(XX年9月――XX年8月),主要工作:完善方案措施;继续开展研究;争取有一定的成果,并写出第二期研究报告,接受中期检查。

第三轮(XX年9月――XX年8月),主要工作:继续开展研究,并争取在某些学科实现质的跨越;争取每人有一篇论文;写出第三期研究报告并接受中期检查。

第四轮(XX年9月――XX年12月),主要工作:继续开展研究;出论文集;写出高质量的研究报

告;申请结题。

为了使课题研究顺利进行,我们将本课题分为四个研究小组,分别在信息技术、文科类、理科类、艺术类四个方面开展研究,逐步互相渗透、融合,最终形成一个开放的、立体的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

3、XX年12月――XX年1月,结题验收,主要工作:接受专家组审查鉴定;根据成果奖励优秀参研人员。

九、本课题组成员

1、课题领导小组

顾问:张克敏 邓小庆 刘书华 包锦安

组长:王世群

副组长:赵放鸣 何江顺 邓 勇

成员:龚照华 杨 培 石 敏

2、课题研究小组

课题指导:王世群

课题设计兼学术秘书:邓 勇

课题研究人员:

第一研究组:组长:邓 勇 组员:黄银华 谢家英 尹端津

第二研究组:组长:龚照华 组员:黄 芳 程舒燕 张红艳 凌文泉 黄志伟

第三研究组:组长:杨 培 组员:赵 放 王纪蓉 古远鹏 雷 波

第四研究组:组长:石 敏 组员:张胜男 黄 智

非师范类大学生 篇5

关键词:回族聚居区;师范类大学生;现代公民教育;现状调查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6-0331-02

近年来,公民教育越来越受到我国教育决策者、教育理论和实践工作者的重视,并且公民教育在我国的发展因特殊的国情而呈现中国特色。但截至目前公共教育依然停留在部分省市部分学校部分教育工作者那里,公民教育不仅没有普及,反而碎步不前,时续时断。在经济和教育都相对落后的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更是空白。

本文以回族聚居区师范类高校——宁夏师范学院为样本,进行现代公民教育现状调查研究,源于宁夏回族自治区是中国唯一的回族自治区,也是中国最大的回族聚居区,回族人口占全区总人口的约36%。固原又是宁夏回族自治区回族聚居程度较高的地区,有150余万人口,回族人口67万余人,占到总人口的44%左右。宁夏师范学院生源主要来自宁夏南部山区,回族学生约有23%。与其他综合性大学不同之处,在于学校培养的都是中小学及幼儿教师,学生们走出校园后将肩负起培养祖国下一代的伟大使命,人的教育马虎不得,所以学生的现代公民教育尤为重要。

一、回族聚居区师范类大学生现代公民教育现状调查分析

1.问题提出

本文以回族聚居度最高的宁夏固原市为研究对象,以回族大学生占比最高的师范类高校——宁夏师范学院为研究视点,旨在通过在回族聚居地区师范类高校开展大学生现代公民教育,大力培养师范生的公民意识,使他们能够担当未来基础教育的教育者,通过自身现代性公民角色扮演指导义务教育中的公民教育,深化落实素质教育,为当前民族地区公民教育培养师资队伍,也为当前国内碎步不前的公民教育另辟新途径。我们自编回族聚居区师范类大学生现代公民教育现状调查问卷,以期多维度、多学科综合地对回族聚居区师范类大学生现代公民教育状况进行调查。

2.研究对象

抽取宁夏师范学院11个院系1200名学生,发放问卷1200份,回收问卷1109份,有效问卷1107份。其中汉族774人,回族330人,其他少数民族3人,来自城市266人,农村841人。

3.研究材料

文献:国内外民族地区现代公民教育

数据:《回族聚居区师范类大学生现代公民教育现状调查问卷》

4.研究结果

5.问题诞生

调查进入2013届毕业班学生所在的实习学校,以固原市四县一区、同心、盐池、大武口、红寺堡、利通区等地为主,通过随堂听课和访谈中小学生方式,调查回族聚居区中小学现代公民教育情况。统计显示宁南回族聚居区广大中小学,均没有开设专门的公民教育课程,主要以品德课代替,甚者学生在课堂问老师什么是人民,什么是公民的概念时,近七成的教师都不知道如何回答。

二、分析与讨论

我国《十二五规划纲要》“培养公民意识,履行公民义务,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发展”也作为十二五期间创新社会管理体制、健全社会管理格局的主要内容。回族聚居区师范类高校开展大学生现代公民教育,大力培养师范生的公民意识,使他们能够担当未来基础教育的教育者,通过自身现代性公民角色扮演指导义务教育中的公民教育,深化落实素质教育,为当前民族地区公民教育培养师资队伍意义重大。

1.民族团结、社会稳定,构建和谐民族关系的有力武器

少数民族往往更易于强化民族认同、族群认同、地域认同、宗教信仰认同,彰显特殊性,回族亦然,尤其集中在受到高等教育的群体之中。很多敌对势力通过各种渠道进行渗透,侵蚀我们的公民教育阵地。在当今世界,几乎所有的国家都是由多民族组成的,如果民族认同高于国家认同,就会造成国家分裂的潜在危险。如果地域认同高于国家认同,也会影响国家内部的团结和完整,如果族群认同和地域认同超越国家认同,那么任何国家都会分裂成相互竞争的碎片。为了维护国家的团结和统一,必须加强国家认同,把公民教育“放在首位”,培育公民意识。国家认同必须高于族群认同,国家认同也必须高于地域认同,国家认同同样必须高于宗教信仰的认同。在当前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下,尤其要特别指导大学生深刻理解公民内涵,树立现代公民意识、竞争意识、创新意识,超越狭隘的地域认同,真正认识到自己作为一个合格公民在现代化建设中应承担的责任。只有这样才能自觉地以各种规范来约束自身的行为,并将其转化为自觉建设法治国家、推动和谐社会建设的精神动力。

2.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需要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政治体制改革是我国全面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们当家做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以保证人民当家做主的根本,以增强党和国家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为目标,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公民教育正是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培养合格的公民,因而是政治文明建设的基础环节。我国社会现在提出的每一个口号都与公民教育有关,如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等,都是针对需要建立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模式的社会领域和突出问题。一个现代公民社会正向我们走来!作为教育者,特别是思想政治教育者,应该在后改革时代树立起责任,消除那些慌乱的表情。我们能做的就是——推动公民教育!①公民教育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我们应当通过高校公民教育帮助处在人生发展重要阶段的大学生达到身心发育、学业发展、人格完善,教会学生做学问更要做人,使大学生获得全面发展和持续发展。这是在国家、社会、公民的角色逐渐从混沌走向明晰之后的必然选择。

