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师范类专业

2024-05-06

生物师范类专业(精选十篇)

生物师范类专业 篇1

关键词:师范类计算机专业,师范性,专业性,应用型人才

0.引言

从2009至2011年, 由麦可思研究院独家撰写的《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里, 连续三年, 指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是10大就业率最低的专业之一。报告中还指出, 计算机专业之所以就业率低, 是由于人才培养质量达不到产业的要求造成的。因此, 各高校纷纷探索IT人才培养的全新模式和方法, 积累了一些宝贵经验: (1) 找准定位, 明确学科方向[1]; (2) 紧贴社会实际需要进行课程体系设置[2]; (3) 加强学生实践和动手能力的培养[3]; (4) 素质拓展训练[4]。对于, 培养能够胜任中学信息技术教师的师范类计算机专业, 它的就业率同样也不容乐观。尽管师范类计算机专业的人才培养如何适应社会需求, 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仍然处在摸索阶段。但“以社会需求为导向, 培养出应用型人才”已在师范院校形成共识。因此, 我校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探索一条根据学校实际情况符合地方需求的人才培养的模式和方法。

1. 调整专业定位

我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师范类) 专业于2003年开始招收全日制本科学生。面向赣南, 以培养中学信息技术教师为重点。随着师范类计算机专业就业形势发生了两个新变化:一是随着中学信息化应用的发展, 对信息技术教师要求提高, 信息技术教师既是教师, 又是技术人员, 还是管理人员[5];二是当前国家执行“允许非师范专业学生通过考试取得教师从业资格”的政策, 使得非师范专业毕业生向教师队伍大量涌入, 从而导致有些学生不得不从事计算机其他行业的工作。考虑到我校地处江西的赣州, 赣州的地理位置是东接福建三明和龙岩, 南至西南临广东梅州、河源和韶关, 西靠湖南郴州, 北连江西吉安、抚州, 处于东南沿海地区向中部内地延伸的过渡地带, 是内地通向东南沿海的重要通道之一。放眼于未来, 我校的计算机专业建设指导思想定位为立足赣南、面向江西、辐射长珠闽, 而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满足于计算机教育和计算机应用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2. 培养方案的创新

所谓应用型人才是指能将专业知识和技能应用于所从事的专业社会实践的一种专门的人才类型, 是熟练掌握社会生产或社会活动一线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主要从事一线生产的技术或专业人才。由于师范类计算机专业的特殊性, 培养的学生是学术性与师范性兼而有之。为了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 利用校本部优质师资, 并聘请了相关高校的专家组, 2007年对本科培养计划根据社会需求对培养方案进行了两次修订, 制订和完善了具有地方师范院校特色的个性化培养方案, 该方案强调以岗位所要求的基础知识、专业知识、职业技能的培养为主线, 围绕知识、能力、素质和个性的协调发展, 通过公共基础、专业基础、应用能力和素质拓展四个培养模块的课程, 从培养“师范性”和“专业性”两方面能力入手, 构建了三大职业能力的课程体系, 课程设置注重“基础平台”的建设, 以必修课为主, 选修课为辅的教学方式, 在这四个模块的课程中, 公共基础模块的课程全是必修课, 专业基础和应用能力是由必修和选修课组成, 而素质拓展的课程则是选修课。每个模块规定了必须修满的学分, 学生在完成必修课的学习后, 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 选择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

(一) 师范性

所谓的“师范性”, 是指教育、教学的知识和技能, 为了使得培养的学生能够胜任中学的信息技术教师的工作, 构建了教师教育+能力培养+教育实习的信息技术教师职业能力的课程体系 (如图1所示) , 学生通过教师教育这一类课程的学习, 具备了一般教师的知识和技能, 考虑到地方的需求, 根据2004年颁布的《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 (试行) 》中分别对教学人员、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应掌握的知识和技能, 我校在学生实习前一学期, 设置了能力培养课程, 在这类课程中, 学生能够具备对硬件及网络故障的维护和诊断的能力及利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能力, 最后将在教师教育和能力培养中学到的知识和掌握的技能, 应用到教育实习中去。

(二) 专业性

专业性是指具备计算机专业知识和技能, 计算机系统是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构成的, 因此, 计算机专业知识和技能分硬件方面和软件方面, 由于社会各方需要“细化”的计算机专业人才, 将课程按软件和硬件两个方向设置, 学生可按其学习兴趣或当前就业热点自主选择专业方向。

(1) 基于计算机应用软件编程与调试能力的课程体系

在软件方向, 为了培养学生的编程动手能力, 紧跟时代步伐, 在不增加课时计划和新增课程的情况下, 采用过程教学法将原有课程贯穿起来, 以当今流行的两大开发平台JAVA和NET为主线, 构建从基本语法知识和简单编程, 到开发桌面系统, 到开发web系统, 最后到校企合作基地去实习的课程体系 (如图2所示) 。

(2) 基于计算机硬件维护、网络管理与应用能力的课程体系全国信息化应用能力考试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主办的, 以信息技术在各行业、各岗位的广泛应用为基础, 面向社会, 检验应试人员信息技术应用知识与能力的全国性水平考试体系。因此, 在硬件方向, 考虑到学生师范性要求及社会对硬件设计人才的需求, 参照全国信息化应用能力考试大纲的计算机网络应用的要求, 建立了硬件基本部分+硬件设计的分层次课程体系 (如图3所示) , 这样学生既可以胜任中学信息技术教师的工作, 又可以满足社会需求。

3. 结束语

从2008年开始, 采用修订后的培养计划, 经过四年的实施, 这种培养模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学生在各类竞赛、科技、文体活动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和江西省学生电子电脑科技竞赛中, 获国家级奖项7人次, 省级奖项165人次。同时, 2012届毕业生中拿到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三级证书的学生有64%, 四级证书的有18%。这样学生既能从事信息技术教学工作, 又能从事计算机相关的其他行业。从而提高了毕业生就业率及就业质量。

参考文献

[1]刘益和, 张凯.地方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研究与实践[J].中国成人教育, 2011 (16) :43-45.

[2]陈伟.应用型本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改革探索[J].职业时空, 2009 (04) :112-113.

[3]教育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中国计算机本科专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J].中国大学教学, 2005 (5) .

[4]王璐, 赵琳, 吴进保.计算机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10 (10) .107-108.

生物师范类专业 篇2

2 对于高校生物师范类专业的就业措施

2.1跟随社会步伐,调整招生幅度,不断加强教育结构

生物师范类专业 篇3

【关键词】电子信息类 专业转型 应用型

【基金项目】项目资助:校级教改项目-提高电信专业竞赛训练效果竞赛成绩;校级项目:重要赛事突破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建设专项。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0-0202-02

一、师范类高校电子信息类专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的人才市场需求供给情况反映,许多电子信息相关的企业,都急需有实操经验的技术人才,因此相关的专科、高职、中职学生成为其首选聘用人员,而师范类高校电子信息类专业的学生就业率却一直走低。可见,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已落后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而师范类高校电子信息类专业为工科,学生生源复杂,多为其他专业调配使然,传统的理科培养模式业已无法满足市场需求。

二、师范类高校电子信息类专业结构调整的具体措施

紧跟电子信息产业转型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把握区域人才需求的脉搏,正确定位电子信息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坚持“应用为先、创新为重,质量为本、服务为上”的转型发展原则,师范类高校电子信息类专业结构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调整: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重新修订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明确专业培养目标定位和电子信息技术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同时,紧密结合行业企业发展和人才实际需求,重新论证、构建专业基础课程模块和专业方向课程模块,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使课程设置、开设进度、学分分配、实践训练等符合人才培养规律和电子信息技术行业企业等实际需要[1]。

改革课程体系:将课程体系分为5个课程群(基础知识、电子技术、微处理器技术、信息处理技术、综合实验和实践电子技术)分别对应五种岗位专业能力(基础知识能力、硬件设计与开发能力、软件编程与开发能力、信息分析与处理能力、综合应用和技术移植能力)的培养。

改进教学模式:改革课程考核方式,实行考核指标多元化。改革授课方式,增加“研讨式”教学、“层次式”教学和“案例式”教学的比重;改革教学手段,增加课程实验、专业生产见习、创新性实验等实践比例,有机结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增加 “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扩大学生参加学科竞赛的比例。

开展“分层次” 实践教学。构建多层次实践教学体系,在实验教学中增加了基础训练、专业训练、综合训练三个部分针对性的实训,主要目的是激发学生对本专业的兴趣和提高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按基础、专业、综合的先后顺序贯穿在整个大学4年教育过程中,循序渐进,四年不断线。

加强中青年教学科研骨干的培育。制定相关政策鼓励教师“进企业”参与企业实践,促进其素质和能力结构的优化[2]。在考核聘任方面,将教师在工程项目设计、专利、产学合作和技术服务等方面取得的成果与理论研究和发表论文的成果同等对待[3]。

聘请或引进企业、科研院所人员充实教师队伍。采取柔性引进或智力引进的方式,从社会上和产业部门中聘任有专长、实践经验丰富的专家学者和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授或兼职讲师,兼职教授/讲师以兼课或讲座、报告会等形式成为师资的组成部分。

实施基于学生综合知识应用与技术移植能力培养的综合实训及实习。通过电子设计大赛、参与老师科研项目、实训、定岗实习等途径,使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培养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灵活和综合运用能力,将所学知识和能力移植进行创新的能力,通过一系列实践活动设计创新的能力、工程应用能力。实行实验实训工作与科技竞赛紧密结合,实验实训工作应努力提升在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科研创新能力中的催化作用。

三、师范类高校电子信息类专业结构调整的目标

以培养符合电子信息产业市场需要的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为目标,以提高学生岗位就业能力为核心,经过4年的建设,依托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研究中心、教学团队和创新团队,重构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和保障机制;建设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师资团队;完善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校企合作平台;制定多元化的学生考评体系。实现专业群对接地方产业群,人才培养对接企业需求的目标,对同类高校相关专业有示范与带动作用。

参考文献:

[1]陈荷西.避免同质化高校“实践性”改革进行时[N].中国商报,2015-11-20P03.

