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毕业生心态透视

2024-05-02

大学毕业生心态透视(通用11篇)

篇1:大学毕业生心态透视

大学毕业生心态透视

当前大学生就业是不是真的很难,记者在走访了众多高校的毕业生之后,发现不是就业难,而是择业难。在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化向大众化转变的阶段,“有业不就”和“无业可就”并存的现象,暴露出大学毕业生心态中许多深层次的问题。

就业地区冷热不均

记者在北京的几所高校调查了解到,绝大多数的大学毕业生选择留北京或者到沿海大城市,而对中西部城市,特别是中小城市,毕业生兴趣不是很浓。当然里面有很多原因。北京学生都选择留北京,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的潘维朗认为一直在北京生活学习,习惯了这里的环境,而且家人、同学、朋友等都在这边,对自己的发展有便利的条件和资源,所以没有理由到外地去。

从就业需求来看,越发达的地区就业机会就越多。在一个地区的劳动力构成中,受教育程度高的人口越多,对这个地区的发展越有利。因此,首都师范大学地理信息系统专业的硕士毕业生王峰对记者说:“我的专业在小地方不可能有发展,只有在北京这样的大城市才能有发展的空间。”

在谈到西部问题时,学生们谨慎而又积极地表达了意愿。人大哲学系姓曹的一位博士毕业生告诉记者:“国家、社会、学校应该加大服务力度,从信念、意识形态、管理层面提供优惠政策,切实解决志愿去西部的毕业生的后顾之忧。”

专业对口还是待遇诱人

许多毕业生选择当公务员和去企业。公务员是一个高安全、高稳定系数的职业,尤其随着我们国家法治进程的推进,公务员的地位和重要性日益提高。因此这几年,不仅文科和社会科学的学生青睐这条道路,更有越来越多的理工科学生也把此作为一条备选之路。

“公务员成为很多人的首选,是因为今年国家机关招聘的时间比较早,大家对今年的就业压力也早有心理准备,所以都在多方面谋划出路。”人大历史系一位硕士毕业生认为:“对于文科专业的毕业生,公务员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工作相对稳定,社会地位较高,福利好,尽管薪水不是很多,但是综合衡量,整体的工作氛围更重要。”

企业则以高薪和很好的发展空间吸引了一大批毕业生。“周围学生都很看重待遇,所以大多选择公司,签约时间灵活,便于今后进一步发展或者转行。”北大拥有双学士的冯静是这样说的。

在面临专业和待遇选择的时候,毕业生们都很难抉择。北外的胡志强学的是欧语系的阿尔巴尼亚语种,他对记者说:“我学的小语种专业选择余地很小,90%的公司都不要,除非是直接点名需要这种专业的。同学中很多找的工作都用不上专业,我还是希望找到能发挥专业所学的工作。”

考研?考博?出国?

当本科毕业生发现自己所学无法竞争到一份相对满意的工作时,自然都要更进一步——考研或者出国。

中央民族大学学生物的本科生易立涛考上了南京大学的研究生,他们班30多个毕业生,有将近30人都考研,因为该专业的研究生毕业时很吃香,一般都选择去生物制品公司,发展空间大。

首师大物理系的于姓女研究生看到周围同学工作都找得不理想,她选择了考博,以延缓就业压力。她说:“当初考上研究生的时候,别人都非常羡慕,因为那个时候,我们专业的硕士生都找到了非常好的工作,但现在硕士求职也费劲了。”

对于出国大家比较慎重,现在海归越来越多,毕业生逐渐趋于冷静。北大中文系的蒙娃告诉记者:“我们专业毕业60人,出国的不超过10人,很多人觉得出国回来前景也不一定好,如果继续做研究还可以,搞实际工作很吃亏,因为没有任何工作经验。”

生存在就业与不就业的夹缝中

记者在采访中还了解到,有一部分毕业生不想正式找一个单位就业,也不愿意什么都不干待在家里,他们大多有自己的目标,偶尔会找点临时工作做,大部分时间干自己的事情。民大生物专业的易立涛告诉记者:“我们专业的一个男生喜欢摇滚,一心想进入摇滚文艺圈,所以没有找任何工作,经常去摇滚歌手常出没的地方。”北京联合大学的潘维朗也介绍了她们班里的一个学生,将来想做口译的工作,所以在刻苦练习,没有找工作。

“有些高不成低不就的学生就会落入这一状态,家庭环境的影响较大,家里也不管,任自己发展。”北大的冯静这么认为,“有些人要么就是家庭环境好,一时半会儿找不到工作,自己也不着急,随便找一个先做着。”

中央民族大学就业指导中心主任王守利向记者介绍,该校很多艺术类的毕业生,尤其是学美术和音乐的,都倾向于做自由职业者,或者搞自己的创作室。

看来就业本身并没有一个好与不好的概念,不好说什么样的学生适合在什么地方工作,关键是毕业生对自己要有一个恰当的职业定位,以一种平实、乐观的心态去积极面对就业。

篇2:大学毕业生心态透视

夏日炎炎,但酷热笼罩下的省会大学校园,很多学子却感到“寒意”阵阵:大学毕业已经几个月了,他们至今却还不知道身“嫁”何处,仍在焦急而无奈地寻找着机会,

今年是高校扩招后的第一个毕业生就业高峰年,全国应届毕业生达到212万人,比200

2年增加了67万人。据教育部最新公布的数据,截至6月20日,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签约率仅有50%,其中,研究生签约率约为80%,本科生签约率约为60%,专科(高职)生签约率约为30%。

我省今年高校毕业的本科生近4.5万人,专科生5.5万余人,总数达10.3万人,比20净增4万人,如果再加上去年未能解决就业的1.8万多毕业生,今年全省共有超过12万大学毕业生涌向就业市场。省大中专学生就业指导中心负责人告诉记者,相对全国高校平均就业率,目前我省略微好一点,达到60%左右,但各校之间很不平衡,整体就业形势仍不理想。

据悉,明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将超过250万,而在之前,每年的大学毕业生都将稳步增长。由于社会每年能够提供的新增就业岗位数量,远远赶不上毕业生人数的增长,专家预计在今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都不容乐观。

