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要求

2024-05-15

教师要求(精选十篇)

教师要求 篇1

1.中文标题

2.正文 (一般不超过5 000字)

3.注释

4.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序号用[1]、[2]、[3]……表示, 序号之后依次为作者姓名、文献题名、书/刊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月 (或期数) 。外文文献实词首字母大写。文献类别标识分别为:专著[M], 论文集[C], 论文集内文章[A], 报纸文章[N], 期刊文章[J], 未出版之会议论文[P], 学位论文[D], 报告[R], 其他[Z]。网上参考文献应注明相关网址。

例:

[1]大卫·帕金翰.英国的媒介素养教育:超越保护主义[J].新闻与传播研究, 2000 (2) .

[2]教育部师范教育司.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 (修订版)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3]Turkle, Sherry.Life on the Screen:Identity in the Age of the Internet[M].Simon&Schuster, 1997.

[4]Lakoff, G.Cognitive Semantics[A].In Eco, U., et al. (eds) .Meaning and Mental Representation[C].Bloomington, Ind.:University of Indiana Press, 1988.

5.作者信息

请详细写明作者信息:姓名、工作单位、学历、职称 (职务) 、联系方式 (含邮编、电话、E﹣mail等) 及研究方向、主要学术成果 (如篇名、书名、期刊、出版社、年代、获奖情况) 等, 可在www.jiaoshi.org.cn下载“《中国教师》作者联系表”填写。

二、其他事项

1.本刊为半月刊, 按国际惯例实行同行专家匿名评审制度, 根据匿名评审意见决定来稿是否录用。

2.论文请用Word格式排版, 正文使用5号宋体字, A4纸打印, 邮寄到本刊编辑部。

3.作者来稿请遵守著作权法等相关法规。稿件文责自负, 编辑部可对拟采用稿件做必要的修改和删节, 不同意者请在来稿中声明。

4.请勿一稿多投, 因抄袭或一稿多投引起的法律纠纷, 本刊不负责任;来稿恕不退还, 请自留底稿。凡3个月内未获录用通知者, 稿件可自行处理。

5.本刊不收取任何版面费, 稿件一经发表, 即付稿酬, 并赠样刊2本。

三、联系地址

北京师范大学英东教育楼601室《中国教师》杂志社100875

联系电话:010-58801729

电子邮箱:zgjs@jiaoshi.org.cn

教师个人备课要求 篇2

1.教师上课必须要先备课,不得无备课上课。

2.教师个人备课呈现方式分为详案和简案两种,语文、数学、品社、英语、科学应单独一个备课本。音乐、体育、美术、国防、地教等属于综合实践科目,该学科任课教师可以把综合科目教案合写于一个备课本,综合科目教案要求是详案,要求每周一次,也可根据自己的教学进度增加教案次数。

语文、数学、英语等考试科目的教案分三种情况处理,具体划分办法是:按年龄分为a、b、c类

a类:年龄不足四十或需要评职称的教师必须要有完整、规范的教学设计详案,上均为手写。不得简单照抄别人的教案,不得用集体备课教案来代替自己的教学设计,否则视为无效备课。

b类:年龄超过四不足五十的教师,如果已熟悉备课规范、能够自主、熟练地进行教学且教学质量较高 的教师,可不再完整、规范地手写祥细的教案,在拟出清晰的学期教学总目标、单元教学目标、课时目标及基本教学环节的基础上,可以用多种方式呈现教学设计。主要是:表格式教学设计,框图式教学计,教学基本环节可略写或加旁批、旁注的等。

凡是教学从未上过的教材(含新教材),备课必须要有课时教学目标要点和较详细的教学流程设计。

C类:年龄超过五十的老教师,鉴于身体状况,可以写略案,只备出教学过程即可,必须做到每堂课前有准备。

3.复习、试卷评讲、作业评讲等类型的备课统一按b类执行。

4.年轻教师个人教案中要有教学反思。

5.每节课的教案至少提前一周完成。

6、教师备课的常规检查由备课检查小组完成,每学期定期检查不少于2次,检查时间为学期期中和期末,同时教务处要不定期的抽查,以促进教师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堡小学教务处

提高教师素质 适应时代要求 篇3

一、高尚的师德是提高教师素质的基础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教师要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和人才观,增强实施素质教育的自觉性。

德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德育工作是学校的首要任务,中专教师面对的受教育者大多是16岁左右的青少年,他们正处于长身体、长知识,逐步形成世界观的关键时期,喜欢模仿甚至盲从他人,常常把与自己朝夕相处的老师当作心中的偶像和楷模,因此教师的言谈举止对学生的成长、发展具有极大的感染性和示范性。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首先要树立一个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念,塑造一个良好的师德形象,要以身立教,为人师表,只有这样才能有力地感染学生、教育学生,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给学生以情操的陶冶和心灵的净化,真正担负起“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但是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人们的道德观念、价值取向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商品经济的一些负面效应时时冲击着社会,波及到校园,外界丰厚的工资收入,优越的生活条件无疑对青年教师具有很大的诱惑力,有些教师不安心本职,一心只想跳槽,要么进外企挣大钱,要么考研一去不返,对待日常教学工作则是得过且过,敷衍了事。因此必须特别强调教育工作在当今时代的重要意义:“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呼唤广大教师甘当人梯和红烛的献身精神,对学生充满爱心,对工作充满责任心,对未来充满信心,真正做到爱岗敬业。

