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危机策略

2024-05-10

反危机策略(精选五篇)

反危机策略 篇1

在现代企业的经营活动中,危机无时不有,无处不在。引起危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因外部宏观环境因素的变化所导致的,也有因企业内部管理不善而造成的。在此,笔者主要研究因企业自身的因素所引发的危机,即内部诱因。常见的内部诱因主要有:

1.企业战略决策失误。企业战略管理要求决策者能根据企业成长的不同时期,结合外部环境的变化选择不同的战略组合方式。但许多决策者不能及时分析、了解和运用环境的变化,不能对企业进行较长时间跨度的战略思考,甚至一开始就选错行业,使企业在运营中付出惨重的代价,而当企业处于成长之时,过早实行多元化,寻求过快增长,把企业引人歧途。

2.人事变动导致的危机。人才是企业首要的核心资源,企业家是具有通过创新使企业得以创立、生存和发展的专业技能并以此作为自己专门职业的个人和群体。21世纪企业的竞争最重要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的出走尤其是关键人才、骨干人才的出走,往往引起企业的技术外漏、销售业绩下滑及企业内部的不稳定。

3.内部管理混乱,效率低下。中国企业中普遍地缺乏健全完善的组织体系,职能部门组织庞杂,职能不清,机构重叠。内部职权和责任划分不明确,缺少分工协作,部门之间互相推诿,员工之间缺乏合作,管理随意性大,使企业内部不能形成一个高效统一的指挥体系等,这就为企业的危机埋下了隐患。

4.公关失误。在发生企业危机,特别是信誉危机、企业形象危机和经营危机时,往往伴随着企业公关状态不理想的诱因。信誉危机首先表现在企业与客户关系紧张,企业因故未能及时履约,理应通过有效公关与客户沟通,但公关失误,既未能及时履约又失礼于客户,信誉危机便是情理中的事了。公关职能得不到合理利用,致使企业内部缺乏凝聚力,各部门缺乏配合,形如散沙,企业形象不佳,在经营中困难重重,步履维艰。

5.经营机制不健全。企业经营机制决定着企业的运行状况及长远发展前景。企业危机往往与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不健全相关。常因权力缺乏制衡,利益缺乏约束,激励与约束不对等,或者只有利益激励,或者只重视风险约束,易导致企业运转失常,产生企业危机。

6.企业危机意识和管理意识缺乏。企业由于对环境和自身认识不足,对危机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在危机来临时反应迟钝,来临后要么迟疑不决、优柔寡断,要么被迫仓促决策,甚至以不变应万变,致使危机扩大到不可收拾的地步,从而危及企业的生存。

7.缺乏有灵魂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由企业员工的共同价值观、经营理念所构成,是企业长久经营的灵魂。好的企业文化能像一条核心锁链将员工的心紧紧地串联在一起,使他们时时刻刻能同心同德地一致行动。缺乏有凝聚力的企业文化,容易在危机来临的时候沟通不畅、人心不稳、口径不一,不利于危机的预防和解决。

二、基于内部诱因的反危机策略

在企业的经营管理过程中,不可能通过预警等措施把所有的危机都消失于萌芽状态,也就不可避免地会爆发某些危机。那么在危机爆发后,如何来应对危机就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企业建立一套完整的反危机策略就成了企业危机管理的很重要的一环。

(一)反危机的定义

危机管理(Crisis Management,CM)这一概念是美国学者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对危机管理的研究,目前仍处于发展中,学者的看法也不尽相同,笔者比较赞同的定义是:“危机管理”是企业为了预防、转化危机而采取的一系列维护企业正常生产经营,使企业摆脱逆境、避免或减少企业财产损失,将危机化解为转机的一种企业管理的积极主动行为。比较危机管理的定义,笔者认为企业反危机就是企业在遭受危机之后,通过收集和分析企业内外部信息,对企业的各个方面进行评估和诊断,并积极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和手段加以克服,使企业从所处的危机状态重新走向正常经营管理状态,实现新的崛起的管理过程。

(二)基于内部诱因的反危机策略

企业危机频繁发生的事实表明,危机不仅给企业带来极大的危害(如导致企业的破产与失败),而且是难以避免的。笔者将运用管理学基本原理,针对企业处于危机状态(显性或隐性)所采取的应对、减缓、克服危机的反危机策略进行归纳、分析、研究,探寻出较完整的反危机策略。

1. 企业战略回归与修正。

研究发现,对规模与增长的强烈渴望,对主业上升和盈利空间的怀疑,许多企业选择了多元化战略。有的选择了非相关多元化(如新希望投资金融、地产),有的以主业为延伸寻找“第二主业”(如东方希望自饲料业向上做重工业),有的则做起了相关多元化(如联想做IT服务、互联网)。但是此后他们陷入共同的困境:主业老大位置被新晋者觊觎、动摇,企业在新业务、新产业中又建立不起独特价值。

在《Profit From The Core》一书中作者通过对7个国家1 000多家上市公司业绩数据、200多个案例进行了研究,指出:“不管有多少发展机会摆在管理者的面前,最可靠且始终如一的解决方法是采取归核化战略,从核心业务中获得利润。”

当企业面临因战略选择而引起的危机时,应该集中自身的资源,回归自己的主业或者是修正企业的发展战略,从核心业务中获得利润。

2. 企业组织重构。

当前,中国企业组织结构、组织功能、人事管理、组织激励等方面的问题仍很突出,亟待解决。罗帆、佘廉主持的“中国企业在逆境中的组织管理”问卷抽样调查表明,有17.32%的企业管理人员认为在企业危机管理中,由于企业现有组织机构和管理程序的限制,企业危机管理得不到开展和实施。

