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

2024-05-13

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精选十篇)

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 篇1

1. 构建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有利于切实保障农民的文化权利

建设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目的在于为人民服务, 切实实现农民的文化权利。文化服务作为精神食粮是在满足广大人民的精神需求, 而当前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使得城市居民在精神需求上得到了很大的满足, 相比之下农村居民享受的文化权利甚微。为了切实实现为人民服务, 构建和谐、法治社会、文化强国, 农村的文化建设不能忽视, 因而构建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也是响应党和国家号召, 切实围绕“三农问题”的一件利国利民的大事。

2. 构建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有利于公共服务型政府的构建

当前政府的建设始终围绕民生问题而不懈努力, 正逐步往服务型政府过渡, 在农村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更是体现了党和国家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体现了党和国家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坚定信心, 从而有利于公共服务型政府事业的开展。

3. 有利于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 提升农民的文化修养

农村文化产业是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一个重要部分, 构建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能够极大的促进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 通过人力、物力等多方面共同努力推动农村文化产业, 改变农村落后的现状, 提升广大农民的文化修养, 进而为构建和谐农村、社区起到促进作用。通过这一重大项目的开展可以加快文化强国建设的进程, 提升国民的整体素质。

二、当前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过程中存在的普遍问题

1. 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

根据构建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要求, 县文化馆、图书馆, 乡镇文化站, 村文化活动室是最根本, 最必要的主阵地。而当前新农村建设过程中, 对于公共文化产业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相当的滞后。图书馆、图书室、乡镇文化站以及村文化活动室在广大农村地区都是不多见的, 尤其对于那些经济发展比较贫困的地方更是凤毛麟角。这样的现状是不符合建设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要求的, 也没有很好的实现或者承担起文化职能。

2. 人力、物力、财力投入不足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在构建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过程中, 没有足够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是万万不行的。这也正是为什么当前广大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的一个重要原因。相比城市建设, 广大农村的经济基础建设水平还是相对落后, 同时由于农民的思想意识水平不高, 对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需求还停留在一个相对较低的水平上, 导致了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投入方面都没有足够的力度, 导致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进程缓慢, 脱离了党和国家对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方向。

3. 活动开展缺乏

开展文化活动是群众文化工作的生命线, 没有活动几乎就无法很好地开展群众文化工作。当前在开展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过程中开展活动没有计划性、活动次数少、活动内容单调、形式简单等问题十分突出。这样对于文化活动的开展是十分不利的。

4. 从业人员素质有待于提升

开展一项重点工程需要一批专业的人才作支持, 没有专业的人才开展工作会降低工作的效率, 而当前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中该问题依旧突出, 广大农村很少有一批专业的人才在引导和工作。

三、构建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几点建设

1.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必须有相关的配套设施。没有基础设施, 工作会很难开展, 也不会实现构建文化服务体系的目的和宗旨。在开展农村文化服务过程中, 农村书屋、农村文化站等设施的建设对发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保障农民的文化权利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显现出了其应有的优势性。因而在今后的工作开展中, 必须加大力度建设和完善基础设施的建设。

2. 加大各方面的投入

构建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一项巨大、长远的工程, 这也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付出的努力。新农村建设虽然相对应城市的发展还有一定的差距, 但是在这件利国利民的大事业上, 我们必须加大人力、财力、物力的投入, 只有这样才能保障事业的顺利开展, 争取早日实现文化强国的宏伟蓝图。

3. 丰富文化活动的开展

开展文化活动是群众享受文化产品和服务的重要形式, 是构建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一个重要环节, 丰富文化活动的开展主要是今后的工作中注重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搞好文化下乡活动和文化扶贫、开展农村读书活动、开展农村文化创作活动。通过这样的举措来丰富整个文化活动的开展能够实现对文化产业的极大推动, 激发广大农村对文化事业的积极性, 为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会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4. 加强队伍建设, 为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培养综合型专业人才

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顺利进行必须由一批专业的人才来开展工作。而当前广大农村存在的这种非专业人员承担该项重要工作实为不可取之道。因而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加强队伍建设, 为构建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培养一批综合性的专业人才, 这样才有利于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通过专业人才的加入才能有针对性的提出有效的方案或者计划使得该体系的建设顺利开展。

本文是对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研究, 通过探讨当前构建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性进行展开论述, 探析了当前构建过程中广大农村存在的几个普遍的问题, 并对这些问题的解决提出了一下可行性的建议, 旨在倡导大家能够引起足够的重视,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发展创造一个有利的发展环境。

参考文献

[1]刘孝文, 和艳会.农家书屋的特性及发展策略.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2010, (2) .

[2]李友仁.如何发挥公共图书馆在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作用[J].云南图书馆。2008 (3)

[3]洪秋兰, 柯平, 弓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图书馆定位和发展分析.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2010

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 篇2

长期以来,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一直是决定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和现代化进程的关键性问题,也是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根本性问题。为此,中共中央作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决策,对新农村建设提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目标。这二十个字包含的内容极为丰富,涉及农村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管理等方方面面。其中“乡风文明”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它包括文化、风俗、法制、社会治安等诸多方面内容,已经不是简单的移风易俗。

新农村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反映一定时期农村社会以经济发展为基础,以社会全面进步为标志的社会状态。在新的历史时期要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必须充分认识农村社区以及农村社区的文化内涵。

农村社区是最基本的社会群体,中国农村社区是村庄,再扩大是乡,还有集镇或乡镇,有时也扩大到县城。通常以村民的最大聚居点为中心,并由这个中心辐射到社区边缘。在中国,严格意义上的农村社区是具有一定自然、社会经济特征和功能的相对完整和独立的社会单元,主要从事农业生产和农民聚居的地方,除进行经济活动外,也进行政治、文教、风俗与社会活动。

梁漱溟先生早在20世纪上半叶就指出:“中国的文化之根在农村”。农村社区文化是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满足广大农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的有效途径。社区文化是我国新时期兴起的一种社会文化形态,是指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社区成员在社区社会实践中共同创造的具有本社区特色的精神财富及其物质形态。农村社区文化不仅仅是一种文化娱乐、文化设施,还包括人们的行为规范、民情习俗、信仰观念、人际关系等。因此,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时期,农村社区文化建设不仅要发展农村文化设施,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而且要提高农民的素质,引导农民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观,对社区产生认同感和归属感。

农村社区文化能培养共同的价值观念,凝聚力量促进社区发展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村社会发生了很大变化,特别是农民的价值观念发生了改变,赡养老人、婚姻家庭、精神文化生活等社会文化性问题开始出现。而现在由于受现代性的冲击,农村对舆论的评价已经无所谓,所以现在的农村农民道德观念缺位和价值尺度失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老年人赡养问题。现在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流,留下的老年人不仅要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而且还要承担起照顾儿孙的责任。子女外出务工,农村老年人的精神得不到慰藉,有的子女甚至虐待老人以致一些丧失劳动能力的人衣食无着落,而且这种现象越来越严重。二是婚姻家庭问题。现在农村离婚现象越来越多,很多已婚人口外出感情出现问题。家庭作为社会的基本单位,家庭的解体使社会的不稳定因素增加。三是精神文化生活问题。人口大量外流,文化生活活动匮乏,人们的精神生活陷入虚无状态,只能靠打麻将、买码等来消磨时光,寻求刺激。当前中国农村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这种变化主要是农民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发生了变化。受市场经济的影响,人们更注重的是个人的利益和感受,而很少注重社会舆论的力量,缺少文化氛围,农村社区共同体解体。

