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层螺旋CT

2024-05-24

单层螺旋CT(精选五篇)

单层螺旋CT 篇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检测进行最适宜的环境条件为:电源、温度、湿度、接地线电阻、室内清洁度。电源:(380±10)V,设置电压稳压器。温度:22~24℃。在工作前1h用空调机调好室内温度。湿度:50%~60%,除湿机24h开机。接地线电阻:机房应设置2根地线,1条信号地线,CT机各分系统设备应1点接地,且至接地点电阻应<0.2Ω。另1条为电源保安地线。室内清洁度:减少灰尘,加装有效的空气过滤装置。良好的工作环境不仅保障CT机的稳定运行,更可以明显减少CT机的故障率。

1.2 检测所使用的设备、装置

检测所使用设备:CT自带三合一水模,将水模固定于诊断床,并用激光定位线按常规扫描模式定位;影像评价线对模型,将模型置于扫描野中心,并用激光定位线定位;剂量测试体模和读数仪,将体模固定于诊断床,并用激光定位线按常规扫描模式定位。

1.3 检测及评价方法

检测项目包括定性检测、功能监测和图像质量检测。检测周期以我院工作容量参照进行,每半年1次。检测完成后,按照各项指标的标准值进行评价,未达到CT机运行标准,即立刻停止使用。待专业工程师调试之后,再次评价合格,方可进行CT操作。

进行密度均匀性及密度分辨率检测、空间分辨力检测、电离辐射剂量检测。

对所需要进行的测试进行常规CT扫描,记录扫描参数:层厚(3mm、5mm、10mm),电压(80kV、120kV、140kV),采集矩阵(256×256、512×512)横断面扫描,采集次数3次。

电离辐射剂量检测分A、B、C 3组,每组20次采集,对比体模读数器,结果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 10.0分析,计算t检验值。

2 实验结果

(1)现使用的SOMATOM BALANCE螺旋CT在常规算法下,空间分辨力为6~7lp/cm,增强算法最高为15lp/cm.

(2)CT密度均匀性数据采集数据,见表1。

(3)电离辐射剂量检测的3组结果分别为:A组,曝光条件为管电压140kV,管电流200mA,扫描时间10s,层厚10mm,采集20次,CT自带剂量测试软件均值为50.16mGY,对照体模读数器为49.2mGY,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 10.0分析,计算t检验值,TA=1.543,t0.05(19)=1.729,P>0.05。B组,曝光条件为管电压120kV,管电流150mA,扫描时间5s,层厚5mm,采集20次,CT自带剂量测试软件均值为26.89mGY,对照体模读数器为25.8mGY,TB=1.432,t0.05(19)=1.729,P>0.05。C组,曝光条件为管电压110kV,管电流110mA,扫描时间3s,层厚2mm,采集20次,CT自带剂量测试软件均值为11.88mGY,对照体模读数器为11.23 mGY,TC=0.851,t0.05(19)=1.729,P>0.05。电离辐射剂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计量测试题模读数器与CT自测计量采集数据,见表2。

3 讨论

3.1 单层螺旋CT质量控制的外观检测[1]

检查可见电缆是否有破损、老化。各电源接口是否连接正常;各部件结构是否完整;检查辐射安全标志是否在醒目位置;合理工作流程以及大型仪器使用合格证是否齐备并贴在墙上。进入系统软件,查看各应用软件是否存在。

3.2 单层螺旋CT质量控制的功能检测

在一些紧急情况下,为保证病人和医务人员安全而设置的强制断电开关。当SOMATOM BALANCE在正常启动后,按下墙上紧急关机按钮,观察机器是否关机。

隔室操作中,病人与医生必需通过对话了解检查进展,以及通过对话让病人配合检查。在开机状态下,确认对话设备是否正常,调节好音量大小。

在开机状态下,按下控制面板的上下前后键,以确认诊断床的移动功能,保证在检查过程中,CT诊断床的移动功能正常。

在开机状态下,按下机架倾斜角度按钮,可用最薄层厚(1mm)在机架0°、SOMATOM BALANCE正向角度为30°(足侧倾斜)负向角度30°(头侧倾斜),对置于扫描野中心且侧面贴有已封装好的X线胶片的模体分别进行3次单层扫描,扫描后冲洗出胶片,测量各曝光成像线段间的夹角即可得知实际倾斜角度。如误差超过1°,则需通知专业工程师进行维修。

