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实习周志范文师范类

2024-05-11

大学生实习周志范文师范类(精选8篇)

篇1:大学生实习周志范文师范类

师范生实习周志

第一天:老师的威严?

2012/9/12

星期三

阴晴

今天开始了正式的实习,五点摸黑起床,搭六点第一班公交。

6:45便到了学校,不堵车公交就是给力。在学校门口买了个煎饼果子当早饭,迟到肚子里很殷实。站在走廊里等待老师来开办公室,学生们三五成群地也来学校了。看着我们5、6个实习生,悄悄地议论“我们学校怎么来了那么多转学生?”不禁尴尬,是我们太年轻了?直到7:30左右,李老师来了,我们终于可以进办公室。

八点学校上早读,李老师让我到3班去监督他们早读。孩子们叽叽嗡嗡地读起了《归去来兮辞》,但不是很洪亮,有的孩子不动口。五分钟后,我叫他们关上课本,默写《归去来兮辞》的前两段,这是李老师之前要求的。他们纷纷拿出作业本,埋头写起来,我想当初高中的我一定也是这样。有的孩子背得熟练,头页不抬一下,哗哗地就默写完了;有的写一会抬头看看左右;有的做冥想状;有的拖拖拉拉找作业本找了好久。我在他们之间悄悄走动、看视,好像一个老师,事实上,我也正在努力学着成为一个合格的、让人尊敬的老师。

早读完了,我接着在3班听李老师的课。之前老师上了《归去来兮辞》的序,这节课主要上前两个自然段。短短的文言文,老师讲得很仔细,课堂很活跃。老师非常幽默,总能联系实际,我这才感觉到一个成熟老师和自己初出茅庐的巨大差距,顿时产生很大压力,害怕一个月后自己讲不好课。

第二节课,又和tongmei、xiaoyu一起去听了同办公室里李晶老师的课。她讲到《边城》第二课时,分析人物形象,课堂相对沉寂。与我的实习指导老师李老师相比,我更喜欢李老师的课,但要达到李老师的境界,难度更高,需要更多智慧,“通知仍需努力”啊!!

10:15,眼保健操时间到了,回想高中时代,我记得自己并不是个积极做眼保健操的孩子,真实深感惭愧,如今我只能带着眼镜看黑板了,这就是不保护好眼睛的结果。如今,我也看到,有些孩子就是当年的我,眼保健操时间干这干那,就是不跟着广播做操。即使我在教室看着,他们也依然如故,看来是我没有威信啊!呜呜~~~于是我对那些不保护自己眼睛的孩子提醒了一下,他们可能碍于我到底是个老师,终于做做样子了。

从中午开始,我便开始批改作业。首先是3班的默写,这是小菜一碟,我用一个中午的时间就批改好,挑选出3份完全默写对了的在班上展示,但他们的字我还是不太满意。

整个下午,没有课,我一直是批改3班的作文,写的是2012山东高考题,可是,一个下午过去,我只批改了13份作文,这让我深感挫败,效率太低了。我给每个孩子写4、5行评语,这让我很头疼,因为有的作文实在写得没特色,不知该怎样写评语。但是,我想:老师的每一条评语或许都是对孩子的鼓励。于是我又尽量找出他们的优点,指出他们的缺点。

印象最深的事,是李老师对学生们的严格。犹记得李老师昨天对我说的话,对待学生要“先立威,后施恩”,这样学生才能敬服你。我也明白老师对学生严格,是对学生负责,是为了学生的好。可是,李老师的严格,还是超出了我的想象。班里有几个男学生比较调皮、不爱学习。其中一个,上课睡觉,被老师反映到李老师这,再加上这学生今天上课迟到,老师刚好看到,问原因,回答“睡过头了”。老师便把学生叫道办公室训话,最后让他在办公室罚站一节课。老师出去了,学生还站在那,突然他不舒服,出现呕吐现象,我让他先坐着休息一会,他不敢,说“老师知道里会骂的”。我想这些学生,他们是敬服了班主任的权威了,但是这权威却仍不能使他变得热爱学习,表面的服从是短暂的,当班主任不在的时候,他或许又不自觉地就要重蹈覆辙了。

然后下午又出现李老师体罚学生的事,这次更严重了。自习课的铃响了,可是教室里仍有人闹腾,我站在那里不怎么管用。李老师进来了,他抓住两个说笑的学生,走到他们旁边一句话不说,每人脑袋上响当当地拍了4、5下,这时全班都怔住了,马上安静下来。我在讲台旁看着,一边责怪自己怎么不能使他们安静下来,一边担心那2个被打的学生,他们暗淡的脸色留在我的脑海里,挥之不去,似乎是我把他们引到被打的境地。学生不受纪律固然不对,可是总觉得李老师这样的教育方式有失偏颇,我实在不敢苟同。这该给学生造成多大的身心伤害?他们已是高二,有自己的思想,总不是用拳头教育的年龄了。我来这个班级才一天,我不知道温柔地对待他们能不能使他们敬服,也不知道到底应该以怎样的态度和方式对待那些不老实的学生,可是我总觉得,用体罚的方式一定是不行的。

快乐的实习生活

2012/9/20

星期四

阴雨

实习已经有一个星期了,和指导老师、学生们也都渐渐熟悉。

越和李老师接触,越发现他是一个可爱的老师。刚开始他对学生很严格,我还以为他是个蛮凶的老师,可是随着听他的课,随着平时的交谈,发现李老师在生活中是一个幽默、和善又可爱的老师。由于他的幽默,他的课堂是我们办公室老师的课堂中最活跃的,自然也就吸引人。

越和学生接触,也越发现他们都是一群善良可爱的孩子。虽然只能叫出他们之中的少数几个人,也只能在人群中辨出少数的几张面孔,可是我相信,用不了多久,我会把他们认全,并叫出他们所有人的名字。今天先在3班上了第一节作文课,期中虽有些紧张,可总算是坚持下来了。课后李老师一直是对我的课是鼓励的话,他的那句“讲得很好,讲得很好”,“天生是一个语文老师的料”,对我真是莫大的鼓励。下课后,在走廊碰到班上的学生,他们一个个地朝我叫“老师好”,那一刻,我真是高兴极了,觉得莫大的满足,十分有成就感,被学生叫“老师”的感觉真是太好了。要知道,之前即使碰到班上的学生,他们也不叫我,那时可想而知我是多么伤怀。如今局面突然好转,我似乎是被学生真正地接纳了,收到学生尊重了,我能不激动么?就像中午吃了一个很甜的梨,而这种感觉比吃了梨还甜。越来越喜欢我的老师,越来越喜欢我的学生了。尽管每天5点起床又怎样?要批改上百份作文又怎样呢?我觉得这一切都是有意义的,快乐的。加油吧!