二、精湛的业务是提高教师素质的关键

如果说高尚的师德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动力,是提高教师素质的基础的话,那么精湛的业务则是提高教师素质的关键。随着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教师首先要树立以全面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的教育思想,要把单纯的以传授知识为目标转变为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为目标,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发展,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黄炎培先生早就主张:职业教育的教学原则应是手脑并用,做学合一,理论与实际并行,知识与技能并重。教育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给教师在业务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个合格的教师不仅要精通教育理论,具备稳健扎实的教学基本功,还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1.不能满足于已取得的学历和掌握的知识,而应主动地进行知识的更新和“充电”,自觉拓宽知识领域,了解所教学科的发展动态和各学科之间的相互联系,将最新的、最实用的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学生。2.从事职业教育的教师必须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这也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点。许多青年教师大学毕业后直接到中专任教,缺乏实践经验,因而,很有必要让他们多到现场参加锻炼,由教学一面手,转变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教师,并向既具有教师资格又具有专业技术能力的“双师型”努力。3.广泛地使用以计算机多媒体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技术是教育自身发展和改革的要求,也是实施素质教育所不可缺少的一环,任课教师必须尽早掌握、使用和开发现代化教育设备的知识和技能,为使用校园网,发展现代远程职业教育奠定基础。

三、科学的管理是提高教师素质的保障

要提高教师的素质就必须有一系列科学、严格的管理制度作为保障。学校应该严格执行教师资格制度,优化教师队伍结构。要定期开展学术交流、公开课、论文评选等活动,也应该建立教师违纪档案,这对激励先进,鞭策后进,营造一个奋发向上的教学气氛将是十分有益的。学校领导还应该从学校的长远利益出发,建立有效的教师培训机制,突出对年轻教师的培养,采取以老带新的措施,使他们尽快成为业务上的骨干,并为有培养前途的年轻教师创造继续求学深造的机会;针对中老年教师知识逐渐老化的实际情况,可以开展以知识更新为目标的在职培训。如:我校和京东方公司联合举办了电脑学习班,并对考试合格者颁发证书,已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在大多数教师都能结合所教课程自己动手制作多媒体课件,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也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教育界人士普遍认为:只管教书,不搞科研不是好老师,只有善于总结经验,不断探索的老师,才是符合时代要求的新型的好老师。因此,学校各部门应创造产教研联合的有利条件,鼓励教师从事科研活动,利用毕业设计、毕业实习等机会主动为现场解决实际问题,并对取得突出成绩的教师给予奖励。

课改对音乐教师的要求 篇4

要想提高音乐教学的效果,教师就要具备精湛的专业素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要借助音乐开发学生的智力,启迪和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要有创造性品格,营造出活泼生动的氛围,从而使每个学生都获得尝试和创造的体验。

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1.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在教学中,教师可运用音乐的审美规律,采用图画和游戏再现情境、扮演角色体会情境、语言描绘情境、音乐渲染情境等多种方法展开创编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编欲望,提高学生对音乐创编的热情。

2. 在发声练习中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发声练习即练声,常使用于音乐课的开始阶段。在音乐课上,我经常有意识地选择一些有利于发展创造思维的练声曲,让学生大胆发挥想象力,利用所掌握的知识创编不同情绪的曲子,往往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例如向学生出示一首简单短小的曲子,而学生在识谱后很快就学会了,我问:“如何将这条发声曲唱得连贯、圆润呢?大家可以试着添加我们以前学过的音乐符号。”有的学生通过视唱,有的学生在音符上方添加“连音线(⌒)”。我又问:“如何才能让曲子变得活泼、跳跃呢?”有的学生想到用顿音记号(茛),这样一来学生很快就唱出了跳跃的感觉。

3. 自编节奏,训练创新思维。

在音乐教学中,节奏是音乐的灵魂,教师正确引导学生编写节奏乐谱,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节奏,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反应更加敏捷。

4. 自编词曲,强化创新情感。

歌词是歌曲的内容和情绪,是音乐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重要环节。当学生学会歌曲以后,教师可让学生深入理解歌曲,挖掘教材中的内容,从而使歌词创编过程成为学生的一种创造性活动。如:在教学《数鸭子》,学生已经知道了歌词,我启发学生,让学生动脑,展开想象,也编写一段歌词,看谁创编得更好。有的学生不仅创作的歌词很好,唱时音调也很准。有的学生创编了《数小鸟》:门前榕树下,飞过一群鸟,快来快来数一数,二四六七八,叽叽、叽叽……在教学方法中教师还应注意肯定和表扬学生创造的积极性,从而激发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从敢于表现内容到善于表现内容,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