[2]剧乂文.以“卓越计划”为契机 培养高质量的工程应用人才[J].中国高等教育,2013,02:38-39.

[3]乐丽琴,贺素霞.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14,02:26-27.

作者简介:

师范类大学生专业素质拓展浅析 篇4

关键词:师范大学,专业素质,专业基础知识,师范技能

一、问题提出

随着近年来高等教育的大发展,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迈进,高校也为社会培养出了更多的人才。同时,随着大众化教育的推进,高等教育在发展过程中的问题也逐渐显露出来,如高中升学率大幅度提高,大学新生高考成绩相对下滑,学生对文化知识的掌握也相对薄弱,这些限制了高等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同时现在学生的就业形势日趋严峻,用人单位选用人才的要求也逐年提高,就业市场日渐萎缩,特别是师范专业,多数单位进人指标仅限于自然减员。在就业市场不景气,学生文化素质下滑的背景下,如何加强学生的专业知识和能力的提高,增强学生的专业素质,就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大难题。

师范专业大学生在近年来的教学中也发现了一些新问题。1.专业基础知识薄弱:高考录取分数未限最低分,专业成绩过低的考生也能被录取,致使教育教学中问题不断。中学知识不系统:由于中学知识掌握不牢,学生怕上习题课,怕回答不上问题;参加应聘时怕用人单位考中学知识;由于对中小学教育现状和中小学新课标不清楚,学生在面试试讲时抓不住重点,对用人单位提出来的问题无法解答;2. 师范素质不高:由于师范技能锻炼不够,实习效果不佳,学生在应聘时怕讲课,竞争力不强。这不仅影响了学生的就业,也影响了师范院校的办学声誉。

因此,怎样进一步提高学生中学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增强其师范素质,成为能胜任中小学教育教学、受用人单位欢迎的师范毕业生,就成了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是一项重要的工作。

二、专业素质拓展的目的分析

师范院校以培养能胜任中小学教育教学的教师为目标,基于学生现在的专业基础、师范素质和就业单位的要求,学校除按照培养方案对学生进行专业培养之外,还应该利用第二课堂对学生的专业素质进行拓展。根据师范大学生教师教育的专业特点,专业素质拓展应紧抓“中学专业基础知识”和“师范技能”推进各项活动的开展。

基本目标:1.提高学生对中学专业知识的掌握水平,使学生的中学知识系统化;2.熟悉中小学教材和现行的新课标体系,对中学的教育教学有清楚的认识;3.强化学生的师范技能,提升教育教学能力。

最终目标: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为社会培养更多合格的人民教师。

三、专业素质拓展的项目设计

1. 中学专业知识系统化

要求师范大学生自进校第一学期到第六学期,全面系统地掌握中学本专业知识:(1)组织学生重读中学课本,每期指定相应内容,期末组织统一考试,使学生在大四参加实习和找工作之前对中学知识的掌握进一步系统化。(2)建立保障和约束机制:为了增强学生对中学知识的重视程度,学院每学期组织一次考试,对学生的重读情况进行检查,各学院将每期考试成绩当成一门课程成绩纳入学生“德智体综合评估”。

2. 研讨中小学教材和新课标体系

组建学生社团,负责成立“高中知识研讨班”、“初中知识研讨班”和“小学知识研讨班”,每个研讨班在专业教师指导下,对中小学知识进行研讨,并不定期地邀请中小学优秀教师进行指导交流。同时各研讨班还要在研讨过程中进一步熟悉并掌握中小学新课标体系,以适应中小学教学的需要。

3. 邀请中小学优秀教师上示范课,加强学生到中小学支教和见习力度

为了增加学生对中小学教育的了解,增加其实践能力,学校应不定期地邀请优秀的中小学教师为学生上示范课,并对学生的试讲进行指导;同时还要进一步增加学生到中小学支教的机会,为学生联系支教基地,让学生进行实际的教学锻炼,进而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得到提高。

4. 分层抓好学生的试讲工作

为了提高学生的教育教学能力,强化学生的师范技能,师范院校学生的试讲工作应做到早动员、早启动、早指导。从一年级开始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二年级开始让学生学习写教案,分组进行试讲;要求三年级学生能规范地试讲,并指派实习返校的优秀毕业生进行分组指导,每个优秀的毕业生都负责一个组的试讲工作,并对学生的试讲情况进行指导,每个小组试讲中的情况都以表格的形式反馈到系上,系上根据情况进一步安排,力争在系上试讲之前学生的试讲达到较高水平,也为学生的实习和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5. 举行师范生素质大赛,引领师范技能发展

每年三月,要求各班进行分班的师范生素质大赛,并选拔优秀的学生参加院上组织的比赛,对学生的“三字”、普通话及表达能力、课件制作及使用、特长情况等进行检验,对在比赛中表现优秀的学生进行表彰。师范生素质大赛每年举行一届,形成传统,使学生师范技能得到发展。

6. 举行班主任技能大赛,拓展班主任工作能力

通过设计主题班会方案、模拟主持主题班会、情境问题处理等来考察参赛选手的班主任工作能力,让学生在实习之间对班主任工作有初步的了解,做好当班主任的准备。

参考文献

[1]马一博.论师范生“职前教师专业发展”的机制.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01).

[2]王鹏.师范生就业困局.就业与保障.2009,(Z 1).

生物师范类专业 篇5

在数十年的高职院校师范类音乐专业声乐教学中,笔者长期摸索、探究高职院校师范生声乐小组课的教学方法,在声乐演唱技能与方法方面,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了探索与改革、研究与实践。

一、树立正确的发声理念

对几乎没有声乐基础的高职院校师范类音乐专业学生,进行教学时,首先要讲授和树立正确的发声理念,打好基础。1、要在思想上树立正确的认识或美好的声音概念,并通过练习使得歌喉能在适当的条件下演唱并确切地表达出歌曲的思想感情;2、通过听音训练,培养良好的声音观念;3、对于发声养成一种十分自觉地、舒适的生理反应;4、通过语言发现自然的嗓音,通过气息控制学习保持它的自然位置;5、通过训练,把声音放开、加强、美化;6、发展歌唱技巧、培养歌唱的风格、丰富歌曲的演唱技法。

二、找准正确的“用力”部位

对于初学者,找准发声时正确的“用力”部位,是歌唱的关键和保障。在教学生这一技能时,可先让学生温习一下物理课中“力”一章节的内容,如:什么是力?力的作用?力的类型:弹力、压力、支持力、张力、合力、阻力、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等知识,所谓“温故而知新”。这样可以更好地让学生懂得和理解任何事都要“用力”。而在发声、歌唱时,“用力”的部位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发声质量的好坏、歌唱方法对错。对于初学的学生,教师一定要授课知识准确,不能含糊不清、模棱两可,学生若没听清楚、没听懂,一旦养成不正确的方法和习惯,如喉部紧、肩胸不放松等,那将是不可想象的错误和误导,学生在以后的学习和歌唱中,很难改掉不正确的“用力”部位与方法,那会误人子弟。

那么,歌唱时的“用力”部位到底在哪儿呢?呼吸是歌唱的动力,歌唱的支持力。有了正确的呼吸,就能用正确的用力部位去歌唱。呼吸艺术就是歌唱艺术。

人们常说“气沉丹田”、“丹田之气”。“气沉丹田”,首先就要了解什么是“丹田”。“丹”者,丹药也,服之能强身健体;“田”者,田地也,能滋养生命。“丹田”是指人体内能滋生“精、气、神”的地方。其次,要明白丹田的位置。从中国传统“经络学”的位置概念上讲,丹田又有上丹田(印堂穴后)、中丹田(膻中穴后)、下丹田(脐下气海穴后,即小腹)之分;从中国传统戏曲唱法的呼吸位置上讲,“气沉丹田”在下丹田,即小腹。那么“气沉丹田”是否是说将气息吸至小腹呢?我们知道,人体存气的器官是肺部,要想吹出大量的气,就要使肺部充分扩张、先吸入较多的气。“气沉丹田”的动作过程是双肩松弛、切忌耸肩挺胸,小腹随吸气而凸起、不要用力过猛,使肺部以下的内脏下沉,腾出相应的空间以使肺部能向下扩张从而吸入较多的气。因此,“气沉丹田”并非说是将气息吸至小腹,而应理解为小腹是呼吸的“着力点”。而正确地使用“气沉丹田”呼吸方法时,“着力点”在小腹,上半身特别是胸部处于平坦与松弛的状态,呼吸顺畅有力,且不易疲劳。这样的呼吸方法既有利于歌唱,也有利于身体健康。

“丹田之气”:1、闭上双眼冥想一个点(或物品),想象那个点在你头上,然后开始发声,以“u”声最为容易达到那个点,或用“i”也可以。当你一边想象那个点,另一点是丹田,将两点用气连接起来发声,这时你可以用辅助姿势,一只手伸出食指往那点指,另一只手放在丹田处,会有助练习,这就是“丹田之气”。2、另一个方法,用“发声位置”找“用力位置”,这叫“借力发声”,就是把一只手放在肚脐下两到三个手指的位置(这里就是丹田)上,用力发出“嘿”的声音,当你是用丹田发声时,会感觉腹部手指触摸的地方变硬,不会是软趴趴的感觉。这时你就练习到了丹田“用力”发声了。3、要测试你是不是用腹式呼吸法呼吸(腹部用力),有个简单的方法能测试,就是你在呼吸时,若你是用胸腔呼吸,你的肩膀会上下起伏;若你是用腹式呼吸法呼吸,你会感到你肚子会起伏,而不是胸口或肩膀。以上知识告诉我们:发声、歌唱的正确“用力”部位在小腹、腰部。

三、找到身体内的“发声乐器”

