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旋式发展

2024-05-22

螺旋式发展(精选十篇)

螺旋式发展 篇1

那么什么是品牌的螺旋式传播方式?第一, 关于什么是传播, 用一句简单而且通俗的话来表达, 就是人类传递和交流信息的过程。第二, 关于什么是螺旋式, 其中有两个下位概念, 一是层次性或阶段性, 我们可以把传播的层次或阶段性分为自我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二是重复性或再现性, 当品牌传播经历了第一轮的四个层次, 再回到第一阶段的时候, 从品牌的知名度、美誉度、忠诚度等方面都比前一轮更高。所以, 螺旋式是在更高的平台上再经历或再现这四个阶段, 而不仅仅是单纯的重复。

下面具体探讨一下这种层次性、阶段性的传播发展过程, 即从品牌的自我传播, 发展到品牌的群体传播、品牌的组织传播和品牌的大众传播。从一些国内外知名品牌的实践过程来看, 他们从品牌传播中不断获取市场的反馈信息, 分析其传播效果并做出适当的调整, 进而逐步提高其品牌的市场影响力。然而, 我们也可以看到, 市场上不少的企业在品牌传播过程中, 当品牌在大众传播阶段取得一定知名度后, 往往忽略或忘记了信息传播的基本规律, 没有进一步去调查和了解市场的品牌目标受众, 以及公众对该品牌的感受和看法做出适当的调整, 从表面上看, 这些品牌在市场上的宣传搞得轰轰烈烈, 好像十分热闹, 知名度也提高, 但其美誉度和忠诚度很难提高。其原因何在, 应当如何来解决呢?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些分析。

1.品牌传播者未从品牌自身的角度, 全面分析品牌的战略、目标、对象、定位等, 所制定出的品牌传播计划脱离了品牌自身的需求。

2.品牌传播者在制定品牌传播计划过程中, 未与品牌各要素部门或相关人员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 所制定的品牌传播计划在执行过程中未能得到有力的支持。

3.品牌传播者未将品牌传播过程中市场的反馈信息与品牌各要素部门和相关人员进行沟通和交流, 使品牌消费者或目标受众感享到品牌的市场宣传与品牌产品或品牌服务大相径庭。

本文认为品牌传播要想在市场上取得比较理想的效果, 应当遵循螺旋式的发展方式。如上文所述, 品牌传播可分为四个阶段, 即品牌的自我传播、品牌的群体传播、品牌的组织传播和品牌的大众传播。以下对这四个阶段的主要工作做简要的分析。

第一个阶段:品牌的自我传播

品牌传播者应对品牌的发展战略, 包括品牌的远景、价值观、定位、诉求等与品牌的现实状况进行全面的分析, 制定出下一阶段品牌传播的具体计划 。这里品牌传播的“主我”是品牌传播者的主观想法, 品牌传播的“客我”是品牌传播的实际效果。当这一“主我”与“客我”之间的差距越大, 说明品牌传播的效果与预期目标差距越大, 品牌传播者应当分析其原因, 调整品牌传播的策略。这是品牌自我传播阶段的主要工作内容。

第二个阶段:品牌的群体传播

在一个组织内部, 关于品牌战略的制定, 品牌的市场表现, 以及品牌传播计划的编制等这些都是少数人所关心的事, 可以看作是品牌核心事务的群体, 在这个群体成员之间也存在群体意识、群体态度、群体暗示等这些在信息传播中所表现出来的现象和特点。品牌传播者应当充分了解这一群体的特征和特点, 将品牌传播的市场反馈信息及时与这些群体成员沟通和交流, 对编制的品牌传播计划也应当首先与这些群体成员进行沟通。这就是品牌群体传播阶段的主要工作内容。

第三个阶段:品牌的组织传播

品牌包括诸多要素, 包括产品、质量、服务、管理、公关、广告、包装、价格等, 品牌传播一定与这诸多要素相关。另外, 品牌传播从狭义上来看, 仅仅是品牌的广告、公关、促销等形式的传播, 但品牌传播从广义上来看, 是品牌全部要素的传播, 只要品牌消费者所能接触到的任何一个品牌要素的地方, 都在传播着品牌。无论从狭义或广义的角度去谈论品牌传播, 都离不开品牌的相关要素, 因此, 品牌传播者应当考虑到品牌各个要素在品牌传播中的地位和作用, 以及对品牌传播效果的直接影响程度, 因而应当将品牌传播计划与品牌各要素部门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组织传播中存在对内和对外两部分。品牌的组织内部传播的主要工作包括构建畅通的内部沟通和交流渠道和制度, 检查组织内部成员对品牌理念, 核心价值观等的认同, 介绍品牌传播计划及反馈市场信息等;品牌的组织外部传播主要工作包括统一品牌的标志, 统一对外的信息发布渠道, 统一品牌对外宣传的内容, 构建和完善品牌消费者信息反馈的途径和渠道等。

第四阶段:品牌的大众传播

品牌在大众传播阶段所涉及的传播内容和传播途径应当更加宽泛, 在这一阶段以树立品牌形象, 获得公众的认可和信赖为其主要目标, 这一阶段品牌所表现出来的不仅是其产品或服务, 更重要的是其社会责任感。

最后, 按照循环发展的原则, 当品牌处于大众传播阶段后, 应当再次回到原点, 即回到品牌的自我传播阶段, 从而进入新的一轮品牌传播周期或循环。以上四个阶段从总体上看表现出一定的层次性和阶段性, 从局部来看, 会出现一定的工作内容的重叠, 在具体执行过程中, 应当根据具体的环境和情景做出必要的细分和明确, 但从品牌传播的完整过程来看, 是一个相对独立并且相互依存的关系。当品牌传播处于大众传播阶段, 品牌传播者应当根据市场的变化, 以及目标受众或公众对品牌的反馈信息, 考虑将该品牌的传播进入下一个发展周期, 即再次从品牌传播的自我传播阶段开始, 到品牌的群体传播、品牌的组织传播, 以及品牌的大众传播。从表面上看, 品牌传播又回到了原点, 回到了品牌的自我传播阶段, 但此阶段不同于彼阶段, 是在市场取得更大知名度, 更好的美誉度和更高的忠诚度的情况下回到品牌的自我审视, 或自我传播阶段。由此不断地重复和循环, 将促使品牌传播以螺旋式的方式接近、到达或超越品牌传播的理想目标, 做到在扩大知名度的过程中, 也逐步获得更高的美誉度和忠诚度。

螺旋式发展 篇2

0引言

1887年,美国出现了第一台螺旋输送装置;此后,由于粮食、化工、冶金、码头等多种行业的需求,不断完善,逐渐研制出了多种系列的螺旋输送装置。该装置输送过程中能完成揉搓、压缩、搅拌、混合等处理,在实际生产过程中还能实现变频调速和准确控制输送量,是污泥、栅渣等的专用设备,同时也是喂料或卸料专用装置。

随着螺旋输送装置在多个行业中应用的普及,对其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适用性强、可靠性高、节能环保、效率高、功耗低等特点己成为今后螺旋输送装置发展的主要方向。目前,国际上对螺旋输送装置的研究基本集中在应用先进的方法和计算机技术对传统装置进行理论分析并改进设计、对结构和参数进行优化、进一步修正经验公式、研发新产品及其用新的控制技术等。

1.国内外螺旋输送装置的发展状况

1.1国外螺旋输送装置的发展状况

1.1.1理论分析方面

国外螺旋输送装置适用于多种流动性好的物料的中短距离的输送和提升,通常用来输送散装物料和干燥的固体颗粒,并能准确地控制输送量。有很多学者通过对水平和垂直螺旋输送装置的输送过程进行理论分析,对输送性能进行评估,并找出了影响因素及其因素之间的关系。其中,Chris等人研究了机器本身的结构参数对输送性能的影响CLEARY等人研究了输送对象的特性对输送性能的影响。但是,设计过程中对螺旋输送装置的理论分析不够完善,对一些参数的计算仍根据经验公式来确定,导致机器在输送过程中出现生产率低、功耗大等问题。

1.1.2设计制造方面

国外研制的螺旋输送装置除了常规结构以外也根据不同的应用场合设计出的特种结构型:锥形直径螺旋、锥形轴及变螺距螺旋和锥形轴变螺距螺旋等。这些螺旋输送器由于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功耗大,所以不适应生产需求,没有被广泛的应用,需要进一步完善。

除了以上提及的螺旋输送装置以外,把不同规格的水平螺旋输送机和垂直螺旋输送机组合起来形成一个卸船机系统。在国外,很早以前就开始对螺旋卸船机进行了研究,其中技术领先的公司有瑞典的Siw-ertell和Carlsen公司、意大利的VAM公司以及法国的IBAV公司,单机卸船能力都能达到1000t/h以上,其中Siwertell公司研发的螺旋卸船机卸船能力达到了2 700t/h。

1.1.3仿真研究方面

根据现有的文献得知,国外对螺旋输送装置的性能分析方面主要集中在利用虚拟样机技术对机器进行动态监控及可视化研究。

20世纪70年代Cundall开发了离散单元法(DEM),能准确模拟仿真颗粒在系统内部的运动情况。在输送领域中,Groger首次利用DEM法分析了管道输送装置的输送性能。随后,OWEN等人前后利用DEM法对不同形状的散粒物料在不同状态下的螺旋输送机内的运动情况进行模拟仿真,并把得出的结论与试验值和经验值比较,结果表明他们所采取的方法是可行的Patel等通过分析DEM法在螺旋输送机输送过程仿真方面的研究现状,并提出了建议:未来有限元法能代替离散单元法实现物料在输送机内运动整个过程的动态观察及分析。

1.2国内螺旋输送装置的研究状况

1.2.1结构参数和螺旋叶片形状方面

由于我国螺旋输送装置被广泛应用于多种行业,其结构参数和叶片的形状种类较多。从结构参数方面来讲,有变速、变螺距、变外壳直径、变轴径、大倾角、可伸缩等螺旋输送装置。除此之外,有无轴螺旋输送装置,适用于污泥、垃圾处理,也适合输送农作物秸秆等粗饲料。但是由于造价成本高,以及受到结构参数方面的影响没有被广泛推广应用。很多学者针对不同结构参数的输送装置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合理设计和改进其结构参数对解决实际应用过程中的堵塞、效率低、功耗大、寿命短等问题都具有现实意义。

对于螺旋输送装置堵塞问题,很多学者做过多方面的研究。通常是因为螺旋叶片和壳体的间隙小,被输送物料的流动性差或者输送长度大于时所用吊轴承所导致。针对以上实际问题,李学哲对小直径的螺旋输送机堵塞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改进措施。通过试验,证明改进后的输送机完全能避免堵塞。

对于输送装置易磨损、效率低、功耗大、寿命短等问题,学者们通过理论分析与试验研究找出了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杨志勇等通过分析指出螺旋输送机在使用过程中常因叶片、螺旋端头和吊轴承的严重磨损而导致输送效率降低甚至报废等情况。马晓录为了减小快速螺旋输送机螺旋叶片和机筒间的摩擦,对其间隙进行了研究,给出了两者之间间隙的设计及计算公式,指出了方便有效的方法,经过试验证明结果合理可靠。商兴国分析其工作原理及固体材料和螺旋输送机叶片的磨损机理,并通过试验得出了叶片的磨损规律。