5. 在表演和打击乐器上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为歌曲配上打击乐器,不但可以烘托课堂气氛,而且可以传递歌曲气氛及孩子们内心的喜悦,如果再通过几个简单的动作,就更能把歌曲的情绪表现得淋漓尽致。对于一些优美、抒情的歌曲,教师可首先要求学生选择适合歌曲伴奏的打击乐器,如:三角铁、碰钟、铃鼓、木鱼、双响筒等,然后再请其他学生为歌曲设计伴奏型。如在教学第一册《小拜年》时,根据歌曲表现过年时热闹、喜庆、祥和的场面和气氛,歌词中出现了“咚咚呛”的词语,学生们听出这就是锣鼓声,马上想到这首歌用打击乐中的锣、鼓伴奏。于是,随着歌词中“咚咚呛”的出现,他们便用手中的锣鼓进行伴奏。为了进一步引导学生营造过年的气氛,教师可要求学生到前面进行歌舞表演,让他们拿着事先准备好的彩带,边唱歌边随着节奏扭动身体。这种场面,让学生仿佛看到了身着节日盛装的队伍翩翩起舞的场面,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歌曲的内容。

三、创新课型模式

1. 创设“自主性学习”的教学情境。

自主性学习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和激励学习主体的自觉意识,从而使学生乐学、会学,养成和发展个性品质。

(1)激发兴趣,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使学生“乐学”。

音乐学习首先要使学生感到快乐愉悦,让学生在情感上得到满足和陶冶,如此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会学”。

按不同的年龄特点,让学生掌握音乐基础知识(音乐要素、曲式结构、音乐风格)等,指导学生怎样利用掌握的基础知识自学,鼓励学生进行体验和探索,进而使学生形成学习能力。

(2)培养主体意识,发挥主体精神。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教师要确立学生的主动地位,重视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发挥学生的主体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还要让学生大胆表现,并给予鼓励和适当的引导。

2. 创设“合作性学习”的教学情境。

合作性学习是指在教学中建立平等、民主、合作的师生关系,建构师生合作教学、生生合作学习的集体性教学模式,充分开发课堂集体的交往、信息网络、群体心理气氛等社会心理因素的教学潜能,使学生在合作学习的活动中,学会交际、学会参与、学会关心、学会竞争,促使学生个性社会化。

(1)改变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创造合作学习的课堂气氛。

可建立课堂合作学习小组。课堂合作学习小组有利于学生讨论、交换意见和集体评价,有利于学生学会帮助与寻求帮助,有利于学生的相互沟通与合作。

(2)挖掘集体潜能,体验合作的成功,促进个性社会化。

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可让学生开展小组讨论,交换意见,还可让学生扮演音乐作品中的不同角色,从而体会合作的成功。

3. 创设“创造性学习”的教学情境。

创造性学习是指在教学中营造活跃、民主的课堂气氛,鼓励学生多想、多问、多做,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使学生形成创造性个性品质。

(1)联想和想象,是音乐教学中最具有创造性的心理活动。

在教学中,教师既要注意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又要注意给予正确的启发诱导,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得到发展和提高。

(2)调动多种感官参与创造性操作能力。

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动脑、动眼、动口、动手、动脚,使学生积极参与,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

任课教师工作要求 篇5

班级管理不仅仅是班主任一个人的事,我们所有的任课教师也有一定的责任,我们不能让班主任辛辛苦苦的常规教育因为我们的不作为而付之东流,为此特制定下列有关要求,学校、年级将认真检查。

1、所有老师都要准时坐班,有学生在办公室时不玩游戏,认真备课,积极参加集体备课活动,认真批改学生作业。

2、每节课前2分钟要到教室,不迟到,准时上课,上课要用普通话,音乐、美术、微机课无特殊情况不要让学生上自习,教师不坐着上课。

3、教师上课时要关闭手机,无特殊情况不出教室。

4、英语、语文老师每天的早读、晚上的听力不能迟到,要组织学生认真阅读相关内容。有辅导课的老师要准时到教室组织学生上好辅导课,带两个班的老师要经常走动,不要老是在一个班。辅导课期间不准离开教室或回办公室办公。

5、课堂上任课教师要严格管理好学生,确保课堂纪律,确保学生能认真上好每节课,切不可出现教师只顾自己讲课,而学生拼命讲话的混乱局面。更不能出现老师布置任务后低着头看书看报,无所事事,而学生放任自流的现象。课堂上遇到问题无法处理时可让学生到班主任或初一年级组处,切不可因此而影响课堂教学。

6、课堂上要利用一切机会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要从正面出发去引导学生,不挖苦、打击、讽刺学生,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批评教育学生时不能体罚或变相体罚,要注意方式方法,合理合法,要注意保护好自己。

7、课堂上对于迟到学生要问清原因,切不可随意放入教室或一律罚站。

8、年级将在校行政会上汇报年级工作时公布检查结果,并与绩效工资核算挂钩。

老师们,在家我们是孩子的榜样、楷模,在学校我们就更应该是学生的榜样与楷模,同时还是学生的导师。只有能关爱学生的老师,学生才会爱戴你,而学生爱戴你,你的孩子就会更加崇拜你,我们绝不做被学生说三道四的老师,既然我们选择了教师,就好好的做一位让学生尊重的老师。

英语教师如何适应新课改要求 篇6

关键词:课程标准;教育观念;创新;课程资源

一、掌握新课程标准

英语新课程标准提出了全新的课程理念,对教学要求、教学建议、教学评价等都做了相应的规定和要求。新的课程标准全面体现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观。中学英语教师必须反复研读课程标准,对以往的教学进行反思,深刻领会新课程标准,用以指导自己今后的教学。只有这样,英语教师才能驾驭和使用好新教材,达到国家规定的教育教学水平要求,培养出适应新时期需求的优秀人才。

