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人格利益

2024-05-05

公司人格利益(精选七篇)

公司人格利益 篇1

关键词:公司法人,独立人格,有限责任,直索制度

一、我国公司法律制度现状

(一) 股东滥用公司独立人格屡见不鲜

1. 虚假出资、出资不足或验资不实

指股东表面上出资而实际未出资或实际出资额未达到约定或规定的限额, 或股东将出资额短期转入公司账户后又转出。《公司法》第二十八条做了规定。

2. 抽逃出资

抽逃出资, 是指公司股东在公司验资注册成立后, 将已经缴纳的出资暗中撤回, 但其股东身份和在公司中的股权份额仍予以保留的欺诈性违法行为。

3. 财产混同

财产混同主要指股东个人财产与公司的财产没有清楚区分开, 导致公司没有自己独立的资产, 不具有实际的偿债能力。

(二) 公司债权人利益得不到有效保护

当股东滥用公司独立人格导致公司资不抵债, 鉴于有限责任制度, 债权人只能向公司主张债权, 而不能牵涉股东, 除非其有足够证据证明公司股东有滥用公司人格的行为。实际上债权人无权介入公司的管理, 无法知晓公司情况, 这种举证要求对债权人过于严苛, 导致债权受损。

二、根本原因:公司人格和有限责任制度作祟

(一) 民事制裁不到位

《民法通则》第四十九条仅对法定代表人滥用公司独立人格的行为从行政处分和刑事责任两方面进行了规制, 但缺乏民事制裁。

(二) 有限责任制度不利于债权人利益的保护

正如王泽鉴先生所指, 民事责任的常态是无限清偿责任, 即债务人应以财产全部来清偿债务, 只是在某些例外情况下, 才会承担有限责任。何为有限责任?即在特定的情况下, “对一方当事人责任范围进行限制的法律手段。”一方面, 有限责任制度有利于投资分散, 减少股东的投资风险。另一方面, 由于其将公司人格和股东作了分离, 为某些股东利用公司人格从事隐匿财产、逃避清偿债务责任的行为提供了屏障。因此, “有限责任与自由市场行为是不协调的”, 其保护市场经济秩序的效力也受到质疑。

三、保护债权人利益, “揭开公司面纱”

(一) “揭开公司面纱”含义

“揭开公司面纱”是指在特殊情况下, 法官对公司股东在管理公司事务中从事不正当行为损害债权人利益的, 应忽略公司独立人格而要求责任股东直接承担责任。即债权人在公司资不抵债时享有对公司股东进行债权“直索”的权利, 实际是对公司独立人格和有限责任制度的限制。

(二) “揭开公司面纱”特点

1. 直索制度的本质是民事责任

《民法通则》第四十九条从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上进行了规制, 由于缺乏民事赔偿责任的规定, 债权人的损失仍然没有得到补偿。这对于公司债权人来说是极为不公平的。直索制度的作用就是弥补这一方面的缺失, 它使债权人可以冲破公司人格独立的束缚, 揭开公司人格面纱, 在公司资不抵债的情况下, 向行为直接实施者寻求赔偿, 以维护债权。

2. 直索制度的对象是公司股东, 但它并不摒除公司作为独立法人所应承担的债权, 它是有限责任制度的补充

法律规定, 对债权人承担责任的主体是公司, 公司股东在出资的范围内承担责任。在这里, 股东所负有的出资义务在法律性质上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笔者比较认同的一种观点是, “股东的责任是对债权人所负有的责任, 因为只有在股东履行了出资义务以后, 公司才可能有足够的资产清偿债务, 而债权人的权利才能得到保障”。债权人直接向公司股东索取赔偿, 这就排除了债权人利益不能得到保护的弊端。但需要说明的是, 该制度并不是指直接债权人可以在公司和责任股东之间作一个选择, 也不是指公司就摆脱了债权而将债务转嫁给责任股东。它是对有限责任制度的补充, 法官采用该制度的前提是债权人已经向公司提出了债权主张, 且公司的偿债能力仍然不能满足债权需要。

(三) “直索制度”的适用情形

根据国内外的案例, 结合我国相关规定, 笔者建议, 以下几种情形可以考虑适用直索制度:

1. 虚假出资

《有限责任公司规范意见》第70条有规定, 这里有权向人民法院提出诉讼, 要求出资人承担违约责任的主体是公司, 而非债权人。债权人只能在公司实现了对出资人的违约之诉之后, 再通过向公司主张债权来实现自身权益。虽然, 公司通过违约之诉可以挽回损失, 但是, 显然它没有直索制度立竿见影。

2. 抽逃出资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解释三》第十四条对抽逃出资做了规定。

3. 财产混同

资本维持原则是我国公司制度的基本原则, 该原则是要确保公司拥有自己的独立稳定的财产权, 维持公司经营管理和市场交易, 同时也是保障公司债权人的利益。若公司丧失财产独立性, 财产在公司与股东之间随意转移, 与股东私有财产混同, 公司财产处于不确定、不稳定的状态, 最终导致自有资本无法维持, 势必威胁债权人利益。在此种情况下, 审判人员应将与公司财产发生混同的股东追加进诉讼中, 除非股东能举证证明自己财产与公司财产是严格区分的, 否则应当在公司资不抵债时承担责任。

我们不否认公司独立人格和有限责任制度在规范市场、维护经济秩序方面的关键作用, 但是, 也应当辩证地看到其缺陷与不足。法律制度的作用不仅仅是规制市场行为和惩罚违法行为, 更大程度上应当起到维护民生利益, 做到事前防范、事中制止、事后惩罚与事后补偿的一体化。

注释

人格权财产利益的私法保护研究 篇2

传统人格权理论认为, 人格权在民法中属于人身权的范畴, 是主体依法固有的以人格利益为客体, 以维护和实现人格平等、人格尊严、人身自由为目标的权利。随着社会发展, 人格权中像肖像、姓名等具体人格要素进入市场, 成为交易对象, 为权利人获得经济收益, 我们称之为“人格权财产利益”, 而人格权中的财产利益, 它的法律属性到底是如何?学者们提出了以下几种学说。

(一) 财产权

学者认为不论是外在于主体, 还是内在地与主体相结合, 只要能够满足主体的某种物质需要, 都应当被视为一种财产。[1]因此, 自然人的姓名、肖像等具体人格是一种无形财产, 是否将其进行商业利用获得利益是自然人的权利。这些精神性人格要素在进入商业领域后不再是有关人的精神利益, 而是成为人格的一种物化, 成为人格要素的符号价值。这种物化后的价值符号已与人格利益无关, 完全成为财产权的客体。[2]正如一个客体上可以出现两种不同性质的权利, 商品化的这些精神性人格要素自然既是人格权的客体, 也可是财产权的客体。但就其所表现的完全性的财产性质来看, 应该归属于财产权。

(二) 人格权

王泽鉴教授认为, 人格权的价值在于个人自主, 人格权上的财产价值乃在彰显个人的经济自主, 以维护其人格自由发展。[3]可见人格要素即便商品化, 显现出财产价值也是它的本质所决定的, 是能够为现有的人格权内容所包含的。王利明教授也认为, 人格权虽然在本质上是一种精神权利, 其主要以精神性利益为主, 但在市场经济社会, 其越来越具有财产性特征。人格权是不再与财产绝缘的精神性权利, 因为人格权可以商品化, 具有财产价值。而对于这种财产利益可以扩张人格权的某些权能来保护, 不用为此在人格权内创设一个新的具体人格权, 更不用在人格权之外寻找解决方法。[4]由此可见, 此两学说认定人格权中的财产利益仍为人格权性质, 至于其在人格权中具体定位, 本文不做赘述。

