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城融合下民族旅游区规划SWTO分析

2022-09-10

一、民族地区旅游产业与产城融合

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 人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 休闲时间的增多, 国家调整假日制度政策之后, 城市居民的旅游方式逐步倾向于以体验与大山大水与风土人情为度假的首选。[1]九寨沟是以秀丽的自然资源与民族风情为主, 旅游业作为该城市的主要收入, 2016年, 据九寨沟县人民政府发布的年报统计, 当年九寨沟风景区共接待国内外观光游客人数达500万人次以上, 单日最大游客数量达到6万人以上, 伴随成兰铁路与绵九高速的贯通, 旅游业是九寨沟乃至四川阿坝民族片区主要支撑产业。产城融合主要是指产业与城市融合发展, 即以城市作为基础, 承载产业空间和发展产业经济, 以产业为保障, 驱动城市更新和完善服务配套, 从而实现产业、城市与人三者间活力、持续向上的发展模式。产城融合强调产业发展与城市发展互相依托、相互促进, 以产业的集聚发展实现人口的集聚, 为城市化提供基础支持, 又以城市的服务功能为产业发展、人口集中创造条件。产城融合不仅有助于大中城市的发展, 而且有利于小城市的建设完善[2]。以产城融合的指导思想指导民族旅游区规划与设计, 一方面要注重保护旅游资源, 另一方面, 要做到产业和城市达到融合, 产业之间相互融合, 促进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

二、九寨沟旅游区规划与设计STWO分析

(一) 区域背景

神仙池风景区, 位于九寨沟县大录乡, 东经100〃30'-104〃27', 北纬30〃35'-34〃19'之间, 距九寨沟口49公里, 距若尔盖大草原150公里, 地处九寨沟和若尔盖花湖两大景区之间, 海拔高度2000多米。从布局来看, 该片区旅游资源丰富的同时空间布局是该景区的一大瓶颈, 旅游产业远离九寨沟城区同时与九寨沟景区也存在一定的距离, 如何做到该片区的旅游产业与城市的发展融合一体是探索的核心。

(二) 景区概述

景区保存大面积梯田式且发育完好、五彩纷呈的钙化池, 阳光之下, 五光十色, 既有黄龙的神奇, 更有九寨沟的秀美, 金银滩、莲台彩池、青龙海、神蛙海等景点, 与植被覆盖保护完好的高山原始森林和以大熊猫为代表的珍稀动植物, 都是神仙池风景区独具特色的靓丽风景线。

现根据九寨沟县委县政府12月17日的会议指导, 以及56号文“8.8九寨沟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和12月23号的会议精神与工作安排, 将神仙池旅游景区打造成为生态文明建设新样板。将休闲康养、文化体验等融合发展, 突出自然生态和民族文化元素。让游客充分享受自然, 以观景为主。

(三) 景区SWTO分析

优势 (STRENGTHS) :该景区优势主要是自然资源优势与人文优势, 自然资源优势景区拥有丰富的负氧离子, 是一个天然的氧吧, 本景区同时拥有九寨沟景区和黄龙景区的景观特色, 鬼斧神工般的将二者合二为一。人文优势主要为该地区的传统文化, 大录乡在发展旅游之前, 由于交通不便, 与外地联系不多, 受外来文化的影响较小, 大录藏寨文化保护较为完整的村落, 在这个高海拔民族村落, 藏族的建筑文化、歌舞文化、民俗文化在这里都保存得很好, 适合发展村寨旅游。

劣势 (WEAKNESSES) 首先在景区规模上与九寨沟景区相比存在劣势, 所以不能模仿九寨沟的旅游景观路线, 旅游产业距离九寨沟城区具有一定距离同时与九寨沟景区不集群, 需要差异性发展, 与九寨沟景区相辅相成。其次配套设施与基础建设不足, 片区无法满足旅游者的需求, 旅游路线缺少住宿, 餐饮等基本的服务设施, 原有的牧民变成了旅游服务的提供者, 缺少专业的服务与管理知识。再次品牌宣传力度不足, 面对日益竞争激烈的旅游市场环境, 需要扩大宣传力度。

