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状态

2024-05-23

良好状态(精选十篇)

良好状态 篇1

一、良好的气息状态

“善歌者必先调其气也”, 这是我国古代音乐典籍上记载的至理名言。“气”, 即“呼吸”, 歌唱是建立在呼吸的基础之上的一种艺术。歌者与呼吸的关系就是歌声优美与否的关系。

从事歌唱的人都理解“呼吸是歌唱的基础和动力, 谁懂得呼吸谁就懂得歌唱”的道理。在歌唱中只要是呼吸搞好了, 喉咙就会放松, 咽喉腔就会自然的打开, 气息就会畅通无阻, 自然会把声音传送到位置上去。

歌唱的呼吸一般有胸式呼吸、腹式呼吸、胸腹式联合呼吸三种, 目前声乐界大多数人较为推崇的是胸腹式联合呼吸。这种呼吸是建立在深呼吸的基础上, 胸腔自然挺立、放松, 同时强调呼吸肌群和膈肌的积极、自然的合理运动。它主要依靠横膈膜下降, 腰围和胸腔的扩张, 以及小腹收缩的运动来控制气息的一种方法。它的特点在于吸气深, 肺的容量大, 胸腔放松对喉腔的压力减轻, 喉腔能够积极、自然的运动, 通过呼吸肌肉群的主动灵活的配合, 从而使声音流畅、灵活、动感, 表达出不同的情感。

一位声乐专家说过:由呼吸控制的歌声才是声乐, 呼吸是歌唱的原动力。而“气动则声发”, 更是从古代研究音乐典籍出发的理论。如运气、偷气、换气、歇气、提气、抽气等等, “每个声乐学习者都要学会正确的呼吸方法, 使吐出的气息处于完整的控制之下, 这是一切发声技巧的基础。”

歌唱呼吸是一个兴奋而又放松的循环过程。吸气时, 保持一种积极、放松的状态, 来体会正确的歌唱呼吸, 同时呼吸时感到轻松而愉快。

(1) 叹气式呼吸:人们常常在叹气时是放松的、也是向下的, 有利于吸气肌肉群的放松, 以便更好的吸入气息。具体做法:先叹气后吸气。当气息随着“叹”被排出后, 即呼气肌肉群的工作做完了, 接着吸气肌肉群就会立即开始工作。注意:叹与吸在自然状态中, 不要人为地做强制性的动作。唱的过程中要保持叹气的感觉, 每个乐句都是如此, 形成良好的呼吸循环。试一试吸入的气息达到憋闷程度, 甚至涨红脸, 这时口与鼻不出气, 让气息停留在体内几秒后, 立即将气息全部吐出。吐完气后, 人不感憋闷了, 舒服了, 脸也不红了, 只觉得腰围稍有些膨胀松开的感觉, 随即空气不吸自入。

(2) 闻花式呼吸:人们常常在闻花香时容易使气吸得很深, 而且没有吸气时的抽气声和多余动作。吸入花香使人的心情特别愉悦, 辨别花香时又要求特别认真和用心, 是一种既放松又兴奋的感觉。具体做法:上身完全放松, 腰围很舒服地向往松开, 随即胸部也有舒张感, 体内空间增大, 使气息很自然地流入。这样的吸气既舒畅又适度, 吸后人很兴奋, 胸有宽敞感。以这种感觉来歌唱, 气息通畅, 声音圆润。歌唱时最好自然张开嘴, 与鼻子同时吸气为佳。不论是闭口还是开口与鼻子同时吸气, 最关键的是要体会气息流入体内时的感觉。

(3) 惊讶式呼吸:人们惊讶时, 生理作出的快速反映, 达到快速呼吸的目的。这种吸气吸得快且深, 它能使呼吸肌肉群在瞬间完成收缩与放松的循环, 能锻炼呼吸器官的快速灵活性。这种呼吸也称为“喘气”。表现悲愤和激昂情绪效果较好。

二、良好的支持状态

这里说的支持主要说的是歌唱的支点, 也就是歌唱的着力点。它在整个声乐演唱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支点的正确与否, 影响着歌唱者的音色、音量和音质。其实, 所谓的“支点”就是歌唱中的一种平衡感觉的交点, 主要解决声音平衡问题, 它属于感觉教学中的假设和比喻提法。所有的声音从支点处发出, 歌唱中的每个字都在“支点”上转换, 这样既可以做到声音的稳定和协调, 也能达到字的统一, 使字与声音自然地结合起来。

那么, 如何寻找声音的支点呢?体会“咳嗽”的动作是比较通俗易懂的做法, 即:1.体会咳嗽时是向下用气还是向上用气?2.咳嗽时小腹是向里收缩还是向外扩张, 答案自然是向下用气和小腹向里收缩, 也就是说, 在咳嗽时有二个方向相反, 力度相反, 力度相等的气息, 形成了碰撞。碰撞点在哪里, 声音就从哪里出来, 碰撞点就是支点。这个支点的位置就是咳嗽的那个点, 即胸口支点。金铁霖教授总结为在中山装的第二个扣子处。歌唱者在歌唱时出现的声音无力、吐字不清、漏气等毛病, 大多是因为歌唱的支点不明确等所造成的;

三、良好的喉咽形态

歌唱时的喉咽形态及活动的正确与否, 直接关系到其它发声器官的正常运动, 从而影响到歌声的音质、音量、音色和声音的持久性, 以及歌唱技能的正常发挥, 直至声音的发展前途。很多歌唱者声音上的毛病, 多是由于歌唱时喉咙打不开、喉头不稳定造成的。

(1) 喉头形态

在歌唱中, 喉头形态应该是保持相对稳定的。正确的喉头形态是喉头下降至深吸气 (打哈欠) 完成时的位置, 会厌充分打开, 舌骨上肌群相对放松, 软腭适度提起, 使声门之上从喉咽到口咽、鼻咽的管道直立畅通。即喉头下垂与稳定。现在一般歌唱者都采用歌唱吸气时, 喉头即随之下垂在稳定的位置上, 这是正确的。歌唱过程中, 要自始自终地保持喉头稳定, 喉头上方肌肉给予一定力量。我们说歌唱者在发声时, 喉头既要稳定还要压低一点, 不要挤、压、捏;唱高音喉头如果上来, 声音就会变窄。喉头一定要自然的放下, 决不能强力的压下或抬高。

(2) 喉咙形态

歌唱中正确的喉咙形态是打开喉咙, 喉咙的打开将使声带所发的“基音”通过咽腔顺利地达到鼻腔, 鼻咽腔和鼻腔两处是形成鼻腔共鸣的空间, 鼻腔共鸣的扩大可使演唱者获得头腔共鸣, 并可增大歌者的音量, 获得洪亮的声音。

“打开喉咙”就是自然的、松弛的放下下巴, 即先抬起笑肌、颧骨、擎起上牙床、拱起软腭。然后放松咬肌、松开牙关、打开颌关节。不要捏紧喉咙, 更不要让舌根堵住喉咙向四周即自里向外扩张。下颚自然放平, 就可以帮助喉头向下稳定, 因为下颚与舌肌、咽肌相连, 下颚下垂就带动了喉结。因此, 下颚的位置可以决定喉头的位置。喉头向下与软腭抬起有机的配合, 在发声时软腭要保持一定程度的抬起, 但决不能过分, 否则会因僵硬而效果不佳。若想把喉咙完全打开, 必须首先搞清楚用力的部位和感觉。在歌唱时如果能将喉咙完全打开, 那么歌者自身的感觉应该是喉咙即有向外扩张, 又有使喉结向下的力量。贝基先生说:“正确地打开喉咙是感到颈部往四周扩张”;“要感到喉咙的两侧的肌肉发酸, 在促使喉结往下放, 这才是对的。”其次, 就是寻找如何打开喉咙的方法。在歌唱实践中, 打哈欠、找到胸部的支点、模仿嗓子宽的人或者动物等方法都有助于打开喉咙从而进行很好的歌唱。