3.为宁夏回族地区基础教育培养具有现代公民意识和能力的师资队伍

2008年奥运会之前,公民教育曾一度引起社会的广泛讨论,许多专家学者也呼吁利用奥运会契机提高公民素养,但此后,这种公民教育的呼声却渐渐弱了下去,2012年5月之后,香港的公民教育又成为热门话题。我国公民教育的现状是名与实不符,宁夏回族地区学生公民教育更是一片空白。目前我国尚未具备完整的适合民族地区的现代公民教育课程体系,公民教育的部分要素也只是当作思想政治课程的附属。对许多学校的领导来说,公民教育仍然是个令人心存疑虑的话题,可以从理论上研究,但还不能真正引入课堂。如何在目前的情况下,培育公民教育的土壤?笔者认为从师范类高校入手是一条很好的途径。当下中小学都以升学率和高考作为指挥棒,提出多年的素质教育从未真正实现,中小学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思想也不会马上扭转。但在培养中小学教师的师范类高校没有升学压力,课堂教学环境适宜,高校教师本身对公民教育认可度高,能形成良好的公民教育团队,民族地区的民族性、地域性更能突显公民教育不同于通识教育课的“思想政治教育”。所以在回族聚居区师范类高校开展系统的公民教育可行性更大。这些接受公民教育的未来教师走上工作岗位,必会将公民意识潜移默化到实际教学中,营造充满呵护权利、鼓励协商、充满民主氛围的校园文化环境的良性循环中,培育公民教育的土壤。最终能培养认同、理解、遵守与维护国家宪法,关心及参与公共事务,具有独立思考与敢于承担责任的公民,对民族的传统和文化有归属感的现代公民,即具有权利意识、义务意识、自主意识、程序规则意识、法治意识、纳税人意识、道德意识、生态意识、科学理性精神的现代公民。②

参考文献:

[1]檀传宝.公民教育引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2]赵晖.社会转型与公民教育:中国公民教育目标与内容体系的建构[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3]程美宝.地域文化与国家认同[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

[4]谭莹菲,兰志伟.浅谈全民信教地区的国民教育[J].福建宗教,2007,(6).

[5]李维.国际教育百科全书[M].贵阳:贵州教育出版社,1990:105.

[6]朱军.多元文化教育对我国少数民族公民教育的启示[J].贵州民族研究,2009,(3).

[7]龙花.法国公民教育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8.

[8]李宝斌.学校公民教育的隐性缺位与补位对策探究[J].浙江教育科学,2011,(5).

[9]党的十八大报告[R]2012-11-03.

[10]刘志山.当代中国公民教育的时代背景和体系建构[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08(1).

师范类大学生心理健康年级差异分析 篇6

1.选题的依据。

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的确立以及经济利益的重新调整, 人们的生活竞争日益激烈化, 价值观念多元化, 人际关系复杂化, 加上越来越多的独生子女问题, 现实的大学生心理问题急剧增多。师范大学生, 肩负着未来教师职业所连带的巨大社会责任, 他们的个人素质显得更加重要。在新的社会形势下, 师范大学生面临着未来职业抉择的不稳定性和艰难性, 在学业和择业等方面面临着新变化、新问题和新局面, 身心承受着更大压力, 加上自身成熟程度、适应能力的局限, 不可避免地会产生种种心理问题。近年来, 众多大学生自杀现象折射出当前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堪忧。2001年4月5日, 教育部颁发了《关于加强普通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 进一步重申:“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新形势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 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是高等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2.研究的现实意义。

(1) 加强师范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必然要求。生心理素质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本身是一个综合的、立体的系统工程, 心理素质教育是其教育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 心理咨询则是其有效的教育手段和方式。如果学生缺乏积极的情感、良好的意志品质、活泼健康的性格等个性心理, 思想政治教育就缺乏深入有效的开展。大学生处在心理成熟、人格塑造的关键时期, 很多问题不是思想问题、道德问题, 而是认知问题、心理问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取得好效果, 就必须遵循教育规律, 重视学

(2) 研究大学生尤其是师范大学生心理健康是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

师范大学生将来的职业大都是从事教育事业, 基础教育质量的优劣, 取决于他们的综合素质水平, 他们的综合素质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江泽民同志指出:“一个民族的新一代没有强健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这个民族就没有力量, 就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心理素质是人才整体素质结构的基础, 是大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以及文化科学知识的前提, 是大学时期正常学习、生活基本保证。因此, 研究师范类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理论意义。几乎所有的心理学家都认为, 从青少年向成人的转变是一个相当艰巨、跌宕起伏的时期。随着市场经济的确立和利益的重新分配, 变革中产生的不良现象时刻冲击着大学生的内心世界。加上在校就读期间学习压力、人际关系压力、情感困惑、自主择业等都可能会导致大学生心理不适, 如果处理不当, 将有可能发展为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 甚至心理障碍。2000年12月12日, 中国教育报报道, 《北京高校大学生心理素质调查报告》通过对23所高校6000名大学生调查测试发现, 16.51%的学生存在中度心理问题, 有调查统计, 全国12.6万名大学生中有心理疾患的达20.23%。①从各高校内部近年的调查统计看, 大学生心理障碍的发生率高达25%左右, 并呈上升趋势。

(3) 研究大学生心理健康为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和心理支持。

大学生在生理发育逐步成熟, 但心理成熟度相对偏低。国内外的研究都表明, 大学生是心理障碍和心理异常的高发人群。大学生作为青年期的一个重要发展阶段, 有其共同的心理特点。但年级的差异, 学业阶段的不同、面临的主要矛盾的差异等等, 必然会对他们的心理产生差异性的影响, 从而使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存在年级特点和差异, 国内外的比较研究也都表明了这一点。因此, 我们不可以忽视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年级差异。教育者可以从大学生心理健康年级特点及其产生的原因入手, 有针对性地进行思想教育和心理教育相结合, 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加科学有效。

(4) 研究师范大学生心理健康为高师教育、教学改革提供心理依据。

国内的一些研究表明:大学生年级不同, 在个性特征上也有各自特点。相对而言, 低年级大学生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思维较敏捷、行事积极主动, 人际交往广泛, 情绪不稳定, 心理趋向保守;高年级大学生自制能力增强、专业能力增强、思维更加富有理性、人际交往水平提高, 但自信心、自我决断能力明显下降。这一现象说明, 我们的高等教育模式对大学生的个性发展起的作用既有有利的方面, 又有不利的方面。通过对目前师范类各个年级大学生的个性特点和成因的比较研究, 特别是对心理健康教育在大学生个性形成中的作用的研究, 可以为我国高师教育、教学的改革提供心理依据。

二、研究方法

1.测试。

青岛某大学师范学院在校大学生2044人, 其中2002级在校学生共661人, 从17个教学班中取样12个教学班共499人进行了心理测试, 取样率为75.5%, 测试结果具有一定代表性。2003级在校学生共684人, 从16个教学班中取样12个教学班共511人进行了心理测试, 取样率为74.7%, 测试结果具有一定代表性。2004级在校学生共684人, 从16个教学班中取样12个教学班共511人进行了心理测试, 取样率为74.7%, 测试结果具有一定代表性。2005级在校学生共655人, 从15个教学班中取样12个教学班共523人进行了心理测试, 取样率为79.5%, 测试结果具有一定代表性。

