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全麻胃肠道手术

2024-06-10

复合全麻胃肠道手术(精选九篇)

复合全麻胃肠道手术 篇1

关键词:丙泊酚,氯胺酮,术后镇痛,上肢手术

臂丛神经阻滞常用于上肢手术, 但在小儿上肢手术中, 由于小儿不合作, 使麻醉和手术操作不能顺利进行。以往小儿上肢手术常需全身麻醉, 氯胺酮静脉全麻应用较为普遍, 但单纯使用药量大、不良反应多。本文探讨臂丛神经阻滞复合全麻用于小儿上肢手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拟行上肢手术患儿40例, 男24例, 女16例;年龄2~6岁;体质量11~23kg;ASA Ⅰ级或Ⅱ级。术前心电图、X线胸片、凝血功能等均正常。其中外伤31例、矫形手术5例、其他手术4例。将所有患儿随机分为丙泊酚组 (A组) 和氯胺酮组 (B组) , 每组20例。2组性别、年龄、体质量、手术时间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麻醉方法

所有患儿术前禁食禁饮5h, 术前30min肌内注射阿托品0.01mg/kg、苯巴比妥钠3mg/kg, 开放静脉 (多数患儿在病房已开放静脉) , 常规监测心电图 (ECG) 、血氧饱和度 (SpO2) 、血压 (BP) 。A组静脉注射丙泊酚2mg/kg;B组静脉注射氯胺酮1mg/kg, 面罩给氧。置患者于平卧、头侧位行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 准确进针回抽无血注入0.25%罗哌卡因1mg/kg。A组持续滴入丙泊酚0.1mg·kg-1·min-1;B组给予氯胺酮0.5mg/kg间断静脉注射, 术中密切观察患儿呼吸频率、动度及SpO2。手术结束前20min左右停止给药, 待患儿清醒及脱氧5min后SpO2维持在96%以上送入病房。

1.3 观察指标

连续监测麻醉前后平均动脉压 (MAP) 、心率 (HR) 、呼吸 (RR) ;苏醒时间 (停药至小儿苏醒的时间) 、停药后及苏醒后躁动和恶心呕吐的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1.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A组、BMAP与麻醉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AHR保持相对稳定, 麻醉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BHR明显升高 (P<0.05) 。见表1。A组术后苏醒时间短于B组, 苏醒后躁动和恶心呕吐发生率低于B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

注:与麻醉前比较, *P<0.05

注:与B组比较, *P<0.05

3讨论

由于小儿手术难以配合, 常需氯胺酮静脉全麻, 但上肢手术一般时间较长, 导致全麻药用量大, 术后呕吐发生率高, 苏醒较晚, 有心血管兴奋即术后精神兴奋等不良反应。因此, 现在多数医院均采用臂丛神经阻滞复合全麻进行手术, 有效地减少了全麻药用量, 使患儿及时苏醒, 也减少各种不良发应的发生[1,2]。小儿上肢手术臂丛神经阻滞复合氯胺酮是常用的麻醉方法, 但由于氯胺酮有增强腺体分泌的作用, 且诱导时出现喉痉挛在小儿较成人多见, 增加了麻醉风险;苏醒期的精神不良反应较大, 术后躁动和恶心呕吐时有发生[3]。丙泊酚是近年来临床上最常用的静脉麻醉药[4], 其作用快, 维持时间短, 恢复平稳, 苏醒迅速[5]。观察发现采用臂丛神经阻滞复合丙泊酚麻醉, 小儿腺体分泌较少, 术中BPHR相对稳定, 术后患儿基本无哭闹躁动, 恶心呕吐的发生率也较低。

有资料报道, 在小儿全凭静脉麻醉中, 丙泊酚的诱导量为3~4mg/kg, 维持量为8mg/kg[6], 作为镇静辅助用药, 用于小儿臂丛神经阻滞, 用量远低于全凭静脉麻醉。

综上所述, 臂丛神经阻滞复合静脉全麻用于小儿上肢手术安全有效, 能很好解决患儿不配合、全麻药用量多等问题。特别是臂丛神经阻滞复合丙泊酚麻醉对术中患儿循环系统影响小, 术后不良反应少, 其安全性和有效性更优于臂丛神经阻滞复合氯胺酮麻醉。

参考文献

[1]崔旭蕾, 徐仲煌, 郭向阳, 等.小儿外周神经阻滞的临床应用进展[J].临床麻醉学杂志, 2007, 23 (8) :702-704.

[2]刘建树, 杨燕, 梅雷, 等.外周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在小儿腹股沟区手术的应用[J].临床麻醉学杂志, 2007, 23 (8) :685-686.

[3]陈伯銮.临床麻醉药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0:302-305.

[4]Miller RD.Anesthesia[M].Philadelphia:Churchil Living Stone, 2000:228-271.

[5]Koshy G, Nair S, Norkus EP, et al.Propofol versus midazolam and me-peridine for conscious sedation in GI endoscopy[J].Am J Gastroenterol, 2000, 95:1476-1479.

复合全麻胃肠道手术 篇2

择期胸腔手术患者50例,男40例,女10例,年龄35~76岁,手术时间2.3~4.5小时,用硬膜外阻滞复合静脉全麻(复合组);另选胸腔手术50例单用静脉复合全麻(对照组)。

术前均常规肌注鲁米那钠和阿托品。复合组先施行T5~7椎间隙硬膜外穿刺置管,注入1.73%碳酸利多卡因4ml,待出现阻滞平面后开始全麻诱导,气管内插管,诱导:静注芬太尼0.2mg、咪达唑仑0.1~0.15mg/kg、依托咪酯0.5~0.6mg/kg、司可林1~2mg/kg,气管插管后均静注维库溴铵仙林0.08~0.12mg/kg,然后持续安氟醚吸入,间断给予咪达唑仑、维库溴铵等维持麻醉。术后行静脉镇痛。实验组:全麻方法同上。诱导前先取相应的椎间隙行硬外腔穿刺置管。术后连续硬膜外镇痛。每隔120~150分钟经硬膜外导管注入0.375%布比卡因5~7ml,术毕将PCA泵与硬膜外导管连接,用芬太尼0.2~0.4mg+氟哌啶2.5mg+布比卡因150mg+生理盐水100ml混合液,按2ml/小时匀速输注加PCA施行术后镇痛。单纯静脉复合全麻(对照组)的麻醉方法同复合组。两组术中均连续监测BP、HR、ECG、SPO2

结 果

复合组患者插管无心血管反应或反应轻微,插管后1分钟SBP和HR均值与插管前基础值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插管时心血管反应较明显,插管后1分钟SBP和HR均值分别为19.1±2.0mmHg和93.0±12.9次/分,与插管前基础值(分别为15.1±1.6mmHg和78.0±11.1次/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

手术全程循环功能以复合组较对照组明显稳定,BP升高值大于20mmHg者仅5例(10%)、HR增快大于15次/分者4例(8%),明顯轻于对照组的30例(60%)和22例(44%)。两组术中镇痛和肌松均较满意,SPO2也无明显差异。复合组静脉用药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术毕复合组有27例(54%)即刻清醒并拔管,余23例均于术毕15~20分钟内清醒并拔管;对照组有14例经30分钟以后才清醒并使用催醒药和拮抗剂。复合组术后躁动者有8例(16%),明显少于对照组32例(64%)。复合组术后应用PCA镇痛,效果良好者47例(约94%)。