模体置于CT诊断床上,调整好水平并利用外部定位激光摆好位,使模体中心于床面中心一致。进床把模体送入CT机架内,使模体一端的标志线与机架内激光重合;观察模体另一端的标志线是否与外部定位激光重合。如误差超过2mm,则通知专业工程师进行调节。

3.3 图像质量检测

3.3.1 密度均匀性检测

将三合一水模固定于诊断床上,根据系统软件QUALITY NOIZE要求进行中心定位线定位,测定不同曝光条件下,感兴趣范围内密度值是否均匀一致。经过检测,表1~2的数据表明,现使用的SOMATOM BALANCE单层螺旋CT的密度均匀性在正常范围内。

3.3.2 CT空间分辨力检测[2]

空间分辨力又称作几何分辨力或高对比度分辨力,它是指在高对比度的情况下鉴别细微结构的能力,也即显示最小体积病灶或结构的能力。将影像评价线对模型置于诊断床,并由激光定位线定位,进行常规扫描,其结果组成由宽到窄的黑白相间的直线组图像来测试,空间分辨力就用最小的针距分辨的本领来描述。用每厘米可分辨的线对数(lp/cm)来表示。SOMATOM BALANCE在常规算法下空间分辨力为6~7lp/cm,增强算法为12~15lp/cm.

3.3.3 CT密度分辨率检测[3]

密度分辨力又称为低对比度分辨力,它表示系统所能分辨的对比度的差别的能力。密度分辨力通常用百分数来表示。对密度分辨力的主要限制因素是噪声,因此常常用噪声的标准偏差来表示它。然而固有噪声只有在没有伪影的图像中才有可能测量。其数学关系可用Brooks公式描述:

式中,σ为标准噪声偏差;c为描述剂量效率的常数;β为人体衰减因子,β=e-μd;μ为平均线束衰减系数;d为物体厚度;W为像素宽度;h为断层厚度;D0为入射皮肤表面剂量的最大值。将三合一水模固定于诊断床上,进行激光定位线定位,用常规扫描方式进行水模扫描。扫描完成后,计算水、脂肪和空气之间的密度平均差,以判断密度分辨率的大小。经过检测,现使用的SOMATOM BALANCE单层螺旋CT的密度分辨率在正常范围内。

3.3.4 CT电离辐射剂量检测[4]

将剂量测试体模固定于诊断床,读数器置于控制台,根据不同条件进行曝光,采集20次。经过检测,电离辐射剂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OMATOM BALANCE螺旋CT在现阶段电离辐射剂量在正常范围内(TA=1.543,TB=1.432,TC=0.851,t0.05(19)=1.729,P>0.05)。SOMATOM BALANCE螺旋CT所产生辐射剂量符合标准要求。

4 结果分析

从20世纪90年代,滑环技术引入CT设备而使螺旋CT应用于临床起,螺旋CT的全覆盖、无创性、极速扫描的突出特点使生理机体各部位的结构:成像清晰、临近关系明确、所受辐射剂量减低,极大的辅助了临床医生做出合理、正确的诊断,有效地减低了环境及受检者的电离辐射剂量。

我院作为一家三级甲等的妇幼专科医院,2002年起应用螺旋CT,主要进行新生儿头颅急性病变、妇科良恶性肿瘤以及乳腺肿瘤的检查。在以妇女和儿童为主要检查对象的前提下,除了加强工作人员的定期培训考核外,对CT的工作条件、运行情况、使用方式更应慎重及严谨。在螺旋CT刚启用的一段时间里,没有形成有效的质量保证体系,导致了机械故障率高、检查质量不满意的情况。从2005年起,通过对CT的工作环境、电离辐射剂量、运行能力的监测和调整,保证了CT的稳定运行,有效的控制了辐射剂量对受检者的伤害,提高了检查的诊断效率。同时,螺旋CT质量控制的实施,有效降低了CT的故障率,在有记录的维修报告显示,2003~2004年未实施质量控制措施时的维修总次数与之后6年维修总次数相同,在方便病人、辅助临床的同时,也为医院节省了可观的维修资金。