受市场经济和现代化的冲击,人口特别是青壮年人口大量外流,农村社会的精英分子缺失,贫富差距也越来越大,农村社会的社会资本存量越来越少,人际关系观念逐渐淡薄,相互之间的交流与互相帮助越来越少,传统文化和道德规范的基础地位也开始动摇,农村的社会资本不断流失。这种状况严重影响了农民的互助和合作,对本来就处于弱势地位的农民非常不利。当前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时期,要想实现新农村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宏伟蓝图,关键就是构建“乡风文明”的农村社区。

(一)要全面提高农村居民的文化素养,首先就是要增加社会资本存量,多渠道筹集资金增加农村社区文化设施的投入。争取政府对农村的专项投入,当然政府的投入是远远不够的,目前在农村有一大批富裕的农民,他们可能已经远离家乡,但他们仍然有乡村情结,可以通过传统的血缘、亲缘、姻缘等关系网络争取他们的资源支持,大力发展农村文化教育事业,培育和造就新型农民。

(二)重建社会信任与互惠资本,形成农村社区互助合作文化。在新农村建设时期,必须把巩固意识形态阵地、满足农民文化需求与建设农村文化主体统一起来。通过政府供给、民间组织及市场运作等方式增加邻里的购物、娱乐、社团组织等设施,为农民交往搭建平台,重拾人们之间的信任和互惠,形成平等、互信、合作的和谐文化。

中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问题研究 篇3

关键词:农村公共文化 文化服务 保障

China's rural public cultural service problems

YuWenWu

Harbin commercial university school of economics

Abstract: in this paper expounds connotation and function of public cultural services in rural areas, individual psychological shape function and human capital promotion function on the basi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socialist countryside, and satisfy the spiritual and cultural needs of the farmers, and promote the building of a service-oriented government, expand the rural market demand, the paper the inner demand of the rural public cultural services, and deeply analyzes the present existing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rural public cultural service expenditure insufficiency, the total capital investment intersected, funds management problems such as lack of transparency.

Key words: the rural public culture service guarantee

一、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内涵及功能

农村文化是广义文化整体概念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除了具有多样性、层次性和公共性等文化一般特性外,还具有诸如地域性、实用性和农民阶层性等特殊性。我们可以将农村文化定义为:从属意识形态领域的有助于农民价值观和世界观塑造的价值观文化、基于精神文化需要的有助于农民身心健康发展的大众文化、出于载体功能的有助于提高农民劳动技能和效率的农业科技知识文化。

农村公共文化所具有的独有特征表现在:

首先,农村地区是人口居住的一个基本构成单位,也是我国作为农业大国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农村公共文化理所当然是文化建设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东南西北各个角落分布着具有不可仿效和替代的生活习俗、作息方式和文化意识的村落,呈现出农村地区相对于城市地区所具有的明显的文化空间地域性特征。

其次,文化也会在外在压力和自身适应的作用下做出文化逐步变迁和主动调整的反应。当然,在这个变迁和调整的过程中,前者表现为与外界文化的碰撞、冲突、选择、吸收、补充和融合;后者表现为本地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技术条件的日新变化所带来的协调和适应,这些都突出体现了农村文化在时间上的时代性和动态性。

再次,文化包括农村文化具有在一定区域内进行传播和存续的实用性,农村文化的实用性一方面表现为作为一般社会秩序和规则对公众个体行为和心理的引导指示作用,另一方面也表现为文化渗透在劳动生产和生活技能中被认同和接受为核心价值,从而反映在农民对生产和社会关系的重新利用改造以及对社会和自然认识的不断更新。因此,农村表现也表现出了内容上的实用性。

农村文化所具有的功能一方面表现为意识形态的执行功能和个体心理塑造功能,通过鼓励农民消费健康的大众文化产品和服务而保持积极向上的乐观生活态度;通过影响农民的思维方式、生活习俗、价值取向和情感生活从总体上控制社会秩序和既定利益关系,以达到净化农村社会风气、维护农村社会秩序和强化农民凝聚力的目的。另一方面表现为人力资本的提升功能,农业的发展、农村社会经济的繁荣和农民素质的提高离不开科技知识文化的发展,文化知识诚然是人力资本的核心组成部分,它通过宣传教育、市场交易和信息技术处理之类的技能培训等嵌入的方式而内化为农民的心智结构并对农民的生产实践活动和人际行为认知产生影响。

二、中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内在需求

1、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任务

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正在世界经济、政治和文化相互交融的新形势下快速发展着,其内容和影响是多方面和深层次的,这其中也不乏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任务。政府已经将构建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和目标要求。

2、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客观需要

人们的消费需求是不断发展变化的,随着社会生产的不断发展,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需求从总体上呈现出逐步上升的趋势,这种趋势不仅在城市居民群体中清晰可见,而且农民群众中的趋势表现也很明显,他们对于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越来越强烈。

3、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和文化体制改革的必由之路

提供公共服务是现代社会政府执政为民理念的充分体现,对于广大的农民群体而言,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保障农民的基本文化权益,也是不断完善和优化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着重体现其服务功能,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需要。

4、扩大农村市场需求,转变农村发展方式的有效途径

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带来的金融风暴惊动了全世界,也通过国际贸易、国际投资和国际服务等领域给我国带来了明显的影响。我国提出了扩大内需来保持经济增长的重大战略。通过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通过农民健康向上的精神文化消费,会给我们“放射出人类崇高的精神之光”,会大大焕发人们的高层次的消费能力,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水平修养、艺术修养和思想观念修养,提高农民的文明水平。而由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带来的农民思想觉悟的提高,是生产力发展、社会进步的强大精神动力,不仅带来文化基础设施和重大文化工程建设等文化投资活动,而且刺激了农村各层次的文化消费,从而带动了农村经济乃至国内经济高速稳定的发展。

三、中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面临的困境

1、支出总量不足

目前,我们看到了政府公共财政中不断增加农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的预算,但这种供给与农村公共文化的快速发展所急需的大量的文化设施建设资金和运营管理资金严重失衡、不相匹配。

2、资金投入条块分割

文化基础设施是进行文化建设不可缺少的必要条件,在依靠农民自我承担的同时,更应该依靠政府的预算与拨款,但是现实中一方面预算部门间由于缺少协调和沟通而形成的多头管理往往导致运营管理资金不到位,另一方面政府对农村公共文化设施的治理也存在着利益部门间的互相博弈而导致治理成本增加和治理成效减损的问题。

3、资金管理缺乏透明度

横向和纵向的多级管理体系的存在必然造成各种信息的不对称,其主要表现就是模糊的资金流向、用途和到位时间,究其原因就是内外监管的缺失。内部监管缺失体现在下级虚报重报申请资金、上级缺少实地考察、下级截留挪用资金、政府难以获得真实财务信息由缺乏有效资金监管。外部监管主要体现在公众缺少必要的公共文化支出的知情权和监督权。

