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雕塑融合建筑艺术论文

2022-04-24

摘要:景观雕塑不仅可以美化环境,还会对现代人们的行为产生重要的影响。在现代雕塑与现代景观的融合设计中,雕塑家既要善于提炼、概括,注重节奏和韵律,同时还要使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保持和谐。关键词:雕塑景观设计融合引言雕塑作为景观中必不可少的一种元素,在传统园林中多以装饰形式展现。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现代雕塑融合建筑艺术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现代雕塑融合建筑艺术论文 篇1:

浅析城市公共景观中的现代雕塑

摘要:随着物质积累的极大丰富,中国的建设接受了一次有一次的洗礼,公共景观也在一次次的洗礼中磨练的更加成熟。雕塑随着公共景观的发展,逐渐成为标志性的符号,在公共景观中处于不可或缺的地位。文章探讨了雕塑的由来、雕塑在公共景观中的作用以及雕塑在未来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现代雕塑;雕塑由来;雕塑作用;发展趋势

很多人都把雕塑当成是环境中的陌生人,很少人考虑雕塑和环境的融合程度。随着人们精神追求的不断提高,对生活各方面要求完美的程度不断增加,公共环境艺术中雕塑与环境的交融关系便渐渐变成雕塑建筑艺术的焦点。黑格尔在《美学》中提到:“艺术家不应该先把雕刻作品完全雕好,然后再考虑把它摆在什么地方,而是在构思时就要联系到一定的外在世界喝它的空间形式和地方部位。”这里便可以充分的体现出雕塑与公共景观艺术之间密切相连的关系,它们之间本来不应该有领域界限,雕塑本来就应该作为环境艺术作品景观构成的一部分,城市公共景观的大力发展,促使雕塑更加成为公共环境艺术中的亮点。

雕塑从传统艺术形式到现代的艺术表现过程中,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雕塑在公共景观艺术中的应用和发展来研究,已经是一个复杂丰富的过程了。

一 现代雕塑的出现

二十世纪以后的雕塑才能称作现代雕塑,广义说,它是包括各种制作方法和表现手段的艺术流派,是一种新观点和新方法,表现了人类思维由简单到复杂,由单元向多元的发展过程①。“现代”雕塑是与“传统”雕塑相对立的一种艺术风格,它是追随新时代的步伐而出现,在发展中不断的调整自我和创造革新,以适应新时代的发展。

雕塑受后印象主义艺术大师们的影响,在对雕塑形体、色彩、空间关系和结构等方面进行探索,注重意象方面的研究,摆脱传统雕塑的创作原则,创作出的雕塑作品具有鲜明的现代气息,不仅在固有的形体结构方面更加严谨生动,而且善于运用概括和夸张的手法,色彩上也鲜艳夺目,而且加入意象的手法,使现代雕塑开始摆脱死气沉沉的面貌,渐渐的变得形韵同存。

二 现代现代雕塑在城市公共景观中的作用

城市是人类生存和生活的公共空间,它在精神和物质方面不断协调发展,以便为人类提供更舒适的生活环境。人们为协调精神和物质的平衡,在城市规划、城市园林、城市雕塑和城市内外空间环境设计等能够美化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进行不断的创新和完善。雕塑艺术在城市美化的过程中担当了重要的角色,它们的造型另类多样,艺术风格风采各异,而且注重与周边环境的有机结合,渐渐的成了公共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成了城市醒目的艺术符号。

现代雕塑与城市建筑、绿化和小品等元素相同,是构成一个城市的要素之一。城市的公共环境的建设体现了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现代雕塑是公共环境重要的组成部分,也就成了城市文明体现的符号之一,同时城市文明的程度又深刻的影响这公共环境的建设,影响着这个城市中公共环境中的现代雕塑的发展程度,是现代雕塑创作和设计的重要出发点。优秀的雕塑作品可以达到使人感到放松和缓解压力的效果;不好的雕塑则会影响观赏者的心情和身心的舒适度。所以,现代雕塑在城市文化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影响着整个城市人们的精神和物质的协调发展。

