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位淘汰生存法则

2024-05-04

末位淘汰生存法则(精选三篇)

末位淘汰生存法则 篇1

狼性生存法则一:主动出击

狼的主动似乎是与生俱来的, 它们从来都不会守株待兔, 也从来不会被动地等着被发现, 主动出击是它们的第一生存哲学。竞争激烈的职场中, 被动的人会被淘汰, 应该做的, 而且要做的, 就是主动出击, 而不是坐以待毙。主动是一件美妙的事情, 可以用主动去换取机会, 换取领导的注意, 换取时间……只要你愿意, 可以从任何一件小事做起, 而主动的付出也将会换来丰厚的回报。

在狼的世界中, 主动是一种与生俱来的本性。物竞天择, 适者生存, 要想在残酷的优胜劣汰的动物界里得以生存, 必须要主动出击。狼深知这一点, 所以它们从不守株待兔, 而是认真、主动地观察和寻找目标和猎物, 主动攻击一切可以攻击和捕获的对象。也唯有如此, 狼才从遥远的过去一直走到了今天。

这是一个竞争已经趋于白热化的时代, 被动只会成为挨打的对象。相反, 主动出击却可以在社会上占有一席之地。需要清楚地知道一点, 事业、你人生不是上天安排的, 而是靠自己主动去争取的。远处的风景不会自己走过来, 需要迈开自己的双脚, 主动地走近它。

从前, 有一位大师声称他修炼成了移山大法。于是人们争先恐后地想见识见识。大师痛快地答应了:“好, 我就让你们见识见识我的修炼成果, 后天中午12点在广场上为大家表演。你们准时过来吧。”人们将大师要表演移山大法的事情奔走相告, 这样, 到了第三天中午, 广场上聚集了很多很多的人。终于到了12点, 大师依约出现。只见他指着前方的一座山对人群说:“大家看那座山, 现在我就把它移过来。”于是他开始运气做法, 突然指着大山喊道:“山过来!山过来!山过来!”人们屏住呼吸盯着那座山, 大师喊了10分钟, 问人群:“山过来了吗?”有些人说山没过来啊, 有些人揉揉眼睛说, 好像真过来了一点点。大师说:“今天的表演先到这里, 明天继续!”

到了第二天, 大师又在广场上大声地喊着:“山过来!山过来!”喊了10分钟, 问人群:“山过来了吗?”人群中议论纷纷, 有人开始抱怨大师是个骗子, 忿忿地回去了。大师对剩下的人说:“如果你们有诚心的话, 明天可以再来, 我继续为你们表演。”

接下来的几天里, 大师重复着第一天的表演, 每天都大喊着, 让山过来, 但山却依然在远方。终于, 这天中午大师对剩下的人说:“那些人都没有耐性, 今天我给你们展示真正的移山大法。”于是他又对着山大喊:“山过来!山过来!”一边喊一边慢慢地带着那些人往山那边走去。喊了20分钟他突然停下来, 问道:“山过来了吗?”人们停止脚步, 抬头一看, 那山可不就在自己的眼前了么?大师缓缓说道:“这山真的过来了吗?是我把山移过来的吗?”人们看看山, 面面相觑, 不置可否。大师又说道:“我修炼这移山大法有10年了, 终于悟出了一个道理——这世上本没有什么移山大法, 要想把山移过来, 只有改变自己的被动等待, 主动出击, 自己走到山的面前。这就是这段时间里, 我一直试图要教给大家的东西。你们回去好好体会一下吧。”

这世上哪有什么移山大法。要想把山移过来, 唯有靠自己的主动出击。每一个志在职场取得成功的员工, 都要时刻保持着主动出击的积极心态。曾经, 有一名年轻女孩受雇于一家公司当内勤, 帮助经理拆阅、分类信件, 其薪水与相关工作的人相同。但是, 女孩做的事情却与其他人有所不同。

她会在每天晚会后回到办公室继续工作, 不计报酬地干一些并非自己分内的工作——譬如替经理给读者回信。她认真研究经理的语言风格, 以至于这些回信和自己经理写得一样好, 有时甚至更好。她一直坚持这样做, 并不在意经理是否注意到自己的努力。后来, 那位经理的助理因故辞职时, 经理自然而然地想到了提升这个女孩, 而薪水整整是她原来的5倍!

现代的职场不适合安静地等待, 只有积极主动的员工才能备受青睐。前谷歌全球副总裁、大中华区总裁李开复曾说, 想想今天世界上最成功的那些人, 有几个是唯唯诺诺、等人吩咐的人?要想在现代职场中获得成功, 就必须努力培养自己的主动意识, 在工作中要勇于承担责任, 主动为自己设定工作目标, 并不断改进方式和方法。

如果主动地行动起来, 不但锻炼了自己, 同时也为自己争取这样的职位积蓄了力量。如果有一天发现, 任何事情都要别人告诉你才知道的话, 那么已经被甩在了后面。

无论是这个社会也好, 你所在的单位也好, 仅仅是在为提供道具。舞台需要自己搭建, 演出需要自己排练, 能演出什么精彩的节目、有什么样的收视率, 其决定权在自己手里。主动出击会掌握更多的资源, 从而在舞台上呈现一出精彩的大戏。

关于主动这件事, 自然界中的狼为人们进行了很生动的演绎。狼之所以能在自然界中傲然驰骋, 与它们一直坚持着主动出击是密不可分的。职场中人, 如果并不想一直只是庸庸碌碌、毫无建树, 那么就请听听狼的叫声, 感受狼的骨子里那股主动出击的劲儿。你会从中得到一种激励, 激励你自己一定要在工作中积极主动, 以实际行动和良好的业绩来督促自己, 以此来获得老板的赏识和众人的认同。

狼知道, 要想获得食物, 必须要经过艰苦的狩猎, 因为猎物不会自己主动跑到身边来。例如, 几只狼在搜寻目标时, 遇到一群麝牛。面对这样的猎物, 狼会先将牛群赶向山坡一侧的高地, 形成包围圏后, 再把牛群一冲而散, 破坏掉它们的凝聚力。众牛四处奔逃, 很多弱小的个体就会倒在锋利的狼牙之下。对于机会, 狼从来都是主动寻找, 大胆创造。

有一个名叫维莉的女孩, 她的父亲是有名的外科医生, 母亲是一所大学的教授。她的家庭对她有很大的帮助和支持, 她完全有机会实现自己的理想。从念中学的时候起, 维莉就一直梦想着当电视节目的主持人。她觉得自己具有这方面的才干, 因为每当她和别人相处时, 即使是生人也都愿意亲近她并和她长谈, 她知道怎样从人家嘴里“掏出心里话”。她的朋友们说她是他们的“亲密的随身精神医生”。维莉常常在父母或是朋友面前说:“只要有人愿意给我一个机会, 让我在电视上一展身手, 我一定可以成功!”