当前中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虽然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要求和重大举措,具有普遍适用性,但现在仍主要由地方政府推动和供给,然而,在具体实践中,其动力和经验主要还是来自于农民基层的农民、企业等市场主体。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是一个无法一蹴而就的长期历史进程,必须引入市场机制,开拓投入渠道,建立长效服务机制;必须逐步提供解决农村服务供给能力不足的基础设施和多样化的文化服务;必须改善农村文化建设的宏观管理环境问题,强化政府文化服务绩效评价,最终通过构建更完善的农村公共服务文化体制从根本上支撑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现。人才竞争力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的核心竞争力之一,不仅仅是经济领域,文化领域也依靠人才队伍的支撑。人才资源优势是我国最具有潜力、最可持续、最可依靠的优势,农村公共文化事业的发展也离不开人力资源优势,靠人才支撑农村文化事业的发展是一条越走越宽的发展路径。

参考文献:

1、张云峰:《黑龙江省建设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研究》,东北农业大学博士论文,2010年。

2、王晓峰:《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的思考》,《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

3、曹爱军:《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制度变迁与协同》,《天府新论》2009年第4期。

4、顾金孚:《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市场化的途径与模式研究》,《学术论坛》2009年第5期。

5、安世绿:《提升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效率的制度设计》,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学位论文,2010年。

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 篇4

一、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内涵

公共文化服务是我国文化建设的新领域, 公共文化服务事业在积累、传承、创新和发展民族文化, 落实公民文化权利和满足城乡居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在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 发展和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以及促进国际多样化的文化交流等方面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加快建立健全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是党对文化工作的战略部署, 是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和谐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对推动文化发展成果惠及全国人民、促进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公共文化并不是一个新的命题, 但我国把“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作为公共文化建设的目标和途径, 是近几年才提出并明确的。2002年, 党的十六大报告中第一次把政府职能归结为四个方面: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 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职能被明晰。2005年10月,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第一次正式提出:“加大政府对文化事业的投入, 逐步形成覆盖全社会的比较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并指出这是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小康社会全面建设面临的重要任务。这一战略目标的确定, 标志着我国公共文化建设步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2005年底, 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2006年9月, 国务院办公厅还印发了《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 首次明确提出“公共文化服务”的概念, 并将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作为下一步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纲要》给予了“公共文化服务”前所未有的重要地位, 把切实解决城乡基层特别是中西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薄弱的问题真正纳入了国家发展规划, 还首次提出政府文化工作要“坚持公共服务普遍均等原则”, “优先安排关系人民群众切身文化利益的设施建设”。2006年10月,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再一次明确指出:“加快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2007年6月16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还召开会议, 研究了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2007年8月21日,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出台了《关于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 明确了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工作抓手及工作要求。2007年10月15日, 党的十七大又将“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立”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 这是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在文化建设中的地位的全新认识, 是对文化工作在全党全国大局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的全新认识。2008年10月,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还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根据新的发展形势再次提出我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新目标:到2020年,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明显推进, 农村文化进一步繁荣, 农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落实, 农村人人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 农村基本生活保障、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更加健全, 农村社会管理体系进一步完善。”

由此可见, 我们党非常重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文化权益的保障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 逐渐形成了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以维护和实现公民基本文化权利的执政理念。那么,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内涵是什么呢?

公共文化服务是政府提供的以保障公民的基本文化权益、满足公民基本文化需求为目的的文化服务, 通俗地讲就是政府出钱、相关的文化机构免费提供、老百姓免费享受的文化服务。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指政府举办的、非赢利的、传播先进文化和保障大众基本文化需求的各种文化机构和服务的总和, 涵盖文化政策、基础设施、人才队伍、技术技能、创造发明等方面的内容, 旨在满足大众的多层次、多样化、整体性的公共利益。

一个科学合理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主体通常应该包括4个方面:①政府。提供公共文化服务是政府的核心职能之一, 政府是公共文化服务的核心主体, 是公共文化服务的组织者、监督者。②文化事业单位。这是我们国家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所独有的、在主体构成上不同于西方国家的最大特色。③非政府组织。主要指从事文化工作的一些中介、社团等。在西方, 非政府组织是公共文化产品 (服务) 的主要供应者, 而在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中其所占比重还很小, 但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 这一群体将会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④企业。企业在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及某些具体产品的生产中具备更多的优势, 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延伸与补充。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基本内容包括8大系统。①公共文化政策、理论体系。提供公共文化政策法规、构建社会公益的价值观念系统是公共文化繁荣发展的基石和根本。②公共文化基础设施体系。包括各种文化历史遗存和文化馆、图书馆、文化广场、文化中心、工人文化宫、青少年宫等公共文化场所。③公共文化生产、运营体系。指公共文化产品 (服务) 的生产和运营系统, 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公共文化产品的生产部门和直接作用于服务对象的服务机构体系。④公共文化信息体系。这是一个关于公共文化社会信息的收集、分析、发布的系统, 通过这一系统的运行, 让广大人民群众直接了解公共文化服务的信息, 同时, 政府可以及时、准确地了解群众的文化需求信息, 为科学决策提供帮助。⑤公共文化资金保障体系。包括政府的拨款、社会捐助、赞助、基金等。一个良好的资金保障体系是公共文化服务的血脉。⑥公共文化人才体系。包括公共文化服务的专业技术人员、业余文化队伍和支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管理人员、辅助人员等组成, 是保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立、发展和运营的关键。⑦公共文化创新体系。主要包括内容的创新、形式的创新、机制的创新以及服务的创新, 是形成整个社会创新意识的基础组成部分。⑧公共文化考评体系。就是对公共文化服务的好坏、是否到位、是否满足了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等执行情况进行有效的监管, 从而保证群众得到真正的公共文化服务。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和谐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也是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基础。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承担着十分重要的社会服务功能。即是说, 通过文化服务, 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确立科学的发展观。并承担着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统领社会主义现化化建设各项事业的功能;承担着弘杨民族文化与民族精神;承担着文明传承和确立文化自信心、自豪感, 激发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热情的功能;承担着提供文化场所、阵地和产品;承担着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 实现人民群众文化利益的功能。也就是说, 通过文化活动与实践, 激发人们的想像力、创造力, 培育人文精神与人文情怀。通过文化产品的创作, 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原创力等。因此, 大力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 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是加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二、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基本思路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指以政府组织及其投入为主导, 以社会力量参与为补充, 以服务农民和提高农民素质为目的, 为农村提供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体系。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基本内容之一。建立并不断完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措施, 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因此, 它既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题中之义, 同时又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要求。

我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基础薄弱, 发展滞后, 目前正在起步和兴起。随着中央政府对农村文化工作的重视和投入力度的加大, 农村文化建设, 尤其是农村的公共文化服务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文化产品增加了, 农民的文化生活就会不断丰富, 农村文化服务的条件就会有所改善。但是, 从总体看, 农村的公共文化服务与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相比, 与农民的需求相比, 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相比, 仍有很大差距, 主要表现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市场发育程度不成熟、管理体制还不顺畅、运行机制还不活跃、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供给不足、文化活动相对贫乏、基础设施落后等。因此, 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以政府为主导、以农民需求为导向的新型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保障和完善农村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 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在要求和重要内容, 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大课题。

