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旅游网络规划

2024-05-11

民族文化旅游网络规划(精选十篇)

民族文化旅游网络规划 篇1

关键词:文化遗产保护,旅游,旅游服务设施,规划

目前, 随着经济发展、人们物质文化水平的提高, 旅游业在我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文化遗产旅游成为我国目前旅游业的主要部分, 人们通过高品位的文化遗产旅游, 不仅获得高层次的生活享受, 且能增进与社会、历史全方位的接触, 扩大眼界, 增长知识, 获得信息。正是在这种背景下, 文化遗产旅游以及文化遗产旅游区的规划建设成为大众和媒体关注的热点。然而, 在一些文化遗产区的建设如圆明园防水覆膜、南京市规划的“明城墙上的电梯——城墙渡”, 再一次引起人们的关注。于是, 为满足日益增多的旅游者的要求, 文化遗产区管理者、规划人员应该怎样保护、利用文化遗产, 哪些旅游服务设施应该建设、应该如何建设成为业界研究的一个课题。本文从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两方面出发, 探讨文化遗产区旅游服务设施规划建设的一些思路及方法。

1 文化遗产、旅游服务设施

遗产概念在汉语词典中长期被解释为“借指历史上遗留下来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尽管“遗产”早就用来喻指“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 内容大到无所不包, 但其真实内涵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里确是相当的有限。我国自建国以来, 遗产概念不断变化甚至在某些阶段被扭曲。 改革开放后, 新的“遗产”概念才开始确立。1985年, 我国加入了世界遗产公约组织, 我国学术界普遍接受了《世界遗产公约》的相关概念。

旅游服务设施并非为针对文化遗产的特有概念, 可以说旅游服务设施是伴随旅游全过程的产物。旅游经济学中将其纳入旅游产品的范畴。学术界对旅游产品有着较多的定义。综合目前学术界关于“旅游产品”的定义可以看出, 旅游服务设施是旅游产品中的重要部分, 是提供旅游者旅游需要的基本实体和辅助物, 它构成了旅游吸引物和旅游者之间的平台。对于文化遗产旅游来讲, 文化遗产本身及其服务设施构成了其旅游产品的全部。

2 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价值观

我国的《文物保护法》把文化遗产的价值归纳为艺术、科学技术和历史三方面。美国学者莱普 (Lipe) 对文化资源即文化遗产进行了比较全面的陈述。其建立的价值分析框架特别是经济、审美、象征、信息的四大价值的分类, 是目前涉及文化遗产价值比较通行的提法。历史文化遗产的价值是多方面的, 但对于其本身的内涵来讲, 其核心价值是其信息价值, 其他价值只是其衍生价值。因此保护与利用文化遗产信息的原真性、整体性理应成为我们对待文化遗产的核心价值观。文化遗产内建设旅游服务设施同样应该在这一价值观念的指导下进行。因此, 文化遗产区的旅游服务设施规划建设应在保证文化遗产原真性和整体性的价值观念上进行。

3 旅游服务设施的规划方法

我国“有效保护、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工作指导原则, 同样对文化遗产区的规划建设有着指导意义。第一, 在文化遗产区内, 遗产本身是第一位的, 围绕文化遗产的旅游服务设施规划应遵循“以遗产为本”的原则。在文化遗产区建设的旅游服务设施不得损害文化遗产的历史、文化、科学和情感信息的准确表达, 不能损害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和整体性;第二, 旅游服务设施本身在符合文化遗产保护的条件下, 发挥服务功能, 满足旅游者的需求才是其规划建设的重点。旅游是一种较高层次的物质和精神享受, 满足旅游者在这个活动中的“吃、住、行、游、购、娱”一系列需求, 都是旅游服务设施规划中应该遵循的原则。

3.1 旅游服务设施的建设区划

旅游服务设施的建设应在不影响文化遗产保护的原则下建设, 因此, 旅游服务设施的建设应结合文化遗产保护的分区。

1) 自然遗产区保护区划的模式。

国际模式主要包括三种模式, 即同心圆模式、Gunn模式和加拿大国家公园模式。其中同心圆模式曾得到了世界保护联盟 (IUCN) 的赞同。1973年夫斯特 (R·Forster) 以一个景观设计师的身份提出了国家公园“同心圆式”利用模式, 即将国家公园从它的中心向外分成核心保护区、游憩缓冲区和密集游憩区。

国内模式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中将自然保护区分为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

2) 文化遗产区保护区划的模式。

依据1972年IUCN联合国国家公园手册中的分区制度, IUCN分区模式共分为3大类8种分区, 保护性历史或考古区为其中的一大类。为保护具有历史或考古学价值的古建筑、纪念物、传统聚落及市镇等而划定的区域, 可配合发展观光旅游, 包括两个分区:考古区和史迹区。国内模式自然遗产区分区的方法应用比较普遍, 实例也较多。一般认为, 我国的分区模式是从风景名胜区和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中借鉴来的, 其实早在1982年的《文物保护法》中就有文物保护区、建设控制地带、环境影响区的划分。2002年《文物保护法》将保护区划分为文物保护区和建设控制地带。

3.2 旅游服务设施的分类

针对不同的建设区划, 特别是旅游者的不同层次需求, 旅游服务设施可以分为三个类型:基本旅游服务设施、辅助及补充设施、衍生设施。

对于文化遗产区而言, 由于文化遗产本身的规模及现代交通方式的便捷, 如住所、睡眠等基本需要是不会“因缺乏而产生”的。满足旅游者可能因缺乏而产生需求的旅游设施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必要的游览设施、旅游安全设施及卫生设施。针对规模不同的区域, 必要交通设施也是不可缺少的。游览设施是指针对不同的遗产类型所设置的展览设施及引导标志。我们将文化遗产分为文物、遗址、建筑群, 相对于建筑群本身就具有展览的功能, 文物、遗址则需要另辟必要的展览设施, 同时也起到保护的功能。旅游安全设施是提供公共安全保障和紧急救援的设施。卫生设施是针对区域范围较大、游览时间较长的文化遗产区设置的, 如公厕、垃圾箱等。旅游是一个复杂的活动, 它的需求是多方面的。文化遗产旅游不仅仅是一个文化遗产游览认知的过程, 吃、住、行、游、购、娱旅游六大要素含在整个旅游活动中, 这些都离不开旅游设施。辅助及补充设施、衍生设施就是基本设施以外的满足旅游者吃、住、行、游、购、娱等需要的设施, 建设在遗产区的外围。一些与文化遗产相联系的、富有文化遗产地特色的旅游纪念品、饮食等的销售, 均围绕辅助及补充设施这一平台展开。衍生设施是指一些大型的旅游接待宾馆等, 它的功能和规模与文化遗产保护的功能及风貌要求很难适应, 因此它的建设要远离遗产区。

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业的发展在我国兴起的时间都较晚, 我国对文化遗产旅游的研究更是处于起步发展阶段, 在可持续发展观念深入人心的今天, 如何在文化遗产的国际先进理念及维护人类共同利益的价值观念下, 对待文化遗产和处理文化遗产的相关事宜, 是文物界、规划界、旅游界值得共同研究的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1]保罗.鲍克斯.地理信息系统与文化资源管理:历史遗产管理人员手册[M].胡明星, 董卫, 译.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3.

[2]王世仁.保护文物古迹的新视角[J].世界建筑, 2003 (5) :27-29.

[3]张松.世界遗产保护的理论问题研究[J].建筑师, 2004 (6) :7-8.

历史文化保护及旅游系统规划 篇2

1规划原则

1、对城镇现有旅游资源进行分类,划成不同的分区,创造不同空间特色的旅游区域,构筑丰富完整的城镇旅游体系。

2、充分利用文化资源和历史遗迹,挖掘城镇特色,突出城镇文化特色的优势,打响千年古镇的知名度。在不打破原有生活氛围的同时进行古镇改造,合理安排原住民与旅游景区的关系。

3、合理利用水体资源,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基本原则,用开发与控制并存的手段打造现代自然的滨水景观带,提高城镇在景观空间上的灵性。

4、在不同的空间环境下创造不同的旅游景点,以符合周边环境为主,构建协调、人性化的旅游区,提高城镇的吸引力。

2规划目标

1、成为全国范围内知名的历史文化旅游名镇。

2、打造以历史风貌游览为主,自然环境体验和现代景观娱乐配套发展的特色旅游城镇。

3旅游规划结构

结合镇区的旅游资源的种类和不同资源载体的特征,将镇区规划为“两线、五区、六节点”的旅游系统。

两线:为步行旅游路线和水上观光路线。

步行旅游路线是以步行为主的观光游览通道。河流风光和古镇风貌是镇区旅游的核心,也是重要的旅游景区,规划组织步行路线是为了给游客提供系统完善的游览路径,让游客在轻松自如的环境下体验镇区的各种景观空间,主要由滨河路、西大街、下大街、上大街、五里街几条步行道组成。

水上观光路线是结合游船、码头等设施开发的水上观光通道。裕溪河是运漕镇旅游发展的灵魂,也是镇区主要的自然风光,以滨河路西端的港口、下大街与滨河路交汇处的大码头为起始码头,在裕溪河面组织水上观光路线,让游客体会水上游览的乐趣,更加贴近河流自然的景色。

五区:古镇文化游览区、沿河景观游览区、滨水风光活动区、现代休闲娱乐区和产业园商务休闲区。

古镇文化游览区是以历史风貌为主的旅游区,由下大街、西大街和滨河路围合而成。对景区内的传统民居做到修旧如故,保证文化资源本身的特色,并保留区内原有的居住功能,留下一部分的原住民居住在里面,真正做到保持古镇的传统风貌。另外,利用人文旅游资源开发传统商业、餐饮业、旅馆业等配套旅游服务设施,在保留原有居住功能的基础上,提升景区的旅游价值。

