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保护理念

2022-07-16

第一篇:生态环境保护理念

让生态理念走进地理课堂

新课程改革涉及的方面很多:课程的设置、课程的门类及与之相配套的教材等等,但所有这一切,归根结底要靠我们去理解和实验,去开发和创造。教师的主战场在教室、在课堂,课堂教学的成功与否将直接决定此次改革的成败,而课堂的改革有赖于对旧有课堂的扬弃和新的具有生命力的课堂的建立。高中地理课堂是一个生态系统,课堂活动中的每一个个体和群体都在其中获取其期望的价值实现,有竞争更有协同和依存,具有整体性,也更具有多样性和开放性。本文以新课改作为平台,将得到的启示总结并运用于地理学科教学中,让地理学科教学更具有生态理念。

从提出主题——案例感知——知识总结——适时运用——构建模式——展示成果——教师点评——实战演练,各个环节环环相扣,充分将学生、教师、环境的力量交汇于一体,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生态课堂的理念。即:以促进学生生命发展为本的课堂,追求的是生命实体在课堂中自然、和谐、自主的发展,使每个学生的潜能都得到有效的开发,每个学生都获得充分的发展,实现教学与发展的统一,这种理念主要通过优化的课堂教学设计和有效的课堂教学活动体现出来。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体现得较为突出: 1. 构建自由对话的平台、师生互动的时空和感受成长的场域。

1.1建立了平等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也就是说改变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之间“征服和被征服”“霸权和顺从”的关系,让课堂生态系统中的主体因素——教师和学生处于自由开放的心态和绿色的课堂环境,以自己全身心的投入为基本特征,以各自生命价值的付出为代价,在现实的努力与追求中,构建一种和谐、自然的对话氛围。

1.2构建了师生互动的时空。生态中的感悟是一种高度个性化的心智活动,是学生主体对外部知识、信息的深层内化,是学生对事物的重新选择组合和建构。

1.3构建了感受成长的场域。在本节课中,教师给予学生一个合理的情境、开放的氛围、自主操作对话沟通的场域,通过学生自主构建城市区位分析的一般模式,收获的是对知识理解以及方法的内化。

2. 构建和运行了新课堂形态 2.1建立多维互动的教学机制

为了改变传统教师一讲到底和形式上活跃,在学生没有接触之前,我先让学生根据教师给予的主题,通过提出主题——案例感知——知识总结——适时运用——构建模式——展示成果——教师点评——实战演练的流程,让学生自主探索,生生之间的合作、交流、学生的尝试成功,从而让学生自觉主动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自觉地总结和掌握解决问题过程中所用到的思想和方法,自觉地认识此过程中产生的错误和不足,从而建立以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体验学习为一体的与新课程相应的教学体系。完成模式构建之后,我针对学生模式中存在的缺陷,完整地介绍构建基本思路和基本方法 ,让学生认识到行为和思想的不足,然后根据主题,让学生现场运用,以便将学到的基本知识和方法运用,同时锻炼了学生的能力,形成“以学生为核心、以能力为目标、以活动为中心”的新课堂。 2.2运用了形式灵活多变的课堂教学方法

本节课中既有传统的讲述,也有合作探究、学生成果展示、学生现场演练,还运用了归

1 纳和演绎的方法,这些方法的运用并不是流于花哨的形式,而是根据学生认知规律和信息,张扬个性,关怀生命,因材施教,结合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教学的理性和实践能力。 3. 教师角色的转换

在教学设计时,我始终在考虑同行们常谈的问题:教师的角色。在课堂中如何转变教师传统的控制和霸权的角色,如何体现新型的主导角色,让学生的主体地位能够突显出来?能否借鉴“实话实说”“艺术人生”等电视节目中主持人的风格?因此,在课程设计中,在自己的角色定位中,始终努力把握这些“转变”原则,并以导的角色出现。

3.1师生关系中的角色转变:由“课堂主宰者”转向“平等中的首席”,由“知识灌输者” 转向“人格培育者”,由“单向传递者”转向“对话交往者”。

3.2课程运作中教师角色转变:由“执行者”变为“决策者、建构者”,由“实施者”变为“开发者”。重视教学方式的对话,重视学生积极性、主动性的激发,重视学生问题意识和思维品质的培养。努力扮演好三种角色:引导者的角色、组织者的角色、合作者的角色。将设计的问题放手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以及师生的交流来获取知识,在一次次的思维碰撞中不断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将生态理念融于课堂教学中,使课堂成为一种崇尚自主、互为互动、整体和谐、持续发展的课堂,符合新课改的要求,虽然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但至少给自己的学科教学——地理学科教学提供了一些启示。