讨 论

硬膜外阻滞与全麻复合用于胸腔手术,可减少全麻药及肌松药的用量,诱导期心血管不良反应减轻。硬膜外阻滞对循环系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诱导插管前应注意补充血容量,避免两种麻醉的降压作用高峰同时出现。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术中手术应激反应明显减轻,循环功能比较稳定,有助于减少心肌氧耗,改善心脏血流分布。单纯静脉复合麻醉施行胸腔手术,麻醉诱导、插管、拔管、手术操作的刺激,容易引起血浆儿茶酚胺浓度升高,致血压升高、心率增快,对原有高血压、冠心病的患者极为不利。此外,单用静脉复合全身麻醉需用较多的麻醉药和镇静药,常引起术后呼吸抑制和苏醒延迟。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全麻药用量明显减少,麻醉药对循环呼吸功能的抑制减轻,患者可早期苏醒拔管。

复合全麻胃肠道手术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文将选取2008年5月至2011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58例ASAⅠ~Ⅱ级食管癌择期手术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 其中男31例, 女27例, 年龄为29~77岁 (平均年龄51.2±6.1) 岁。为了对比两种不同麻醉方法的效果, 我们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 (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 和对照组 (全麻) , 每组各29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麻醉方法

本文所选病例术前30min均肌注0.5mg的阿托品或0.1g的鲁米那, 患者入手术室后均采用惠普多参数监护仪监测患者的心率 (HR) 、平均动脉压 (MAP) 、CVP、SpO2以及ECG值, 同时在其下肢建立其静脉通道。对照组 (全麻) :首先对患者依次采用静脉注射方式注射0.1mg kg的咪唑安定, 1mg/kg丙泊酚, 0.6mg/kg阿曲库胺、0.004mg/kg芬太尼, 以此来进行快速麻醉诱导, 在口明视下将双腔气管导管插入确定后固定, 然后在连接Datex-Ohmeda AestivaTM/5 7100型的麻醉机对患者实施机械通气, 在手术过程中对患者实施单侧肺通气, 其吸入的氧流量控制在1L/Pmin为宜;然后利用Phlips M1026A多功能麻醉气体监测仪对PETCO2进行监测, 同时将其维持在35mm/Hg为宜, 而潮气量控制在6~8m L/kg为宜, 另外将其呼吸频率控制在14~16次Pmin, 吸呼比需达到1︰2。术中麻醉维持:吸入2%~3%的七氟醚来维持麻醉, 另外在术中还需要间断性的追加阿曲库胺, 血压升高时可间断推注芬太尼0.1mg每次, 若患者血压下降可使用静注麻黄碱进行维持, 如果是患者的血容量减少则补充血容量。观察组 (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 :该组需在患者的T7~8、T8~9处进行硬膜外穿刺并向上置管, 留置的导管深度需控制在3~4cm为宜, 然后在硬膜外腔采取推注的方法注射5m L的0.25%罗哌卡因和1%利多卡因混合液, 当麻醉平面达到标准后便可行全麻诱导, 而诱导的方法与对照组相同, 维持用药:吸入2%~3%的七氟醚, 间断推注阿曲库胺, 以及0.25%罗哌卡因和1%利多卡因混合液每次3m L, 必要时可用芬太尼, 主要根据患者心率血压调整用药量。在手术过程中根据患者的HR及血压情况适量的注射血管活性药, 在关膈肌时便可停止给全麻药。

1.3 术中监测

在患者手术过程中, 术前常规进行桡动脉穿刺监测MAP, 锁骨下静脉穿刺监测CVP, 均采用迈瑞监测仪常规监测其心率 (HR) 、血压 (MAP) 以及 (SpO2) 等数据。同时详细记录患者麻醉前 (T0) 、气管插管后 (T1) 、手术开始时 (T2) 、手术探查时 (T3) 、气管拔管即刻 (T4) 五个阶段的生命指标情况;详细记录患者术后苏醒及气管拔管的时间;详细记录术中麻醉药物阿曲库胺、芬太尼以及维库溴胺的总用量。

1.4 统计学处理

本文将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对资料进行处理, 其中主要采用 (±s) 表示计量资料, 检验采用χ2, 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2 结果

2.1 通过临床统计数据显示, 观察组患者麻醉期HR、MAP值在拔管时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详见表1。

(±s, n=29)

注:1mmHg=0.133kPa;两组对比, P均<0.05

2.2 两组患者全麻用药量对比

通过对术中两组患者的麻醉用药量对比, 观察组的全麻用药量与对照组相比显著较低, 详见表2。

(±s, n=29)

注:两组相比较, *P<0.05, △P<0.01

2.3 对比两组患者自主呼吸恢复、完全清醒拔以及出气管导管时间, 观察组明显短于对照组, (P均<0.05) 。详见表3。

(±s)

注:*与观察组对比, P<0.05

3 讨论

临床行食管癌手术, 由于其创伤较大因而极易引起应激反应, 而在手术过程中若只采取单一的全身麻醉极易导致强烈的血流动力学变化。若采用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方法, 可以有效缓解出现应激反应, 而且其术后苏醒时间较短, 进而患者可有效、快速恢复呼吸功能, 同时还能起到预防创伤口感染以及心血管系统的各种并发症, 最终将有效改善患者术后的快速恢复[2]。

食管癌手术其创伤以及术后的疼痛可能会增加患者心脏的氧消耗量以及引起心动过速等临床症状, 而且还可能会引起心肌梗死或者缺血。在手术过程中必须行气管插管机控呼吸全身麻醉, 但是若出现肺内动静脉分流、单肺通气发生V/Q失衡、术中大动脉受压和内脏牵拉以及纵隔随机控呼吸出现摆动等等情况时, 极易引起患者机体发生应急反应。由此可知, 在术中若单独采取全麻, 其无法有效遏制因手术刺激而引发的肾上腺髓质和脑垂体分泌大量的应激激素, 另外在手术中单纯全麻在气管插管和拔管时会引起患者的血压及HR会升高[3,4,5]。

通过本文的临床研究结果显示, 对照组采用的单独全麻, 患者在气管插管和拔管时其血压及HR出现显著升高, 再加之由于是采用插管等因素影响, 其刺激了患者的交感神经进而增加了其儿茶酚胺的分泌量;而观察组采用的是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 该组患者的应激反应较轻而且血液动力学也较为平稳, 究其原因就在于当硬膜外麻醉阻滞平面达T4时, 交感神经的阻滞平面已经达到T2, 因而使得因插管而引发的刺激无法传入中枢, 进而抑制了患者儿茶酚胺分泌量的增高。除此之外, 临床采用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方法, 患者受到的刺激较小, 因而比较适合于患有冠心病、高血压的老年患者, 由于其降低了其心肌的耗氧量, 血流动力学较为稳定, 进而可以有效预防心、脑血管意外的发生。由于该麻醉方法采用较少的全麻用药量, 因而其具有较弱的残留效应, 进而对循环与呼吸的系统抑制将起到缓解作用, 由于整个麻醉过程较为平稳, 患者术后苏醒较快而且拔管时间短, 因而可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综上所述, 通过本文的临床实验对比分析可知, 在食管癌手术中采用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其效果是最好的。由于其具有平稳的麻醉效果, 尤其是适用于老年患者。因此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 探讨采用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与全麻在食管癌手术中的效果。方法 本文将选取我院近几年所收治的58例ASAⅠ~Ⅱ级食管癌择期手术患者, 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 (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 和对照组 (全麻) , 同时在术中详细记录两组患者的平均心率 (HR) 、动脉压 (MAP) 、全麻药用量、术后苏醒时间、苏醒质量以及拔管的时间等相关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通过临床统计数据显示, 观察组患者麻醉期HR、MAP值在拔管时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全麻用药量与对照组相比显著较低;两组患者自主呼吸恢复、完全清醒拔以及出气管导管时间, 观察组明显短于对照组 (P均<0.05) 。结论 由于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具有平稳的麻醉效果而在食管癌手术中其效果也是最好的, 尤其是适用于老年患者。因此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食管癌手术,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全身麻醉