为了加强对企业的危机管理,有必要对企业组织机构的设置进行创新,在企业原有的组织机构系统的基础上新设置危机管理系统。在企业组织机构中置入企业危机管理系统后,必会导致原有组织机构的调整与职能重组,这可以通过企业危机管理新置功能的介入对原管理系统职能进行归并,以形成相对独立的有机部分。

3. 财务解决方案。

因为资金是企业的主要生产要素之一,企业从初始创业到发展壮大都离不开资金的支持,财务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职能,时刻都处于企业的核心位置上。

企业若因财物管理而出现危机,就应该加强企业生产活动中的财务管理、企业筹资过程中的财务管理和企业投资过程中的财务管理,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改善企业财务结构,优化企业财务指标,维持自身的资金链不能断裂;同时在财务核算中不能只看重收入而忽视利润。

4. 企业流程再造。

20世纪90年代,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哈默教授和CSC管理顾问公司董事长钱皮提出了管理流程再造的概念,即对企业的业务流程进行根本性的再思考和彻底性的再设计,从而使企业在成本、质量、服务和速度等方面获得进一步的改善。

当企业因业务流程的缺陷引发危机时,通过对企业原有业务流程的重新塑造,包括进行相应的资源结构调整和人力资源结构调整,可以提高企业整体的竞争力,充分挖掘企业的潜在能量,使之充分释放,在实践中实现变革,在改变的同时寻找机会,谋求发展;进而企业将由以职能为中心的传统形态转变为以流程为中心的新型企业,实现企业经营方式和管理方式的根本转变。

需要说明的是,在企业积极变革、重组再建的过程中,管理模式的变革不是绝对的,有时可以互相结合。把握变革的基本原则有四项:一是要组建一个合适的管理团队;二是要控制成本,通过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促进部门间协调,由协调产生协同,实现协同效应;三是要有明确的定位,要着重于核心业务,寻求企业最大的差异化特征,锁定目标顾客,为顾客创造更好的服务,并在全新业务的拓展上创造出更大的优势,把企业不能有助于核心能力形成的业务统统砍掉;四是要有一个很好的发展战略和远景目标,并给员工和管理层不断传达企业的发展意图。

5. 管理柔性化。

柔性管理是相对于刚性管理而言的,柔性管理作为一种现代企业管理模式,就其本质而言是一种“以员工为中心”和“以顾客为中心”的管理模式的统一体,其强调人在管理中的中心地位,某一种“人性化”的管理模式。

柔性管理的特点是:(1)柔性管理表现为小确定性。柔性管理的对象是人,人是一种微妙的客观存在,很难对人的复杂多变的思维给一个明确的定价,因此对人的约束也必然是不确定的,只能进行模糊化处理。(2)柔性管理是一种非线性的管理。在知识经济的背景下,这种非线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个人在工作中投入的精力与产生的绩效并非是一种线性的关系;第二,个体功能的总和与总体的功能呈现非线性的关系。(3)柔性管理将员工看成是“社会人”,强调内控性。(4)柔性管理强调塑造性。柔性管理从员工的内心出发,希望使员工能从心理上接受,从观念上转变,从而产生对于组织的忠诚感和归属感。

企业要想有效实施柔性管理,必须在管理思想、组织生产、组织结构、管理制度、应用技术、经营战略、激励等方面实施全方位的柔性,这样才能真正符合“柔性”的精髓,充分利用柔性管理的优点。

在危机处理中必须明确一点,不是所有企业、在任何时候都需要柔性化管理,无论过去还是现在,企业的管理都受到其所处环境条件的影响。

6. 危机公关。

所谓危机公关,就是当社会组织或其提供的产品、劳务因某种事故、意外、灾难或管理混乱而使形象受损时,社会组织为缓解事态、消除危机而开展的一切有效公关活动。它是现代公共关系的特殊行动领域,是现代企业必备的应变意识与能力。企业如果能够在危机中有效运用公共关系,引导公众舆论,并展现负责任的姿态,恢复公众信心,危机便有可能得以化解;只要处置得当,危机也可以成为契机,甚至有希望转化为胜机。

针对企业可能遇到的种种公关危机,企业要特别注意危机的管理与化解。企业应清楚如何给关心此危机事件的相关者一个合理的解释,即危机产生的问题到底出在哪儿,目前造成什么样的损失或伤害,企业都采取了什么样的措施,下一步还将怎么做的问题。

企业在危机公关中应注意以下几点:(1)临危不乱;(2)当机立断;(3)主动采取措施控制局势;(4)坚持诚心诚意的态度;(5)加强与用户、媒体和公众、员工以及政府主管部门的沟通。

7. 产品召回。

一般来说,任何一种商品或技术都可能存在由于设计上、生产过程中、分销过程中以及安装和使用中导致质量、技术事故的出现。既然意外的发生有时是不可避免的,那么对于问题产品的出现,企业所应采取的态度就不应该是逃避,而是及时采取必要措施,将事故范围和危害程度降到最低,不至于造成消费者和企业更大的损失。

产品召回的方式有很多种,各自有其使用的条件和费用,企业应对产品的问题、销售的范围、各种不同措施所带来的费用大小和当时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考虑后选择适当的方案。常见的几种方式有维护检修法召回、更新法召回、回收法召回和赎买法召回。

当然召回问题产品并不是问题解决的最终方案,企业还应处理好善后工作。承担经济和社会责任,赔偿顾客损失,并给顾客一个比较满意的答复。

当企业处在经济低速发展时期,如产品销售遇到障碍,就要实行减量经营,集中企业有限的资源发展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以减少风险和增强应变能力。减量经营是应对产品的挤压危机或者是外部经济萧条危机的一项有用的措施。

三、结论与展望

当危机发生的时候,通过对危机的评估和诊断,确定危机是显性危机还是隐性危机,并从引起危机的多种原因中诊断出最重要的一种或者几种危机的诱因,针对具体的情况,根据以上分析的几种反危机的策略进行危机处理,使企业尽快地摆脱危机的困扰,减少危机带来的损失,并发掘危机中蕴含的机遇,将危机转化为转机,提高企业的声誉。

参考文献

[1]何苏湘.对企业危机管理的理论界定[J].商业经济研究,1998,(5).