三 现代雕塑在城市公共景观艺术中的发展趋势

城市公共雕塑是一种公共艺术,它是一种社会性的创作行为,是为了满足大众观赏的心理、生理和情感交流的需要。它会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不断的进步。现代雕塑与其他一切加工品一样,在一片呼吁绿色、环保的呐喊声中对本身的使用材料进行了革新。现代雕塑对材料和技术运用方面,注重低能量资源的利用,侧重生态化,杜绝或者减少废弃物等有害物质的产生,这也是雕塑艺术行业的发展趋势,是雕塑家着重研究和创新的切入点。“金属”成为雕塑艺术的主要使用材料。由于金属有保存时间久、耐用性强的特点,成为雕塑艺术的材质首选。当前还出现了一种“废弃的艺术”,就是艺术家们善于把一些废弃的材料,经过他们合理的组合和修理,重新赋予这些废弃物新生命,散发生机,成为新的现代雕塑作品,既创造了美,又具有环保的观念。

随着人文精神的不断发展以及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现代雕塑的内涵与外延也不断地扩展。雕塑与景观之间的差异也逐渐模糊。现代雕塑的更多注重雕塑与整体环境的关系,以其形式参与整个环境的“大空间”。大尺度、抽象、个性的雕塑给城市公共景观空间提供一个很好的装饰,雕塑家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公共景观设计,创造出供人欣赏、活动的雕塑作品。这样的景观更具有空间立体感。

另一方面,城市空间日益显示出开放性和流动性的特点。艺术与公众的距离将越来越近,公众参与审美活动机会也大大增强,艺术家要将作品置身于公共环境,就必须考虑其艺术形态与大众日常生活审美形态的合理融合点。现代雕塑与景观要进入城市公共空间,一定的在公众之间找到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结合点。

参考文献

[1] 吴顺平,《现代雕塑设计与技法》[M]哈尔滨:黑龙江美术出版社,2001:3.

[2] 张海林,钟蕾,关于公共雕塑与城市形象的新角度思考[J].装饰,2006:22.

作者:罗郸阳 罗顺

现代雕塑融合建筑艺术论文 篇2:

现代雕塑在景观设计中的表现与融合

摘 要:景观雕塑不仅可以美化环境,还会对现代人们的行为产生重要的影响。在现代雕塑与现代景观的融合设计中,雕塑家既要善于提炼、概括,注重节奏和韵律,同时还要使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保持和谐。

关键词:雕塑 景观 设计融合

引 言

雕塑作为景观中必不可少的一种元素,在传统园林中多以装饰形式展现。随着艺术的发展,现代雕塑受到抽象主义、构成主义及后现代主义等设计思潮的影响,其空间形态、表现手法及材料选取方面出现了明显改变,其不单单是环境的点缀,而变成一种独特的创作理念,开始注重空间的流动性、扩张感。下面本文主要探讨现代雕塑在景观设计中的融合与研究。

一、提炼、概括在现代雕塑与现代景观

融合设计中的应用

雕塑艺术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即写实,但写实也不能过度真实,主次分明,才能让雕塑作品免于庸俗。一位杰出的雕塑家既要巧于写实又要善于概括,才能促使创作的雕塑作品产生生动的效果。概括可谓是写实的高度提炼,其与写实相互补充。环境雕塑重视形式的改变,追求简洁明快的形象形成的韵律、艺术氛围及节奏,故提炼概括可谓是环境雕塑的一种语言特点。基于现代雕塑与景观的提炼、概括是对各种自然形态站在审美视角对最具有感染力的美感因素进行取舍,从而将其中最具表现力的特殊造型特点提炼成清晰而单纯的形象语言,形成了景观雕塑在审美、形式及造型方面的必须元素[1]。

景观雕塑是创作者从感受、把握形象直至创作形象的一个过程,是其摆脱纯粹自然形象,继而将从现实生活中撷取的素材进一步加工、升华,集中、生动地表现出理想形象的过程。一名雕塑家对自身所感受到的各种因素进行提炼概括可以说是其艺术灵感最生动、最贴切的表露。如图1所示。

