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陷透视

2024-05-08

缺陷透视(精选三篇)

缺陷透视 篇1

关键词:国民经济学批判大纲,效用价值论,缺陷

1844年恩格斯的《国民经济学批判大纲》发表于《德法年鉴》,在这篇被马克思称之为“天才的大纲”里,恩格斯探索了价值、竞争、私有制、经济危机等一系列重要的经济范畴。虽然这篇早期文献在诸多方面尤其是价值理论上存在不成熟甚至是错误的地方,但恩格斯对于价值的天才思想对于今天的我们厘清效用价值论的缺陷和坚持劳动价值论具有重要意义。

一、《国民经济学批判大纲》中恩格斯的价值定义

恩格斯首先对萨伊(Jean.Baptiste.Say)、麦克库洛赫(John.Ramsay.Mc Culloch),以及李嘉图(David.Ricardo)的价值定义分别做出批判,在恩格斯看来,麦克库洛赫以及李嘉图认为:“物品的抽象价值是由生产费用决定的。”[1]因为,“在通常情况下,如果把竞争关系撇开,没有人会把物品卖得低于它的生产费用。”[1]此种定义的问题在于撇开竞争而抽象讨论价值问题,竞争使得诸生产者以生产费用为锚确定产品价格,一旦排除竞争因素,生产者就不可能按照生产费用出卖商品。另外,排除效用因素,生产费用对于价值的决定作用受到质疑———“假定某人花了很大的力气和巨大费用制造了一种谁也不要的毫无用处的东西,难道这个东西的价值也同生产费用一样吗?”[1]最后,生产费用的形成本身也就是建立在竞争之上。

在萨伊本人的论述中效用是“某种东西所具有的宜于或能够满足人类各种需要的固有性质”,而且“生产不是创造物质,而是创造效用。”[2]由此可知,萨伊对于效用的定义偏向于客观效用,也即商品本身所具有的对人的有用性。而在《国民经济学批判大纲》中恩格斯认为:“物品的效用是一种纯主观的根本不能绝对确定的东西,至少它在人们还在对立中徘徊的时候是肯定不能确定的。”[1]唯有竞争,才能确定商品的价值。

因此,基于竞争对于价值两个方面形成的决定作用,恩格斯提出:“价值是生产费用对效用的关系。价值首先是用来决定某种物品是否应当生产,即这种物品的效用是否能抵偿生产费用,然后才谈得上运用价值来进行交换。如果两种物品的生产费用相等,那么效用就是确定它们的比较价值的决定性因素。”[1]即在考虑竞争因素下,将生产费用以及客观效用结合以构成价值的完整定义。

二、效用价值论概述

“效用”这一概念早已有之,但包括萨伊在内的古典经济学家主要关注商品的客观效用,恩格斯则同时提到了“一种纯主观的根本不能绝对确定的东西”[1]和“物品固有的效用”[1]两种概念,前者即为主观效用,也即“边际革命”中经济学家主要使用的效用。主观效用注重商品带给人的主观上的愉悦或者痛苦的感受,并且从戈森(Hermann.Heinrich.Gossen)开始重点从效用本身或者抽象探讨商品服务给人带来的心理满足转向主观心理感受的变化量,边际效用递减以及等边际法则也从戈森开始萌芽。到19世纪70年代,“边际三杰”杰文斯(William.Stanley.Jevons)、瓦尔拉斯(Marie.Esprit.Walras)、门格尔(Carl.Menger)几乎同时提出边际效用理论,他们以主观心理评价为基础并引入数学分析工具对效用的变化量进行进一步规范化分析,门格尔提出价值取决于商品中最不重要部分的效用[3],杰文斯提出价值的大小取决于最后效用程度的大小[3],瓦尔拉斯提出价值来自于“稀少性”即“最后欲望被满足的程度”[3]的观点。总而言之,这一时期主流经济学家侧重于边际分析,在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支配下随着消费数量的增加,消费者从每一次增加的消费中所获得的效用逐渐减少,因此边际效用决定价值的大小。