然而, 维莉为了这个理想做出了什么努力呢?其实什么也没有!她只是在等待, 等待一个机会从天而降, 正好砸在她的头上, 然后, 她一举成名, 成为著名的电视节目主持人。维莉就这么一直等啊, 等啊, 但是天空依然静默, 并没有掉下一个机会。

试想, 有谁会请一个毫无经验的人去担任电视节目主持人呢?节目的主管也并没有那么多时间和兴趣跑到外面去搜寻天才, 要知道, 光是应付去找他们的人已经忙不过来了。

而另一个名叫曼迪的美国女孩, 却实现了维莉一直想实现的理想, 成了著名的电视节目主持人。曼迪的成功之道正是因为她懂得“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一切成功都要靠自己的努力去争取。她既没有像维莉那样, 可以不用担心生活费的问题, 也不像维莉那样, 空等机会的出现。她白天去做工, 晚上在大学的舞台艺术系上夜校。毕业之后, 她开始谋职, 跑遍了洛杉矶每一个广播电台和电视台。但是, 每个地方的经理对她的答复都差不多:“不是已经有几年经验的人, 我们不会雇用的。”每一次听到这样的话, 曼迪还是会感到一阵子的失落。但是, 曼迪没有放弃, 她坚持走出去寻找机会。她一连几个月仔细阅读广播电视方面的杂志, 最后终于看到一则招聘广告:有一家很小的电视台要招聘一名预报天气的女孩子。

曼迪并不介意电视台有多小, 她只是希望找到一份和电视有关的职业, 干什么都行!于是, 她抓住这个机会, 前往面试。结果, 她通过了考核, 成为一位天气预报播报员。曼迪在那家很小的电视台一做就是两年, 后来又去了一家较大的电视台。又过了5年, 她终于得到提升, 成为她梦想已久的节目主持人。

为什么维莉失败了, 而曼迪却如愿以偿呢?因为维莉一直都停留在幻想上, 坐等机会;而曼迪则是采取了行动, 主动去寻找机会, 创造机会。机会有时是会经过你的身旁, 但更多的时候, 它却披着隐身衣, 等着你去寻找、发现, 甚至是创造。不要凡事都守株待兔, 更不要寄希望于“机会”。机会是相对于充分准备而又善于创造机会的人而言的。职场上的道理又何尝不是这样呢?

小王在一家公司做白领, 觉得自己具有满腔抱负却没有得到上级的赏识, 经常想:如果有一天能见到老总, 有机会展示一下自己的才干就好了!小王的同事小李也有同样的想法, 他更进一步, 去打听老总上下班的时间, 算好他大概会在何时进电梯, 他也在这个时候去坐电梯, 希望能遇到老总, 有机会可以打个招呼, 好让老总对自己有个印象。他们的同事小陈更进一步。他详细了解了老总的奋斗历程, 弄清了老总毕业的学校、人际风格、关心的问题, 精心设计了几句简单却有分量的开场白。在算好的时间去乘坐电梯, 跟老总打过几次招呼后, 终于寻找到机会和老总长谈了一次。很快, 小陈就被提升到了一个更好的职位。

愚者错失机会, 智者善于抓住机会, 成功者创造机会。机会只给准备好的人, 这“准备”二字, 并非说说而已。犹太人相信这样的原则:“凡是自己所能做的事情, 都要自己动手去做, 绝不可以求神帮忙。”也许能力并不足以让你胜任这世间所有的事情, 但总有可以做到的事情。主动去做好那些你能做到的事情, 同时细心观察, 去寻找那些隐藏的机会, 甚至去创造出珍贵的机会。如此, 才能在职场中, 像草原上的狼在广袤的天地间一样, 活得骄傲。

狼天生就有一种精神, 那就是积极进取、永不满足的精神。即使狼已经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 却始终处于不满足的状态。正是这种不满足, 让狼永远都保持着一种积极的态势。我们将这种精神称为“狼贪精神”。

积极是生存的一块基石。职场中人要想得到好的发展, 积极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人也应该具备适度的“狼贪精神”, 如此, 才能使自己的职场之路走得更远。

在职场中, 人们常常要面对的一件事情就是开会, 几乎每年每月甚至每日都在开着各种各样不同形式的会议。总结会、部署会、报告会、座谈会、表彰会、批评会……纷繁复杂, 应有尽有。有的人喜欢开会, 有的人厌烦开会, 有的人把开会当成工作, 有的人把开会当成累赘。但喜欢也罢, 厌烦也罢, 开会是职场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不能逃避它, 只能选择接受。

在开会的时候, 也许你会发现这么一个现象, 或者你本人也是其中的一分子, 那就是“后排现象”。人们总会自觉不自觉地往后坐, 于是, 后排人潮如涌, 前排稀稀拉拉, 少人问津, 空出一大片。人们对坐后排情有独钟, 究其原因, 不外乎存在下面几种心态:有人认为, 坐得靠前, 就是想引起别人、尤其是领导的注意。有些人甚至觉得, 开会时坐前排, 用意在于巴结、奉承领导。为了不让同事误解, 许多人开会时也会选择离领导远一些。还有些人担心, 既然前排的位置相对比较重要, 那么坐得靠前, 就说明把自己摆在一个重要的位置上, 这样难免招来同事的不满, 最终导致自己被这个群体排斥。中国向来奉行“中庸之道”, 无论做什么事情, 最好都是锋芒不露, 随大流, 这样虽然不能出彩, 却可以保证不出事。这样一来, 开会坐在后排, 淹没于人群中, 自然就成为很多人的选择。

很多人都不想坐前排, 但却有这么一个了不起的人物, 这一辈子的信念就是“永远都要坐前排”。在20世纪30年代, 英国一个不出名的小镇里, 有一个叫玛格丽特的姑娘。玛格丽特从小就受到严格的家庭教育。她的父亲从她懂事起, 就不断地告诉她:“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力争一流, 永远做在别人前头, 而不能落后于人。即使是坐公共汽车, 你也要永远坐在前排。”

这样的要求对于年幼的孩子来说, 并不是轻易就能做到的。但后来的实践却证明了那位父亲是正确的。这种自小就受到的“残酷”教育, 培养了玛格丽特积极向上的决心和信心。在以后的学习、生活或工作中, 她时时牢记父亲的教导, 总是抱着一往无前的精神和必胜的信念, 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克服一切困难, 做好每一件事情, 事事必争一流, “永远坐在前排”。

上大学的时候, 玛格丽特所在的学校要求学5年的拉丁文课程。她凭着自己顽强的毅力和拼搏精神, 硬是在一年内全部学完了。而且, 让人不敢相信的是, 她的考试成绩竟然名列前茅。玛格丽特不光在学业上出类拔萃, 她的体育、音乐、演讲也是学生中的佼佼者。