2.调查工具。

采用UPI量表和SCL-90症状自评量表。

UPI (university personality inventory) 译为“大学生人格问卷”。该量表具有项目适中、覆盖面广、使用性强、筛选结果明显等特点, 在我国高校中得到广泛的使用。

SCL-90 (The self-report symptom inventory) 译为“症状自评量表”。是当前应用较广泛的一种心理症状自评量表。采用版本由Derogatis编制于1974年, 本测量采用王征宇的中译文本。②

3.研究程序。

2005年11月——2006年1月对我校师范类学生分年级按照班级进行了UPI量表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抽样测试以及问卷调查。以系为单位, 整群抽样。实施测试前对测试员进行专门培训, 然后在统一时间指导被调查者真实填写, 现场回收问卷, 为保护个人隐私, 采用无记名形式, 整个过程严格依照标准化程序进行, 科学严谨地操作。测试数据采用SPSS10.0软件包进行统计处理。

4.结果与分析。

(1) 利用UPI量表测试分析结果如下:

由表1分析可以看出, A类标准 (严重心理问题) 、B类标准 (有某种心理问题) 、C类标准 (没有心理问题) 学生所占的比例分别为9.4%、39.4%、51.2%。有中度心理问题的比例高于潘书波2002年对辽宁省14所师范院校11.46%的调查报道。③足以表明该校师范类学生从总体上讲, 心理问题是比较突出的。一年级和二年级相比较, A类学生增加3.6%, B类学生增加了0.4%, C类学生减少了4%;一年级和三年级相比较, A类学生增加4.37%, B类学生减少了0.13%, C类学生减少了4.24%;一年级和四年级相比较, A类学生增加5.74%, B类学生增加了6.13%, C类学生减少了7.03%;二年级和三年级相比较, A类学生增加0.77%, B类学生减少了0.53%, C类学生减少了0.24%;二年级和四年级对比, A类学生增加2.14%, B类学生增加了5.73%, C类学生减少了7.87%;三年级和四年级对比, A类学生增加1.37%, B类学生增加了6.26%, C类学生减少了7.63%;从此数据看, 师范类大学生一年级心理健康状况最差, A类学生检出率最高, 其次是二年级、三年级, 四年级心理健康状况相对最好。这与“当代大学生社会心理问题及其对策研究”课题组对全国六大区15省47所各类学校各年级的3500名学生的心理调查数据显示的结果不完全一致。

UPI量表中包含了四条比较关键的条目, 我们专门将其挑拣出来进行统计, 详细列出了各类症状的学生各年级所占比例, 以便有针对性地开展帮扶工作。

关键条目应答率是筛选心理问题的重要依据。从表2可以看出, 一年级学生的应答率基本上都高于其他年级学生, 这说明大学生在入学时就存在着心理困惑, 这和表1的分析结果基本一致。

师范类大学生每年生源结构发生着变化, 女生越来越多。根据这种现象, 我们特意把一年级参与测验的学生也进行了性别显著性检验。表3显示一年级参与测验的男女学生在0.001水平上存在极其显著性的差异。女大学生的总分平均值显著高于男大学生的总分平均值, 也就是说, 男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好于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这与国外报道的结果一致。这个结果也说明了一年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最差与女同学多有关联。

(2) 利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测试结果分析如下:

通过表4、表5我们可以看出师范学生各症状因子的均值都高于全国常模, 说明师范类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全国常模。④但是全国常模制定已久且各研究对象、时间、方法、操作过程不尽相同, ⑤因此我们应客观地看待这次测验的结果。分析如下:一、二年级相比较, 一年级学生SCL-90各症状因子均值、标准差高于二年级, 其中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敌对和焦虑有显著的差异 (P0.05, 0.01下同) , 强迫症状、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则无显著差异。一、三年级相比, 除焦虑因子外, 一年级学生SCL-90各症状因子均值、标准差都高于三年级, 并且差异非常显著。一、四年级相比较, 一年级学生SCL-90各症状因子均值、标准差都高于四年级学生, 其中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都有显著的差异, 其余各因子无显著差异。二、三年级学生相比, 除躯体化、焦虑以外, 一年级学生SCL-90各症状因子均值都高于三年级学生, 其中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恐怖、精神病性都有非常显著的差异, 躯体化、敌对、偏执无显著差异。二、四年级学生对比, 除躯体化以外, 二年级学生SCL-90各症状因子均值、标准差都高于四年级学生, 其中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呈非常显著差异, 敌对、躯体化、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均无显著差异。三、四年级学生对比, 除焦虑因子有显著差异外, 三、四年级学生SCL-90各症状因子均值、标准差均无显著差异。三年级学生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等症状因子均值高于四年级学生, 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症状因子均值低于四年级, 两者在总体上大体趋于平衡。比较结果还显示, 一年级与三年级焦虑均分高于二年级, 这与国内的有关报道一致。⑥

从SCL-90各症状因子数据统计分析来看, 师范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明显存在着年级差异, 测验数据说明一年级学生心理状况最差, 其次是二年级, 三四年级学生心理健康相对好些, 和UPI量表测试分析结果一致, 这与许多调查结果具有一致性。⑦⑧

摘要:师范大学生肩负着未来教师职业所连带的巨大社会责任, 在新的社会形势下, 他们面临着未来职业抉择的不稳定性和艰难性, 在学业和择业等方面面临着新变化、新问题和新局面, 身心承受着更大压力, 加上自身成熟程度、适应能力的局限, 不可避免会产生种种心理问题。因此, 研究师范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是我们高校教育工作者面临的新课题。

关键词:师范大学生,心理健康,年级差异

注释

1王蓓, 戴梅竞.浅谈心理健康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重要性[J].中国学校卫生, 1999 (6)

2王征宇.症状自评量表 (SCL-90) [J].上海精神医学, 1994 (2)

3潘书波.师范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结果分析[J].体育与科学, 2002.23卷

4金华.中国正常人SCL-90评定结果的初步分析[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1986 (5)

5王建中.大学生心理问题评定及筛选研究[J].桑志芹.迈向21世纪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M], 1999

6张海钟.师专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健康心理学, 1996 (4)

7王晋臣, 王永杰等.不同类型学校大学生SCL-90测试分析[J].中国卫生学校, 1999 (1)

浅析师范类大学生团队精神及其培养 篇7

一、团队及团队精神

团队是指拥有不同技巧的人员的组合, 致力于共同的目的、共同的工作目标和共同的相互负责的处事方法, 通过协作的决策, 组成战术小组达到共同目的, 每个人的相互关系, 都要对他人起到重要作用[1]。 所谓团队精神, 是指团队成员为了共同的目标, 相互支持、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相互配合, 努力地实现团队目标的意愿[2]。