篇2:大学生实习周志范文师范类

顶岗实习是职业院校实践教学中必不可少的, 能使实习学生在身份和思维上进行转变, 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将会在很大程度上熟悉自己将来所要担任工作岗位的氛围, 提高学生专业技能训练水平和学生实际工作的能力, 能有效的帮助学生毕业后尽快适应工作岗位的要求, 让顶岗实习与学生就业进行良好的对接, 帮助学生尽快就业。但师范类高职院校与其他一般高职院校不同, 存在教师教育的特殊性和针对性特点, 以及顶岗实习单位分布在不同地域等问题, 因此学校在管理上造成很大难度。为改善这一问题, 福建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积极探索高职院校中师范类专业学生 (下简称“师范生”) 顶岗实习工作的信息化管理。

一、师范生顶岗实习管理工中存在的问题

1.实习专业繁多、内容多样

师范生顶岗实习专业涵盖学前教育、小学教育、音乐教育和美术教育等多个专业, 顶岗实习材料包括顶岗实习方案、学生顶岗实习介绍信、学生顶岗实习单位接收函、学生顶岗实习申请表、顶岗实习学生分布情况表、顶岗实习任务书、学生顶岗实习周记和总结、学生顶岗学习鉴定表、顶岗实习安全协议书、学生顶岗实习情况反馈表、顶岗实习安全预案、顶岗实习巡回检查记录表、分专业顶岗实习成绩汇总表、各系顶岗实习总结等材料。在顶岗实习结束时存在学生的各类顶岗实习材料收不齐, 或者学生在提交材料时只在乎数量而不在乎质量的现象, 造成对师范生在顶岗实习过程的实习质量无法达到师范类人才培养方案所要求的。

2.实习单位分散, 不利于集中管理

师范生顶岗实习单位大多数是学生自行联系, 学生又倾向于在自己生源所在地就近联系顶岗实习单位去实习, 因而造成实习地点分散, 以致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工作难度加大, 依靠传统的管理方法已难以达到对学生顶岗实习过程的规范化管理。

3.实习过程中缺乏有效的指导

师范生进入实习单位进行顶岗实习, 虽然学校有指定专门的实习指导教师对学生进行顶岗实习指导, 但是由于学生分布广, 加之学生人数众多, 指导教师没办法亲临现场, 只能通过电话等设备进行联系, 难以对学生思想教育、心理健康指导和日常管理进行全方位的管理和指导, 所以造成对学生很难进行有效的指导。

因此, 高职院校就必然要施行顶岗实习信息化管理, 通过各种网络手段对学生的整个顶岗实习过程进行监控, 改善学生顶岗实习的管理流程, 提高信息化管理的工作效率。高职院校师范类专业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工作在现今信息化技术日新月异的环境下, 必须要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技术, 采用适用的信息化管理系统, 否则将无法跟上时代的潮流。

二、师范生顶岗实习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

福建幼高专为解决师范生顶岗实习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采购了高等教育出版社研制的教育实习管理支撑平台系统。该平台系统中有实习学生、指导教师和系统管理员等用户角色, 不同用户角色可以在平台中进行不同的系统操作。平台主要有系统信息设置、平台用户信息管理、实习信息管理等功能模块, 师生在整个顶岗实习过程中均可以使用。

1.平台系统信息设置模块

系统信息设置包括:网站基础配置、讨论区栏目设置、实习资源分类管理、在线答疑分类管理等。网站配置可设置学校名称、邮箱账号和密码、学生综合评价的权重、前台logo修改等信息。讨论区栏目设置实现交流中心的分栏目分区讨论, 使学生在顶岗实习过程中讨论主题更加集中。在线答疑是由实习学生提问, 指导教师和其他学生参与回答的一个便利于平台用户的功能, 在线答疑可实现分类管理, 实现问题分类统计, 便于用户的问题更快的被处理。资源分类管理和增加编辑分类, 支持多级分类。

系统管理员可以在系统中设置好师范生的工作通知, 向全体师生发送工作通知、实习任务数和教育实习管理支撑平台的系统操作说明书。参加顶岗实习的师生也可以第一时间在系统中获取各类信息, 学校还可以及时部署师范生顶岗实习的各项工作, 大大提高了师生获得各类信息的速度。

2.平台用户信息管理模块

平台系统用户信息管理顺序为:院系管理→实习学校管理→教师管理→学生管理。

(1) 院系管理。院系管理支持院系和专业分类管理, 可以增加院系信息或者专业信息。院系管理可以手动添加和编辑, 也可以批量导入。批量导入时需下载系统提供的模板, 按照模板指示完成信息布置后, 上传导入信息。模板中的“编号”要唯一, 用于其他信息的辨识作用, “学院/专业名称”是院系和专业的名称, “父院系编号”是指院系或专业的上一级院系的编号, 需要正确对应。

(2) 实习学校管理。实习学校即学生要去顶岗实习的学校、单位或者实习基地。实习学校基本信息管理提供拾取坐标系统, 可在搜索栏输入地点名称, 点击“百度一下”, 选择列表中准确地点, 复制坐标数据, 粘贴到新增实习学校基本信息的地图标注里就可以完成实习单位的信息录入。

(3) 教师管理。平台中的指导教师分为三种角色:带队教师、指导教师和学科教师。平台中可增加教师成员, 实现重置教师的登录密码, 可查看教师的信息和教师用户登录平台的IP记录。增加或者编辑教师信息时需注意教师编号不得重复, 实习学校的编号也是必须填写的。

(4) 学生管理。学生管理可以查看学生的基本信息及往次实习信息, 可以重置学生的登录密码, 增加学生信息时可以定向搜索学生个人信息, 可查看学生用户登录平台的IP记录。导入学生信息模板时需重点注意学生学号不得重复, 或者与已添加显示学生列表中某一行中的学生学号相同。

3.平台实习信息管理模块

实习信息管理包括实习组管理、分配实习和布置实习任务等。

(1) 实习组管理。平台支持编队实习、自主实习、院系编队实习等多种实习模式。管理员创建混合编队实习和自主实习, 系管理员可以通过导入实现院系编队实习。通过已报名的数字点击查看当前实习组的实习学生成员情况。系统创建实习组的流程:通过添加实习组按钮新增一个实习组, 由于实习组是建立在实习学校基础上的, 这里的实习学校是根据省市信息查找到具体的实习学校的。添加完成实习组后, 找到新添加的实习组, 然后再给实习组分配相应的教师成员, 如指导老师、带队老师, 操作类型可以添加带队老师和指导老师, 也可以删除已经分配的教师。

(2) 实习审核和分配。平台支持实习报名, 即管理员实施实习组后, 学生可以登录平台查看到所有实习组信息, 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报名, 报名后管理员可以审核, 审核通过后进入实习组, 开始实习。也可以直接由管理员统一分配实习, 点击“未报名学员”, 分配流程如下:选择某几个学生后, 通过省市查找到某个实习学校, 然后选择该学校已建立的实习组, 对学生进行实习小组分配。

(3) 布置实习任务。在开始实习后, 管理员可以根据相应的要求对实习组布置实习任务, 相关流程为增加实习任务-->给任务分配实习组。实习任务包括:任务名称、任务数量、开始日期、任务简介或要求。同时可以上传任务模板, 提供学生下载和帮助学生按照要求完成任务。