二、节奏、韵律在现代雕塑与现代景观设计

融合中的体现

基于现代雕塑和现代景观中的景观雕塑在某一方面和音乐有共同特点即重视节奏感。艺术上的节奏感主要指在表现艺术的过程中,借助几种彼此对立的元素依照相应的规则进行穿插或者重现,在对立与统一中深深地触动观赏者的内心。现代景观雕塑常常在空间中按照一定规则组建形态大相径庭的形体,运用抽象的几何形体及点、线、面等基本造型元素完成作品,并突出空间中的“势”,这在客观上决定了现代雕塑必然产生类似于音乐的节奏感,以节奏的改变,在黑白、虚实变化间触动观众的心灵[2]。如图2所示。而美国的抽象雕塑家大卫·史密斯作为立体主义大师们的继承者,他的雕塑作品则完美地展示出现代主义形式。大卫在创作过程中主要采取焊接手段,并借助抽象风格赋予雕塑节奏感,以带有浓郁工业色彩的个性化语言表达雕塑的风格。

通过有规律的节奏扩展、变化形成的流动美感即音乐的韵律,它是声音在变化过程中来回重复的规律性节拍抑扬顿挫、高低起伏所带来的乐感及情调。有了韵律则有了生命力、高雅的情趣、深远的意蕴。在我国宋代时期,就产生了一批艺术家、理论家将韵律作为我国艺术的最高境界。这种“于无声处听惊雷”的独特艺术气质,恰如其分地展现出自古至今人类所崇尚的真善美的品质[3]。以现代雕塑和现代景观艺术为基础,很多雕塑景观中都展现了中国传统写意雕塑体系中完美的线条、结构,以及点线面在空间立体造型中的变化。利用造型、虚实、色彩、空间及动静、结构等各种元素,可以很好地展现出雕塑作品中所蕴含的音乐韵律。

三、现代雕塑和谐意境的塑造

景观雕塑作为一门公共艺术,它的公共性在于公共环境与公众欣赏,这就要求其在满足自身体系的和谐之外,还必须注重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的和谐。(1)雕塑与自然环境和谐。现代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其对环境艺术有了新追求,于是人们建设了街道、广场、绿地等多种形式的公共活动空间,雕塑作品在这样的环境中不再像传统那样注重宗教、宣扬统治阶级的功德,而是采取更加多样化的形式,赋予雕塑作品更独特的个性,使其更好地为环境服务,雕塑以其自身独特的装饰功能美化着现代人们的生存环境。(2)雕塑与人文环境和谐。从宏观角度看,人文环境是一个国家的历史、一个地区的文化氛围;从微观角度看,是指城市人们的文化水平、精神需求导向及心理承受力。景观雕塑仿若一个城市的闪光点,凝聚着这座城市独特的灵性,它以独特的语言,向人们诉说着这座城市的理念,让人们从中体会到独特的魅力。

著名的雕塑大师摩尔认为:“雕塑蕴含着人类生命的动力,其感性的造型,可以很好地传递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所以,雕塑家在创作景观雕塑时应充分认识到雕塑的空间环境,关心人的生理特点,继而充分展现人性化特点,促使创作出来的雕塑作品与人的生态特点更加吻合。景观雕塑不能单一地表现艺术家自身的生活感悟、艺术理想,其更应重视展现大众的心理感受。雕塑的艺术造型最大限度地接近自然,并与环境之间形成韵律感、秩序感,贴合人们的实际心理需求,并有益于排解现代人们的不良情绪。创作雕塑的主题应从自然界中汲取灵感,合理运用创作元素中蕴藏的自然意识、自然气息,从而让人们的身心充分感受到大自然的安详、静美、永恒,领悟生命的美好。景观雕塑理应最大限度追求艺术作品的创造性精神与美育功能,继而引领公众走向更高的艺术境界,这是艺术性与公共性的统一,也是与环境相适应的展现。