威胁 (THREATS) 存在环境破坏、环境污染的威胁, 在开发的同时, 需要保护环境资源, 做到健康生态的可持续性发展, 产业的冲突需要扩大知名度, 与城市的发展融为一体。

机会 (OPPORTUNITIES) 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 旅游业越发的呈现出活跃的发展态势, 在此机会中, 国家政策给予大力支持, 建设一个世界级的高端化高品质的生态旅游目的地迫在眉睫。

三、策略

(一) 产城融合, 九寨沟城市发展融为一体。

产城融合视角下进行的旅游业发展与城市建设, 2016年,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阿坝州) 被列入全国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区, 九寨沟县—松潘县旅游经济度为6163.89, 排名全州第三名, 神仙池风景区是九寨沟旅游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产业与城市的发展与定位紧密融合, 加强与城区和九寨沟风景区的紧密联系, 为旅游产业注入新的活力。

(二) 突出国家森林公园自然风光与民族特色。

神仙池风景区在旅游开发之前藏族文化具有浓厚的特色, 极具稀缺性, 在开发旅游的过程中应该要保持当地藏族原汁原味的风俗文化与保护原有植被和生态系统以生态、自然为导向, 挖掘景观的深层次和多样化, 保护并发展原有的植被和生态系统, 打造具有特色的游牧民族与原生态国家地质公园文化。

(三)

丰富旅游基础设施, 完善周边交通体系, 增强可达性, 增加完善的服务设施规模和水平4A级的神仙池景区同时向高端接待功能和大众服务功能两个方向延伸。完善的基础设施和打造满足接待要求的接待场所。对通往核心景区的主要公路以及核心景区里面的木栈道以及景观平台进行优化, 形成主次分明, 网络延伸的景区游线体系, 通过多样化的旅游景点设置, 延长旅游动线, 增加便利性和可达性。

在商业服务设施、标识系统、无障碍设施及停车场地与交通设施方面, 参照4A级景区的建设标准, 进行相应设计。

(四) 加大宣传力度, 打造旅游品牌。

景区存在信息弱, 宣传力度不足, 需要突出旅游投资与管理企业的作用。企业在旅游产品的开发过程中能够结合当地的自然风光与人文特色, 从而打造独特的旅游品牌。

(五) 加大人才培养, 提高管理水平。

神仙池风景区的发展不仅要面向社会吸收旅游人才, 同时还要自己加大培养人才的力度, 吸引具有管理经验的人才共同参与到旅游建设与发展规划中。

四、总结

产城融合视角下的旅游业发展与城市建设。要注重林地保护与城镇建设相协调, 是指实现林地总量动态平衡, 此外, 随着近年来以第一产业为基础开展的休闲旅游的不断升温, 林地保护也被赋予了更多的意义, 对林地的保护不仅仅在于维持农业稳定、生态平衡等, 还在于对其保护有利于城市旅游业的开发与建设, 为第一产业发展注入更多活力。

摘要:民族地区是城镇化发展的方向与重要路径, 产城融合是该片区形成特色城镇化的发展模式的重要途径之一。基于SWTO分析法对民族地区发展旅游设计的优势、劣势、机遇与挑战进行分析, 有利于可持续开发旅游资源, 以旅游业促进产城融合, 即实现“以产促城, 以城兴产, 产城融合”。本文以九寨沟神仙池国家森林公园灾后重建为例, 运用SWTO分析法进行分析以提出策略, 有利于旅游产业与城市达到产城融合的目的。

关键词:民族地区,产城融合,SWTO分析

参考文献

[1] 张丹丹, 吴刚.海南少数民族村寨发展乡村旅游经济的SWTO分析——以海南省什寒村为例[J].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 2017, 01:21-22.

[2] 花永剑.浙江推动新型小城镇产城融合发展[J].宏观经济管理, 2015, 06:74-75.

上一篇:信息技术环境下培养幼儿篮球活动的实践与思考下一篇:非集中区联排别墅室外环境设计要点简析——尚品张平别墅项目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