三、师范生顶岗实习信息管理的意义

1.加强指导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

由于师范生顶岗实习单位大都是分布在不同区域, 学校安排的顶岗实习指导教师往往没有办法亲自前往师范生的实习单位, 进行一对一的当面指导, 因此参加顶岗实习的师生在沟通上就无法做到及时、高效。福建幼高专建立教育实习管理支撑平台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后, 是否无法及时交流和沟通的问题得到了很好的解决。师范生通过使用平台中的站内短消息、在线答疑等功能, 提出自己在幼儿园和小学实习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指导教师登陆平台后就可以马上看到学生的问题, 并可以马上给学生做出解答, 为学生及时排忧解难。

2.加强师范生顶岗实习过程质量监控

在整个学生顶岗实习的过程中, 学校坚持使用教育实习管理支撑平台, 校内各级管理用户能快速的查找出学生的顶岗实习单位, 及实习单位信息。指导实习教师可以对师范生的顶岗实习周记、实习总结等材料, 结合学生在幼儿园和小学的顶岗实习情况, 合理得给出师范生的顶岗实习成绩。通过一系列的技术手段, 即可以快速解决师生在顶岗实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 又可以进行科学合理的信息化管理, 大大节约了管理成本, 也提高了顶岗实习的质量。

3.促进师范生顶岗实习管理规范化

师范生顶岗实习管理过程中需要进行管理的内容较多, 有实习周记、实习任务书、实习总结和实习鉴定等实习材料的提交, 实习单位和师生信息的管理等方面, 参与顶岗实习的指导教师和学生只需登录教育实习管理支撑平台, 即可提交各类任务和材料, 也可查询和打印格式统一的各种顶岗实习报表, 避免人为因素造成的误差, 促进顶岗实习管理规范化。

总之, 师范类高职院校利用现代信息技术, 实施顶岗实习信息化管理, 可多方位、全过程跟踪和管理学生的顶岗实习过程, 快速、有效的解决顶岗实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大大提高顶岗实习管理质量, 使得师范生顶岗实习取得良好效果, 帮助师范生实习从学生到教师的顺利过渡。

参考文献

[1]教育部, 财政部等.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EB].中国高职网, 2016.

[2]史礼正.高职院校顶岗实习信息化管理探究[J].职业时空, 2014 (10) .

篇3:大学生实习周志范文师范类

前言

美术教育实习,是美术教育专业必不可少的基础课程,在实习过程中,他们在培养自身的美术教学能力的同时,还要体验实习班主任的工作,这对美术专业实习生未来处理各种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美术教育实习就是让学生从心理上完成这个角色的转变。学生需要做好教材研究、教学实践研究、班主任实践、美术教育等工作,让自己得到充分的锻炼,最终使自己会蜕变成为一名合格的美术教师。除了以上的要求,美术专业实习生还要从自身向一名合格的美术教师靠拢,要做好从学生到教师的心理转变。对美术学专业生来说,在校园里实习是一个不可多得的机会,如何有效地进行教育实习,就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了。本文的写作主要源自自身的实习经历,在实习中发现培养实习能力的重要性,所以通过本文加以阐述,希望寻求提高培养学生教育实习能力的方法。

第二章 美术教育实习的目的

实习,是在实践中检验理论知识的途径和标准,在实习中将自己所学的知识合理巧妙的运用到教育教学当中,是实习的最主要的意义。实践具有检验和提高的作用,同时,在实习过程中的实践教学必须以理论为指导。实践教学还能让美术教育实习生检验自身的理论结构,培养教育教学能力,掌握实践技能,为成为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的实用型教育人才而做准备。

在实习的理论与实践教学中,美术实习生必须始终坚持这个理念,那就是实践教学是推进美术实习生素质教育、培养美术创新人才必不可少的途径。教学过程中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是紧密联系、互相依存的。在对实践教学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以理论为基础,从学生个体出发,讲课过程中循循善诱、依次推进并逐步提高,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不断地在实习过程中学习完善对实践教学的研究。 学生在实习中提早接触未来工作的氛围,提前与社会接轨。对毫无经验的实习生来说,学校安排的校园实习就可以顺理成章的学习美术教师的基本工作技能。美术实习教师应该从理论教学和实际绘画出发,在美术实有审美能力的大众”。

基础知识是指人类长期认识自然和社会生活积累起来的带有共性和规律性的知识。技能则是在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美术教师的专业水平一般是指绘画水平,除了最基本的手上功夫外,还需要其他的专业技能。审美是美术的核心,审美能力进步与落后的本质差别会直接导致艺术情趣的高雅和低俗之分。因此,良好的审美能力可以提升自身的艺术品位,实现教育的价值,是一名合格美术教师所必须拥有的。课堂是学生获得知识的地方,好的课堂教学方式会让学生的学习质量得到大大的提高,有事半功倍的效果。相对而言,课堂上美术老师的作用要比学生要大,要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就必须从课堂教学做起。

培养美术教育实习能力的方法

美术教育专业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为目标,系统地掌握必要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艺术的艺术教师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为了更好地适应国家教育改革的发展,合格的小学艺术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既实用,又适用于专业的艺术作品的连接。在美术教育中,美术教师是一个很重要的角色,教师是一份有其专业化要求的职业,这是其他行业所无法代替的,美术教师更是如此。这种专业性岗位要求美术教师要具有最基本的教育教学能力、文化涵养能力和学科表现能力。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美术教师,实习生在实习过程中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培养自己的美术教育实习能力。

在国内,对教师知识的结构主要分为本体性知识、文化知识、实践性知识和条件性知识,这个观点为国内大多数学者所接受。随着美术改革课程的不断深入,教师面临的挑战日益增长,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体性知识是我们教师普遍要知晓的特定学科知识,例如语文、数学等,教师扎实的本体性知识是实习教学效果的保障。美术教师的专业知识是建立在广博的文化知识上的。实践性知识是美术教师的教学经验积累,受教师经历的影响,有明显的经验性。所谓“实践出真知”,在实践中才能发现和掌握规律,不断更新自己的认知,积累教学经验。条件性知识是指教师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这些知识是广大教师必须掌握的,它决定着教育效果,影响着学生的身心健康。

对一名合格的教师而言,良好的教育教学能力是至关重要的。要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首先教师要学会制定教育教学计划。其次,在课堂上,教师要善于加强与学生的对话。良好的人际交往关系是适应环境和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需要。教师的教育观察力是对学生的认知能力,良好的教育观察力是一个良好的教师必定拥有,是需要长期地观察学生才能培养出来的。

反思是人类个体或群体以自身为对象,以寻求更好的发展为目的而进行的积极思考活动。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是发现问题、完善自己、提高教学效率的关键。这就要求我们在课后能够及时记录下笔记,并对当时的情况加以分析,这样有利于我们今后面对同样的问题时能够沉着冷静,勇敢果断的处理。

(作者单位:湖南科技大学艺术学院)