(三) 知识产权

《建立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约》将知识产权界定为工业、科学、文学或艺术领域一切来自知识活动的权利。而支持知识产权学说的学者们创设了一个新兴权利类型—“形象权”, 这一权利与人格权完全分离, 是指相关主体将其拥有的知名形象进行商业开发利用获得财产收益的一项权利。它的客体是形象, 属于“工业”领域中的知识产品。所以, 这一新型的权利属性是知识产权。对于以上学说争议, 笔者更赞同人格权说。人格权中的财产利益的出现, 是适应经济发展的, 而我们所要做的不是去创设新的权利, 不是将它从人格权中剥离纳入财产权抑或是知识产权, 而是要从人格权的本质内涵和价值目标出发, 去扩充人格权的内容, 适应现状。

二、人格权财产利益保护模式比较法考察

世界各国对于人格权财产利益的保护模式有所不同, 此处主要考察以德、美为代表的两种主流保护模式。

(一) 德国法“统一权利”保护模式

《德国民法典》中并未确立“一般人格权”, 仅在法条中确立了姓名权, 在1907年颁布的特别法《艺术著作权法》中确立了另一种具体人格权—肖像权, 因而, 《德国民法典》上受保护“权利”的范围并不包括“一般人格权”。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 一般人格特征在不断地商业化, 传统的保护范围已经不能适应现状。德国联邦法院开始承认某些人格特征具有财产价值, 这一变化是从Paul Dahlke案确认肖像权开始的。此后德国又在一例案例中确认了声音为一般人格权。在1999年联邦法院终于确认了法律不仅保护人格权的精神利益, 像肖像权、姓名权等一般人格权的商业利益也予以保护。

由此可见, 德国从不承认一般人格权到承认一般人格权, 都是通过联邦法院在司法实践中得以确认的。德国采用的是人格权精神利益与财产利益合一的“统一权利”模式, 将人格权的财产利益置于人格权的框架内进行保护, 人格权财产利益和人格权精神利益构成新的人格权内涵。

(二) 美国法“公开权”保护模式

在美国, 最初是通过隐私权来保护人格权财产利益, 但是隐私权并非财产利益, 不能转让或者抛弃, 所以在司法实践中发生权利人公开行使人格权上的财产利益而被视为抛弃隐私权, 无法通过隐私权获得救济。直到1953年的Haelan Laboratories案, 终于确立了美国法上的公开权。公开权在性质上属于财产权利, 受到财产法的保护, 区别于隐私权, 可以自由的转让与继承。美国采用隐私权与公开权分离的模式保护人格权, 隐私权保护人格权的精神利益, 而公开权承担保护人格权财产利益的重任。

(三) 借鉴何种模式之辨析

通过对比可见, 德国法和美国法采取两种不同模式来保护人格权的财产利益。笔者认为我国更适合借鉴德国法的“统一权利”模式。首先美国法系英美法系, 法官有造法和解释法律的传统, 公开权便是造法的产物。而德国属大陆法系, 法官严格遵守法律条文, 这与我国的法律背景相似, 借鉴也更适合本土法律文化。其次在我国的法律制度中, 姓名、肖像已经被确认为独立的具体人格权, 如果引入美国法的公开权的概念, 肖像权的财产利益成为一种单独的权利, 那么这些具体人格权与公开权的关系到底是什么, 是否会产生就同一人格利益而形成多重权利的混乱格局?这都会成为潜在问题。而德国通过承认一般人格权, 扩张人格权的内涵, 达到不创新权利来保护新兴的人格权财产利益, 更符合我国已有的法律框架, 绝对不会构成多重权利的混乱的格局, 更不会浪费立法资源。综上所述, 相较于美国法保护模式, 德国“统一权利”模式更适合我们借鉴, 这也是国内主流观点。

三、我国人格权财产利益民法保护的设想

当下民法典修订正在进行, 借此契机, 笔者建议为了更符合社会发展的趋势, 弥补法律漏洞, 应该完善我国人格权财产利益的民法保护制度。主要有以下几点设想:

(一) 人格权法独立成编, 明确人格权财产利益的私法地位

人格权法独立成编是当下法学界的热议话题, 笔者认为, 若是人格权法能够独立成编, 对于确立人格权财产利益的司法地位尤其重要。因为尽管现行的私法规范中某些条款被视为有一定保护人格权财产利益的含义, 但是更多的法规法条对人格权财产利益的承认和保护太过于保守。所以, 笔者建议, 若是未来《人格权法》颁布, 应该在开篇增设条款明确人格权财产利益的法律地位, 其优点是不言而喻的。承认人格权财产利益在不破坏传统人格权理论的基础上实现了人格权内容的扩张性与开放性, 能够满足社会变化发展的需要, 是法律发展适时性的体现。同时, 相较于《侵权责任法》等, 《人格权法》是特殊法, 是对人格利益的保护和承认, 为人格权财产利益的全面保护提供了法律依据, 更是增加司法效率, 增强司法指导意义。

(二) 借鉴德国保护模式, 确定一般人格权

当今社会经济发展迅速, 人格权的中财产利益已经随处可见, 所以列举式的具体人格权已经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且法律自身的稳定性也使更改难度大。因此, 我们可以借鉴德国法的保护模式, 通过在人格权法中规定一般人格权, 扩张人格权利益的内涵, 将精神利益与财产利益公共囊括进在一般人格权中。这是一个兜底性的条款, 可以随时适应不断出现的人格权新变化进行概括性保护, 也可避免大动干戈进行修法。这种方案既维护了法律的稳定性, 同时又对人格权的人格利益提供了全面的保护。

(三) 确认人格权财产利益的可转让性

像肖像权、姓名权等具体人格权本不具有可转让性。但是在经济社中, 可转让性是人格权上财产利益实现的主要途径。商品经济的发展使得它们成为交易的对象, 具有与其他商品一样的流转性, 来实现财产收益。所以, 只有人格权财产利益在法上被承认具有可转让性, 才有利于保护人格权商品化中转让人、受让人的经济利益。由此可见, 未来的《人格权法》中应当对人格权财产利益的可转让性予以认可。

(四) 确立财产上的全部赔偿原则

在我国的司法实践中, 权利人通常会因无法证明自己受有财产损失而不能获得赔偿金, 或是法院只支持了精神损害赔偿而不支持财产损害赔偿。因为被害人很难证明自己的财产上的实际损失, 所以除了财产的实际损失之外, 还应该有其他的救济途径。而且, 对于精神损害与财产损害应该正确认知, 这是损害行为所产生的两种后果, 不能因为赔偿了精神损害而免除其应承担的责任。而对于财产损害赔偿, 由于举证困难, 应该支持直接损失与间接损失的全部赔偿原则。[5]在《人格权法》中用条文直接确立, 在无法确定损失时, 因建立最低赔偿标准, 即“法定赔偿金”, 用以填补被侵权人的损失, 至于法定赔偿金的多少还有待论述。

参考文献

[1]薛军.人格权的两种基本理论模式与中国的人格权立法[J].法商研究, 2004 (4) :63.

[2]谢晓尧.商品化权—人格符号的利益扩张与平衡[J].法商研究, 2005 (3) :81.

[3]王泽鉴.人格权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3:98.

[4]王利明.人格权法研究[M].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2:242.