综观自己和同行们平时的地理课堂教学,存在着几点共性: (1)对“课堂”的理解存在着偏差

认为只要在课堂上能够控制纪律,将教学内容讲解完,完成教学目标中规定的部分目标就完成了任务

(2)地理课堂教师的专断现象

课堂既缺乏平等的对话,也没有经验共享,学生更不能发现自我。在这种状态下,学生主要进行的是一种“静听式”的学习。虽然教师有时也提供一些问题给学生回答,但只要学生表达的观点和思想不符合他的“标准答案”,就难以得到肯定,而且,有些教师提供给学生的问题本身就是问题,它们只是一些“假问题”,比如教师在已给出答案的情况下,只要学生接受他的暗示,简单回答“是”或者“不是”。 (3)地理课堂中学生的从众和退缩

课堂教学生态中,学生个体是最基本的、最活跃的“细胞”。但在非生态的课堂中,学生的行为常常表现为一味的从众和退缩,通常喜欢人云亦云,盲目符合。 (4)地理课堂的假繁荣现象

一些地理教师也在做着有关改革课堂的思考,也似乎注重师生的双边交流,但令人担忧的是,有些教师搜集了许多地理素材,运用多媒体,在课堂内采用许多教学方法,作了许多探究活动,表面很热闹,似乎完全为活动而活动、为提问而提问,为形式而热闹,热热闹闹的背后是对教学主体漠视与应付。 (5)地理课堂的单调现象

表现为地理教师形象的单调、课堂活动的单调、教师语言的单调、地理学习方式的单调、教学内容的单调。

2 新课改明确要求教学要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和价值观的三维目标,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这个现实要求我们反思“今天,我们怎么上课?”,是“坚守应试教育的堡垒,继续推行以知识传授为核心的传统课堂教学态势”,还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革故鼎新,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很明显,后者更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因此,要求地理教师转变观念,改变传统死气沉沉的课堂,引进“生态理念”,形成“地理生态课堂”。我们认为,在构建地理生态课堂的过程中,需要地理教师共同商榷以下几个问题: (1) 关注课堂教学语言

要想得心应手运用美的教学语言,教学语言就应该具备准确性、生动趣味性、精要性、多变性、通俗性

(2) 关注优化的课堂教学行为

教学方式:从灌输到寻求学生主体对知识的建构;师生关系:从控制到对话;教学过程: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

(3) 关注优化的课堂教学设计

重视调动和维持师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研究教学环境(包括物质环境与心理环境)的创设,围绕设立的目标组织教学内容;课堂教学中体现不同教学方式、多种交往方式的有效统一;建立开放的、和谐的、民主的课堂氛围。 (4) 关注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角色

有人是这样评价中国大陆、香港、美国的课堂的:中国的课堂是教师讲,学生听记背而不发言,香港的课堂教师也讲,学生也记背,但学生要发言,美国的课堂是教师给予问题情境,教师听并点评,学生发表观点。虽然有些说法不太现实,但有它的道理,我认为最善于关注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角色的是美国的课堂,它体现了课堂充满绿色的生态系统,我们是否在实际教学中应该作深刻地反思?

3

第二篇:让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

--在全市生态文明·环境文化论坛上的发言

咸宁市环境保护局局长 王用新

(2011年5月31日)

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首先,我谨代表咸宁市环境保护局对2011年“金桂湖”杯生态文明〃环境文化论坛的成功举办表示热烈祝贺!对大力支持和积极参与此次论坛的各位领导和各位来宾表示诚挚欢迎和衷心感谢!今天,市政府和省环保厅领导将就生态文明和环境文化建设的重大意义、目标任务以及如何推动工作等作重要讲话,提出明确要求;稍后,大会还将交流部分获奖论文。这都将为推进我市生态文明建设发挥积极作用,请大家认真学习、研究和贯彻。

环境文化是致力于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关系,致力于可持续发展的文化型态,其核心就是生态文明。而建设生态文明是我们党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立足经济快速增长中资源环境代价过大的严峻现实而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和战略任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胡锦涛总书记明确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实质上就是要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也明确提出了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及提高生态文明水平的新要求。因此,加强生态文明和环境文化建设,已成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科学发展新局面的重要抓手,既是对环境与发展问题的清醒认识,也是对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有益探索。

