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产业特色乡村

2024-05-13

文化产业特色乡村(精选十篇)

文化产业特色乡村 篇1

1 文献回顾

根植于广大农村地区的特色文化产业,其发展相对于由政府主导的城市文化产业具有不同的路径和特色,因而更具研究价值。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国外学者们开始关注农村地区文化产业影响因素的研究,经历了外在影响因素、内在影响因素、内外因素共同作用三个阶段。外在影响因素的观点主要是从农村区域以外的因素出发,考虑将城市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的成功模式、路径等移植到农村文化产业中来;内在影响因素则从内部视角出发,考虑农村地区的区位差异、资源禀赋、交通条件等方面;内外因素共同影响视角则综合了上述两种观点,认为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国内学者对农村文化产业的研究主要是从对专业村镇的研究中逐渐发展而来。在研究的早期阶段,学者们主要关注的是制造业专业村镇的形成和发展机制,涉及的影响因素包括乡村内部和外部等多个方面。内部因素主要是资源禀赋优势(如资金、技术、基础设施等)以及具有企业家精神的乡村能人。李裕瑞等(2012)认为村域发展受到内源性因素和外源性因素的共同影响,并且指出村民是村域发展的主体,能人是村域发展的核心因素。李小建等(2012)也认为,在传统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的农区,是否拥有企业家精神的农户决定着专业村的有无。随着研究的深入和现实的发展,一些学者开始关注农村文化产业。姜长宝(2010)认为农村文化产业具有脆弱性、区域特色的显著性、快速成长性、发展阶段递进性、产业结构的相对稳定及演进性等特质。李学鑫等(2014)认为,传统农区特色文化产业乡镇的形成与发展,受到乡村历史和文化资源利用、地方专家和社会资本参与、地方与外部有效连结三种因素的影响。

2 河南省文化产业特色乡村发展现状

2007年河南省文化厅在全省开展了“首届河南省特色文化产业村、镇(乡)”评选命名活动,经过各市推荐、初步筛选、网上投票、实地考察、专家评审等程序,共有26个村、19个乡镇获得了“首届河南省特色文化产业村、镇(乡)”的荣誉称号。2011年河南省又命名了15个乡(镇)、15个村为第二批“河南省文化产业特色乡村”。目前共有75个村、乡(镇)被命名为“河南省文化产业特色乡村”。

横向来看,河南省文化产业特色乡村在业态类型、产业规模、从业人员等方面具备了一定的实力。在目前的75个文化产业特色乡村中,半数以上的村镇年产值超过1000万元,其中有9个特色文化产业村镇的年产值在1亿元以上,个别村镇如镇平县石佛寺镇的玉文化产业年产值更是达到数十亿元。文化产业特色乡村吸纳了大量的当地以及周边区域的农民就业,扩展了农民的就业渠道。尽管目前就业人员的学历层次普遍不高,但在技能型人才方面,已经拥有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演员等人才。文化产业特色乡村的业态类型,主要有民间工艺美术、文化旅游、艺术表演、文化用品制作等,其中民间工艺美术、艺术表演较多。

纵向来看,河南省文化产业特色乡村的产业集聚优势已经初步形成。部分文化产业特色乡村如镇平县石佛寺镇玉文化产业、民权县王公庄村的农民画产业等已经形成明显的产业集聚态势,涵盖了原材料供应、产品生产加工、市场销售、人员培训等多个产业环节,使得文化产业的影响力和辐射力不断增强。

3 河南省文化产业特色乡村产业集聚的影响因素

3.1 资源

(1)特色文化资源。特色文化资源是文化产业特色乡村产业发展和集聚的基础。河南是文化大省,是华夏历史文明的发源地和重要传承区,区域特色文化也具有鲜明的特征。从特色文化资源的类型上来看,支撑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的特色文化资源可以分为有形文化资源和无形文化资源。有形文化资源是指某一区域内独具特色的物质文化资源,这些资源为该区域文化产业特色乡村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发展基础。在河南省文化产业特色乡村中,焦作市博爱县月山镇的竹林资源和开封市兰考县的泡桐资源都属于典型的物质文化资源。月山镇正是利用丰富的竹林资源,大力发展竹编产业,形成了创意竹编、柳编生产基地,年产值8000多万元。兰考县堌阳镇则是在优质泡桐木材资源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中国乐器之乡”,在该镇有30多家专业的乐器制造企业,生产的古筝、琵琶、古琴等乐器已成为中央音乐学院等高校和机构的专业演奏器具,并且远销中国台湾、美国、日本等地区和国家,年创产值上亿元。无形文化资源是指某一区域内长期积淀形成的与域外文化具有明显区别的非物质文化资源,包括历史文化、商誉、技艺等,这些资源在不断地传承与发展中,为该区域文化产业特色乡村的集聚提供了基础。镇平县石佛寺镇并不产玉,却吸引了来自辽宁、新疆、安徽等全国各地的客商到此进行玉雕产品交易,形成了玛瑙、翡翠、和田玉等多个专业交易市场,具备了玉料买卖、玉器加工、产品包装、玉雕人才培养、玉文化传承的完整现代产业价值链条,造就了闻名全国的“无中生有”现象,正是由于当地玉文化和商誉的作用。

(2)人才资源。在人类历史发展的过程中,人才始终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载体。在河南省文化产业特色乡村产业发展和集聚的过程中,人才也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这些人才可以分为能人和技能型人才两类。能人是指农村中具有企业家精神的农民,具有创业意识和一定的个人禀赋,他们相对于普通农民来说,在兴趣爱好、认知能力、学习能力等方面具有较高的禀赋,并且有着改变自身命运的强烈愿望和闯出一片天地的创业意识。在民权县王公庄村和宝丰县魔术演艺产业的早期发展过程中,能人的带领作用非常明显。民权县王公庄村之所以被誉为“中国画虎第一村”,正是由于王培双、肖彦卿两位具有绘画爱好和创业意识的领头人的带领,才形成了如今年产值近亿元的农民画产业,并且带动周边县市3000多人实现了就业。而宝丰魔术之所以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得到迅速发展,也与徐海水、刘文、徐召遂、毛玉山等一批具有家族技艺传承又具有钻研精神的带头人密不可分。另一类是为数众多的技能型人才,他们秉承了农区人民朴实的作风,尽管在从事某项技艺之前可能更多是出于生计考虑,但是一旦成为“手艺人”的一员,便兢兢业业、力求完美。并且,由于文化产业特色乡村在产业发展空间上的特殊性,即以农民世代生活的广大农村为产业集聚区,使得这些手艺人可以对工作和农活进行兼顾,客观上使广大农区成为文化产业特色乡村发展的“人才蓄水池”。

(3)社会支持资源。社会支持资源是指在文化产业特色乡村发展和集聚的过程中,为其规模的发展壮大提供支持的各种社会资源。社会支持资源涉及产业发展的方方面面,主要包括政府支持、文化资源声誉等。政府支持包括政策引导、产业集聚区规划、文化资源挖掘等方面。镇平县为将玉文化产业做大做强,于2005年在全国首次设立了玉雕管理局,2012年又在此基础上设立了镇平县玉文化改革发展试验区管理委员会,规划建设了石佛寺玉雕湾玉器交易市场、国际玉城、中华玉文化博物馆等项目。积极宣传推广玉文化,镇平县电视台开辟了宣传玉文化产业的“玉乡频道”,建立了中华玉都网站,连续成功举办十三届“中国南阳国际玉雕节”。在玉雕人才培养方面,镇平县政府投资3000多万元兴建了以培养玉雕人才为主体的工艺美术中等专业学校,并与南阳师范学院开展联合办学;同时,大力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学校,开展玉雕人才培训。文化资源声誉是指由于文化资源本身的魅力或者产业集群的优势,而在行业内以及社会公众心目中形成的良好形象和口碑。声誉机制的作用会使人们的原有认知叠加和扩大,进而形成累积效应。

3.2 能力

3.2.1 吸收能力

(1)集群内部知识的传播和学习。对文化产业特色乡村来说,其内部隐性知识的积累和传播,是特色文化内容和产品发展的基础。第一,中国文化中对亲情、乡情、邻里情的尊崇,使得农村特色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的隐性知识传播与现代企业中的途径明显不同。许多文化产业特色乡村的从业者在创业之初,企业或者作坊的主要成员都是叔伯、兄弟、关系紧密的邻居等。这种以感情为主要联系纽带并带有师徒关系的合作方式,使得技艺能人的隐性知识得到更有效的传播。而学习者一旦学成,往往会自立门户,自己则成为知识传播者。第二,集群内部不同企业之间的知识传播。隐性知识最终会通过“社会化”方式体现在产品中,这些产品在交易的过程中,很快就会被同行发现其中的“诀窍”或者创新之处,甚至某些生产工艺或者表演技法“一看就知道怎么回事儿”。而且,由于受到企业发展规模和风险承受能力的限制,一些生产工艺或者表演方式的创意可能存在一定的风险,这也迫使关系亲密的从业者主动进行知识交流。第三,北方农村普遍有串门、串饭场的习惯,许多看似“秘密”的知识会在闲谈、私下通道中快速传播,并很快成为公开的“秘密”。镇平县石佛寺镇的玉雕技艺、宝丰县赵庄镇的魔术表演技法等,其提升都受到此种方式的影响。

(2)集群外部知识的获取和学习。集群外部知识对提升集群创新能力,增强集群内部企业竞争力有重要作用。尽管在农村文化产业的从业者们由于亲情、乡情、邻里情的影响,保持着相对紧密的关系,但这并不意味各个企业之间没有竞争。而要想在竞争中保持一定的领先地位,除了从业者个人的能力和技艺之外,外部知识的获取和应用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外部知识的获取主要有外部人员带入和流动交易过程中的学习。

外部人员带入是指集群外部人员将外部的先进知识带入到集群内部,使集群内部人员认识到现有资源禀赋的价值或者现有技艺的不足之处,从而进行资源利用或者技能提升。为了增强农村文化产业集群的发展实力,提升从业人员的技能水平,许多文化产业集群所在地政府在推出各种支持政策的基础上,牵头组织邀请外地专家学者前来讲学授课,开阔本地从业者的视野,促进他们技能的提升。镇平县每年都会以政府名义邀请玉雕和美术行业的知名人士,如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玉石雕刻大师等,对全县玉雕从业人员进行培训,使他们掌握最新的行业发展理念、创意设计以及雕琢技法等。该县还与南阳师范学院联合建立了玉雕职业技术学院,在实现玉雕人才的培养规模化的同时,也更加有效地利用了外部智力资源。

流动交易过程中的学习,是指集群内部人员在“走出去”的过程中,通过与外部人员的互动,获取相关技能和信息。宝丰县赵庄乡的许多魔术表演团体,在到全国各地演出的过程中,虚心邀请业界名人进行指导,例如宝丰百花艺术团团长毛新强就曾利用在沈阳的演出的机会,拜全国著名魔术师陶喜九为师,并得其真传。石佛寺的许多玉雕艺人也会在北京、广州、南京等珠宝玉器市场进行玉雕产品买卖的过程中,学习杭州、苏州等地玉雕艺人的玉雕技法和创作手法,以提升本地玉雕产品的工艺水平。这些方式的主要成果是以模仿创新的方式进行展现,为集群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基础。

3.2.2 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在产业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推动和引领作用,文化产业的发展同样离不开创新。对农村文化产业而言,其创新能力的提升和发展与城市文化产业的创新能力的提升路径具有一定的差异。文化产业特色乡村由于资金投入不足、从业者风险承担能力较弱、信息传递不畅通等,其创新能力的提升往往较为缓慢,在产业发展的早期主要以模仿创新为主,表现为产品的升级或者表演形式的丰富;在产业集聚的后期原发性创新逐渐增多。模仿创新更多的是量上的积累,原发性创新则为农村文化产业集聚带来声誉,吸引更多的内外部资源向产业内部集中。镇平县石佛寺镇的玉雕工艺在经历了早期的模仿创新后,近年来开始将现代绘画艺术和西方文化注入产业设计制作过程中,在田园山子雕、黑白人物雕、生态俏色雕等领域不断创作出立意新奇、风格独特的产品,引领了全国玉雕的发展方向,也为镇平玉雕增加了声誉。

3.2.3 自组织能力

自组织能力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一种典型能力,是指在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产业部门自我发展的能力。这种能力使得产业发展无须外界指令而能够自行组织、自行创生、自行演化,能够自主地从无序走向有序,形成有结构的系统。河南省文化产业特色乡村在产业发展和集聚过程中的自组织能力,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产业发展早期创始人之间的协作发展。在产业发展的初期,由于原材料价格昂贵、外部环境不稳定、市场风险等因素的影响,很多企业的创始人在从事文化产业的过程中,自发合作,共同应对,以减少损失和规避风险。镇平玉雕艺人在生产过程中,面对的一个主要问题是对玉石原料即“原石”的价值评估问题,原石在形成过程中,由于自然环境、矿物元素分布和密度等的影响,仅从外观很难判断其价值,而一旦切开,则其价值会根据成色的差异而变化,所以要想降低成本,获取高额利润,就要凭借经验对原石进行估价,也就是行业中常说的“赌石”。在这种情况下,往往会是几个玉雕艺人合伙出资购买原石,共同承担可能的收益和风险。另一方面,是某一文化产业特色乡村的产业部门的内部自组织。同一产业中不同部门之间为了避免竞争,同时为了获取更多的市场,形成多个产品种类的以行政村为单元的生产体系。镇平石佛寺玉文化产业在发展初期,就形成了多个生产不同种类玉雕产品的行政村,如玉雕产品加工方面,苏寨村以手球为主,罗营村以挂件为主,榆树庄村以手镯为主,大仵营村和小仵营村以玉白菜和花鸟题材为主;在玉雕产品销售方面,则形成了榆树庄市场、石佛寺玉雕湾市场等,形成了产品创意、玉料交易、玉雕产品加工、包装材料制作、玉雕产品销售的产业链条,使得玉文化产业集群的能力不断增强。