公司人格否认制度初探 篇3

关键词:公司人格否认制度,公司独立人格,股东有限责任原则

一、公司人格否认与有限责任原则

公司具有独立的法人人格和独立的财产, 以其全部财产对公司债务承担无限责任。有限责任原则, 作为我国公司法的基本原则之一, 是指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仅在出资额、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在其认购的股份的范围内对公司债务承担责任, 而对认缴的出资 (认购的股份) 缴足出资款之外的公司的债务不承担责任。然而, 实践中, 公司大中股东滥用股东有限责任损害公司利益的现象越来越严重, 公司独立人格甚至成为某些人企图逃避法律责任的挡箭牌, 公司债权人合法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因此而得不到有效保障。

英美法系为了弥补公司独立人格及有限责任原则的弊端, 专门设立了一种补充性制度———“揭开公司面纱”, 也就是我们所称的“公司人格否认制度”。公司人格否认制度, 是对有限责任制度的衡平与补充。其适用前提是公司股东滥用公司法人人格和股东有限责任, 逃避债务, 对公司债权人的利益造成严重损害。有限责任制度的关键在于公司的法人人格独立, 公司对公司债务承担无限责任, 而股东仅以其认缴的出资额或认购的股份数额为限承担有限责任。公司人格否认制度, 则是否认公司的独立法人人格, 否认股东的有限责任, 而由股东对公司债权人承担连带清偿责任。由此看来, 公司人格否认制度并非是独立产生, 而是一种与有限责任制度相对应产生的制度, 是有限责任制度的例外。因此, 公司人格否认制度的价值意义在于衡平公司股东和债权人之间的利益, 从而保障公平正义的实现。公司人格否认制度并非对公司独立人格及有限责任原则进行一般意义上的否定。相反的, 该制度恰恰是在承认公司具有独立人格的基础上, 恪守公司人格和有限责任原则的内涵, 对其予以有益补充和完善。

二、我国公司人格否认制度的立法现状

我国2005年修订的《公司法》首次以制定法的形式确认了公司人格否认制度, 弥补了我国公司法的立法空白。之后该制度在《公司法解释 (三) 》第13、14条得到了进一步完善。

我国现行《公司法》第20条第1款和第3款对公司人格否认制度做了原则性规定, “公司股东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和公司章程, 依法行使股东权利, 不得滥用股东权利损害公司或者其他股东利益;不得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损害公司债权人的利益”, “公司股东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 逃避债务, 严重损害公司债权人利益的, 应当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此外, 公司法第63条还对一人有限责任公司做了明确规定, “一人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不能证明公司财产独立于股东自己的财产的, 应当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第63条这一规定特别明确了我国对一人公司适用公司人格否定推定和举证责任倒置的原则。我们需认清《公司法》第20条和第63条的关系, 二者是普通法与特别法的关系。根据特别优先于普通的原则, 对于一人公司的公司人格否认案件, 优先适用第63条的规定, 但这绝不意味着排除适用第20条的一般性规定。股东与公司之间的人格混同, 即公司与股东不分, 包括财产混同、业务混同、人员混同、机构混同及其他方面 (如电话号码、电邮地址、网址、传真号码等) 的混同。需要注意的是, 第63条中举证责任倒置的规定仅适用于股东与公司财产混同的这一种情况, 而不适用于上述其他公司人格混同情形。然而现实生活中, 股东滥用公司法人独立人格和股东有限责任的行为不仅仅会引发财产混同, 还有可能引发其他人格混同现象。此时, 对于一人公司则仍要使用公司法20条的一般性规定, 而不适宜用第63条的特殊性规定。

根据“谁主张谁举证”的举证原则, 公司债权人若要主张否认公司法人人格, 则需对以上要件内容举证证明, 并承担举证不能的责任。由于一人公司只有一个股东, 公司章程也都有股东制定, 出现股东滥用公司法人人格和股东有限责任情形的可能性相对更大。公司法第63条特别规定对一人公司实行公司人格否认推定和举证责任倒置。这减轻了一人公司债权人的举证责任, 能够进一步避免股东滥用一人公司的行为, 从而更有利于债权人合法利益的有效保护。

三、我国公司人格否认规则的适用要件

根据上述公司法的相关规定, 我国公司人格否认规则的适用需要满足以下几个构成要件:

(一) 公司具有法人人格

公司人格否认须以公司有法人人格为前提基础。如果公司本就不具有或丧失了独立的法人人格, 自然就不能适用公司人格否认规则。

(二) 权利主体和责任主体适格

在我国, 可主张公司人格否认的原告是, 因股东滥用公司法人人格和股东有限责任而利益受到严重损害的公司债权人。公司、公司的其他股东或者社会公众都不能作为公司人格否认之诉的权利主体。而责任主体则只能是实施了滥用公司法人人格和股东有限责任不法行为的实际控制股东, 一般不包括未对公司进行实际、积极控制的中小股东。

(三) 股东实施了滥用公司独立的法人人格和股东有限责任的客观事实行为

《公司法解释 (三) 》第13条和第14条对股东滥用股东权利作了界定, 主要包括股东未履行或未全面履行出资义务、抽逃出资等行为。根据最新修订的《公司法解释三》第12条规定, 可以认定股东抽逃出资的情形包括:制作虚假财务会计报表虚增利润进行分配, 通过虚构债权债务关系将其出资转出, 利用关联交易将出资转出, 其他未经法定程序将出资抽回的行为。

(四) 公司债权人的合法权益受到了严重损害

这属于结果要素。首先, 股东滥用股东权利的行为须对债权人利益造成了损害。其次, 这种损害必须是严重的。只有在公司股东滥用股东权利行为严重损害了债权人利益的情况下, 才适用公司人格否认制度。然而, 如何来准确界定损害的“严重”程度?目前我国公司法尚对此未做出明确的具体规定, 司法实践中没有统一的判断标准, 法官在实际判案时的自由裁量权较大。有学者指出, 严重损害, 是结果要件中的关键因素, 其衡量标准是公司的偿债能力, 即是否构成严重的资不抵债。如果这种损害能够通过公司自有资产获得债务的清偿, 债权人就不能主张公司人格否认。①

(五) 公司债权人利益严重受损与股东滥用公司法人人格和股东有限责任的行为具有直接的因果关系。也就是说, 公司债权人利益受到严重损害必须是由股东滥用股东权利而导致。

部分学者认为公司人格否认制度的适用还要求股东具有滥用和逃避债务的主观故意。笔者认为, 股东的主观目的难以考察, 如果将其作为适用要件, 必定会使债权人举证更加困难, 不利于债权人合法利益的维护和公平正义的实现, 这与公司人格否认制度的设立初衷相违背。因此, 不宜将股东滥用和逃避债务的主观故意作为适用公司法人人格否认规则的必备要件。

四、公司人格否认的适用情形

公司人格否认制度是一种衡平制度, 是对股东有限责任原则的补充。该制度的设立背景、功能发挥等决定了其具有补充性。对于公司人格否认规则, 应当坚持慎重适用和限制适用原则, 而只能适用于某些不适用有限责任原则的例外个案之中, 否则会本末倒置。

目前我国适用公司人格否认的具体情形主要包括:

(一) 公司人格混同

公司与股东本应是两个具有各自独立法律人格的实体, 各自承担责任。当出现公司与股东人格混同时, 二者合二为一, 相互混淆, 容易导致公司成为股东的代理工具和逃避法律责任的挡箭牌。公司人格混同情形比较复杂, 不仅包括财产混同、人事混同、业务混同, 还包括股东对公司过度控制等情形。财产混同, 即公司与股东之间资产不分。公司没有了独立的财产, 失去了独立承担责任和独立法人人格存在的物质基础。人事混同, 也就是所谓的“一套人马, 多块牌子”, 公司与股东的管理人员和组织机构相互交叉, 公司没有独立的意思机构, 失去了独立人格存在的意思基础。业务混同, 指公司和股东从事相同的业务, 与其交易的第三人无法分辨清楚究竟是在与公司还是股东进行交易。这样的话, 公司无法依其独立意志独立展开业务活动, 独立人格存在的行为基础也就不复存在。公司人格混同, 实质上造成了公司独立人格的丧失, 违反了分离原则。在世界上其他确立有公司人格否认制度的国家, 公司人格混同也都被视为公司人格否认的主要情形之一。