现象:大学生兴起职业培训热潮

就业市场的严酷现实,已使众多的大学生意识到,只有熟练掌握一项实用技能,才是他们顺利实现就业的法宝。于是,近年来各种技能培训、证书考试在“文凭热”后蓬勃兴起,商务英语培训、CAD计算机辅助设计、ACCP软件工程师培训等各类实用技能培训令在校大学生趋之若鹜。

杨礼是省会某高校化工分析专业应届本科毕业生,从元月份就开始找工作,由于所学的专业面太窄,他至今也没有找到令其心仪的工作。酷爱计算机的他在求职过程中,看到不少单位都在为找不到合适的计算机人才而发愁,小杨心动了,“干脆静下心来,扎扎实实学点实用的计算机技术,再去求职。”在对各种IT培训做了认真分析考察后,他走进了省电教馆内的长沙牛耳软件教育中心,报名参加北大青鸟ACCP软件工程师认证培训。他告诉记者,该培训是一个通用性很强的软件技能培训,不需要很高的计算机专业知识,非计算机专业人员都可以通过一年多的系统学习,拿到软件工程师证书,他准备花一年左右时间,转行进入自己喜爱的IT行业。

在湖南师大,记者发现了不少在学校附近租住房子的“毕业留守族”,他们有的是暂时还没找到单位,有的是对目前单位感觉不如意,于是一方面继续找工作,一方面参加各种各样的实用技术培训,为寻找更好的工作增加砝码。而一些还未毕业的学生们,似乎也提前感受到了就业竞争的残酷,开始未雨绸缪,自觉加入到培训充电的行列,学外语、考计算机等级证、软件工程师、系统分析员等等,有的人甚至冒着酷暑,到驾校学车。

记者在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职业技能鉴定中心了解到,最近几个月,来参加秘书、公关员、推销员、电子商务师等职业资格培训鉴定的人员中,大学生占了很大比重,

而牛耳软件教育中心的学员中,拥有大专以上学历的也占了70%。

“在就业时不仅有毕业证,还能有一本‘职业资格证’,找工作就保险多了。”湖南大学一位准备参加网络工程师培训的同学这样告诉记者。

观点:能力第一,学历第二

应当看到,大学生热衷培训现象是有着多种原因的,而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随着社会知识水平的普遍提高,学历已不再是企业选人的首要衡量标准。越来越多的公司更加重视员工的实际能力。于是在人才市场也随之出现新的人才理念,原来高学历、高职称就是人才的观念正在发生变化,“有需要才是人才”、“有能力创造价值才是人才”的现代人才观逐渐被人们接受。不少知名企业在招聘时已经亮出新的标尺:能力第一,学历第二。

长沙大学物理教育专业毕业的周毅就是很好的例子。6月,他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但却因种种原因一直待业在家。在长沙牛耳软件教育中心经过14个月的ACCP培训后,去年7月,周毅与另两名学员一道,被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软件工程中心相中,成为那里的程序员。现在,这名大专生已经是公司里的项目经理,负责开发一个贵州电力的地理信息系统项目。

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软件工程中心技术总监赵军,最近又冒着酷暑来到“牛耳”招聘了4名学员。他向记者坦陈,其实他们公司不乏本科生甚至研究生前去应聘,也并不缺少顶尖的软件高手,而是缺少一批实践操作能力强的普通软件工程师。周毅7人之所以得以录用,主要也是看中了他们的动手能力,他们对软件开发工具的掌握、实际开发水平,都在一般的本科生之上。

无独有偶,今年1月选中“牛耳”两名大专生的联想集团人力资源部一位高级经理也说,联想对人才的选择坚持两大标准:对公司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以及“人岗匹配”。对于后者,联想认为“不一定要找最优秀的人,而是要找最合适的人”。这种合适,不是学历或者资历上的要求,而在于你能够胜任岗位要求。

思考:大学生如何补上“职业技能”这一课?

种种事实表明,我国目前的大学教育体制的确存在不少弊端,如偏重理论教学,大学生们普遍缺乏必要的实践技能培训;教学知识结构老化,尤其是在技术发展一日千里的IT相关专业,最新的技术实用信息并没有及时反馈到高校教学体系中,学科专业的调整、内容的更新,都严重滞后于劳动力市场职业需求的变动。

这些体制弊端,造成一些学生在接受学历教育进入劳动力市场后,突然发现所学的知识不能用于实践,工作不能立即上手,还需要有一个培训适应期,因此增加了就业的困难。而从企业用人的角度来说,他选中一个人,必是看重其能力或拥有的技能对于企业发展所具备的价值,而缺乏实际技能的大学生就理所当然不会受到就业市场的青睐。

因此,高校毕业生职业技能的缺乏已经成为就业的软肋,在就业压力面前,高校毕业生补上这一课,就显得十分迫切。

有关人士认为,这一方面有赖于高校能尽快根据企业和市场的需求,不断调整、改进人才培养模式,缩短学生进入企业后的磨合期。特别是在IT等一些知识技术更新快的专业,不妨借鉴一些IT职业教育培训机构的做法。如北大青鸟APTECH公司引进印度成熟的软件教育体系,推出的ACCP软件工程师认证,就是非常具有市场前瞻性的软件人才教育体系。ACCP教材是在100多位专家跟踪调查IT市场技术发展的基础上编写的,平均每10个月左右就要更新一次,使教育与技术发展同步,课程涵盖了当前IT企业使用的主流软件开发技术。在教学方法上理论和操作并重,以实践为主,全面培养具有较强动手操作能力的软件蓝领。

篇3:当前大学毕业生求职心态分析

大学毕业生创业热情高涨

近年来, 随着国家大力推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和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政策的推广和落实, 大学毕业生的创业意识逐渐增强, 大学生的创业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加上社会和学校给予的关注和支持, 大学生创业的势头越来越旺。2015年大学毕业生的创业比例为6.3%, 与2014年的3.2%和2013年的4.2%相比有了较大的提升。而2015年的就业比例为71.2%, 与2014年的76.3%和2013年的73.6%相比也有了明显的下降。可见, 2015年大学毕业生创业热潮升温迅速, 大学毕业生的创业热情十分高涨。