[2]罗帆,佘廉.中国企业组织管理问题的实证分析[J].武汉交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3).

[3]张毅,赵佳宝.柔性管理及其在企业中的实现途径[J].现代管理科学,2004,(3).

[4]周永生,蒋蓉华.战略层面的企业危机诱因分析[J].改革与战略,2004,(1).

[5]姆斯·C·柯林斯,杰里·I·波拉斯.基业长青[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2.

[6]周永生.企业危机预警评价系统构建研究[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反危机政策惹争议 篇2

数据显示,今年1—7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26785亿元,同比下降2.7%。8月,汇丰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 PMI )终值降至47.6,为2009年3月以来最低水准,且为连续第10个月位于荣枯线下方。企业利润日渐趋窄,而同时结构性减税的效果却并不明显,中小企业仍旧面临巨额的财务成本。

尽管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态势日渐远去已成多数人的共识,但到底应该如何恢复经济增长,目前仍然存在疑问。

货币政策两难

由于对经济下滑原因认定出现分歧,所以,业界对应该采取怎样的反危机政策,也出现了比较大的争论。有分析认为,货币政策已日渐失效,再采取放松政策无疑是饮鸩止渴。瑞士信贷亚洲区首席经济师陶冬就认为,中国经济已经陷入流动性陷阱,货币政策进一步放松,对经济的刺激作用和对企业盈利的帮助相当有限。

另有分析称,随着人口红利的消失和制度红利的回归,中国经济的潜在增长率不可避免地出现下降。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金融市场研究室主任杨涛就将此次经济下滑的主要原因归结为中长期因素,这也是为何近段时间放松货币效果并不明显的重要原因。

杨涛对《英才》记者坦言,中国经济将不可避免地出现逐渐放缓的倾向,归根结底是总需求与总供给层面都有一定问题。需求方面,出口增速大幅度下滑,而消费出现萎靡。总供给方面,产量在下降,企业投资意愿也在下滑。

不过,万博经济研究院院长滕泰对此持相反观点。他认为,经济下滑70%要归结为周期性原因,主要是因为之前六个季度的紧缩政策。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教授郑超愚亦对《英才》记者指出,此前货币政策确实过于紧缩。“2008—2009年,M1、M2同比增长达到20%以上,而今年7月M1同比增长才4.6%,现在的货币政策是偏紧的。”

但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魏杰对放松货币政策提出了警告。他对《英才》记者表示,货币政策的运作空间已经缩窄了,如果继续增加货币投放,后果不堪设想。因为中国M2/ GDP的比重已经超过190%,而美国只有51%,中国货币总量已经高达90万亿。今年M2的预期增速为14%,新增加12万亿人民币,大体能满足今年7%的经济增长需求。如果想将经济增速拉回之前的速度,M2的增长速度应该提高到16%—17%,但是这样算下来,今年底M2总量将高达100万亿元,这样的后果不可想象,通胀风险相当严重。

魏杰进一步指出,有评论希望央行增加信贷规模,但7月的数据无疑是当头一棒。7月新增信贷规模只有5000多亿元,环比6月回落,其主要原因是企业没有贷款需求,因此货币投放受到约束。

“但是,基于对当前形势的担忧,可以通过降低存款准备金率来增加货币流动性。在坚持M2增长14%的基础上,降低存款准备金率,以提高货币使用效率,而总体的货币量没有增加。”魏杰说。

但郑超愚并不同意这样的观点。他表示,不能以过往的经济理论来分析新的经济形势,美国就是通过货币政策日渐走出危机的。“货币供给创造货币需求,货币政策没有效果是因为没有突破门槛。危机时期,货币流通速度慢,货币创造的乘数下降,因此需要更多的发行量突破界限。”

对于舆论担心的通胀风险以及资本可能流入房地产等行业的问题,郑超愚表示,可以通过宏观审慎监管已达到结构性的管理,防止资金流入房地产。而原来担心的通胀问题已经消除,CPI已经跌破2%。

减税无效?

货币政策的放松与否陷入分歧,用财政政策替代货币政策日益成为经济学界的共识,不过其效果如何仍存争议。

财政政策方面,首要问题是给企业减税,特别是结构性减税。不过令人遗憾的是,结构性减税实行的状况却并不如人意,一些企业税负不降反增。

对于结构性减税,魏杰表示赞同:“减税规模应达到3000亿—8000亿元,我认为最少要减税8000亿元。减税对GDP的贡献是1:6,减税8000亿元,GDP会增加4.8万亿。”

但在郑超愚看来,地方政府债台高筑,在预算不平衡的状况下,希望地方政府减税,难度可想而知。“我同意减税,但减税是一个长期性的工作。在反周期的时候,减税效果并不明显。危急时刻,减税一两个百分点的税算什么?反危机政策还是要看基础设施投资,特别是政府主导的大型投资一定不能掉。”