(二) 公司资本明显不足

公司必须具有必要的财产。公司资本, 又称股本, 是其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物质基础。狭义上的公司资本就是指注册资本。公司资本公司成立时的原始资产是由股东出资构成, 如果股东出资不实 (包括未出资和未足额出资) 或者抽逃出资, 则都属于滥用股东权利的行为, 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2013年新修订的《公司法》的一大亮点是新公司法将公司注册资本实缴登记制改为认缴登记制, 并取消了注册资本的最低限额。这意味着公司成立的门槛有所降低, 宽松准入。但是, 实施注册资本认缴登记制不代表公司股东无需对认缴的出资额承担责任, 公司的股东仍须在其注册登记时认缴的出资额的范围内承担法律责任。股东须按照股东之间达成的协议约定缴纳出资。如果股东只是认缴而不按约定实际缴付出资, 以这种方式设立的公司属于空壳公司, 对公司债权人合法利益造成威胁, 股东应当承担法律责任。依据资本维持原则, 不仅要求公司设立时具有一定资产, 还要求其存续期间, 应当经常保持与其资本额相当的财产。股东不得抽逃出资。因此在降低公司设立门槛的同时, 必须加强完善配套的监管制度, 建立更加严密的风险防范机制, 特别强调公司与股东财产分离原则。

一般情况下, 公司资产显著不足不能单独作为否认公司人格的依据, 而应该结合个案具体情况, 综合考虑其他因素, 慎重适用公司人格否认。国外适用公司人格否认规则的司法实践中, 也持有谨慎态度。虽然公司人格否认制度来源于英美法判例, 英国作为判例法国家, 却以成文法的形式确立揭开公司面纱 (公司人格否认) 制度, 正是为了避免公司法人法人人格和有限责任原则因滥用司法审判权而受到不利影响, 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了法官的自由裁量空间。

五、公司人格否认的法律效果

(一) 对股东的法律效果

公司人格否认规则的适用对控制股东的法律效果主要是, 滥用公司法人人格和股东有限责任原则的被诉的控制股东对公司债务承担个人责任。出资不实 (包括未出资和未足额出资) 的股东在未出资本息范围、抽逃出资的股东在抽逃出资本息范围内对公司债务不能清偿的部分承担补充赔偿责任。对此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股东的责任范围为未出资本息范围内和抽逃出资本息内。 (2) 股东承担的是对公司债务不能清偿的部分的补充责任, 即公司财产不能清偿债务时, 方可适用公司人格否认规则。 (3) 在未出资和为足额出资的情况下, 发起人与被告股东承担连带责任;抽逃出资的情况下, 协助抽逃出资的其他股东、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或实际控制人与被告股东承担连带责任。

(二) 对公司自身的法律效果

公司人格否认并非作为一般原则适用, 而只是在有限责任原则适用例外情况下适用。在具体个案中, 针对特定的法律关系中相对当事人适用。公司人格否认不是指彻底否认公司法人的人格。这种否认只对个案中的特定当事人有效。在其他法律关系中, 公司的独立的法人人格依然存在, 公司依然具有民事权利、行为能力, 公司能够继续从事其他民事活动。这一点明显不同于公司法人被撤销或解散。

参考文献

[1]石少侠.公司人格否认制度的司法适用[J].当代法学, 2006, 20:3-8.

[2]黄来纪, 陈学军, 李志强主编.完善公司人格否认制度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12.

[3]赫然, 司国林."公司人格否认制度的价值评析."[J].当代法学, 2001 (11) :14-15.

[4]黄美园, 黄旭能."论我国公司人格否认制度的确立."[J].河北法学, 2003, 21 (3) :87-89.

公司人格否认制度初探 篇4

公司人格否认制度是指“为阻止公司法人人格的滥用和保护公司债权人利益以及社会公共利益, 就具体法律关系中的特定事实, 否认公司与其背后的股东各自独立的人格和股东的有限责任, 责令公司的股东对公司债权人或公共利益直接负责, 以实现公平、正义之要求的一项法律措施。”

一、公司人格否认理论的内涵

(一) 适用公司人格否认制度的逻辑前提是公司独立人格的合法存在和股东有限责任的正当存在。

“公司人格否认”并非指全面彻底地自始否认公司的法人人格, 该制度的主旨实际上是“在个案中对股东有限责任除外适用”。这也就意味着只有合法有效成立的公司才有可能在特定的法律关系中因特定事由被否认法人人格。换言之, 凡属公司自始即违法设立或瑕疵设立的情形均不存在适用公司人格否认制度的可能。 (1)

(二) 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效力范围仅限于特定的法律关系中。

其针对的仅是特定法律关系中的特定事实, 在公司参加的其他法律关系中, 该公司仍然是一个独立的法人实体, 具有独立的法人人格;而其他股东也不受影响, 仍然承担有限责任。因此, 这种意义上的公司法人人格否认不同于公司解散或被撤销:公司被解散或被撤销是在公司违反国家有关法律和社会公共利益时被相应政府主管部门以命令撤销或被法院裁定予以解散, 其法律后果是导致公司法人人格全面、永久、彻底的消灭。

二、公司人格否认制度适用的原则

公司作为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组织形式, 对鼓励投资、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而公司发挥如此巨大功能的两大保障就在于公司的独立人格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原则。因此, 不到万不得已绝不可动摇此二者, 否则有动摇整个公司制度乃至整个市场经济的根本之虞, 最终必将会得不偿失。因此该制度的适用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一) 穷尽救济原则。

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 公司人格否认制度实质上是一种事后规制而非事先预设, 仅仅是一种事后的补救手段, 并且是最后的补救手段, 应尽量限定和缩小该规则的适用范围。如果能在合同、侵权等其他现行法律制度中解决问题, 则尽不要适用该规则;即使万不得已需要适用该制度时, 也要严格界定适用条件。惟如此, 才能有效防止该制度被滥用, 从而不致动摇整个公司制度的根本。

(二) 被动适用原则。

即只有在当事人提出请求, 且根据具体案情需要适用公司人格否认制度时, 才可作出认定;当事人未提出该项诉讼请求, 法院不主动进行认定。

(三) 实际有效原则。

应该看到, 公司人格否认制度作为一种最终的事后补救措施, 其自身能够发挥的作用也是有限的, 决非万能。例如出于成本效率的考虑公司人格否认理论在对上市公司进行规制时就难以有所作为。另外, 让股东承担无限责任也未必就能实现对债权人利益的保护, 在许多时候股东的财力也许比公司还要差得多, 并且股东自身还可以采取种种规避债务的措施。因此, 在那些即使适用公司人格否认制度却仍然难以实现对债权人利益的保护的场合, 适用该制度在事实上没有意义。

三、公司法人人格否认的构成要件

(一) 主体要件

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主体应该分为权利主体和义务主体:

1. 公司法人人格否认的义务主体, 即滥用公司法人人格的股东。

至于公司中具有实际控制权的董事、经理或其他高级职员, 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兼具股东身份的, 此类高管人员倘若滥用权利损害债权人利益, 可针对其股东身份提起公司法人人格否认之诉;另一类是不具有股东身份的, 此类高管人员不能适用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 而是依公司法有关规定适用董事、经理之责任;倘若公司及股东怠于行使权利不对高管人员起诉, 债权人可根据《合同法》第73条的规定对董事、经理等高管人员提起代位权之诉。

