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教育教学方法

2024-06-10

中职教育教学方法(精选十篇)

中职教育教学方法 篇1

一、运用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教学法, 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

在车工项目课程教学过程中, 我校坚持以项目为导向、以任务驱动学生技能学习。将一个实际项目贯穿于整个课程的学习过程, 把项目的内容按照课程相关知识点分割成若干任务, 每个任务作为课程的作业。开课时首先向学生说明项目的总体任务, 解决的问题, 达到的目的, 需要提交的成果要求, 其涵盖的知识点, 让学生对其有所了解。每次上课时把项目任务书或资料带到实训室作为辅助学习材料, 教师讲课时把理论结合实际项目融入理论教学, 注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例如, 我校车工项目中有一个是神七运载火箭模型, 该项目不仅形式新颖, 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更主要的是它覆盖了车工实习中学生所需要掌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基础知识有:机械制图、公差、金属材料以及加工工艺等;技能包括:车外圆、车端面、车阶台、车锥面、车成型面、车普通螺纹、钻孔、车孔及零件的装配等。该项目被分成8个任务, 每个任务又分成若干子任务。这些子任务驱动学生去完成每个零件, 7个零件完成组装成火箭模型。

二、运用理实一体化教学,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理实一体化教学是职业学校专业教学中探索创新的一种教学方法, 它将有关专业设备和教学设备同置一室, 将专业理论课和实训课等教学环节重新分解、整合, 安排在专业教室中进行教学。师生双方共同在专业教室里边教、边学、边做来完成某一教学任务。

目前, 中职校都有完备的校内机械加工实习工厂, 在实习工厂里设有多媒体投影, 教师将理论和实践合二为一, 一边通过多媒体进行理论讲解, 一边带领学生动手操作。这种融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为一体的教学方法, 改变了传统的理论和实践相分离的做法, 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将理论学习与实际训练紧密结合起来, 注重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突出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应用性、综合性、实践性和先进性, 丰富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环节, 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提高了教学质量。

三、运用案例教学法,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案例教学法是以具有代表性、典型性和新颖性的案例为教学内容, 在教师指导下, 运用多种方式启发学生独立思考, 对案例提供的客观事实和问题进行分析、研究, 做出判断和决策的一种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

传统的车工实训课程教学, 老师只告诉学生怎样去做, 学生照葫芦画瓢, 非常乏味无趣, 在一定程度上损伤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效果。但案例教学法没有人会告诉你应该怎样做, 对零件加工方案的制订、刀具量具的选用等方面, 要靠自己或小组去思考、去讨论、去创造, 这样每位学生都要就自己和他人的方案发表见解。通过交流, 一是可取长补短, 促进人际交流能力的提高;二是起到一种激励的效果, 一两次技不如人还情有可原, 长期落后者, 必有奋发向上、超越他人的内动力, 从而积极进取、刻苦学习;三是可以建立一种学习的模式, 方便以后的学习和工作, 同时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四、运用工学结合, 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

工学结合就是学习与工作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它实现了学习与工作的有机结合, 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挑战, 也是对职业技术教育的时代升华。目前, 工学结合模式已被中外职业教育界所接受和实践, 并且已成为职业教育发展的主流取向。为了不影响正常的教学计划和课堂学习, 我校经常利用寒假、暑假让学生深入南京奥特佳、当地方圆机械等机械加工企业进行实践学习, 他们的工作与普通工人一样有报酬、有奖罚, 因为只有这样, 学生才能真正融入社会中得到锻炼。

实践证明, 结合课程和学生的特点, 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课堂气氛更活跃, 学生参与更积极主动, 学生职业能力更强。由于中职专业课的知识是静态的, 中职学生的现状是变化的, 教师只有以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为美德, 培养中职学生的职业能力为目标, 不断地探讨和研究适应中职学生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 才能培养出很多的高素质劳动者。

摘要:探索与新的课程体系相适应的教学方法是中职机械加工专业教学能否顺利进行的重要一环, 它不但决定着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 而且影响着人才培养的规格。以中职车工项目课程为例, 论述了多种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 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车工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 为社会培养职业能力更强的人才。

关键词:教学方法改革,中职,车工项目课程

参考文献

[1]吴言.项目教学法[J].职业技术教育, 2003 (7) :15-17.

中职《电工基础》教学方法 篇2

《电工基础》教学方法

二〇一五年一月十九日

《电工基础》教学方法

《电工基础》是中等职业学校电类专业很重要的基础核心课程,因为课程内容生僻抽象,教师感到难教,学生感到难学。由于我校学生基础较差,学习动力不足,不少学生在学习上缺乏主动性、能动性,诸多方面的原因造成他们学习困难,由此导致学生厌学情绪不断滋长。

如果沿用传统教学方法,难免造成教师自弹自唱现象,老师教课辛苦,学生学起来痛苦,教学效果差强人意。要改变这种局面,必须在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方面做文章,以职业技能培养为主线,分析问题根源,找到应对措施,因人施教,因材施教。具体教学指导方法如下。

一、教学指导原则

贯彻“教、学、做”一条龙的教学原则;优选“够用、易学”、贴近岗位、服务用人单位 的教学内容。

1.由于《电工基础》教学内容的特异性,“教、学、做”一体教学法,遵循实践印证理论、理论指导践的理论的认知规律。如在电路部分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先观察实际电路、绘制电路、连接电路实物,在动手动脑过程中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体会对应的理论知识。

2.项目教学、任务驱动

精心设计训练项目,集电工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方法、新技术、新理论、新工艺于项目训练中,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引导学 生建立系统的知识结构。从能力培养着眼,注重做、讲、练结合,以做和练为主,辅之讲,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增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教学内容贴近生产实际,能力训练切合实际岗位的要求。少灌输一些不切实际的屠龙之技,手把手训练学生庖丁解牛的实用能力。以可操作的具体的单一职业技能,作为教学载体,能使枯燥乏味的知识兴趣化、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深奥的理论形象化。这样不但能减少教学难度,而且使教学内容更直观、易懂、易记,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思维能力和记忆能力,拓展他们的思路,调动学生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积极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针对课程内容,先由教师进行必要实物课堂教学和实验,使学生掌握必要的知识,然后分组,布置项目任务,学生分别对项目进行讨论,查找资料,写出项目计划,按照原理图完成选择器材,接线。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相互交流,最后确定项目实施方案,项目完成后,写出结论,分析存在的问题和体会,最后由教师进行评估总结。