事实上地方政府的债务危机早已成为坊间热议焦点,但确切的负债规模并不明晰。据国家审计署数据显示,截至9月,中央政府负债4万亿—5万亿元,地方政府负债达10万亿—11万亿元,总负债14万亿—16万亿。

不过学界并不认同此数据。社科院金融研究所发布的报告显示,中国政府借债总规模为28万亿,相当于2011年GDP的70%。

“债务危机的红线是借债规模占GDP达到60%,超过100%就会爆发债务危机。而中国已经超过60%的红线,因此继续融资以扩大投资是不可持续的。”魏杰说。

除减税这一大项外,财政支出政策的差别性也引起广泛讨论。杨涛表示,未来财政支出应倾向于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从需求角度而言,要更加倾向于保障性支出和货币金融,创造有利于居民消费的外部条件,包括居民消费信贷、支持消费的金融创新等。从供给角度讲,政策着力点应该放在人力资本和技术进步,促进创业引导基金的发展,支持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是中国政府的资产负债表和全世界都不一样。中国政府是国有土地的所有者,同时拥有国有企业的股权,金融企业的金融资本,这些支撑了中国的资产负债。

对此,杨涛表示,中国政府资产瘦身有其必要性。一旦遇到现金收支的问题,政府一定程度上可以通过卖资产来解决,但是这只能短期内支撑。如果长期出现问题,比如当经济处于下行周期,资产变现的能力不畅,资产的流动性也很低,政府部门拥有的资产就难以变现,因此中长期来看,政府必须适度紧缩资产负债规模。此外,在政府和市场边界的问题上,由于政府当前掌握的经济资源不断上升,一方面导致对非公共部门的效率产生了影响,另一方面政府收入越多,政府支出扩张的冲动就越大,这个过程将导致政府感觉总是缺钱,就需要更多的收入支撑,对民间的挤出效应就会更强烈。

商业地产开发企业的反危机策略研究 篇3

随着国家对土地的出让, 加上近年来投资开发过度的住宅类地产土地出让逐渐严格以及住宅项目的过度竞争, 造成开发商向相对竞争较弱的领域——商业地产转型, 商业地产的投资价值逐渐被越来越多的开发商认识到。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 2004年全国商业地产投资总额达到1723亿元, 比2003年增长32.35%, 新竣工商业营业用房面积增幅16.16%, 分别高出整个房地产开发投资和竣工面积增幅2.76个百分点和5.73个百分点。2005年住宅市场受到宏观调控影响, 长时间观望使市场低迷难旺, 一度锐气大挫。商业地产开发却士气高涨, 丝毫不见脚步些许的缓慢。2006年1~7月商业营业用房投资完成额为1126.7亿元, 比2005年同期增长15.6%。2007年中国商业地产市场投资总体稳定增长, 全国商业用房的投资总额是2, 775.56亿元, 同比增长17.9%。

然而伴随商业地产短期内取得辉煌成就的同时, 也衍生出了诸多影响我国商业地产协调、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 这些暴露出来的问题导致商业地产开发企业陷入危机。而我国的商业地产开发企业普遍缺乏危机管理意识, 既缺乏专门的危机应对机构与队伍, 也缺乏力挽狂澜的危机拯救机制。这些制约我国商业地产发展的显性或隐性危机因素, 客观上已成为商业地产发展过程中不能回避而亟待关注和解决的问题。我国正处于工业化与城镇化的进程中, 随着经济的发展, 城市的建设与更新也会不断加速。城镇化的浪潮能否快速有效的推进, 商业房地产市场健康有序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 我国商业地产开发企业需要引入危机管理, 有效处理各种危机问题以期防范危机、减少企业和品牌损失、完善企业管理。

二、我国商业地产开发企业危机因素分析

2.1战略层面危机

2.1.1定位不明晰。商业地产定位不准是商铺投资回报下降的很重要的原因。目前, 很多商业项目的定位与开发沿用了住宅定位与开发的模式, 思路上存在偏差。由于忽视了商业地产的专业性, 一方面未进行专业的市场研究, 对区域的需求估计错误, 另一方面没有从当地消费者的角度进行项目的开发设计, 结果导致选址失当, 定位失准, 由此引发网点店过剩, 重复建设等一系列矛盾, 为后续经营带来了隐患。据商务部统计, 个别城市人均商业网点面积已经达到了2-3平方米, 是发达国家的两倍, 但却仍在兴建大型商业设施。

2.1.2规划布局不合理。商业地产作为整个商业经济产业链条中一个基础性的上游产业, 涉及到相关产业经济、人口数量、消费水平、市场容量、业态选择、商品定位、商业运营等综合考量。因此, 商业地产的建设与城市的和谐发展息息相关, 加强城市商业开发建设的宏观管理和统一规划是必须的选择。但目前, 我国很多城市商业网点的规划还没有纳入到城市规划这个具有法律效力的规划范畴之中。尽管各地省会城市已经做了城市网点规划, 地市级, 也就是二三级城市正在做这个规划, 但是这些规划还没有产生具有城市规划同等的法律效益。而从开发商的角度, 出于自身利益的需要, 不可能站在地区商业平衡的基础上进行建设, 只是从本位的角度出发, 力求最高的资金回报。

网点建设规划缺乏政策约束, 加上商业地产开发商逐利的本性, 必然导致盲目无序的投资开发。从宏观上讲, 直接影响了我国商业网点布局阶段性、地域性的平衡。主要表现在东部多西部少, 老城市多新城市少。在商业业态的结构选择上, 又多是购物和餐饮, 缺少休闲、娱乐、健身以及综合消费的商业设施。布局失衡、业态趋同不仅无法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 更为严重的是加剧了同业间恶性竞争, 使得商业地产建设脱离了商业发展的需要, 超出市场实际需求和购买承受能力, 浪费了宝贵的社会资源。2.2运营层面危机