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多次指出: “咸宁的科学发展,要充分发挥生态环境优势,多创新路、少走弯路,多留遗产、少留遗憾。”要按照省委、省政府 “继续坚持弯道超越,努力赢得快速的科学发展”的指示精神,统筹推进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等各个领域的改革与建设,改善城市发展环境和人居环境,提升民生质量,提高市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升华城市的文明程度、社会秩序、环境质量和内外形象,城市可以添魅力,企业可以添商机,百姓可以添实惠,社会可以添活力,是咸宁实现跨越发展的重要路径,切合发展要义,切合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切合以人为本的理念。

推进生态文明和环境文化建设,要有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市委、市政府把生态文明建设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成立了咸宁生态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市委书记黄楚平同志亲自担任主任,市长任振鹤担任第一副主任,市委副书记、常务副市长、组织部长、宣传部长、秘书长、分管副市长、人大和政协分管领导担任副主任,多次组织市直各有关职能部门调研和督查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切实加大督办落实力度,逐步建立和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政府全面负责、部门相互配合、全民广泛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长效机制。

推进生态文明和环境文化建设,要正确处理好发展和环境之间的关系。发展是第一要务,环境是重要支撑。只有做到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相协调相融合,生态文明和环境文化建设才能真正落到实处。在全面推进科学发展、建设鄂南经济强市进程中,市委、市政府坚持用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眼光、战略思维和战略手段,来审视、谋划、解决发展中的环境问题,积极探索环境优化经济发展的新路子。为充分发挥环境保护对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保障、促进和优化作用,我市相继重点实施了陆水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梓山湖生态科技新城、农村“清洁家园”建设等“十大生态环境建设工程”,以及淦河生态整治、潜山森林公园三期、金桂湖低碳经济示范区、县市污水处理厂建设等“六大生态环境建设计划”,并强化节能减排责任目标落实,圆满完成“十一五”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削减任务,为经济发展腾出了环境容量。同时,实行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综合决策,大力发展符合生态文明和环境文化理念的经济形态,走“生态保持”的发展道路,坚决遏制重复建设、“两高一资”和产能过剩项目,着力优化产业结构和生产力布局,以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等生态经济的发展壮大,促进了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

推进生态文明和环境文化建设,要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经济发展决定生活水平,环境保护决定生存条件。环境保护直接关系人民生活质量,关系群众身体健康,关系社会和谐稳定。近年来,我市大力开展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园林城市、卫生城市等创建活动,实施“蓝天、碧水、绿色、宁静、清洁、节能减排工程”,切实整治市区的生态环境、卫生环境和人文环境。截止目前,投资2.33亿元改造市区最大的一片“绿肺”—潜山国家森林公园;投入近10亿元,改善淦河流域水生态环境,形成了淦河沿岸别具特色的一道绿色生态走廊,提高了水体自净能力,淦河水质稳定达到国家地表水三类标准,主要污染物指标均有明显改善。投资9亿多元,先后建成和在建管道天然气、城区供排水管网改造、垃圾处理厂等20项重点工程,燃气普及率达97%,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70%。通过加大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咸宁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城市功能明显提升,城市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推进生态文明和环境文化建设,是全社会共同参与、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崇高事业。“创建环保模范城、建设生态新咸宁”、 “环保出行〃低碳生活”、“乡风文明、村容整洁”和节约型机关、节约型学校、环保型企业、环保型社区、生态示范村等一系列群众性文明践行活动广泛开展, “绿色企业、绿色机关、绿色金融、绿色医院、绿色商场、绿色宾馆、绿色社区、绿色家庭、生态环境教育基地、环境优美乡镇生态村”为主要内容的生态文明绿色创建环保典型评选活动丰富活跃,环境教育进市委和县市区委学习中心组、进机关、进校园、进社区、进企业和纪念“6·5”世界环境日等环境文化宣传活动如火如荼。倡导环境文化,建设生态文明,日益成为广大市民的共同追求和自觉行动。

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生态文明理念、绿色低碳发展理念、环保优先理念逐渐深入人心,工业污染防治、环境综合整治、优美乡镇创建、循环经济发展等生态工程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极大地增强我市的区域竞争力,良好的生态环境已成为咸宁开放发展的一块“金字招牌”,一批境内外知名企业纷纷在咸宁投资落户,为我市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今天的咸宁,城区道路、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绿、洁、美、亮”工程全面推进,综合整治工作不断加强,“五城一区”建设项目加紧实施,城市管理体制与机制不断完善,被誉为“中国亚热带森林自然资源生态平衡的典型代表”,跻身于全国最适宜人居的200个城市之列,淦河综合整治工程获得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城市的凝聚力和广大市民的自豪感和幸福感得到了全面提升。