沿河景观游览区是沿五里河形成的景观带,景区由沿河绿化组成,是贯穿镇区南北的绿化休闲空间,向游客展示居民休闲活动的生活气息。

滨水风光活动区包括滨河路东段的带状区域和西端滨水绿化公园,前者是通过滨河路东段改造形成的滨水景观道,由滨水绿化、景观休闲设施以及沿河商业建筑组成,为游客提供一个自由开阔的滨水空间。后者是接着港口建设的绿化公园,以疏散港口人流和保护港口水域的生态环境为主,同时分散滨水观光的游览人群。

现代休闲娱乐区是以芜湖路商业街为核心、以购物休闲为主要功能的旅游区,以塔运路、芜湖路和中大街为界。区内以商贸设施为主,配套文化娱乐、休闲公园等,是游客购物、娱乐的主要区域。

产业园商务休闲区在塔运路与纺织路的交汇处,以提供商务洽谈、休闲漫步的服务为主,向游客展现镇区工业园的创业氛围、企业文化、园区建设的状况和未来发展的良好前景。

民族文化旅游网络规划 篇3

关键词:广东省;聚类分析;旅游文化;线路规划;自然保护区

中图分类号:S759.9

建立各种类型的自然保护区是当前国际公认的保护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最根本有效的措施。自然保护区不仅对就地保护稀有濒危动植物种类具有重要意义,而且更有科研、教育和文化方面的重大价值,因此,当今世界把自然保护区的建设作为反映一个民族、国家的经济文化发展水平,探测一个地区兴旺发达、文明进步的标志。

广东省地处欧亚大陆的东南端,处于世界最大的陆地和海洋交界部位,海岸线长居中国第一位,并且岛屿众多;地质演变频繁;河流多,海域阔;地貌条件复杂,山地、丘陵、台地、平原交错;气候条件多样,地跨3个气候带,区域性气候差异大,受大陆和海洋性气流交互控制:土壤类型众多,有红壤、黄壤、潮土、沼泽土等约11种。这些地理、气候因素造成了广东省内植被类型繁多,生物种类丰富,为形成各种类型的自然保护区创造了条件。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广东省又形成了不同的区域文化类型,客家文化、潮汕文化、壮瑶文化等交相生辉。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和绚丽多元的人文组成为广东省自然保护区创造出了宝贵的旅游文化资源。旅游文化资源作为具有吸引力并能够体现人类文化内涵的自然因素、人文因素的总和,在自然保护区的开发与利用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在这个过程中,对自然保护区旅游文化模式的合理规划便成为首要解决的问题。

1.研究地概况与研究方法

1.1广东省自然保护区开发利用概况

广东省自1956年建立国家第一个自然保护区——鼎湖山自然保护区。1999年全省共有保护区60个,截至2005年,累计新建自然保护K215个,陆地管护面积达到107.5万hm2:2006年自然保护区共计299个:2007年共计347个,目前为止共计373个,数目居全国第一。其中有国家级自然保护K11个,省级自然保护区66个,面积达178.3万hm2,其中陆域面积达122.6万hm2,约占全省陆地国土总面积的6.8%。全省共有维管植物280科1645属7055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的野生植物9种,二级重点保护类45种(类):野生脊椎动物770多种,列入国家一级重点保护的陆生野生动物有19种,二级重点保护类94种。因此,自然保护区多以保护珍稀动植物和北热带、南亚热带、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3种植被类型为主。其他保护对象的自然保护区类型众多,如以保护温泉、湿地、滩涂红树林、水源涵养林、古生物遗址、古地质风貌为目的的各种保护区。诸多类型的自然保护区及其丰富的物质文化资源为广东省积蓄了一笔珍贵的资产。

如何开发与利用这笔资产是一个重要的问题。长期以来,人们对于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并不陌生,《中国自然保护纲要》中明确提出核心区、缓冲区、实验区的设定,并做了具体说明,这一思想是中国自然保护界的共识。其中除核心区不可有任何人类干扰外,其他两区可有限度地进行观赏型旅游和资源采集活动,进行以资源利用为目的的科学活动,进行适度的资源开发经营活动。目前,广东省众多自然保护区的开发利用多以旅游为主,这也是当前社会对自然保护区进行经营开发的一种主流方式。尤其是生态旅游备受推崇,但是许多保护区很难做到真正的生态旅游。

单纯的自然景观观光很难顾及各方面的平衡发展,合适健康的生态旅游要整合自然保护区内各种自然和人文因素,这些因素包括奇美俊秀的各色自然风光、珍贵的动植物种类、与众不同的地区特产、多彩多样的民俗民风、底蕴浓厚的文物名胜、具有教育科研价值的地质地貌与古生物遗址等:更要整合较大地理尺度上具有多元资源特征的不同自然保护区,设计出合理的自然保护区布局与特色的旅游文化路线,不同自然保护区才能有机相连,使生态旅游形成规模效益,以旅游的点、线拉动区域内交通、娱乐、休闲观光等各行业的发展,真正带动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实现可持续经营。基于聚类分析,笔者将各种自然和人文因素考虑在内,对广东省自然保护区的旅游文化路线进行初步规划。

1.2研究方法

1.2.1特征属性的确定及数据矩阵的构建

旅游文化资源包括自然旅游资源、民俗文化资源和史迹文化资源,因此选取珍稀动植物、受保护植被、地质或古生物遗址、地区特产、客家文化、潮汕文化、文物名胜等7个自然或人文特征属性,作为自然保护区调查的指标。以此7个指标的有无为变量,构建数据矩阵。该矩阵以7个指标为行,以自然保护区为列,这些指标在某保护区内存在记为1,不存在记为0(如鼎湖山自然保护区有受保护的植被——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记为1)。由于并不是每个自然保护区的数据资料都很详尽,为避免误差,本研究中只选取41个省级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样本进行统计。保护区的资料见表1。

1.2.2数据处理与分析

首先对自然保护区的名称用拉丁字母进行编码,同时用阿拉伯数字对其所属地域进行标记(表2)。运用群落数量分类的方法,采利用多元统计分析软件PC ORD对上述数据矩阵进行分析。用组平均法(unweighted Pair-Group Method using Arithmeticaverage.UPCMA)对二元数据矩阵中的各列(即各保护区)进行聚类,输出树状图(图1)。并用PC-ORD进行除趋势对应分析(Detrended correspondence Analysis,DCA),也称无偏对应分析,处理结果见图2。

nlc202309011131

2.结果与分析

2.1基于旅游地理特征自然保护区的聚类分析

聚类分析产生的树状图可直观地表现出自然保护区间的异质性程度,并且比其他方法失真最少。由图1可知,自然保护区基于旅游地理特征大体可分为6类,其中性质较为相似且数目较多的有NL DXSMT BJS HNK LXTLDS ZJM DCD DHS BC BWL EFZ、CBL HSD QMZ YNS NLD SCD NKS GT XK DGD CHDXTS GYS LFS LHS YJS、FX LH TSD GPD FSB FHSNA(具体自然保护区名称见表2)等4组自然保护区。每组之间的旅游地理特征较为相似,其旅游文化资源之间的异质性小,可在线路规划过程中考虑将同组的自然保护区安排到同一条旅游线路上,且将具有相同旅游文化资源的自然保护区整合到一起,形成特色鲜明而又各具风格的旅游路线。不同组的自然保护区各有特点,有以山水景观为胜,有的特色文化引人注目,也有的具备休养保健等各种自然或人为条件。依据不同组自然保护区各自的自然和人文特征属性,合理安排布局广东省不同功能类型的自然保护区的旅游文化建设,将会进一步推动自然保护区的发展。

2.2自然保护区旅游文化资源的异质性分析

由图2可知,珠三角地区、粤东、粤西、粤北等几个地区的自然保护区都有各自的特点。4个地区自然保护区旅游文化资源问异质性较大,但每个地区内的自然保护区间旅游文化资源异质性较小。因此,可整合同一地区内的自然保护区旅游文化资源,在更大空间尺度上进行旅游线路的规划,使相互之间联系更加紧密,打造统一特色和风格的自然保护区集团。已有研究从景观生态学角度出发,根据自然保护区所处区域及其保护对象等因素,提出将广东省自然保护区划分为6大组团分级保护的设想,认为这将有利于自然保护区的联合保护和整体功能的发挥。《广东省森林公园建设与发展规划》中也有将广东省不同地域的森林公园发展为不同功能的5大森林旅游区的设想,包括粤北森林度假休闲、自然风光旅游区;粤东北森林山水、客家风情旅游区:粤东南潮汕文化、海滨风光森林旅游区:粤中休闲保健、综合旅游观光区等。这些研究虽然与本文所探讨的问题有所不同,但都表达出了整合区域内自然保护区旅游文化资源的思想。根据自然保护区的自然和人文属性对其分类,找出自然保护区间资源特点的异同,并结合地理分布,对其进行合理布局和规划,因此在自然保护区建设与发展中的作用是显著的。

2.3自然保护区旅游文化的规划分析

根据各自然保护区的旅游文化资源特点,广东省自然保护区旅游文化规划路线可按4个功能不同、风格各异的旅游区来设计(图3)。由图3可知,粤西北包括NL DX HNK LK HSD DHS TLDS等自然保护区,区域内多山地,山水风光秀丽,物产丰富,壮瑶少数民族文化多有分布,适宜发展果林休闲,少数民族风情旅游。粤东包括FX YNS TSD FSB QMZ GPDLHS等自然保护区,适宜发展森林风光、客家风情旅游。粤中交通便利,基础设施较为完善,人口聚集度高,地势平坦,适宜发展以服务城市人群为主的休闲保健、短期观光度假等综合旅游。沿海及近海地区包括BC HG DGD NLD ZJK等自然保护区,适宜发展海滨风光、红树林景观等旅游,并可针对近海发展以教育、科研为目的的海洋资源体验探索游。以这4个自然保护区分类集团为基本,在区域内各自然保护区间进行道路和旅游线路的建设,使点、散分布的自然保护区连成一片,打造旅游资源群,形成规模效应,将旅游文化资源的开发进行得更为彻底,更加凸显旅游业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带动作用。另外,4个分类集团之间也应有适当的连接线路,使不同自然保护区集团问的联系更加紧密,能够在更大的地域尺度上促进自然保护区旅游文化的发展。

