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与学方式转变 教学设计 转变改革

2024-04-12

教与学方式转变 教学设计 转变改革(通用10篇)

篇1:教与学方式转变 教学设计 转变改革

在变教为学的教学设计中,教师最容易出现的问题有两种情况:一是,活动设计要求不明确,学生不知道从何入手,不知道如何进行探究。二是,活动设计要求过高,不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学生感觉根本解决不了,所以,开始的态度他们就采取放弃的想法,所以在进行活动中他们的状态也不积极。这样的情况造成活动效果不好。

如:圆柱的表面积的设计 教学内容:圆柱的表面积

教学目标:1.理解圆柱表面积的含义,掌握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能运用公式解决相关问题。

2.经历圆柱表面积的计算公式的推动过程,体验利用知识迁移到新知 的学习方法。

3.感受数学的魅力,体会数学知识间的联系。教学重点:圆柱表面积的含义 教学难点: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教学过程: 第一次设计

导入:如何求圆柱体的表面积呢?今天我们 一起来研究。探究:

1.活动一: 利用手中的实物,探究如何解决圆柱体表面积? 2.活动二:一个圆柱体薯片筒,直径10厘米,高30厘米。(1)这个薯片筒占地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2)侧面用纸板做成,做一个薯片筒至少需要多少平方厘米的纸板?(3)上下两个面用铁皮做成,做这个薯片筒至少需要多少平方厘米的铁皮?

(4)上面和侧面刷上广告色,涂色部分是多少平方厘米? 质疑:

你有什么问题? 小结:

你有什么收获? 【分析】:活动一的设计,设计者感觉是联系实际,充分利用手中学具进行探究,给了学生广阔的探究空间。可是,在实际过程中,测量就是问题,加上学生对表面积的理解还不到位,所以这样的设计,距离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比较远,不利于学生的思考探究,后来我们把设计做了修改!如下:

第二次设计: 导入:上节课我们认识了圆柱,谁来说说生活中有哪些圆柱体的物体?老师这里也有一个圆柱形的物体,你们看,出示圆柱体的油桶。探究:

1.活动一:一个油桶半径10分米,高20分米,制造这样一个油桶至少需要多少平方分米的铁皮?(接口处忽略不计)

2.活动二:一个圆柱体薯片筒,直径10厘米,高30厘米。(1)这个薯片筒占地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2)侧面用纸板做成,做一个薯片筒至少需要多少平方厘米的纸板?

(3)上下两个面用铁皮做成,做这个薯片筒至少需要多少平方厘米的铁皮?(4)上面和侧面刷上广告色,涂色部分是多少平方厘米? 质疑:

你有什么问题? 小结:

你有什么收获?

又如:

教学内容:折扣 教学目标:

1.通过解决购物中的折扣问题,帮助学生理解折扣的实际含义。

2.引导学生主动迁移,把折扣问题与百分数问题联系起来。

3.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生活实际的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理解折扣的含义。

教学难点:实际理解折扣并加强运用。教学过程: 第一次设计:

一、导入:生活中我们会遇到许多打折的问题,你们看王老师就遇到了这样的问题。

二、探究:

活动一:利民商店面包平时售价每个4.00元,晚上7点打九折,过了八点会打八折,你选择哪个时间段去买?为什么?

活动二:王老师在商场发现书包打七五折,王老师花了150元,买了一个书包,书包原来价钱是多少呢?

三、质疑: 你有哪些问题?

四、小结: 你有什么收获?

【分析】在活动一的设计中,教师的要求不够明确,学生思考的角度出现偏差,他们从食品的质量,数量,保质期等方面提出想法,发生争执。商家为什么打折?折扣后,商家还有赚吗?怎样能赚到钱呢?这些可能更吸引孩子,于是,我们进行了设计的改革,如下:

一、导入:生活中我们会遇到许多打折的问题,你们看王老师就遇到了这样的问题。

二、探究:

1.活动一:利民商店面包平时售价每个4.00元,晚上7点打九折,过了八点会打八折,哪个时间段去买最便宜呢?你怎样想的? 2.活动二:王老师在商场发现书包打七五折,王老师花了150元,买了一个书包,书包原来价钱是多少呢? 3.活动三:现在你是服装店的老板,一种裤子的进价100元,你打算八折出售,还打算赚20元,应该标价多少元呢?

三、质疑: 你有哪些问题?

四、小结: 你有什么收获?

通过以上两个案例,我们发现,设计活动时,斟酌每个活动的设计,预设活动的会生成的效果,活动设计要要求明确,贴近学生最近发展区,能促进学生发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篇2:教与学方式转变 教学设计 转变改革

教研处 杨献平

在本学期初召开的教研组长和备课组长工作会议上,刘校长要求大家本学期要以构建高效课堂为主要内容开展校本研究。对如何打造高效课堂,刘校长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并就判断课堂是否高效提出了最朴素的标准:①学生是否认真听课,有无瞌睡现象。②学生有多少收获。③学生掌握了什么方法。④学生的基础知识是否掌握得好。⑤学生学习是否有持续性,有无兴趣再听课。刘校长深刻而又精辟的讲解让在座各位老师深受震动。随后的两周时间内各教研组均顺利召开了教研会,对构建高效课堂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总结。大家一致认为课堂教学高效性要落实在常态的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的引领和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思维过程,在单位时间内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获得高效发展。高效发展就其内涵而言,是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协调发展。就其外延而言涵盖高效的课前精心准备、返归教学本质的课堂教学中实施和教师课后的反思与研究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就是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不知到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

具体来说,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课前备课下足功夫 要实现课堂高效,必须下足课前准备功夫,备课不是单纯地写教案而必须备教材、备学生,不仅要花功夫钻研教材、理解教材,仔细琢磨教学的重难点,更要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选择课堂教学的“切入点”,合理设计教学活动。仔细考虑课堂教学中的细节问题,对于课堂上学生可能出现的认知偏差要有充分的考虑,针对可能发生的情况设计应急方案,确保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还要设计高质量的有针对性的课堂练习。再根据教学过程的设计和教学的实际需要制作好教学所必须的教具或课件、学生操作的学具等。单就每节课在上课之前对于课堂教学中教、学各个环节教师、教材、媒介、学生有个精细的设计,包括在反思中遗留问题的讲解都应考虑在内。既对实现新课程改革三维目标的高效率、高效益、高效果落实有一个先期的预设保证。

二、课堂上应做到以下几点

1、先学后讲。这是关于教学顺序的总要求。新授课一般要经过学生自主或合作性的学习、探究,当学生经过集体合作探究仍然不能解决某些问题、理解某些内容时,教师再进行精讲点拨。

2、三讲三不讲。要求教师在学生学习的基础上,重点讲易错点,易混点,易漏点;学生已经学会了的不讲、学生通过自己学习能够学会的不讲、老师讲了学生怎么也学不会的不讲,充分利用有效时间完成教学过程。

3、及时矫正反馈。学生的提高需要自己的内省和反思,更需要教师的纠正和反馈,教师应该通过检测,及时了解学生学习的状况,将正确的信息及时地反馈给学生,帮助学生更好地纠正学习行为。

4、三布置三不布置。不布置重复性的作业,不布置惩罚性的作业,不布置超过学生合理学习限度的作业;布置发展学生思维的作业,布置引导学生探究的作业,布置迁移拓展、提高能力的作业。

5、创设有效问题情境。思维能力的培养,总是从问题开始。可以以生活中的问题创设,也可以以课堂中生成的问题创设等等。

6、减少无效教学环节。无效教学环节冲淡了课堂教学的落实,有时在环节转换和串联语上花费的教学时间太多,这样势必降低了课堂教学效益。

三、教师要适时的教给学生学习方法

学生课前预习,课堂上尝试探索、自学等是学生课堂高效率学习的重要手段,但是在学生大量的自主性学习面前,学生学习方法是否科学就突显出来,因为学生掌握了科学的学习方法,进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一则对于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有好处,二则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会促进当下学生的学习,会进一步促进课堂教学的高效率。教师要对学生作以下要求,使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1、课前预习习惯:预习不止是把书本看看,还要思考一些基本的问题:是什么?为什么?这样行吗?跟以前的知识有什么联系?等等。这样,听课就有的放矢,会抓重点,攻难点,课堂自然就有效了。