二、转变教育观念

1.明辨传统教育观念的不足

转变教育观念是实施新课改的前提条件。以往的英语教学以“应试教育”为核心,面向少数学生,重视知识传授,轻视学生的情感、价值观和态度培养,轻视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能力的培养,轻视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等。其结果是学生兴趣缺乏,创造思维能力差,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低,团队合作精神缺乏,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2.建立新的教育观念

新课程的实施,首先要求教师摒弃传统的教学观念,确立新的教育观念。为此,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要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自主性和积极性上下功夫,在激发学生思维上下功夫。二是确立教学要提高学生英语素养的观念。为此,在教学中应该注重以科学知识为基础,以提高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目标,精心设计每一节课,组织学生参加形式多样的活动。三是在教学中倡导自主学习和探究性学习。

三、大胆创新

实施新课程,必须改革传统教学方法,采用最佳教学手段,构成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自主活动为基础的新型课堂教学。首先,应打破传统教学模式——教师“满堂灌、一言堂”的现象。教师在课堂上提纲挈领地讲透教材主要内容,其余时间留给学生,教师进行巡回解答和指导。这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其次,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讲、学生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代之以“玩中学,乐中学”的学习。

四、提高自身素质,适应时代发展

实施新课程标准,发挥新教材功能,需要广大一线教师创造性地把课程标准倡导的课程理念、标准规定的课程目标、标准构建的新课程体系和标准确立的内容渗透到实际的教学行为中,提高教学质量。为此,教师应加强业务学习,提高自身综合素质。首先,要了解、熟悉自己所教学科的有关知识,不仅使自己的知识有一定的广度,还应有一定深度。这就要靠平时的学习、博览、精读,不断为自己充电,适应当今时代知识的不断更新。其次,要提高教师上课的质量,发展学生多方面的能力。教师必须注重学习教育理论,探索教学规律和教学艺术,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教学,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理论水平,用理论指导实践,力争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再次,教学活动是借助于一定的手段、工具展开的。因此,广大教师还应掌握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技术和其他辅助手段,为学生营造学习英语的环境和氛围。

五、开发课程资源,拓展教学渠道

传统的教育过于依赖于教科书的作用,对教科书的理解也是十分狭隘的。在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除了教科书以外,还有更加广泛的课程资源。英语学习不仅要求学生大量接触真实、地道的英语,而且要求学生具有使用英语的机会和条件。因此,开发丰富多样的课程资源,拓展学生学习英语和使用英语的渠道,使学生尽可能多地从不同渠道,以不同形式接触、学习和使用英语。亲身感受和直接体验英语及英语的运用,对提高教学的效果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教师除了合理有效地使用教科书外,还应该积极利用其他课程资源,特别是广播电视英语节目、网络资源、报刊杂志以及其他英语实践活动。对我国英语学习者来说,英语文字材料仍然起着主要作用。大量阅读对英语学习来说,无疑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新课程标准对学生的课外阅读量也有明确规定。除了阅读教材提供的材料以外,学生还应大量阅读课外材料。

总之,教学是一门技术,也是一门艺术,“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广大英语教师只有不断学习、无私奉献、敢于创新,才能使自己的教学常教常新,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宋桂月,金莺.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教师读本[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教师队伍素质要求初探 篇7

(1) 要有良好的思想政治品质。教师是学生的教育者、引路人, 是学习的榜样, 因此, 教师要做好表率, 要有崇高的社会主义品德, 饱满的工作热情, 永不止息的进取精神。能自觉学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特别是要全面执行党对教育工作的各项方针政策, 遵守国家法律、法规, 有较强的事业心和崇高的敬业精神, 爱国、爱教, 甘于奉献。

(2) 要有丰富的知识基础和良好的文化素质。教师的知识含量是教师教学所必备的重要条件之一。教师的知识是指教师所具备的科学文化知识及其掌握程度。教师要给学生“一瓢水”, 自己必须要有“一桶水”, 这就是说, 教师必须要有深厚的知识基础, 广博的文化素养, 精通所教学科的知识。尤其要看到在当今“知识信息化”的时代, 知识更新的速度和频率愈来愈快, 因此, 要求教师学习不止, 通过学习, 拓宽自己的知识领域, 掌握所教学科领域的最新知识成果, 使自己在知识教育中得心应手。

(3) 要有高度的责任感。新世纪对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已成为摆在教师面前的一项艰巨而光荣的任务, 教师要以教书育人为己任, 把这一任务作为自己的信仰和追求。而当今青少年学生的思想性格、理想和追求有了明显变化, 加之心理不成熟, 他们在成长的道理上往往动摇不定, 随时都有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极端的危险。这就需要教师尤其是中小学教师为他们保驾护航, 经常拨正他们前进道路上的路标, 教会他们怎样做人的同时, 悉心传授科学文化知识, 培养他们适应时代的需要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为实施素质教育, 努力造就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无私奉献, 这就是为人师者的责任。