随着时代的发展,今后一定有更多、更先进的医疗器械需要医疗工程技术人员进行操作、维护。我们应即时更新专业知识,不断总结经验,真正发挥出医疗设备的最大能力,更好地服务于临床及社会。

参考文献

[1]汤黎明.超导磁共振成像关键技术发展与设备选型对比分析[J].医疗卫生装备,2010,(9):10-12.

[2]王骏,甘泉.医学影像技术[M].镇江:江苏大学出版社,2008:232.

[3]燕树林.全国医用设备(CT、MR、DSA)使用人员上岗考试指南[M].北京:中国人口出版社,2005:313.

[4]卢希庭.原子核物理[M].北京:原子能出版社,2000.

[5]王昌军.PET/CT图像融合的仪器质量控制探讨[J].中国医疗设备,2010,25(7):103-104.

[6]陈进琥,尹勇,刘同海,等.机载锥形束CT的质量控制[J].中国肿瘤,2010,19(8):500-502.

64排螺旋CT简介及应用 篇2

64排螺旋CT,是医学发展史的一个里程碑,它的引进也必将为我市百姓带来更多的便利。方便就医,也就是为健康保驾护航。

64排螺旋CT不同于一般的螺旋CT。传统的CT扫描层厚、分辨率低、覆盖面小、速度慢,而64排螺旋CT解决了这些问题。人民医院的东芝64排螺旋CT是基于320派平台的64排CT,可直接升级至320排,它是目前世界上扫描层最薄的机器,仅为0.5mm(其它机型多为0.625mm),层越薄,分辨率越高。与16排、32排CT相比,64排CT可以让临床医生看到更多更为精确的细节,层厚更薄,辐射计量减少,可以将病变的血管“拉”出来观察,还可以“剥皮、去骨”,小到0.5毫米的病变都能让医生一目了然。64排螺旋CT还是目前世界上诊断心脑血管疾病最先进的仪器,其独具的无创、高效、精确、立体的医学影像技术,在检查状动脉有无狭窄,搭桥、支架的形态学以及心功能分析上有极大的优越性。它实现了冠状动脉的无创检查,为冠心病的筛选普查及诊断提供了一种安全、迅速、费用低廉的检查方法。另外64排螺旋CT不但可以进行形态学的诊断,还可以用于功能成像诊断,如脑灌注成像的应用,可以早期显示脑缺血灶。尤其扫描速度快,64排螺旋CT在急诊医学及早期肺栓塞得诊断上有独特优势,还可用于筛选冠心病、肺癌、肝硬化,并进行良性与恶性肿瘤的分析。它实现了所有解剖位置上的数据同向性,即冠状面、矢状面、任意角度的图象质量与轴位是一致的。由于覆盖面达1.8M,可以对肿瘤患者、急诊患者进行全身扫描,而不必重新定位患者,节约了时间,众所周知在医院,时间就是生命。东芝64排CT扫描速度极快,旋转一圈仅为0.4秒,是目前邢台市最快的CT,这就意味着整个心脏扫描只需在几次心动周期中完成,实现了心率和数据采集之间的最佳匹配,达到了最高的时间分辨率,而且大大降低了患者的辐射量和对比剂的使用量。