4.注重学习方法指导,培养自学能力。“授人与鱼不如授人与渔”。教师不但要教给学生知识,更要教会学生如何获取知识;不仅要重视教法,更要指导学生的学法。在教学过程中,尽量教学生如何提问题、如何理解、分析、归纳、总结问题,避免死记硬背、机械地理解,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学会举一反三,掌握学习方法,培养自学和创新学习的能力。

二、教学手段多样化、信息化

1.应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少用粉笔,多用鼠标;少用黑板,多用电子白板,尽量采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利用多媒体课程资源的生动活泼、形象直观辅助教学。

2.淡化教材作用,善于使用仿真软件,使得教学活动更具可操作性。教学实践证明,合理使用仿真软件,可以有效提升教学质量,同时,仿真能够取代部分教学实践,节省教学成本和教学时间。

3.充分利用现有网络平台,实现教学资源分享、教学层面间问题的及时反馈,动态应对教学难题。

4.在最大化使用现有实训实验设备的同时,倡导师生自制教具、制作用理论指导实践的电路模块,有效整理碎片化知识,活学活用,提升职业能力。

三、关于教学特色

对于一个人来说,鞋子合脚与否,只有脚知道。尽管教学方法有十种百种,但最适合我校电子专业学生的教学方法,也许只有一种。从这个角度来讲,再好的教学方法,也不可能适合所有的学生,这就要求我们在实际教学活动中,不断采集信息,分析因果,动态调整教学方法,适应学生,适应社会需求。

没有一成不变的教学方法,但应该体现出一定的教学特色。我们追求的教学特色就是:

探究中职历史教学方法 篇3

关键词:中职历史;教育教学;方法;创新;思维

【中图分类号】 G633.51【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1-1297(2012)10-0200-01

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绝大部分历史教师未能正确处理传道、授业、解惑三者的辩证关系,教学仅仅局限于让学生接受具体知识、理解概念、掌握解题方法和步骤,以期考试得高分,却忽视了真正学生需要的东西,使学生不能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这种舍本求末的教学现状实在是令人痛心。作为一名中等职业学校的历史教师,经过多年的教学,对于历史教学有着自己的独特看法,在此表述,供同仁参考、指正。

一 教师应该突破传统营造积极和谐的教学气氛

众所周知,以往的课堂是教师的课堂,教师讲,学生听,“满堂灌”的教学方式,然而学生真正能学到什么东西呢?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们教育教学也要进步,同时我们应该清楚,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需要良好的教育环境,包括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创造能力的物质环境以及促进学生创造智能发展的心理环境。在教学中,我们应该突破传统,放下教师的架子,融入学生,下面是我自己的看法。首先,根据教育的开放性原则,适当改换传统教学模式,开辟宽松的民主教学环境,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推 动学生担任学习主角,加强学生的个体间的信息交流。如以讨论、辨析、导演历史小剧等多种形式,诱发学生 进入学习的角色中,在激发其自主意识时,刺激他们的创新兴趣。另外,教师还要允许学生对教师讲课提出的见解,提出质疑,并调动学生参与,如引导若干学生支持或反对教师的某一观点,通过有序的积 极辩论,使学生各抒己见,想人之所不想,见人之所不见,能人之所不能,从而优化学生的创造心理环境,激 发他们想象的冲动、联想的新颖、思路的开阔,有效调动学生的潜意智能,使之成为创造思维的策源地。其次,.允许学生走入“误区”,在思维磨擦中,自省自悟。学生在进行创造思维中,难免出现错误。教师要引导学生大胆冒险,敢于犯错。尤其要注意引导学生正视 自己的探索之误。无错无以自悟和更新,这些思维的“黑匣子”,正是撞开创造大门的金钥匙。教师要善于以 “错误案例”催开学生的创造之花,对学生的知识性、结论性、判断性的错误,教师不要马上给予否定评价, 要以点拨为主,采取激励、暗示、提醒等方式,促使学生继续思维,认清错源,把改进的机会留给学生自己, 在矫正误点的同时,促发学生的自悟,启动他们的创造潜能。如果学生的创意思维超过了教师,教师更应虚怀 若谷、积极鼓励,协助学生的思维成果日趋成熟。最后,加强学生的实践锻炼,向他们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思维是动作的内化,动作是思维的外现。教师要有的放矢指导学生参与探索性的实践活动,如实地调查、 文物考古、模型制造、古画摹仿等,使学生感官与感知并用,劳心与劳力结合,激发思维创新发展。例如,我 指导学生制作“张衡地动仪”的模型时,只提供了一定的数据、原理、外形,学生从自选材料、模具制造到演 示,都显示出他们的创意水平。如此等等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使学生的多功能思维在实践中得以发挥,促进了学生创造意识的发展。

二 培养学生的“好问”精神,培养思维能力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提出问题是学生思维活动的开始,有利于启 迪学生的创造“潜质”。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怀疑,敢于提出不同凡响的见解。当然提问也要有要求的。教师应该合理的指导学生紧扣“提问”的科学性,进行积极地开导。善抓“提问”的客观性,加强理性点拨。提问的新奇独特,并非都属创造思维。教师要引导学生立足于客观史实,围绕其发展过程(或规律),进行合理、大胆的想象,不能为猎奇而置实际于不顾,石破天惊地提出诸如“慈禧太后是爱国主义者”,或者说“林肯发动内战,消灭了南方种植园经济,是破坏了美国多种经济并存,不利于美国社会的进步”的怪论。这些结论都是脱离了客观史实而主观臆意的结果。因此,教师要适时提示,恰当点拨,既要帮助学生树立新颖而 独创的大胆想象的意识,也要帮助学生营建创造思维的理智而清醒的现实定向,在他们思维的内化中,逐步提高创造能力。深挖“提问”的创造性,注意技能方法的指导。苏格拉底说:“问题是接生婆,它能帮助新思想的诞生。”一切创造源于问题的发现。学生通过积极思考 ,由已知信息延伸到未知领域,在知识的组合创新中,提高思维的质量。教师要善于授之以渔,教育学生在提 问时,兼顾全局,求异标新,把握思维技巧的规律。