“金桂湖”杯生态文明〃环境文化论坛的举办,为深化对生态文明和环境文化的理论研究,全面深入推广生态文明理念,提供了坚实载体,预示着我市生态文明和环境文化建设的美好前景。生态文明贵在创新,重在坚持,成在持久。作为生态文明建设“主力军”的环保部门,我们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营造建设生态文明和环境文化的良好氛围,努力把生态文明理念全面体现到经济发展体系的各个领域和社会组织体系的各个方面,逐步渗透到广大群众的日常生产生活的各个环节,大力宣传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让生态文明和环境文化成为全社会文化意识,让绿色消费、适度消费成为全体市民的自觉行动。

最后,预祝论坛取得圆满成功,并结下丰硕的果实,让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

谢谢大家。

第三篇:林业生态项目建设的理念研究

分析林业生态项目建设的理念的深度探讨

论文摘要:提高我国林业生态项目建设质量和建设效益,对于又好又快地搞好我国林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笔者结合多年的工作实践,结合我国林业生态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设理念。

论文关键词:生态项目建设;实践;理念

1 引言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的日益发展,国家对林业的逐年加大,林业工程项目推进将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林业发展的主要形式,如何尽快转变观念、提高林业生态项目建设成效,以促进林业又好又快发展成为当前林业生态建设的紧迫问题。因此,做好国林业生态建设理念研究,为我国林业生态建设提出一套建设理念,对于迅速地、整体地提高我国林业生态建设质量,又好又快地搞好我国林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2 林业生态项目建设要多目标发展

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它需要各个系统有序协调地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保持发展的可持续性和稳定性。业项目要搞成以林业建设为载体的综合发展项目,不仅应该关注林业建设,还要注重社区经济、、和生态方面的综合发展及项目的可持续性,其建设目标应该具有多元化特征。项目不仅应该获得林业专业上的预期效果,如造多少林,覆盖率增加多少,更重要的是通过实施,推动项目地区农村和经济的发展。要注重培育农民自愿参与、自主、自我发展的观念和能力,激励农民通过学习和掌握新知识、新技能,严格执行项目,既顺利通过项目验收,取得项目劳务报酬和营林收入,改善生活状况,又能提高长期生存和发展的能力,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发展和跨越。

3 引入参与式发展理念

参与式发展包括参与式研究,参与式推广培训和参与式发展操作。参与不是简单的参加。参与式发展要求农民及其他角色和群体能参与到项目实施的全部循环过

程中去,如项目确立、可行性研究、项目设计、实施及项目监评等,只有这样才能使他们的需求得到考虑和满足。通过参与,使得参与者获得了在发展决策、发展计划和发展实施中的权力份额。

参与式发展的核心是赋权,而赋权的核心则是对参与和决策发展援助活动全过程的权力再分配,简言之,即增加社区中穷人与妇女在发展活动中的发言权和决策权。在项目中,要强调项目群体之间的交流与合作。除部门合作之外,要强调农民的参与。要明确农民是林业建设的受益群体和主体,是规划设计和实施的基本单元,也是林业建设的主要承担者。不仅要注重农民参与造林劳动,还要包含更广泛的农民参与的内涵,要包含“给予与获取”的双向过程。

要相信农民最知道森林对他们的价值,相信农民懂得造林和善于造林,相信农民能管好树木。要彻底改变目前林业项目设计中惯用的主管部门下达任务,设计部门承包设计,自上而下、设计人员说了算、农民被动参与的设计方法。要采用自下而上的参与式方法,从项目准备、执行计划的编制到项目施工管理,从整体到每一个过程都要有农民自下而上的参与,充分听取他们的意见,尊重他们的意愿,注重项目建设地区人们对项目的决策和选择,让他们尽可能地对社区林业做出自己的努力,使他们对项目的发展具有责任感,并对项目的成功做出一定的承诺。通过对资源的利用和控制来鼓励农民积极参与项目活动,让他们在实施过程中分享到利益,形成一种利益引导下的自愿参与过程。要加大对项目设计的资金和投入,学习国际上先进的设计方法,与国际接轨。

参与式研究的核心体现在:基于对农民生活、生产体系复杂性认同的基础上,倡导农民参与所要研究问题的发现、确认、研究和认证过程,其内容包括混业、新技术示范等。采用的方法包括小组讨论、问题发现、确认、研究和认证过程、农民的评价、农民的记录和观察等等。参与式推广与培训的核心体现在:强调双向的交流,以用户为导向和解决问题为导向的推广和培训。其思想基础是推广员并不是什么都知道,而农民并不是什么都不知道。采用的方法包括问题分析、研讨会、培训分性、直观展示、农民访问等。参与式发展实践的核心体现在:发展角色和群体充分参与发展过程的每一循环过程。其领域包括参与式农村评估和、参与式发展设计、参与式发展实施及管理、参与式监测评估等。参与式监测评估是提高农村发展项目成效的主要步骤。此文由才子城毕业论文网搜集整理