之后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Alfred.Marshall)在综合边际革命以来各学派观点的基础上构建了现代意义上的微观经济学,以边际效用递减和边际收益递减为基础的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成为经济分析的最基本模型。在价值方面,马歇尔综合了客观效用和主观效用,以价格论取代旧价值论,自此主流经济学不再关注包括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内的古典经济学意义上的价值,而是以瓦尔拉斯的一般均衡为基础,从局部均衡角度探讨市场出清问题。数学分析工具、理性经济人假说,边际效用理论也成为经济学分析的主要特征。虽然之后的经济学家们针对新古典主义经济学存在的诸多问题,从交易费用、信息不完全及不对称问题、有限理性、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等进行了修正,但是价值问题却再也没有进入主流经济学家的视野。

三、恩格斯价值定义存在的问题

《国民经济学批判大纲》被马克思称为“天才的大纲”,也是自这篇文献马克思恩格斯才开始真正意义上的合作。但是作为恩格斯早年的文献,《国民经济学批判大纲》在包括价值定义的诸多方面尚且存在不成熟甚至错误的地方。在晚年书信中,恩格斯自己说道:“现在把《德法年鉴》上我的那篇旧文章重新刊载在《人民国家报》上是无论如何不行的。这篇文章已经完全过时,而且有许多不确切的地方,只会给读者造成混乱”[4],“……但是我清楚地知道,它现在已经完全陈旧了,不仅缺点很多,而且错误也很多。我担心,它引起的误解比它带来的好处多。”[4]另外,马克思从《神圣家族》《哲学的贫困》等一系列著作中构建并完善了自己的劳动价值论,对于恩格斯“价值是生产费用对效用的关系”持保留和否定态度。

(一)对于李嘉图生产费用决定价值的误解

恩格斯“不是从原著而是从麦克库洛赫的解释间接了解李嘉图的”[4],因此恩格斯眼中的李嘉图“跛脚”定义并非李嘉图原本的观点。在《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中,李嘉图明确指出:“一种商品如果全然没有用处,或者说无论从哪一方面说都无益于我们欲望的满足,那就无论怎样稀少,也无论获得时需要多少劳动,总不会有交换价值。”[4]由此可见,李嘉图肯定效用前提的同时又否认效用作为价值要素的观点。奚兆永教授认为,竞争在讨论价值本质时是应该舍弃的[4],李嘉图关于生产费用决定价值的理论固然存在一定问题,但恩格斯在分析时也做出了误读。

(二)主观效用和客观效用混合使用

萨伊的效用价值论所使用的是客观效用,也即商品本身固有的对于人的有用性,效用是物质财富的构成。马克思的使用价值实质上也是客观效用,也指商品对人的有用性。而后来的边际效用价值论则抛弃商品的客观效用,着重分析增加商品的消费对于主观心理评价增量的影响,马歇尔虽然综合了客观效用和主观效用,但是彻底回避了价值问题转而注重价格论。可见,在价值问题上并没有经济学家将客观效用与主观效用混用。在《国民经济学批判大纲》中,恩格斯却提出:“物品的效用是一种纯主观的根本不能确定的东西,至少它在人们还在对立中徘徊的时候是不能确定的。”[1]因此,“生活必需品应当比奢侈品具有更大的价值。”[1]同时,他又论述道:“是否有一种不取决于当事人双方、不为当事人所知悉、只以物品固有的效用为依据的规定呢?这样,交换就只能强制进行,并且每一个人都认为自己受骗了。”[1]对于主客观效用的混用使得恩格斯在定义价值时遇到混乱,“纯主观的效用同样应当被看作是价值本身,因为现在不可能有第二种效用。”[1]

