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雕塑与城市的融合

2024-05-02

公共雕塑与城市的融合(精选九篇)

公共雕塑与城市的融合 篇1

同样, 城市空间雕塑也和建筑设计一样, 也要和环境达成一种和谐状态, 使彼此互相依存, 共同释放和阐释艺术表现力。“城市建设的三个理念:设计尊重自然, 设计尊重人, 设计尊重地方文化。城市空间雕塑的设计同样应该遵照。”

一、城市雕塑与其环境的联结

现如今, 为提升城市的文化品味, 当地主管部门总会在某些场所放置一些大大小小的雕塑。但有些雕塑的安置显然没有起到作用, 有的甚至还是对城市视觉上的干扰和破坏。这就涉及到了雕塑与其环境的关系问题。

城市雕塑应为特定的环境而设计和安置, 彼此是一个整体, 不可分离, 其融合程度直接关系到雕塑的艺术表现力的正常发挥和城市文化品味的确立。城市雕塑是一种公共艺术, 要为公众所接受, 溶入公众的生活中, 应和周围的空间环境高度一致, 在主题表现、艺术形式、结构类型、自身材质、场地选择、安置方式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和设计, 使其彼此真正能够营造一种文化氛围, 在这种氛围中, 雕塑主题得到表现, 环境得到优化。所以城市雕塑必须是环境的产物而不是环境的附属物。

“城市雕塑应为特定的城市环境设计和创制的, 与所在环境结合成有机

整体是其基本特征和起码要求, 如果脱离了具体的城市环境, 或者没有处理好与城市环境的关系, 不仅雕塑自身的意义发生畸变, 而且它所处的城市环

境亦会缺乏完整, 甚至雕塑还成了城市环境的负担, 非但没有提升城市环境的美学价值, 反而破坏了城市景观。”城市雕塑与其环境的联结, 是一门综合艺术, 其涉及时代精神、社会意识、价值取向及地方文化等诸要素。这些要素融合在一起, 共同表现雕塑的艺术影响力及价值, 使人们的生存环境具有浓郁的艺术气息, 甚至成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和寄托。

二、城市雕塑与其环境的融合

雕塑艺术有“凝固的音乐”之称, 它表达特定的社会文化内容, 发出的是鲜明深刻的时代之音。它与空间环境、位置背景紧密结合, 组成一个综合的整体, 由这个整体释放和阐释其表现力。我们从城市雕塑与其环境的融合的例子中可深刻理解其中的艺术感染力和美学价值。

联合国花园内有一些各国赠送的雕塑和雕像, 它们与联合国总部的建筑和环境达到了完美的融合, 共同表现其意义和感染力。如《破碎的地球》, 这座地球模型不是一个完全的球形, 表面呈破碎、分裂、不完整的状态, 表现了地球上有冲突和战争, 世界上还有不和谐的因素。联合国的工作宗旨就是缝合破碎的地球, 抚平裂痕, 使人类生活在和睦相处、团结一致的大家庭中。这件雕塑与联合国的精神相契合, 鲜明地表现了联合国的意义和人们对这个组织的期望, 传达了一个独特的文化信息和价值观念。还有《打结的枪》, 拧成死结的枪, 象征“不要武器, 要和平”, 被打的那个结, 象征结束战争。仰对天空的枪口, 象征着人类不再经受战争的灾难, 享受和平的生活。联合国的工作宗旨可由这件雕塑形象贴切地表现了出来, 可谓形象与意义的完美结合。

北京图书馆前的雕塑与图书馆建筑环境可谓达到了完美的组合, 雕塑对建筑的意义起到了鲜明的注释作用。雕塑呈现的是由书籍构成的阶梯, 它的含义可用一句名言概括: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雕塑启示着人们:读书获取知识, 可使自己进步, 可达到人生的更高层次和境界。同时也从侧面说明了图书馆建筑的功能和作用, 它们相互支持, 相互注释。达到雕塑与环境的完美结合, 产生了深刻的文化意义和内容。

三、合理安置雕塑提升城市品位

当今城市雕塑不乏好的作品, 但也有一些安置不合理或不到位的, 与周边空间环境没有达到高度一体, 更没有表现出应有的艺术价值和魅力。就王府井街上的几座青铜雕塑来说, 都形象地表现了满清时代王府井的商业情景:有穿着小褂, 喘着粗气, 快步飞跑的拉车的车夫;有怀抱三弦, 手拿小鼓, 边弹边唱的卖艺人;还有神情专注的理发手艺人。通过这些雕塑形象地再现了当时的社会风貌, 具有高度的概括性。但这几座雕塑显得孤独单调, 缺乏环境氛围。高层的建筑、水泥的路面, 现代的商铺和鲜艳夺目的广告, 与这些雕塑彼此分离, 不能融合。如果恢复王府井旧面貌, 找回旧时文化, 这些雕塑在旧时街道、旧时的铺子中才会灵动起来, 真实地反映出旧时代的面貌, 体现出王府井街的文化内涵。

再就北京国际雕塑公园里的雕塑来说, 我认为应该把它们“下放”到合适的环境里去, 把它们“圈”在公园里, 不能充分体现其艺术价值和真正发挥其艺术影响力。

如周思雯创作的《临风》, 一位少女迎着风在放飞梦想, 那充满青春朝气的形象, 那飞舞的短裙和飘起的头发, 无不给观者一种青春的激情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法国的玛利亚.玛德琳.歌堤创作的雕塑《阅读》, 表现一位少女聚精会神地读书, 那专注的样子, 显示出对知识的渴望, 特别引人注目的是人物身体比例的失调, 双腿进行了夸张的处理, 显得粗壮有力。这也说明一个哲理——知识就是力量, 鼓励人们掌握知识, 增强力量, 从而改变自己的命运。这两件雕塑应放置在校园里, 更能表现其内涵和艺术价值。校园正是青少年放飞梦想、为实现梦想而学习的地方。校园环境与这两件雕塑所反映的主题紧密联系, 互相融合, 很好地彰显其艺术价值。

总之, 城市雕塑是一个新的社会形态的推动者, 它以其进步的思想、智慧的言说方式引领时代的潮流。其与环境的融合成为释放艺术影响力和阐释艺术价值的决定性因素。

参考文献

[1]张云薇.《城市雕塑的喜忧和实践》[J]

[2]施梁, 于美成.《中国城市公共空间雕塑的新世纪断想》[J].

城市雕塑艺术与环境空间的融合 篇2

关键词:城市雕塑 环境空间 融合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16)02-0148-02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现代城市化脚步的加快,城市雕塑艺术表现形式具有多样化特征。相较于传统的城市雕塑艺术表现手法而言,现代城市雕塑在艺术表现手法与方式表达方面更加自由和非对称。因此,如何加强城市环境空间与城市雕塑艺术的有效融合是当前国家规范城市景观设计蓝图的重点问题之一。

一 城市雕塑在城市环境中的作用

(一)城市雕塑相关简述

21世纪是以全球化、信息化的时代,加快城市生活节奏和提高城市艺术品为逐渐成为时代发展的趋势。因此,城市雕塑作品的艺术审美化和功能化是当前城市景观设计师们探讨的热门话题。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公众关注的焦点逐渐转移到城市文化和城市文化艺术环境方面。无论是公共场所还是国家雕塑博物馆,城市文化和城市艺术文化已经逐渐与城市生活进行了有机结合,从而将城市艺术文化逐渐深入至城市生活的方方面面,实现了人类情感与城市雕塑的有效融合。

作为城市空间视觉形象的艺术表现形式之一的城市雕塑,也是城市文化领域的重要载体,在城市艺术文化和社会环境中占据重要地位。相较于视觉艺术三维立体表现手法而言,城市雕塑的视觉艺术表现形式具有艺术语言特色。不仅加强了城市雕塑与城市环境、社会公众之间的情感联系,而且一个城市的雕塑彰显着一个城市的文化和空间生命力。

(二)城市雕塑对城市环境空间的作用

城市雕塑对城市环境空间的作用不仅仅局限在艺术表现手法方面,还表现在一个城市是否具有代表性的建筑作品。城市雕塑—方面装饰了一个城市的建筑景观,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一个美化环境和艺术空间的作用。另一方面城市雕塑是人类情感和城市文化进行浓缩后的标志性作品,寄托着设计师们的情感。城市雕塑的艺术空间表现手法不同于一般的艺术三维视觉表现手法,而是在设计理念中融入了现代景观设计的层次感和空间感,激发人们对城市雕塑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城市雕塑艺术与环境空间进行有效融合的最终目的是调节城市空间场所的外部轮廓,注重城市雕塑与景观环境的互动与沟通。由此可见,现代城市雕塑在艺术设计理念中融合了城市环境空间文化和人文文化。一件优秀的城市雕塑作品不仅可以凸显出一个城市的文化,还可以透过城市雕塑看到城市发展的实质情况,即所谓的环境与人文的整体融合。因此,当孤立的城市雕塑与一个城市的环境和人文文化可以做到有效衔接,不仅彰显出一个城市的文化之美,还可以凸显出雕塑本身与社会公众之间的互动与情感交流。总而言之,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与建筑景观的和谐发展为人类生活增添了一抹情感色彩。

二 城市雕塑的表现形式与空间特征

现代城市雕塑艺术表现手法相较于传统雕塑表现手法而言,具有多元化和多样性特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现代科学技术在城市雕塑艺术体系中的广泛运用,现代科学技术不仅推动了城市雕塑技术以及艺术表现形式的进一步发展,而且为现代城市雕塑在创作方法、艺术设计和艺术表现手法方面提供了坚实的基石,丰富了城市雕塑的艺术表现形式和创作材料,进一步为现代城市雕塑技术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相较于传统的城市雕塑艺术形式而言,现代城市雕塑艺术形式更具文化交流特征。传统城市雕塑主要通过广场、公园等建筑物凸显建筑雕塑的公共性,因此传统城市雕塑具有浓厚的景观性特色。但是现代城市雕塑在建造与设计过程中不仅仅显示着一个城市的建筑文化,而且还代表着城市与公众之间在情感与精神层面的交流与沟通。加强城市建筑、雕塑与公众之间的交流与沟通主要是指利用城市雕塑作品将人类的情感与艺术作品融为一体,不应该在城市雕塑作品中存在与公众隔离、人类不愿意接近城市雕塑等现象。由此可见,现代城市雕塑具有强烈的参与性特征,以期为社会公众提供一个娱乐玩耍、触摸体验的公共场所,将城市雕塑成为人类生活的一种形式。城市雕塑成为人类生活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不仅凸显出传统雕塑的艺术特色以及艺术表现理念,使城市雕塑具有强烈的艺术形式感。而且城市雕塑为现代城市铺上了一层厚厚的文化基石,将城市雕塑的艺术表现手法与现代城市生活进行有机融合,凸显城市雕塑的主体性和层次感,进而扩大城市雕塑的艺术表现范围。