3.讨论与结论

生态系统并不是一个个种群和群落的简单叠加,其发挥功能是建立在各组分通过复杂的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而相互联系组合成一个有机整体的基础之上的。同样,自然保护区旅游文化资源的开发,如果仅靠每一个自然保护区的努力,而不能有一个整体、相互联系的建设,那么,这样的发展很难持续进行。因此,在自然保护区旅游文化资源的开发过程中,应注意各自然保护区间的联系与沟通,将各自然保护区进行异质性分类,异质性程度相同或近似的自然保护区分为一类。整合这些人文与自然属性相同的单位成为更大的分类单位。但更大的分类单位要想发挥不单单是简单叠加后的功能,应在内部合理联系,形成-+复合有机的新系统。自然保护区基于旅游文化资源的聚类与排序,目的就是要找出哪些保护区可被整合成一个新的、更大的系统,以发挥新的、更强的功能。这个新的系统需要成为一个整体,其内部必然存在合理的联系,正如景观生态学中的廊道一样,这些联系反应在本文中便是各个自然保护区斑块之间的道路和线路。线路的合理布局和建设便会使这个新的系统发挥强大的功能,这个功能不再是一加一,其效果可能大于二。反应在更大的地域尺度上,整合后的异质的新系统之间也应有适当的线路连接,形成新的景观格局。

从生物保护的角度出发,如果区域内环境的异质性程度高,相同的面积内建立更多小的保护区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各个小保护区之间的“廊道”对于保护是极其重要的。这一理论在社会经济领域也同样适用,要想加强不同区域内经济、信息和物质的流通,必要的相互沟通的线路是必须的。自然保护区旅游文化资源的开发也同样须遵循这一理论。基于自然和人文属性对自然保护区进行聚类和排序,从整体和景观尺度的视角出发,找出旅游文化开发这一经济活动中合适的“廊道”,是旅游文化线路规划过程中非常有意义的一环。线路的规划有助于使旅游文化资源特征相同的自然保护区形成复合的群组系统,发挥更大的功用:特色分明,功能各异的异质群组系统之间的线路连接,将会使自然保护区的旅游文化建设取得长足的发展。

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规划特色营造 篇4

在小城镇的建设中, 尊重自身规律、合理定位、顺应时代要求是其科学发展的准则。时代的发展对小城镇的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科学发展观的引导下, 现代小城镇建设所追求的不只是环境的舒适, 特色的塑造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而总体规划小城镇的特色塑造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小城镇在空间特色方面的可塑性较强, 由于其尺度适宜, 增加了小城镇的可读性, 使小城镇比大城市更容易形成鲜明和深刻的认知图像, 更容易塑造具有地方特色的物质环境和风貌特征。从建设时间上而言, 小城镇空间规模适中、建设周期短、收效快, 也为当地的文化特色得以提炼、凝聚和展现提供了有效的途径和一定的保障。

内蒙古地区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独特的生态旅游资源, 作为草原地区的小城镇, 是宣传其民族文化的重要窗口。而拥有特色旅游资源的小城镇更应该担当起体现本民族特色的职责, 发掘民族文化特色, 强化并再造是一条基本途径。因此, 面对具有民族特色的内蒙古地区旅游小城镇, 在总体规划中重视城镇特色的研究, 发挥旅游小城镇的宣传示范窗口作用, 对少数民族地区小城镇规划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本文通过对内蒙古准格尔旗布尔陶亥苏木镇区总体规划实践中如何体现民族文化特色的规划思路的阐述, 来尝试解答小城镇规划者的一些迷思。

二、规划背景

布尔陶亥苏木是位于内蒙古鄂尔多斯地区准格尔旗唯一的一个苏木, 蒙古族占33%, 北部是库布齐沙漠, 南部为梁峁山区, 属半农半牧区。苏木镇区称为大营盘, 内有清代准格尔王府, 是自治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原府邸主体部分保存较为完整。

同治初年, 扎那格尔迪札萨克封为“御前行走大臣”, 在布尔陶亥兴建砖木结构的札萨克衙门, 俗称“王府”。之后, 随着王府的扩建, 群众称之为“大营盘”。准格尔王府建成后共世袭五代札萨克及贝勒、盟长, 延续到民国末期, 该王府旧址一直是准格尔旗札萨克府邸及伊克昭盟 (鄂尔多斯市旧称) 贝勒府。王府规模宏大, 建筑布局考究, 富有浓厚的民族艺术特点, 现为自治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于2007年启动《清·准格尔旗王府规划》, 进行王府复原工程建设, 已将主体院落修缮完毕 (见图1) 。

布尔陶亥苏木旅游资源丰富, 自然生态方面, 镇区北部有一条壕赖河, 贯通全苏木东西。夏季水量充沛, 河内鱼类丰富, 河滩周围水草丰茂, 草原风光无限。现已完成壕赖河区域内蒙古准格尔旗王府生态大营旅游规划, 配套设施完善之后, 势必吸引不少游客前来消暑度假。镇域有万亩湿地 (草滩) , 还有很多库坝, 可开展草地运动、库坝垂钓等旅游项目, 位于苏木北部的库布齐沙漠是中国第七大沙漠, 可以开辟短期的旅游探险体验区域, 择地开展沙地观光及滑沙等旅游活动。

文化遗产方面, 在距大营盘王府约10公里, 位于苏木东南边界处有点素敖包, 是清朝至民国期间, 准格尔旗札萨克的旗祭敖包。点素敖包是有着浓厚民族文化特色的宗教建筑群, 在当地有着较高的人气和吸引力。布尔陶亥苏木是准格尔旗蒙古族居民留居人数最多的地区。具有良好的自然生态景观条件和浓郁蒙古民族风情的布尔陶亥苏木势必将成为准格尔旗旅游的重要基地。

由于经济发展比较缓慢, 现状镇区以原王府为中心沿镇区一条主要对外道路发展而来, 且城镇规模较小。近年来由于区域产业的发展, 苏木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而在马路经济模式发展下来的大营盘镇人居环境较差, 景观环境欠佳, 房屋质量均已比较破旧, 且将王府紧紧包围其中, 不利于王府的保护和利用。在王府规划中, 划定了保护区和限建区范围, 现状镇区基本位于限建区内, 因此, 为了恢复王府原有风貌, 结合王府生态大营旅游规划, 抓住镇区发展的新契机, 政府决定镇区全部搬迁, 在邻近王府的东部水资源条件和地理条件较好的新址对镇区进行整体规划设计。

三、规划思想与措施

(一) 规划思想

1.依托布尔陶亥苏木丰富的旅游文化资源, 规划突出本地民族特色, 将镇区建设为以发展王府旅游和相应服务业为主导的现代化生态型城镇。

2.挖掘镇区旅游资源, 提高自我支持能力, 以资源可持续利用带动镇区社会、经济发展;同时, 以镇区发展推动周边景区旅游提升档次。

3.深入研究分析城镇文化特色、资源特色等, 规划力求体现其浓郁的民族文化, 与旅游服务达到完美的结合。

(二) 规划措施

1.明确镇区产业发展导向, 建立以为王府保护和王府大营生态旅游提供旅游服务为主的产业格局。

2.合理布局镇区功能, 满足旅游服务业对环境的特殊需求, 规划符合草原小城镇特色的城镇空间结构。

3.运用城市设计的手法来进行镇区总体规划。强化镇区整体特色风貌, 对建筑风貌进行统一规划。

四、特色规划构思

(一) 选址

新镇区选址位于老城区东侧的旅游公路以东, 对外主要交通道路壕赖公路以北, 总用地1.5平方公里。基地西距王府约1000米。选址研究了内蒙古居民的选址习惯, 在内蒙古居民选择定居生活以前, 他们“逐水草而居”, 四季轮牧, 按季节转移放牧场地, 择良地安营扎寨, 他们在选择屯落地时, 依山傍水是一个很重要的条件, 最好还能依山靠林。屯落要坐北朝南, 东、西、南面要有开阔的视野。依照草原聚落兴起时选址风俗, 新区选址在小范围内亦延续这种特色, 以规划区最高点为“山”, 排水干渠为“水”, 将新镇区选址定位在了“山”、“水”之间, 也是山南水北之处。

新镇区选址枕山面水, 场地平整, 易明确城镇的发展方向, 城镇发展腹地大, 利于城镇可持续发展;且与王府的距离适中, 既能利用王府的旅游资源, 又利于王府的保护, 利于资源的整合。

(二) 设计理念:王府大营, 宜居小城

1.“王府大营”的理念。以大气舒展的道路骨架营造昔日王府大营扎帐于草原之中的恢弘气势, 延续蒙古民族的历史文脉。规划路网充分运用特色民族文化符号, 进行融合与衔接。将象征“马背上的民族”的富有蒙古特色的蒙古包、弓箭以及马背的形式加以抽象, 合理的运用到主要道路网络之中。新政府的位置位于“蒙古包”的顶部, 犹如蒙古包上的一颗明珠, 熠熠生辉;又如被驮在“马背”正中之上, 指点江山, 挥斥方遒;还似位于张开的“弓箭”尖端, 蓄势待发, 即刻便可一飞冲天。这些意向元素对本规划赋予了浓厚的文化内涵, 从而有利于增强对本地区的认知、并塑造符合本地特色、独一无二的小城镇风貌 (见图2) 。

2.“宜居小城”的理念。依照“以人为本”的原则对居住区道路和建筑进行统一规划, 打造小城宜人的尺度、丰富的绿化空间, 建设富有地方特色的民居。

五、功能布局与景观风貌

综合考虑镇区用地自然条件和自然生态系统构建等方面的因素, 规划五个特色片区 (见图3) :

1.王府保护区:将旧城区的王府院落进行复原, 恢复昔日原汁原味的伊克昭盟王府风貌, 营造富有怀旧气息的文物展示环境, 作为本地旅游发展的最大吸引点。利用王府古迹观赏, 结合蒙古风情农家式旅游服务项目, 形成富有地方历史文化特色的景观区 (见图4) 。