2、课堂学习习惯:上课要做到“声声入耳、字字入目、动手动脑、用心学习”。要端座在凳子上,起立时要站直;听课时目视老师,重点内容课本上有的要勾画,没有的要记在课本的空白处或笔记本上;老师板书时要目视黑板;老师提出问题时积极思考,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不明白的问题要及时问老师;书写时要认真,书写解答过程要规范,要独立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讨论问题时要主动参与,积极发言。要集中精力紧紧围绕老师的讲课思路用心学习。

3、对学生的练习应及时反馈:心理学研究表明让学生及时的了解自己学习的结果,会产生相当大的激励作用。反馈可用来提高具有动机价值的将来的行为。因为学生知道自己的进度、成绩以及在实践中应用知识的成效等,会激起进一步学好的愿望。同时,通过反馈的作用又可及时看到自己的缺点和错误,及时纠正并激发上进心。所以及时反馈是高效课堂必须要考虑的一个策略,作为高效课堂教学,尝试、探索、自学成为课堂教学的主旋律,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促进者,完全可以对于学生进行当堂的面批面改,对于课堂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是否等到发展,学生的吸收、消化是否高效进行小卷测试,对于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结果给以及时反馈等。

篇3:教与学方式转变 教学设计 转变改革

一、《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学新策略

《品德与社会》课教学要求使课堂变为学生参与的过程, 学生思考的过程, 学生完整生命的投入过程, 完整心理结构参与的过程, 让课堂教学呈现出生机和生命力。要实现这一教学目标, 我们就应当采取一些新的教学策略。

1、开放式的教学

课程其实是一个开放的动态体系, 开放式的教学要求教师不是教教材和完成教案, 而是用教材教和创造性教学, 教学内容是开放的, 教学的全过程是动态发展的, 是适时变化的。

在教六年级《站起来的中国人》中的《从“东亚病夫”到相约2008》一课时, 北京奥运会的圣火刚刚熄灭, 全国人民仍沉浸在成功举办奥运会的无比喜悦与自豪中。我及时调整课程进度与内容, 将授课内容改成《从“东亚病夫”到北京奥运》, 在课上, 我让学生汇报他们课下搜集的中国运动员在北京奥运会上创造的佳绩;让他们结合自己观看奥运比赛的亲身经历, 讲述交流听到国歌奏响, 看到国旗升起时的心情及感受;并引导他们将当前世界各国对北京奥运会的评价和七十多年前被称为“东亚病夫”进行对比, 使学生切身感受到新中国翻天覆地的变化和祖国的繁荣富强, 激发出作为中国人的骄傲与自豪之情。

其次, 《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学习学习时空是开放的, 课程的学习场所不应当只足限于教室, 应当让学生走出教室, 把学习场所从教室扩展到学生的一切生活领域, 从教室扩展到家庭、学校、社区、田间、工厂及其学生的其他生活空间。

2、活动化的教学

活动化教学是以教师精心设计的具有教育性、探索性、创造性的学生主体活动为主要学习形式, 以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实践为基本特征, 以实现学生多方面能力综合发展为核心。

在教《站起来的中国人》时, 我组织学生进行了“讲老照片的故事”, “奥运知识竞赛”, “盘点北京奥运”等活动, 使学生在活动中参与、实践、感悟。首先让学生在教师营造的悲愤的氛围中, 进行想象:如果你是刘长春或是看台上遭人讥笑的中国观众, 你的心情怎样?思考:外国列强为什么敢肆无忌惮地嘲笑中国人?接着观看“零的突破”、“申奥成功”、“北京奥运开幕式”、“中国健儿勇夺金牌的英姿”的视屏资料, 将学生带到喜悦、振奋、自豪的情境中, 充分体验祖国强盛, 体育腾飞, 人民自豪的情感, 交流作为一个中国人的感受。并运用几组对比让学生从活动中提升情感, 使学生认识到只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中国人民才能真正站起来。

3、对话式教学

对话式教学是在指《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以学生朋友的身份出现, 围绕着教材提供的话题和学生一起进行讨论和交流。教学过程成为师生交往和对话的过程。

在教六年级最后一课《临别赠言》时, 我和学生共同回忆了四年来我们一起参加的大型活动, 所取得的一个个优异的成绩, 师生轮流讲述了在集体中发生过的感人的事例, 我还把四年来学生带给我的最难忘的一次惊喜, 一次感动, 最幸福的一刻, 最内疚的一次向他们娓娓道来。在分别之际, 我和孩子间的真诚交流, 坦诚的对话, 不仅更让我们彼此倍加珍惜这段师生情, 书写出一段段发自肺腑、感人至深的临别赠言, 更使我感受到教育是师生共同经历的生命历程, 是师生共同成长的情感升华。

二、《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学习新方式

新课程强调学生从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向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转变, 使学生的学习过程不是学生被动地吸收课本上的现成结论, 而是一个学生亲身参与丰富、生动的思维活动, 经历一个实践和创新的过程。

1、让学生自主学习

《品德与社会》课中的自主学习要求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在学习中重视用自己的经验和信息为背景来分析问题, 认识社会, 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 特别是在涉及个人体验与判断的问题上, 更要把思考的权力和选择的权利交给学生。

在讲三年级《不一样的你我他》一课时, 我把文本教材变为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活动, 激发他们自主学习的兴趣, 使教学目标在学生自主观察、体验、探究、讨论中得以实现。上课伊始的“猜猜看”的游戏, 使学生在有趣的活动中初步感知从人的外貌看出每人具备不同的特点;小组交流和全班展示“非常档案”, 让学生通过主动参与了解到同学之间各有差异;参与“头脑风暴”活动———在圆上作画, 更让孩子们在自主动手参与中, 通过独立思考感悟到不同的人对待同一事物会有不同的想法;最后学生独立为自己命名, 使他们进一步发现自己和同学身上的闪光点, 学会欣赏自己, 欣赏别人。

2、让学生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是新课程大力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 在《品德与社会》课程学习中, 可以让学生小组围绕一个主题, 组织开展一些讨论性活动, 或研究性的活动。

在教五年级《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一课时, 在观看西藏风情片后, 为了及时反馈学生对藏族民族风情的了解, 我设计了“走进西藏知识问答”这一小组合作学习方式, 通过每组派代表参加必答题比赛, 学生不仅对藏族的习俗有了全面地了解, 而且及时将各组分数呈现在黑板上, 调动了学生合作竞争意识和集体荣誉感。我还设计了抢答题比赛, 增加分值, 引发学生合作探究民族节日与历史传说有关, 地理环境与民俗习惯的关系。不仅调动了他们参与的热情, 而且促成教学目标的达成, 起到了激励的效果。在教会学生如何去了解一个民族的风情文化后, 我又让课下搜集同一少数民族资料的学生重新组成新的合作学习小组, 让学生在小组活动中, 重点了解蒙、朝鲜、维吾尔、苗、傣、高山族的习俗。为提高合作学习的实效性, 我引导学生按专题, 汇报合作学习的成果。同时, 注重发挥教师的引导组织作用, 采用多种方式的教学活动, 激发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同时培养了学生团队意识、合作精神。