参考文献

[1]陶圆, 黄凤伦, 顾连兵, 等.术后镇痛对老年人上腹部手术后功能的影响[J].临床麻醉学杂志, 2005, 11 (5) :279.

[2]Groeben H, Schafer B, Pavlakovic G, et al.Lung function underhighsegmental thoracic epidural anesthesia with ropivacaineor bupiv-acaine in patients with severe obstructive pulmonarydisease under-going breastsurgery[J].Anesthesiology, 2002, 96 (5) :536-541.

[3]尤本军, 李江悦.硬膜外阻滞对全麻气管插管及拔管期心血管反应的影响[J].实用全科医学, 2007, 5 (11) :985.

[4]刘燕洁, 张学刚, 黄中华, 等.老年患者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对上腹部手术呼吸功能的影响[J].广西医学, 2005, 27 (5) :644-645.

复合全麻胃肠道手术 篇4

【关键词】硬膜外阻滞;老年患者;腹腔镜胆囊手术;血流动力学

【中图分类号】R59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949(2012)10-0124-02

腹腔镜胆囊手术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但是,老年患者各脏器系统功能减退,对麻醉手术耐受力降低,且多合并有心肺疾病,特别是合并有高血压病,麻醉手术刺激可引起大量儿茶酚胺释放及糖原异生,导致血压升高、心率加快、血流动力学剧烈波动及高血糖[1]。腹腔镜手术中有效控制不良应激反应,维持稳定的呼吸循环功能,保证氧供需平衡,术后让患者意识和自主生理功能尽早恢复,以减少并发症和意外情况的发生,选择麻醉方式尤为重要。我院自2009年2月~2010年12月在老年患者腹腔镜胆囊手术中应用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择自2009年2月~2010年12月择期腹腔镜胆囊手术患者60例,ASAⅠ~Ⅱ级,年龄60~85岁,体重40~79公斤,均无硬膜外阻滞禁忌症,随机分成,全麻组(Q组)和硬膜外复合全麻组(Y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体重、血压等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

1.2麻醉方法:术前伴发高血压疾病者,嘱口服降压药至术前一天。术前30分钟肌注苯巴比妥钠50~100mg,东莨菪碱0.3mg,Q组静注咪达唑仑0.05~0.07mg/kg,芬太尼1~2ug/kg,丙泊酚1~2mg/kg,维库溴铵0.07~0.1mg/kg麻醉诱导,给药后3分钟气管插管,连接麻醉机,行间隙正压通气(IPPV)。潮气量8~12ml /kg,吸呼比1:2,呼吸频率12~15次/min,FiO2为100%,气道压峰值压≤20cmH2O(1 cmH2O =0.098kPa),保持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在35~45mmHg(1kPa=7.5mmHg),CO2气腹压维持在8~12mmHg,头高15°,左倾斜10°。术中采用静吸复合麻醉,维持麻醉异氟醚0.5%~1%,静脉连续输注丙泊酚1~2.5mg/kg/h,必要时间断追加维库溴铵0.02~0.04mg./kg及芬太尼1~2ug./kg。Y组选T9~10间隙硬膜外腔穿刺置管,然后给予1%利多卡因试探量5ml,麻醉诱导、呼吸机设置及气腹压同Q组。术中采用硬膜外阻滞复合静吸全麻维持。手术开始循环稳定追加1%利多卡因3~5ml,间隔45分钟硬膜外腔追加1%利多卡因3~5ml,吸入麻醉异氟醚0.3%~1%,同时静脉连续输注丙泊酚1~2mg/kg/h,必要时追加维库溴铵0.02mg./kg。

1.3评价指标:术中监测SBP、DBP、HR、SpO2、PETCO2、气道压。记录入室时(T0)、麻醉诱导前(T1)、氣管插管前(T2)、气管插管时(T3)、切皮时(T4)、拔管时(T5)SBP、DBP、HR,记录术中用药情况及患者麻醉恢复期情况:呼吸恢复时间(指停药到呼吸自然恢复的时间),拔管时间(指停药到拔管的时间),苏醒时间(指停药到意识自然恢复的时间),躁动例数及疼痛例数。

1.4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内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血压与心率比较:T0时两组血压、心率差异无显著性;T1、T3、T4时,Q组SBP、DBP明显高于Y组(P<0.05); HR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T1 、T3、T4、T5时点与T0相比,Q组病人SBP、DBP无显著性,而Y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病人LC期间的HR均无显著性变化(P>0.05)。

2.2术中用药情况比较:Q组需用麻黄素例数为2例,而Y组为4例,Q组需用阿托品者为4例,而Y组为6例;Q组需用压宁定例者18例,明显多于Y组3例(p<0.05);术中咪达唑仑、芬太尼、丙泊酚、维库溴铵用量Q组多于Y组,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术后恢复情况:呼吸恢复时间两组间无统计学意义,拔管时间、苏醒时间、疼痛例数、苏醒期燥动例数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

3讨论

老年患者各个系统脏器功能减退,对麻醉手术耐受力降低,围麻醉手术期风险大[2]。麻醉手术刺激引起肾上腺释放儿茶酚胺,使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增加心肌耗氧量及心血管意外发生。人工气腹可引起心输出量下降、高血压、体循环和肺循环血管阻力升高。术中维持好麻醉平衡,保证氧供需平衡,有效抑制不良刺激反应,维护好呼吸循环功能的稳定,保持内环境的稳定,是老年患者麻醉手术安全的重要保证。

硬膜外阻滞不同程度抑制了交感神经节前纤维,大大减少了儿茶酚胺等活血管物质的释放,使阻滞区域内的小动脉和小静脉扩张,回心血量减少,外周血管阻力降低,降低了心脏的前后负荷,减少了心脏作功[1],降低了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心交感神经阻滞后,心率减慢,心肌收缩力降低,心肌氧耗量降低,心功能改善,特别对冠心病患者心肌保护具有重要意义[3]。本研究术中T1、T3、T4时,Q组SBP、DBP明显高于Y组(P<0.05),证明硬膜外阻滞能明显减少儿茶酚胺的释放,阻滞伤害性刺激向中枢神经系统传导,有效控制了术中的应激反应。