第四篇:园林设计中生态修复理念的引入

高 雪1,胡传伟2

(1.城际(中国)国际建筑师联合事务所,广东广州 510655;2.广州华苑园艺有限公司,广东广州 510600) Introduction of the ecological restoration of landscape design

HU Chuan-wei1,GAO Xue2

(1 Guangzhou Huayuan Landscaping Co., Ltd., Guangzhou, 510600; 2 Citynet (China) International Architects & Association) Abstract: This paper firstly introduces the basic concept and principle of ecological restoration, based on the theory of landscape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analysi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cological restoration and landscape architecture, finally points out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the landscape ecological restoration.

Keywords: Landscape architecture; ecological garden; ecological restoration

摘要:文章首先介绍了生态修复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在此基础上引入园林设计和施工中,分析了二者的关系,最后提出园林生态修复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园林景观;生态园林;生态修复

简单的园林绿化不能算生态修复,但以生态学理论和生态修复技术为指导的绿化可使受损城市生态系统向着良性化的方向发展,达到最终修复城市子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目的,因此该类园林绿化则属于生态修复的范畴。在方案设计阶段,设计师需要重点考虑生态修复的可行性,使设计出的方案在符合美学原理的前提下力争达到生态修复的目标。

1 生态修复的内涵与外延

生态修复是指利用生态系统的自我恢复能力,辅以人工措施,使遭到破坏的生态系统逐步恢复原貌或向良性方向发展的技术集成。其目标是实现生态系统功能的恢复和合理结构的构建,内容包括:实现生态系统的地表基底稳定性,保证生态系统的进展演替与发展;恢复植被和土壤,保证一定的植被覆盖率和土壤肥力;增加生物多样性,提高生态系统的生产力和自我维持能力;减少或控制环境污染;增加视觉和美学享受等(百度百科“生态修复”)。生态修复属于恢复生态学应用技术的范畴,该范畴内容包括退化生态系统的修复与重建;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优化配置与重构及其调控;物种与生物多样性的恢复与维持;生态工程设计与实施;环境规划与景观 1

生态规划;典型退化生态系统恢复的优化等(彭少麟,2007)。涉及的相关概念如生态恢复、生态重建、生态改建、生态改良等,虽然在命名上有所区别,但都具有“恢复和发展”的内涵,即让受到干扰或者损害的系统恢复后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2 生态修复的基本原理

园林绿化人工再建了第二自然,需要用生态恢复的理念做设计,用生态学修复的技术去实施。恢复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包括限制因子原理、生态系统的结构理论、生态适宜性原理、生态位理论、群落演替理论、生物多样性原理和斑块-廊道-基底理论等(任海等,2001),它们对园林设计及施工具有指导作用。限制因子原理要求在设计中需要找出生态系统恢复的关键因子;生态系统的结构理论要求设计的物种结构能充分利用时空资源,并具备自我维持能力或降低人工维护频度;生态适宜性原理表明多使用乡土植物,并在充分了解植物生态学特性的前提下做种植设计;生态位理论指导植物的搭配,合理安排其在生态系统中的位置与尺度;群落演替理论表明园林绿化可缩短生态恢复时间,但对极端退化的生态系统恢复时,演替理论不适用,只具有指导意义;生物多样性原理要求适当增大物种多样性可使恢复的生态系统稳定更高;斑块-廊道-基底理论指导景观层次的规划,考虑在生境破碎化的场地中,合理利用空间。

3 生态修复与风景园林

城市生态系统是个规模大、关系复杂的动态生态系统,它既有自然的组成要素,又有高度人工化的组成要素。城市绿地在改善环境质量、维护城市生态平衡、保持水土、美化景观等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乔灌木藤草植物合理的配置在一个群落中,形成复合层次和优美季相景观,具有不同生态特性的植物各得其所,构成一个稳定的群落。由于城市建设造成的人工弃土、裸露土地,改变了地表径流,导致水土流失加剧,大量泥沙及生活垃圾淤积河道,阻塞排水管道,使水土资源遭到破坏。因此,生态修复集成技术可以在方案设计时重点考虑并在园林工程中实施,最终使得城市生态系统向良性方向发展。