团队精神主要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首先, 团队成员对共同目标的高度认同。 团队精神的一个重要表现是团队成员对目标的一致认同[2], 确定的目标要科学合理, 力争取得每一个成员的理解和认可, 同时团队成员也要自觉地把自己的工作和团队目标结合在一起。 其次, 团队成员相互学习, 相互支持, 彼此协作, 形成团队凝聚力。 团队成员要不断地学习对方的优点, 在工作中相互帮助, 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工作, 大家协同作战, 共为一体, 并对团队尽心尽力并全方位投入。 最后, 团队成员在能力上优势互补, 感情上劣势互容, 取长补短, 形成团队合力, 发挥个体的优点, 在协作过程中达到“1+1>2”的效果, 具有努力实现团队目标的意愿。

二、培养师范类大学生团队精神的意义

1.社会对师范人才的要求。

在现代社会中, 高度分工是其一个重要特征。 单靠个人能力解决重大问题是非常困难的, 更多的成果是靠“集体大脑”, 而创新人才将以一种团队的形式体现出来[3]。 也就是说, 时代要求个体在具备必要的自身技能之外, 还必须具备与他人合作的团队精神。 诚然, 作为具有示范性的师范类大学生来说, 具备良好的团队精神, 对于未来学生的培养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同时用人单位把“是否具有团队精神”作为是否录用求职者的重要指标, 因此, 培养受社会欢迎的具有良好团队精神的师范类大学毕业生, 是高校的职责和神圣使命[4]。

2.师范类大学生特殊性的需要。

第斯多惠说:“教师本人是学校里最重要的师表, 是直观的最有权威的模范, 是学生最活生生的榜样。 ”中小学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水平是教育发展的关键因素, 培养造就一大批优秀教师是全面提高全民素质的重要一环。 在全国中小学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 最基本的要求是教师进行“成人教育”, 即成为人的教育, 而不仅仅是给学生授业解惑。师范类大学生作为我国教师的主要来源, 其质量将对教育事业产生深远的影响。 要使培养出来的学生具有团队精神, 这些不久将身为人师的师范类大学生必须具有这一品质。

3.国家对师范教育重视的必然。

温家宝同志在出席北京师范大学首届免费师范生毕业典礼上的讲话中指出:“善之本在教, 教之本在师。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 教师肩负着开启民智、传承文明的神圣使命, 承载着千万家庭的梦想和希望。 ”现在, 国家加大了对师范院校的改革和扶持力度, 把最优秀的学生吸引到师范院校, 目的是为教育行业输送最优秀的人才。 然而要造就一名优秀教师, 不仅要自身出类拔萃, 在其背后还要有一支优秀的团队, 比如天津市特级教师徐长青的“徐长青工作室”、“丁丽数学工作室”都是以团队的形式培养优质名师。

三、师范类大学生团队精神现状及分析

1.成长环境导致集体凝聚力不强。

现在的高校生大多为“90后”, 以独生子女居多, 具有可塑性强、容易被激发、学习能力强、富有创新精神等优点。 虽然现如今的师范类大学生大多来自农村, 但是在物质上较上世纪“80年”要更富裕, 生活在相对狭小的环境中, 过多的学习压力会妨碍正常的游戏和交流。 家庭和学校为他们设置了过于优越的环境, 形成了一种变相的社会隔绝, 心理问题较多。 有些孩子会不自觉地流露出自私的一面, 做事往往只考虑自己很难想到别人, 合作、团结不够, 纪律观念不强, 个人主义至上, 承受挫折能力较弱, 甚至遇到不大的事情也会有很大的情绪反应, 采取过激的行为。

2.功利教育弱化团队精神的培养。

很长一段时间, 学校成为应试教育的代名词。 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 教师和家长往往要求学生“一心只读圣贤书”, 若干素质教育的目标被大大弱化, 团队精神的培养相应淡出[5]。 这种功利教育直接导致学生对团队精神的了解和学习很少, 对团队精神培养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甚至是错误的。上了大学之后, 由于专业教育定位的偏差, 学校和学生一直比较看重专业知识和师范技能, 忽视团队精神的培养。 随着大学生就业难的日益突出, 加剧了这种倾向性。 学生在功利主义的就业导向下, 更关注掌握那些能在竞争激烈的人才市场获得胜利的“硬本领”, 比如精深的专业知识、扎实的专业技能等, 很难信仰与践行合作、奉献之类的价值观。

3.大学生自身对竞争与合作关系认识偏差。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 竞争与合作成为现代人际关系中越来越常见的现象。 如今的大学生深知竞争的激烈, 学习、生活、能力培养、找工作等, 竞争无处不在。 师范类大学生一般认为只要上好一堂课即可, 与其他人或其他事无关。 所以, 他们认为竞争与合作仅是一对矛盾, 是此消彼长的“零和过程”。 这就导致他们过多地强调竞争, 忽视合作中竞争优势的形成和竞争中的多赢。

四、培养师范类大学生团队精神的途径

1.完善师范类院校教育教学体系, 发挥教育教学活动的主渠道作用。

加强大学生团队精神的教育培养, 已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 以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为主要职责的师范类院校更应加以重视。 一方面, 要把在新形势下团队精神的具体内涵反映到制度上, 不断进行充实、修正。 另一方面, 作为教育的传授者要把紧跟时代步伐的合作理念告诉学生, 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团队精神”的熏陶。

2.培养善于建立或健全 “理”的且具有 “三公”原则的团队“管理者”。

管理的真谛首先在“理”, 其次是“管”。 因此建立一个合理的管理规则, 能让每个成员按照规则进行自我管理是团队管理者的首要任务。 当然科学、规范的管理规则要兼顾团队利益和个人利益, 并且要让个人利益与团队整体利益统一起来。

同时, 团队管理者在运用管理规则考核每个成员时, 必须公平、公正、公开, 否则就会导致没有统一的尺度衡量成员的行为方式正确与否, 久而久之会形成团队的内耗, 影响团队协作力, 从而影响团队整体工作效率。 那么, 管理规则就只是一纸空文, 管理水平就停留在人管人的最低级的层面上。 这些于今后从事教育工作特别是要管理班级的师范类大学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3.培养团队归属感、集体荣誉感。

在成长过程中, 任何人都渴望被他人承认、被集体接纳, 更渴望成为集体中的优秀分子。 这些团队归属感、 集体荣誉感、互助心理及正确的从众心理是发展和谐心理, 促进团队精神形成的有效平台。 利用好学生的团队归属等四大心理施教, 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进取心, 凝聚团队力量[6]。 师范类院校应该在教育实施过程中, 把师范类大学生的团队归属心理激发出来, 让他们的团队精神在自然而然中养成。

4.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发挥校园文化活动的覆盖和渗透作用。

校园文化“润物细无声”, 对大学生的素质养成有很好的渗透作用, 加强大学生团队精神的培养, 应发挥校园文化的积极作用。 现如今师范类院校的校园文化活动一般是对课堂上所学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补充, 以第二课堂的形式提升师范类大学生的各项能力。 对于团队精神的诠释往往只停留在各类赛事的输赢等表面认知上, 很少将深层的分工协作、团队利益内化为认识、思想意识和自觉行动。 所以校园文化建设要有一定层次性, 突出对大学生思想品德的引导, 不要只停留在认识的表面[5], 应注重发掘深层认识, 使每一个参与者认真反思汲取, 促进大学生团队精神的培养, 从而实现修养和能力全面和谐地提升。

5.创造和谐的环境。

人才的培养与环境密切相关, 师范类大学生也不例外。 要努力打造一个充分理解、相互信任的团队, 使成员正确对待和处理团队内的冲突, 把个人的前途与团队的命运系在一起[7]。 建立团队与高校其他组织的有效联系, 妥善处理学校和社会的复杂关系, 增进班与班、院系之间的横向沟通, 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 进行新的探索和学习, 鼓励学生勇于挑战极限, 运用团队的智慧, 提高团队思维的敏感度。

参考文献

[1]白晓鸽.浅析新形势下对人才的要求[J].现代企业教育, 2010:162—163.