二线明星城市成为大学毕业生的新选择

与前几年大学毕业生扎堆涌向一线城市就业, 对北上广等大城市趋之若鹜的状况有所不同, 二线明星城市逐渐涌出成为大学毕业生就业城市选择的新热点。2015年深圳和郑州等城市成为黑马位居十大就业城市之列, 就业态势明显升温。与之相较, 2015年高校毕业生选择一线城市就业的比率明显下降。大学毕业生在就业城市的选择上更加理性和多元化。二线明星城市接纳大学毕业生就业回流, 对二线城市的发展有所帮助。同时也可以缓解大学毕业生扎堆就业的失衡状态, 一定程度上缓解就业压力。大学毕业生选择二线城市工作, 可以给自己一个较稳定的平台, 也减轻了自己的生活压力。另外, 更多的毕业生选择回到自己的家乡工作, 人才回流, 大学生们选择反哺, 以更好地建设自己的家乡。但是不可忽略的是, 大学毕业生就业期望调查显示80.5%的大学毕业生希望毕业后能够到到省会城市或者直辖市就业, 在这样大数额的就业态度比率下就业结构依然处于失衡状态。

大学生期望月薪创五年来新低

2015年, 大学毕业生对月薪的期望值降至2500元, 创近五年来的最低值。由于201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创新高, 从一定程度上对高校毕业生的薪资期望产生了影响。高校毕业生感受到了严峻的就业压力, 降低了对于月薪数值的要求。与以往相比, 2015年大学毕业生对月薪的要求变得更加现实、更加理性, 有助于高校毕业生更好地融入到就业的大潮中去。

国企和外企的就业呼声较高

根据相关调查显示, 高校毕业生希望毕业后能够到国企或者外企工作的比率为54%, 国企和外企成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呼声最高的单位, 单独比率都达到了20%以上。尽管如此, 落实到实际工作上, 民营企业的接纳率最高。在相关数据中, 我们可以看到期望去民营企业工作的高校毕业生比率在17%左右, 而最后去民营企业工作的毕业生比率高达40%以上。期望率与实际就业率反差如此之大, 显示了期望与现实的差距, 反映了高校毕业生对民营企业就业的忽视。高校毕业生在就业单位性质选择期望上存在着理想化的状况, 在一定程度上与实际就业能力不相符。

逐渐关注互联网和金融行业

随着互联网行业和金融行业的热力发展, 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把目光投到了其中。互联网行业和金融行业的市场景气度很高, 分别达到5.63%和5.33%, 所以互联网行业和金融行业的人才需求量是很大的。而传统行业现在则处于疲软状态, 人才供给数量大于需求的数量。高校毕业生可以观察和注意一下互联网行业和金融行业的发展, 转变一下职业态度, 用积极的心态应对行业的变化趋势。

综合来看, 当前大学生毕业求职心态总体上有所改观, 但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 就业结构失衡的现象依然存在, 大学毕业生的求职态度和就业需求还有待改变。

高校大学生应该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的号召, 转变择业观念。高校大学生应该脚踏实地的去择业, 勇于去基层和艰苦的地方工作, 在平凡的岗位中体现自己的价值。高校大学生应该提高自己的就业能力和转变自己的求职心态, 提高自己的就业竞争力, 切忌好高骛远, 眼高手低。高校毕业生还应该树立正确积极的职业价值观, 既然选择了一份职业, 就认真钻研, 勤奋工作, 不能因为遇到了问题, 发现了苦难就放弃。把简单的事做好了, 把困难的事解决了, 你的工作之路才会越走越顺, 成功也就越来越靠近你。大学生在就业的时候, 可能一开始从事的并不是自己非常喜欢的工作, 甚至会觉得枯燥重复, 但是兴趣都是慢慢培养的, 在经过自己的努力和琢磨之后, 你很可能会喜欢上这一份工作。

另外, 各大高校也应该重视大学生就业心态问题, 努力培养大学生健康的求职态度。大学生的求职观、事业观、价值观都处在形成发展阶段, 高校应该积极采取措施, 正确引导大学生求职观、事业观、价值观的形成, 培养身心健康的大学生。高校也应该开设就业、创业教育的相应课程, 提高高校大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高校就业指导中心应积极发挥自身职能, 向同学们宣传好就业、创业的各项政策, 为大学生的就业创业起到应有的辅助作用。

篇4:大学毕业生心态透视

关键词:大学毕业生;就业;不良心态;调整措施

随着我国高等学校招生数量的增加,我国大学毕业生的数量逐年增加,近几年来,尤其是全球金融危机以后大学毕业生就业难成为公认的事实。每一名大学毕业生都是其所在家庭的希望,是社会的宝贵资源,毕业生不能就业或就业不理想不仅造成社会资源的严重浪费,而且会给毕业生本人造成严重的心理伤害,甚至出现心理疾病,由此引发出一系列的社会问题。所以高等学校应采取有效措施对大学生进行就业指导,并适时加强对毕业生的心理辅导,使每一名毕业生以良好的心态面对就业问题,维护高校和社会的和谐稳定。

一、大学毕业生就业心态现状分析

经过十几年的学习生涯,大学毕业生即将进入社会。面对社会,大学毕业生心态表现不一,他们有的厌倦学生生活的单调和乏味,充满了对社会的渴望;有的从小在父母的呵护下长大,进入社会感到不知所措,没有必要的心理准备;还有的将社会理想化,真正进入社会感到与想象的截然不同,对就业失去信心,甚至产生悲观、浮躁心理。仔细研究大学毕业生负面心理,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应措施,对症下药,及时调整大学毕业生的良好心态,对大学毕业生成功就业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大学生就业产生负面影响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方面:

1、社会不良风气对大学毕业生就业的负面心理影响。

2、就业压力过大与学校缺乏心理指导之间的矛盾对大学毕业生就业的负面心理影响。

中学阶段,学校为追求升学率片面强调学习,忽视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的培养和锻炼,学生家长也将考入理想学校作为唯一的目标,忽视对学生的心理引导。学生在家长、学校的双重包围下,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差,稍有不顺心就会在行为上表现出来,多数学生心理不健康。心理疾病不象生理疾病那样容易发现和诊断,平时也没有象身体检查那样进行常规的心理检查,因此,心理疾病容易被忽略。进入大学以后,学校往往在毕业年级才进行就业指导,而且只重视就业政策、方法、技巧进行讲解,学生心理的指导较为薄弱。在当今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就业岗位十分有限,许多大学毕业生对就业缺乏必要的心理准备,就业中遇到问题难以解决时内心迷茫、急躁,对前途失去信心,从而影响学生就业。