器乐作品是需要乐器去表现出来的。而任何一种乐器都要经过设计、绘图、选料、制作等过程。乐器的用料有金属的、有木制的,乐器的长短、大小按照乐器音色的需要,挑选适当的材料加以制作。你若需要钢琴、提琴、笛子、二胡、琵琶等乐器,可以到店里去买,只要你的经济条件允许,就可以挑选买你喜欢的品牌。学声乐则完全不同,乐器是自己的嗓子,不能挑选、不能花钱去买,是爹妈给你的一个嗓音器官,长在你身体里,你可以说话,也可以把它制造成唱歌的乐器。一个人一辈子只有这一个嗓音乐器,它身兼数职,可以用它说话进行社会交往,也可以用它唱歌进行艺术活动。若要唱歌,就需要运用歌唱的训练来重新制造它,从技术方法上来讲,呼吸、发声、共鸣、语言,是制造歌唱乐器的几个重要方面。使它能够适应歌唱的需要,能唱出音调准确、节奏准确的歌曲。这件乐器需要按照生理的规律爱护它、调理它、使用它,如果把歌唱乐器损坏了,就会失去歌唱能力,一个人只有一个歌唱乐器,如果损坏了是无法更换的。经过歌唱训练学到好的正确的歌唱方法,就是制造歌唱乐器的过程。

制造歌唱乐器是在人身体内制造的,这个乐器的部位是从头部内的鼻咽腔,往下到横膈膜、腰腹部周围,这就是歌唱乐器工作的范围,“像一件管乐器长在身体里”。这件人声乐器上部由声带和五个共鸣腔体组成,中部是连(衔)接段、或叫通道,下部由丹田和腰腹部组成,当这三部分组合在一起时,才是完整的一件人声发声乐器。人声发声乐器在使用时,要整体配套起来才能唱出所需要的音高、音域,优美动听、传情达意的音乐;而且歌唱者既要不感到嗓子累,又能尽情发挥声音技巧和内心情感。因此,在声乐训练制造乐器的过程中,既要懂得在活人身上制造乐器的原理,又要有丰富的社会实践和文化艺术修养。要懂得并掌握各个时代、各种作品所需要的唱法,以准确的表现出音乐作品中人物的感情。

对于初学者来说,找到身体内的“发声乐器”去发声、歌唱,是至关重要的,大多数学生是用嘴、喉部去发声、唱歌的,或是不知道用什么部位去发声,而不是用“发声乐器”去歌唱。有些教师在授课时,并没有说清楚、说透彻,也造成学生在没有找到“发声乐器”前,就开始所谓的唱歌或歌唱,这就叫典型的“信口开河”,而且还“充耳不闻”,这是件很可怕的事。所以,学生在入门阶段,有一位责任感强且有耐心仔细的“明师”,并用一双客观的耳朵帮助你,是非常重要的。

人声发声,看不见摸不着,完全凭感觉和悟性的高低,是最难且不容易掌握的。我们一生都在不断制造它、调试它、使用它的过程中完善它。人声乐器在自己的身体里,既独立又浑然一体,在使用时,能有效的掌握发声的技巧方法、运用得当、驾驭自身乐器游刃有余,歌声就越动听。“艺术的声音是摆脱了束缚和紧张,超越了技巧的”。

四、带旋律“朗诵”法解决歌唱中的语言问题

“没有语言就没有歌声,所唱的必须是所说的。歌唱者在歌唱中要真实清楚的说话”。在人声这个乐器中,有一种独特的功能是任何乐器都做不到的,就是配合歌声同时发出传情达意的诗词歌赋,我们称之为“歌唱的语言”。歌唱是文学语言与音乐语言相结合的一种独特的产物,语言是歌唱的基础。演唱者通过歌唱,咬字吐词与发音,创造出各种内容深刻、丰富而又感人的音乐形象,给人以美的享受。要达到这个目的,在演唱时,首先就必须做到咬字吐词清晰,使人闻其音即解其意,从而引起人们心灵上的共鸣,否则就失去了声乐艺术的意义。明代著名戏曲家魏良辅在《曲律》一书中说到,“曲有三绝:字清为一绝、腔纯为二绝、板正为三绝”。可见古人对歌唱的咬字吐词非常重视。从歌唱的角度看,语言是声乐艺术的造型基础和创造艺术形象的核心。对于语言,学生在初学发声时,首先要对自己民族语言的规律进行认识和掌握,懂得发声与咬字、吐词及情感表达之间不可分割的特殊关系,培养良好的语感和语音,并力求在歌唱实践中,生动地体现出来。

在我国的传统戏曲和曲艺训练中,将咬字吐词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以总结出“以字带声”、“字正腔圆”、“以字行腔”、“五音”“四呼”、“吐字归韵十三辙”、“四声”等经验。在声乐教学中,应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标准的语言知识和实践能力,将他们的语言统一规范在汉语普通话的基础上。当然,朗诵和讲话还不能代表歌唱的语言训练,这是在声乐训练中,字与声的结合问题,要经过很长时间的磨炼才能逐渐解决。但是,掌握语言运用规律运用于实践之中,力求将字念的灵活自如、清晰准确,并具有语气表达力,这是学习声乐必不可少的第一步。歌唱中的语言与生活中的语言在发音、咬字、吐词、用气等方面是有所不同的。歌唱语言与说话语言的最大不同点,就在于歌唱语言的韵母形成的位置不在口腔,而在咽腔;歌唱语言必须最大限度地延长韵腹,而说话语言则不需要。为了使听众能听清歌唱语言必须以清楚、准确、持久地表达为前提。在这个前提下,去调节歌唱的各个器官:呼吸、声带共鸣腔等,以提高歌唱发声的水平。

带着旋律“朗诵”的方法,也叫“诵唱”法,就是除了音的高低、强弱变化和歌曲处理之外,一切和演唱歌曲的要求完全一样。这样就可以让“诵唱”的人,抛开音乐的一切变化,而专心专意集中在读字上面。朗诵中的抑扬顿挫,在音乐中就是强弱快慢。知识是相通的,教师在教学生时,要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将所学各科知识融会贯通,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已达到最佳学习成效。“歌曲是有音乐的朗诵”。

五、用心、动情动容的歌唱

著名的声乐大师蓝佩尔蒂曾说道:“你必须在发出声音以前就开始歌唱了”。也就是说,连续贯穿的意念,要在乐句开始之前,以及到它完结时,都一直是存在着的。在演唱一首歌曲时,思维的活动不应是停滞静止的,它不是在进行歌唱,就是在准备歌唱。所以思维的活动对于形成一系列流动着的、有意义的音响,有着决定性的意义。歌唱时要有心理的、思想的准备,要有非常好的心理状态及良好的歌唱欲望。已故德国著名女高音歌唱家汉姆波尔说道:“如果有人问我歌唱艺术的含意是什么?我不会从声音技巧的角度去说明。我要说那乃是感动听众的才能。如果歌唱者仅仅是把音给唱出来,那么充其量只不过是一位技工匠人而已”。

在音乐艺术中,歌唱的表现力最强、最感人、最能引起观众的共鸣。因为歌声能够直接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用心去歌唱,也可以理解为用情去歌唱,这就是我们经常在教学中所讲的“以情带声”、“声情并茂”。古人云:“有情气畅声则顺,无情气短声则单”。歌唱的表现不只凭优美的声音和高超的技巧,而必须首先理解歌词的内容,找准歌曲所表达的主题思想,了解词曲作家在创作的声乐作品的时代背景和思想状态,包括当时的社会环境和生活环境对他们的影响,进一步把握声乐作品的内涵,做到真正的理解,以便更好地再创作。因为任何声乐作品都是时代的产物,每一首声乐作品的字里行间及音乐旋律的每一小节都在表现词曲作家的情绪和抒发他们内心的感情,歌唱者应该用自己的体会和处理并通过演唱把声乐作品所要表现的音乐形象有机地统一起来,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从而较为准确地表达词曲作家的意图。在声乐教学中,应启发学生的主动性,通过他们自己的理解和感受以及丰富的想象力,展现他们特有的个性和风采。

培养一名好的学生,不仅要使他们学会充分地表现词曲作家的创作意图,更可贵的是能够通过他们自己的再创作,发挥演唱才华,抒发出感情,使声乐作品绽放出新的光彩。作为一个好的演唱者,必须学会用心、动情动容地去歌唱,从音乐开始就要全神贯注去投入感情,贯穿到底,不可受周围环境干扰影响情绪的连贯性,用心动情动容去歌唱,才能感动听众;用心动情动容去歌唱,声音技巧才有的放矢。“只有从心灵中流露出来的东西,才能流入心灵”!用心用灵魂去歌唱吧!