(4) 具有运用新颖的教学方法的能力。教学是一门艺术, 但教无定法, 只要能激发学生兴趣的就是一种好方法。再好的一种方法用多了也不能激起学生的兴趣,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 在教学方法上, 一定要有创新, 要有新颖性。同时要善于运用教具进行教学, 教具的直观性是激发求知欲的方法之一。随着科技的发展, 教具也不断更新, 作为教师要学会用上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 要有健康的心理品质。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要以教为荣, 树立和发扬终身从教的敬业精神, 刻苦探索精神, 爱学生如子的园丁精神, 不甘落后的拼搏精神、不计得失的奉献精神。教书育人, 敬业爱岗, 增强工作责任心, 发挥为人师表的作用, 自觉遵守社会道德准则, 耐得住清贫, 克服攀比心理, 自觉抵制社会上五花八门的物欲诱惑, 做到知足者常乐。保持心灵的宁静, 留下一方净土。自觉抵制市场经济大潮带来的一些不良现象, 建立健康良好的道德品质。

(6) 要有儒雅、幽默的气度。莎士比亚说:“幽默和风趣是智慧的闪现。”言谈举止文雅大方, 为人处世从容乐观, 体现出一个人的涵养和受教育的程度, 现代人称之为绅士风度, 这也是人民教师应有的素质。幽默不仅仅是像滑稽、诙谐那样引人一笑而已, 而是一笑之后得到深刻的哲理和启迪。当气氛紧张或沉闷时, 说上几句风趣的话, 可使气氛变得轻松愉快;当有些话不便明说但又要说时, 通过幽默的方式讲出, 容易使听者在笑声中领会、接受。如果教师在课堂上来点幽默, 就会增强讲课的艺术魅力, 让学生在轻松快乐的气氛中学习。

(7) 要有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教育是系统工程, 是群体化工作, 教师必须有整体意识。教书育人不是个体行为, 要靠大家同心同德, 群策群力, 上下齐心, 敢于竞争, 善于合作, 才能达到宏伟目标, 因此, 教师要处理好有关的人际关系。首先要注意和学生之间的接触关系。学生是我们的教育对象, 在教育教学工作中, 在课内课外与学生的接触中要掌握好与领导、同事的关系。取长补短, 共同提高。切不可文人相轻, 学科相轻, 学派相轻, 那样对我们办好教育事业是不利的, 不符合我们党领导的人民教育的光荣传统。此外, 还要协调好和社会之间的关系, 以求得社会对新世纪教育的理解和支持, 形成全社会都要为下一代负责的良好育人环境。

教师语言的功效及要求 篇8

语言修炼对于教师为何不可或缺?除了语言是一个人素养的外化表现形式外,更重要的是因为语言是教书育人的基本凭借物,是师生沟通的桥梁,是教育能否成功启航的重要动力。教师的语言会对学生产生哪些功效,教师应注意些什么呢?我的体会如下。

一、教师语言会对学生心理和人格产生影响

教师通过语言与学生实现心灵的沟通、情感的交融,并且可使自己的情操素养、审美情趣自觉不自觉地感染、熏陶学生,因此教师在与学生交往或对学生教育时应做到以下几点。

1.语言要尊重学生。

从心理学角度看,人都有被尊重的需要,且人不论年龄大小都有自尊,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注意自己的语言对学生自尊心的影响。然而,一些教师往往却有意无意地伤了学生的自尊心,就如幼儿园老师的话使幼小的他已产生了不良的情绪。再如,我曾听到一个这样处理课堂突发事件的案例:一位初中历史老师正在介绍南京大屠杀事件时,一个学生突然站起来说:“要不是当时杀了那么多人,今天的南京人口不就更多了吗?”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怪异”观点,老师的反应倒是也快,马上说了一句:“要是杀的人当中有你的先辈,可能也就没有你了!”结果同学们哄堂大笑,该生脸色难看极了,心中难免对老师产生不满,今后课堂上也可能再不敢多言。类似的突发事情每个教师都可能遇到,但切记不能随意地批评、指责、挖苦甚至侮辱,因为这种简单粗暴的方式只能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使他们的心灵受创,须知,心灵的伤痛是最难医治的。

教师语言要充分地尊重每个学生,因为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虽都有缺点和不足,但也都有优点和一颗向善的心。教育呼吁尊重,每位教师也应切记:“尊重是打开学生心扉的钥匙,是教育成功的开始!”当然,这里的“尊重”并不是纵容学生的错误,一味地迁就学生,而是以恰当的方式和策略使学生认识到并改正自己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2.语言要健康、文明。

教师对学生有“言传身教”的作用,这就要求教师还必须注意语言对学生道德人格的影响。健康、文明的语言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人的道德素养。教师一定要放下“架子”,主动地与学生打招呼、问好,因为学生不会喜欢一个冰冷而缺少人情味的教师。即使在学生犯错误,甚至让你下不了台时,也切勿口不择言地对学生发泄一通,否则,结果只能使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大跌。然而,遗憾的是一些教师对学生的问好往往吝于回赠,有的甚至置若罔闻;一些教师对学生的错误往往不加克制地发泄自己的愤怒。这些言行不仅对师德形象的树立产生了负面影响,而且不利于师生关系的协调和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