3.3 机会

3.3.1 政策机遇

文化产业特色乡村产业的发展和集聚,与政府提供的政策机会密不可分。一是国家整体层面的政策机会。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开放基本国策的实施,使得以个体经济为代表的非公有制经济迅速发展起来。许多地区的特色文化产业也正是在这一时期,开始发端和重整。宝丰县赵庄乡的魔术表演、镇平县石佛寺镇的玉雕,都是从这一时期开始重现生机。以镇平县石佛寺镇为例,1978年以后,很多玉雕技师从国营和集体玉雕工厂离职,自己创办玉器加工企业。很多日后对镇平玉雕影响深远的大师级人物如仵应汶、仵海洲、魏玉中等,都是从这一时期开始起步。宝丰县赵庄乡的魔术演艺团体也在政策开放后开始走向全国各地,从而得到发展壮大。二是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机遇。从国家层面来看,2000年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文化产业”概念,2008年颁布《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标志着中央把发展文化产业提升为国家战略,此后各级政府都将文化产业发展纳入经济发展规划之中,出台了许多支持性的政策。河南省委省政府提出了“文化强省”战略,制订了《河南省建设文化强省规划纲要(2005-2020年)》、《河南省文化产业发展战略重点方案》(2013年)等战略规划,并在2009年和2012年评选了两届文化产业特色村(镇),共评出特色文化产业乡村(镇)75个,同时在全省范围内建立了8个特色文化产业实验区,极大地促进了文化产业特色乡村的发展。

3.3.2 市场机会

市场对文化创意产品的需求,对我国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起着重要的拉动作用。文化创意产品只有符合市场需要,才能够促进文化创意企业的发展壮大。从市场需求的规模上来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的物质生活水平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随之而来的是对文化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以镇平县石佛寺镇玉雕产业为例,中国人自古就有赏玉、佩玉的文化传统,玉石还被赋予品性高洁、镇妖祛邪等寓意,如“君子温润如玉”就是指人的品行端正,《红楼梦》中贾宝玉一出生便“口中含玉”以示与众人不同。因此,随着人们收入的增加,玉器如翡翠挂件、手镯、佛像等在市场上大受追捧,市场需求不断攀升。加之收藏市场的兴起,玉雕产品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另一方面,市场需求的不断升级也是河南省文化产业特色乡村产业发展壮大的重要推手。消费者对文化产品的规格、质量、形式、包装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得原来一家一户“单打独斗”方式生产出来的产品或者琢磨出来的表演形式不再受到市场的青睐,进而要求文化产品的生产者在合理分工的基础上注重生产协作,从而为产业的集聚提供了客观基础。一些生产者开始主动向靠近市场的区域集中,以便及时获知市场上最新的产品需求信息。

3.3.3 历史偶然性因素

美国经济学家克鲁格曼在研究制造业区位集聚现象时,指出历史偶然因素起着十分重要作用。对文化产业特色乡村来说,偶然因素在其产业集聚的过程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区域发展的专业化方向。如果说镇平玉文化产业、宝丰魔术产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传统影响,这些地区的人们很早就有从事玉石雕刻或者表演的传统,而兰考县堌阳镇民族乐器产业的发展,则完全是历史偶然因素的影响。作为兰考民族乐器产业的最早创业者,戴士永从一位桐木板材加工企业的厂长转向乐器制作,究其原因,是他听闻兰考泡桐板是优良的乐器制作材料,而兰考泡桐板作为乐器制作材料的价值发掘,则是源于上海民族乐器一厂的琵琶制作大师韩富生出差兰考期间,他在农家做客时听到桐木风箱声音的一次偶然经历。正是这次“偶遇”,拉开了兰考民族乐器产业的序幕。

4 结语

文化产业特色乡村的发展本质是农村产业提质升级的产物,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河南省特色文化资源底蕴丰富,文化产业特色乡村的产业集聚呈现蓬勃的发展态势。本文从产业集聚的动因出发,从资源、能力、机会三个方面对影响河南省文化产业特色乡村产业集聚的因素进行梳理,得出以下研究结论:一是农村地区的特色文化资源、人才资源以及政府支持等禀赋优势是文化产业特色乡村发展的基础,也是其产业集聚的重要先决条件;二是文化产业特色乡村发展过程中的吸收能力、创新能力和自组织能力是产业由发展到集聚、再由集聚到壮大的内在决定性因素,决定了其产业集聚的规模和成效;三是改革开放和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机遇、市场需求提升带来的消费机遇以及历史偶然因素等机会对文化产业特色乡村的产业集聚起到非常大的拉动作用。河南省在推动文化产业特色乡村的产业集聚过程中,要让资源、能力和机会形成有效的耦合机制,从而实现更高层次的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姜长宝.农村文化产业发展态势分析[J].宏观经济研究,2010(2).

[2]李学鑫,田广增.选择性环境、能力与农区特色文化产业集群的演化——以宝丰县赵庄乡魔术产业集群为例[J].人文地理,2011(3).

[3]李学鑫,李俊民,苗长虹,等.中国农区特色文化产业乡镇形成机制研究——以民族乐器之乡堌阳镇为例[J].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3).

[4]李小建,葛震远,乔家君.偶然因素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以河南虞城县稍岗乡为例[J].人文地理,2000(6).

[5]白丹丹,乔家君.服务型专业村的形成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以河南省王公庄为例[J].经济地理,2015(03).

[6]李裕瑞,刘彦随,龙花楼.黄淮海典型地区村域转型发展的特征与机理[J].地理学报,2012(06).

文化产业特色乡村 篇2

一、我旗乡村产业发展情况

近年来,旗委、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和盟委行署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决策部署,深入推进农业农村改革,培育优势特色产业,实施精准产业扶贫,着力转变发展方式,积极推进了乡村产业发展。

(一)工作机制逐步完善。成立了扎赉特旗推进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下设产业振兴推进组,统筹指导乡村产业发展。围绕“两米、两牛、两糖”产业,出台了《扎赉特旗加快安格斯牛产业发展的扶持办法(试行)》、《扎赉特旗家畜改良补贴暂行办法》等一系列文件,进一步明确乡村优势特色产业发展方向、生产管理和保障措施,为扎实推进乡村产业振兴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组织保障。

(二)转型升级成效显著。通过整合资源,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179万亩,实现灌排设施配套,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加快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区级示范家庭农场5家、区级以上农民合作社示范社7家,其中五道河子农牧专业合作社和绰勒银珠水稻专业合作社被认定为国家级示范社。实施农业科技兴农行动,建设1个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3个旗级和15个基层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推广农牧业适用技术35项,其中覆膜水稻旱作技术示范田亩产达500公斤以上,大豆大垄密植浅埋滴灌技术示范田亩产达309.3公斤,创东北地区大豆实测亩产新高。

(三)产业优势日益凸显。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发展“两袋米、两头牛、两盒糖和全域旅游”产业。全旗种植玉米350万亩、水稻90万亩(旱作水稻12万亩)、甜菜甜叶菊20万亩、中草药5万亩、青贮20万亩,粮食产量达到43.5亿斤;

发展肉牛标准化规模场88家、肉羊标准化规模场377家、生猪标准化规模场37家。2019牧业,家畜存栏总数达290万头只。全力打造农旅休闲体验区,围绕10万亩“千亩花海、万亩稻浪”融合景观,建设30公里自行车赛道环线,促进了乡村旅游、休闲农业、采摘农业和观光农业游客接待逐年增加。好力保镇五道河子村荣获了“中国最美休闲乡村”称号。

(四)品牌战略应运而生。积极培育品质优良、特色鲜明的区域公用品牌,创新“我在扎赉特有一亩田”私人订制认领农业。成立扎赉特大米行业协会,制定了产业质量执行标准,出台了品牌建设政策措施,注册了“扎赉特味稻”和“岭南稻花源”两枚商标,打造了“兴安盟大米·扎赉特味稻”系列公共区域品牌。蒙源、绰勒银珠、极北香稻3个品牌大米,被选定为2020年第十四届全国冬运会指定用米。同时扎赉特大米、扎赉特木耳、扎赉特中草药等8个产品得到地理标志认证,逐步规范了扎赉特区域品牌。

二、存在问题

近年来,尽管我旗在产业发展上作出了很多的努力,但受诸多因素影响,还存在许多短板和不足。一是农牧基础设施薄弱。全旗真正的高效节水农田仅50余万亩,占全旗耕地面积的1/10。标准化棚圈建设滞后,大部分农牧户始终没有摆脱传统、粗放经营的现状。二是发展模式相对简单。全旗农作物播种面积575万亩,其中传统的玉米种植比例达60%以上,粮经饲比例8:1.6:0.4,结构不尽合理。三是服务三农人才匮乏。缺少人才引进激励机制,基层农技队伍和实用人才不足,缺乏引领新技术“尖兵”团队。四是创新驱动力量不足。新型田园综合体、电商等新业态刚刚起步,新型经营主体创新能力有限,一二三产业融合度不高。

三、推进2020年乡村产业振兴的几点建议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产业振兴是重中之重。我们必须立足实际、完善政策、补齐短板,努力为乡村产业振兴创造良好的条件。

(一)做强主导产业,提升乡村振兴的支撑力。突出围绕“两袋米、两头牛、两盒糖和乡村旅游”,构建绿色产业体系。“两米”方面:大米产业要进一步扩面提质。在保证种植90万亩以上水稻面积的基础上,通过发展中高端品质大米,占领中高端市场,服务中高端人群,创新产业发展模式,从“卖米”向“卖地”转变,达到“一水两用”“四稻共生”“一地多卖”的绿色产业引领效应,不断提升扎赉特大米的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玉米产业要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条。依托300万亩玉米资源,引进玉米饲料或淀粉深加工企业,提高玉米加工转化能力;

引进知名种业集团建设优质玉米种植基地,扩大鲜食玉米、腊质玉米面积;

实施“粮改饲”发展草食畜牧业试点项目,推进粮食、经济作物二元结构向粮食、经济、饲料作物三元结构转变。“两牛”方面:肉牛产业要进一步发展壮大。继续扶持安格斯牛产业,培大、引强标准化养殖企业,争取2020年肉牛存栏达24万头,其中安格斯牛存栏4万头。加快推进天牧臻屠宰加工项目,推进肉牛产业化进程。奶牛产业要进一步扶持培育。实施奶牛中小养殖场改造提升项目,增加奶牛存栏量,并积极与伊利等奶业集团对接,以龙头企业带动奶牛基地发展。“两糖”方面:进一步扩大甜菜、甜叶菊种植基地面积,落实《扎赉特旗扶持甜菜产业实施方案》,发展“两甜”基地20万亩。在抓好主导产业发展的同时,我们要积极探索产业跨界,推动三次产业融合发展,通过文化、旅游、农业的创新创造,全力打造农旅融合示范基地,力争达到“双万”目标。

(二)做大项目载体,提升乡村产业的聚合力。依托农牧业重点项目,逐步完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一是推动高效节水示范区建设。联合国家和区盟旗四级农技推广部门,推广浅埋滴灌、膜下滴灌技术为代表的高效节水农业技术,积极创立旱稻、玉米、大豆、甜菜、甜叶菊的高效节水示范区,推动建设节水农业示范旗。二是创建区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以新林为中心、九禾农业为核心龙头企业,创建集“北药”种植、研发、加工、仓储、交易、文旅等融合发展的产业园区,带动北部乡镇发展中草药种植。三是大力实施合作共赢项目。推进校地协作共建试验站,建设玉米、水稻、甜菜、甜叶菊、肉牛等5个产业示范基地。推动牧原生猪企业建设规模生猪养殖场,鼓励新兴牧业采取“联养”模式,改造升级原有养猪小区大场,盘活生猪产业。

(三)做优服务体系,提升乡村发展的保障力。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要搭建好为农服务综合平台,围绕不同阶段的生产需求,提供产前、产中和产后全程服务。一是着力强化利益联结和技术支撑。培育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立良种繁育基地,落实《扎赉特旗家畜人工改良暂行办法》,实现牛羊人工改良的新突破。二是积极搭建网络信息和电商平台。推进信息进村入户,建立“互联网+”信息服务快速通道,促进电子商务与农业优势特色产业成功嫁接,形成线上线下融合、农产品进城与农资和消费品下乡双向流通格局。三是全面落实党委领导和资金保障机制。按照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的工作要求,把乡村产业振兴作为重要任务,摆上突出位置。建立健全财政投入保障和稳定增长机制,确保财政投入与乡村产业振兴目标任务相适应。

文化产业特色乡村 篇3

关键词:地域文化;乡村资源;游憩体验;景观设计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02-0220-03