篇4:大学生实习周志范文师范类

一、工科专业实习基地建设现状及分析

随着近年来市场竞争日益加剧, 企业改革转型不断地深入, 工科类专业招生规模迅速扩张, 而高校及实习单位对实习基地建设力度却未能相应提高, 使得工科类专业实习基地建设滞后, 不能满足教学需求的矛盾日益显露出来。目前, 师范类院校工科专业学生学习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实习基地基础研究不够, 专业技术方法落后、学生专业基础较差、缺乏实践教学等, 这些问题直接导致工科专业实习生实习效果不佳, 实际操作能力得不到提高。分析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首先, 在生产实习中, 带队教师为保证学生纪律与安全, 把心思主要放在让学生多接触一些先进的设备和工艺上, 而对学生实际操作指导不够;其次, 在企业生产任务和实习经费的制约下, 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很难得到独立实践的机会, 学生的指导员对学生的指导也多流于形式;再次, 在实习的过程中, 碰到的问题大多靠老师解决, 学生没有发挥主观能动性;最后, 有些学生自身的实习态度不端正, 对实习不够重视, 受种因素的制约, 使实习质量难以得到保证, 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无法得到真正的提高。因此, 师范类工科专业的实习基地建设已经成为制约工程技术人员队伍发展和提升的关键问题。

二、工科专业实习基地建设所面临的问题

1. 缺乏合理的实习基地管理办法, 实习模式单一。

很多师范类院校没有制订合理的实习基地管理办法, 实习基地的建立、使用、管理、评价没有统一的执行办法, 大大地制约了实习基地的规范化建设, 建设质量得不到提升。同时, 也缺乏对新建实习基地的鼓励机制, 使基地规模难以扩大。

2. 缺乏校、企沟通互动, 实习单位难以联系和固定。

近年来, 随着师范类高校的扩招, 学生人数不断增加, 导致很多实习单位接收不了这么多学生来实习。实习单位也因考虑到自身的商业机密、企业效益和生产安全等因素, 对接收的实习生往往疏于管理, 指导和管理不太积极, 也没有提供一线的岗位给实习生。因此, 实习生不能真正实现实际操作, 能力无法得到提升。另外, 由于企业内部自身的调整, 可能导致领导层的变动, 很多原先联系好的实习企业, 在领导调整后也难以稳定。

3. 实习经费不足, 实习基地建设工作无法正常开展。

师范类院校要建设实习基地保障学生正常实习需要资金作支撑, 只有投入相当数量的资金才能进行正常生产, 这可是一笔不小的投资。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实习成本在不断增加, 实习经费也越来越紧张。由于师范类院校考虑到其他专业设置和学生的培养, 对工科类学生经费的投入不明显不足。也正是由于资金不足, 师范类院校只能把工科类专业学生安排在学校周边企业实习, 实习的时间也越来越短, 更难以保证实习生的专业对口, 这些最终都影响到了实践教学环节的正常进行, 影响了实习质量。

三、加强工科专业实习基地建设的对策

针对师范类院校工科专业实习基地建设中的现状及实习基地建设中遭遇到的问题, 有必要进行相应的改革、采取措施, 以加强实习基地建设工作, 加强实践环节建设, 切实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

1. 整合资源, 建设校内实习基地。

师范类院校应加强工科专业学生校内实习基地的建设。不仅可以为每个工科专业学生提供实践操作训练的场所, 而且可以让他们都自己动手的机会, 使他们学到的理论知识得到应用。学校还可以整合和利用校内基地的教学资源, 通过实践教学活动项目的开发, 最大限度地利用学校教学科研资源开展实习教学。工科专业学生在校内实习既可以节省大量的外出实习经费, 又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实践操作能力。

2. 校、企合作, 加强校外实习基地建设。

校内基地的建设可以提高实践教学质量, 而校外实习基地才是学生实习的最重要的场所。师范类院校应充分利用自己的实力和影响力, 依托学校的理论、科研和信息的优势, 加强与企业的沟通、与市场结合, 按照校、企“双赢”的理念, 与企业单位一起建设校外实践教学基地, 使实践教学得到进一步提升, 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3. 加大资金投入, 建立“产研学”实习基地。

实习基地的建立和运行需要规范管理, 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各方面应完善制度体系, 制订一系列有利于校外实习的管理条例, 对实习工作的组织管理模式和校外实习基地建设的长效机制作出规定。政府给予政策的支持和帮助, 需要启动资金来扶持。这要由学校领导带头, 相关的职能部门全面负责, 配合好工科类专业的实习基地建设, 让工科专业的学生走出校园, 与公司企业开展广泛的技术合作和学术交流, 在共同合作中达成优势互补、互惠互利, 真正实现专业和市场的接轨, 建立诚信合作的“产学研”实习基地。

四、结论与建议

篇5:大学生实习周志范文师范类

关键词:师范类独立学院;教育实习;问题;对策

教育实习是师范院校着重锻炼实习生的教育实践过程,主要是实习生在带教教师的帮助下,结合自己所学的知识,运用教育教学理论,结合教学基本操作规程,开展教育实习活动。

开展教育实习活动,一方面检验了师范院校的教学质量,另一方面给了师范生一个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机会。多年以来,我校对教育实习工作格外重视,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免不了遇到坎坷,不断有问题需要解决。如何解决问题,从根本上提高实习质量,培养出与新课程改革相适应的中小学教师,是我们首先要考虑的问题。

一、当前河南省师范类独立学院教育实习中存在的问题

1.河南省师范类独立学院对教育实习重视不够

现在中国师范院校在教育学生过程中主要是教学教育理论,对实践工作重视不够,使教育实习失去平衡。教育实习的前提是要掌握教育基本理论和技能,还有实习生对教育实习的应对要及时到位。要有十足的把握,才可以把教育实习工作开展得顺利有序。同时,还要让实习生提前对自己的身份进行换位,由实习学生转变为教师。有些实习生心理素质较差,比较容易浮躁,影响教育实习效果。据有关专家介绍,师范院校毕业生在教育实习工作开始,往往会有很大的心理压力。大多数实习生在进入教育实习阶段会有很大的心理波动,影响自己水平的发挥。另外,有些师范院校教学比较保守,只在意统一实习,不在意单个实习,忽视了单个实习的优点以及仿真教学和教学见习。以上这种教育实习工作的开展没有把教育见习工作分开看待,并把这种错误的认识带到了教育实习过程中,很难提高教育实习质量。

2.河南省师范类独立学院教育实习管理缺乏多元化

教育实习具有广泛性、全面性等特点,如果要推广教育实习,离不开师范院校、实习学校和地方教育部门的共同努力,全社会都要重视起来。可是,在现在的教育实习过程中,理想和现实的差距还很大,主要是因为师范院校没有和实习学校及当地教育主管部门很好地衔接。实习学校应当为实习生提供良好的生活条件,帮助师范学院考核实习生在实习学校的一切表现,管理实习生在实习学校的一切工作。只有这样,才能提升教育实习工作质量。

3.河南省师范类独立学院教育实习指导教师和实习生角色定位的缺失

良好的教育实习是和指导教师的正确引导以及教育密不可分的,也离不开实习生自己的学习经验和能力。实习学生要在教师的帮助下,在实习过程中积累经验和方法,这样才能逐步提高自己的实习质量。高质量的实习离不开教师和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的相互合作,师生应各负其责,学生认真学习,教师认真授课,只有这样才能顺利完成实习工作。可是现代教学过程中,部分大学教师把自己定位为学生的领导者和管理者,实习单位的教师只是单纯地认为自己就是一位指导教师,而学生认为自己就是一位来实习单位学习的学生。以上教师和学生的身份定位,肯定不利于学生实习,降低了实习生的教育实习质量。