三 适当创新,加强实践操作

教无定法,但教可择法,教亦可创法。在培养学生创造思维的教学工作中,教师要勇于扬弃旧的传统教学模式,选用以适应培养学生创造思维的新教法,并大胆进行教改,自创新的教育路子,以创造教育为主轴,带动创造教学的研究与投入。我们应该打破思维定势,创设悖逆情境。教师要勇于突破教学常规,以史实为依据,对已形成定论的史实,运用悖逆法,设立新情境,启发学生打 破思维定势,挖出教学中的隐性问题,交给学生猜测、推导、反证,启迪思维,使之得出富于创新的结论。这是寻找思维新途径和培养学生的初步史学研究才能的重要途径之一。归纳类比,分解组合,实行开放引导,激励学生的灵感迸发。在教学中,教师要运用归纳、演绎、类比等多种逻辑分析手段,帮助学生探索和发现新规律。其方法或者是对学习的内容提出问题与假设,并设计探索程式,或者是对一定史事进行互换。教学中实施开放引导,可激发学生无意识状态下闪现的灵感,有助于学生创造思维的活跃与深化。

中职钳工生产教学方法 篇4

一明确学习方向, 达到实训目的

中职类学校学生素质普遍较差。对机械专业而言, 大多数学生基础较差, 部分学生有厌学情绪, 一些学生只想混张中职毕业证和推荐一份好的工作, 而钳工是一门专业技能课, 学生基础知识差, 有些学生怕苦、怕累、怕脏, 学习不钻研, 干活不认真, 这样下去, 根本达不到实训目的。

为了完成实训教学任务, 使学生有效地掌握专业技能, 首先要让学生明确学习方向, 激发学生的潜意识。一方面, 可实行“四证”制度, 技能等级证书、技校毕业证书、中专毕业证书、计算机ATA证书是学生毕业、求职必备条件;另一方面, 中国正处于发展阶段, 产业上紧缺技术工人。作为中职学生, 既要学好知识又要练好技能, 这对其今后的工作有着不可代替的重要意义。在钳工教学时, 我把学生带到实训室参观讲解, 先讲安全知识, 再讲入门知识, 综合上述观点, 使学生真正认识到钳工技能实训的重要性。

二培养实训兴趣, 明确实训目标

针对学生总体实训练习的内容, 明确实训目标, 对钳工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培养学生兴趣, 让学生清楚知道自己在什么情境下应该具有什么样的技能。首先, 让学生提高识图能力, 从理论上转变到实际技能操作这一过程, 学生在这一转变过程中, 对新的事物有好奇、好动的新鲜感;其次, 在动作的重复过程中, 感到单一, 部分学生出现懒惰的心理状态, 因此, 我大力表扬参加大赛中工件做得好的同学, 使他们产生积极性, 产生紧迫感, 明确目标, 提高自己的技能水平。

三培养技能操作, 达到实训手段

在实训时, 我先给学生一块毛坯件, 定好外形尺寸, 在划线平台上划线, 以任意一面为基准, 首先起锯, 留有锯割余量。使用技能方法右手满握锯弓手柄, 大拇指压在食指上, 左手控制锯弓方向, 大拇指在弓背上, 食指中指, 无名指扶在锯弓前端, 姿势与锉削基本一致。锯削方法即推进时左手上翘, 右手下压, 回程时右手上抬, 左手自然跟回, 一分钟40次左右。讲清锯削时的注意事项: (1) 工件将要锯断时应减小压力, 防止工件断裂时伤脚。 (2) 锯削时要控制好用力, 防止锯条突然折断失控, 使人受伤。 (3) 锯削过程中眼睛与锯条竖直线重合, 以免锯歪。 (4) 锯跳安装过紧或过松, 运动过快, 压力过大, 易使锯条折断。

钳工基本操作技能是专业技能, 是由整体动作分解后的局部动作。钳工的基本操作技能主要有划线、锯割、锉削、錾削、钻孔、扩孔、铰孔、攻丝等。其中的锉削和锯割又是非常重要的基本功, 这些操作技能要在生产实践中通过大量的练习才能达成。钳工大多是用手工来完成的, 由易到难, 通过教师讲解、示范, 规范动作逐步完成, 通过我的讲解, 学生基本上能掌握操作要领。

四培养综合能力, 加强综合操作训练

比如平面锉削姿势与方法训练, 我通过锉削演示, 使学生理解随着锉刀在工件表面的推进, 左右两手施于锉刀两端的力量必须保持平衡, 才能保证锉削出的工件表面平直的道理。如:给一个工件, 以任意一面, 先锉削一个基准面, 再锉其相邻的两面, 达到尺寸要求。由易到难加工工件, 最后达到图样标准。要做到锉削中两手操锉动作协调、锉面平直, 一是要掌握正确的锉削姿势, 二是要反复操作练习, 持之以恒, 从而达到提高锉削技能的目的。

五对学生的技能操作及时做出评价

中职教育班级管理方法浅谈 篇5

关键词:中职;学生;管理

不知不觉中,担任2012级护理2班的班主任已经两年了。从刚接手班级时的紧张、恐慌,但现如今的沉着、冷静;从当初的毫无头绪到如今的水到渠成。在这个过程,我和学生共同成长,与其说他们在学习中快速成长,不如说是他们教会了我许多怎样与青少年和谐相处之道。在此期间,有几点感悟,与大家共同分享。

首先,我认为做事要先学会做人,做人要有诚信,诚信为人之根本。

在当今这个多元化的社会之中,难免会有一些不良的社会之风横行。青少年容易接受新鲜事物,对所有的新事物不加辨别,或者缺乏辨别是非的能力,不分好坏,全盘接受。同时,对一些事物只看表面现象,不能很好的透过现象看本质。有些同学,因为一件小事,或吃过一些小亏就对整个社会的诚信产生了怀疑,认为只有自己才是可以信赖的,别人都是不可以相信的。如此种种,必将导致一些行动上的过激,性格上的怪僻,行为上的异常。作为班级的管理者和共同参与者,首先,我向全班同学表明我的态度,不管你以前怎么样,我对大家都是一样的信任,不存在偏差,不存在偏見,更不存在成见,把班级体建设成一个平等、信任、和谐的交流平台,使大家的关系建立在一个互相信任的基础之上。