3、家庭因素对大学毕业生就业的负面心理影响。

4、传统观念对大学毕业生就业的负面心理影响。

二、大学毕业生不良就业心态的调整措施

大学毕业生在严峻的就业形势面前以良好的心态应对就业,需从学校、家庭和学生本人三方面入手,共同培养学生对严峻就业形势的心理承受能力,使毕业生顺利就业。

1、高等学校学生工作者应注重对毕业生的心理辅导。

当今社会是竞争的社会,竞争机制无处不在,人们每时每刻都承受着巨大竞争压力。就业也是一种竞争,对于经济条件好的大中城市、工资收入稳定的事业单位就业竞争压力尤为激烈,毕业生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失败。高等学校学生工作者应在日常学生管理中教育学生正确认识社会就业现状,从日常点滴做起,为毕业提供必要的心理准备和知识储备。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普查和心理辅导,培养学生经受挫折时有起码的自我调节能力,学会自我安慰,当心情郁闷时用合适的方法进行发泄,有效地消除各种不健康的心理。进入毕业年级适时开展就业心理教育,教育学生正确估价自己的能力,调整自己的就业期望值,以良好的心态面对用人单位。就业是大学生一生中的大事,在对用人单位识别中有时缺乏经验,有时难以决定是否应聘到用人单位,学生工作者应做学生的参谋,为学生出主意,启发和鼓励学生详细考察和比较用人单位,选择适合自己的用人单位。当毕业生应聘失败或遭受其他挫折时,学生工作者应细心观察学生的思想变化,选择恰当时机帮助学生分析失败原因,接受现实,及时改正自身不足,勇敢面对现实。

2、学生家长应主动参与大学生的培养和教育,及时对子女进行心理疏导。

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师,父母对子女的教育培养作用是不可忽视的。中学阶段,学校利用开家长会、家访、学校公开日等多种渠道使学生家长参与学生的管理和教育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可是,进入大学后很多家长认为子女已经长大成人,自己的事情应由自己解决,再加上学生家庭住址离学校较远,学生家长很少关注子女的学习和心理情况。学生家长应通过各种渠道,关心学生成长,关注学生心理变化,及时进行心理疏导,缓解学生心理压力。在学期末、毕业前等学生心理容易发生波动的時期,学生家长应采取电话沟通、网络聊天、书信、到学校了解情况等途径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了解,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家长与子女沟通时应讲究方法,不应过分责备;应做子女的知心朋友,不应高高在上或以长辈的姿态出现;应及时了解子女心理现状,多倾听子女的想法,给子女合理的建议。

3、学生本人是核心。

学校和家长是毕业生心态调整的外界因素,毕业生本人客观判断社会需求,主动调整自己良好心态是毕业生成功就业的核心。大学毕业生应积极主动对自己的就业心理进行调整,对自己进行科学评价和定位,选择符合实际的期望值,尽量减小与社会实际情况的差距,使自己的才能可以得到充分展示和发挥。大学生在就业时应打破传统观念,从基层做起,脚踏实地,在自身的岗位上努力工作。在遇到就业挫折时应主动与学校和家长取得联系,调整心态,勇敢地面对就业市场,主动推销自己,寻找最适合自己的理想工作。

总之,大学毕业生的各种不良就业心态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结果,解决这一问题国家的宏观调控、高校学生工作者对毕业生心理的指导以及家庭的疏导。对毕业生而言,应善于调整心态,准确把握自身定位,恰当选择用人单位,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参考文献:

[1] 王季桃.大学生择业误区分析[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6,(4):26-28.

[2] 凌文辁.我国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研究[J].心理学报,1999,(3):59-62.

篇5:大学毕业生求职切忌急乱投心态

“你觉得你自己适合销售还是设计工作?”

“销售吧……等一下,还是设计,算了,还是销售吧。”

“我建议你还是考虑做设计,从简历看你的性格还是内向的,而且口头表达能力有欠缺,

一阵沉默后,招聘人员继续说:“要不你再去其他地方看看,然后想清楚了想做什么工作,再来投简历,我们一上午都会在这里。”

这是天宇电气的摊位前一位学生和招聘方的对话。天宇的招聘人员直摇头:“现在的毕业生对自己定位都不明确。”她表示,今年的毕业生要求普遍降低,“对薪酬几乎没要求,都说只要够生活就行。但是这样也不对,找对行还是关键。这不仅是自己留不住,企业的人员流动性风险和招聘成本也会跟着加大”。

篇6:毕业即失业?大学生求职心态剖析

金融危机中,大学生求职的心态总结起来有两点:选择稳定机会大的曲线行业;把第一份工作看成是自我锻炼的开始机会,而不是安身立命的终身使命,

2008年底,一场经济危机席卷全球,如果说10月大家还带着一点点的幸灾乐祸看美国公司裁员裁到哀鸿遍野,那么在12月,我们也感到了就业的压力。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世界任何一个地方的经济都能牵动全球,就好像一牙痛全身都难受。

有媒体用“就业寒冬”来描述今年的大学生求职,往年积压的未就业大学生将与今年611万应届毕业生“抢饭碗”。有关调查显示,今年积压的大学生“失业族”可能达到300万。

毕业那天,我们失业,你会是其中一员吗?

心态让你看不到工作

小B是个学植物学的学生,往年大部分的招聘单位来自大型花卉公司或者国有单位。今年经济危机,鲜花市场萎缩,一直到现在,班上还没有人找到工作。负责就业指导的支书是我朋友,邀请我去他们的班会。

“你们找不到工作么?”我问。“找不到……”全班人一起摇头,表情严峻。我说:“你们有什么要求呢?”同学答道:“只要有工作就好,哪里有什么要求。”

我随手拿起来一份招聘报纸,指着上面的一份工作读:“这里有,八百块钱,做销售,没有底薪。你们愿意么?”“不愿意。”全班人继续一起摇头,“老师,我们觉得,销售都不算工作。”

“那什么才算工作?”我问。“起码,起码要行业对口,解决户口,而且收入还应该说得过去吧。”

我明白同学们的问题了。他们准备一下子找到一辈子的工作。

就业寒冬顺利求职,第一重要的就是调整心态。

直线与曲线思维

先思考一个问题:两点之间什么线最近?许多人认为是直线。错。

试想,如果你现在在北京,要去纽约,你会走直线花一百年时间挖一个大洞经过地心,还是用十六个小时走一条曲线——坐飞机飞过大西洋?你当然会选择飞机。请记住:

两点之间最近的不一定是直线,而是阻力最小的线!