64排螺旋CT除上述强大的硬件功能外,还具有强大的软件功能,如:多平面重建(MPR),最大密度投影(MIP),表面遮盖技术(SSD),容积重现(VR),曲面重建(CPR),仿真内窥镜、脏器灌注等。利用上述技术,以前只能“横”着看的,现在不光可以“竖”起来看,还可以倒过来、甚至转前转后、转上转下看;以前看不到的,如血管、肠管及支气管腔内,现在也可以“钻”进去看清楚。除了显示解剖结构改变还可显示血流灌注等功能改变。这样强大的功能对诊断及临床具有很大的意义。容积重视以很强的真实效果展示完整的立体形态;最大密度投影适用于认识器官形态的全貌;多层面重建、曲面重建能以任意方位、层厚、角度自由重组新的断面图象,不仅显示目标器官,而且显示断面上的全部结构。

64排螺旋CT的临床应用非常广泛,尤其是在血管成像方面有巨大优势,如冠状动脉成像、肺动脉成像、胸腹血管成像、四肢血管成像、颈、脑血管成像等。这些无创的检查已取代了传统的动脉插管造影的诊断问题,对冠心病的普查有无法比拟的优势。与传统的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相比,CT血管成像技术能多角度显示冠状动脉主支及主要分支,并能显示常规造影不能显示的管壁结构,能准确评价斑块性质,能清晰显示冠状动脉的起源和解剖变异,指导有创性检查操作,能纠正传统造影诊断中的误区(如左前降支和大的第一对角芝的混淆等)。在肿瘤诊断方面,由于它覆盖面广,各向同性,能做任意角度重建,所以能清晰显示肿瘤的位置及其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对术者的指导意义重大。在腹部疾病中,优势也特别突出,对腹痛病因的诊断有很大的帮助,能发现一些临床难于诊断的疾病(近期我们就发现一例急性大网膜扭转合并坏死的腹痛患者,病人得到了及时手术,得以转危为安)。在急性外伤方面,由于速度快、扫描范围广,一次即能扫描完全身器官,能缩短检查时间,为治疗争取时间。

单层螺旋CT 篇3

方法:选取2004年3月~2012年1月于我院放射科进行诊断的患者22例,对其采取单层螺旋CT增强扫描的方式。

结果:经过诊断有5例患者是恶性肿瘤,图像显示患者腹腔内存在面积十分巨大的肿块阴影。有1例患者检查出为肾上腺血肿,究其根源是肾上腺出现病变。3例患者确诊为血管瘤,经过单层螺旋CT检查后可以看出肿块旁边呈结节形状的血管十分显著。有4例患者为胆总管囊肿CT扫描后发现在肝门下方和胆囊两个位置会出现呈不规则形状的囊状液性阴影,当把CT的值调节到16HU时,囊壁的阴影有所增强。有3例患者诊断为肾积水。

结论:对患者采取单层螺旋CT增强技术可以准确的判断病灶的位置和面积,及时得出周围组织受侵袭的情况,极大的提高了确诊率,帮助患者早日接受有效的治疗。

关键词:单层螺旋CT腹部增强扫描病灶

【中图分类号】R-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0-0202-02

CT检查对患者病灶的确定至关重要,针对儿童患者进行增强扫描很有必要。单层螺旋CT扫描可以确定病变组织的位置和大小,但是一旦出现组织密度相当的情况,扫描出的图像清晰度也会下降,这点源于X线吸收度较低,可能会造成诊断失误的情况。为了提高诊断准确率和后期有效治疗,对患者采取CT增强扫描的方式十分有效,可以准确判断病变位置,同时可以完成血管病变和非血管病变的判断工作,帮助患者及早治疗。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04年3月~2012年1月于我院放射科进行诊断的患者22例,其中男性患儿10例,女性患儿12例,患者年龄维持在1~3岁之间,大部分患者存在腹痛、黄疸的情况,少数患者出现腹部包块的现象。

1.2检查方法。

1.2.1检查前的家属沟通工作至关重要,首先要向家长解释对患者进行静脉造影的作用,对确诊患者的疾病有重要意义,与此同时,应该让家长清楚的知道使用碘可能引起的过敏症状。一旦在“知情同意书”上署名后即可开始小儿腹部增强扫描准备工作,先给予患者0.6mg/kg的水合氯醛溶液,完成灌肠工作的目的是为了将静脉通道疏通。等待溶液作用发挥至患者熟睡后即可将患者搬至单层螺旋CT扫描床上,将体位摆放正确以及检查好防护措施是否稳妥,需要一位家属在着装好铅衣后进入扫描室陪同检查。