(三)确立科学的劳动价值论

恩格斯试图将生产费用与效用统一起来,这样的思路符合探究商品经济规律的科学精神,但恩格斯最大的问题在于错误确定价值的来源。在古典经济学家眼中劳动、资本、土地是生产费用的三个来源,恩格斯此时并没有区分三个要素对于价值的决定关系,尽管他着重强调了劳动的作用,但并没有否认资本和地租作为价值来源的地位———“而劳动至少以土地,在大多数场合还以资本为前提”[1],“这三者的作用截然不同,无法用第四种共同的尺度来衡量。”[1]除此之外,恩格斯也把效用作为价值的来源,“如果两种物品的生产费用相等,那么效用就是确定它们的比较价值的决定性因素。”面对这样混乱的价值源泉,恩格斯只好用竞争将资本、土地、劳动、效用相统一,但竞争机制在其中所起的作用完全不同,恩格斯也并没有利用竞争形成完善的价值理论。在此后的几十年中,恩格斯与马克思一同完善了价值理论,最终形成了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的科学劳动价值论。科学的劳动价值论不仅成为剩余价值学说的基础,而且本身也解决了恩格斯所追求的生产费用与效用相统一的问题。

四、效用价值论存在的缺陷

尽管《国民经济学批判大纲》作为恩格斯早年作品存在诸多不成熟的方面,尤其在价值定义上并没有确立科学的价值理论,但是这篇“天才的大纲”中所折射出的天才思想仍然能够透视后来效用价值论的矛盾。

(一)效用无法精确测量

恩格斯指出,效用“是一种纯主观的根本不能确定的东西”[1],精确命中效用价值论存在的第一个问题,即效用本身不能够精确测量。消费者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理性人,无法获得关于所有商品的信息并对效用进行精确量化分析,加之每个人对于商品的偏好不同,所处的消费状况也不同。可见,主观心理评价对于消费者而言具有任意性与多样性,由此根本无法确定商品的价值。除此之外,效用价值论认为价值取决于边际效用,但现实生活中极少存在消费某种商品到边际效用为零的情况,因而商品的价值也不可能从事实上确定。

对于这个问题经济学家试图建立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来解决。基数效用论通过微分的方法将主观心理评价量化,再定义每一件商品所包含的效用数量,不过这种量化方式从数理上都难以实现,因而经济学家转而将效用边际变化量精确化,但是边际变化量的量化必须要定义初始值,而初始值的确定却具有很大的随意性,所以经济学家放弃了基数效用论转而通过序数效用论确定商品的价值。序数效用论不再试图对每件商品的效用或者边际效用进行量化,而是通过比较商品之间的效用大小来进行效用价值的规范化。然而这相当于回避了效用无法量化的问题,并且如前所述,不同消费者对于不同商品或者同一消费者在不同时间点对于不同商品的需求和偏好都存在差别,因此不可能在全社会范围内编制统一的序数效用表。故而,序数效用论最大的价值在于作为前提以规范的数学语言描述了供求曲线的形状,对于价值问题却并没有贡献。

价值的意义之一在于为商品交换提供统一的可度量的尺度或者比例,而这是效用价值论所倚重的主观效用却从根本上无法解决的问题,在社科领域由于人的心理和行为复杂性却很难对单个人的行为进行数学描述。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商品中所凝结的劳动量通过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度量,因而商品价值量也就可以通过劳动时间确定比例。马克思以科学的劳动价值论为基石揭示了剩余价值的来源与资本主义的剥削,在效用价值论下资本、劳动、科技等要素共同形成商品的效用进而共同参与分配,从而掩盖了资本主义剥削实质。

(二)效用不反映生产成本

效用是人的主观心理评价,不同消费者对于同一商品所能带来的愉悦程度的评价也就不同。商品的平均成本曲线与边际成本曲线的变化趋势,并不能够从边际效用的变化趋势得到相关性解释。

马歇尔通过供求模型试图解决这个问题,建立生产成本决定的供给曲线和边际效用决定的需求曲线,通过两条曲线的交点即均衡价格描述生产成本与效用的关系,但是需求曲线是由序数效用论推导而出,由于序数效用论并不反映真实的需求情况,因而需求曲线也只能描述在边际效用递减规律下需求的变化趋势,模型中的需求价格也就是假设的价格,假设的需求价格的大小实际上也是以供给价格为依据的。