金融危机下,如果你保持直线思维,依然只能看到以往的工作机会,也许你真的只能如这群学生一样陷入绝望。很多行业,如奢侈品、汽车、房地产、出口产品制造、IT都严重缩水,自顾不暇,哪里还来得及要人?有一些公司则开始变通(如某些著名的时装表公司),改招应届生为招实习生,如果一年之内表现好的话,可以考虑录取为正式员工。总之,某些行业近期找到完全适合工作的难度相当大。

同时,有些行业受到的压力相当小,甚至还有增长的势头。例如在每一次金融危机中,制药业几乎没有受到任何影响,培训业甚至会出现上升的趋势(卡耐基的流行就部分得益于上一次的美国经济危机),这些行业会出现大量的职位空缺。所以,建议大学生就业的时候,选择那些和衣食住行相关性大一些的行业,先进入这些行业过冬,等自己喜欢的行业重新回暖再进入。

小C是某重点大学传媒系的学生,他的目标是进入新传媒,如网络媒体。今年的就业形势不好,他选择先到传统纸媒待一两年,进入了某杂志社,他看重的是今后一两年的培训和人力市场发展,

“我不在乎钱,看重的是能进入这个行业的机会,等到IT回暖的时候,我这边的人脉也积累得差不多了,这样就可以开始做自己的事情。”小C 这样的心态和规划让他在新的职位做得很开心。

在新的就业环境下,如果你能丢开一步到位的直线思维,进入曲线思维,把第一份工作作为能力积累或者进入社会的平台,选择一些相对稳定增长的行业,并在这些行业中为你真正的就业目标做准备,这会让你走得更快。正如台球高手,曲线球比直线球更有难度,却更有力。

职位选择的原则:培养能力 > 使用专业能力

职业=职位+行业。解决完行业问题,再谈谈职位的定位。

金融危机期间,作为职业规划师,我被各公司请去咨询最多的不是招聘,而是裁员。对方总问我:我们该裁掉什么样的人?

金融危机中,企业求的是自保和危中求机,有些部门是很有裁员风险的,比如人力资源、品牌、部分行政、研发和小的业务部门,但是有一个部门永远不会裁人,那就是销售,因为企业什么都可以没有,就是不能没有现金流。

大学生的第一份工作,除了找到一个生存和进入社会的平台外,主要功能就是锻炼自己,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工作能力中,综合能力远比专业能力重要。

中国的大学,前两年是通识教育,后两年是专业教育。通识教育大家都差不多,所谓的专业能力主要是指专业教育中的能力。减去寒暑假,专业教育的学习时间不超过12个月,玩命学的话,6个月就能学回来。而大学的知识和实际应用脱节,导致知识结构和社会要求的有差距,知识淘汰率大概在40%左右。也就是说,当你毕业进入社会的那一瞬间,你比其他专业的同学对自己专业的优势,只是不到4个月的学习!

你只比其他专业的同学多学了4个月专业,你是哭还是笑?我建议你笑起来,也就是说,只要你愿意,你完全可以通过短期的努力胜任任何工作。

拿前面谈到的销售来说,任何人都可以在一个月之内胜任。在所有的入门工作中,销售是门槛最低、最锻炼人的。冯军、马云、比尔 · 盖茨、肯德基都是做销售起家。当然我们俞敏洪老师刷电线杆子,也是一种销售。一个人如果要做管理,学会销售自己是必经之路。

小L是正规的医药专业毕业生,他讨厌医药界的缓慢稳重,希望成为一个成功的企业人士,于是进入中美史克公司成为一名医药销售代表,他觉得这是最能锻炼人的。一年过去,他在销售方面获得很好的业绩,同时还担任了部分培训工作。我在新东方GMAT班遇到他,他的下一个目标是进入最好的美国商学院,成为一个企业咨询顾问,他的杀手锏包括不错的GMAT成绩、世界第三大制药厂亚洲地区CEO和两个大客户的推荐信。你也能猜到,这是他今年“额外”的销售业绩。

把第一份工作作为一个开始,而不是一个结束,是小L成功杀出重围的秘诀。

金融危机中,大学生求职的心态总结起来有两点:选择稳定机会大的曲线行业;把第一份工作看成是自我锻炼的开始机会,而不是安身立命的终身使命。你会发现,世界会开阔很多。

小贴士:不过50封,不要唧歪

如果你翻开一本2000年的求职指南之类的书,上面会说,当时的简历回馈率大概在10%。也就是说,投递10份简历,你就会有一个面试机会。而这个数字随着求职网站的盛行、网络的普及大大下降,如果今天你依然用电子简历的话,回馈率大概在2%左右。这就意味着,找一份工作,平均要投递50封简历才有一个面试机会。最近的经济危机也许会让这个数字雪上加霜……

这个数字告诉我们的是:没有投递超过50份简历的人,不要唧唧歪歪,内心不平,继续投递,安静等待概率发生。

还有一个理由,现在企业购买各大招聘网站的招聘服务都是按月购买的,一般招聘广告登出来的前两周就能够找到人,所以后两周投中的几率就等于零。这也提醒求职者多多刷新,日期越新的,越有可能。

(本文选自《新东方精神》季刊总第11期)

篇7:大学毕业生心态透视

11月15日零时,研究生招考报名截止。据最新一期的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快报显示,今年的考研人数之多再创历史新高。

考研热连年不退,记者就此进行采访,了解到考研族的一些心态。

为圆梦 一心执著

在记者采访到的部分考研者中,有的考研者只是为了实现自己多年的研究生梦,不想过早地参加工作,非得要实现自己的梦想后才踏入社会。

祝军说他身边的人都叫他“老祝”,不是他的年纪大,而是他“考研的岁月比较久远”,今年是他第三次考研了。说到这次考研,他一边叹气摇头一边说:“前两次都是砸在了英语上,这次考研的英语又换了题型取消了听力,也不知自己会考得如何。”祝军这三年一直是边做家教边复习考研,挣的钱刚够自己开销。当记者问他考了两次没考上为何仍不想放弃时,他说:“我就是不大想走出学校,想让自己有了充分的准备后再踏入社会工作。另外,读研一直是我的心愿,我一定会圆这个梦的。”周同学则告诉记者,因为高考的时候发挥得不好,没能进入自己喜欢的专业,这次考研她报考了自己心仪已久的专业。虽然跨校跨专业考难度比较大,但她觉得这是一次不可多得的机会。“工作暂时不去想了,现在就一门心思考研了。”周同学一脸执著地说。