2.2.1融资渠道窄。在美国, 整个商业房地产实现了以房地产投资信托 (REITS) 为核心的良性资金循环。除此之外, 产业基金、商业地产的投资者和开发商、专业管理公司、其他金融机构的股权投资和贷款以及商铺投资者等都为商业地产的开发和建设提供了大量的资金, 拓宽了融资渠道。而我国的商业地产企业, 由于国内的资本市场发展不够成熟, 房地产证券化发展也比较缓慢, 大部分融资渠道较窄, 通过银行贷款是目前主要的融资手段。目前全国商业地产对银行信贷依赖水平在70%-80%左右, 商业地产自筹资金比例很低, 只占到位资金33.5%。而大型城市开发商对银行信贷的依赖程度已经超过了90%, 大大超过50%的风险贴现。在银行对商业地产项目的贷款越来越谨慎, 限制越来越多的情况下, 融资渠道相对单一的众多商业地产开发商将面临资金链断裂的危机。

2.2.2开发模式忽视经营管理需要。商业地产项目的投资大, 通常需要较长的投资回收期, 少则十多年, 多则几十年。但是现在很多地产商急功近利, 抱着“卖完就走”的经营思路, 以售代租, 希望“开发—出售—再开发”的循环周期越短越好。这既不可能进行完善细致的商业地产规划, 同时也将风险完全留给了中小投资者。由于缺乏整体的经营主体, 开发商只能将商铺卖给中小投资者以便回笼资金, 中小投资者再根据自己对市场的判断进行经营, 经营主体多元化不可避免出现混乱的局面, 使得开发前的规划被打乱。结果在商业地产热中出现了很多销售良好, 但经营失败的商业物业。开发商倒是得以功成身退, 但投资人和经营者则被深度套牢。开发与经营的脱节, 导致物业经营存在很大的风险, 最终将降低商业地产本身的价值。

2.2.3项目后期运营失控。商业经营跟房地产开发完全是两回事, 和住宅地产相比商业地产拼的就是经营管理。所以再好的地理位置, 再好的前期开发, 没有先进的经营理念、成熟的管理模式、优秀的人才团队, 也不能保证能长期发展。我国商业地产开发运营模式主要以出售为主, 分割出售模式下, 开发商一般不涉及商业项目后期经营管理, 可以快速回收投资, 进而实现短期套现减轻资金压力, 并且无需承担后期经营的压力和风险。但这种商铺零售的方式往往为日后的商铺经营种下祸根。开发商将项目部分或全部出租给投资者后, 缺乏对项目的整体控制能力, 很难把握未来入住经营商户的档次和品位以及对整个项目的影响, 导致商场经营杂乱, 管理不善, 最后出现街头“大排档”的局面, 实际回报与预期收益相差甚远。这不仅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 带来较大的投资风险, 还会损害开发商的形象, 对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三、我国商业地产开发企业反危机策略

在爆发危机之后, 企业如果不能及时的采取措施进行反危机行动, 那么将面临着倒闭的风险。现在我国的商业地产开发企业目前面临着诸如市场运作不规范, 市场竞争激烈, 相关法律法规体系不完善等不利的外部环境, 同时企业内部战略和运营层面暴露出的种种危机问题都将威胁我国商业地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而目大多开发企业普遍缺乏危机管理意识, 既缺乏专门的危机处理机构与队伍, 也缺乏力挽狂澜的反危机拯救机制。就此, 笔者提出以下反危机策略, 帮助我国商业地产开发企业有效处理各种危机问题, 以期防范危机、减少企业和品牌损失、完善企业管理。

3.1精准项目定位

市场竞争激烈的今天, 商业地产需要倡导准确的项目经营定位, 其实质是通过对辐射区内商业供给和需求变化进行细致分析, 找到目标消费群体, 针对他们的需求, 结合经营者的需求, 因地制宜进行差异化定位。项目经营定位应该包括两个方面:

第一, 应该先进行市场定位。市场定位是根据地区消费水平、消费结构、消费能力进行总体市场供需分析、竞争对手分析和目标市场、目标消费者的研究, 以做出进入目标市场的时间和基本营销策略等方面的决策。

第二, 在完成市场定位的基础上, 要进行项目定位, 即企业决定用什么样的产品来满足目标消费者或目标消费市场的需求。首先, 企业要对目标消费者进行研究, 研究的重点是他们各类消费的消费心理、消费行为、消费模式。结合商业地产项目特点, 分析目标消费者的需求特点, 是即兴消费、常规消费, 还是其他类型的消费, 并进一步分析确定设计什么样的商业主题来满足目标消费者的特定需求。其次, 确定商业地产的业态组合。业态组合定位要考虑商圈各种业态的供给情况, 缺少的业态和饱和的业态都要结合消费者的意愿才能近一步确定开发思路。此外, 业态组合定位要考虑不同行业融合的问题, 除了同类业态互相排斥外, 某些业态也不愿互相为邻。

3.2加强布局规划

我们要实现商业地产的科学规划, 至少应包括两方面主体的积极作为:一是需要各级政府及其主管部门对其管辖区域的商业布局、业态分工等方面进行合理调控规划, 立足于本市制定城市商业发展规划, 通过城市规划来调控商业网点发展的速度、业态、区域及规模, 以求实现宏观商业发展的整体协调目标;二是需要开发商对拟开发项目的功能定位、业态配比与选择、运营管理进行专业规划, 以达到微观商业项目的有效开发之目的。

