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学理念下文化产业

2024-05-02

生态学理念下文化产业(精选六篇)

生态学理念下文化产业 篇1

关键词:生态理念,广场文化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城市的广场文化也经历由兴起发展到逐渐壮大繁荣的过程。特别是近年来, 广场文化以其内容的丰富多样和形式的异彩纷呈越来越受到了人们的关注和喜爱。这其中尤以广场的各种文艺演出最为典型和代表。不论是大大小小的节日庆典, 还是各种名目的文化交流, 都借助广场文艺演出这种形式以强化其精神象征, 实现其情绪渲泄, 而广场文化也成为城市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广场文化是一种较为特殊而又复杂的文艺形态或文化现象, 如果用非常规的眼光去审视, 我们就会发现, 在广场文化繁荣盛极的表象之下, 其实已潜伏着较为深刻的生态危机, 因此, 有必要对其进行深入地剖析与考察, 使其能与社会环境和文化环境协调相应, 以谋求整个城市文化的整体发展。

一、广场文化之现实写照

其一, 发展过热、过快, 缺乏创造和个性。近几年来, 各地的广场文化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 又呈燎原星火般伸展漫延。可谓炙手可热。大凡有活动的地方都少不了广场文化的造势, 有些地方片面追求文化成果, 以数量代替质量, 忽视广场文化的生态环境, 再加之目前名称花样, 名目繁多的各种文化节、艺术节, 广场文化可以说是遍地开花, 无处不在。而此时的广场文化活动似乎已超出自身的价值追求, 超出其艺术审美和文化交流的功能范畴, 已异化和泛滥为政治经济的附庸和工具。加之广场文化在推广普及时, 由于一味地模仿, 使得各地的广场文化形态看不出有多大差异和个性, 成为一个个缺乏生命力的“克隆”模式。殊不知, 文化生态与自然生态一样, 个性往往就是存在的理由。因此, 如果广场文化失去了浓郁的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特色与成分, 就不会有永恒绿色的艺术生命力。

其二, 物质元素过量, 抑制了精神层面的元素。纵视观近年来各地的广场文化活动, 不仅仅是一场场文艺演出, 更像是一场场物质技术的大比拼, 比场面的宏大, 比道具的奢华, 比技术手段的新异, 一场演出结束后, 演出内容已不是印象最深的。物质的膨胀往往挤占了精神的空间, 对物质技术的无限追求, 导致了精神内容的相对萎缩贫乏。最终留给人外表华丽漂亮、灵魂暗淡无光之感觉。广场文化作为“精神”的一种表现形态, 精神的萎缩必然意味着艺术品质的下降, 这也是令人深思的。

二、广场文化之生态期待

广场文化不是一个单纯孤立的现象, 它是一个地区或城市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 是一个地区或城市内在情感的外在表达与宣泄。它总是与所在生态系统内的其它因素有着复杂多样的关联。广场文化以其丰富的内涵与广阔的外延, 特有的自我展示和社会调节功能而深深地融于一个地区或城市的文化主体之中, 成为一个地区彰显动感与色彩, 展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成果的阵地与平台。文化建设是带有一定主动性的行为, 人们可以在符合客观规律的前提下干预文化前进的历程。广场文化的建设也是如此, 做为城市文化建设的一部分, 我们可以在遵循符合客观规

[1]史军超著.《文明的圣树—哈尼梯田》.2005.6月第一版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2]哥布著.《大地雕塑—哈尼梯田文化解读》.2001.10月第一版云南人民出版社

[3]高玉玲.哈尼族梯田文化的审美认识.《思想战线》2008年第六期[4]王宏建著.《艺术概论》.2000年1月第2版文化艺术出版社

律, 符合生态发展的前提下, 从广场文化建设中存在的片面化、表层化、简单化的倾向中找到存在的误区、盲点, 及时修正补充, 尽力保持广场文化发展生态的绿色与“平衡”。

