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生人来信

2024-05-05

陌生人来信(精选十篇)

陌生人来信 篇1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中的故事发生在奥地利的首都维也纳。一个十三岁的少女对住在她家对面的青年作家R—见倾心,不顾一切地把一生的爱都给予从未认识过她的作家R,委身于他,生下他们共同的孩子,拒绝许多权贵的求婚,只为等待他的召唤。最后她的孩子死了,她也了无牵挂地走向死亡。穷其一生的等待,一份孤独的爱情终于以她的死做出了结。他不记得她的样子,她的声音,她给他留下的只有这一封长长的信。一个少女对一个成年男作家近乎绝望、长达一生的爱情。少女的绝望来自男作家对她的爱恋全然不知,她在临死前以信件的方式,对爱恋一生的男人述说了自己用尽全力守候的这份爱情。故事从男子收到信件开始,以女子的信件自述为主要内容,然后又回到现实,以作家阅读结束为结尾。女主人公从小生活在一个孤寂的环境里,作家的出现改变了她的命运,作家明朗的面孔,年轻潇洒的姿态深深吸引着她。这部小说还被翻拍成了电影,无论是电影还是原著,对读者都是一种心灵的震撼,情感的悸动,不仅因为故事本身渗透的至真至情的感动,还因为作者巧妙的叙事笔法。

一、从叙事内容来看,小说主体是女主人公在临终前给作家R写的一封的长信,通过女主人公在信中的叙述,了解故事的整个梗概,包括事物的事件、情节、场景和人物。

信的开头以“你,和我素昧平生的你!我的孩子昨天死了。在这个世界上,我现在只有你,只有你了,而你对我却一无所知”开篇,寥寥数语,便让读者看到穷其一生的暗恋,终是一场没有主角的游戏。故事的情节展开便是以少女的忠贞不渝的爱情和作家“喜欢对所有的女人,像蜜蜂采花似的滥施爱情”之间的矛盾展开,通过女主人公回忆与作家之间点点滴滴的故事结构全文。有些故事甚至是作家没有参与的,而她也固执地认为那是有关他们的故事,因为她每时每刻的思想里都有他,她的灵魂里有他,她的身体里有他,所以她的一切都和他有关。女人在信中说“我可以对你说上几小时,说上好几天,告诉你,告诉你那些你早已忘怀的岁月,给你展开你生活的全部日历”。信中叙述了少女对作家一举一动的窥伺,在路上少女遇到作家的匆匆逃跑,母亲改嫁搬家少女的无奈和挣扎,少女离开作家后的孤僻和度日如年,少女拼命回到“我们的城市”,少女与作家的一夜风流,他们孩子的出生以及成长,女人在上流社会的华贵生活,舞厅的偶然相遇和女人的又一次义无反顾,孩子和女人孤独的死。每一个小事件的描写都推动故事的向前发展,塑造了女人的矢志不渝,敢爱敢恨和单纯自由的可贵形象。文中详细地描述了女主人公对作家炽烈感情和他们之间发生的故事,哪怕是一个眼神交汇。对于权贵对女主人公的追求和他们孩子的成长过程却粗线条概括。这样做突出了典型形象,合理安排了故事情节,使小说结构合理,详略得当。

故事的表层结构很简单,极少的人物构筑的故事情节,易于理解把握。作家搬到少女家的对面给少女认识作家提供了可能性,少女的一见倾心留给自己一生的等待,作家始终未曾认识这个用她一生来爱他的女人,他们孩子的死彻底摧毁了女人继续活下去的意念,女人孤独的死去并试图用最后遗言唤醒作家心中哪怕是一点点关于她的记忆。这便是故事的主线,以女主人公炽烈的爱为唯一的主线。小说的深层结构是在古典的欧洲背景下,少女的情窦初开的一见倾心遇到生性多情风流的作家,注定是一生的悲剧,孤独地守护自己的爱情。

女主人公是典型的行动元,是行动的主体。一个偶然让她认识作家,接着都是女主人想方设法地回到作家所在的城市,去往作家常去的地点,为了创造他们相识的可能性。终于在一个舞会上,女主人公再次重逢作家,但却仍是生疏,可怕的生疏。从始至终,作家从未认出过她,她更没有得到同她的付出对等的爱情。故事是由几个行动序列首尾连接构成一个完整的叙事体系。

二、从叙事话语来说,小说的文本时间和叙述时间是是不一致的。

全文整体是采用顺序的时序来记叙全文的。开始写作家看到一个陌生笔迹的信件,接着写信的内容,最后写作家读完信的反应。由于全文百分之九十都是在记叙信的内容,而信的内容是通过插叙的时序来记叙的,而且故事的主体情节都是在信的内容里,所以小说应该是按照插叙的时序来记述的。信中首先讲到他们的孩子已经死了,而她在这个世界上只有他了,然后才回叙他们相遇的过程,中间数次插进他们的孩子逝去的事实以及女主人公悲戚的心情。

只有作品的开头和结尾描述作家的内容文本时间和叙述时间是一致的。详细记述了他的行动过程,仿佛真实再现了那样一个场景。而短短的二十页信纸却记叙了十几年的光阴,这显然是故事发生的真实时间的距离是不一致的。这样的时间安排使女人和作家的形象都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写尽了等待的艰辛和女人在作家心中不曾留下任何印象的悲哀。文中数次提到女人的孩子的死给她带来的无尽痛苦,更显女人悲剧的一生。

