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教学增长方式

2024-05-12

转变教学增长方式(精选十篇)

转变教学增长方式 篇1

一是浪费物质资源。一方面大量采购复习资料,印制试卷;另一方面却买而少用,印而少发,用而少选,用而少讲。学生用过的资料、试卷成堆成山;二是浪费视力资源,无节制地考测练。资料显示,现在我国有近6成中小学生视力不正常。三是浪费健康资源,不断地加课、补课、延课、拖课。学生在教室时间过多过长,活动娱乐时间极少。资料显示,我国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连续多年呈下降趋势,尤为体能素质、心肺功能、运动能力、抗挫能力和疾病免疫力下降明显。四是浪费智能资源,教学围着考试转。考什么仅教什么,文不学理,理不学文,流水线上生产学生,致使学生畸形发展。潜能得不到开发,个性泯灭,情商不足,创新和实践能力缺乏,综合素质不理想。五是浪费人力资源。动不动就处罚学生,动不动就劝诱、命令、威胁成绩欠佳的学生离校,致使仅部分学生有发展,仅部分学生的部分人力资源发挥作用。学生真苦,教师真累,家长无奈,学校缺钱,是眼下不争的事实。

应试教育对资源的浪费,有显性的,也有隐性的;有眼前的,也有持久的;有可量的,也有不可量的。从某种意义上讲,应试教育是资源的最大浪费者,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天敌。因此,转变教学增长方式,提高教学效益已刻不容缓!

课堂,是学校教学工作的主渠道、主阵地、主战场,是教学质量形成的关键环节。系统论告诉我们:系统的功能不取决于要素个体的功能,而取决于要素的排列组合方式。当要素排列有序合理即优化时,系统功能最大、效果最好。由此可知,转变教学增长方式,提高教学效益的根本途径在于:优化课堂教学!向45分钟要效益,向法定课时要效益!

优化课堂教学,就是教师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根据素质教育要求和学科教学的具体任务,运用系统思维、设计(或选择)一个最佳的教学方案,然后灵活机动地实施这个方案,以达到用最经济的投入(时间、空间、人力、精力、智力、物力、财力)取得最大教学绩效(学生获得最合理最全面的发展,教师获得最大的成功和喜悦)的活动过程。

课堂教学优化并非神秘,而是客观存在,有自己固有的规定性,可用一定的标准去度量。标准体现现代教育教学思想,体现新课程改革的精神实质。

教学目标优化的标准:完整(三维均有)、具体(明确细化、可操作性强)、恰当(符合课标、实际)、有层次(主次、难易分开)。目标是教学的灵魂,教学围绕目标自然展开,自然进行。切记:教学目标面面俱到、均衡要求不是优化教学。

教学内容优化的标准:教学内容科学性强、思想性好、启发性大,关注学科知识的现实性、生产性和应用性;教学内容深度适宜,学生经过努力可以达到;教学内容广度适当,切合学生、教材实际;重点突出,抓住关键,理出主线,剪裁重组,能揭示前后内容的联系;难点突破,铺垫启发总结指向明确,浅深表里俗雅不离谱,分解成项巧破解;概念清晰,原理公式准确,文字表述规范,演示推导逻辑性强,操作示范优美、标准;选材精准、优异、典型、吻合;创设的情境生动、形象、新颖、贴切,富有启发性;技能训练恰到好处;恰当渗透思想道德教育,注重陶冶人文情操。切记教学内容面面俱到,什么都讲深讲透。

教学方法优化的标准:教法灵活、多样,有个性,针对性强,倡导启发式、讨论式、情景式、互动式、自主式、合作式、探究式、开放式教学,启发有术,点拨有方,破难有道,内容形式完美统一;面向全体,因材施教,兼顾个别;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相统一,讲练结合,五官兼用,双主作用有效体现,能力训练适量、明确、扎实、精巧;教学体现课型、模式特征;教学情绪稳定,精神饱满,有热情,有激情,角色转换自然;营造宽松和谐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注重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注意教法导向和学法指导并重,善于提炼学习规律,举一反三,以一当十;从实际出发,积极运用多种媒体,教学手段、教学形式多样且艺术组合,突出实效。切记并不是使用多媒体越先进越多,教学就越优化;没有个性与创新的教学,不是优化教学。

教学技能优化的标准:教态自然、亲切、随和;教学语言准确、清晰、简练、生动,富有感染力;教学信息传输、反馈、矫正、调控及时有效,组织和应变能力强;板书设计规范、工整、清晰、简约、真实;熟悉并能恰当运用多种教学媒体;解题(实验)、作图能力强,快捷准确答疑解惑。

教学过程优化的标准:教学步骤连贯、有序、隐蔽;环节交替流畅,起、承、转、合自然;课堂节奏张驰有度,有起有伏,有平有波,有疏有密,具有美感;各教学环节时间分配得当,准时上下课。

教学效果优化的标准:单位时间内,教师输出的信息量大,学生接受信息多且受益广;学生学习积极主动,参与面广,人人有所为,人人有所得,人人有成功感;师生间、生生间关系融洽和谐,课堂气氛民主活跃,学生精力旺盛,注意力集中;教学目标达成度高(至少80%),演练答问正确率高,作业完成情况好。

要达成上述标准,需有以下条件作支撑。

1、提高教师素质。

优化课堂教学,首先要有高素质的教师。一是先进的教育价值取向(如素质教育观、学生和谐发展观、师生民主平等观、教学效益观等);二是较高的教育教学理论水平(如教育学、心理学、课程论、教学论、教学设计、教育评价、教育心理学等理论);三是良好的学科专业素养;四是比较高超的教学技能;五是独特的教学风格。学校要搞好教师人力资源开发,通过教育培训、进修学习、反思总结、课题研究、导师引领、外出请进、听课评课、竞赛考试、施压加担、竞争上岗、青蓝工程、首席教师、学科带头人、制度建构等途径开发、更新、提高教师素质,为优化课堂教学提供主体支撑。

2、开展课型和教学模式的学习与研究。

课,是学校进行教学工作的最基本的组织单位,它有一定的内容、任务、结构和要求,还有一定的时间规定。课型指课的类型。不同的学科,课型也有所不同,如数学科有概念课、命题课、解题课、复习课、讲评课等。不同的课型有不同的特点,课型不同,教学的方式方法也有所不同,教学优化的要求亦不同。教学模式指建立在一定教学理论或教学思想基础之上,为实现特定的教学目的,将教学的诸要素以特定的方式组合成具有相对稳定且简明的教学结构框架,并兼有可操作性程序的教学模型,如引导发现教学模式、情境陶冶教学模式等。教学模式在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之间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是理论与实践的中介。不同的教学模式,有不同的特点与优化要求。通过学习和研究课型与教学模式,既能提高理论水平,又能给予理论支撑,指导教学实践的优化,增强课堂教学优化的自学性、准确性。

3、搞好教学设计和教学评价。

课堂教学(教学实施),不是教学活动的全部,它前有教学设计,后有教学评价。教学设计是理念化、意念化的教学策划、教学方案、教学设想。合格的教学设计,是教案与学案的统一,是正确的价值取向、先进的教学理念、精准的教情学情教材分析、恰当的教学策略、互动的教学流程“五要素”的统一体。教学实施是教学设计的物化、外化、现实化,教学设计是其前提和基础。优质的教学设计,带来优化的教学实施。教学评价是指按照一定的标准,对课堂教学活动的各要素变化发展和效果的价值判断,是一项不断发现价值、判断价值和提升价值的活动。它具有诊断、导向、反馈、调节、激励与促进民主等多种功能。优化的课堂教学,不仅能很好地实现既定的价值,更能开拓和发展新的价值领域。教学评价既要看价值的达标度,更要看价值的发展度。教学评价,既能促进教学设计更优质更科学,又能促进课堂教学更优化更高效。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应倡导发展性评价,用发展的观点评价师生,评价学校。由分数取向评价向过程取向评价、素质取向评价过渡,由甄别、选拔评价向激励、发展评价过渡,由一维、单元评价向多维、多元评价过渡,把促进师生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作为评价的根本目的。

4、科学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篇2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十一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顺利完成“十一五”时期的各项任务,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奠定更加坚实的物质和技术基础,必须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把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关系现代化建设全局

经济增长是靠资本、资源、劳动力和技术等生产要素的投入推动的。各种要素的组合不同,经济增长会呈现不同的方式。如果经济增长主要依靠资本、资源和劳动要素投入数量的增加来推动,增长就是粗放式的;如果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技术的进步和生产效率的提高来推动,增长就是集约式的。

推进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就是使经济增长从主要依靠增加要素投入和物质消耗推动,转向主要依靠提高各类要素的投入产出效率推动。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就。从1980到2005年,按可比价格计算,每万元GDP能源消耗从13.26吨标煤下降到4.75吨标煤,下降64.2%。这样的下降幅度既不逊于发达国家,也不逊于发展中国家。根据世界银行《2006年世界发展指标》,按国际购买力平价(2000年美元)计算,从1990年到2003年,我国每千克石油当量产生的GDP增长了114%,而同期世界平均水平只增长21%,其中高收入国家、中等收入国家、低收入国家分别只增长11%、40%和20%。

但是,这种明显的成绩是以过去经济增长粗放程度过高为基数的。从单位产品实物量能耗、物耗的绝对水平来看,与世界先进水平甚至平均水平相比,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粗放特征依然十分突出。我国矿产资源总回收率仅为30%,比世界先进水平低20个百分点。从总体上看,经济增长方式远未实现全局性、根本性的转变。

特别是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增长速度加快,资金投入、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大幅度增加。2003-2005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但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6.8%,能源消费总量年均增长13.6%,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等主要污染物也呈增长之势。展望未来,资源环境形势更加严峻,加快增长方式转变任务更加紧迫。

深刻认识经济增长方式粗放的体制根源

经济增长方式粗放,与我国经济所处的发展阶段及其整体技术水平有关,具有一定的客观必然性。我国正处于工业化中期,城市化进程远未结束,以住房、汽车需求快速增长等

为代表的消费结构升级和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必然会使我国现阶段的增长呈现出某些高物质消耗特征。

但是,应该看到,导致增长方式粗放有深刻的经济体制方面的原因。概括起来,主要是:

价格体系未能充分反映资源的稀缺程度。比如,水资源是我国最为稀缺的资源,但我国的水价却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3。低水价导致了对水资源的过度消耗和浪费:农业用水的低价格,弱化了节水技术和设施的投资激励,固化了农业的大水漫灌方式;居民用水的低价格,造成了生活用水的严重浪费。再比如,土地也是我国最稀缺的资源,但长期以来,由于土地征用、交易制度不完善,致使大量农村集体所有的土地被低价征用,转让价格没有充分反映土地的稀缺程度,从而降低了稀缺土地资源的使用成本,形成了粗放利用土地的惯性。

企业成本未能充分反映其全部社会成本。通过制定和严格执行一定的质量、安全、能耗、物耗以及污染排放等标准,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社会的协调,是市场经济中需要政府发挥作用的一个重要领域。在明确和严格的标准之下,企业为了达到社会要求,就需要进行技术创新、更新设备或加强管理,从而有利于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而目前我国不仅缺乏比较完善的社会标准体系和相应的法律法规体系,对于已有的法规标准,也存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问题。这一方面使企业丧失了进行技术创新、设备更新或强化管理以降低消耗、减少污染排放的外在压力和内在动力,另一方面也使一些企业敢于在执行现行标准和政策时弄虚作假、顶风违规。

税费政策不合理。比如,当前在煤炭等矿产资源开采方面,由于资源税实行按照开采量征收,开采过程中往往发生只开采易开采部分和遗弃不易开采部分的现象。这不仅造成了矿产资源的严重浪费,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