3、让学生探究性学习

对自然、社会现象的探究是儿童的天性, 教学不能淹没儿童的天性。在讲《站起来的中国人》一课时, 我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呈现方式上, 我采用了听歌看图片、引用资料、观察图表、新闻报道、情景感受、事例对比等方式, 让学生通过对教材中提供的各种材料和图表的分析、比较和探究, 获得对问题的综合认知和感受。在探究活动中, 我突出今昔比较, 让学生对比体会不同年代的运动员的感受, 思考新中国的运动员为什么能不断地取得好成绩?对比新旧中国参加奥运会的成绩, 探究为什么在多个申奥国家的竞争中, 世界选择了北京?通过引导学生对这一系列问题的纵向比较探究, 认识新中国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 以此增强民族自尊心, 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感。从课堂上学生的肺腑之言油然而生的情形, 从学生慷慨激昂齐说毛泽东的话, 可以看到这样的体验已使学生刻骨铭心, 学生的爱国热情自然萌发, 精神受到洗礼升华。

篇4:教与学方式转变 教学设计 转变改革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 教与学的方式 转变

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改革学生的学习方式已然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以小学生为主体,让小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已成为广大师生的共识。而教师的角色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发展的引导者。在这样的角色转换中,实现了师生互动,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

一、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把学生的发展提到了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要求教师以人为本,一切以有利于学生的发展为标准,重新定义了小学教育,应运而生了一套全新的有利于学生成长和全面学习的教育机制。

1.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因为新课程改革要求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加上小学教学内容中包含了大量的动脑和动手的实践内容,所以教师不仅要重视学生获取和运用知识的过程,而且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积极引导学生自主设计和确定学习目标。

导学式教学法重在引导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以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应成为主要的教学方法,取代传授式教学法。在传统教学中,“传授——接受”的教学模式已深深扎根于教师的脑海中,教师通过大量的题海战术将解题思路演变成条件反射。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学生逐渐成为只会解题、不会思考的机器人。但是,通过导学式教学法,教师能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向学生灌输“讲解——探究”的学习理念,引导他们用自己的思维去理解和感悟知识,不仅增加了他们的知识储备,而且培养了他们的探索意识和创新精神。

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知识沦为答题和考试的工具,并没有与生活充分地结合起来。久而久之,对未知充满好奇心的学生很容易失去对知识的渴望,甚至会认为课堂知识抽象、枯燥和难学。所以,教师应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把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起来,把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融入教学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从而让他们学会从生活中去寻找知识、发现知识、探索知识和运用知识。

此外,教师应立足于学生的学习能动性,以“学”为中心开展课堂教学,谨遵先学后教、以学定教、以学促教和能学不教的基本原则,充分激活学生的求知欲和展示欲,维护和发展好学生的发散型思维、求异思维和探索思维,打造生动、开放的课堂。这样,教师才能把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把兴趣和爱好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享受学习的乐趣。

2.转变师生之间的关系

在我国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教师始终处于一个至高的地位,致使教师常常以施教者的姿态出现在学生面前。但是,小学生个性比较张扬,心理承受能力较弱,容易对教师产生隔阂和对抗,所以教师面对的是不成熟、正在发展、充满求知欲的小学生,他们不能完全听懂和理解教师的意思,所以“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已经落伍,且逐步被导学式教学法取代,教学中的师生互动让原本处在性格培育期的小学生能够完全释放自己的才华和热情。因此,教师要将原有的课堂讲授方式与新课程改革提倡的教学方式结合起来,注重运用多种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教学方式,创造能激发小学生主动性和无限潜能的条件,并以此来锻炼小学生的独立自主性。只有这样,教师才能优化教学状态,让教学的主体由教师的教向小学生的学转变,从而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

随着师生关系逐渐趋向平等,评价教学的机会和权力也应该向学生倾斜,增加学生评价教师的机会,从而达到教学相长、相互促进、相互提高的目的。同时,基于小学生自尊心较强,抗压能力比较弱的现状,教师可以在教学评价中适当地增加自我评价、对比评价和小组评价的比重,给小学生留出更多的自主空间。这样,既能在竞争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又能培养学生人际交往的能力。

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从根本上来说,转变学习方式就是从传统的学习方式向现代的学习方式转变。所谓现代的学习方式,是指以促进人的可持续发展为目的,由许多具体方法构成多维度、多层次结构的开放系统,是符合新课程改革对教与学转变要求的学习方式。

1.加强小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独立性

现代学习方式的首要特征是强调小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由“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传统学习态度上的“要我学”主要是基于外在的诱因,而“我要学”则是对学习的一种需要和渴望。向“要我学”转变之后,学生能尽快端正学习态度,不再把学习活动当成负担,而是作为一种体验和享受,他们乐于享受掌握知识和探索知识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强调问题意识,引发学生的学习和思考。

众所周知,问题是一切科学研究的出发点,是开启任何学问的金钥匙,是思想方法、知识积累和发展的内在力量。没有问题,就不会有主动学习和思考的过程,更不可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性;没有问题,教学永远只能停留在表面,无法深入探索其内涵。

独立性是相对于依賴性而言的。正如前文所言,千百年来,教师已经习惯了传道式的教学风格,纵使学生有再强的独立学习能力,都或多或少会受到环境的影响,对教师和应试教学产生依赖。

透过这次新课程改革的契机,笔者充分尊重学生学习的独立性,积极鼓励和创造条件来引导学生独立学习,让他们在独立学习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

2.尊重小学生个体的独特性和体验性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内心世界,虽说大部分学生尚未形成完整的世界观,但是他们也有自己的精神世界和内在感受,在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时候有一套自己的处理方式。独特性让这个世界变得不同,每个学生都存在个体差异,表现在记忆能力、学习速度、应试水平等方面,所以,在倡导转变学习方式的时候,教师一定要注重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不能采取“一锅端”“一刀切”的方式,而要尊重和保护他们的独特性,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体验,强调学生应把学习当做一个自我解读、自我消化和自我运用的过程,把学习当做一个增长知识和使人格得到健全和全面发展的过程。

参考文献:

[1]李秋野.促进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J].鸡西大学学报,2008,(2).

[2]庞维国.当前课改强调的三种学习方式及其关系[J].当代教育科学,2003,(6).

[3]杨磊.如何达到教与学的共同发展[J].中国农村教育,2011,(3).

篇5:教与学方式转变 教学设计 转变改革

大连34中学 吕肖博

生物学科的教学不仅注重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还要强调实验能力和科学素质的培养。而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化静为动,化虚为实,化抽象为直观;能够拓宽教材知识体系,拓宽教学的时间和空间,拓宽和加深课堂学习的内涵和外延。采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教学改革,为师生打开了一个充满活力的生物世界,增强了教与学的主动性,提高了教学效率,转变了教师教的方式,有效地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运用信息技术提高了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和参与热情,有效转变了学生学的方式。因此,优化教学过程离不开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应用。那么,信息技术在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方式的转变上起到了怎样的作用呢?