作品的开头和结尾是以一种零聚焦的视角去叙述,叙述者仿佛洞悉了作家的内心世界,全知全能地叙述一切。叙述者看到作家的好奇心让他拿起信来读,读完信后作家“感觉到一次

西方主要是科学型文化,西方人是比较彻底地摧残了氏族血缘关系的纽带走进奴隶社会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由每一个公民占有财产的多少来决定,是一种政治法律关系,而不是靠血缘的纽带来维系的伦理关系。西方古代文明滥觞之地是爱琴海区域,这里海陆交错,山峦重叠,小岛星罗棋布。这块地域为古希腊人提供了极好的海上交通条件,造就了西方高度发达的手工业和航海业,是西方成为商业社会。正是由于古希腊的这种冒险航海等商业经济和民主政治使西方人崇山个人的自由平等和个性的发展,崇山个人的发财,个人的爱情,崇山个人冒险,个人奋斗。因此,所形成的西方的民族特征就是以自我为中心,以私利为基础,以响了为目的的敢于冒险,敢于进取的开放性民族性格。而这种精神则鲜明地体现在文学作品之中、艾玛对于私利、爱情、个人享乐的追求就鲜明地体现了这一点。

中国表现的则是伦理型文化。农业性的社会,广袤的区域与丰富的资源使人们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田园式生活,缺乏海上冒险和离奇古怪的遭遇,在面对遭难时只能逆来顺受。因此,中国文学反对越礼纵欲,主张“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要“发乎情,止乎礼”,要求以理节情。银娣对于感情的节制,对于社会的妥协同样地表达了她逆来顺受不富于冒险的品格。

(三)“怨“的结局

艾玛与银娣都作为悲剧来演绎,而她们的结局又不太相同。艾玛的“怨”在她死的那一刻已全部解除,正如书中所说:“她心里万念皆空,不再在乎人间的欺诈,卑鄙的行径,折磨她的无数贪欲,她也不恨任何人了。对于爱情,她也只是感到痛苦,一回忆起来,就失魂落魄,好像伤兵在临死前看到生命从流血的伤口一滴一滴流掉一样”。在经过一番的追求与苦苦挣扎后,她得到了心灵的解脱,她没有继续带着怨恨离开这个世界,这抑或是最好的结局。而银娣却是怀着终生的怨恨度过晚年的,她对社会的怨恨,对三少爷的怨恨以及对自身命运的怨恨使她人格发生了极大的扭曲。她知道死也未将这些怨恨放下。

造成二人差异的根本原因还是两国的历史文化差异。西方人主张原罪解脱,他们认为人生来就是有罪的,而他们来到这个世界就是为了赎罪,罪赎完时他们的灵魂就得到了真正的解脱。也就可以升入天堂,达到最终的心灵洗涤。艾玛既是在死的那一刻解脱了自己的原罪,放下了一切的痛苦与怨恨。中国人则主张因果轮回,这一辈子未完成的事到下一辈子还要接着轮回,在不断的轮回过程中人才能得到真正的解脱,追求的既是无尽的因果,今生来世都要为一件事纠缠着,银娣即在这种无尽的轮回中怀着深深的怨恨终老一生。

艾玛与银娣作为两个典型的怨妇孤独地屹立于中西方两国文学长河中,道德赋予她们不贞不洁的污秽之名,而历史却永远眷顾着她们,代表着不同的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的四种解读[J].译林,2008.5

[2]、自恋自虐自欺的交响曲——评《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J].安徽文学,2009.6

[3]、陌生女人的沉默一生——透视《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中对女性关怀的召唤[J].时代文学,2008.20

[4]、细读《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J].安徽文学,2010.8

[5]、荒诞·虚无·自欺——《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别解[J].甘肃高师学报,2007.12(6)

[6]、情爱童话及其隐喻——读茨威格《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J].剑南文学,2009.10

[7]、茨威格精神世界的曲折表达——《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再读[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3.20(1)

[8]、爱欲的失落与文明的哀伤——《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象征意蕴再读[J].现代语文(文学研究),2008.3

陌生的来信 篇2

很久没有见面了吧。不知道为什么突然很想给你写信,刚刚结束了考试,现在开始的七天我是自由而飘渺的,就象你一样。

学校的长廊与操场上都散落着纸张,黄昏中飞扬的样子,让我想起你的安静而微微冷漠的侧脸,眼睛无处的游移,被弯下的睫毛覆盖。学生们满意失意

的渐次消失在大门,残破的灵魂可以短短的休息,再飞向年轻的死亡。

大约全国的劳动人民都要休息,而且所有的旅行线路都会繁忙起来。云,你有六个完美的同伴,已经不会再寂寞了吧。不会,再,孤独的,流泪,了,

吧。每次想到你莫名其妙的哭泣,当清晨的朝阳慈母般的抚摩你的发丝,你要再次坚强的面对社会,面对世人,面对自己,我都会感到特别的难过,没来由的难过。

云,你还记得第一次见到罂粟时的场面吗。他从车中走出来,华丽而简洁的服饰,桀骜而带邪气的面容,微笑着对你们六个说:你们好,我就是用两个

字命名的仙,大家可以叫我――毒。后来发现,毒与你的性格太相似了,云,他与你同样的孤独,但是你已经将孤独理解成灵魂的一部分,毒则冲破牢笼般的对抗着他,直到粉身碎骨,血肉模糊。

然后,你们在草原支起帐篷,结果整齐的在星空下看了一夜。青草散发的香味,轻轻的风拂过面庞。乐缓缓的拨动竖琴,幻觉中,这里就是来到人间之前的天堂,同样的人,同样的星。

“毒,你说,还有多久,我们才能再次自由的飞翔?”

“也许要一世,也许要等待末日,高大的天堂崩塌成碎片,世界被天火覆盖,流离的人惊慌的好象受伤的幼兽,蜂拥的冲破引力的禁忌,羽化后成为最最盲目的恶魔。”

第二天不出意外的七个人中六个病倒了,毒其实病的很重,只是没有任何表现,所以在支撑着送每个人回家后就失去了知觉,伏倒在方向盘上。到家后

听到毒还在鸣笛,便知道事情不妙。蹒跚着下楼时,感觉在夜空中久久徘徊的声音,刺破泪腺,温热的泪水湿透了惊恐的面目。毒在医院的病床躺了四小时后才睁开眼睛,看到你与风坐在床边,又看了看天色,说:我送你们回家。