其一, 关于广场文化发展的平衡。

广场文化之所以在近几年发展迅猛并得到许多人的关注和喜爱, 其中很重要的缘由之一是人们渴望亲近自然的精神需求。在“人—社会—自然”这个复合的自组织演化的动态的、有机的系统整体中, 由于人类过度物欲对生态环境带来的严重后果, 已使人们的思想意识提升到了生态视角的高度, 向往自然、回归自然、尊重自然已成为人类的共识。广场做为现代城市中最贴近自然的地方。当然会受到人们的喜爱和关注。这也是人们渴望亲近自然的精神需求和本能表现。这里所说的自然, 不仅包括客观的自然环境和自然的艺术形态, 更包括人的自由的精神状态。而现在的广场文化活动却越来越失去了它的自由性和参与性, “作秀”成分多, 情绪宣泄少。观众们在特定的位置里, 手持道具, 做着预先练习过的动作, 装模作样地摆着互动姿势, 这时的他们除了感到别扭和尴尬外不会有太多的精神享受, 更无所谓人的自由的精神状态和情绪感受。这是今后广场文化发展不得不思考的问题, 再者, 广场文化之所以叫广场文化, 就在于“广场”二字, “广场”是广场文化身份的标识与认证, 是广场文化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文化元素。“广场”两字决定了该种文化艺术的生存背景, 表现形态、审美特征、社会功能和艺术品质。而现在的以广场文艺演出为代表的广场文化一味地追求时尚华美而愈加贴近纯专业、纯文艺演出, 导致了广场文化发展内容、性质、功能方面的失衡, 所以, 应把“广场”作为广场文化实践中重要的文化元素来考虑, 处理好艺术元素与文化元素的关系, 才能更好地把握广场文化的总体发展与平衡。

其二, 关于物质元素和精神元素。

物质与精神是人类文明的两个重要组成内容, 文明的发达必然有物质与精神的发展。但不可否认的是, 在当前的文化建设中, 存在着物质文化建设与精神文化建设的严重失衡。物质文化的丰富并不能掩饰精神文化的贫乏。由于“物质思维惯性”的使然, 使人们不自觉地将精神层面的东西简单化、表层化、外观化和物质化。于是, 我们看到了一场场味同嚼腊般的如同“克隆”一样的广场文艺演出。毕竟, 广场文化是较为接近精神层面的活动, 它应该为健康的文化服务, 为“对抗和拯救人的物化和精神沉沦”作出自己的贡献, 中国的道家早就提倡:物质的简朴是精神丰富的重要条件。当然, 我们并不会因为追求精神的丰富充实而放弃对物质文明的追求, 更不能因追求物质文明的发达而抛弃精神的内容与本质。在广场文化的建设中, 应适当减弱物质技术指标, 多注重增强“人性”内容和精神气质成份, 让广场文化在物质元素与精神元素的协调中健康平衡地发展, 并不断繁荣、壮大、创新, 成为一个地区或城市的文明建设中富有特色的文化阵地。这才是我们真正关注的。

总之, 广场文化是一个城市的窗口与客厅, 在广场文化的建设中, 我们应该在多层次、多功能、多形式、多规模等方面进行思考, 总体规划, 统筹兼顾, 使其扎根于地域文化和城市文化之中, 与社会环境和文化环境协调平衡, 以求得整个城市文化健康、平稳地发展。

[5]日常生活中的审美问题--朱志荣教授在苏州大学的演讲http://

作者简介:

周洁馨, 山东大学威海分校艺术学院09级设计艺术学研究生。

设计的文化涵义与生态理念 篇2

设计(design)存在于现代社会的各个领域,是一种文化行为,也与环境密不可分.从design的.语义和语源入手,探讨了design在现代社会的真正涵义,阐述了设计与传统的关系、设计与环境的关系,指出设计师们应将消费者的需求与社会责任联系起来进行工业设计.

作 者:邓炜 余召祥 作者单位:邓炜(武汉体育学院体育艺术系,武汉,430079)

余召祥(宜昌市第二中学,湖北,宜昌,443101)

生态学理念下文化产业 篇3

【关键词】《狼图腾》;文化生态理念;人性反思;生存价值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资源短缺各种生存危机的加剧,探讨人与万物关系的生态理念应运而生,《狼图腾》作为一部极具生态理念的作品,赋予其人性光辉,进一步强调人与万物对立统一的生态理念,通过草原的恶化深刻讽刺了人性的贪婪、无情、自私的本质,通过人狼相生相克的关系,展现人类对生存价值不断迷失、寻找的历程。《狼图腾》所呈现出来的狼意象和狼性精神,使我们可以重新审视中华民族的图腾文化,不仅引发我们关于生态哲学和生存哲学的双重思考;也使我们从历史角度和文化角度去理解狼文化的内涵,让我们深刻意识到狼与人、人与万物的关系;除此之外,《狼图腾》中所描写的有关草原风俗文化、苍凉风光对人性格的无情讽刺以及对蒙古文化的赞扬,都对我们的心灵造成了强烈的冲击。