采取综合措施,加快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一个涉及经济、技术、社会等多方面体制和政策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企业、消费者以及社会各界共同参与、通力合作。需要从优化经济结构、促进技术进步、加强生产管理、鼓励理性消费等多方面采取综合系统的措施。要真正落实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基本国策,当然,最根本的是要为经济的集约化增长提供一个良好的体制环境。当前,要从如下方面入手,加快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优化经济结构,增进结构效益。经济结构不合理既是经济增长方式不合理的表现,也是导致经济低效运行的重要原因。因此,要把优化结构作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主要抓手。一要优化产业结构,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广泛应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提升制造业,大力开拓服务业新领域,抓紧构建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小、附加价值高、吸纳就业多的产业结构体系。二要优化产业组织结构,形成既有利于规范、有序、有效竞争,又有利于实现

规模经济的大、中、小企业合理分布的格局。三要优化所有制结构,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形成各种所有制企业相互竞争而又共同发展的局面。四要优化出口结构,促进技术水平高、附加值大的产品增加出口,提高比重。

增加政府投入,促进资源和环境技术的进步。促进增长方式转变,必须大力开发新能源、新材料、资源节约、污染处理、生态治理和恢复等方面的技术。这些技术研发成功后社会效益比较明显,但研发过程投资密集,研发失败的风险比较大,单个企业或者研究机构研发积极性不高,使得这些技术的供给难以满足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要求。因此,要加大政府对这些技术领域的支持力度,鼓励企业在相关技术领域进行技术发明和技术革新。

提升管理水平,减少管理漏洞。从政府的角度讲,应当通过制订严格的物耗、能耗和污染排放标准,并依法严格执行,从外部促使企业提高技术水平和转变生产方式。从企业角度讲,则要通过不断采用新的管理理念,完善激励机制,实施供应链管理,优化生产和工艺流程,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倡导理性消费,反对铺张浪费。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增长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消费模式。因此,要加强对消费者的宣传教育,提高广大消费者对我国基本国情和面临挑战的认识,增强其合理消费、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意识。同时,要通过完善消费政策,提倡文明、环保和节约的生活方式。

理顺资源价格体系,完善相关制度。一是加快重要资源价格改革,增加粗放利用资源性产品的成本。深化电力、石油、天然气、煤炭、水等重要资源价格形成机制的改革,让市场在配置资源的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二是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加快利率市场化改革步伐,建立健全由市场供求决定的利率形成机制。三是深化土地制度改革。严格土地法制,合理调整土地收益分配机制,适当增加利用土地的成本。落实和完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切实维护农民的土地权益。根据新的资源供求形势,进一步完善国土资源规划,强化规划约束和用途管制,严格区分公益性用地和经营性用地,严格控制征地规模,健全并坚决执行经营性用地招标、拍卖和挂牌出让制度,确保土地价格形成的公开化、透明化。四是完善税收制度。从生产、销售(包括到国外销售)、消费等各个环节,鼓励节约,抑制浪费。

以转变增长方式促进外贸稳定增长 篇3

一、国际贸易环境异常严峻

当前国际经济形势仍然存在很大变数。由美国房地产“次贷”问题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已经影响到实体经济。占我国出口市场比重60%的主要发达国家相继陷入经济衰退,失业率不断攀升,居民消费持续下滑。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在这场危机中亦不能幸免。一些大的资源输出国受到初级产品价格暴跌的重创,经济开始显现衰退迹象。对出口依赖程度较高的国家经济也都面临巨大困难。国际货币基金已于1月下旬再次下调了对2009年全球经济增长的预测。根据其最新预测,2009年世界经济增长率将降至0.5%,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最低增速。其中,发达国家经济将下降2%,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将增长3%。联合国贸发会议2008年12月份发表的报告认为,2009年世界经济增长率可能从2008年的2.5%降至1.0%。

世界贸易受损的程度甚至超过了经济。由于信心遭受严重打击,需求萎缩,汇率动荡,国际货物贸易量正在迅速减少。贸易保护主义思潮和行为在一些地区又蠢蠢欲动。多哈回合谈判取得突破的难度增加。世界银行12月发表的《2009年全球经济展望》预测,2009年世界贸易量将下降2.1%,这将是1982年以来的首次负增长。

尽管各主要经济体政府为稳定金融环境迅速做出了反应,并纷纷采取措施扩大需求,刺激经济回升,但是这种努力目前还不足以真正稳定人们的信心。正如国际货币基金在公布经济预测时所指出的,“在金融市场机能得到恢复、信贷市场障碍被扫清之前,持续的经济复苏是不可能实现的。”美、欧房地产市场现在还没有见底,金融机构问题还在进一步暴露过程中。有分析人士预计,下半年美国还有可能出现类似“次贷”的“次级债”以及更多银行倒闭问题。现在还不能排除美、欧金融危机进一步深化、蔓延,经济衰退时间拉长,甚至拖累全球经济走向更大范围衰退的可能性。我们对于应对金融危机一定要有中长期打算。

二、全球需求结构正面临变化

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已经认识到,当前这场金融危机从表象上看是国际金融系统监管出现了严重问题,是经济过度虚拟化造成的信用危机,而深层背景则是全球经济的明显失衡,尤其是美国人长期寅吃卯粮,消费高于产出,已经到了不可持续的临界点上。美国经常账户逆差占GDP的比重,近几年一直保持在5%~6%的高位上。2008年美国财政赤字超过GDP的5%。相当多的美国人实际上是靠借新债还旧债生活。因此,当前这场危机又是全球经济失衡引发的危机。

尽管我们批评把金融危机原因归结为中国消费率过低的说法,但是却必须承认,全球经济失衡呈现在债权国(中国在其中名列前茅)一方,的确是长期的储蓄过剩,产出高于消费,内需跟不上产出的增长。这就像由两块拼版组成的一张拼图:美国这一块是长期以来币值高估、低储蓄、高消费、高赤字和高负债,而中国等债权国这一块是币值低估、高储蓄、低消费、高顺差和高对外净资产。2007年底,我国对外净资产已经超过1万亿美元,占GDP比重达到约30%。外贸顺差占GDP的比重超过了8%。在一定时期,中美之间实际形成了一种互利的安排。这种安排强化了我们的低成本优势,推动了发达国家制造业向中国的转移。但是,币值相对低估也抑制了我国内需和非贸易部门的成长。长时期看,这种失衡不仅难以持续,而且造成我国作为债权国对外净资产的缩水,以及在国民福利、资源环境等方面的巨大损失。

金融危机将带来强制性的调整。美国要重建美元的信用,就必须抑制过度消费,提高储蓄率,扩大出口,减少贸易逆差。相对应的,美国的主要贸易伙伴则需要扩大消费,增加进口,减少对美国市场的依赖。

从全球看,由于美国的需求滑坡,在一定时期中由美国吸收以及拉动的出口量(估计目前应占全球出口量50%以上)将下降或放慢增长。而美国以外国家和地区需求的增长短期内又难以填补美国需求滑坡造成的缺口。因此,很大可能是,全球贸易将像全球经济一样进入战后一段低迷时期。这段时期也将是全球需求结构的调整和变化时期,美国最终需求的份额将下降,其它一些国家和地区的份额将上升。与此相伴,国际贸易中的商品结构也将发生变化。一部分原来主要面向发达市场的、高能耗和高物耗的过剩出口产能将被淘汰。

中国作为美国最大的贸易伙伴之一,必须适应这一调整和变化。在一定时期中,经济增长不能不减少对外需,尤其是对发达国家市场的过度依赖。这对我们是一个极大考验。

三、近几年外贸政策调整得大于失

2005年以来,我国政府因应国内外形势变化,对汇率机制和贸易政策进行了一系列较大调整。人民币不再盯住美元,而是根据市场供求和参考一篮子货币有管理地浮动,主要呈现了升值走势。同时,国家大范围降低了出口退税率,对于不具有比较优势、能耗物耗和环境影响比较大的出口加以抑制。总体上看,这些调整的效果是积极和健康的。

首先,在金融危机爆发前,中国进出口保持了持续、稳定和协调增长。出口增长速度略有放慢,但是仍然达到20%以上。同时,进口增长速度有所加快,贸易顺差急剧增长的势头得以扭转。

第二,贸易方式和商品结构表现出更加优化的趋势。一般贸易保持了较快增长,占对外贸易总额的比重增加;加工贸易增长速度有所放慢,比重下降。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保持了较快增长,“两高一资”产品出口下降。

第三,对外贸易的地区发展趋于平衡。在东部地区出口保持稳定增长的同时,中西部地区出口增长加快,增速超过了东部,在全国所占比重有所提高。

第四,对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市场出口连续几年强劲增长。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市场占我国出口市场比重上升,美国等发达市场比重有所下降。

第五,对外贸易的经济效益有所提高。2007年以来,在人民币对美元升值步伐加快,国家较大范围降低或取消“两高一资”商品、容易引起贸易摩擦商品出口退税的情况下,我国出口商品价格指数仍然呈现了不断上扬的态势。

第六,出口增长适度放缓和顺差的减少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我国经济增长对外需的依赖,缓解了前一时期国内的经济过热压力、通货膨胀压力和人民币升值预期。

总体上看,近几年外经贸政策的调整并没有削弱我国出口产品的竞争力,而是给了国内出口企业一个较大压力,促使他们积极调整和优化结构,降低资源和能源消耗,开发新产品和新市场,同时也淘汰了部分落后产能。这样做的结果,使进出口发展更加协调,提高了应对风云突变的能力,也为保持外贸持续增长预留了政策调控的空间。试想,如果没有这些调整,在全球金融危机爆发时,我们会更加措手不及,倒闭企业和失业工人会更多,出口产业和国民经济所受的冲击将更大。

四、进出口短期走弱不足为奇

自2002年起,中国商品进出口连续七年高速增长。2008年1至10月以美元统计的出口增长仍然高达21.9%,进口增长高达27.6%。

金融危机爆发以后,10月份广交会到会客商数量和进出口成交金额已经明显萎缩。11月和12月份当月进出口金额更是转为下降,逆转之快超乎寻常。其中出口比上年同期分别下降了2.2%和2.8%,进口分别下降了17.9%和21.3%。进出口之所以一下子由升转降,主要原因是在此之前国际市场价格一直在上涨,无论国外还是国内进口商、生产商都对市场突变没有思想准备,因此库存一直比较充裕。面对金融危机突然爆发、未来市场预期很不看好的形势,他们不得不大幅度调减和消化库存。同时,进口资源能源价格较2008年上半年大幅下跌,也是导致进口金额大幅度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

此外,金融危机中,一些国家和地区银行信用和厂商履约率均下降,我国进出口企业面临的汇率风险、呆坏帐风险和遭遇贸易摩擦的风险都进一步加大。进出口企业的利润空间大大缩小,甚至出现亏损,成交需要非常谨慎。

基于这些情况,在2009年前几个月甚至更长时间内,中国商品进出口呈现低迷走势,甚至出现持续的下降,都是不足为奇的。在外需普遍疲软,主要贸易伙伴进口下滑的情况下,我国出口增长速度的大幅回落,甚至在一段时间内出现负增长或低于GDP增长,应当是世界经济贸易调整的要求和表现,也是我们顺应这种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优化贸易结构必须付出的代价。

五、出口企业困境与中长期问题有关

金融危机爆发以后,我国沿海尤其是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出口企业传来的坏消息越来越多,引起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其实,早在2007年下半年,随着美国经济减速和国内通胀水平升高,银根趋紧,沿海地区加工出口企业就已经感受到巨大的压力。