1.2.2在患者的静脉通道上注入4mg/kg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溶液,同时要注入8ml浓度为0.8%的氯化钠溶液。考虑到儿童患者的外周血管宽度要远小于成人,而高压注射器的注射压力可能会让血管损伤,所以禁止采用高压注射器。一般情况下使用3ml/kg的欧乃派克,注射速度维持在2ml/s,注射完毕后开始进行单层螺旋CT增强扫描。

1.3仪器设备及扫描参数设置。

1.3.1我们使用了设备序列号为35122的SIEMENS SOMATOM Es-Prit单层螺旋CT机。

1.3.2要在病变位置上下6mm内进行参数设置和扫描,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最恰当的辐射剂量。患儿进行扫描时不用呈压仰卧位。单层螺旋CT机的层厚为3.5mm,为了增强扫描效果需要2mm的重建层厚,扫描时间规定为2s/周,设备为0.8的螺距,管流电维持在55~65mAs之间,平均管流压为135kV,按照标准算法的流程来进行重建工作,对于延迟扫描的时间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最后通过图像显示和处理来完成病灶的检查。

2结果

经过诊断有5例患者是恶性肿瘤,图像显示患者腹腔内存在面积十分巨大的肿块阴影,多数呈现不规则的形状,以叶状居多,肿瘤有强化的趋势,经过进一步分析处理,发现肿瘤上面有多发点形状的阴影,病变的位置呈现不规则的形状,阴影的密度要稍低点,病变中心的边缘位置和机体本身未病变的组织有粘连现象,包括大血管在内的一系列组织在压力的迫使下已经发生了位置偏移,检查发现腹腔内有多发结节的影像。有1例患者检查出为肾上腺血肿,究其根源是肾上腺已经开始病变。3例患者确诊为血管瘤,经过单层螺旋CT检查后可以看出肿块旁边呈结节形状的血管十分显著,扫描时间适当延长6min,发现病变位置面积有所变小。有4例患者为胆总管囊肿CT扫描后发现在肝门下方和胆囊两个位置会出现呈不规则形状的囊状液性阴影,当把CT的值调节到16HU时,囊壁的阴影有所增强,但是病变位置和机体周围的组织并没有粘连在一起。有3例患者诊断为肾积水,造影剂在肾盂里面是可见的,肾盏扩大的趋势没有停止,实际上是肾实质位置出现增强的缘故。

3讨论

单层螺旋CT在小儿腹部增强扫描中有重要作用,它可以准确的判断病变的位置和腹部脏器的情况。增强扫描受到多方面的因素影响,患者注射剂的量和速度影響最大,还和患者的体重、心输出量有一定联系。相关报道显示,为了达到增强效果,必须加大对对比剂的用量,且要保持较高的注射速度,因为对比剂会反馈血管碘浓度急剧升高,此时的密度曲线会朝一个稳定的值靠近,对CT检查有显著效果。患者的体重在一定程度上也决定着对比剂的使用量,只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节就可以准确的找出病变位置。对患者采取单层螺旋CT增强技术可以准确的判断病灶的位置和面积,及时得出周围组织受侵袭的情况,极大的提高了确诊率,帮助患者早日接受有效治疗。

参考文献

[1]郭文臣,赵斗贵,王石嵩,郭洪生.浅谈多层与单层螺旋CT的应用区别[J].上海医学影像,2002,11(2):147-147

[2]杨兴惠,杨诚,何瑾,雷军,梁茵,夏彬熊.小儿腹部内胚窦瘤的CT诊断[J].中华放射学杂志,2005,39(9):987-989

单层螺旋CT 篇4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收集莱芜市中医院、莱芜市人民医院自2007年2月至2012年6月100例患者均为肺炎型肺癌患者,根据患者自行选择分2组各50例, 分别在16层螺旋CT、单螺旋CT导引下完成穿刺活检获得病理结果。其中男性62例,女性38例,年龄48~72岁。主要临床表现:咳嗽52例,咳痰40例,咯血20例,发热18例,胸背痛20例,胸闷气短27例,26例经抗感染、抗结核治疗1个月以上无效。