2.旅游服务区:在旅游公路两侧布置旅游服务区, 依托王府的文化特点, 发展有蒙古族文化特色的旅游服务产业。将民族特色与现代公共建筑形式相结合, 创造富有民族特色与活力的旅游服务区。布尔陶亥苏木镇区北邻壕赖河, 库坝较多, 水草丰茂, 位于此处的王府生态大营旅游区正在筹备之中, 因此在镇区建设旅游服务区, 形成旅游集散中心, 作为旅游景区后勤服务基地, 可以统筹城镇范围内的旅游资源, 更好地为游客提供旅游服务 (见图5) 。

3.综合服务区:以壕赖大道为公共服务轴, 集中布置公共服务设施。以苏木政府建设为起点, 逐步完善商业金融、市场、文教和市政设施的配套, 由镇区的行政办公、商业金融和旅游服务业组成, 富有现代气息的公共建筑和开敞空间相结合, 并配合丰富多样的居民活动, 充分体现该景观区的现代、绿色、生动而又充满活力的景观特征。

4.西部居住片区:位于综合服务区西部的居住区, 务需要, 将院落式住宅进行多样化的布局, 形成富有农家生活气息的居住景观。可建设为有小城镇特色风貌的院落型民居, 塑造充满本土特色和田园气息的生活区;亦可以与旅游服务区相结合, 为游客提供农家乐等旅游项目 (见图6) 。

5.东部居住片区:位于综合服务区东部的居住区, 以现代居住小区的设计手法, 以人为本, 建设为现代居住小区, 与西部居住片区形成截然不同的风格, 展现小镇新旧包容, 与时俱进的健康风貌。将自然景观和人工景观相融合形成具有现代气息的居住景观 (见图7) 。

六、总体规划批复实施情况

由于镇区规划得到了当地政府和规划管理部门的良好配合, 在总体规划完成后, 编制了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东西片区的修建性详细规划, 并付诸实施。自2009年开工建设以来城镇建设得到良好的推进, 规划得到较好的落实, 东片区已经建设成形, 西片区正在建设之中 (见图8—11) 。小城镇建设的实效性为规划设计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挖掘本土文化、因地制宜、高起点高标准的进行规划设计, 以避免千篇一律的现象, 营造特色, 才能更好地促进旅游型小城镇的发展。

七、结语

民族地区旅游型小城镇的特色规划应当重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 注重选址、基础为实

地广人稀是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大多数小城镇的显著特点, 当地的自然用地条件虽然有限, 但是却同时给予用地选址一定的相对灵活性。利用好选址的契机可以为小城镇的特色风貌构建提供良好的基础。

(二) 善搭骨架、格局引导

小城镇以小巧玲珑而令人兴奋, 其布局模式也应因地制宜, 对环境的利用中最重要的原则是尊重地形地貌, 特别是在路网上应当依山就势, 与河网水系相融, 既节省投资, 又产生特色。小城镇道路机动车交通量较小, 在道路骨架的构建上, 也可以更加自由, 更容易打造舒展流畅的道路骨架。

(三) 提炼文化、塑造特色

民族地区一般都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有自己鲜明的文化标识和明确的颜色喜好。而这些文化元素和符号正是诸多设计灵感和思路的源泉, 如将其充分灵活的运用到规划方案中, 城镇特色自然显现。

(四) 不拘常规、手法活用

规模较小的小城镇, 可以不拘泥于总体规划阶段的常规设计方法, 不妨从详细规划的角度来进行布置之后再推敲总体规划地块分割。在总体规划阶段确定具有标识性的城镇整体景观特色, 这些特色不仅体现在后期详细规划的建筑风格和标识物上, 也可以在总规阶段的整体布局中予以抽象、在总平面布局中加以体现。这样的规划方案更加富有特色并且更符合人们的生活需求。

摘要:西北民族地区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情和独特的地域文化特征, 本文通过介绍内蒙古准格尔旗布尔陶亥苏木镇区总体规划中特色规划设计的部分, 提出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型小城镇规划特色设计的方法。阐述了可以从充分挖掘民族文化, 提取设计思路, 运用城市设计手法来进行总体规划, 更有利于塑造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型小城镇的特色。

关键词:民族地区,小城镇,规划,特色

参考文献

[1]内蒙古辽元古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清.准格尔旗王府规划.2005.

[2]宝力格.草原文化概论.内蒙古教育出版社, 2007.

[3]肖彬.浅议地域文化与城镇特色.城市开发, 2004 (7) .

民族文化旅游网络规划 篇5

巅峰智业—湖泊文化旅游规划的优势分析

千岛湖不仅“湖山信美”,而且“人文殊胜”。所在的淳安县被称为“古老的新县、最大的小县、欠发达的富有县”。淳安县建制于东汉建安十三年,距今1800多年,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文化底蕴深厚。素以“锦山秀水,文献名邦”著称。古往今来人才辈出,尤其是隋唐以来,逐渐形成了具有地域特性的新安文化(又称睦州文化)。

以世界上著名的湖泊度假旅游胜地为例:瓦尔登湖因著名文人梭罗而闻名,他的小木屋、他所写的书以及瓦尔登湖已经成为某种象征:“对现代文明的挑战、对城市的拒绝、对复杂人事关系的疏离,在独处、冥想、与自然对话和蛙声蝉鸣中获得欢愉,在晨雾和湖水中得到安宁。”正是这种四处弥漫的人文气息与湖岸美景的完美交融使得瓦尔登湖的盛名历久不衰。尼斯湖的“湖怪”传说、瓦卡提普的“魔戒”风情同样是基于一种文化之上,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也正因为迷恋这些文化氛围而纷至沓来、巅峰智业旅游规划专家分析:“千岛湖之所以能够发展到今天,依靠的就是一湖秀水和千座岛屿,从目前旅游产品开发情况来看,水上项目的开发已经比较完善,而岛屿旅游的开发则进入了停顿期,产品类型和项目开发比较滞后,即使与国内一些名不见经传的湖泊相比也存在着差距。”

民族文化旅游网络规划 篇6

关键词:小城镇规划;民族旅游;扎木镇;

1. 旅游城镇的发展背景

旅游小城镇一般是指具有美丽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人文景观资源 ,通过大力发展旅游业 ,使旅游业在当地产业结构中居于主导产业地位的小城镇。建设部部长汪光焘谈到,这类小城镇植根于廣大的农村地域、依托地方文化与特色资源,它们所特有的休闲度假、游览观光、历史文化和民族文化传播等功能,能很好的贴近农民、连着农家,越来越显示其生命力和良好的发展势头西藏地处我国西部,拥有丰富多彩的民族风情和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由于地处高原及人口稀少,民族旅游成为西藏产业构成的一种风情线。扎木镇位于西藏林芝地区帕隆藏布江临近雅江的几字形拐弯处,人口约1万人,是波密县人民政府驻地,川藏公路318国道横贯东西,周围冰川、原始森林围绕,素有”中国小瑞士”的美誉。将扎木镇建设成为一个富有民族特色的旅游小城镇,发展民族旅游,是扎木镇跨越式发展的必然选择。

2. 规划难点

2.1 城镇规划发展落后

扎木镇目前沿用98年的县城总规,已经跟不上现状发展的趋势,不符合实际,开发处于自发状态,功能分区混乱,用地布局不合理,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重复建设的现象。由于缺乏规划指导,可持续发展观没有得到执行,掠夺式开发,给区域经济、环境以及文化等方面带来了诸多负面影响。

2.2 城镇基础建设落后

基础设施水平偏低,在原本就先天不足的基础上又忽略了建设,造成基础建设滞后。目前镇里缺乏旅游服务机构,缺乏旅游宣传,缺乏旅游线路串联各个景点。扎木镇有广阔的农村腹地,拙朴自然的农村风貌对来自内地城市的游客有相当大的吸引力,也是城镇的特色所在,但这些独特的农业景观及农村建设与旅游开发未能有机结合起来。许多旅游线沿途的农村居民点相当零乱且缺乏地方特色。一些具有一定旅游接待功能的村庄村民强买强卖,令游客望而止步。

2.3 民族文化的冲突与缺失

近年来,因城镇建设中不重视特色的营造、利用和旅游转化,没有形成较好的旅游产品和旅游功能,使旅游城镇的文化特色不断受到外来流行文化的冲击和退化,从藏装到牛仔裤、青稞酒到啤酒、藏歌到流行歌曲、锅庄到迪斯科,旅游带来的文化交流加快了传统生活方式的褪变。在藏族民居中,塑钢窗、瓷砖被作为高级建筑材料,用来改建适合游客卫生习惯的客房,传统的民族建筑风貌正在发生变化。

3. 规划借鉴

3.1 云南省旅游小城镇建设思路

2006年,建设部调研组在《关于云南省旅游与小城镇相互促进协调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中谈到云南省旅游小城镇建设的主要做法是:通过城镇规划调控、建设专业化市场、保护与开发合理并行等方法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严格实施、有序发展;从资金引导、土地供应、户籍制度等方面进行政策扶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注重历史文化遗存保护、生态环境建设,实现自然、人文资源的永续利用和有机更新。

3.2 新疆旅游城镇地域特色规划

1)地方特色文化的保护、继承与发展规划:保护具有浓郁的传统风貌有历史典型性和鲜明的特色;保护具有真实的建筑遗存地区,如建筑、街道及院墙、驳岸等;居民生活环境的改善与地段功能的复兴。2)特色景观风貌的形成旅游城镇特色景观环境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城镇与周边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体现城镇发展历史演变的聚落特点;满足特殊功能需要的结构形态。

4. 扎木镇旅游城镇建设规划实践

4.1 完善并强化城市旅游功能

4.1.1 规划引导,提升城镇发展思路。

贯彻波密县政府提出的“两产业一平台”建设发展思路,通过大力发展镇内林下资源天麻种植产业,带动全镇农牧业的产业化经营,改善农牧区的生产生活条件;通过加快旅游产业的发展,广辟增收途径,带动农牧民群众致富奔康;通过加快推进旅游引导下的城镇化建设,促进经济发展转型升级,同时也为产业发展创造平台,辐射和带动乡村,缩小贫富差距,提升农牧民群众幸福指数。