我的眼前又浮现毒还是大天使时,带领反抗的天使征战,分明的线条,棱利的面容,好象一个王,征服蛮荒的土地。

云,我好想回到天堂,自由的飞翔。

毒,你一定会的,一定,会。

我们同样的坚信吧,云。

祝你

陌生人的来信 篇3

那该是一个不大的煤矿,下井的条件并不好,也处处充满着危险,他经常提到巷道深处的寂寞和黑暗,还有冰冷的石头以及不温暖的煤炭。冬天的时候,常常是在井下干得浑身汗湿透,然后一出井口,衣服便硬挺挺地附着在身上,再下井的时候,还是这身衣服,再凉冰冰地穿着下到井下去。生活是艰苦的,然而更贫乏的是精神生活。从初中毕业辍学打工后,他一直保持着看书的习惯,仅有的几本书几乎都翻烂了。矿工们常常聚在一起胡侃一些荤段子,他不愿听,就独自一个人坐在工棚后边的山梁上,望着对面的大山发愣。我很想写信安慰安慰他,那年高考落榜,我曾经在大同打过工,我知道一个读书人在那种境地里的落寞、无助和内心的荒凉。然而,我不知道怎样联系他,因为他没有留下姓名。难道他只是需要这样一个单程的倾诉,把内心的一切郁闷、烦扰、落寞全写出来,交给我看。

然而,我还是想写封信给他。因为在这样的一个年龄段里,在人生最重要的路口上,需要有人帮他一把,否则他会少了奋进的勇气,极有可能被生活磨掉了锐气,而最终落入平庸的境地,像他周围的人一样。有一次,我试着拨打了他所在地区的114台,查到那家煤矿的电话,我稀里糊涂地说了半天要找的人,事实上我根本说不清楚,他似乎也没有听清楚,嘟囔了一句,就“啪”的一声,把电话给挂了。这唯一的希望也断了。

沉默了一个月后,我又收到了他的信件。他在信中说,这一段时间,他和领班的闹了意见,差一点打了架,矿上说不想要他了,周围的矿工也嫌他不合群。他说:“矿上不收留我,我收留我,谁都不要我的时候,我也要我。”他还在信中谈到:有一次矿上接到了一个河北的长途电话,说要找一个写信的年轻人,我没告诉他们写信的人就是我。但是我猜想那个打电话的人该是你,我也希望是你。你知道吗?那一天,我很激动。其实,我一直没有什么奢望,我只是希望你收到信的时候,认真读就是了,我很希望能有一个像你一样的哥哥,给你写信,就是在我孤单的时候,想象着依偎在你的肩膀旁边,然后,静静地让你听着一个头发蓬乱的弟弟,一点一点地诉说遭遇。

——哦,亲爱的弟弟。这一封信,你才让我彻底地弄清了事情的原委。让我高兴的是,你并不缺乏坚强,你说谁都不要你的时候,你也要你。我也希望天底下所有像你一样在困难中挣扎的人,都有着这样一份坚强。这一封信让我明白,静静地去倾听别人的诉说,有时候也能给孤单无依的人以依偎的肩膀,我才知道,有一种帮助,其实需要的并不多,只要默默地,亮出你的肩膀,一个在尊严中活着的人,就得到了最好的依靠。

陌生人来信 篇4

我尝试着对这个问题做出了解答:陌生女人用她的宗教之爱, 透过文本的不确定性和空白, 穿越时空, 向这个虚无的时代里陷于人生困境的人们提供了终极关怀。

一.宗教之爱

学界内盛行的是运用女性理论来分析所谓男性中心的霸权, 这回避了我们的疑问, 将研究者的后背朝向了我们。近年来的学者又将视线投向了弗洛伊德精神分析, 将这个女人的不可思议的爱解读为一种心理激情甚至一种心理疾病, 或者干脆与作者茨威格的生平结合解析陌生女人。仿佛精神分析已经给出了我们答案, 这个陌生女人病态的心理激情震撼了我们内心, 但这个答案显然还不够透彻深刻, 仅仅是一种近乎变态的心理激情真的足以使高尔基“激动地难以自制, 毫不羞耻地哭了起来?”, 使我们感到灵魂的震撼?面对这样一个难题, 我愿意做出自己一些判断, 提出一些片面的见解, 来启发继续的研究。

为了使接下来的论述更加可信, 我们先来奠定“宗教之爱”的理论基础。社会学家们关于宗教是什么即宗教的定义问题的无休止的争论还在继续着, 我们无法直接获得一个明晰的定义来帮助理解宗教。实质性定义的拥护者用对“神灵”、“超自然的存在物”等的信仰来界定宗教的本质;功能定义者从宗教对个体和社会的影响———对人类的终极关怀———来界定宗教;只要是谈论现代西方宗教社会学, 就永远无法绕开的马克思则说道:“宗教是那些还没有获得自己或是再度丧失自己的人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感觉。”不过以上提及和未提及的经典的论述为我们理解宗教提供了许多有益的线索。

我尝试从宗教的本质论、功能论出发, 抽离出宗教的内核性的三要素:终极性 (生存的目的) 、依附性 (弱化自我强化他者) 、非功利性 (无私奉献, 无关世俗生活的直接目的) 。

为减少生存的痛苦, 我们将终极命题 (终极性) 交付于“神”, 弱化我们自身以依附于神明 (依附性) , 但这个人造的上帝并不能为我们直接的带来各种生活中利益 (非功利性) , 我们的祈祷, 更本质的是为了让这个超自然的存在来代替我们回答我们自身的种种困境 (终极性) , 庇佑我们使我们免致痛苦。

我所谓的宗教之爱脱胎于人们对于超自然的神明的信仰之爱, 它拥有宗教的三个内核, 但它不同于有群体组织、宗教仪式、宗教经验等形式外衣的宗教信仰, 它强调的是个人的心理体验, 更倾向于一种脱去了形式的外壳的本能和冲动。陌生女人对R的近乎迷狂的爱正是对宗教之爱的最佳诠释。