相较于西方古典雕塑的主题范围而言,中国城市的雕塑在主题范围方面主要集中于城市人文文化和公共环境的认知等领域。西方古典雕塑在主题范围选择方面主要以山花、壁龛为主,其雕塑风格以具有浓厚的建筑风格为主。作为城市比较有代表型的广场雕塑,西方古典雕塑仍然以“歌颂君王”作为主题内容,雕塑的性质以碑柱为主。由此可见,西方古典雕塑在主题选择方面具有单一特点,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雕塑主题范围的拓展。而城市雕塑在主题内容的确立方面带有浓厚的社会化和生活化特征,不仅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进行了有效衔接,还将现代人文情感元素与城市景观背景进行了有机统一,从而促使城市雕塑主题逐渐向多元化、生活化和人性化方向发展。城市雕塑主题方向的变化从侧面反映出公众对城市文化和城市景观文化有了一个质的飞跃。因此,只有将城市雕塑与现代生活从实施方面做到有效统一,才能够帮助景观设计家们站在社会公共的角度设计城市雕塑,并在城市文化的变迁与发展中体会社会公众内心对城市雕塑的认知与了解。现代城市雕塑的艺术表现手法以“极简主义”和“构成主义”为主,其外在表现形式以现代城市建筑的空间层次感作为灵感源头,将现代城市雕塑进而简单化和功能化。另外,城市雕塑设计师们在设计雕塑景观的过程中将抽象简练的几何知识与艺术设计表现手法的张力和美感有效整合,向社会公众传递城市之美。将几何知识与雕塑设计的机械之美进行有效整合的目的是提高城市雕塑的创新型设计手法,进一步提升雕塑对空间环境的影响。

社会发展过程中文化和艺术审美观点的变迁致使社会公众对城市雕塑的艺术表现形式有了更深层次的认知和了解,而不同社会群体对城市雕塑的艺术观点的不同导致雕塑创作手法的不同。现代城市雕塑还具有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气息,以革命性为主题的雕塑仍然占据重要主导地位。以革命性和祭奠历史人物为主题的城市雕塑以营造庄严的气氛空间作为设计目的,多以对称性和正向性分布为主。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全球化脚步的加快,生态型城市发展理念在城市景观布局中得以广泛运用,以生态型和人性化为主的城市雕塑不仅反映出一个城市的文化特色和艺术表现手法,而且更凸显出一个城市的人文文化。时代的变迁促使城市雕塑的艺术变现手法也在逐步发生变化,由传统的绘画和雕塑创作手法逐步向音乐和建筑为一体的雕塑创作手法方向发展。既有小巧精致的城市雕塑景观,又有简单大气的城市化气息浓厚的雕塑景观。由注重城市雕塑对称性和正向性分布特点为主逐渐向非对称性和自由式为主的雕塑转变,打破原有设计师们传统的创作手法和思维观念,以自由发挥的创作手法拓宽城市雕塑的艺术表现形式。

材料也是现代城市雕塑的表现手段之一,随着城市雕塑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城市雕塑对不同质感的材料要求亦不一致。影响城市雕塑材料质感的因素包含肌理感、色彩光泽度、光感等,设计师在设计景观雕塑是不仅需要全面向系统地了解不同质感的材质,还需要对城市景观空间和雕塑艺术从整体上把握作品的意义。

三 城市雕塑与城市空间的融合

如何有效地将城市雕塑与城市空间进行融合的关键因素是全面了解雕塑功能和环境性质。就雕塑设计师而言,雕塑设计师们除了了解雕塑艺术设计基本技巧之外,还需要对艺术环境空间设计理论进行全面系统地认识,才能够从根源上把握雕塑作品的动态美。设计师们在设计城市雕塑作品的过程中以创新性思维观念和情感理念作为理论基础,掌握城市雕塑作品的视觉艺术特点和城市环境的空间层次感,进而为设计凸显城市环境和情感的雕塑作品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石,进一步促进社会环境与人类之间的和谐发展。

其次,国家需要加大现代城市的服务力度,将现代城市雕塑与社会公众服务体系融为一体,提高城市雕塑的亲和力,加强城市雕塑与社会公众之间的联系与沟通。随着生态型社会理念在城市发展体系中的广泛运用,城市雕塑不仅具备亲近性的特点,还具备娱乐性和服务性特点,进一步拉近城市与人类之间的距离。

最后,现代城市雕塑作为拉近城市与人类距离的有效载体,国家需要转变国家职能,由主导型为主的战略决策逐渐向服务性为主转变,将国家关注的侧重点放在民生和服务社会公众方面,树立城市亲民和城市文化形象。除此之外,城市管理者应该根据城市文化和发展特色建立生态型城市,设计具有代表性的城市雕塑塑造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为一体的城市文化形象,构建和谐社会,促进城市与人类的和谐健康发展。

结束语

城市雕塑与公共艺术的当代精神 篇3

公共艺术这个名称,在中国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之前,中国城市的管理者和公共设施的设计者,都习惯地认为公共艺术就是指城市雕塑。因此,在这一时期,人们仅仅视城雕为公共艺术的唯一形式。在表现方式上一般是运用主题性、纪念性以及环境美化装饰性的雕塑形态来占有空间。因而, “城市雕塑”这一名称,是不能完全等同于公共艺术这一概念的。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城市化建设的大规模兴起,城市雕塑以及置于公共环境中的艺术品日益丰富。回顾我国公共艺术的历程,这一艺术形态从20世纪80年代初的萌芽期走到了2000年左右的成长期;又从成长期中走到了今天的多元并存、互补发展的历史时期。在这个历程中,中国的公共艺术从一开始由于模仿、跟风,以及对公共艺术的认识不足和监管力度的不高,造成许多审美水准有限甚至是低下、文化性薄弱的城市垃圾。之后,在更多的艺术家和城市管理者的介入下,中国的城市雕塑或者说公共艺术出现了许多具有公共文化理念的优秀视觉艺术作品。客观地讲,中国的公共艺术是伴随着公共意识的成长而进步的。但是,一种文化类型的发展,总是要在时代背景下发现问题,把握方向,以得到更长足的发展。 针对目前而言,公共艺术如何能够超越固有的艺术手段和艺术观念,在跨文化的语境中求得进步,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其实, 西方的公共艺术的发展历史也是较短的,从历史上溯源,公共艺术观念应当是从二战之后的罗斯福新政开始的;而以公共艺术的方法来进行环境介入的行为,则是在20世纪70年代。与之相比,我国的公共艺术的发生比西方晚不了几年,虽然从时间上差别不大, 但却在对于公共艺术的政策、法规和公共艺术的教育方面与西方有一定的差距。

在此,自然地要牵扯到有关“公共性” 之问题。公共性原本是政治议论的话题,是建立于制度层面上的权利关系,它产生于个体意识的觉醒,社会组织的合理、合法性是以公民权的体现为前提的。因此,“公共性” 具有约束作用,其作用就在于它能够约束以公众为名义而实际上是权力与利益操控下的 “公共艺术”的产生,能够约束艺术自律论下的个人审美意志,并能使之完成于对公共性的体现之中。在公共意识的前提下,我们的艺术家不应仅以个人的视角去指责公共艺术赞助人,其实赞助人或公民也往往在指责艺术家。所以,艺术家、公众、赞助人如何摆正彼此之间的位置,是关系到公共艺术是否能够体现“公共性”的重要因素。

另外,从理论层面看待公共艺术就会得知,公共艺术是一个更多地在实践层面来完成的艺术学科。这是因为公共艺术是一种把公共文化研究运用到艺术实践中的艺术形态。如果在跨文化的比较中,公共艺术更多地应在跨学科的领域中寻找突破——关于跨学科问题,我们可以从高校对公共艺术学科所设置的课程中有所了解,如课程中有:装饰基础、雕塑基础、材料与工艺、建筑与环境设计、空间形态设计、展示设计、公共景观设计、园林建筑设计、公共设施设计、环境雕塑造型、壁画与浮雕、数码图形处理等, 这在相当程度上已反映出了这个学科的跨学科性。但如果站在更高层面上来认识这一学科,那么,在相当程度上还应该在行为学、 心理学、美学、社会学等形而上的层面上来探究公共艺术。这样才可以使公共艺术不仅能以视觉的方式与我们的生活相融,还能够以思想的方式与我们的精神诉求相依傍,成为一种软文化。在这方面,发达国家对于公共艺术的方式已领先了一步,已不再徘徊在诸如公共性等问题的探讨之中,而更多的是将公共艺术上升到如何导入社区生活问题、 公众心理问题、环境问题、灾难问题的艺术治疗当中。目前,对于这一点,我们还做不到,

4.英国卡迪夫Jean-Bernard Metais《联合》

5. 英国伦敦Jason Bruges 工作室《演出时刻》

这不仅仅是一个过程与时间的问题,也是一个认知与建构的问题。

所以,随着对公共生活关系的关注,过去的那种对雕塑艺术的信仰与被信仰、崇拜与被崇拜之间的从属关系,应改变为:在艺术自律论下,现代艺术制度中的公民性对公共艺术本身或者艺术家本人与公众之间的传播与接受、导向与认可、人文历史与现实环境之间的沟通、调整与互融关系。

在当下的社会情境中,公共艺术在很大程度上表现出的应是,雕塑家或设计家自身的审美个性与公共性的融洽。雕塑家或设计家应以实现公共性的目的而创作,而不是做权力与利益的屈从者。因此,公共艺术如何面对公众,不仅是一个艺术问题、理论问题、社会问题,也是一个规则问题和制度问题。然而,要真正建立一个有效的制约机制,使以赞助人或操控人为中心的艺术制度转换为以艺术家为代表的艺术制度,以消解权力意志、赞助人意志以及艺术家意志从不同角度所带来的有碍公共性体现的诸多因素。对此还需探讨在当下社会情形下实现这一愿望的可能性。

还有一个层面是:在当代的社会情境中,公共艺术所遇到的是艺术家与公众审美情态难以互动的问题,是艺术家对权力、利益妥协的问题; 是公共艺术没有真正放在城市或者环境文化的框架之中,来进行整体考察的问题。因而,艺术家在对公共艺术的表现中,反映的应是精英与通俗, 个人审美与社会审美相融合的文化引导,这样的一种具有公众性的艺术关系,以体现公共艺术的公共精神和公共文化的社会福利性质。

如果站在美术史的层面上来审视当下的消费时代,我们的艺术到了需要突破的节点上了,那就是重塑艺术的精神。我们还是要保持艺术对公众的召唤作用和引领作用。当代文化应是精英文化与通俗文化的互动,而不是二元对立,是在互动的关系中去建立当代文化精神。

当代城市公共雕塑艺术的审美性 篇4

关键词:城市公共雕塑;审美;艺术鉴赏;雕塑艺术形式

随着时代日新月异的变化,艺术在人们生活中的身份和地位在不断变化。就雕塑艺术而言,作为一种立体的形式存在,从远古时代开始,就拥有了二维绘画所不能被取代的作用。那些被专家称为古代真迹或者是稀世珍宝的“艺术品”们,在它们出现的年代,有的被用于当时达官贵人身份的一种象征,有的更是寻常百姓家里的生活必须品。而到了如今这个科技时代,拥有当时那种艺术水平的生活用具显然已经是一种梦想,取而代之的是更为简洁、科技化的产物。尽管如此,人们对于艺术的追求并没有因此消退,城市公共雕塑艺术,可以算是现、当代的一种具有代表性的艺术表现形式。