为工作 挑灯夜读

“现在本科生就业那么困难,有一个研究生文凭的话,就业应该会相对轻松一点。”广西大学新闻系一名女生告诉记者,新闻系表面上看来是个很不错的专业,但实际上面临的就业压力也很大。现在报社、电视台招人往往要求硕士以上学历或者有媒体工作经验,对于应届本科毕业生来说,竞争优势就打了折扣。

余同学今年毕业后已经在媒体找到了工作,但这次考研他仍报了名,边工作边复习让他倍尝艰辛,记者眼前的他两眼血丝,感觉到他天天在“挑灯夜读”。“你问我为什么要考研啊?其实没什么,我原来也没打算考,可工作一段时间后发现,本科所学知识在工作中捉襟见肘,虽说现在做好本职工作没问题,但今后要有所突破就难了,与其以后着急不如趁现在赶紧考研充充电,为以后的发展做些准备。”余同学很坦然回答记者。据了解,绝大多数考研者都是为了谋份好的工作。

为父母 背水一战

记者在采访中还发现这样一群特别的考研者,他们考研除了为自己的前途外,还背负着父母的期望,简直就是在“为父母而战”。

陈晓晔今年大学毕业后回钦州老家找了几家单位都不满意,国庆节过后又回到南宁准备考研。她与人合租一套房子,每天就是从住的地方到学校“两点一线”地赶。她说:“我家里还有一个念高中的`弟弟,妈妈下岗了,家里经济状况不好。如果这次考不上,我就回家找工作了。因为弟弟还要考大学,我不能再增加父母的负担了。”记者看到,她的桌上放着两个馒头、一袋榨菜,她说这些是她常备的晚餐,想为爸妈省些钱。

另一位考研的同学则透露了自己的想法:“其实我自己并不是真正想考研或者将来从事研究工作,是父母逼着的。反正我自己暂时也不想工作,压力太大了,考就考呗。”他的想法跟某些“校漂族”的想法很相似,不想离开学校,加上有不可违逆的父母之命在先,索性就考来试试。

篇8: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心态分析

1 缺乏合理的职业规划

经过近5年的独立学院就业工作, 在和毕业生充分沟通的基础上, 得出的结论是他们缺乏应有的职业规划, 没有明确的目标, 有的甚至对自己将来想从事什么工作都模棱两可。在今天这样一个人才竞争激烈的时代, 职业生涯规划显得尤为重要。进入大学后就应该有一个完整的职业规划, 对我们每个人个体而言, 如果不进行有效的规划, 盲目前行, 势必会时光虚度。作为当代大学生, 若是没有目标的前行, 踏入这个人才济济的社会终究会被社会淘汰。因此, 试着为自己拟定一份职业生涯规划, 有了目标, 才会有动力, 才会为成功助力。

2 自我认知不清

首先, 通过四年的学习和历练, 一部分独立学院的毕业生认为自己是一个合格的大学毕业生, 这体现在找工作时, 不切实际, 这样往往吓退了用人单位。我们都知道, 招聘单位在招聘人才时, 首先考虑的是招聘某个人会给单位带来某种效益, 或者是管理效益或者是技术效益。目前国内独立学院毕业生普遍存在着理论知识不扎实, 尤其是技术岗位笔试时体现得尤为突出, 这也是导致大量用人单位拒绝三本毕业生的根本原因所在。其次, 还有一部分毕业生过于自卑。只要见到招聘单位宣传材料中有211, 985字样就避而远之, 总觉得比一本二本矮一截。实则不然, 独立学院作为中国一个新兴的教学模式, 本世纪初期开始尝试招收学生, 招收高考第三批次的学生。独立学院有针对性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针以及学生本身的提高, 他们在某些方面甚至超过一本二本的毕业生。所以当我们面对招聘广告时, 应该主动的向招聘单位展示自己的长处和闪光点。以我校毕业生为例, 历年的毕业生中, 供职于世界500强企业中同学大有人在。再次, 也有学生缺乏敢拼敢闯的精神, 向往着一步到位, 毕业就找到一个稳定的“铁饭碗”工作, 往往他们心中也会有一些自己的认识, 比如国企、公务员是就业首选。但是往往一旦找到一些合适的工作机会的时候, 他们又在想工作来的这么容易, 是不是我找的工作不好等等想法, 对待好的机会犹豫不决, 最后导致好机会溜走才后悔莫及。

3 注重择业过程中诚信意识缺失

毕业生在校期间, 学校在理论知识培养的同时, 也会开展大量的诚实诚信等方面的教育活动。但是, 在就业过程当中, 擅自毁约, 虚假简历等情况时有发生, 给学校和同学造成了极大的不良影响。这部分同学持有“这山比那山高”的心态, 先签约一份工作, 然后在去找其他的工作, 甚至, 有时招聘单位马上让报到了, 然后被录用的毕业生说来不来了, 实际他已经在另外一家单位参加工作。为了杜绝这类事情的发生, 学校的基层就业老师应该把好协议书关卡, 实行一人一号制度, 严格管理, 否则长此下去, 独立学院毕业生将名声扫地。

4 没有正确的理解“先就业后择业”含义

对于绝大部分学生来说, 大学是他们的最后学府, 毕业后也就意味着向人生的另一阶段迈进。固然, 同学们对人生中的第一份工作倍加珍惜, 但对于一个初出校门的学生来说, 从理论到实践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以计算机领域为例, 更新换代之快, 让人目不暇接, 近些年来就业计算机相关专业的毕业生, 可以不拿薪水为一些高科技企业服务, 这样做看似吃亏, 实则不然, 我们都知道经验出于实践, 只有亲身去做了, 才能掌握真正的技术和经验。现实中, 有的学生虽然已经就业了, 但觉得不够理想, 心浮气躁, 老觉得比不上某某同学的工作, 这样导致频繁更换工作, 最后, 什么工作都不能胜任。所以, 毕业生应该扎实稳重, 不管在任何领域, 做精做强才是我们的真正的资本。