除了金融危机引起的外部需求萎缩以外,许多人把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大量出口企业遭遇困境的原因归结为近几年国家贸易、货币和劳工等政策的调整,认为这些人为因素削弱了出口企业的竞争力,甚至使许多企业陷入亏损境地。而全球金融危机成了压垮这些企业的最后一根羽毛。

对于近几年国家一系列政策调整的利弊得失确实可以讨论,政府宏观调控的水平确实有待提高。如果有些政策出台时更注意把握时机,分清主次,不要一窝蜂、一刀切,那么造成的不必要损失可能会更少一些。

但是,仔细分析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一些企业破产倒闭的情况,就会发现,在前些年世界经济持续增长,市场需求旺盛时快速和盲目扩张,过于依赖各级政府赋予的优惠政策和支持、过于依赖低成本优势、过于依赖发达国家市场、过于依赖单一产品和单一营销渠道,内部经营管理跟不上企业快速发展步伐,几乎是这些企业的通病。在市场需求变化时不能及时掉头和调整,坐等国家给政策和施援手,失去了民营企业特有的优势,更成为导致一些昔日“明星”企业一落千丈的痼疾。这些事实表明,沿海出口企业面临的困境,不仅仅是外部环境造成的,也与很长一段时期内我国出口产业发展环境过于宽松,只注重数量扩张,增长方式较为粗放,产品、市场和营销结构不够优化有关;不仅仅是短期性问题,也反映了一些中长期的矛盾。

六、战胜危机的有利条件和机遇

在充分估计金融危机带来的严峻挑战同时,也应当看到我们战胜危机的有利条件和机遇:

首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积极吸收利用外资,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已经发展起了产业集聚度高、上下游配套和适应市场变化能力较强的出口制造业。中国出口商品中中低档消费类产品占有较大比重,性价比比较高。在经济衰退情况下,可能更受到希望节俭开支的大众消费者欢迎。

第二,中国经济发展的内在动能充足,内需潜力很大。今后一、两年国家将扩大内需、改善民生、增加公共投资、拓展民间投资。我国进口先进技术、设备和资源、原材料的潜力仍然很大。

第三,国家积极应对金融危机,一方面多管齐下,保持金融体系稳定和国民经济平稳增长,另一方面及时调整和完善外经贸政策,加大融资和保险支持力度,帮助外贸企业克服眼前困难。这些都有利于保持进出口稳定、健康增长。

第四,金融危机将带来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的机遇。中国经济和社会稳定,投资环境和基础设施不断改善,人力资源充裕。迄今为止外商直接投资热情不减。这些都有利于我们加快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升级,实现外贸进一步的发展。

随着库存调整结束,2009年下半年中国进出口可能出现恢复性增长。尤其是在国家刺激内需的各项政策逐步落实之后,进口能源、资源、先进技术和设备的需求将迅速回暖,带动进口大幅回升。国际市场上对消费类产品的需求具有一定刚性,中国是消费类产品主要的生产地。相信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后,订单仍将纷至沓来。因此,2009年中国商品进出口可能是一个前低后高的走势。在不发生更恶性的全球经济衰退情况下,全年进出口仍然将实现正的增长。

七、慎用汇率和退税手段刺激出口

根据金融危机以来进出口下滑的严峻形势,近几个月来国家已经四次较大范围上调出口退税率,主要涉及纺织品、服装、机电产品和其他一些劳动密集型产品。这对缓解部分出口企业的困难,提振人们的信心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目前,一些人希望国家进一步将人民币贬值或大范围大幅度提高出口退税率。这样固然可以在短时期内提升我国产品的价格竞争力,刺激出口,但是也会产生相当大的负面作用。

首先,人民币贬值和大幅提高出口退税率给一些出口企业降价竞销提供了条件。根据以往的经验,在外部需求普遍疲软的形势下,对于那些我国已经占有较大国际市场份额的商品,出口企业降价竞销只能是将部分利益输送给进口方,却并不一定能扩大外部需求,实际上得不偿失。

第二,人民币贬值和频繁地大幅调整出口退税率容易被贴上补贴标签,可能引发更多贸易摩擦。人民币汇率问题十分敏感,违背市场供求的贬值可能加剧国际货币市场动荡,遭致谴责和报复。出口企业打价格战也必然引来更多对中国的反倾销、反补贴投诉,使贸易环境更加不稳。

第三,人民币贬值和大幅增加出口退税将保护一部分本应收缩的落后产能和“两高一资”出口,不利于我国外贸结构调整和非贸易部门的发展,甚至会导致某些出口产业和产品出现新的过剩。那样的话,我国外贸顺差可能再次迅速膨胀,内需和外需的不平衡还将持续和扩大,我们极有可能重蹈日本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覆辙。

八、保增长更要转变增长方式

为了战胜这场几十年一遇的金融危机,保持外贸稳定增长,今后我们仍有必要对汇率的不正常波动进行适当干预,对出口退税制度中不合理部分继续加以微调。但是,与此同时,我们更应当调整思路,加快转变增长方式,而不应当鼓励企业以低廉价格扩张出口。

当前,政府在帮助企业战胜金融危机方面应当突出以下一些着力点:

一是继续努力保持进出口大体平衡增长,在遏制出口滑坡同时防止进口大幅下滑。鼓励企业由只关注出口转变为兼顾内销和外销、进口和出口两个市场。尤其应当大力开拓国内市场,为扩大内需提供更多适销对路商品,同时进口更多国内需要的资源、能源、技术和不具有优势的消费品。

二是坚定不移地贯彻互利共赢方针,稳定多边区域和双边经贸环境,认真应对日益增多的贸易摩擦。鼓励企业由只重视发达国家市场转变为兼顾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两方面的市场。发展全方位对外经贸关系,积极开拓新兴经济体市场。

三是进一步加大对企业技术进步和自主创新的财税、金融政策支持,加强贸易领域知识产权保护。鼓励企业由只注重低廉价格竞争转变为更多注重技术、质量、研发、营销等方面的竞争,发展精深加工,延伸加工以外的价值增值环节。

四是继续推进贸易结构和贸易方式的转型升级。鼓励企业由主要做加工贸易转变为加工贸易与一般贸易方式并重,由主要做货物贸易转变为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对内对外投资并重,淘汰落后产能,努力创造新的综合竞争优势。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途径和方式 篇4

(一) 节约国内资源、可持续性发展的需要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经济保持了高速增长的态势, G D P的平均年增长率超过9%, 属于世界经济发展史上的奇迹。但我们也清楚地看到, 这种粗放型经济带来高速增长的背后, 是以资源的大量投入和消耗为代价的。根据统计显示, 我国消耗的煤炭资源占世界总产量的30%以上, 发电量占13%左右, 钢材占27%的比例, 水泥占50%左右。尽管我国是人口大国, 从事制造业的劳动力人口达到8000多万, 但制造业的增加值仅仅为美国的三分之一左右。可见我国经济增长是以资源大量地消耗为代价的。同时我国也是一个资源禀赋较差的国家, 我国的人均耕地和淡水量仅占世界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和四分之一左右。我国的一些重要的矿产资源, 例如石油、天然气、煤炭、铁矿石等资源, 人均占有量也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二) 扩大内需、拉动消费增长的现实需要

投资、内需和出口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我国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主要是投资拉动的。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 2013我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23%左右。但与此同时, 我国居民消费需求一直不足, 这也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一个瓶颈所在。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显示, 世界消费率平均水平为80%左右, 我国的这一数据远低于世界平均消费率水平。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与粗放型增长模式有很大关系, 粗放型经济增长带来的高投入、高消耗和低产出, 降低了经济增长效率, 老百姓并没有从经济增长中得到过多红利, 不敢将财富拿出来消费, 因此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一直不高。

(三) 扩大开放, 增强国际竞争力的需要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 我国与世界的联系越来越密切, 国内市场正逐步同国际市场接轨。企业长期实施粗放性经营, 缺乏长远发展理念, 自主创新能力不强, 致使技术发明与技术创新严重不足, 缺少自主知识产权和世界知名品牌, 利润率不高, 只能赚取少许的加工制造费用, 沦为世界工厂。例如, 纺织服装出口占全球纺织服装贸易总额24%, 但自主品牌不足1%且没有一个世界名牌。

二、阻碍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原因

(一) 观念因素

关于经济增长模式转变的提法已经有好多年了, 但迟迟没有从根本上转变的主要原因在于思想观念的问题。有的观念将增长和发展等同起来, 认为只要经济发展速度上去了, 社会就是发展和进步了, 甚至将此作为压倒一切的首要任务, 实际上经济发展的内涵不仅仅有经济效益, 还包括人民生活实际水平的提高和科技进步以及环境质量的改善等丰富内涵。尽管党中央早有明确要求, 要走经济发展走内涵式发展道路, 但实际工作中, 经济建设的指导思想实际上并没有摆脱重外延轻内涵、重速度轻效益、重生产轻流通的状况, 在经济快速发展中, 质量和效益问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 一些主要经济效益指标不仅低于世界发达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的水平, 也未能达到我国历史最高水平。

(二) 历史因素

首先, 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不是一蹴而就可以完成的, 我国在长期的粗放经济发展中已经形成了强大的惯性, 这种惯性挟持着粗放型经济的继续增长, 例如近年来, 我国房地产市场高温不退, 无论是刚性需求还是投资性需求都有一定的市场, 房地产建设依然如火如荼, 这些都带来了水泥、钢材等重化工业的迅猛增长。另外, 08年金融危机以来, 我国出台了4万亿的经济刺激增长计划, 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 城市基础设施、高速公路、铁路等的大规模建设不会停止。其次, 自主创新动力不足。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中心环节, 没有自主创新、没有技术和品牌, 经济增长模式转变就无从谈起。纵观世界各国, 美国经济增长中依靠科技进步的比重占到90%以上, 日本也占到80%的比例, 我国综合科技进步的平均水平指数仅为38.4%, 这也是阻碍增长方式转变的制约力量。

(三) 体制因素

体制问题是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换慢的重要原因, 从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来看, 政府一般不应干预市场的交易活动和企业的微观决策, 投资自主权在企业手中, 市场机制充分发挥资源配置的作用。我国条块分割的经济管理体制和政出多门的经济运行机制, 形成条条专政或块块割据的政企不分、权利制衡关系。一些地区和部门重视局部利益, 忽视全局利益, 只顾眼前利益, 不顾长远利益, 经济运行质量差、效率低, 素质不高, 效益不理想。

三、促进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对策

(一) 积极转变思想观念

首先, 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 必须要在全社会大力提倡高度自觉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使节约真正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其次, 树立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对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我们应该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 按照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要求, 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增强企业活力和竞争力。

(二)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与传统粗放的和一次性的资源利用方式不同, 循环经济以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 最有效地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为基本特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在技术层次上, 就是要在生产实践中, 通过生产技术与资源节约技术相融合, 减少单位产出的资源能耗, 最高效率地节约使用资源;通过清洁生产技术和环境保护技术的融合, 最大限度地减少生产过程中的污染排放, 实现生态环境平衡。

(三)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

产业结构调整实质就是资源在全社会范围内各产业之间进行重新配置的过程。经济发展的过程不仅是总量增长的过程, 同时也是结构演变的过程。科技高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为我们提供了有可能跨越式发展的机遇。在这种情势下, 我们既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也不能忽视作为工业化中坚的制造业。另外, 应大力发展资源节约型产业, 以及能充分发挥我国劳动力资源优势的产业。

总之, 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这个问题的解决必须结合我国实际情况, 从认识和体制上进行根本性转变, 真正实现集约化发展。

摘要:近年来, 我国国民经济增长速度不断加快, 经济总量不断提高, 引起了全世界的广泛关注。但与此同时, 我国经济粗放型的增长模式并没有得到有效转变, 资源环境约束加剧、产业结构不合理、区域发展不平衡等问题愈发凸显, 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已经走到了尽头, 我们必须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本文首先对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性进行了分析, 在此基础上对制约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原因进行探讨, 最后提出了几点粗浅的建议。

关键词:经济增长方式,资源,产业结构

参考文献

[1]陈岩.循环经济理念下经济增长方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现代经济信息, 2014-08-23.