恩格斯指出:“价值首先是用来决定某种物品是否应该生产,即这种物品的效用是否能抵偿生产费用,然后才谈得上运用价值来进行交换。”[1]虽然他的价值定义存在问题,但此观点甚至可以成为供求模型的文字描述,“效用抵偿生产费用”即为供给曲线与需求曲线的均衡交点,马歇尔费尽心力通过一系列复杂的数学推导所形成的供求曲线,恩格斯早已道明原理。而根据科学的劳动价值论,商品的价值本身就具有成本属性,反映生产商品所消耗的各种稀缺资源归根结底是反映人的劳动消耗的,这样商品的交换价值、成本都可以通过劳动时间来描述,避免了效用价值论将效用与成本割裂的问题。其实,虽然恩格斯关于价值的定义存在一定问题,但其中所蕴含的科学精神却与劳动价值论是一脉相承的,只不过真理的探索需要一定的过程与曲折。

(三)效用在消费中才得到实现

恩格斯在《国民经济学批判大纲》中提到:“物品的效用……至少在人们还在对立中徘徊的时候是不能确定的。”[1]言下之意,效用只有在被消费者消费的时候才能实现,但实现并不意味着确定,没有人会在消费商品之后还去评估商品对自己愉悦的改进,即便愿意评估也无法得出可比较的量化的评估结果。除此之外,边际效用更要等到消费到一定数量的时候才能得到大致确定,但是即便此时已经得到精确的效用量和边际效用,但消费者早已为商品支付了代价,也即商品的生产费用在交换中早已被确定。这是效用价值论割裂生产成本和效用的另外一种表现形式,由于在此过程中消费者处于劣势地位,因而消费者时常要为不能满足需要的物品支付不必要的代价,在探寻同类商品中价值与效用大致相等的商品还需要经历一系列的试错过程,并且由于信息不对称和信息不完全在面对新商品和奢侈品时消费者要面临更大的风险。

与效用不能精确量化相同,割裂生产与效用的关系带来价值实现过程中交换比例不能确定的问题,商品的价值必须在交换过程中被确定,但生产所决定的价值与消费者所评估的效用在交换中由消费者承担风险与损失,因为在实际交换中就已经存在的价值不可能由消费中才评价的效用来决定。

恩格斯“价值是生产费用对效用的关系”的观点,实质上是把商品流通各个环节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他试图通过生产费用与效用共同决定的商品价值来解决价值实现过程中滞后或者断层的问题,并联系生产费用与效用以实现价值的统一。尽管这种努力由于没有找到价值的真正来源而缺乏科学依据,但其本身也足以揭示效用价值论在无法确定商品交换比例与割裂生产费用及效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25-32.

[2]代云.试论效用价值论的价值判断和客观基础[J].达县师范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5,(1).

[3]刘勇,李鹏.边际效用论价值述评[J].价值工程,2005,(1).

透视缺陷简历:应该提出的问题 篇2

应聘者对于任何一个与缺陷相关的问题都可以用“经济和(尤其是技术部门)的不景气”作为一个合理的答案。而你则需要透过现象看本质,也就是说,对这些问题进行更深层次的挖掘并且提问一些更尖锐的问题。

例如:

你现在已经自立了么?

如果可能的话,你愿意一直为公司效力么(如果是在减少薪水的情况下呢)?

你能提供一些关于你表现的推荐信、评论或其他材料么?

你是否和你的同事相处融洽?

你离开原来的详情是什么?

你过去的`老板是否曾经用合法的或惩罚性的行为威胁过你?

你为什么开始你自己的咨询实习?

你现在为什么寻找另一个职位?