文化生态理念下人狼关系的历史视角

人与狼的斗争有着悠久的历史,《聊斋志异》中曾多次提到狼的阴险狡诈“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1]有关狼与人的争斗描述在贾平凹的《怀念狼》中也比比皆是一一“匪乱和狼灾毁灭了一个县城……但狼的野蛮、凶残对血肉的追逐却不断地像钉子一样在人们的意识里一寸一寸往深处钻。它们的恶名就这样昭著着”。[2]然而,漫长的历史进程下,多方面因素的变化,人们某一天突然发现:我们长久憎恨的狼濒临灭绝了,这似乎是个很严重的事情。人们犹如“套中人”一般,惶惶不可终日,之所以这样似乎是因为人与动物的关系可以揭示出人身上所表现出来的兽性及动物身上所具有的人性。从本质上说,万物共同构成一个优越的生态系统,在这种结构中,所有的生物都是相依相存、共同发展的。所以人和自然应该和谐统一,只有自然和各种各样的动物和植物都保持平衡,才能使一切处于和谐的状态,在这种生态系统中,一旦某些物种的数量过多或濒危将会导致整个生态系统失去平衡。有些专家学者认为把狼的骁勇善战、血腥暴力和人的血气方刚、拼搏进取划等号,显然这是片面的想法,我们所宣扬的狼的精神并不是狼的嗜血,而是它们团结、坚韧的自然品格,在恶劣的环境下需要狼勇猛坚毅的性格,狼作为自然的一部分,理应受到尊敬和崇拜。毕竟,“草原上,谁活着都不容易,谁给谁都得留条活路。”[3]人类的生存需要“潘多拉之盒”。在“狼性”背后是人性地关注,它是人们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发挥出自己本性的现实需要,从某种程度上说是对传统文化的挑战,是人类文明想要继续前行的必然趋势。从不同形式的《狼图腾》,我们可以从中看出作家、导演们对生态以及自然、文明发展未来的忧思。事实上,人们对狼性的不同解读代表着主流意识形态的价值判断,这种判断犹如一把双刃剑对整个社会乃至现代文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导向作用。

文化生态理念下人狼关系的道家视角

道家思想从诞生的那一刻起,就树立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核心思想,主张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至高理想。道家一直相信自然无为,即就老子所说的:“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看似无为,实乃大有作为。说天道无为,是因为“道”-自然万物自有其发展运行的规律,“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人应顺应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让一切归于自然的同时又符合一定事物整体性的目的和人的某种社会目的。毕竟,启蒙的目的既然是消除蒙昧,那么现世的一切根基就不能来自天启。还是自然的人,人来之于自然,最后也必将复归自然。[4]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讲,自然即无为也。“道法自然”是道家自然观的基本命题,它不仅奠定了道家自然哲学的基础,而且还影响到了道家生态审美智慧的行为原则和实践要求。在蒙古草原,草和草原是大命,剩下的都是小命,小命要靠大命才能活命,连狼和人都是小命……把草原的大命杀死了,草原上的小命全都没命!根据复杂性科学原理,人的小生境其实是宇宙环境的一个全息过程,是一个有机的生命体。[5]

文化生态理念下人狼斗争历程中人类生存价值的“自我迷失”

《狼图腾》中狼的形象,己经成为人性和人格力量的象征,他把自我存在问题的探究伸向了理性化的高度。写狼、写人性、写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揭示出现代人的生存状态、生存困境、哲学思考精神的自我归因。

《狼图腾》对人类环境的关注是以悲情或者对社会怀疑的方式表达出来的,小说中无论是巴图、老阿爸的天葬,还是打狼过程中牧民们对腾格里的祈祷,无不显示出他们对现代文明的无奈与挣扎。戈斯迈杀死小狼时,痛苦的泪水,沙次楞猎杀狼时,迷茫的眼神——无不昭示着他们无法接受命运安排时的自欺欺人,从另一层面说这正是他们牧民身份的丧失、狼性崇拜的剥夺、传统草原文化的消失。故事悲哀就在于他们无法割舍“狼图腾”,当狼被大肆杀戮、最后一片圣地---天鹅湖被破坏,毒药、炸药的大规模应用,使他们备受刺激。草原的急剧退化,狼的大规模减少,一遍遍提示着当前的失落,一种自我精神世界的失落。