一、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在教学领域的运用,在很大程度上优化了原有的教学要素,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创设了丰富多样的环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信息技术能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

在没有信息技术的时代,我们可以利用的教学资源十分有限,而且大多是以文本的形式出现。有些资源还因为现实条件的局限无法呈现给学习者。比如,生物的微观结构、生物的生理现象都无法通过图片或空间想象建构起完整的知识结构。但信息技术的发展却使得我们可以模拟或直观的去观察生物的真实结构、通过动画演示生物生理活动的过程等等,可以开发出更多仿真性高、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为教师和学生展现了一个庞大的资源库。

2.信息技术能够有效促进探究式教学

其一,在探究问题的提出、假设的形成和证据的收集验证等各个环节,信息技术充当着学生获取与处理信息的工具。学生借助信息技术手段,从多方途径搜集、分析、整理资料,更好的促进同学间的合作与交流。

其二,在探究试验和论证等环节,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设计模拟实验。模拟实验能够逼真的演示无法实现或表达不清楚的教学内容。

其三,在探究学习的表达与交流环节,信息技术起到了展示工具的作用。采用动态视频、动画、图片和声音等来展示相关内容,使现实中无法呈现的过程再现于课堂教学中,并按照教学要求逐步地呈现给学生。

3.信息技术的运用转变了师生的教学关系 随着信息技术的应用,师生之间的互动方式、互动内容、互动角色都已经悄然发生了变化。在互动方式上,信息技术的运用使得教师和学生之间不仅仅是一对一或一对多的单向互动,还可以通过网络等增强彼此之间的互动和沟通。在互动内容上,书本上的知识已经远远满足不了学生的学习,学生利用多媒体、网络等可以轻松地获取更多的信息,完成学习任务。信息技术的运用对课堂教学内容以及教师如何组织、处理教学内容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就必然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在关注知识学习的同时,更要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注重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引导,最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互动角色上,教师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由传统的知识、技术、技能传授者向现代的学生发展的促进者。信息技术的运用和教学模式的变革,促使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角色以及作用的重大变化。教师由原来知识的传授者、提供者、灌输者转变成了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帮助者和促进者。教师的教学设计由过去的单纯考虑“如何教”转变为现在研究如何运用信息技术启发、诱导、引领学生去“如何学”;教师的主导作用由“幕前”转移到了“幕后”,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发展得更为协调。

4.信息技术为体验式教学提供平台

体验式学习方式的实施的关键在于有一个让学生能认知、能体验、能感悟的时空,即教学情境,而现代信息技术在体验式学习情境创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开展体验式学习,教师的一项工作就是要将固定的、静止的教材内容活起来。这就需要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与教材自身的功能和内涵,注入体验学习的机制,把学生的生活和经验引入教学过程,整合各种教学资源,使教学内容成为开放的,生动有趣的,充满活力的各种学习活动。现在各种信息技术的手段,如幻灯、实物投影、录音、录像、多媒体计算机等,不仅可以增大体验情境的信息量,还可以通过其直观的听觉、视觉的冲击力,强化体验,引发学生的积极思维,加速学生内化的过程。在强化反馈阶段,现代信息技术能够为学生体验获得的情感、方法和知识提供大量实践、操作和检验机会,具有一定的教学效益。

二、信息技术以其强大的功能――超强的交互性、参与性、信息资源的大量存储和共享等等特点将有利于学生形成新的学习方式。

学习方式的转变是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改变原有的单

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 2 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自然成为这场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其实质上是教育价值观、人权观和培养模式的变革。

1.信息技术促使学生从为分而转为为兴趣而学

信息技术进入课堂,促使课堂教学由“以教师为中心”的单向灌输式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师生双向协调发展的“探究型” 教学模式;教学过程则由过去的“问答式”递进转变为现在的“探究式” 递进;教学方法从过去的灌输式、填鸭式的教学转变为现在的启发式、独立研究式和协作探究式的教学;教学手段从过去单纯的教具演示或实验,转变为现在运用多媒体网络信息技术,为学生创造了形象生动的学习氛围,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效率,促进了学生主动发展。

2.信息技术能促进学生掌握新的学习方式

培养学生掌握信息时代的学习方式,在信息化学习环境中,人们的学习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学习者的学习主要不是通过教师教授与课本的学习,而是利用信息化的平台和数字化资源,教师学生之间开展协商讨论、合作学习,并通过对资源的收集利用、探究知识、发现创造知识、展示知识的方式进行学习。针对高中学生的认知特点,能在 网上查阅资料,进行文本的输入,并能在网上进行交流,使学生掌握信息时代的学习方式。

3.信息技术的运用有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充分发挥

主体性是“人作为社会活动主体的本质属性,它包括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课堂教学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已成为现代教学的目标定位。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往往很容易采取“师讲生听”的教学方式,并且更注重书本知识和间接经验的传授。教师成为真理和知识的代言人,具有绝对权威;而学生则是被动的客体,成为接受知识的“容器”,学生的兴趣和需求往往受到忽视,其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也就得不到应有的发挥。

而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整合则为学生主体性的充分发挥提供了有利的条件。首先,信息技术的运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其次,信息技术的运用给予了学生更多体验成功的机会。借助信息技术,生生之间的交往互动更具平等性、更无拘无束和非强制性,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和民主平等精神的发展;对于促进学生社会知觉的发展、交往技能和自我意识的发展以及克服自我中心都有着非常重要 3 的意义。

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信息技术的运用有利于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向主动学习,由接受学习转向探究学习,由个别学习转向合作学习,从而让学生通过自身体验,养成积极的情感、态度,获得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三、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以网络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将越来越广。但在实际应用中由于种种原因,使基于网络环境教学的质量往往还不能尽如人意。为不断完善其于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方式,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在教学中使用多种直观媒体时,必须依照学生的感知、注意等心理活动规律进行有效地控制:

1.信息技术的使用不宜过多。以免造成学生疲劳,分散注意力。

2.信息技术多种手段的使用时要注意变换呈现的形式,以突出事物的本质属性。要尽量变静为动,以引起学生注意。

3.多媒体教学时,应充分凸显教学所致内容,有效利用教学环境的时间及空间条件,教师要站在屏幕侧面阴影里,手口一致、边讲边指出图上明确位置,同时要与讲解、谈话、讨论等方法配合协调,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篇6:教与学方式转变 教学设计 转变改革

湖州中学

卜志刚

新一轮基础课程改革实验正在全国范围内顺利推进,新课程走进了师生的生活。新课程体系在课程功能、结构、内容、实施、评价和管理等方面都较原来的课程有了较大的发展。本轮课程改革既要求教师改变自己的教学理念,又要求师生改变长期以来形成的单一的、传统的教与学的方式。同时,也为教师和学生的成长提供了条件与空间。因此,本轮课程改革对广大师生来说,既是一项挑战,也是一次发展和完善自我的难得的机遇。根据新课程理念,高中政治课教与学倡导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的教与学的方式,这既是对传统的高中政治课教与学方式的变革、丰富和完善,同时也对政治教师的教与学方式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本人针对课程改革中高中政治课教学中教与学方式这一问题,以行动研究法为主要研究方法,结合教学实践对高中政治课教与学方式转变进行了较深入研究,从中体会到:中学政治课在教与学方式转变中,实施自主、合作、探究的教与学的方式,对于帮助教师重新树立新的教学理念、实施教与学方式的转变有着非常明显的促进作用。

一、教师要转变教学方式 传统的教学方式,注重的是对书本知识的讲授和灌输,要求学生机械地记忆教材中的结论和观点,而忽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和学生对知识的思维过程,教师负责教,学生负责学,教学就是教师对学生单向的“培养”活动,教师精心准备之后,带着学生一步一步钻入自己预先设计的口袋,课堂教学活动,教师是主角,是课堂的主宰者,学生跟着教师被动地听、记、抄、写,即使有学生活动,看上去课堂气氛很活跃,实际上学生回答的是教师设计的问题,答案往往是唯一的,学生作为知识的容器,根本没有思考的机会,始终无法将知识转变为智慧和能力,无法从根本上导向对知识的发现和创新,教师和学生陷入被知识奴役的处境。所以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培养他们学习思想政治课的兴趣。做到这一点,教师必须转变教学方式,使教学活动成为师生共同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的过程,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首先,教师要精心设计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思想政治课具有时代性的特点,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维,教师必须联系国际国内时政热点,作到理论联系实际,利用讨论、谈话、协作等方式,借助于多媒体教学手段渲染课堂气氛,利用情景引导学生质疑、探究、发现问题,使学生对政治课的学习变成一种乐趣,教师要放手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将讲台由教师的舞台变成师生共同活动的舞台,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和创新精神,从而达到新课改的目的。比如,学习《经济生活》中供求与价格的关系时,可让学生分组进行表演,用小品的形式,让学生自己把二者之间的关系表达出来,当然之前教师应要求学生善于观察生活,结合自己作为消费者时的心态作好准备。再如,学习效率与公平时,可采用辩论的形式,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让学生分成两大组,每组成员各有分工,有些搜集资料,有些要对材料加工制作,谁担任辩手,谁是主持人,谁是评委等等,都要明确分工。教师要让学生明确辩论的目的及注意事项,在辩论的过程中,学生既要运用书本知识又要联系现实生活。这样既掌握了理论认识,又培养了他们自主学习,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在学习消费时可采用讨论法,使学生充分利用自己在生活中获得的消费体验和消费常识,作为学习资源参与问题讨论,要求他们畅所欲言,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从而形成不同观点之间的碰撞,激发学生的思维,也可让学生对家庭消费结构、贷款消费的发展、中学生消费心理作专题调查,提高学生的社会活动能力和思维能力。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课堂气氛活跃,形式多样,而且学生对所学知识掌握得更深刻。当然教学方式的转变,并不是否认讲授法教学,对大纲要求的重点、难点,还要耐心细致地讲解清楚,只是要避免“满堂灌 ”,教师要善于提出问题,创造问题情景,启发学生思维,使学生积极主动地理解掌握知识。