四、良好的共鸣状态

歌唱共鸣主要依靠共鸣器官的相互协调、相互配合的作用, 通过对可调节共鸣器的合理调节, 在不可调节共鸣器的辅导、协助下, 完成一整套头腔、口腔、胸腔等一系列共鸣器官的共同合作, 发出“整体共鸣”的每种声乐所要求的、必备的、经过练习所能达到的音质纯、音色美、音量浑厚的程度

根据人声发音的高低不同, 人声共鸣其实可归纳为头腔共鸣、口腔共鸣和胸腔共鸣三种类型。即口腔共鸣包括喉、咽腔及口腔;头腔共鸣包括鼻腔、上颌窦、额窦、蝶窦等;胸腔共鸣包括喉头以下的气管、支气管和整个肺部。

在歌唱中, 共鸣腔的比例是有所不同的。一般情况下, 唱低音时, 胸腔共鸣发挥最大, 唱中音时口腔共鸣应用较多, 而唱高音时主要是靠头腔共鸣发挥作用了。这是因为发高音时声带闭合较紧, 气流的冲击力较强;发低音时声带闭合较紧, 气流的冲击力较弱。低音歌唱家常是利用胸部共鸣, 高音歌唱家则必须兼用头部共鸣。在这里我们应该注意, 唱低音只能说明是以下部共鸣为主, 但并不是说完全抛弃上部共鸣。当唱高音的时候, 如果得到上部共鸣的协作, 发出的声音将是纯厚而清亮的。那么同样, 唱高音只能说明上部共鸣起主要作用, 但如果缺少上部共鸣, 声音的高度将会受到影响;如果完全不去利用下部共鸣, 想要得到高音的宽度也是比较难的。我们对于歌唱的声音, 不管是高音还是低音, 总是希望圆满、动听的。我们常听到一些女高音, 虽然能唱到C 4, 但声音听起来干燥、刺耳, 缺乏圆满、水质、润滑的色彩, 这就是上部共鸣和下部共鸣没有得到合理配合的结果。所以, 共鸣的利用在唱高音或低音时应该分清主次, 高音要以上部共鸣为主, 下部共鸣为辅;低音要以下部共鸣为主, 上部共鸣为辅。两者必须配合适当, 才能发出宽厚而有力度的声音。值得注意的是, 我们在重视以上几个腔体共鸣的同时, 更要考虑到歌唱整体共鸣的重要性, 切不可抛开整体去全面地强调局部的突出, 因为整体的共鸣才是最完美的。■

摘要:歌唱中良好状态的保持应该是保持良好的气息状态、良好的支持状态、良好的喉咽形态和良好的共鸣状态。

关键词:气息状态,支持状态,喉咽形态,共鸣状态

参考文献

[1]金铁霖.声乐教学文集[M].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8;

[2]皱本初.歌唱学[M].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0;

[3]薛良.歌唱的方法[M].中国文联出版公司, 1997;

[4]王海峰.《声乐教学中的歌唱呼吸运用问题研究》[J], 云南财经学院学报2006.5;

引导孩子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 篇2

北京有一个小学三年级的学生,整天不愿意学习,每天晚上做作业做到12点也做不完,甚至做着做着就睡着了。上课也不喜欢发言,考试成绩老在最后三名徘徊。爸爸妈妈谁也没办法。学校开家长会,父母亲觉得没面子,谁也不想去。在万般无奈之时,孩子的爸爸找到了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的陆士桢教授。听完介绍,陆教授认为,这个孩子最大的问题是学习“不在状态”,没有学习兴趣。于是她就派了该校青少年工作系的一个女学生,专门去给这个孩子做辅导。每星期去四次。

两个星期以后,这个孩子发生了变化。老师反映他听课认真了,发言积极了。孩子跟他爸爸说:“这个姐姐真棒!她带我到她们学校去了一趟,看到她在指挥大学生们布置辩论赛的会场,大家都听她的,说话特有水平。我真为她自豪!我已经和她达成协议,每天晚上8点以前把作业做完,不会做的先留下来,等她来辅导我做,然后预习明天的课程。爸爸,我告诉你,我有一个想法,今年期末考试我要靠到前10名,我要吓老师一跳。”

这个案例对家长有所启发。它说明有些家长督促孩子学习的方法根本就不对,或者根本就没用。譬如有些家长常用吓唬的方法:“你不好好学习,长大以后就得去挑大粪、扫大街、捡垃圾、当乞丐,你没前途。”这话根本没用。有些家长用机械监督的方法:只要孩子在屋子里写,不管他写什么,家长就放心了。你过去看看,他正在写呢,你走了,看别的书了,等你一进来,他又在那写。结果,学习没搞上去,拖拉、忽悠家长的习惯倒养成了。有些家长喜欢拿自己的孩子的成绩和别人的孩子比,有些家长喜欢在吃饭的时候教训孩子,这些方法都会使孩子觉得心烦意乱,又不能解决任何问题。

孩子良好的学习状态来自哪里呢?

首先是来自学习动机。这是孩子学习的根本动力。对于孩子来说,动机就是需要,需要就是欲望。小孩子的学习欲望有两个:一个是感兴趣,一个是想成功受夸奖。这是小孩子学习的两个最本质的动力,别的都不管用。只要内在动力强劲,孩子学习就会“不待扬鞭自奋蹄”。

其次,良好的学习状态来自良好的学习习惯。例如专心听讲的习惯、合理作息的习惯、预习复习的习惯、独立思考的习惯、阅读摘抄的习惯、归纳整理知识的习惯、积极发言的习惯等等(后面将有专文论述)。好的学习习惯一旦形成,就会对学习成绩起到助推作用。

第三,良好的学习状态也与情绪有关。孩子年龄小,经历简单,情感比较脆弱,情绪容易受外界影响。譬如与老师的关系、与同学的关系、与家人的关系,都会影响到孩子的学习情绪。孩子学习成绩不好的原因绝大多数是动力不足、习惯不好、情绪不佳造成的,而不是智商不高造成的。

轻松快乐地学习,是学习的最佳状态。家长要尽可能引导孩子把学习当作一种乐趣。

脑力劳动跟体力劳动一样,要吃一定量的苦。背诵一篇500字的课文要比背诵一篇250字的课文苦一些,就像挑200斤的担子要比挑100斤的担子苦一些一样。就这一点而言,是无法改变的。而对学习和劳动的态度而言,却是可以改变的。有的人连续演数学题彻夜不眠,却甘之如饴;有的人连续演两个小时就觉得自心烦意乱。我们看那泰山上的挑山工,挑着100多斤的担子却边走边唱,兴高采烈;而有的人挑几十斤的担子就愁眉苦脸,唉声叹气。这里面,除了能力的差距之外,最主要的是在于对学习和劳动的态度不同。

世界上有成就的人,都是把学习、劳动、干事业当成乐趣、当成享受的人。他们有了高层次的人生苦乐观,他们便享受到了高层次的人生乐趣。

许多罪犯之所以成为罪犯,就是因为他们觉得吃喝玩乐是人生第一享受,而学习、劳动是莫大的痛苦。于是,他们厌恶学习,厌恶劳动,又拼命地去追求吃喝玩乐。让这些人去学习、去劳动,他们当然会觉得苦不堪言。

反过来,你要让那些对自己的事业一往情深的人放弃他的工作,让他去吃喝玩乐,他反而会感到空虚,感到苦闷,感到生活没有意义。

要教育一个人,最要紧的是要树立高层次的享乐观,把学习、劳动、干事业当成人生的第一享受。

人的享乐观不同,于是便成长为不同类型的人。

有的人把吸毒当成第一享受,于是他们成为吸毒贩毒分子。有的人把赌博当成第一享受,于是他们成为赌徒。有的人把捞取权力和私利当成享受,于是他们成了贪官。

有的人把为人民服务当成人生第一享受,于是出现了周总理、焦裕禄、孔繁森这样的人民公仆。

有的人把创造发明当成第一享受,于是有了爱因斯坦、爱迪生等发明家。„„„„

引导孩子把学习当成人生第一享受吧!