麻醉手术引起应激反应使机体释放大量儿茶酚胺,导致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冠状动脉收缩,心肌氧供需失衡。老年病人往往存在心脏疾病及高血压病,麻醉手术刺激引起儿茶酚胺释放量较正常时多,有效控制不良应激反应,是患者安全的有力保证。硬膜外阻滞可不同程度抑制应激反应,阻断伤害性刺激向中枢神经系统的传导 [4],浅全麻即可满足手术要求,大大减少了术中镇痛药、全麻药、肌松药的用量,术后患者苏醒快,燥动少,循环功能稳定。本研究Y组患者SBP、DBP、HR较Q组低、稳定,降低了麻醉手术应激反应引起的血流动力学剧烈波动。Y组患者较Q组苏醒快,术后燥动少、疼痛轻。硬膜外阻滞虽能引起心率减慢,血压下降,但绝大多数病人在正常范围,即使下降,用活血管药后也很快恢复,但术前作好急救准备工作亦必不可少,术中控制好硬膜外局麻药的浓度及剂量和使用时机及阻滞平面,对血流动力学的稳定至关重要。虽然Y组SBP、DBP、HR低于Q组,但使用降压药例数Q组明显多于Y组,升压药Q组少于Y组。老年病人各系统功能减退,自身调控能力差。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既减少了麻醉药、镇痛药、肌松药用量,减轻了对呼吸循环功能的影响,又减轻了肝肾功能的负担,术后患者麻醉苏醒快,自主生理调控能力恢复早,有利于患者康复。Y组所用麻醉药、镇痛药、肌松药少于Q组。胸段硬膜外阻滞可直接扩张狭窄的冠状动脉,狭窄段冠状动脉的平均直径从1.34mm增加为1.56mm[6],特别对冠心病患者的心肌保护具有重要意义,病人也不会因疼痛而影响呼吸及诱发心血管意外的发生。

麻醉手术等引起的创伤及疼痛后应激反应会导致血中儿茶酚胺升高能促使红细胞及血小板聚集而影响血液粘度。血粘度升高可使血流阻力增加,血流滞缓,微循环障碍,诱发静脉血栓形成。老年病人血流缓慢,血液粘度大,围麻醉手术期易形成血栓。硬膜外麻醉后阻滞了交感神经,降低了机体对手术的儿茶酚胺增多反应;另外,交感神经阻滞后血管内外体液重新分布造成循环血容量增多,血管扩张,产生扩容作用,血流阻力下降,血流加速,防止了红细胞聚集[5];此外,局麻药利多卡因对血小板功能起抑制作用,还通过减少血浆蛋白聚集提高红细胞的稳定性,从而减少红细胞聚集,降低全血粘度[6]。从以上方面可以得出,硬膜外阻滞使血浆粘度、全血粘度、纤维蛋白质等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有所下降[5],对老年病人不仅可改善循环和血粘度,而且硬膜外镇痛可预防术后血栓性并发症,改善呼吸循环功能,减少术后中枢性镇痛药的應用。疼痛减轻,患者能尽早活动,有利于促进术后康复,减少或避免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综上所述,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用于老年患者腹腔镜胆囊手术不仅可有效控制麻醉手术的不良应激反应,改善血液循环及血液流变学指标,而且能保证氧供需平衡,术后苏醒快,自主生理功能恢复早,术后可行硬膜外镇痛,在麻醉手术中是可行的、安全的,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邓硕曾.应激与无应激麻醉[J].临床麻醉学杂志,2003,19(9):574.

[2] 盛卓人,宋冰冰.老年病人手术的麻醉[M].∥徐启明,李文硕.临床麻醉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319.

[3] 王明山,尹燕伟.胸段硬膜外阻滞对全麻下非停跳冠状动脉搭术病人心肌保护作用[J].临床麻醉学杂志,2005,21(12):815.

[4] 谭秀娟,徐启明.麻醉与老年、小儿生理[M].∥谭秀娟,李俊成.麻醉生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162-167.

[5]李同,吉玉龙.硬膜外自控镇痛对全髋置换术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J].临床麻醉学杂志,2003,19(12):733.

复合全麻胃肠道手术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2月本院100例行外科手术的小儿患者, 按照麻醉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50例。观察组男33例, 女17例, 年龄7个月~6岁, 平均 (3.3±1.5) 岁;体重6~38 kg, 平均 (24.9±10.9) kg;ASA分级:Ⅰ~Ⅱ级;手术类型:疝囊高位结扎术16例, 鞘状突高位结扎术19例, 睾丸下降固定术15例。对照组男36例, 女14例, 年龄9个月~5岁, 平均 (3.3±0.9) 岁;体重8~36 kg, 平均 (23.7±8.5) kg;ASA分级:Ⅰ~Ⅱ级;手术类型:疝囊高位结扎术19例, 鞘状突高位结扎术20例, 睾丸下降固定术11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该研究已经伦理学委员会批准, 患儿及家属均知情同意。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 (1) 无手术禁忌证; (2) 无家族病史; (3) 无过敏史。排除标准: (1) 心、肺、肝、肾等功能不全患儿; (2) 患脑病者; (3) 对使用药物过敏者; (4) 上呼吸道感染患儿; (5) 骶管麻醉禁忌患儿。

1.3 麻醉方法

1.3.1 观察组

患儿术前禁水、禁食8 h, 常规心电监护, 以8%七氟烷面罩吸入, 氧流量5 m L/min, 入睡后调节浓度至3%, 建立外周静脉通路, 用7号针头行骶管穿刺, 缓慢单次注入1%氯普鲁卡因+0.15%布比卡因, 剂量1 m L/kg, 麻醉维持持续吸入七氟烷, 浓度设定为3%。术中面罩给氧, 氧流量控制在2~3 L/min。术毕前5 min停止吸入七氟烷。术中出现肢体运动、呛咳等情况加大吸入浓度, 直至体动消失。

1.3.2 对照组

患儿术前禁水、禁食8 h, 术前30 min肌内注射阿托品和苯巴比妥钠, 剂量分别为0.02 mg/kg和2 mg/kg。入室后肌肉注射氯胺酮, 剂量:5 mg/kg, 阿托品0.02 mg/kg, 建立外周静脉通路, 面罩吸氧, 常规心电监护。入睡后用7号针头行骶管穿刺, 注入1%利多卡因, 剂量1 m L/kg, 术中面罩给氧, 氧流量控制在2~3 L/min。术中出现肢体运动、呛咳等情况可静脉追加氯胺酮氯胺酮1 mg/kg。

1.4 麻醉效果判定标准

优:手术顺利, 患儿术中安静、无疼痛, 无体动;良:手术基本顺利, 患儿术中较安静, 有轻微疼痛, 但不影响手术;差:手术不顺利, 患儿出现躁动, 疼痛明显, 需追加大剂量强化药物[5]。优良=优+良。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2.0软件包, 计量资料用 (±s) 表示, 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比较采用x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不同阶段血压、心率比较

观察组麻醉后、术中、术毕时血压与心率水平与麻醉前比较, 均未见明显波动,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而对照组麻醉后、术中、术毕时血压和心率水平与麻醉前比较, 均明显提高,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围术期的血压、心率水平与对照组比较, 均更平稳,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与同组麻醉前比较, P<0.05;#与对照组同阶段比较, P<0.05

2.2 两组麻醉效果比较

观察组优良率为96.0%,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2。

2.3 两组不良反应及清醒时间比较

观察组不良反应为体动1例, 苏醒期躁动1例;对照组不良反应为体动5例, 苏醒期躁动2例, 恶心呕吐1, 喉痉挛1例,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患儿清醒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3。