新学期开学时,我发现班上有些同学在非开放日到校外活动,当我问及他们是怎样骗过门卫出去时,有的同学告诉我,是冒充我的签名混出去的,还有的同学告诉我,翻墙出去的。发现这个问题以后,我专门召开了一次班会,让全班同学讨论这个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后来大家总结二点:一、这种做法确实不对,而且具有一定危险性的。二、想出去怕老师不批准,只能另辟捷径。关于这个问题,我趁热打铁,及时向大家表述我的观点:第一:只要是正当理由的,走正常请假手续,我一定批准;第二:不管出于什么目的、什么动机,一定要对老师讲实话,根据情况,酌情处理;第三:不管出于什么情况,说谎话者,骗人者,一律从严处理。从此以后,学生尝试着找我批过几次假条,再没出现过翻墙外出的事情。

以诚感人者,人示诚而应。我想就是这个道理吧。

其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正人者,先正己。

有人说,看一个孩子的表现,就可以看出这个孩子的家长是怎样的人。我想说,班主任对学生人格的形成也至关重要。

在班级管理过程中,班主任要以身作则,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必须做到,自己做不到的事情也不要去要求别人做到。

从小事做起,以身作则,给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我平时要求学生上课不迟到不早退。首先,我就要做到每个周日晚七点的班会时间,提前进班。自担任班主任以来的两年时间,从没有一次迟到。以榜样的力量带动人,以爱的力量感动人,以真理的力量征服人。

中职生正处于青春期,这个时期的孩子性格不成型,不稳定,容易叛逆,不服管教,稍不注意,容易形成对立的局面。但是,从另一个方面看,这个时期的孩子可能在身体发育方法已经接近成人,但在思想成熟方面还处在从童年向成年过渡的一个转型期,需要爱和关怀。又不善于表达自己的需求,既希望得到关爱与注意,又想要表现出成熟的一面,敏感、脆弱、不服输。基于这一点,在情感上,我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用充满欣赏的眼光去看待他们,允许他们犯错误,但在发现后要及时改正。在生活上多关心他们,指导他们怎样照顾自己,整理个人内务,做他们的朋友,有了问题,共同面对,不以师长的身份压制他们。在学习中,积极引导,指明前进的方向。从新生入校开始,我就告诉他们,在学习中,需要做好哪些事情,学好哪些课程,三年后毕业时会面临怎样的选择,让每个人根据自身情况,提前做好职业规划。有规划,有方向,有目标,学习才会有动力。当学生把注意力放在学习上以后,别的想法就会减少,有利于班级的稳定,有利于良好班风的形成。

诚信可以使人受益终生。榜样,使人生有了目标和方向。爱是这个世界上最美好的语言,无坚不摧。

论中职教育教学方法改革与创新 篇6

关键词:中职教育,教学方法,改革,创新

新时代背景下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也在发生着变化,中职教育作为教育体系中至关重要的技能学生培养机构,具有深远的历史使命。不仅要为国家输送技能型人才,也要为国家培养高素质的相关人才。近几年来,我国的科学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得到了高效的发展,并且初见渗入教育中。中职院校的教育教学是对学生基本素质的提升,而将多元化管理模式应用在教学过程中,才能保证教学手段与方式的优化转变,保证学生更好地适应相应的社会要求。然而,因为多种原因的影响,使得中职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对于教学资源的开发以及实体化的管理手段利用很难得心应手。因此,教师要以优化意识为先导进一步提升教学手段和模式,真正满足学生的学习要求。这就需要教师在实际课堂中进行教学流程和方法的改良,从本质上优化模式,更好地激发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从而顺利完成基本的教学目标,实现基础教学理念的落实。

1 以素质教育为理论依托,强化教学目标

教学模式创新的前提就在于教师要明确素质教育的基本理念,针对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基本差异进行优化教学模式的升级,保证针对不同学生形成针对式的教育。在中职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考量整体发展的基础目标,积极践行国家对于中职教育教学的要求。教师首先要明确中职教育对人才培养的宗旨,主要是为了进行学生技能的强化,对于基本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进行集中化的指导和助推,保证学生建立完善的职业服务意识以及良性的职业态度和操守,教师要明确中职教育的基本教学目的就在于强化服务,直通就业。

因此,教师在明确教学目标后,要进行相应教学模式的助推,教师要充分结合实践教育,从理论升级到实际的操作和演练,集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实际操作能力,助力学生在学习能力方面的综合提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结合教学目标对于学生的基本需求进行整理,产出具有实效性的教学计划。教师在讲授基础性理论知识时可以采取任务式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在理论知识讲授的同时鼓励学生进行积极地社会实践。教师要深度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在教学中对学生的基本职业能力进行优化升级。另外,教师在进行教学目标确立的过程中,要对学生的基本学情进行强化分析,结合实践为学生建立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教师要利用教学方法正确地引导学生强化学习中的自主控制能力。教师要在教学方法上结合相应的人文理念,尊重学生的基本性格差异以及学习模型建构的差异。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利用最近发展区理论,强化对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的深度激发,对学生的良性学习行为进行鼓励,对学生的学习倦怠和抵触行为进行正向的疏导,从根本上促进学生建构完整而正确的学习动力,真正辅助学生完成学习内容的高效内化。

2 以鼓励教育为模式蓝本,深化教学互动

教师在优化了教学思想和目标以后,要对基础的教学行为和措施进行集中的强化和改良。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在学习中教师的引导只是辅助的作用,学生的学习兴趣才是主导学生建立学习行为的原动力。教师要在实际教学中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对于教师行为进行良好的践行。教师要提升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意识,就要辅助学生树立课堂主体的身份认证。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产生基本的学习热情并能积极展开与教师的互动行为。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想了解教学方法的改良措施,首先要做的就是对班级的基本学情进行分析。由于中职院校接收的学生比较复杂,学生在学习能力和知识认知力等方面都存在不小的差距,这就需要教师进行及时的分析和鉴定,生成系统的学情结构报告,针对相应问题进行相应教学模式的实践。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优化教学的问题设置,对学生进行引导式的教学,教师可以在教学内容的设置上进行话题式或者是任务式的呈现方式,鼓励学生结合自身学习内容和基本实际进行优化的解构,教师要积极调动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激发学生产生全方面的学习思维。另外,中职教育以实践为基本依托,教师要对相应内容进行延展性的讲解,结合实际进行优化的内容升级。另外,教师要优化对于学生的监督,建立健全有效的教学评价模式,鼓励学生进行自评和互评,形成良好地课堂互动模式。并且在评价中完成基本的学习潜能反馈,给予学生正向的鼓励和指导,促进学生及时完成学业问题,并通过学生自身的知识和技能内化进行学习效果的改良。