当年她所在学校的校长评价她说:“她无疑是我们建校以来最优秀的学生, 她总是雄心勃勃, 每件事情都做得很出色。”就是这样的一个人物, 成了英国乃至整个欧洲政坛上一抹极其瑰丽的亮色。她连续4年当选保守党领袖, 并于1979年成为英国第一位女首相, 雄踞政坛长达11年之久, 被世界政坛誉为“铁娘子”。

“永远都要坐前排”正是一种积极的表现, 它能激发你一往无前的勇气和争做一流的精神。在这个世界上, 想坐前排的人不少, 真正能够坐在“前排”的却总是不多。许多人之所以不能坐到“前排”, 是因为他们自己选择了放弃。如此轻易地舍弃“坐到前排”的权利, 岂不让人惋惜?一位哲人说过:无论做什么事情, 你的态度决定你的高度。

开会的时候坐在前排并不代表你在职场生涯中或是人生道路上也坐在了“前排”, 但是它却能帮助你搭起一座通往“前排”的桥梁。其实, 即使是从功利的角度看, 开会坐前排都是非常有好处的。它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会议的内容, 因为既然坐了前排, 就注定要认真听讲, 领导就在离你最近的地方讲话, 对你的每一个细微的动作都看得清清楚楚。你也不好意思打盹儿, 不好意思交头接耳, 不好意思摆弄手机, 不好意思做其他的小动作, 只有老老实实耐心地听讲话内容。你的认真会让领导对你增加信心。每次开会都主动坐前排, 与领导拉近了距离, 让他对你有所关注。长此以往, 领导就对你有印象了, 以后有什么事也愿意交给你去做。这样, 你离“前排”不是更近一步了吗?

狼即使面对危险也会毫不退缩, 因为它们对“前排”的渴望已经深深烙在了骨头里, 浸进了血液中。职场中人也要有这样对“前排”的渴望, 并想方设法地走到前面去。下次开会, 请勇敢地坐到前面去, 大胆地展示自我、自信地推销自己。如果你还在犹豫, 那么请想想自然界的狼, 想想它们锐利的眼神里所透出的积极与奋进, 勇敢地踏出第一步。

狼性生存法则二:永不放弃

狼是草原上的王者, 它们的一声嗥叫都能让很多动物闻之丧胆。然而, 狼的世界中却不都是荣耀的胜利, 它们也会失败, 而且失败的时候不在少数。狼的字典里可以有“失败”两个字, 却没有“放弃”两字。无论遭遇什么挫折和失败, 它们都永不放弃, 只有这样, 才能捕获猎物。生活在职场中的你, 要想获得成功, 就要有永不放弃的精神。当你同时面对众多的工作、面对错误、面对失败、面对排挤时, 你需要一个信念, 那就是——永不放弃!

狼族在草原上有一个很好听的名字, 叫做“草原战神”。但即使是这样的“神”, 也不是无往而不胜的。一项对狼的研究表明, 狼群在十次狩猎中只有一次是成功的。然而正是这十分之一的成功决定了狼群的生存法则。为了这看起来渺小的十分之一, 狼在失败的时候, 不低头认输, 相反, 狼会很快地重新振作起来, 投入新一轮的战斗中。它们忍受着时间的考验, 从暂时的挫折中吸取教训, 深信胜利总会来临。狼的字典里没有“放弃”两个字。

对生命的奖赏永远都不会在起点附近, 而在那未知的旅途终点。没有人知道要走多少步才能达到目标, 踏上第一千步的时候, 仍然可能遭到失败。但成功就藏在拐角后面, 除非拐了弯, 否则永远都不会知道还有多远。再前进一步, 如果没有用, 就再向前一步。事实上, 每次进步一点点并不太难, 只要你的心中有一个永不放弃的信念, 它就会带你看到成功的曙光!

有两个探险家迷失在了一望无际的沙漠里。因为长时间的缺水, 他们的嘴唇裂开了一道道的血口, 如果继续下去, 两个人只能活活渴死!一个年长一些的探险者从同伴手中拿过空水壶, 郑重地说:“我去找水, 你在这里等着我吧!”接着, 他又从行囊中拿出一只手枪递给同伴说:“这里有6颗子弹, 每隔一个时辰你就放一枪, 这样当我找到水后就不会迷失方向, 就可以循着枪声找到你。千万要记住!”同伴点了点头。

时间一分一秒地在流逝, 枪膛里的子弹只剩下了最后一颗, 去找水的人却还是没有回来。“他一定被风沙湮没了, 或者找到水后撇下我一个人走了。”年纪小一些的探险者数着分数着秒, 焦灼地等待着。饥渴和恐惧伴随着绝望如潮水般充盈了他的脑海, 他仿佛嗅到了死亡的味道, 感到死神正面目狰狞地向他紧逼过来……他扣动扳机, 将最后一颗子弹射进了自己的脑袋。然而就在子弹穿过他脑袋的一刹那, 同伴带着两大壶水匆匆赶了回来, 但他却再也看不到了。

因为放弃了坚持, 年纪小的那位探险者也同时放弃了自己的生命。很多时候, 在人生的道路上, 面对困难和挫折, 我们能够咬着牙坚持着熬过最漫长、最艰难的时刻;可当我们将要与成功伸手相握的时候, 却因为我们最终的放弃, 便与之擦肩而过了。困难的时刻, 绝望的时刻, 千万别轻言放弃, 一定要坚持、再坚持。只要你永不放弃, 就连死神都会离你而去, 因为死神最害怕听到咬紧牙关的“咯咯”声。职场是一个变幻莫测的战场, 也许这一秒你还是春风得意, 下一秒也许就被炒了鱿鱼, 或是打入冷宫。也许你的工作一直没有起色, 你一直都得不到老板的青睐和重视, 那么, 失意的你是选择破罐子破摔呢, 还是选择坚持, 不言放弃呢?

汉森是一家保险公司的工作人员, 为了工作, 他花掉自己的65美元买了一辆脚踏车到处去拉保险业务。但不幸的是, 成绩始终是一片空白。可是, 他丝毫没有气馁, 晚上即使再疲倦, 他也要一一写信给白天被访问过的客户, 感谢他们接受自己的访问, 并力请访问过的客户能够加入到投保行列当中。信中的每一句话都显示出他的真诚, 让人不忍拒绝。

但是两个月过去了, 汉森还是没有拉到一个客户, 他的上司也催他催得越来越紧。汉森对自己产生了怀疑, 他在日记中写道:“从前, 我以为只要一个人认真、努力地去工作, 就能做好任何事情。但是这一次, 我真的错了。因为事实显然并不是这样的!我每天辛辛苦苦地到处跑, 可结果呢?68天我却连一个客户也没有拉到。唉!看来保险工作并不适合我, 或许我该考虑换一个工作。”他的妻子劝他说:“再坚持一下, 坚持下去就有盼头。”于是, 他听从了妻子的劝告, 继续干了下去。又过了两个礼拜, 汉森要去见一个客户, 对方是一个小学的校长。而汉森要做的事就是说服他, 让他的学生全部投保险。然而校长对此却丝毫不感兴趣, 一次次把汉森拒于门外。当他在第69天再一次跑到校长那里的时候, 校长终于为他的诚心所感动, 同意全校学生都买他的保险。