谁想让自己的孩子成为有成就的人,成为活得快乐的人,谁就要转变孩子的苦乐观,逐步树立起把学习当成享受的苦乐观。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有一苦必有一甜,有一失必有一得,有一难必有一易,有一舍必有一取。学习苦不苦?苦。正因为苦,学习的另一面才必定有甜、有乐。

怎样做才能使孩子把学习当成享受呢?

魏书生老师的做法是:引导孩子去寻找学习“乐”的一面,“享受”的一面。背课文苦不苦?苦。但肯定也有“享受”的一面:背课文前抵制看电视和玩游戏的诱惑,为找到了“勤奋的自我”而产生自豪感、享受感;背课文时,全神贯注,目不旁视,有一种超越低层次玩乐的庄严感、享受感;通过背诵课文,记忆力曾强了,知识丰富了,成绩提高了,家长高兴了,老师满意了,当然就产生了幸福感、享受感。

以此类推,听课是享受,做作业是享受,写日记是享受,写作文是享受,演讲是享受,读书是享受„„每一个学科,每一项学习任务中都充满了享受。

良好状态 篇3

【关键词】声乐 教育 歌唱 心理状态

伊·卡·那查连科曾经说过:“歌唱是一种高级心理活动,歌唱艺术是人类的精神产物,歌唱者在创造歌唱艺术过程中,无论在演唱技巧的表现,还是歌唱艺术的表现上,自始至终都贯穿着复杂的心理活动,所以心理素质与歌唱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人们常说培养良好的歌唱心理是极为重要的环节[1]。”由此可见,一个成功的歌手,并不只是具有扎实的功底、优良的唱功就可以说是一个优秀的歌手,他同时还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状态,能够随时应对出现的各种演出情况,要有能够驾驭舞台的能力,但是想要练就这样坚实的良好的心理状态是要付出非常多的艰辛的,同时还要求歌唱者必须具备坚强的意志力。笔者结合自身的经验,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于如何在声乐教学中培养歌唱者良好的心理状态展开阐述:

一、造成歌唱者产生不良的心理状态的原因

在日常的声乐教学过程中,学生出现“怯场”的现象是非常多的,他们在台下的练习状态往往都很好,但是出于某些心理原因,上台的时候就总会出现这样活那样的问题,这种现象在歌唱者的生涯中是很常见的一个情况,包括一些有着非常丰富的演出经验的歌唱家们,他们在演出的时候也会偶尔出现这样的现象,所以,我们要做的不是指责学生出现了这样的情况,而是要对他们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及时的进行发现,然后采取相关的办法帮助他们克服这些心理障碍,进而在舞台上能够有更好的表现。我们所熟知的高音歌唱家帕瓦罗蒂针对这种心理问题曾经说过这样的话:“……当你觉得自己可以唱得好而没唱好时 ,心中是痛苦的。我有很好的声音, 但我还没有成为自己声音的主人[2]。”我们可以发现,不是无法克服,是因为我们还没有真正可以做到驾驭自己的声音。那么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有哪些呢?

1.1 经验不足

经验不足往往是导致学生们产生舞台上这种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学生们大多没有丰富的舞台经验,在上台的时候会经常担心自己如果表现不好该怎么办,再者,舞台的环境和练歌房的环境有很大的差异,又要同时面对老师和同学们的关注,因此就会显得拘谨,表现不够良好[3]。

1.2 自信心的缺乏

受我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我国的孩子们大多都存在缺乏自信心的现象,他们在生活当中表现出的常态往往是比较谦虚,而不是比较自信,其实,自信也是一种优良的品质,尤其是在唱歌的时候,在舞台上表演的时候。对于声乐学习来说,它是属于艺术学习的一个分支,而检验学习的成果是否合格的方法就是让歌唱者站在舞台上为听众们奉献美妙的音乐,如果自信心不足,就会导致在表演的时候出现问题。

1.3 只讲求技巧

声乐当中确实存在很多唱歌的技巧,很多学生对声乐的喜爱程度是很深的,他们在学习的过程当中也会很努力的学习这些唱歌的方法,但是在心理处于紧张的状态的时候,往往就会使这些方法“失灵”,展现出来的时候极度紧张的声音,没有很好的美感在里面。

1.4 自尊心和个人得失感

现在的学生在自尊心和个人得失感方面存在很大的问题,他们在上台演唱的时候,并不是从歌曲本身出发,想要怎样尽可能的表达出歌曲当中所蕴含的感情,而是怕演出不好丢面子,这种杂念掺杂在演出里面,在唱歌的时候就不能很好的表达歌曲的感情。所以,真正爱好声乐、从事声乐学习的人,应该尽量的放下在表演过程当中的自尊型和个人得失感,要尽可能的为观众呈现歌曲本身的含义。

二、如何在声乐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状态

2.1 对于唱歌技巧和方法的熟练掌握

想要在舞台上表演的时候尽可能的放松心态去体现歌曲本身的美妙,前提是要对唱歌的技能和技巧要有熟练的掌握,只有熟练的掌握了技能和方法,在演唱的时候才不会有这方面的担心,才能够为良好的心理状态提供最基本的保证。俗话说“艺高人胆大[4]”,这句话当中是蕴含了丰富的道理的,一个歌唱者,想要在舞台上完美的体现歌曲的精妙,想要给观众呈现完美的演出作品,就一定要有扎实的训练基础。唱歌水平的高低和唱歌的技巧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的,我们通常所说的唱歌技巧包括对气息的调整和控制、腔体的打开和共鸣等等,这些都不是短时间能够掌握的,需要学生长时间的进行学习和练习,在唱歌的过程当中,只有对于气息的调整和掌控有了扎实的训练,才能够在演唱的过程当中对自己的气息自由的运用,只有真正的打开腔体,在唱歌的时候才会有共鸣。这些技巧虽然说起来很简单,但是练习的过程是漫长并且需要毅力的,只有把这些技巧都熟练的掌握了,演唱出来的歌曲才能更加的优美。因此,咋声乐教学的过程当中,老师要加强对学生们专业技能的训练,为他们良好的心理状态提供前提保证。

2.2 对于演出时心理状态的培养

对于唱歌者来说,检验他们学习成果好坏的唯一途径就是通过演出来体现,对于他们演出好坏的心理状态包括演出前的心理状态和演出时的心理状态两种。想要使演出时达到最理想的心理状态,就要对演出前的心理状态和演出时的心理状态都调节好,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2.2.1 在演出前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

如果在演出前能够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在演出的时候就能够做到心理比较有底,对于缓解演出时的紧张情绪有着良好

作者简介:游德存,1975-10,男, 河南光山县人,硕士,讲师. 研究方向:声乐教学与理论研究

的效果。对于做好演出前的准备工作,首先,演唱者对于自己演唱的曲目要具有非常熟练的程度;其次,在演出前要认真的进行彩排,对演出的环境、灯光等要非常的熟悉。对演唱曲目的熟悉程度加上对演出环境的熟悉程度,对于调节演唱者的心理状态影响较大[5]。

2.2.2 演唱要投入,要摒弃杂念

演唱本身就是神圣的,每一首歌曲都有它背后创作的故事和想要表达的感情,而演唱者就是要通过声音和乐曲的旋律来表达出歌曲当中所蕴含的感情,所以,演唱者在演唱的时候要尽量的摒除杂念,把自己投入到歌曲的感情世界当中,进入角色,这样,在演唱的时候也能够很好的达到缓解紧张心理状态的效果。为了能够更好的达到这一效果,演唱者在到达演出的地点之后,就要尽量的独处,让自己沉浸在作品的情感氛围当中,抛开个人的荣辱和得失,只为了表达出歌曲的思想感情,这样的心理状态才是健康的演出心理状态。