不要为是否该问那些答案看起来一目了然的问题而犹豫再三,因为这些问题的答案可能会让你大吃一惊。面试的过程本质上就是一个调查研究和发现的过程。

简历缺陷:可疑的答案

不是所有人都有被解雇或因机构调整而下岗的经历。但是在现如今的经济环境下,人们依然不断地失业,然而人们也在不断地重新振作起,来努力避免被解雇。不管好的事情、糟的事情的或者无关紧要的事情――反正这些事情时时刻刻在发生。事实上,无论经济状况是萧条的还是繁荣的,是正常的还是异常的,它都与人们的失业情况没有很强的相关性,也不应该被强加的算在人们被解雇的或下岗的原因中。

在面试中我听到过一些应聘者对我提的问题给出了一些值得质疑的答案。那些人在下述情况下会感到难圆其说的尴尬。

应聘者声明被解雇或因为节构调整而下岗,但他不能提供由原来雇主出具的表现评价材料、推荐信或介绍信。

应聘者害怕或者不能提供任何一方面的介绍信。

应聘者拥有的咨询服务机构或独立经济实体没有任何客户或案例研究的经历。

介绍信及事实的验证

就我个人而言,我相信人们普遍是具有良好品德的,然而,我依然坚持要对应聘者的介绍信及事实进行验证。如果应聘者以前过的公司还处在正常经营状态,那么打个电话去询问一下应聘者以前的情况、离职原因及雇佣期限的做法还是很有意义的。不是所有的公司都愿意告诉你这些事情,在某些情况下,因为行业内存在巨大的流动性,他们可能确实不知道你想了解的情况。但是作为一名管理者,在某种意义上你已经尽到了应有的职责。在验证介绍信的时候,(如果可能的话)我通常要求应聘者提供三种类型的介绍信:来自主管人的、来自报告中的、来自同事的。(如果有意义的话,外加来自顾客的。)因为全方位的获取介绍信会有助于你更透彻的了解应聘者的品质和能力。

缺陷透视 篇3

一、美国次贷危机起源与影响

美国的次级抵押贷款大多是前几年住房市场高度繁荣时贷出的。相对于主要抵押贷款利率, 次级贷款的贷款人面临着高于平均水平的还贷利率, 风险性较高, 所以当宏观经济发生逆转时, 这些贷款人的违约风险将急剧上升。可是就是这样一种高风险的贷款产品, 它的规模却在近几年急剧扩张并多次资产证券化, 急剧的规模扩张和高度的证券化比例为次贷危机埋下了隐患。

2004年2季度以来, 美国优质贷款拖欠率略有抬头, 但次贷拖欠率却大幅上升, 从10.4%升至13.5%, 是同期优贷拖欠率的5倍多。2007年3月13日, 美国第二大次级抵押贷款公司———新世纪金融公司, 被迫提出破产保护申请, 当日道琼斯指数跌1.37%, 由此揭开了次贷危机的序幕, 产生巨大的蝴蝶效应, 此后“多米诺骨牌”纷纷倒下。

二、美国次贷危机表层原因分析

(一) 宏观经济上升阶段———危机的孕育阶段

2000年, 美联储为了刺激经济, 大幅削减联邦基金利率, 强行向市场注入流动性, 在短短两年内美国经济就开始进入复苏。美国经济复苏的过程中, 房地产市场起到了最重要的作用。而利率政策在房地产市场调控中发挥着核心作用。从2000年美联储宣布利率下调50个基本点, 由此拉开了美国降息的序幕。2001年后, 美国进入了一个降息周期, 经过连续13次降息, 最终在2003年6月将联邦基金利率降至1%。在美联储的引导下, 美国金融环境十分宽松。在极低的利率环境刺激下, 大量资金流入房地产市场, 房地产价格节节攀升, 房地产市场成为拉动美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但是房价上涨并没有大幅度增加购房者的偿付压力。低利率成为支撑高房价、高销售量的主要因素。