当代城市公共雕塑的范围其实比我们想象中的要广得多,比如主题性与标识性雕塑中就囊括了我们熟知的纪念性雕塑和区域识别性雕塑,他们具有一个年代、一段历史又或者一座城市的象征。然后还有景观性与装饰性雕塑,以及让人过目不忘的像地景雕塑般的装置性与互动性雕塑,最后还有风格性与建筑性的雕塑,这些组成了当代城市公共雕塑。

城市公共雕塑的存在是有一定的价值的,它以一种艺术形式存在,是人们对于审美需求的最强烈的一种表现形式。它的持续性之所以长久是因为它与公共文化相辅相成的。可以说,雕塑的公共属性既是它本身的实质属性又是形成外在公共空间关系的外部功能。在这里,对于审美公共性的理解是——对于某种物体或者某种感受拥有个人情感倾向和审视观念后在公众群体中产生的共鸣。

艺术鉴赏本质上不同于自然事物的鉴赏,人们对自然事物的审美态度往往是被动的,而对于艺术作品的审美态度则完全不同,艺术作品的审美态度在读者初级感觉出现以前就以一种期待的方式存在着。因此,对于这种公共审美性,可以分为以下几点因素来归纳和总结。

首先环境因素。环境对于公共雕塑艺术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试问如果将杜尚的小便池不是放在美术馆而是放在了街道上或者只是某个公共区域,它简直就会成为人们厌恶的对象。因为它的存在造成了整个环境的不和谐,可见环境与雕塑之间的关系是极为重要的。然而,对于依附于环境的城市公共雕塑,与其说是雕塑存在于公共的环境中,还不如说公共雕塑为环境创造出一个新的环境氛围,是达到一种审美境界的前提。一个放在环境中的雕塑,因为有了环境因素的参与,才成为具有公共性质的艺术品,正因为有了环境,雕塑才有了公共价值,这里所指的环境是指带有艺术创造性的物质和精神范围。

其次,既然是处于一个公共环境中,城市中的建筑物与人对于公共雕塑而言也是不可或缺的考虑因素,有了人类的介入确立了公共雕塑的存在意义。从视觉和知觉的角度来看,当人们看到眼前的雕塑后所产生的喜爱或者是浮想联翩或者跃跃欲试想要参与其中,这些都是艺术家利用人们的行为心理来组织或制作一定的参与性内容,来吸引观者成为作品的一个有机部分。艺术作品是一种有待观者去填补的图示化实体,观者想要欣赏那些作品,就会“有期待”地去捕捉每一个暗示,感受其中每一种的内在和谐。中华美学学会理事王向峰教授在《美的艺术显形》中提到:“艺术欣赏是处于直觉与理解之间,无意与有意之间,体验与思维之间,感悟与理性之间的活动。”

除了视觉以外,触觉的加入增加了人们对于眼前事物的亲近感。不同于封闭空间的架上雕塑,观众被禁止与这些作品有除了“看”以外的互动,公共雕塑所营造的艺术空间将人们置身于其内置的空间中,不管是在公共雕塑旁边还是“雕塑空间里面”,互动的过程得到一种心理上的轻松愉快感觉,这些公共雕塑在人们内心的接受度大大提高,正因为如此,这些被大众接受的公共雕塑,它们使人们产生一种共识,被大众喜爱。

然而,除了环境之外,这些雕塑本身的美,也是非常关键的。这里所指的雕塑美,是一种和谐美。这种和谐美,我认为可以理解为除了之前环境与雕塑的主客的协调外还有雕塑形式的各方面协调。在公共雕塑的形式方面,它包含了造型形象的多样性、质地材料的多样性、比例尺度、张力等等。

在我们常见的公共雕塑中,有的高耸入云,有的镶嵌在泥土表面,有的体块分明横竖交错,有的体态丰盈,有张有弛体现出物象的千姿百态。再结合不同的材质、色彩,增加了艺术表现力,因为相同题材用的不同材质或比例表现,让大众更为喜爱、关注。比如在对于历史人物的刻画上,艺术家们往往会考虑偏具象和写实的表现形式,再结合石雕与金属的材质,使此类公共雕塑在人们的心中具有崇敬的心理。因为这两种材质都有一些共同点,第一,运用大体块或者是大面积的处理,让这些雕塑有一种威严的、刚正不阿的光辉形象;第二,它们的保存更为持久。也许过了几十甚至几百年,石头和金属是不容易被环境的风吹雨打所损坏的,相反,有了这些偶发性的要素,使雕塑本身的视觉感受多了些岁月感,造成一种天人合一的时代感。其次,有的较为抽象的表现形式,它们形成了一种可以认知的形象符号,加上色彩的结合,使某些公共雕塑承载了城市的精神标志。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是克里斯托夫妇利用鲜艳的布包裹议会大厦、山川、河流等,与景、物、人产生密切联系,这样具有代表性的观念可以说在当时成为一个时代的象征。

另外对于一个公共雕塑的比例尺度。史密斯泰曾经说过:“尺度决定一个物体,但是比例决定艺术。”可见对于一个公共雕塑的比例尺度,不是单纯的大就可以成为公共雕塑,这个概念的形成对于人们的审美观念又上了一个台阶。亚里士多德曾在书中写到:“一个美的事物——一个活的东西或一个由某些部分组成之物——不但它的各个部分应有一定的安排,而且它的体积也有一定的大小:因为要依靠和安排,一个非常小的活的东西不能美,因为我们的观察处于不可感知的时间内,以致模糊不清;一个非常大的活活的东西,例如一个一千里长得活的东西,也不能美,因为不能一览而尽,看不出它的整一性。”另外还有一种理论“比例的意思,是整体与局部间存在着的关系——是合乎逻辑的、必要的关系,同时,比例还具有满足理智和眼睛的特征。”对于挑剔的大众来说,他们也不会允许任何一件他们认为可以造成他们不适的雕塑存在于城市中的某个角落的。

最后,难度最大的是对于张力的把握。张力是一种种矛盾形态,看似静止的雕塑通过了差异对比、变形夸张等给予人们一种视觉冲击,它包含了一种韵律节奏,并且雕塑本身的一种延伸感似乎可以向更远的空间或者是内部的空间蔓延。在艺术家的表现下,达到艺术与人与环境之间的无限可能性。因此,结合之前的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一个公共雕塑在城市中,一定要达到自身的和谐以及与周围环境的和谐才可能成为大众审美观念中的共识,或者说是符合大众当时的心理,从而达到人们审美的标准。

在城市的公共雕塑中,有部分的作品并不是依靠体量而引起人们的注意,取而代之的是它与环境和人之间的巧妙结合。日本雕塑家创作的现代环境雕塑《宇宙空间》被安置于周围风景如画的草坪上,不锈钢制作的菱形体,造型简洁。在它不锈钢这种材质的运用下,结合自然的日光,将周围的景色、建筑物、人都融入到了雕塑的本身中,人们不仅可以看到景色中的雕塑,又可以在雕塑中看到置身景色中的自己。在欣赏艺术作品的同时,雕塑与人之间产生了互动。类似的雕塑还有图一中国家体育场“鸟巢”和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之间制作的不锈钢雕塑作品,它由七个球体和七个圆环构成,由大到小组合,在不同的那一边反射出的建筑象征着重要建筑之间交相呼应的视觉效果。暗示环境与周围经过的人之间环环相扣的内在联系,也是一种向往和谐自然的视觉效果。

另外,图二中的雕塑是在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内的雕塑。与其说是一组群雕还不如说是当代都市人的一种快节奏的生活写照。被刻画的男人一手举着电话,一手提着西装,但是丝毫没有停下自己的脚步。看到这组雕塑的同时,我们是否应该也反思一下在如今快节奏的都市生活中,是不是走得太快了,我们是不是应该放慢自己的脚步看看周围的景色关心下周围的人了呢。这组雕塑不同于之前的两个雕塑,还是带有一定的启示寓意的。

综上所述,艺术创作本身就是一个比较主观的表达形式,但是作为一个比较特别的存在于更为广阔的环境和人群中雕塑艺术,这种主观的基础上必然会加入一些客观的环境条件,再加上每个人对于眼前事物的个人喜好与文化素养形成了一定的审美观念。由于我们某种观念的不谋而合达成了一种对于审美的一种共鸣,形成了所谓的审美公共性,这是人对于作品有意无意之间的意念转换,也是视觉与知觉的相互碰撞。这种公共性不仅说明了我们当今时代科技腾飞的同时,艺术表现形式也在不断增加,更加说明了我们大众也将拥有更加广阔的思维模式和审美观念。

参考文献:

[1]温洋.公共雕塑[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9.

[2]王菊生. 造型艺术原理[M].哈尔滨:黑龙江美术出版社,2011,5.

[3]朱狄.当代西方艺术哲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6.

[4]王向峰.美的艺术显形[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0.

作者简介:

城市雕塑和城市形象的融合发展 篇5

关键词:城市雕塑,形象,融合

城市雕塑作为以城市为背景的雕塑, 和城市的文化和形象具有密切的关系。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 城市的生活和形态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城市由过去的物质生产和储备中心, 逐渐地转化为文化艺术交流以及娱乐消费、教育的中心场所。城市的功能也逐渐地由单一的效率目标逐渐的向美学和人性化的设计方向发展, 城市的规划也逐渐地和人民的生活紧密的联系起来, 逐步地向审美、休闲以及健康娱乐等方向转变。

一、城市雕塑和城市形象之间的关系分析

在城市的发展中, 除了经济要素之外, 文化也是城市形象的重要表现。通过从文化层次来打造城市名片, 已经逐渐成为了城市形象包装和推广的重要内容。知识经济的快速发展, 使城市的生活节奏也日益加快, 城市的面貌也逐渐地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

在人们充分的享受城市给人们带来的生活便利的同时, 城市的快速发展也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例如城市的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等, 快节奏的生活习惯也给人们带来了沉重的生活压力。在这种背景下, 人们非常渴望通过原生态的艺术来缓解和洗涤人们身上的压力, 从精神上得到安慰, 对于舒服的城市空间也更加的需要。良好的城市雕塑不仅是城市精神的象征, 同时也是城市文化和城市形象的展现。例如我国天安门广场的人民英雄纪念碑象征了中华民族在探索国家道路过程中的反抗精神, 对于中华民族的发展具有深刻的影响。城市雕塑不仅仅是文化和城市形象的表现, 同时也是城市经济发展的动力。城市雕塑和城市其他的基础设施共同构成了城市的美好环境, 能够为城市中的人们带来美好的精神和审美体验, 感受到城市的文化魅力和精神感受, 对于城市形象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欧洲影响历史悠久的相对城市里, 城市雕塑成为了城市亮丽的风景线, 成为了城市的名片和代表, 同时也形成了城市旅游观光的热点, 为城市的发展带来了切实的经济和人文效益。