3.1 园林种植设计

在特定的城市生态环境条件下,应将保持水土、抗污吸尘,耐贫瘠、抗病虫害、耐粗放管理、根系发达等作为植物选择的标准。植物的合理配置不但增加城市建筑艺术效果,丰富城市景观,更能减轻暴雨冲蚀和水土流失,从而改善城市人居环境。在城市园林绿化中,应充分考虑植物的生态位特征,利用不同植物在空间、时间和营养生态位上的分异来配置植物,避免种间直接竞争,形成结构合理、种群稳定的复层群结构,以利种间互相补充,既充分利用水土资源,又能形成优美的景观。

3.2 园林工程与生态修复

在土方工程、给排水工程、水景工程、园路工程中应结合种植工程,利用园林植物的防护作用实现生态修复。 园林排水:园林绿地的排水,一般主要靠地面及明渠排水,结合道路、地形可做成浅沟式排水渠,沟内生长植物,起到减缓径流速度及防止水流冲刷的作用。解决由地表冲蚀措施有:(1)从竖向设计角度考虑。种植设计考虑采用铺地植物护坡;(2)使用工程措施。设置谷坊和挡水石,并与植物搭配消减冲刷力(孟兆祯,2003)。

水景护坡:园林中开辟水面要求有稳定的湖岸,在水体边缘必须建造驳岸和护坡,其中植物护坡措施包括防护林、植草和生物-工程综合措施,通常采用深根性和浅根性树种结合的乔灌木混交林。坡面植草可提高坡面抗蚀能力,减少径流速度,增加入渗,防止面蚀和细沟侵蚀,也有助于防止块体运动。生物-工程综合措施,即在工程措施间隙或表面种植植被,以增强其强度,如混凝土构件间隙空格种草,与土工材料配合植草及绿色混凝土模块等。

园路铺装:园路按路面材料不同分为:整体路面、块料路面、碎料路面、简易路面等。园路的设计在满足造园艺术要求的前提下尽量利用原地形,以保证路基的稳定,减少土方量及水土流失量;路面应有3%~8%的纵坡和1.5%~3%的横坡。采用生态铺装路面可提高水土流失防治效果,常见种类有透水沥青、透水水泥混凝土、生态透水砖和其他特殊透水材料。新建的居住区中,使用最多的铺装材料是石材,占使用频率的44%,砾石及砖的比例分别占使用频率的18%、20%(黄玲,2009)。

4 园林生态修复发展趋势

城市的扩张与人口的激增致使城市居住环境面临很大压力,建设宜居城市、宜居社区势在必行。城市园林绿化属于植被恢复的范畴,而植被恢复又是生态修复的常用技术,因此,依据生态修复的理念和生态学的理论指导建设城市园林成为当下宜居城市环境建设的首选之路。国内外的生态修复多针对土壤修复、污染水体修复、防护边坡绿化、小流域水土保持修复等方面的研究,针对园林绿化的生态修复技术研究、园林生态工程设计研究等相对薄弱。以生态修复的理念和基本原理指引设计方案的形成,并以修复城市生态系统要素为导向园林施工必将成为增加园林企业技术含量的重要砝码。未来园林生态修复技术重点发展方向有:特殊生境条件下的园林植物景观的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功能性景观的营造、植物景观设计的中远期预测与养护细则和住区小环境的尺度化营造方法等。

参考文献

黄玲.城市居住区铺装艺术调查与研究[J].山东林业科技,2009(4):67~69

彭少麟.恢复生态学[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7,10

任海,彭少麟.恢复生态学导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4

孟兆祯.园林工程[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3

第五篇:以“绿色发展”理念,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要: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和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中国共产党逐步提出了“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和生态文明的建设理念。中国已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并取得了不少成绩。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中国总体的生态与环境形势仍然十分严峻。面对这种态势,必须从中国的客观实际出发,从多方面着手系统有序地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使其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关键词:绿色;生态文明;重大意义;途径 中图分类号: D 267

文献标志码 :A

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于1987年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提出可持续发展理念。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召开,可持续发展思想由共识变各国人民的行动纲领,生态文明应运而生。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生态文明和可持续发展的公众意识执政理念、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日益得到全球共识,学术界对生态文明理论范畴与实践方向研究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围绕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这一主题,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的研究。

20世纪90年代我国政府开始关注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问题,相继通过了一系列相关重要文件,《21世纪议程——中国人口、环境、资源、环境发展白皮书》(1994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2000年),《可持续发展纲要》(2000年)等等。

我们党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党的十七大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提出了一系列建设生态文明的总要思想。

党的十八大集中论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与实践,成为党在新时期科学发展观的有机组成部分,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需要我们很好的学习领会与贯彻执行。党的十八大论述的生态文明理论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理论形态,也是对于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的新发展。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强调,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十三五”规划首次提出“绿色”的发展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要义,这充分说明了我国新的五年规划有了新的内涵,提高到了新的层面,迎来的将是新的愿景。