国内常见螺旋面可分为4种类型:实体螺旋、带式螺旋、浆状叶片和齿状叶片,根据所输送物料的种类和物理特性来选定。其中,应用最广的是实体螺旋,它具有结构简单、生产率高的优点,适合输送干燥的粉状、粒状以及有粘附性的物料;带式螺旋多用于块状、较大颗粒状和稍带粘性的物料,输送的物料较为均匀,也可用在两种物料的混合上;浆状叶片适用于输送易被挤压成块和潮湿发粘的物料,输送过程中对物料具有强烈的松散、搅拌作用;齿形螺旋适合输送腐蚀性强、粘性大的物料,同时也有松散和搅动作用。

1.2.2设计理论研究方面

我国很多学者针对各种水平和垂直螺旋输送装置的各个参数进行过大量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各种机型基本上能满足输送要求。但同时指出,随着螺旋输送装置在各行业中应用的拓展,对其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完善设计理论分析,并深入研究其工作性能,对于有效地解决实际应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高劳动生产率,实现输送机械化和自动化都具有现实意义。 根据文献得知,多数研究主要集中在对螺旋输送装置的输送机理进行理论分析并给出计算方法,对螺旋轴进行设计和校核以及寿命预测,对于螺旋叶片的设计,外密封装置的研制,制造材料的应用分析,传动装置的设计及驱动电机的选择等方面做了研究,并给出了计算公式。但是,对于传统的设计理论和设计方法而言,过程繁琐且精度低,未能避免实际应用过程遇到的生产率低、功耗大等关键问题。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有学者开始利用先进的虚拟样机技术对输送装置进行选型和设计,并对其进行有限元分析。其中,屈少敏利用SolidWorks软件具有的系列零件的设计表配置和驱动功能实现了碾米机上螺旋输送器零件模型的快速创建,克服了传统设计方法繁琐,降低了人为造成的偏差,提高了精度和设计效率。胡树林等对煤矿螺旋输送机的主要参数进行了设计,并用ANSYS软件对其关键部件进行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该设计能满足实际要求。李英通过分析垂直螺旋输送机内物料的运动和受力情况,以其最佳输送状态理论为基础,得出了最佳转速和最大输送效率的计算理论,并在VisualC+ + 60平台下开发了快速设计计算垂直螺旋输送机的界面。通过实际应用证明:该用户界面使用方便,能满足快速客户化的生产模式要求郭维城等设计出了一种秸秆物料专用垂直螺旋输送机,利用SolidWorks软件对其进行建模优化,它结构简单、操作安全方便、截面积小、造价成本低,能完全满足实际需求。

国内对螺旋输送装置的产品介绍很多,并在多种秸秆类粗饲料的输送和喂入场合使用,如联合收割机、压块机和膨化机上都设计到;但是对输送过程的理论分析文章尚不多见。黄石茂通过分析纤维物料输送过程中堵塞的原因,并对影响因素进料口的几何形状进行了改进设计,减少了堵塞,提高了输送能力螺旋输送机由于结构简单、占地面积小、安装灵活及密封性好等优点,在粗饲料加工过程中被受广泛的应用。白晓虎等研制出了秸秆螺旋输送装置,并对其工作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其可满足不同粒度和含水率的秸秆物料的喂料要求。

国内很多学者对现有的产品基础上做大量的改进设计,同时提出了对新型产品(如弯曲母线螺旋面、变螺距、变直径等螺旋输送装置)开发利用的展望。也有学者研发了新产品,杨丽珍研发出了一种输送过程中伴有密封及高压要求的新型高压密封螺旋输送机。

1.2.3优化研究方面

随着螺旋输送装置在各行业中应用的扩大,对其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仍存在功耗大、生产率低等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就是利用先进的手段对输送过程进行动态监控及对机构性能进行优化设计。

螺旋输送过程的动态监控方面,一些学者做过这方面的研究工作。其中,太原科技大学的学者们针对垂直螺旋输送装置的研究较多,并且得到了一定的科研成果。孟文俊等对垂直螺旋输送机内散体物料的分布情况进行分析,表明机器内散体物料可视为非牛顿流体,利用FLUENT软件对垂直螺旋输送机输送过程进行模拟仿真,得到物料在其内运动的密度分布规律;同时指出,用以上的原理可以计算出垂直螺旋输送机内任意位置的物料的分布情况。李海燕在颗粒仿真软件(EDEM)内建立被输送散体颗粒的实体模型,并用离散单元法(DEM)进行了模拟仿真垂直螺旋输送装置的性能参数对输送性能的影响情况,同时也分析了散体颗粒在机器内的流动状态。程敬爱等从宏观和微观上分析散体的流动性能,建立特定型号:LS1000垂直螺旋输送机的实体模型,采用EDEM软件对其不同表面摩擦因数的散体在不同转速的立式螺旋输送机内的流态进行仿真,得到了散体速度矢量图。

优化研究方面,螺旋输送装置的参数多,确定时复杂又繁琐,常规的设计很难得到其最佳匹配的值。因此,学者们利用虚拟样机技术对螺旋输送装置的结构参数进行计算机仿真并优化研究。赵红霞等对螺旋输送机进行了合理简化,找出效率最优时的螺距计算理论模型,利用摩擦理论推导出效率优化公式;选用了适当的数学手段,计算出了输送机在效率优化后的螺距,并对其进行数据处理;利用MATLAB最小二乘法拟合出输送效率最优时螺距的通用计算公式舒服华以质量最轻和传动效率最大为双优化目标,建立螺旋输送机的优化模型,利用蚁群算法进行了优化求解。结果表明,在满足螺旋输送机使用性能的前提下,有效地降低了机器的质量,并提高了输送效率。徐展等也用以上两个参数为目标函数,建立了螺旋输送机的多目标优化模型,利用粒子群算法编程来求解数学模型,并用遗传算法进行优化和求解。结果表明,机器的质量减少了8. 2%,输送效率也提高了4. 5 %螺旋输送机的设计优化应根据具体的工程实际建立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有学者指出应用遗传算法对其进行求解才能更准确地达到优化目的。张东海利用遗传优化算法建立参数化的螺旋输送机优化数学模型,并对其进行参数化设计和优化,利用改进后的遗传算法得到了能解决实际问题及对螺旋输送机设计有参考价值的可行的优化结果。

2存在的问题

2.1理论研究不够系统、完善

对螺旋输送装置在工作过程中生产率低、功耗大等主要问题的理论研究不够系统、深入,没有把两者结合起来考虑,作为对螺旋输送装置总体分析和优化的对象。

没有从系统角度出发对螺旋输送装置的各个性能参数之间的最佳匹配关系和输送对象的各个特征参数对输送性能的影响进行相关研究。

2.2产品的适应性差、可靠性不高

螺旋输送装置在输送过程中受输送对象特性的影响,在同一个行业内输送不同特征参数的物质时其结构参数也是多样的均为不成系列,缺乏适应性强的输送装置,其各种部件及易损坏件之间不能互换。

工作过程中主要磨损部位为螺旋端头、叶片和吊轴承。这些部件一旦发生故障将影响整个输送工作,因此可靠性是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的关键。目前有学者对该问题进行理论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但没能从根本上有效的解决实际应用过程中遇到的磨损失效问题。

2.3缺乏粗饲料输送过程的理论分析与研究

螺旋输送装置己成为秸秆类粗饲料收集、储存、加工工程中的必要设备,但是输送过程中存在严重的堵塞、翻滚等现象导致输送装置的生产率低功耗大等问题。国内外对粗饲料螺旋输送装置的研究研究极少,制约了螺旋输送装置在粗饲料行业中的发展。

3发展趋势

螺旋式发展 篇3

[关键词]螺旋铣孔技术;航空制造装配业;发展;应用

现如今,在工业机械化快速发展的进程中,针对航空制造装配业这种高精端行业进行螺旋铣孔技术的应用,不仅使得钻孔的工作效率得到了有效的提升,同时也使得航空产品的生产质量也得到了相应的提升。而螺旋铣孔技术是一种新型的钻孔技术,相较于传统的钻孔技术,这种技术在实际的应用中更加具有优势,将其应用到航空制造装配业中,可有效的推动该行业的发展。下面本文就主要针对螺旋铣孔技术在航空制造装配业中的发展应用进行深入的探究。

1、螺旋铣孔技术概述

螺旋铣孔的过程主要是由主轴的自转以及公转所构成的,这样的运行方式,也凸显除了螺旋铣孔技术的应用优势。主要表现为:第一,刀具的中线轨迹并不是直线形式,刀具与加工孔之间不是中心重合的关系,加工中心有一定的偏差。刀具的直径比孔洞直径小,这突破了传统钻孔技术中一把刀具加工同一直径孔的限制,实现了单一直径刀具加工一系列直径孔。第二,螺旋铣孔过程是断续铣削过程,有利于刀具的散热,从而降低了因温度累积而造成刀具磨损失效的风险。第三,偏心加工的方式使得切屑有足够的空间从孔槽排出,排屑方式不再是影响孔质量的主要因素。

由此可见,该项技术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和良好的市场前景,但作为新的加工方式,其加工机理有待进一步研究探讨。

2、螺旋铣孔动力学

螺旋铣孔工艺的显著特点是切削运动由2种进给运动复合而成,2种进给运动分别是刀具主轴的向下进给运动和刀具周向进给运动,且这2种运动存在着一定的几何关系。描述一个完整的螺旋铣孔运动至少需要以下4个参数:刀具主轴转速N(r/min),轨道转速ω(r/min),轴向进给量f(mm/min)和中心偏移距离s(mm)。

大量切削试验表明,刀具主轴转速N、轨道转速ω、轴向进给量f和中心偏移距离s对铣削力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轴向进给量f对轴向铣削力的影响最大,且随着f的增大,铣削力增大,刀具磨损加剧。

3、螺旋铣孔技术在航空制造装配业中的发展应用

3.1延长了刀具的应用寿命,使得加工孔的质量得以提升

螺旋铣孔技术在航空制造装配业中进行应用,比传统的钻孔技术更加都具有应用优势,其不能够提高钻孔的质量,而且还能够有效的保护刀具,使得刀具不致于出现严重磨损的现象,从而延长刀具的应用寿命。螺旋铣孔在进行切削的时候,是采用的断续切削方式,铣削力相对来说较小,在这种较小力下,并不会使得加工的钻孔周边出现的毛刺现象。螺旋铣孔技术所选用的刀具相对来说直径要小于孔洞直径,在切削的过程中,能够使得屑末有效的排出,使得孔洞保持较高的平滑水平。另外,在针对复合型的材料进行加工处理的过程中,应用螺旋铣孔技术有效的改善了传统的钻孔技术中存在的各种不足问题。