4.河南省师范类独立学院缺乏对实习生反思能力的培养

教师的反思能力是其专业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教师的反思能力是当今教育界的重要任务。可是目前研究反思型教师只局限于教师,重点也在教师,对实习生是否该具有反思能力研究不多,主要是因为部分学者认为反思型教师的研究局限于在职教师。其实,这种看法是不对的,反思主要以经验为主,灵敏的观察力和教育方法离不开反思者的经验积累。就目前来说,培养教师的反思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离不开长期教学过程中的学习和思考。可以说,反思型教师的培养不能局限于在职教师的反思和钻研,要结合教师的整个教育实践,在实习生实习之前,就要重点培养实习生的反思能力。在教育实习过程中,要逐步让学生形成反思能力,反思能力对实习生以后的工作和生活都有很大的作用。

5.河南省师范类独立学院教育实习经费不足

教育实习工作是一项持久工作,很多高等师范院校都成立了相应的教育实习机构,可是大学的招生扩大,实习费用不够,教育实习基地和社会的发展不一致,实习学校往往无法参与到高等师范院校的教育实习管理中。有些院校怕教育实习工作影响正常的教学过程和学生的升学率,不接受实习院校的实习经费,导致很多实习学生没有合适的实习基地,无法和相关的实习学校建立关系。有些自己联系实习基地的实习生被接收后,由于实习学校没有和实习生来源院校有效沟通,也没有相关的实习规定,导致了实习生教育实习质量的降低。

二、提高河南省师范类独立学院教育实习质量的对策

1.改变教育观念,提高学生认识

教育实习是一个非同一般的教育程序,是教育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教育实习阶段在师范类学生眼中是和校内学习相同的一种教育过程,它包括很多教育类型,如基本技能操作、教学见习、教育方法等,这些都属于教育实习范畴内的教学方式。教育实习可以让师范学院大学生深入社会调研我国教育现状,同时还可以让师范学院大学生通过实践来检验自己所学的知识水平,总结出师范学院应如何教学,顺应现代社会教育发展需求。

2.加强教育实习管理

要想提高教育实习的效果,必须有高质量的管理方法。可是,师范学院的教育实习专业多种多样,涵盖面广,只靠学校自己管理是很难提高教育实习水平的,应该发动和教育实习有关的单位或者个人参与到教育实习管理上来。在国外,就有教育实习方法的创新,首先是英国建立了由学校教师和实习单位、教育局为主管部门的教育实习领导机构,共同指导入职前教师的教育实习工作。在这种三位一体的管理方式当中,师范学院能引导大学生的教育观念,加强实习生的实习管理,帮助实习生解决实习中遇到的问题;实习学校则帮助师范学院考核实习生在实习学校的一切表现;主管部门也就是教育局则站在最高出发点,提供最好的交流平台,协助和领导各部门为教育实习学生提供各个方面的保障,帮助各单位解决所发生的一切问题,保证教育实习工作全面有序地进行。因此,要想使教育实习工作顺利进行,必须要各个部门密切合作、共同努力。

3.加大教育实习经费投入

各级学院都要将教育实习经费和实践教育经费列入每年经费预算,保证教育实习经费充足,有效合理地运用到教育实习过程中。师范类院校要把其院校内的教育信息和资源运用到教育实习当中,还可以建立社会关系,帮助当地社会的发展,促进经济收入增加,以解决教育实习过程中遇到的经费不足问题。不仅如此,师范学院还要申请和教育实习相关单位的经费和物力帮助,来促进教育实习的顺利进行。各院校都要把建立教育实习基地作为重中之重,使教育实习工作合理有序地进行。

4.明确指导教师和实习生的角色定位

教育实习工作的顺利进行离不开师范院校的教师、实习单位的带教教师,以及实习生在教育实习中的配合,师范院校教师要转变身份,协助实习学校带教教师和实习生解决在生活和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在教育实习过程中,带教教师是实习生的指导教师,要和蔼可亲地接受实习生来学校实习,把教育实习和教学工作放在第一位,让实习生摆正自己在教育实习工作中的位置,把实习生的多重身份发挥得淋漓尽致。

5.注重实习生反思能力的培养

在教育实习过程中,教师要培养实习生的反思能力,并让他们把这一能力融入其职业当中。带教教师培养实习生的反思能力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让实习生认真学习他人的经验。实习生的教学经验较少,需要借鉴一下别人的经验,从中提炼、吸取那些有创新意识的方法和方式。对自己实践及其他教师的教学实践经验进行反思,有助于实习生自我认识和反思能力的建立,从而成为反思型教师。第二,反思教学过程和教学方式。对实习生来讲,掌握教育实习内容和知识对教学是有很大帮助的,是任职的关键所在。第三,实习生应具有反思教学技术和教学方法。知识由陈述性知识和程序化知识两种组成。陈述性知识的获得是通过教师和书本,程序化知识是由实习生自己实践总结得出。所以在实习生的教育实习时期,实习生要掌握教学技术和教学方法的反思能力,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三、结语

教育实习是师范院校构建学校文化,提升教育水平的一项重要工作,是现代师范院校需要共同解决的课题之一。只有保证教育实习工作的质量,才可以提升师范院校的教育教学水平和办学宗旨。所以说师范院校要建立一套属于教育实习的管理制度,完善管理方法,健全教学方式,人性化管理实习生,升级改造实习基地,设立奖罚制度,吸引教育人才,逐步改善教育实习生活条件。只有这样,才能让教育实习水平和管理方式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任高举.地方综合性院校教育实习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对策[J].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13(3):22-23.

[2]郭民.教育实习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1):56-57.

[3]赵宇.高职少儿英语教育专业顶岗实习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4(12):36-39.

[4]贝为刚.农村小学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分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5(25):16-18.

篇6:师范类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与思考

教育改革之后, 高校不断扩招, 当初的精英教育模式已经转变为大众化模式。就业形势在这种情况下, 一下子变得严峻起来。人才市场, 从供不应求转变成了供大于求的形势。在这种大环境下, 师范类毕业生由于行业特殊性, 就业形势更加严峻。当然, 师范类大学生就业严峻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总起来说可以归纳为五个方面。

(1) 国家就业形势总体情况不容乐观。

在经济大发展的前提下, 20世纪末, 中国处于发展转型期。无论是从经济还是教育, 都经历了一个质的转变。一方面, 城市化进程、工业化的到来, 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 使得劳动力就业形势发生了变化。国有企业改制, 使得大批劳动力不得不面临下岗和二次就业。另一方面, 精英教育模式向大众教育模式的改变, 使得高校不断扩招, 就业形势供过于求, 大批毕业生面临毕业就失业的局面。因此, 大学生就业形势的严峻是我国就业宏观背景影响下的必然结果。

(2) 人口减少, 学校减少使得教师队伍需求减少。

长期的计划生育使得我国新生人口增长率急剧下降。加上城市化进程的发展, 很多农民子女进城, 使得教育出现不均衡局面。很多地区尤其是县城和农村中小学, 面临着招生困难, 学校难以为继的局面。有些地区, 甚至出现了大幅度的中小学撤并现象。一方面师范类大学生毕业人数不断增加, 另一方面学校不断减少, 使得教师队伍需求越来越少, 师范类毕业生就业也越来越困难。