在推进城镇化建设与休闲游憩业的发展实践中,乡村景观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成为休闲经济研究的重点。我国乡村景观资源丰富,历史文化悠久,以乡村景观设计来规划游憩业的健康发展,从自然生态、人文生态等层面来满足旅游产业的全面发展。中国当代艺术家冯骥才曾提出“我们感觉自己的城市越来越陌生,而对别的城市却越来越熟悉”。可见,从地域特色文化的视角来重新审视游憩业,将传统民族特色、地方风格及传统价值体系融入到乡村景观设计中,既能够增强乡村景观的功能性和空间性,还能从文化渗透中保护和挖掘地方特色,传递地域精神和优秀文化品质。

一、地域文化、地域特色表达与景观设计资源价值

文化具有历史性,地域文化是人类在历史的进程中为生活而创造的一切设计形式及成果。地域文化具有地域性,不同地域下自然景观的差异性从而产生了不同的文化积淀,也在不同程度、不同侧面反映了特定地域的经济、文化、艺术、宗教、社会习俗等内容。简单来讲,地域文化分为自然环境资源、人文环境资源和社会环境资源三部分。自然环境要素多从气候、植被、水文、地貌等方面进行展现,通常具有稳定性和普遍性;人文环境与人的行为,以及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形成的不同地域文化符号或类型;社会环境主要反映某一地域社会群体的生活方式及行为准则,也与该地域的社会经济、文化科技等发展状况紧密相连。地域特色表达是一个地区一些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风格、色彩、形式等风貌,正如学者何小娥在《试论地域文化与城市特色的改造》中所言“特色是对生活的反应,也是地域的分野,是基于地域历史、民族等特定时间、地点下典型的事物最集中最典型的表现,因此更能够激发地域上的人们某种心灵的共鸣、感情的陶醉”[1]。

乡村景观资源的开发与挖掘是依据一定标准,对相关地域游憩资源进行比较、判断,并从满足游憩者需求上来进行价值评估。自然资源中的气候,作为特定地域独特的气候形象,如庐山上的烟雨,黄山上的云雾,昆明的春光,雅安的雨;对于水体资源主要包括河流湖泊溪泉潭池等,特别是水體的水质、水面的尺度、流速、岸线形式等特征,往往能够成为滨水游憩空间设计的重要内容,也是承载地域特色文化的重要设计空间;地形地貌上的平原、丘陵、山地、高原、盆地等,不同地形地貌所形成的自然景观特征也为景观设计赋予了新的内容,更能够从地域特色文化的传递中增强地域性;在植被上表现为某一地域的乡土植物,如滨水区域陆生植物、浅水植物、水生植物等,还有植物与水体形成的各类滨水景观,如白莲池、红荷湖、岸堤上的迎春花、绿柳等。人文资源上主要表现为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乡土风情、生活习惯及社会形态。如乡村环境中一些特色生产设施、历史文化遗址、乡村园林建筑、以及特定地域下的民间艺术、饮食文化、节庆活动、民风民俗等。

二、乡村景观设计中对地域特色文化的整合原则

整合是基于发展的需要,通过对各构成要素关联性的挖掘,积极从系统要素与环境之间关系的架构中来实现新的秩序和综合。乡村景观设计是基于乡村多元化的景观资源,充分发挥乡村资源的功能与联系,追求游憩空间的有机性和和谐性[2]。因此,在对乡村景观资源进行整合中,要遵循三点原则。一是从保护生态平衡上合理配置游憩资源,一个优秀的滨水游憩景观设计是一个地域的名片,对于促进地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品。在各类游憩空间资源配置上,要从现有地域资源自然景观、人文景观资源的保护上,充分挖掘各类游憩功能,赋予地域特色;利用交通优势来形成快速有效的滨水游憩空间体系,便于进出;在内部交通与游憩景观功能划分上,要保障景观设计的完整性,特别是从景观资源的组织上要体现出相应合理的序列。二是注重对地域文化的挖掘,体现出时代精神。一个地域拥有自身的历史文化,而保护和挖掘珍贵的历史记忆,更能够从弘扬地域人文关怀与时代精神中,彰显地域特色。如利用历史古迹或建筑来构建景观,凸显地域的历史气息;利用地方民风民俗来挖掘独特的生活特色;利用历史与现代手法来对文化遗产进行记录和呈现等;三是注重景观设计中形象功能的渗透与融合,特别是要满足游憩需求。游憩空间的营造是满足游憩者需求的基础,对景观资源的开发要从观、玩、赏、乐中获得愉悦的身心体验。因此,从乡村景观设计中渗透地域文化特色,将游憩产品与游憩者的体验作为贯穿始终的重要内容,有景观、设施、服务来形成完善的综合体,便于游憩者从景观构建中来感受文化、历史、景观体验。

对于乡村滨水游憩空间景观设计,在方法上要注重两个层次的协调,即游憩空间与乡村滨水带的整合。在乡村游憩空间内部资源整合上,结合自然绿地、水体等生态软环境,将之与各个功能区域建立纽带,并成为塑造乡村游憩空间的基本要素。其次在乡村资源与滨水游憩空间的整合上,要凸显自然环境与水体的和谐共生,将乡村滨水空间与乡村人文环境进行渗透,注重游憩空间设计的层次性,凸显各滨水带状的层次性,利用植被、绿地、桥梁、堤岸、步行系统来处理好游憩空间与自然水体间的融合。一般而言,对于乡村景观设计中的游憩空间的构架,主要以乡村建筑来界定,而乡村建筑又与地域文化历史相联系,并互相依托呈现地域特色。在乡村景观功能组织上,将滨水游憩空间行为与周边建筑进行联合,如利用滨水游憩功能将建筑延伸到水体之上;在视觉形象上,通过对乡村建筑结构形态的设计,利用建筑风格、建筑的连续性、建筑与自然景观的通透性等,实现滨水游憩空间的几何形状;利用乡村民俗风貌来优化建筑结构、色彩、形状、质感、比例、尺度等,使其景观视线满足游憩者的视觉通透性要求。乡村滨水游憩空间地域特色与丰富的景观视觉元素的融合,可以从休闲、观光、科普、度假等功能区分上,将空气、水土、文化进行渗透,增强乡村滨水游憩空间的历史感与文化底蕴,加深游憩者对地域特色视觉景观形象的印象。另外在乡村景观设计中要注重交通设施的合理安排,特别是在滨水区域将各功能区域建立连接时,交通路网布置方式、出入库位置选择都至关重要。

三、基于体验的乡村景观规划与设计构建

(一)以体验为导向来配置乡村景观资源

体验是建立在外界刺激下形成的对周围景观环境的一种心理感受,在乡村景观设计中,关注游憩体验,并从景观设计的主动性上来构建丰富的体验类型,从而为增强游憩者的情感和内心感受创造条件。以环巢湖滨水带乡村景观设计为例,巢湖是我国著名的淡水湖,环巢湖自然景观、人文資源底蕴丰富,湖光、山色、朝霞、夕晖、奇花、林海、故居、古庙、名作、古塔等景观丰富,八百里巢湖风光,姥山、孤山湖心岛,共同构筑起滨湖沿岸湿地游憩体系。在构建游憩体验中应该从五个方面来着手。一是强化游憩者的互动参与性,从乡村景观资源的开发上,围绕广泛的参与体验来增强景观设计的活力,让游憩者能够从中获得生活情趣和艺术体验。同时,乡村景观设计在层次上要关注游憩者的差异性,能够从景观设计中来提升文化与审美价值,满足不同游憩者从中获得相应的视觉体验和感知。二是强化景观设计的美学性,审美活动是游憩者参与旅游的基本形式,也是游憩者从发现美、探索美、鉴赏美和创造美中获得体验的关键。对于滨水区域乡村景观设计的美学思想的渗透,关键是从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提炼中,引导游憩者从中获得审美情趣和艺术享受。三是关注对景观资源整体性的融合,要从每个景观的组织、设计、构建中,将景观美学价值与乡村景观人文环境相统一,从景观的布局和有序安排上,凸显游憩者的体验,并从公共配套设施、服务设施规划上实现人文、自然景观的整体统一。四是注重地域特色文化的渗透,特别是结合环巢湖旅游带的人文精神,从地方特色历史文化中来挖掘差异化要素,构建乡村景观设计的非物质文化体系。鲜明的特色地域文化能够增强游憩者的心灵冲击力,并从独特的地域历史文化中感知不一样的艺术氛围。如对乡村原始民居、民俗、民族风情的恢复,营造回归自然的旅游体验。

(二)旅游体验主题的设计与景观配置方法

旅游体验是基于丰富的参与性活动中,对于乡村景观设计与体验主题的构建,首先要从旅游体验诉求分析上来进行评价。不同的旅游者面对乡村景观时,其追求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及旅游动机是不同的。少儿朋友喜欢新鲜的事物,对游乐设施、历史文化基地、民间传统节目、传统小吃的参与度较高;青年朋友乐于交际,具有一定的自主消费能力,热于通过参与性强的游乐项目来满足认知情感、体验的获得。如体验茶馆、购买文化纪念品、体验农耕文化等;中年游客具有较强的消费能力,以休闲旅游为主,如参观礼教学习、庙会朝拜、体验农耕文化等;中老年游客对历史文化的认同感较强,对休闲项目的体育来放松心情,如传统礼教的学习、传统老年集体活动等。乡村景观设计在自身定位与分析中,要从旅游产品的开发商来表现人无我有的独特性。结合环巢湖滨水带不同地域的特色,从体现旅游主题上来充分挖掘自然景观资源和人文景观要素,以构建旅游竞争中的主导地位。在在优化旅游环境上,对景观的规划与设计多从拼接、时空、跳跃中来呈现。拼接法以客观景物为意象点,从自然景象的衔接中来追求统一性和协调性;时空法是将不同时间、空间的意象事物营造出贯穿古今的时空情境,为游客从中体验到打破时空格局的体验;跳跃法是从某一意象点转换至另一意象点,从各个意象点的转换中把握好过渡与承接,从而为游客获得全新的体验。

1.实体景观设计与规划

对于乡村景观中的实体要素,从体验视角来进行规划与设计,细化来讲主要表现在:一是乡村建筑的设计,从观赏上满足建筑结构的围合、屏障、背景功能,还能从体量、形式、色彩上与滨湖地域特色文化相统一,从而体现出独特的旅游体验主题。如在环巢湖乡村景观中的一些古学堂、古民居、古祠堂等内容,要尽力从保持原貌基础上进行布置,凸显建筑的古老氛围[3]。二是在道路设计与规划上,要做好对外交通和内部旅游步道的融合,乡村道路是连接客源市场与旅游地的纽带,在规划时要遵循景观性和便捷性原则,既要为游客提供进出便利,还要从两侧景观及环境优化上为游客留下深刻的印象。对于内部步道设计,往往通过蜿蜒曲折的路径来营造不同的旅游体验和感受。如借助于地势特点来设置高低错落的步道,因地制宜的尊重自然资源现状,避免对环境的破坏;增强游客体验,设置多样化道路线型,配合直线、曲线、交叉线等审美情感体验,迎合传统空间美学对游客感官的触动。三是对休闲设施的设计要合理稳妥,无论是小木屋、亭、台、榭、廊,都要从其品质上、空间便利性上进行专门设计,如避免人流密集、保持视野开阔、材料选择要个性化;对于旅游指示系统设置要清晰明了、与周边旅游主题相适应,特别是对于弱势群体的关怀更要强化实用性。

2.虚体景观规划与设计

虚体景观对于滨湖乡村设计来说尤为重要,作为非物质文化的主要内容,将某一具体景观赋予特殊的人文气息,让游憩者从中感知到精神文化的熏陶与感染。如乡村民俗风情区域,在设计上多体现本地域非物质文化的内容,各类服饰文化、生活状态、民间技艺、婚丧喜庆、戏曲歌谣等。对于民俗村,在民族特色与民族文化展示上,要从景观符号化景点中来传递生活习俗和民风习惯,让游客从中体验、学习和感受,从而获得精神上与感官上的旅游体验。挖掘虚体景观,围绕乡村景观定位和特色[4]。从旅游体验主题是行渗透历史文化、街区风情、地方习俗,以及从历史文化时空视角来构建虚体景观。如结合乡村民间生活实际,让游客从“当一次本地人”主题中,参与做农家饭,参与做农活,参与到民间节庆活动中,体验传统服饰文化、民间音乐、民间游戏的多重感知,无形中增强了游客的情绪体验,也从虚体景观旅游体验中,实现了景观资源与游客间的良性互动。

四、结语

乡村景观设计作为综合性规划课题,无论是从理论上还是实践方法上,都要强化游憩体验的方式及类型,结合地域特色文化资源,从视觉形象和空间环境的布置上,融入生态性、人文性特征,为游憩者营造独特的审美环境和氛围。在对地域文化特色的表达上,要结合地域性和时代性的衔接,从创建地域化乡村景观环境中,以保留、再现、象征、隐喻、抽象等手法来进行景观设计与表达,体现出不同地域乡村景观的异化与特色,丰富游憩活动内容,打动和感染游憩者的身心审美意识。

参考文献:

〔1〕何小饿,阮雷虹.试论地域文化与城市特色的创造[J].中外建筑,2004,(2):59.

〔2〕车珠琳,余伶莲,卢松.江淮圩堡文化景观旅游开发研究——以肥西县四大圩堡为例[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14,(04):54-59.

〔3〕宋晓真.以建筑设计为例浅谈设计的地域与民族特色[J].艺术科技,2014,(12):160.

〔4〕王江,赵继龙,周忠凯.乡村聚落社区化进程中规划空间与自助空间协同共生的机制[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14,(05):33-38+2.