汉森终于成功了!正是“永不放弃”这4个字, 使他后来成了一名很有名气的保险推销员。拥有狼的坚韧和永不放弃的精神, 应该是每一个有志的职场的人所必需的。无论对于一个企业还是一个员工, 要想干成任何事情, 都要能够坚持下去, 坚持下去才能取得成功。如果你坚持着不放弃, 那即使前面的山再高, 你也可以一步一步地迈过去, 去看山后美丽的风景。

在捕猎的过程中, 狼似乎有一种世代相传的本能, 那就是对一个目标“咬定青山不放松”。狼不会在面对猎物时让自己的精神分散, 如果三心二意, 想把每只猎物都尽揽其中, 就会轻易地耗尽体力, 最终一无所得。狼在每次进攻前, 只会专注于一个目标, 因为它知道, 集中精力于一个目标比集中精力于几个目标更容易获得成功。

有一位农村妇女, 要申请去美国。她的学历并不高, 没读完小学, 甚至连语言表达都不太熟练。因为她女儿在美国, 所以她申请去美国从事户外工作。她到移民局提出申请时, 移民官看了她的申请表, 询问她的“技术特长”是什么。她说会“剪纸画”, 说着她从包里拿出剪刀, 灵巧地在一张彩纸上飞舞, 不到3分钟, 就剪出一组栩栩如生的动物图案。移民官员啧啧称奇, 自然, 这位农村妇女的申请很快就得到了批准。

故事中的农村妇女没有学历, 没有工作经验, 但却拥有一项特长, 仅靠这一项特长, 她就已经得到了她需要的东西。人只要有一处与众不同的地方, 就可能得到社会的承认, 拥有其他人不能获得的东西。可是在我们身边, 却有许多人走入误区, 譬如一些大学生在校读书期间, 忙着考这证那证, 证书弄了一大摞;忙着做主持、当模特, 业余职业换了一个又一个, 但毕业之后却很难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原因是他们分散了自己的时间和精力, 没有专注于某一件事情, 结果往往让人很失望。

从前有一位刻苦的年轻人, 他非常努力, 可事业上却没什么起色。他找到昆虫学家法布尔说:“我不知疲倦地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花在了事业上, 结果却收获很少。”法布尔赞许地说:“看来你是一个献身科学的有志青年。”这位青年说:“是啊, 我爱文学, 我也爱科学, 同时, 对音乐和美术的兴趣也很浓。我把时间都安排得满满的, 但却仍然得不到成功。”

这时, 法布尔微笑着从口袋里掏出一块凸透镜, 做了一个小实验:当凸透镜将太阳光集中在纸上一个点的时候, 很快就将这张纸点燃了。接着, 法布尔对青年说:“把你的精力集中到一个点上试试看, 就像这块凸透镜一样!”

身处竞争激烈的职场中, 我们都会有一些目标, 或大或小。我们为了达到目标而不断地努力着。在通往目标的路上可能是山花烂漫, 也可能是荆棘丛生, 当我们前行在荆棘丛生的路上, 则可能会让我们失去信心, 退缩不前。有很多能够披荆斩棘的勇士, 却会被烂漫的山花迷惑了双眼, 最终不能实现目标或者延迟了实现目标的时间。看来, 要实现自己的目标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 这需要我们专注于自己的目标, 不能因挫折或诱惑而分散了自己的精力。

虽然说人的潜能是无限的, 但一个人的精力却并不是无限的。把精力分散在好几件事情上, 不是明智的选择, 而是不切实际的做法。若一生只做一件事, 没有什么是干不成的。有位哲人说过:“精力集中在一点上能成就万事, 志向确定在一件事情上, 并全心全力投入进去, 不避险阻, 不辞艰苦, 不计患难, 不计得失, 不计生死, 这样就是前面有移山倒海的大困难, 也能妥善解决。”专心做好一件事, 就能有所收益, 能突破人生困境。反之, 一下想做的事情太多, 反而一件事情都做不好, 结果两手空空。只要你坚持做一件事, 今天你所放弃的, 明天就会以另外一种形式得到。

很多画家都有自己最擅长画的一种物体。齐白石专注于画虾, 画出的虾栩栩如生;黄胄专注于画驴, 画出的驴活灵活现;徐悲鸿专注于画马, 画出的马呼之欲出;李苦禅专注于画鹰, 画出的鹰形神兼备。在从事任何工作的时候, 都不要朝三暮四, 否则最后很有可能是什么都得不到, 白白浪费了自己的时间。

狼与生俱来的专注力启示着职场中的人们, 一个人在有限的职业生涯中, 能够专注于一个专业, 朝着一个目标做精、做深, 比频频换行业、“打一枪换一个地方”更容易做出成绩。所以, 当一个人已经确立了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之后, 如果不是确信自己已经不能在这个行业有所发展, 或者自己的个性与职业要求出现明显偏差, 一般不要轻易转行。要想成为老板眼里的好员工, 就要记住:集中精力从事一项任务或工作。当交上一份漂亮的答卷之后, 就可以安心地等待那个漂亮的一百分了。

狼性生存法则三:专注细节

狼的成功是细节博弈的成功。在捕获猎物的过程中, 往往是对对手细节上的了解, 促成了狼的成功。其实, 无论是人生, 还是职场, 细节都可以决定成败。每一个职场成功人士, 都是从细微的地方做起, 一点一滴积累起得以成功的经验。本章会告诉你细节的重要性和你应该如何去做。你需要从调整心态做起, 从身边小事做起。很多时候, 就是一件小事成全了人生。

见过独狼抓独羊吗?白天, 一只狼盯上了一只吃得饱饱的黄羊, 盯上后并不行动, 而是等到天黑再行动。天黑以后, 黄羊就会找一个背风草厚的地方睡觉, 但狼仍然保持不动。因为它知道黄羊虽然睡下了, 但它的鼻子和耳朵却没有睡。一旦听到有什么动静, 会立刻逃跑。等到天又一次亮起来, 这时, 黄羊憋了一夜的尿, 自然要找个地方解决。这时, 狼才瞅准时机冲上去猛追。黄羊跑起来就撒不出尿, 而且跑不了多远尿泡就会被颠破, 导致后腿抽筋, 跑不动, 狼于是心满意足地开始享受它的美餐了。