3.3拓宽融资渠道

商业地产开发商应改变单一依靠银行信贷融资模式, 可以探索信托、海外基金、将商用物业实行“证券化”等新型的融资渠道。比如在国外, 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 (REITs) 是一个与商业地产共同成长的金融投资手段。这种融资方式不仅可以尽快回收开发资金, 缓解开发商压力, 而且还可保证产权不被分割且不发生转移, 从而实现商业地产的统一经营。当前在我国全面推行这种方式虽存在一定障碍, 但随着相关配套政策的出台, 这种方式必将得到广泛运用, 现已有项目进行了积极的尝试。2005年底, 广州越秀率先在香港发行REITs, 开创了国内优质物业打包到境外上市融资的先河, 随着新加坡嘉德置地与深国投、澳洲麦格理银行与大连万达等之间的大规模项目股权收购合作成功, REITs境外上市将成为一种潮流, 为商业地产提供了非常好的融资渠道, 有利于地产开发商突破资金瓶颈, 促进商业地产健康地发展。

3.4修正开发模式

商业地产是提高零售商业绩的平台, 是提升地产和商业融合而达成的投资价值和金融价值的复合经营载体。商业地产的价值是以实现运营价值为基础的投资形式, 体现的是地产和商业价值集合而成的金融价值, 因此商业地产的价值最大化不是指开盘销售期间的价格最大化, 而是从商业经营的角度, 经过长时间的、持续的经营与发展培育达到物业的升值, 真正实现房地产的价值最大化。

因此, 商业地产开发不能简单套用住宅的建设模式, 不能沿用简单的“建设——出售——物业管理”开发运作程序, 而应从商业地产项目建成后的成功经营和可持续发展出发, 根据预先确定的经营模式、业态形式和招商对象, 有针对性地进行建筑格局设计, 以最大限度减少日后改造成本, 降低商业地产的运营风险。

3.5完善后期管理

在商业地产的后续管理中地产商往往缺乏对项目的整体控制力, 单纯靠分散的业主或租户自身调节, 这样的经营风险很大, 因而出现失败也在所难免。所以地产商在租售商业地产后, 一定要做商业物业的规划, 应由专业化的经营管理公司包装、管理, 以形成品牌效应, 树立整体的品牌形象。

四、结语

商业地产开发现状滞后于市场发展的需要, 在宏观布局和结构上, 全国商业地产扎堆、超前建设案例举不胜数, 且愈演愈浓, 不仅造成不合理的空置率, 还严重地耗费了社会资源;而在项目运作的微观层面上, 开发商不尊重商业地产开发和运营的客观规律, 忽视后期经营需要, 这些都严重影响了我国商业地产开发企业健康有序的发展。在危机当前, 只有那些具备危机意识并积极主动的启动危机管理程序, 运用有效的反危机措施控制危机的企业才能够脱颖而出, 转危为机, 从而实现新的跨越。

参考文献

[1]、周永生.企业危机预警评价系统构建研究[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年11月

[2]、刘刚.危机管理[M].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4

[3]、罗伯特.希斯.危机管理.王成等译[M].中信出版社, 2004

[4]、赵德海, 刘威.商业地产开发中的错位及对策研究[J].财贸经济, 2005 (10)

[5]、王学东.商业地产招商管理要诀[J].商业时代, 2004 (3)

[6]、余凯.商业地产短线操作研究[J].商业时代, 2006

反危机策略 篇4

一、从中国这次经济危机自身特点来看政府作用

中国的经济危机是由美国的金融危机引起的, 但又是不同于美国金融危机的一个相对独立的过程。美国金融危机中所表现出来的那些核心要素, 在中国几乎都不存在。追根溯源, 中国当前面临的经济压力, 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 是中国发展转型、社会转型与金融危机不期而遇的结果。中国的经济危机主要是由有效需求不足而导致的产能过剩的危机。依据这次中国经济危机发生的特点, 政府的作用得到极大的凸显:

(1) 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不确定因素增加, 对政府工作的预见性、前瞻性提出挑战。

(2) 危机对政府的应对能力, 特别是政府决策力、执行力提出挑战。

(3) 政府推出庞大的投资计划, 对公共治理是一个巨大挑战。

当前世界经济还没有强劲复苏, 我们要明确政府改革的两大任务:

(1) 要以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为目标, 继续坚持市场化改革, 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强化”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2) 以积极的社会变革缓解经济压力, 短期内, 应采取积极的社会政策, 防止经济压力与社会问题的双向传导, 加剧危机。

二、增强政府在市场干预中的有效性

在反危机中, 政府采取强有力的市场干预措施, 纠正“市场失灵”是很有必要的, 但绝不是否定市场、让政府代替市场, 尤其应当警惕和防止政府的“过档”干预。

1、设计科学的中长期规划。

中央政府要加强经济社会事务的宏观管理, 进一步减少和下放具体管理事项, 把更多的精力转到制定战略规划、政策法规和标准规范上, 维护国家法制统一、政令统一和市场统一。要积极推行“省管县”改革。地方政府要确保中央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的有效实施, 加强对本地区经济社会事务的统筹协调, 强化执行和执法监管责任。

2、着力市场秩序维护和市场监管。

目前, 市场监管的多头管理与监管的不到位并存, 使得市场监管的效率不仅没有明显提高, 而且还产生许多体制方面的扯皮问题。亟须理顺市场监管体制, 整合执法监管力量, 解决多头执法、重复执法的问题。