乡村特色旅游文化的开发与发展 篇4

旅游文化资源是指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能够吸收人们产生旅游活动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根据2004年在贵州举行的乡村旅游国际论坛, 对乡村旅游的定义中有“以独具特色的乡村民俗民族文化为灵魂, 以此提高乡村旅游的品位和丰富性”一条。从中可以看出, 发展乡村旅游的根本在于乡村民俗民族文化, 也就是说乡村特色文化是发展乡村休闲旅游的内在特性。发展乡村旅游, 其实质就是借助乡村特色文化资源来进行乡村旅游项目的设置, 并结合乡村周围的生态资源来达到旅游开发的目的。笔者认为, 乡村特色文化具有独特性、不可转移性和传承性的特点。

(一) 乡村特色文化的独特性是指一定区域的乡村具有自身独特性的文化内涵。

每一个特色乡村文化都是其自身所在地理条件的许可性和由此产生的乡村生产生活方式所造就的, 不同的地理条件会产生不同的乡村文化。例如宁波市鄞州区西部山区和东部沿海地区的居民, 因为地理环境和居住方式的不同, 便形成了各自的山地乡村文化和滨海乡村文化。

(二) 乡村特色文化的不可转移性是指乡村特色文化是根植于其所赖以生存的地域环境, 是一种固定范围内的文化模式, 是不可移动和替代的。

所谓“三十里不同风, 五十里不同俗”, 正是此意。一个地方乡村文化的产生是有其地理依据的。比如宁波市鄞州区东部滨海地区的居民因为近海才衍生出滨海乡村文化, 而其西部山区的居民因为靠山才形成了山地乡村文化, 两者之间是不可替换的。

(三) 乡村特色文化的传承性指的是乡村文化在时间轴线上的传播性。

城市的发展是一种以替代原有传统的生活方式为主的发展模式, 而乡村的发展则是基于原有的一种生活方式所进行的发展模式, 也就是说乡村文化是代代相传的, 是生生不息的。可以说, 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 不是集中在城市 (城市是现代文明的典型代表) , 而是体现在乡村的。

此外, 乡村特色文化还具有自然性、纯朴性和脆弱性等特性。在目前这个经济飞速发展, 通讯手段日新月异的时代, 传统的乡村特色文化存在着容易受到城市现代文化影响的特点。这就对乡村特色文化的自然性和纯朴性产生了影响, 也引发了乡村特色文化的脆弱性。

二、乡村旅游是乡村特色文化的重要载体

依照对乡村特色文化特质的分析可以知道不同的乡村特色文化可以形成不同乡村旅游资源。笔者认为在进行乡村休闲旅游开发的过程当中要重视以下五类乡村特色文化资源类型的开发:乡村民居文化、乡村民俗文化、乡村农耕文化、乡土艺术文化、乡村名人文化等。这是开展乡村旅游,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依托, 也是乡村特色文化的具体表现。因此, 我们可以这样理解, 乡村旅游是乡村特色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这可从几方面来看:

(一) 凭借乡村特色文化资源发展乡村旅游。

随着“2006中国乡村游”主题的提出, 全国各地都展开了乡村旅游的开发工作, 可谓场面红火。中国地域广博, 经纬跨度大, 由此形成了类型多样、风格各异的乡村文化, 这也是近几年来各地乡村旅游活动日益兴旺的原因之一。

要做好乡村旅游的开发工作, 就是要把握住乡村旅游开发中的特色两个字, 特色是乡村旅游的生命。什么是乡村旅游的特色?简单说就是乡村特色文化。如果乡村旅游失去了所具有的乡村特色, 乡村旅游也就不叫乡村旅游了。不管是独特的民俗风情, 还是迥异的生产生活习惯, 亦或是名人故居和特色村落建筑, 无不是乡村特色文化的具体物化形式。因此, 要发展乡村旅游, 就是要发展以具体物质形式为代表的农业特色、乡村特色和原住民特色的文化旅游。

(二) 依靠乡村特色文化资源建设乡村文明。

乡村休闲旅游和中央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五点要求即“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两者之间应该是直接和必然的关系。当前许多地方在乡村经济发展趋上, 提出“工业反哺农业”, “城市支持农村”的观念。乡村旅游作为农村第三产业的先导产业, 有着关联度大、辐射面强的特点, 是提高农民富裕程度, 走向共同和谐的重要手段。旅游行业对环境及人文关怀的高标准性也必然会对乡村的一些传统落后的思想观念带来冲击, 因而它是促进乡村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平台。乡村旅游所要做的就是依托乡村特色文化资源, 开展乡村旅游活动, 构建、传承乡村特色文化, 利用对乡村特色文化的挖掘, 唤起人们对至真、至善、至美的东方传统情感美德的认同和追求。在进行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 推进精神文明的建设, 打造文明的乡村文化气息。

(三) 依托乡村文化内涵促进旅游经济发展。

旅游是文化的载体,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而深度则是旅游产品和文化经济时代市场需求的有效对接, 将达成对文化价值和旅游价值最大化的发现、提升和实现。依托独特的乡村文化资源, 开展具有特色的乡村旅游活动, 从而吸引旅游者前来游玩消费, 达到促进本地旅游经济发展的目的。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以及地域文化的传承日益被重视的今天, 在进行乡村旅游开发时要重视对乡村特色文化的开发力度和深度, 这是历史文化与经济结合的科学选择。乡村旅游是乡村特色文化的重要载体, 发展乡村旅游将起到促进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 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并促进城乡差距不断缩小的双重功效。

三、乡村特色旅游文化的整合策略和发展理念

(一) 乡村特色旅游文化整合策略。

1. 确定主题, 整合资源。

根据乡村旅游的定义, 乡村旅游资源应以农民所拥有的土地、庭院、经济作物和地方资源为主体, 突出乡村文化和田园资源特质的乡村旅游资源。因此, 在乡村旅游开发上应充分考虑区域内乡村旅游资源的分布特点及资源所处的地形地貌特征, 确立特色发展主题, 或观光、或休闲、或体验、或教育、或古村等, 整合相关特色文化资源, 形成自身特色, 充分发挥整体地域优势, 促进旅游经济的发展。

2. 文化为源, 提升品质。

文化是旅游发展的灵魂, 原汁原味的乡村文化是吸引城市居民的主要资源。广大的乡村地区拥有较多的人文资源, 如名人故居、民俗、历史遗存等, 因此在开发乡村旅游时, 必须深入挖掘乡村的文化内涵, 以文化为源, 提升乡村旅游的文化含量, 打造自身特色的乡村文化旅游产品。根据乡村文化的特征, 以村落文化为单位的旅游区是推动乡村旅游发展的主要动力, 也是乡村旅游消费集中的区域, 对于树立乡村旅游品牌有着重要的作用。

3. 市场导向, 合理开发。

乡村旅游开发是以乡村旅游的供需关系和市场导向为核心。乡村旅游开发必须面向市场、研究市场、拓展市场, 针对不同区域、不同层次、不同消费者群体的市场需求, 充分利用自身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 通过策划、设计、加工、组合等途径合理开发多元化、多功能、有卖点的文化旅游产品, 不断扩大文化消费范围、文化消费规模、文化消费品质, 提高经济效益。

(二) 发展理念。

1. 创造文化体验, 营造休闲新境界。

体验是旅游的本质, 旅游已经进入体验时代。体验已成为旅游者最强烈的需求。随着乡村旅游的发展, 充满田园和民俗风味的文化项目将使游客得到新的休闲体验。这是一种更贴近自然、贴近乡土、贴近老百姓的旅游方式。因此, 乡村旅游开发上应该以创造文化体验为理念, 以体验为价值导向, 基于游客的体验需求规划景区、设计产品、组织游线、构架项目, 使文化体验成为乡村旅游产品的特色和亮点。

2. 突出特色, 培养龙头文化旅游产品。

特色是旅游发展的生命力。乡村旅游开发, 应当注意乡村旅游资源空间与性质上的整合, 坚持“高起点、高立意、高水平”的开发建设准则, 开发若干重点文化旅游产品, 如体量较大的古村旅游产品和社会影响较大的民俗节庆旅游产品等, 以此带动区域乡村旅游业发展, 打造旅游品牌的核心文化竞争力。

3. 联动发展, 创新深度开发模式。

乡村旅游发展必须推动乡村旅游以文化为本, 从观光向休闲、度假、购物等多功能转变、多层次发展, 将平面的发展模式深化为立体的发展模式。旅游业要以开发旅游产品为主体, 使食、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配套形成完整体系。从而带动相关体系如乡村住宿、土特产购物、传统手工艺品等发展, 形成乡村旅游综合生产力,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四、结语

发展乡村旅游, 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发展以乡村民俗风情为代表的乡村特色文化, 不管是农事体验、农家休闲和农耕文化展示, 都是属于人文的范畴, 也就属于文化的概念。通过对乡村特色文化和乡村旅游开发的研究分析, 笔者认为乡村特色文化和乡村旅游开发是相互关联、相互促进的关系, 两者之间是动态的互动关系。

一方面, 发展乡村旅游要以乡村特色文化为主要切入点, 乡村特色文化是发展乡村旅游的基础。只有深入挖掘当地的特色乡村文化, 才能开发出独具一格的乡村旅游活动项目, 才能吸引旅游者前来旅游, 才能促当地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 乡村旅游的发展, 唤起了当地居民对自身乡村特色文化的重视, 促使他们对乡村特色文化中的精华部分进行保护。这就间接地对乡村特色文化起到了弘扬的作用, 为乡村特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一个很好的途径。

笔者认为乡村特色文化底蕴深厚, 有着牢固的根基。尽管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 许多西方的文化有所传入, 但历史证明, 中华民族千百年形成的传统文化是不易变迁的。因此, 乡村旅游开发要以自身文化为依托, 形成以节庆活动、文化休闲、商品购物、农耕体验等为主要环节的产业链条, 使乡村特色文化向文化产业发展。通过发展和多样的文化传播手段来进行乡村特色文化的保护和弘扬, 使之真正成为乡村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需要发扬求真务实的精神, 贯彻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 以此来推动乡村特色文化和乡村旅游健康有序地发展。

参考文献

[1] .沈祖祥.旅游文化学导论[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2006

[2] .何丽芳.乡村旅游与传统文化[M].北京:地震出版社, 2006

[3] .中国生态学会旅游生态专业委员会.中国生态旅游发展论坛3:乡村生态旅游成果辑[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06

[4] .杨载田, 章勇, 刘沛林.湖南乡村旅游研究/当代学者人文论丛[M].北京:华龄出版社, 2006

[5] .王云才.现代乡村景观旅游规划设计[M].青岛:青岛出版社, 2003

[6] .李明泉.乡村文化的产业化发展道路[J].小城镇建设, 2005

文化产业特色乡村 篇5

打造学校文化特色

--------校园文化建设的点滴感悟

停前镇中学

陈立军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中华民族有上下五千年历史,五千年历史创造了璀璨中华文化,而璀璨中华文化又维系着中华民族的绵延发展。中华文明是至今四大文明中唯一没有断流的文明。辩证摒弃传统文化,既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动力,又是中华民族昂首走向世界、实现民族复兴的精神资源。文化是国家实力的象征与体现。文化既是软实力,又是硬实力。当它成为一种科学核心价值观时,它是精神动力、吸引力,是软实力;当它转变为文化产业时,它又是物质生产力,是硬实力。校园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外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是学生积极参与和悉心建设的结晶,也是实现素质教育、造就优秀人才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条件。因此,加强学校文化阵地的建设与组织活动策划是一项非常系统性的工程。学校文化阵地建设是学校文化的重要窗口,学校文化组织的策划则是学校实施理想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两样都是学生成长成才的内在需要,更是推进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载体。

作为农村中学,建设美好乡村校园,打造学校文化特色,是我们不懈的追求。

第一,师生互动,共建和谐文化校园

校园文化是学校教师与学生共同创造的。这里包括教师的作用,学校领导的作用,但教师的教学作用是关键。领导者的办学理念、办学意识和行为对师生员工的影响学也是不可低估的,对校园文化建设的作用是巨大的。

学校的教育对象是人,教育者是人,因而学校一切工作的中心是围绕对人的管理而展开的。校园文化建设要引导师生在学校目标的指引下形成团结一心的强大凝聚力,使学校成为教职工发挥聪明才智、实现人生价值的舞台,成为学子们安心学习、自我塑造和完善人生的课堂。

社会热点,国际、国内每天都在发生学生感兴趣的事情,我们通过教学把它转化为学生的人文精神。社会生活,人人都在生活,我们的学生也不例外,因此,我们利用生活现象结合政治观点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教育。学生的实际,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有着特殊性,针对这个现象,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充分利用学生的特点,对学生进行人文化精神教育。

在生活中,我们告诉学生:勤俭节约,艰苦朴素,让生活充满阳光;言行一致,表里如一,让信任催开真诚之花;基因影响着生物的性状,环境也影响着人的成长,应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我们让学生懂得:爱憎分明,刚直不阿;傲气不可有,傲骨不可无;厚积薄发,正气浩然。在学习上,我们教会学生:课前能有效预习;不复习不作业,不检查不作业,不小结不作业;学习中有自己的改错本,横抄难题,竖析错因,举一反三,归纳提醒,规范学习行为,养成学习习惯,讲究学习方法。在做人上,我们让学生明白:一加十,十加百,百加千千万,你加我,我加你,大家心相连;亲情的浓厚,友情的纯净,爱情的永恒;仁爱待人,善待家人,谦虚为人。曾听得这样一句话:“播下一种思想,收获一种行为,播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