3 以技能教育为教学核心,优化教学效果

在中职教育教学过程中最为关键的就是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培养的主要方向,并且对于学生的基本需求进行集中的考量,保证学生能有效对于教师的实际教学行为产生意识上的认同。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和科技的不断进步,对于人才的需求模式也在转变,社会需要更多高质高能的相关人才,这就需要中职教育工作者优化学生在学校内学习技能的提升。教师要适当组织相应的实践活动,促进学生优化运用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从根本上提升中职学生的基础素养以及社会适应力。在中职教育过程中,对于学生培养的主要对口导出模式是社会。只有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才能充分发挥中职教育的实用价值和意义。因此,教师要在实际的教学模式推进过程中,充分了解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结合要求进行教学模式和行为的更新,产生具有时效性的教学构成。中职教育要强化自身的服务性以及实用价值,才能真正助力中职学生和社会产生良性的互动。

教师在进行基础教学行为推进的过程中要强化对于学生基本技能的培养和操练。教师要始终秉承以服务学生和优化素质为基本教学宗旨,教师的行为模式要建立在指导学生主动认知的基础上,教师要授予学生基本的学习方法而不是硬性的知识堆积。近几年来,行知教学模式逐渐展开,中职教师可以在课堂中践行相应的教学方法,教授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以及辅助学生培养个人的社会技能综合认知结构。在教学行为的建立过程中,教师要保证学生的积极参与,只有进行良好的学和教的结合,才能有效提升整体教学的效果。教师要在知识讲解的过程中提升学生的基础技能培养,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有效的社会实践活动,并且在课堂内也可以进行相应实践的模拟操练。教师的激发式教学方法能提升学生的基础参与度,只有保证学生积极配合教师的教学行为,才能提升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教师的职责是提升学生的学习力,因此,教师要注重和学生建立和谐互助的师生关系,进一步发挥和挖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才能有效提升学生对于实践教学和技能教学的重视程度,更好地优化整体中职教育课堂的实际效果。

4 结束语

技能型学生越来越受到相应用人单位的重视和关注,相应的中职教育人员要提升整体教学模式,优化基本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从根本上助推相应的教学。总而言之,教师的教学情怀和基本素质影响着整体教学效果的生成,教师要提升自身对于教学方法升级的意识,从根本上优化教学方法,并且积极融合先进的教学经验,结合中职学生的基本学情,建立高效优质的课堂,努力为社会输送更加优质的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廖晓衡,宋乃庆.重庆中职教育规模影响因素实证分析与对策探索[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9(05):73-80.

[2]葛元月.“双证”融通:中职教育人才培养新模式[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3,14(03):112-115.

[3]闫志利,魏慧敏.中职教育办学导向的“偏离”与“矫正”[J].职业技术教育,2013,34(28):20-24.

[4]李吉龙,高飞梁.我国免费中职教育的现实困境和优化策略——借鉴美国和德国经验[J].成人教育,2014,34(12):107-109.

[5]万伟平.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衔接的有效实现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4,36(23):67-69.

中职数学兴趣教学新方法探索 篇7

在讲授数学概念、定义时, 创设有悬念的教学情境, 吸引学生的听课兴趣

在新的教学开始时, 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提出问题, 造成悬念, 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进而使学生积极投入新的教学情境中。

例如, 在教反正弦函数概念这一课时, 可精心设计四个问题。在课堂上, 先复习反函数定义, 然后展开这些问题。

1.y=x2, x∈R是否具有反函数?为什么?

2.怎样改变函数y=x2, x∈R的自变量允许值范围, 得到一个具有反函数的新函数呢?试从图像分析作出解释。

回答很顺利, 随后笔者作了归纳:一个原来不存在反函数的函数有可能改造成一个具有反函数的新函数, 但它是作出牺牲的———以缩小定义域作为代价, 而且本质在于建立起一个单值对应, 继而笔者又层层设疑提出新问题。

3.正弦函数y=sinx, x∈R具有反函数吗?

4.那么, 该如何处置函数y=sinx, x∈R由它得到一个具有反函数的新函数呢?

这四问由远及近, 由旧引新, 设悬念于开头, 使学生带着非知不可的求知欲望, 进入一个诱人的学习情境, 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动机和兴趣, 使好奇心升华为求知欲, 把“教”的主观愿望转为渴望“学”的内在需要, 使学生体会到从未知到知的欢乐, 心理上感到一定满足, 并产生学习兴趣。

在讲授数学公式时, 引入巧妙记忆法, 提高学生记忆公式的兴趣

数学公式较多, 特别是三角函数公式, 往往一节课要介绍几个、十几个或更多, 学生常常抱怨这些公式又多又难记。为了提高学生记公式能力, 探索记公式方法, 培养记公式兴趣, 虽然课堂时间较紧, 但还是要挤一点时间介绍有趣的公式记忆方法。在讲完同角三角函数关系的八个恒等公式作最后归纳小结时, 按公式形式分成平方关系、商数关系、倒数关系三类, 为帮助学生记忆, 引起学生学习兴趣, 笔者介绍了利用正六边形的“八卦图”记忆公式的方法。首先, 在黑板上画出一个正六边形及三条对角线, 从上到下, 从左到右, 依次在六边形顶点处写sinα、cosα、tanα、cotα、secα、cscα, 六边形中心为1, 然后画出三个带阴影线的倒置三角形, 具体记忆如下: (1) 在对角线上的两个三角函数值的乘积等于中心1, 如:tanα·cotα=1、sinα·cosα=1、cosα·secα=1。 (2) 在带阴影线的倒置三角形中, 上两个顶点上的三角函数值平方和等于下顶点平方, 如:sin2α、+cos2α=1+tan2α=sec2α、1+cot2α=csc2α。 (3) 六边形任意一个顶点的三角函数值等于相邻两顶点三角函数值的乘积, 如:tanα=sinα·secα, 它可以化为。通过这三类公式的图文对照和描述, 学生感到新鲜, 产生好奇心, 吸引了注意力, 觉得公式没必要死记, 只要自己摸索出方法, 公式一定会记住。