2.2.3 可以采用的调节心理状态的简单方法

首先,是可以自己给自己一定的心理暗示。给自己心理暗示的目的就是要增强自己的自信心,让自己能够在舞台上体现出更多的自信,那么在演唱之前,就可以自己在心底给自己打气,告诉自己“我可以,我能行,我一定可以完成表演”,等等。其次,是在演出前通过深呼吸进行调整,在很多时候缓解紧张情绪的最好方法就是深呼吸,比如在身体出现肌肉僵硬的状况的时候,就可以采用深呼吸,可以很好的缓解肌肉的紧张状态,在演出前也是一样,通过深呼吸来调整自己的气息节奏和心理状态;再次,就是通过对比的方法,对比主要是对自己在两种不同的心理状态下进行表演的后果进行对比,如果自己继续保持紧张的心理状态,那演出的效果肯定是不理想的,但是如果自己能够放轻松,充满自信的进行表演,演出的效果就是好的,演出时必须要参加的,对比之后只能选择镇静的心理状态,告诉自己硬着头皮上,反而会获得轻松的心理[6]。

2.2.4 演出前不能太过放松

有的演唱者为了使自己在演出时不受紧张情绪的影响,在演出前过分放松自己,抱着“就当去玩玩”的心理上台演唱,导致上台演唱时过于松懈,无法进入状态。在演唱时,适度的紧张可以有效的帮助演唱者的身体处于一种兴奋状态,帮助歌唱达到良好效果。所以,在教学的过程当中,要把这种状态告诉同学们,这对于演出来说,并不是一种良好的状态,应该是处在稍微的紧张和兴奋状态的时候才能够为观众呈现出优秀的歌唱作品。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歌唱者在演唱的过程中,良好的心理状态直接决定了表现成功与否,所以,一定要加强在声乐教学过程当中对学生良好的心理状态的培养。

【参考文献】

[1] 袁路安.注重歌唱时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和训练[J] .人民音乐, 2010(11).

[2] 祁君.浅谈影响歌唱的心理因素及解决方法[J] .艺术百家, 2011(1).

[3] 佟成杰.浅谈歌唱心理素质的培养[J] .乐府新声, 1996(1).

[4]刘云松.声乐学习与歌唱心理.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10,7(4).

[5]《声乐理论与教学》 赵震民著 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2 年 3月第 1 版 ;

如何养成良好的播音主持状态 篇4

良好的播音主持状态对于一名播音主持人来说是很重要的。首先,一个播音主持人自身应具备好的职业道德和业务水平。其次,良好的播音主持状态关系到一个节目的成败,主持人是节目的灵魂,其播音状态会直接影响该节目。第三,会影响电视台的收视率甚至影响一些信息的良好传播。可见,一名播音主持具有良好的播音主持状态是很重要的。

2 养成良好的播音主持状态的方法

2.1 明确自身在节目中的地位:

作为播音节目主持人应以良好的播音主持状态给广大的受众传播正确、真实的信息;同时,也要注意节目不是主持人一个人的舞台,不能一味的卖弄自己的“才华”,或在录制节目时把自己的情绪带入节目中。播音主持人在完成节目的制作播音工作的同时,不能忽视了为广大受众提供正确资讯和良好视、听觉享受的职责。一名优秀的播音主持人要确立好自身在节目中的地位,才能统筹整个节目,时刻提醒自己保持良好的播音主持状态。

2.2 做好节目前的准备工作:

2.2.1 自身口腔管理和嗓音、音调的控制:

播音主持人要想在节目中有一个良好的播音主持状态,每次节目前都要做好自身的口腔管理工作。这是因为播音主持人的工作主要是以语言表达为主,口腔管理是让主持人的嗓音、音调调节到适合节目的需要。一些播音主持人有时一个人会做几档节目,每个节目都各有特色。这就需要主持人不断地调节好自己的情绪和嗓音、音调。例如:央视主持人撒贝宁,在主持《今日说法》时,用一种严肃的状态,平稳的声音为大众讲述法律故事,而他在主持《梦想合唱团》时,以一种激情的状态,欢快的声音为大众展现节目的娱乐性与公益性。

2.2.2 服装、造型的管理:

作为节目主持人,不仅要管理好自己的声音,还要选择适合自己和节目的服装、造型。电视主持人要以良好的形象面对受众,这就要根据不同的节目类型选择适合的形象,良好的播音主持状态离不开对自身服装、造型的管理。

2.2.3 节目稿件、流程的熟悉和理解:

播音主持人作为节目的灵魂人物,要很好地了解节目宗旨、节目稿和节目流程,这样才能更好地保证节目的质量。

2.3 节目过程中良好的应变能力:

对于一些有现场嘉宾和场外观众参与的现场直播类节目,往往会有很多难以预料的情况发生,此时需要播音主持人有良好的应变能力,在使节目顺利进行的同时,又不会偏离节目的主题,更好地掌控全局,统筹整个节目。

2.4 节目结束后的总结和回顾:

经验是慢慢积累起来的,播音主持要有节目结束后总结和回顾的好习惯。这样才能让自己不断进步,为下一次更好的主持节目做准备。要虚心接受别人的批评,审视自己的不足,只有勇于正视自己的人才会变得更优秀。

3 我国播音主持的发展方向

播音主持面对这个日益变化的媒体时代,必须要有创新精神,墨守成规、一成不变将会导致节目和主持人被时代和受众所遗弃,创新是任何节目都应注意的问题,节目要关注自己面对的受众群体,并针对不同的受众群体,找到适合的主持风格。播音主持人要注意在全方位发展中体现自己的个性化,播音节目主持人应有丰富的功底、像记者一样的敏锐感觉、艺术家的语言表达、像演讲者一样的口才等。播音主持人要有良好的播音主持状态,并且对自身的定位要高,明确节目和自身的发展方向。

4 结论

良好的播音主持状态不是一时就可以养成的,需要长期的积累和磨砺。当然,一旦养成了良好的播音主持状态将会让主持人受益终生。

摘要:播音主持人是信息的传递者和沟通政府与人民的桥梁,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名优秀的播音主持人一定要有良好的播音主持状态,好的工作状态和习惯会使工作事半功倍。

关键词:播音主持,播音技巧,工作状态

参考文献

[1]张军.浅谈新媒体时代广播节目主持人的培养[J].今传媒,2012(12).

[2]王睿.我国播音主持艺术专业本科培养模式研究[D].郑州:河南大学,2011.

[3]王磊.浅谈三本院校播音主持人才培养的探索[J].今日湖北·中旬刊,2012(6).

[4]张继娅.播音主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09(3).

情绪食物让你保持良好的状态 篇5

蛋白质类的食物

蛋白质类的食物可以在体内分解为酪氨酸,它是肾上腺素的前体,可以提高此类神经递质的含量,从而使人处于比较主动的状态中,活跃、反应快、爱思考。像鱼、肉、蛋、奶等都是高蛋白食物的代表。

碳水化合物类的食物

良好状态 篇6

【关键词】 电视;节目;主持人;镜头;工作状态

电视节目主持人在具备诸多良好素质的前提下,最终决定其能否成功主持一档节目的关键因素,就是他在镜头前的状态如何了。良好的现场状态,可以使“胸中成竹”生机勃勃地展现在荧屏中;反之,则会使“心中之竹”成为“笔下之枯草”,形神俱失。因此可以说,电视节目主持人在镜头前的状态如何,是衡量一个主持人是否成熟的标志。

主持人现场主持的状态,与感觉是否准确、到位有着密切关系。众所周知,主持人节目形式最突出的特征,就是以人际传播的方式进行大众传播的活动,故而,了解并把握人际传播的特点,对于主持人寻找良好的现场感觉,不失为一把钥匙。美国著名传播学教授唐.库什曼认为:“人际环境中的沟通以其亲密性特征而不是疏远冷淡性特征,与‘纯交谈’、‘礼仪式闲聊’、或‘浅交谈’毫无共同之处。人际沟通是人们彼此变为好朋友或知己的中介,包含着有关人员的独特自我观相互渗透的过程。为使这种渗透成为可能,参与沟通的每个人都必须表露有关自己的独特自我形象的信息。”显然,人际沟通以彼此平等、亲和、不掩饰个性为主要特征。主持人为达到最好的交流状态,可以在此基础上,找到主持人应具在的最佳感觉。具体体现为:

一、语境感。所谓语境,即语言环境,其中包括语言过程的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这里针对后者而言。主要由场景、方式、交际者三个部分组成,这三个组成部分中的任何一部分有所改变,都可以产生新的语境。不同的语境决定并影响着语言的表达和使用。节目主持人的语言借助电视媒介来表达,在自身特定的语境中,对语言的词汇选择、组合手段、表达方式都有自身的特点和要求。主持人要在话筒与镜头前运用好语言,就要把握电视的语境特点,找到正确的语境感觉。不至于在节目是简单机械的重复或语无伦次,造成场面尴尬。

二、自信心。做什么事情,成功的关键是自信,尤其是对主持人来说,只有自信才是获得现场良好状态的基本保证。有了充分的自信心,才有可能镇静自若,神思清晰的主持驾驭节目。当然,自信心要有实实在在的内在基础作支撑,不可能靠虚张声势故作镇静便能获得的。任何出色的现场表现无不建立在对节目的准确把握与演播前的充分准备的基础上。这就需要节目主持人加强自身的文化知识和各方面能力的修养,使自己达到遇事不惊的状态,这样,观众看你的节目才会有一种享受。

三、多与观众交流互动。人际交流少不了呼应,没有相互的呼应,难以形成沟通、交流。主持人在演播过程中,要努力营造出有所呼应的传播氛围。

首先,主持人说话是有的放矢,与心中的“对象”在进行交谈的,不是单一的我说你听,而是我说的同时,也在听“你”的心声,虽然“你”没有出声,可我的说是接“你”的心声而言的,这就是一种反弹,就是呼应。像黑龙江卫视的《新闻夜航》的主持人,他们对稿件的理解就属于这种情况。

其次,主持状态的互动还体现在主持人之间,及主持人与嘉宾及现场参与者的呼应。特别是现在很多综艺类节目都是两人以上的主持人共同主持节目,尤其要注意主持人之间的呼应关系。所谓和谐的搭档就是主持人各方在主持节目中达到默契、沟通之后,所形成的最佳呼应关系。如央视二套节目《开心辞典》的主持人王小丫、李嘉明,戴军、李静主持的《超级访问》都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其三,场上场下的互动。有没有呼应,呼应得好不好,妙不妙,是衡量主持人是否真正进入状态,是否真正“心中有人”、“目中也有人”,是否能够沟通、驾驭现场各类人物的尺度。在这一点上,央视毕福剑主持的《星光大道》节目很值得学习。

四、既要有热情又要有新鲜感。主持人既要在镜头前沉稳老练,对内容滚瓜烂熟,又要始终以充分的新鲜感面对无数受众,这似乎有矛盾。其实不然,新鲜感是一种情绪状态外化的因素,是一个精神饱满、充满生机的主持人形象的内在动因。对生活失去新鲜感的人,一定是一个疲惫的、消极的、没有激情的人;没有新鲜感的艺术家,他的创作源泉便会枯竭;一个节目主持人,面对镜头,没有新鲜感,他的主持的情感便成为无源之水,干瘪、无生机、无色彩,更何谈富有感染力。播音艺术家赵忠祥老师在总结其数十年的实践经验时,曾深有体会地说:“电视播音员最致命的弱点就是丧失了镜头前的新鲜感,缺乏新鲜感就丧失了激情;丧失了激情,就会使观众看到一个对工作与生活没有兴趣的形象。感情一要自然,二要充实,缺一不可。在镜头前的振奋感和运动员的保持竞技状态一样,要有跃跃欲试,不可按捺的冲动与激情。”

对于节目主持人来说,太阳每一天都是新的,每一次节目都应该是同中有异的,每一个新朋友都在等待着你“出新”。对“烂熟”的内容,要给自己留下点发挥的空间。全神贯注地提起精神,时时准备捕捉时机,迸发智慧的火花。主持人要有“喜新厌旧”的欲望,要有一个好的工作状态,要有热情去寻找新意、挖掘新意、创造新意,这样才能在竞争中给观众留下良好的印象,使观众不会忘记你。

作者简介:

魏晓巍(1983.12-),女,汤原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电视主持人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汤原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

小号演奏中良好心理状态的培养 篇7

一、训练和提髙演奏者的演奏水平和演奏技巧

演奏时,在观众面前产生激动的情绪,即使是著名的演奏家也在所难免,但他们高超的演奏技能,保证了演出时的兴奋、激动不会妨碍他们大脑皮层中正确的神经活动过程,包括对乐谱的记忆、手指与舌头的活动、气息的放松等等。髙超的演奏水平和演奏技巧,能够使演奏者增强自信心与表演欲,只有对自己的演奏能力充满信心的演奏者,才能游刃有余地完成小号作品的精彩表演,使身心得到愉悦与放松。可见,演奏者只有具备了良好的演奏技能与技巧,才能够使自己的演奏水平得到有效的提高。换言之,没有良好的演奏技巧作支撑,培养良好的心理状态是没有任何可能的。高超的演奏技巧与技术是良好心理状态的前提。

二、演奏要选择与自己演奏水平相适应的曲目

在小号练习过程中,要循序渐进地选择自己能够胜任的曲目,有很多的小号学习者,看到演奏家的精彩演出,就尝试着对演奏家的演奏曲目进行练习,这是极不可取的。曲目的选择要遵循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原则,如果开始就选择不适合自己演奏水平的曲目,那么就会造成不良的演奏习惯。要知道,不良习惯的养成也许是无意识的,去改正不良的演奏口型或习惯,却需要浪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这对演奏者之后的演奏都会造成不良的影响。如果把一首自己驾奴不了的乐曲硬搬到舞台上演奏,结果只能是失败。因为心里知道某一个乐句自己是完成不了的,或是偶然能完成,这样,在演出的过程中,一到那个乐句,自己就提前开始紧张,气息、嘴型完全变形,导致最终的失败。舞台上的一次失败会对在学习阶段的演奏者造成特别严重的心理阴影甚至是心理障碍,所以演奏者在演出的准备阶段,宁可演奏比自己实际演奏水平低一点的乐曲,也不要盲目地追求高难乐曲。只有技巧上可以驾驭的乐曲,才能在实际的演奏中表现出乐曲在音乐方面的美感。舞台演出永远不是以炫技为目的的,也许一首慢速优美的曲子反而会比快速炫技的乐曲更能打动观众的心。

三、培养和提高小号演奏者的艺术修养,树立正确的演奏目的

很多平时演奏水平都比较高的演奏者,由于受到社会地位和名气的影响,在演奏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演奏水平失常的情况。这种情况的产生,就是由于没有明确演奏的目的,在权衡社会地位和名气的心理作用下产生了不安与紧张的心理。舞台表演是为了给观众带来愉悦,能够让观众感受到这种艺术的美感并激发情感上的共鸣,通过演奏使观众完成良好的审美体验。特别是在一些大型的比赛或重要考试中,很多演奏者把自己当成了一名考生,带着这种患得患失的心理状态来参见比赛和考试,一旦看到比自己演奏水平、演奏技巧高一些的演奏者,心理状态就变得失衡,情绪开始失控,紧张感顿时增强。其实大可不必这样,因为很多炫技的演奏者最后未必会获得最高分,原因是在炫技的演奏过程中,音色、音乐美感会表现得不够充分,反而不能打动评委。所以,心态对于小号演奏是极为关键的,只有在具有平和的心态的状况下,才能正常发挥出自己的演奏水平,完成良好的演奏表演。要把观众放在第一位,只有与观众达到情感上的共鸣,让作品在感动自己的同时,也感动了观众,才能获得小号演奏的成功。