4.1.2 强化旅游功能,打造旅游精品路线。

规划将扎木镇自然乡村区域进行整体保护,侧重于社区产业的发展、科教文卫设施和基础设施的完善,更多照顾当地人的发展要求和传统风俗习惯;规划将扎木镇的城镇部分作为旅游服务基地,布置大部分的旅游接待功能和文化展示功能,功能上和设施上,更多地照顾外来游客的好恶和习惯;而家庭旅馆则点其中,成为两者之间的过渡模式。

结合扎木镇城市、乡村、自然山水风貌的独特资源,重点打造三条旅游线路:滨江风光休闲游——依托帕隆藏布江两岸绿化景观带及各种主题景观节点,策划展现帕隆藏布江滨水景观、扎木小镇风情的主题游线;藏乡文化体验游——挖掘扎木镇文化特色,依据历史文化发展脉络,由318国道、帕隆路串联主要文化经典,打造展现波密多元文化的主题游线;山城水城观光游——以帕隆藏布江和南北山脉为主题,策划环绕中心镇区的山城水城体验观光游线。

4.1.3 完善旅游服务设施,建立三级旅游服务系统

按照服务设施的服务规模,服务类型与服务范围,分为服务区(综合型旅游接待服务中心)、服务站和服务点三级旅游服务系统。主要旅游服务设施包括公厕、绿道驿站、游客服务中心、休息区、餐饮住宿、停车场、主题酒店等。

4.2 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

4.2.1 城市空间规划布局

城市空间规划基于“神、人、天地”的要素,提出规划构想。

基于“神”的构想——结合藏传佛教向心宇宙观,以及藏民生活中充满转山、转水、转经等“轮回”意识和“转”的行为,规划规划扎木镇城市功能组团沿着318国道,帕隆藏布江发展形成以当地的“多东寺”为中心的扇形圈层带状布局。

基于人的构想——基于扎木镇旅游小城镇的定位,服务各种人群、城镇功能将朝多元化的发展,城市规划结合当地自然生态与人文景观,打造一江揽胜、双轴际汇、四心辉映、绿带聚湾的城市空间结构。

基于“天地”的构想——扎木镇海拔2700米,地形北高南低,属高原温带季风气候。通过建立风场模拟及温度、湿度模型分析,规划回字形街区、院落式建筑布局形式。

4.2.2 城市总体形态控制

规划打造四条南北向的视线廊道,三级视域控制范围,保证在主要的视廊视域范围内都可以不受阻挡的观赏到南北两侧的山体景观,并保持主要公共空间面向滨江开敞;以滨江两岸作为视线起止点高度,以观看对岸2/3山体景观和本岸1/2山体景观为要求,对视线断面进行分析和估算,确定通视区域内的建筑高度控制;同时把握规划区内建筑的体量和高度,形成错落有致、富于节奏变化的整体天际轮廓线。

4.2.3 城市民族建筑符号

建筑细部包括屋顶、檐口、墙身、建筑底层、色彩等方面,强调街道整体形象;屋顶形式与当地雨林气候相适应,以坡屋顶为主,装饰边玛墙,采取涂料或饰面石材等。墙体材料以石材为主,墙面白色涂料突出背景,出挑木构架凸显扎木镇藏式特色;墙身采取稳重的白色;建筑底层采用灰色色彩、肌理较为粗旷的石材贴面,在此基础上丰富建筑细节设计。

4.2.4 城市民俗文化活动

规划设计引入民族元素,将藏式图案“吉祥八宝”图案运用在城镇景观设计和城市设计主题等。规划尊重宗教信仰,并将宗教文化与旅游活动密切结合。合理规划转山路线,并规划村民灌顶、赛马、跳锅庄的宗教活动场地,其间点缀转经房、经幡、玛尼堆,突出当地自然与人文特色。

参考文献

[1]赵小芸,国内外旅游小城镇研究综述,上海经济研究,2009-8;

[2]周建明、洪治中、谢丽波、冉宏天,旅游城镇规划的地域特色研究—以新疆巴音布鲁克镇为例,小城镇旅游,

[3]王彬汕,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规划探索以稻城香格里拉乡为例,风景园林,2009-6;

民族文化旅游网络规划 篇7

国内关于民族村寨旅游的研究多是就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进而寻找解决的途径,从民族村寨旅游发展观念、产品设计、经营方法、文化维护、环境保护等方面提出建设策略。国外的研究更为多元,不仅从民族村寨旅游本身的提升进行探讨,更加注重民族文化完整性、民族村寨旅游的可持续性等深层次问题的研究,同时也更关注少数民族居民对于民族村寨旅游的态度及旅游业对他们所带来的影响。纵观已有的学术研究,基本都是在产业及文化层面探讨民族村寨旅游的发展问题,较少涉及如何进行有效的村寨建设来促进旅游业发展,本文将在更微观的层次内,从规划设计的角度出发,研究如何通过有效的物质空间建设,在传承文脉的同时,使民族村寨旅游持续健康地发展。

1 发展民族村寨旅游对民俗文化的影响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伴随着乡村旅游的蓬勃发展,我国贵州、云南、广西等地区的少数民族村寨开始尝试旅游开发,此时的旅游开发大多为政府主导,规模偏小,层次也较低。90年代中后期,我国民族村寨旅游进入稳步发展的阶段,例如贵州省提出了“旅游扶贫”的口号,并将民族村寨旅游作为突破口,大力推进民俗旅游发展。进入21世纪,民族村寨旅游进入快速发展和转型阶段,我国民族村寨旅游开始探索生态旅游的发展模式,从有效保护民族文化多样性的角度出发发展生态旅游,经过多年实践,民族村寨旅游业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但是,随着民族村寨旅游的迅速发展,作为民族旅游发展核心的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却面临着种种危机,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1 现代生活对原始文明形成巨大冲击

随着民族村寨旅游越来越受到青睐,大量游客涌入原本较为封闭的民族村寨,现代文明与原始文明不可避免地产生了较大冲突。其中,少数民族村寨的服饰特色的同化最为明显,除了部分为了旅游需要刻意穿着民族服饰的人群,其余大多身着汉装;民居建筑形式也有了较大的改变,原本根据当地的地貌及建材建造的石板屋、吊脚楼等建筑逐渐被水泥砖瓦建筑取代,或者是利用现代建筑材料进行简单地仿造;饮食结构也面临着同化,为满足全国各地的旅游者的需求,大量异地饮食文化被引入村寨,各大菜系纷纷出现,致使原有的饮食习惯被改变,饮食特色濒临消失。

1.2 民俗文化表现方式庸俗化

从旅游心理学的角度分析,民族村寨旅游的主要动机应该是领略少数民族独特文化,达到增长知识、开阔眼界的目的。但是,实际情况却有所不同。大多数游客对民族村寨的游览属于短期行为,他们更看重的是民族文化带来的娱乐和享受,所谓求知也停留在民族文化的表面价值上,更有相当一部分的游客把民族村寨旅游当作猎奇对象,往往忽视了民族文化中积极的方面,对某些落后、不健康的习俗兴致盎然。这种现象的产生也是旅游开发者唯利是图、不尊重民族文化所带来的恶果,他们将一些古怪的甚至生搬硬套的习俗开发为低级庸俗的所谓“项目”来吸引游客。例如广西一些民族村寨开发的所谓“婚俗”项目,简直是对传统民族文化的歪曲和丑化。这些行为不仅导致了民俗文化的粗俗化,而且大大降低了民族文化旅游的品质,使民族村寨旅游很难健康发展。

1.3 民族村寨核心价值观濒临崩溃

很多人类学家认为,民族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共同的价值取向构成了少数民族地区稳定的社会结构。少数民族地区往往有着热情好客、忠诚朴实、互助互让的优秀价值观,但是旅游业的发展使得一些朴素美好的价值观发生了转变,淳朴的民风难寻踪迹。由于村寨旅游开发获益的终究是少部分人,绝大多数人只尝到了旅游对环境和文化破坏的恶果,从而产生不满情绪,原本公平和谐的村寨因为利益纷争变得乌烟瘴气。更为严重的是,原先淳朴的价值观所维系的社会结构也随之崩塌,民族村寨的社会组织和社会活动的有序性就此被打破,民族村寨有可能逐渐走向分裂,传统社会结构体系也面临崩溃的危险。

1.4 文化脉络难以传承

旅游开发使得民族文化的传承越来越艰难,游客与当地村民之间的经济势差决定了游客行为将对村民产生巨大的影响,对年轻人的影响尤其明显。青年们往往对自己民族的东西缺乏自信,乐于模仿游客的穿着打扮和行为方式,不再愿意穿本民族的服装,也不愿意学本民族的传统技艺。另外,旅游开发让年轻人看到了外面精彩的世界,他们更愿意走出去感受现代生活,这造成了本地居民急剧减少,乡土艺术与传统技艺无人可传,若干年后,原本让人如痴如醉的民间艺术将难以再现,传统民族文化也逐渐变质变味。

2 基于文脉传承的民族村寨旅游规划

民族村寨旅游对民俗文化造成的各种负面影响的出现,印证了国外学者提出“民俗旅游是脆弱的,它本质上具有自我毁灭性”的观点。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民族村寨旅游的确给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强劲的动力,这种振兴地方经济的旅游开发势头很难阻挡,这就需要我们从多个角度去思考如何让民族村寨旅游对民俗文化的破坏程度达到最小,下文将从规划与设计角度研究如何使优秀的民俗文化能够在民族村寨旅游开发的环境中得以传承。

2.1 规划原则与目标

2.1.1 以保护民俗文化为基本原则

民族村寨之所以能够吸引大量游客前往,在于其独特的传统民族文化的魅力。对民族村寨的规划首先应树立“文化至上”的理念,一切开发行为应以对传统文化进行挖掘、保护、传承为基础。民族村寨旅游是一种文化性非常强的产业,文化保护的成效决定了民族村寨旅游在旅游市场中竞争力的强弱,也决定了文化产业集群建设的效果。文化导向的旅游业发展近年来也得到很大的政策支持,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在“十二五”时期“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这将文化产业发展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也为民族村寨旅游走文化保护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2.1.2 以民族村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为目标