反观自身,在这样一个物欲横流的时代,我们又用什么样的精神寄托来证明自己没有没落,从而来展现自己存在的意义呢?随着年岁渐长,我们越发对这个世界充满恐惧、彷徨,最后自己也弄不明白是因为年龄所致,还是阅读了太多战争灾荒和高科技成果的新闻报道,以致于最终诸如“我是谁”之问题也难以回答。正是因为对世界无法抗拒的生命恐惧感,迫使蒙古人加强了对生命的对抗力,他们不仅将狼当作将军、师傅、精神寄托,更将其看作人的对立面与曾经、逝去、消亡密切相关。“作为一种生命,人需要一种对抗性的东西,人是在与狼的争斗中成为的人的,狼的消失使人陷入慌恐、孤独、衰弱,乃至于死亡的境地,人见了狼是不能不打的,这就是人。但人又不能没有了狼,这就又是人。”[4]我们在猎杀狼中不断发泄自己对世界的不满,对命运的抗争,从伤害狼中,找寻自我存在感。恰如马丁.布伯《我与你》中所讲述“人筑居于‘它之世界。这意思是:为了自我生存及需要,人必须把他周围的在者-其他人、生灵万物-都当作与‘我相分离的对象,与我相对立的客体,通过对他们的经验而获致关于他们的知识,再假手知识以使其为我所用。”[5]“我与它”的对立,进而招致,与我相关联的一切在者都沦为了我的经验、利用的对象,满足我私利的工具。

文化生态理念下图腾崇拜中生存价值的“自我追寻”

事实上,我们崇拜狼,无非是对失去自我的一种追寻,只要我们没有找回失去的自我,我们就会“崇拜”,也会不断的仿徨无助。图腾的实质就是被精神化、抽象化、神化并打上人类精神烙印。[6]我们可以从神秘的图腾中看到一个民族在历史上的生存发展轨迹,看到人类在面对自然之时的竞争与挣扎、奋斗与学习,在汲取自然恩惠的同时又不断的寻求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为自己的生存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崇拜”是每个人都拥有的本性,它包含了人生百态。无论是开心还是痛苦,人总是需要点“什么东西”来支撑着自己寄居在至大无外的永恒宇宙中。“狼图腾”是对“英雄时代”终结的呐喊,是“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的悲哀与无奈。面对生存和精神双层方面的困境,我们有的只是无奈与尴尬。我们“崇拜”,“崇拜”那些已经或即将逝去的东西,在无垠时间流程中反思生存的意义,促使人超脱身内卑下的欲求,透破功名利禄的束缚,达到“不为形役”之境地,实现人与万物的和谐共存。

参考文献:

[1]蒲松龄.聊斋志异:狼三则[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

[2]贾平凹.怀念狼[M].北京:京华出版社.2000年

[3]姜戎.狼图腾[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4.

[4]贾平凹.我为什么这样写怀念狼?[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5](德)马丁.布伯 著.陈维纲译.我与你[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6.

生态学理念下文化产业 篇4

“生态位”是生物学上的一个概念, 它指的是一个物种在生态系统中, 在时间空间上所占据的位置及其相关种群之间的一切功能关系和作用。【1】文化产业生态位指“文化创意种群”从“文化创意产业生态系统环境”中取得并能供给本“文化创意产业种群”及内部的“企业生命个体”使用的生存资源, 如自然资源、社会资源、经济资源等。

文化创意产业是以版权为核心的8大创意产业门类和金融、政府、科研机构以及其环境组成的价值生态流程, 通过资金流、信息流、知识流、服务流与其他产业价值生态系统产生能量与物质交换, 满足市场需求, 并将废弃物排放到自然环境圈的一个价值产生过程。

2、西安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西安作为陕西省省会城市和大都市, 在“关中——天水经济区”规划的实施以及国际化大都市的发展定位的大背景之下, 提出“充分发挥陕西的文化资源优势, 推动文化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努力实现建设文化强省的战略目标”。在这一战略的指导下, 西安文化创意产业成为增长最快、成效最显著的领域。2010年西安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例达到5.68%, 曲江新区、浐灞生态区、经济开发区三大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特征已凸显, 但是与北京、上海、深圳等地区比较, 西安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仍然存在很多问题。