2. 公司法人人格否认的权利主体, 即因公司法人人格滥用而受到损害, 并有权提起公司法人人格否认之诉的债权人。

公司法人人格滥用的受损者通常是公司的债权人, 若公司自己或公司股东为某种利益提起适用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请求, 法院一般不予以适用的。因为要求公司主张自己不是“人”在逻辑上和法理上都是行不通的。在此种情况下公司或其他无辜股东特别是小股东权益可依公司法其他条款得以保护。

(二) 行为要件

公司股东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即必须有公司股东滥用公司人格或股东有限责任追求不法目的的行为, 其情形五花八门, 概括起来有以下两种:

1. 利用公司人格规避侵权债务、契约义务或法律义务的行为

简言之, 就是利用公司形式制造契约义务或法律义务不能履行或不必履行的既成事实, 从而逃避债务承担, 而在表面上行为人不履行义务似乎于法有据。此类行为大致概括为以下三种: (1) “脱壳经营”或称“金蝉脱壳”, 即股东为逃避原公司巨额债务而抽逃资金、解散该公司或宣告该公司破产, 使公司债权人得不到清偿, 再以原设备、场所、人员及相同经营目的另设一个公司; (2) 负有法律上或契约上特定的作为或不作为义务的当事人, 利用新设公司或既存公司的法人人格, 以达到回避契约义务或法律义务的目的 (利用公司形式从事竞业禁止的行为) ; (3) 当事人利用公司名义进行欺诈以逃避合同或法律义务的行为。

2. 公司人格形骸化

所谓公司人格形骸化实质上是指公司与股东完全混同, 使公司成为股东的或另一个公司的另一个自我, 或成为其代理机构和工具, 以至于形成股东即公司, 公司即股东的情况。这在一人公司和母子公司表现得最为明显, 其基本表征为管理混同、财产混同、人格混同、业务混同等, 实质上子公司对于母公司来说就是股东系法人而非自然人的一人公司。公司人格形骸化实际上是为减少其财产责任采取的一种措施, 具有欺诈性质, 对债权人的债权造成了损害, 故应适用法人人格否认制度将股东与公司的财产一起承担连带责任。

(三) 结果要件

股东滥用公司法人人格的行为须达到“严重损害公司债权人利益”的程度。对于“严重”程度的认定, 可参照《破产法》和《民事诉讼法》中的企业“不能清偿到期债务”、“无力清偿到期债务”为标准。对于“利益”范围的界定, 这里的损害不仅包括债权人现有财产的减少 (直接损失) , 还包括其应得利益的落空 (间接损失) 。但是公司法第二十条没有把滥用公司法人人格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纳入进来, 笔者认为有失合理性, 因为与公司存在利益关系的主体不但包括私权益主体, 也包括公权益主体, 而且公司股东滥用权利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情况是现实存在的。

(四) 因果关系

法人人格滥用行为必须与实际损害之间存在因果关系。滥用行为和实际损害之间的因果关系是追究滥用法人人格行为人法律责任的基础。如果能证明存在这种内在的必然的联系, 则表明二者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毫无疑问, 应适用人格否认制度;否则债权人就不能要求股东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

(五) 主观要件

股东滥用行为主观上具有逃避债务的目的。现行《公司法》规定“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 逃避债务。”即要求滥用者主观上具有逃避债务的目的。这种主观上的过错包括两个方面, 不但要求对滥用人格行为本身是故意, 而且要求主观上有逃避债务的故意, 二者缺一不可。

四、我国适用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法律后果

根据《公司法》的规定, “公司股东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 逃避债务, 严重损害公司债权人利益的, 应当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由此可见, 适用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法律后果是滥用权利的股东“应当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这里的连带责任应作一般连带责任理解, 因为法人人格否认制度设立之目的就是使股东滥用公司人格的行为效果直接归于其自身, 直接追究股东的个人责任。

实践中, 公司股东滥用公司法人人格的情形多种多样, 而且非常隐蔽, 所以法院既需严格遵循《公司法》和司法解释的规定, 也需在个案中依据诚实信用、善良风俗和权利滥用禁止等一般性条款行使自由裁量权以寻求个案的公平、正义, 从而使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在其实际运作中不仅能广泛应用, 而且表现为一种活的灵魂。

摘要:公司法规定的公司人格否认制度对防止股东滥用公司独立法人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侵害债权人利益具有重要意义, 有必要对其内涵、适用原则、构成要件和法律后果作相应探讨。

关键词:公司人格否认,法人人格,股东

参考文献

[1]周友苏.新公司法论.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6.

[2]施天涛.公司法论.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5.

[3]赵旭东.公司法学 (第二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4-5.

[4]朱慈蕴.公司法人格否认法理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 1998.

论“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 篇5

一、公司法人人格否认的法理基础及意义

何谓“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公司法人人格否认, 又称“刺破公司面纱”或“揭开公司面纱”, 是指为阻止公司独立人格的滥用和保护公司债权人的利益及社会公共利益, 就具体法律关系中的特定事实, 否认公司与其背后的股东各自独立的人格及股东的有限责任, 责令公司的股东 (包括自然人股东和法人股东) 对公司债权人或公共利益直接负责, 以实现公平、正义目标之要求而设置的一种法律措施。法人人格否认实际上是对已丧失独立人格特征之法人状态的一种揭示确认。正义是法律制度的首要价值, 更是法律追求的终极目标。“公司法人人格独立———有限责任”自产生以来, 合理地分配了社会分工合作产生的利益与负担, 实现了一种效率与公平相对统一和谐的社会秩序, 因而实现了分配正义。但是, 分配正义的实现并不能代表个人正义的必然的实现, 法律适用的普遍性和实用对象的一般性, 对具有特殊性的个别情况可能导致违背自身目的的非正义现象的出现。“公司法人人格独立———有限责任”在现实中出现变异, 股东在享受有限责任所带来利益的同时, 滥用公司独立人格, 从事不正当营业, 谋取不正当利益, 损害了法律制度的分配正义和债权人的个人正义。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以矫正公司人格为己任, 在实现一般正义的基础上, 于具体的法律关系中, 将利益与负担重新分配于当事人之间, 使得正义在公司制度的具体运行过程中得到贯彻, 由此形成法人制度中股东和债权人利益之间的平衡, 因此, 公司法人人格否认的确立, 是运用平衡法矫正公司人格独立制度不合目的性的产物, 是法律所追求的终极目标———“正义”的体现, 它与公司法人人格独立共同构筑了现代公司法人制度相互倚靠的两极。因而对实现法律制度的公平和正义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我国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立法历程及突破