四、演奏员在舞台演奏中,注意力要集中在音乐作品上

小号演奏者在进行舞台表演的过程中,一定要把注意力放在音乐作品上,深入到作品中去,去体会作品的内涵与灵魂,树立良好的自信心,抛开一切的名利与杂念,尽情地表演自己的演奏技巧与技术,在愉悦观众的同时,使自己的演奏水平得到升华。曾经有位韩国的圆号演奏家,就是因为一次在交响乐中圆号独奏部分的重大失误,导致自己对自己的演奏能力产生了怀疑,出现了严重的心理障碍。只要是正式舞台演出,他就好像突然回到了上一次演出失误的环境中,听到自己的声音一出来,大脑就一片空白,完全没办法控制自己的气息、嘴型、手指、舌头,导致再一次的重大失误,最后丧失了继续从事演奏圆号的勇气与信心,退出了自己非常热爱的工作。可见,不良的演奏心理会造成多么严重的后果。

我们必须认识到演奏者具备良好心理状态的重要性,才能够在演出过程中调整好心态,尽情地发挥高超的演奏技巧与技能。

摘要:心理训练对于小号演奏来说至关重要。本文对小号演奏中克服不良心理状态的有效方法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小号演奏,良好心理状态

参考文献

[1]赵鑫.如何解决小号现场演奏中的心理紧张问题[J].艺苑,2015(06).

物理课堂教学良好状态的形成 篇8

物理教学是一个复杂的、多层次、多要素的活动过程。物理课堂良好的状态的形成要有一个过程, 不是一朝一夕即可完成的, 同时也涉及到多种因素。就其主要方面, 一是课堂教学的指导思想, 二是教师的教学方法, 三是学生的基本素质。

一、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指导思想

正确的教学思想是形成物理课堂教学良好状态的决定因素。

首先, 要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作用。教师要尊重学生学习的主动权, 力争最大限度地为学生创造显示才能、发挥才智的天地。要使学生始终保持在物理学习过程中的主动状态:主动观察, 主动操作, 主动思维, 主动发问, 主动探索, 主动研讨。教师在组织学习物理知识的过程中是向导, 要善于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师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应当明确, 教师的权威感与学生的自卑感都是学好物理知识的最大障碍。教师要允许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做出他们自己的贡献。

其次, 要注意在物理教学中训练和培养学生的能力。教学过程本身就是学习能力的发展与提高的过程。对物理知识不能强求死记硬背式的机械记忆, 防止使学生的思维僵化。要创造性地挖掘学生对获取物理知识的兴趣, 使全班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按其实际水平得到自己的最好发展与提高。在要求上切忌“一刀切”, 要做到不仅能满足于尖子学生的发展, 更要注重后进生的进步。

二、有效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形成物理课堂教学良好状态的保证。一定的教学方法, 不仅关系到教学效率, 而且也关系到教学的方向和性质。教学方法的正确恰当选择与发挥, 是物理教师个人教学的创造性与教育技巧表现的主要方式。一个教师在挑选各种具体情况下的最佳教学方法的本领越大, 他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就越强, 他的教学技巧与技能就表现得越新颖, 学生获取新知识的途径就越轻松, 越容易。

物理课堂教学切忌单一无味。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教学条件、学生的实际、个人教学风格与特长, 灵活地选择教学方法, 最大限度地发挥课堂上每一分钟的作用。

心理学研究表明, 中学生最佳的思维状态连续保持一般在10~20分钟左右。在教学方法上就要注意驰张结合, 动静结合。对重点、难点、关键性知识要讲精、讲透。引导学生讨论思路要宽, 言路要广, 讨论要透, 使课堂气氛既严肃又热烈。根据物理课的特点, 在教学上要创造学生观察与试验的机会, 叫学生在动手中加快思维的步伐, 提高思维活动的效率。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要尽量把教师的演示实验下放到学生中去完成, 在这个放的过程中, 教师再加以讲解与引导, 做到“放中有收”, 活而不乱。

这就要求学校在教学实验设备的提供上多加大投资力度, 从硬件上对物理这一重要课程加以重视, 物理课本身是自然学科, 实用性强, 论证精确, 需要大量的实验做基础, 学生要真正地掌握知识还是要从做实验抓起, 如电路, 应让学生跟着老师去实验室里亲自进行大量的实验, 才能使他们获得更加直观和深刻的认识, 做实验是帮助学生理解物理公式、物理概念、物理现象等知识的最直观的方法。做好了物理实验, 学生的物理学习会上升到“理性学习”的层面, 而不是只停留在公式的背记和习题的解答上。这样也能为他们高中阶段的物理学习打下更加牢固的基础。

三、学生的良好素质

学生良好的基本学习素质是形成物理课堂教学良好状态的基础。正确的教学思想, 有效的教学方法最后要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学生来体现, 学生的基本素质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状态与效果。物理教学中要注意改变部分学生过分依赖教师, 依靠习题集学习的习惯, 注意培养他们学习物理的良好习惯和学习素质。学生学习的素质要靠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工作中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培养与训练, 使学生会观察, 会实验, 会自学, 会讨论, 会探索, 思维敏捷活跃, 形成一套适合自己特点的教学风格。有了这种学习的素质基础, 加上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善于点拨、诱发、引导, 善于捕捉点燃学生每一个智慧火花的时机, 则必然使物理课堂教学充满生机, 是学生在紧张、热烈、兴奋的状态下学习和掌握物理知识, 在掌握知识中, 提高自己的能力。

那么, 学生的良好素质怎样培养呢, 这就需要师生双方的共同努力, 很大程度上更是教师的努力挖掘在起主导作用。教师作为教书育人的主体, 对学生有着一定的期望值, 但这个期望值的达到和实现, 却并不是轻易的一件事。因为初中的学生年龄因素, 他们的身心发育都处在整个人生的初步阶段, 许多不稳定的因素制约着他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各科的教学大纲在实际操作中其实并不能百分之百地完成, 这时就走到了学科教学的瓶颈, 怎样度过这个瓶颈, 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正确的引导。物理是一门注重严密精确计算和实验的自然类学科, 那么在青少年成长的初中阶段, 每个学生的心理素质水平都是不均衡的, 必然会出现一些缺少耐心和毅力的孩子, 怎样引导这一类学生尽可能多地产生和保持对物理的兴趣, 是教师教授课堂知识之前首先要做的功课。

四、结语

课堂教学的良好状态是教师与学生双方在教学的共同努力中创造和形成的, 尤其要靠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开展创造性的劳动。所谓教书育人, 科学文化知识的教授是以训练学生良好心理素质做前提的, 初中生是祖国知识力量的良好后备军, 他们的成长过程里, 教师的引导作用不容忽视。随着物理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 我们应不断地总结经验和教训, 在不断创新的过程中, 探索出适合课堂教学良好状态形成的规律, 为实现物理课堂教学的最佳效果而努力。

参考文献

[1]涂继亮.美国哲学史[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7.