四、结 语

总之,景观雕塑不但可美化环境,同时,其还对现代人们的行为产生重要的影响。目前国际上很多社会心理学家都在试图找到一种崭新的解决人们心理冲突与矛盾的方法,且各国政府在解决民众生活问题方面越来越倾向于心理调适方式,在这种形势下要求公共政策鼓励公共艺术(建筑艺术、美术及音乐)的发展,而环境雕塑也就变成了现代人们需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改变了几何建筑呆板的造型形象,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现代人们因为都市拥挤及疲倦而产生的焦虑情绪。未来,景观雕塑将和其它景观建筑共同组建高雅、优美的环境,让人们置身其中充分领略文化的魅力。

参考文献:

[1] 孟兰.景观雕塑发展趋势探讨[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8)

[2] 田沂.景观雕塑创作研究[D].天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作者简介:

余景学,湖北美术学院雕塑系讲师。研究方向:写实雕塑基础研究、城市公共艺术研究。

作者:余景学

现代雕塑融合建筑艺术论文 篇3:

当代公共艺术视角下的雕塑与建筑关系演绎

摘要:雕塑与建筑是具有公开开放特质的造型与空间艺术。在当代艺术思潮冲击下,建筑成为城市最核心的物人统一的标志,雕塑更多地从传统的建筑装饰形式当中走出,在广阔的公共环境中得到生命力。建筑师与雕塑家在雕塑中体现建筑情怀,在建筑中体现雕塑触感,融合中西方文化之精华不断创新,开拓环境艺术新思维、新气象,使建筑与雕塑艺术高度融合。

关键词:雕塑与建筑;公共艺术;环境艺术

在艺术形式与审美急剧变化、工业与信息化技术快速进步的当代,雕塑与建筑这种具有公开开放特质的造型与空间艺术的演进愈发受到公众的关注和审视。无论是作为拟型创作的雕塑艺术还是凝聚着物人合一思想的建筑设计,这两种古老悠久、相互独立但又紧密依存的艺术形式,在创作形态、艺术风格、思潮流派上既有统一联系,更有极大差异。在当代艺术思潮冲击下,工业与信息文明赋予了现代雕塑与建筑艺术更多的技术塑形方法和材质表现方式,一方面,信息互联化加速了现代生活,催生了艺术审美更多快消品式的偏好;另一方面,建筑成为城市最核心的物人统一的标志,雕塑则更多地从传统的建筑装饰形式当中走出,在更广阔的公共环境中得到生命力。

一、咬文嚼字之中西“建筑”与“雕塑”诠释

在汉语演化过程中,“建”字形成了3个意思:1.设立,建立;2.竖起,树立;3.建议。后来才起用建造一意。“筑”原为古代乐器名,通“築”字,本义为筑墙,后来引为击、捣之意,最后才发展到修筑,建造的意思。“建筑”的英文“architecture”来源于希腊文“archi”和“tekt”。“archi”的意思是“最重要的”,“tekt”的意思是“技艺”。从词义来看,建筑不但是一门重要的技艺,从事者有很高的社会地位,且还在社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汉语中“雕”字有3个意思:1.一种猛禽:2.刻、画;3.凋,指“衰败”。“塑”也有3个意思:本义是用泥土塑造成形象,二是呆愣,三是垒砌。古代常用的“雕刻”一词,着重放在“刻画”之意上,突出表示用某种材质模拟或传递艺术性的“物”的特质。英语中的“雕塑”的英文为“SCUlpture”。在单词构造中“SC”是“雕刻、切割”,词根“scale”则是“剖开、雕刻”的意思,这显示出西方雕塑艺术对准确形体的刻画非常重视。