其次,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新课改要求要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作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师要关心学生的生活,公平对待每一位学生,要把他们看成有思想、有感情、有权利、有尊严,正在发展中的人,特别是对成绩不太理想的学生,教师要多鼓励、多关怀相信他们的潜力。在教学过程中,树立生本意识、学生个性意识,了解每个学生性格特点、兴趣爱好、发展动态,引导学生要正确对待自身存在的问题,做到扬长避短,优势互补,共同进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尽可能多的为每个学生创造锻炼的机会和条件,鼓励学生相信自己,激励学生自己动手、自己思考、善于合作,从而锻炼思维能力,形成健康的态度和价值观。

二、要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 教师教育观念、教学方式的转变最终要落实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上,新课改倡导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主张多元的学习活动,适当的开展探究、调查、访问、搜集资料等学习活动,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为主的学习方式,发展学生的各种基本能力。

要达到这一要求,并非是件容易的事。第一,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支持和配合。学校要提供服务资源,比如学校图书馆,阅览室,实验室,网络室及各种教学设施要充分发挥作用,保证在服务时间、服务方式及作用效率等与本校学生学习相适应。还应得到家长支持和配合。多数家长认为,学生到校就是掌握文化知识,他们关心的是学生的考试成绩,而不是在实践活动中的能力,所以新课改的春风应吹到千家万户,让家长知道新课改不仅关注学生的成绩,更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当然,新课改不光是学校、教师的问题,也是一个社会问题,应得到社会各方的关注。第二,促进学生自主、合作和探究式学习,发展他们自主获取知识的愿望和能力。新课程旨在扭转以过分关注“知识授受”为特征的教学局面,以尊重学生的学习方式的独特性和个性化,因此在教材中“综合探究”,“综合实践活动”等栏目,为学生自主、合作、研究性学习提供独立的学习机会,教学过程,不在是教师面对知识独白的过程,而是师生共同参与知识创生的过程。为此,要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就必须最大可能地创设让学生参与到自主学习中来的情景与氛围。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兴趣、需要,尊重他们的人格和他们自主发展的愿望,使学习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乐趣、一种享受,一种愉快的体验。帮助他们确定学习目标,制定符合自己的学习计划,让他们自己参与设计评价体系,可自评,也可互评。评价的方式是多样的,除了采用传统的考试测验外,可采取撰写调查报告和政治小论文的方式引导学生关心社会、关心生活,运用已学知识分析社会经济现象,教师要不是时机地肯定他们的成绩,注意挖掘学生的闪光点,树立各式各样的学生榜样,让他们具有一定的成就感,看到成功的机会,感觉到自己正在作一项有意义的事,对追求知识产生一种内在的动力,引导他们主动学习,健康发展。

学生一入学,就面临着严峻的升学压力,他们的竞争意识很强但合作意识淡薄。长期处于个体的、竞争的学习状态,学生可能会变得狭隘自私和孤僻,新课改要求学生形成合作的学习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同时会产生良好的学习效果。要求学生不仅在课堂活动中要团结协作,而且在班级和学校开展的活动中更要加强了解、交流和学习。政治教师要结合政治课的特点,引导学生了解时事,关心国家大事,把对书本知识的学习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帮助学生寻找、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在分组活动中,既要明确个人的责任,又要学会相互支持、配合,以达到共同发展的目的。

探究学习具有更强的问题性、实践性、参与性和开放性。有助于发展学生优秀的智慧品质,学生根据实际,自主选择课题,给每个学生留有发展空间,尊重个性发展。自愿结合学习小组,分工协作,规定课题完成时间,在学习过程中强调自我评价,然后进行评比,检测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及合作能力,可相互交流,达到互相学习的目的。

篇7:教与学方式转变 教学设计 转变改革

【摘要】

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简要谈一下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关键词】

课堂 改革 转变 学习方式

美国教育家杜威主张“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在做中学”,特别是他“以儿童为中心”和“在做中学”的教育主张,将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定位在学生能力的建设上。其实中国教育史上的先人在几千年前就有“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著名论述。如今,面对“知识呈指数激增”的信息化时代,无数个呼唤汇成当今时代的强音――“学会学习”。“学会学习”的根本目的是“使全世界的人的潜力都得到发展”。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学会学习”这一目标的实现,取决于学习方式的转变,也就是要转变目前一些课堂中存在的单

一、被动的学习方式,提倡和发展多样化的学习方式,特别是要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他们的主体意识、能动性和创造性不断得到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一、选择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多元化教学内容,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教师备课的首要任务就是钻研教材,所谓钻研教材实际上是在理解教材的基础上进行“思维”的深加工,创造性的运用教材,选择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多元化教学内容,设计出一种处理教材的合理化方案。作为一名数学教师,首先,要明白课程设计的思路,读懂课程标准。其次,要做好教学内容的转化,将教学目标转化为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活动的心理指向、活动指南和操作依据;将教材特点、学生实际和教师的策划统一起来,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在生活中学数学、用数学。再次,教师要根据班级、学校、以及地域的特点,进行课程开发,根据学生的心理需求,通悉心对课程进行内容的加工、调整、组合、补充、改编。

如在教学 “认识人民币”一课时,在教材处理时紧密联系实际,在充分把握教材知识点的前提下灵活处理教材内容,结合一年级学生好动、好奇的特点,上课伊始创设生活情境,将教材中各自独立的三幅主题图设计为有一定故事情节的动画课件,一下子就吸引了学生,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了课堂上,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认识人民币的过程中将 “分类”环节改为整理钱包的活动,让学生在充分反复的认识过程中加深对人民币的直观认识,培养学生的观察、辨析和区分能力。通过创造性的选择教学内容,设计适合学生的课堂活动,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数学教学中去,从而改变了以往接受式的学习模式,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

二、选择以“活动”为载体,在“做中学”的开放式教学,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新课程教学改革,重在“让课堂教学充满生命活力,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把思想观念的变革同教学模式与方法的变革结合起来,使教学过程成为师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通过质疑、调查、尝试、研究、体验等活动,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目前教材的编排,充分为学生提供了参与学习、体验成功的机会,学生们在合作学习中有明确的责任分工,有效地促进了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

如在“认识人民币”一课的教学中,将认识人民币的全过程用“看一看、想一想”(看动画片想到了什么?)――“认―认、说一说”(小组合作初步认识人民币)――“分―分、理―理”(整理钱包再次认识人民币)――“猜一猜、摆一摆”(猜价格、用学具摆出来)――“算一算、买一买”(算价钱买东西)等几个教学活动有机地整合在一起,使整个教学过程形成一个动态的教学活动整体。为学生提供了足够的活动时间和空间,既有学生的观察与思考,又有学生的操作与表述;既有小组的合作交流,又有学生个体的独立思考;既有学生的自主探索,又有教师恰当的引导和点拨,使整个教学活动形成一个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组与组之间的立体交叉互动。真正使学生动起来,使课堂活起来,从而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三、教师的角色定位为学习活动的设计者和组织者