[2]宋雪丹.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选择与转换途径.管理观察, 2014-06-05.

[3]李林芳.加快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策略分析.科协论坛 (下半月) , 2013-10-25.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与体制创新 篇5

王一鸣

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典型特征,就是经济增长高度依赖低成本资源和要素的高强度投入,并由于资源和要素的低成本,使经济增长高度依赖投资和出口。无论从保持我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还是促进经济协调发展来看,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已经刻不容缓。经济增长方式从本质上决定于经济体制,推动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关键在于增进市场资源配置功能,加快推进资源价格形成机制和财税、投融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一、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的两个基本特征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进入“高速增长期”,经济增长虽有起伏,但一直处于快速增长态势之中。1979~2006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67%,大大高于同期世界经济增长3%左右的速度。但是,经济的快速增长是建立在传统经济增长方式基础上的,表现出两个最典型的特征。

第一,经济增长高度依赖低成本资源和生产要素的高强度投入,经济高速增长付出的资源和环境代价过大。

以“十五”时期为例,中国能源、电力相对于经济增长的弹性系数比“九五”时期都提高1倍多,煤炭产量增长1倍多,水泥产量增长79%,钢材产量增长187%。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煤炭、钢铁、铁矿石、氧化铝、铜、水泥消耗最大的国家,是世界上能源消耗的第二大国。2006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占世界总量的5.5%左右,但能源消耗达到24.6亿吨标准煤,大约占世界能源消耗的15%左右;钢材消费量达到3.88亿吨,大约占世界消费量的30%;水泥消耗12.4亿吨,大约占世界消耗的54%。由于大量低效消耗资源,污染物的排放日趋严重,生态环境形势十分严峻。近年来,中国环境治理和生态建设上的投入明显加大,但仍赶不上粗放型增长造成的破坏。2005年,我国二氧化硫排放量2549万吨,居世界第一位,二氧化碳排放量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酸雨区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30%。第二,经济增长高度依赖投资和出口拉动,加剧了经济内外失衡即投资与消费失衡和内需与外需失衡。

同样以“十五”时期为例,投资增长相对经济增长的弹性系数高于“九五”时期1倍以上,投资增长明显偏快,投资率呈现不断上升趋势,成为宏观经济运行的重要特征。根据中国统计年鉴计算,2001~2006年中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2.2%,远远高于按现价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3.3%的速度,投资率从2001年的36.5%提高到2006年的42.7%,增加了6.2个百分点,但消费率却从2001年的61.4%下降到2006年的50%,降低了11.4个百分点,其中居民消费率下降到历史最低点,仅为36.4%。投资和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持续提高,由2001年的50%提高到2006年的61.1%。持续的投资高增长,不断转化为生产能力和供给能力,使资本形成率不断提高,而最终消费率的下降使最终消费能力相对于生产能力不断萎缩,在国内市场难以消化不断扩张的生产和供给能力的情况下,过大的生产和供给能力通过扩大出口来释放,必然加剧外贸顺差扩大和国际收支不平衡。2001~2006年,中国外贸顺差由225.5亿美元提高到1775亿美元。

总之,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的两个基本特征,不仅带来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外部约束性不断加剧,而且使潜在风险和外部压力也不断加大。

二、传统经济增长方式难以为继

从我国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环境看,过去支撑经济高速增长的内在因素和外部条件正在发生变化,有的正在接近拐点,从各方面因素和条件判断,传统经济增长方式已经难以为继。首先,生产要素低成本优势开始减弱。长期以来支撑中国经济较快增长的生产要素低成本优势正在发生重大改变。一是劳动力供需总量和结构正在发生变化,加之不断完善社会保

障制度和公共服务,使劳动力社会成本上升压力加大。根据测算,我国劳动人口数量可能在2013年从增长变为稳定,然后逐渐下降。同时人口老龄化将加快,劳动力总量和结构都将发生明显变化。换言之,随着“人口红利”逐渐耗竭,劳动力成本势必会加快上升。二是完善土地管理制度、提高征地补偿标准和矫正土地价格扭曲,土地成本将趋于上升。三是对能源和矿产资源需求迅速增加,对国际市场依赖程度提高,将使资源成本有较大上升。四是用经济手段加大环境治理力度,促使外部成本“内部化”,将明显加大环境成本。因此,我国生产要素低成本优势正在发生变化,如果不加快转变传统增长方式,并随着生产要素低成本优势减弱而逐步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就难以持续。其次,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接近极限。无论是土地资源、水资源,还是主要矿产资源,我国人均占有量都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资源的自然禀赋条件较差,主要资源的国内保障能力脆弱。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和工业规模迅速扩大,能源资源消耗量还会以较快的速度增长。如果说以往缓解资源环境矛盾还有较大回旋空间,但发展到今天,一些地区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已逐步逼向极限,到了难以为继的地步。延续传统的增长方式,经济快速增长带来的资源消耗和排放增加,就可能突破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极限和边界,引发系统性风险,付出的代价将是难以估量的。这就要求我们把资源环境压力释放的过程转化为技术进步、产业升级和增长方式转变的过程。这必定是一个艰苦的过程,但已经没有任何退路。

第三,投资持续高增长的矛盾越来越尖锐。经济增长过度依赖投资,必然加剧投资与消费失衡,造成不断扩大的生产和供给能力与最终需求的缺口难以通过最终消费的增长予以消化。投资高增长必然带来对资源的过度消耗和排放增加。通常情况下,我国每百元投资品中,用在工业设备上的不过32元,而用在土建上的要占60元,而其中相当部分又用于高耗能的水泥、钢材。我国消耗的水泥占全球一半以上,消耗的钢材约占40%,与投资的高增长不无关系。投资增长过快,还会使资本相对于劳动的收益提高,使少数人获益,进而加剧全社会收入差距扩大。

第四,出口过快增长面临的风险越来越大。出口持续高速增长,不仅造成贸易条件恶化,出口效益下降,也加剧了内需与外需的失衡。虽然在全球化的环境下,过剩的生产能力可以在国际市场上找出路,外需也的确吸纳了中国很大一部分过剩产能,但这只能减缓和拖延我国产能过剩矛盾显性化和引发危机的程度和时间。出口过快增长,造成过大的贸易顺差,还会加剧国际贸易摩擦和人民币升值压力。虽然我国贸易额占世界比重仅为7%左右,但对我们的反倾销案件却高达15%。我国过度依赖出口拉动经济增长,是在开放环境下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的表现形式之一。延续这种增长方式,不仅国内能源资源无法支撑,而且国际市场也越来越难以承受这样大规模、低水平、同质化的出口数量扩张。

综上所述,从支撑我国经济增长的条件变化看,再按传统增长方式发展下去,很难持续。如果经济增长不能从主要依靠资源和要素高强度投入转向主要依靠技术创新和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从主要依靠投资和出口拉动转向投资与消费、内需与外需协调拉动转变,我国经济增长的源泉就会逐步枯竭,即使在一定时期仍可以实现高速增长,但终究将难以持续。一旦出现系统性风险,就可能引发“高速增长期”的终结。

三、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核心是培育市场功能

传统经济增长方式与我们的发展阶段有关。我国正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通常是“黄金发展期”,同时由于经济增长总体上还处于“投资和要素驱动型”而不是“技术进步和效率提高驱动型”阶段,往往也是投资强度最大的时期,是资源消耗和要素投入强度最大的时期。我们不能脱离发展阶段讨论经济增长方式问题。但是,即使与相同发展阶段的国家比,我国增长方式粗放的特征仍更加突出,根本原因在于体制条件,主要症结是要素市场发展滞后,资源要素价格扭曲;财税、投融资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不到位,政府资源配置权过多过大,使生产要素升值和资源环境压力在一定程度上被政府层面挡住,没有通过价格信号传递给市

场主体。而在现有政绩考核体制下,地方政府在经济发展上往往急功近利,急于求成,过度强调“赶超”和“跨越式发展”,依靠行政力量推动发展,客观上延缓了增长方式转变进程。经济增长对资源和要素投入的过度依赖,主要原因是资源和要素价格扭曲。长期以来我国水电油等资源性产品和土地、资本等生产要素价格受政府管制明显偏低,劳动力相对过剩也使工资水平难以上升。资源和要素价格过低,使经济增长过度依赖资源和要素的投入,技术进步和生产效率提高缓慢。而在生产效率没有明显提高的情况下,地方政府推动实现较快的经济增长,又会进一步加剧经济增长对资源和要素投入的过度依赖。由于资源性产品和要素价格被人为压低,不仅使投资成本低、投资需求过热,而且使资源消耗型出口也因成本低而得以快速扩张,导致贸易顺差过大、国际资本的大规模流入、外汇储备的不断累积和人民币升值的巨大压力,在一定条件下,这必然引发流动性过剩问题。

经济增长对投资和出口的过度依赖,从根本上说也与行政管理体制和国有企业改革不到位有直接关系。长期以来,我国各级政府扮演着重要的经济建设者的角色,而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职能却不到位。这就造成政府新增收入被大量投入工业园区和城市建设,而社会保障、义务教育、基本医疗等公共服务支出严重不足。近年来,政府财政收入超常规增长,比如2006年财政收入达到3.87万亿元,如果再加上约1.2万亿元的土地出让金收入和1万亿元的收费等预算外收入,实际的政府所得份额可能要占国内生产总值近30%,政府所得份额不断增大,在政府职能尚未转变的条件下,必然直接和间接地推动投资高增长和投资率的攀升。同时,为了追求经济的高增长,地方政府往往通过优惠政策大量招商引资,设立大量以出口为导向的开发区,造成国内资源配置向出口部门倾斜,也加剧了经济增长对出口部门的依赖。

因此,我国加快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最根本的是要深化改革,增进市场功能并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从已经完成工业化进程的发达国家来看,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一个渐进的市场化过程,也就是在一个较长的历史过程中,企业在市场机制和竞争压力下,逐步加快技术进步和节能降耗,政府通过立法和制定政策、设立技术标准等手段,使经济增长方式转变逐步推进,但这种模式所需时间较长。与之形成对比的是,在20世纪60年代,前苏联在与美国的抗衡中意识到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性,力求在较短时期内解决这个问题。但由于过度强调政府的作用,强制在某些部门推进技术进步,没有从调整体制入手,缺乏制度性约束和动力机制,直到前苏联解体都没有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在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进程中,要重视发挥政府的积极引导作用,但最根本的是要深化改革,培育市场机制,增进市场功能,以体制创新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四、以体制创新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主要任务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要取得实质性进展和重大突破,从根本上取决于体制创新,重点是完善资源价格形成机制、深化财税体制和投资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和完善政绩考核机制,构建有利于增长方式转变的微观基础。

(一)改革资源价格形成机制

资源价格偏低,利用资源的“外部性”成本得不到合理补偿,必然误导资源性产业过度发展,致使产业结构升级缺乏压力和动力。资源价格形成机制扭曲,造成对资源过度需求和浪费,客观上刺激了经济的粗放型增长。而资源产权制度缺失,所有者权益得不到体现,是资源价格扭曲的重要制度条件。