在讲授数学知识内容、定理结论时, 应用简洁语言进行高度概括, 会增强学生记忆结论的兴趣。因为具有生动性、创造性、概括性的教学语言, 往往会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因此, 在教学中对数学内容、结论、结果用具有精巧表达艺术和简明扼要又准确生动的语言来概括, 一定会在学生的记忆中留下深刻印象。

例如, 三角函数诱导公式中的“纵变横不变, 符合看象限”, 这十个字高度概括出公式得出结果的方法, 讲完诱导公式, 这句话就成了师生的“顺口溜”, 学生只要理解其含义, 就可以推导出诱导公式的结果。还有许多数学内容、结论可以自己创造语言来概括。如对于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这一节, 首先给出一元二次不等式的定义及标准形式:ax2+bx+c>0或ax2+bx+c<0 (a>0) , 设△=b2-4ac, 当△>0时, 方程ax2+bx+c=0有两个不等的实数根x1, x2 (x10的解集是{x|xx2}, 不等式ax2+bx+c<0的解集是{x|x1

在讲数学应用时, 结合专业特点, 设计与专业课有关的例题, 引起学生数学兴趣

中职专业课教学中许多计算和论证都要用到数学知识, 如机械类专业, 学生至少应掌握工件下料的划线、加工作业点的定位计算等, 这些计算问题必须用到三角函数、解析几何知识等;电工电子类专业许多计算问题需用到向量、复数等工具;计算机专业的深入学习更需较好的数学训练和扎实的数学基础等等, 要结合专业与数学的关系, 让学生明了数学的作用和地位。因此, 在数学教学中要有意设计用数学知识解决这方面问题的例子, 引导学生用数学知识求解, 对于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会更有帮助。

例如, 已知一物体重为G, 在水平力F的作用下, 沿倾斜角为α的斜面匀速下滑, 若物体与斜面的摩擦系数为μ, 求水平力F与倾斜角的关系。

这个问题, 表面上看是个力学问题, 但教师引导学生加以分析, 就会发现它就是一个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的计算问题。

解:取平行于斜面的方向为x轴, 垂直于斜面方向为y轴, 分别在这两个方向应用力的平衡原理, 在这两个方向上合力∑Fx和∑Fx均为零, 设斜面对物体弹力为N, 得出方程组:

通过对这一问题的解决, 学生很快发现, 利用数学知识和方法可以很快解决类似的计算, 在后面教学中多次引导学生解决力学、电学、工民建等专业课中的计算问题, 学生由此可以发现数学在专业课学习中所起的作用, 使他们感到学习数学的重要性。

总之, 中职数学教育的课堂教学是非常重要的, 只有不断研究和创新教学方法, 充分利用数学特点, 在学习兴趣、数学运用和数学为专业服务等方面下工夫才能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积极性, 达到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质量, 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陈锡志.培养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J].新课程研究 (职业教育版) , 2007, (1) .

[2]乔家瑞.数学 (基础版) 教学参考书[M].北京:语文出版社, 2001.

中职卫校英语教学方法分析 篇8

1.不能开展因材施教的教学。由于中职卫校的学生生源较广泛, 学生所处层次的辐射面较大, 学生在以往的学习生涯中养成的学习习惯、已有的学习基础、练就的学习思维定势都存在一定的差别, 再加上这些学生在文化课学习上, 尤其是在英语学习上独立学习和研究的能力还明显不足。这就对教师开展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提出了要求, 但是从当前对中职卫校学生英语教学现状的分析来看, 教师并不能很好的秉承着以教学方法的理念, 一刀切式的传统英语教学方法, 不能以学生的个性化差异作为开展教学的依据, 不能以学生在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指导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 这将对英语教学效果产生直接的负面影响。

2.不能灵活应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虽然在教学改革的推动下, 英语教学已经开始从多个角度开展创新型教学, 也逐渐摸索出了许多新颖的教学方法, 但在实践过程中这些教学方法并没能发挥其应有的效果, 这话主要是由于教师不能清醒的认识教材内容, 不能将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融会贯通, 最重要的是不能在恰当的时机选择正确的教学方法, 诸如, 在运用自主学习的教学方法时, 教师没能认识到学生开展自主学习的前提条件, 不能以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为依托, 从而导致自主学习目标设置偏高, 使学生在英语学习中遭遇重重阻碍, 这不仅不能使学生的英语学习取得预期的效果, 而且还会打消学生继续学习的信心, 因此, 加强教师对教学方法的把握和应用能力是很有必要的。

二、改进中职卫校英语教学方法的策略

1.开展英语活动教学。当前中职卫校的英语教学重视培养学生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 以实用性、应用性人才培养为英语教学的着力点, 因而与此相对应的英语教学方法也应该加强对实践性活动的设计, 使学生以更多的机会感受英语运用, 使学生在说英语、听英语的过程中获得英语知识, 这种教学方法也有利于改变学生对以往英语学习枯燥、乏味的印象。诸如, 在“shopping”这一单元的英语学习中, 教师就可以设计具体的英语活动, 组织学生开展分小组的角色实践, 把全体学生划分为售货员小组、顾客小组、收银小组, 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购物英语常用语的基础上, 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实践训练, 这不仅能使学生准确了解在不同场合对不同英语用语的选择, 还能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并激发学生继续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2.开展英语讨论教学。以往的英语教学一般是采用教师问、学生答的方法, 长时间处于被动模式下的学生很容易失去耐性, 对于教学效果的实现具有一定的阻碍作用。讨论式的英语教学方法是指使学生开展自主的教育交流和沟通, 这种互动式的讨论既包括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讨论, 也包括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讨论,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处于平等的地位, 可以相互发问和交流。诸如, 在“everyday life”的英语学习中, 教师就可以把学生划分为若干小组, 或者由学生根据自己的意愿自由结组, 引导学生以该话题为线索开展小组交流与讨论, 在此过程中, 教师要注意维持好小组讨论的秩序, 并以此确保小组讨论的实效性。