城市雕塑作为一种艺术的象征, 对对城市的经济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影响。城市雕塑是城市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发展的集中体现, 凝聚了城市发展的历史和精神面貌, 能够为人们带来深层的艺术体验。城市雕塑往往会成为城市形象的代表, 为城市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投资环境, 吸引海内外商人的投资, 从而加快了城市发展的步伐, 促进了产生的健康有序发展。

二、加强城市雕塑和城市形象融合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 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的逐渐深入, 大量的建设活动导致了城市特色文化的流失, 对城市形象产生了不利的影响。特别是在城市的发展中塑造的单一乏味的城市环境令人们感到乏味和厌倦, 对城市的发展也产生了消极的影响。如何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塑造独特的城市文化, 突出城市的品质已经成为了我国城市发展的重要问题。城市雕塑作为塑造城市环境和城市形象的重要因素, 已经逐渐地引起了人们的重视, 加强城市雕塑和城市形象的融合成为了其中重要的内容。城市雕塑作为产生空间景观的组成部分, 是传递产生文化、文明和城市形象的重要载体。城市雕塑和城市的精神文明建设具有密切的关系, 是城市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对于人类的情感理念的表达和审美资源的发挥具有重要的作用。

城市雕塑作为人类发展史上的重要代表, 它记录了城市文化发展过程中的各个历程。城市雕塑对于不同的城市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 它是城市文化物化的永久性标志, 是城市形象的重要代表, 具有深远的意义。城市的快速扩张形成了大量的城市公共空间, 城市的门户空间也成为了城市最为直观的公共空间。不仅面对着城市的居民, 而且也受到了外来人口的检阅, 成为了城市的第一印象。特别是在一些旅游城市的发展中, 如果不能正确地处理好城市的门户景观, 往往对城市形象产生不利的影响。不仅影响了城市的形象, 而且还会影响到城市的经济发展。城市雕塑作为城市硬质景观的组成部分, 对于城市形象的素质和开发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随着我国城市化速度的加快, 一些高品质、高品位的城市雕塑逐渐地出现在城市的各个地方。城市雕塑作为城市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 应当主动地融入到城市形象的规划中, 成为城市的标志和风景。

城市雕塑是城市的“眼睛”, 人们可以通过城市雕塑来直观的感受和了解城市的文化。同时城市雕塑也是城市景观的组成部分, 是城市的脸面, 对于城市的形象至关重要。在城市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的今天, 城市绿地成为了人们关注的重要内容。通过将城市雕塑和城市绿化有机地融合起来, 改变城市雕塑和绿化之间的传统关系。将城市雕塑在内涵上和环境保护融合起来, 从而能够表现出更加和谐的方式。在现代城市中绿色植物容易受到重视, 绿地也成为了城市发展的组成部分, 花木雕塑也应运而生。通过精心的将花木雕刻成为立体的艺术构造, 还可以将花木和其他材料结合起来, 塑造出传统雕塑难以企及的魅力, 对于城市形象的提高具有重要的帮助。如今一些形象亮丽、色彩突出的花木雕塑在表现城市形象方面具有独特的效果, 成为了我国城市雕塑和城市形象中的重要角色。

三、结语

城市雕塑不仅是城市文化的象征和标志, 同时也是城市文化积累的产物。它代表着产生发展的历史, 凝聚了城市的传统和精神, 代表了城市发展过程中的历史面貌。城市雕塑所体现出的人们的追求和信仰, 从古至今都深刻的影响着人们, 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城市的形象, 因此加强城市雕塑和城市形象的融合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钟家立.城市雕塑与空间环境关系研究——以合肥市为例[D].合肥工业大学, 2010.

[2]朱连城.南方地域性城市雕塑研究[J].艺术探索, 2012 (05) .

[3]刘炜.城市雕塑《西安丝绸之路群雕》的艺术特点[D].西安美术学院, 2010.

[4]诸宁.景观雕塑与城市形象传播——兼论南京城市雕塑的多样性功能[J].林业科技开发, 2012.

论城市雕塑的公共性 篇6

关键词:雕塑,城市雕塑,公共性

引言

城市雕塑作为公共艺术,显然,公共性是其显著特点。城市雕塑立于城市的公共空间,在很大程度上象征着一个城市的文化、环境、历史和精神风貌。因此,其表现形式和语言起着重要的作用,既不能随艺术家随心所欲,公众完全不知所云,也不能完全地世俗化,使得艺术性荡然无存。对平衡二者关系的把握,始终是城市雕塑创作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一、雕塑与城市雕塑

就概念而言,雕塑是造型艺术中的一种,又称为雕刻,所使用的手法有雕、刻、塑等。雕塑的产生和发展与人类的生产活动密切相关,同时又受到不同时代宗教、哲学、经济、信仰等不同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从原始社会的石雕、骨雕到玉雕、青铜器、木雕,再到后来的玻璃钢、综合材料等,雕塑创造出的是具有一定空间的可视可触的形象,由最初的三维静态物体到后来的四维、五维、声光、动态雕塑,从最初的实用功能到后来的审美表达,雕塑不仅改变了人们的时空观念,同时在意识形态和认识方面也在不断的突破,使得雕塑本身向多维时空、形态探索和发展。

城市雕塑亦可看作是雕塑向不同形态、空间发展的产物之一,是伴随着现代文明的发展和现代化城市的建设而产生的。它们分布于城市的公共场所,既可以作为单独的存在,又可以作为建筑物的一部分与其相结合。既能存在于密集的高楼、道路间,又可以存在于空旷的公园、广场上,题材范围很广,一方面增加了城市的景观,另一方面又能丰富公众的精神享受。

城市雕塑,立于城市的公共场所中的雕塑作品,与周围的环境融合在一起。城市,是为了满足人类的生存需要和发展需要,城市雕塑势必也要通过运用不同的材质创造出可以满足人类发展需要的作品,找到能够表达人类精神和思想的创作点,并能够反映城市文化特点和历史。因此城市雕塑在创作的过程中除了创作本身以外,更需要考虑到其本身以外的东西,诸如城市的文化特点、城市规划、城市的建筑形态、 城市的人文特点及城市的历史等。

宗涛 / 炒米糖开水 真人大小

城市雕塑有美化和装饰城市的作用,同时作为公共艺术和公共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总是与公众的视觉不断地产生交流。优秀的城市雕塑作品会让参与到其中的公众产生愉悦的精神状态,感受城市的文化积淀和历史脉搏。城市雕塑的建立一般是非常严谨和慎重的,需要由行政部门下令,并由其下属的有关美术或雕塑的组织负责筹备、实施,通过招标或邀请的形式由雕塑家们进行创作完成。

作为城市的一个部分,城市雕塑超越了作为一种三维空间的艺术形式,通过与空间、环境、历史等的互动,城市雕塑具有更强的艺术生命力和永恒性,也会随着历史的发展而成为历史的见证者。因此,城市雕塑所具有的特征首先是公共性,即要考虑到公众。城市雕塑无论是从语言形式还是从内容上都应该服务于公众,考虑到公众的心理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及审美意识,同时要尊重城市的风俗。在公共表达这一方面,城市雕塑应以人为本,充分尊重人性,与社会生活紧密结合起来。其次,城市雕塑应具有引导性,满足观众审美需求的同时,还应体现出城市特点、时代特征和精神。

城市雕塑的环境性,因为城市雕塑脱离了架上的概念,更需要与周围的环境结合起来,需要考虑到具体的空间因素,一个地区的地理环境、文化传统、经济发展、风土人情等对城市雕塑的创作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为文化和公共艺术的构成部分,城市雕塑代表了一个城市的文化风貌、历史积淀和精神面貌。

二、中国城市雕塑的公共性问题

本文所讨论的是关于城市雕塑在中国的发展及面临的问题,因为与西方相比,中国城市雕塑的历史并不算长,甚至中国缺乏在公共空间放置雕塑的传统。中国雕塑最初的功能多倾向于实用,或用于纪念或用于祭祀。城市雕塑的真正发展始于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全国各地掀起了兴建纪念雕塑的风潮,如天安门广场上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当属当时的代表之一。据一项调查报告显示:除20世纪二三十年代由留学人员进行过有限的尝试外,新中国城市雕塑事业基本从空白起步。1959年北京落成了十大建筑,并涌现出第一批有代表性的大型雕塑精品,如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农展馆雕塑等, 但全国范围城市雕塑发展仍十分缓慢。改革开放之前,我国城市雕塑的数量并不多,且类型单一,功能旨在装饰和美化城市。改革开放之后, 雕塑艺术的发展很快,与此同时,城市雕塑的发展也非常迅速,从城市雕塑的数量、题材、地区分布及城市雕塑的理论建设、规划和组织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突破了过去单一的叙事模式,而呈现出多元化格局并开始走向公众的日常生活,城市雕塑作为城市和公共艺术的一个部分逐渐显示出作用。

据统计,在1949年至1979年的30年中,上海只建造了40余座室外雕塑,但到了2003年上海室外雕塑总量已达1037座。2012年北京市室外雕塑为2512座,2009年天津市主城区雕塑为400余座,2010年重庆市主城区城市雕塑为300余座,均比改革开放前有较大增长,而且包括了纪念性雕塑、主题性雕塑、装饰性雕塑等不同类型, 涵盖了传统、现代等各种风格以及具象、抽象等多种形式。改革开放后,大规模的城市化建设产生了对城市艺术的强烈需求,城市雕塑也开始得到各级政府和有识之士的重视。1982年,北京和上海被中央批准为两个最早开展城市雕塑建设试点的城市。公众对城市雕塑的鉴赏能力在不断提高,他们对城市文化形象塑造也拥有了更大发言权。这种上下一心的氛围,有力地促进了我国城市雕塑快速发展。

宗涛 / 攻城

宗涛 / 缆车

宗涛 / 抬滑竿 真人比例

宗涛 / 红翼 18米

但伴随城市雕塑迅速发展而来的问题也凸显出来。城市雕塑虽然有了长足的发展,也出现了非常多的优秀作品,但是仍然存在着非常多的问题。一是因为中国雕塑的发展历史不长,积淀不够深厚,因此城市雕塑的发展历史也相应的很短,对于城市雕塑的创作还没有形成一定的经验。二是经济发展带动城市发展非常迅速,一些城市雕塑与城市环境、城市文化和公众的审美步调不一致。三是艺术家的创作带有非常强的个性,由于这种个性创作与公众审美还没有找到合适的结合点,致使创作出来的城市雕塑不能被公众理解和接受。

城市雕塑的发展因为时间较短,在创作的过程中,与城市环境、人文地理、历史文化等融合不够成熟,很多城市雕塑的创作还限于艺术家本身对于雕塑语言的运用和表现,而对具体的地区缺乏分析研究。

同时,由于经济的迅速发展带动城市规模的扩大,很多城市也开始意识到文化发展的重要性,因此,想通过城市雕塑来带动城市的文化发展,提升城市形象,很多城市雕塑应运而生。 问题随之而来,很多的城市雕塑因为缺乏具体的分析研究,盲目跟风,造成了大量的粗制滥造的雕塑出现。而且,很多的城市雕塑在题材、表现形式等方面有很多的雷同,缺乏感染力和生命力,缺少新意,甚至有直接套用抄袭西方的城市雕塑,不但会让公众产生视觉上的厌倦与审美疲劳,甚至因为与当地的环境、人文等因素不符,而造成了负面的影响。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城市雕塑成为了一座“孤岛”,既不被公众接受,又无法融入城市。