改革资源价格形成机制,就要使各种资源价格不仅反映稀缺程度,还要充分反映市场供需,反映生态和环境成本,打破资源开发垄断和市场分割格局,引导和激励市场主体在充分竞争中节约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改革的主要任务是,根据煤炭、石油、天然气、金属矿、水资源等不同资源的属性,完善煤炭、石油、天然气、金属矿、土地、水资源等各种资源的价格形成机制,价格改革收益用于资源节约技术开发和生态环境治理,以及对低收入者的补偿;理顺资源税和资源费的关系,较大幅度地提高资源税率,增加对资源开采地区的补偿,在条件成熟时把矿产资源补偿费与资源税整合起来;在部分垄断性领域放宽市场准入,打破垄断,鼓励竞争,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资源市场;建立健全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形成引导和激励市场主体节约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逐步包括产权界定、产权配置、产权流转、产权保护的现代资源产权制度。资源价格改革涉及利益结构的调整,短期内会遇到一些阻力,还会带来低收入者承受能力问题,但不下决心推进这项改革,价格扭曲状况便很难扭转,转变增长方式也很难落到实处。

(二)改革财税体制

现行的财税体制不利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1994年“分税制”改革后,中央的收入比重有了较大提高,但原有的支出结构没有作相应调整,近年来,对地方的转移支付主要用于工资上调和社会保障补助,一般性转移支付规模虽然增长较快,但远不能满足“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需要。以增值税为主体的财税体制,客观上刺激了地方不顾资源和环境条件,盲目发展财政增收效应大的传统重化工业。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迫切要求对现有财税体制进行新一轮战略性调整。

财税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是,在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权责的基础上,相应提高中央政府的支出责任和转移支付力度;加快增值税转型,逐步提高直接税收的比重,建立直接税和间接税合理配置的税制结构;改革完善资源税、开征环境税,建立健全资源环境税收制度;开征物业税,逐步建立以财产税为主体税种的地方税收体系;适当整合专项转移支付项目,提高一般性转移支付比例;逐步建立与主体功能区管理相适应的财税体制,增加对限制开发区域、禁止开发区域用于公共服务和生态环境补偿的财政转移支付;扩大预算管理范围、建立预算编制与执行分离的监督机制,完善财政预算管理制度。

(三)深化投资体制改革

投资体制改革已经取得积极进展,但现行投资体制还不能完全适应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要求,与投资体制配套的土地管理和环境管理体制改革滞后;投资管理责任缺乏约束,政府投资的公共性不强,公共决策机制缺失。

深化投资体制改革必须加快土地管理、环境管理等相关配套制度改革,增强改革的系统性和协调性。进一步推进投资体制改革的重点是,健全公共投资决策机制,逐步建立和完善决策责任追究制度,约束投资决策中的机构利益行为,逐步改变目前各级政府投资决策机构“权重责少”的状况;增强政府投资的公共性,逐步消除城乡间、地区间和不同收入群体间基本公共服务的差距;完善政府预算体系,将土地出让收益、政府性基金、行政事业性收费、罚没收入等预算外收入纳入预算内管理,切断盲目扩大城市建设规模、搞政绩工程、形象工程、楼堂馆所的主要资金来源;建立公共投资稳定增长的机制,增强支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能力;强化投资监督体系建设,通过提高投资决策透明度、增强内部监督机构的独立性、增强地方人大对重大项目的监督作用,发挥媒体的监督作用。

(四)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过去28年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与各级政府的积极努力和发挥的重要作用是分不开的。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和市场调节功能逐步增强,现有的政府管理体制、方式、职能越来越不适应形势的变化和要求。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滞后,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滞后,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

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就是要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和决策、执行、监督相协调的要求,建立决策科学、权责对等、分工合理、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加快建设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廉洁政府和效能政府。主要任务是,完善中央政府宏观调控体制、机制和方式,提高中央政府宏观调控能力和效率,增强涉外经济管理职能,保持内外经济协调和国际收支基本平衡;调整和明晰地方政府经济调节职能;增强市场监管职能,构建行政执法、行业自律、社会监督、群众参与相结合的市场监管体系;加强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职能,把更多的力量放在发展社会事业和解决人民生活问题上;建立决策、执行、监督相互协调又适度分离的运行机制;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等社会中介组织的作用,提高社会组织对政府职能转移的承接能力。

政府政绩考核机制是影响政府行为的重要因素。要完善政府绩效考核体系,实施重要指标统计考核公布制度,形成政府机构、专业组织和社会公众共同参与的评价机制。切实提高约束性指标行政问责的效力,并逐步将单位生产总值能耗、能耗降低率、主要污染物减排、生态环境、耕地保有量等指标纳入政府考核体系中去,增强各级政府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和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五)构建有利于增长方式转变的微观基础

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也是增长方式转变的微观基础。我国增长方式转变不理想,除了政府管理、市场体系等因素外,企业制度不健全也是重要原因。国有企业改革仍未到位,政企不分尚未消除,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不健全,约束激励机制不完善,对市场信号不能做出正确反应;企业组织结构不合理,产业集中度不高,产品结构单一;民营企业多数以生产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技术含量低,管理水平不高,仍带有粗放经营的特征。

转变增长方式是根本之策 篇6

目前,沈阳正面临着新一轮发展的难得机遇,要真正发挥龙头作用、体现核心价值,就要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作为增强竞争实力、实现带动沈阳经济区发展的根本之策。

结合沈阳的实际,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应该从三个方面人手:在价值上真正形成自觉和共识,科学发展;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构筑新的优势。

唤醒价值上的自觉

尽管沈阳是东北地区最为开放的城市之一,但长期以来形成的传统计划经济思想依然严重,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观念还没有真正树立。与一些先进城市相比,思想观念相对滞后,急功近利的思维往往造成“一阵风”、“一刀切”,拼速度、拼数量,而忽视质量、效益及经济社会长远发展的利益。

要唤醒价值上的自觉,就是必须要把追求人的终极价值,把深厚的人文关怀融入追求经济发展的动力之中,这样才能摒弃传统发展模式的束缚,实现科学的发展。

对沈阳来讲,速度不是问题,关键问题是如何使经济质量快速提升、产业结构优化步伐明显加快。上海、深圳等城市按照科学发展的理念重新确定发展的思路,在调整经济结构、自主创新等方面加大力度,夯实了发展基础和协调性,虽然经济发展的速度降了下来,但是经济发展的质量得以提升,发展后劲更加强劲,可谓“磨刀不误砍柴工”。沈阳要摒弃老大自居的作风,虚心向其他城市学习,把提高经济社会发展的质量与效益放在第一位。

把质量与效益摆在第一位,还要求沈阳必须将对资源和环境的保护放在首要位置。作为著名的重工业城市,过去沈阳那种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的发展方式已经带来了深刻的教训,经过多年的努力,沈阳正在逐步摆脱这种模式。昔日工厂排污严重,工业区内烟囱林立,而现在经过治理,沈阳的环境已有了较大改善。

在今后的发展中,更要有效控制占地资源大、耗能高、污染多的行业过快增长,优化能源结构,提高能源效率和效益,强化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

世界金融危机,让传统发展模式积累起来的结构性、素质性、内生性矛盾暴露无疑,低层次的产业纷纷败退,按传统模式发展的企业大都遭受重创,而像东大阿尔派、沈阳机床集团一些技术含量高、拥有自主创新能力的企业和产品却没有受到太大冲击,有些还捕捉到新的机会,逆势而上。所以,此次金融危机冲击,既是阵痛,又是发展模式转型升级的良机。

产业结构调整,要加快培育新兴产业。危机后时代,战略性新兴产业已经成为各国走向经济复兴的选择和重点,沈阳要适应世界产业变化的新趋势,努力赢得新一轮产业发展的战略制高点。

“十一五”以来,沈阳市以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为目标,以铁西装备制造业、大东汽车工业、浑南高新产业三大聚集区为载体,促进工业整体水平全面提升,初步形成了装备制造、汽车及零部件、电子信息、医药化工、农副产品、航空、现代建筑等产业体系框架,装备制造业等优势产业支撑作用明显增强,其增加值已占全市工业的80%以上。2010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工业增加值2361.4亿元,是2005年的3.6倍,年均增长20.8%。

2011年,沈阳市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961亿元,比上年增长16%,在副省级城市的排位,已由2005年的第10位提升到2010年的第4位。工业经济运行质量显著提升,连续多年保持主营业务收入、利税、利润等主要效益指标增长快于生产指标增长的良好态势。2010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到302.3%,为历年最高水平。

产业结构调整,要做大现代产业集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产业集群是工业基地的根本特征和竞争力的重要源泉。

现代化大型企业集团是产业集群的核心。建设世界级装备制造业基地必须要有世界级的企业做支撑,在做大做强现有企业上有大突破。通过破除制约资本集聚、要素流动的体制性障碍,培育一批产权清晰、跨区域乃至跨国界的、具有较强核心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

老工业基地振兴要围绕大型企业,按照现代化大生产、专业化协作配套的要求,整合中小企业的生产能力,形成稳定、规范的梯度层次的专业化协作与分工,为大型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创造优良的服务环境。加强企业间的联系与协作,保证区域资源的合理配置。

调整区域结构的重要内容是优化产业布局,拓展发展空间,其主要形式是建立和发展工业园区。工业园区是实施新型工业化的重要载体。工业园区在扩大招商引资、培育产业链条和规模经济,降低投资成本,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减轻环境污染等方面具有显著作用。工业园区的发展必须做到“高标准建设、高起点招商、高效能管理、高质量服务、高效益产出”,必须形成一定的规模和档次,要有合理的分工和规划。在区域结构调整上,沈阳要适应城市化、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要求,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引导和推动产业适度集聚。

多年来,沈阳经济发展存在第三产业比重偏低的现象,这严重影响到了经济社会的发展。

“十一五”期间,沈阳市实施服务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优先发展战略,服务业呈现出快速稳定发展的良好态势。以现代服务业为主体的第三产业,保持了较快的发展速度。在此期间,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9403.1亿元,比“十五”期间增长3倍,年均增速达29%以上,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比重达到59.3%。

2010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实现2242.2亿元,是2005年的2.1倍,年均增长14%,高出“十五”期间3.2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2065.9亿元,是2005年的2.3倍,年均增长18.1%,高出“十五”期间6.4个百分点;服务业实现地方级税收收入248.4亿元,比上年增长23.8%,占全市地方级税收总收入的67.5%。

“十二五”已经到了关键阶段,今后沈阳应当继续深化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培养新的产业增长极,引导产业集群化发展,促进三次产业比重趋向更加合理。

自主创新能力是发展的“护城河”

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使沈阳深刻感受到自己的企业与发达国家企业之间的差距,表面看是产品、盈利能力、劳动生产率等方面的差距,实质上是创新能力之间的差距。

构筑强大的自主创新能力,无论是对一家企业还是对一个城市、区域,甚至一个国家而言,都是在危机中的“护城河”。

目前沈阳在技术创新上有三大优势:一是在新技术、新能源、软件技术等方面有自己的优势和特点;二是大学和科研机构比较丰富,沈阳拥有普通高等院校40所,科研院所107家;省级以上工程(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304家,其中,国家级26家;专业技术人员50多万人,其中,两院院士30人。三是科技园区比较多,各种各样科技园区、创新产业园20多家。

辽宁出口增长方式转变分析 篇7

1 2008年辽宁出口发展形势分析

1.1 2008年辽宁外贸发展总体状况

辽宁对外贸易一直保持增长, 2004至2008年, 进出口总额由344.4亿美元增长到724.4亿美元, 平均增速22.36%;出口平均增速23.66%, 进口平均增速20.76%。

从2008年开始, 受金融危机影响, 辽宁对外贸易仍然保持增长态势, 但增速明显滑落。2008年辽宁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21.8%, 与2007年22.9%相比, 降低1.1个百分点。