[2]杨培修.课堂教学中大学生团队精神的培养———以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为例[J].中外教育研究, 2008, (11) :57—58.

[3]李忠.略论高等学校创新人才的培养[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06, 5 (3) :55—56, 76.

[4]王刚, 黄一鸣.关于提升大学生就业软实力的若干思考[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9, 11 (1) :98—99.

[5]魏萍.大学生团队精神培养的有效途径[J].河海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7, 4 (9) :82—84.

[6]王熙兰.在大学生团队精神教育中运用“动物隐喻法”[J].高教论坛, 2011, (4) :50-52.

非师范类大学生 篇8

关键词:闲暇体育,现状研究

0 引言

大学生闲暇体育是指大学生利用业余时间进行体育健身活动的统称,它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参与方式也很简单,已经成为大学生业余时间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闲暇体育运动关系到高校学生的体育意识、终身体育观的形成,是高校体育教学的延伸,也是推进素质教育、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的需要;本文通过对陕西省师范类大学生闲暇体育现状的调查研究,以掌握陕西省师范类大学生课外闲暇体育开展的基本状况,为师范类院校体育教学改革和创新提供参考。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随机选取陕西师范大学、渭南师范学院、宝鸡文理学院、榆林师范学院、安康师范学院5所院校的师范专业在校学生480名(男生200人,女生280人)及部分体育教师作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通过校图书馆和电子专业期刊网广泛查阅

和搜集相关文献资料10余篇,浏览过近3年的有关体育研究论文15余篇,为进行陕西省师范类大学生闲暇体育运动的现状研究打下了基础。

1.2.2 问卷调查法。发放450份问卷,回收447份(男生199人,

女生278人),回收率98.2%,其中有效问卷443份(男生198人,女生275人),有效率96.8%。

1.2.3 数理统计法。根据调查和访谈的内容,总共统计了各项数据,这些数据在文中有充分体现。

2 结果与分析

2.1 目前陕西省师范类在校大学生闲暇体育运动的现状

2.1.1 陕西省师范类大学生参加闲暇体育运动的时间

统计结果显示,38%的男生和51%的女生处于没有规律的运动中或除体育课外从不运动,偶尔参加活动,5次以上的不到20%,活动半个小时或半个小时以下男生占58.2%,女生占67.3%。无论是参与次数还是参与时间,男生都要好于女生。调查中还了解到,各个学校学生的闲暇体育比赛与活动不定期,随意性大;教师大多不参与组织管理;俱乐部也往往不定期、不定项。

2.1.2 陕西省师范类大学生对闲暇体育运动项目的选择

调查结果显示陕西省高校师范类大学生喜欢的运动项目前五位是乒乓球、篮球、羽毛球、健美操、跑步、跳绳。可以看出,由于男女生在心理、生理方面的差异和兴趣爱好不同,在参与体育运动项目也有很大的不同,男生更喜欢对抗比较激烈的竞技性的运动项目,如篮球、足球,而女生偏向与艺术性强,对抗性小的运动项目,如健美操、乒乓球等。另外,体育舞蹈、跳绳等项目也是学生闲暇体育运动的内容。

2.1.3 陕西省师范类大学生参加闲暇体育活动的形式

大学生闲暇体育的形式具有灵活多样性。比如,和朋友一起参加体育运动,找临时搭档或独自一人参加体育运动等。调查结果显示,被调查学生中喜欢独自一人参加体育锻炼的占13.2%,喜欢2~3人结伴活动的占71.2%,喜欢4~5人开展小集团活动的占24.3%,而喜欢5人以上集体活动的只占9%。男女生之间有所差异,女生独自一人和2~3人结伴活动的比例大于男生,而男生选择4~5人和5人以上活动形式的比例要大于女生,但总体来说,大多数学生选择2~5人的活动形式学生通过结伴或临时伙伴参加活动,使他们之间交往更加频繁,多方面兴趣的相似和彼此间心理的相容,使他们在活动相互鼓励,平等交流,尊重他人,善待同学,有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团队精神。

2.2 陕西省师范类大学生闲暇体育运动的主要影响因素

调查分析可以知道,我校学生从事闲暇体育运动受到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主观上有:个人对体育的兴趣爱好、生活习惯和健康水平、运动技能和掌握水平以及体育意识和体育能力,客观方面包括:学校的体育运动氛围、体育场地设施、闲暇体育的组织形式以及社会因素等。

2.3 改变陕西省师范类大学生闲暇体育运动现状的对策

2.3.1 加强组织和导控,使学生闲暇体育运动又好又快发展学

生的闲暇体育运动承担着教育的职能,无论从培养合格人才还是从学校自身建设考虑,在认识上都应该把闲暇体育运动的时间和内容的管理作为学生工作的重要方面,加强组织和予以正确、适当的导控。即引导学生把闲暇体育运动用于学习知识,提高能力,培养自己适应社会的本领上;引导学生的闲暇体育运动达到内容健康,融知识性、思想性、趣味性和娱乐性为一体;控制不健康、不科学、不文明的闲暇体育运动思想的产生和发展。

2.3.2 遵循从实际出发和个别对待原则,全面发展学生对闲暇

体育运动的兴趣和爱好我们应根据学生的兴趣、求知需要和本校的优势和可能,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让学生在一定范围和一定方向上自我选择、自主活动、自我发展,从而在形式多样,内容充实的闲暇体育运动中,形成和加强自己带有明显个性特色的内化结构和外化方式。

2.3.3 提供场所,软硬件到位,加大资金投入,完善场地建设,扩

充设备、器材等。对体育教师进行闲暇体育培训,通过他们指导学生的闲暇体育运动;开展多种多样的活动项目,寓教育于闲暇体育活动之中;组织各种项目的培训和成立专门的俱乐部,提高学生的闲暇体育运动技能;向学生提供闲暇体育运动咨询服务。建立适应大学生闲暇体育活动的俱乐部形式。

2.3.4 通过开展各种项目的选修课、各种小型比赛活动等,鼓励

学生积极参与各种体育活动并从中享受体育快乐,从而充实大多数学生的闲暇生活,繁荣校园体育文化生活。

参考文献

[1]张少伟等.闲暇体育与几个相关问题的思考[J].广州体育学院院报,1998,2,(4):125-127.