公共文化服务是我国文化建设的新领域, 是一个全新的战略课题。构建一个结构合理、发展平衡、网络健全、运营高效、服务优质的覆盖全社会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就需要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服务机制、服务方式、服务机构、队伍建设以及公益性文化单位的数量、布局和种类进行统筹规划和系统建设。为此, 笔者认为, 必须理清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基本思路。

1.形成共识、构建体系

首先, 要充分认识文化建设对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精神动力作用, 对促进社会和谐的思想保证作用, 要把做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作为改善农村面貌、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摆上议事日程, 把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目标纳入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要用先进文化去占领农村文化阵地, 切实理顺文化工作行政领导与业务领导的关系, 通盘规划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 合力净化农村“空气”, 提高发展农村先进文化的能力, 维护农民的基本文化权益。

其次, 要把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作为一个完整的体系来建设。这个体系应包括农村公共文化设施体系建设、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体系建设、农村公共文化政策法规体系建设、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管理体制和队伍建设等。“乡风文明”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涵, 而构建农村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则是“乡风文明”的重要载体建设, 与以往农村文化建设不同的是, 这个载体 “体系”要求很高, 是一个“覆盖全社会”的、“比较完备”的“体系”, 建成后将形成体现国家意志的、代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方向的强劲攻势, 以横扫和抵制农村腐朽文化、非先进文化的蔓延。没有这个载体“体系”, 腐朽文化、非先进文化就会在与先进文化的激烈抗衡中夺得主流地位, “乡风文明”目标就无径、也无望实现。构建结构合理、发展平衡、网络健全、运营高效、服务优质、覆盖面广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就能使农村文化建设在提高农民素质和农村文明程度, 促进农村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和功能。因此, 它是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民心工程, 必须得到广大的农民群众的充分认同和积极支持。

2.加大投入

从当前的现状看, 各级政府对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投入明显不足已成为我国农村的公共文化建设的主要问题。许多县和乡镇公共文化机构的功能丧失或半丧失, 几乎无法提供公共文化服务, 严重阻碍了农村在科技化、信息化时代与城市经济文化协调发展的步伐。同时, 我国城乡公民之间的文化权益不公平现象也十分突出, 表现在城里人文化生活比较丰富, 而农村群众的文化生活相当贫乏;一部分低收入农民家庭、困难家庭几乎与文化生活无缘。这种城乡公民之间、社会群体之间的文化权益不均等现象还导致了农民生存心理的严重失衡, 往往成为影响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的障碍。因此, 积极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加大投入, 加快文化资源向农村倾斜, 加强农村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 是促进我国社会和谐的重大战略措施, 这也是加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关键所在。

加大投入, 各级政府是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主导力量, 政府应履行职责, 加大投入力度, 加快文化资源向农村倾斜, 加强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 保障农民需求的基本文化产品与服务。在政府作为主导力量的同时, 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规律, 让非政府组织逐步介入, 与文化事业单位一起共同担当公共文化服务, 实现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市场化。同时, 还应大力发展新农村民办文化, 通过民办公助、政策扶持, 鼓励农民自办文化, 开展各种面向农村、面向农民的文化经营活动, 让农民成为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主体。使公共文化服务走向多元化, 为社会各阶层提供各种不同层面的公共文化服务。此外, 还应开发民间文化资源, 变资源优势为产业优势, 形成“政府牵头, 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群众受益”的发展格局, 这样既丰富了公共文化服务, 也提高了公共文化服务的效率与质量。

3.研究、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法规、法律制度

政策法规、法律制度体系是保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健康运行的法制基础。可以说, 相关的政策法规、法律制度的建设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具有基础性和引导性意义。目前, 我国农村文化建设的政策法规, 尤其是法律制度, 总体上还比较薄弱, 存在着不具体、不系统、不配套和操作性不强的问题。要改变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和管理上的任意性、人为性状况, 就必须加强农村公共文化的政策研究, 不断修订和完善原有的政策, 积极研究制定和促进新政策的出台, 并确保相关政策的系统性、连续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 同时, 还应加快我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立法步伐。到目前为止, 我国法律体系中还没有独立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方面的法律制度。从国际上看, 许多国家在公共文化发展和建设上都走上了一条法制化道路, 即通过制定相关法律法规, 确定国家发展公共文化的基本政策, 保障政府公共财政对公共文化建设的投入, 明确公共文化服务单位的法律地位、义务责任等。虽然我国已出台了一些有关公共文化事业方面的法律法规, 如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公益事业捐赠法》 (1999年) 和国务院通过的《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 (2003年) 等, 应当说对促进和保障我国公共文化事业发展也起到了重大作用, 但从总体上看, 这方面的立法仍比较零散, 立法的层次也较低, 尚未形成一个较为成熟、完备、法律效力彰显的体系。当然, 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一个伟大的实践, 因而应尽快研究制定使其规范运作的基本法或专门法, 如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法、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基金法等。

近年来, 党和国家制定了一系列旨在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政策、意见和法规, 出台了许多完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法规和政策措施。特别是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还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 发布了《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 提出了当前加强农村文化建设非常具体化的指导意见。不少地方也制定了本地农村文化发展纲要, 对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内容、形式、体制、机制及相关对策作出了探索, 为农村公共文化事业的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提供了重要的政策支持。

4.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农村文化人才队伍

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主体是农民, 农民既是文化的创造者, 也是文化的传承者。长期以来, 文化主体意识的失衡, 导致城乡文化水平差距大, 广大农村文化建设滞后, 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要求不相适应, 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 与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不相适应。因此, 加快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立, 还必须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农村文化人才队伍, 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村文化落后的状况。

首先, 要本着“以人为本”的精神, 在新农村、新农民上多下功夫, 要转变农民的观念, 以新知识、新观念、新思想去提高他们的素质, 激发农村本土文化的自生和繁荣, 把先进文化送进农村的千家万户, 树立起新时期农民的良好精神风貌。还应通过大力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 实施“人才兴文”的战略, 促进新农村文化人才保障建设。其次, 要建立起农村文化人才支撑体系。目前, 农村文化人才奇缺, 要加强对农村文化人才的培训和锻炼, 可举办进修班、培训班等, 也可以开展农村文化专干的认证工作, 并提高他们的待遇;也就是说, 要形成一整套吸引人才、帮助人才干事创业的良好制度;建立一支门类齐全、素质高、业务精的文化专业人才队伍, 最终形成一支专业干部、文化团体以及业余的文化队伍、支撑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管理人员及辅助人员等组成的农村文化事业的人才体系。

5.明确政府、社会、农民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事业建设中的角色与功能

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过程中, 除了加快文化资源向农村倾斜, 明确政府、社会、农民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事业建设中的角色与功能外, 增强农民的主体意识也是必不可少的一个关键措施。

目前, 大多数农村的实际情况是农村文化在社会上的地位较低。政府投资不足, 地方各级政府乃至村级干部的考核制度也是重经济发展、社会治安、计划生育而轻文化事业的倾向十分普遍, 从地方政府到基层自治组织始终难以将文化事业列为中心工作之一。这就是为什么会出现政府的文化供给与农民的文化需求“两层皮”的现象, 即农民群众觉得你说的对, 但离我太远, 我咋样做, 你又说不清, 结果形成你说你的, 我做我的。因此, 只有明确政府、社会、农民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事业建设中的角色与功能, 才能使三者在农村公共文化事业建设中各就其位、各尽其能。作为主要的出资方和决策者, 政府在农村公共文化事业建设中, 除了加快文化资源向农村倾斜, 更应该多与农民群众主动交流, 倾听他们对农村公共文化的要求, 认真了解和掌握农民群众对文化需求的真实意愿, 不断改进所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品质, 引导农村公共文化发展方向。只有这样, 政府才能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文化在农民群众中的影响力和吸引力。除了政府主导以外,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事业利用社会力量也是一种选择, 通过积极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举办各类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事业, 以有效解决由于单纯依靠公共财政投入而造成公共文化服务事业经费短缺的问题。从实践来看, 社会力量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事业建设中所起的作用并不是可有可无的, 在许多情况下, 它扮演着辅助者的角色, 是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事业的一种有益补充, 日益显现出它的积极作用。而作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事业建设主体的农民, 则应该以主动参与者的角色出现, 提出好的意见、建议, 积极主动参与农村各项文化活动。

参考文献

[1]陈崇林.新农村建设和公共服务[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 2006.