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充分表明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决心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努力建设美丽中国、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一、什么是生态文明和建设生态文明的意义

(一)生态文明的内涵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反映人与自然和谐程度的新型文明形态,体现了人类文明发展理念的重大进步。建设生态文明,不是要放弃工业文明,回到原始的生产生活方式,而是要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为目标,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富裕、

生态良好的文明社会。

(二)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

第一,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迫切需要[1]。一直以来,人口多、底子薄、发展不平衡是我国的基本国情。现在还应看到,能源资源相对不足、生态环境承载能力不强也已成为我国的基本国情。经过30多年快速发展,粗放的发展方式已难以为继。2012年,我国经济总量约占全球的11.5%,却消耗了全球21.3%的能源、45%的钢、43%的铜、54%的水泥;原油、铁矿石对外依存度分别达到56.4%和66.5%,排放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总量已居世界第一。我们必须更加自觉地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改变资源消耗大、环境污染重的增长模式,努力走出一条代价小、排放低、效益好、可持续的发展路子。

第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要求。坚持以人为本,首先要保障好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人民群众过去“求温饱”,现在“盼环保”,希望生活的环境优美宜居,能喝上干净的水、呼吸上清新的空气、吃上安全放心的食品。民之所望,施政所向。我们必须下大气力解决突出的环境问题,不断改善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以实际效果取信于民。

第三,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必由之路。当前气候变化已成为全球面临的重大挑战,维护生态安全日益成为全人类的共同任务。中国已与世界紧密联系在一起,我们必须同国际社会一道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尽自己所能承担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更好地彰显负责任大国形象,为全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2]。

二、我国生态环境的情况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已经成为第二大经济强国,但是我们的发展是以大量消耗资源为代价换来的发展,目前资源环境面临严峻的挑战。

(一)资源消耗巨大,能源利用率低

中国作为世界人口数量最多的国家,人均资源占有量却大大低于世界人均水平。由于许多行业和地区资源利用效率低、浪费大,中国每单位GDP的能耗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4倍。高消耗换来的增长,导致废弃物排放多、环境污染严重。因此,中国单位 GDP 的废水、固体废弃物排放的水平大大高于发达国家。

(二)水资源缺乏,水质污染严重

中国是全球13个贫水国家之一,共364座县级以上城市缺水。官方数据显示,2006年中国化学需氧量(COD)排放总量居世界第一,远远超过环境容量,全国七大水系监测断面中62%受到污染,流经城市的河段90%受到污染;近2800km河段鱼类灭绝;湖泊中有三分之二以上受富营养化污染;淮河水系,80%水呈黑绿色,过半的河段完全丧失使用价值。

(三)水土流失严重,土地荒漠化程度加重

据水利部公布的全国第二次水土流失遥感调查结果显示,全国水土流失面积达356万km,其中,水蚀为165万km,风蚀为191万km。近50年,每年水土流失丧失的土壤肥力相当于4000~5000万吨化肥。中国是荒漠化程度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建国以来,全国共有66.7万公顷耕地沦为沙地,有235.3万公顷草地变为沙漠,退化草地面积达1.05亿公顷。

222

(四)森林覆盖率低,森林草原生态系统退化

人均森林和草原面积,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3%和32.3%,其中森林覆盖率13.92%,居世界第120位。全国90%以上的天然草原不同程度地退化,草原退化、沙化和碱化的面积达1.35亿公顷,占草原总面积的1/3,并仍以每年200万公顷的速度增加。草原超载放牧、乱采滥挖严重,鼠虫灾害频繁,状况堪忧。

(五)环境污染严重,生态平衡受到破坏 目前,中国环境污染十分严重。对人们身体健康影响最大的主要是大气和水,还有有毒化学品、固体废弃物、噪声等污染。2007年5月,国土资源部公布了一个惊人的数据——中国受污染的耕地约1.5亿亩,形势严峻。而自1997年以来,癌症成为中国人的第一死因,每年有近130万人死于癌症。

三、如何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文明建设,关键是要树立生态文明理念,从中国的实际出发,积极探索建设生态文明的有效途径和方法[3]。

(一)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发展循环经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要求我们必须发展循环经济,这符合我国现在的国情与发展建设的基本状况。 循环经济以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为原则,以提高资源利用率为核心,以资源节约、资源综合利用、清洁生产为重点,通过调整结构、技术进步和加强管理等措施,大幅度减少资源消耗、降低废物排放、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能够从根本上解决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之间的尖锐矛盾, 从源头上缓解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协调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的之间的关系,同时有利于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现实需要,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具体体现,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