[2]杨丹.关于闲暇体育潜在价值的认识[J].中国体育科技,2003(6):21-31.

[3]马昌.浅析大学生闲暇体育[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3(1):59-60.

[4]杨添.沈阳市大学生闲暇活动的调查研究[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5,(1):29-33.

非师范类大学生 篇9

1. 个人因素对师范类贫困大学生焦虑情绪的影响及分析

1.1 个人专有因素

因为每个高校大学生都有属于他自己的性别、年级和专业, 笔者在此称之为“个人专有因素”。

男生状态焦虑与特质焦虑的得分均高于女生的研究结论与王岸新 (2005) 、朱晓斌、李洁 (2006) 等国内外众多学者的研究结果完全一致。这一方面与男生生活开销较大, 受经济条件影响比较明显有关, 另一方面与传统观念中男生在家庭生活中处于顶梁柱、需要承担更多家庭责任有关。

大学二年级学生的状态焦虑与特质焦虑得分均高于其他三个年级的研究结果与众多学者关于“大一和大四焦虑水平显著高于大二、大三”的结论有些出入, 一方面可能因为本研究时间选取在学年的下半学期, 大一新生已基本度过了大学生活的适应期, 焦虑状况不显著, 另一方面可能与大二学生考级的特殊性有关。当前, 众多师范院校对师范类本科生取得学位证书的必备要求是通过全国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和所在省份 (本文以江苏省为例) 计算机一 (文科) 、二 (理科) 级考试, 而大二正是考级开始的时期, 很多学生因准备不充分或过分担心不能通过而容易产生焦虑情绪。

艺体专业师范类贫困生的状态焦虑与特质焦虑水平均显著高于文、理科专业, 这可能与师范院校艺体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面窄和不被重视有很大关系。近年来, 中小学对艺体类师范生的需求较少, 再加上对艺体教师不是很重视, 尤其是有些学校一味追求升学率, 大量的补课占用了很多文艺、体育课程, 还有些学校教师过剩, 由其他专业教师代上艺体课的现象也屡见不鲜, 种种因素造成了师范类艺体专业学生就业难的现状。这一研究结果与蒋益琴 (2007) 等人关于“师范学院艺术系学生患焦虑情绪的比例最高”的研究结果相一致。

1.2 专业兴趣

专业兴趣十足的师范类贫困生状态焦虑和特质焦虑水平最低, 随着专业兴趣的减弱, 焦虑水平逐渐增高, 对专业毫无兴趣的师范类贫困生焦虑水平最高。兴趣是学习的最佳动力, 失去学习的动力就会导致成绩下降, 对学习、考试表示害怕和担忧, 对未来就业与个人发展产生焦虑情绪。

1.3 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差的师范类贫困生的状态焦虑与特质焦虑水平均高于人际关系好和人际关系一般的学生。人际关系好的学生得到的社会支持比较多, 容易产生很强的归属感, 因为良好的人际关系不仅能为他们的学习生活排忧解难, 为他们的生活增添乐趣, 而且能增强他们奋斗的勇气和信心, 因此人际关系好的学生焦虑水平最低。人际关系不好的学生或多或少地怀有封闭心理, 担心自己不被接纳和重视, 担心人际交往受挫, 常常受到孤立, 更容易产生孤独感, 遇到问题选择独自承受, 不愿分享和寻求帮助, 因此焦虑水平更高。

1.4 学习因素

学习方法好的师范类贫困生学习起来既省力又高效, 不仅容易获得各种奖助学金, 而且有更多空余时间参加各项校园文化活动或参加勤工助学和打工, 他们的心理素质比较好;而学习方法不好的学生往往费尽努力也难以取得良好的学习成绩, 学习占用他们的精力较多, 参与活动和打工的时间变得有限, 焦虑情绪随之上升。

1.5 经济因素

奖学金、助学金的高额获得者往往都是学习最认真、最刻苦的贫困学生, 他们获得的多次且较高金额的奖助学金经历已经使他们在贫困生中脱颖而出, 成为众多贫困生学习的榜样、竞争的对象, 是竞争的压力使他们的焦虑情绪最高。

贷款金额中等组所获贷款既大大缓解了他们欠费的现状, 又不太会造成未来还款的负担, 因此他们的焦虑水平最低。而贷款金额在18000元以上的高额贷款组焦虑水平最高, 如此多的借贷金额已经对他们未来的还款计划造成了很大压力, 他们担心还款期限的延长, 以及会多还利息, 焦虑水平更高。

在生活成本大幅度提高的今天, 每月220元的生活费对师范类贫困生来说造成了不小的生活压力;而每月生活费超过500元的高消费组在生活成本上消费绰绰有余, 有的产生嫉妒、攀比心理, 不顾贫困的现状依然高消费, 使家庭经济状况和欠费状况雪上加霜, 也容易导致焦虑情绪的产生。

2. 家庭因素对师范类贫困大学生焦虑情绪的影响及分析

2.1 父母职业

父母职业层次较高, 尤其是做干部、当教师的父母将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儿女们的身上, 都希望他们能够成人成才, 出类拔萃, 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父母的高期望值和高要求已渐渐转化为大学生们前进和努力的方向, 在竞争激烈的大学校园中成为佼佼者的奋斗目标使他们时刻处于竞争和备战状态, 心理压力不容忽视。

2.2 父母文化

本文有关父母文化的研究结果可能与父母的教养方式和高期望值有关。文化程度高的父母教养子女的方式往往更加严厉, 对他们给予过高的期望。但毕竟很多大学生自身心理发展尚不成熟, 在长期严格、高标准的家庭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师范类贫困大学生往往更多体验到失败感与挫折感, 害怕不能满足父母的要求, 担心不能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家庭贫困的面貌等因素很容易引发高度焦虑的情绪反应。

2.3 家庭居住社区

本文有关家庭居住社区的研究结果与王红艳 (2002) 等人的研究结果不同。推测其原因, 可能是因为改革开放以来, 城乡差距逐渐缩小, 农村面貌有了很大改观, 来自农村的师范类贫困大学生可以通过申请助学贷款、减免学费、参加勤工助学或打工等方式缓解家庭经济负担, 只要他们摆正心态, 积极面对困难, 就不容易产生心理问题。而近年来城镇就业压力显著增长, 大学毕业生供大于求, 对于师范类贫困大学生而言, 他们的就业形势更加严峻, 焦虑情绪有所上涨。

3. 学校因素对师范类贫困大学生焦虑情绪的影响及分析

3.1 对校园环境的看法

正如马克思所说的“人能改造环境, 环境也能改造人”那样, 校园环境是一个巨大的“染缸”。对校园环境持积极态度的师范类贫困大学生能在良好校园环境的熏陶下尽情施展个人才华, 充分展现个性, 身心获得协调发展;认为校园环境差的学生更多看到校园环境中消极的方面, 受“染缸”的影响, 往往形成消极的人生态度, 更容易产生焦虑情绪。