(二) 宏观经济下降阶段———危机的爆发阶段

美国房地产繁荣催生较严重的泡沫现象。从2004年开始, 美国房地产的待售房比例急剧攀升, 明显处于供过于求的状态, 美国家庭房产的平均价值相当于家庭平均收入的3倍以上, 达到近40年来的最高值。但自2004年6月起, 美联储连续17次加息, 将短期利率由1%提升至5.25%。提升利率对美国房地产产生了多方面的降温作用, 有效抑制了房地产信贷消费, 加重了购房者的还贷压力, 挤压了房地产开发商的利润空间。据美国商务部公布的数据, 2007年美国新房销售连月出现下降, 美国房地产市场过热现象得到遏制, 房地产市场也同时进入衰退周期。此时, 原来通过次级抵押贷款购买房屋的消费者, 在房价下跌而利率又不断升高的双重夹击下, 已无力偿还贷款, 违约率逐渐上升, 并最终升级为次贷危机。

三、次贷危机深层次原因透视

探究美国次贷危机的深层原因, 应该首先从资产证券化流程进行深度剖析。首先, 在利益驱使下, 次级贷款经纪人通过各种方式, 甚至猎杀放贷和欺骗贷款让借款者接受可能并不是很适合他们的贷款。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原始资产贷款池风险。其次, 次级贷款经过证券化和再证券化 (包括担保债权凭证CDO的创设、信用违约互换CDS的创设和ABX指数的创设) , 使得建筑在次级抵押贷款这种基础资产上的信用衍生品大楼越来越高, 经过多次打包重组后, 形成了巨大的“次贷”衍生品泡沫市场。但是随着美国房地产市场的降温和加息周期的到来, 次贷借款人无法按时偿还债务, 引起次贷质量的严重恶化, 次贷债券的评估价格随之下降, 金融衍生产品价格也纷纷下跌。最后, 很多对冲基金亏损严重, 这时投资者“用脚投票”, 直接导致对冲基金资金链断裂, 最终引发危机爆发。

通过对次贷证券化流程进行剖析, 本文认为次贷危机爆发的深层次原因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探讨:一是金融创新工具本身具有的缺陷, 二是美国次贷证券化过程中的风险防范不到位。

(一) 金融创新工具本身缺陷

首先, 资产证券化过程中没有实现资产池的“真是出售”。“真实出售”, 本意在于让特殊目的实体 (简称SPV) 远离由于贷款机构的破产而遭致的风险。但是从美国次贷危机中发现, 这种制度设计存在一些问题, 主要表现在证券化在分散贷款机构的次级房贷的风险的同时, 淡化了贷款银行对借款人信用风险的防范意识。传统的房贷由银行承担相应的损失, 因此银行对房贷对房贷的风险控制较严。但是由于证券化金融创新工具的使用, 债务以房贷抵押证券的形式出售给投资银行, 后者又将其包装成不同的投资品卖给投资者。在此过程中, 购房贷款“证券化”了。通过证券化, 美国的房贷信用风险从银行分散到了二级市场。

第二, 资产证券化本身的复杂性给参与主体带来认识上的困难。作为一种新型金融创新工具, 美国次贷进行多次证券化, 并运用了复杂的金融衍生产品, 使得资产证券化的整个过程变得更加扑朔迷离。证券化的复杂性至少造成两个后果:一方面使得证券化的参与方以及监管机构对房贷信用风险的影响界面和影响深度的估计和监控变得十分困难。这使得美国次级房贷市场的信贷风险较快和较容易地从地方和行业蔓延到整个经济和全球;另一方面, 资产证券化涉及众多的参与方, 给次贷借款人的利益保护带来了困难, 使得借款人对自身的风险认识不足, 以致风险在冥冥之中不断积累。

第三, 资产证券化把原本集中于金融机构的信用风险, 分散到了整个的资本市场。资产证券化并不能消除风险, 只能分散风险。在美国, 多次证券化和衍生金融工具的运用使得次贷的原始信用风险获得无限的放大。证券化的这一特点造成严重后果:证券化在将地方和全球资本市场联系起来的同时加强了次贷信用风险与其它风险的相关性。这种相关性导致次级房贷危机所触发的其它风险的增长, 使次级房贷由行业信用风险转移为广泛的清偿风险和经济衰退风险。