1.终极性。文本在开篇不久就向我们叙述了陌生女人的“阴惨惨”的童年:“我这一生实在说起来是我认识你的那一天才开始的。在这以前, 我的生活只是阴惨惨、乱糟糟的一团……它就象是一个地窖, 堆满了尘封霉湿的人和物, 上面还结着蛛网。”我们可以察觉少女时期的陌生女人的生活与R的生活之间所存在的距离。她生活在“小资产阶级的穷酸气氛之中”, R搬来之前的那家邻居“丑恶凶狠, 吵架成性。他们自己穷得要命”, 带有一种“破落的无产者的粗野”;而R是一个富有的作家, 和善、漂亮、优雅, 即使是他的老仆人也显得“态度和蔼, 神情严肃”。她“深居简出, 不声不响”, R却声名卓著;她常遭莫名的欺侮, R则受人尊敬;她只有十几本便宜破旧的书, R却拥有漂亮的像工艺品的书。事实上她对自己童年生活的描述是建立在与R的生活的对比之上的。她将遇见R之前的人生进行了彻底的否定, 并且不仅仅是否定, 她将本应当无忧无虑的童年生活极为简略的概括为“只是阴惨惨、乱糟糟的一团”, 仿佛她的前半生什么都没有什么都没发生过, 换句话说, 她始终生活在一种毫无意义的虚无之中, 直到R的出现。R的“不同”深深地吸引她, 他深藏的“两面性”可以帮助她摆脱她的虚无, 换言之, 陌生女人对R的爱起于摆脱自身的渴望, 她厌倦灵魂深处一无所有的生活。摆脱自身的渴望实际上又是渴望重新塑造自我, 探寻生命意义的过程, 最终陌生女人做出了选择——将她全部的生命意义都附属于R, 从而完成了她的生命意义的探寻。

2.依附性。陌生女人的全部生命依附于R, 而她的自我、自尊、自由从属于她对R的宗教之爱。她的爱好源自于对R爱好的揣度:因为R喜欢书本, 她开始如饥似渴的读书;因为她“想”R是喜欢音乐的, 她突然开始“练起钢琴来”。她的生活由R来决定:她穿的干干净净, 掩盖衣服的补丁, 尽管他从不看她一眼;她“整天什么也不干, 就是在等你, 在窥探你的一举一动”;R“出门旅行的那些礼拜里”, 她虽生犹死。她甚至将与R的相关的物品神圣化:她亲吻R摸过的门把;偷了一个扔掉的雪茄烟头, 把这个烟头“视若圣物”, 因为他用“嘴唇接触过它”;对R寓所的一次窥视望竟成为了她“童年时代最幸福的时刻”。而对于自己的生活近乎达到了一种漠视的态度:由于过分关注R忽视了生命中的一次重大变故——母亲嫁人, 而因此引发的搬家使她近乎绝望;在R的一次轻佻的试探下, 迫不及待的献出了自己;为了养育与R所生的孩子她卖身了, 又为了能够随时接受他的召唤而拒绝了美好的婚姻。陌生女人的整个生命在遇见R之后就不再属于她自己了, 生命中的困惑、痛苦、希望、喜悦都依附于R, 表现出一种近乎宗家的情怀:“我的心默默无声, 专等候神, 我的神思是从他而来, 惟独他是我的磐石, 我的拯救, 他是我的高台, 我必不很动摇” (《诗篇》, 62:2) 。

3.非功利性。接下来我们尝试寻找宗教之爱与世俗之爱之间的差别中讨论下一点。世俗之爱建立在生殖的基础之上, 也就是现实生活以及后代生命的延续。一方面, 理论上它要求两性关系的基本平衡, 而事实上由于生理、社会等因素并不能实现真正平等, 因此在现实生活中常常表现出一定的依附性, 但是两性之间的承诺、“契约”因为有了社会舆论和法律的保障所以不致轻易地撕毁, 因此我们可以说世俗之爱的一个特点是, 依附下的平等。在这一点上宗教之爱尽管与它大为不同但仍有相似之处, 所以让我们继续寻找下一点根本区别。世俗之爱是指向现实生活的, 它注定了无法摆脱功利性的目的, 简·奥斯汀的《傲慢与偏见》非常能体现这一点, 它所描绘的婚姻爱情生活与经济是紧密相关的, 假如没有经济基础这点, 那么伊丽莎白与达西、简与宾利, 几乎是不会有任何未来可言的, 恰如开篇所言的“凡是有钱的单身汉, 总想娶位太太, 这已经成了一条举世公认的真理”那样, 世俗之爱在根本上就是庸俗的、功利的。而我们反观陌生女人的一生却发现了截然不同的一面。陌生女人的爱是超越的:她因为怕R的疑心以及保证他无拘无束的生活而选择独自承担后果———生育抚养他们的孩子, 她“为了这可能有的一小时的相会”拒绝了所有人的求婚。她没有让她的爱从属于生活, 而是让生活从属于对于R的爱, 甚至应当说她的爱就是她全部的一生。这样我们就得出了一个结论, 宗教之爱与世俗之爱之间的不同就是非功利性与功利性的不同。

二.召唤结构

陌生女人对于R的宗教之爱使我们的灵魂感到震颤, 主要是文本的不确定性和空白带来的。我们在这种空白当中带入了自己时代的经验和理解, 最终与陌生女人的宗教之爱遇合产生了强烈的共鸣。

德国接受美学家伊瑟尔认为“作品的意义不确定性和意义空白促使读者去寻找作品的意义, 从而赋予他参与作品意义构成的权利”, 不确定性和空白构成了文学作品本文的基本结构, 这就是“召唤结构”。它可以激发读者去确定, 去填补, 在这种想象性再创造中与作者共同把文本由潜能变为现实。《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正是充分地运用了这种文本的不确定性和空白将它的生命力延续至今。