(二)建构综合协调机制,发挥政府主导作用。 政府在建设生态文明中担当着重要角色。必须发挥政府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主导作用,采取得力措施建构生态文明建设的综合协调机制。不能再单纯地以GDP作为考核干部政绩的唯一依据,而忽视了绿色GDP的对于国家建设的重要意义。事实证明,单纯的GDP增长指标有问题,它非但没有体现经济增长过程中的环境损失和资源消耗成本,更因为片面强调GDP增长会助长盲目消耗资源、破坏环境,造成社会失衡,反过来又使GDP的增长难以为继。在对一方领导干部进行评介时,不仅要看其对经济增长做出的贡献,还要考察他们如何解决环境和社会等问题,尤其要考察其在处理生态与经济矛盾时的决策表现是否符合“绿色发展”的要求。

另一方面,政府要加大环境基础设施投入力度,维护环境执法的权威,改变环境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的局面,健全环境法规和标准体系;要建立和完善生态补偿机制,促进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要建立健全环境问责制,使环境保护成为硬政绩。

(三)健全法律法规。建设生态文明,是一场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革命性变革,必须按照十八届五中全会的精神,加快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实行最严格的源头保护制度、损害赔偿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完善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制度,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

惟有环保规则成为既定的制度和法律,防污治污的综合性约束机制才能真正的在社会中全面建立起来。有了可以遵从的、具有强制效力的法律保驾,环保机

关在全社会的管理、执法过程中更加地顺利,民众在生活中才能正确认清破坏生态的现象,从而自觉地监督、举报。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到法律的高度,是始终贯彻生态文明建设的强有力保障。

(四)加强宣传教育,提高生态文明意识 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源,在于人们对生态环境缺乏正确的认识。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良好的生态环境也为全社会所共享。必须加强宣传教育,引导全社会树立生态理念、生态道德,构建文明、节约、绿色、低碳的消费模式和生活方式,把生态文明建设牢固建立在公众思想自觉、行动自觉的基础之上,形成生态文明建设人人有责、生态文明规定人人遵守的良好风尚[4]。

全民都要树立“切实保护好森林、保护生物多样性,善待自然生态、珍惜自然资源,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发展观念,这样才能既建设山清水秀、和谐美好、生态优良的人类家园,又实现富裕、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发展要求。惟有允许并且倡导民间力量参与环保事业,惟有放开社会及民众的舆论监督,生态文明的观念才能真正在全党领导干部和全国老百姓的心目中树立起来。

(五)大力推进科技创新,提高科技水平

节能减排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而落实节能减排,科技创新是关键[5]。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支撑作用。科技创新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要坚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我国经济发展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减轻对生态环境的压力。积极运用高技术对农业、工业、服务业进行生态化改造,通过清洁生产实现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加大技术研发力度,努力攻克大气污染控制、水体污染治理、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关键技术,支撑生态文明建设,培育产业竞争新优势。

生态文明要求从根本上减轻经济增长对环境的压力,从而实现环境与资源对经济建设的持续支撑,充分体现新型工业化的要求。高新技术和专利技术是发展生态文明的技术支撑和推动力,环保产业是生态文明的产业支柱和有力的催化剂。环保产业以物质循环利用、废物最小化为追求目标,为清洁生产、废弃物充分利用和物质资源综合利用提供信息服务、技术服务和物流服务。

(六)广泛参与全球生态交流与合作,创造生态文明建设良好的国际环境 我们人类都生存在同一个地球上,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不是中国一个国家的事情,而是全人类、全社会都应该做的事情。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技术,人类的智慧各种各样,所以我们国家要建设生态文明,就要广泛参与全球生态交流与合作,创造生态文明建设良好的国际环境。做到:第一,积极参与国际生态文明制度构建。第二,加强双边、多边区域合作。第三,保障国际贸易中我国的生态安全[6]。

应对气候变化是全球每一个国家的责任和义务,中国既需要较大的温室气体排放空间,也必须承担保护全球气候的义务。加强国际合作走低碳发展道路,是中国应对气候变化挑战的必由之路。目前,欧盟、加拿大近年来与中国在污水处理和沙漠治理的合作项目较多,取得了良好效果。中美清洁能源合作也于2009年拉开了序幕。中国应和发达国家联合对去碳高新技术进行研发和部署,开发风能、太阳能、核能、生物质能和潮汐能,促进中国生态文明建设。

上一篇:山体喷浆施工方案下一篇:三体黑暗森林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