3.开展英语与专业相结合的教学。中职卫校开展英语教学除了要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之外, 另外一个重要的目的就是发挥英语为专业学习服务的作用, 因而中职卫校的英语教学应该与专业紧密结合, 教师在英语教学中要充分挖掘英语与专业知识的联系, 以此提升中职卫校英语教学的有用性。诸如, 在学习“what do you do”这一单元时, 教师就可以先向学生展示一些体现护士职业特征的图片, 通过观察图片引导学生对“nurse、hospital、inject、medical、day shift、patient”等专业词汇的认识, 这种教学方法极大的加强了英语课堂的趣味性, 而且英语知识与专业知识的结合, 也可以使学生在专业背景下加强度英语应用范围的认识。

中职卫校英语教学在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提升上起着一定的促进作用, 而加强学生英语学习的效果还应该从改善英语教学方法上入手, 中职卫校的英语教学是一个长期的、变化的、复杂的工程, 虽然其当前的教学方法创新的开展还不能尽如人意, 但相信通过教学经验的不断积累中职英语教学终会取得长足的进展, 以期通过上述对当前中职卫校英语教学方法上存在的问题, 以及相应应对策略的提出, 能切实为中职卫校英语教学效果的提升提供有用的线索。

参考文献

[1]岳森.浅谈中职卫校英语教育[J].卫生职业教育, 2012, 03:29-30.

[2]苏淑兰.中职卫校英语课堂教学之我见[J].卫生职业教育, 2012, 13:68-69.

中职机械基础教学方法探究 篇9

关键词:中职机械专业,基础,教学方法

目前中职机械基础教学培养的人才与企业的要求存在一定的差距, 机械基础的教学内容落后于当前企业的需要, 且落后的教学方法所取得的教学效果较差, 无法满足企业对相关人才的需求, 亟待改进。本文主要对中职机械基础的教学方法进行研究, 主要针对完善教学手段、增加实践性教学以及重视学生思考能力的培养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为中职机械基础教学提供参考建议。

1 运用先进教学手段

目前, 随着教学技术的不断更新, 大部分学校使用多媒体技术以丰富教学课堂。教师利用多媒体设备进行机械基础教学时, 能够增加课堂的生动性, 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来。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将机械基础的相关内容直观地表现出来, 并通过图片、影像等形式展现机械基础中相关的原理和结构, 便于学生深入理想相关知识。例如, 教师对平面连杆机构知识进行讲解时, 可以播放该部分运动的视频, 以动态的模式表现出该部分的原理和其他相关知识, 而学生可以通过直观的视频了解铰链四杆机构运动过程, 掌握该结构各个构件的运动速度, 让学生易于理解“急回特性”、“死点”等相关知识。再如, 教师对液压回路知识进行讲解时, 可以将该部分知识制成动画的模式, 加深学生对该部分知识的印象和理解程度。总之,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将机械基础中的重点、难点知识以多种形式表现出来, 增加课堂的趣味性, 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让学生能够积极学习。

2 增加实践性教学

机械基础的理论知识较多, 知识内容较枯燥, 且教师通过课堂的形式不断地讲解理论知识容易让学生产生厌学情绪, 降低了教学效果。而实践教学能够增加学生的实践经验,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且实践经验与理论知识相结合的模式有利于学生深入理解和运用理论知识。对此, 中职机械基础教学应根据教学目标, 结合教学课程的需求, 与相关企业互动, 让学生到企业中实习并参观机械制造现场。教师在实践教学中, 可以向学生讲解相关的机械原理和结构, 帮助学生理解机械知识。通常情况下, 学生到企业实习时, 主要对机械基础中常用机构和轴系零件、机械传动、液压传动的工作原理、基础结构以及应用进行学习, 观察机械工作人员操作的过程, 掌握机械的工作特征, 并向机械工作人员学习课堂上难以学习到的实践性知识和技能。例如, 教师对定轴轮系进行讲解时, 可以带领学生对普通车床的主轴箱进行观察, 了解该机器内部齿轮转动的实际情况, 让学生确定奇偶值对方向性的作用, 进而加深对“i1k=n1/n2= (-1) m”的理解。

3 重视学生思考能力的培养

中职机械课程主要是为社会培养机械类技能型的人才, 而不是让学生空有理论知识而不会运用。中职机械课程培养的学生只有符合社会企业的要求, 才能发挥学生的作用, 使学生能够在社会中利用牢固的知识开展各项工作。而在机械基础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在该基础性的教学课程中重视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 让学生能够从基础知识开始思考, 培养学生敢于提问的习惯。教师进行机械基础教学时, 应注意引导学生对相关知识进行思考, 或者提出探究性的问题让学生进行解决, 提高学生参与课堂以及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在解决相关问题的同时, 教师可以从旁协助学生, 辅助学生利用更好的办法解决相关问题。

教师进行机械基础教学前, 应根据教学大纲, 结合机械基础相关知识的实际应用情况, 规划教学内容, 对相关重点、难点知识进行讲解。教师进行教学设计时, 重视讨论环节的设置, 可根据课堂知识设置开放性的问题, 让学生主动对机械基础相关知识进行探讨,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讨论环节, 学生对相关知识进行思考时, 可以加深对机械基础知识的理解, 可能会发现以往没有注意的问题, 有利于学生思考能力的培养。学生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探讨时, 教师应起到辅助作用, 对学生进行适当的点拨, 帮助学生打开思路, 引导学生围绕核心问题进行讨论, 不让讨论偏离主题, 并对相关知识进行总结。例如, 教师对棘轮机构进行讲解时, 可以先讲解该机构的基本结构, 并让学生对日常生活中反踏自行车踏板而自行车不动的原因进行思考, 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之后对棘轮机构的原理进行讲解, 让学生理解该部分基础知识。这种方式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 帮助学生养成主动学习的良好习惯, 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4 结束语

中职机械基础教学对培养机械技能人才有重要作用, 教师应积极完善机械基础教学方法, 主动运用先进的教学手段来改善教学效果。重视学生思考能力的培养, 利用讨论的形式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营造机械基础课堂学生学习的氛围, 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思考机械基础知识, 进而加强对机械基础知识的学习。且中职应积极与相关企业取得联系, 增加实践性课程, 让学生能够到实地机械环境中学习相关知识, 了解机械制造、加工的过程, 掌握机械操作程序, 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 让学生学会应用机械理论知识, 为将来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刘雪梅.中职机械基础教学方法探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1 (18) .