2008年上半年, 在国家实施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的形势下, 辽宁外贸出口逐月增长, 1~6月的进出口总值实现23.5%的增长, 其中, 出口14.1%, 进口37.8%。进入下半年, 受金融危机的影响, 辽宁外贸进出口增速明显放缓, 11月份进出口出现月度负增长, 进出口总值增长速度为-8.8%, 其中, 出口增长速度为-11.52%, 进口为-4.57%。12月进出口增速继续回落, 出口下降12.31%, 进口下降3.0%。

1.2 主要出口商品出口增速下滑显著

辽宁出口商品是以钢材、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农产品、成品油、服装和医药等产品为主。2008年前10个月, 辽宁外贸出口保持平稳增长, 11月份, 传统大宗商品出口明显放缓。2009年一季度, 除医药品和服装及衣着出口小幅增长, 其它传统大宗商品出口普遍下降。

1.3 外资企业占据相当比例, 集体、私营企业保持较快增长

2008年, 外商投资企业出口额依然占据辽宁外贸出口的相当比级的第一条件。企业应积极争取和利用政府在研发方面的扶持, 拓宽研发创新的融资渠道, 把研发机构的建设作为企业长期发展的战略来抓, 或者与高校、科研院所共建企业技术中心, 引进高素质的研发人才, 建立创新的激励机制。另外, 企业还可以走出去, 加大并购国外的优良实体企业和高技术的研发企业来提升自身的科技研发能力, 引进先进生产技术, 并转化吸收和提升, 形成独具特色的自有技术体系。比如, 在我国轮胎行业中, 青岛轮胎开发了高档无内胎、全钢雪地胎、轻卡全钢子午胎、20层级“载重王”、“长途王”等11个规格、47个新产品, 实现了专业化、系列化、高档化;双星东风轮胎开发了抗刺扎轿车胎, 钉子扎进去不漏气, 成为市场的新亮点;中原轮胎形成了“大型拖拉机驱动轮轮胎”等八大系列、43个规格的“特色技术产品”。最后, 研发投入要保证有相应的回报, 才能进一步进行研发工作, 这要求企业做好研发成果的保护。一个成熟的企业应该制定知识产权战略, 要进一步加大在国内外的专利保护力度, 同时还要关注国外与知识产权相关的法律、信息以及出口产品可能涉及到的知识产权要求。

例, 私营企业出口增幅最大。根据海关资料整理, 外商投资企业出口202.8亿美元, 增长14.8%, 回落3个百分点, 占当年辽宁出口总值的48.22%。国有企业出口124.7亿美元, 增长17.5%, 占当年辽宁出口总值的29.65%, 比上一年回落14.6个百分点。

集体私营企业以机制灵活、产权清晰等经营优势, 其出口增长一直快于外资和国有企业, 从2004到2008年, 年均增速达50.22%。2008年, 出口增速放慢, 集体、私营企业出口92.6亿美元, 增长分别为6.9%和36.3%。

1.4 出口贸易对象单一

从出口市场结构来看, 辽宁的出口市场主要集中在日本、欧盟、韩国和美国等国家。2008年, 辽宁出口日本、欧盟、韩国和美国分别占辽宁出口总值的22.02%、15.50%、13.31%和11.22%, 占辽宁出口市场的比重达60%以上, 反映出对上述国家的依赖程度较高, 容易导致辽宁外贸出口风险增大, 使企业在出口过程中为争夺少数市场竞争加剧。因此, 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已成为一项紧迫任务。

2 当前辽宁出口发展的主要趋势

2.1 国外进口需求减少

2008年世界贸易组织预计全球贸易增长率为4.5%, 比2007年下降1.1个百分点。在金融危机冲击下, 作为辽宁主要出口目的地的美国、欧盟、日本和韩国等国支付能力下降, 投资动力不足, 打击了投资者和消费者的信心, 国外消费者购买力急剧萎缩, 导致其进口需求能力也趋向下滑趋势, 对辽宁出口产品需求减小较为明显。

2.2 人民币升值压力加大

金融危机促使人民币对美元、欧元等主要货币的升值幅度较

4结语

金融危机加剧了我国外贸企业出口中遭受的贸易摩擦, 中美轮胎特保案使我国轮胎产业损失惨重, 给我国的外贸企业又一次敲响了警钟。我国外贸企业改变单纯依靠低价、依靠数量的出口增长方式, 降低对少数几个进口国的出口路径依赖, 开拓多元化市场、实现内外贸一体化、提高产品附加值、培育自主品牌、加大研发投入及强化研发能力。最终实现转型升级, 已迫在眉睫。

参考文献

[1]金祥荣.民营经济发展模式转型分析[M].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6.[2]单东.金融危机条件下浙江民营企业的转型升级[J].特区经

济, 2009.

[3]余盛兴.金融危机致贸易摩擦戏剧性转变[J].WTO经济导刊, 2009.[4]钱伯章.金融危机影响下的中国橡胶和轮胎行业[J].世界橡胶工

业, 2009.大, 使出口成本上升, 削弱了辽宁出口商品的竞争力。同时, 使得周边国家货币贬值趋势加强, 导致发达国家的进口需求已经大幅向这些国家转移, 从而对辽宁出口需求形成较大的挤压。辽宁出口企业受获利机会下降、价格风险、融资困难等因素影响, 一些企业只敢接短单、小单, 不敢接长单、大单, 导致总订货量减少, 出口量下降。人民币进一步升值不仅影响辽宁出口企业的发展, 而且将直接影响企业的生存, 企业应该始终树立风险防范意识, 采取积极措施如选择适当的币种和结算方式等有效地规避汇率风险。

2.3 贸易保护主义形势严峻

金融危机导致贸易保护主义抬头, 发达国家和一些新兴国家的反倾销、反补贴和保障措施等频繁出现, 技术壁垒和绿色壁垒高筑, 对辽宁出口构成严重威胁。欧盟是辽宁机电产品的重要市场, 继WEEE、Ro SH和EUP三大指令实施后, 辽宁机电产品出口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 应进一步完善对外贸易摩擦的预警机制、信息机制、应对机制, 加强与国外沟通交流, 从而维护企业合法权益。

2.4 出口商品结构发生变化

辽宁出口贸易中, 初级产品在贸易总体中的金额比重不断下降, 而工业制成品的比重不断上升, 制成品的贸易增速较快, 从以出口初级产品为主发展为工业品装配制造中心。但近年来, 工业制成品的比重虽高, 粗加工、低技术、低附加值的产品比重较大, 高新技术产品和高附加值产品的比重还很低。2004至2008年出口的机电产品平均增速为22.16%, 占当年出口总额平均达到34.46%, 但出口机电产品的档次较低, 多为劳动密集型, 技术含量和附加值较低。辽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近5年平均增速9.13%, 仅占当年出口总额平均11.55%, 出口产品结构过于集中、贸易方式以加工贸易为主。虽然钢材出口数量优势明显, 但高档次、科技含量较高的钢材品种生产能力不足, 无法满足需求。

2.5 外商投资企业加工贸易对出口影响显著

加工贸易成为辽宁外商投资企业出口的主要方式。外商投资企业将产品的制造和装配环节转移到辽宁, 充分利用丰富而廉价的劳动力和优惠的政策, 降低生产成本, 实现自身利润最大化的经营目标。外资企业出口的产品大多是劳动密集型产品, 附加值低, 技术含量低, 获得收益很少。而且, 劳动密集型的加工贸易本身附加值较低, 这种加工贸易方式不仅影响到辽宁对外贸易方式的转变, 而且对贸易规模、出口商品结构、对外贸易地理分布、国际贸易摩擦等都有重要影响, 并且对内资企业同类产品的正常出口形成冲击, 加工贸易竞争力也有所削弱, 不利于内资企业采用新技术、开发新产品, 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

3 转变辽宁出口增长方式的思考

3.1 加大自主创新的力度

鼓励辽宁企业增加研发投入, 对于研发投入大的企业给与适当的减免税, 低息无息贷款等。鼓励大学和企业联合研发, 减轻企业研发负担, 加快辽宁技术创新的力度, 加速自主创新出口品牌体系的建设, 提升企业和出口产品的竞争力, 转变出口贸易增长方式, 就是要从劳动密集型转变到资金技术密集型、从依靠资源、劳动和资金的投入转变到依靠技术进步、提高科技含量的轨道上来, 从而提高辽宁外贸出口发展的质量和水平。

3.2 加强对出口外贸企业的支持

引导省内企业掌握自主知识产权、创立自主品牌、建立自主营销渠道, 推动外商投资企业与省内企业在技术研发、资源采购、市场开拓、人力资源开发等方面开展合作, 鼓励企业向高附加值的产业链条两端拓展, 培育新的竞争优势, 增强盈利能力。辽宁应充分发挥集体私营出口企业的贴近市场、经营形式、资本运作方式灵活多样的优势, 政府在审批、财税、信贷、服务、信息等方面给与支持。转变出口商品结构、出口主体、出口市场、贸易方式过度集中的状况。通过各种途径降低出口企业的成本, 发挥成本优势, 实现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结合, 推进出口增长方式转变。

3.3 优化出口商品结构

进一步促进出口产品结构调整, 加大科技投入, 努力提高技术密集、附加值高的产品的出口比重。应重点发展受国家政策调整影响较小的机电产品及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 加强出口加工区的建设和管理, 选择重点产品, 加速沈阳、大连等高新技术出口基地建设, 培育高新技术产业群, 将有关提高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退税等优惠政策用好用足, 切实加强对涉及企业在资金、税收、退税等方面的大力扶持, 用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和环境代价实现最大的经济效益。

3.4 完善出口贸易政策

加强政策对辽宁出口增长方式转变的引导与促进作用, 积极调整出口退税、加工贸易、出口关税和出口许可证管理等多项政策, 鼓励与扶植财政、金融、税收、保险等政策。加强对出口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 为企业提供低成本融资渠道, 缓解企业的资金压力, 帮助企业化解外部冲击。政府要为出口企业构建良好的制度保障体系, 使其与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国际贸易规则相适应。

参考文献

[1]张明志.比较优势、贸易增长与产业发展[M].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8.

[2]俞毅.对出口贸易增长方式转型的探讨与思考[J].国际经济合作, 2008.

[3]聂艳华, 张玉明.辽宁老工业基地经济增长的外贸发展战略探析[J].经济论坛, 2007 (14) .