从刀具的磨损角度来进行分析,传统钻孔技术在应用的过程中,往往会因为切削能力低而使得刀具出现聚热的情况,这样就很容易使得刀具出现磨损的情况,从而缩短刀具的应用寿命。而螺旋铣孔技术所应用的刀具均具有较高的质量,螺旋铣孔的铣削力相对来说的较低,不会产生过大的热量,从而使得刀具的应用寿命得以延长。

3.2缩短研制周期,节约加工成本

在航空制造装配业中,合理的应用螺旋铣孔技术会使得机器研究的时间以及飞机制造的周期相应的缩短,从而就可以有效的降低所需的成本费用,达到节约成本的目的,有效的提高经济效益。

在具体应用螺旋铣孔技术的过程中,可以利用同一个刀具来对直径不同以及形状不同的孔洞进行加工。由于这种铣孔技术有着较为明显的应用优势,所以能够减少相关的工作的实施时间,使得工作的步骤相应的简化,有效的缩短的研制的周期。就以研制周期的角度来进行分析,应用螺旋铣孔技术可以使得相关的工序得到有效的减少,也可以使得工期得到有效的缩减,这样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成本的投入,从而达到节约加工成本的目的。

3.3高度自动化

要想能够使得加工成本可以得到有效的降低,就需要能够不断的提升螺旋铣孔技术的自动化水平。螺旋铣孔技术所具有的铣削能力相对来说较弱,在航空制造装配业中应用这一项技术的时候,可以有效的应用这一技术实现对工业机器人的控制,将螺旋铣孔安置到机械设备上,从而就可以实现加工运作的自动化,而工业机械设备相对来说较为脆弱,无法承受较大的钻孔力,而传统的钻孔方法恰恰轴向力过大,所以不适宜应用在工业机械设备上,所以在工业机械设备上只能够应用螺旋铣孔技术。

3.4促进新材料的使用

在航空制造装配业发展中,为了使得各种飞机的零部件可以得到有效的发展,就需要应用相应的新型材料,这是目前飞机零部件发展的必然趋势。而现今的应用较为广泛的新型材料主要包括钛合金以及复合材料等。还有很多的新型材料尚在研制的阶段。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在对新型材料进行研制的过程中,需要合理的采用相应的加工工艺,获取相应加工工艺的支持,在进行钻孔加工的过程中,合理的应用新型材料制成的螺旋铣孔刀具,可以使得螺旋铣孔技术的应用优势得到更为有效的体现。

4、结语

通过本文的论述可以有效的了解到,螺旋铣孔技术在航空制造装配业中进行应用,有着明显的应用优势,能够加工出高质量的孔洞,使得刀具的应用寿命得以延长,在节省施工成本的基础上,实现对工作效率的提升。由于这种技术具有如此多的应用优势,使得其越来越受到航空制造装配业相关人员的青睐,并且将其应用到了实际的生产中。同时,在这项技术不断应用和推广的过程中,这种技术会逐渐成为主流技术,将能够更好的推动航空制造装配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江跃东,何改云,秦旭达,赵庆.TC4钛合金螺旋铣孔工艺孔壁表面完整性研究[J].机械科学与技术,2015(10)

[2]吉春辉,刘振旺,秦旭达,田利成,张烘州,刘婕.钛合金螺旋铣孔参数对表面粗糙度影响研究[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2015(03)

[3]秦旭达,王斌,江跃东,张心沛.螺旋铣孔工艺参数对CFRP分层的影响研究[J].机械科学与技术,2015(05)

螺旋秤的发展和应用 篇4

螺旋秤 (又称螺旋称重给料机等) , 是在管螺旋给料机的基础上, 采用恒速定量给料秤的工作原理, 集给料输送、称重计量和定量给料控制功能为一体, 机电一体化连续动态给料计量设备。螺旋秤的设备结构简单、制造容易、价格便宜, 设备高度小、便于安装布置, 料流系统完全密闭, 没有扬尘跑料污染问题, 对环境和物料适应性较强、工作可靠、操作维护简单方便。广泛地应用于建材、冶金、化工、电力和轻工等工业生产部门。尤其在粉煤灰、窑灰、矿粉、物料添加剂和磷肥等非黏滞性粉粒体物料计量和配料控制方面有较广泛地应用。但是, 由于螺旋秤的结构和特殊的工作机理, 做好选好和用好并非容易。尤其在要求精度和稳定性较高的使用场合, 更需十分注意。本文通过对螺旋秤的发展, 工作原理、结构特点和关键技术全面概要介绍, 希望对螺旋秤的设计、选用和使用提供有益的参考。

1 发展概况

早在上个世纪70年代, 山西某磷肥厂和湛江某化工厂等单位, 基于生产实际的需求开始研发和试用螺旋秤。1973年山西某磷肥厂设计人员就与笔者商讨以管螺旋给料机为基础, 采用悬臂式恒速定量给料秤的工作原理, 开发设计螺旋秤的技术问题。但在建材行业直到80年代, 中国建材研究院才实际起步研发螺旋秤, 于1984年9月在建材行业首先通过技术鉴定, 并用在浙江某水泥厂的煤粉计量系统。随之许多计量设备制造厂家相继设计和生产了螺旋秤, 并逐步推广应用。但是, 直到90年代末, 设计和生产使用的螺旋秤, 基本都属于秤体重量自相平衡结构的“短螺旋秤”。计量螺旋的进出料口间距 (以下通称螺旋长度) 一般只有1.1m左右。给料螺旋有的稍长一些, 但总体都很短。螺旋叶径主要有ф250mm和ф300mm等少量几种, 螺旋间隙较大。称重传感器多采用下压安装方式。称重控制器在七、八十年代多采用电动单元仪表组合或以分立元件为主的单机控制仪表, 90年代以后开始采用以初级单片机或PC机为核心的称重显示控制器。其采样速度较低、数量较少, 功能不强、操作调整较为麻烦。在生产使用中, 常常零点波动较大、计量精度较低、稳定可靠性较差, 更主要由于螺旋过短, 使之瞬时采样量过少, 料流稳定性差, 信号波动变化较大。尤其当物料流动性很好和仓压波动变化较大时, 容易发生冲跑料自流, 破坏生产正常运行。在生产运行时, 螺旋管振荡冲击较大, 经常造成称重传感器损坏, 使螺旋秤的推广应用受到很大限制。到上个世纪90年代末期, 尤其在21世纪以后, 针对短螺旋秤在使用中的问题, 纷纷开发设计螺旋秤体重量非自相平衡的“长螺旋秤”。一般螺旋长度是螺旋叶径的8~12倍, 大多都取10倍左右。从而对料流可以有效控制, 大大的减少冲料跑料自流问题, 负荷测量采样量增大。测量的准确性和稳定性明显提高。随着微电子技术快速发展, 电子元件功能和质量的提高, 高性能CPU和PLC模块广泛使用, 新一代高功能高可靠性称重控制器不断问世, 部分技术先进的设备制造厂商对给料螺旋和计量螺旋进行优化设计, 以“量身定做”的方式, 根据具体物料的流量、物料性质、使用要求选择设计螺旋规格、长度和结构。如采用防堵变距螺旋、防冲料阻流螺旋、锁风溢流螺旋、稳流双叶螺旋等有针对性的结构。以减少堵料、卡料和冲跑料自流等不稳定问题。使螺旋秤的稳定可靠性和计控精度有显著提高, 为螺旋秤广泛的应用提供了良好基础。

2 系统组成和工作原理

螺旋秤主要由预给料的给料螺旋 (也可以采用叶轮给料机等预给料设备) 、称重螺旋 (或称计量螺旋) 、称重传感器、称重控制器、变频调速器和电气控制柜等部分组成。给料螺旋是系统被控制的执行机构, 通过变频调速器调节螺旋转数来调节控制给料量, 使计量螺旋达到系统设定的瞬时流量。计量螺旋恒速运行, 通过测重点的称重传感器测量螺旋管内瞬时物料负荷, 并把物料重力转化成比例的电信号输入控制器, 控制器通过信号处理、运算、流量显示和根据设定参数进行自动调节控制物料流量。

所以, 螺旋秤的瞬时流量Qt为:

式中:K——修正系数 (通称称重系数) 由系统调试时确定的常数;

qt——计量螺旋的瞬时物料线负荷, kg/m;

vt——计量螺旋内瞬时料流线速度, m/s。

由于螺旋内实际料流速度无法直接测量, 只能以螺旋转速n来代表, 但螺旋转速n与料流线速度V往往不能保持恒定线性关系, 为了保障料流速度与螺旋转速关系基本稳定, 计量螺旋转速必须恒定不变, (这是计量螺旋采用恒速运行的基本原因) 从而以n代表V值。即V (n) 也为常数。所以, 称重传感器测量的物料负荷信号即可代表螺旋秤的瞬时流量。即:

式中K0为综合修正系数或称综合称重系数。从而, t0到t1时间中螺旋秤的累计流量即为:

计量螺旋的瞬时流量测量值Qt输入称重控制器, 经过与生产要求的设定流量值的比较运算。控制器根据运算的偏差大小和方向, 通过变频调速器自动调节给料螺旋的转速, 从而改变给料速率, 并使之趋近和达到设定流量目标值, 实现定量给料控制。

3 螺旋秤的分类及其特点

螺旋秤的分类和方法尚没见到国内外标准和资料介绍。笔者认为螺旋秤的电气控制设备, 与定量给料 (机) 秤等连续给料计量设备基本类似和通用, 螺旋秤的特点主要表现在秤体结构方面。所以, 主要根据螺旋秤体的结构形式、支承安装方式分类。前文曾把螺旋秤分为“短螺旋秤”和“长螺旋秤”, 由于短螺旋秤现在已较少选用。所以, 以下主要针对长螺旋秤的分类说明。

3.1 悬浮吊挂支承和支座支承方式

计量螺旋秤的支承安装方式主要分为:悬浮吊挂方式 (如图1) 和支座支承安装方式 (如图2) 两种。

悬浮吊挂安装秤体又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在三条绕性吊件中均设称重传感器, 即其前端 (出料端) 设一只称重传感器, 后端 (进料端) 设两只称重传感器, (如图1) 。螺旋秤体整体吊挂称重, 故称“全荷式螺旋秤”。另一种是后端两吊件中不设称重传感器, 只在前端吊件中设一只称重传感器, 称“悬臂式吊装螺旋秤” (如图2b) 。为了保障螺旋秤体位置稳定, 后端两条挠性吊件需与铅直方向呈6°~10°角向外倾斜安装。如果吊件中不设称重传感器时, 吊件与铅直方向向外倾斜呈15O角左右更好, 以使螺旋秤体位置更加稳定。