三、城市雕塑的公共性表达

面对显现出来的诸多问题,城市雕塑如何适时地表达其公共性,什么样的城市雕塑作品会更容易被大众接受?对于这一问题,吴为山认为:“一件雕塑作品要想被大众接受,就必须反映人民大众的情感,表现大众对理想的追求、 对生活的追求,并且用大众所熟悉的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表现出来。城市雕塑作为一件公共艺术作品,从公共方面来看,它应该贴近群众, 从艺术角度来看,它也应该是一种高雅艺术的体现。贴近群众和高雅艺术并不是矛盾的,而且也应该是不矛盾的,关键是找到最佳的结合点,既能符合大众的审美情趣又能体现人民的意志。这种不被公众接受的作品实际上低估了大众的审美能力,从专业角度看,我认为这类作品是比较简单的、比较肤浅的。从表象上来看是大众看不明白,从深层来看,是大众看完之后对其不感兴趣,自然很难接受。”1吴为山对于此问题的解答一语中的,而何谓公共艺术?邹文用一句话概括了公共艺术的含义:“公共艺术的一半含义,指在社会开放空间,即公共环境中, 为社会成员共享的视觉艺术形式,属于一种有广泛传播性的艺术。”2显然公共艺术强调的是一种公共环境、视觉共享和传播性。作为一种公共的存在,城市雕塑会拥有无法估量的观众, 当与公众的目光不期而遇的时候,公众会接受它所传递出的信息,因此,城市雕塑的公共性不仅仅是艺术上的,还有社会学和传播学的意义, 甚至有时候会带有些许的政治学意义。

城市雕塑不同于架上雕塑,它需要有高度的公共性,不是艺术家、决策者的个人行为,公众在一定程度上才是它的“决策者”,它需要考虑到公共环境、公众审美意识、审美习惯及当地的风土人情、风俗习惯等。刘开渠早在1982年的全国城市雕塑规划学术会议上就已经提出:“一个城市建筑的成就,当然首先取决于它的经济建设,但一座城市的精神风貌、文化状况不仅反映经济建设的成就,同时能够给予经济建设巨大影响。城市雕塑是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文化水平的象征,它对城市面貌的美化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具有其他文化艺术形式难以取代的独特功能。”3

而对于城市雕塑公共性的体现,最先影响公众的是其形式的公共性,这也是城市雕塑最基本的内涵,公众难以接受的、过于抽象的城市雕塑并不在少数,这跟盲目模仿西方的一些艺术现象和雕塑创作有关。城市雕塑的文化公共性,是其最重要的内涵, 是一座城市的文化象征和历史标志,如众所周知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它矗立于天安门广场的正中央,是革命光荣历史的象征,甚至在一定意义上还起到了教育作用。除此之外,城市雕塑的公共性还体现在其与当地建筑、风土人情的结合上,这是对文化公共性的补充,也是城市文化、历史在艺术上的反映。

城市雕塑的公共性表达从形式到文化,从内涵到外延,从美化装饰城市到象征城市的文化品位,其彰显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公众在意识形态和审美形态上也在发生着变化,从视觉享受的满足逐渐追求精神的享受,对城市雕塑的公共性表达要求也随之提高。因此,城市雕塑的公共性,即是其所代表的一座城市的文化、历史、精神、地域特点,甚至是该城市或地区公众的生活状态。如此完美地融合在一起,也就形成了具有特点的公共城市雕塑。

结语

公共艺术空间中的城市雕塑 篇7

一、城市雕塑的公共艺术特征

作为一种相对于“架上雕塑”的“城市雕塑”,它的公共艺术形态的特征是种天性,公共特性也是城市雕塑最重要的特征。

从空间本质上来说,公共空间城市雕塑的公共艺术特征来自于公共空间的固有属性。公共空间是任何人都有权进入的地方,人们不用缴费或购票进入,或进入者不会因背景受到歧视,在公共空间的人和物都是平等的,都持有一种敞开的态度。在当代社会中,由于城市有效公共空间资源的不断减少,大部分城市的公共艺术作品实际上只是公共环境建设的配套设施而已。

从社会的角度来说,城市雕塑的公共特性体现在作品蕴含和传递给公共领域的各项观念与意图。首先,城市雕塑是针对社会的公共特质;其次,城市雕塑整体规划的出发点是大众,不是强调个人审美,而是从公共空间特性的受益点出发;第三,城市雕塑题材所涉及的通常是所在公共领域相关的风俗或事件。

所以,公共特性是城市雕塑步入当代城市公共空间的特有属性,城市雕塑不能想当然地认为把大尺寸的雕塑安置在公共空间里,而是应该着重考虑雕塑与公共空间,雕塑与相应环境,雕塑与人之间的多种联系。这样也决定了城市雕塑的设计从根本上说是一种公共性的行为,城市雕塑是为公众反映和表达其当代社会的、物质的、历史的、政治的需求而创作。

二、城市雕塑的创作要素与公共空间的联系

在特定公共空间的制约下,城市雕塑的创作需要对多个细节有所考量。如雕塑的尺寸与空间大小的相互制约;材料质感、颜色与光线的选择;整体结构,形态,比例的选择,从整体到细节的来回推敲与确定。最后要显示既能与厚重的历史文化、不同类型空间相呼应,又能适应当代文化与审美的要求,不断创造舒适、和谐的公共空间。

(1)城市雕塑的尺寸与公共空间相协调。城市雕塑的尺寸是雕塑与公共空间和谐共生的核心要素,这两方面体现出城市雕塑的公共特性。在城市公共空间中,环境的空间容量是设计城市雕塑造型的首要指标。根据视觉经验来说,人欣赏城市雕塑的最佳视距为雕塑整体高度的2至3倍之间。处于2倍视距时,雕塑主题占视域中占主要位置,环境空间次之;3倍视距时则相反。因此在公共空间中的城市雕塑设计中要注重考虑这一点。

(2)城市雕塑的质感与公共空间属性。传统雕塑的材料单一以金属和石料为主,当代科技发展促进了雕塑材料的多样化,丰富的复合材料形成的质感和机理成为城市雕塑的标志之一。不同雕塑表面机理的处理,给人不同的视觉心理感受。现在涌现出木质、陶瓷、玻璃钢、有机玻璃、灯光、活动、水景及冰雪、沙制成的临时雕塑等,极大地丰富了城市景观,体现了城市雕塑与公共空间的功能与氛围契合。

(3)彩色的城市雕塑与公共空间气质。色彩单一也是传统雕塑的特点之一,但是单一材料和色彩的城市雕塑已经不能适应城市公共空间环境和当代审美的需要。色彩已不是雕塑的附属品,而是城市雕塑的一个重要表现主题。现代雕塑家能利用色彩带来的感官冲击,创造出具有现代感的城市公共空间。如美国活动雕塑家考尔德创作的活动雕塑,运用红、黄、蓝等颜色的雕塑点缀了单调沉闷的城市空间;杰夫·昆斯的《气球狗》《悬挂的心》更是大胆运用了鲜亮的纯色,在绿草蓝天的衬托下显得异常明媚。

还要考虑城市雕塑与空间环境的关系。对于有明确主侧面的城市雕塑,如纪念性城市雕塑、浮雕等,在总体设计中优先考虑光线的时间、角度和场地空间,人流路线等关系。

三、结语

协调美化城市雕塑与公共空间关系,依旧是未来公共艺术空间拓展要重视的问题。城市雕塑与公共艺术空间相互影响,相互催生的关系,不仅体现在雕塑的形式与空间布局问题,还需要运用城市雕塑材料、机理、色彩等要素进一步考虑城市雕塑如何融入日常生活,通过公共艺术空间影响当代人的审美。

摘要:用“架上雕塑”的思想与方法来对待和处理城市雕塑已成为制约我国城市雕塑整体水平进一步提升的主要瓶颈。城市雕塑建设作为一种表达公众艺术追求、反映市民文化意识的公共性事件,通常是多方决策,其操作实施需要有相应的法律法规、协调制度和组织机构来提供保障。

关键词:公共艺术,空间,城市雕塑

参考文献

[1]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

[2]李泽厚.美的历程[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

[3]唐尧.形而上下:关于现代、后现代雕塑的哲学与诗性陈述[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8.

公共雕塑与城市的融合 篇8

一、“公共的艺术”

城市雕塑, 顾名思义即为城市的雕塑, 是设立于城市公共场所中的各类型的雕塑及装置等艺术品的总称。城市雕塑有相当悠久的发展历史和演变过程, 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不同的空间地域都有着独特的外在表现形态和内在涵义。尤其到了当代, 在社会经济发展迅猛, 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的国内环境和国际形势下, 城市雕塑的发展更是达到了日新月异的程度。

城市雕塑作为公共艺术最重要的表现形式之一, 内容和题材十分丰富, 凡与该城市有关的历史沿革、民间传说、风俗习惯等都可以加以吸纳。但无论其外在形态多么丰富, 其内核仍然是城市的艺术, 是市民大众的艺术, 是“公共的艺术”。作为公共艺术, 就要展现公共的意志, 体现公共的态度。因此, 城市雕塑和众多展览馆、博物馆、沙龙里的架上艺术不同, 它直接设置在城市的广场上、楼宇间、街道边和绿化中, 融入这座城市公共空间的每个角落, 也成为了居民生活环境不可忽略的一部分。

二、城市的“眼睛”

正如“眼睛是心灵的窗户”, 透过城市雕塑——“这双眼睛”在这座城市中的形态、规模、制作水平等方面, 可以看出这座城市发展的现状。与架上艺术不同, 城市雕塑并非放置在展览馆、博物馆等封闭场所中, 供部分人进入欣赏;而是面向市民, 面向大众, 来展现艺术的风采和城市的魅力。伫立于各个城市的城市雕塑, 不仅仅是为了美化环境而建立的;它的存在, 还体现了这个城市的精神面貌与城市的文化内涵。著名规划专家陈晓丽指出:“优秀的城市雕塑具有美化城市环境、提高城市品位、陶冶人们情操的作用, 有的甚至成为一个国家、一个城市乃至一个时代的标志。”[2]许多城市雕塑已经成为了这座城市的象征, 成为其代表符号, 比如自由女神像代表纽约, 鱼尾狮雕塑代表新加坡, “小美人鱼”代表哥本哈根, “第一市民小于连”代表布鲁塞尔等等。城市雕塑在妆点城市空间的同时, 也作为城市文化的构成部分, 代表了这座城市、这个地区的文化水准和精神风貌。透过城市雕塑这双“眼睛”, 看到的不只是某城市或某地区在空间面貌上的视觉更新, 更是城市内在性格的一次释放。