[2]殷召梅.中职《机械基础》教学方法的探索创新与实践[J].当代职业教育, 2012 (07) .

[3]黄蓓.浅谈中职机械基础课堂有效教学[J].新课程 (中) , 2015 (01) .

[4]蔡红琴.中职《机械基础》教学方法探讨[J].科技创新与生产力, 2015 (03) .

中职篮球教学手段与方法初探 篇10

关键词:篮球教学; 手段 ;方法; 研究;

篮球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互相配合的集体精神和勇敢顽强、机智果斷等优良品质,篮球学习可增强同学之间接触和交往,可以消除紧张学习气氛和孤独感,促进人的社会交往能力、合作能力等。学生对篮球运动的兴趣浓厚、积极性高,在课堂教学中大部分学生希望通过教师教学来提高篮球的专项技能,但由于受到场地、器材、课时,以及教师教学手段与方法的制约,篮球课的教学质量和效果受到限制。

一、篮球教学方法与手段的研究

(一)篮球熟悉球性的练习手段与方法。

在篮球教学中,安排熟悉球性练习是必要的,目的使学生了解篮球的特性,使学生提高对球的形状、重量、弹性等的感知觉,提高操纵球的运动节奏和控球能力,加强学生对球运动曲线、性能、落点等能力。通过一系列熟悉球性的练习来提高球感。通过熟悉球性的练习使学生提高控制球的能力和技巧。在教学中我们把熟悉球性练习大多放在课的准备部分,即做操后进行,有时也安排在强度较大的练习间歇,或结束部分的放松活动中,反复练习来增强学生手对球的控制力,为下一步篮球基本技术打好基础。

(二)通过多样化手段与游戏方法提高学生技术水平和战术意识。

篮球技术内容丰富,包括运球、传接球、投篮、抢篮板球等技术。也是教学和考核的重点,学生只有拥有一定篮球技术,才能进行篮球各种游戏和比赛。以往的教学中发现学生对基本技术的学习和训练有不同的看法,认为单一的技术训练相对枯燥,喜欢进行篮球比赛和游戏。针对同学的心理,教师要通过多样化的游戏手段进行教学,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可采用不断变换运球练习方式。其次将篮球技术的练习方法按难易程度,编排成对抗性的游戏,让学生们在游戏的过程中轻松、熟练地掌握基本技术。

(三)提高学生篮球的战术意识。

篮球战术是练习和比赛中队员个人技术的合理运用和队员之间互相协同配合的组织形式,是制约对手、获得比赛胜利的重要手段。因此,在战术教学中,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战术概念,使学生了解战术体系基本特点、战术运用目的以及攻守战术之间的矛盾关系,教师对全队进攻或防守战术的站位队形、移动路线、主要配合方法,同伴协同行动以及变化规律进行细致的讲解和演示。战术课由讲解、演示过渡到局部战术配合,进行分解教学,然后再回到全队战术。在此基础上采用比赛的方式来加强学生的战术意识。

(四)篮球教学考核办法要合理化。

篮球技术考核是检验学生掌握技术水平的一个重要手段,考核的标准是否公平,内容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由于班级学生的篮球水平参差不齐。制定合理的考核标准就十分的重要。因此我们在制定篮球考核办法中,采用达标和技术评定相结合并的方法,并考虑到学习过程性评价。最终制定了达标成绩占成绩的50%,技术评定成绩占30%,平时的考勤和表现占20%。

(五)教学过程中要及时进行反馈与纠正。

在教学过程中,教与学双方是相互影响的,教师运用有意识的观察、提问、检查等方法,不断地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了解学生的学习困难和接受能力,从而可以调整自己的教学进程和教学手段;而学生则可以从教师的语言、表情及教师对自己的评价中获得反馈信息,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调整自己的学习行为。因此,教学过程中应尽量加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信息反馈,特别是教师要多采用讲解、示范、分析错误动作及个别辅导等方式为学生提供正确的信息和及时的辅导,促进学生在矫正学习过程中,迅速了解自己的薄弱环节,及时改正自己错误技术,才能够提高篮球技术水平。

二、篮球教学中的注意事项

(一)贯彻安全第一的教学原则。

篮球运动是同场类对抗的竞技项目,在上课和比赛中会发生激烈的身体对抗,容易造成身体的各种伤害。特别是一般的中学,受到经费的限制,许多场地还是硬的水泥地等,激烈的比赛和对抗有时会造成比较骨折,挫伤甚至休克的现象;其次,学生们年轻气盛、运动技术粗糙和不规范,容易造成口角、纠纷而发生打架等情况。由于课堂教学中,各种伤害不仅使学生身心受到伤害,而且都属于教学事故,对老师的个人影响也较大。因此,在教学各个环节,教师要加强教学管理,在人员安排、裁判、比赛规则等都要事先设计和安排,做好安全防范措施,防止不应该的伤害事故的发生。

(二)发挥篮球教育功能,注重学生人生观、价值观、身心健康观等内在条件的强化和提升。

体育教育的终极目的是实现学生人格成长。在篮球教学中,引入教育内涵丰富的教学内容,使学生在感受篮球运动学力增长的同时,领略篮球文化和篮球教育促进人格成长的无穷力量。通过篮球知识学习,技能训练,素质培养和文化熏陶,使学生明确,在篮球实践中哪些思想、行为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并掌握判断正误的标准和纠正错误的方法。

(三)培养团结协作,互相配合的集体精神和勇敢顽强、机智果断的意志品质。

篮球运动有着它独特的魅力,通过学习和比赛,可以培养人的团结协作,互相配合的集体精神和勇敢顽强,机智果断等优良品质。经过篮球集体活动可增强同学之间接触和交往的时间,消除紧张学习气氛和孤独感,并逐渐形成与交往的意识和习惯。安排比赛来培养学生团结协作、互相配合的集体精神和勇敢顽强、机智果断品质。

三、结论

教学手段和方法是提高篮球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作为提高教学水平关键人物的教师是教学的主导,教师必须不断钻研教学方法,不断创新教学手段和方法,进一步提高教学水平,更好的提高教学效果。

上一篇:复合全麻胃肠道手术下一篇:海洋监测在线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