3 讨论

骶管阻滞是经骶裂孔穿刺, 于骶管腔注射局麻药物以达到阻滞骶脊神经的目的[6,7]。小儿患者骶裂孔体标志明显, 穿刺成功率较高, 且骶管容积较小, 脊神经细, 鞘膜薄, 注射药物后易扩散, 阻滞平面可以满足小儿下腹部手术的需求。但由于患者年龄较小, 无法配合完成阻滞麻醉, 术前的各种操作均需在镇静和催眠的全身麻醉状态下完成, 因此, 往往需要配合基础麻醉来完成手术。以往采用各类静脉麻醉药肌注、口服或滴鼻等方式, 但不易掌握药物剂量, 效果不确切。

氯胺酮是唯一具有镇静、镇痛和麻醉作用的静脉麻醉药物, 是一种苯环哌啶类药物。氯胺酮不仅能够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和兴奋心血管系统, 还能发挥较好的镇痛镇静作用[8,9]。氯胺酮给药方式简便, 可在较短的时间内发挥作用, 不会对患儿的生理造成严重影响, 在小儿外科手术中的应用较广泛。但文献[10,11,12,13]研究表明, 患儿使用过多剂量的氯胺酮, 可导致呼吸抑制, 且麻醉后容易引起唾液分泌物增多等情况, 不利保持呼吸道的通畅。此外, 氯胺酮麻醉后交感神经系统兴奋、恶心、呕吐、体动的发生率较高, 因此, 该药在临床中的应用还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14,15]。

七氟烷的出现也被誉为吸入麻醉的里程碑式药物, 该药为无色透明、芳香无刺激液体, 可随时调节麻醉深度, 对心率影响作用小, 对于维持心脑血管的稳定很重要。而且对气道刺激小, 可松弛气道平滑肌, 对肌松药的强化作用比异氟醚、恩氟醚要好。主要经呼气排泄, 停止吸入1 h后约40%以原形经呼气排除, 在体内可被代谢为无机氟由尿排出, 代谢率快, 也使患儿醒的快, 醒的透, 减少了患儿术后躁动的发生。七氟烷的分配系数低, 不会对呼吸道产生刺激, 诱导苏醒迅速, 是目前小儿吸入麻醉诱导的理想药物[16,17]。文献[18,19,20]研究表明, 小儿下腹部手术中, 七氟烷诱导麻醉后, 进行静脉穿刺和骶管阻滞能够降低穿刺时的体动和喉痉挛的发生, 使麻醉成功率大大提高, 患儿在术中呼吸循环平衡, 术后可在较短的时间内苏醒, 麻醉效果理想。

本研究中, 观察组麻醉后、术中、术毕时血压与心率水平与麻醉前比较, 均未见明显波动,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而对照组麻醉后、术中、术毕时血压和心率水平与麻醉前比较, 均明显提高,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围术期的血压、心率水平与对照组比较, 均更平稳,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 低于对照组的18.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患儿清醒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复合全麻胃肠道手术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择期手术病人84例, 年龄18~65岁, 体重40~70kg, ASA I~Ⅱ级, 随机分为两组, 全麻组 (A组) , 全麻复合颈丛阻滞组 (B组) , 每组42例, 所有病人均未用术前药。患者入室接监护仪取平卧位, 开放静脉通道, A、B组均用东莨菪碱0.3mg, 咪达唑仑0.06mg/kg, 芬太尼3ug/kg, 丙泊酚2mg/kg, 维库溴铵0.2mg/kg, 诱导行气管插管, 并接麻醉机行机械通气, 麻醉维持以丙泊酚3~5mg/ (kg·h) 静脉泵入, 芬太尼1~2ug/kg间断静注, 异氟醚以0.6%~1.5%维持。B组全麻插管后行双侧颈丛阻滞, 局麻药用1.2%利多卡因和0.36%罗哌卡因混合液, 甲状腺切除后两组均停用异氟醚, 术毕前15min停用丙泊酚, 病人自然苏醒后拔管安返病房。

1.2 观察指标

麻醉前静卧10min后测得的MAP、HR、BP作为基础值, 然后再记录切皮前10min, 术中30 min, 术中1h, 术毕拔管后5min各时点MAP、HR、BP, 并记录异氟醚MAC吸入量, 丙泊酚用量, 术毕清醒拔管时间, 疼痛程度, 疼痛评分采用VAS评分0~10分记录[1]。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1.5统计学软件处理, 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 组内比较采用单因素分差分析, P<0.05为差异, 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间年龄, 性别, ASA分级、手术种类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组间术中MAP、HR、BP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毕拔管后BP, MAP, HR A组明显高于B组 (P<0.05) (表1) 。

与基础值比较, A、B两组均皮前10min, 术中30min, 术中1h BP、MAP、HR两组组内无明显差异 (P>0.05) , 术毕反管后5min, A组BP、MAP、HR均明显高于基础值 (P<0.05) 。

两组比较, 丙泊酚用量, 异氟醚吸入MAC量, A组明显高于B组 (P<0.05) , 苏醒时间A组明显高于B组 (P<0.05) , 疼痛程度A组明显高于B组 (P<0.05) (表2) 。

3 讨论

甲状腺神经支配, 甲状腺上极来自迷走神经支配, 外邻迷走神经及交感神经干, 后邻喉返神经。行甲状腺手术, 需行双侧颈深浅丛阻滞方能满足手术, 但有可能阻滞双侧隔神经或喉返神经致呼吸抑制, 尤以年迈体弱者为甚[2], 致使麻醒风险增高, 而甲状腺手术的心血管并发症是颈丛阻滞下部分或完全阻断了支配颈动脉窦的迷走动脉, 交感神经相对增强所致[3], 而吸入麻醉药异氟醚和静脉麻醉药丙泊酚对心肌有保护作用, 而挥发性麻醉药优于静脉麻醉药, 故全麻能减轻甲状腺手术的心血管反应, 但单一全麻用药量大, 同时苏醒延迟, 全麻复合张丛阻滞既弥补了单一颈丛阻滞患者的不适感及不安全因素, 也减少了全麻用药量和心血管反应, 促进患者尽早苏醒, 有利于及早拔管, 拔管后伤口疼痛轻微甚至无痛, 有利于患者恢复, 全麻复合颈丛阻滞是一种安全、有效、舒适的甲状腺手术的麻醉方法。

摘要:目的 观察全麻复合颈丛阻滞用于甲状腺手术的优越性。方法 84例甲状腺择期手术, ASA IⅡ级, 随机分为2组 (每组42例) , 全麻组 (A组) ;全麻复合颈丛阻滞组 (B组) , 观察患者切皮前10min, 术中30min, 术中1h和术毕拔管后5min的血压 (BP) , 心率 (HR) , 平均动脉压 (MAP) 的变化和术毕拔管时间及拔管后切口疼痛程度, 丙泊酚用量, 异氟醚吸入MAC量。结果 两组间BP、HR、MAP在术前, 术中30min, 1h无明显差异 (P>0.05) , 术毕拔管后5min BP、MAP、HR A组明显高于B组 (P<0.05) , A组术毕苏醒拔管时间明显长于B组, A组苏醒时疼痛程度高于B组, A组丙泊酚用量、异氟醚吸入MAC量均明显高于B组 (P<0.05) 。结论 全麻复颈丛阻滞行甲状腺手术明显优于单纯全麻。

关键词:全麻复合颈丛阻滞,甲状腺手术

参考文献

[1]Soyannwo DA, Aman on boadu sp, samya AO, et al.Pain assessment inNigerians-Visual Analo gue Scale and Verbal Ratine comared[J].WestAfr J Med, 2000, 19:242-245.