小说涉及的人物大部分是没有姓名的, 即便是男主人公也只有一个意义不明的代码——“著名小说家R”。《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为了向我们展现陌生女人的爱而将人物的塑造搁置, 因此他们全都是模糊不清的一团。小说叙述的背景也是如此, 没有具体的时代背景, 既像是过去的某一个时刻又像未来的某一个片段, 而提及的地点如维也纳、因斯布鲁克等毫无地域的特征, 像是几个迫不得己才临时编出来的代号, 就像“R”这个名字一样可以任意的替换, 即便说它是发生在中国也未尝不可, 这也是《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在中国翻拍后如此妥帖不露痕迹的一个重要原因。这种模糊和空白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茨威格在表现他那个时代的思想风貌方面的不足, 使得同时代及后来的学者对茨威格小说的思想内涵评价不高, 甚至颇有微词, 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 我们应当越来越清醒的意识到《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所展现的精神灵魂的力量并不因缺乏对时代的表现而有所减弱, 相反它的力量正是因为文本的不确定性和空白所建构的“召唤结构”才能突破时间和空间限制震撼我们的灵魂。

透过《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的不确定性和空白, 我们仿佛看见这是发生在不远处甚至我们身边的一个微不足道却惊心动魄的故事, 我们不断的拉近与她的距离, 又无限的远离着她, 她生活在我们身边, 她生活在别处。另一方面, 我们在文本的空隙中带入了我们时代的语境, 我们理解宗教之爱的语境, 它就是我们这个时代的虚无。这份虚无感事实上是延续两次世界大战后人们对荒诞、无序、丑恶的世界不信任, 世俗的神——理性, 被摧毁了, 宗教的神已经死了——“上帝死了”, 我们忽然发现自己在文明高度发展的社会中竟然一无所有。事实上, 经历过世纪灾难的茨威格已经痛苦的呼喊过, 那一场又一场无意义的战争“把我们这个时代搅得这么可恶、这么绝望、这么一糟到底的悲惨, 使这个时代只有什么也不信的信仰”。战争暂时停止了, 但它摧毁了一切, 惟独把绝望与虚无留给了我们。面对这种困境,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告诉我们, 至少我们可以还依靠宗教之爱。

在文本中, 陌生女人的死是值得玩味的。她是在疲惫、流感的侵袭和儿子病死的打击中死去的, 这些因素简单概括起来就是她与R的孩子死, 即她与R的最后联系的断裂。陌生女人的一生都是属于R的, 与他联系的中断使她赖以生存的宗教之爱失去了凭依, 她的生命意义就此终结, 生命也就此结束了。

小说的开头和结尾部分都是“嵌套结构”的外壳, 但两部分却出现了明显的差异。开头部分R看似悠闲实际上却是无所事事的生活, 显示出R身上沉重的虚无感, “‘四十一岁了’, 这个念头很快地在他脑子里一闪, 他心里既不高兴也不难过”, 与此相适应的也是琐屑平淡的叙述方式, 实际上从R不断追求玩弄女性的行为也能看出, 功成名就的R始终生活与他的虚无之中;结尾部分R突变, 展示出复杂澎湃的内心活动, “他感觉到死亡, 感觉到不朽的爱情:百感千愁一时涌上他的心头, 他隐约想起了那个看不见的女人, 她飘浮不定, 然而热烈奔放, 犹如远方传来的一阵乐声”, 表述灵动丰富、轻盈梦幻。对于这种突变, 我们可以试着回答说, 陌生女人的宗教之爱解答了R的虚无的困境, 她以同样的方式, 以宗教之爱的终极性使我们尽力摆脱虚无的人生困境。

参考文献

[1]胡经之、张首映:《西方二十世纪文论史》,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8年。

[2]斯蒂芬·茨威格:《回归自我》, 长江文艺出版社, 2009年。

[3]斯蒂芬·茨威格:《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张玉书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1年。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影评 篇5

我始终在跟着电影的情节走,没有华丽的镜头或是尖锐的矛盾冲突,电影依然能把我们带入,细节的刻画完整的还原这一出悲情。不知是紫的浮躁还是什么原因,我感到影片中一些进行深度描写的长镜头带慢了影片的速度,使得本来节奏就有些慢的情节变得冗长乏味,令人感觉浑噩。还有一些值得欣赏的镜头,有时镜头停留在陌生女人那张清纯的脸上,我们不知道他在注视什么,那么入神,那么美丽。就一个镜头,足足承载了很多的信息。就像是《阿甘正传》中阿甘奔跑的镜头,我们不知道他要奔向哪里去。

影片很好的诠释了一个女人对于爱情的奉献和无私。无论是“我整个的一生都是属于你的,而你对于我的一生,一无所知。”还是“爱你,与你无关。”都让我们感受到一种强大的力量,是一个女人对于爱情的忠贞。徐静蕾的演绎很好的诠释了那种女人的细腻,加上旁白一字一句、平淡朴素的叙述,这种爱就更显伟大了。陌生女人在儿时、在少时还是成年后,虽然对于男人的爱有形式上的变化,也许是默默注视,走进屋内轻抚他是藏书,或是与她同床共枕,却始终没有发生质的变化――她所给予那个男人的爱就是不拖累他。

影片另一个精巧之处就是在诉说陌生女人对于那个那人的爱时,无论是那个男人在做些什么,我们都不会把那男人的行为看做是一种厌烦,会有埋怨,会有对陌生女人的可怜,认为陌生女人太过傻气。但是,当我们看到陌生女人自己都能够原谅自己心中喜欢的男人,放任甚至理解男人所作所为,我们又有什么好厌烦的呢?这就是陌生女人对于自己的爱的表达,是她自己的方式。姜文演绎出了一个在那时代忘情忘意却又多情多义的人。

万元的投资,让我们看到了民国时的北平。老胡同,四合院,何处都可留情,何处都可多情。浓浓的镜头,一种沧桑的唯美。旗袍,毽子,新式摩托车,圆眼镜,留洋头大量洋文书籍。抑或是貂皮大衣,烟嘴,洋车,保龄球,黄包车。。凡此种种,我们已然站在历史的角落,观一场默片。

一个陌生女子的来信 篇6

茨威格笔下的这个女人就是那么傻,这种发自内心、无所企求的爱在现实世界里,是那么软弱无力,那么不堪一击,那么可悲可怜,然而对于那些因为害怕受伤而难以全心投入的人来说,这种爱是那么难能可贵、令人羡慕。小编不是推崇或反对这种爱,而是希望能在爱中保持自我或者发现自我。

(Amelia)

You were sitting with some friends at the next table, regarding me with an admiringglance. I trembled, and my hand shook so violently that I nearly let my wineglass fall. Fortunately my companions did not notice my condition, for their 1)perceptions were confused by the noise of laughter and music.