“身教重于言教”,教师在给学生传播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自身所具有的理想信念、人生态度、价值取向、道德品质、治学方法乃至为人处事等方面,都会对学生产生重要影响。教师用人格力量教育学生,也就是教师的敬业精神和科学精神,这二者构成了整个教育过程中的人文精神。随着时间的推移,学校教师与教师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相互学习,了解哪些价值观在学校内是重要的,哪些行为是适当的,组建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同时,原来的教师和学生又把已经形成的良好价值观和规范传递给新来的教师和学生。这个过程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师生内化学校价值观和行为规范之后依据它们行事,成为校园文化社会化的结果。

第二,环境渗透,共建温馨文化校园

校园文化,像和煦的春风一样,漂散在校园的各个角落,渗透在教师、学生、员工的观念、言行、举止之中,渗透在他们的教学、科研、读书、做事的态度和情感中。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育的艺术在于,不仅要使人的关系,成人的榜样和语言以及集体里精心保持的种种传统能教育人,而且也要使物质和精神财富能起到教育作用。用环境,用学生创造的周围情景,用丰富的集体精神生活的一切东西进行教育,这是教育过程中最微妙的领域之一。”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优雅的人文气息,厚重的校园环境对人潜移默化的教育影响是不言自明的!大量的事实表明:成功教育的特点是使学生在没有意识到受教育的情况下发生的,而这种潜移默化的教育往往具有滴水穿石的力量。重视环境中的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具有其他教育不可代替的举足轻重的作用。

我们每学期都要开展班级文化建设,让各班发挥集体智慧,或张贴一些名言警句,使教室四壁生辉,而且名言警语大都富有哲理,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如“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从苦寒来。”“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这些名言警语,就像一位位良师益友,时刻教育、启发、鼓励着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奋力拼搏。或在班级的空白墙壁上开设“学习园地”。学校英语学科正在开展“高效课堂模式”的研究与实践,我们在英语老师的配合下,张贴学生自办的英语小报,使之成为“英语角”。许多班采取了全英语的形式。内容有英语小幽默,名人名言,同学自己写学习英语的体会,观看英语原版片的感受等等,深受同学们的喜爱。或利用教室的边角设立“阅读角”。放置一些近期的《阅读》、《考试报》、《西游记》等书籍,供同学们在课余时间翻阅。“阅读角”的开设,使各班形成了“人人爱书,人人读书”的良好风气,也使同学们将学习由课内延伸到了课外。每学期评选“书香少年”、“书香班级”,读书由“要我读”变成了“我要读”。

宿舍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影响着校园文化的建设。宿舍是我家,清洁靠大家。拥有一个干净舒适的居住环境是我校每位同学的心愿。尤其是我们学校的宿舍环境堪称一流水平,我们学生个人的卫生习惯和公德意识没有理由不做好,不乱扔果皮纸屑、不随地吐痰、宿舍内卫生勤打扫,早晚一次卫生轮值,垃圾篓一满即清除。宿舍是一个窗口,透过宿舍,可以折射出学校学生的精神风貌和内在气质,一桌一椅一架一床,都应讲究整体的协调和美观大方,严肃而不失活泼,明快而不失压抑,窗明几净,赏心悦目,谈笑有知交,弹奏觅知音,登斯室也,雅舍自有新天地。良好的宿舍氛围,有利于建立团结、互助、健康、向上的宿舍文化。

“排队,是一种文明”,“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民以食为天”……走进我们学校食堂,类似这样的警句或名言随处可见,在食堂的栏柱上、墙壁上,也悬挂着各种蔬菜水果营养价值介绍的镜框,还有各种雅致的装饰画,错落有致,美观得体。

我们学校以和谐优雅的育人环境,以自然美的景观来陶冶学生的性情,塑造学生美的心灵。通过花草树木、班级文化、玻璃橱窗、德育宣传栏等,让学生耳濡目染。学生在无数次的“视界融合”中不断得到陶冶和塑造,正所谓:景观是校园的陶冶之源,解读是精神的建构之本。人与自然的融合,让人的心灵得到净化,志趣变得高尚,道德得到升华,思想予以渗透。

第三,精神传承,共建特色文化校园

校风、教风、学风、学术传统、思维方式的形成,不是一代人,而是几代人或数代人自觉不自觉地缔造的,而且代代相传,相沿成习。似乎有一种遗传因子,任何一种校园文化,一经形成之后,必然传承下去,不因时代、社会制度不同而消失,当然会有所损益,然而其精神实质却是永续的,永生的。

1、爱国爱校

热爱祖国,要有爱国之情和报国之志,要热爱祖国的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树立“振兴中华”的雄心壮志,“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把自己的一切与祖国的命运联系在一起,为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而努力!在学校这片热土上,我们不会忘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毛主席在中国革命的紧要关头,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我们永远记住周恩来总理的“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生为民尽瘁,死重于泰山”!我们热爱学校,我们秉承校训的精神,我们继承学校的光荣传统,牢固树立“校兴我荣,校衰我耻”的观念。

2、爱岗敬业

我校教师牢固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质量观,逐步形成以“爱生”和“敬业”为核心的师德规范。热爱教育、热爱学校,尽职尽责、教书育人,注意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不敷衍塞责,不传播有害学生身心健康的思想。教师对学生身心发展和社会未来高度负责,严谨治教,为人师表。教师们都认识到既有教的义务,又有自我学习的责任,把学校当作是自己和学生共同学习的场所,都全身心投入到自己的工作、自己从事的事业当中去。

3、宽容协作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校师生具有包容他人、宽恕他人之心,严以律己、宽以待人,不同他人斤斤计较,让他人有改错归正的机会;有团队精神和集体荣誉感,善于沟通交流、团结协作,不心存排斥他人、嫉妒他人之心,善于取众人之长来战胜困难、博取胜利。教师们在工作中谦虚谨慎、尊重同志,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维护其他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关心集体,维护学校荣誉,共创文明校风。

4、勤奋进取

“天才是一分天分+九十九分汗水而来”,我校师生坚信勤奋是成功的基础,是传统的美德,只有专心于学习,认认真真,努力干好一件事情,不怕吃苦,踏实工作,才能不断进步,获得成功;上进心是成功的内在动力,“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这个响亮口号呼唤进取,进取是社会发展的不竭源泉,只有奋发向上,才能学业有成、校业发展、国家发达。教师们在工作中树立优良学风,刻苦钻研业务,不断学习新知识,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和科研水平。

5、明礼诚信

我校师生时刻谨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学会尊敬老师、长辈,不顶撞、不忤逆,有礼有节,文明待人;尊重同学、朋友,不粗言野语,不侮辱、调戏他人,不打架斗殴,慎言慎行、礼貌待人;爱护幼小,躬亲示范,互尊互爱。尊重他人等于尊重自己,互相尊重,人际关系融洽和谐。教师们在工作中主动与学生家长联系,认真听取意见和建议,取得支持与配合。积极宣传科学的教育思想和方法,不训斥、指责学生家长。模范遵守社会公德,衣着整洁得体,语言规范健康,举止文明礼貌,严于律己,作风正派,以身作则,注重身教。坚守高尚情操,发扬奉献精神,自觉抵制社会不良风气影响。不利用职责之便谋取私利。

文化产业的开发应突出地域特色 篇6

[关键词]文化产业;甘肃;地域特色

[中图分类号]K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2)10-0038-02

作为经济与文化有机结合体的文化产业以其双重身份成为当今世界一个极具可持续发展力的朝阳产业,正如有学者指出:“21世纪全球最有前途的产业,一是高新技术产业,二是文化产业。”一些发达国家早已成了发展文化产业的强国,以其良性循环的态势从中受惠。如美国文化产品出口额仅次于其作为“老大哥”的航空航天产业,成了美国经济的第二大支柱产业;韩国的文化产业也是继电子产业之后的又一大产业;日本、英国、德国等也是发展文化产业的行家里手。这些国家高度重视文化产业,就在于文化产业不仅为他们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利益,而且扩大了他们的世界影响力,促进了意识形态的对外渗透,增强了民族的凝聚力。从中折射出一个信息,当今世界发展文化产业对一个国家、民族是何等重要。

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已成为美国、韩国、日本等国的文化产品的消费大市场。如美国电影占我国电影市场总量的70%以上,在某种程度上成了支撑中国电影院运转的“轴承”;韩国的电视剧已成为闪映在我国普通家庭电视屏幕上的主打产品,观众在“看了又看”中津津乐道;中国儿童看得最多、也最爱看的电视节目是显耀地打印着“日本制作”的动画片。这些文化产业强国从我国拿走的是丰厚的金钱,留下的却是西方文化在意识形态领域深层次的影响,站在今天的世界文化背景之中,我们更能清醒而深刻地看到其中的弊害。

正是在这样的文化环境氛围中,我国提出了发展文化产业的战略构想。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中首次使用“文化产业”这一概念,提出了完善文化产业政策,加强文化市场建设和推动有关文化产业发展的任务和要求。《十六大报告》进一步对发展文化产业的作用、目标、方法、文化产业与其他事业的关系等做出了全面的论述。《十七大报告》肯定了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已经取得的成绩,分析了不足,提出了新的目标。各省、市与时俱进,提出了“文化兴省”、“文化兴市”的具体目标与发展策略,把发展文化产业提到一个新的高度,作为促进经济、文化、社会共同发展的一个突破口、重要环节。正如有的人论述到的,发展文化产业“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文化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必然选择,是文化产业自身实践和理论研究的必然结果”。

发展文化产业是一个复杂的工程,与它所产生的影响一样,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问题,如体制改革、环境保护、法制建设、科学技术等。如果这些是属于宏观范畴上的,那么,立项调查、开发利用、包装宣传、市场营销等就是微观层面上的。对一个省、一个市来说,发展文化产业,除了兼顾这些因素之外,还应从地域文化的角度,突出地方特色。一方面,这是由文化本身的特点决定的。文化是人类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总和,而这两个文明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地域由于多种原因呈现出不同的形态与内容,所以文化的表现形式(载体)也有很大差异。另一方面,从文化产业发展的典范来看,也体现出了这一点。以国别为界,美国电影的个人英雄主义、日本动画奇幻的想像力、韩国电影剧的幽默都是本国文化整体特质的集中表现。以省别为界,在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较快并富有成效的云南、陕西及东三省等,都是凭借其特有的地域风情取胜。

从这一角度来看,甘肃文化产业的发展应坚定依靠甘肃本土的文化资源,进行开发利用。甘肃地处西部,相对远离我国的政治、文化中心,有人认为是“地理上的高地,也是文化上的高地”。这对发展文化产业来说,既是“瓶颈”,又是“大道”。其封闭性虽然阻碍了文化的交流与整合,但也保持了原生态的独特风格,这正是甘肃已有的文化产品产生广泛影响,赢得物质与精神上“双丰收”的主要原因。如舞剧《丝路花雨》自1979年上演以来,久演不衰,目前共演出1300场,创下了单项剧目演出场次之最,被列入世界吉尼斯纪录,并被评为20世纪华人经典剧目。舞剧《大梦敦煌》不仅在全国20多个城市演出240多场,在海外10多个国家“亮相”,2004年还登上“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剧目”榜首,目前已签定大金额演出合同,踏上欧洲。这两个剧目取得的成功,主要在于其中所蕴含的甘肃典型的地域文化给世人以惊奇与震撼,满足了大众的消费愿望,并且具有了文化产业的基本模式。

成功和喜悦使我们看到了美好的未来,也坚定了我们的发展思路。因为甘肃的文化资源异常丰富,这对发展区域文化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首先,历史文化积淀深厚。甘肃不仅是多民族文化的荟萃地,而且有诸如莫高窟、炳灵寺、白塔寺、崆峒山等众多历史文化遗迹。境内有文化保护单位43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4个。据统计,甘肃的历史遗迹、经典文化、民族民俗文化、旅游观光四类资源丰富,排列全国第五。其次,甘肃境内革命文化遗存丰富,它是全国12个重点红色旅游区之一。再者,甘肃境内有55个民族文化成分,2个少数民族自治州,7个少数民族自治县,各民族文化互相融合,显示出极大的魅力。还有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如河西宝卷、天祝土族格萨尔、裕固族民歌、花儿、庆阳唢呐艺术、永登苦水高跷、皋兰太平鼓、甘肃陇剧、敦煌曲子戏、华亭曲子戏、环县皮影戏、孝贤、庆阳香包刺绣、酒泉夜光杯、临夏砖雕、天水伏羲祭典等。

甘肃虽然蕴藏如此丰富的文化资源,但被以产业形式成功开发的却是凤毛麟角。今后的发展之路,可以说,潜力巨大,任重道远。

坚持区域文化特色是发展文化产业的必由之路,但这并不是要“闭门造车”。文化产业的本质要求是文化产品的商品化、市场化,也就是说要利用国内外市场进行文化资源的配置。这样,区域文化产业的发展就处在多重矛盾关系之中。相应地,发展文化产业应立足于市场,处理好这些关系。这主要表现为:

其一,区域性发展与整体性发展的关系。区域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从大的方面讲,一个国家、一个省都是一个区域;往小处说,一个市、一个镇也是一个区域。区域的这一含义决定了在发展文化产业时,必须要考虑区域性与整体性的关系。对一个大区域而言,既要保持和突出辖区之内小区域的文化特色,又要从整体上对其进行引导;对一个小区域来讲,要在突显本身特点的基础上自觉与大区域相联合。当然,这样的调整不能直接依靠行政指令去进行,而应依据市场调节的手段进行。