悬吊安装螺旋秤, 结构简单, 安装方便, 应用较多。但由于螺旋秤体的左右、前后方向处于自由浮动状态。所以, 对震动很敏感, 要求承重吊挂点基础十分稳固、基点和周边无明显震动, 必要时需在吊挂基点设置减震措施, 秤体前后左右方向严禁外力干扰。目前全荷式螺旋秤吊挂点的位置常常不够讲究, 称重系统皮重较大, 物料负荷信号较小, 影响称重灵敏度。进料口中料柱负荷波动变化和进料冲击对计量精度有明显影响, 设计选用时应足够重视。悬臂式吊挂螺旋秤后端两挂点设计在进料口中心两侧, 吊件上不设称重传感器, 只做为螺旋秤体的支撑点。从而平衡掉部分皮重, 进料口中料柱负荷变化和进料冲击完全由支撑点承受, 对计量精度基本没有影响。由于后端两吊挂件向外倾斜角度较大, 有利于螺旋秤体位置稳定。前端称重吊挂点设在负荷最大的黄金测量点上, 只设一只称重传感器, 有利于负荷信号更大, 灵敏度较高, 称重测量稳定可靠性更高。所以, 悬臂式吊挂螺旋秤有更多的优越性。

支座支承螺旋秤, 如图2a所示。有轴承 (包括轴耳) 支承和簧片支承两种。支座支承螺旋秤体位置稳固、抗震稳定性好, 对环境适应性强, 前端只设一只称重传感器, 在负荷测量方面, 具有前文悬臂式吊挂螺旋秤的全部优点。但设备结构和安装相对复杂, 价格提高。簧片支承结构简单, 不怕粉尘、抗震和减震性好, 灵敏度高, 长期稳定性好, 不需维护, 尤其X结构簧片, 两片承载均衡, 对进料口中料柱负荷变化和进料冲击更不敏感, 长期稳定可靠性高。但对簧片的材质和加工质量要求较高, 否则可能产生负面作用。总之, 支座支承的螺旋秤应属优选的结构方式。

3.2 称重传感器的安装方式

短螺旋秤和许多支座支承螺旋秤多采用直压安装称重传感器。由于螺旋秤体较重, 惯性矩较大, 工作时容易发生振颤。所以, 直压安装容易造成称重传感器压头承受过大的冲击振动和碾压摩擦损坏。压力作用线也容易偏心, 使负荷测量产生水平分力, 从而影响测量精度。而拉式安装称重传感器, 始终保证重力作用线通过称重传感器受力中心, 不会产生水平分力, 更不会发生振动摩擦损坏称重传感器。所以, 吊挂安装和笔者设计的支座支承螺旋秤均采用拉式安装称重传感器。如果基础和环境有明显震动, 建议在吊挂件基点设置减震块克服震动影响。

4 影响计量精度的主要原因和解决对策

螺旋秤是一种连续给料计量控制的动态计量设备, 影响计量精度的基本因素有负荷测量误差、速度 (位移) 影响误差、环境影响误差、信号处理传输误差和试验操作误差。其中影响最大、最不稳定的是负荷测量、速度和环境影响误差。以下主要对这三方面误差产生的原因和解决对策概要介绍。

4.1 负荷测量误差

根据螺旋秤的工作原理, 称重传感器测量的瞬时负荷信号即代表螺旋秤的瞬时流量。可见, 负荷测量精度是影响螺旋秤计量精度的关键因素之一。螺旋秤的皮重较大, 瞬时负荷采样量较小, 及特殊的工作原理和结构, 情况较为复杂, 影响负荷测量的因素较多。深入具体的了解原因, 采用科学合理的对策是保障良好测量精度的必要措施。

(1) 螺旋秤间隙和黏附物料的影响。螺旋管内径较小, 相对长度较大, 因此螺旋管内壁一般均不加工。另一方面, 螺旋轴叶在焊接过程容易发生变形。所以, 螺旋间隙普遍较大。从而在生产运行时造成螺旋管内壁黏附不动和缓动的料层和窜料回流。黏附的料层厚度和窜料程度, 随着表面粗糙度, 间隙大小和物料的水分、黏度、流动特性不同而随机变化。造成螺旋秤的皮重零点发生变化, 从而影响螺旋秤计量精度。如德国布拉本德 (Brabender Technologie) 公司介绍:对于螺旋叶径为250mm的螺旋秤, 当螺旋间隙达到4mm时, 造成的测量不确定度会超过6%。

其次, 螺旋秤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后, 由于螺旋轴叶表面较为粗糙, 也容易黏附物料。黏附程度随着物料的水分、黏附性和运行状态不同而变化, 导致螺旋秤零点波动变化。从而影响螺旋秤的计量精度和稳定性。对于小流量的螺旋秤影响尤为明显。因此, 螺旋秤体的设计加工尽力精细, 力求尽量小的螺旋间隙, 尽量保持物料性质和运行状态的稳定。尤其重要的是经常进行标定和校正, 这是在要求使用精度较高的场合必要和有效措施。

(2) 进料口中料柱负荷变化、下料冲击和偏析的影响。当下料状态和流量波动变化时, 进料口中料柱负荷随之变化、下料冲击和偏析均使螺旋秤承受附加载荷, 从而可能导致螺旋秤零点波动变化。对于全荷式螺旋秤这种影响更不能忽视的。但对于悬臂支承结构螺旋秤由于后端不设置称重传感器, 进料口料柱负荷和下料冲击基本由支点承受。所以, 对计量精度基本没有影响。在计量螺旋的进料口纵向尺寸较大时, 容易产生进料负荷偏载, 即进料口中心线两侧进料量的负荷不等。造成零点波动。但是, 在采用不过大的圆形进料口时, 基本不存在偏析影响。

(3) 计量螺旋秤体上积灰、积料的影响。螺旋秤是基于恒速定量给料秤工作原理设计的。不论全荷结构或悬臂结构, 整个螺旋秤体都是称重测量区域。秤体上任何部位重量变化都会导致皮重和零点变化, 影响计量精度。所以, 系统一经调整好, 秤体任何部位都不得积灰、积料和重量变化。生产使用过程必须精细维护, 每班都要及时清除秤体上的积灰、积料和检查软连接状态, 如果减速机加油等造成秤体重量变化, 必须重新进行系统标定和零点调整。

(4) 软连接状态影响。由于整个计量螺旋秤体都是称重测量区域。所以, 计量螺旋进出料口必须与上下设备的出进料口保持良好的软连接状态。保障秤体自由不受附加外力干扰状态。但是, 看似简单的问题, 国内大多数螺旋秤往往没有很好解决。大多数螺旋秤与上下设备进出料口尺寸相等, 采用帆布等柔性材料简单包扎, 软接头很短 (多为100mm左右或更短) , 上下连接过紧。尤其在工作一段时间后, 由于物料在帆布软接头上黏附、潮结、堆积、使软接头逐渐膨胀变短、拉紧、硬化, 失去软连接的作用, 秤体失去上下自由度, 也就失去称重测量功能。这已成为长期困扰螺旋秤正常计量控制的难题。为此, 笔者参考德国相关设备技术, 设计了带套的新型结构软接头 (国家专利技术) 。软接头的内套减少了物料与软接头帆布的接触, 黏附、堆积, 包扎简单密封可靠, 长度在150mm左右 (出料口软接头可更长些) , 实践证明能长期保持良好软连接状态, 克服了软连接失效问题。

4.2 速度影响误差

(1) 由于计量螺旋中的物料流速无法直接测量, 只能以螺旋 (或拖动电动机) 的转速代表。且为了保障螺旋转速与物料流速保持稳定的同步关系, 计量螺旋采用恒速运行。但在实际生产运行时, 物料是按着螺旋付传动原理运行, 靠摩擦作用按螺旋形轨迹向前运动, 物料既有纵向速度也有横向速度。又由于螺旋间隙的存在, 料流中会产生静止不动料层和窜料回流。虽然, 螺旋转速与物流速度同步运行, 但有时没有恒定的线性关系。即物料流速不仅仅取决螺旋转速, 还与物料粒度、水分、黏附性、流动状态和物料的填充系数、仓压大小、给料状态等因素密切相关。当供给料和物料性质发生变化时就会产生速度变化误差, 从而产生计量误差。这是螺旋秤的基本特性和“先天不足”, 只有保持工况稳定来克服。

(2) 计量螺旋虽然设定为恒速运行。但是, 由于物料负荷、电网频率和电压等条件波动变化, 螺旋转速随之发生变化, 不能保持恒定。如;电网频率发生1HZ变化, 螺旋转速就产生2%的变化, 物料流速随之变化, 便产生明显的计量误差。在使用精度要求较高的生产场合, 自然不能忽略。为此, 有些设备生产厂家在系统中设置测速机构, 进行速度补偿。但是, 增设螺旋转速测量, 虽然可能有助于改善计量精度。可是, 由于螺旋转速与料流速度往往没有稳定的线性关系, 对计量精度提高往往作用不大。笔者认为设置变频调速器控制, 螺旋转速保持高度恒定, 使物料流速稳定, 对于保障计量精度有更好的作用。

(3) 在螺旋秤料流负荷发生变化时, 物料填充系数随之发生变化。从而导致物料运行阻力和窜料情况变化, 造成综合料流速度变化, 促使螺旋秤产生线性误差。试验证明有时线性误差可达20%以上。可见, 螺旋秤在流量基本不变的状态下运行, 可以达到更好的计量精度。因此, 系统标定调整时, 测量点应选在实际使用量程范围。如果实际使用量程变化较大, 应采用具有线性校正功能的称重控制器, 并对各使用量程分别进行标定和参数调整, 以克服线性误差。本公司已设计了具有线性校正功能的称重控制器。但目前国内外具有线性校正功能的称重控制器尚少, 需注意选择。

4.3 环境影响误差

环境影响系指计量设备的周边环境和配套工艺设备对螺旋秤计量精度产生的影响。如:设备现场的温度及温度变化、相对湿度、电源电压和频率、电磁场强度和供给料、卸出料工况状态等等。其中影响较大, 经常发生的是上级供料料仓的卸料状态、螺旋秤卸出料处的气压环境和周边电磁场强度影响。以下主要就这三个方面作以介绍说明。

(1) 料仓卸料状态的影响。螺旋秤一般多由中间仓直接供料。料仓保持连续、平稳和可控制的卸料是螺旋秤稳定正常运行和保持良好计量精度的基础和关键条件之一。但在料仓设计和选用时, 其卸料状态对计量精度影响往往不被重视。生产实践证明由于料仓卡堵料、冲跑料造成螺旋秤不能稳定正常运行、计量精度不能保证的情况屡见不鲜。尤其在设有气体助流和粉煤灰、窑灰等流动性极好的粉体物料计量控制系统更为常见。所以, 粉体料仓应尽量不采用气体助流方式卸料, 而靠物料自重自然卸料。如果必须采用气体助流方式卸料, 必须做好下游排气、气料分流疏导措施。料仓的设计和控制, 对其卸料状态起决定性作用, 必须充分重视。但其超出了本文内容, 必要时请参阅笔者撰写的“粉体料仓的卸料问题” (见《水泥》2014, N03) 一文和相关资料。

(2) 螺旋秤卸料口气压的影响。螺旋秤卸料口处最好为微负压环境, 以利于顺畅卸料。如果有较大正压气流时, 螺旋管内会产生反风和堵料现象。从而破坏螺旋秤正常运行和计量精度, 必须及时解决。