生物师范类专业 篇6

关键词:师范类,工科,双语教学

双语教学主要是指, “学校中全部或部分地采用外语 (英语) 传授数学、物理、化学、历史、地理等非语言学科的教学。”开展双语教学, 可发挥两种语言的教学媒介作用, 帮助学生有意无意之间学会两种语言的理解和使用。它的实质还是应该放在培养学生掌握本专业的知识和技能。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 其英语的听、说、读、写能力又得到了提高。把专业课的学习和英语水平的提高有机地结合起来, 这才是双语教学要达到的效果与目的。为此, 本文在学院开展双语教学的同时, 从教学教材、教学方法和方式、学生的适应和承受能力、以及学院教学环境等方面作了一些改进。

双语教学的实施方法

1.教材选择。双语教学教材的选择要根据本校学生的外语水平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对普通工科类高校, 学生外语水平普遍较低。对于这样的现状, 建议最好选用有翻译教材的国外原版英文教材, 教学过程中应以英文教材为主, 中文教材为辅。

2.课堂教学。板书全部用英文, 讲课用中英文联合讲解, 以英文为主。课堂讨论、课后作业用英文。

当然以上方法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调节。比如若直接采用这种方法发现教学效果并不理想或学生出现明显的畏难情绪, 这时可适当减少英文板书量, 或者放慢教学速度, 采取循序渐进的方法等, 学生适应这种课程以后再采用上述方法。即双语教学课堂组织应该始终围绕“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展开。首先教师应该对课程本身的知识与技能熟练掌握, 另外双语教师在备课中要尤其注重将英语书面语言转化为口头语言, 并进行不断的演示与排练, 达到熟练自如的程度。为了避免教学过程中学生对专业术语不理解而影响教学进程的情况, 教师应该指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 使学生一方面获得相关的背景知识, 另一方面对专业英语有所了解。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演示、讨论、辩论、模拟等方式充分锻炼学生用英语表达专业知识的能力。

双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对于普通高校工科专业来说, 双语教学要想达到预期的效果, 还有很多地方需要完善和改进。

1.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

现阶段学生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 差距较大。因此, 对英语基础好的学生, 应大力推广使用原版英语教材, 进行双语或英语教学, 但不宜全面铺开。对英语基础差的学生则宜采用中文教材, 适当辅以英语原版教材, 否则可能英语和专业知识均不能学好。所以把握好学生的英语水平, 开展不同层次的双语教学, 灵活教学方式和手段, 适当安排后这个问题就可以缓解。

2.提高教师水平

双语教学的教师应该具备各种技能和素质的综合能力。具体来说, 在教学内容方面, 教师应及时充实专业教学的背景资料和参考文献, 使教学内容更具有时代性、创新性和多样性。教学方法方面, 教师应积极探索案例教学、互动教学, 利用多层次、多样化的教学方式, 营造出活泼、热烈的学习氛围。同时, 学院在有条件的情况下, 支持和鼓励年轻教师到国外进修或学习, 这对双语教学无疑是一个根本性的提高和解决办法。

3.注意提高学生双语学习的积极性

学生学习原版英语教材, 在掌握英语术语的同时也应该知道相应的中文术语。国内课程设置不同, 先修课程不同, 某些内容需从中文教材中得到补充。因为学生有学好英语的渴望, 只要把握好一个度是可以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的, 否则可能打击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某些用英语难以学懂的内容, 可通过中文教材搞懂, 这既有利于英语知识的学习, 也有利于英语水平的提高;如不统一指定教材, 学生会自己搞到不同的中文教材, 这可能将给教学增加困难。总之, 学生的双语学习兴趣是双语教学成败的关键。

4.教材的选用

在进行双语教学的过程中, 教材的选用是非常重要的。目前市场上出售的教材, 能直接进行双语教学的寥寥无几, 必须想办法获取双语教学教材及参考资料。一般说来, 可以采用以下两种方法:

(1) 直接引进原版权威教材, 这样可以使学生读到原汁原味的英语, 了解最新的学科知识和研究成果。

(2) 组织专家编写审定教材, 符合要求后方可作为双语教学的教材使用。

进一步完善双语教学的外部环境

学校要努力营造双语氛围, 开展学习内容丰富、交际形式多样、师生关系融洽的外语活动, 使学生融于外语环境中, 激发其学习外语的兴趣。如每周都组织英语角, 提供给学生和外教、同学和同学交流的机会。同时, 应注意英语基本技能的训练, 定期组织学生进行英语听写和阅读能力的基础训练, 这将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听说能力, 为双语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萍等.大学双语教学探讨[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2, 2 (3) :77~79.

[2]李雪茹.创新课程体系提高双语教学质量[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6, 14 (4) :92~94.

生物师范类专业 篇7

基于高职类学生古文知识基础相对薄弱的现实, 笔者以为, 传统的古代文学教学中以知识传授为主的满堂灌教学方式已不太适应形势的需要, 我们的目的应当是不只是“授人以鱼”, 更要“授人以渔”。也就是说, 中国古代文学的教学, 要从知识传授型课程向素质培养型课程转变, 既强化传统文化教育, 也要突出师范教育的特点, 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培养高素质师范人才。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和近几年的探索, 这里着重就师范类中文专业中国古代文学的教学内容及教学方式谈一些看法, 以就教于方家。

一、整合教材内容, 优化教育方向

中国古代文学 (以下略称古代文学) 是高等师范院校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必修的一门主干基础课程, 在中文专业众多课程中, 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古代文学的文体形式丰富多样, 每种文体都有其自身的艺术特质, 有其自身的流变规律, 师范类毕业生不仅应对此有准确的把握, 还应对它的教学方向有恰确的认识。在一般通识概述之后, 可将教材内容分为诗歌、赋 (含骈文) 、词、戏曲、小说等几大模块, 分门别类揭示古代文体的总体特征及其在不同时期的不同风貌, 以利于学生深入了解文体的特点, 洞悉文体本身的规律。文学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而每种文体对人的影响方向也不尽相同, 如诗歌可以通过意境、情感、意象等, 熏陶人的情操和审美感悟, 小说则可以通过生动的故事和典型的人物提高人们辨识是非的能力等。

二、增加学术前沿, 不迷信权威

在有多媒体、网络的教学环境下,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将古代文学教学与素质教育密切结合起来, 追踪该学科的前沿, 将最新的研究成果展示给学生。教师应及时吸纳教育科研新成果, 并融入到教学内容中去, 把学生引入学术前沿。同时, 在授课中, 教师能够坦诚而适度地展示自己的研究心得与思路, 为学生提供“别一种”选择, 进一步激活其思辨能力、发现能力以及参与研讨的兴趣。对于基础教学中留下的许多言犹未尽的话题, 可以结合教学进度, 以专题形式, 如《“花间词”的美学特质及其鉴赏》, 或适当开设选修课, 补充新的教学内容。信息时代改变着人的思维方式, 我们对教学与科研的思考也应体现出时代特点。教师不能为教参所限, 只有不断丰富更新知识结构, 才有可能理解和鼓励学生多元化的思维, 不迷信权威。那种依靠“一本教参吃一生”的教师迟早会被时代淘汰。

三、巩固基础, 让学生与文本直接对话

作品的文学价值, 是由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得以实现的, 阅读的过程, 其实就是发现作品意义的过程。中国古代文学独特的审美影响, 在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方面, 尤其是人格教育、处世方式教育、情感体验升华, 语言思辨能力方面, 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那么, 阅读文本 (原著原文) 就应放到头等重要位置。而事实上, 笔者调查过, 一个学期下来, 能背得出《诗经》中5篇以上作品的学生寥寥无几。有人认为当今在校学生大致有这样三种:第一种可戏称为“社会活动家”, 第二种是来玩的, 还有一种是所谓读书的, 但读书的人也不是学知识做学问, 他们只看笔记和辅导书。这三种人的共同点就是不看作品, 一问到具体作品就什么都不知道。教师的课堂教学许多时候是“一厢情愿”, 分析作品时教师说得得意, 而学生则往往听得一头雾水。针对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所面临的尴尬处境, 笔者建议实施“211”读书工程。即要求学生在学期间, 读20本书, 背诵100篇古诗文, 撰写论文型读书心得10篇。长期下去, 结果肯定非常好。

四、运用多媒体, 丰富教学方法

从教学方法看, 课堂教学有两种形式:讲授式 (包括问答式、启发式) 与讨论式, 对于古代文学而言, 各有好处, 不能偏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营造轻松、宽容的课堂气氛, 开展灵活、互动式教学, 这样不仅可以开阔学生眼界, 启迪学生思维、加深对本门课程的理解, 而且为创新能力的培养更能打下良好的基础。现代教学媒体不仅可以增进学习效果, 扩充学习资源, 还可以增进学习的互动、协作, 其所能达到的教学效果, 远非传统教学所能比拟。因而, 古代文学教师也应适当采用多媒体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将古代文学教学与素质教育密切结合起来, 丰富课堂, 提高教学效率。

五、延伸课堂, 开展实践性教学活动

在常规课堂教学之余, 也应适当延伸课堂, 拓展校内外课程资源, 开展实践性教学活动。比如: (1) 拓展课程学习资源, 让学生实地考察地方名胜古迹, 加深对历史文化名人的认识, 加深对他们作品的认识与理解, 地方课程资源是一个很好的利用平台。笔者曾经带领学生前往潮汕地区的潮阳、潮州等地方实地考察了解当地有关韩愈、文天祥的一些历史事迹, 再结合作品研讨, 既改变了教学方式, 又使学生对历史人物的人格情操及相关作品有了深一层的认识。 (2) 请学界名家作相关学术报告 (或播放相关学术报告录像) , 增长学生的古文见识, 开拓学科研究视野。在笔者播放过的录像中, 有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系列里叶嘉莹的《从现代观点看几首旧诗》、刘心武的《解密〈红楼梦〉》、易中天的《品读〈三国〉》以及王立群的《〈史记〉新读》等, 由于讲解新颖, 通俗易懂, 很受学生欢迎。这种讲座, 活跃了学习氛围, 增长了学生的古文见识, 开拓了学科研究视野。 (3) 适时播放经典作品 (名著) 影视录像。让学生适当放松心情, 也增强学生对经典作品的感性认识。如观赏《窦娥冤》、《西厢记》等。 (4) 加强古代文学技能实践训练。依照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为增大能力培养与素质教育的力度, 满足师范学生拓展才智的需求, 应加强古代文学技能训练, 主要是训练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学术研究能力和写作能力。通过写作课程小论文等方式, 加强对学生学术思维能力的培养, 如前面所讲的“211”读书工程;还可以通过对对联、创作古诗词、写作文言文等方式, 加强学生运用文言文的能力。古代文学技能实践的开展, 必将激励学生发现能力、思辨能力、创新能力、问题解析能力与文字表述力的进一步开拓与提高。

生物师范类专业 篇8

关键词:体育专业,人才培养,脱节,衔接

当前新疆体育学院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方面还存在一定的薄弱环节, 需要进一步的改善和提高, 以适应未来体育教育教学的发展需要。通过剖析和反思当前学校体育人才培养方面出现的问题, 从而制定出适合与新疆高校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内容、方法提出建设性、可行性的方案, 对加强体育专业人才培养力度, 促进新疆师资队伍建设, 适应当前中小学基础体育教学需要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意义。本文根据研究的需要和现实条件, 编制了调查问卷, 选取80名中小学体育教师作为测试对象, 发放80卷并及吋回收, 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 研究和总结提高专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途径。