[2]徐启明, 李文硕.临床麻醉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 2000:104-105.

复合全麻胃肠道手术 篇7

关键词:骶管,全麻,体重较大,优点

骶管阻滞麻醉是小儿外科手术常用的麻醉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安全有效的特点。我院采用骶管阻滞复合浅全麻行体重较大患儿下腹部手术,与以往常用的氯胺酮全麻进行比较,取得了满意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07年2月~2008年6月收治的患儿40例,男21例、女19例,年龄5~8岁,体重18~30 kg, ASAⅠ级,手术时间30 min~2 h。术前30 min肌注阿托品0.02 mg/kg,鲁米纳2 mg/kg,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两组年龄、性别、体重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入室后建立静脉通路,对于不配合者,基础麻醉后再抱入手术室。常规面罩吸氧,监测呼吸、循环指标变化。

A组:患儿安静入睡后取侧卧位行骶管穿刺。7G静脉针施行骶管穿刺,针入骶韧带后,抽吸无脑脊液和血液,推药无阻力表示进入骶管腔,给予试验量0.25%罗派卡因1 ml/mg,术中以0.1%氯氨酮静脉滴注,患儿睫毛反射消失,睡眠安静,呼吸平稳,手术开始。术中根据警觉镇静评分来调整氯氨酮用量。B组:氯胺酮2 mg/kg静脉注射,术中以0.1%氯胺酮静脉维持麻醉,用量根据麻醉深浅调整。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麻醉效果及平稳度并记录苏醒时间。术中密切观测血氧饱和度(SpO2),心率(HR),呼吸(RR),心电图(ECG)变化,并对其诱导前、切皮、术中、结束时的变化进行比较。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麻醉后两组的Sp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R、R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有4例手术切皮时出现呼吸抑制而急行面罩辅助呼吸,均在5 min内恢复自主呼吸,9例术中产生躁动。A组患儿麻醉效果满意,术中安静入睡,术中无体动,肌松效果好,满意率为100%;B组术中多有肢体及臀部活动,肌松效果差,满意率为75%;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1)。A组患儿苏醒迅速而安静,全麻药用量小;B组患儿麻醉后苏醒时间长,苏醒后哭闹,全麻药用量多;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1)。具体情况见表1、2。

与B组比较,※P<0.01

3 讨论

在氯胺酮基础麻醉下行骶管麻醉,能使患儿安静入睡,解决了患儿不易合作的问题。既往氯胺酮麻醉因可肌肉给药、起效较快、深度镇痛而应用于小儿麻醉,但其内脏镇痛效果较差,术中的牵拉反应很难抑制,这是出现术中躁动的常见原因。且麻醉后唾液分泌较多,有中枢性兴奋心血管作用,也可使循环中内源性儿茶酚胺增多,引起交感兴奋,使血压、心排血量、心率均增加。患儿常有不自主肢体乱动等并发症,其恶心、呕吐发生率也较高,麻醉安全性不高。单纯静脉麻醉氯胺酮用量大,且该药肌注用量差异较大,为0.5~17 mg/kg。B组的氯胺酮滴速明显快于A组,由于其再分布原因,反复使用是导致术后清醒延迟的重要因素。氯胺酮虽镇痛完全,但无肌松作用,且易引起心血管系统兴奋,心率增快,血压升高,加重术中的应激反应症状。骶管阻滞具有用药简单、操作容易,婴幼儿骶骨软骨成分多,而骶骨裂孔中第4、5骶骨非完全性融合的后弓所形成,随着年龄的增大,后方融合渐趋完全、紧密,骶裂孔减小,穿刺难度增大,故小儿骶管穿刺成功率明显较成人高。而且有对小儿生理干扰小且并发症少等优点,但由于小儿麻醉过程中均不能很好地配合,多需在基础麻醉下进行。骶管麻醉方法较单纯全麻具有很大的优越性。由于婴幼儿骶管腔容积小,注药后阻滞平面可扩散至上胸段,可阻滞交感-肾上腺髓质的传出冲动,减少儿茶酚胺释放,有利于循环稳定,从而有效阻止手术刺激引起的应激反应,避免单纯全麻应用较多的静脉全麻药影响呼吸循环稳定,增加小儿肝肾负担以及苏醒延迟。骶管麻醉管理方便、效果可靠,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对呼吸功能影响轻。因罗派卡因作用时间较长,故适合于较长时间手术的患者。本研究骶管麻醉复合氯氨酮浅全麻是在骶管麻醉完善的前提下使用小剂量的氯氨酮,后者只起到维持镇静入睡状态,其小的剂量和缓慢的滴注速度不足以对患儿的呼吸和循环产生影响。

与B组比较,※P<0.05

总之,小儿骶管阻滞麻醉复合浅全麻止痛完善,肌松良好,术野显露清楚,患者无痛苦,小儿苏醒较快,从而大大减少了单纯应用氯胺酮麻醉引起的并发症,可大大降低全麻药的用量,而且加强了麻醉的安全性。因此,小儿骶管阻滞麻醉复合浅全麻是体重较大小儿的下肢及下腹部手术较好的麻醉方法。

参考文献

[1]黄安宁, 陈娜.丙泊酚用于幼儿麻醉中的临床观察[J].临床麻醉学杂志, 2003, 19:501.

[2]余志豪, 王华强, 赵新盘, 等.小儿高位骶管阻滞呼吸功能影响的观察[J].中华麻醉学杂志, 1983, 3:11.

[3]安刚.婴幼儿麻醉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574.

[4]盛卓人.实用临床麻醉学[M].第3版.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6.112.

复合全麻胃肠道手术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9年1月~2012年12月在深圳市光明新区人民医院行颅脑损伤手术治疗的患者97例,其中,男51例,女46例,年龄21~72岁,平均(48.6±5.3)岁。将患者分为全凭静脉麻醉45例(观察组)和静吸复合麻醉52例(对照组),其中,观察组男23例,女22例,年龄21~69岁,平均(47.3±4.9)岁;对照组男28例,女24例,年龄23~72岁,平均(49.1±5.7)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严重程度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无心血管、肝、肾、神经系统疾病,无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疾病。

1.2 麻醉方法

术前30 min常规肌注阿托品0.5 mg、苯巴比妥钠100 mg、咪唑安定0.06 mg/kg、芬太尼3.3μg/kg、罗库溴铵1 mg/kg和丙泊酚2 mg/kg麻醉诱导后气管插管,呼吸机正压通气,观察组采用靶控输注技术静脉注射丙泊酚(阿斯利康,Marsh模型),血浆浓度为6 mg/L,缝皮结束时停用。对照组给予吸入异氟醚,维持浓度在1.5%左右。两组麻醉性镇痛剂均静脉采用雷米芬太尼(Minto模型),血浆靶浓度为3μg/L(宜昌人福药业),并根据肌松监测指标(4个成串刺激比值,即TOF,T4/T1)静脉注射阿曲库铵0.2 mg/kg维持肌松。