(3) 周边电磁场的影响。螺旋秤的电气仪表设备, 必须远离和避免强电磁场影响。尤其有些使用现场采用大功率变频器和电力设备较多, 布置密集容易对螺旋秤信号线路和仪表产生干扰。在现场工艺布置设计时应足够重视, 力求远离强电磁场, 并严格按使用说明书要求, 做好科学布线、走线和屏蔽、接地。如果发现干扰现象应及时查找原因和处理。

5 螺旋秤的优化设计

从前文可见影响螺旋秤稳定正常运行和计量精度的因素较多, 也是当今许多运行中的螺旋秤不稳定计量精度较低的基本原因。但实践证明只要科学选型、正确安装和精心的维护可以实现在较高计量精度状态下稳定正常运行, 可以满足绝大多数用户的使用要求。首先, 正确的选用和优化设计是用好螺旋秤的技术基础。从笔者设计的LGC型螺旋秤的特点, 可以对螺旋秤的优化设计获得借鉴和参考。

LGC型螺旋秤的主要特点

LGC型螺旋秤, 是在充分吸收国内外先进技术成果基础上, 融合长期研发应用实践经验, 针对普通螺旋秤的缺点和不足, 创新设计开发的持有国家专利技术的新一代产品。除了具有普通螺旋秤的优点外, 还有以下特点:

(1) 规格齐全系列化。螺旋直径从Φ80mm到Φ500mm十几种规格, 给料能力从0.5m3/h到220m3/h, 是国内规格最全的厂家之一。订货时与用户密切沟通配合。螺旋结构和长度需要根据实际物料性质和工艺条件“量身定做”, 才能充分满足用户的需求。不但要为用户提供先进实用的产品, 还要由资深专家提供系统优化方案, 为选好用好技术设备提供支持。

(2) 给料螺旋根据实际物料性质、流动状态选用与之相适应的变距螺旋、阻流螺旋、溢流螺旋或双螺旋结构以及螺旋长度。从而保障料流通畅和更平稳。根据进料口长度采用通用螺旋或变径螺旋新技术, 确保料仓卸料均衡稳定不偏析。

(3) 给料螺旋设有较大的矩形进料口和圆形出料口, 计量螺旋进出料口都为圆形, 从而有利于进料更顺畅, 安装连接更简单方便可靠, 有利于设备布置自由方便。根据使用要求设置沉降室和排风口, 减少杂物卡堵, 方便事故处理、维护和消除正压反风影响。

(4) 独创设计的X簧片支承结构 (国家专利技术) 确保计量螺旋位置稳固, 不会产生纵向和横向浮动。抗震稳定性好、测力灵敏度高、无磨损, 不受粉尘影响, 长期稳定可靠。支撑点通过进料口中线, 显著减少皮重影响, 有效的克服进料冲击、料柱负荷波动和进料偏析等影响。有利于零点稳定, 明显优于悬挂和轴承支撑安装方式。

(5) 采用单只高精度拉力传感器, 设置在黄金测力点测重。测量灵敏度高、负荷信号大, 重力作用线通过敏感元件中心, 避免水平力影响, 避免压头受冲击振打、摩擦损坏, 而且系统简单, 便于维护可靠性高。

(6) 独创设计的软连接结构 (国家专利技术) , 彻底解决了软接头在使用中积料、变粗、变短和硬化失效的老大难问题, 解决了软接头在长期使用中失灵使计量精度变坏的问题。而且新型软连接结构简单、密封效果好, 安装简便、长期可靠、便于维护。

(7) 由于螺旋秤的结构和工作方式, 固有的非线性误差较大 (可达20%以上) , 因此本公司独家设计的线性校正软件, 解决了螺旋秤线性精度差的问题, 优于国内外同类产品, 而且操作简单, 不增加设备成本。

(8) 采用进口原装名牌变频调速器和知名品牌电子元件组装的电气控制柜, 稳定可靠性高, 操作维护简单方便。

(9) 高精度、高稳定可靠智能化HL-820称重控制器, 采用双CPU高速采样实时控制, 模块化结构, 采用SMT工艺、全光电隔离和多重抗干扰技术, 功能强大, 抗干扰性强, 适应性广。可简便的与上位机、DCS和PLC系统兼容通讯。可适应复杂控制系统。曾受国内外知名专家赞誉和用户好评, 是替代进口控制器的理想产品, 而且价格低廉, 服务及时周到。

6 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

(1) 螺旋秤的选用不仅确定规格长度和工作参数, 尚需根据实际物料确定螺旋结构形式。所以, 用户与设备供应商需深入具体交流工艺流程、卸料和物料流动状态等工艺情况。以“量身定做”的方式确定采用变距螺旋、阻流螺旋、双螺旋、溢流螺旋或变径螺旋等结构形式, 根据工况状态设置沉降室、排气口等, 不再千篇一律的采用一种结构形式。

(2) 科学合理的确定螺旋长度。为了保障预给料稳定, 给料螺旋可适当长些。但给料和计量螺旋的进出料口间距均应是螺旋直径的8~12倍左右。过长可能导致螺旋间隙加大, 皮重增加, 运行质量差, 甚至需加装吊轴承, 使故障率增加, 可靠性变差。但过短不利于料流稳定控制, 影响采样和精度稳定。

(3) 料仓的连续、平稳、可控的卸料是螺旋秤稳定正常运行的基础。必须保证料仓不起拱堵料塌仓、不冲跑料自流。尽量避免采用气体助流卸料。如果采用气体助流卸料, 必须做好排气、气料分离、料流控制措施。

(4) 由于整个螺旋秤体都是称重部分, 任何部分的重量变化和积灰积料都会对计量精度产生明显影响。所以, 必须精细维护保持清洁, 保持原始状态。对要求计量精度较高的使用场合, 经常定期标定校正是必要和有效措施。所以, 最好设置在线标定仓式秤。

参考文献

[1]孙秉礼.螺旋秤存在的问题和对策.水泥, 1999. (1)

螺旋焊管机组工艺 篇5

作者:螺旋焊管设备编辑部

点击率:249

发布时间:2010-09-07

螺旋焊管:是将低碳碳素结构钢或低合金结构钢钢带按一定的螺旋线的角度(叫成型角)卷成管坯,然后将管缝焊接起来制成,它可以用较窄的带钢生产大直径的钢管。螺旋焊管主要用于石油、天然气的输送管线,其规格用外径*壁厚表示。螺旋焊管有单面焊的和双面焊的,焊管应保证水压试验、焊缝的抗拉强度和冷弯性能要符合规定。

螺旋焊管工艺流程 :

开卷——上卷——校平——对接焊——铣边——成型——内焊——外焊——切管——破口——后续焊——水压试验

螺旋焊管质量检验工艺如下:

原材料检验——校平检验——对接焊检验——成型检验——内焊检验——外焊检验——切管检验——超声波检验——坡口检验

——外形尺寸检验——X射线检验——水压试验——最终检验

为保证产品质量,我们制定了完善的质量计划,现场工作程序及检验、试验计划。针对以上要求,我们着重抓好以下二方面的工作:

·严格打砂工作程序以保证除锈质量,并在1小时内完成内外底漆的喷涂,这是保证防腐质量的根本。

·在制定防腐工艺时我们特别要求玻璃丝布首先浸透环氧煤沥青涂剂,半机械滚缠,并对玻璃丝布由人工用滚筒推平的方法操

作,以保证外涂层的均匀细密。

·内外防腐的管子,放在露天堆场达4个月检验,内涂层没有黄色麻点等不良现象,外防腐层电火花试验仍可达10千伏的要求

螺旋式通缩难以再现 篇6

近期数据显示欧盟的通货膨胀率下降至0.3%,美国的通胀率也略微放缓。于是,《经济学人》杂志宣称,通货紧缩将成为“当前世界最大的经济问题”和“致命威胁”,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也将通缩称为一个“怪物”,会给“经济复苏带来灾难性后果”。

的确,突然间的价格暴跌使得央行无法适应资金的需求状况造成金融恐慌。一般来说,对通缩的担忧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工资黏性。在通货紧缩的情况下,由于短期内工资并没有进行调整,而产品价格下降,劳动力价格相对增长。雇主将不得不减产或裁员。

第二,货币政策空间。对美联储来说,2%的通胀率可以将利率维持在4%的水平,如果发生通货紧缩,短期利率下跌至零利率的水平,即使美联储希望通过低利率刺激经济拉动消费,也无法将利率降得更低。

第三,债务支付困境。通货紧缩导致价格下跌,进而导致利润和税收收入下跌,然而债务并没有减少,从而造成政府或债务人违约,引发金融危机。

第四,螺旋式通缩。凯恩斯主义认为一旦发生通货紧缩,在零利率的情况下,人们会推迟消费,需求下降导致产量下降,引起进一步通缩。

螺旋式发展 篇7

陕西历来是我国的科教资源大省,然而“科技强、经济弱”的问题却长期困扰着区域的发展。2014年4月陕西省《创新型省份建设工作方案》获得通过,方案认为陕西现有的以资源、资本等要素驱动为主的经济发展方式不可持续,“创新驱动发展”模式势在必行。本文认为,陕西省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具体措施未能充分体现出地区的发展阶段与自身特点。为此,本文构建了以三大创新主体紧密合作为支撑,三种主要资源禀赋及产业协同发展为支柱的陕西省双三螺旋框架模型。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的大背景下,探讨陕西具体情境下的发展模式对我国相关区域的创新驱动发展实践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1 陕西创新驱动发展状况及存在问题

1.1 陕西创新驱动发展状况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陕西省历届政府均不断寻求科技对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突破路径,但结果却始终不能令人满意。早在1988年陕西省就提出了“教育奠基、科技兴陕”战略方针,1999年“科教兴陕”战略得以确立。在这个过程中,陕西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支持科技创新,提升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的政策措施,如,“51251工程”计划、“1851”科技经济一体化计划、“13115”科技创新工程等等。在这个过程中,陕西虽然在经济与社会发展中也获得了巨大成就,但是“陕西现象”不仅未能根本改变,而且还有进一步恶化的趋势。研究显示,“十二五”以来,陕西省高技术产业对生产总值的直接贡献率较“十一五”时期下降近一个百分点,甚至一些指标,如高技术产业研发投入增速、固定资产投资等项目上,低于西部和全国平均水平[2]。可见,陕西省虽然在过去的20多年里做出了种种努力,但是丰富的科技资源优势未能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总体成效不彰[3]。

1.2 陕西创新驱动发展存在问题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已有研究对于陕西经济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均有较为客观的认识。如,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滞后、缺乏转化平台、转化动力不足、转化主体不明确、市场化程度低、忽视产业链条建设、产业集群脆弱、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规律认识不够、思想观念保守、创新文化尚未形成等等[1]被认为是“陕西现象”主要原因。本文认为,陕西省发展之所以“成效不彰”主要原因可以总结为区域在“创新驱动发展”的内涵以及模式选择上还存在一些认识误区。