1 基础教育体育教师教学存在的基本问题

1.1 初任体育教师的职业素质缺乏

职业素质是完成学校教学活动的能力, 是有效提高教学质量核心内容。随着学校教学目标的不断拓展, 体育教师不仅要具备熟练的专业技术技能, 而且要广泛的涉猎其他学科的知识和技术。体育教师的职业技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敬业精神、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基础技术技能、讲解与示范能力、课堂组织与管理能力、评价学生的能力、创新能力、科研能力、普通文化知识。通过问卷调查, 同行评价初任体育教师职业素质的情况基本如下:

表1显示, 在对初任教师的职业素质的评价中, 同行认为初任教师普遍缺乏的职业素质排在前几位的是:敬业精神、讲解与示范能力、基础理论知识和课堂组织能力, 而相对较好的方面是科研能力、评价能力以及基础技能。从上述调查结果来看, 同行认为初任教师缺乏职业素质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 初任教师不能很好的遵守教师职业规范, 上课迟到、早退的现象时有发生;另一方面, 入岗后, 初任教师安于现状, 不思进取, 没有积极主动的弥补和提高个人的专业知识, 存在教学讲解与示范、组织与管理方面的不足。

1.2 初任体育教师对中小学体育教学的了解程度有限

全面了解中小学体育教学的情况, 能够使初任教师尽快的适应新的教学环境。因此, 在入岗之前通过各种渠道和手段, 促使学生尽快的了解中小的体育教学情况, 将有利于其快速转换和定位个人角色, 适应中小学教学需要。通过调查, 同行对初任体育教师对中小学教学了解情况评价如下 (表2) :

表2显示:有39%同行认为初任体育教师对中小体育教学的了解程度为“一般”, 再者, 有9%的同行评价为“不是很了解”, “不满意”。总体上, 初任体育教师对中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教学环境和课程的了解情况不是很理想, 这直接导致体育教师无法快速的适应中小学体育教学的需要。

1.3 初任教师对新课程改革的了解程度不足

为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中发[1999]9号) 和《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 (国发[2001]21号) , 教育部决定, 大力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 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1]。自2001年9月《体育 (1-6年级)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7-12年级) 》 (以下简称《课程标准》) 进入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新疆各级各类中小学围绕《课程目标》, 积极参与《课程目标》改革, 并取得了卓越的教学效果。因此, 了解初任教师对新课课程改革的了解程度十分重要。

表3显示:有58%同行认为初任体育教师对中小《课程标准》的了解程度为“一般”, 另有24%的同行评价其为“比较了解”, 再者, 有16%的同行评价为“不是很了解”, “不满意”。总体上, 初任体育教师对中小学《课程标准》中内容缺乏足够的认识, 以至于初任体育教师无法适应基础体育课程改革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导致其重新学习和掌握课程改革的要求和精髓, 在此期间, 无法适应中小学教学要求也就不足为奇了。

2 入职前、后体育专业人才培养脱节产生的不利后果

入职前、后体育专业人才培养脱节, 直接导致体育专业学生无法适应中小学教学需要, 体现为教师角色无法转化, 或者是转换缓慢。

通过统计, 发现有41%同行认为初任体育教师对中小体育的适应程度为“一般”, 再者, 有12%的同行评价为“比较困难”和“很困难”。总体上, 初任体育教师对中小学体育教学的适应程度不高。笔者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所导致的:

2.1 专业体育教师角色定位模糊

学校体育具有多元效能性, 使得体育教师在工作上呈现出与其他学科教师不同的特点。体育教师除完成体育课程教学任务外, 还要承担大量的课外辅导, 群体活动, 运动训练, 运动竞赛等工作, 而这些工作不仅仅局限在校内, 还要面向社会, 学校进行各种校际间的体育交往, 竞赛。还有社会体育的开展, 也需要体育教师给予技术传授和指导。观察中发现, 刚上岗的新教师还表现的对于其应当扮演怎样的角色无所适从, 感到责任范围和程度不明确, 角色责任不清晰。再加上正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阶段, 对于体育教师的角色多维性又有了新的诠释和要求, 使得新教师对于角色的定位存在模糊性。

2.2 专业体育教师角色转换迟缓

新教师刚走上教师岗位, 由学生身份转为教师, 由以前的管理对象转为对学生的管理者, 由教学活动的主体转为主导和施教者, 在这种角色转换中, 新体育教师也面临着艰苦的任务。在观察中发现, 有一些新教师角色转换缓慢, 他们确知社会和学生对自己的角色期望, 知道怎样才能成为一名好教师, 但由于角色转换中未能及时适应, 使学生时代的行为模式沿袭下来, 出现了遇事无主见, 业务不主动, 不完全认同与遵循教师角色规模, 不拘小节, 行为情绪化以及思想观念欠深刻和欠客观等现象。

2.3 专业体育教师角色焦虑感普遍存在

有研究调查表明, 体育教师所实施的教学方法、自身品德、作风、能力等是否与中学生的心理期望相结合、相适应, 将直接影响到体育教学效果[2]。学生希望体育教师事业心强, 教学工作认真负责, 教学方式新颖多样, 口头表达能力强, 示范动作准确规范, 知识面广, 有较高的文化素养。而新体育教师刚从学生身份转过来, 在感到教师的职业光荣而神圣的同时, 另一方面又感到自己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还没有完全符合多种角色期望, 难以做到为人师表, 心理压力很大。经常会出现紧张、焦虑、担忧、抑郁、疲惫、不安、无助等不愉快的情绪;自信心下降、对工作不满等。这些不良的情绪不但不利于新教师角色的转变专业能力的提高, 而且还会影响同事之间的合作和团结。

2.4 专业体育教师角色后续发展能力不足

中小学体育教学改革与发展不断推进, 需要体育教师具备适应体育教学改革不断发展的思想观念和学习能力。但是, 这种思想观念和学习能力的形成, 一方面, 需要入职后通过各种途径, 不断的积累和巩固上述能力, 另一方面, 需要在入职前就要初步具备上述基本素质, 从而才能谈起保证其后续发展能力的不断提高。然而, 由于体育专业人才入职前综合素质相对不足, 导致新任体育教师后续发展能力不足。即入职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 新任教师始终出于弥补前期能力不足的局面, 最明显的现象就是教学和研究水平发展缓慢, 无法紧跟当前及未来中小学体育教学的发展需要。

3 新疆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的衔接方式与整合路径

3.1 统筹资源配置, 实现体育教师培养培训一体化

主要是指高等体育院校与中小学体育部门加强联系与沟通, 进行多种互通有无、取长补短的资源共享活动。其合作的主要形式有:课程改革、人员互聘、短期讲学与培训、课题攻关等方式。

3.1.1 课程变革

高等体育院校应在人才培养目标、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教材体系、教学内容等方面统筹考虑, 从系统观和整体角度出发, 使体育教师的职前培养、入职教育和职后培训工作成为相互联系、前后贯通、优势互补、效益最佳的有机整体。

3.1.2 人员互聘

高校体育院校和中小学的教师不但可以继续承担自己所在学校的课程, 而且还承担中小学体育教学的工作。

再次, 短期讲学与培训。鉴于高等院校体育专业教师和学生缺乏了解中小学体育教学发展的问题, 可通过邀请中小学体育教研员为高校教师和学生进行短期讲学和培训, 以提高他们对中小学体育教学发展的情况。

3.1.3 课题攻关

目前, 高校、中小学均有关于教育改革实验课题, 一方面, 高校教学改革课题, 可有意识的向体育专业人才研究倾斜, 同时, 中小学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的实验课题也可向高校体育教师放开, 采取联合攻关课题的方式, 从而优良利用两者的资源优势, 而且还可加深对高校体育教师对中小学体育的认识。

3.2 明确新疆高等院校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与课程内容

通过剖析和反思高等院校体育院校人才培养与中小学体育教育之间的脱节问题, 建议高等体育院校主要从改变人才培养观念、课程内容和师资培养三个方面构建体育课程衔接。

3.2.1注重以“新实践”观为本位的体育教师教育

“实践本位”是指体育教师教育应该建立一种全程性的教育实践模式, 这里包括师范生的实践体验与感悟、在职教师的实践反思与创新, 其具有全程性、间歇性、交互性以及反思性的特征[3]。体育教师是解读、调试、执行和反馈学校体育教育改革目标和课程实施的实践主体, 连结体育课程理论与实践的中间桥梁。面对不同于以往的学校体育课程改革, 如何保证有效的课程衔接, 需要体育教师在实践中重新审视和定位自身的职业角色、专业归属和师德教育, 在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基础之上, 提升自身文化修养, 从实践教学中形成指导个人实践的行动理论, 以解决课程理论与教学实践脱节的问题[4]。

3.2.2 结合学校体育课程改革, 加强在职教师培训工作

目前, 针对新课改内容的教师培训, 主要是通过相关资料的自学和专家不定期讲学来完成, 形式单一, 局限于个别专家的“纸上谈兵”和个人片面理解, 尚无可以用于教师培训的体育课程理论教材[5]。而一线教师对新课程内容的理解有限, 是他们对课程设计与实施束手无策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 师资培训工作应紧密联系新课改的内容和精神, 精选教师培训内容和方式, 并组织广大学者加紧编制规范化的培训教材, 同时, 组织中小学和高校体育教师以座谈、观摩的等交流形式, 共同献计献策, 分析当前大、中、小学校体育课程衔接的主要问题, 真正使新课改的内容与师资培训工作能够有效的衔接。