其二,传统与现代的关系。小区域文化,大都突出的是原生态、传统的文化,而区域文化在市场化过程中,面临的一个很大问题就是传统与现代的矛盾。市场本身是一个现代化的产物,作为被市场化的区域文化产业不能不带有现代性的文化因子,它往往是以传统“身躯” 穿着现代“外衣”。所以,如何利用现代因素为传统文化增色,发展自身,是发展区域文化产业的现代化要求。

其三,输出与引进的关系。发展文化产业对一个地区而言,其主要途径是文化产品的对外输出,目的是从中获得经济与社会利益。从整体来看,每个区域既是一个文化产品的生产者,又是消费者;既是工厂,又是市场。所以,文化产品的输出与引入在一个区域里是并存的,只是谁占主体的问题。新的矛盾也随之产生。本质上讲,文化产品的输出与引进是受市场调节的,但在其发展的初级阶段,政府职能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引进文化产品对本地区文化产业的发展会起到推动作用,也会带来冲击。只有兴利除弊,才能长足发展。

其四,文化产业与其他因素的关系。文化产业的开发并不只是单一的“商品”制造,而是多种因素的共同结果。具体说,包括人力、资金、设施、科技、体制等多方面因素。如何使区域文化产业突出特色,具有竞争优势,就必须形成一个以文化产业为中心、集多种因素优势于一体的规模化生产的发展模式。

以突出区域文化特色来发展文化产业,只是认识问题的一个方面,或者说,这是文化产业发展中诸多策略之一,因为文化产业包括诸多文化事项,由不同的文化类型组成,不一定都要或都能够突出区域文化特色。

联系甘肃文化产业发展的实际,突出地域特色则是最有效最可行的战略之一。目前,甘肃正处于一个历史性发展的良好时机。国家关于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已初见成效,“西部大开发的过程同时应该是一个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我们应该大力发展西部的文化产业。把文化产业和科技产业作为带动西部大开发的两翼。”国家对文化产业的高度重视、科学引导以及积极性政策的推行,全球经济一体化潮流的涌进,也为甘肃文化产业的发展带来“春风”,营造了良好氛围。“抓住机遇,文化强省”已成为共识。当下,要做的主要工作是:以公共财政为主体,吸收多种经济成分,加大投资;培育一批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完善用人制度、分配制度;重点扶持一些基础强、效益好的文化企业,形成品牌优势;优化环境,增加设施,硬件软件并重;整合高校科研力量,形成产、学、研一体化的经营模式;深化体制改革,明确产权关系。这样做,才能真正使甘肃的文化产业突出地域优势,形成良性的可持续发展的产业结构,最终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共同提高。

[参考文献]

[1]罗争玉.文化事业的改革与发展[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178.

[2]韩永进.新的文化发展观[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111.

打造有中国特色的文化产业 篇7

任何一种事物的发展都具有它自身的规律性。当人类在劳动、生产和生活中, 物质需求达到相对满足并对公益文化感到相对不满足时, 就有了一种以文化产品为商品而交换的欲望。这是人类达到相当进步程度的时候才发生的现象。但任何事物都有它的两面性。对立统一的唯物辩证法要求我们在创建中国特色文化产业的同时, 必须坚决防止西方国家完全追求感官刺激、享乐的文化流向, 而必须为中国的国情、国体服务。因为文化是影响人的价值观念、价值取向和人生作为的重要因素。所以, 中国文化的主流必须是科学的、进步的、积极向上的、健康的, 有益于益智和娱乐的文化。文化产业的产品也必须符合这个基本限定。

中国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民主国家, 其所有制形式以国有、集体所有制为主, 多种经济形式并存。江泽民同志在“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中, 强调“始终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就对文化产业的创建进行了明确的规定。中国的文化产业, 必须贯彻发展先进文化的要求, 以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为义不容辞的责任, 时时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 奉献人类文明, 在追求最高经济效益的同时, 追求更高的社会效益。

生产产品, 就要有原料。打造有中国特色的文化产业, 原料首选应是浩瀚无际、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中华文化资源。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灿烂文化的大国、古国。丰富而又宝贵的民族文化, 蕴含着数不胜数的珍品、瑰宝。唐诗、宋词、元曲、清小说;京剧、评剧等地方戏;曲艺、说唱;杂技、武术;琴棋书画, 兵法商学;孔孟之道、佛学道学;饮食酿酒、陶瓷丝绸、建筑印刷;四大发明, 教学法典以及浩若繁星的民间艺术……这都是中国独有的文化产品资源。中国的文化产品, 要有丰富的中国文化内涵。通过各种交流、销售、介绍、宣传, 让世界感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当今世界, 是充满竞争的世界。而竞争就要靠实力, 靠技术, 靠水平, 靠特色, 靠精品。所以, 文化产业要走出国门, 面向国内外市场, 就要有自己的品牌, 要有文化的“海尔”产品品牌。文化产品的文化含量, 其配方必须是中国的。

树立自己的品牌, 首先要有自己的文化产业企业。这些企业的建立, 一靠国家的扶持, 二靠激发社会资本的投入, 三靠政府文化主管部门的指导。树立自己的品牌。其次, 要这些企业的文化产品要有中国文化的特质、风格、特点去开拓销路, 而不是一味的去迎合西方人和普通大众当中那些低级、庸俗的口味, 应像中国餐馆那样推出色香味俱全的中国菜给外国人吃一样, 通过他们的品尝, 感到一种新鲜直到变成需求。文化企业的发展, 本身就有社会效益。繁荣了文化, 扩大再就业, 促进相关行业的发展, 提高人民的文化素质和品行, 缴纳税金等都可以这样认为。

(一) 借鉴式

树立自己的品牌, 要有自己的运作理念和方式。现在西方一些发达国家文化产业的运营方式我们完全可以借鉴。如美国以“好莱坞”为代表的影视业, 奥地利高雅音乐的演出业, 日本、韩国等国乐器制造业等。我国应以广电总局的影视中心为骨干, 建成中国的“好莱坞”, 集中人才, 集中制作, 集中宣传, 集中推销, 形成一条龙, 并举办在世界有影响的电影节、电视节以及全球性的影视大评比。中国的影视生产在推出中国取得各项成功业绩的同时, 关注当代的高科技, 推出一些人类共性的、人生永恒主题的大作、巨作, 从而提高中国影视产品的价值和影响。

中国的民族民间艺术是世界上最丰富的。仅以河北为例, 有全国流行的评剧、河北梆子、老调、呵呵腔、影调戏、驴皮影、乐亭大鼓、昌黎地秧歌、井陉拉花、沧州落子、张家口二人台以及年画、剪纸、泥塑、鼻烟壶等等, 全国就更无法统计了。把这些形成系统化、规模化生产, 对外介绍传授, 极有可能产生像中国人跳交际舞、迪斯科那样, 在世界掀起中国文化的热潮。中国的武术现在就已经在奥运体育比赛中被确定为正式比赛项目。教学带的生产、教师的外派以及和这些相关的知识产权, 都可以成为文化产业的一部分。

(二) 独创性

现在中央电视台的一些做法就很好, 如举办世界京剧票友赛。外国朋友不仅学习了中国的艺术形式, 其艺术内容对他们也潜移默化地产生着影响。他们学习李玉和、李铁梅、郭建光、吴琼花等中国革命英雄, 也使他们在艺术中接受着无产阶级的革命思想。加拿大的大山学习中国的相声, 不仅受到中国人民的欢迎与喜爱, 更受到外国人的青睐。大山所说的相声, 也在给外国人上中国文化课。再有沈阳的国际秧歌艺术节、吴桥的杂技节、潍坊的国际风筝节等, 都有了好的开端, 关键是怎样做好、做大, 做出规模, 做出影响, 做出产业化。

(三) 特色式

即只有中国能做, 外国人只能学的类型和模式。如中国的国画。书法、武术、戏曲以及中国的四大名著, 唐诗宋词等。只要宣传推广得力、得法、到位, 它们的价值是不可估量的。

打造有中国特色的文化产业, 必须运用高新科学技术, 特别是中国自己独有的科学知识、成果和产权, 多层次地开发新兴的文化产业, 努力提高文化产品的科技含量。如有关中医中药的相关理论、知识、技术设备药品等。特别是中国在防治非典、禽流感等某些方面的成功经验、做法, 中国杂交优质水稻、三峡大坝、跨海跨江大型桥梁等精英技术, 上海世博会的成功经验等融合在文化产业中出版、咨询、会展以及技术转让等产业中, 肯定会受到欢迎、再如“孙子兵法”等著作虽属军事领域, 但若把它化成影视、图书等与现代化战争 (如两次海湾战争、伊拉克战争、阿富汗战争等) 密切联系的文化产品, 也不失尝试的好办法。

发展文化产业, 不仅仅是经济效益的有力补充, 它的文化渗透作用亦不可忽视。而文化渗透所带来的影响为文化产品的推销带来更为推波助澜的作用。某些观念性意识性的东西一旦被对方接受, 产品不怕没有销路。

关于群众文化进社区的几点思考

祁燕 (宁夏平罗县文化馆宁夏平罗县753400)

江泽民同志在“七一”讲话中指出: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努力体现三个面向:一是面向现代化;二是面向世界;三是面向未来。发展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的要求, 促进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 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目前,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历史关健时期, 精神文明建设正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健全向纵深发展。在这种形势下, 群众文化已发展成为当代文化的几种主要形态之一, 它是我国文化中一种独具特色的新兴文化形态。而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社区模式在这种氛围中也应运而生, 并且由点到面, 迅速向乡、镇辐射。在社区构架中, 社区文化建设引起了各界的极大关注, 被普遍认为是社区架构、社区长期健康发展、社区精神文明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

一、群众文化进社区的重要意义

群众文化是我国一种独特的社会文化现象。之所以说它特殊, 是因为群众文化是伴随着中国共产党的成熟而成熟的, 也就是说, 群众文化自从成为了中国共产党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矢志不渝的追求与卓有建树的体现之后, 便真正获得了价值观念、物质基础、文化制度的成长和成熟。从这个意义上讲, 群众文化是以群众为主体, 由群众直接或间接参与活动的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它包括群众文化活动、群众文化工作和群众文化生活等要素。群众文化进社区的具体意义就是让社区群众纷纷走出家门, 走出单位小天地, 来到社区大舞台, 展示各自的特长和艺术才华, 增加了单位相互交往的机会, 扩大了社区成员的精神生活范围。繁荣的社区群众文化活动, 促进了社区长期安定、团结局

美国不仅仅是经济大国, 也是文化大国。我们从美国进口的大片, 无不带有资产阶级民主、博爱的色彩。美国人是非常聪明的, 他们的文化渗透可以说是无孔不入、他们出口的文化产品, 哪怕是一张小卡片, 一支小铅笔, 上面都印有星条旗。不信你稍加注意, 美国国旗在我们周边出现的频率, 恐怕就要超过五星红旗了。这不是危言耸听, 真正到了我们该清醒的时候了。这种潜移默化的作用, 尤其是在我们下一代的身上将产生某些不可预知的后果。但是, 美国人的做法, 也给我们带来了某些启示。在我们文化产品及包装上, 印上五星红旗, 印上长城、龙、黄河等图案。在产品包装风格上, 设计出与时代紧密结合又具有中华民族鲜明特色造型来, 保证文化商品特征不断创新, 从而竖起中华文化鲜明的大旗。

文化产业是一种新型的产业, 是朝阳产业。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产业更是外国没有也不可能有的。文化产业从过去一个附属的文化形态, 逐渐发展成一个比较完整完善的产业体系, 甚至在某些国家生成为支柱产业。西方世界虽然在二战前就已具规模, 但较快发展还是在二战后近半个世纪里。至于我国则是在2000年10月, 中共中央十五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十五”计划的建议》才将文化产业正式提出来。近年来, 党和政府看到了发展文化产业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对文化产业给予了相当的关注。2007年10月,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所作的政治报告中指出:大力发展文化产业, 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 加快文化产业基地和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群建设, 面, 社区受益;文化机构专业人员进入社区, 与群众打成一片, 施展了自己艺术专长, 组织能力、专业水准有了更广泛的锻炼、提升机会, 深入生活, 广交朋友, 从社会现实中汲取营养, 激励了自己的创作热情和灵感, 机构与个人受益, 这是一个两利效应。

群众文化进入社区, 能否立足, 在繁荣中持续性发展, 在社区全方位建设中保持自己的领先地位, 关键是葆有特色。根据社区民族性、民间性、区域性的特点, 社区文化必须是在一定区域内极富地方色彩、独特风格的, 社区群众广泛认同的艺术品和文化活动, 是当地群众文化艺术的精华, 是区域文化的“拳头产品”。因此, 培育社区文化特色是关键, 共建是保证。

二、群众文化的基本特性和存在的问题

群众文化的基本特性可归纳为五个方面。

1.群众基础的广泛性。这是由群众文化的文化主体所决定的。群众文化的主体是全体社会实践者, 是全民性的, 它的文化内容和价值取向通过通俗的丰富的活动形式, 在社会各个阶层都能得到传播。另一方面, 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 不受民族、区域、季节等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因而全国各地均能得到发展。