民族村寨合理的规划应以实现村寨社会、经济、文化、环境的可持续协调发展为目标,通过改善基础设施等发展条件,为当地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增加居民收入,提高村民的生活水平。规划还应该能够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经济的多样化发展,保护民族村寨的自然及人文环境、历史遗留,保持村寨文化的原生性与完整性,增强村民文化自豪感,促进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2.2 产业规划

悠久的民俗文化和独特的地理环境是民族村寨的产业发展的基石。传统文化造就了民族村寨丰富的传统手工艺,其价值一般都还没有被充分认识,有待进一步发掘,这需要对村寨的特产进行包装改进,其中的核心是创新,包括产品本身的创新和营销方式的创新。一般来说,民族村寨都有着原始、生态的自然山水,这是民族村寨的另一个重要资源,是打造高端养生度假区的最佳条件。农业种植同样是民族村寨产业发展的禀赋之一,古老的种植方式、天然生态的农产品都是发展旅游业的重要因素。所以,产业规划必须要立足基地内的文化资源,从保护生态与文化出发,发现、发扬、发展传统工艺,结合农耕文化与山水风光,实现各产业的本土化。

鉴于文化资源利用的多样性,笔者认为将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民族村寨产业发展的有效途径。传统农业产品经过产业园区的设计加工,其附加值将有很大的提升,农业种植不仅仅能提供农业产品,种植过程也是旅游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业生产将提高农业产品的附加值,并可以为旅游服务业提供参观游览的场所,工业综合体内部预留参观、展示区域,引导游客参与体验,带动产品销售,通过对产品的重新包装设计,提高其价值,还可以定期举办工艺节,扩大地方工艺的知名度,增强对游客的吸引力;旅游业的发展将提高地方工业产品的知名度,并带动观光农业的发展。(见图1)

产业的规划必须要在村寨中寻找到合适的空间与之相匹配,空间位置的确定需要在不破坏自然环境和景观氛围的条件下,尽可能地合理有序。笔者认为,民族村寨产业规划中应以游线安排为切入点,将需要被展示的产业安排在游客更容易到达的位置,同时要在不破坏原有风貌的前提下将新功能植入旧空间。如度假酒店的客房可以利用原有农居进行改造;新建的手工艺作坊如果需要现代化建筑,可以通过覆土等建筑设计手法使之与原有风貌更加契合。

2.3 基础设施规划

2.3.1 道路交通规划

民族村寨一般与城市距离较远,交通可达性较差,内部道路硬化率也比较低,在进行旅游开发时需要通过规划来提升道路设施条件。一般来说,在城市道路交通规划中往往以通畅为首要目标,采用柏油或者沥青铺装道路,但是在民族村寨道路交通规划中,考虑到保护民族村寨旅游开发的需要与保护民族特色的要求,需要进行更为本土化的设计。外部交通的好坏是游客能否方便到达村寨的关键,规划时最好能从最近的过境主干道引出一条支路,直接与村寨相连,在村寨外设置旅游集散中心,避免外部交通对村寨环境的干扰。村寨内部交通应更突出文化特色,比如一些沙石路面可以改为传统的石板铺装,利于步行观光;对于一些路边陡坎等危险地段,要增设护栏;道路的走向要与景观节点相结合,方便民俗文化集中展示。

2.3.2 给排水系统规划

很多位于山区的民族村寨现采用传统的高位水池蓄积雨水作为日常生活用水,这显然不能满足旅游开发用水量的需求,需要利用市政管网作为主要的用水来源。在对用水量进行计算时,不仅仅要考虑居民日均用水量现状,还要预测未来的游客量,计算商业及公共设施所需用水量,按照用水量的总和确定日供水量。原有的高位水池是传统生活习俗的印记,也是民族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应予以保留,通过简易的处理设施对高位水池原水进行沉淀、过滤和消毒处理,达到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规定后,通过管道送至用户供其使用。

由于村寨旅游产生的污水量一般不大,排水体制可以选用雨污合流制,充分利用其地形、水系进行合理分区,排水管道大体遵循重力自流的原则布置,由污水管将污水收集到河流下游的污水处理站处理达标后排放。在污水管上设置旁侧式雨水溢流井,暴雨时多余的污水经溢流井直接就近排入水体。为方便日后村民自己对排水管的维护、检修,分别在排水管交叉、转弯处及直管段上间隔50m~60m设置检查井,敷设排水管不宜采用与周围环境对比太过强烈的管材。

2.3.3 电力电信工程规划

电力工程的规划首先要合理安排配电变压器,保证区内低压供电的安全可靠性,还要加强村寨内较高的建筑物的防雷措施,并与建筑物屋面、街巷景观相协调。电力负荷预测要将商业用电和住宅用电分开计算,以保证能够满足旅游设施的用电负荷。高压线路宜采用电缆埋地敷设,减少架空线路对村寨景观造成的视觉污染。对于确实需要架空的电力线路,应选择主要游线的景观视廊以外架设,使其对景观风貌的破坏程度降到最低。

在进行电信工程规划时,住宅按每户可安装一部电话计,同时考虑公共电话和移动电话的使用需要,预测村寨内所需要的市话总容量,尽可能地设置无线3G/4G网络全覆盖。电信服务站、邮政服务站等设施可以结合公共建筑设置,通讯管道根据各市政路网沿路敷设,所有通信管线应统一规划,管道孔数须满足市话、长话、非话数据通信、有线电视和其他各类公共通信业务的要求。

2.3.4 消防工程规划

民族村寨内的消防工程和城市消防区别较大。民族村寨传统民居一般都以石、木等材料建造,防火性很差,而且多处于林木周边,所以消防任务艰巨。规划应以预防为主,防、消结合,还要与森林防火相结合,主要精力放在如何消除火灾隐患上,保护村民生命财产安全。另外,要建立具有预防火灾、及时有效地扑救各类火灾的多功能的消防体系。消火栓沿道路设置,并宜靠近路口,距路边不应超过2m,保护半径不应超过150m,村寨内的水塘亦可作为消防备用水源。对于住在消防车无法进入的石阶通道内的住户,要定期培训居民灭火要领。

2.3.5 环卫工程规划

环卫工程规划的目标应是在旅游开发的同时,保护好环境,保护好周边水系,使天更蓝,水更清,村寨更美,使生态环境趋向良性循环。控制交通噪声和生活噪声,固体废弃物妥善处置,垃圾转运站应设置在村寨外。大力开展节能工作,严格限制污染工业的发展,提高能源利用率,按行业和部门下达节能指标,实行排放总量控制。努力增加煤气、电力等二次能源供应量,控制汽车的尾气污染。

2.4 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民族村寨在进行旅游规划时需要设置的公共服务设施,包括小卖部、游客中心、住宿设施、游览观光车、咨询设施、餐饮设施、公共厕所、表演设施、停车场、医疗设施、加油站、会所等旅游及生活必需设施。在设计与布置时应遵循需要性、便利性、生态性的原则,即只在有必要的地方进行设施建设,避免资源浪费,为游客提供最便捷的旅游服务的同时尽量不破坏当地的生态环境。例如,电话亭应选取公共性强和使用密集的地区布置,可以与绿化相结合来使其更为协调;报警亭可与书报亭相结合,周边布置休憩设施;咨询设施建筑风格应与周边环境相协调,同时又富有特色,具有较强的可辨识性;垃圾收集设施的布点应充分考虑主要旅游线路的视线需要,垃圾站的设置分布既要方便清洁车顺利回收垃圾又不能过于醒目,在垃圾站周边应种植植物以遮蔽,垃圾站可与公共厕所等设施结合设计,提高利用效率。

3 建筑与环境设计策略

3.1 建筑设计

民族村寨旅游规划中的建筑设计可分为改造与新建两部分,改造与新建的建筑中又分为很多类别。对于建筑改造来说,具有传统民族特色、传统构件及典型细部、立面装饰细部丰富,能很好地体现建筑原有风貌,且质量保存较好,符合风貌保护要求的,要完全保存或仅略加修缮,并进行日常维护及定时修理;风貌尚好或一般、具有一定的传统特色,但墙体质量较差,部分破损或局部被拆除更改、结构松动等建筑要考虑整体风貌协调要求,保留结构框架,并根据现存构件细部痕迹,尽量进行原样修复,也可根据实际情况,按风貌要求,重新设计;风貌一般,墙体形式、材料、色彩等已被重修改动,不具有传统民族特征,但由于质量较好且处于非重点地段,对整体影响较小的建筑可以近期保留,或进行局部整饬协调,远期可考虑改造或更新;形式、材料、色彩等不具有地方传统特征、完全不符合风貌要求,且位于重点地段,严重影响整体风貌的建筑予以拆除,或按照风貌保护协调要求,更新材料、形式或重新进行设计。

新建的建筑常常是为了满足旅游产业发展而设计建造,为了与民族地区传统建筑文化相吻合,需要将现代化的建筑功能融入民族地区传统民用建筑中区,或者通过设计手法的处理,将现代建筑融入民族村寨的风貌中去。例如多层建筑可以通过与地形的结合,使建筑与山体更加贴合,建筑顶部可以通过覆土或者简单绿化来与周边环境相协调,立面等其他元素的设计也可以从民族文化和地理环境中寻找突破口,使建筑地方化。(见图2)

3.2 整体环境整治

3.2.1 绿化与景观小品

应进一步完善现有的天然绿化系统,加强园林绿地、公共绿地、街坊绿地、庭院绿地等多层次绿化建设,加强沿河、沿路绿化带的建设管理,与块状绿地搭配,做到点、线、面结合,使绿化系统层次丰富多变。民族村寨内不宜搞大规模集中绿地,以保护传统历史风貌和空间尺度为原则,提高现有沿河沿路绿地的环境品质,利用现有空地、公共开放空间或拆除的建筑空地形成小型街坊绿地。提高居民的生态意识,整治庭院空间的环境,提倡对各家庭院进行绿化布置,提高庭院绿化率。注重街区树种和其他植物的搭配,多种植传统树种和花木,营造与街区相宜的绿化环境氛围。在绿环设计中要严格保护基地内的古树名木,10年树龄以上的树木不得砍伐。