3.2.3 建立与基础体育教育相衔接的高校体育专业课程

目前高校体育师范专业课程内容设置、教学实践能力往往与基础体育教育衔接不够紧密, 新教师进入工作岗位适应较慢, 实践能力不足是导致课程实施“脱节”现象的又一原因[6]。因此, 需要特别强调与基础体育教育吻合的师资人才培养模式, 注重专业课程设置的发展性与实用性, 在现行的高等教育体制下, 课程不仅是体教学生教师职业技能培养的重要载体, 而且还是加强体教学生教师职业技能培养的标杆, 因此加强体育教师职业技能课程体系建设, 把综合性的教师职业技能课程化。

3.3 体育教育专业系统教育实习模式的构建

3.3.1 准备阶段

3.3.1. 1《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学习

在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入校时, 每人配发一套《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教材, 每班聘请一名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指导老师, 并要求教授《学校体育学》、《体育教学论》和《体育社会学》的教师, 在教学计划和教学实践中有意识的将这部分内容作为拓展面讲授给学生。如果教育实习在七周, 那么第六学期增加1-2周专门课程, 第七学期再安排1周的集中实习, 要求内容循序渐进、系统安排。

3.3.1. 2 实习准备

可结合专业课程学习到实习学校进行教育见习、观摩优秀公开课等, 然后要求学生对见习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讨论, 使学生对中学体育教学有初步的感性认识, 使学生了解体育教师应具备的综合素质, 激发学生全面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热情, 并为学校体育学课程学习, 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打基础。进一步熟悉中小学教材, 明确体育教学目的, 了解学生生理、心理特点, 合理选择教材、教法, 编写教案、制定课余训练计划, 通过

3.3.2 实施阶段

3.3.2. 1 检验与考评

实施阶段的评价, 由大学选派的指导教师、实习学校的指导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实习生在课堂教学及课外体育等工作, 由高校选派的和实习学校的指导教师共同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实习期间学生的认知、角色转变等方面由学生互评和自评完成。目前教育实习的总成绩平定, 实习准备只占很小的比例, 因此, 应重视实习准备阶段的评价, 实习阶段成绩应算入个人学分, 从而鼓励和鞭策学生。

3.3.2. 2 加强对学生和指导教师的监管力度

面对由于学生和指导教师实习不利的问题, 可采取高校教师、学生、指导教师三结合的方式, 监督学生和指导教师的实习指导行为。可通过指导教师将实习学生的实习总体情况进行定期评价, 对于实习态度不认真、涣散、缺勤等问题, 将作为课程考核范围, 计入学分之内。同样, 学生可对指导教师的情况进行反馈, 对于缺乏指导或者是指导水平有限的教师, 学生可通过高校教师向实习单位领导反馈。

3.3.3 总结阶段

实习总结阶段, 应是对学生教学实习中的经验教训进行全面的总结, 从而使高校和学生能够对实习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归纳, 并通过与实习单位的沟通, 分析出产生问题的结症, 继而通过日常教学、实习前培训和教育实习阶段得以解决。目前, 实习总结仅停留在实习工作的一般汇报和优秀实习生的评选等方面, 因此, 要改变这一实习总结模式, 需从以下两个方面解决。组织邀请各个实习基地指导教师, 采取座谈、报告的形式针对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 剖析问题产生种类、原因以及整改的办法。而优秀实习文件和优秀课上要在回校之后进行展示和推广, 一方面, 激励实习学生, 对他们的努力和认真给予肯定, 另一方面, 向本校教师和学生进行推广, 作为以后教育实习的典范。

3.4 完善初任体育教师入职教育

3.4.1 采取多种入职教育形式, 提高入职教育质量

可采取教学观摩和理论课程相结合的方式, 通过案例分析、专题讲座、课堂教学实践或讲评形式等培训形式, 将课堂教学与教学实践结合起来, 多种形式并举, 提高初任体育教师入职教育的实际效果。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应尽量为初任教师提供多种入职教育途径。可以定期组织初任教师进行研讨, 使他们共同讨论、交换心得、促进反思;积极为初任教师创造参加专业研讨会、座谈会等机会, 以帮助他们获取专业新知;鼓励初任教师积极参与合作学习、同辈视导、合作研究等活动, 以吸取别人优点, 增进专业能力。

3.4.2 建立教师岗前培养制度

对新教师进行入职教育, 建立教师职前培训制度, 对于未来教师的专业成长, 尽快地适应教学实践, 防止教师流失, 稳定教师队伍非常重要。此外, 变革继续教育为教师教育专业发展教育的模式, 并不仅仅是术语的转变, 其中隐含着教育观的重大变革。针对我国继续教育难以落实的实际, 借鉴美国的专业发展教育, 应该提倡教师自身形成终身教育与发展意识, 学校领导应成为教师个体发展的促进者, 而教育机构应成为合作性学习的场所, 这是高等师范教育向教师教育发展的希望所在。

3.4.3 教师培训机构的职责

教师培训机构在新教师培养过程中要做好两项任务:一是组织新教师培训, 二是新教师培养过程的管理、监督和实践考核。新教师培训一般分集中培训和学科培训两部分。通识培训内容涉及教育专业思想、教育政策法规、教师职业道德;教师教学改革动态;教育教学常规知识 (包括班主任工作、教学基本常规) 等。第二学期组织新教师进行学科培训, 针对体育学科的特点, 除开设学科讲座、学科专题交流会、开设名师观摩课和新教师研讨课外, 还要增加新教师专业技能实践的训练, 保持身体技能提高教学师范能力。组织新教师教育技能基本功竞赛和新教师优质课评比活动, 发挥激励先进, 鞭策后进的作用。

3.4.4 设定入职考核标准, 实施有效评价

新疆中小学校对新教师在入职阶段的表现没有具体的评价标准, 新任教师见习期只是一个过度阶段, 并不需要进行特定评价, 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没有具体要求。新任教师入职标准包括专业素质、专业知识与理解、专业技能三个维度[7]。我国2001年开始实施教师资格认证制度, 但对合格体教师应具备怎样的专业素质, 尚未建立一整套科学的教师评价体系。因此, 针对这一漏洞, 有必要建立一套完善的指导性和操作性强的初任教师入职标准, 内容涉及教师教学计划、班级管理、学生指导和评价等内容。这样不仅助于教师教育机构更好地把握教师的培养目标, 而且有助于教师了解自身的专业特征并进行自我引导, 为入职后的专业要求确定努力方向。

参考文献

[1]张勤.中国基础教育体育课程内容设计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博士论文, 2004.

[2]刘航, 孙庆祝, 付玉坤.对基础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反思[J].体育科学, 2006, 26 (10) :74-81.

[3]王健, 黄爱峰, 季浏.实用性与唯理性:体育教师教育实践观辨析[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07, 41 (11) :61-64.

[4]李忠堂, 阎智力.我国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60年回顾[J].体育学刊, 2010, 17 (12) :52-56.

[5]唐照华, 卢文云, 刘骏.大、中、小学体育课程教材内容一体化的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2005, 31 (4) :115-118.

[6]郑汉.与高中体育新课程相衔接的高校体育课程研究[J].体育学刊, 2009, 16 (1) :55-57.

生物师范类专业 篇9

一、师范类高职院校会计专业课程改革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 学校定位目标不明确, 办学理念模糊。

师范高职院校往往师范类专业具有较长的办学历史, 但高职教育办学历史都比较短。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也不例外, 该校有70多年的师范教育办学历史, 可会计职业教育的办学时间很短, 不到10年。现在师范高职院校处在两难的境界, 由于师范的历史出身, 注定了师范高职院校不管是从师资还是从教学硬件来看, 其优势在于师范办学, 但专科层次的师范类专业的招生与就业越来越难, 形势逼迫学校要发展非师范专业, 而非师范专业又是学校办学的弱项。是甩开历史沉重包袱大力发展会计等非师范专业, 还是传承优势走“专升本”的道路?这成了师范高职院校两难的抉择。社会对高职教育的评价和认可度使师范高职院虽然想要办好高职教育, 但更想通过努力把学校办成本科院校, 似乎只有“专升本”学校才有出路。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也把“专升本”定为学校发展目标, 但这显然有悖于国家发展高职教育的初衷, 也使学校的办学目标定位变形走样, 难以真正显现办学特色。

(二) 高职教育办学时间短, 实践条件差。

师范高职院校开始办学时往往只有师范类专业, 非师范类专业是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后期发展起来的。“高等职业教育的出路在于必须走产学结合、校企联办之路”, 这虽然已经成为共识, 在实际办学过程中, 能真正做到的却较少, 而师范高职院校能做到的就更少。究其原因一方面因为师范高职院校办高职教育的经验不足, 需要在实践中慢慢摸索;另一方面也存在着生源不稳定、历史包袱沉重等问题。这些师范高职院校即使想真正走“产学结合、校企联办”之路, 也要有一段过程。虽然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会计专业在招生与就业方面都不错, 学校也有意往该专业倾斜, 但毕竟办学时间短, 经验不足, 要发展的非师范专业又那么多, 对会计专业在人、财、物的投入上就有限了。当别的学校如火如荼进行专业一体化建设的时候, 而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连一些基本的实训室都没有, 这差距不是一年两年能赶上的。实训条件差是师范高职院校的通病, 一方面由于学校的投入有限, 另一方面由于所处的环境能够提供生产实习岗位的企业也不多, 企业在与高职院校联姻方面也没足够的热情, 导致校外实训基地缺乏。