建筑具有双重属性,即对人起到遮风避雨功用的物质性与人对建筑的审美精神性,这两种属性在人对建筑的需求中达到统一。而这种统一性因建筑技术的进步和社会偏好而在历史中不断演进,两者的对立统一推动了建筑艺术的发展。雕塑则是人类追求更高的形体性和更纯粹的艺术语言的统一,在材质、大小、类型等方面更少受到建筑那样的功用性制约。功用是人类对建筑的需求核心,审美是人类对雕塑的需求重点,两者的不同也就使得建筑与雕塑艺术因人的需求性而发生分化,从而使得建筑与雕塑的关系发生了巨大的演进变化。

二、历史遗迹与纪念空间:宏观视野下传统中西建筑与雕塑关系的异同

虽然建筑与雕塑都被拟称为“凝固的音乐”,以有形的物性彰显人对审美的认知,但其形式、材质、功用、审美等方面却有相当大的区别。

(一)空间维度下的中西之“异”

1.可视空间之异:形与神

建筑与雕塑最直接的关系来源于建筑雕塑,即对建筑起到饰物意义、附着于建筑的雕塑。西方建筑普遍采用砖石结构,雕塑与建筑的统一性极高。西方建筑雕塑的巅峰是巴洛克建筑,风格繁复而精致,注重标新立异的刻画,雕塑形式的装饰遍布建筑内外,大量浮雕技法的应用使雕塑、绘画与建筑浑然一体。中国传统建筑多以木构架为主,建筑雕塑以木雕为主,同时还有彩绘、漆饰等。

2.可感空间之异:量化的与形象化的

西方雕塑形式喜用规模宏大的广场雕塑、喷泉雕塑等,这些雕塑多以建筑物为背景,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我国直到清末仿西式的圆明园部分建筑中才出现喷泉雕塑,而古代室外雕塑则与西方明显不同,仅在大型陵墓神道设置怪兽雕塑。与建筑相配置的大型雕塑多以狮形为主,位置比较固定于大门左右,小型的则在栏杆、墙等位置。在宗教艺术石刻中,室外多为摩岩造像,也只有神佛才能被赋予远超人类体型的巨大尺寸,刻画人类则往往写意与写实结合,如兵马俑等规格尺寸或有艺术处理但基本与真人无异。

与西方室外雕塑相比,狮子是中国古代雕塑较为特殊的一种存在。无论是置于民居宅院的狮子,居于庙堂之高的寺庙狮子,还是静默于陵墓的狮子灵兽,根据狮子像各自不同的功能,在外观和手法上就具有不同的造型饰物之区别;而西方雕刻则少有类似案例,与狮子有相同位置或功用的雕塑形象则多以人物为题,且对人物的刻画力求真实、准确,突出对形体、运动等元素的审美追求。

3.可知空间之异:科学与人文的偏好

不管是中国还是西方,受到建筑力学等客观科学规律的限制,建筑设计与建造都需要遵循客观技术标准。建筑技术与建造材料的差异使得中西方建筑与雕塑呈现了相当不同的特征。“装饰”是雕塑对建筑最原始、最基本,也是最核心的功能,西方建筑主要以砖石结构为主,雕刻就成为了装饰的基本方法,由雕刻而形成的雕塑配合建筑而出现,往往占据较大的空间。而中式装饰主要以彩绘为主,雕塑在建筑当中整体分散、局部点缀、写意为主。同时,与西方建筑设计师和雕塑家身为艺术家的强烈个人创造自觉不同,中国传统工匠和艺人较之西方缺乏艺术家角色的自我文化认同,其创作风格和审美偏好更多的是根植于更深层次的中华传统文化的理解,以及精神世界、理想追求的展现。

(二)空间维度下的中西之“同”

1.可视空间之同:对自然认知的态度

雕塑与建筑共有一块基石,即具备同样深厚的美术基础,在广义的美术范畴上两者同属于“造型”艺术。雕塑艺术所追求的是高于生活常见形式的更为单纯的语言,具有强烈的表现形式,更注重一种个性与精神的表达,更是一种艺术家自我认知的体现和释放,而建筑是实用与美术的融合的空间艺术,是功用与物形两者的综合形式美,所以建筑与雕塑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与西方17至19世纪建筑相比,中国明清建筑有一个很大的特质即融生了非常多的建筑雕塑。中国古建筑的寺庙和民居宅院、牌楼、门坊都与雕塑密不可分,多以民间故事传说、民族风情、吉祥图案为题,雕工精致细腻,风格朴实无华。西方古代建筑不论是王宫还是教堂,同样都有无数精美的雕塑和壁画,雕塑附着在建筑物上使建筑装饰物与建筑浑然为一体。