景观小品包括石凳、小型雕塑、树坑、地面标识等环境点缀物。民族村寨中沿游线设置的石凳应利用石木材或全木材料结合周边环境设计,形式简洁朴素;传统地段的树坑设计宜用瓦片或卵石竖砌嵌边,更新区域可以采用砖、石块、卵石等多种手法;地面铺装可以融入各种标识,如方向指示、景点解说等,既增加了趣味性,又能减小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3.2.2 水系及桥梁

水系的设计首先要保持水体清澈,避免任何形式的污染,建设完善排水系统和环卫设施,严禁向河道内排放污水和新增排污口,严禁向河内倾倒垃圾、废土。保持河岸线曲折流畅的自然风貌和河岸护坡的自然状态,不宜以水泥、瓷砖等城市化建筑材料筑砌护坡,对河流的乡土风貌造成影响,确实有必要筑砌护坡,应以卵石等自然石材筑砌。不宜在河床筑砌拦水坝进行分水或截流,如出于景观需要对水流适当调节,以卵石适当筑砌,外观应保持自然状态。

桥梁也是村寨环境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设计需要对桥进行加固处理,桥面、护栏改造成以木材为主的自然材质。对桥的护栏进行设计,应增加能体现民族传统特征的装饰;将原有一般桥梁进行改造时,应以民族传统风格建设,造型宜复杂、厚重,与周边民居相和谐。

3.2.3 照明与标识系统

民族村寨内的照明系统包括建筑照明、绿化照明、河道照明与街道照明。居住建筑不宜采用泛光照明,非居住建筑除历史文物建筑外,其他也不宜采用泛光照明,可以采用局部照明、霓虹灯照明突出建筑细部或轮廓。绿化照明应设置在非居住路段上,不宜用光源去改变植物原来的颜色;河道照明应避免采用明度太高的光源,可以用多点暗光源展现河流的蜿蜒曲折;街道照明主要采用灯笼和壁灯,灯具材料和形式应体现传统风貌,光线宜为暖色调,照度不宜过于强烈,壁灯设于建筑围墙或山墙面,同一路段的壁灯宜设置在相同的高度;少数路段可以设置立杆灯。

标识系统是民族村寨旅游形象的展现,包括商铺招牌、各种指示标记、路牌等引导设施。商铺招牌应以保有现存历史氛围、特征空间尺度和街道景观的整体性为前提,对户外招牌的位置、形式、风格、色彩、材质、数量、体量、方位等属性进行控制;指示标记与路牌设计可以更多地使用民族元素,或者融入建筑、铺地中去,不宜采用太多现代材料。

4 结语

民族村寨旅游的蓬勃发展的确给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带来了很多困难,但是合理的村寨旅游规划设计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这种困难。规划应立足于民族文化保护,将民族文化与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设施布置有效结合,使旅游业繁荣的同时,民族文化能够更深入地贯彻到村民的生活与游客的行为中去。建筑与环境的设计也应体现出悠久的民族文化,建筑设计不仅仅要满足功能需求,还要体现出民族元素,与村寨自然环境相协调,整体环境的设计应在满足旅游发展的情况下,融入民族特色,从细节中提升民族村寨旅游的文化性。

参考文献

[1]张永吉.旅游开发与镇山布依族社区传统文化反思参与式行动研究报告[Z].

[2]文军,唐代剑.乡村旅游开发研究[J].农村经济,2003(10):30-34.

[3]威廉·瑟厄波德(主编),张广瑞(译).全球旅游新论[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

民族文化旅游网络规划 篇8

1 吐鲁番城市及城郊景观结构分析

景观生态学的理论认为, 景观是一个空间异质性的区域, 景观由拼块 (Patch) 、廊道 (Corridor) 和模地 (Matrix) 三种类型组成[1]。拼块是外观上与周围环境明显不同的面状区域, 可以是自然景观为主, 也可以是人文景观为主或两种综合景观的功能区域。廊道指不同于两侧模地的狭长地带, 也可以说为线形拼块, 常与相似的拼块相连。是物流、能量流的通道。在自然形态景观中, 主要表现为山谷、河流及狭长地带, 在人工形态景观中则主要表现为林带、交通干线及人工水系、草地等。模地是景观中的背景地域, 对景观的整体构成至关重要。如果说吐鲁番城市景观特征与新疆其他城市区别不大的话, 那么城郊的景观要素则表现出较大的差异。

2 吐鲁番城郊旅游形态示范区景观设计模式

景观成分在时空中的分布是维持景观形态的重要内容, 景观之美在于部分与整体的和谐统一。各种景观要素的差异又统一于大自然之中, 这一大自然自身的巧妙秩序、自相似性又使分形与整形、有序与无序、异质与和谐有机统一[2]。

2.1“外廊内条”的组团布置方式

以种植葡萄长廊并按“外廊内条”的组团布置方式形成与“周围环境”不同的面状 (块) , 将这些标准组团按并联方式 (拼块) 形成大块绿地景观, 这种标准的组团组合方式不仅有利于灌溉节水, 方便生产, 而且产生视觉上“荒漠绿洲”的形态景观特征。

2.2 以“一带”、“两环”的林带形成廊道型景观特性

“一带”即利用示范区主干道将生产区与生活管理区划分为两个部分, 植以高大乔木, 既是交通物流通道又是区域通风道, 对改善区域气候环境有明显功效。“两环”即葡萄种植区外围的乔灌相间的防护林及生活区外围的景林、经济林网。这“两环”形成绿色防护景观带, 对改善种植区的植物生长环境及生活区的生活环境起着重要作用。

2.3 构建以“西域”为文化背景的现代村落体系

2.3.1“外闭内敞”的庭院式居住形态特征

印度建筑师查尔斯·柯里亚指出:“因为气候在根本上影响看我们的建筑物和城市, 首先是直接影响建筑物外表的阳光照射角度, 遮阳设施, 能量节约方式等问题。其次是间接影响:通过文化影响, 由于气候对任何社会的礼节, 礼仪及生活方式起作决定性作用。在干热气候区, 我们把热空气堵住并使之湿润, 在这个过程中降低它的温度”。“外闭”即对外部气候环境的考虑, 体现了设计中的气候意识。“内敞”则体现了人们的生活理念与生活方式, 这种标准单元即成为一个“模”, 以独立的方式通过点式组合形成整体村落。

2.3.2 厚重体系形态特征

沙漠干旱地区气候的主要自然因素包括:强烈的太阳幅射、风、温湿度, 其中太阳幅射是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也是导致日温差较大的原因。所以居住建筑设计面临的首要问题是减少太阳辐射的影响, 对待强烈炫目的太阳光, 建筑语法就是恰当地结合传统和地方要素。厚重体系表现为利用当地材料, 及复合式箱型墙体的构成方式, 是节能降耗生态观的体现, 也符合“西域”建筑文化与形态特征要求。

2.3.3“外包式”绿色屏障形态特征

从生态建筑学的角度看, 作为人“第三层皮”的建筑自产生之初就是为了庇护各种气候条件下人们的生活环境, 但这种关系却往往受到人们思想观念和滥用技术的影响而被忽视, “顺天应人”的良性循环受到破坏。所以形态的构成必须符合整体与城区环境, “外包式”绿色屏障即在居住建筑外围布置葡萄廊架, 形成建筑外部的灰空间体系。这种构成方式对改善居住环境有明显作用, 对荒漠生态地区更是难能可贵。

2.3.4 构建“错台式”居住建筑形态特征

埃及建筑师哈桑·法赛认为:“只有根植于当地地理, 文化环境中的本土建筑, 才是一个社会建筑的真实表达。”运用人文主义思想探求民族特有的经验和技术, 并科学的利用的气候学原理, 采用“错台式”式的居住布置方式是居住建筑的本质所在。“错台式”的建筑形态不仅可以丰富建筑景观, 而且可提供各种太阳能设施的布置或功能平台。这对于光热资源极其丰富的吐鲁番地区而言有着重要意义。

2.3.5 地上、地下复合空间形态特征

现今, 人们对居住建筑环境的关注可归结为三方面:一是适宜的室内温度和温度 (满足人体热舒适及健康要求) ;二是尽可能地获得自然彩光 (减少人工照明的能耗) ;三是最大限度地获得自然通风。三者之间互为影响, 必须通过高效的人工技术达到积极要素之间的平衡。地上、地下复合空间组合方式也是人们对“极端”酷热气候的反应, 使人们根据不同季节进行垂直式生活转移, 达到“自然舒适度”和节能的目的。这种空间构成形态也是吐鲁番地区传统居住方式的体现。

3 结论

从创建吐鲁番旅游名城的目标出发, 运用形态景观设计方法对城市———城郊———远郊进行功能分析与景区规划设计是协调城乡关系和实现地域经济高速增长的重要步骤。吐鲁番旅游、生态示范区的规划建设, 为城市与城郊社区规划, 特别是符合该地区生态环境的景观规划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和设计模式。这必将对该地区城乡经济一体化进程和“城市化”建设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何方.应用生态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3.