狼的成功归功于它抓住了黄羊吃得太饱就跑不动, 憋了一夜尿也根本没法跑的细节, 并对这个细节发起针对性的攻击。善于奔跑的黄羊就是命丧于这一致命细节上的。有些侥幸死里逃生的黄羊在经历了这样的事情之后, 也会从中吸取教训:以后绝不吃得太饱, 睡觉时会半夜起来撒一泡尿, 这样, 就能逃开狼的攻击了。这一场生与死的斗争, 胜与败竟然就取决于这一个细节上。

其实, 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呢。生活中的细枝末节, 往往最能体现人心灵深处的意志和自身的修养, 而这种心灵深处的东西将会决定人生的抉择和命运。现实社会中, 一个细节, 有时也能影响甚至决定一个企业的兴衰或者是一个人的命运。

有一个从美国到中国来的投资商, 通过生产一种自来水的水龙头, 获得了巨大的利润。当初他之所以选择了这个很不起眼的投资方向, 原因是他看到中国内地到美国去的人, 在关水龙头时, 总要使很大的劲。他就想, 水龙头容易漏水才会使这么大的劲去关, 久而久之养成了习惯动作, 所以在中国内地, 水龙头的质量一定不过关。他从中获得了灵感, 后来与相关人员交谈发现情况确实如此, 经过考察决定投资这种对他们来说资金和技术要求都不很高的项目。这个美国人原本只是一个很小的商人, 但是正由于他对一个细节的关注, 却让他的生意就此发生转机, 发了意想不到的大财。

人们常说, 细微之处见精神。在职场上, 细节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你的职业生涯能够走多宽, 走多远。粗心大意、忽略细节的“外套”不仅是职场新人的大忌, 同时也是很多“功勋”员工无法晋升的绊脚石。对于大多数白领而言, 他们每天的工作谈不上有多少创意, 更多的是细节和耐心。如果你在写备忘录、留言、商业信函或履历表的时候, 仍然常有错别字出现;如果在上司问起你一些人名、电话或工作期限时, 你总是哑口无言, 然后猛翻记录……那么这会破坏你在老板心目中的印象。老板往往会更加重视那些工作中注意细节的人, 因为注意细节的人往往会对工作精益求精, 力求做到更好。

曾经有一位管理高层说过, 现代职场的竞争, 在很大程度上已经体现在细节的竞争上。细节影响品质, 细节体现品位, 细节显示差异, 细节决定成败。在这个讲求精细化的时代, 细节往往能反映专业水准, 突出内在品质。灿烂星河是因无数星星汇聚, 伟业丰功也是由琐事、小事积累。如果可以把小事做精, 把细节做透, 那么, 即使是一件小事也能助成就大业, 一个细节就能造就完美。

职场中, 可以从很多小事、细节做起。例如老同志接电话的时候, 可以默默地坐在一边“旁听”, 细心地揣摩其如何同客户交谈, 有时则悄悄地给老同志递一支笔, 或续上水, 或记录一些数据。这些细小之处, 既给老同志带来了工作上的便利, 也表现出对“前辈”的尊重。这样“前辈”自会对你加以指点, 而上司看在眼里, 也会产生好感, 也许在某个时候就能提携你。这就是细节所产生的魅力。

狼生活在环境险恶的自然界中, 对任何一点的风吹草动都会加以警觉, 它们知道, 到处都可能存在着陷阱, 而任何一个简单的细节都可以是决断和行动的重要依据。羊群中没有灰色, 那么狼可能披上一张白色的羊皮再混进去;远处飘来烤肉的香味, 狼会用敏锐的嗅觉来分析这中间是否还存在猎人的气味。生死尽在某个细节之中, 所以狼从不轻易犯险。职场中的你, 虽然并不像狼一样时刻要面临生与死的考验, 但在职场之路的拼搏中, 学会博弈细节将对你大有裨益。

狼在捕捉自己的猎物时, 总是按照计划一步一步地来, 因为它们知道, “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一口也吃不成胖子。职场中的人要想取得成功, 也需要一步一步地来, 慢慢接近自己的目标。职场中的年轻人往往由于年轻气盛, 容易好高骛远, 对于日常工作中的琐事持一种不屑的态度。其实老板考察你, 正是从小事开始, 所以无论老板交给你的事多么零散, 或者根本不是你分内的事, 你都要及时地、热情地处理好。即使老板不再追问, 也不可不了了之, 一定要给一个下文。从这些零碎的, 看似与工作没有多大关系的小事做起, 渐渐获得老板的信任, 让他对你的态度、能力加以肯定, 这样才能获得“做大事”的希望。

无论是初入职场的新人, 还是已经在职场中呆了一段时间的人, 如果你穿着不切实际、眼高手低的“外套”, 老想着干大事, 小事不屑于做, 即使做了, 感情上老大不情愿, 心理上也觉得不舒服、受委屈。结果小事也干不好, 又如何干得了大事?最后, 这种人往往不能被委以重任, 不受重用。试想一下, 一室不扫, 何以扫天下?想扫天下的人必须有扫天下的能力和心态, 而扫天下的能力和心态是通过持续性地扫一室而积累和培养出来的;相反, 整天只想扫天下而不想扫一室的人肯定没有扫天下的能力和心态, 不仅天下扫不了, 而且一室也肯定扫不好。所以, 从现在开始, 请脱掉你那件不切实际、眼高手低的“外套”吧, 应当对自身的能力和外部环境有个客观、细致的把握, 从小事做起, 争取把小事做好、做漂亮。在做这些小事的过程中, 不断总结经验, 提高自身的修养, 如此才能在将来成就一番大的事业。

有些人总是抱怨自己没有机会, 其实, 机会总是突然地、不知不觉地降临, 有时你甚至一辈子也不知道哪个是机会。所以, 要从小事做起, 认真地做好每一件事, 这样, 机会总会有一天突然就来到你的身边。有人说主动承担打扫卫生、整理办公室、泡开水等具体琐事, 是大学毕业生走上岗位的第一课、必修课, 不无道理。正是这些看似不起眼的日常小事, 能让人看出你的品质和精神。通常, 老板不放手让你单独做大事, 是因为他还不能肯定你是否具备这样的实力。有时候, 一些精明的主管在提拔你之前往往会用几件小事来考察你的工作作风、办事能力以及是否有眼光。职场的修炼是一个从量变转为质变的过程, 万万不可操之过急, 否则很有可能一事无成。

很少有人可以一步登天, 大部分人都是像狼一样, 为了达到自己的目标, 一步一步地往前走。从底层的工作做起, 扮演一个寻常的小角色,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自身的努力, 再渐渐地成为大人物, 叱咤风云。

有些启示就像夏天里的萤火虫, 一闪一闪, 照亮你前行的路

末位淘汰法则 篇2

事实上,末位淘汰制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可以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精简机构等;另一方面末位淘汰制也有消极的一面,如有损人格尊严、过于残酷等。

“末位淘汰制”是指用人单位根据本单位的总体规划和具体目标,结合各个岗位的实际情况,设定一定的考核指标体系,以此指标体系为标准,对一段时期内员工的工作绩效进行考核,根据考核的结果将淘汰百分比之内的员工从本岗位上予以淘汰的一种人力资源管理制度。

概括地说,就是一个公司里所有的员工通过考核后,成绩排在最后一名(或者多名)的员工将被公司开掉。

案例

某应用软件公司,现有员工200多人,是本行业有影响力的公司之一。公司最近从一家美国著名的电气公司挖来一个人力资源副总监A君,担任本公司的人力资源总监。A君来公司后,提出了一系列管理上的改革方案,其中有一项力度较大的措施是:实施末位淘汰法,将年终评估中最差的10%解雇。对此办法,公司老板T君拿不定主意,不知道该不该采用。T君觉得公司的员工普遍表现都很努力了,实在很难从中评出最差的10%出来。如果强制划分10%出来,T君也觉得他们不应该被淘汰。但是,A君的人力资源管理方案中,末位淘汰法是一个核心内容,并且此方法在A君原来所在公司被运用得非常有效。T君不知如何是好?