教学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共同活动,教学本身是围绕学习展开的,教是为学服务的。因此,我们应注重以学生的求知欲望为主线,追求教师和学生对知识的共同探讨、平等对话。教师角色不再只是传授知识,而是帮助学生去发现和探索知识,引导他们自主开展学习活动,让他们的独立性不断生成、张扬、发展和提升。从“认识人民币”一课来看,每个教学活动的设计都将教师角色定位在学生学习的设计者和组织者上,师生之间完全是一种朋友式、伙伴式的合作者关系,课堂气氛和谐、宽松。如:“现在老师和小朋友一起来欣赏一段动画片好吗?”“老师和小朋友一起来认识人民币”、“咱们就按这两个同学说的方法来试试……”教师温馨的话语、宽松的教学环境、自由的学习状态对学生的心灵是莫大的安慰和鼓励,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体现,从而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篇8:别误解了“教与学方式的转变”

“教是为了不教, 学是为了不学.”这是我们教师追求的一种境界.它反映了教和学的目的, 同时也反映了渴望轻松的心理, 别让过重的负担压垮我们的身心, 学生的课业负担过重, 学生累, 老师也累.

时下, 许多学校都在进行“教与学方式的转变”, 但在许多老师心里有误解, 他们认为让学生动起来就是把课的绝大部分时间让学生展示, 把所有的课都上成展示课, 所学知识都当做预习作业留给学生做homework, 这无形中增添了学生的负担, 甚至增添了家长的负担.

一、预习一定要有目标, 并且要适度、适量

很多老师有让学生预习的习惯, 必要的、简单的、少量的预习可以留, 但这需要老师做足必要的工夫.首先, 预习要有目标, 预习什么, 要让学生清楚, 有的老师做得很到位, 把预习做成“预习学案”, 在学案中, 把新知识嚼碎, 变成一个个问题, 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预习, 这使学生的预习有了目标和方向, 行为变得主动, 目的明确, 少走弯路;另外, 这种“预习学案”会逐步培养孩子自学的能力, 教会他们如何学习, 一节课里面到底什么是重要的, 哪些需要掌握, 久而久之, 不用留学案, 他们也会看书了, 这种办法值得推崇.千万不要让学生泛泛的、漫无目的的预习, 这会耽误学生的时间, 效果不大, 时间长了, 孩子对预习也就变得厌倦了.另外也要对预习给予及时的评价, 特别是形成性、激励性的评价, 这样孩子的预习才有动力.

二、课上自学的影响

在笔者研发的“学生自主参与教学”模式的课堂上, 采用的是课上自学.课堂前十分钟是自学环节, 在这个环节里, 笔者提出具体的自学目标, 尽量把目标问题化、具体化, 学生带着目标走进书的世界, 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同时, 由于目标具体, 行动也就变得快捷.然后对自学进行反馈验收, 解惑、补漏, 对优秀者大力表扬, 使每名学生的心灵都受到触动和震撼, 既让优质学生加倍努力, 同时稍差的学生也备受鞭策, 使其提前主动预习, 自觉性增强, 久而久之习以为常.

三、学生“编题”, 促进孩子自觉补给

许多外校老师来笔者课堂听课, 看到学生们编的题目, 都在怀疑笔者“作秀”.其实不然, 那种浑然天成的感觉并非一朝一夕所致, 开始也碰到过老师们提出的这样那样的问题, 但是在逐步的学习过程中, 教师的培养、评价、点拨会使孩子的能力逐渐增强, 并日趋完美, 每个人都在“改正”中长大, 孩子亦如此.为了使自己“编”得更好, 他们会自觉在书海里遨游, 没有丝毫勉强:这种遨游是自由的, 没有丝毫的束缚;这种遨游是随性的, 没有时间的限制.所以孩子完全是快乐的、轻松的, 何谈负担?如果学生能把学习变成一种自觉行为, 变成一种习惯, 变成一种快乐, 何尝不是一件好事, 何尝不是我们教育的目的?

四、我不在“家”, 孩子自己依旧上课

组长“讲题”, 使优质学生成为了“小老师”.偶尔, 笔者外出听课, 孩子们不希望请代课老师, 教室里没有了老师, 课却“涛声依旧”, 因为孩子们自己会上课.开始时, 班长还请其他老师介绍下知识点, 然后自己再出题、辅导、讲题.有时, 我外出前, 会提前把知识点及需要注意的、易出错的、难理解的地方告诉组长, 然后, 由组长组织教学.有时, 我也特意培养他们自己组织教学, 我躲在外边偷看, 然后再针对他们的问题, 在下次课上给予指点.最后, 他们完全可以自己上课, 他们组织教学的能力绝不亚于老师, 那一声声提问, 一句句回答, 一阵阵掌声, 一串串欢笑, 一双双瞪大的眼睛, 一张张自信的笑脸……让前来巡视的领导惊艳、瞠目, “教”真的达到了不教.

五、少留作业、不留作业的尝试

“管死人, 不成人.”这说明了自觉性的重要.写作业对有的孩子来说是一种负担, 因此, 有的学生抄作业, 作业留多了, 抄作业更会蔚然成风.

为了“迎合”学生不愿意做作业的心理, 笔者尽量做到一年级少留作业, 二年级选留作业, 三年级不留作业.

少留需要向课堂要效率, 使自己的课堂高效;少留需要精留, 既让学生容易完成, 又能巩固所学知识.少留多少为少?“一道不好, 两道不多”, 让孩子在15分钟内能完成你的作业恰好.该作业的“留”, 很大程度上是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复习习惯, 回家能多少花点时间在学习上, 千万别让学生感到困难, 有负担.学生没负担, 学习兴趣就会变浓, 随着不断的成功体验, 自信心也随之增强.好学是人类的天性, 特别是孩子.孩子的学习, 如果轻松愉快, 你不要他学都不行.如果他感到学习很累了, 无聊, 你再硬要他去学, 也毫无效果.于是, 抄作业成了无言的抗议, 厌学会是必然的结果.

二年级选留作业, 是因人而留, 就是给没养成良好习惯的学生每天留少量的作业, 养成良好习惯的不留作业.这是因为有良好学习习惯的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 哪里不会他会有针对性的复习、巩固, 老师留统一性作业, 缺少针对性, 反而会耽误学生的学习时间;没形成良好习惯的依旧留些基础的、易完成的作业, 让他们不费力就能体会成功的喜悦, 从而养成爱学习的习惯.

三年级时孩子们都有了自己的目标, 有的已经习惯自己安排时间, 再加上中考, 他们会更自觉地学习;没有良好习惯的, 基本已经有了另外的人生目标.

少留作业、不留作业都需要胆量和魄力, 尤其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作为教师应该有正确的作业观, 使作业真正为提高学生素质服务.很多老师认为孩子做题越多越好, 于是出现了“题海战术”, 练习册做了一本又一本, 一类题目无论会还是不会都做了又做, 不顾孩子的感受, 造成孩子的逆反心理.

而“转变”是以人为本的体现, 是让学生快乐学习的体现, 如果误解, 会使负担加重, 加重负担孩子的生活何乐之有?“转变”是为了减负, 绝不是让孩子受累.“转变”和“减负”同样任重而道远!