(3) 大学生就业观念难以转变。

由于各种因素, 一直以来, 大学生对于就业期望值过高。对就业环境、待遇、福利、工作地点等过于挑剔。一些偏远地区的学校, 很多师范类毕业生不愿意去。私立学校由于工作的不稳定性, 使得很多师范类毕业生也不愿意去。另外, 报考师范类院校的学生, 一般首选职业就是教师。跨行业就职对于师范类毕业生而言是一个难以接受的现实。这些就业观念难以转变, 是师范类大学生就业难的另一个原因。

(4) 地方政府财政问题。

由于财政的原因, 很多地区宁可选择代课老师, 也不愿意安置师范类毕业的大学生。究其原因, 主要是地方财政困难。安置大学毕业生的财政支出要远远大于代课老师的财政支出。因而, 很多地区宁可让师范类大学生去代课, 也不愿意给予就业编制。地方财政是师范类大学生就业困难的非常重要的原因。

(5) 师范类院校就业指导存在问题。

就目前来看, 高等教育师范类与非师范类大学生的就业指导教育存在着相似的问题。首先就业指导教师队伍参差不齐, 缺乏具备专业素养的就业指导教师, 无法给予学生全面的就业指导信息。其次, 就业指导的时间不够全面, 很多院校仅从大四才开始进行就业指导教育, 一年的时间里, 对学生给予的指导是非常有限的。最后, 就业指导内容不够全面也是一个方面, 很多院校仅从就业信息方面给予学生帮助和指导, 但对于学生的就业心理和就业技巧关注度不够。

2 当前师范类毕业生人才素质状况

根据用人单位的反馈, 以及长期的跟踪, 我们发现, 很多用人单位反映, 扩招后的师范类毕业生无论是从专业技能还是从心态品质上均有所下降。

(1) 专业技能素质不尽如人意。

用人单位反映, 近些年师范类毕业生从板书和备课笔记等方面来看, 不尽如人意。很多师范类毕业生硬笔书法、粉笔字等均不过关。尽管近年来电化教育发展迅猛, 课件已经成为了中小学教育中必不可少的手段, 但板书以及粉笔字等依然是当前中小学中不可或缺的内容和形式。很多师范类毕业生基本功差, 粉笔字和课件制作水平差强人意。

(2) 职业道德缺失。

部分毕业生对于穿着打扮过于追逐新潮和时尚, 缺乏作为教师应有的稳重和端庄。除此之外, 备课敷衍了事, 工作状态难以安心专注等。这些问题是用人单位普遍反映的问题。

(3) 价值观多元化。

大学生价值观是目前饱受争议的一个话题。科技信息发展迅猛, 各种资讯充斥着大学生的眼球, 再加上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强, 使得大学生的价值观是非常多元化的。对于社会和工作的人事, 趋于复杂化。这种多元化的价值观, 在用人单位看来既是优点又是缺点。所谓优点, 指的是创新能力和学习能力优秀。缺点指的是, 在管理上遇到难度, 多元化、复杂化的价值观念, 使得很多刚毕业的大学生难以管理。

3 师范类大学生就业思考与建议

影响师范类大学生就业的因素有很多, 但归纳起来不外乎三点, 一是大学生自身的原因, 这部分原因包括大学生就业心理和自身专业素质。二是社会需求问题。社会需求度低, 使得大学生就业趋于困难。三是高校就业指导相关培训无法到位, 给予不了学生正确系统性的帮助和建议。因此, 针对这些问题, 需要高校和学生共同面对, 共同解决制约就业的各种症结。

(1) 学校方面, 实现就业指导专业化。

首先, 就业指导是一个全程化的过程, 就业指导不能仅局限于大四毕业班的学生。就业指导应该从入学新生开始, 因人而异去发展每一个学生的特长, 培养其兴趣, 让师范生从一开始就有一个明晰的人生规划和职业规划。根据职业规划有目的地进行训练和学习。其次, 培训就业指导教育工作者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 指导教师不仅要懂得心理咨询, 还要拥有人力资源管理能力、行政能力、正确的职业理念和高尚的品德操守。只有准确地了解市场需求, 了解学生心理, 才能给予学生科学的、有价值的帮助和指导。

(2) 学生方面, 注意自我素质的提高。

师范类学生具有行业特殊性, 除专业课外, 应着力于师范技能的训练, 以便将来在教育工作岗位上能够很好的适应。所谓技能训练除了包括传统意义上的“三字一话”之外, 对于教学技能也是不容忽视的。教学技能包括备课技能和多项教学手段学习能力和采用能力, 以及教师礼仪和学生心理学等, 都是需要系统掌握的。

(3) 调节就业取向, 放宽就业面。

面对形势严峻的师范类就业市场, 不妨调整就业取向, 放低就业姿态, 让自己以一个正常新人的态度进入社会, 以学习为主要目的, 先就业后择业。切忌好高骛远, 忌眼高手低。莫要盲目地选择地域, 其实有时候去基层就业也是一条不错的出路。但不管怎样选择, 都要让自己始终有一条明晰的职业规划, 有一个明确的目标。

总之, 师范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适应状况, 是目前所有应届毕业生所面临的普遍问题。由于师范类具有其行业局限性, 因此就要求大学生更加努力的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和专业技能。在学校期间充分利用高校的一切有利条件, 抓住机会充实自己, 为将来走向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除此之外, 高校也要端正态度, 建立健全专业的就业指导教师队伍, 为毕业生提供最权威, 最具有价值的就业指导和职业规划帮助。

摘要:本文从师范类毕业生就业现状以及师范类毕业生就业心理入手, 针对毕业生就业前景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师范类大学生,就业现状,压力

参考文献

[1]马恩.大学生就业难的成因及其解决的路径选择[J].中国行政管理, 2008 (11) .

[2]代婷婷.就业观:影响就业的价值因素[J].法制与社会, 2009 (12) :225.

篇7:大学生实习周志范文师范类

【关键词】大学生 体育锻炼 现状研究

一、师范类大学生体育锻炼在大学生生活中的地位以及作用和影响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水准和达到的高度,一定程度上可以从大学生的体育锻炼建设的规模和层次上折射出来。体育涌动的本质在于增强人们的体魄与展示人体的力与美。体育锻炼能带来健美的身体,端庄的仪表,矫健敏捷的身体,充满活力的形象给人以美的享受,从而产生对未来生活的向往和和追求。要想具有健康的体魄、充沛的精力、超凡的体能、潇洒的风度,就要奋发学习,刻苦锻炼,塑造良好的自身形象。大学生体育锻炼在培养学生的身体能力素质方面起到了突出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促进身体健康。2.减缓心理压力。3.实践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二、师范类大学生体育锻炼的作用和现状以其存在的问题分析

1.师范类大学生体育锻炼建设是和谐校园建设的重要突破口。(1)积极正确引导大学生开展体育锻炼活动,有利于和谐校园素质教育的实现。(2)积极正确地引导大学生体育锻炼活动,有利于师范类学院和谐校园育人氛围的形成。