健康、文明的语言让听者舒心愉悦,教师礼貌亲切的话语让学生倍感亲切,如同滴滴雨露,滴在学生的心田,润开美丽的花朵。

3.语言要有激励性。

学生学习兴趣、动机的激发、自信心的增强都离不开教师语言的激励。与学生交往和教学中常采用赞许、表扬、鼓励性的语言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促使学生产生自信心,而一旦学生有了积极性和自信心,其效果就是十分惊人的。

如:一位老师在走进正在喧闹的自习课时说:“我发现我们班的绝大多数人都能安静地上好自习课。”结果一节课下来,教室出奇地安静。上课时老师一句“我发现你早就准备好了,好,请你回答”;分发试卷时一句“这次考得不错,如果再认真的话,下次会更有进步的”;在展示学生学习、研究或搜集成果,因时间关系不能一一展示时一句“由于时间有限,很遗憾此时我们不能分享每位学生的作品,但老师已经记住每位同学的热情和付出,课后我将把它们汇集起来,并发放给所有的学生欣赏”,等等,这些语言必将对学生产生很好的激励作用。

激励性的语言不可缺少,但也要恰当适度,夸奖过多过高(尤其对学习成绩较差、自卑心理较重的学生)有时可能让人误解为讽刺、挖苦。所以,我认为老师不宜在一节课下来对学生说一大堆真假难辨、言不由衷的“赞美”。

二、教师的语言会对教学效果产生影响

一节好课,除了要有好的教学内容、好的教学模式、好的教学方法外,还必须有好的教学语言,因为连缀教学流程的便是教学语言。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加强语言的修炼。我认为课堂教学语言的修炼需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1.语言要规范,切忌口头禅。

科学知识是严谨的、系统的,且要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一定的授课任务,这要求教师的语言也一定要规范、精炼。可现实中,我们经常会发现部分老师“土语”严重,且啰嗦吓人。如有的颠来倒去多遍地讲,有的知无不言地“狂轰乱炸”,其结果不仅没有很好地传授知识,反而使学生产生厌烦情绪,教学效果自然不会好。可见,教师随意性、絮叨性的语言必将使课堂教学和质效大降。

此外,一些教师的口头禅特别严重,诸如“啊”、“对不对”、“那么”、“我们说”等,有的一堂课下来竟多达几十次,使听课的人感觉十分别扭不适,教学效果自然也大打折扣。

2.语言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

教育学家夸美纽斯说:“教师的嘴,就是一个源泉,从那里可以发出知识的溪流。”这说明课堂教学主要依靠教师的语言来传递信息,好的教学语言是引导学生开启知识之宫的钥匙,因此,教学语言还要循序渐进、深入浅出或有启发性,也就是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如教师启发性语言可使学生对认知不清的东西逐渐清晰地呈现。比如,我在《意识的作用》一课对“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一目的学习时设计了以下几个问题:

(1)“自然界的各种植物是不是客观存在的物质?”对此学生很容易答出。

(2)“物质世界先于人的意识而存在,那么,能否说植物都是先于人类出现之前就已经存在呢?”学生经过仔细想想,有的认为是,而有的认为不是。

(3)“它们之间有何区别?”学生需要进一步比较方能知道有的是自然界进化的结果,有的是经人类研究培育出来的。

(4)“这说明什么?”学生自然而然得出人能够在意识的指导下能动地改造世界。

通过这样环环相扣,循序诱导,学生的认知不断受到启发,从而达到新知的获取。

3. 语言要有美感。

除了规范、科学之外,给人“美”的感受是对教师语言在“质”的方面更高的要求。有人把一堂好课比作一幅优美的画卷,而教学语言就是画的色彩。如果一堂课教师的语言平铺直叙、枯燥乏味,始终一个模式、一种腔调,就会使学生昏昏欲睡,产生厌倦情绪;如果教师一堂课妙语如珠、或轻或重、或徐或疾则很容易以声引人、以情感人。可见,富有美感的语言能够提高教学效果,因为它们能给赏心悦目的享受。

总之,教师语言对教学效果影响是显著的,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

初探健康课堂对教师的要求 篇9

情景一:教师在讲课, 忽然发现后排两个男生在窃窃私语。师:在干吗?生:没干什么。师:为什么不听讲?生:……师:出去!教室外边站着!

情景二:教师在讲课, 除大部分学生在听之外, 一小部分学生或发愣出神, 或低头不知在做什么。

情景三:学生和老师“无理取闹”。老师大怒:这课我没法给你们班上了!摔门出去……

这些课堂是每位教师都不愿经历的, 我们称之为“病态课堂”, 与之对应的就是我们为之向往的“健康课堂”。那么, 什么样的课堂是健康课堂, 教师在构建健康课堂中该做些什么呢?