首先, 西安文化创意产业优势不显著, 文化资源优势没有充分发挥。根据国家版权局2010年的全国作品资源登记情况统计, 全国登记作品共359871份, 而陕西省包括文字作品、音乐、美术、摄影、影视摄影作品总计只有125份, 可见西安在文化资源的产业化开发与整理方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其次, 产业链不完善, 产业链关联度不高。西安作为作为全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重要基地跟核心, 但其发展主要集中在曲江国家文化示范产业区以及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创意产业园, 呈点状发展格局。除了软件开发、网络服务、影视及新闻产业外, 文化创意产业中的其他行业都不具备优势, 产业规模也比较小。

3、西安文化产业生态位运营机制选择

(1) 竞争合作机制——文化创意产业生态位运行的基础

文化创意产业与其他文化产业的竞争合作机制。与其他文化产业的竞争可以使文化创意产业进一步发挥生态位的错位优势, 从而占领独特的消费人群, 避免恶性竞争。与其他文化产业的合作, 可以实现对资源的整合利用, 提高文化资源开发整理的效率并降低其成本。例如影视产业中的内容提供商与新媒体产业进行合作, 将传统的影视播映整合成可以供在手机上播放的手机剧, 新的合作满足新市场、创造新市场, 强化了产业关联, 获得了生态位的错位优势。文化创意产业内的企业之间的竞争合作机制。文化创意产业内部企业之间的竞争将促使其生态位的分化和差异化。同一区位的企业应对各种竞争, 有利于它们不断强化自身的资源配置的能力, 逐步形成各自不同的经营目标、资源和技能组合、竞争战略及企业文化。

(2) 互惠共生机制——文化创意产业生态位的运行动力

文化创意产业与其他文化产业的互惠共生。文化创意产业是一个横跨诸多产业门类的产业群, 但是很多企业并不能认识到文化跟产品之间的关系。例如很多工业生产类部门, 他们不认为产品设计、品牌塑造、市场推广等文化创意能提升产业增加值, 这样就影响了文化产业聚集能力的提高、限制了创意价值链的延伸。

文化创意产业内部企业之间的互惠共生。文化创意产业内部企业之间若为上下游关系或有相关业务联系, 其收益相关性一般比较大。一家企业如果运营不善, 则会影响到其上游产品的开发和投放, 更会影响到为其提供服务的相关产业或下游企业。企业间若为竞争对手时, 互惠共生机制则可以使双方共享信息、增加市场占有率和竞争力, 完成单个中小企业无法实现的目标, 实现双赢。

(3) 聚集分散机制

文化创意产业与其他文化产业的集聚分散。文化创意产业具有一定的外部规模经济, 以传媒产业为例, 最近热播的电视剧《甄嬛传》, 它的播出包括在各卫视黄金档的推出, 在报纸上的预报刊出, 在网络上的评论和点播等。新媒体跟传统媒体的共同发力、相互作用, 将《甄嬛传》的收视率、关注度推向高峰, 从而获得传媒的外部规模经济。然而过分地集聚也将导致生态位的重叠, 如“非诚勿扰”电视相亲节目成功之后, 许多电视台、网络、手机等都跟进, 结果是消耗了大量的资源, 又造成了大众的审美疲劳。

文化创意产业内部的集聚分散。文化创意产业的企业间由于人力资本溢出、技术扩散带来的溢出效应和外部规模经济带来的收益递增可能导致文化创意产业内同区位企业的发展集聚, 集聚程度的提高反过来又促进了溢出效应的增强。但是, 大量同区位的集聚, 会导致生态位的过度重叠, 企业之间争夺的特定要素和重叠要素也可能导致企业成本的提高、竞争的加剧和环境的恶化, 因此文化创意产业也有分散的要求。虽然目前西安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还没有到分散力增强的阶段, 不过这依然要求产业内的企业根据产业特点和自身特点, 选择区别于竞争对手的生态因子组合, 从而实现生产和经营的异质性或不对称性。

摘要:在“文化立市”的背景下, 西安全面推动了以广播电视、新闻出版、文艺演出等为重点的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并取得了新的突破。但是与我国发达地区相比, 西安文化创意产业依然存在着发展规模不够大、产业链不完善及产业关联度较低的问题。为此, 本文分析了西安文化创意产业的生态位及在生态位视角下其运行机制的优化选择, 为西安文化创意产业的跨越式发展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生态位,文化创意产业,运行机制

参考文献

[1]、夏泽民.李天顺等主编.2011:西安文化产业发展报告.[M].西安出版社.2011年版.