1.3 观察指标

所有患者在麻醉前、手术切头皮、切硬脑膜和术后24 h采集静脉血,采用ELISA法测血清中细胞因子IL-6、肾上腺素(ADR)和去甲肾上腺素(NADR)浓度,记录患者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麻醉苏醒、麻醉恢复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数据用均数±标准差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应激反应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HR、MAP在切头皮、切硬脑膜和术后24 h均较麻醉前基础数值高,对照组与麻醉前基础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对照组较观察组数值升高明显(P<0.05);两组患者血清IL-6在切头皮、切硬脑膜和术后24 h均较麻醉前基础值升高(P<0.05),并且对照组在术中较观察组明显升高(P<0.05);对照组ADR、NADR在在切头皮、切硬脑膜和术后24 h均较麻醉前基础值升高(P<0.05),观察组在切头皮和切硬脑膜时ADR、NADR水平较麻醉前基础值下降,但术后24 h升高明显(P<0.05),两组数值在切头皮和切硬脑膜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BIS在切头皮和切硬脑膜时较麻醉前基础值明显下降(P<0.05),对照组较观察组明显下降(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比较

观察组术后定向力恢复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术后不良反应

观察组恶心呕吐发生率为2.22%,烦躁发生率为4.4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恶心呕吐发生率(17.31%)和烦躁发生率(19.2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不良反应发生率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颅脑损伤患者伤情严重,失血等刺激使患者对麻醉和手术的耐受力降低,因此麻醉应当满足对循环等干扰小、麻醉诱导时间短、生命体征平稳、应激反应小、不增加患者颅内压的原则,因此,全身麻醉是最好的麻醉方法。本研究分别采用全凭静脉麻醉和静吸复合麻醉对颅脑损伤手术患者进行麻醉,并进行分析比较,为颅脑手术选择合适的麻醉方法提供依据。

颅脑创伤刺激和手术探查刺激使交感神经反应增强,进而发生神经、内分泌、代谢及免疫功能等一系列的变化,儿茶酚胺分泌增加,血浆中的肾上腺素、皮质醇浓度增加,而使血压、HR升高,交感神经系统的变化监测是及时发现围术期应激反应的重要措施[2]。本文通过监测两种麻醉方式不同时间的HR、MAP、ADR和NADR发现,全凭静脉麻醉较静吸复合麻醉在颅脑手术中能够更好地抑制这些指标的异常。有研究表明,瑞芬太尼能够抑制去甲肾上腺素及糖皮质激素的分泌[3]。

注:与同组麻醉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同时间段比较,ΔP<0.05;HR:心率;MAP:平均动脉压;ADR:肾上腺素;NADR:去甲肾上腺素;IL-6:细胞因子;BIS:脑电双频谱指数;1 mm Hg=0.133 k Pa

颅脑手术麻醉与其他手术麻醉操作要求不同,插管、切皮、锯骨、缝合时的操作对机体刺激性强,而颅内操作只需要麻醉维持、呼吸支持就足够,不同时间段、不同位置需要对麻醉的可控性要求比较高,需要根据需求灵活掌控,因此,便要求提供一种适宜、多层次麻醉深度的镇痛镇静水平[4]。丙泊酚、瑞芬太尼有协同作用,合用可以减少两种药物的用量[5],且两者都是速效短效的药物,根据手术操作刺激强度的大小,对应调整药物输注速度能很好的满足手术麻醉需求。本研究采用丙泊酚、雷米芬太尼、维库溴胺等麻醉药能够降低颅内压、脑代谢率以及脑氧耗量,对循环影响轻,并且丙泊酚起效迅速,半衰期较短,不会造成体内蓄积,具有镇静、遗忘、抗焦作用,与阿片类镇痛药雷米芬太尼配合可以满足唤醒麻醉的基本要求,还能够抑制缩血管因子,具有脑保护作用[6]。此类药物还抑制LPS刺激外周血单核细胞合成以及IL-6释放,使IL-6的生成减少,阻断IL-6所致PMN凋亡障碍,从而抑制患者炎症反应[7]。IL-6是全身性炎性反应的内源性启动介质[8],其增幅及持续时间与创伤严重程度相一致,能够敏感地反映组织损伤情况,是评估手术炎症反应的重要标志物。本研究发现,手术切皮至术后24 h IL-6浓度均较术前明显升高,在切皮后及术后观察组IL-6浓度低于对照组,说明该类药物与异氟醚比较,能够抑制促炎性因子IL-6的生成而减轻炎症反应程度,通过调节细胞因子而对脑产生保护作用。两组术后均无明显的严重感染等并发症,提示不同的麻醉方式对细胞因子的作用没有影响机体的免疫稳定性。

两组颅脑损伤患者的麻醉苏醒时间比较,观察组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为(5.47±2.27)min和(8.92±2.14)min,而对照组分别为(8.97±2.51)min和(13.45±4.93)min,全凭静脉麻醉组的时间明显较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定向力恢复时间也短于对照组。相对异氟醚,丙泊酚持续输注半衰期短,非常适合作为输注麻醉药物,故而全凭静脉麻醉苏醒质量高且可预见性强[9]。研究发现,观察组发生恶心呕吐1例(2.22%)、烦躁2例(4.44%),明显低于对照组发生恶心呕吐9例(17.31%)、烦躁10例(19.23%)(P<0.05),可能是与麻醉药物作用有关。吸入性麻醉药具有挥发性,可以扩张脑血管致使颅内压升高[10],而静脉麻醉药物丙泊酚能够收缩脑血管,降低脑血流和脑氧代谢率[11]。

本研究发现两组颅脑损伤患者BIS值均较麻醉前基础值明显下降,对照组较观察组的BIS值低,与吸入麻醉药抑制作用明显,而全凭静脉麻醉对脑电的影响较小有关。BIS是根据脑电检测麻醉深度和镇静水平的比较准确的麻醉检测技术,其与很多全麻药物具有很好的相关性[12],能够评价这类药物的意识水平和麻醉深度[13],对保持适当麻醉深度指导用药具有重要意义,可根据BIS调节药物用量,而减少麻醉药物用量20%~35%,降低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15]。

通过对颅脑损伤的两种麻醉方式比较发现吸入麻醉药经过肺泡入血到达脑组织,阻断突触传递而发生全身麻醉作用,术后患者苏醒迟缓,但较易发生麻醉过深而出现呼吸抑制、HR缓慢等不良后果[16]。而全凭静脉麻醉采用丙泊酚能够使全身血管阻力减低,MAP降低,并且明显降低脑血流、颅内压,术后苏醒较快,明显降低术后恶心呕吐等的发生率。全凭静脉麻醉相对静吸复合麻醉在颅脑手术中具有麻醉效果满意、血流动力学稳定、苏醒时间快、术后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少的特点[17]。