My cheeks were flushed, and I talked 2)at random. You could not help noticing the effect your glance had on me. You made an 3)inconspicuous movement of the head, to suggest my coming into the 4)anteroom for a moment. Then, having settled your bill, you took leave of your 5)associates, and left the table, after giving me a further sign that you intended to wait for me outside. I shook like one in the cold stage of a fever. I could no longer answer when spoken to, could no longer control the 6)tumult of my blood. Standing up, I told my friend that I would be back in a moment, and followed you.

You were waiting for me in the lobby, and your face lighted up when I came. With a smile on your lips, you hastened to meet me. It was plain that you did not recognise me, neither the child, nor the girl of old days. Again, to you, I was a new 7)acquaintance.

“Tell me when we can meet,”you said. “When ever you like,”I replied, for I knew nothing of shame where you were concerned. You looked at me with a little surprise, with a surprise which had in it the same flavour of doubt 8)mingled with curiosity which you had shown before when you were astonished at the 9)readiness of my acceptance. “Now?”you enquired, after a moment’s hesitation. “Yes,”I replied, “let’s go.”

There was a car at the door, and we drove to your room. Once more I could listen to your voice, once more I felt the 10)ecstasy of being near you, and was almost as 11)intoxicated with joy and confusion as I had been so long before. But I cannot describe it all to you, what I had felt ten years earlier was now renewed as we went up the well-known stairs together; how I lived simultaneously in the past and in the present. In your rooms, little was changed. There were a few more pictures, a great many more books, one or two additions to your furniture——but the whole had the friendly look of an old acquaintance. On the writing-table was the vase with the roses——my roses, the ones I had sent you the day before as a 12)memento of the woman whom you did not remember, whom you did not recognise, not even now when she was close to you, when you were holding her hand and your lips were pressed on hers. But it comforted me to see my flowers there, to know that you had cherished something that was an 13)emanation from me, was the breath of my love for you.

...

You asked me to stay for breakfast. Over the tea, which an unseen hand had 14)discreetly served in the dining room, we talked quietly. As of old, you displayed a 15)cordial 16)frankness; and, as of old, there were no 17)tactless questions, there was no curiosity about myself. You did not ask my name, nor where I lived. To you I was, as before, a casual adventure, a nameless woman, an ardent hour which leaves no trace when it is over.

Standing at the glass, I saw in it——I was overcome with shame and horror——that you were 18)surreptitiously slipping a couple of 19)banknotes into my 20)muff. I could hardly refrain from crying out; I could hardly refrain from slapping your face. You were paying me for the night I had spent with you, me who had loved you since childhood, me the mother of your son. To you I was only a prostitute picked up at a dancing hall. It was not enough that you should forget me; you had to pay me, and to 21)debase me by doing so.

I hurried away, for my eyes were filling with tears, and I did not want you to see. In the entry, as I 22)precipitated myself from the room, I almost 23)cannoned into John, your servant. Embarrassed but zealous, he got out of my way, and opened the front door for me. Then, in this 24)fugitive instant, as I looked at him through my tears, a light suddenly flooded the old man’s face. In this fugitive instant, I tell you, he recognised me, the man who had never seen me since my childhood. I was so grateful that I could have kneeled before him and kissed his hands. I tore from my muff the banknotes with which you had 25)scourged me, and 26)thrust them upon him. He glanced at me 27)in alarm——in this instant I think he understood more of me than you have understood in your whole life. Everyone, everyone, has been eager to spoil me; everyone has loaded me with kindness. But you, only you, forgot me. You, only you, never recognised me.

My boy, our boy, is dead. I have no one left to love; no one in the world, except you. But what can you be to me——you who have never, never recog nised me; you who stepped across me as you might step across a stream, you who 28)trod on me as you might tread on a stone; you who went on your way 29)unheedingly, while you left me to wait for all eternity. I shall not 30)summon you in my last hour; I shall go my way leaving you 31)ignorant of my name and my appearance. Death will be easy to me, for you will not feel it from afar. I could not die if my death were going to give you pain.

I cannot write any more. My head is so heavy; my limbs ache; I am feverish. I must lie down. Perhaps all will soon be over. Perhaps, this once, fate will be kind to me, and I shall not have to see them take away my boy...I cannot write any more. Farewell, dear one, farewell. All my thanks go out to you. What happened was good, in spite of everything. I shall be thankful to you till my last breath.

But who, ah who, will now send you white roses on your birthday? The vase will be empty. No longer will come that breath, that 32)aroma, from my life, which once a year was breathed into your room. I have one last request thefirst, and the last. Do it for my sake. Always on your birthday get some roses and put them in the vase. Only in you do I wish to go on living——just one day in the year, softly, quietly, as I have always lived near you. Please do this, my darling, please do it...My first request, and my last...Thanks, thanks...I love you, I love you...Farewell...