[2]、殷俊著.新媒体产业导论.[M].四川大学出版社.2009.

生态学理念下文化产业 篇5

一、生态文明建设与旅游产业发展的关系

(一)生态文明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容要求为旅游业实现其可持续发展指明了方向,即必须建立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的新的旅游发展模式。旅游业的发展是通过开发利用各种资源和吸引游客进行消费来实现的,会对自然和环境造成影响和破坏。旅游业在未来发展中只有坚决贯彻生态文明的理念,牢固树立环境保护意识和生态文明理念下的资源观、发展观,才能实现其可持续发展。

(二)生态文明建设开辟了旅游业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促进旅游业向更大的规模和更高的水平发展。

在以往的旅游发展中,存在着决策的经验性、开发的盲目性、建设的资源浪费性、环境的破坏性和效益的片面性等现象,严重影响和制约了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一定程度上缩短了旅游资源利用期限和旅游产品的生命周期。生态文明建设就是要消除以往这些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现象,保障旅游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二、生态文明建设下侗族传统文化在旅游产业中的应用

(一)建筑形式

侗族建筑历史悠久,造形结构独特,工艺精巧。其中侗寨鼓楼、风雨桥等建筑艺术极具代表性。侗寨鼓楼的造型十分别致,它的底部多为四方形,楼顶是多角形状,楼的层数均为单数,如9、11、13、15、17,楼顶悬有象征吉样的宝葫芦。十几层的鼓楼,全为杉木穿枋或接榫而成,不用一颗铁钉。檐下的如意斗拱,飞檐翘角,非常精巧。檐板上绘有各种古装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或生活风俗画,形态逼真,栩栩如生。风雨桥极富民族特色,也是侗寨特有的建筑之一,因桥上建有廊和亭,即可行人,又可避风雨,故称风雨桥。侗寨鼓楼、风雨桥作为侗族建筑的代表,具有极大的旅游价值。

(二)民族服饰

侗族服饰历来是侗族人民追求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侗族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服饰造型多种多样,各有差异,因各地生活习惯有所不同。侗族女服饰分为盛装和便装两种,盛装尤其富于传统的民族特色,荟萃了民族工艺的精华。侗族女子身穿大襟衣,衣襟和袖口镶有精细的马尾绣片,图案以龙凤为主,间以水云纹、花草纹。下着短式百褶裙,脚登翘头花鞋。发髻上饰环簪、银钗或戴盘龙舞凤的银冠,佩挂多层银项圈和耳坠、手镯、腰坠等银饰。在侗族聚居地,游客或与着侗族服饰的少女合影,或为着侗族服饰的侗民拍摄,或单为侗族服饰中的优秀作品拍摄,表达其对侗族服饰的喜爱之情。

(三)文化艺术

侗族的文化艺术丰富多彩、有“诗的家乡,歌的海洋”之美誉。歌曲有侗族大歌、琵琶歌,民间舞蹈有“哆耶”、芦笙舞、舞龙和舞狮等。“大歌”一领众和,多声合唱,声音宏亮,气势磅礴,节奏自由,不少游客多是慕名而来。除了歌舞,凝聚侗族人民智慧与劳动的手工艺品、银饰和纺织品也深受游客喜爱,手工艺术品主要有挑花、刺绣、彩绘、雕刻、剪纸、刻纸、藤编、竹编。银饰有颈圈、项链、手镯、耳环、戒指、银簪、银花。纺织品有侗锦、侗帕、侗布。

(四)饮食习俗

根据侗族居民的居住环境和长期以来形成并传承的饮食习惯,侗族饮食文化具有“嗜食糯食、擅长茶道、喜吃酸食、好用生食”的四大特点。在侗族饮食中,地道的五彩斑斓的糯米饭、腌鱼腌肉、羊瘪牛瘪、自酿米酒已成为远道而来的游客们乐于享用的菜肴,而这也成为了具有少数民族特色的旅游资源之一。

三、推动侗族传统文化影响下的旅游产业的发展途径

(一)支持侗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

作为当地旅游业管理者,可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基本原则,充分挖掘具有旅游价值的旅游资源,如现有的传承侗族文化的歌舞艺术、手工艺术品、银饰和纺织品等都深受游客喜爱,在政府支持引导下如何不断开发出具有侗族文化特色的旅游资源将成为旅游产业增值的关键。