我国1986年的《民法通则》建立了法人制度, 随后的《公司法》规定了公司法人制度, 但二者都没有关于法人人格否认的法律规定。在我国《企业破产法 (试行) 》中, 开始体现了法人人格否认的立法精神。在随后的国务院一些规范性文件和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为“法人人格否认制度”正式写入新《公司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能够体现我国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立法历程及突破的规范性法律文件主要有:1990年12月12日, 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在清理整顿公司中被撤并公司债权债务清理问题通知》第四条第一款规定“公司虽经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登记注册, 但实际上没有自有资金, 或者实有资金与注册资金不符的 (国家另有规定除外) , 由直接批准开办公司的主管部门或者开办公司的申报单位、投资单位在注册资金范围内, 对公司债务承担清偿责任。”第五条规定“注册资金是国家授予企业法人经营管理财产或者企业法人自有财产的货币体现。各级机关和单位已向公司投入的资金一律不得抽回。公司的主管部门或开办单位如有抽逃、转移资金, 隐匿财产逃避债务的, 应将抽逃、转移的资金和隐匿的财产全部退回, 偿还公司所欠债务。如有剩余的, 凡是党政机关投资的, 一律作为国有资产, 由直接投资单位收回, 属于集体企业投资的, 应退回原投资单位。”1994年3月30日, 最高人民法院回复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企业开办的其他企业被撤消或者歇业后民事责任承担的批复》第一条第二项规定:“企业开办的其他企业已经领取了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其实际投入的自有资金虽与注册资金不符, 但达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第十五条第 (七) 项或者其他有关法规规定的数额, 并且具备了企业法人其他条件的, 应当认定其具备法人资格, 以其财产独立承担民事责任。但如果该企业被撤销或者歇业后, 其财产不足以清偿债务的, 开办企业应当在该企业实际投入的自有资金与注册资金差额范围内承担民事责任。”第三项规定“企业开办的其他企业虽然领取了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但实际没有投入自有资金, 或者投入的自有资金达不到《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施行细则》第十五条第 (七) 项或其他有关法规规定的数额, 或者不具备企业法人其他条件的, 应当认定其不具备法人资格, 其民事责任由开办该企业的企业法人承担。”1995年4月10日, 最高人民法院在回复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破产债权能否与未到位的注册资本抵销问题的复函》中也有类似的内容, 即公司的债权人在股东未履行出资义务的限度内, 要求股东承担责任。这两个复函规定了注册资金不实和不符合其它法人条件, 法院可在个案中对其法人资格进行认定, 一种情况是认定其法人资格, 另一种是否定其法人资格。

如果说前述司法解释与真正的公司法人人格否认法理有所差异, 那么2002年12月, 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李国光在全国法院民商事审判工作会议上讲话中, 最终提出了适用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原则的指导规范意见。他指出:“公司债权人因公司股东存在滥用公司人格的失信行为导致公司不能履行或不能完全履行偿债义务, 而以公司股东为被告提起诉讼的, 人民法院应当受理……在审理此类案件时, 应根据具体情况确定股东责任, 股东出资不足的, 应在出资不足的范围内, 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偿还责任;其出资不足导致公司的注册资本低于公司法规定的最低标准, 使公司的法律人格未能合法产生的, 应对公司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股东抽逃公司资产, 导致公司履约能力不足的, 应在抽逃公司资产的范围内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股东资产与公司资产混同, 股东业务与公司混同的, 公司的人格即被股东所吸收而不再独立, 股东应对公司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至此, 我国司法界给予公司法人人格被滥用而遭受损失的债权人或利益群体以救济, 初步确认了适用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原则。

2006年1月1日生效的新《公司法》最终以法律的形式明确了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新《公司法》第二十条规定“公司股东应遵守法律, 行政法规和公司章程, 依法行使股东权利, 不得滥用股东权利损害公司或者股东的利益, 不得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损害公司的利益。公司股东滥用权利给公司或者其他股东造成损失的, 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公司股东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 逃避债务, 严重损害公司债权人利益的, 应当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这一法条的确立, 标志着我国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有了实质性的突破并日趋完善。

三、我国公司法人人格否认的适用情形

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是针对幕后股东滥用职权损害债权人或社会公共利益而设定的。根据新《公司法》第二十条之立法精神, 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应符合下列构成要件。

1. 公司股东有法律、法规、章程禁止之行为, 该行为对正常交易秩序具有明显的危害性, 对诚实信用原则具有很大的挑战性。

2. 由于公司股东故意行为, 对债权人或其他相关利益群体造成严重的损害后果。

3. 股东的行为与债权人或其他相关利益群体的受害结果之间有着必然的因果关系。

据此, 我国公司法人人格否认主要适用以下情形:

一是成立公司时, 公司未履行出资义务或者履行出资义务后抽逃出资的。在实行股东有限责任的情况下, 公司资本作为公司对外独立承担责任的最低担保, 对公司的债权人关系重要。资本确定、资本维持、资本不变三大原则是贯穿于公司设立、运行的一条主线, 也是相对人与公司发生交易参与的主要依据和信赖内容。在成立公司时, 虚假出资或抽逃出资使应有资本未达到法定的最底限额, 大大降低了公司承担风险的能力和债务的实际清偿能力, 交易发生后, 债权人利益受损则不可避免。因此, 对于情节严重的, 不仅是揭开公司面纱问题, 而且各国一般会采取撤消公司人格的形式对公司法人人格加以彻底否认。

二是利用公司法人独立人格规避法律义务。即受强制性法律规范制约的当事人利用新设公司或既存公司的法人人格, 以实现其自身无法达到的目的, 以迂回方法人为地改变强制性法律的适用前提, 规避应承担的法律义务, 而使债权人或其他相关利益人受到损失。如: (1) 设立一人公司。投资者为了规避《公司法》对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人数的限制, 借用妻子、父母、子女或亲友的姓名进行登记, 成为公司空头的挂名股东, 而公司实际出资并操纵的只有一名股东。 (2) 设立多牌公司。即一套人马组成多个公司, 各公司表面上独立, 实际上在财产利益、盈余分配等方面溶为一体, 其目的就是要分散风险、规避债务。 (3) 设立虚假母子公司。表面上看, 这些子公司系独立法人实体, 但实质上均由其母公司操纵、控制, 成了母公司规避法律义务的工具。

三是法人财产与股东财产混同。法人财产与法人成员财产彼此独立是法人的人格特征之一, 也是法人成员对法人债务以出资为限负有限的基础。如果财产发生混同, 则不仅难以实行有限责任, 而且也极易使一些不法行为借此隐匿财产, 非法转移财产、逃避债务, 也会使某些法人成员非法侵吞公司财产。

四、我国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完善

公司法人人格的法理依据是公平正义原则和民法中的诚信原则。滥用公司法人人格的行为正是违背了公平正义原则及诚实信用原则。

从我国公司法人否认制度的立法历程和现有法律制度来看, 我国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还很不完善, 建立一套完善的法律制度来规范与调整公司法人人格滥用行为已迫在眉睫。具体而言, 应完善以下制度:

1. 建立严格的公司设立审查制度。对企业登记事项的真实性, 如股东身份是否真实、出资是否全部到位等进行实质性审查, 对不具备法人条件的公司, 一律不予登记为公司法人。

2. 严格区别吊销营业执照与注销公司人格的情形。吊销营业执照只意味着公司丧失其从事经营活动的行为能力, 其法人资格仍在, 只有办理了工商注销登记后, 其法人资格才归于消失。因此, 公司被注销前必须进行债权债务清算, 未经清算的公司不得进行注销。

3. 规定一套人马不得设立多家公司。一套人马设立多家公司容易实现公司财产转移, 债务逃避。因此, 当具有独立法人人格的公司股东设立新公司时, 应当将新设公司的独立法人资格予以否认, 将新旧公司作为一个法律主体, 对债务负连带责任。

4. 对于母子公司和挂靠公司, 应明确规定, 当公司股东滥用公司法人人格对债权人或相关权利人造成利益损害时, 母公司或挂靠的主管部门应承担连带责任。

5. 公司董事、经理或股东滥用公司法人人格使债权人或其他社会利益人受到损害的, 除承担相应的行政、刑事责任外, 还要对债权人承担民事责任。

总之, 建立和健全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 无疑有利于实现股东利益、公司利益、债权人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平衡, 有利于实现公司法人制度中的公平、正义之价值目标。

摘要: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自2006年1月1日实施起, 已有两年多时间, 公司法人独立人格和股东的有限责任制度的确立发挥着重要作用。“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增加更是公司法人制度的有益补充。文章根据公司法人人格否认的法理及法律实践, 分析我国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适用和完善。