分析

这个案例主要涉及的是“末位淘汰制”是否应该使用的问题。

近年来,虽然社会上对“末位淘汰制”有很大的看法和争议,但是,很多企业却不断开始实施这种“末位淘汰制”,比如北京现代城房地产开发公司、广东TCL、深圳华为、联想集团、北京SOHO等。甚至在一些高校、事业单位也开始采用这一制度。例如著名高校北京大学就对学生进行末位淘汰,中央电视台对台内各栏目进行末位淘汰,其它如各省市中的事业单位采用末位淘汰制进行改革的报道更是频繁见诸于报端。

本文的分析将首先从一般的“末位淘汰制”开始,综述前人的观点和理由,然后结合这个案例分析,最后对“末位淘汰制”的适用范围和关键因素进行讨论。

末位淘汰制积极的一面

鞭策员工,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企业效益。企业实施末位淘汰制,必然会给员工带来一定的压力,使员工有一种紧迫感,并在企业中形成一种竞争的气氛,有利于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员工不断努力,提高自身的工作绩效,同时也提高企业的效益。

避免企业人浮于事。企业实施末位淘汰制,也促使企业认真、科学、合理地进行岗位设置,用最少的人力资源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用,避免企业人浮于事。同时,对于人员过剩的企业,实施末位淘汰制,也可以将工作能力低下、态度不积极者淘汰出去,减少企业冗员,降低企业成本。

2003年8月20日,《金融时报》报道了工行湖北孝感市分行扭亏为盈的历程。其中关键的改革措施就是该行在2002年出台了《中层干部末位淘汰管理办法》和《一般员工末位淘汰管理办法》,通过末位淘汰激励企业员工的潜能和斗志,使其转变思想,最终实现企业目标。

北京SOHO中国的董事长潘石屹也曾经说,末尾淘汰制就是我们探索出来的一流的销售制度。因为实践证明,从1998年开始实施末尾淘汰制后,我们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公司,快速地、健康地成长为一个年销售额超过27亿元的名牌公司,人均创造利润和税金的能力居全国之首。

末位淘汰制消极的一面

从法律的角度讲,它容易产生法律纠纷。用人单位采取辞退末位员工的做法,实质上是单方与员工解除劳动合同的行为,是不合法的。因为签订并履行劳动合同是用人单位和员工的双方法律行为,合同一旦订立后,就对双方当事人产生了法律约束力。在合同期限未满前,任何一方要想解除,都必须有法定或约定的理由,否则是不行的。用人单位以员工工作表现排在末位为由解除劳动合同,是没有法律根据的。“末位淘汰制”可以用在诸如机关事业单位干部职务的降低、撤消上,是因为干部职务的任命,降低、撤消均是由单位单方就可以做出的法律行为。而订立、变更、解除劳动合同是双方的法律行为,用人单位不可以单方随便决定。例如,在上海市因“末位淘汰制”而引起的劳动争议仲裁中,大部分企业由于应用末位淘汰制不当,违反了劳动法规的相关规定而败诉。

从原理上分析,末位淘汰制未必科学。各个企业由于管理、资源、技术、员工素质等方面的情况不同,使不同的员工在不同的企业绩效表现会有较大的差别。例如,如果一个企业中员工的整体素质较高,加之企业其他环境也有利于员工绩效的发挥,那么这个企业中员工的整体绩效水平就会较高。此时,若实施末位淘汰制,就会将本来已经优秀的员工淘汰出去。即使再去招聘新员工,实际效果也未必能比得上原有员工。反之,在总体水平不高的企业,企业如果不是从根本上去提高员工的整体绩效水平,而也搞末位淘汰制,淘汰的当然是一些表现较差的人,而留下的也不一定是同行业中的佼佼者,这无异于保护了这些相对落后的员工。所以,从这个角度讲,企业不分情况一哄而上实施末位淘汰制未必科学。

从员工个人角度分析,可能给员工造成不必要的压力。末位淘汰制是一种典型的强势管理模式,主张通过内部员工的竞争加强对员工的激励和约束,员工工作的环境是紧张的。在企业中,如果员工工作都很努力,表现都很优秀,但企业仍实施末位淘汰制的话,就势必给员工造成不必要的心理压力,每日惶惶不安,从而打击员工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同事关系紧张,不利于企业团队精神的发挥,也不利于员工潜能的发挥。

从实施的体系方面看,在所有岗位均实行末位淘汰制不可行。有些企业领导认为,既然在公司实施末位淘汰制,则要一视同仁,公司所有的员工均实施末位淘汰制,实际上,此种做法是欠妥的。末位淘汰制一般仅针对那些考核指标简单、能够量化考核、绩效容易评估、替代性较强的岗位,如销售岗位。而对一些岗位绩效不易评估、要求创新性较强、以知识和技术密集为主的岗位,如研发、设计岗位等,则不宜采用末位淘汰制。

关于案例中T君的困惑

绩效考评是一种手段,其目的是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实现企业的战略。

A君之所以建议采用是因为他认为这种方法在原来的企业已经被证实实施得很成功,所以他认为在本企业也应该能成功,但是情况并非如此简单。管理上的任何技术都不会是解决所有企业问题的灵丹妙药。那怕是最受人尊重的管理奇才用过的成功方法,在运用时都必须考虑到企业的具体情况,不可以照搬。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

首先,在原则上“末位淘汰制”对企业规模有要求。在一个组织中实施末位淘汰法是假设公司员工的素质和表现符合统计学中的所谓正态分布:大多数人表现是中等,表现很好和表现不好的人都是少数。这种分布在统计对象数量巨大的时候是成立的,但是,对一个只有200多人的公司来说,员工的表现不太可能符合正态分布。可能大多数表现很好,或者相反。正如T君所说,该公司员工的表现已经是很好了,并不存在所谓的表现很差的10%。既然这样,就不应该人为地硬性找出10%的“最差的”,把他们淘汰。