一、关于健康课堂的描述

笔者认为:健康课堂应该是以学生发展为本, 课堂上各种教育因素相互协调, 由师生共同建立的一种相互接纳、支持、宽容的课堂气氛。教师作为学习参与者, 与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情和想法, 和学生一道寻找真理, 并且能承认自己的过失和错误, 学生在一种动态、开放、主动、多元的学习环境中学习, 这样的课堂就是健康课堂。

二、健康课堂的构成因素

(一) 良好的教学情境

良好的教学情境是健康课堂的基础。这里所说的良好教学情境包括硬环境和软环境两部分。硬环境是指校园环境、教室布置等。软环境是指校园与班级文化建设、班级氛围与特色, 还有就是教师课堂的情境创设、教学方法等。

(二) 和谐的师生关系

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健康课堂的重要条件。过去, 受“师道尊严”思想的影响, 课堂教学过程中经常出现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情绪对立和公开对抗。而健康课堂所需要的师生关系应该是民主的、有创造性的。在这种关系中, 学生体验的是平等、自由、民主、尊重、信任、同情、理解和支持, 教师体验的是主导、引领、尊重和包容。在这种师生关系中, 课堂学习将是一个愉悦的、严谨的、求知的过程。

(三) 高超的教学艺术

高超的教学艺术是健康课堂的综合体现。这里有教师人生观、教育观的体现, 有教师专业知识和综合知识的体现, 有教师对课程、教材、学生和教学方法的灵活掌握, 还有教师语言艺术和组织艺术的呈现。

三、构建健康课堂, 教师该做些什么

(一) 关注学生, 关注生命的成长

不能说我们不关注学生, 不关注学生的成长, 但我们关注的是学生的成绩和表现, 而真正关注学生的成长是要关注学生的需要。

首先, 关注学生被接纳的需要。即教师在课堂中对学生要尊重、肯定、理解, 给学生公平与温暖, 赞赏学生的内在价值。如课堂上学生回答问题错误或操作演示出现错误时, 学生需要的不是教师的批评, 而是接纳, 这时老师若针对学生的问题加以分析找出原因, 肯定错误的价值, 那么学生对此问题的印象就会更深, 学习兴趣就会更浓。

其次, 要关注学生被重视的需要。要让学生感到自己被重视, 感到他们在课堂上的参与是有意义、有价值的, 是可以产生一定影响, 能被别人需要和被欣赏的。学生一旦感到在课堂上自己是无关紧要的成员, 就会失去参与竞争和争取进步的动力。

(二) 关注教学, 追求完美的教学艺术

首先, 要把握教材的处理艺术。教学过程就是对教材的开发过程, 教师要在在探究、设计、使用、反思的过程中重新整合教材。顾泠沅这样总结于漪老师:“于漪备课第一遍是撇开任何教参, 逐字逐句写教案, 第二遍是搜罗所有教参改教案, 第三遍整合新的体验再度写教案。”我们在对教材的把握上也应该有于漪老师的这种精神。

其次, 要掌握语言的运用艺术。教学语言是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载体, 是教师开发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创造力的工具。教师的课堂语言应该使抽象的内容具体化、形象化, 要“丰而不余一言, 约而不失一词”;要“要言不烦, 一语中的”;要把握端庄的教态, 和蔼的表情;要有适中的语速, 快慢得当、抑扬顿挫的节奏, 保持生动、幽默的语言风格。

(三) 关注自身, 追求教师的职业幸福

魏书生说:“教育是一项可以给人双倍精神幸福的劳动。教师劳动的收获, 既有自己感觉到的成功的快乐, 更有学生感觉到的成功的快乐, 于是教师收获是双倍的, 乃至更多与其他劳动数倍的幸福。”教师的使命是神圣的, 教师的职业就应该是幸福的。构建健康课堂需要教师追求自己的职业幸福。

首先, 要做有德性的教师。师德是构建教师职业幸福大厦的平台, 有位教育家曾说过:“教师是什么样的人比他教授什么更重要”。因为教育的过程是对受教育者的灵魂施加影响的过程, 教师生产的产品是世间最高级的产品———人才。因此, 师德是教师称其为教师的灵魂。

其次, 要做有知性的教师。学习能力和自省能力是构建教师职业幸福大厦的材料。讲台为什么神圣?因为教师的话是科学。我们经常说“给学生一杯水, 教师要准备一桶水”,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和时代的发展, 教师要准备的不应是“一桶死水”, 而应是“一桶活水”。职业注定教师要做一个终身学习的人, 一个经常反省的人, 就像于漪老师说的“一辈子做老师, 一辈子学做老师”。

素质教育的起点在课堂, 创设让师生身心健康的课堂, 让课堂充满关注生命的气息, 让学生的生命活力在课堂中涌动, 让智慧之花在课堂上开放, 应该是每一位教师的理想与追求。

参考文献

[1]. (美) 托尼主编, 郑明莉译, 《我们为什么做老师》, 华东师大出版社

[2].《上海教育》, 2110

英语教师如何适应新课改要求 篇10

1. 要求教师吃透《标准》内容, 领会其精神实质

普通高中《标准》以崭新的面貌为21世纪培养人才制定了明确的目标, 它是一种指令性文件, 它为编写高中新教材、进行教学活动、测试和评价提供了依据。因此, 能否吃透《标准》的内容, 是影响高中英语新课程改革成果的关键因素, 是高中英语教学成功的前提。

2. 要求教师更新教育观念, 构筑全新教学模式

长期的应试教育使得学生过分依赖老师, 依赖课本, 并以考试为最终目的, 从而丧失了把握英语学习的机会, 禁锢了学生的自主发展, 所以《标准》提出“要以实施素质教育,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宗旨, 把培养学生英语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作为主要目标。”这一目标要求教师必须更新教育观念, 围绕新课程标准要求, 构建全新的教学模式, 以适应新时代的要求, 探索一种区别于过去“满堂灌”的教学方法。