[2]龙兴海, 曾伏秋.农村公共服务研究[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2009.

[3][6]李景源, 陈威等.中国公共文化服务发展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7.

[4]王伟光主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2006.

[5]齐子忠, 彭树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论纲[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5.

[7]瞿振元, 李小云, 王秀清.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6.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探究论文 篇5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有利于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形成和谐的文化氛围,把良好的文化基础设施提供给广大农民,使城乡在公共服务方面的差距逐渐缩小;对新农村文化建设有直接推动作用,促进农村落后文化面貌的改变,拓展了农民提高自身素质的途径,加快了农民思想观念的转变,形成健康向上积极的文化氛围;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的进程,为我国农村文化发展提供有效载体,使农村的文化环境和设施得到改善和完善,使农民文化权利的实现得到有效保障;推动了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提高了农民的文化素质,减少了由文化引发的农民内部矛盾和利益冲突,实现了城乡文化的协调发展。使社会的公平正义通过文化的内化来实现。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发展现状和对策 篇6

一、 农村文化发展的现状

(一)农民落后观念和思想道德状况的制约

在信息时代,广播、电视和电脑等现代传媒技术的发展,为农民了解外界信息提供了极其便利的条件,但是由于农民头脑中根深蒂固的平均主义、保守主义、利己主义以及家族观念、封闭思想的影响和束缚,农民不能大胆接受改革创新的新思想、新观念。特别是个别基层干部在思想观念上仍然保持“重经济、轻文化”的想法,忽视农村文化建设和农民精神文化需求,导致部分农村地区家族、宗教势力兴起。同时,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市场经济带来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农村的道德状况普遍受到冲击,集体主义思想、团结互助精神淡化,法律意识淡薄,诚信缺失,不敢创新,发展、竞争意识不浓,一些传统陋习,如坑蒙拐骗、弄虚作假、以富欺贫、以强凌弱等现象在一些地方相当严重。农村淳朴的乡风、民风、村风受到拜金主义、利己主义的侵蚀,既恶化了农村的道德环境,也制约了农村的发展。

(二) 基层文化工作人员待遇不高,文化队伍素质偏低

与农村其他事业相比,文化工作相对清苦,付出的劳动和工作成绩难以得到及时的肯定。农村文化站文化专干不能专起来,资金投入不足,工资待遇不高,既难以评上专业技术职称,又几乎没有提拔晋升的机会,导致广大文化专干工作积极性不高,干劲不足,更难以吸引具有较高知识水平的人才。我国农村教育发展滞后,农民的整体文化素质偏低,缺少职业培训机会,致使目前基层文化干部的专业理论素质偏低,对各项现代技术特别是网络信息技术的掌握尤其欠缺。种种原因导致较高素质的文化队伍难以组织和建设,队伍定性也不强,影响了农村文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三)农村文化设施利用率并不高

最近几年,从中央到地方,对于农村文化的投入力度都非常大,单从硬件上说,很多地方的农村文化设施还是比较健全。但是很多地方由于各种原因文化设施的使用率并不高,甚至有的并未使用。书屋管理员由村委会成员兼职,而绝大数村委会成员没有特殊情况,很少到村委会。在部分村居,书屋很少开门,常常大门紧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村民读书学习的积极性。书屋,几乎关门闲置,导致书屋的使用率很低。也有的书屋管理员由村中有责任心的老人担任,他们缺乏图书管理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不懂得图书馆工作流程和图书管理基本规范,导致书屋管理混乱,服务功能单一,只能满足一般借借还还,谈不上开展各种图书活动,主要是因为他们都是无报酬,致使我们也不好管理

二、 农村文化发展的对策

(一)提高农民素质

农民是农村文化建设的主体,也是农业科技成果在农村转化为生产力的载体。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农村经济发展速度的快慢。在农村城市化快速发展的进程中,全面提高农民的素质,培养新农民是农村经济和文化事业发展的前提。通过扶持农村文体事业,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从而使农村基层文化建设稳定发展,健康繁荣,走出一条发展农村文化的新路子。

(二)用体制激活农村文化

农村文化的落后与农村文化管理体制不科学是分不开的。乡镇文化站一直是农村文化的载体,然而,近年来农村文化站的发展却不容乐观。由于受到财力的限制,农村文化事业严重“贫血”。文化站没有专门的场地,没有专门的人员,不能正常开展活动。有的乡镇文化站甚至一年不开展一项活动,濒临瘫痪。于是有人说,文化站的现状是“阵地犹在”,但“名存实亡”。

(三)文化设施有效利用

农村文化建设要避免成为面子工程,就要特别针对农民的特点,不能急功近利。什么时候能让农民有自由选择文化活动的权利,就有很好的效果了。繁荣发展基层文化必须有阵地、有设施,要按照中央关于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充分利用国家重大财政项目向农村转移的有利时机,加大投入、整合资源,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积极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社区和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农村电影放映、电视进万家、农家书屋等公共文化服务工程,努力使基层特别是农村文化设施建设有一个大的改观。要按照综合性、多功能和有阵地、有经费、有人员的要求,优化基层公共文化资源配置,积极探索农村文化设施建设的新路子,扩展功能、共建共用,形成融宣传教育、文化娱乐、信息服务、科学普及、体育活动等于一体的文化中心,使有限的资源发挥更大效应。

加强农村文化建设,一定要关注农村社会、农民生活,聚焦农村的巨大变化,进一步增进同农民群众的感情,以农民为核心,把农村和农民作为我们的根、本,着眼于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的需求和文化素质、科技水平等。不断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手段,多提供农民群众看得懂、买得起、用得上的文化产品;多创作反映时代精神、体现农村生活、激励农民斗志的优秀作品;多开展农民群众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文化活动;做到为亿万农民服务、为亿万农民歌唱、为亿万农民送欢乐,让广大农民群众共享文化发展成果。

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 篇7

一、文化馆的公益性质决定了它在为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中的主体地位

文化馆是国家的公共文化设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规定, 文化馆作为国家的载体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在文化部提出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目标体系中, 文化馆建设是一个重要的硬性指标, 因为有许多文化工程需要文化馆去承担和落实, 这是政府所赋予文化馆的重要职能。