2.师范类大学生体育锻炼活动的现状。经过调查发现,大学生余暇体育锻炼的主体动机是积极健康的,但是参加余暇体育锻炼的频度、强度较低,兴趣单一。发现主体运动项目以跑步、篮球、足球、羽毛球、健美操等为主。体育锻炼的目的以缓解压力为主。

3.师范类大学生体育锻炼建设中的不和谐表现和原因。(1)师范类大学生体育锻炼的建设发展和重要性缺少正确的认识,对体育锻炼活动缺少必要的指导和认识。(2)体育锻炼活动经费的不足;场地受限制;专业指导教师缺乏。(3)体育锻炼活动缺乏创新,活动形式单一。

三、解决独立学院学生社团发展过程中问题的对策

1.加大经费投入和场地设施。学生体育锻炼活动中经常出现“经费缺”“场地少”等局面,阻碍了学生体育锻炼活动的健康发展。所以,要实现培养师范类学院大学生体育锻炼兴趣,就应适当增加体育锻炼设备和设施经费的投入。一方面给予活动场地、活动条件等硬件方面一定的支持,为能正常的开展活动提供有力的保障。将大学生体育锻炼的发展归入学院的发展规划中,尽量为体育锻炼活动提供场地,解决体育锻炼活动实际困难。另一方面在体育锻炼经费上加大投入,设立专项的体育锻炼活动经费单独列支。同时积极开展体育方面的比赛活动,让更多的大学生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

2.配全配强指导教师,营造和谐的体育心理氛围,激发学生体育学习锻炼兴趣。要使学生能愉快地学习就要使课堂中教与学的过程成为一个愉快的活动过程。因此就必须在这个过程中挖掘其快乐的潜力。以前在体育教学中的准备部分不外乎慢跑、徒手操,久而久之、学生感到厌烦。我们可以采用在音乐伴奏下来完成动作,比如第二套中学生广播操《时代在召唤》、《青春的旋律》,健美操或武术,以及运用组织法的游戏,让学生在快乐中练习,达到愉快教学的目的。把握体育教学的特点及规律,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高等学校的体育教学是学生接受体育教育的最后阶段。因此说高等体育教育必须突出实用性,即在教学活动中始终以增强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养成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掌握锻炼身体的科学方法为出发点,加强学习目的性教育,讲明体育科学对人类进步、社会发展、国家建设、个人成长的作用和他们之间的有机联系,使学生产生持久的学习动力。在教学中要让学生有成就感。学生的成就感对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学习动力是一剂良药。学生在体育教学中实实在在的成就感是通过课堂学习和课外练习运动技能得到提高,其中也包括运动知识和健身知识的获得等。相反,如果在教学中忽视运动技能的提高,总是在简单重复低水平的运动技术动作,就会使学生丧失对体育学习的兴趣。学生在运动技能的学习上有成就感,就会树立体育学习的信心,同时也能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有自己赶超的目标和继续学习的动力。如能帮助所有的学生获得这种成就感,树立这样的学习信心,他们便有动力克服体育学习中的困难,获得克服生理、心理惰性后的成功感,自然而然会对体育学习产生兴趣。

总之,独立学院的学生社团建设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期间将牵涉到诸多方面的因素。随着独立学院学生工作的进一步开展,校园文化日趋繁荣,学生社团也日渐活跃,成为校园先进文化的代表。当然学生社团在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不少问题,只有不断探索解决问题的新方法、新思路,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社团健康、有序、和谐地发展!

篇8:大学生实习周志范文师范类

1.选题的依据。

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的确立以及经济利益的重新调整, 人们的生活竞争日益激烈化, 价值观念多元化, 人际关系复杂化, 加上越来越多的独生子女问题, 现实的大学生心理问题急剧增多。师范大学生, 肩负着未来教师职业所连带的巨大社会责任, 他们的个人素质显得更加重要。在新的社会形势下, 师范大学生面临着未来职业抉择的不稳定性和艰难性, 在学业和择业等方面面临着新变化、新问题和新局面, 身心承受着更大压力, 加上自身成熟程度、适应能力的局限, 不可避免地会产生种种心理问题。近年来, 众多大学生自杀现象折射出当前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堪忧。2001年4月5日, 教育部颁发了《关于加强普通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 进一步重申:“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新形势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 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是高等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2.研究的现实意义。

(1) 加强师范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必然要求。生心理素质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本身是一个综合的、立体的系统工程, 心理素质教育是其教育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 心理咨询则是其有效的教育手段和方式。如果学生缺乏积极的情感、良好的意志品质、活泼健康的性格等个性心理, 思想政治教育就缺乏深入有效的开展。大学生处在心理成熟、人格塑造的关键时期, 很多问题不是思想问题、道德问题, 而是认知问题、心理问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取得好效果, 就必须遵循教育规律, 重视学

(2) 研究大学生尤其是师范大学生心理健康是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

师范大学生将来的职业大都是从事教育事业, 基础教育质量的优劣, 取决于他们的综合素质水平, 他们的综合素质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江泽民同志指出:“一个民族的新一代没有强健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这个民族就没有力量, 就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心理素质是人才整体素质结构的基础, 是大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以及文化科学知识的前提, 是大学时期正常学习、生活基本保证。因此, 研究师范类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理论意义。几乎所有的心理学家都认为, 从青少年向成人的转变是一个相当艰巨、跌宕起伏的时期。随着市场经济的确立和利益的重新分配, 变革中产生的不良现象时刻冲击着大学生的内心世界。加上在校就读期间学习压力、人际关系压力、情感困惑、自主择业等都可能会导致大学生心理不适, 如果处理不当, 将有可能发展为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 甚至心理障碍。2000年12月12日, 中国教育报报道, 《北京高校大学生心理素质调查报告》通过对23所高校6000名大学生调查测试发现, 16.51%的学生存在中度心理问题, 有调查统计, 全国12.6万名大学生中有心理疾患的达20.23%。①从各高校内部近年的调查统计看, 大学生心理障碍的发生率高达25%左右, 并呈上升趋势。

(3) 研究大学生心理健康为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和心理支持。

大学生在生理发育逐步成熟, 但心理成熟度相对偏低。国内外的研究都表明, 大学生是心理障碍和心理异常的高发人群。大学生作为青年期的一个重要发展阶段, 有其共同的心理特点。但年级的差异, 学业阶段的不同、面临的主要矛盾的差异等等, 必然会对他们的心理产生差异性的影响, 从而使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存在年级特点和差异, 国内外的比较研究也都表明了这一点。因此, 我们不可以忽视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年级差异。教育者可以从大学生心理健康年级特点及其产生的原因入手, 有针对性地进行思想教育和心理教育相结合, 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加科学有效。

(4) 研究师范大学生心理健康为高师教育、教学改革提供心理依据。

国内的一些研究表明:大学生年级不同, 在个性特征上也有各自特点。相对而言, 低年级大学生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思维较敏捷、行事积极主动, 人际交往广泛, 情绪不稳定, 心理趋向保守;高年级大学生自制能力增强、专业能力增强、思维更加富有理性、人际交往水平提高, 但自信心、自我决断能力明显下降。这一现象说明, 我们的高等教育模式对大学生的个性发展起的作用既有有利的方面, 又有不利的方面。通过对目前师范类各个年级大学生的个性特点和成因的比较研究, 特别是对心理健康教育在大学生个性形成中的作用的研究, 可以为我国高师教育、教学的改革提供心理依据。