3.2 对学校学习风气的看法

对学习风气持消极态度的师范类贫困大学生受不良学风影响较多, 对个人学习难以树立明确的目标, 对自己的未来发展规划不清晰, 学习自觉性和自主性不足, 学习焦虑、考试焦虑时有发生。相反, 对学校学习风气持积极态度的师范类贫困大学生受良好学风的熏陶, 更容易端正学习态度, 对个人发展目标明确, 学习动力十足, 较少会出现消极情绪困扰。

3.3 对学校助学体系的看法

对学校助学体系表示满意的学生多数是助学体系的直接受益者, 他们从学校助学体系中获取了极大的帮助, 个人及家庭生活状况有所改善, 同时能看到学校正在不断完善助学体系的相关配套政策, 看到学校助学体系正在不断建立、健全和完善之中, 进而心理健康状况良好。而那些因学习成绩、综合素质欠缺又较少受到补助的学生往往对助学体系持消极态度, 尤其是对助学体系持不满意态度的学生焦虑情绪比较明显。

4. 社会因素对师范类贫困大学生焦虑情绪的影响分析

4.1 对社会风气的看法

对社会风气持满意态度的师范类贫困大学生在良好社会环境的熏陶下, 能够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对社会进步和个人发展持乐观态度, 因此心理健康水平较高。相反, 越多受到不良社会风气感染, 对社会风气所持态度越消极, 滋生焦虑情绪。

4.2 对国内形势的看法

获得越多国内形势的消极讯息, 越使他们对国内形势产生消极态度, 进而不能正确看待国家发展中遇到的种种问题, 产生焦虑、厌世等消极心理。

4.3 对并轨收费的看法

我国高等学校从1997年开始实施“并轨收费”制度。尽管国家的投入占大部分, 个人投入仅占一小部分, 但落实到每个家庭头上也是相当大的一笔经费, 一个大学生一年的学费和生活费要高达万元以上。这笔教育投入可能对富裕家庭不会造成太大影响, 但对贫困大学生及其家庭的影响就显得非常大了。可以推测, 对并轨收费制度难以理解, 持消极态度的绝大多数都是家庭非常贫困的学生, 学费使他们的家庭经济状况更加紧张, 他们围绕学习费用问题而产生的焦虑情绪明显高于其他非贫困学生。

4.4 对双向选择的看法

近年来,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 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也不断深化, “双向选择”、“自主择业”已经成为高校大学毕业生就业求职的主渠道。能够正确理解双向选择意义的师范类贫困生能摆正心态, 为就业谋职做好充分的准备, 能积极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而对双向选择不满意的师范类贫困生往往是综合素质较差的学生, 面临师范专业窄、对口就业难的现状, 他们从内心产生焦虑为难情绪, 担心“毕业即失业”, 担心在谋职的道路上一波三折, 愿望实现遥遥无期。

4.5 对就业竞争的看法

师范类贫困大学生越害怕竞争, 往往就业焦虑越明显;越能正确面对竞争, 焦虑水平就越低。对于贫困生群体, 在面对就业竞争环境中出现的不正之风, 如托关系、送礼等情形时他们显得更加被动, 对不良风气的憎恨与无能为力也会增加他们的焦虑水平。

摘要:本文作者结合对南京某高校师范类贫困大学生焦虑的问卷及访谈研究, 将其焦虑的影响因素及原因作了初步的分析, 以期对师范类贫困大学生心理研究和危机干预等方面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 更好地促进大学生全面健康成长成才。

关键词:师范类贫困大学生,焦虑,影响因素,原因

参考文献

[1]李海星.大学贫困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分析[J].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1, 9.

[2]王红艳, 曾成义.大学生焦虑情绪影响因素调查分析[J].江汉石油学院学报 (社科版) , 2002, 3.

[3]张海芹.师范院校特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分析[J].中国健康教育, 2005, 9.

非师范类大学生 篇10

关键词:师范类贫困大学生;焦虑;必要性;现实意义

中图分类号:B849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09)07—0164—02

温家宝总理在第23个教师节看望北师大师范生时说道:“师范院校肩负培养和提高国民素质的重大责任。国家兴衰在于教育,教育好坏在于教师。”“教师不仅可以影响一个学校的孩子,还可以影响整个社会。”

然而,张秋菊(2006)对河南省某师范院校师范专业大学生焦虑症状的研究显示,师范专业大学生的焦虑症状检出率高于相关的文献报道。很多师范院校都发现:近年来师范类贫困大学生焦虑心理问题呈不断上升的趋势,严重阻碍了师范类贫困大学生的全面健康成长。

因此,针对师范类贫困大学生这一弱势群体的焦虑心理进行研究有其独特的必要性和现实意义。

一、师范类贫困大学生的成因

1.高校教育体制改革的影响

伴随着我国高校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尤其是1997年“并轨收费”制度实施以来,我国高校招生形成了政府、企业、社会集资、受教育者家庭或个人共同承担教育培养成本的多元化高等教育投资体制。国家曾经对师范院校师范生采取的减免学费、每月发放生活费和肉贴等优惠政策也已成为过去,教育体制改革使得师范类贫困生问题日益凸显,贫困生已成为师范院校不可忽视的弱势群体,值得关注。

2.高校教育成本显著增长

从1989年到2008年,大学学费疯狂增长了25-50倍,而城镇居民的人均年收入只增长了4倍,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了2.3倍,大学学费涨幅10倍于居民收入增长[1]。

2006年4月14日的《中国财经报》一则题为“本科生培养成本约为一个贫困县农民35年收入”的报道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当前,一个大学生要完成学业,大学四年花费至少要3-4万元,这个数字即便对很多中等收入家庭来说也是沉重的负担。

3.高校助学体系的不完善

尽管各高校对贫困生开辟了“绿色通道”,采取了“奖、助、贷、勤、补、免”等种种优惠政策,但与其高昂的学费和不断增长的生活成本相比,不但惠及比例较小,而且奖助金额较少,远远满足不了贫困生群体的需求。以勤工助学为例,勤工助学校内岗位的供给与需求之间比例失衡,且报酬普遍偏低,很难解决贫困生实际困难。

4.大学城远离市区,学生打工受限

目前很多师范院校都在城市的郊区建立了新校区。新校区地处大学城,远离市区,使大学生们的打工成本(时间成本、路费成本等)显著增加,不少大学生们相应减少了校外打工的机会,贫困的状况难以得到改善。

二、师范类贫困大学生的现状

1.高校(包括师范类院校)贫困生人数呈快速上升趋势

据2006年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名为《中国贫困生调查报告》的公益调查结论显示,2006年高校贫困生总数已高达405万人,高校贫困生比例达26%,而农、林、师范类学校贫困生的比例超过30%,特困生比例超过10%[2]。到2007年,全国高校贫困生总数更是达到555.70万人,占在校生总数的27.49%。