其次,“末尾淘汰制”对行业特点是有要求的,进一步而言,它对所评定的工作内容的特点(包括技能要求、工作成果的可测量性等)是要求的。所谓的“末位“,是对本组织来说的,当我们淘汰这批人以后,还要从外面招聘到同等数量的员工(为了简化讨论,假设如此)。通常,我们很难保证新招进来的人更合适。加上招聘成本,这种“换血”大多数是得不偿失的。比如T君的公司,是一家软件公司,公司中的人都要经过公司较长时间培养才能开始为公司作贡献。在公司外这种人才很少,不太可能象A君以前所在的制造业那样很容易找到人,并且不需要太多的培训。

所以,此方法不适合这家公司。

一般而言,企业对员工的管理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人力成本阶段。企业认为员工是成本,缺乏对员工的尊重和信任。企业为了降低成本,多出效益,一味把员工工资压低,这种阶段是最原始的。第二阶段是人力资源阶段。企业逐渐认识到员工自觉干和被动干所产生的效果是不一样的,开始重视培训,重视提高员工的能力。此阶段的企业会制定各种有关员工激励的制度,出台不同的考评办法。第三阶段是人力资本阶段。企业认识到要把人当作资产,实现资产增值。这时员工的革新能力和创造能力是最重要的。我认为,现在国内许多企业正在从第一阶段走向第二阶段,有的还没有走到。所以对于中国国内的一些企业来讲,实行严格的员工管理,如实行末位淘汰制还是有必要的。

所以,T君要考虑以上六大因素,综合得出结论。另外,T君需要和A君一起充分沟通,因为前者对于企业非常熟悉,后者在人类资源方面是成功的管理专家,只有两者通力合作,企业最终才能达成战略目的。管理层之间的沟通以及支持,在这个案例中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但不具备一般意义)。

“末位淘汰制”固然有利于企业的发展,但是必须根据企业的实情来谨用这一法则。

极端高温天气生存法则 篇3

高温对人体机能的影响

1.人体的热平衡

机体产热与散热保持相对平衡的状态称为人体的热平衡。人体保持着恒定的体温, 这对于维持正常的代谢和生理功能都是十分重要的。产热与散热之间的关系可以决定人体是否能维持热量平衡或体内的热积聚有否增加。

在通常情况下, 散热的形式是辐射、传导和对流。在高气温、强辐射和高气湿为特点的高温环境中作业时, 劳动者的辐射散热和对流散热发生困难, 散热只能依靠蒸发来完成。在高气温、高气湿条件下工作时, 不仅辐射散热、传导和对流散热无法发挥作用, 而且蒸发散热也受到阻碍。

2.气温和体温

在高温作业环境下作业, 体温往往有不同程度的增加, 皮肤温度也可迅速升高。在高温环境中, 人体为维持正常体温, 通过以下2种方式增强散热的作用。

在高温环境中, 体表血管反射性扩张, 皮肤血流量增加, 皮肤温度增高, 通过辐射和对流使皮肤的散热增加。

汗腺增加汗液分泌功能, 通过汗液蒸发使人体散热增加, l g汗液从皮肤表面蒸发要吸收600 kcal的汽化热。人体出汗量不仅受环境温度的影响, 而且受劳动强度、环境湿度、环境风速因素的影响。

3.水盐代谢

水盐代谢是指人体内调节水盐平衡机构, 在神经—体液—内分泌网络的调节下, 保持水和氯化钠等无机盐的摄入量和排出量的动态平衡, 并维持体内含量相对恒定。脱水和水肿是水盐代谢功能失调的2种情况。水盐代谢也可以称为体液平衡。体液是指分布于细胞内外、溶解有很多无机盐和有机物的水溶液。因此水盐平衡不仅仅指的是水和氯化钠的平衡代谢, 而且还有其他无机盐的平衡代谢。水盐代谢主要有水代谢、无机盐代谢。

常温下, 正常人每天进出的水量约为2〜2.5 L。在炎热季节, 正常人每天出汗量为l L, 而在高温下从事体力劳动, 排汗量会大大增加, 每天平均出汗量达3〜8 L。由于汗的主要成分为水, 同时含有一定量的无机盐和维生素, 所以大量出汗对人体的水盐代谢产生显著的影响, 同时对微量元素和维生素代谢也产生一定的影响。当水分丧失达到体重的5%〜8%, 而未能及时得到补充时, 就可能出现无力、口渴、尿少、脉搏增快、体温升高、水盐平衡失调等症状, 使工作效率降低。

4.消化系统

消化系统的基本生理功能是摄取、转运、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排泄废物, 这些生理的完成有赖于整个胃肠道协调的生理活动。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供机体所需的物质和能量,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除维生素、水和无机盐可以被直接吸收利用外, 蛋白质、脂肪和糖类等物质均不能被机体直接吸收利用, 需在消化管内被分解为结构简单的小分子物质, 才能被吸收利用。食物在消化管内被分解成结构简单、可被吸收的小分子物质的过程就称为消化。这种小分子物质透过消化管黏膜上皮细胞进入血液和淋巴液的过程就是吸收。

而在高温条件下劳动时, 体内血液重新分配, 皮肤血管扩张, 腹腔内脏血管收缩, 这样就会引起消化道贫血, 可能出现消化液 (唾液、胃液、胰液、胆液、肠液等) 分泌减少, 使胃肠消化过程所必需的游离盐酸、蛋白酶、脂酶、淀粉酶、胆汁酸的分泌量减少, 胃肠消化机能相应的减退。同时大量排汗以及氯化物的损失, 使血液中形成胃酸所必需的氯离子储备减少, 也会导致胃液酸度降低, 这样就会出现食欲减退、消化不良以及其他胃肠疾病。由于高温环境中胃的排空加速, 使胃中的食物在其化学消化过程尚未充分进行的情况下就被过早地送进十二指肠, 从而使食物不能得到充分的消化。

5.循环系统

循环系统是生物体的细胞外液 (包括血浆、淋巴和组织液) 及其借以循环流动的管道组成的系统。从动物形成心脏以后循环系统分心脏和血管2大部分, 叫做心血管系统。循环系统是生物体内的运输系统, 它将消化道吸收的营养物质和由鳃或肺吸进的氧输送到各组织器官并将各组织器官的代谢产物通过同样的途径输入血液, 经肺、肾排出。它还输送热量到身体各部以保持体温, 输送激素到靶器官以调节其功能。

在高温条件下, 由于大量出汗, 血液浓缩, 同时高温使血管扩张, 末梢血液循环的增加, 加上劳动的需要, 肌肉的血流量也增加, 这些因素都可使心跳过速, 而每搏心输出量减少, 加重心脏负担, 血压也有所改变。