关键词:公司法人人格,否认,法理,制度

参考文献

[1].江平, 李国光.最新公司法培训教程.人民法院出版社, 20006

[2].佟柔.民法原理.法律出版社, 1986

[3].田永伟.论揭开公司法人面纱制度.法律图书馆网, http://www.law-lib.com/

[4].李勤模.论公司法人人格否认法理.中国法律网, 2004.10.29http://www.cnfalv.com/

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新论 篇6

公司作为现代企业制度的代表形式, 其具有法律上的独立人格已广泛为法学理论界和司法实务界所普遍接受。公司这一法律上虚拟主体独立人格的内涵和外延在不同国家中的理解是有差异的, 就我国而言, 公司法人独立人格一般包括财产独立、意思独立、责任独立等方面内容。责任独立是建立在财产独立、意思独立的基础上的, 公司作为一个法律实体, 作为法律的“拟制人”一方面享受了自己行为的利益, 必然要以自己的全部财产对自己行为所产生的法律后果承担全部责任, 责任独立是公司独立人格的核心内容。公司责任独立是相对于股东而言的, 我们讲公司的有限责任实际上是股东的有限责任, 股东仅以自己的出资额为限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 股东可以籍此预测并控制自己的投资风险。

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 虽然形式上公司是与股东相分离, 但公司, 特别是有限责任公司毕竟是在股东或公司内部人的完全控制之下, 在利益的驱动下, 股东或公司内部人滥用公司法人独立人格, 致使公司“空洞化”的事件时有发生, 同时由于股东或公司内部人对公司债务并不负连带责任, 结果导致公司债权人利益受到了很严重的损害, 出现了大量的我们通常所说的“公司问题”。法人人格否认制度正是各国解决“公司问题”的重要成果[1]。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有人认为是发端于英国衡平法院1668年就Edmunds诉Brown&Tiuid一案所作的判决, 也有人说是肇始于美国。在英美国家法人人格否认制度被形象的称为“揭开公司面纱” (Lifting the Corporation’s Veil) 或“刺破公司面纱” (Piercing the Corporation’s Veil) ;在德国, 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常用“Durchgriff”指称, 字面的意思为“穿过而抓”, 通常翻译为“直索”理论;在法国公司法上, 公司法人人格否认的情形通常被成为“独立财产性的滥用或法人人格的滥用”。日本称其为“公司法人格否认”, 也有形象地称其为“透视”理论。[2]各国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具体内容有一定的差异, 但基本上各国对公司法人否认制度有一个共识:公司法人否认制度并非要彻底否认公司法人的独立人格, 而是法人独立人格的补充, 法人人格否认以法律规定的特定情形为限。在个案中即使否认了公司法人的独立人格, 其效力也仅限于具体的法律关系, 并不影响公司在其他法律关系中的独立人格。

二、公司法人人格否认的情形分析

1. 股东与公司的人格混同。

公司和股东彻底分离是公司取得法人独立资格的前提, 也是股东有限责任的法律基础。但实践中公司的大股东利用自己在公司中的优势地位谋求法外利益的情况十分普遍, 许多时候公司虽在法律上、名义上具有独立的人格, 但公司实际上已沦为大股东谋取不法利益, 逃避责任的工具了, 股东与公司之间出现了严重的人格混同, 在这种情况下很有必要追究躲在公司独立面纱后面股东的责任。现实生活中, 人格混同现象主要有下面几种:

(1) 股东与公司的财产混同。拥有独立的财产是公司独立人格的基础, 财产不分离, 债务自然也无法单独剥离。我国《公司法》第64条明确规定:“一人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不能证明公司财产独立于股东自己的财产的, 应当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在此之前《海南省高级人民法院执行工作若干问题的暂行规定》第48条也有类似规定:“几个公司的财产管理机构、银行存款帐户、财务收支核算均未分开的, 可视为这几个公司的法人人格混同, 对其中任何公司的债务均可裁定其他公司负连带责任, 并执行其财产。”公司与股东的资本或其他财产混合, 易使公司财产被股东非法转移、侵占、私吞, 从而使公司对外承担债务的能力减少直至丧失。在这种情况下股东的不当得利正是来自公司债权人合法利益的损失, 因此司法机关可以要求股东对公司债务承担个人责任。

(2) 母子公司间的人格混同。我国《公司法》第14条第2款规定:“公司可以设立子公司, 子公司具有法人资格, 依法独立承担民事责任。”根据此规定母子公司都是独立的法人, 相互间不存在连带责任。但子公司实际上是在母公司的控制之下, 子公司虽系独立的法人实体, 但如果没有自己独立的业务范围、组织机构和场所, 或两者之间存在行政管理关系, 那就很难保证其自身意志的独立性。如果查证属实的话, 可依据诚实信用原则, 否认子公司的独立人格, 把子公司与母公司视为一体, 由母公司对子公司的债权人承担连带赔偿责任。在我国由国有企业改制而成的集团公司容易出现此类问题。

2. 利用公司规避法律义务的情况。

规避法律责任是公司人格滥用所追求的直接目的, 规避法律行为是指当事人通过隐蔽、间接的方法使某项强行法立法目的落空的行为。因为其对象是强行法, 结果使体现社会整体利益的强行法失去规范作用, 加之规避法律常常被认为有欺诈因素, 因此在发生法律规避的情况下, 就应排除当事人所要援用的法律的适用, 而适用本应适用的法律。利用公司规避法律义务主要表现为股东利用新设公司或既存公司的法人人格, 人为地改变强制性法律规范的适用前提, 达到规范法律义务的真正目的, 此种情况下, 可将公司之行为视为隐藏于公司背后股东之行为, 否认公司独立人格, 阻止股东企图利用公司的法人格规避法律以期获得逃避债务的目的。如法律规定雇工人数达到一定数量则要交纳相应税款, 为了少交税, 投资者把一个公司分设成数个公司, 但在组织、营业内容上与之完全相同, 公司因此逃避了依法纳税的义务, 据此可否认其法人资格, 而将几个公司视为一个公司, 要求公司承担相应的纳税义务[3]。再比如目前我国许多地方外资、合资企业可以享有税收、政策等多方面的优惠待遇, 不少内资企业就企图通过“假合资”的方式来得到这些优惠待遇。在这种情形下, 可以否认企业的独立人格, 而要求内资股东承担相应的法律义务。

3. 利用公司逃避合同义务的情形。

现实生活中不法投资者利用公司独立人格以逃避公司契约义务的情形十分普遍。比如某房地产公司先通过虚假宣传广告、虚假购房合同等手段抬高房价, 再以商品房、土地做抵押骗取银行巨额贷款, 然后转移、藏匿、浪费掉银行贷款, 最后在公司无力偿还贷款的时候, 银行只能以抵押物来抵债, 但实际上商品房、土地根本就不值这么多钱。这种情况下应允许司法机关否认公司的独立人格, 要求公司的控制者承担连带责任。

三、我国《公司法》规定的不足之处与完善建议

1. 关于法人人格否认的规则总体上来说是笼统的、抽象的, 现实上存在着滥用“揭开公司面纱”原理的可能。

该制度确立后可以预见的是要求否认公司独立人格的诉求将大量增加, 因为对公司债权人而言, 当公司资产不足, 可能使他们的债权落空时, 要求股东承担连带责任将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由于缺乏统一的适用范围、适用条件或标准, 或者说在理论上就没有什么适用边际, 在司法实践中必然要靠法官的自由裁量。有人认为公司人格被否认, 好比在某些情况下以公司形式所竖立起来的有限责任之墙上被钻了一个孔, 但对于被钻孔之外的所有其他目的而言, 这堵墙仍然矗立着, 笔者也比较赞成这种说法, 但如果法官滥用了手中的自由裁量权的话, 普遍发生的公司人格否认将会使这堵墙千疮百孔, 最终坍塌。[4]