摘要:目的 探讨全凭静脉麻醉与静吸复合麻醉在颅脑手术中的临床麻醉效果,比较两种麻醉方法对围术期应激反应的影响,为寻求麻醉安全方式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09年1月2012年12月于深圳市光明新区人民医院行颅脑损伤手术治疗的患者,其中,全凭静脉麻醉患者45例作为观察组,静吸复合麻醉患者52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流动力学变化、血清IL-6、肾上腺素(ADR)、去甲肾上腺素(NADR)的浓度变化以及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术后24 h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心率、平均动脉压在术中、术后24 h均较麻醉前基础值升高,对照组上升较观察组明显(P<0.05);两组患者血清IL-6在术中、术后24 h均较麻醉前基础值升高(P<0.05),对照组上升较观察组明显(P<0.05);对照组术中、术后24 h血清ADR、NADR浓度升高(P<0.05),观察组术中血清ADR、NADR浓度有所下降,术后24 h升高(P<0.05);两组患者BIS在术中较麻醉前基础值明显下降(P<0.05),对照组较观察组明显下降(P<0.05);观察组术后苏醒时间[(5.47±2.27)min]、拔管时间[(8.92±2.14)min]、定向力恢复时间[(15.81±5.95)min]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的苏醒时间[(8.97±2.51)min]、拔管时间[(13.45±4.93)min]、定向力恢复时间[(24.14±7.25)min],两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2.22%)明显低于对照组(17.31%)(P<0.05)。结论 全凭静脉麻醉与静吸复合麻醉在颅脑损伤手术中比较,血流动力学更稳定,创伤所产生的应激反应更少,拔管期更加平稳,且不良反应明显减少。

复合全麻胃肠道手术 篇9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用外科开胸行食管及肺部肿瘤手术的患者65例, 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 所有患者ASAⅠ~Ⅱ级, 均无心脑血管疾病, 术前肺功、血气、肝功、肾功均无异常。试验组:35例, 男性24例, 女性11例, 年龄40~63岁, 平均50.12岁, 给予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 (TEA+GA) ;对照组:30例, 男性23例, 女性7例, 年龄42~67岁, 平均51.17岁, 给予全麻 (GA) 。2组病人的性别构成比、年龄无显著差异。

1.2 麻醉方法

1.2.1 试验组

(1) 麻醉前30min肌注地西泮10mg及阿托品0.5mg; (2) 给予TEA+GA:在T5~6或T6~7硬膜外穿刺, 硬膜外注入1%利多卡因5mL试验剂量; (3) 麻醉诱导:静注地塞米松10mg、芬太尼0.1mg、异丙酚2mg/kg、维库溴铵0.1mg/kg静注; (4) 静脉维持:间隔60min于硬膜外腔注入1%利多卡因5mL, 气管内吸入异氟醚, 静注芬太尼、维库溴铵。

1.2.2 对照组

(1) 同试验组; (2) 给于GA:同试验组给于静脉诱导, 麻醉维持给予单纯气管内吸入异氟醚。

1.3 比较指标

(1) 监测项目:麻醉前、中、后的收缩压 (SBP) 、舒张压 (DBP) 以及心率 (HR) ; (2) 手术后清醒程度, 分为未醒、基本清醒以及完全清醒; (3) 术后肺部感染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实验数据使用SPSS 14.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数据采用均数±标准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以P<0.05为标准, 差异有显著性。

2 结果

2.1 血压、心率的比较

2组患者麻醉效果均较满意, 术前SBP、DBP及HR比较均无显著差异。与对照组相比, 术中、术后SBP试验组明显低, 差异有显著性 (P<0.05) ;DBP试验组术中明显低, 差异有显著性 (P<0.05) , 术后比较无显著差异;HR试验组术后明显低, 差异有显著性 (P<0.05) , 术中比较没有差异性。

2.2 手术后清醒程度的比较

由见表1可见试验组基本清醒和完全清醒人数明显多于对照组, 术后试验组完全清醒程度例数明显多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显著性 (P<0.05) 。

2.3 手术后肺部感染的比较

试验组术后肺部感染4例, 感染率为11.42%;对照组1例, 感染率为3.3%, 2组感染率的比较, χ2=4.234, P=0.040<0.05, 可见感染发生率试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显著性。

2.4 术后患者烦躁情况的比较

试验组苏醒后有1例出现烦躁, 发生率为2.85%;对照组有6例, 发生率为20.00%, 术后烦躁率的比较, χ2=4.936, P=0.026<0.05, 可见烦躁发生率试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显著性。

3 讨论

随着麻醉技术的发展, 复合麻醉特点显著, 越来越受到重视[1]。在整个手术过程中, 尤其在气管插管、手术切开、术中探查等刺激下, 加上手术创伤, 机体的应激反应, 可引起血浆内啡肽以及儿茶酚胺水平升高[3]。而全麻只能抑制大脑皮层投射系统, 不能有效地阻断手术区域各种刺激向交感神经中枢的传导, 导致交感神经-腺上腺髓质系统兴奋, 引起儿茶酚胺分泌增加, 引起血流动力学的改变。硬膜外阻滞的应用可以抑制交感传入、传出神经, 使交感活性降低, 从而减少儿茶酚胺的分泌, 弥补全麻的缺点, 维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此外, 研究证明, 胸部硬膜外阻滞能轻度增加从缺氧肺叶到其他氧合良好部位的血流, 提高氧合;阻断胸部交感神经链, 减弱肺血管对气管隆凸的刺激反应, 使肺动脉收缩压及舒张压降低。老年人多合并有心血管疾病, 尤其隐匿性心脏病使围手术期风险增高, 交感兴奋会导致HR的增快, 对高血压、冠心病患者尤为不利。复合应用连续硬膜外阻滞后, 这种应激反应明显减轻, 血流动力学稳定, 尤其改善缺血心肌的氧供需平衡, 改善机体高凝状态, 以减少卒中发生的危险性, 降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病亡率, 减少心肌梗死面积[3]。

本次研究, 试验组SBP在术中、术后均低于对照组;DBP术中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显著性;术后试验组HR较对照组低, 差异具有显著性。复合麻醉对呼吸功能的恢复也有重要意义, 应用硬膜外阻滞后, 可以使胸部伤口痛疼程度减轻, 呼吸平稳安静, 保证血氧饱和度>95%, 患者可以深呼吸、用咳嗽排痰, 有效防止肺不张、痰液坠积等, 减少术后肺部感染的发生[4]。特别对于老年患者, 住院时间长, 广谱抗菌药及糖皮质激素的应用, 导致院内感染的发生率逐年增高, 研究表明肺部感染已成为老年患者术后死亡的一种主要原因, 因此联合麻醉对肺功能的维护具有重要意义[5]。

本次研究中, 试验组未醒患者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 且完全清醒者明显多于对照组, 经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试验组烦躁出现例数少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显著性, 因此, 在胸科手术中应用复合麻醉, 具有实用价值。

综上所述, 胸段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药物使用灵活, 相互取长补短, 合理利用各自优点, 可有效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是临床上值得推广的一种胸部手术麻醉方法。

参考文献

[1]杨淑芬, 邵雪泉, 殷萍, 等.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及术后镇痛对开胸围术期血糖的影响[J].浙江临床医学, 2008, 10 (4) :550~551.

[2]唐中建, 冯国琼.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在胸部手术中的应用[J].四川医学, 2003, 24 (4) :364~365.

[3]王文志, 闫明洲.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长期治疗与二级预防[J].中国临床医生, 2002, 30 (9) :13~15.

[4]杨顺, 沙荔荔.硬膜外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在上腹部和胸部手术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创新, 2008, 5 (33) :48.

上一篇:三不易下一篇:中职教育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