(一) 文化馆是政府设立的、非赢利性质的公益性事业机构, 以组织、开展公益性的文化活动为已任。

在宣传党的方针政策, 弘扬先进文化, 普及艺术、丰富百姓生活、陶冶群众情操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许多文化工程、文化活动都离不开文化馆的参与和组织, 文化馆应该在为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过程中彰显优势和实力。

(二) 从文化馆的社会职能看, 它是政府职能的承担者, 体现着政府的形象。

文化馆是以艺术的形式向人民群众宣传党和政府的大政方针政策的宣传站, 是挖掘整理、传承民族民间文化遗产, 创作繁荣文艺作品的主阵地。文化馆一定要找好定位, 强化服务意识、明确职责、创新服务手段、提高服务水平应是当前文化馆为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内容。

(三) 从文化馆的作用来看, 只有不断开展公共文化服务才能实现自身存在价值。

群众是文化艺术活动的主体, 文化馆开展文艺活动的目的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公共文化服务是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由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形成的普及文化知识、传播先进文化、提供精神食粮、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保障人民群众文化权益的各种公益性文化机构和服务的总和, 充分体现了文化馆要增强服务意识, 提高服务质量的本质特征。

(四) 从国家的重视程度看, 文化馆在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中的责任和地位更加突显。

由文化部重新制定的《文化馆评估标准》作为部颁标准, 强制要求在全国省 (直辖市) 、地 (市) 级和区 (县) 级文化馆的工作实践中贯彻实施, 成为考核各级政府行政能力的目标任务之一。在《文化馆评估标准》中, 将队伍建设、公共服务和行政管理, 给予了相当大的比重, 说明了文化馆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过程中, 发挥着特殊的社会教育功能, 负有政治上的责任。要用无产阶级的思想, 用科学、健康、进步的思想牢牢占领农村思想文化阵地, 文化馆必须坚持“为社会主义服务, 为人民服务”的“二为”方向和“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的“双百”方针;还要面向市场, 适应市场, 在市场经济中找准位置, 发挥作用。

二、文化馆要在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中发挥作用, 必须精心设计、着力开展公共文化服务活动

(一)

必须充分发挥文化阵地的作用, 以公益性服务满足广大群众的基本需要, 从而让文化馆真正成为群众参加文化艺术活动的中心、精神的栖息地。

(二) 必须打造叫得响的公共文化服务品牌, 让公共文化活动惠及广大农村。

有了自己的公共文化服务品牌, 文化馆才能在群众中有威信、有地位, 体现政府形象, 实现品牌价值。

(三) 必须培养一支真正能为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过得硬的创作辅导队伍。

为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需要有一支脚踏实地、敬业奉献、有较高文化水平和艺术专长的公共文化服务队伍。众所周知, 农村虽然范围广大, 但文化活动的层次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非常需要当地文化馆提供文艺节目和活动辅导, 而各地文化馆也普遍存在专业人才青黄不接、现有人员结构不足的问题, 给公共文化服务带来了一定困难。新农村建设强调以人为本, 加强公共文化服务关键也在于人, 在于培养和造就一支素质高、业务精, 能为新农村文化建设提供服务的文化馆专业队伍。要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 根据专业化建设需要, 不断吸收高学历、高水平, 既有文艺专长又有较高理论修养的人才进入文化馆, 扩大、充实文化馆的专业队伍。要配齐各档专业人员, 优化人员结构, 在提高他们艺术水平的同时, 加强全体专业人员的群众文化基础理论、应用理论和发展理论的学习, 使大家成为真正的创作和辅导的行家里手。要坚持效率优先, 兼顾公平, 实现分配主体和分配方式的创新, 建立以内部岗位、绩效工资为主体的适合文化馆特点的多种分配制度;建立重实绩、重贡献, 向关键专业岗位和优秀专业人才倾斜的分配激励机制。通过改革充分调动文化馆人积极性、创造性, 推动文化创新、服务创新、产品创新。

三、文化馆在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过程中必须坚持正确的方向和原则

加强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 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是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背景下作出的重要部署。在为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过程中, 文化馆面临许多新的任务和新的挑战, 必须坚持正确的方向和原则。

(一) 要统筹规划, 明确标准。

加强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 必须按照《国家“十一五”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和各地“十一五”总体规划的要求, 研究制定城市总体规划框架下的文化设施建设专项规划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规划。为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制定了具体的政策, 对于镇文化站、村文化室的建设标准都作出了明确要求, 有很强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

(二) 要面向基层, 面向群众。

公共文化服务说到底就是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 必须满足最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保证全体民众享受到基本的精神文化产品 (服务) 。当前, 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部署, 坚持面向基层、面向农村、面向群众。文化馆要在加快推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工程, 指导和帮助开展农村和谐创建活动等方面动脑筋、下功夫。着力寻找合适的活动载体, 努力提高农村文明程度和农民整体素质, 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良好的文化条件。

(三) 要强化服务, 狠抓考核。

公共文化设施既然属于政府公益性投资, 就必须为广大群众服务。文化馆要在进一步加强阵地建设的基础上, 重点强调公共文化服务的指导和考核, 避免服务流于形式, 将真正需要文化服务的群众关在门外。

(四) 要加大投入, 完善功能。

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 篇8

近年来, 随着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 我市的文化建设也有了突飞猛进的变化, 城乡文化事业发展呈日益繁荣趋势, 基层文化设施建设也有了较大进展, 特别是社区文化的活跃, 使我市基层文化建设上了一个新台阶。但乡镇、村级文化建设仍比较滞后, 农村基层文化设施、队伍、活动等远远不能满足目前文化发展和农民的需求, 加强农村基层文化设施建设已成为我们迫在眉睫的课题。

一、当前我市农村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1、经费严重短缺

基层文化工作的经费保障机制还没有很好地建立起来, 政府对文化的投入不足, 有些地方文化事业经费短缺, 严重制约了当地文化工作的正常开展。现在各乡镇包括有的县区局、文化馆经费都实行包干, 有的文化单位连工资都开不全, 没有资金去搞文化建设, 大多数活动要依靠文企联姻等方式开展。文化站更是缺乏经费, 且无法保障, 一些文化站人员的工资很低, 甚至没有工资, 部分文化站有名无实, 公共文化机构的功能丧失或半丧失, 几乎无法提供公共文化服务, 严重阻碍了农村在科技化、信息化时代与城市经济文化协调发展的步伐。

2、基础设施落后

经费严重短缺, 使文化设施建设出现无米之炊的局面, 而现有文化设施又难以承担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重任。80年代前后建造的一批农村文化设施都以相当陈旧, 维持生计困难, 管理落后, 另作它用或“空壳化”现象严重;有的区乡为减轻财政负担, 把文化馆 (站) 等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推向市场, 缩减财政拨款, 让其创收, 使本来就匮乏的公共文化设施被挪为他用, 原有的公共文化服务功能被完全的市场交易所替代;有些馆站由于经费不足, 存在出租房屋、被经营性用房挤占挪用现象, 不能满足群众文化活动的需求。