3. 要求教师提高自身素质, 适应课改要求

素质教育的目的是要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和谐地发展, 而教师在其中又起着关键的作用。同样的教学内容, 教师的教法不同, 学生的学习效果也就不同。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 英语教师应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以适应教育改革的需要, 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

新课标的出台, 为学生的素质教育提供了理论依据, 我们应该认真钻研, 不断探索和实践, 推陈出新, 使教育教学最优化。

4. 要求教师改进教法

实施新课程的关键, 是改变教师的课堂教学方式, 因为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是以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为前提的, 近些年来教学方式经历了从“以老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方式”到“师生问答对话式的课堂教学方式”, 再到“教师控制下学生互动式课堂教学方式”的逐步演变过程。随着新课标的实施, 课堂教学方式又发生了新变化。这就要求教师要不断改进教学方式, 以适应新课改的要求。

二、新课标下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

1. 对《标准》的精神实质理解存在偏差

《标准》要求实施素质教育, 并配发了色彩图文并茂、栏目新奇的教材, 于是有些老师认为素质教育就是要让课堂变得轰轰烈烈, 不管我国实际情况, 把学生看作英语母语者来教, 重“交际”把英语场景搬到课堂, 滥用现代教辅手段, 有些公开课完全成了教师个人的表演秀, 看似“学生中心教学”实则“教师中心教学”, 在这种花拳绣腿, 浮华不实的课堂教学背后, 是有些教师对新课改内容的深深误解。

2. 教学观念并未彻底改变

应试教育思想仍占主导地位。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常常会有这样的困惑, 新课标要求全面进行素质教育, 但是国家采取检验的方法仍是传统的应试方式;所以就会出现教师随意增加教学内容现象, 尤其是教过高三的教师, 一下子就把教学内容拔到了高考层面, 其他教师纷纷效仿, 精心编写的教科书成了摆设;素质教育在这些课堂上显得毫无意义。

3. 教师本身素质有待提高

在当前新的教学思想的影响下, 大多数英语教师能较快领悟到新教材的基本思路, 明显提高教学效果。然而, 仍有少数教师迟迟领会不到要领, 其中有的教师英语功底太弱, 无法驾驭新教材的教学;还有的教师则认为:教材中的所有内容都要“讲明白”。在这些教师的课堂上, 学生的学习能力被忽视, 语言实践机会被剥夺, 情感得不到激励, 智力得不到开发, 听说训练只走过场, 对话、阅读成统一模式。因此要改变英语教师的那种传统的教学模式, 正确使用新教材, 真正理解新课程改革的精神, 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教师素质的提高是关键。

三、如何改进

1. 加强对《标准》的认识

《标准》强调了要指导学生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 培养爱国主义精神, 形成健康的人生观, 为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英语课程在目标设定、教学过程、课程评价和教学资源的开发等方面都突出了以学生为主的思想, 把学生的发展作为英语课程的出发点和归宿。所以教师应该把课堂还给学生, 彻底杜绝那种“一言堂”教师表演秀的课堂, 把《标准》落到实处。

2. 彻底改变教学观念, 建立适合本地区的教育教学模式

要想彻底改变教学观念, 我个人认为得从两方面着手。一方面, 国家应该尽快地改革考试制度, 使之与《标准》所提倡的理念相配套, 改善教与学两张皮的现象;另一方面, 各地教育主管部门应尽可能多地组织教育教学研讨会, 分享成功经验, 改进不足之处, 全体英语教师共同努力, 摸索出一套适合本地区教学的, 符合新课标要求的教育教学模式。只有这样, 才能使广大英语教师逐步转变观念。

3. 多方面提高教师素质

英语的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交流的互动过程。教师要根据课程目标、学习活动的要求以及学习过程的需要扮演不同的角色。既要研究“教法”, 更要研究“学法”, 做到教与学的最佳配合, 从而达到教是为不教的最高境界。为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对英语教学的要求, 英语教师还应不断努力学习各种相关知识, 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修养, 提高自身的学识水平, 根据教学目标、学生的需要以及具体客观条件, 主动地、积极地、有创造性地探索新的英语教学方法, 不断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 努力使自己成为具有创新精神的研究型教育教学人才。

4. 改变教学方法

现在课堂教学提倡赏识教学, 采用启发式、趣味式、疑问式等丰富的教学方法, 打破过去的灌输式、枯燥的记忆法和“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教师应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内在潜能, 发展学生的自信和自立学习的能力, 激发学生学习新知、探究真理的欲望, 从而使课堂给学生呈现出更加舒适的学习环境。

摘要:《英语新课程标准》的推行与实施给我国英语教育带来了生机, 同时也带来了挑战, 面对挑战, 作为一线的广大英语教师, 我们必须在学习和实践中更新教育教学观念, 不断适应时代要求, 提高自身素质, 改进教学方法, 从教育教学实际出发, 不断学习与探索, 走进新课程, 迎接挑战。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教师要求】相关文章:

教师命题要求04-23

教师的要求05-12

教师备课要求05-14

教师基本要求05-18

教师能力要求06-15

教师教案书写要求07-06

教师教学反思要求07-06

教师基本素质要求07-06

高职教师学历要求04-10

教师板书书写要求04-14

上一篇:文化移情策略下一篇:玉米芯活性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