(三) 生源每况愈下, 会计课改迫在眉睫。

高职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的区别只是培养目标的不同而非学术层次的不同, 因此高职教育同样期待和呼唤优秀生源。而社会对高职教育的认同度不高, 客观上使高职院校成为接受一部分不具备高等教育条件的学生的场所, 进入高职院校的学生大多数属于“学习困难者”。由于高职院校招生批次放在最后, 且收费标准不低, 也使得一些成绩较好的本科“落榜生”不愿报考, 不利于高职院校选择生源。加上招生政策客观失调, 导致高职院校办学规模不稳定, 注重短期效益, 严重制约着高职院校的长远规划和可持续发展。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会计专业3年前招录的学生入校成绩极少低于300分, 而近3年的生源一年比一年差, 变成高于300分的为少数, 低于300分的为大多数。入校学习的学生总体素质偏低, 具体表现为“四不”和“三差”, “四不”即学习的积极性不够、学习的主动性不够、学习的目的性不强、精力不能长时间集中;“三差”即学习习惯差、学习方法差、学习能力差。如果再完全袭用传统的教学模式组织教学就会出现学生课堂上听不懂、学不会, 不能做的局面, 久而久之, 产生畏难甚至厌学情绪, 因此会计课改迫在眉睫。

(四) 教学目标与证书考取目标不配合。

许多师范高职院校其中也包括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常规教学和职业资格证书考取之间存在着“两张皮”的现象, 课程教学目标与证书获取目标不能形成合力。课程教学仅仅是为完成教学任务要求, 没有考虑和兼顾证书考试科目的内容要求。学生为了参加证书考试, 学校还要组织专门的辅导, 增大了日常工作量。实际上, 职业资格证书的考取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可以相互促进的, 会计专业教学应当把证书考核项目和要求纳入课程标准, 将课程教学目标与职业资格证书获取结合起来, 让课程教学目标与职业资格证书获取相辅相成。

(五) 师资力量不足, 具有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师尤其缺乏。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会计专业的专任教师只有4位, 师资力量不足, 具有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师尤其缺乏。各师范高职院校倍感困扰的不仅是教师人数的严重不足, 生师比严重超标, 常出现2、3位教师撑起一个专业, 甚至有1位老师撑起一个专业的情况, 而且教师的知识能力结构与高职教育要求差距明显, 虽有高学历但往往缺乏实践经验。更为突出的是“双师型”教师队伍尚未形成, 80%的教师很少有企业和工程单位的工作经历, 更多的老师是从应届毕业生中招聘的年轻教师, 社会参与度低, 缺乏实践经验和动手能力。从客观情况来看, 教师教学工作负担沉重、沿用本科院校的职称评聘标准、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等, 这些都不利于教师向“双师型”方向发展。

(六) 办学经费不足, 专业建设投入少。

高职高专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技术人才, 对实验室和校内外实习实训条件要求较高, 教学经费投入相对较多, 办学成本不低于甚至高于普通本科教育。高职教育目前大多由省级以下地方政府举办, 多未将高职院校建设和发展纳入财政计划, 只有少数属国家重点建设的高职院校才有国家财政的大力支持。师范高职院校的非师范专业绝大多数为新建, 底子薄, 有的甚至债台高筑。由于经费投入渠道不畅, 经费短缺, 硬件建设跟不上提升层次和扩大规模的需要, 部分院校办学条件达不到教学要求, 办学质量难以保证。一般高职院校主要依靠学费收入作为经费来源, 能得到地方政府财政支持的很少。师范高职院校处境就更困难, 因为很多师范高职院校如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一样把“专升本”定为学校的发展目标, 要升本, 硬件就必须要达到教育部的升本条件, 如此师范高职院校大多忙于征地扩建或进行硬件改造, 更无经费进行专业建设。办学经费主要依赖学费, 经费不足只能依靠扩大招生, 但专业建设投入少办学就很难有显著成效, 办学没特色就影响招生, 现在师范高职院校办学面临着尴尬的两难境地。

二、师范高职院校会计专业课程改革的具体对策

(一) 明确办学目标, 树立正确的办学理念。

许多师范高职院校把“专升本”定为学校的发展目标, 作出这样的选择是综合考量各种因素后的结果, 同时也决定了专业建设投入的有限性。资源的有限性决定了在专业设置上不可能也不必要面面俱到, 各师范高职院校应根据各自的教育资源优势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要求, 选定几个专业作为重点发展专业, 把选定的专业打造成特色专业、精品专业, 培养各具特色的人才, 增强学校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树立办学的优良口碑。以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例, 现在整个桂林地区只有两所高职院校, 其他的都为本科院校, 对于会计专业来讲, 这是发展的有利点, 本科院校毕业生一般不太愿意去中小型企业就业, 这对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讲就业的空间就很大, 就业形势会很好。实际情况也是如此, 最近两届的毕业生就业率都达到96%以上, 专业对口就业率达75%以上, 根据毕业学生们反映他们很多同学就业的单位只有一个会计。正因为如此,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把会计专业确定为重点发展的专业之一, 在经费投入、师资建设等政策上向这几个重点专业倾斜。

正确的办学理念除准确的目标定位之外, 还包括正确的质量意识、强烈的学生本位意识和教育营销观念等。以学生为本位, 把学生的成长和就业放在首位, 贯彻以服务社会、建设地方经济为宗旨, 贴近社会生产、生活实际, 在人才规格和数量上实现“量身定做”、“以销定产”, 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思想观念。应用型会计人才是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 应用型会计人才是指能够将会计专业知识和技能应用于会计工作实践的专门人才。这对会计专业的教育教学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高职院校, 提高会计人才培养质量应当紧紧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大力推进课程改革和教学模式改革。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的核心是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强化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就是“以就业为导向、以岗位为驱动、以专业技能为核心”, 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

(二) 多渠道开发和建设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 改善实训条件。

高职教育中的实践教学与普通高等教育不同, 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 故教学计划中实践教学占有较大比例。师范高职院校高职教育办学时间短, 实践教学经费有限, 实践条件差, 这些高职院校在增加实训建设投入、加强实验室统一管理、提高实验设备利用率的同时, 积极开拓“校外实习实训基地”, 建设高质量的校内实习基地, 开发规模大、技术新、设备好的校外实训基地。

在经费不足的情况下, 对于校内实训实验室建设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采取的措施是整合相关专业共建实训室, 比如整合会计、人力资源、物流管理、市场营销专业共建实训室, 共建实训室可以节省硬件设施的重复投入, 只要分别安装上各自的专业教学软件, 即可满足各专业的实践实训。共建实训室可以提高实训设备的利用率, 比如ERP沙盘模拟实训软件即可为4个专业所共享。此外, 实训室共享加强了不同专业的师生的交流,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正组织4个不同专业的教师们共同开发跨专业的实训教材, 以跨专业的实训教材为基础, 以各专业的专项实训为补充, 来提高实训实践的教学水平。在经费不足的情况下, 积极寻求校企合作是迅速提升实训条件的捷径。在开拓校外实训基地方面,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措施是一方面由学校教务处实践办积极与省内外的单位联系筹建实训基地, 现在不光在本省有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合作企业, 在广州、上海等地也有合作实训企业;另一方面是积极利用学校教师的资源开拓实训合作企业, 比如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会计专业的实训基地就是由会计专业的老师们利用私人资源联系建立的实训基地, 这些实训基地有家属上班的工商与税务等政府部门、有亲戚们开办的公司、还有朋友的会计师或税务师事务所等。经过多方努力,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实训条件这几年有了极大的改善。

(三) 建设“双师型”、“技能型”师资队伍, 提高教学水平。

惟有强大的教师阵营, 才能发展专业, 吸引生源, 争取课题, 多出成果, 才能提高学校的声誉、地位和办学效益。建立一支学术水平和教学水平高、实践能力强、有创新精神、结构合理的“双师型”、“技能型”师资队伍是高职教育教学最重要的支撑。师范高职院校往往缺乏“双师型”、“技能型”师资, 解决的有限的措施是“外引内育”政策。“外引”指直接引进行业专家到校内教学, 比如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会计专业的《货币银行学》及《点钞技术》这两门课程直接聘请银行从业人员到校内教学, 而《成本会计》与《财务报表分析》也是直接聘请企业相关岗位的会计人员进行教学。“外引”校外行业专家教学, 因为他们有丰富的经验, 手头又有第一手实训资料, 所以参与其课程的学生反响优良。因此, “外引”是迅速解决“技能型”师资短缺的有效捷径。“内育”是指通过多项实质性措施把校内教师培育成具有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师。“内育”的方式有脱产进修、鼓励自主创业以及校外兼职、制定优惠政策吸引行业专家等方式。

(四) 吸引各方投资, 增加专业建设投入。

师范高职院校一般都不属于国家重点发展的高职院校, 一般很难获得中央财政支持, 主要依靠地方政府的支持。在地方政府财政总支出一定的情况下, 要获得更多的政府投入, 学校就必须积极公关, 大力争取地方政府支持。地方财政落实教学基本建设经费若有困难的话, 应在地方政府力所能及的范围内, 争取政府增加对高职院校的年度事业拨款, 力争使高职全日制学生生均教育事业费不低于本科院校。除大力争取地方政府投入外, 还应广泛吸收社会投资, 比如现在有些学校的基础设施采取“以经营权换产权”的形式进行建设, 即投资方出资建设基础设施拥有一定年限的使用权后, 产权归学校所有。吸收社会资金办学的另外一种形式是“教学外包”, 即把一定的教学任务特别是实践教学部分分包给社会机构或合作企业。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即把会计专业的部分实践实训分包给会计师事务所, 委托会计师事务所对会计专业的部分实训进行培训。

(五) 以就业为导向、以岗位为驱动、以技能为核心深化教学改革。

高职院校生源每况日下, 面对入学成绩参差不齐的生源现状, 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 尊重学生的主体性, 要“选择和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 而不是去选择适合我们教育的学生”, 因此实施分级培养成为必然趋势。因为学生基础越来越差, 传统教学已不适应现实的要求, “以就业为导向、以岗位能力为驱动、以技能为核心”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以就业为导向、以岗位能力为驱动、以技能为核心”的教学模式即为了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 使教学适应企业需求, 以实际工作岗位任务为驱动, 以培养学生职业技能为教学核心, 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体系, 使学生具备一定的综合职业能力, 适应就业的需求。这要求高职院校一方面要增加实践教学的课时, 从培养学生应具备的能力素质要求出发, 坚持以“知识为基础, 实践为保证, 能力为本位”;做到多案例、少灌输, 多“黑箱”、少演绎, 多实践、少理论;以培养学生的岗位职业能力为主线, 合理安排教学, 使能力训练与不同阶段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结合, 形成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教学特色;另一方面在教学设计上以能力建构为主, 抓住技能培养这一核心, 突出教学的实践性、学生的主体性和目标的综合性, 在学生的主动学习中培养他们的职业综合能力, 从而激发广大师生在“双边”活动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使学生的个性和特长有施展的天地。此外, 还应改革课程考核, 要强调考试内容的多元化、考试时间分散化和考试形式的多样化, 摒弃传统期末集中单一的理论化笔试, 使学生期末像平时, 平时像期末, 学得更加扎实。