3、专业人才匮乏、流失

随着基层精减机构, 有的文化站工作人员被减掉了, 有的文化站工作人员已身兼多职, 被调去抓计划生育或其它经济工作, 无暇顾及文化站工作, 一仆多主, 谁给钱为谁服务。文化站工作人员老化, 并存在大量流失现象, 多年来, 一些馆、站工作人员有减无增、有出无进, 造成人员老化、综合素质偏低, 缺乏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 各种年轻、优秀的文艺人才不能及时充实到基层文化工作队伍中来, 人员编制被挤占挪用, 有人无编、有编无人的情况都有所存在。

4、公共文化服务、产品的供给与群众的需求严重脱节

传统的以县区文化馆、图书馆、乡镇文化站及村文化室等为主体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网络目前已面临多种危机。由于机制僵化, 服务方式单一, 对现代文化形式、内容缺少研究, 已很难吸引公众上门, 所提供的服务和产品远不能满足群众对公共文化服务、产品越来越多样化的要求;政府及相关部门组织的文化“三下乡”活动由于缺乏长效机制, 几乎流于形式, 农村靠一时的送文化来活跃生活。有些村虽建有多功能的文化室、阅览室、但图书以破旧陈旧书刊居多, 科技类、致富信息类读物非常少见。与农民需求相差甚远。

二、加强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和构建服务体系

1、提高认识, 加强投入, 把文化工作重点向农村文化

倾斜

各级各部门及有关单位一定要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树立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 深刻认识搞好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文化部门更要把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工作放在整个文化工作之首, 特别是各级群艺馆、文化馆要充分发挥“龙头”带动作用, 力争短时期内让农村文化工作有一个新的变化。

2、积极发展农村电影放映

继续实施农村电影放映“2131”工程, 加大专项资金投入, 每个乡镇都要恢复或建立放映队, 丰富农村电影拷贝, 加强农村中小学爱国主义、科学技术教育。按照“政府推动、财政扶持、社会参与、企业经营、市场运作、有偿服务”的原则, 采取多种形式积极探索农村电影放映的新方法、新模式, 到2010年基本实现全市农村一村一月放映一场电影的目标。

3、加快全市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建设

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是文化部、财政部提出的一项文化创新工程, 它充分利用现代传输手段, 快捷地把文化信息传递给广大群众特别是农民, 要积极发展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农村基层服务网络, 重点支持边远贫穷地区乡镇、村, 搞好基层服务。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要与农村文化设施建设统筹规划, 综合利用, 使县区文化馆、图书馆和乡镇文化站、村文化活动室逐步具备提供数字化文化信息服务的能力。

4、加强乡村文化设施建设

严格落实《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坚持以政府为主导, 以乡镇为依托, 以村级为重点, 以农户为对象, 大力发展县、乡镇、村级文化设施, 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到2010年全市实现县区有文化馆、图书馆, 乡镇有综合文化站, 行政村有文化活动室。县、区文化馆要具备综合性的功能, 图书馆要加强数字化建设, 综合性文化站要配齐专职管理人员, 村级文化活动室可“一室多用”, 明确村级专职干部具体负责。

5、积极开展多种文艺活动

农村文化活动是体现文化对构建和谐农村助推价值的主要途径。农村文化活动的活跃与否也是农村文化发展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要以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依托, 围绕构建“两个社会”的战略目标, 广泛开展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农村群众文化活动, 通过活动充分发挥农村文化的宣传教化、普及知识、调剂精神作用。村级两委班子要高度重视本村文化活动的长期开展, 建章立制, 保障村民对文化活动的需求。

6、加强农村文化队伍建设

各级行政村要结合实际, 挖掘潜力, 调动村民文艺骨干的积极性, 重点培养一批文艺人才, 建立一支长期的文艺队伍, 编排一批健康向上的文艺节目, 定期为村民演出。各级群文干部注重农村文艺骨干的辅导和培养, 注重农村文化工作的调查和研究, 利用“三下乡”契机, 把形成长效机制, 把“常下乡”逐步改变为“常在乡”, 更好地丰富和活跃农村文化生活, 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 篇9

一、依托社区化平台, 创新思路模式

诸城市地处山东省东南部, 以平原为主, 有少量丘陵和山区, 主要特点是自然村普遍偏小, 全市108万人口、1249个自然村, 平均每个自然村只有600多口人, 最小的村不足200人。在这种情况下, 每个村都投资建设文化服务基础设施, 市镇 (街道) 财政压力很大, 服务质量和水平难以保证。

从2007年开始, 为有效破解公共服务城乡“二元结构”, 解决城乡公共服务在农村长期匮乏问题, 诸城市创造性地开展了“政府主导、多方参与、科学定位、贴近基层、服务农民”的农村社区化服务与建设, 按照服务半径2公里以内、涵盖5个村、1500户左右的原则, 在全市规划建设了208个农村社区, 每个社区设立社区服务中心, 近距离为农民提供文化体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社区警务、灾害应急、社区环卫、计划生育、社区志愿者等“一揽子”公共服务。在这个过程中, 同步推进公共文化服务, 构建起了208个农村“两公里文化服务圈”, 每个服务圈平均服务半径在两公里以内, 使农民出门不出2公里, 步行15分钟左右就能找到文化设施, 享受到普遍均等的公益性文化服务。

二、统一标准, 逐步完善基础设施

为使文化资源加快向农村倾斜, 诸城依托农村社区平台, 统一“两公里文化服务圈”的建设标准, 按照“政府牵头、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群众受益”的思路, 逐步完善文化服务基础设施, 经过六年的努力, 构建起了基础设施框架。

全市镇街综合文化站和社区文化服务中心, 均有一个图书报刊阅览室、一个多媒体播放室 (农民文化教育培训教室) 、一个文体活动室、一个休闲娱乐棋牌室、一个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服务室 (公共电子阅览室) 、一处文体广场、一个文化宣传橱窗, 这些文化服务设施全部免费对外开放。具体要求是:图书报刊阅览室面积60平方米以上, 4000册图书、30种报刊、120盘音像资料, 构建起了总分馆制下的“一卡通”图书借阅模式, 市图书馆、镇街图书馆 (室) 、社区农家书屋实现联网借阅, 统借通还;多媒体播放室 (农民文化教育培训教室) 配备投影仪、投影幕;文体活动室、休闲娱乐室30平方米以上, 内有台球、象棋等文体娱乐设施;电子阅览室配备20台以上电脑, 接入互联网;建设不低于1000平方米的文体活动广场;文化宣传橱窗10平方米以上。

根据群众文化需求, 逐步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2013年建成8处镇街文化广场, 面积不低于2000平方米, 改造提升100个农家文化大院, 建成4处镇街图书馆, 完成50个农家书屋数字化升级。推广建设花卉、养殖等特色农家书屋。拓展总分馆制“一卡通”图书借阅服务范围, 逐步实现与学校、医院等企事业单位图书室开展联网借阅。完善提升有线电视数字整转工作, 加快建设地面数字广播电视覆盖网络, 2013年发展地面数字电视用户3万户, 推进广播电视由“村村通”向“户户通”延伸。

三、完善制度, 建立长效保障机制

诸城市把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纳入了各级党委政府中心工作, 举全市之力推进农村“两公里文化服务圈”建设。