浅谈如何让学生建立良好的气息状态 篇9

一、转变错误的气息观念

经过几年的教学体验及与同行教师间的交流,我们都有一个共同发现,学生在声乐学习过程中对歌唱气息的概念模糊不清,时常与生活中的呼吸混淆。在他们看来,歌唱-——声音出来了,那么也肯定用到了气息,而且这样的气息是正确的。大部分学生在歌唱时懒于去吸气(正确的吸气方法),或者可以说不习惯、不重视,或者说根本就是明知故犯(因为错误的吸气方法照样能演唱一首歌曲)。因此,唱出来的声音很是笨重、直白,让听者听的非常吃力,且他们浑身僵硬,面红耳赤等等。这些都是因为学生们对歌唱气息的认识不够深,对老师说的话不理解,甚至产生误解所致。声乐是一门及其复杂的学科,虽然古往今来也留下了不少理论书籍,但这些理论都过于抽象,看得见,摸不着。特别是对于初学者来说根本无法理会其中的意思,又因每个学习者气质、特点、思维方式的不同,他们的理解也是大不相同。所以教师正确的引导是学生改掉错误习惯,建立良好歌唱气息的关键。

二、学生学习过程中常见的气息问题

1、漏气。

漏气是学生学习过程中最为常见的现象,即唱出来的声音沙哑并伴有不干净的“嘶嘶啦啦”声。其主要原因是因为气息和声音没有结合好造成的。气息吸入后,身体缺乏对气息的控制,很多同学还未开口唱,气息就跑光了,因此唱出来声音往往出现卡、挤、压等现象。

2、气息吸入过浅。

很多同学在歌唱当中也吸气了,但他们时常吸的很浅,横膈膜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下沉,根本无法满足一个乐句需要,所以那些学生为了唱完整那一乐句就会拼命挤压声音,全身颤抖。

3、白声演唱——不用气息。

这种现象在初学者中出现最多,他们认为歌唱呼吸就如说话呼吸,因此他们都是靠本身的嗓音条件喊唱,长期如此,若不及时更正,声带很容易病变。

4、气息吸入方向错误。

正确的气息吸入时小腹应该向外扩张,等到演唱时小腹内收,随之气息用光。但很多同学往往吸入的是反方向,先收后放,所以他们经常会气息上提,乐句还未结束就憋的不行。

三、常见的呼吸类型及训练方式

目前国际上将呼吸类型分为三大种:1、胸式呼吸,这类呼吸主要式靠上胸进行呼吸和控制,歌者在吸气时肩膀和胸部会习惯性的上抬,造成了气息不能下沉到丹田,因此,演唱时由于吸入过浅,支点过高,声音容易僵硬、无弹性。2、腹式呼吸,这类呼吸主要式靠小腹的扩张与收缩来呼吸与控制,虽然较胸式呼吸来说,该呼吸方法吸入深、容量大,但歌者在演唱时也会因为吸气太深容量过大造成声音不流动,位置偏低,音色暗淡、沉闷,有时甚至会出现音准问题。3、胸腹联合呼吸,这是目前声乐教师运用最多的一种呼吸方式。它是通过小腹、胸腔、横膈膜共同作用进行的呼吸与控制。这也是我国传统声乐教学中所讲的“气沉丹田”。该吸气模式使气吸得深且速度快,容量大且弹性强。实践证明这种呼吸方式是一种比较完善得呼吸方式。

无论是那种呼吸方式,都需要通过训练来达到目的。生活种最普遍得训练方式有一下三种:1、打哈欠式呼吸法:人在打哈欠时通常软腭会自动上提,后咽壁直达腹腔,牙关保持一定得开度,同时腹部松弛打开。这种方法容易让学生找到合理得共鸣状态,避免声音挤、紧、白等毛病。2、闻花香式呼吸法:这个方法通俗简单,课堂上很多老师会拿一朵花放到学生鼻前,让学生闻,借用这个过程让学生吸入一口气,在此过程种,学生会将腹部打开,膈肌下沉,气息很舒服得流到肺部。如此,学生在演唱时身体会自然放松,唱出的声音圆润。3、叹气式呼吸法:在课堂上许多老师经常会说一句话即“叹着唱”。其要求就是声音叹在气流上,叹气时有一种向下得力量,这种力量可以将气息控制在小腹,克服学生在演唱种气息上提、不够用得现象。

四、正确的歌唱呼吸姿势

正确的歌唱呼吸姿势应该是轻松自如的,呼吸时身体直立,肩膀放松,眼镜平视前方,下巴微收,两腿与肩同宽并将身体重心落至大腿上,挺胸不驼背,保证气息通畅、流动。学生只有做到以上几点,演唱时才能调动积极性,获得美好的声音。

五、气息保持与控制得完美结合

很多学生在演唱时唱第一个音的时候吸进的气息就全部漏光浪费了,所以歌曲完整性很差,有上句无下句。大多数学生为了弥补这种气息不足,往往会压喉头,憋气,这是非常不科学得弥补方式。如何做到歌唱中气息保持与控制完美结合?已是所有歌唱学习者共同关心得问题。

保持是歌唱中一个重要的环节,是指在歌者吸入气息后保持这种状态几秒钟至几十秒钟,待乐句唱完为止。控制则是歌唱中不可或缺的环节,指气息吸进小腹后控制住,不要因为其迅速收缩导致大股气流流失。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经常跑步、做仰卧起坐、俯卧撑、游泳等运动,来锻炼腰部力量,使得气息保持与控制完美结合。

六、正确得换气

演唱中换气也是一门学问,教学中有“换不好气等于唱不好歌”之说法。换气正确与否直接影响音乐作品得情感和内容的艺术表现,及歌曲的完整性。换气时应根据作品内容、情感来换,使换气与作品融为一体。切不可随心所欲,唱到哪换到哪。要选择恰当的换气口,一般以一个乐句换一口气,有时遇到大乐句时,以小乐句换一口气。歌唱中尽量做到以大乐句换一口气,尽可能不要在中间偷换。这样才能保持歌曲连贯性而且容易将气息控制与保持。

七、结语

综上所述,气息是歌唱中一重要的技术,是每一位歌唱学习者所必须掌握的歌唱技巧之一。一首优美的歌曲,不仅需要好的嗓音,更重要的是对气息的调整,从而使歌曲完美化。我们只有不断的练习,不断的提高,从声音细微的变化中否定与自我否定,用切实可行的办法有效解决问题,才能够有所超越,在声乐的道路上走的更远、更高。

摘要:呼吸是歌唱中一个重要因素,歌唱过程中必须要有良好的气息支持,它是歌唱的动力。掌握好正确气息运用对每一位声乐学习者来说至关重要,发声的自然、音准、音质优美、感情表达等都与气息息息相关。古人云:歌者气为先,就充分说明了气息在歌唱中的决定性作用。文本从学生声乐学习过程中常见的气息问题、呼吸类型、训练方式、换气等方面进行论述。

关键词:气息支持,动力,呼吸类型,训练方式

参考文献

[1]俞子正.声乐教学论[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2]潘乃宪.声乐实用指南[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

[3]沈湘.沈湘声乐教学艺术[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98.

[4]薛良.音乐基础知识[M].长沙:湖南师范出版社,1989.

大学生良好精神状态的培育路径研究 篇10

在常人眼中,大学生应该是充满朝气和蓬勃进取精神的群体,但在实际调查中发现结果并不是这样。随着经济发展及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各种文化和价值观念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使部分大学生的精神状态受到了影响,具体可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精神支柱欠缺

精神支柱是大学生内在修养的核心内容,是大学生在价值观上的直接体现,对于激发大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上起着能动的推动作用。目前由于受到物质享受主义的影响,大学生的功利化价值观念取向也越来越明显,对于商品和金钱的追求会极大地影响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和消费观念。大学生是社会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生活发生了内在的变化,社会群体被物质化,这直接影响了大学生的消费观念。

一些大学生缺乏足够的理想信念。信念是一种潜在的精神动力,它鼓励和引导人们按照自己相信的观点去行动。当今不少大学生却缺少足够的信念,具体表现在没有明确的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政治信仰含混不清、精神支柱不够强大等方面,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社会上流行的价值观对大学生有着深刻的影响,造成大学生在价值取向上以金钱、名利为主,而奉献集体、社会的理想信念却有所减弱。从某种程度上看,许多支撑大学生信念的精神支柱已经逐渐被扭曲。部分大学生道德观念缺失,集体观念淡薄。一些大学生的道德认知与行为之间有较大的差距,语言低俗,行为不雅,缺乏社会责任感。当他人面临困难需要帮助的时候,一些大学生却选择了袖手旁观,这种在道德上冷漠的现象在相当范围内存在着,不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更不利于巩固大学生的精神支柱。