民族文化旅游网络规划 篇9

一、规划区用地现状

古敢乡全乡国土面积8257公顷, 本次规划主要涉及用地4614.78公顷, 占古敢乡总面积的56%。现状以耕地、林地、灌木草地为主, 无风景游赏用地和旅游设施用地。林地与灌木草地面积较大, 占58.3%, 其中林地占27.21%, 灌木草地31.09%, 主要分布在25度以上坡地;耕地面积占33.08%, 主要种植水稻、玉米、瓜果等作物, 主要分布在25度以下的坡地和坝区;园地面积占1.80%, 主要为小块分布的桔园、桃园、李园;居民与交通用地较少, 合计占3.09%。旅游区地处喀斯特地区, 地表缺水, 水域面积仅占涉及用地的1.28%;滞留用地主要为喀斯特石漠化斑块, 占2.45%。

二、景观系统规划

以旅游区内原有的景观格局, 道路交通和村落布局为基础, 本着全面反映旅游区景观格局和方便游客赏景的原则, 应用景观生态学, “斑块—廊道—基底”基本模型, 建设古敢旅游区景观轴线及景观斑块。

1. 景观主轴线

在旅游区东部, 北西向纵列并行的四条山脉及点缀其间的孤峰残丘展示了其独特的地质构造和地貌景观。在旅游区西部, 蜿蜒的河流小溪将河谷丘陵切割成一串串造型优美的山景。为连接主要旅游景区点至旅游区主要出入通道的公路沿线, 即上必冲—古敢—石山脚—热水塘—大寨公路沿线这一“Z”字形景观轴线。以大尺度的田园风光、喀斯特地貌景观、水体景观为基底, 按风景道理念进行规划设计, 注重道路流畅性和景观美化, 选择具有景观、文化、生态价值的地段布局观景、游憩设施, 体现“天人合一”和“生态保护”理念, 成为优美的旅游景观大道。

2. 景观副轴线

(1) 在补掌旅游区内打造以水族文化修生旅游的景观副轴线, 该区主要以五级和三级旅游资源为主, 交通便利, 该区不管是自然生态环境还是人文环境条件是古敢水族文化旅游区中条件最为优越, 资源级别最高, 最集中且最多的区域, 也是需重点进行旅游开发的区域, 范围包括石山脚—补掌—堵章—箐脚—扯鲊—石榔头—德乌。该区以补掌水寨、堵章水寨、箐脚水寨、下扯鲊水寨、扯鲊水寨、石山脚双泉、箐脚神泉、睢谷沁芳、绿谷幽塘、箐脚梯田、睢神山、扯鲊溶洞等旅游资源为依托, 按泉鸣—水汇—气聚—情动—慧生—璞归—神佑—云涌—道悟的意境流进行打造。

(2) 古敢—沙营—阿坝。以移步换景的田园风光、喀斯特地貌为景观特色。

三、绿地系统规划

通过对古敢水族文化旅游区农田和山体植被的保育和结构调整, 结合风景道绿化带并串联点式绿化, 形成“点、线、面”相结合的有机绿地系统, 在以“绿”为底色的基础上强调色彩的多样化和季相变化, 形成丰富的绿化景观, 配合旅游产品和配套设施的建设, 改善旅游区的生态及人居环境、提高旅游区品位。

1. 点状绿化

在睢府、睢谷、睢园三大旅游区内部, 要结合景观节点建设, 开展点状绿化。点状绿化可选择在道路的交汇处, 景区的入口处, 景观轴线的节点, 广场等地方进行布置, 绿化树种、草种选择尽可能选用本地植物, 并能烘托旅游氛围。

2. 线状绿化

主要是主干道、次干道及步行游道沿线, 河道沿线。结合实际地形条件选用喀斯特观赏植物进行绿化。可选择草、矮灌木、花卉进行布置, 绿化中尽量保持自然状态, 少有人工痕迹。

3. 面状绿化

面状绿化主要是山体植被恢复。尽量选用喀斯特常绿树种进行绿化, 树种要合理搭配, 切忌采用单一树种。绿化中尽量保持自然状态, 少有人工痕迹。

四、结语

目前, 古敢乡属于云南省的重点扶贫乡, 以单一的种养植业为主, 旅游业尚未起步, 该区以喀斯特地貌为主, 该乡正经受经济和生态环境两方面严峻的考验。通过对古敢水族文化旅游区景观与绿地系统规划, 在景观系统上应用景观生态学“斑块—廊道—基底”基本模型, 以古敢乡为基底, 以各个片区为景观斑块, 重点围绕“Z字形”的景观大道、补掌小河、箐脚小河、黄泥河和水谷五寨等主要景观廊道布置丰富景观系统;在绿地系统上形成“点、线、面”相结合的有机绿地系统, 在以“绿”为底色的基础上强调色彩的多样化和季相变化, 从资源点到景观带, 继而延伸到整个片区, 丰富绿化景观效果。

摘要:在对古敢乡用地现状进行分析和调研的基础上, 对古敢水族文化旅游区的景观和绿地系统进行规划设计, 提出了“为连接主要旅游景区点至旅游区主要出入通道的公路沿线, 即上必冲——古敢—石山脚—热水塘—大寨这一“Z”字形景观轴线;在绿地系统上形成“点、线、面”相结合的有机绿地系统”的方案。通过本次规划使古敢乡呈现出新的可持续发展的人居环境, 从而带动当地旅游和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民族文化旅游网络规划 篇10

精品文化旅游的集聚地

建设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是湖北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包括建设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和湖北长江经济带新一轮开放开发在内的“两圈一带”重大战略之一。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包括位于湖北西部的襄樊、荆州、宜昌、十堰、荆门、随州、恩施、神农架等8个市、州(区)。这里以“巴山、楚水、巴楚风”为代表的文化旅游资源数量多、种类全,国内罕见,世界少有。圈域内拥有长江三峡、武当山、神农架三处世界级生态和文化旅游景区和三峡大坝、丹江口水库等现代工程建设奇观,拥有世界文化遗产2个,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35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7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4个,国家级森林公园16个,国家级地质公园3个,4A以上景区22处 (全省37处) 。鄂西圈旅游资源主要以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和历史文化遗产为主,已建立国家和省级自然保护区17个、国家和省级风景名胜区22个,国家级及省级森林公园40个、国家和省级历史文化名城7座。

鄂西圈专项规划以“一江两山”为龙头,以长江三峡观光度假旅游区、武当山文化遗产旅游区、神农架原始生态旅游区、清江土(家)苗民俗生态旅游区、楚文化及三国文化旅游区、大洪山历史文化旅游区等六大精品旅游区为支撑,以宜昌、襄樊、十堰、恩施-利川四大旅游集散中心为核心,把鄂西打造成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

规划以可持续发展为理念,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以统筹人与自然和谐为准则,通过营造优良的人居环境和生态文化,促进旅游业转变发展方式,建设生态旅游服务接待示范区;并通过示范、规范、引导等方式辐射影响与带动整个鄂西圈生态旅游服务接待质量与水平的上档与升级。

规划以各城市生态环境建设为支撑,以环境友好的旅游住宿餐饮等接待设施建设为引导,以旅游组织、旅游住宿餐饮、旅游购物与娱乐、旅游交通等环境友好的旅游服务为保障,营造生态环境良性循环、生态旅游持续发展的旅游名城。

生态和谐的宜居家园

鄂西被誉为“中华之肺、华中水塔”,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功能区,是华中华南地区的绿色生态屏障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涵养地。

为全面落实湖北省委、省政府的重大战略决策,充分发挥鄂西生态文化资源优势,把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放在优先战略地位,促进发展方式转变,建设生态文明、社会和谐的新鄂西,规划以建设“生态文明示范区”和“生态旅游目的地”为目标,以“生态文化旅游”为切入点,着力增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生态功能,营造卫生、安全、可循环、多样性的生态体系。

规划提出,城乡生态保护与建设重点是建设生态家园,包括生态城市建设、生态镇(乡)建设和生态村庄建设。

鄂西圈生态保护与建设项目共分为生态林业建设项目、生态农业建设项目、生态家园建设项目、污染控制工程项目、国土整治工程项目、生态水利工程项目等六大类;项目总数1719个,规划总投资1896亿元,其中近期项目规划总投资1234亿元,远期项目规划总投资约662亿元。

规划的实施将产生巨大的社会经济及生态环境效益。通过生态林业建设,将使得圈域森林覆盖率提升10个百分点,达到48%,水土流失面积下降12个百分点;通过发展生态工业、生态农业,使粗放式经济增长得到有效控制,节能减排工作取得明显进展;通过发展生态旅游,将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促进资源的非消耗性利用、促进欠发达地区脱贫致富,并引领绿色消费、培养绿色生活方式。

预计到2012年,圈内城市生态环境得到全面治理,城市人均公共绿地超过10平方米,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70%,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70%,设市城市城镇化水平达到47%以上。到2020年,城市生态环境得到全面改善,生态环境良性循环,圈内所有县市达到生态市(县)要求,其中中心城市及神农架林区规划建成区达到“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标准,其他城市(含县城)规划建成区达到“省级园林城市”标准。城市人均公共绿地超过12平方米,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90%,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设市城市城镇化水平达到55%以上。

交通便利的现代新经济区

过去的鄂西崇山峻岭,交通极不便利。“鄂西旅游”目前还是一个没有得到充分开发的旅游目的地概念,交通条件的制约是主因之一。“让旅行的乐趣从道路开始”,依据鄂西圈交通专项规划对交通体系的总体架构及鄂西圈旅游专项规划的总体布局,生态专项规划结合“国家风景道体系建设示范基地”示范项目建设,对主要道路交通干线及主要通航河道、旅游航道两旁视域范围内,拥有审美风景的、自然生态的、文化历史的以及增加旅游价值的环境要素,进行生态环境整治,实现交通价值、景观价值、游憩价值、文化价值、自然价值的多重融合。

随着交通环境的改善,骨干交通网的建成,鄂西旅游必将迎来以交通驱动带来的巨大市场发展机遇,将带动圈域构建企业—区域—社会层面循环经济发展格局。荆门高新技术开发区技术园区、宜昌开发区三峡磷化工产业区、随州环潭工业园、荆州印染循环经济工业园、恩施州农副产品深加工工业园及十堰汽车工业生态园等六个工业园将建成。商品粮、棉、油、生猪、禽蛋、鱼虾、蔬菜、烤烟、柑桔、茶叶、药材、食用菌、商品牛羊等大宗农副产品以及生态旅游产品将极大丰富。预计到2012年,鄂西圈内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20000元;到2020年,超过25000元。

上一篇:非化工类专业下一篇:生态修复农业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