3、提供准确的经济信息。

准确的经济信息是保证经济政策有效性的前提, 但目前统计数字失真的现象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越到基层, “数字造假”的现象越多。这不能不说与我们这些年GDP政绩观相关。我多次建议通过相关立法, 进一步完善制度和改进方法, 提升国家统计机构的权威性, 以确保经济信息的客观性。

三、后金融危机时代给我们提供的三点思考

思考一:启动经济, 要立足于消费拉动而不仅仅是投资拉动。

拉动经济发展有两种力量, 一种是消费拉动, 另一种是投资拉动, 市场经济国家几乎都是消费拉动。

消费拉动的背后力量是消费者, 是市场。投资拉动的效果最终需要市场的检验。在启动内需的关键时刻, 投资推动的主导力量是政府。

在我国特定体制下, 投资推动容易伴随着政绩工程和亮点工程。因此, 我们应当通过改革, 例如社会保障制度、医疗保障制度的改革, 以及劳动者收入的适当提高, 逐渐地调整拉动经济的力量。

思考二:要把解决就业问题放在当前突出位置来抓。

保就业是当前应对国际经济危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关键所在。就业作为一种经济活动, 无论对劳动者个人, 还是对经济社会发展, 都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当前, 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 我国就业形势突破国际通用计算警戒线, 就业岗位拓展难度空前加大, 这些问题如不加以科学解决, 不仅关系到能否实现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目标, 而且还会影响到社会和谐稳定。

实际表明, 就业是社会的“稳定器”, 而失业则是社会的“振荡器”。

思考三:谨防金融危机下加重对外技术依赖。

长期以来, 我国实施大规模的技术引进战略, 奠定了工业化基础, 对提高我国技术水平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 由于“重引进、轻吸收”, 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一直没有得到有效地提高, 科技发展长期处于“引进、落后、再引进”的状态。

危机挑战之时亦是机遇增多之际。金融危机中, 发达国家高技术企业资金紧张, 出现积极地出售技术的现象, 的确是我们充分利用技术引进政策, 进行有组织技术采购的大好时机。但是, 购买技术一定会付出代价, 除技术本身的售价外, 引进后的技术消化、吸收、研发及再投入等问题。还涉及国家的技术安全、产业安全、科技安全等重大问题。

面对金融危机期间的技术引进机遇, 如果一窝蜂地大量引进技术机器设备, 而忽视后续的研发, 我国的对外技术依赖将有增无减。近几年的科技发展实践也充分证明了盲目引进的危害。

反危机策略 篇5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还在蔓延,仍未见底。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我国经济增速持续下滑,已成为影响全局的主要矛盾。尽管有数据显示,从2010年开始江苏经济发展环境趋好,但经济发展环境中不确定、不可预料的因素仍然较多,特别是外贸出口回升态势尚不稳定。受金融危机影响,企业经营困难的状况从沿海向内地、从中小企业向大企业、从出口行业向其他行业蔓延,外向型企业尤其是加工贸易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生存发展困境,社会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加。如何保证江苏开放型经济安全,推动地区经济健康协调发展是一个重大命题。从南京海关历年来查办案件的情况可以看出,越是在经济前景不明朗、国家政策多变的时候,走私违法的情势就愈严重,严峻的经济形势对海关缉私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

当前,江苏反走私形势面临以下情况:

1. 涉税案件高发,涉案金额巨大

历年来,涉税案件一直在江苏走私违法犯罪案件中占绝大比重,尤其金融危机后,受国际市场疲软、国际需求不断缩减、国际大宗原料价格大幅回落、多国货币大幅贬值以及国内信贷紧缩等影响,江苏省外向型企业受到较大的冲击。相关调研报告显示,金融危机之后,省内已有部分企业(尤以私企为主)受影响停产,不少企业销售量和利润持续下降。严峻的经济形势使得一些外向型企业,尤其是资金欠雄厚、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较低的制造型企业不惜铤而走险。同时,由于大量走私新手的出现,走私手法亦呈现出两极化趋势,这使得部分走私案件查处相对较为容易。随着国际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的影响的逐步深入显现,同时由于案件查处,尤其是走私刑事案件的发现和侦查有滞后性特点,可以预见,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涉税案件高发态势仍将继续,大要案件数量可能持续增多,涉案金额亦有可能进一步扩大。

2. 重点商品及其行业走私仍然活跃

由于口岸特点及省内企业主营业务倾向的影响,江苏(南京关区)进出口货物主要为高新技术产品、机电产品、纺织品、轻工业品等传统大宗商品以及钢铁、铁砂矿等资源及化工原料。因此,针对上述重点商品的监管一直是南京海关关注的问题。然而,从现有数据来看,重点商品走私违规风险持续高位运行,情况不容乐观。考察2009年、2010年、2011年查处的行政案件中,85%以上均与重点商品有关。在2009年侦办的刑事案件中,机械设备案件占总数的23%,废金属、氧化皮、废布等涉废案件占13%,矿产品案件占13%、金属案件占10%,化工类产品案件占8%、毒品案件占4%、化妆品案件占4%。由此可见,机械设备、涉废商品、资源性矿产品、化工产品仍是南京关区走私重点商品,较为集中。同时,近年来,以走私方式规避利润风险成为某些行业的共识,从现有查处或关注的案件看,已有数起行业性走私案件,走私手法多为低报价格。可以预见,未来行业性走私仍将持续存在。