1)创新驱动战略的趋同性问题。目前陕西创新驱动发展的具体战略存在片面向国家创新目标靠拢问题,致使区域创新战略缺乏针对性[4]。战略的趋同性不仅容易导致区域间恶性竞争,而且也不能有效发挥区域科技资源的相对优势。也就是说,陕西的创新战略不能照搬国家战略以及盲目跟随其他省份的战略,而应该基于区域特点制定出有别于其他地区的差异性明显和可操作性强的战略。

2)创新驱动要素的局限性问题。从国内各地区制定的战略细节来看,都有言“创新”必称“技术创新”的趋势。事实上,创新驱动发展不是一个简单的技术概念,而需要一系列相关要素进行有机组合[5]。对于仍处于工业化中期后半阶段的陕西来说,在“创新驱动发展”的过程中不仅需要重视技术创新的核心作用,还需要从战略的高度强调其他要素“创新驱动发展”的作用。陕西在过去的几十年里过分羁绊于“科技情节”,而对文化资源、能源资源等创新要素重视不足。

3)创新驱动模式的可行性问题。“陕西现象”之所以长期未能得到根本改变,其主要原因在于驱动模式的可行性上。造成目前陕西“创新驱动发展”模式可行性不足主要表现为两种明显的不协同现象。一是创新驱动主体之间的不协同,这也是造成陕西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的一个根本原因。陕西虽然拥有丰富的科技资源,但是由于创新主体之间缺乏必要的沟通和交流,加之市场机制尚不健全,大量创新成果无法有效进入市场。二是创新驱动要素的不协同。作为是中国公认的科技资源、能源资源和文化资源大省,陕西的“创新驱动发展”应该是一个多元优势要素协同发展的有机系统,只有这样才能使区域发展实现科学、有序的螺旋式上升。

可见,多年来陕西为解决发展困境出台了一系列应对策略,如,建设和完善基础科研平台、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创新平台、建设一批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平台等等。然而,面临的问题始终不能得到有效解决。究其根源,一是因为这些措施大多相对独立,未能形成一个有效的供需系统。如,由于陕西各创新主体之间存在不同的利益诉求,再加上各方评价标准的不衔接,严重影响了创新成果供与需的对接性,致使出现了在企业缺乏创新成果的同时科研单位又有大量科技成果无法转化的尴尬局面;二是这些措施未能打破藩篱,未能使系统内各个主体之间建立起协同机制,无法实现优势互补。如,由于陕西创新主体,尤其是一些重要的科研单位和企业具有不同所有制和部门归属的特点,这就容易使得高校和研究机构缺乏转化的动力和压力、政府缺乏操作性强的管理手段、企业也缺乏必要的途径和动力,以至于陕西很多创新不能很好服务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可见,为了能够有效推进陕西省《创新型省份建设工作方案》,在新的战略实施过程中必须解决战略目标趋同性以及驱动模式的可操作性问题。总之,陕西省要想有效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需要根据自身所处阶段状况,构建一个能够要充分利用自身具有比较优势的,有别于传统创新驱动发展的新战略框架体系。

2 陕西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框架体系

2.1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框架的基本思路

目前,一些学者对我国区域的创新驱动发展模式进行了探讨,如提出上海模式[6]、中关村模式[7]、深圳模式[8]等。尽管如此,各地区的具体创新驱动发展模式仍处于探索之中。从国内外典型的创新型区域的发展模式来看,虽然在具体模式上各不相同,但其中一个共同特点是在这些区域都形成了一个有机的、互动的良性循环系统,而这个系统内的创新主体和创新要素能够进行较为有效的协同。然而,国内一些地区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往往华而不实,出现了“战略不到位、政策不落地”等问题,甚至是在“穿新鞋,走老路”[9]。事实上,陕西已经基本具备推进创新驱动发展的所需要素,目前的关键问题是明确自身的优势与劣势,设计和制定一套科学有效的发展思路与战略。

虽然目前陕西省已经意识到要素驱动和投资驱动已经不可持续,但是要想实现创新驱动仍需要一个逐渐转型、提高的过程。目前,陕西省依然处于要素驱动阶段,在内外部环境还不足以提供有效支撑的条件下,过于强调科技单一要素的驱动作用往往是不切合实际的。因此,陕西的“创新驱动发展”不仅需要多种要素的共同驱动,还需要多种要素的协同驱动。另外,在市场发育不足和运行机制不健全的背景下要想实现科技资源有效转化,还需要相关主体、客体以及相关要素的有效协同。由此,陕西应该进一步开阔思路,以便能够从原来封闭的、单个的、技术的、人造环境的创新,向全球配置创新资源、区域合作创新、非技术性创新、生态自组织系统等新的创新模式演进[10]。

因此,陕西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过程中需要认识到任务的阶段性、渐进性和长期性,在充分发挥区域的多种优势和潜在能力的基础上实现科学、有序的螺旋式上升。

2.2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框架体系的基本原则

1)创新的阶段性。迈克尔·波特产业发展阶段理论[11]以及世界各国的发展历史都表明,发展的过程是分阶段逐渐演化的。经过几十年的快速发展,中国目前处于效率驱动发展的阶段[12]。而陕西在国内的区域竞争力排第19位,处于中等偏下水平[13]。从创新驱动发展的具体战略来看,陕西一直希望通过自身具有的科教资源优势获得质的飞跃。然而,目前陕西依然还主要是要素驱动的发展模式,完全实现依靠创新驱动发展还任重道远。以产业结构为例,短期内陕西的新兴战略性产业发展难以替代传统制造业的主导地位,传统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的改造和升级仍然是一定时期内的主要任务[14]。因此,对于陕西省来说创新驱动是一个更高发展阶段的目标,目前应该处理好发展战略的总体性和阶段性、长期性和急迫性的关系。

2)驱动的目的性。从陕西制定战略的基本内容看,长期以来一直过于强调自身拥有的科教资源,未能从战略上给予其他资源足够的重视。由于陕西在资源禀赋、发展水平等方面与其他地区都存在较大差异,这就决定了简单理解和直接套用其他区域的“创新驱动发展”模式是行不通的,言创新必称技术创新更是不科学的。一般来说,战略制定的本质是为了获得竞争优势,陕西战略要紧紧围绕需要发展这一核心目标。也就是说,陕西的发展战略不能盲从于外部舆论,而是应该基于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立足当前,着眼未来,在充分发挥多种资源要素等增长作用的基础上,逐渐积累创新基础,才能最终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目标的突破。事实上,目前陕西获得竞争优势的途径和可以依赖的资源应该是多种多样。

3)发展的协同性。大量的事实表明,区域发展是一个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和历史的综合过程。纵观世界,即使是世界发达国家的创新也不是全面的创新。也就是说,无论是国家还是区域要想获得可持续的竞争优势,单独依赖单一资源、单一产业和单一部门都是不可行的。Freeman就明确指出,英国产业发展模式不是简单地同时推进所有产业的发展,而是以少数几个前导产业为突破口的发展方式为特征的[15]。对此,我国一些学者提出了一轮驱动、两轮驱动、三轮驱动,甚至四轮驱动模式。可见,在创新驱动发展基础还相对不足的情况下,陕西有必要积极发展创新要素之间、创新主体之间、创新区域之间的相互促进、相互协同的发展关系,从而依靠多种力量分阶段、分层次的促进发展。

4)战略的层次性。陕西的创新体系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这并不等于陕西的创新战略要与国家创新完全相同。事实上,从战略的区域性视角来看,陕西战略存在着区域与国家、区域之间以及区域内部的差异。如,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子系统,陕西创新战略在与国家战略保持一致性和互融性的基础上,还要在创新要素构成的层次与边界,以及创新活动的功能与定位等方面与国家创新系统存在一定差异[4]。因而,目前陕西区域创新体系不应该简单地对应或复制国家创新战略体系,而应该尽可能从自身区域的特点出发,充分考虑到战略的整体性和层次性。

3 陕西创新驱动发展的双三螺旋模型

3.1 三螺旋模型

基于“创新驱动发展”理论的演变与陕西资源禀赋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按照创新的阶段性、驱动的目的性、发展的协同性以及战略的层次原则,本文提出了陕西创新驱动发展的双三螺旋模型。三螺旋理论[16]由Etzkowitz和Leydesdorff在上世纪90年代提出,该模型是用来解释大学、产业与政府三方之间集成创新行为的一个典型代表。三螺旋理论不仅为创新系统的发展提供了总体框架,还对创新系统的发展和演化机制提供了一系列有效的理论和实践支持。

目前,国内外一些学者已经应用三螺旋模型对国家创新的驱动形式、政产学之间的沟通模式、政产学的相对地位和作用以及运行机制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并且得到了较为广泛的认同。尽管如此,该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仍处于不断探索之中。Kim等学者认为,虽然三螺旋的建立对于创新和创业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但该理论在很多区域创新实践中的应用依然十分有限[17]。本文认为,这主要是因为该理论还只是为实践提供了一个产学研合作的框架体系,在具体实践中的适用条件、系统构建以及运行机制等细节问题上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为此,一些学者也尝试性地提出了一些改进措施。如,Marcovich和Shinn基于当今社会发展的巨大变化,在原有三螺旋基础上增加了社会这一个重要因素,提出了改进的四螺旋模型[18]。需要指出的是,我国三螺旋理论研究已走过十多年的历程,但与西方发达国家的研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19]。中国式三螺旋研究迫在眉睫,该模型应该成为我国取得创新理论与实践突破的重要抓手[20]。然而,三螺旋理论在中国化的过程中还有诸多问题亟待解决。如,三螺旋模型在中国情境下模型要素之间的关系、边界组织的形成动力机制、系统的运行机制、保障机制、反馈机制以及发展的渐进性和动态性等研究还明显不足。

基于陕西内外部环境以及未来发展演化趋势,以及历史与现实的优势和劣势,本文在借鉴传统三螺旋理论基础上,构建一个以大三螺旋(政府—企业—大学)为基础的推动小三螺旋(科教资源—文化资源—自然资源)的,多元要素协同“创新驱动发展”的双三螺旋理论框架体系(具体如图1所示)。陕西“创新驱动发展”双三螺旋模型由大三螺旋和小三螺旋两个三螺旋循环构成。大三螺旋和小三螺旋分别处于不同层次,大三螺旋强调组织间的相互作用,小螺旋强调区域优势要素之间的协同发展。另外,大小三螺旋又存在于宏观和微观循环之中,宏观循环侧重于合作政策、互动平台、协同网络等基础条件的提供,而微观循环则主要侧重于组织间具体创新成果市场化的实现。模型中,大小三螺旋中的三者相互交叉、相互合作,角色可以相互转换,多边和双边沟通交流顺畅,进而形成一个有机的创新系统。

3.2 陕西创新驱动发展的大三螺旋

大三螺旋由政府、企业、大学和科研院所组成,主要体现为系统的组织层面。政府作为契约关系的来源,确保系统内主体间有效的相互作用以及信息流、资金流的稳定交换,是市场的服务主体。企业或产业承担着科技成果最终市场化的职能,是系统的转化主体。大学和科研院所则作为新知识、新成果的来源,是科技成果的产出主体。