1.2研究设备与器械:穿刺导向设备应用的是西门子公司生产的16层螺旋CT和GE公司生产的单螺旋CT;活检设备是使用美国Cook公司18 G、20 G半自动活检枪。

1.3穿刺术前准备:根据穿刺活检要求,给患者做血常规、凝血四项、肝功能及心电图常规检查,确定100例患者均适合做穿刺活检术,并训练患者平静腹式呼吸及随时屏气。

1.4手术方法:1根据最初的影像资料将患者在扫描床上摆好合适的体位,在穿刺前,先进行一次CT薄层扫描来确定最佳的穿刺点和穿刺的层面,并将金属标志物放置此点处。2再一次对穿刺层面和穿刺点进行CT局部扫描,同时测量皮肤至肺内病变的距离,然后确认穿刺针的角度及进针的方向。3对穿刺部位用碘伏进行常规消毒,消毒后铺无菌洞巾,然后用2%利多卡因对穿刺部位进行局部麻醉。 4麻醉完毕后,为了方便穿刺针进入,在确定的穿刺点用手术刀划一个直径约0.5 cm小切口,然后选择合适型号的半自动活检针,依据已经确定好的进针角度和方向进针,在刺入皮肤2 cm左右时,再一次进行CT扫描来确定准确的进针角度和方向[2],接着让患者屏住呼吸,迅速进针。5当进针深度达到先前测量的皮肤到肺内病变距离时,进行再一次CT扫描,确定了穿刺针已经进入病灶后,再立即取活检。6活检取出后,拔出针芯,消毒穿刺点,最后一次对局部范围进行CT扫描,来检查是否有气胸、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在术前用16层螺旋CT下扫描的的病例,在扫描完成后,均对其进行薄层重建,以便于肺内病变与邻近血管、组织及胸壁的关系得到充分显示。

1.5统计学处理:采用SAS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用 χ2检验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用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从穿刺时间、取材准确率、并发症的出现率3项指标进行对比16层螺旋CT导引下的穿刺与单螺旋CT导引下的穿刺。

2.1穿刺时间:穿刺时间指的是从开始定位到取材结束所用的时间[3],经过分析计算得出:在16层螺旋CT导引下的每个病变满意取材的穿刺平均时间 (22.8±2.3)min,而在单层螺旋CT导引下的每个病变满意取材的穿刺平均(35.6±3.1)min,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46,P<0.05)。

2.2取材准确率:在取材准确性上比较2组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2.3并发症的出现率:在16层螺旋CT引导下穿刺的患者中,出现气胸4例,在单螺旋CT下出现气胸6例,由于2组气胸量均较小,因此未进行特殊的处理,2 d后复查气胸的情况,均已吸收。出现针道出血共有4例(其中16层CT下2例,单螺旋CT下2例),并且其中1例出血表现较明显,呈现为片状的阴影,患者也同时出现了咳嗽、咯血等症状,在给予止血药物后症状逐渐缓解,随后又复查CT发现出血没有增多。其余3例患者中,2例出现术后即时少量咯血的情况,没有进行处理,几分钟后都自行缓解。2组并发症出现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2)。