实施“一把手”工程。把“两公里文化服务圈”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 由党委书记负总责。具体工作中做到“六纳入”。即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纳入了市镇两级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 纳入城乡建设整体规划, 纳入党委政府重要议事日程, 纳入财政年度预算, 纳入政府目标管理责任制, 纳入科学发展综合考核体系, 作为衡量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工作业绩的重要依据。市委市政府督查局定期督查通报各镇街公共文化建设进度情况, 增强各级各部门抓文化建设的紧迫感。同时强化激励机制, 市财政每年出资600万元, 设立大舜文化奖, 重点奖励从事文艺创作的文化工作者, 努力营造出精品、出人才、出效益的环境。

投入机制多元化。政府主导。坚持政府投入文化建设的主体地位。保证财政对公共文化建设投入的增长幅度高于同级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 提高文化支出占财政支出比例。市财政设立文化建设专项资金, 13处镇街全部设立了文化事业发展、文艺创作生产和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资金。争取社会支持。采取企业冠名、社会捐赠等方式, 争取20多家企业投资积极参与包括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在内的农村社区建设。支持社区农民群众自办文化。鼓励他们自筹资金, 兴办腰鼓队、农民书社、庄户剧团等业余文艺团队600多支。城乡联建共享。发挥文明单位“结对子”、城乡联建党组织、部门单位包社区联农户的作用, 引导联建单位支持社区文化设施建设。

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 篇10

农村文化建设就是要从实际出发, 针对基层文化建设与发展的现状, 努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 构建起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主要包括先进理论研究服务体系、文艺精品创作服务体系、文化知识传授服务体系、文化传播服务体系、文化娱乐服务体系、文化传承服务体系、农村文化服务体系等诸多方面。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建设和搞好农村文化工作的基础, 是农村文化事业持续稳定发展的科学有效的平台。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激发文化创造活力, 提高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举措, 是使人民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 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人民群众精神面貌更加昂扬向上的重要途径。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 尤其是近几年来, 党和国家对农村惠农政策的落实, 使农村文化建设得到了较快发展,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得到了有效提高, 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 与人民群众物质生活水平的迅速改观相比, 农村精神文化生活却显得比较贫乏和单调, 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比较“疲软”。令人担忧的是农村文化建设和发展显得冷冷清清, 个别地方甚至出现倒退趋势。这种农村文化建设的断层现象, 既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 也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形势不相适应, 具体表现在:

一是农村文化阵地严重萎缩, 基层文化组织形同虚设。

由于人们对农村文化工作重要性存在认识上的不足, 使农村基层文化力量逐渐削弱。长期以来, 各级党委、政府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重经济建设轻文化建设的观念, 认为经济建设是实的, 看得见、抓得住、见效快、能够体现政绩。而文化建设是虚的、看不见、摸不着甚至事倍功半。所以对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视程度不够, 甚至只停留在会议上、文件上、重形势轻实效, 根本没有落实到行动中, 继而使原有的公益文化资产不同程度的流失, 农村文化阵地出现了严重萎缩。

二是文化活动经费严重短缺, 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近几年来, 各级政府虽然加大了农村乡镇文化设施的建设力度, 但是, 由于投入资金有限, 不能从根本上扭转当前农村文化设施建设下滑的状况。导致基层文化部门内力严重不足, 缺乏抗击市场风险的能力, 严重制约了农村文化工作的开展, 更无法满足农村人民群众文化活动的需求。

三是乡镇文化站体制不顺, 文化阵地利用率偏低。

多年来, 乡镇文化站的体制问题, 是文化主管部门和各级政府的心腹之患。文化站既不是乡镇政府的直属部门, 也不是县文化部门的派出机构。致使有些文化站成了“空壳站”甚至形同虚设挪作他用。文化站工作人员不能专职从事文化工作, 而成了乡镇中心工作的替补人员。加之原有农村文化站工作人员年龄普遍偏大, 队伍素质偏低, 结构不尽合理。个别乡镇文化工作人员流失严重, 甚至调离后一直缺位。

四是文化下乡力度小, 农村文化缺乏源头活水。

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 各级各部门越来越重视农村文化生活, 不断大力倡导文化下乡活动, 在某种程度上确实为农村文化阵地注入了生机和活力, 使干渴的农村文化阵地盼到了雨露, 使农民的文化生活得到了丰富和发展。但是实践证明, 这种“输血”、“喂食”型的做法。只能解决一时的问题, 并没有真正使农村文化形成源头活水的局面。致使文化下乡中存在的问题日渐突出。首先是文化下乡次数有限, 使农民的文化需求远不能得到满足;其次是文化下乡的形式单一, 针对性较差, 创新性不强, 实质性内容缺乏, 不能很好地贴近农村实际, 对群众的吸引力下降, 甚至不感兴趣。第三是文化下乡的力度不够, 下乡培训力度太低。搞演出活动图热闹的多, 办培训辅导解决实际问题的少。文化下乡一到热热闹闹人山人海, 文化下乡一走冷冷清清依然如故。

如何抓住新时期发展机遇, 从农村群众文化需求实际出发, 建设和发展好农村文化, 使农村文化真正成为农村经济和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 必须从根本上解决认识体制、阵地人员、经费等关键性突出问题。

第一, 提高各级各部门领导对农村文化建设重要性的认识, 真正把农村文化建设纳入各级党委政府的的重要议事日程, 纳入各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 纳入各级目标考核, 建立有效的考核奖励机制。从根本上扭转农村文化相对滞后的局面。

第二, 从实际出发, 采取有效措施, 根本解决农村文化建设经费问题。创新机制, 将文化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制定出台有关政策, 鼓励企业及个体。利用现代融资手段开发文化资源。

第三, 理顺农村文化体制, 抓好农村文化队伍阵地和基础设施建设。

建立一支较高素质的基层文化队伍, 是提高基层文化工作水平的关键;健全和理顺农村文化体制是搞好基层文化工作的基础;加强农村文化阵地和基础设施建设是搞活农村文化工作的保障。

要根据相关法规, 对农村文化工作人员进行业务培训, 切实提高文化专干人员的思想水平和业务素质。在深化基层文化事业单位人事、分配制度改革中, 解决基层文化机构人员编制、经费问题, 提高基层文化工作者待遇, 稳定基层文化队伍, 广泛吸收有专业知识的大学生和有突出文化技能的专业人才。充实、更新基层文化队伍, 以适应基层文化建设与发展的需要。

要在充分发挥原有农村文化设施的前提下, 进一步加大农村基层文化设施建设力度。乡镇文化站是农村文化建设的平台和载体。乡镇文化阵地、设施建设的目的关键在于活动, 而活动的目的关键在于便民。要达到这一目的, 一是集中人力、物力、在人口密集的中心乡镇, 建立文化中心站, 使其达到经费保障, 人才具备、功能设施齐全, 活动经常丰富, 以辐射周边地区。二是在人口相对较稀的乡镇建立管理和辅导文化站, 引导、辅导、管理农村文化活动。三是结合本地文化特色, 重点扶持和建设社区、村组文化俱乐部、建立文化、广播、影视网络为一体的综合文化服务体系, 对业余剧团等民办文艺团体的发展加以规范、管理和指导。要使农村文化建设逐步形成以县级为主导、以乡镇为依托、以村组为重点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使广大农民群众真正享受到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

第四, 变三下乡为常下乡。使农村文化有源头活水。

上一篇:学生情感下一篇:宜兴紫砂的传统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