3. 邮递、快件渠道案件势头不减

由于邮递、快件行业迅速成长——据海关总署综合统计司的统计,南京海关2009年度通关的快递物品件数是2000年的13倍强。伴随着产业的升级淘汰,IT加工生产企业进出口量所占比重逐年上升。IT加工生产企业由于进出口料件自身“小、精、尖”的特点以及对物流时效性的要求,商品运输物流方式日趋由传统货运渠道向快递渠道转化, 大幅提升了快递渠道走私的风险。同时,由于快递业务监管能力的相对滞后,以及快递业务量的迅猛增长,通过邮递、快件渠道走私禁限物品的案件也相应增加。以南京海关缉私局为例,2009年立案调查邮递、快件渠道违法案件同比增长30%。随着信息产业的不断发展,邮递、快件业管理水平的日益规范,邮递、快件渠道的违法案件还将呈上升趋势。

4. 毒品等非涉税走私蔓延迅速

随着广东等地区海关打击毒品走私力度不断加大,毒贩走私的空间不断被压缩。同时,江苏地区毒品吸食人员及涉毒案件数量逐年增加,据统计,2004年,江苏吸毒人数约2.7万人,而至2008年底,吸毒人员已达39761人,全省122个县(市、区)发现有毒品问题,这一毒品消费群体导致江苏省在一定条件下极有可能成为走私毒品的目的地。江苏省近三年来已查获多起走私毒品案件,走私方式多为利用邮递快件渠道。事实证实,境外贩毒势力开始以江苏省作为中转地进行毒品渗透并有部分毒品就地使用。

反走私机制完善的几点建议

多年来,江苏业已形成的反走私综合治理机制,有效地保障了江苏经济活动、市场经营的有序运行。然而,严峻的经济形势对江苏反走私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充分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打防结合、综合治理、突出重点、坚持不懈”的打击走私工作方针,深入推进和完善反走私综合治理,为江苏经济,尤其是进出口贸易保驾护航,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反走私综合治理强调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统一领导下,以政法机关为骨干,依靠人民群众和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分工合作,综合运用法律、政治、经济、行政、教育、文化等各种手段,惩罚走私违法犯罪行为,改造与教育违法者,预防违法犯罪,达到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社会稳定,保障人民幸福生活,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的目的。

1. 提高海关各业务部门的监管能力,深入推动海关系统内部“关警融合”,提升全海关打私能力

近年来,通关环节走私呈逐年递增态势,后续监管环节走私呈现下降趋势。究其原因,与海关各业务部门加强后续监管不无关系:一方面,相关业务部门加强正面监管,注意与国检部门及各地核发减免税指标和证书的政府部门配合联动;另一方面,海关缉私、稽查部门对保税货物走私和特定减免税货物走私一直保持高压态势,从而有效的遏制后续走私的发生。

海关业务部门对后续监管的成功尝试为后危机时期遏制走私(尤其是通关环节走私)提供了经验。具体而言,海关业务部门可以通过进一步强化通关接单审核与后续复核、提高加工贸易归类、审价水平、完善关区电子样品数据库、完善减免税审批管理,以及积极为江苏省百项重点工业投资项目提供减免税专项服务等方式深化综合治税机制;通过规范监管场站建设、全面应用海关总署舱单管理系统、启用关区物流监控系统、推动区域通关改革和分类通关改革、加强旅客电子舱单系统运用等方式提高监管通关效能;通过探索实施企业诚信申报核销制度、推进中介机构协助核查核销工作试点、制定完善保税加工、保税区评价体系、推广特殊监管区域卡口场站联网、特殊监管区域间货物流转等管理系统等方式完善保税监管机制;通过全面推进和完善风险管理,有重点性的加大对走私风险较大的货物物品的查缉力度;通过建立情报分析专家队伍、推动完善缉私办案信息与海关其他业务信息的互通共享机制、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对重点企业、重点行业和重点商品偷逃税收风险的联合分析监控等方式完善反走私预警机制,加大对走私活动的打击合力。

2. 加强与公安、交通、渔政、海事、边防、税务、工商等行政部门以及检察院、法院等司法部门的联系,完善反走私协作机制

反走私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各级政府、各部门各司其职、协调配合、齐抓共管才能有效推进,形成前面堵、中间管、后面查的反走私工作链。然而,从以往走私案件查获主体情况来看,地方公安、边防及其他部门移送的走私案件数量不足5%,反走私协作机制尚需完善。建议海关缉私部门可以通过定期组织走访调研的方式主动加强与地方执法部门的沟通协调,与地方执法部门就一定时期内关区内的走私动态、趋势以及双方需重点打击、开展联合缉私行动等方面的问题展开研讨座谈,并适时组织一些专项联合行动,对重点区域、重点商品和重点的走私渠道重拳出击,有效构筑和发挥与相关行政执法部门及司法部门在反走私信息交流、资源共享、联合行动、联席会议等方面的纽带和平台作用,逐步建立起“情况互通,资源共享,协调一致,整体联动”的反走私综合治理新格局。

3. 加大宣传,争取人民群众的积极配合,营造反走私斗争的社会氛围

进一步加大对打私工作重要性和走私活动危害性的宣传教育力度,充分利用宣传专栏、简报、新闻媒体、印制宣传资料等形式,开展全方位、全社会的反走私宣传教育,突出重点,创新方式,注重效果,加强政策法规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广大群众对打击走私重要意义的认识,引导企业和群众自觉遵纪守法,不参与走私,自觉抵制走私,充分调动干部群众参与反走私工作的积极性,增强反走私工作的主动性,形成全社会参与反走私斗争的良好社会氛围,为反走私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上一篇:要点归纳下一篇:学科基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