3讨论

肺炎型肺癌是在影像学上及临床表现上都酷似肺炎的一种形式特殊的肺癌。它的病理基础可能是来源于细支气管或者肺泡的癌性组织细胞,这些癌性组织细胞沿着肺泡壁不断生长并逐渐填充肺泡腔,最后形成弥漫性的癌性的肺泡炎及/或癌性的肺泡性的小结节;沿着细支气管、肺泡管及肺泡囊,这种癌组织呈匍匐状生长;有些癌组织细胞会呈少许充实性生长,造成肺间质的严重损害及浸润。由于在临床上容易误诊为炎症或结核而使治疗的最好时机被延误,所以,我们临床上的重要问题,就是如何尽早地正确诊断没有典型影像学特征的肺炎型肺癌。肺部病变穿刺活检技术是一门微创技术,近些年来发展比较迅速,我国是于20世纪80年代开始使用该项技术,并且进行这项技术操作均在CT扫描导引下,该操作技术受病变位置和病灶大小的影响很少,可准确定位;同时,穿刺取得活检仅需要患者进行局部麻醉,痛苦小而且穿刺针细,取材准确、确诊率高,而且对病灶周围局部肺组织的创伤很小,并发症像出血、气胸等很少出现,为肿瘤的早期诊断提供了确切的组织病理学依据,为制定治疗方案赢得了宝贵时间。随着螺旋CT、高分辨率CT(HRCT)、多层螺旋CT(MSCT)的应用及其后处理技术的开发, 可以准确观察病变组织与周围血管的位置关系,以便于操作者在穿刺中尽量避开血管,减少肺部的出血,明显降低穿刺风险、精确度得到明显提高。

CT导引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已经证明是一项安全的诊断手段,弥补了支气管镜活检和超声引导下肺穿刺活检的不足,提高了肺内病变的诊断率。但是在以前,临床上对于直径<3 cm的孤立性病灶通常采用普通CT导引下细针穿刺活检术,由于CT下扫描时间长以及穿刺针在肺组织内停留时间较长, 增加了出血、气胸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并且细针穿刺所取得的标本量较少,穿刺的成功率及诊断正确率相对较低。而MSCT及半自动活检针的使用使穿刺更容易、更准确、时间更短,MSCT能随时行三维重建,沿穿刺针多平面重建(MPR)及容积再现(VR) 能把病变与肋间隙及胸膜间的毗邻关系及病灶周围血管情况显示得非常清楚,易于选择最佳进针的点、 角度及进针深度,缩短了穿刺时间,半自动活检针为带槽切割针更容易取得较满意的组织,减少肺组织的损伤,提高了穿刺成功率并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及程度。本研究中,我们发现在16层螺旋CT薄层扫描导引下的穿刺活检,获得准确组织标本的成功率达到92%。而且在16层螺旋CT导引下的穿刺, 在穿刺时间上比单螺旋CT导引下的穿刺明显缩短。1996年日本学者宫本澈他报道的恶性肿瘤诊断率为81%,气胸的发生率为42%,平均操作时间为36 min[3],与我们的单螺旋CT导引下的穿刺操作时间接近,单螺旋扫描的弱点是速度慢,不能达到各向同性,病变与周围结构的关系不能很好显示。与单螺旋扫描相比,16层螺旋CT扫描速度明显快、各向同性都能达到,在其导引下定向穿刺活检有以下几个优点:1能把需要穿刺的病变组织与肋间隙之间的解剖关系显示得非常清楚,准确地掌握穿刺的进针点、进针的角度以及进针的深度。2针尖与病灶的位置关系能精准显示,有助于达到穿刺病灶内部实质取材的目的。3通过应用16层螺旋CT多平面重组和肺小结节分析软件功能,观察判断穿刺病变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真正实现对穿刺过程连续的、多角度、多方位的观察功能[4]。4单层CT扫描时需要患者多次屏气,穿刺时间延长,同时由于每次屏气不一致,取材准确率低,而在16层螺旋CT下,一是解决了单层CT扫描时患者需多次屏气、并且呼吸不均匀而造成的问题,二是穿刺时间得到了明显缩短, 明显提高了取材的准确性。