6.神经系统

神经系统是人体内起主导作用的功能调节系统。人体的结构与功能均极为复杂, 体内各器官、系统的功能和各种生理过程都不是各自孤立地进行, 而是在神经系统的直接或间接调节控制下, 互相联系、相互影响、密切配合, 使人体成为一个完整统一的有机体, 实现和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同时, 人体又是生活在经常变化的环境中, 环境的变化必然随时影响着体内的各种功能, 这也需要神经系统对体内各种功能不断进行迅速而完善的调整, 使人体适应体内外环境的变化。可见, 神经系统在人体生命活动中起着主导的调节作用, 人类的神经系统高度发展, 特别是大脑皮层不仅进化成为调节控制人体活动的最高中枢, 而且进化成为能进行思维活动的器官。

在高温和热辐射作用下, 大脑皮层调节中枢的兴奋性增加, 由于负诱导, 使中枢神经系统运动功能受抑制, 因而肌肉工作能力、动作的准确性、协调性、反应速度及注意力均降低, 易发生工伤事故。

7.其他

此外, 高温可加重肾脏负担, 还可降低机体对化学物质毒性作用的耐受度, 使毒物对机体的毒作用更加明显。高温也可以使机体的免疫力降低, 抗体形成受到抑制, 抗病能力下降。

防中暑小妙招

医生认为, 人体的正常温度是36℃〜37℃。炎热天气持续的时间过长, 会给肌体的正常活动带来严重危害, 需要特别注意防暑降温, 建议高温天气注意以下事项:

1.适当减少外出时间。卫生专家建议, 应尽量减少午后高温时段的户外活动或作业。当气温达到35℃以上, 建议爱好运动的朋友要停止运动, 并保持充足的饮水, 同时, 应随身携带一些人丹、风油精、清凉油、藿香正气水等常规的防暑药物。

2.行车注意4大事项。一是切忌穿拖鞋驾驶车辆, 导致踩刹车不及时, 极易造成交通事故;二是汽车在酷暑、高温条件下行驶, 发动机水温上升较快, 容易出现冷却水沸腾现象;三是行驶中发现水温表指示故障灯闪亮时, 应立即停车并打开应急灯, 等待救援车辆;四是高温天气会使轮胎温度上升、胎压增高, 从而容易造成爆胎。

3.注意生活细节, 避免室内外温差过大引发空调病。从冰箱取出的食物切勿直接食用, 应放置几分钟后再食用, 冰凉的刺激性食品和物品也应少用。注意不要让空调直吹头部, 室内外温差不宜太大。

4.注意多吃果蔬及时补水。高温天气时不能等到渴了再喝水, 应适当喝一些盐水。日常饮食要补充足够的蛋白质, 鱼、肉、蛋、奶和豆类, 多吃能够预防中暑的新鲜蔬菜和水果, 像西红柿、西瓜、苦瓜、桃、乌梅、黄瓜、绿豆等。

5.轻度中暑现象不能忽视。若发现中暑病人应立即将病人转移至阴凉、通风处休息, 有利于散热。用风油精或清凉油涂于病人的头部太阳穴;口服人丹、十滴水、藿香正气丸等药物。重度中暑病人应立即转送医院救治。

6.户外工作人员需要穿宽松、透气性能良好、色浅的衣服。高温户外工作需采取必要的防暑降温措施, 携带必要的遮阳工具, 避免阳光直接照射, 并要缩短工作时间, 保证充足睡眠, 一旦感到不适就应即时休息。

家庭常备清暑降温药物

1.藿香正气水

藿香正气水主要成分是藿香、苍术、陈皮、白芷、茯苓、大腹皮、生半夏等10味中药, 具有解表化湿、理气和中的功效, 能够清暑祛湿, 中暑以后如果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暑湿症状可以使用, 每次1支, 一天2次。

2.人丹

在为数众多的解暑药中, 人丹不失为一种功效确切、价格低廉、服用方便、安全性高的中成药。人丹具有消暑祛湿的作用, 因为含有桔梗、樟脑等中药, 保健脾胃的功能更强一些, 中暑后如果伴有消化不良、恶心呕吐等, 可以口服或含服, 每次10〜20粒。

3.十滴水

在夏天突然出现发热、口渴、头昏、烦躁, 多数是由中暑引起的。但有些人中暑时, 除了发热还会伴有畏寒头痛、鼻塞流涕、四肢酸痛等“风寒症状”。这是因为他们在酷热的天气下, 吹空调、喝冷饮, 甚至洗冷水澡, 而导致的“阴暑”, 可使用十滴水来治疗。十滴水由樟脑、干姜、大黄、小茴香、肉桂、辣椒、桉油组成, 既能解暑散寒又能健胃, 对于中暑引起的头昏、恶心、胸闷、腹泻都有治疗作用, 每次0.5〜1 m L, 温水冲服就可以。

4.中药

金银花和菊花都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 菊花有清暑的作用, 对缓解头疼、头昏、口渴都有帮助, 用10g或20 g泡水喝就可以。

荷叶茶性微凉, 是夏日里消暑的最好选择, 即使没有中暑, 常喝荷叶茶也能有效地预防中暑, 一般用10 g左右代茶饮即可。

西瓜翠衣是西瓜红囊和绿皮之间那层, 能够清暑清热、止渴、利小便, 所以夏天吃完西瓜后, 不要把这层宝贝给扔掉, 凉拌做汤都可以。

防暑降温6误区

1.防晒霜太厚或涂满清凉油。太厚的防晒霜或清凉油会影响汗液排出, 自然会导致散热慢。因此防晒霜或清凉油涂抹一定要适量。

2.室内泼凉水降温。会带走一些热量, 但是如通风透气不好, 蒸发的水汽难以向外散发而滞留在空气中, 就会使室内空气湿度不断增大, 时间稍长, 室内气温又会上升, 从而引发中暑。因此室内泼适量的水进行降温的时候, 要打开门窗, 使得空气流通, 最好打开风扇加快空气流通。

3.洗冷水澡降温。很多人认为用冷水冲凉让人更舒服, 又能起到降温的作用。但事实上, 大汗淋漓时用冷水冲凉会使全身毛孔迅速闭合, 使得体内的热量不能散发而滞留体内, 从而易引起各种疾病。因此要选择温水浴, 因为洗温水浴散热更快, 而且浴后会让人感觉通体清爽。

4.夜晚在大树底下乘凉。白天树下的温度的确要比空旷地的温度低3℃多, 但晚上的树下地面散热受到树冠的阻挡, 散热的速度更慢, 更加闷热。因此盛夏的夜晚, 不宜在树下乘凉。

5.中暑后喝大量白开水。很多人中暑后会喝大量的白开水。虽然在中暑时喝白开水可以补充水分, 但是人在失水状态下喝下太多白开水, 就会产生“排出去”的反应, 结果反而又回到失水状态。因此应该喝一些淡盐水或鲜果汁。

上一篇:新闻音乐的作用与意义下一篇:营销职业岗位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