在大三螺旋中三者在保留自身独特身份和原有作用的同时,又能表现出另外两者的一些能力,同时,三者之间以信息流和资金流等方式保持互动。需要强调的是,不同时期三者在系统内的地位和作用有一个逐渐演化的过程[21](如图2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在初期阶段,政府在系统的作用明显大于企业和大学。这主要是因为目前陕西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的市场机制还尚不健全,此时政府有必要进行一定干预,在行业布局、产业发展等方面应该担负起直接组织、引导和促进作用,并通过政策、法规、行政特殊职能的发挥干预等保护和培育新兴但相对弱势产业。政府作用的发挥有利于建立、营造有利于推动技术创新的政策环境发挥积极作用,打破地区、部门科技资源条块分割限制,改善科技成果的供需渠道,进而提高系统效率。而后,随着市场机制的不断完善,政府的主导作用在逐渐下降,企业和高校在创新系统中的作用得到快速提升,并且最终超过政府。此时政府的职能主要是提供顶层设计和公共服务,而产业在创新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占据主导地位,良性的市场机制最终形成。

3.3 陕西创新驱动发展的小三螺旋

小三螺旋由科技资源、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组成(如图3所示),主要体现为系统的具体运行层面。人们往往将陕西过去发展不尽如人意的原因归因于科技层面内。事实上,任何区域的发展要想成功都不是某一类因素单独作用的结果,而应该归功于一个良性互动有序发展的系统。可以说,正是由于区域各种资源的不协同,才导致了陕西多种优势资源大而不强的尴尬。小三螺旋正是基于陕西区域优势资源以及创新系统的需要构建的(如图3所示)。

陕西的科技资源虽然具有相对优势,但是科技成果的社会贡献率却不尽如人意。其中,科研投入分布不合理是一个主要原因。陕西的多数高技术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在发展中还面临着科研资金获取数量有限,渠道相对单一等问题。另外,作为一种创新性活动,科技创新需要在一定的创新文化和创新环境下实施。而陕西富集的能源资源无疑能够为科技创新活动提供资金投入来源,而文化资源的创新则可为科技创新活动提供必要的创新文化环境和氛围。

同样,陕西的能源资源储量居全国前列,但是由于大多为低端开采,因而却富而不强。长期以来矿产资源仅仅作为区域经济的增长来源,而在区域未来创新系统中的作用还远未受到重视。甚至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大背景下,要素驱动发展的提法都唯恐避之不及。事实上,资源要素不仅可以作为经济“增长”的驱动力,而且经过转变发展思路还可以成为“发展”的创新源。同为能源大省的山西,就已经旗帜鲜明地要将煤炭资源作为区域创新驱动发展的突破口。然而,要想使陕西的能源资源做大做强,无疑需要借助科技资源使其得到有效转型,以便在新能源、生态环境等产业领域方面掌握未来社会发展的主动权。

另外,陕西是中国的文化资源大省,拥有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但文化产业竞争力在全国却相对落后[22]。目前,文化产业在世界范围内都被视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为此,陕西不仅要把文化产业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还需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文化产业发展战略。陕西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建立在区域科技、能源等产业的发展壮大的基础上,使区域具备强大的文化产品消费市场。而这又需要文化产业在古代文化与当代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寻求必要的平衡与创新,不断提升区域的软实力。

总之,小三螺旋内三要素的协同不仅体现为各类资源内部协同,还体现为各类资源之间协同,从而使小三螺旋以及大三螺旋获得持续不断演化发展的动力。需要特别指出的是,陕西省与其他区域在诸多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和特点,双三螺旋要想能够有效运转需要着眼于本地的产业特色、与之相关的体制机制,以及产业发展的商业模式创新等相互协同。

4 结语

虽然陕西省在全国区域综合竞争力上还相对落后,但是在多种资源禀赋上的比较优势为区域实现赶超提供了重要基础。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大背景下,陕西不能直接套用和简单模仿其他区域的发展模式,而需要充分将科技资源、文化资源、能源资源有效协同起来,探索面向市场、合作共享、互利共赢的多元要素协同“创新驱动发展”新的模式,以实现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需要指出的是,由于区域资源禀赋和发展阶段的差异,模型中的创新要素不一定一直局限于上述三种资源,它们可以随着发展阶段的演化不断变化。从现有研究文献来看,学者们除了关注技术创新之外,还提出制度创新、市场创新、文化创新,甚至服务创新、过程创新、战略创新、人才创新、渠道创新、观念创新等形式多样的“创新驱动发展”要素。另外,该双三螺旋系统中组织之间的跨边界者的作用十分重要,他们可以汇集组织间的不同想法,加强沟通与交流,已弥合组织间的分歧等[23,24]。再者,本文提出的双三螺旋战略能否根本解决“陕西现象”还与战略执行过程中的具体运行机制息息相关,相关问题的研究也是以后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

总之,陕西创新驱动发展双三螺旋模型的提出,系统说明了政府-企业-高校三大主体间的相互作用关系,阐述了科技资源-自然资源-文化资源等不同创新要素之间的影响机理,为“创新驱动发展”模式提供了一个解释框架,相关结论能够为我国具体区域的“创新驱动发展”实践提供理论参考。

摘要:自“创新驱动发展”成为国家战略以来,全国各个省市都进行了积极响应。然而,从各区域战略的具体内容来看却存在着高度趋同性的问题。陕西虽然在科技、文化以及自然资源等方面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但是现有战略不仅未能体现创新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而且也未能充分发挥自身的已有优势。在传统三螺旋理论的基础上,构建了以三大创新主体紧密合作为支撑,三种主要资源禀赋及产业协同发展为支柱的陕西省双三螺旋框架模型,并分析了大小三螺旋的运行机制。研究结论能为我国相关区域的创新驱动发展实践提供理论借鉴。

螺旋式发展 篇8

主题班会课是德育的主阵地之一,是班主任针对班级情况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一种有效方式。在班会课上,班主任围绕着特定的主题可以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和心理教育。与其他形式的德育方式相比,它更能促进班集体正确舆论的形成,帮助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然而,长期以来我们的班会课基本上主要是以班主任为核心的“一言堂”式的班会课,班主任在上面说得天花乱坠,学生在下面听得昏昏欲睡,效果可想而知了。针对这种情况,我一直在想如何才能把主题班会课开成学生想听并且从中能有所收获的班会课呢?

一、转变思想观念

传统的班会课在班主任、学生心目中的地位比较轻,往往班会课随意性比较大。有的把班会课用来上课;有的利用班会课让学生上自习;有的把班会课当作传达学校信息的媒介;有的把班会课当作班主任个人的表演课。班主任在讲台上似乎讲得津津有味,滔滔不绝,而学生表情漠然。如果每周班会课都是这样的话,学生很排斥,根本就起不到什么教育效果。所以作为班主任首先要做的就是要转变思想观念,高度重视主题班会课的作用,让主题班会课成为学生非常期待的课,让主题班会课成为净化学生心灵的课,让主题班会课走进学生的心里,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

二、尝试“学导螺旋发展大课堂”式的班会课

学校“学导螺旋发展大课堂”的模式可以说经过三年的尝试与实践,不管是它的流程还是精髓都已经深入到我的内心深处。于是,在接下来的班会课中我努力把“学导螺旋发展大课堂”的模式应用到班会课中,使班会课也呈现出了学校课改的新气息、新风貌。

首先我跟各簇的学簇长进行了沟通,对他们进行认真的培训,尤其对“学导螺旋发展大课堂”的模式如何应用于班会课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在此期间各簇簇长也把他们心中的疑惑一一提出,我一一给予了满意的答复,他们也觉得很新鲜、想尝试。于是在我们共同的期待中,第一节以美为主题的“学导螺旋发展大课堂”式的班会课如期召开。

整个流程如下,第一步:值日学簇首先表达了自己对美的理解以及对美的向往,从而引出本节班会课的主题:美。第二步:簇展主持人要求各簇分别就美展开谈论。大家黑板上分别展示出来的是:第七簇少年轻狂、美好时光;第五簇《邮寄出的暗恋时光》美文朗诵:再不学习我们就晚了;第三簇以思维导图形式展现美的形式:诚信之美———华盛顿、自信之美——千手观音、奉献之美———任长霞、智慧之美———孔子等;第六簇王力宏的歌《美》;第二簇美:心灵之美;第四簇通过脑筋急转弯来告诉大家生活中有很多美,从而突出爱笑的人是最美的;第九簇美:心中有美、物物皆美。第三步室展:安晓宇同学对小悦悦事件的感触;王彩云同学对各种美的一气呵成,一篇美文瞬间而成;郭艺凡同学的美文朗诵中的经典台词等都让人印象深刻。最后值日学簇的评价以及导学也是井井有条,富有新意……

整节课展现出来学生的渊博、应变能力等,带给了更多的思考:第一,学校课改以来学生的综合能力可以说有了突飞猛进的提高,一次次的精彩展示让我不得不佩服学生的转变。第二,每次听完学生的班会课我都有一种感觉自己“OUT”了,各方面的能力都在下降啊。提醒自己一定要不断地充电,不要每天只是看着几本教材,忽视了自己的能力的不断提高。第三,一定要相信学生,给学生足够的时间、空间,作为老师我们该放手了。

三、精心打造每一节“学导螺旋发展大课堂”式的班会课

有了以美为主题的班会课的成功后,学生上班会课的积极性得到了空前的提高。于是,一节节精彩的班会课如雨后春笋般地展现出来,如第三簇的月考后反思、第四簇的我们心目中的经典、第五簇的朋友与友谊等都取得了进一步的成功,每月班委会成员还会发动全班同学来一起评选出最令人难忘的班会课。同时,一些相关的评价体系也逐步建立起来。

螺旋式铣削孔轮廓的技巧 篇9

1 孔系传统加工方法

小直径孔用钻, 钻、扩或钻、扩、绞, 较大直径的孔用预钻、粗镗、精镗, 因此需要很多不同大小的刀柄和刀具。尤其对于尺寸精度和表面粗糙度要求较高的孔 (如轴承孔) , 更是需要的众多专用的镗刀。以轴承孔为例, 即使是标准系列的轴承孔, 其规格从小到大也是数十、上百的概念, 镗刀发展至今, 种类、数量也以相当可观, 以某国际著名刀具品牌为例, 在直径100mm以内的镗刀系列中, 可提供的规格有:25mm~32mm, 30mm~38mm, 37mm~47mm, 46mm~56mm, 55mm~70mm, 69mm~84mm, 83mm~101mm7种, 且每种规格所具备条件的幅度最大为18mm, 不难想象, 在实际生产中需要的镗刀数量可能是非常大的。对于数控铣床来说, 即使拥有足够多的刀具, 频繁地在机床上手工换刀也是一件劳动强度极大的事;如果是加工中心, 由于拥有刀库并能自动换刀, 必须要有足够数量的刀位, 否则就只能当数控铣床用, 失去了使用加工中心的意义, 影响了生产效率。