你和几个朋友正坐在邻桌,你用欣赏的目光看着我。我颤抖起来,手中的酒杯差一点儿失手掉落。幸好我的同伴没有注意到我的心慌意乱,他们被嘻笑声和音乐声冲昏了头。

热血一下子涌上我的双颊,我随意地和同伴说着话。你一定发觉到了,我被你的目光弄得多么心慌意乱。你微微摆动了一下脑袋,向我示意,要我到前厅去一会儿。接着你结了账,告别了朋友,离席前再一次向我暗示,你在外面等我。我像发烧时体温骤降一样浑身哆嗦,别人和我说话,我也回应不了,也控制不住自己沸腾的热血。我站了起来,对我的朋友说,我要出去一下,很快回来,说完就随你走了出去。

你就站在前厅里等我,一看到我出来,你就喜形于色。你微笑着快步迎了上来。我马上看出,你没有认出我来,没有认出当年的那个小姑娘,也没有认出后来的那个少女,你又一次把我当作一个新欢。

“我们什么时候可以单独见见面呢?”你问道。“您什么时候想见我都行,”我回答道——因为我知道你不会认为这是一种羞耻。你稍微有些惊讶地凝视着我,眼里还带着和当年一模一样的怀疑和好奇,那时我也是很爽快地接受了你的请求,也曾令你惊异不已。“现在行吗?”你迟疑了一下,问道。“行,”我说,“我们走吧。”

门口停着一辆车,我们驱车到你的寓所。再一次,我听见你的声音,感到在你身边时的兴奋愉悦,就像很久以前一样如痴如醉。现在我们一起登上这段熟悉的楼梯,十年前的感受再次复苏,我就像同时行走于过去和现在的时空里,然而我对于这一切的感受却难以向你一一描述。你的房间没有怎么改变,只多了几张画,添了好些书,多了一两件家具,不过在我看来,一切还是那么的亲切熟悉。书桌上放着花瓶,里面插着白玫瑰——我的玫瑰花,是前一天你过生日时我派人给你送来的,以此纪念一个你早已忘却的女人,一个你认不出的女人,一个即使此刻就在你眼前,握着她的手,吻着她的唇,你也认不出的女人。但是看到花瓶里还插着我的鲜花,知道你珍惜着留有我一丝气息和爱意的玫瑰,我就觉得很宽慰了。

……

你邀请我和你一起用早餐。某个仆人早已在起居室里细心地摆好了早点,我们一起喝茶,轻声闲聊。像以前那样,你以坦率诚挚的态度跟我说话,不提出任何不得体的问题,对我的个人情况没有表示出任何好奇。你不问我的姓名,也不问我住在哪里;像上次那样,对你来说我只不过是一次逢场作兴,一个无名女人,一段炽热的时光——当这段时光结束时,一切都灰飞烟灭。

我站在镜子前面,这时我从镜子里看到——我感到无比的耻辱和惊恐——你正偷偷地把几张钞票塞进我的暖手筒里!我几乎忍不住尖叫,想要给你一个耳光。我,我从童年时代起就深爱着你,并且是你孩子的母亲,可你却为这一夜付给我钱!对你而言我只不过是一个从舞厅里带来的妓女。被你遗忘了,这还不够,我还得受到这样的羞辱。

我快步走向门口,因为我感觉我的眼泪就要夺眶而出了,可是不能让你看见。我急忙奔了出去,在门口差点和你的仆人约翰撞个满怀。他抱歉地闪到一边,热心地拉开前门,让我出去,但就在这一刻,就在我噙着眼泪看着这个老人的这一刹那,他的眼睛突然一亮。就在这一秒钟,我告诉你,这个从我童年时代起就再没有看见过我的老人认出我来了。我是多么的激动,恨不得跪倒在他面前,吻他的双手。但我只是匆忙地把那羞辱我的钞票从暖手筒里扯了出来,塞给了他。他惊慌失措地看着我—他在这一秒钟里对我的了解比你一辈子对我的了解还多。所有的人都娇宠我,对我很好—只有你,只有你把我忘得一干二净,只有你,只有你从来也没认出我!

我的儿子,也就是我们的儿子,如今死了,现在在这世界上,除了你再也没有一个我可以爱的人了。但是你是我的什么人呢?你从来也没有认出过我,你在我的身上跨过,就像跨过一条小溪;你踩在我的身上,就像踩在了一块石头上,你总是漫不经心地向前走啊,走啊,却叫我在等待中逝去了一生。在我生命的最后时刻,我不想叫你来看我;我想独自上路,让你依然对我的姓名、我的相貌一无所知。只有当你身在远方,感觉不到我的离开时,我才能死得轻松。倘若我的死会使你痛苦,那我会无法咽下最后一口气。

我再也写不下去了……我的头晕得厉害……四肢疼痛……我在发烧……我得马上躺下去。也许很快就会结束了,也许这次命运会对我开恩,让我不用眼睁睁地看着他们把儿子抬走……我实在写不下去了。永别了,亲爱的,永别了,我感谢你……过往的点滴都很美好,不管怎么样,都很美好……我要为此感谢你,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息。

可是谁……如今谁还会在你生日的时候给你送去白玫瑰呢?花瓶将会空空如也,往昔一年一度萦绕在你房里的我的气息和香味,从此将不再出现。我求你……这是我对你的第一个、也是最后一个请求……请你为我做一件事,那就是每年你过生日的时候,去买些玫瑰花来插在花瓶里。我只想在你一个人的心中继续活着——一年就只要一天,轻柔地,静静地在你心中活那么一天,就像我曾经一直活在你身边一样……我求你,照我说的去做,亲爱的……这是我对你的第一个请求,也是最后一个……谢谢,谢谢……我爱你,我爱你……永别了……

小资料

二十世纪的欧洲文坛上,有三位作家被公认是最杰出的中短篇小说家,他们是俄国的契诃夫、法国的莫里亚克,以及奥地利的茨威格。而论作品译文的语种之多,销售量之大,则以茨威格为最。多年来他一直是人们所喜爱的作家,他的作品被译成近四十种语言,在世界各地拥有广泛的读者群。

茨威格在诗、短论、小说、戏剧和人物传记写作方面均有过人的造诣,尤以小说和人物传记见长。代表作有小说《一个陌生女子的来信》、《象棋的故事》、《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等。茨威格的小说以善于描写女性人物形象著称,他妙笔生花地创造了许多丰腴多姿、感情奔放而又命薄缘悭的女性。伟大的作家高尔基还把“世界上最了解女人的作家”的桂冠送给了茨威格。

陌生人来信 篇7

然而正如“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对于《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的解读, 我们也可以跳出固定的思维模式, 从一个全新的视角对其进行深度解读。因此, 本文尝试运用格雷马斯语义矩阵的理论技巧挖掘《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的另一主题学意义——寓于多种关系中的现实困境。