2.可感空间之同:建筑与雕塑的语言

从雕塑形体语言来讲,是再现自然社会中的客观存在形象。雕塑艺术使用形体语言表现客观对象时,在自然性、功能性方面超出了建筑,显得更为自然和生动。而建筑的形体语言更多使用“想象”或“设计”符合力学原理的几何形体,它的造型具有独立完整性且无须模仿自然或生活中真实的形象。在实际生活中,雕塑经常与建筑相互配合、融为一体。建筑与雕塑之间体量的大小比例有着决定性的意义,不同体量环境建筑应配以不同的雕塑。体量较大而沉重的能够在视觉上产生强大的震撼力,如原四川美术馆一楼室内大厅设置有较大一件文楼先生的乌木作品,高4米多、直径1米多,在室内设置这样一件作品可以在限定的较大空间中凸显大型雕塑的视觉冲击力。而较小的雕塑作品则与建筑或街景相配置,给人以亲切轻松、参与之感。在建筑上,中国古代的一些建筑构成强调变化,单位体量较小,院落群有大有小,给人自然之感、灵秀之美。如大邑刘氏庄园,建筑群落富有变化,木门窗雕刻精美。

3.可知空间之同:样式的传播

就造型语言和造型感观而言,建筑与雕塑是亲近的姊妹艺术。中西建筑和雕塑在历史上也曾有相同时期,两者在建筑雕塑,即附着在建筑上的装饰雕刻上曾有艺术功用的相似之处。雕塑作为个体侧重于“形”,建筑中的雕塑侧重于“场”,西方广场雕塑与中国狮子相比,就建筑相配的位置而言可以说称为“一静一动”。“静”者是中国狮子,“动”者为西方广场雕塑。这种样式传播在历史岁月的流转中固化和发扬了中西方建筑与雕塑各自的艺术特质。随着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西学东渐”文化浪潮相互融合,建筑与雕塑逐渐超脱了宗教、贵族和宫廷的范畴,从而跨越进入到现代公共艺术领域。

三、知异同而后作:新艺术史观下作为“公共艺术”的现当代建筑与雕塑

(一)空间学理探讨之“嬗变”:群体记忆的物化进程

环境艺术是一门集时间、空间、自然、社会于一体的综合艺术,其主体是建筑,而雕塑是点睛之笔。建筑构建出为人所用的公共环境主体,雕塑则补充非自然的建筑不能自我完善的人的视角所及之处。环境艺术注重建筑、雕塑及诸多元素的协调一致,从而追求整体环境功能与艺术属性的全面协调,使之达到一个更高的艺术审美境界。中国传统的建筑与雕塑将山水自然“搬运”到建筑当中,将人对自然与生命的理解贯穿、渗透到雕塑与庭院中,以建筑和雕塑来表达对人文的思考、对宗教和世界的认同。西方建筑与雕塑艺术同样如此,艺术创作的最初和最重要的意义在于理解生活、取悦神灵。

在现当代,城市化进程将建筑带人了人类生活的核心,田园牧歌式的生活想象正在远离现代人,工业文明和信息化技术以前所未有的科技力量给“人造物”或者说是“机械造物”赋予了更多的生命与语境。当城市化将农民大规模转化为市民,赖以生存的自然被抽象化为超市中失去了自然植物性的各种包装农产品,群体记忆中的生活场景快速脱离了千万年来的自然,被工业造物所替代。城市化的过程在建筑艺术上就成为了物化的过程,城市建设中主要的环境艺术日渐受到关注,雕塑作为环境艺术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弱化建筑装饰附着物角色的同时,在更大的空间中成为了公共环境艺术的创作焦点。