2 螺旋式铣削加工孔轮廓

孔的铣削加工很方便, 一把铣刀可以加工各种不同直径大小的孔, 但是由于刀具切削过程中受刀切削力的影响, 存在让刀现象 (特别是高速钢铣刀) , 形成喇叭口。所以传统的铣削方式加工圆孔轮廓, 只能用于粗加工, 精度高的孔必须用镗削加工。当采用螺旋式铣削加工内孔, 刀具的主要切削刃是铣刀的端面刃, 受力方向是轴向, 且主轴转速很高, 每层切深很小, 侧刃的吃刀量仅为很小的层降, 径向的切削力非常小。所以最大限度的减小刀具的让刀现象, 有效保证了孔上下尺寸的一致性, 保证了孔的垂直度。

孔内壁的表面粗糙度主要取决于机床、工艺系统的刚性和刀具的好坏, 螺旋式加工通过合理的选择转速S、进给速度F等参数, 基本可以满足表面粗糙度的要求。

对于圆度/圆柱度等形状公差要求, 由于这种螺旋式加工必须让机床X、Y、Z三轴联动, 而镗孔的加工时工作台不动 (X、Y没有运动) , 只有主轴的上下运动, 镗出的孔的圆度/圆柱度等形状公差仅取决于机床主轴的径向圆跳动及镗刀的刚性, 因此加工运动方式先天上的不足导致这种螺旋式加工在这方面一定是要逊于镗削的。

3 用Mastercam生成已预钻孔零件的螺旋式铣削加工实例

采用Ø16mm的立铣刀加工Ø40的孔, 如图1所示, 孔加工刀具路径如图2所示, 螺旋下刀示意如图3所示。

课改新模式:361螺旋式大课堂 篇10

“361螺旋式大课堂”课改新模式中的“3”代表三种课型, 即:问题生成学导课、问题解决展示课、巩固提升测评课;“6”指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六个基本要素, 简称:悟、议、展、评、测、结;“1”用“信”来概括, 有两层意思, 第一指信息技术, 第二层意思代表诚信, 要求诚信课改, 提高实效。简单地说, “361螺旋大课堂”就是由三种课型、六大要素、一个“信”组成的良性循环的、开放性的一种课堂教学模式。

一、“361螺旋式大课堂”模式的优势

“361螺旋式大课堂”课改新模式的理念是为了一切学生的全面发展, “361螺旋式大课堂”模式的课堂组织方式是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展示、评价、总结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体现了高中新课程的功能, 即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要将学习过程变为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学会做人的过程。从身心发展来看, 这个模式有利于构建平等、民主、互助、和谐的师生关系, 缓解高中教师、学生因高考带来的心理焦虑, 促进师生身心健康发展。

二、“361螺旋式大课堂”模式的内容

(一) 通过三种课型, 实现认识的飞跃

问题生成学导课、问题解决展示课和巩固提升测评课三种课型, 打破了传统的授课与自习的界限, 根据实际需要安排课型, 体现新课堂模式的实效性。

1.问题生成学导课。问题生成学导课是学生自学生疑的过程。这个过程以学为主、以导为辅, 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主导作用。时间安排是“5+25+10”, 5分钟导入, 25分钟自主学习, 10分钟讨论总结。依托问题导学案, 按照整体性原则布置学生全面自主学习。比如, 在学习“价格变动的影响”时, 设计了阅读理解的问题有:价格变动对生活有什么影响?价格变动对生产有什么影响?价格变动对不同商品及相关商品有什么影响?如果价格不变, 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向左右平移的条件有哪些?学生完成自主学习后进行讨论, 形成小组的共性问题。教师提炼下一节展示的内容。本环节展开认识的第一个循环, 学生对知识达到初步的认知, 遵循了知识建构由易到难的学习规律。

2.问题解决展示课。问题解决展示课以学生展示为主, 重在加深对问题的理解。时间安排是“5+30+5”, 即5分钟分配任务, 30分钟展示, 5分钟总结。以价格变动的影响为例, 教师先布置展示任务, 第一环节为必展环节, 是本课的重难点。有三个问题, 分别是:价格变动对生活的影响;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当价格不变时, 影响曲线左右平移的因素有哪些。指定三个小组的学生展示这三个问题, 同时小组长和教师进行点评总结。第二环节是针对习题中重点问题安排的抢展环节。第三个环节是总结环节, 总结重难点及本节知识结构。首先由学生自主总结, 教师适当点拨。这样在自学生疑的基础上展开解决问题的第二个循环, 认识达到深化拓展、实现认识的第一次飞跃。

3.巩固提升测评课。巩固提升测评课在初步解决重难点知识、学习一单元知识之后进行, 通过单元测试进行总结, 理解知识之间的联系, 构建知识体系。时间结构是“10+20+10”, 即10分钟讨论问题, 20分钟展示解决问题, 10分钟总结知识。第一环节是限时测试。第二环节是联系学生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充分讨论之后, 提炼问题再进行展示分析、通过师生点评, 逐步解决问题。第三环节学生自主总结知识结构、重难点及解题方法, 教师进行点评完成本节课的任务。这节课在解决问题的基础上拓展延伸展开第三次循环, 对知识的认识达到中观建构, 实现认识的升华和能力的第二次飞跃, 体现认识发展的螺旋式上升。

(二) 调动六个要素, 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

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六个基本要素, 简称为:悟、议、展、评、测、结。新课程改革要求学生在课堂上自主、合作、探究, 这六个要素的运用能够有效确立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教师在教学中可以灵活运用。

“悟”, 即学生根据导学案自学感悟。这个过程让每一位学生都行动起来, 自主、积极地思考和学习, 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从而使每一位学生在课堂上都学有所得, 因而可以使学生得到整体的发展和提高。在实际教学中要注意问题设置的层次性和趣味性。比如从日本核辐射到盐的涨价传闻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导入, 逐层分析盐涨价对生活、生产的影响, 再拓展到供给、需求曲线的移动问题, 最后总结出价值规律的作用。学生还可能就现实生活提出新的问题, 比如均衡点的移动等深层次的问题, 使研究深入进行。

“议”, 即讨论交流。通过小组讨论实现“兵教兵、兵强兵”的作用,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得到了碰撞, 认识得到了升华, 体验得到了丰富, 能力得到了培养。学生的学习基础、能力具有差异性, 这个环节能够让学生取长补短、实现优势互补。同时培养学生互助合作的思想, 增强沟通能力。这个环节可能产生争议, 要让学生懂得尊重对方的意见, 允许不同观点的存在, 学会交流、分享、合作、尊重。

“展”, 即小组展示。小组展示的问题根据具体情况可以分为必展问题、抢展问题等。必展问题是课程的重难点, 抢展问题是用于调动完成任务的积极性的问题。展示注意的问题是把问题分组, 注意难易结合, 任务内容需要小组共同完成, 同时要求小组同学全部参与, 避免优生展示、差生等待的情况发生, 造成两极分化。通过学生小组展示, 既提高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为教师发现问题, 进行纠正拓展创设了良好的情境。展示要注意避免程式化, 导致展示疲劳, 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降低, 要结合所讲课题设置, 比较难的问题就要通过反馈让优秀小组解决, 不能随意指定;比较容易的课题就减少展示的内容, 增加理解记忆的时间。

“评”, 即师生点评。首先是其他小组对讲评小组进行补充纠正点评, 实现小组互评, 必要时教师进行补充完善。点评需要注意的是, 其他小组参与的积极性的调动问题, 开始可以指定点评小组, 养成习惯后再进行即时点评, 教师点评不能太多, 要做到精要化。

“测”, 即拓展训练。进行限时训练, 要求以考试的方式进行, 提高学生独立思考, 卷面表达能力。这个环节要求学生闭卷完成, 实践出真知, 只有通过做题才知道知识的掌握和运用的情况如何, 因此教师要精心选题, 注意问题的层次性、关联性、概括性。

“结”即总结巩固。体现对知识结构的建构, 把握知识之间的联系。这个环节的知识建构必须交给学生完成, 教师只是做必要的补充完善, 因为过去教师教给学生结构, 而学生掌握的知识还是零散的。建构主义认为, 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 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 借助他人 (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 的帮助, 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 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 所以知识结构的建构也是如此。

(三) 靠信息搭建课改平台, 用诚信担负课改使命

一个“信”字, 两个意思, 即:信息技术与诚信。

信息技术在课改教学中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信息技术作为演示工具、信息技术作为交流工具等。新课堂模式教学中主要是结合多媒体的运用, 多媒体运用在学导课上可以备好微课, 让学生预习时参考。可以备预习课件, 让学生通过课件进行预习, 把问题反馈给教师, 加强师生的信息交流, 及时解决问题。在展示课中拓展延伸时运用效果, 比如当学生列举模范事例说明人生价值实现的问题时, 教师可以适时展示道德模范、感动中国人物的事例, 既形象又节省时间。再如“公司的类型”一课, 可以给学生补充公司设立的新规定, 以及山西省鼓励大学生创业的政策等相关知识, 开阔视野, 增加见识, 提高学生对社会的认识能力。在总结课上可以展示知识结构, 还可以总结方法, 提出下一步研究的课题。

基于课改推进的难度, 既有思想认识难度, 也有方法方面的难度, 所以, 要求诚信课改, 提高实效。教学不能仅是追求单一的成绩, 更是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终身发展。诚信课改就需要良好的职业道德支撑, 所以, 课改也是修德立信的过程。教师在课改中既能实现理念的升华, 同时也获得道德的提升, 用爱与智慧撑起课改的风帆。当部分教师由于能力不足、思想认识不到位导致课改出现反复的情况时, 我们更要坚定课改的信念, 树立成为教育家的目标, 增强创新的勇气, 不断克服困难, 使课改扎实有效推进。

刚开始我也遇到思想上的反复, 担心课改会影响考试成绩, 影响学生高考, 始终不放心把课堂交给学生, 课堂上总是打断学生的思路, 不能耐心等待学生思考, 总想让学生一步到位。实践证明, 只要方法得当, 越放手的课堂, 学生思维越活跃, 课堂学习气氛越浓厚, 学生学到的知识和能力往往呈现裂变式发展。当学生从获得成就感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时, 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兴趣就会更加浓厚。有一个学生对货币知识非常感兴趣, 在课堂上总是刨根问底。我推荐他读《货币战争》, 他不仅读完了这部书, 而且还准备将来选择金融专业。这种对知识深入学习的精神和对未来的美好规划给教师带来了惊喜。还有一位学生喜欢收集新闻知识, 能用所学知识对新闻进行恰当评论, 高考时选择了新闻学专业。如果教师一味地把课堂牢牢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怎么会有今天课堂的惊喜和学生对未来科学有效的规划?让学生作主的课堂越多, 学生对未来选择的困惑就越少, 家长的担心也就减少, 作为教师才不愧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个称号。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螺旋式发展】相关文章:

螺旋式教育05-20

螺旋动脉05-04

螺旋装置05-27

螺旋模型06-02

丝杠螺旋原理05-08

螺旋相位板05-16

沉默螺旋理论06-04

五年制高职教育“螺旋式衔接”德育模式的实践研究09-12

单层螺旋CT05-24

螺旋传动说课稿04-08

上一篇:初中班级文化建设下一篇:住院信息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