2.文化享有的民主性。群众文化与大众文化、专业文化在文化参与和享受上的最显著的区别就在于文化享有的民主性。在专业文化和大众文化那里, 人民群众在文化实践过程中, 主要处于文化受众的地位, 文化参与显得十分被动。这正是专业文化和大众文化的文化专制意味的展现。群众文化由于对文化创造和文化享受的双重强调, 人民群众能通过自身参与文化活动来实现文化接受与文化创造的双向转换, 充分体现人民群众的文化主体地位。

培育文化产业骨干企业和战略投资者, 繁荣文化市场, 增强国际竞争力。总书记的积极发展文化产业的英明论断, 可以说为中国文化产业的开创和发展指明了方向。1998年国家文化部门专门设立了文化产业司, 部分省市也相继设立了文化产业职能部门。可以说, 中国的文化产业起步强劲, 并已取得初步成果。如文化设施的建设无论数量、速度, 还是规模都是历史上无法比拟的。博物馆、展览馆、图书馆、文化馆、纪念馆等等有如雨后春笋。建设图书大厦的省、市、自治区已经有16个。中国的图书出版社从1980年初期的几十家发展到560家, 公开出版的报刊现有上万种。电视剧制作每年超过2000部, 计算机的普及以年增长40%速度发展……今天的文化产业, 无论教育、科技、广告、媒体等, 在资金筹措的操作管理等各方面的能力都是今非昔比, 在质与量上都有了巨大的进步。

辽宁文化产业的“地域特色”研究 篇8

一、辽宁文化产业的“地域特色”概况

辽宁有着辽阔的地域、悠久的历史文化, 在长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历史变迁中, 形成了不同的语言文化、饮食文化、建筑文化、服饰文化等文化资源, 同时, 也是特定地域的生态、民俗、传统等文明的表现, 并形成了以下辽宁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产业优势:

1. 自然资源优势。

辽宁位于中国东北地区南部, 南临黄海、渤海, 东与朝鲜一江之隔, 与日本、韩国隔海相望, 是东北地区对外开放的门户。现有的地域格局特色鲜明, 分别是辽宁中部的城市群文化产业综合示范区、以大连、丹东为主的沿海沿江文化产业先导区和以朝阳、锦州、阜新等为依托的辽西特色文化产业区。

2. 历史文化优势。

辽宁历史悠久、古文化源远流长, 有着享誉国内外的红山文化、辽金文化和前清文化, 以及沈阳故宫为代表的六处世界文化遗产。同时, 辽宁文化艺术门类齐全, 特别是被国人熟知的小品、芭蕾、相声、话剧等在全国享有盛誉, 在文化“地域特色”上渐趋成熟。

3. 文化产业的市场优势。

辽宁省拥有东三省最具潜力的文化市场, 在文化演出、图书出版产业、动漫艺术产业、对外文化贸易交流等都占有着绝对的优势。近年来, 省政府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加快文化产业与市场的融合和发展。

二、辽宁文化产业的“地域特色”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辽宁文化产业“地域特色”发展十多年来, 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但是与国内文化产业发展较好的省市相比, 还有一定的距离, 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1. 文化体制不完善。

辽宁文化产业的建立是在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之上不断发展过来的, 管理相对落后, 办事效率缓慢, 这样下去会制约和限制文化产业的生存和良性发展, 特别不利于集团型、合作型的文化产业, 很容易造成停滞不前或发展缓慢。

2. 缺乏良性的资金保障体系。

目前, 文化产业资金保障还是以政府的投入为主。而文化产业是一个投资长, 收效慢的产业群, 很难吸引到大型企业或个人投资, 很多文化产业项目常常是因为缺乏相应的资金投入, 导致后期质量跟不上, 严重影响了文化产业的发展进程。

3. 地方文化资源保护和发掘力度不够。

自宋以来的“辽文化”、满族少数民族文化, 东北特有的文化娱乐小品, 还有民间剪纸、皮影戏、岩画等专业性强的地方艺术精华都还只是零星地开展, 缺乏组织化和规模化, 基本上以单纯的学术研究为主, 产生的经济社会价值也寥寥无几。

三、针对辽宁文化产业“地域特色”的发展现状, 提出以下策略与措施

1. 制定和完善相应的政策法规。辽宁省政府一直非常重视对

文化产业的建设, 出台了一系列有利于文化产业健康发展的有效政策与法规。首先, 建立健全文化产业的司法体系, 加大行政执法力度;其次, 将知识产权问题严格纳入文化产业的监管建设中。同时, 加快和完善知识产权的立法进程和监督保障;最后, 完善和强化金融资本在城市文化产业中的良性运行和法律保障。

2. 以政府为主导, 协调文化产业中的各方关系。

良好的管理机制和运行机制是保障文化产业健康发展的关键要素, 以政府为主导和引导力量, 协调文化产业中各方的秩序有效运行。同时, 在文化产业的管理和服务过程中, 通过健全完善政策法规、精简审批程序、积极搭建金融资本的平台等, 从宏观上进行有效地调控和配置, 推动和引导文化产业健康有序的发展。

3. 优化和拓展各县市文化产业市场。

辽宁文化产业经过近些年的快速发展, 已经形成规模, 文化产业的结构扩展到社会与经济中的各行各业, 因此, 必须对文化产业的结构进行全省宏观上的战略调整。

充分发挥各县市文化产业的特色优势, 建立区域文化产业群的基础支撑性优势, 对一些消耗大、低效益的文化产业, 实行整合重组, 优化文化产业的市场资源配置。同时, 着重打造具有市场潜力大的优势项目, 积极推广一些文化产业环境好、运行成熟的文化企业, 以期提升全省县市文化产业的标杆效应。

4. 合理开发具有民族地域特色的文化产业。

辽宁依托东北文化的优势, 有着丰富灿烂的文化遗产, 诸如契丹辽文化、满族文化等都为辽宁文化和经济建设的综合实力增色不少。政府在宏观管理上应该有倾向性地, 对这些民族文化遗产进行合理地发掘和开发。

同时, 辽宁还是个少数民族大省, 应充分发挥各少数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特色, 重点培育富有地域特色和民族风格的文化产业。加大对红山文化遗址、古生物化石文化产业园等文化产业的建设, 对国际服装展销节、国际文化啤酒节等已经成熟的地域特色文化产业, 可以挖掘出更深层的文化营养, 寻找新的经济发展潜力。

5. 加强与国内外省市文化经济的交流与合作。

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浪潮下, 文化产业在一些国家或省市都成为其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这就意味着文化产业经济必须走出去, 积极地与国内外先进的文化产业交流, 寻求合作, 互惠互利, 吸取经验的同时, 不断壮大自己的综合竞争实力。一方面, 我们依托辽宁优越的地理优势, 加强与日韩的优秀文化产业合作, 把代表他们高水平的影业娱乐、动漫、美容护肤等, 加以学习和合作;另一方面, 在交流与合作的过程中, 我们也可以把我们自身的优势文化产业项目推动出去, 扩大双方的文化经济合作领域。

总之, 辽宁各县市区域以各自不同的语言、宗教、建筑、饮食、服饰等文化资源, 形成了辽宁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产业。当前, 我们应该充分合理利用各县市有形或无形的文化资源, 扩大与国内外的交流和宣传, 打造精良的地域文化品牌, 把具有民族民间特色的文化产业科学、有序地开发, 真正实现地域文化资源向文化产业的转换, 推动辽宁文化产业“地域特色”的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吕拉昌, 黄茹.世界大都是的文化与发展[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2013.

[2]陈少峰.文化产业发展战略与商业模式[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 2006.

[3]沙吉会.辽宁沿海六城市文化产业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J].大连干部学刊, 2011 (6) .

构建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产业研究 篇9

1要在新常态下大力发展和弘扬民族文化

1.1把握文化产业发展的源泉

民族文化,就是指各民族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具有本民族特点的文化。我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多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更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民族互相交流,互相促进,多角度地交融,全方位地契合,创造了无数光辉灿烂的文化财富,这就是我们不断发展又不断充实的传统文化,其凝聚了中华民族特有的生活习惯、思维方式、情感特征和理想信念,反映的是中华民族发展的水平和独特文化气质。这些都是文化产业发展的源泉。因而,在文化产业发展中,尤其是在影视、歌曲、戏剧、小说等文艺作品的创作时,要充分展现中华文化的本土性,只有这样,作品才会更深入人心、引起共鸣。

莫言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时,诺贝尔奖评奖委员会表示,莫言 “将魔幻现实主义与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瑞典文学院当天在一份新闻公报中说: “从历史和社会的视角,莫言用现实和梦幻的融合在作品中创造了一个令人联想的感观世界。”由此可见,莫言荣获诺贝尔文学奖,很大程度是因为他作品中的本土性,这便是作品的冲击力。

而莫言的对手村上春树笔下的渡边、天吾、青豆可以是日本的,也可以是其他任何国家的,他的作品很少出现例如富士山、和服、艺伎、樱花等典型的日本元素,但莫言笔下的 “爷爷”、“奶奶”、 “姑姑”必然是生长在中国的,红高粱、高密也是在其他国家无以存在的。也就是说,莫言的作品具有强烈的民族性和中国色彩,正是这一点打动了评委会评委们。

正所谓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 鲁迅)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 求大同的价值追求,有利于促进国家之间、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对当代世界发展有着重要意义。英国哲学家罗素说过,“中国至高无上的伦理品质中的一些东西,现代世界极为需要”, “若能够被全世界采纳,地球上肯定比现在有更多的欢乐祥和”。中国特有的文化和民族风情,不仅让华夏子孙引起共鸣,也深深地打动着世界,这就是我们的文化产业发展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

1.2深入挖掘和保护民族文化

挖掘民族文化方面我们做得似乎还不够。比如,中韩 “端午申遗” 之争。作为端午节正宗的发源地,我们的落败,很值得深思。而韩国人在我们的传统文化活动中注入了他们的元素,成功地实现了现代转型,并得到了国际上的认同,对于中国文化遗产的保护显然有借鉴意义。

又比如,2008年上映的有中国元素的 《功夫熊猫》在我国票房十天破亿,令人咋舌。除 《功夫熊猫》外,《孙子兵法》、《杨家将》、《西游记》、《天仙配》等这些国人耳熟能详的故事,也陆续变成好莱坞大片,这些传统文化的瑰宝贴上洋标签后,再 “打进” 中国市场,我们传统文化的奶酪就这样被人动了。

据2015年3月20日光明日报报道,美国电影协会2015年3月发布的年度报告显示,2014年,中国内地第三年蝉联全球第二大电影票仓。专家预测,未来全球票房增量的80% 将来自中国[1]。2014年中国电影总票房达到了48亿美元,同比增长34% ,也成为至今为止北美之外唯一跨过40亿美元票房大关的市场。我国电影票房持续、快速增长,未来潜力显然不可小觑。然而,国产电影的综合实力似乎仍难以与好莱坞电影抗衡,可见这方面的文化潜力还有待挖掘。

在文化全球性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我们在充分挖掘民族文化的同时,也要注意保护好我们的文化资源,这是维护自身利益的基础。比如,中药是中国的国粹,但在世界中药市场,日本、韩国所占份额高达80% ~ 90% ,日本中药制剂的生产原料75% 从我国进口。目前全世界中成药市场每年销售额达到300多亿美元,而在全球拥有绝对中药材资源优势的中国却只占了5% 的份额[2]。关于中药的知识产权, 有媒体曾载文分析认为,由于国内企业对一些名优中药配方的知识产权保护不力,致使这些配方被其他国家抢先申请专利,如日本210个汉方药制剂的处方全部来自中国[3]。国内随处可以购买到各种药典、民间验方书籍,这些中医中药文化的精华,无疑早为外国药商无偿提供了宝贵的配方。这些祖先留下的丰富文化遗产,后人怎样保护、继承、发展好, 这都值得思考。

2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创新发展民族特色文化

正如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文化的发展也需要从外来优秀文化中汲取精华,并结合本民族实际,加以发展。

近几年来,媒体对海外文化加以引进、并融入本土元素创新发展取得成功的,这方面的例子也不少。央视一档很火的综艺节目 《梦想合唱团》就是很好的例子。这档节目引进自英国的 《合唱团之战》。两个版本的节目都兼顾公益性与娱乐性,但英国版本以明星为主导,中国版本更突出平民参与的特点,节目中展现普通人物故事以及这些故事体现的力量和精神,有对残疾人的关爱,有对偏远山区孩子们的关怀,展现了民间的美好感情,成为海外节目模式本土化的一个成功案例。

又比如东方卫视制作的真人秀节目 《中国达人秀》、湖南卫视的 《我是歌手》、《百变大咖秀》、 《爸爸去哪儿》及浙江卫视的 《中国好声音》等热播节目都是引进国外节目的模式进行创作的,这都体现了文化创作的博采众长和本土化的创新,其中一些节目已成为吸金能力很强的节目。

可见,要创新发展民族文化,就要站在时代的前列,立足于民族特色,把眼光投向国际,用世界的眼光来打造我们的文化产业。只有善于把继承与创新有机结合起来,才能超越。

3要精心打造能走得出去的文化精品品牌

文化精品是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内容和重要标志,是一个时代的文明标识和艺术丰碑,体现的是时代特色,展示的是时代精神风貌,走向市场的时候,一定是 “人无我有,人有我精”。