2.高昂的学费使众多师范类贫困生被拒之门外

《中国贫困生调查报告》的公益调查结果显示,仅2006年我国高校贫困生有6成凑不齐学费,还有25.5%的家庭因负担不了上大学的费用而不愿升入大学[3]。

3.师范类大学生所学知识单一,就业面窄

当前师范教育以培养合格的中小学教师为教育目标。教学侧重师范生基本技能的培养,包括教育学、心理学知识、三字一画基本功、说课、教育教学基本功训练等,使他们的学习缺乏系统性、学术性和实践性,就业出路窄,对师范行业以外的其他职业适应面狭窄。

4.师范类大学生就业门槛增高,对口工作就业难

很大一部分师范生毕业后尽管手持《教师资格证》,却无法如愿以偿成为小学或中学教师。以南京为例,2004年起实施的“南京市教师准入考试”政策使很多师范生无缘教师岗位,不仅南京市如此,全国各省、市、区教育系统都设置了重重考试以接收师范类毕业生中综合素质强、专业基础好的佼佼者。

其次,对于师范类的贫困生而言,他们的社会资源相对缺乏,即便通过了教育局考试,也往往因为找不到“关系”而与教师工作失之交臂。

再次,非师范类研究生与师范类本科生抢“饭碗”现象也日益严重。

5.教育公平原则得不到体现,给贫困生造成更大的心理压力

目前,很多高校把学生缴费率与院系考核、辅导员奖励挂钩,还有些高校对欠费学生作出欠费学年不予以注册、不得参加奖学金评定等规定,从很大程度上有悖于教育公平的原则,贫困生因为欠费而丧失了很多获得补助和奖学金的机会。如此种种规定给贫困生造成了更大的心理压力。

三、焦虑情绪的负面影响

孟昭兰在《人类情绪》中说到:“焦虑不仅被看作是最普通的神经症,而且是其他神经症的基础。”过度焦虑已成为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巨大阻碍力量。首先,过度焦虑易造成身体不适,由焦虑引起的头痛、失眠、肌肉紧张、内分泌调节和植物神经系统紊乱等症状顽固且反复发作,频繁求医却难以根治。其次,过度的焦虑使有的大学生以消极的心态投射未来,产生无名的忧虑、紧张和恐惧,容易变得心烦意乱、思维迟钝、脾气暴躁、一蹶不振,有的由焦虑引发怨恨和敌视心理,怨恨家庭、父母、他人和社会,甚至形成焦虑症等精神障碍,极大地影响着身心健康、学习效率、生活质量与将来的择业和工作。此外,过度焦虑甚至会导致行为危害,产生轻生、报复他人和社会的极端行为,与和谐社会、和谐校园的建设严重背道而驰,酿成苦果,不仅对社会造成极大的危害而且断送了自己的前程。

四、师范类贫困大学生焦虑心理研究的必要性及现实意义

1.师范院校贫困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过度焦虑的状态容易使处于人生发展关键阶段的贫困大学生缺乏应有的自信心和积极进取的精神,从而影响学业的完成,不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直接影响贫困大学生拼搏进取精神、社会适应能力、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个性心理品质的完善。一些贫困大学生由于没有意识到自己存在过度焦虑甚至病态焦虑现象,缺乏及时有效的干预,导致焦虑吞灭了他们的心灵乃至生命。

焦虑问题同许多其它异常心理问题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S·弗洛伊德看来,焦虑问题是各种心理问题的症结,人们若能揭示出焦虑的机制,便可以明了人的整个心理活动,有助于人的全面发展[4]。

因此,发现和解决师范类贫困大学生的焦虑心理问题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对他们形成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品行,顺利完成学业,以及克服其他心理问题,充分实现个人人生价值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2.师范院校稳定和谐发展的保障

马加爵、薛荣华等校园恶性案件使我们清醒地认识到,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已经不仅是个人问题,而是直接影响到了整个高校健康有序的运行和发展。贫困大学生的焦虑心理如果得不到足够的重视和及时有效的疏导,很容易出现一些不良的生活学习习惯、行为和思维方式,甚至累积成为严重的心理疾病,导致对自己、他人甚至社会持有悲观、否定甚至仇视的观点,采取敌对甚至极端的行为,给自己、他人、家庭和社会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损失惨重。校园内的安全得不到有效保障,会使师生产生恐慌心理,直接影响学校的正常教学和管理,严重阻碍学校的发展。因此,在师范院校中开展贫困大学生心理调查,对焦虑群体开展积极有效的心理辅导,有利于完善学校管理对策,为师范院校和谐稳定发展保驾护航。

3.师范院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需要

作为一名师范院校的学生思想政治辅导员,本人在日常工作中常常接触到一些师范类贫困大学生。在与他们的沟通和交流中,我发现有很多贫困生因经济压力、心理压力而产生的焦虑情绪,使他们严重偏离了正常学习生活的轨迹。有些同学性格内向,不善于倾诉,自己又不能很好地调节焦虑心理,这样加大了心理负荷,降低了学习效率,导致学业无法完成,休学或退学;有的因贫困影响人际交往,产生了自卑情绪,自信心下降,使焦虑演变为人格特质的一部分;还有的贫困生无法释解心理的焦虑情绪,沉迷网络,误入歧途,甚至产生轻生念头或伤害他们的行为。贫困大学生已成为师范院校中焦虑心理的高发人群。

因此,对师范院校贫困大学生进行心理研究,了解、分析贫困大学生的焦虑现状,对师范院校贫困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4.国家教育事业兴旺发展的基础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事业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命运和前途。国家的教育方针、培养目标、各种教学大纲的实施,最终都要通过教师来完成。能否拥有和保持一支规模宏大的高素质教师队伍,事关一个国家教育事业的成败。国家需要高素质的教师,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和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的优良品格、较强的心理调适能力是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

因此,我们要关注师范院校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帮助他们排忧解难,使他们和非贫困大学生一样尽情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成长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教师。惟有如此,师范院校才能为国家不断输送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教师人才,保证国家教育事业欣欣向荣,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邓旭云.“因教致贫”与高校收费[J].文教资料.2008,3(下).

[2]周海蓉.高校勤工助学应从体力型转向智力型[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2006(3).

[3]刘开普.本科生培养成本约为一个贫困县农民35年收入[N].中国财经报,2006-04-14.

[4][奥]弗洛伊德著,高觉敷译.《精神分析引论》商务印书馆.1986,2:315.

[5]李福宝,丁桂兰.高校贫困生心理状况浅析[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5(2).

[6]田印红.关注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J].教科文汇,2007,8(中).

[7]仇小梅.大学贫困新生心理健康状况探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7,9.

[8]徐季红,谢彦红.大学生心理焦虑的成因及自我调适[J].教育与职业,2007,10(下).

[9]李尚明.我国贫困大学生的心理贫困探析[J].哲学与思想,2007,14.

[10]West J, Otte C, Geher K, et al. Effects of Hatha yoga and African dance on perceived stress, affect and salivary cortical [J]. Ann Behav Med. 2004,2.

上一篇:初中数学应用题的学习下一篇:连体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