为避免法官滥用“揭开公司面纱”原理, 损害股东有限责任这一公司法人制度的基石, 笔者建议最高人民法院尽快通过司法解释来统一我国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具体适用条件和适用范围、证据规则等方面的内容, 待时机成熟时再写入《公司法》。关于适用范围, 笔者认为宜从严掌握, 将其事项限定于财产混同、规避法律义务和契约责任等方面, 相应的证据规则, 笔者认为不能采取“谁主张, 谁举证”原则, 而应由被告负主要举证责任, 原告只需举出被告有法人人格否认的特定情形的“外观证据”即可, 如几个公司是同一个联系地址、公司账号、业务范围, 关联公司的股东互为公司的董事、经理或存在行政隶属关系等。被告如不能就此提出有力的反证, 则推定其滥用公司独立人格。

2. 公司法人人格否认责任主体的范围过于狭窄, 不符合现实的需要。

适用公司法人人格否认的情形是十分复杂的, 公司法将责任主体设定为股东的规定起码是不完备的:首先当股东担任公司的董事、经理等高层管理人员时, 公司法的规定无疑是合适的, 这里就不赘述了;其次股东通过代理人间接滥用公司独立人格时, 公司债权人是否只能追究股东的连带责任?而且公司债权人在举证方面将存在重大困难?第三股东与代理人之间也存在“代理成本问题”, 如果股东代理人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 而损害了公司债权人的合法权益, 在代理人失踪和公司资本显著不足的情况下, 公司债权人是否可以要求股东承担责任, 毕竟代理人的行为是以公司的名义作出的;第四在国有企业中也有滥用公司独立人格的现象, 但多半不是股东或为股东的利益而作出来的。这时如果适用公司法的规定, 追究股东 (国家) 的责任显然是很荒谬的, 但是我们又如何更好地处理国有公司中公司人格被滥用的问题呢?笔者认为是否可以考虑将责任主体表述为“公司的实际控制者”, 以顺应我国公司治理实际的需要。

参考文献

[1]王利明.公司的有限责任制度的若干问题[J].政法论坛, 1994 (2) :56-58.

[2]黄美园, 黄旭能.我国应确立公司人格否认制度[J].法律适用, 2003 (5) :88-90.

浅析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 篇7

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也称为揭开公司面纱理论, 是指为阻止公司独立人格的滥用和保护公司债权人利益及社会公共利益, 就具体法律关系中的特定事实, 否认公司与其背后的股东各自独立的人格及股东的有限责任, 责令公司的股东 (包括自然人股东和法人股东) 对公司债权人或社会公共利益直接负责以实现公平、正义目标之要求而设置的一种法律措施。

二、公司法认认人格否认制度的适用

(一) 公司法认认人格否认制度的适用范围

1.当公司的资本明显缺少的时候

当公司的资产严重不足时, 公司便不能再独立承担财产责任, 公司也就失去了公信力, 在经营上将会受到重创。然而在这时股东便可以利用对公司的有限责任和公司的独立人格, 成功将风险转移给债权人, 这对债权人当然是不公平的。因此, 公司资产明显不足被普遍认为是适用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情形之一。

2.利用公司规避法律义务和合同义务

利用公司法人人格规避法律义务是指控股股东利用公司的法人人格, 改变强制性法律规范的适用前提, 使其不承担其本来应承担的作为或不作为的义务, 以此来逃避法律责任。由于规避法律严重破坏了公平正义的价值目标, 违背了法人制度的根本宗旨, 使得社会整体利益的调整很难实现。因此, 应该适用法人人格否认制度恢复隐藏在公司法人人格面纱后面的股东的真实面目, 揭开公司面纱, 使其承担因规避法律所引起的法律责任, 从而使社会公共利益不再受到损害。[2]

3.母公司滥用权力过度控制子公司

母子公司是指相互控制与被控制, 但却又具有独立人格的集团公司。母子公司在法律上是两个相互独立的主体, 但在经济上却是由母公司统一控制的, 这就使得母公司有机会滥用其职权控制和支配母子公司间的各种活动, 以使整个集团公司获得最大的利益。这就无形中损害了债权人的利益。

三、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适用条件

(一) 公司按照法定的程序登记注册, 具备独立人格

这是适用该制度的前提条件, 只有公司是合法有效的并具备独立的人格。股东才能享受公司人格独立和股东有限责任的权力。如果公司本身不合法那么公司自然就不存在, 那也就没有否认的必要了。

(二) 控股股东在行为上滥用了公司人格独立制度

控股股东不是按照公司成立之初制定的章程和宗旨, 好好运用公司人格独立制度, 而是利用该制度作为保护伞, 以公司的名义为自己谋取私人利益, 最终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债权人利益以及公司的利益, 使公司成为一个空壳。

(三) 客观要件为损害了债权人利益及社会公共利益

公司法人制度最初建立的目的是不损害债权人的利益, 减少股东投资风险。但当这种制度被滥用使得债权人以及社会公共利益严重受损时, 就应该适用该制度以维护债权人的利益以及社会公共利益, 使股东承担相应的责任。

(四) 主观上存在故意

当股东是明知不可为之而故意为之时, 才适用此制度。如果股东客观上有滥用权力的行为, 但在主观上并不知自己没有此项权利, 也没有对债权人的利益及社会公共利益造成损害时, 就不能适用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

四、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完善

(一) 制定有关于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法律法规并随情况变化及时出台司法解释

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不完善时, 司法解释能更好的补充和完善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缺憾。目前我国的法律法规和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前进步伐并不一致。在实践中, 法律的适用比较混乱, 而司法解释却可以具体指引法官处理案件, 使法律的适用不再混乱。

(二) 规定一样的人马不能设立多家公司

如果一样的人马设立了很多家公司, 这就为逃避债务、转移财产、以权谋私、风险转移提供了很多便利条件。所以如果要设立多家公司, 那么新公司就不应被视为独立的法律主体, 应否认其独立的法人资格, 新旧公司应被视为同一法律主体连带承担债务责任。[4]

(三) 完善立法

在法律体系上使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趋于完整。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只有在法律体系上完整了, 它才有了强有力的后盾和保障。在此最基础的便是民法体系中法人制度的完善。引进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基础是在民法中完善法人制度的立法, 那么法人人格的滥用也会随着法人制度的完善而逐渐减少。

(四) 设立公司时应严格审查

公司应根据严格的程序进行注册登记, 条件不符者不能注册登记。公司设立时应对公司的股东身份是不是真实的以及出资情况进行实质性的审查。

摘要:公司独立的法人人格意味着公司是以自己的名义进行活动并承担责任的独立主体, 而股东仅以其出资对公司债务承担有限责任, 但在实践中股东滥用公司人格独立制度谋取个人利益, 损害第三人利益的现象经常发生。因此, 我国《公司法》引进了源自于英美法系的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 作为对公司人格独立制度的补充和完善, 但此制度目前并不完善, 本文对此制度进行了分析, 希望对公司制度的发展有促进作用。

关键词:公司法人人格否认,适用,完善

参考文献

[1]朱江, 刘兰芳.公司法前沿理论与实践[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9.05.

[2]孙晓洁.司法基本原理[M].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 2006.10.

[3]肖陆平.论“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J/OL].法制园地.http://wenku.baidu.com/view/d7a8564de518964bcf847c4f.html.

上一篇:继电器选型下一篇:太原市公共自行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