三、“点睛”作用

著名雕塑艺术家吴为山说过:“城市雕塑可谓城市之魂的象征, 一座好的城市雕塑往往是一个城市气质与内涵的点睛之笔。作为城市风格与文化品位的艺术载体, 城市雕塑不仅有艺术的审美功能, 还有教化功能。”而这正是城市雕塑“点睛”作用的重要表现:

1. 空间感知的“点睛”

现今的城市, 重视的只是城市经济的发展, 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和城市形象的国际范。对于城市历史、文化艺术的相对忽视, 使得整个城市的空间景观都千篇一律, 缺少自身的特点。过于相似的建筑, 过于雷同的景观, 难免会让生活其中的人们产生视觉疲劳和审美厌倦。这时, 就需要城市雕塑, 来点缀日渐冷漠的城市空间, 丰富日趋乏味的公共场所。

城市雕塑广泛立于城市的广场之中、楼宇之间或是绿化之上, 可以给予行人一个视觉的刺激点, 在点醒行人的审美情趣的同时, 帮助人们更好的解读他们所居住的城市, 更好的展现他们所在城市的历史和文化。著名雕刻家刘开渠先生曾指出:“城市雕塑是城市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文化水平的一个象征, 它对城市面貌的美化可以起画龙点睛的作用, 具有其他艺术形式难以替代的独特功能”。[3]良好的城市雕塑作品, 通过与时代的对接, 与环境的契合以及与大众的亲和, 来丰富城市公共空间, 创造更好的空间感受。

2. 心理感受的“点睛”

城市雕塑最重要的功能就是:在丰富城市空间的视觉感受的同时, 也丰富了城市居民的精神享受。优秀的城市雕塑作品, 除了能吸引目光之外, 更能抓住欣赏者的内心, 勾起欣赏者的想法, 引起内心的共鸣。这其中不乏许多成功之作, 例如美国著名波普艺术家奥登伯格的众多城市雕塑作品, 就深受市民的喜爱。奥登伯格用巧智而幽默的方式, 将日常生活中人们习以为常甚至不以为然的物品放大化, 让人们在惊诧这些雕塑作品的同时, 通过另一种视角来审视自己的日常生活, 以及所居住的城市。“大衣夹”“散落的自行车”“樱桃与汤匙”等等作品无一不是如此。奥登伯格的雕塑作品点到了观赏者的视觉刺激点, 也戳中了观赏者的内心情怀。

四、结语

城市公共空间雕塑凝结着一个城市的历史、文化和精神, 具有很强的文化性和精神性, 是一个城市的“魂”。[4]城市雕塑通过自身独特的魅力, 通过充满艺术感受和审美情趣的视觉刺激, 彰显着城市的历史文化和内在品格。如何在城市雕塑建设机制不断完善的基础上进一步弘扬地方的传统文化、展现城市的创新精神, 不仅仅是城市雕塑工作者和艺术家们应着重考虑研究的问题, 也是整座城市发展不应忽视的那一“点睛之笔”。

参考文献

[1]欧阳华.城市公共艺术在塑造城市文化和个性中的作用[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8.03.

[2]陈晓丽, “致辞”.第三届全国城市雕塑建设成就展作品集[M].中国计划出版社, 北京, 2005, 扉页.

[3]白佐民, 艾鸿镇.城市雕塑设计[M].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天津, 1981, 第22页.

公共雕塑与城市的融合 篇9

新中国成立60年来, 北京城市雕塑从人民英雄纪念碑奠基开始, 从无到有, 无论是发展速度, 还是艺术质量都达到了一定高度。上世纪80年代初, 北京的城市雕塑还在“边边角角练兵”, 经过20多年的发展, 雕塑已经成为北京不可缺少的精神文明的载体。奥运期间, 北京的城市雕塑进入繁荣期, 成绩显著。

2004年, 北京市首次对城市雕塑进行了普查, 为每一座城市雕塑制定了《北京城市雕塑登记表》, 翔实统计了城市雕塑基本数据, 建立了北京城市雕塑基础档案。调查显示, 北京市拥有城市雕塑1836座, 优良的城市雕塑1277座, 占总数的70%。有纪念性城市雕塑464座, 占总数的25%;标志性城市雕塑47座, 占总数的3%;园林环境雕塑1273座, 占总数的69%;装饰装置雕塑52座, 占总数的3%。在全国均居领先地位。

城市雕塑的建设体现着一个城市的文化内涵和品位。“城市雕塑体现着一个城市的文明。北京的城市雕塑事业是一项长期的城市文化建设工程, 城市雕塑的发展要整体规划, 科学管理, 树立精品意识, 杜绝粗制滥造, 营造高品位的城市雕塑文化景观。”于化云 (1) 如是说。

北京城市雕塑管理方面的法规是1994年经北京市人民政府批准修订, 自1988年起施行的《北京城市雕塑管理暂行规定》。规定对于城雕的建设主管单位、审批、设计、施工等均作了相关规定。对于建成后的雕塑, 规定由建设单位负责维护和管理, 应经常保持城市雕塑的完好和整洁。

为保证北京城市雕塑健康、有序发展, 《北京城市雕塑建设发展规划纲要》 (2004—2014) 已经将城市雕塑建设纳入城市总体规划, 基本目标就是建设具有中国风格、首都意识、北京特色的城市雕塑景观。纲要提出, 北京城市雕塑的主题应充分体现城市总体目标定位。以首都概念、历史发展、特色文化、都市文化为主题, 体现首都文化的主导性、地域文化的鲜明性、古今文化的融合性和未来发展的多元文化的多样性。

此次规划分为两个阶段, 一是2005年至2009年, 将规划完成中华民族魂大型主题雕塑群、“五十六个民族大团结”大型雕塑群、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碑、中国科学技术发展进步纪念碑以及系列雕塑和重要历史事件、重要历史人物、重点地区标志雕塑。在此期间, 北京市将以环路界面辐射建一批环路雕塑。二环路将以“历史的记忆”为主题, 以“门”的文化为意蕴, 建一批城市雕塑。其他几个环路也将建成体现其特色的雕塑。其中, 五环路将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各建一个地标性的雕塑景观。

二是2010年之后, 北京城市未来的雕塑将以南北轴线为经纬, 六大区域为构架, 形成多辐射、多层面的城市雕塑体系。其中, 长安街将集中体现国都精神和具有中国风格的雕塑景观。六大特色文化景区按照文化中心区、城南文化区、奥林匹克公园文化区、北京商务中心文化区、中关村科教文化区、城西生态文化区六大地域特点, 分别规划设计具有该地区的文化经济特征的雕塑作品。这一切都表明了北京城市雕塑将进入繁荣期。

北京的城市雕塑建设领先全国, 但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 还是存在明显的差距,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城市雕塑人才明显不足, 缺乏大师级的领军人物, 目前仍缺乏系统明确的人力资源的战略规划。目前我国职业雕塑家不到1000人, 而且大部分年龄都在六七十岁。再有就是二三十岁的, 人才断档明显。

其次是缺乏公共艺术的土壤和政策支持, 雕塑家创作的空间和机会太少。“在国外, 城市雕塑作为建筑的姊妹艺术, 在建筑设计之处, 便会与雕塑人员沟通, 而现在国内多数建筑还是建好了以后才会想到配个雕塑, 很多人甚至到现在仍不认可公共艺术。”创作空间的缺乏, 也是影响雕塑人员创作功底的重要原因之一。

公共艺术建设资金渠道不畅是制约城市雕塑发展的又一个重要原因。据了解, 在一些发达国家, 强制规定在公共工程建设总经费中拿出若干百分比作为艺术基金, 用作公共艺术品建设与创作的开支, 而目前我国还没有相关立法保证用于这方面的经费来源。政府也没有安排专门的城市公共艺术建设资金, 开发商或社会资金的意志往往使公共艺术作品达不到良好的效果, 有感染力的公共艺术作品很少。

缺乏系统的有特色的公共艺术规划。公共艺术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满足城市人群的生活需求, 在人们心目中留下一个醒目的城市文化的印象。我国不少城市的公共艺术建设, 并没有纳入城市系统的规划, 脱离城市生活和文化, 没有城市文化的特色。不能准确表达一个城市的性格, 抓不住一个城市的生活脉搏。如我国沿海的某些城市, 造型近似的公共艺术作品、城市设施等与其他的沿海城市如出一辙, 给人们的感受是仿佛到了国外的某个小城, 很令一些以他国为天堂的人自豪。其实这恰恰说明了我们的城市失去了自我, 没有特色 (2) 。

缺乏全面有效的监管, 不少公共艺术领域处于自发自为的监管空白状态。尽管在建设部、文化部和中国美协领导下组建了全国城市雕塑指导委员会, 但在现实的操作中, 由于学术性的委员会没有行政执法权, 公共艺术的执业资格制度形同虚设。某些人根本不在乎城市雕塑指导委员会和北京市雕塑管理办公室的资质认证。长期以来, 公共艺术的设计和建造, 因为立项权的泛化, 已“下放”到街道和企事业单位。某某经理、处长或街道办事处主任, 也可以成为公共艺术主创人员。由于公共艺术建设实施主体不一, 缺乏统一的归口管理部门, 酒店、医院、学校等都在各自为政进行公共艺术建设, 没有一个能够对公共艺术形成有效的监督和管理的组织或机构。许多雕塑, 是由没有资格证书的“行货”生产厂家制作的, 艺术质量没有保证, 有不少可以说丑化了城市的面貌。

2008年奥运会以后, 北京市“出现了一批比较有特色的城市雕塑”, 登记在册的“城市雕塑应该有2000多件”, 在全国位于前列。于化云表示, 这个数字对于北京这样一个人口上千万、市区面积1040平方公里的国际化大都市来说, 显然是少了。要想解决城市雕塑和公共艺术规划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使北京成为一个赏心悦目的城市, 根本提升北京市城市的文化品位和艺术气息, 城市雕塑的未来必然要向公共艺术的方向发展, 必须积极探索、实践新的公共艺术政策和公共艺术建设机制。

二、公共艺术百分比政策

世界著名艺术评论家南条史生 (3) 认为:“无论从建筑、都市规划, 或是艺术的角度来看, 时代正逐渐将注意力转向公共艺术。”从狭义上讲, 城市公共艺术范畴包括城市公共空间内所有的景观和相关的事件、活动, 大的包括城市雕塑、壁画、地标、装置、纪念牌、实用体、建筑的装饰品、大型文化艺术活动等;小的如路标、报栏、店招、公共空间的步道、椅凳、栏杆、塔台、路灯、旗帜、信箱、电话亭、垃圾桶、喷水池、消防栓、井盖、公交站牌、地铁站等。公共艺术还应包括环境艺术, 如艺术建筑及建筑配饰、艺术景观园林及景观园林配饰。具体有:廊、亭、架、柱、桥构、路铺、门饰、窗饰、装饰角线、台塔、阶梯、护栏、墙饰、照明灯具、景观座凳、车站、旗帜、地下出入口、通风口、电话亭、邮筒、报栏、井盖、路崖、树池、下水道、消防栓、路障、自行车架、喷水池、饮水池、花钵、指示系统、解读系统、地标、纪念碑等。还应有行为艺术、大地艺术和观念艺术等前卫试验性艺术。就艺术形态而言, 公共艺术的多元性表现为:建筑艺术、雕塑艺术、绘画艺术、装置艺术、表演艺术、行为艺术、地景艺术、影像艺术、高科技艺术等等。