(二)精神生活空虚

“知识之所以需要,一方面是为了将来参加劳动,而另一方面是为了充实人才的精神生活。”①大学生真正的学习是深层次的精神需求,良好的书籍就像灯塔一样引领着人们对精神与道德的追求,是健康的精神生活不可或缺的发光点。现当今部分大学生却没有利用好大学这所象牙塔的作用,他们在上了大学之后就懒于学习,认为只要通过考试就可以,虽然有些学生知道未来毕业时的形式很严峻,但他们依旧很茫然,不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以及如何努力。可以看出,缺乏学习的动力是许多大学生精神空虚的重要根源之一。学习是一个人获取精神力量的最主要途径,同时也是提升人内在修养的最佳方式,但如果学习不能成为一个大学生获得精神财富的源泉,那么他就不会有其他的精神追求,他的精神生活也会因此而变得空虚、暗淡。

(三)休闲活动单一

人不仅需要良好的书籍的引领,同时也需要健康的休闲活动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与其他社会群体相比,大学生的课余时间是相当丰富的,充足的课余时间可以使大学生更好的通过一系列活动提升自己。然而部分大学生在课余休闲活动中缺乏目的性,随意性却较强,在课余时间里更多的是听音乐、打电脑游戏、逛街等,休闲活动的目的还是停留在如何打消时间上,而精神生活质量却很低。虽然大学生的课余活动是“丰富多彩”的,但总结起来看,绝大部分活动都是以娱乐性为目的,其课余活动又是单一的。对于大学生来说,紧张而忙碌的学习后通过一些适当的休闲活动来放松自己是无可厚非的,但如果不能合理安排好时间,大学生就很有可能把大量的时间花在听音乐、打游戏、逛街、聊天等活动上,有时甚至会影响大学生正常的学习生活,进而导致大学生休闲活动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影响大学生的精神文化享受。

二、大学生精神面貌问题原因探析

当代大学生精神面貌领域之所以会出现上述问题,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认为大学生自身、高校教育及科技发展是起到主要原因的。

(一)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仍有待提升

作为社会中的高素质群体,大学生对精神生活有更高的追求。随着近年来高校的不断扩招,大学生队伍也在不断壮大,使得大学生整体的综合素质有所下降。加之大学生接触社会的机会较少,生活、工作阅历不足也是大学生需要提高自身修养的一个重要原因。

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形成过程也是知识、道德等理念的生成和沉淀的过程。由于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仍有提升的空间,大学生的精神面貌还存在很多问题:在知识积累中,大学生独立观察、分析并解决问题的能力仍有所欠缺;在道德层面上,一些大学生的思想仍不够成熟,易受外在思想的影响和误导,造成大学生的道德观念下滑。事物发展的过程中,内因是起到决定性作用的,大学生精神风貌改善的根本就在于通过大学生本人提升对知识与道德理念的深入理解,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但现在部分大学生仍没有看清自身的综合素质是停留在哪个阶段,这都不利于培育良好的大学生精神面貌。

(二)高校教育体制的不完善

大学是人们心中向往的象牙塔。当今由于社会日益物质化,大学的象牙塔形象大打折扣。目前,部分高校教育存在着重知识轻道德、重功利轻素质、重理论轻实践等问题。一些高校在学生刚进入大学时并没有对其在价值观上有适当的引导,造成许多学生精神空虚、茫然,感觉自己不适应大学生活;许多高校在教学过程中更注重理论知识方面的传授,而精神文化上的宣传却少之又少。一切事物都是不断变化与发展的,社会正发生着日新月异的改变,而部分高校的教育体制却仍停留在原始设定的阶段上,对大学生精神面貌教育的目的性不明确,而且针对性不强。对于大学生在校期间表现出的各种问题,部分高校缺乏从深层次、根本上解决问题的教育体制。对大学生身上存在的重功利轻素质、重理论轻实践等问题,高校目前缺乏强有力的约束体制,这些都是当今大学生精神面貌存在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科技发展的负面效应

“只问如何运用技术手段去工作,而不去关心技术本身的目的,从而产生出被扭曲的科学,在这种情况下形成的发达工业社会不可能是一个正常的社会,而只能是一个与人性不相容的‘病态社会’。在这个社会中,不仅技术的应用,而且技术本身就是对自然和人的统治。”②科学技术的发展满足了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与文化需求,物质与精神是一个人健康成长的必备条件,二者缺一不可。科学技术的发展丰富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但许多大学生把过多的精力用在了单纯追求物质生活的层面上,他们的课余生活大量停留在听音乐、打游戏、网上购物等休闲娱乐活动上,而对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教育意义的影片却漠不关心。如果不能合理运用,那么科技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就会使大学生的精神生活萎靡、迷失前进的方向,进而对良好的大学生精神面貌产生负面影响。

三、大学生良好精神面貌的培育路径

大学生是当今社会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未来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坚力量。目前,许多大学生在精神生活领域仍有诸多问题亟待解决,且大学生精神面貌也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因此,探讨如何提升大学生的精神面貌是必要的、有意义的。

(一)加大资金投入,为培育良好大学生精神面貌提供物质基础

物质决定意识。精神面貌的改善最根本、也最为重要的就是提供强有力的物质保障,只有物质水平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后,人们才会转而考虑其精神生活。在培育大学生良好的精神面貌过程中,起基础性作用的就是国家,国家的政策导向直接影响一国的发展趋势。对此国家可通过教育性改革,在高校范围内加大精神文化产品投入,如建设相关基础设施,拍摄有教育意义的文化影片,对学生家长以讲座报告的形式加强教育,最终对其子女的消费观念加以引导等;在社会范围内对精神文化消费加以规范,如规范相关出版部门出版的文化用品,拓展大学生合理的精神消费需求,引导大学生合理、科学的精神消费等;积极主动从多角度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价值选择。

(二)完善教育体制,巩固大学生的精神支柱

“教育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也是造就全面发展人的唯一方法。”③教育的目的不应该仅停留在对理论知识的把握,对人的内在提升也是教育的重要目标。目前,虽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等观念已经在大学生的精神世界中占主流地位,但个人主义、拜金主义、功利主义等思想在部分大学生中仍然存在,因此高校应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对该类学生加以引导,这就需要部分高校完善现有的教育体制,加强高校思想教育工作,具体可体现在:通过增设心理学方面的课程,促进学生对自我的认识,改变传统“上了大学就不需要学习”的观念,增强大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与兴趣;通过讲座形式潜移默化的使大学生明确并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加强心理教育,提升大学生的精神面貌,高校可广泛的对大学生心理问题进行宣传、教育,对学生进行心理调查,并建立档案,必要时还要有相当专业的心理咨询师为大学生排忧解难,使其早日康复,提升精神面貌。

(三)加强自身修养,为提升精神面貌发挥关键性作用

内因起决定性的作用。作为社会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在提升自身的精神面貌时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部分大学生出现精神支柱欠缺、缺乏足够的理想信念,精神生活空虚及休闲活动单一等问题,为了能更好的解决这些问题,除了外在因素的影响,大学生自身也应该付出努力。大学生自身应积极主动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提升内在的修养,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树立正确、理性的精神文化消费观念,使自己明确充分的课余时间不能仅用在听音乐、打游戏、逛街、聊天等纯娱乐性的活动上,懂得适度的娱乐是必要的,而超出了限度就会适得其反;对于飞速发展的科学技术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大学生可加强对自身的约束力与控制力,合理利用现代通讯工具,为最终培育其良好的精神面貌做出应有的努力。

摘要:精神是力量的源泉,生命的根本。作为高校精神文明建设的主导力量,大学生的精神状态能展现出其精神价值,对社会整体的精神状态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当今相对和平稳定的社会大背景下,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虽然得到了飞速的提升,但大学生的精神状态却比较消极、有所松懈,甚至懈怠;再加上社会某些负面的消极思想,以及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的学校、家庭教育方式等方面的弊端,急切需要剔除大学生消极的精神面貌。因此客观了解大学生的精神状态,有的放矢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是目前一项比较迫切的任务。

关键词:大学生,精神状态,培育路径

注释

1<湖南教育>编辑部.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概述[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3.6.

2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42.

上一篇:传统零售的时代重塑下一篇: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