(二) 资产证券化风险控制缺失

1. 原始资产池的信用风险

(1) 系统性风险。系统性风险也就是宏观经济风险, 美次贷中表现为房地产市场的降温和加息周期的到来。美国次贷危机的形成过程中, 包括所有的金融机构、投资者都错误了估计了美国的经济形势, 过分乐观地看待美国的房地产市场, 同时也没有做好风险准备的计提工作。以新世纪金融公司为例, 公司对宏观经济风险缺乏准确判断, 违约风险准备金提取不足, 当房地产转入熊市时, 违约就成为系统性风险, 最终导致破产的下场。

(2) 非系统性风险。非系统性风险是与借款人的信用状况联系密切的风险, 是由于原始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存在问题而引发的违约风险。在美国, 不同信用评级的人在贷款时享受不同的贷款利率, 次级抵押贷款大部分是针对信用分数低于620分, 收入证明缺失, 负债较重的人, 其利率通常比优惠利率高2%到3%, 因而当宏观经济出现逆转时, 次级贷款借款人相对于优质贷款借款人有着明显较高的违约率, 美国次贷资产池确实存在非常严重的非系统性风险, 即信用风险。

2. 证券化结构设计风险

(1) 破产隔离风险。美国大部分次贷资产打包出售给了SPV, 即“真实销售”, 成功地实现了第一层次的破产隔离, 但是第二层次的破产隔离却没有实现。为了获得更高的利润, SPV会自己保留低级别级证券, 或者对低级别的证券保留赎回权, 这些低级别的证券风险具有很高的风险, 很多都没有经过信用评级机构的信用评级。如此的结构设计导致SPV的破产风险, 没有实现SPV的完全破产隔离直接导致了资产证券化结构设计的失败。当次贷借款人大量违约时, 就出现了SPV的破产现象。

(2) 信用增级风险。美国次贷证券化中运用的内部增级手段主要就是优先/次级证券安排, 在美次贷中表现为优先档证券、中间档证券和股权档证券。这种设计的直接结果就是, 原始基础资产池的违约风险集中在了只占20%的低级证券当中, 使这部分证券的风险急剧上升。由于风险过度集中, 低级证券的抗风险能力严重不足, 最终还是会影响到高级证券的偿付, 无法实现内部信用增级的目的。

(3) 第三方风险。美国次贷危机中第三方风险表现得尤为显著, 特别是信用评级公司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在结构性衍生信贷市场中, 由于信息高度不对称, 投资者严重依赖于评级公司的报告做出决策, 但是大量评级为AAA和AA级的债券, 事后证明价值被严重高估。信用评级机构对整个宏观经济的错误判断和对次贷市场过分乐观的估计, 给投资者带来巨大的风险。美国信用评级机构主要存在评级机构监管缺失、信用评级机构和证券发行人、承销商之间存在严重利益冲突和信用评级行业由于缺乏竞争导致道德风险缺失等问题。

四、结论与启示

随着房价上涨, 中国抵押贷款大量发放, 抵押贷款风险开始显现。中国政府和金融机构应该充分认识次贷危机的成因及不利影响、积极加强住房信贷市场危机监控、完善房贷信息管理系统、调节住房需求、加强房贷法规建设、理性对待美国的住房金融创新, 保证中国住房抵押贷款的安全运作和金融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宾融.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机制和实证分析[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论文, 2001.

[2]李云林.美国为什么会发生次贷危机?[J].中国投资, 2007, (12) :119

[3]Tim Backshall.The BarraCredit Series:ImprovingPerformancewith Credit Default Swaps[J].Journal osf Money Credit andBanking, Vol.30, No.4, November3 2004.

上一篇:译者的素质下一篇:远程电源管理系统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