公共艺术建设是一项公益性极强的建设项目。许多发达国家非常重视城市公共艺术建设, 以各种方式加大对公共艺术的经费投入。早在1959年, 美国费城市政府批准了1%的建筑经费用于艺术建设的条例, 成为美国也是世界上第一个通过百分比艺术条例的城市。美国十大城市之一的达拉斯市, 在1989年4月11日市议会通过了公共艺术建设条例的法案, 它明文规定:凡市府公共工程, 均要安排建设总经费的1.5%作为公共艺术基金, 主要用于购置公共艺术品、日后维护保养和公众参与相关的公共艺术活动之用。至今已发展成为“公共艺术百分比制度”, 即政府以法律形式明确投入公共艺术资金占建设总资金的百分比。

我国各级政府和社会的高度重视以城市雕塑为重点的公共艺术建设, 但相应的管理制度总体上仍滞后于经济发展速度, 缺乏有效的合法的多元化的公共艺术投资政策, 难以保证公共艺术建设的可持续发展。艺术界众多专家一直呼吁在我国推行百分比公共艺术政策。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全国城市雕塑建设指导委员会在《关于城市雕塑建设工作的指导意见》中, 明确提出“有条件的城市可借鉴一些发达国家城市雕塑建设的经验, 从建设资金里提取一定比例的资金用于城市雕塑等公共艺术的建设。”2005年, 建设部开展了“公共艺术百分比投资政策研究”课题, 对国外城市公共艺术政策及发展趋势进行了研究与分析。北京、上海、南昌甚至一些地级市等都从城建资金中安排了专项资金用于包括城市雕塑在内的城市公共艺术建设。 (4) 同年底, 台州市政府下发了《关于实施百分之一文化计划活动的通知》。用以点带面的形式尝试推行百分比公共艺术政策。2008年初《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要求:“落实从城市住房开发投资中提取1%用于社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的政策, 积极引导社会力量以兴办实体、捐赠、赞助、免费提供设施等多种形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

在任何国家和地区, 公共艺术方案的选择和实施, 都与国家、政府、党派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在某种情况下, 行政权力具有决定公共艺术命运的强大力量。特别是公共艺术的政策, 对于公共艺术的引导和促进已远远超越了艺术家的影响, 公共艺术政策必须作为一个重要的政府力量作用于公共艺术的发展。 (5) 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 使得艺术从政治和宗教的婢女的身份中解脱出来, 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自由, 艺术逐渐摆脱各种社会功能的制约而成为一种独立的、可以自由表达自己情感和意愿的一种方式。但对于现代公共艺术而言, 一个城市的整体规划、市政与文化的建设, 都无法回避行政权力的干预。但是, 尤尔根·哈贝马斯 (6) 指出, 有“批判的公共性”, 也有“操纵的公共性”。公共艺术政策在保证的“批判”和“操纵”公共艺术发展的同时, 必须随时保证自身的“公共性”, 避免公权私用和封建专制性的产生。必须以法的形式防止某位拥有行政权力的政府官员根据自己的喜好, 运用手中的行政权力将公共艺术问题上升为重大的民族问题和政治问题以非公开、非程序化的行政干预方式加以否定。防止由于公共艺术制度和法规的匮乏造成行政权力对公共艺术的野蛮干预。

我国公共艺术的发展要求在部分经济发达地区或城市实施百分比公共艺术政策势在必行。北京有条件率先由政府以制度和政策的形式确定公共艺术投资的比例, 以系统的行政行为推动公共艺术健康、有序地可持续发展, 从目前形势看, 这一点很有必要。新政策的推行需要时间和多方面的努力, 当年美国费城用了20多年的时间酝酿、呼吁通过了公共艺术百分比法案, 我国台湾用了10余年, 专家预言我国内地城市需要5年左右的时间。 (7)

三、北京公共艺术的机制建设

我国公共艺术招标、竞标、创作、监督、质询、评审等机制社会化程序的不规范与不完善, 使得公众趣味难以统一, 公共艺术领域存在大量庸劣作品, 机制建设的滞后造成了我国目前公共艺术发展的混乱与“公共性”的难度。 (8)

公共艺术的规划与建设问题, 首先突出地表现为机制建设问题。没有一个完善健康的机制, 公共艺术主题的确立、方案的选择、位置的确定等方面都会充满众多的不确定性和随意性, 公共艺术的文化功能和艺术品位就很难实现。“机制建设”又称“体制建设”, 也就是如何建立一个体现公众意志和愿望的公共艺术体制, 建立一个与民主公开的公共艺术的资金来源、作品征集、方案评审、具体实施的科学机制, 来适应现代城市整体的规划、开发与建设。 (9)

当下北京乃至全国的公共艺术建设的首要问题是由于机制的缺失造成一些艺术家“公共性”的缺失, 没有将“公共艺术作为一种承载人们审美理想、创造性、人文关怀与现世感悟的文化形式, 并对后世人类文化的续写具有不可推卸责任”的意识, 只知艺术而不识“公共”。

“公共”的概念是社会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出现的。根据哈贝马斯的研究, 英国从17世纪中叶开始使用“公共”这个词;德国直到18世纪才有这个概念。公共性本身表现为一个独立的领域, 即公共领域, 它和私人领域是相对立的。虽然艺术本身并不具备民主的属性, 但公共艺术必须经过民主的程序。公共性的前提是对公民参与公共事物权利的肯定。公共艺术的前提是公共性, 只有具备了公共性的艺术才能称之为公共艺术。公共艺术与非公共艺术的最大的区别是它的参与性, 它一定是开放的、民主性的, 它一定十分尊重参与者的社会权利, 并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参与者的意见。

1789年《法国人权和公民权宣言》写到:“在一个自由的国度里, 每个人都认为他和一特征的。所以, 只有那些体现公众意象的公共艺术才能具有公共价值, 才会有助于人们感受共同的文化价值, 取得一定的社会价值的认同。”

出于这种公共艺术“公共性”的必然, 公共艺术的创作者首先应该是关心公众、与公共事物有着利害关系;有权形成并表达自己的意见。以哈贝马斯为典型的西方学者认为公共艺术具有如下基本特征: (1) 它是市民社会的产物; (2) 它是民主的、开放的、进入了公共领域的; (3) 它是公众广泛认可的、或者普遍关注的; (4) 它是参与的, 以自由交流, 相互讨论作为了解公众、尊重公众、服务公众的艺术家, 要有强烈的公共意识和公共情怀, 应是公共生活的参与者和创造者。科林伍德曾经指出, 艺术家“所从事的艺术工作并不是代表他私人的努力, 而是代表他所属的那个社会的公共劳动。他对情感所作的任何表现, 是从一个不言而喻的标题开始的, 它不是‘我’感到, 而是‘我们’感到。” (10)

在强调公众享有平等、自由的权利参与公共艺术的今天, 公众的意愿、品位、趣味必须成为我国公共艺术的重心。公共艺术必须体现出我国社会的主流价值观, 比如爱国主义、救助弱小等等。这就需要公共艺术不仅要考虑政治、文化等领域的权力意志, 还需要承担起一定的社会责任, 它所体现的内容与形式不可能是随意与自由的, 而一定要得到社会主流阶层的认同和公众趣味的认可。公共性的核心价值就是体现社会关怀, 体现社会公众之间的交流和沟通, 体现公民对于公共事务的参与权利。

公众天然地应该在公共艺术的策划、内容、形式、放置的地理位置以及对艺术家的选择等方面享有参与权、选择权、决策权和否决权。并且从公共艺术所要表现的内容, 以至于完成后的社会效果的调查, 公众都有充分的决策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公共艺术中的民主权力模式, 即应该由公众按照他们的意愿来选择公共艺术所要表现的内容、方式以及对艺术家进行选择, 或者是艺术家在与公众的交流和沟通中, 准确把握公众的意愿, 并以公众代言人的身份进行公共艺术的创作活动。

但是, 我国绝大多数的公共艺术作品还不能做到有公众的广泛参与, 不少放置在公共空间的艺术品仍然是艺术家自我意志的艺术表现。准确地说, 它们只是放置在公共空间的艺术品, 而不能称之为公共艺术。 (11) 因此, 必须通过政策、制度的创设使公共艺术的欣赏和审美群众化, 必须建立公共艺术的立项方案公示机制和专家评议机制, 建立市民代表的参与论证机制, 以保证公共艺术为人民服务的属性。通过机制的约束使艺术家在群众的意志之下进行创作, 形成审美情趣、文化品位、创作意象等方面的互动, 最后实现共创。对于公共艺术家而言, 要求他们关注社会生活中的具有普遍意义的社会问题, 诸如生态、环境保护、人类与自然关系的反思、弱势群体的人性关怀、种族与文化冲突问题、女性的权利与地位等等。公共艺术创作并不是由艺术家独自进行的, 而是在社会中, 在最普通的大众生活中, 由艺术家和大众共同完成的。他们所追求的不是作品的“艺术”效果, 而是“社会”效果。

从北京公共艺术的规划和建设情况反思全国公共艺术的现状与未来, 有学者认为, 我国公共艺术创作应少一些长官意志, 多一些尊重艺术、尊重专家、尊重制度和程序;应在短期内构建一个多元化的公共艺术征稿体系;并且进一步完善评审制度。 (12) 这要求公共艺术的规划与建设必须独立于任何形式的来自于个人的独断专制, 而且不再是某个地方政府的行政行为, 而应该是公民社会的共同事业, 是公众、社区居民、非政府组织、规划部门、建设单位、园林、市政、公共艺术领域的综合体。在建设和规划部门的统一领导下, 以文化创意产业的模式开创和发展公共艺术产业, 为区域旅游业和文化产业提供新的产品, 为社会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文化热点。以政策和体制的建设, 明确北京市公共艺术建设管理机构, 使北京公共艺术不再受到来源不明的颐指气使, 拥有自己独立的发展空间, 在制度的保护下健康、快速地可持续发展。在不需要扩大编制、增设部门, 充分挖掘现有资源的条件下, 最好的方案是在建设和规划部门的统一领导下, 成立北京市公共艺术建设指导委员会和办公室, 对公共艺术建设实行归口管理, 出台相应的政策, 完善制度建设, 进行必要的组织与职能整合, 充分利用非政府组织的社会协调作用, 将狭窄的城市雕塑管理扩展为全方位的覆盖城乡的, 集合规划、园林、市政设施的公共艺术综合管理机制。保证北京市公共艺术建设有序、健康地开展, 避免公共艺术建设的盲目和无序性。对松散零星的公共艺术项目, 进行必要的指导和监督。加大业务管理的力度, 通过行业协会、非政府组织和职能部门调控的权力, 特别是政策和法规的支持, 使公共艺术的工作有章可循, 有法可依, 有势可导, 有利可图。 (13)