5 急于求成, 不愿从基层做起

独立学院的本科毕业生在校期间的培养更注重动手能力, 但因为是新生事物, 用人单位在选材上仍存有疑虑, 更多的放在基层岗位上观察。然而, 作为本科毕业生是不愿去做一些基层岗位的工作。这就导致他们在大四一年频繁的参加招聘会, 在寻找着自己的伯乐。在这里, 我们呼吁用人单位改变看法的同时, 也希望毕业生们能够正视就业现状, 俗话说“是金子永远都会发光”, 即使是基层岗位, 也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工作去为独立学院毕业生正名。为自己闯出一片天地。

篇9:透视炫耀性消费心态

例如,在一个充满竞争文化的国家,政府为减少贫富差距而对高档消费品征收消费税,反而对相对贫困的人士相当不利,因为他们在不甘落后于人的心理驱使下,会花费更多的金钱在高档消费品上。另一方面,高档消费品制造商可能会从政府的税收政策中得利,因为需求的扩大必然带来销售量的增加。

另一个例子是,那些把顾客划分为金卡、白金卡、银卡等多重等级的航空公司不妨考虑减少一些等级,把大部分顾客列入同一层级。这样,一些顾客可能会为了追求高人一等的身份象征而甘愿多付票费,这将为航空公司带来更大利润。

篇10:文科毕业生求职遇冷透视

偏文专业的毕业生本属青年才俊,却因所学专业应用性不强而沦为就业市场上的“弱势群体”。记者近期调查发现,在眼下的高校毕业生求职高峰期中,中文、历史、哲学等人文社科类专业学生明显遇冷。究竟是何原因让文科生们成为就业市场上的“冷馒头”?

如果仅从专业名称上判断,文学、经济学、史学、政治学、法学,这些专业都与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且由于学文科本身所富有的浪漫色彩,让许多学生在高考填报志愿时对其情有独钟。然而,四年之后的就业市场上,文科毕业生却面临着盛名难副的尴尬处境。“早知如此,当初就不该读文科,也不该选这个专业。我学文科,我无奈,工作找得好失败”。上周,在西安交通大学的一场招聘会现场,等待入场的一名西安邮电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大四女生向记者这样抱怨道。据她介绍,从9月初加入求职大军以来,她至少已投递了200多份简历,得到的回应却寥寥无几,班级其他同学的遭遇也与她大同小异。目前,整个班级达成就业意向的人数尚不足一半。当记者问到将来有何打算时,她急匆匆地加入到等待进场的长队中,“走一步看一步吧,估计这年是没法好好过了。”

可替代性强、缺乏核心优势是根本原因。西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大四应届毕业生小刘对文科生就业难现象感到不可理解,“高考时大家分数都差不多,知识水平也相差无几,同样是接受过正规的高等教育,同样付出了四年的艰辛和努力,为何找工作的时候就产生这么大的差距呢?”

北京市某企业校园招聘负责人王经理向记者解答了这一疑问,作为招聘主体的企业,市场化的经营模式和以效率、利润优先的经营理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用人战略,这意味着在学校接受大量理论教育但缺乏一技之长的文科专业学生可能创造的现实价值较少,在激烈的岗位竞争中自然不占优势。

与此同时,企业内部适合文科生的综合管理类职位人员流动性差、更替缓慢,而专业较为对口的公务员、事业单位招聘则竞争异常激烈,“分流作用不大”,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文科生们的选择范围。

西安交通大学就业指导中心副主任郑旭红认为,要想更有竞争力,文科生应提高职业素质,做复合型人才,减少可替代性。同时,努力丰富自身的经历,学生干部、各类比赛和证书等都能使自己更受用人单位青睐。最重要的一点则是要转变自身就业思路,拓宽就业视野,在求职过程中表现得更加主动。

篇11:80后毕业生心态调查

80后毕业生全球速写

又一群毕业生将怀揣着梦想和激情、烦恼和不安踏入社会,他们蓬勃朝气的面孔让我们想起多年前的自己。

这些可能是生于80年代的最后一两届毕业生,在全球经济环境寒意不散的这个盛夏,遭遇了成长链中难堪的一环:失业、迷惘、愤怒、价值缺失。“长大成人”,这个在十多年前看似顺理成章的过程,却在他们很多人那里卡了壳。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曾指出,青年人能够成为一股推动国家发展的“可畏的”的力量,但前提是他们需要得到合适的条件和机会,得到社会的包容并感受到自己的价值,而这似乎仍是摆在每个国家面前的艰巨课题。

毕业了,青春何处安放?

80后毕业心态调查

《环球》杂志记者/邓喻静实习记者/王宁莉

七月流火,北京、上海、武汉 在中国每一座城市的校园里,毕业告别的气氛持续燃烧,“笑一个,再笑一个”,在镜头面前,憧憬在一张张年轻的脸上漾开

这一年里,除了憧憬,中国年轻人脸上写着的茫然和无措,比任何一个年份都多。面对即将步入的社会,他们五味杂陈。

2010年的中国大学毕业生人数630万,比去年增加30万,创历史新高,这些毕业生多是生于80年代后期,相比他们的前辈们,他们面对的是一个经济危机过后复苏前景并不明朗的经济大背景。

为了对以80后毕业生为主体的近10年内的毕业生心态有更多的了解,《环球》杂志最近进行了一项网络调查,分别针对“刚毕业”、“毕业1~2年”、“毕业3~5年”、“毕业6~10年”这四个年龄段的网民进行了问卷调查。截止到7月5号,共回收15254张问卷。“毕业而立”难

调查结果显示,近八成本年度毕业生对“毕业而立”把握不大,过半人数甚至明确表示不能“毕业而立”。此外,面对从学校人到职场人的转变,八成毕业生表示还没有心理断奶。

稍加留心,人们可以注意到在北京以及其他一些大城市的城郊,在各个大学周围,现实的各种压力令毕业生们呼朋引伴、集中居住,以此换得的安全感和归依感让他们甚至会产生自己仍在校园的错觉。

对于当前毕业生这一心理断奶期的延长,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所长喻国明认为,除了80后独生子女的群体症候病,中国社会转型期的社会变化加剧也是一大动因。

“不要说青年人不适应,就是成年人对于社会转型也会产生不适应、不协调。我们的社会变化太快,五年、十年都有很大的不同,价值观和社会各种条件发生激烈冲撞的年代,适应社会的这一过程会被延长”,喻国明说。