篇9:转变教与学的方式

关键词:教学理念;兴趣;自主学习;因材施教

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下,我们的课堂教学也在不断探索转变教与学的方式——还课堂于学生。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教学过程既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认知过程,又是学生能力的发展过程。这就需要我们彻底摆脱“满堂灌”的教学模式,需要我们把备课精力放在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提供信息,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上。这样才会极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才会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过程是学好数学的关键,而学生的主动参与需要教师创设相应的条件。因此,教师必须精心组织教学过程,从而使学生在参与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得到提高。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动力,要引导学生参与数学活动,就要求教师采取多种形式的教学手段,抓住学生渴望学习新知识的心理,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生活即教育”,数学与学生生活经验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教学中我经常把数学知识还原为生活原形,让学生把自己亲身经历过的、亲身体验过的问题与数学知识紧密联系。例如,在“圆的周长”教学中,我先提出问题(1):如何来测量圆片的周长?有的学生说,可以将绳子绕着圆片围一圈,再量出绳子的长度,有的学生说:可以沿着尺子滚动的方法来测量。这一想法得到了大家的认可。接着再提出问题(2):你还能用这样的办法量出一个圆形花坛的周长吗?由于花坛较大,用滚动的方法行不通。于是这个问题就迫使学生去想其他办法来解决。学生通过讨论,认为花坛不能滚动,但可以用绳子绕花坛一周进行测量。我又提出问题(3):绳子不够长,怎么办?遇到了新的难题。这时学生深刻感受到自己知识的不足,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望。

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怕遗漏了知识点,讲得过细过多,而不敢“放手”。正是由于这种“满堂灌”的方式,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并使学生在学习上养成了依赖性,在学校依靠老师,回家依靠父母,而自己却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如何能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呢?关键就在于教师引导作用的发挥。

如,在教学“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时,利用学具,放手让学生4人小组自己动手探索。由于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学中已渗透了“转化”思想,于是学生根据新旧知识的联系,利用转化方法,从不同角度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有的把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拼成长方形或正方形,有的把两个完全一样的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拼成平行四边形,还有的学生只用一个三角形,经过剪、拼、移把三角形变成一个平行四边形,经过不断尝试、交流和归纳,总结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这一学习过程,学生学到的不但是三角形面积公式的知识,而且在动手操作的情景中,孩子们经历了由“直观动作思维—具体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的过程,同时培养了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

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一定要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那会出现很多令我们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拓展思维,鼓励创新

在课堂教学中要求积极独立地思考问题,能够主动探求知识,并通过多方面、多角度思考,达到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比如“圆锥的体积”这一课的教学,先出示圆柱的体积公式,然后拿出一个圆锥量筒、一个圆柱量筒。接着让学生观察、思考几个问题:这个圆锥与这个圆柱有什么共同之处?圆锥的体积与什么有关?你能验证吗?这时就会使学生不断思考,该如何去验证二者之间有什么关系?这时学生会想到用水去解决这个问题。通过这样设计,层层深入,不断设置认知冲突,使学生始终处于一个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这样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也能大大提高学生的参与欲望,从而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四、因材施教,多关注学困生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一个班级的学生智力也参差不齐,所以在课堂上必须做到“上不封顶,下要保底”。在教学中,我针对每课的教学内容,精心设计分层练习,让不同认知水平的学生都能从本身出发,有题可做,从而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

在新的教学理念的指导下,作为教师应该在自己的课堂中转变教与学的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调动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因为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数学学科感兴趣,才能学好数学,所以我们要想尽一切有效的教学方法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每一个学生都是一块璞玉,需要我们用心打磨、雕琢,这样他们才会发出灿烂耀眼的光芒。

篇10:教与学方式转变 教学设计 转变改革

【摘 要】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形成一套全新的课程理念、课程管理体制以及课程实施方法, 其实施有赖于教师的理解、设计和具体化, 而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则是关键性的前提。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师重新认识课程与教学之间的同构关系, 并对自身角色、教育对象以及二者在教学过程中结成的交往关系进行深刻反思和全新理解。

关 键 词 :新课程改革;教师;学生;教学观念;学习方式

一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新课改已逐渐深入到教学的方方面面,通过对新课程理念的解读和对教材在教学中的实施,我们感觉到教育教学观念、教学目标、教学方法、课堂教学模式、学生学习方式在逐渐发生着变化,旧有的考试评价制度等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教师在教改中面临巨大的挑战!因此在新课程实施中我们遇到了一系列问题,也采取了相应的对策,但有些问题还期待专家、同行能给予良策。

教学中观念与认识的转变

面对新课标、新教材的要求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认识与观念也随之改变。主要表现在:

(1)重视知识获得的过程与方法,使知识由被动地吸纳变为主动的吸收,使学生成为真正学习主体,满足了学生天生爱动的特点,动手动脑的能力得以锻炼,使学生遇到问题后知道怎样想和怎样做,提高了学生处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得以充分发挥;重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使学生掌握正确的是非标准,尊重科学、尊重知 识、尊重真理;尊重和热爱生命,尊重和热爱祖国和人民,尊重和热爱中华民族的优秀的文化传统,使学生学会情感的表达与交流,以充实学生的情感世界和精神世界。教学内容丰富多彩,学生学习兴趣热情高涨,使教学更加人性化。

(2)新课标倡导学生探究式学习。学生活动、合作、交流的机会增多,不可避免出现纪律问题,让学生总结、发表意见不可避免地出现时间紧张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课前一定要精心安排教学的每一个步骤和环节,课上做好组织管理工作。

新课程理念的应然要求每位教师实质上都有其教学观念, 犹如每个人都有其人生观一样。教师的教学行为也总是自觉不自觉地受其教学观念的影响。正如马克思所言: 最蹩脚的建筑师从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 是他用蜂蜡建筑蜂房之前, 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把它建成了。劳动过程结束时得到的结果, 在这个过程开始时就已经在劳动者的表象中存在着, 即已经观念地存在着。反诸教育教学发展的历史, 教学实践领域每一次大的进展首先都是教学观念的转变。从夸美纽斯的自然主义到赫尔巴特的统觉教育理论, 再到杜威的进步主义教学理论, 以及本世纪50年代兴起的当代教学论, 教学观念不同, 以此为指导的具体的教学理论、教学实践也不同。

近十几年来,伴随我国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开展, 教师教学思想与观念的转变已成为课程与教学改革实践的核心问题受到理论界的普遍关注, 传统教学观念也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变化,但从深层次上看, 由于受文化传统、个体素质以及人文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制约, 教师的教学观念并未发生实质性的改造与创新。当前, 已全面启动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形成的全新课程理念使我们不得不再次正视教师的教学观念问题。以往, 我国基础教育的 确定性 特征十分

明显, 突出表现在有统一的内容, 统一的教材、教参, 统一的考试, 统一的标准等。相比较而言, 新课程体系的 不确定性 因素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首先, 新课程确立了新的知识观,从而走出了课程目标的知识技能取向;其次, 新课程确立了新的学生观, 从而使个性发展成为课程的根本目标;再次, 新课程确立起课程与社会生活的连续性, 从而使新课程根植于生活的土壤。当然, 新课程的实施能否实现上述改革目标, 归根结底还在于作为课程改革实践者的教师对课程改革目标、性质、内容、方法、评价等相关内容的深刻反思和全新理解, 而其中尤为重要的就是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因为观念隐含着主体对事物本质的把握和根本价值取向, 对主体行为的整体过程以及行为的可能结果起着支配和最终的决定作用。

可以说,教师教学观念的实质性转变成为新课程的应然要求。因此, 本文拟就新课程实施背景下教师观念的应对与更新作一探讨, 以期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及教学实践的进一步发展有所裨益。