南通外贸增长方式转变研究 篇8

一、南通对外贸易概况

近几年, 南通一般贸易进、出口均呈现大幅增长。2010年南通一般贸易进出口117亿美元, 增长37.7%, 其中, 出口85亿美元, 增长33.1%;进口32亿美元, 增长51.7%。但南通外贸的增长是粗放型的增长模式, 经济效益较低。

1、出口商品技术含量低。

南通出口商品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的轻纺工业领域以及劳动密集型为主、技术密集型为辅的组装加工业领域, 出口产品缺少自主品牌和自主知识产权, 目前出口企业拥有自主商标不足20%, 自主品牌不足10%。

2、加工贸易附加值低。

南通市加工贸易出口占比不断提升, 而且南通加工贸易集中于下游产业, 技术含量相对较低, 加工生产链的长度较短, 加工贸易附加值较低, 外贸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较为薄弱。

3、海外市场总体失衡。

南通出口市场主要集中在欧、美、日等发达国家, 传统的几大贸易伙伴约占总出口的58.7%。外贸出口市场狭窄, 过多地依赖主要贸易伙伴, 极易产生贸易摩擦, 造成对外贸易的不稳定性和波动性, 阻碍南通外贸粗放型增长的转变。

4、服务贸易发展缓慢。

相对于货物贸易, 南通服务贸易水平相对较低, 2010年南通市外贸进出口总值为211亿美元, 而服务贸易为28.46亿美元, 仅占13.4%。服务业结构扭曲, 严重依赖传统的建筑、海运、旅游三项服务业, 而新型服务业如金融服务、计算机信息等发展水平较低。

二、南通对外贸易增长方式转变的必要性分析

(一) 有利于克服南通外贸增长中资源禀赋限制。南通对外贸易的快速增长, 很大程度是以资源的消耗、利用率低为代价的。南通战略性资源产品的对外依存度一直处于上升趋势, 长期大量依靠外省市甚至国外石油、天然气、钢铁等战略性物资。近年来的煤荒、电荒、油荒让南通人民都感觉到了原材料和能源的不足将成为南通对外贸易和经济增长中的瓶颈因素。所以, 为克服南通外贸增长中资源禀赋的限制, 走集约化发展道路, 转变外贸增长方式势在必行。

(二) 有利于南通出口商品结构的优化, 提升南通外贸整体竞争力。目前, 工业制成品在南通出口商品结构中占了绝对大的比重, 其中粗加工、低技术、低附加值的产品比重较大, 高新技术产品和高附加值产品比重较低, 出口制成品中很多技术含量高的关键零部件都需要进口。出口产品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低, 导致南通出口产品只能处于经济链条中的末端, 难以形成真正的国际竞争力。因此, 南通转变外贸增长方式, 要坚持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质量效益相统一的原则, 建立有利于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出口商品结构, 从而推动南通出口产品结构的优化, 提升南通外贸整体竞争力。

(三) 有利于促进南通新型工业化发展。在知识经济时代, 国际竞争日趋集中于高新技术产业, 以技术发明和技术创新为基础的高新技术产业成为带动经济发展的火车头。2009年1~9月份, 南通市高新技术产业 (规模以下工业企业) 实现产值1, 264.79亿元, 仅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28.69%。只有通过转变南通外贸增长方式, 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研发资金的投入力度, 才能促进技术发明及技术创新, 推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发展, 并在此基础上, 逐步走上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长带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促进出口贸易整体竞争力提高的良性循环轨道。

(四) 有利于为南通对外贸易增长提供良好的国际环境。随着贸易保护主义持续升温, 贸易摩擦已经成为制约南通对外贸易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贸易摩擦的形成, 既有南通出口格局的客观原因, 也有外部的因素。南通企业在出口商品时应调整出口商品的结构及质量, 转变外贸增长方式, 将传统的比较优势转化为核心的竞争优势, 以质取胜, 从而减少摩擦, 为南通外贸增长提供一个良好的国际环境。

三、南通外贸增长方式转变对策研究

从比较优势导向转向竞争优势导向是南通外贸发展的必然选择, 在增长方式上从粗放型转向集约型是南通外贸发展的必由之路, 具体而言有以下几点:

(一) 抓外贸出口大户, 促进规模经济发展。目前, 南通外贸经营主体总体上处于小而散的状态, 由于经营的商品结构雷同, 出口市场过于集中, 为争出口渠道常常相互残杀, 人为降低了出口效益, 制约了企业的发展能力, 难以上技术水平、创名牌精品。造就外贸出口的内生竞争优势, 必须依靠一定的规模经济实力, 在此基础上, 培育技术创新能力、市场开发及营销能力等。因此, 必须重视扶持和发展外贸出口大户, 鼓励其通过投资、参股、联合、兼并、收购等方式, 逐步建设成为投资主体多元、生产经营多元的大型外经贸企业集团, 奠定外贸竞争的实力基础。

(二) 树立品牌经营理念, 培养自主知识产权, 实施出口品牌战略。品牌是企业生产技术、管理服务等优势的综合体现, 是产品的质量和信誉的象征。品牌经营摆脱了低度化的价格竞争, 是体现在质量、特色、信誉上的高层次、高效益的竞争。南通外贸企业在出口商品的品牌上存在的突出问题:一是三资企业多为承接外方品牌加工, 我方缺乏自主创新设计能力;二是内资企业产品一般品牌多, 在国内外市场叫得响的驰名品牌少。要改变这种状况, 首先必须强化自主知识产权意识, 对于已形成较强生产能力的服装加工企业要努力向创立自有品牌的方向发展。对于形成一定品牌效应的企业和集团, 要进一步加大技术改革投入, 开发新、特、优产品, 形成品牌产品系列, 扩大市场占有量, 依靠品牌效应提高卖价, 实现以质取胜。

(三) 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促进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在目前形势下, 南通优化出口商品结构目标应该确定为:努力降低初级产品的出口比重, 适当维持的劳动和资源密集型产品出口, 大力促进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南通应以半导体产业作为高新技术产业整体发展的龙头产业, 充分利用其在集成电路、半导体制造方面的产业基础和优势以及南通自身潜在的区位和政策优势, 努力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 吸引产业链高端的集成电路芯片制造和芯片设计企业落户南通。同时, 南通还应以生物技术、新医药和化学农药、新型化学材料等产业作为南通高科技产业发展的战略产业。以现代生物技术为先导的医药产业是国际公认的最有发展前途的高技术、国际化产业, 拥有较高的附加值水平和产业关联度, 与人类生命健康息息相关, 市场空间广阔, 对于亟须转变外贸增长方式的南通来说, 应作为战略性产业积极发展。

(四) 转变政府职能, 改革财税体制, 完善预算制度。应提升南通政府的执政能力, 使政府多使用经济杠杆而不是行政命令来干预市场运行;完善政府干部考核制度, 将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纳入考核指标。同时, 改革南通财税体制, 特别是完善预算制度。一是将地方政府收入纳入预算进行统筹管理, 减少地方政府盲目的短期性粗放式发展的可能性;二是完善税收制度。一方面取消外资企业税收上的超国民待遇;另一方面继续保持甚至加大企业所得税向高新技术企业、企业的技术研发行为倾斜的力度, 鼓励企业的自主创新;同时, 在出口退税上鼓励高新技术产品出口, 取消高能耗、高污染及资源性产品的出口退税等。技术创新是外贸增长方式转变的基础, 从发达国家的发展经历看, 他们最初的技术创新普遍都是从政府投入开始的。在南通转变外贸增长方式过程中, 政府的作用不可忽视。

摘要:本文在概括南通外贸发展粗放型增长模式的基础上,分析南通外贸增长方式转变的必要性,并提出促进外贸增长方式转变的对策。

关键词:南通外贸,增长方式,研究

参考文献

[1]李晨.当前我国外贸增长方式存在的问题及转变策略[J].商业时代, 2009.15.

[2]张李明.比较优势、竞争优势与我国外贸增长方式转变的探讨[J].价格月刊, 2009.5.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与体制创新 篇9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 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 综合国力显著提高。从自身发展历程的角度进行纵向比较, 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是我国现在的经济增长高度依赖低成本资源和生产要素的高强度投人, 经济高速增长付出的资源和环境代价过大。以“十五”时期为例, 中国能源、电力相对于经济增长的弹性系数比“九五”时期都提高1倍多, 煤炭产量增长1倍多, 水泥产量增长79%, 钢材产量增长187%。而且经济增长高度依赖投资和出口拉动, 加剧了经济内外失衡即投资与消费失衡和内需与外需失衡。2001年~2006年, 中国外贸顺差由225.5亿美元提高到1775亿美元。

大量的事实证明, 从整体上来说, 尽管中国早在上世纪年代末就明确提出并引导着人口、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年代初也曾将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提上议事日程, 但是我们的经济增长方式尚未实现根本性转变。尽管几乎人们都不愿意让停下快速发展的脚步以给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留下足够的空间和时间, 但目前看来, 我国却不得不面对改变经济增长方式的现实。

二、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现状产生原因分析

1. 粗放经营的习惯思维原因

很多人对于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 各方面的思想认识是一致的、积极的, 然而对于经济增长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 不少方面的思想认识还有差距。尽管党中央早有明确要求, 但实际工作中历史形成的思维定式, 却使我们长期对经济增长方式转型重视不够。一说到发展经济, 就是争投资、上项目、铺摊子、实行粗放型增长。经济建设的指导思想实际上并没有摆脱重外延轻内涵, 重速度轻效益, 重生产轻流通的状况, 仍然相当普遍存在着重复建设、盲目引进、扩大外延、铺新摊子和片面追求产值、忽视质量、市场和经济效益的倾向。不仅如此, 就投资行为而言, 现在投资的主要推动者和责任方还是政府而不是企业。政府只管投资, 实际上很少问津回报率和回收率, 以致不少项目一旦投产就陷入亏损的境地。在经济管理工作中, 缺乏明确的相互配套的推动集约化经营的政策措施, 在制定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中, 没有对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型提出具体要求和政策, 现行的经济体制和方法也不利于实现这一战略转变的要求。经济增长往往过多地立足于外延型扩大再生产, 而对企业技术进步, 特别是对老企业的技术改造注意不够。因此政府角色错位及其职能转变的滞后也大大阻碍了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

2. 资源丰富的优越感影响

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各种资源的相对稀缺性不同, 其资源的相对价格也就会不同, 由市场需求所引导的经济结构及增长方式也会有不同的特征。比如, 西方发达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财力资本和人力资本丰富而劳动力相对短缺, 因而多采用资本密集型的生产方式。但我们不能据此就不加考察的认为中国要想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就必须完全照搬这种模式。这是因为当一个国家或地区某种生产要素相对丰富时, 其价格就会相对较低, 市场机制的作用就会导致在经济增长中更多地依赖这种要素的投入。目前, 就我国具体情况而言, 我国的物质资源相对贫乏, 环境保护压力很大, 而与此同时, 我国农村的剩余劳动力为亿, 国有企业有万左右的富余职工, 而且每年又有上千万的新增劳动力, 这就决定了在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 我国必须大力发展能够节约资本和物质投入而充分利用丰富劳动力资源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不顾我国各种资源的现状而简单讨论增长方式的转变是不现实的。

3. 经济发展阶段原因

经济增长方式同经济发展阶段和水平密切相关, 一定的经济增长方式总是同特定的发展阶段相适应的, 我们既不能人为的阻碍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 也不能不切实际地幻想逾越经济发展阶段来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型, 必须同我国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相联系。

目前, 我国正处在工业化进程中, 经济发展已经进入起飞阶段。从国际经验来看, 在这一阶段中, 经济增长仍然在很大程度上要依靠资本密集型的投入来实现, 这是由处在这一阶段的国家的生产力发展状况包括技术装备水平、劳动力素质、管理水平等客观因素决定的。对发展中国家来说, 以技术进步为核心的资源配置效率提高对于经济增长的作用相对较小, 而资本投入的增加是经济增长最重要的源泉。可见, 想在短期内超越客观制约的因素而实现总体经济增长方式的突变是不大可能的。

比如在东南沿海较发达地区, 经济的增长就应该由总量的扩张转变到质量的提高, 但并不能一概排除在某些行业和部门依然通过增加劳动力的投入来积累财富、扩大规模。同时, 在中西部不发达地区, 由于工业基础相对薄弱, 资源上又有相当优势, 为了积累一定的资本, 则可能要上项目、增投资、铺摊子, 但在某些部门或行业则应大力加快技术进步以带动整个地区经济的升级。

三、转变方式和创新体制的必要性和对策

1. 转变方式和创新体制的必要性

首先, 我国现有的经济增长是建立在大量消耗原材料、能源以及恶化生态环境的基础之上的。我国自然资源的拥有量虽居世界前列, 但人均占有量不足。经济增长所产生的一系列资源与环境的矛盾, 是经济进一步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问题。在已有的经济增长方式下, 生产扩张与资源消耗、生产规模与环境恶化相伴而行的局面不可能通过经济增长得到转变, 相反, 只能是生产越扩张越是激化了这些矛盾。因此, 只有加快转变、彻底转变现有的经济增长模式, 才能缓解, 进而从根本上解决这些制约经济长远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 促进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