过去十多年里,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得到了显著提升,一批具有鲜明中国文化特色品牌已经形成并走了出去。 如 “龙狮”、“时空之旅”等体现 “中华风韵”的品牌产品直接进入欧美、大洋洲及日本等文化市场。近年来,一批拥有自主研发能力和自主品牌的外向型文化企业逐步形成,越来越多的中国文化企业走向世界舞台。北京四达时代集团公司在非洲10个国家投资建立地面数字电视网络。大连万达集团并购美国AMC影院公司,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电影院线运营商[4]。广西师大出版社和马来西亚智慧城有限公司共同出版的 《儒学四书精选漫画》,短短半年在马来西亚的发行量即达10万册[5]。

中华文化热潮在国际范围内持续升温,向世界展示了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向世界呈现了一个真实的中国。我国文化产业在海外市场似乎已经显示出 “遍地开花” 的趋势, 但2012年年初文化部产业司网站发布数据显示: 目前,在世界文化市场上,美国、欧盟、日本、韩国所占比重依次为43% 、34% 、10% 和5% ,而我国仅为4%[6]。韩国歌手朴载相 ( PSY) ,于2012年7月中旬通过网络发行的歌曲 《江南Style》,短短两三个月即风靡全球。据资料称, 《江南Style》 为朴载相带来了至少5000万元人民币的收入[7]。可见,加快发展对外文化贸易大有可为。

2015年3月2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 《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在合作重点中提出了 “加强文化传媒的国际交流合作,积极利用网络平台,运用新媒体工具,塑造和谐友好的文化生态和舆论环境。” 在合作机制中强调, “支持沿线国家地方、民间挖掘 ‘一带一路’ 历史文化遗产,联合举办专项投资、贸易、文化交流活动,办好丝绸之路 ( 敦煌) 国际文化博览会、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和图书展。”这些要求和做法,对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及文化产业的发展显然是一个绝佳的机遇。

4要努力促进文化和科技的融合

文化和科技融合的目的,就是要让科技为文化奏出美妙的乐章。比如常州中华恐龙园,形态逼真的3D恐龙在游客身边奔跑、打斗———智能自动化技术和3D、4D技术的运用,让这里成为恐龙体验的 “梦工厂”。只需拍一张数码照片,游客就能在上海世博会陕西馆里找到已发掘修复的兵马俑中与自己最相像的脸谱———这一应用项目离不开高科技人脸识别系统。五年来,共有600多家企业集聚常州创意产业基地,产业园区向社会提供了近3万个工作岗位,创意经济提速增效,产值总量不断增长,2014年产值突破了260亿元,税收达13亿元[8]。可见,文化和科技的融合促进了文化产业的创意与创新,而创意与创新让文化产业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在这方面,一些大型互联网企业已将触角伸到文化产业领域,比如2014年3月,阿里巴巴以62. 44亿港元投资获得文化中国59. 32% 股份,由此成为文化中国的第一大股东。又以24亿元入股光线传媒,相信这样的投资融资不但是文化产业与资本的联姻,同时也会加深文化产业与科技的融合,从而推动文化产业发展。

参考文献

[1]牛梦笛.中国成全球电影票房增长主动力[N].光明日报,2015-03-20(1).

[2]中商情报网.2013中药材国际化市场调查[EB/OL].(2013-12-29).http://www.askci.com.

[3]顾国飞.日本汉方药和韩国韩药占了全球八成中药市场,浙江中药材出口为他人做了嫁衣[N].都市快报,2007-01-19(35).

[4]刘奕湛.中华文化快步走向世界[N].经济日报,2012-09-29(9).

[5]方慧玲.借“三缘”优势撬动文化产业国际合作[N].广西日报,2012-09-04(7).

[6]骆沙.向世界呈现一个真实的中国[N].中国青年报,2012-02-02(11).

[7]新浪娱乐.韩国神曲风靡这个鸟叔不一般[EB/OL].(2012-09-03).http://www.sina.com.cn.

文化产业特色乡村 篇10

一、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

成都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文化资源, 包括神秘的古代文明、繁荣的当代文化艺术和休闲的都市生活等。浓郁的文化氛围、独具特色的风土人情彰显着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恒久魅力。丰富的文化活动为文化产业的发展培育出良好的文化土壤, 民间文学艺术形式、地方风味饮食、民间工艺品和民俗文化活动精彩纷呈, 地方特色浓郁。作为西部重要的特大中心城市, 成都具有较强的城市吸引力和影响力, “成都, 一个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 这句话在某种程度上印证着成都的开放性, 包容性, 多样性, 这正是有利于吸引文化产业人才的重要因素。

成都文化产业优势突出。成都市在2008年按常住人口计算, 全市人均生产总值首次突破3万元大关, 达30855元, 同比增长9.6%。由此表明成都市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经济基础, 并进入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城市发展阶段。成都是西部的金融中心、商贸中心、科技中心、交通和通讯枢纽, 汇聚各种要素包括信息、资金、技术, 人才等, 产生极大的能量, 吸引着无数投资者的目光。此外, 成都市重视科技创新, 鼓励扶持新兴文化产业形态的发展壮大, 动漫游戏、数字音乐、数字电影、网络视频、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数字出版、网络出版、手机出版等一系列新兴业态蓬勃兴起, 大大扩宽和延伸了文化产业的领域。

二、制约因素和新的挑战

一方面成都有着丰厚的文化优势, 另一方面对于现有资源的产品开发和产业营运却还不够。成都发展文化产业提升文化软实力, 建设文化强市的路仍然任重道远。主要问题如下:

1.高新技术在转化文化资源推动传统文化产业优化升级过程中的运用不够。对科技的运用程度不高, 科技含量有待提升, 是眼下成都文化产业缺乏国际国内竞争力的一个重要原因。此外, 新技术转化应用于文化产业的的速度相对缓慢, 降低了科技创新能量的释放。在网络游戏和电影制作等领域, 成都的文化产品能够参与国际竞争, 并占有一席之地的作品屈指可数。三国文化、金沙文化、大熊猫文化等宝贵文化资源没有得到高质量的转换开发, 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科技研发力薄弱, 文化创意的欠缺。

2.文化产品竞争力和产业集聚效应有待提升。文化品牌作为一种标志与象征, 是一个城市文化竞争力的体现。以三国文化、诗歌文化、民俗文化等资源为基础, 还没有打造出具有有全国甚至世界影响的文化产品。比如成都的城市品牌就先后有“东方伊甸园”“天府之都”“成功之都”“多彩之都”“休闲之都”“美食之都”等称谓, 但至今仍然缺乏一个比较权威的、民众认同度高的、可以概括成都气质精髓的品牌。文化产业在空间集聚方面以及文化资源的综合利用方面都还处于初级阶段, 除少数领域如传媒集团外, 还缺乏重量级、领军型的文化企业和集团。目前已经形成的文化产业园区基地在产业集聚效应上还需要提升, 在文化产业产品资源价值的挖掘上还有相当的潜力可挖。

3.文化消费水平较低和文化消费市场的培育不成熟。文化产业的良性持续发展需要广大的“欣赏者”与“消费者”。张艺谋的“印象系列”、美国的迪斯尼品牌, 日本的动漫电影、芬兰“愤怒的小鸟”游戏等都是成功打开文化消费市场的经典案例。相对而言, 成都市的文化品牌影响力还不够, 文化消费节点不多, 不能对消费者形成持续的吸引力, 部分文化资源和文化产品成为外地游客一次性消费的文化快餐。文化消费缺少亲历性、体验性就会丧失吸引力, 而培养人们文化消费的热情才能获得更多的经济增长点, 推动文化消费市场的健康发展。

三、推进成都文化资源与特色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思考

打造成都特色文化产业, 将成都文化资源熔于一炉, 抓住文化产业发展重点谋篇布局, 明确需要培育形成的优势产业, 如传媒、文博旅游、创意设计、演艺娱乐、文学与艺术品原创、动漫游戏和出版发行等行业, 促进文化产业结构体系的形成, 进而实现成都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思考如下:

(一) 借助创意创新文化资源开发模式和文化产业发展模式

创新和创意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关键要素, 如何利用创意重新包装历史文化, 找到传统与现代的融合点, 迎合各类消费人群的文化口味值得思考。应该借助文化创意将文化资源打造成形象性与实用性兼具的产品, 创新文化资源开发模式和文化产业发展模式。如台湾美浓是台湾客家文化传承的重镇, 在工艺品的设计上, 重点突出了创意元素, 由生活基本用品向特色艺术品转变, 比如油纸伞被设计成伞状灯的造型、面积改小、增加独特图案标识等, 而陶制品则增加了公仔、陶画、造型茶杯组等内容, 既融入浓郁的客家风情又有着现代时尚元素, 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了传统工艺。成都“锦里”同样通过“无中生有”的创意“点石成金”, 以三国文化为支点, 植入了文化底蕴, 形成了成都民俗旅游休闲文化的知名品牌。

传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当前社会关注的问题, 如何让濒临灭绝的传统文化重新焕发生机需要创新的探索和实践。青春版《牡丹亭》上演之前昆曲举步维艰, 经著名作家白先勇对牡丹亭进行重新打造, 获得了成功。青春版以当代审美来包装传统昆曲, 从服装、灯光到演员都展现了传统艺术中青春的魅力, 曲美、词美、舞美、人美, 美不胜收。青春版牡丹亭就找到了传统与现代的结合点, 打造出正对青年人口味的精美的文化大餐, 再次发挥出传统戏曲的魅力和价值, 也对我们成都传统文化的重新打造包装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作用。因此, 将文化资源如传说、民谣、戏曲等与现代科技和现代审美艺术结合, 邀请专业人员参与设计, 开发创造出独具特色的创意文化产品, 为文化产业发展开辟一条蹊径。

(二) 加强科技与文化的融合, 提升传统文化产业的科技含量

达芬奇曾说:“艺术借助科技的翅膀才能高飞”。同样, 科技创新为文化产业的发展装上了飞翔的翅膀。如果缺乏相应的技术手段支持, 优质的文化资源和新奇的文化创意难以转化成文化产品, 或者无法实现价值和效益的最大化。《功夫熊猫》及续集如何成为了征服世人的动漫大餐?影片巧妙运用了“中国元素”并渗透在各个角落, “国宝熊猫”和“传统中国功夫”的完美组合, 高科技制作出美轮美奂的画面场景, 使中国的传统文化资源释放强大的艺术魅力, 迎合广阔的国际观众市场, 成为科技手段与文化资源融合成功开发文化资源的经典案例之一。

高科技与旅游文化结合, 打造大型旅游歌舞剧目等文艺精品, 并衍生出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旅游纪念品制作等新业态, 从而开拓传统文化产业的新市场和新领地。如数字技术应用于演艺业中, 能极大地丰富表现手段和艺术魅力。如多媒体梦幻剧《时空之旅》加入了高科技多媒体的技术元素, 丰富的声、光、电、水幕、烟雾效果为观众创造了一个梦幻般的舞台世界。成都《金沙》音乐剧用高科技打造绚丽场景, 使用三维动画重现盘古开天的混沌世界、花飘鱼游的芙蓉王国。悠远神秘的古蜀王国瞬间变得生动起来, 让观者身临其境。地方文化资源融入高新技术, 使得传统旅游文化产业脱胎换骨焕发出全新的生命力, 同时也为文化产业寻找到新的经济增长点, 挖掘出文化资源的最大价值。

(三) 深度挖掘和整合文化资源, 培育领军文化企业提升品牌效应

拥有独特历史文化资源本是得天独厚的优势, 是文化产业发展最大的财富源泉, 但若不能及时有效开发并传播推广, 就会出现资源被抢夺的危险, 或被他人占尽先机。因此, 应该深入挖掘文化资源的内涵和价值, 准确把握发展定位, 进而实现优化资源配置, 打造综合效应和集聚效益, 才能将特有的文化资源推向全国乃至世界。一部《大长今》深度开发了韩国传统文化的潜力, 整合古代饮食、医学及宫廷历史的文化资源并开拓出了一条完善的产业链, 电视剧曾经火爆荧屏, 而现在以“大长今”冠名的化妆品卖进了国际市场, 成功打造出民族文化产业品牌。对成都而言, 应充分利用丰富的人文资源, 深挖成都独特的文化个性, 整合民间文学艺术、地方风味饮食和民俗文化活动打造成都文化旅游的产业体系。

同时要加快地方特色文化产业品牌发展。依托各个历史文化街区、古镇、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文化资源, 打造各具特色的文化产业集聚区。目前, 以文博资源开发为例, 打造文博品牌方面, 成都具有全国领先的竞争优势, 形成独有的发展模式和经验。做得比较成功的是金沙文化品牌的打造, 建川博物馆聚落, 宽窄巷子历史文化保护区等。文化是城市的灵魂, 整合有效资源完善产业链, 培养领军型的文化企业, 创造具有全国甚至全球影响力的文化品牌, 成都还有很多文章可做。

从实际情况看, 成都文化资源禀赋独特, 并呈现出多元化和包容性的气质, 为文化产品的开发创造了良好的基础和条件。成都市要围绕历史文化资源开发和特色文化产业融合发展进行积极的探索和实践, 真正将成都丰富的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文化经济优势, 深入推进文化体制创新, 完善相关政策配套, 从而开创成都文化产业发展的新局面。

摘要:发展文化产业是成都市一项现实而紧迫的任务。成都有着文化资源的先天优势, 本文通过分析文化资源与文化产业的紧密关系, 探讨资源转化和产业发展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提出了成都市文化资源与特色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的思路建议。

上一篇:网络出口下一篇:国际贸易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