(二)开发当地特色旅游产品。

游客除了对各种有地方特色的民俗感兴趣以外,购买有特色的旅游商品也是他们旅游的重要需求之一。因此各种具有民族特色的器具、衣饰、民间食品、民间工艺品等均可以作为商品开发。

(三)丰富“体验式”民俗活动内容。

在某些旅游景区已推出另类体验侗族民族风情的旅游项目,如让游客居住在当地侗民家中,带游客参与到主人自己的劳作农活中,让游客参与耕田、插秧、收稻谷等,从中体验农活的乐趣。游客还可以衣着侗族节日盛装,参与跳芦笙。通过增加类似的体验式活动来丰富游客的游玩内容,这无疑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旅游资源。结合自身民族特色,挖掘旅游市场需求,创新出更多体验式旅游项目,这将成为创建自身旅游品牌的坚实基础。

四、结语

生态学理念下文化产业 篇6

ESP (Englishas Specific Purpose) , 也被称为专门用途英语, 是随着高校英语教学的深入发展衍生出来的一个新生事物, 多年来已有诸多英语教育专家从理论基础、需求基础、现实可行性、影响作用等方面对ESP教学当下的适应性和必要性作出了系统论述, 并达成基本共识:ESP教学是新时期高校英语教学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的必然选择 (刘润清, 1996;章振邦, 2003;秦秀白, 2003;陆俭明, 2010;蔡基刚, 2010;蔡基刚, 2012) 。[1~6]换而言之, 不管是专业英语教学, 还是大学英语教学都到了深化改革以适应新社会发展环境的阶段, 特别是覆盖面更广的大学英语教学到了刻不容缓的转型阶段, 这在积极推行地方高校职业化转型的当下体现得尤为明显, 这也正是教育生态化发展的具体表现。然而反观我国多年来地方高校大学英语教学, 发现尽管取得了诸多成就, 也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做出了一些有益尝试, 比如开设了机电英语、土木英语、航海英语、化工英语等课程, 但是整体上来说目前理工类院校大学英语教学中仍然存在一些较为突出的问题:第一, 课程设置单调, 内容不够丰富, 不能满足学生不同兴趣的需要;第二, 教学模式相对单一, 创新手段不足, 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第三, 人才培养理念落后, 社会意识不足, 不能有效培养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这些问题的长期普遍存在直接制约着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 尤其是对正处于转型时期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导的地方性理工科院校来说影响更大, 会导致大学英语应用型人才数量不足和针对性不强等现象, 根本无法满足各地蓬勃发展的地方经济文化事业, 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的职能自然无法有效发挥。

二、教育生态学简述

“教育生态学 (Educational Ecology) ”是教育学与生态学两个学科交叉发展的结果, 最早是由美国著名教育学家劳伦斯.A.克雷明 (Lawrence A.Cremin) 提出, 他于1976年在著作《公共教育》 (Public Education) 首先提及, 而他1978年在瑞典科学院国际研讨会上的主旨演讲《教育生态学中的变革:学校和其它教育者》则标志着“教育生态学”的正式诞生。教育生态学是一个充满活力的交叉学科, 它运用生态学的原理与方法, 研究教育与自然的、社会的、规范的、生理心理等之间相互影响与作用规律的科学, 还研究构成整个教育生态系统的人、教育 (活动) 、环境三个要素之间的关系, 从而揭示教育生态系统基本规律的科学。教育生态学的首要任务是从生物圈出发, 以系统网络的观点, 全面地分析各种生态环境与教育的相互关系, 以及生态环境中各种生态因子对教育的作用机理和规律。教育生态学的出现打破了教育学陈旧的发展模式和单一的研究视阈, 为该领域注入了新鲜的活力。从发展过程来看, 其研究由过去的教育生态理论宏观层面已经发展到现在的微观层面, 具体到某一学科、学科的某一方面或因素。[7]

三、许昌高校开展大学英语ESP教学与钧瓷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性

大学英语教学是我国普通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培养了大量人才, 然而它并不是静止不变的, 而是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前进。如今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攻坚阶段, 对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 特别需要职业化素养更强的技术型人才。自从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 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以来, 我国高等教育掀起了职业化改革大潮, 2014年2月26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国务院常务会议, 部署加快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 并随后出台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8]在此背景之下, 国家普通高等院校1, 200所学校中, 将有600多所转向职业教育, [9]其中以许昌学院为代表的许昌高校纷纷加入了改革试点队伍, 不仅把培养应用型人才作为首要目标, 而且先后与地方政府开展了密切合作。在2014年4月底于驻马店市召开的“产教融合发展战略国际论坛”上, 与会代表许昌市委书记王树山表示, 许昌学院列入河南省转型试点高校后, 市委、市政府一个月内就作出决策全力支持许昌学院转型发展, 这就为许昌高校教学与地方经济文化的融合发展提供了重要政策保障。