同时, 我们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观, 使经济发展的成果真正惠及十几亿人民, 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而近几年来, 我国的各种矿难事故频发, 这其实是高能耗、粗放式的经济发展模式的“市场反应”。事故发生后增强企业安全生产意识, 整治并形成严密的安全生产体系, 强化法律责任、行政责任的追究是必要的, 但是调整对经济发展模式的认识, 形成逐步走出现有发展模式困境的共识, 让科学发展观扎根于各级政府的经济社会事务的管理活动之中, 切实转变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高污染的现有经济增长方式才是终结“矿难”根本之举。

2. 转变方式和创新体制的对策

(1) 要构建有利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微观条件

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 也是增长方式转变的微观基础。构建有利于增长方式转变的微观基础, 要继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重点推进国有大企业特别是中央企业的改革, 加快建立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优化国有经济布局, 积极推行公有制的多种有效实现形式, 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增强内部约束机制;深化垄断行业企业改革, 放宽市场准人, 实现投资主体多化;积极推进企业重组, 提高产业集中度和整体技术水平, 培育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进一步消除制约“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各种体制性障碍, 促进民营企业制度建设和管理规范化, 提高集约经营水平。

(2) 深化投资体制改革

投资体制改革已经取得积极进展, 但现行投资体制还不能完全适应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要求, 与投资体制配套的土地管理和环境管理体制改革滞后;投资管理责任缺乏约束, 政府投资的公共性不强, 公共决策机制缺失。

深化投资体制改革必须加快土地管理、环境管理等相关配套制度改革, 增强改革的系统性和协调性。进一步推进投资体制改革的重点是, 健全公共投资决策机制, 逐步建立和完善决策责任追究制度, 约束投资决策中的机构利益行为, 逐步改变目前各级政府投资决策机构“权重责少”的状况;增强政府投资的公共性, 逐步消除城乡间、地区间和不同收人群体间基本公共服务的差距强化投资监督体系建设, 通过提高投资决策透明度、增强内部监督机构的独立性、增强地方人大对重大项目的监督作用, 发挥媒体的监督作用。

参考文献

[1]高鸿业:西方经济学 (上、下册) .中国经济出版社, 1996年2月第一版

[2]何干强: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4年版

[3]卢现祥:新制度经济学.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4年1月第一版

[4]周绍朋:中国经济热点问题讲座.知识产权出版社, 2005年版

论中国外贸增长方式的转变 篇10

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2007年中国对外贸易额人均为1 513美元,而据WTO的统计,美国是8 427美元,日本是7 136美元,韩国是7 920美元。可见,从贸易数量与贸易金额来看,中国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贸易大国,但从外贸增长方式上来看,中国对外贸易的快速增长主要是依靠劳动力、资金、土地、资源等要素粗放投入来实现的,而缺乏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营销网络,在国际价值链中仍属于低端的粗放式外贸,增长的效率和质量不高,增长的基础也比较脆弱,中国离贸易强国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还有不小差距,因此,需要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

一、加快中国外贸增长方式转变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一)外贸依存度过高,易受世界经济危机的冲击

中国国家统计局资料显示,1991-2007年17年间,中国外贸依存度由33.4%上升到66.8%,中国的外贸依存度已经超过了世界平均水平(46.75%),而且远远高于美国、日本、印度、巴西等经济大国。这一方面表明中国参与全球一体化进程加速,国外市场的需求已经成为中国国内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动力,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已经形成相互依赖的伙伴关系,另一方面过高的贸易依存度也暴露出中国贸易目的地集中,战略资源产品进口依存度攀升,国际市场的风险和国际经济贸易波动对中国经济的负传递效应日益增大,从而使中国的经济安全隐患不断加大。

(二)外贸条件持续恶化,贫困化增长风险初显

据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分析,如果以1995年的贸易条件为100,1997-2003年中国贸易条件指数下降了15.8%。2005年下半年、2006年、2007年中国贸易条件分别为101.2、99.2、99.0,贸易条件呈现恶化态势。中国面临“买啥啥贵,卖啥啥贱”的窘境,这正是由于贸易条件持续恶化所造成的,同时对外贸易“贫困化增长”风险初露端倪。

如图1所示,某贸易大国A:出口X产品,进口Y产品,P表示贸易条件,U表示福利;在贸易条件P0下与UI交于M点,随着出口扩大即曲线AB变成A′B′,贸易条件由P0恶化成P1,这时贸易福利降低到了N点。

(三)外贸速度与效益相悖(外贸摩擦,资源环境约束),低成本优势逐步丧失

在世界经济论坛(WEF)最新发布的2006-2007年度《全球竞争力报告》中,中国名列第54位,相比去年下跌了6位。中国2001-2004年全球竞争力排名分别为49、46、39和33,这些数据分析与中国的贸易状况是相吻合的。国家竞争力是贸易增长效率的重要指标,中国国家竞争力的连续下降,说明了中国外贸增长效率的不断降低。

中国对外贸易增长迅速,但总体上看,中国对外贸易的质量和水平还不够高,这主要表现为中国出口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数量扩张型的。一是在出口商品中,资源性、高耗能、高污染的产品仍占有一定比重,不符合中国的比较优势,加剧了国内资源和环境压力。二是出口仍然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产品和制造环节上,即使是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也主要从事中低端的加工组装环节,国内增值率不高。中国出口企业在核心技术、品牌、国际渠道等方面明显缺乏,在全球资源配置中处于被动地位。三是自主品牌产品出口少。据商务部的统计,在中国出口商品中,拥有自主品牌出口产品的企业不足20%,自主品牌产品出口不足10%。四是数量的持续扩张,导致在海外市场特别是中国出口比较集中的市场上,中国商品数量增长很快,引起较多的贸易摩擦。

(四)区域外贸发展不平衡,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畸形发展

中国的外贸结构,从地区上看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外贸水平差距悬殊。中国东部地区贸易额占全国的92%,而广大中、西部地区加在一起尚不足8%。外贸出口退税留在了东部,外向型经济创造的GDP、税收、就业也留在了东部,外贸的巨大差距是区域发展水平的差距不断拉大的一个重要原因。

中国是一个商品贸易大国,服务贸易规模却相对不大。据WTO提供的数据显示:2007年中国货物贸易出口额为1.218万亿美元,占世界份额的8.8%,世界排名第2位;进口额为0.956万亿美元,占世界份额的6.7%,世界排名第3位。同期服务贸易出口额为0.127万亿美元,占世界份额的3.9%,世界排名第7位;进口额为0.129万亿美元,占世界份额的4.2%,世界排名第5位。可见如果我们不大力发展服务贸易,势必会影响整个外贸的可持续发展。随着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服务贸易已经成为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目前世界经济结构向以服务业为主转变的时候,服务业的发展水平将更能体现一国的综合竞争力,特别是随着全球服务外包的兴盛,服务贸易在世界贸易的份额将不断上升,并将成为国际贸易的新增长点。

二、加快中国外贸增长方式转变的对策建议

(一)调整外贸发展战略,适应国际经济环境变化

中国传统的贸易战略是以“出口创汇”为基本指导原则,借鉴“亚洲四小龙”的成功经验大力发展出口导向型经济,即以“比较优势理论”为基础,充分利用本国在劳动力资源和自然资源方面的优势,集中力量发展劳动密集型产品和资源密集型产品的生产,力图获得更多的比较利益。照这样的“比较优势”传统模式发展下去,只能使我们丧失技术进步的动力,同时,过度依赖发达国家的高科技产品,导致外贸结构畸形、贸易条件恶化、社会整体福利水平下降,并最终陷入“比较优势陷阱”。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的要素禀赋状况已发生了变化:土地、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石油、天然气等战略资源需大量进口,相应地,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由于不断积累而变得丰裕起来,因此,中国必须突破传统比较优势理论的局限性,适应当代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变“比较优势战略”为“竞争优势战略”。

(二)转变外贸增长方式,正确处理速度与效益的关系

转变外贸增长方式,主要是由追求速度的增长方式转变到速度与效益协调推进的增长方式,即从过去片面注重数量转变到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更加重视出口产品的质量、性能、档次和附加值。因此,应摒弃过去那种不惜成本、用高投入换取高速度增长的观念和做法,牢固树立没有效益就没有速度的观念,尽快扭转当前仍然存在的增长速度较快、经济效益却较差的不正常状态,使经济增长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基础上,以扎实的、没有水份的较快速度持续发展。如果经济效益低下甚至没有经济效益,实际上就失去了经济增长的意义,也就无所谓经济增长。

(三)借鉴国际经验,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出口商品结构优化

按照“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要求,优化商品进出口结构。应进一步扩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的商品出口,控制高能耗、高污染产品出口,鼓励进口先进技术设备和国内短缺资源,完善大宗商品进出口协调机制,实现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和大力发展服务业。

加工贸易是中国对外贸易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占外贸进出口总值的比重一直保持在50%左右。随着国际分工的不断深化,加工贸易已成为国际贸易的一种主要形式。目前,中国加工贸易亟待转型升级,在新一轮全球生产要素优化重组和产业转移中抓住新的制高点。一是按照有支持、有抑制、有退出的原则,从技术含量、增值比例、环境评估等方面进一步完善加工贸易商品准入机制,适当扩大加工贸易禁止类和限制类商品目录,提高加工贸易准入门槛;二是通过政策引导,推动加工贸易向研发设计、高附加值产品制造、现代服务业等延伸,加长国内价值链,改变中国加工贸易采购率低、加工链条短、往往只承担产品增值链条中附加的现状;三是要鼓励高新技术产业的加工贸易发展,吸引跨国公司把更高技术水平、更大增值含量的加工制造环节转移到中国,提高加工贸易的技术溢出和产业带动效应;四是积极发展本地配套产业,扩大产业聚集和辐射效应,增强技术学习和自主创新能力,提高本地产业竞争力,改变中国出口贸易增长依赖外商投资企业的状况,进一步缓解内生源泉不足的压力。同时还要根据国家东、中、西部发展战略,积极促进沿海和内陆地区加工贸易梯度转移。

服务业在外贸中附加值相对较高,因此服务业是中国改变外贸增长方式的重要一环。要做好服务业开放和发展的总体规划,建立和完善符合国际规则的服务业和服务贸易法律法规体系、统计分析体系、监督管理体系和政策支持体系,要鼓励重点领域服务贸易出口,鼓励外资参与商贸、软件开发、物流服务等行业投资。要大力发展信息网络服务、视听娱乐服务、知识产权与专利服务、软件和信息服务外包、技术转让等新兴领域的服务出口。

(四)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缓解经济快速增长与资源约束的矛盾

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扩大国内外市场,缓解国内外资源短缺约束,按照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基本要求,用全球战略眼光统筹中国经济的长远发展,有序推进国内市场的对外开放,加快内外贸一体化进程。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配置中,实行节约与开发并举,一方面要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另一方面要帮助企业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实施不同的全球资源战略。“走出去”和“引进来”是我们对外开放政策两个相辅相成的方面,两者缺一不可。

参考文献

[1]张为付.比较优势、竞争优势与中国贸易结构的战略性调整[J].南京社会科学,2006.

[2]尹栾玉.对外贸易结构的战略调整[J].学习与探索,2007,(2).

[3]郭海.经济增长方式范式转变的探讨[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8,(9).

[4]李玉举.加快转变我国外贸增长方式[J].对外经贸实务,2005,(5).

上一篇:中职生数学学习状况下一篇:行政层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