四、北京的艺术城市建设

作为一个大国的首都, 北京公共艺术的有关决策、管理部门应与规划、园林、市容、城建、环境、道路、水利、农业等部门配合, 维护城市的形象和品质, 建设与国际大都市的身份相称的公共文化和公共艺术环境。公共艺术在建设城市形象上有着重要作用, 它有助于提高城市生活的品质, 增强城市居民的生活情趣和格调。公共艺术是城市文明的重要体现和精神文明教育的重要手段, 向公众潜移默化地传播着城市的历史和文化, 并给居住者创造良好的生活感受, 引导人们趋向文明。具有教化功能, 这种作用来自于公共环境艺术作为艺术种类所特有的积极、向上的主题和美感因素。公共艺术可以激发出城市的吸引力、创造力。同时, 公共艺术具有审美功能。公共艺术是以自身的主题和形式通过艺术创造展现美, 创造出感性的、直觉的以及理性的审美空间。它引导城市形象与环境在审美特性上满足人类本性深处最原始的对美的向往。公共艺术具有提高城市品质, 塑造城市形象的作用。

首都公共艺术的建设第一位要考虑的应该是这个城市的尊严, 凸显其政治文化中心的地位。对城市空间的塑造要有更多的政治化、理性化、人性化的探索, 更多地考虑如何体现北京这个城市文化和历史的特点, 以及对人、对市民、对文化的温馨呵护。这是公共艺术最重要的功能之一。如果将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城市定位于服务某些权力机构的位置, 任何一个有些权力或者资金的单位和个人都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去改变这个城市的局部, 这是否会有伤整个城市的自尊, 从而使这个城市失去自己的“个性”和“光彩”?一个没有“个性”和“光彩”的城市, 谈何文化特色?一个没有文化特色的城市如何构建吸引人的公共艺术?这是否会让这个城市变得面目全非而沦为“四不像”?

新世纪的公共艺术在遵循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发展规律的前提下, 要依靠法治和制度的力量制约、屏蔽那些来自于个人的官僚意志和淫俗的资本意志的侵害, 需要由那些对社会怀有强烈责任感的公共艺术策划人和艺术家以艺术的方式来表达对社会的关注。公共艺术的机制要承认在公共艺术的策划、实施以及空间的选择等问题上, 策划者、艺术家对公共艺术作品的形式、制作手法、媒介与材料的运用等艺术创作范畴拥有最终的决定权。因为除了“公共性”, 公共艺术首先是一种艺术。在艺术的领域, 艺术的神圣不容侵犯, 艺术家拥有绝对的权威和权力。这样, 公共艺术的建设才可能统合在艺术的桂冠之下, 艺术才能成其为艺术, 而不是随便什么人的不负责任的、“票友”式的心血来潮。北京的公共艺术建设必须也只有交给职业的、专业的公共艺术家们去完成, 北京才能成为一个到处都充满了艺术气息的城市, 才能成为一个艺术城市。

当然, 有许多时候, 艺术的精神也是受到限制的, 尤其是在公共艺术创作中出现不同的思想、观念、价值和利益冲突的时候, 艺术的精神必须服从更高利益的约束、支配。艺术毕竟不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文化的根本利益, 也不是一个城市全部。

另外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 区域文化意义上的北京和单纯地理意义上的北京是不可分割却又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在我国快速城市化的过程中, 微观上异质性的人口迅速且大量地涌入城市, 在这种流动的社会中, 城市所付出的一项重要代价是社会连结的断裂, 迅速且巨大的流动性的冲刷使不少城市的文化沉淀瞬间消逝, 使城市失去了过去与现代、未来的结合, 城市原住民和新移民都对自己的原属文化充满焦虑。比如北京的胡同变迁和由此造成的文化震荡, 每一个北京人身边都充斥着各种不同的异乡口音和生活方式, 在这个城市的生活影像中, 如果没有明确的城市地标和文化符号, 北京的原住民 (2代以上的老北京) 和北京的新移民 (第一代北京人) 都不再能够确定这里还是不是区域文化意义上的北京, 也不能确定谁是北京人谁不是北京人。作为一个特定的区域人口—文化综合体, “北京人”已不像“上海人”、“广州人”那样好区分, 旧的“北京人”正在被新的正在形成的、正在孕育之中的新“北京人”所稀释、所溶融、所取代。在新“北京人”的“发育”过程中, 虽然这种“发育”在历史上不止一次地发生过, 仍然会有文化的伤口和阵痛。在愈合文化伤口的意义上, 公共艺术能够留存并且可以使人回忆起那些曾经令人骄傲的历史痕迹, 是弥补断裂的城市文化、统合不同区域的流动人口的文化认同的、促进新的区域人口—文化综合体的发育的最好媒介。

为保存一份弥足珍贵的城市历史文化遗产及其载体, 使城市的文化意象表露于城市的每一个常住居民, 使艺术的精神外在于城市的每一个寻常角落, 使一个城市的“新”与“旧”在不断地否定之否定中, 文化的基因相承、精神的血脉相承, 北京的区域文化能够得到可持续的发展, 城市管理者需要各司其职, 发挥艺术征服人心改变人心的神奇作用。要充分认识到公共艺术对于文化统合与城市形象塑造的特别意义, 公共艺术的布局、规划与建设不能拘囿于城市的重要街道、主要节点、主题公园之中, 亟需进入居民的日常生活, 对主要街道和重要建筑的外形、园林景观、广场、街景、路灯、人行横道、地砖、公厕、地铁、垃圾箱等都要精心设计, 有意识地归统于一个区域文化体系, 使城市的公共艺术建设社会化、制度化、产业化的同时, 体现出自己的区域性、独有性、历史性和排他性, 从而对整个城市的文化形象、经济活动产生良性的促进性的影响。 (14) 推动区域人口—文化综合体和谐、平稳、顺利地发育成长。

五、北京的艺术乡村建设

在城乡差距日益缩小, 一体化程度不断提高的今天, 公共艺术不仅仅是属于城市的, 艺术发展的历史表明, 艺术和公共艺术原本就不是城市的专属。自古以来, 我国的乡村就充分表现出不逊于城市的艺术活力, 有意无意之间留下了众多令后人惊艳的历史文化遗产, 丽江等无须多言, 爨底下、洪村、里坑、周庄等地的村庄建设、廊桥、池塘、亭台等无一不是其中的最有力的代言人。近几年来的最美的乡村评选活动等也昭示着乡村建设特别是公共设施建设的美化和艺术化, 乡村从来就没有拒绝过公共艺术, 现代公共艺术更不应该拒绝乡村。

公共艺术完全可以而且应该成为乡村形象的组成部分, 乡村形象设计应该是多种人工建筑形态与自然环境形态的空间组合布局, 包括村庄、山林、道路、池塘、田园等, 村镇建设规划必须以集中体现其民风特色的方式塑造新的乡村形象, 使乡村的公共艺术让任何进入某一特定乡村的人都能在空间上与其进行交流和沟通, 在意象上、文化上、风俗上了解它社会活动的模式。北京市有条件率先通过政策和制度创新, 使公共艺术在我国不再是城市的专属, 这是公共艺术的创作者和管理者们应该追求的境界。

20世纪末, 一种新潮艺术——乡村艺术的出现曾引发了新世纪乡村生态绿色艺术热。21世纪的乡村更是运用了自有的生态优势和资源优势, 不断开创新的绿色艺术品类。因地制宜的山水园林、气势宏大的庄稼图画、回归自然的乡村雕刻、乡村歌曲、玉米迷宫、麦田怪圈等乡村艺术的典型形式已被普遍认知。美国堪萨斯州的斯坦·赫德首创了一种“庄稼图画”艺术。他在故乡的土地上创造了一幅20英亩大的“庄稼图画”——《向日葵》, 画面中的葵花由10多英亩盛开的向日葵构成, 花瓶由蒺麻地组成, 台桌布则由大豆地组成。他以深褐色的土地作画布, 以红花草、青草、各种花卉和农作物为颜料, 画笔则是拖拉机、犁和修剪枝叶的机器, 在农田里“种”出一幅幅生机盎然的“庄稼图画”, 画面从几英亩到几十英亩, 人们从高山或飞机上可以领略到它的艺术魅力。庄稼图画的艺术魅力还妙在画面景象随气象、季节变化而变化并日新月异, 使人百看不厌, 大饱眼福。 (15) 这种以乡村自然生态中的土地作画布、花草、耕耙工具等作颜料和画笔, 在农村土地上“种植”出的气势宏大、别开生面的巨型“庄稼图画”, 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吸引了众多的旅游者观赏。在美国, 人们开始对“乡村艺术”越来越感兴趣, 乡村雕刻、瓜果雕塑和庄稼画等已成为艺术新潮受到青睐和推崇。 (16)

除此之外, 众多的物质及非物质文化遗产都以乡村为存活基础, 公共艺术的规划和建设在广大的乡村同样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北京的乡村拥有丰富的公共艺术资源, 在不久的未来必将与城市高度一体化, 北京的公共艺术有必要先行一步, 将公共艺术的范畴扩展到所有的乡村、所有的田园和所有的村庄, 在乡村的规划建设、公共设施建设等方面推行与城区相同的公共艺术政策, 主动地、积极地、以公共艺术的手段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甚至可以使公共艺术的一体化进程先于城乡一体化进程, 而不是滞后于这个进程, 使公共艺术的功用一样可以在乡村的文化阵地得到充分的发挥。

六、结语

无论城市还是乡村, 公共艺术都是艺术与整体社会的联系纽带, 是社会公共领域文化艺术的开放性平台, 也是现代政府、公众社会和艺术家群体之间进行合作与对话的重要领域。因此, 公共艺术不仅仅是艺术本身, 还蕴涵着、发展着与其密不可分的社会政治思想和人文精神。

在当今和谐社会建设中, 公共艺术可以通过对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的整合, 以及对大众生活的广泛参与, 将所表现的艺术主题立足于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上, 并通过艺术与文化在自然和人文环境中的再现, 营造出蕴含丰富历史文脉与文化气息的艺术化的生存空间;传递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念, 营造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文化氛围。在促进和谐社会建设中, 公共艺术通过对艺术作品的展示, 来反映公共环境、公共群体和公共社会的外化要求, 体现出其有形的、外在的一面;又承载着公共环境、公共群体的主观意志和审美情趣以及公共社会的主导思想和文明进程, 体现出其无形的、内在的一面。公共艺术通过对大众生活的介入, 实现大众的广泛参与和互动, 提升社会大众的道德及文化素养, 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友爱, 进而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 (17)

摘要:北京城市雕塑已进入繁荣期, 未来必然向公共艺术的方向发展。北京市政府高度重视以城市雕塑为重点的公共艺术建设, 在政策研究、制度建设等方面领先全国, 有望率先实施公共艺术百分比政策。对公共艺术建设实行归口管理, 将狭窄的城市雕塑管理扩展为全方位的公共艺术综合管理机制。构建现代化的宜居的艺术城市和艺术乡村, 可以提升社会大众的道德及文化素养, 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友爱, 进而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

上一篇:公路边坡的防护下一篇:欣赏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