从社会经济发展层面来说, 以钧瓷艺术为代表的地方文化产业也到了依托高等教育乘势“走出去”发展的阶段。随着《中原经济区规划》的正式批复和郑州航空港区成为中国首个上升为国家战略的航空港经济发展先行区, 河南经济发展迎来了历史最好机遇, 尤其是河南对外开放事业遇到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时机, 这就对复合型的英语应用型人才提出了要求。地处中原腹地的许昌地区不仅是中原经济区建设的要冲地带, 其民营经济模式更是河南省民营经济发展的标尺, 其中钧瓷文化产业、花卉产业、纺织品产业等已经率先走上国际化发展道路, 而且是郑州航空港区建设的最佳战略合作伙伴, 因此许昌的发展同样需要大量的英语应用型人才。作为河南省乃至全国的一个文化名片, 钧瓷文化产业虽然取得了不俗成绩, 但是在走向世界的过程中依然遇到了诸多问题, 其中既懂得行业专业知识又精通英语的复合型人才的不足就是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 这严重阻碍了许昌地区经济国际化的纵深发展, 而具有天时地利人和的许昌地区高校在培养深谙英语知识和地方文化产业知识的人才方面也是困难重重。基于以上分析, 许昌高校大学英语教学非常有必要把ESP教学与钧瓷文化产业发展融合起来, 这是大学英语教学作为高校教育生态系统一个重要因子, 根据国家教育政策、社会发展需求等生态系统整体要求作出生态化变革的具体要求。概括来说, 其价值如下:

第一, 通过在许昌高校大学英语教学中实施与钧瓷文化产业相关的ESP教学, 有助于高校培养能投身社会实践的应用型人才, 直接加强高校与地方的联系, 通过“产、学、研”相结合的模式有力地促进地方经济文化发展。

第二, 在许昌高校大学英语教学中实施与钧瓷文化产业相关的ESP教学是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它不仅丰富了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形式与内容, 拓宽了大学英语教学理论的研究领域, 让其研究有了纵深发展, 而且其发展模式可以推广到其它地方高校, 为其大学英语教学与地方文化产业的结合发展提供范例。

第三, 通过在许昌高校大学英语教学中实施与钧瓷文化产业相关的ESP教学培养出专业化的大学英语应用型人才, 可以实现大学英语教学与地方高校特色专业建设的对接, 不仅提升了教师的业务素质, 而且能够彰显高校的办学特色, 对其实施“走出去”办学战略大有裨益, 因而会成为实现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有效途径。

四、结语

总的来说, 当前形势下实施大学英语ESP教学是国家社会经济发展与高等教育深入改革合力并进的大势, 而许昌高校的大学英语教学部门应当在遵循教育生态学规律的基础上, 加强与地方机构的横向合作, 积极探索钧瓷文化产业与大学英语教学的结合点, 开发挖掘出优质教育资源, 力争尽早培养出大批量的应用型英语人才, 为地方经济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参考文献

[1] .刘润清.2l世纪的英语教学——记英国的一项调查[J].外语教学与研究, 1996, 2

[2] .章振邦.也谈我国外语教改问题[J].外国语, 2003, 4

[3] .秦秀白.ESP的性质、范畴和教学原则[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 2003, 4

[4] .陆俭明.2010年中国外语战略论坛大会致词[R].上海: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0

[5] .蔡基刚, 廖雷朝.ELE还是ESP, 再论我国大学英语的发展方向[J].外语电化教学, 2010, 5

[6] .蔡基刚.基于需求分析的大学英语ESP课程模式分析[J].外语教学, 2012, 33 (3)

[7] .刘向辉.教育生态学视角下的英语课堂教学课堂构建[J].教学与管理 (理论版) , 2013, 4

[8] .人民网-教育频道.教育部将多措并举支持部分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EB/OL]. (2014-04-25) [2014-08-28].http://edu.people.com.cn/n/2014/0425/c1053-24944813.html

上一篇:输电线路走廊下一篇:实验辅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