对于一般师范高职院校来讲, 进行“以就业为导向、以岗位能力为驱动、以技能为核心”的教学改革, 如果完全重构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校本教材和教学考核评价体系, 在人、财、物的投入上是有困难的。师范高职院校只能以该教学模式的内涵精神对本校的课程系统进行部分的改革, 以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例, 该校会计专业的师资比较缺乏, 平时老师们的教学任务就很重, 根本没时间与精力去系统开发“理实”一体化的教材, 生源又每况日下, 传统教学已不适应现实的需求, 必须进行教学改革, 在经费与师资都比较缺乏的情况下, 怎么进行教学改革?只能先就比较紧急的部分进行改革。要切实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 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采取的措施是, 大幅提高实践教学的课时比例, 而且一改过去一门课程上完以后集中实训的模式, 实践教学模块化、分散化、任务化, 比如上完《基础会计》的记账凭证这章即以仿真的资料进行记账凭证的实训, 尽量做到边学边做, 学做结合。

针对教学与考证相分离的这一状况,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也没能力对课程体系进行完全重构, 只是对课程设置进行调整以达到教学与考证相统一, 例如《会计电算化》这门课原来是安排在第四学期的, 这门课教学用的是“用友”软件, 而广西区考证用的是“金蝶”软件, 按原来的教学计划, 大一、大二的学生要考证都必须参加《初级会计电算化》的培训, 现在把原来教学计划《会计电算化》这门课分解成两门课———《初级会计电算化》和《用友ERP应用教程》, 《初级会计电算化》直接用考证教材上课, 这门课提前到第二学期, 而《用友ERP应用教程》这门课还是安排在第四学期, 分解后总课时没有多少变化, 但是教学的目的性更强, 也使课程设置更系统、更连贯, 如此使教学与考证相统一。

三、师范高职院校因地制宜打造专业特色, 增强竞争力

师范高职院校对非师范类专业的高职教育在人、财、物上往往不占优势, 那师范高职院校对非师范类专业的高职教育是否就完全丧失了竞争优势?答案是否定的。师范高职院校对非师范类专业的高职教育在人、财、物上虽然不占优势, 但其在人文社科等方面一定有各自的优势, 充分利用其优势也能打造专业特色, 增强学校竞争力。每一所学校由于所处的地理位置、社会风俗、历史传统等社会环境不同, 其所形成的教学理念、教学传统和教育特长等方面都会有很大的不同, 从而形成自己独有的教学特色。这些教学特色或特长, 是学校的亮点也是学校核心的竞争力, 充分利用这些传统优势于教学, 会收获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以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例, 本校艺术教育历史悠久, 艺术教育水平比较高, 学校的立校原则之一是艺术兴学, 本校充分利用这一传统优势, 打造特色教学平台, 把艺术教育的特长渗透于非师范教育中, 开设了一些综合类艺术教育与各专业特点的特色课程, 比如会计专业开设的艺术类课程有:着装与色彩搭配、三笔一划、财会书法、口才与演讲、音乐欣赏和舞蹈与形体艺术等。这样在教授专业知识的同时, 又提高了学生的艺术修养, 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开设这些课程的直接效果是会计专业学生毕业时在着装、礼仪、书写等方面比入校时有了极大的提高。每个学校的核心优势是不一样的, 但都有可利用之处, 充分利用将形成鲜明的特色教学, 增强学校的竞争能力。

生物师范类专业 篇10

一、师范类高校播音主持艺术专业的普遍问题与优势分析

(一)存在的普遍问题

1.师资力量严重短缺。播音与主持艺术作为一个比较新兴的学科,教学人才的严重匮乏是一个极为普遍的现象。究其原因,我国播音主持专业的学历教育本身就发端较晚,而播音主持专业硕士研究生阶段的招生和人才培养更是在20世纪80年代才刚刚起步,并且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只有中国传媒大学一所高校有能力培养该阶段的人才。而现在全国公办高校绝大多数要求应聘教师岗位者具有硕士以上学位,这就直接导致了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在教师人才供给上的严重不足。为应对这一情况,各大高校采取的普遍做法大致有两个:第一种做法是其他专业教师纷纷转行。第二种做法是聘请当地媒体的一些播音员、主持人填充到教学团队中来。通过以上两种做法,在教学人数上看似满足了教学的要求,但是问题依然明显。首先,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是技巧性与实践性很强的一个学科,很多知识是需要教师通过口传心授的方式教授给学生的,而这远非一个半路出家的教师能够做到的。其次,媒体兼职教师往往长于实践而短于教学,且人员流动性极大,教学时间上没有保障,调课、停课的情况时有发生。

2.硬件投入尚显不足。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是一个培养特殊人才的专业,在专业培养上需要投入较高的教育成本,教学上应该具备视、听、录、摄、演、控等全套实验设备和实验场地。然而目前开办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许多师范类高校的资金和硬件投入都稍显不足,绝大多数事实上不具备或者不完全具备办学所需的硬件条件。

(二)具备的特有优势

1.综合性的学科资源优势。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在各师范类院校中的纷纷设立,正是其向综合性高校转型过渡的一个重要表征。而师范类高校的学科综合性资源优势则刚好为播音主持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了强大的内驱动力,其往往具有一般专业院校所不具备的学术资源,师范类高校具有一个学科齐备、文理兼具、人文及自然科学学风浓厚、各类人才聚集的校园环境,如果这些资源能够得以合理运用、学生可以自由汲取,那么播音主持专业的发展将拥有一个得天独厚且绝对必要的强大后盾。

2.师范类的教书育人专长。师范类高校在师范教育方面的专长是人所共知的,但是却很少有人能够或敢于想到将播音主持人才培养与师范教育结合起来,从而在本科阶段就开始努力尝试培养播音主持专业的相关教育人才。拥有师范教育人才培养绝对专长的师范类高校应该勇于探索,大胆迈开播音主持专业多层级教师培养的脚步,确立并制定以师范类为目标的人才培养方案,培养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高水平教育专门人才,满足社会各级各层次的播音与主持艺术的教学需要,同样为学生就业指引一条全新的道路。

二、有关师范类高校播音主持专业人才培养的一些新思路

(一)开展通识教育,重视通才培养

通识教育是英文“liberal education”的译名,也有学者把它译为“普通教育”“一般教育”“通才教育”等等。通识教育是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的结合,包含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三方面的课程,培养出的学生既有广博的跨学科知识底蕴,又有深厚的本学科、本专业知识。

1.师范类高校自身的优势和不足决定的。我们已在前文中探讨过播音专业高等教育当下普遍存在的师资短缺的问题,而这一问题的解决又绝非一朝一夕间可以完成的,想要仿效和借鉴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与主持艺术学院的办学模式,更加侧重播音单一学科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的培养,打造播音与主持“专才”,这一做法在没有充分师资保障的师范类高校中恐怕难以实施。而与此同时,综合师范高校中专业种类多,其他学科专家、教授充足的优势则恰恰为播音专业提供了一个可能的复合学科背景。如果学校能够结合自身已开设专业,与播音专业有机融合,拓展人才培养方向,合理进行通识课程设置,为播音专业学生提供宽广的学习平台,以市场人才需求为导向,将学生就业的覆盖面由广播电视扩展到社会中所有与有声语言相关的行业,如场馆解说、婚庆主持、公共场所信息播送员、企业或公司新闻发言人等等。可以说,以学校综合性的学科资源优势为支撑的通才培养,恰恰弥补了播音专业教师数量不足且整体水平有待提高这一劣势,为师范类高校播音专业的发展指明了一条新路。

2.专业自身发展与行业的需求共同决定的。与“专才”相比,“通才”不只具有专长、通识、整合、态度、人际、观念、创意等,还往往懂得如何灵活运用和发挥。播音专业学生通识教育过程中深入的学科交融性,恰恰是播音专业本身的培养目标和性质决定的。涉及语言学、传播学、社会学、心理学、艺术学等诸多学科,已经在学科体系构建的同时被考虑到,并且不断根据社会需求进行动态调整。总体来说,播音主持专业的高等教育是一项相当富有挑战性的工作,培养出适合市场和媒体需要的主持人、播音员才是本专业的生命线。师范类高校播音专业的发展应该积极探索通识教育、通才培养,时时以新的定位适应时代的需要。

(二)探索播音师范教育,培养多层次专业教师

1.在低年级,通识课程、专业课程、教育学课程同步展开。

2.在高年级,开设播音教育方向教师通道班。在师范类高校中开设播音师范教师通道班的想法同样是在结合了对师范类高校自身优势、市场需求、学生就业等情况后综合提出的。社会对于播音主持教师的需求,以及对有声语言艺术知识的渴求不仅仅局限在高等教育领域,同样体现在社会的不同层次、不同水平、不同年龄段之上。全国各地普遍开设的形形色色的“青少年口才培训”“小主持人培训”等等就是鲜明的反应。

可以说,在当今播音主持高等教育的激烈竞争下,师范类高校播音专业唯有开阔思路,转变观念,积极梳理新思路,探索教学新模式,才能使播音主持艺术专业得到发展,才是真正为学生的就业和未来谋福利。

上一篇:急性创伤性出血下一篇:农村循环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