临床实践中,为了进一步提高对孤立性肺结节在CT导引下经皮穿刺活检的准确率,进一步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在实际操作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应用MSCT导引,多平面重建,选择最佳穿刺路径,必须避开肺大泡及大的血管等,尽量降低穿刺的时间;应该选择直径较细的半自动活检针,一方面可以满足组织学需要,另一方面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对肺组织的损伤;2穿刺手术前应全面了解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及影像学方面的资料,必须认真选择适应证,确保穿刺术前局麻的良好效果,否则会出现患者配合不良;如果可能,尽量让患者取最舒适的体位,穿刺前对患者进行呼吸训练,确保穿刺时患者能较好地配合;3操作者要动作熟练,尽量做到稳、准、 快,避免重复进行穿刺,在操作过程中,要求患者禁止说话、咳嗽以及做深呼吸等,一定要缩短每次的穿刺时间,以确保最大程度地减少穿刺针对肺脏组织以及胸膜的损伤。4在穿刺术完成后,应该按压穿刺点3~5 min,碘伏消毒穿刺点后用创可贴贴敷在穿刺点上。穿刺术结束后再次进行CT扫描,观察有无并发症的发生。如果发现少量的气胸,嘱患者保持穿刺点向下,压迫30 min后再次扫描,多数气胸开始吸收,少数病例气胸没有进展,嘱患者返回病房休息,有憋气症状的患者可吸氧治疗。在本组病例中无大量气胸发生。对于出现肺出血的患者应立即止血。

气胸是肺部经皮穿刺活检的主要并发症,占19%~44%[5]。其发生与以下几个因素有关:1穿刺前的准备不足,患者的情绪不稳定、呼吸欠均匀等都是导致气胸的重要因素。2气胸的发生与病灶的大小、 深度以及穿刺次数的多少等密切相关。3穿刺医生的操作技术不熟练和患者自身的肺功能情况也是导致发生气胸的关键因素。但是在本研究中,由于使用的活检针较细,并没有明显增加气胸的发病率。 本研究发现,无论是在单层螺旋CT下、还是16层螺旋CT下穿刺,气胸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出血是第二常见的并发症,本组病例出血的发生率为8%,与文献报道的0~10%相符,该研究中可以看出,在16层螺旋CT扫描下穿刺 ,不仅提供了更多信息以便于取材成功,还改进了穿刺步骤,也就是缩短了操作时间,这也是减少并发症的重要因素。我们的研究体会有以下几个方面:1把麻醉后的针头暂时留置在肌肉内,一是便于对穿刺点与病灶、针道与病灶的关系实时确认,二是便于在不穿破胸膜的情况下穿刺者随时调整针尖的方向,提高穿刺的准确度,大大减少并发症的发生。2考虑到屏气幅度差异会影响穿刺方向的判断,所以对于肺功能差的患者要求均匀呼吸(尽量用腹式呼吸)而不要屏气, 这样可以减小病变的移动幅度。3为了避免局部肺组织受到割裂,穿刺针一定要在屏气时垂直快速通过胸膜,一定要在同一个呼吸相进针。因为穿刺针一旦进入肺内,就相对固定了针道。4穿刺较大的病灶时,针尖在病灶边缘取材就能够准确取材;对于较小的病变,在保持针道固定的情况下,针尖离病灶接近时亦可能理想取材。

单层螺旋CT 篇5

1 故障现象

(1) 在给病人进行扫描时, 床面经常出现不按设计要求工作, 不前进也不后退运动, 造成停止扫描。显示屏出现:E m e r g e r c y shutdown (紧急情况关闭) , 特别是体重较大的病人超过120kg以上的, 机器床面不能工作。

(2) 有时患者多, 或重病人家属等经常不小心误碰床裙子, 床裙就会脱落下来, 机器不能正常工作。

2 检查

把床面拆下来, 发现:

(1) 床面运动的传送带, 固定螺丝松动, 遇到重量较大的病人床面传送带受阻不能运动。

(2) 床面前端平衡滚动轴成橡胶轮变形 (破裂) 。

(3) 床裙是塑料制品, 用的时间长了发热变质变软, 挂的牙子也较小, 约0.5 c m左右, 所以当患者不注意, 用腿脚碰压时, 床裙就会掉落下来。

3 修理

(1) 把固定螺丝重新加故拧紧。

(2) 用哥俩好胶水把滚动轴承破裂橡胶轮粘好。

上一篇:增强现实广告应用下一篇:引领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