对于这一原因的认识,本届毕业生们有自己的理解,他们诟病最多的是“学校与社会没法成功对接”,其次是“就业形势太严峻”。

“毕业了,我们的工作在哪里”,这一发问已经在中国近年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上回响数年,中国高等教育的跃进让更多人有了书读,却让更多的人遭遇了这样的心理落差 播下龙种,收获跳蚤。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夏学銮指出,中国社会经济运行的结构调整与教育严重错位,理应承担一定的责任,教育过于急功近利,企业过于短视,社会缺乏对毕业生的爱护,毕业生自己心理预期不准,综合成了当前的毕业生就业难。

调查中,对于“你是否成为一个合格社会人”这个问题,“毕业1~2年”、“毕业3~5年”、“毕业6~10年”的网民中分别有76%、64%、53%给予否定或不确定的回答。

这些人都曾是毕业生,他们或多或少经历过这样的加工模式:幼儿园、九年义务教育、高考、大学教育。19年的中国式教育目标只有一个:成人、成材、进入社会、有份好工作、有个好前途,然而这个目标与他们中的很多人仍相去甚远。

社会融入中的阵痛

当学校这一页翻过以后,毕业生们被卷入自我奋斗和自我实现的历程,谋生和立足是这一成长链中不得不面对的的重要一环。

对于这必经一环,毕业生们走得并不轻松。在他们的奋斗中,生存压力是刚毕业的毕业生们公认的最大现实考验;对于毕业1~2年和毕业3~5年的毕业生来说,“事业和爱情的双重压力”重压在肩,“将理想和现实对接”、“所在城市的高昂生活成本”让他们有些喘不过气;在毕业6~10年的毕业生那儿,“所在城市的高昂生活成本”跃居为最大的挑战。

喻国明指出,80后的一代毕业生独立意识更强,更加以自我为中心,因此他们的竞争意识更激烈,也更加追求个体地解决问题,不是依靠组织。但是他们缺乏精神殿堂,少了精神寄托,因此在各种现实考验面前,迷茫、恐慌的情绪容易滋生。

蜗居族、啃老族、宅居族,这是社会舆论加诸于近几届毕业生身上的一些标签,映射社会对于青年人当前难堪处境的一种不满,甚至类似于价值示范的谴责。但这也形象地反映了当前毕业们在走入社会过程中遭遇的阵痛。

本次调查发现,四个毕业年段的网民对于毕业一段时间后的总体感受差别明显,刚毕业的毕业生并没有比较统一的感受,选择沮丧、憧憬、失落、乐观的比例均衡。而毕业1~2年和3~5年后的毕业生们,失落感是最主要的情绪,且后一阶段选择失落感的人数比前一阶段的更多,但这一趋势在6~10年的毕业生那儿开始下降,憧憬和乐观成为这一阶段毕业生的主要感受。

从“初生牛犊不怕虎”到现实与预期的落差,再到打磨得更为成熟圆融,夏学銮认为毕业后5年为毕业生社会历程的一个转折点,前5年要面对的是一个角色的巨大转换,在当今房价物价高企、竞争残酷等许多不确定社会因素的冲击下要立足,对于当前的毕业生来说,已经是相比60后、70后毕业生来说一个更大的挑战。

因此在毕业生们的成长轨迹中,对于稳定的诉求逐渐清晰可现,“一份安闲稳定的工作”在“刚毕业”、“毕业3~5年”、“毕业6~10年”三个阶段的毕业生那儿得到不同程度的青睐,且青睐指数扶摇直上,只有“毕业1~2年”的毕业生表示了对“充满激情和挑战的工作”的认可。

喻国明指出,80后毕业生的选择反映了人在稳定和风险之间趋于平衡的选择规律。八十年代的毕业生们整体特点是希望“变”,他们在超稳定的社会关系、社会结构、社会利益分配的格局中待得太久了,希望有一种变动以使自己获得新的希望、新的可能性。但改革开放之后,真正的社会大变革来了,人们又希望能过上稳定的生活了。

理想与爱情安在?

60年代的美国电影《毕业生》吟唱出的青春的迷茫和坚持,至今余音绕梁,曾经热爱一切却又无所适从,这样的情感困境为每一代毕业生所共有。

但生于80年代社会急剧转型期的这一代中国毕业生,眼见了更多繁华与破败的对比,体验了更多骄傲与低鄙的落差,他们对社会的关注也较一般人高。电脑与网络成了他们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这形成了他们对社会更为主动的看法,他们对于自我价值选择的认识也更为清晰。

在工作、爱情、理想和生活等诸种价值选择中,工作始终是毕业生最看重的价值考虑。在本次调查中,以毕业3年为一个分界点。毕业三年之内,工作对于毕业生的重要性呈现递增,而毕业三年外后,工作的重要性则开始递减。

这次调查结果显示,毕业生毕业之初对于“生活“的要求不高,但随后随着毕业年限的增加而递增。在毕业6~10年的毕业生那里,“生活”的重要性跃居为各项价值之首。

令人费解的是,理想和爱情这两样曾为上几代人普遍看重的价值,在这一代毕业生中受到冷遇,其选择率在毕业生各个阶段一直偏低,并随着毕业年数的增加而递减。

喻国明认为,理想和爱情这两样价值已经不能用过去的标准来衡量了,现在的毕业生们也重视爱情,也希望能实现人生理想,但已经和过去人们追求爱情和理想的标准、表达形式不一样,在这个社会转型的过程中,在理想和爱情上的失落是可以理解的。

与其相应,在爱情观方面,“顺其自然”是四个阶段毕业生一致比较能接受的情形,其次是“在合适的时候遇见对的人”,而“相信爱情、”“努力、勇敢去追逐爱”等选项选择人数寥寥。

夏学銮比较赞赏“顺其自然”的这种爱情观,并认为“顺其自然”、“在合适的时候遇见对的人”体现了我国传统的中庸之道,尤其是在竞争、压力如此巨大的现今社会中,毕业生们越来越现实了,随缘是比较务实的爱情观。

这一“中庸之道”在关乎理想的态度上也得到毕业生们的肯定,刚毕业和毕业6~10年的毕业生们多抱持“早已看淡、顺其自然”的心态,而毕业1~2年和毕业3~5年的毕业生们则比较认可“理想在心中不灭,但现实更重要”。

上一篇:采伐管理系统下一篇:茶办创新2014年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