(二)由内而外的空间之“建构”:从作品到事件的演进

特定人造环境(景观)的设置只是为构成特定的为人所用的环境空间,在这个环境空间中雕塑的主题可以是多样化且宽泛的。若环境空间特定,即在具有特定样式或特定用途的建筑空间里,雕塑则需依特定的主题而设置,从而使受众在观看雕塑时能发现主题思想与造型环境的融合与牵引。

如成都在20世纪60年代塑造的人民南路毛主席雕像,从体量来讲是大型雕塑,其风格、手法与其原展览馆及左右两翼的建筑风格都具有“牵引”共性之处。通过从原展览馆(现科技馆)建筑群与主席雕塑之间布局来看,气势宏大,庄重典雅,整体风格统一。雕塑、建筑以及所处的天府广场三者之间相互融合,与大空间当中的建筑群落融为一体。再如,成都最早的雕塑之一《金牛》是1985年为金牛区政府而设计的,曾获全国城雕优秀奖。从整体环境和表现主题思想以及雕塑语言来看,至今都不愧为一件成功之作。锦江河边园林系列小品,以表现特有情趣为主,注重与人的亲和力,从而与环境融为一体。春熙路《孙中山》铜像建于抗战时期,现为刘开渠先生在成都仅存的一件原件。今天的春熙路几经改造,高楼耸立,《孙中山》铜像略显小,但尊重历史,保护原作,也为公共街道灌注了厚重的余韵,也是特有的城市肌理。

四川音乐学院首任院长常苏民先生雕塑虽只是一件胸像作品,但其中风采神韵的刻画使得常先生的大家学者气质与风范飞扬突显,看似简单的红色基座与塑像本身的暖色调更有这位首任院长是延安时代艺术家的隐喻。在学院学术厅公共空间设置这样一件雕塑,让后人能仰慕先贤之风范,更有数倍于说教之功效。从建筑(环境)的作品以及作品内容所辐射的含义都是一个完整的建筑场域,形成了一个特有的磁性场体(空间)。

(三)空间释放之魅力:游于心灵的艺术

就建筑而言,不管是乡村民居建筑还是城市商业公共建筑,都能体现独特的环境艺术特性。不同地域建筑有不同特色、不同的风情和材质,建筑风格需要与地形、气候、环境等自然因素相融合、相影响、相造就,建筑是镶嵌在自然界中并与之相协调,所谓达到一种“天人合一”的境界。

就建筑与雕塑而言,它们在外观造型与施工制作方面各有不同重点,但有时二者可以合为一体。如巴黎世界之窗、卢浮宫广场玻璃造型、悉尼歌剧院,是雕塑与建筑同体,建筑在更大空间中成为了更大型的雕塑作品。在施工和制作方面,普通建筑施工技术更为规范、稳定、严谨科学,使用大型机械和高科技。而雕塑艺术造型的制作者首要目的是主题、情感、形象之表达,精神性的需要远远超越实用目的。相对建筑而言,许多雕塑把现代科学技术运用其中,例如机械传动、声、光、电等运用,虽然有的外表安静,但人的观察角度运动赋予了它内在的运动、变幻、活泼和生命力,雕塑制作技艺高低一定程度决定了作品的好坏。虽然建筑在精神性方面也有很高的要求,但它们之间不可互相替代。

当下,城市化已成为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雕塑家和建筑师们联手致力于将城市纳入环境艺术的规划,整体布局一个城市的建筑、园林绿化和公共雕塑,力图将城市打造为具有鲜明特色的广阔艺术空间。建筑师与雕塑家在雕塑中体现建筑情怀,在建筑中体现雕塑触感,融合中西方文化之精华不断创新,开拓环境艺术新思维、新气象,使建筑与雕塑艺术高度融合,成为人们游于道、深于心的艺术体验。

畫任编辑:钱芳

作者:牟文虎

上一篇:陶瓷艺术专业继续教育论文下一篇: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