二、研究方法

1.测试。

青岛某大学师范学院在校大学生2044人, 其中2002级在校学生共661人, 从17个教学班中取样12个教学班共499人进行了心理测试, 取样率为75.5%, 测试结果具有一定代表性。2003级在校学生共684人, 从16个教学班中取样12个教学班共511人进行了心理测试, 取样率为74.7%, 测试结果具有一定代表性。2004级在校学生共684人, 从16个教学班中取样12个教学班共511人进行了心理测试, 取样率为74.7%, 测试结果具有一定代表性。2005级在校学生共655人, 从15个教学班中取样12个教学班共523人进行了心理测试, 取样率为79.5%, 测试结果具有一定代表性。

2.调查工具。

采用UPI量表和SCL-90症状自评量表。

UPI (university personality inventory) 译为“大学生人格问卷”。该量表具有项目适中、覆盖面广、使用性强、筛选结果明显等特点, 在我国高校中得到广泛的使用。

SCL-90 (The self-report symptom inventory) 译为“症状自评量表”。是当前应用较广泛的一种心理症状自评量表。采用版本由Derogatis编制于1974年, 本测量采用王征宇的中译文本。②

3.研究程序。

2005年11月——2006年1月对我校师范类学生分年级按照班级进行了UPI量表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抽样测试以及问卷调查。以系为单位, 整群抽样。实施测试前对测试员进行专门培训, 然后在统一时间指导被调查者真实填写, 现场回收问卷, 为保护个人隐私, 采用无记名形式, 整个过程严格依照标准化程序进行, 科学严谨地操作。测试数据采用SPSS10.0软件包进行统计处理。

4.结果与分析。

(1) 利用UPI量表测试分析结果如下:

由表1分析可以看出, A类标准 (严重心理问题) 、B类标准 (有某种心理问题) 、C类标准 (没有心理问题) 学生所占的比例分别为9.4%、39.4%、51.2%。有中度心理问题的比例高于潘书波2002年对辽宁省14所师范院校11.46%的调查报道。③足以表明该校师范类学生从总体上讲, 心理问题是比较突出的。一年级和二年级相比较, A类学生增加3.6%, B类学生增加了0.4%, C类学生减少了4%;一年级和三年级相比较, A类学生增加4.37%, B类学生减少了0.13%, C类学生减少了4.24%;一年级和四年级相比较, A类学生增加5.74%, B类学生增加了6.13%, C类学生减少了7.03%;二年级和三年级相比较, A类学生增加0.77%, B类学生减少了0.53%, C类学生减少了0.24%;二年级和四年级对比, A类学生增加2.14%, B类学生增加了5.73%, C类学生减少了7.87%;三年级和四年级对比, A类学生增加1.37%, B类学生增加了6.26%, C类学生减少了7.63%;从此数据看, 师范类大学生一年级心理健康状况最差, A类学生检出率最高, 其次是二年级、三年级, 四年级心理健康状况相对最好。这与“当代大学生社会心理问题及其对策研究”课题组对全国六大区15省47所各类学校各年级的3500名学生的心理调查数据显示的结果不完全一致。

UPI量表中包含了四条比较关键的条目, 我们专门将其挑拣出来进行统计, 详细列出了各类症状的学生各年级所占比例, 以便有针对性地开展帮扶工作。

关键条目应答率是筛选心理问题的重要依据。从表2可以看出, 一年级学生的应答率基本上都高于其他年级学生, 这说明大学生在入学时就存在着心理困惑, 这和表1的分析结果基本一致。

师范类大学生每年生源结构发生着变化, 女生越来越多。根据这种现象, 我们特意把一年级参与测验的学生也进行了性别显著性检验。表3显示一年级参与测验的男女学生在0.001水平上存在极其显著性的差异。女大学生的总分平均值显著高于男大学生的总分平均值, 也就是说, 男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好于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这与国外报道的结果一致。这个结果也说明了一年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最差与女同学多有关联。

(2) 利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测试结果分析如下:

通过表4、表5我们可以看出师范学生各症状因子的均值都高于全国常模, 说明师范类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全国常模。④但是全国常模制定已久且各研究对象、时间、方法、操作过程不尽相同, ⑤因此我们应客观地看待这次测验的结果。分析如下:一、二年级相比较, 一年级学生SCL-90各症状因子均值、标准差高于二年级, 其中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敌对和焦虑有显著的差异 (P0.05, 0.01下同) , 强迫症状、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则无显著差异。一、三年级相比, 除焦虑因子外, 一年级学生SCL-90各症状因子均值、标准差都高于三年级, 并且差异非常显著。一、四年级相比较, 一年级学生SCL-90各症状因子均值、标准差都高于四年级学生, 其中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都有显著的差异, 其余各因子无显著差异。二、三年级学生相比, 除躯体化、焦虑以外, 一年级学生SCL-90各症状因子均值都高于三年级学生, 其中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恐怖、精神病性都有非常显著的差异, 躯体化、敌对、偏执无显著差异。二、四年级学生对比, 除躯体化以外, 二年级学生SCL-90各症状因子均值、标准差都高于四年级学生, 其中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呈非常显著差异, 敌对、躯体化、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均无显著差异。三、四年级学生对比, 除焦虑因子有显著差异外, 三、四年级学生SCL-90各症状因子均值、标准差均无显著差异。三年级学生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等症状因子均值高于四年级学生, 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症状因子均值低于四年级, 两者在总体上大体趋于平衡。比较结果还显示, 一年级与三年级焦虑均分高于二年级, 这与国内的有关报道一致。⑥

从SCL-90各症状因子数据统计分析来看, 师范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明显存在着年级差异, 测验数据说明一年级学生心理状况最差, 其次是二年级, 三四年级学生心理健康相对好些, 和UPI量表测试分析结果一致, 这与许多调查结果具有一致性。⑦⑧

摘要:师范大学生肩负着未来教师职业所连带的巨大社会责任, 在新的社会形势下, 他们面临着未来职业抉择的不稳定性和艰难性, 在学业和择业等方面面临着新变化、新问题和新局面, 身心承受着更大压力, 加上自身成熟程度、适应能力的局限, 不可避免会产生种种心理问题。因此, 研究师范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是我们高校教育工作者面临的新课题。

关键词:师范大学生,心理健康,年级差异

注释

1王蓓, 戴梅竞.浅谈心理健康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重要性[J].中国学校卫生, 1999 (6)

2王征宇.症状自评量表 (SCL-90) [J].上海精神医学, 1994 (2)

3潘书波.师范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结果分析[J].体育与科学, 2002.23卷

4金华.中国正常人SCL-90评定结果的初步分析[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1986 (5)

5王建中.大学生心理问题评定及筛选研究[J].桑志芹.迈向21世纪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M], 1999

6张海钟.师专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健康心理学, 1996 (4)

7王晋臣, 王永杰等.不同类型学校大学生SCL-90测试分析[J].中国卫生学校, 1999 (1)

上一篇:近三年工作表现证明下一篇:小学二年级数学教师上学期个人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