观念转变的前提: 对课程与教学关系的重新认识和理解

纵观 20 世纪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发展, 课程与教学的分离成为重要的特征之一。在这情况下, 所谓的课程,仅仅被理解为官方课程文件, 即制度性课程, 所谓的教学, 也主要被看作是落实 制度课程 的重要途径。于是,课程与教学就成为彼此分离的两个领域, 课程是 专制的一方, 而教学则成为被控制的一方。教学成了课程的附庸, 教师的角色则只是一个执行者, 他们只有听命于课程制定者的义务, 而没有创造性进行课程改革的权利,其任务就是忠实、有效地按照教学大纲和教材进行教学。而作为课程载体的 教材 无论对教师的 教 还是对学生的 学 均具有绝对的权威。事实上, 能否严格依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教材的编写意图去完成教学任务, 多年来也一直是我国对教师教学进行评价的一项重要指标。从实质上说, 这缘于一种缄默的观念, 即知识的权威性和确定性。而这种观念恰恰是导致课程与教学的异化关系的症结所在。正因为如此, 以往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过分强调知识技能的确定性, 把知识技能视为普遍的、僵化的、外在于人的供人掌握的东西, 进而形成了课程目标的知识技能取向和课程实施的 灌输主义 倾向, 形成根深蒂固的知识教育模式。

于是, 教师以 教会 学生掌握知识为使命, 学生以 学会 知识为己任, 一切教学行为都要以掌握学科的知识体系为中心。在新课程结构中, 无论是分科课程还是综合课程, 都体现出全新的教学理念。新课程目标强调, 要改革课程内容过分强调学科体系严谨性、过分注重经典知识的倾向, 加强课程内容与现代社会、科技发展及学生生活之间的联系。换言之, 新课程在内容上力求贴近社会、生活和学生需要。新课程理念不再将作为课程载体的教材视为学生必须完全接受的对象和内容, 而是强调教材的 范例性 , 将其作为引起学生认知、分析、理解事物的一种文本或中介, 并以文本的开放性、创造性、生成性给教学以多样的诠释角度。也就是说, 教师的教学过程将不再受到教材的严格约束和控制, 教学的过程即是课程建构与开发的过程。新课程理念赋予教师在教学中进行创新和变通的从未有过的自由, 它为教师提供了较大的自由创造的时空和广阔而全新的研究领域, 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支配性因素的增多, 使得教师不可能再仅仅以一个被动的执行者的角色出现, 而必须成为一个主动的创造者、研究者和开发者。从实质上说, 这正是课程与教学由专制、集权走向民主和开放的具体表现。总之, 在新课程背景下, 课程与教学必然会摆脱以往单向的线性关系, 走出僵化的机械论、控制论, 实现深层意义上的整合。

这要求教师必须克服教学的工具价值观, 不断体验并研究课程与教学之间的相融关系, 突破以往用固定方式处理教材和教学大纲的习惯图式 , 创造性地、灵活地、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对课程进行设计并实践。当然, 教学观念的习惯图式 一旦形成, 即具有了一定的惯性和惰性, 这会使新观念的融入变得非常困难, 甚至导致观念转变的表面化和形式化。因此,教师对新观念从经验理性认识到理论理性的理解就显得极为重要。

观念转变的关键: 师生角色的重塑与确认

由于受文化传统的影响, 教师的教学观念具有历史继承性, 自古代 学而优则仕 的仕途化教学目的观到隋唐科举制度盛行再到今天仍具强大生命力的 应试教育观, 均是教师讲 书 , 学生背书 , 教师凭借制度力量树立起自身的权威形象。尽管孔子的启发式教学, 学纪中倡导的问答教学, 宋代书院采用的自学与讲习相结合等教学方法在今天看来依旧闪光, 却没能得到广泛的流传和发展, 而与科举制度相适应的灌注式的、死记硬背式的教学方法却成为教学的主旋律始终占据着主导地位。这种情况长期存在的必然结果就是师生之间交往关系的异化, 即教师作为提供知识的 权威 和工具而存在, 学生则以知识的 容器 而存在, 教学过程在 我 它 甚至是 物 物 之间不人道地进行着。长期以来, 教师也形成了一种固定的思维模式, 似乎只有按照某种固定的程式, 教学活动才能得以有效进行。于是, 教师垄断了整 个课堂教学, 他们执著地追求教学的规范性和模式化, 遵照教学大纲和教学参考书精心备课, 严格设计教学过程,课堂上则按照设计好的程序将教学进行到底, 即便是其中穿插了一些师生问答或启发式教学, 也只是一种机械化、模式化的形式。结果则是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动机被逐渐销蚀, 教师的教也没有了创造性可言, 师生的生命力和主体性都无从发挥, 教学失去了应有的生命活力, 课堂变得沉闷、乏味, 缺乏意义的显现。在新课程背景下, 传统课堂教学中师生所扮演的角色必须转变。为此, 教师必须要从新的视角、从理性层面去定位学生并重塑自我。

二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学习方式转变

一、新的学习方式的特征

一、陈旧、被动的学习方式,已经成为影响素质教育推进的一个重要的障碍。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我们应使学生采用新的学习方式,使得学生学习的过程不再是学生被动的吸收课本上的现成结论,而是一个学生亲自参与丰富、生动的思维活动,经历一个实践和创新的过程。这些新的学习方式主要以下几个特征:

1.主动性

2.合作性

3.体验性

4.问题性

二、新的学习方式的类型

所用的新的学习方式有以下几种类型:

1.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是与传统的接受学习相对应的一种现代化学习方式。顾名思义,自主学习是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学生独立地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在论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时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传统的体育教学强调的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现在我们提倡自主学习,是否就是否定接受式的学习方式,一概采用自主学习的方式?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精神,可以这样理解,我们只是要改变过去的那种“过于强调接受学习”的倾向,而不是完全否定接受式的学习方式,但要倡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的方式。

2.探究式学习

探究式学习或称探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是指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生活中选择和确立主题,在教学中创设类似于学术研究的情境,学生通过独立自主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收集与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情感与态度,特别是发展探索精神与创新能力。它倡导学生的主动参与。探究式学习是一种积极的学习过程,主要指的是学生在科学课中自己探索问题的学习方式。

三、课改实施中问题解决的对策

(1)多交流,促发展。

教育局教研室举办课改培训活动,优质课评选,示范课展示,流活动,使教师从主观上认识到课改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促使教师彻底转变观念。学有所依,探索新的教学方法,进而实现新的教法优势整合、互补。

(2)立足校本,推进改革

1、开展校本培训,提升教师素质新课标实施中,一是对教师进行新课程理论培训,让教师理解新课程的一些基本原理,明确改革的指导思想、教育观念、改革目标,掌握课程功能、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管理政策,为新课程实施提供理论保障;二是对教师进行专业知识培训,不断拓宽其知识面,重新构建教师的知识结构,为新课程实施提供知识和智力上的保证。

2、开展校本研究,推动改革进行

课程改革也同其他改革一样,是继承与发展的过程,是“扬弃”的过程。在课改实施过程中,肯定会遇到新问题、新情况。那么。开展“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及时解决课改中出现的问题,创造性地实施新课程是非常必要的。校本研究以学科研究为主体,研究内容可包括教材使用和开发,教学过程和学习方式,优化课堂教学,课程实旋中的难点、热点、焦点问题。研究方式可以是个案研究或专题研究。

3、开发校本课程,关注师生发展

校本课程是以学校为基地,基于学校本身自主进行的,突出师生特点和学校特色的课程。它既可以弥补国家、地方规定的课程过于宏观、无法照顾到学校的实际缺陷。又给学生张扬个性、发挥特长、全面发展提供了条件。同时,教师是开发校本课程的主体,在校本课程开发、管理、实施、评价过程中。也会促使教师专业知识和能力的提升。可开发特色课程(家长学校:计算机信息课程、心理健康教育;设置活动课程:兴趣小组、第二课堂等:挖崛隐性课程:学生自我服务、自我管理教育,教师表率作用,校园文化熏陶,团队精神培养等),逐步形成多元、互补、立体、灵活的校本课程。校本课程的开发有利于学校特色发展。有利 于教师发展,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真正能够实现师、生共同进步,能够保障课程改革顺利进行。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教学观念及学习方式转变

院系:教育与教师发展学院教育学

学号:1010314077

上一篇:武元衡《赠道者》鉴赏下一篇:奥尔夫找朋友音乐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