格雷马斯语义矩阵产生的基础是叙事文本中存在不同角色的“行动元”, 这些“行动元”无一不处于各种关系中。“格雷马斯的图式分析根据的是事物存在之间的关系”[1], 语义矩阵具体是由对比强烈的相反对立和对比性稍弱的矛盾对立这两种不同性质的对立关系构成。具体图式如下:

其中, X与反X、非反X与非X是两对相反对立关系, 是所有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X与非X、反X与非反X属于矛盾对立关系, 这种对立关系地位要略次于相反对立这种对立关系。矩阵的四个要素可以是具体的人物、行动、事件, 也可以是抽象的价值、道德观念等。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的主体部分是由一个陌生女人对著名小说家R一生的爱慕构成。当我们去寻找对应的关系据点时, 我们很容易找到陌生女人对R的执着爱与R对陌生女人一无所知的对立关系, 而这种对立关系贯穿于陌生女人的一生。“我的整个一生都要让你知道, 我的一生始终都是你的, 而对我的一生你却从来毫无所知。”[2]直到陌生女人死去, 这种执着的爱才得以终止, 而直到终止, 陌生女人得到的只是R对自己的一无所知。当我们用语义矩阵来表示这个过程时, 具体图式则是这样的:

当我们把陌生女人个人情感追求升华到她在现实生活中的崇高追求, 无疑陌生女人对R的爱情就是陌生女人在现实生活中的理想, 从生到死, 自从陌生女人找到了自己的理想, 陌生女人开始为自己的理想执着到死。而R对陌生女人的一无所知, 正可看做是现实生活对个人的无情、冷漠, 而这种无情与冷漠, 直接击败了靠理想维持生活的个人生命。语义矩阵中“疯狂爱”与“一无所知”这两个成分可置换成“理想”与“现实”这两个意义更为广泛的要素。陌生女人不可预设地来到现实世界, 而在现实世界中偶遇的理想使得陌生女人获得重生。陌生女人对这个等同于自己生命的理想抱以无限的激情, 但现实则像个调皮的孩子, 玩世不恭, 丝毫不顾及她为理想执着的艰辛, 最终致使理想在现实中被一次次击碎, 随着理想的被击碎, 陌生女人在现实中的“生”, 则一步步靠近死亡。“死是她对文明祟尚的破灭, 是她对精神追求的毁灭, 是她对自己命运的无奈选择。”[3]文明, 精神追求与我们说的爱情或理想是一个意思。按照拉康“三角结构”理念来看, 这些都隶属于陌生女人的“缺乏之象征”, 处于陌生女人的想象界之中, 而“缺乏之象征”被“他者”无情地剥夺了, 这里的“他者”可以是R, 可以是其他陌生女人, 可以是死神, 更可以是冷酷残忍的爱情游戏规则, 现实生活规则。而这样的“他者”时而谨慎、庄严, 时而轻浮、玩世不恭, 并且无法捉摸。但是陌生女人却有着执拗症, 在并非一直严谨的游戏规则中太过认真与执着, 如图:

现实生活残忍无情, 但是生活于现实中的人却执拗地追求着自己对现实生活的某种希冀,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一种无可躲避的现实困境, 以及在现实困境之中很多事物存在的荒谬性。

我们更熟悉将人物带入语义矩阵中,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中人物不多, 当我们试图用人物来替换上述语义矩阵四个据点时, 无疑陌生女人与R是一对主要的对立关系, 陌生女人试图从R身上获得自己梦寐以求的爱情, 但是她的执着的持续以及执着的崩溃的助手与对手分别是什么呢?她执着的助手从抽象的角度来说应该是陌生女人的理念, 这种理念或说无意识支撑着陌生女人对R的至死不渝, 而这种理念对应的人物是谁呢, 我想陌生女人的小孩首当其冲。当然在小孩出现之前这个人物必定是R自己, 这个陌生女人理念中的崇高之人。小孩只是理念中崇高的R的替身。现实的残酷无情则是陌生女人的对手。当我们同样要厘清小说中的人物关系时, 这里的对手可以是爱慕陌生女人的有钱人们, 可以是R, 可以是R身边的各式陌生女人。爱慕陌生女人的有钱人们, 可以利用物质生活的现实残酷来对抗陌生女人“不接地气”的虚妄等待;R身边的各式陌生女人, 她们是陌生女人的情敌;在陌生女人的理念中R是崇高的, 而现实生活中R也是轻浮的, 对于陌生女人来说, R既可以是助手, 又可以是对手。同样,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中还有个重要角色, 那就是管家, 我觉得管家在这里应该被列为对手这一行列, 即使他是善良的, 是能认出陌生女人的唯一的一个, 正因为如此, R的轻浮与玩世不恭被鲜明反衬出来, 管家与R的对比, 致使陌生女人陷入绝望之中, 这个善良的人, 正如《祝福》中的知识分子一样, 虽未开口, 却对悲剧的发生起到催化剂的作用。

细读《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我们还可以发现这种现实的困境并非只有陌生女人才有, R先生有, 作家自身也有, 乃至我们每个个体都生存于这种困境之中。

小说的开头部分我们知道R是个小说家, 他的生活是有序的, 正常的。只是通过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我们知道了R轻浮、游戏人生的一面。“你过着一种双重生活, 它既有光明的、公开面向世界的一面, 也有阴暗的、只有你一个人知道的一面——这个最最隐秘的两面性, 你的一生的秘密, 我, 这个着了魔似的被你吸引住的十三岁的姑娘, 第一眼就感觉到了。”[4], 这里所谓的阴暗的一面, 正是R的放荡不羁的一面。它是R本质的一部分, 这一部分R其实是可以自我意识到的, 但是R的健忘症使他无法抽空仔细地审视一下自己的阴暗面, 借助陌生女人的来信, R也许可以正视一次自己的全面本质, 正如陌生女人通过书信正视自己一生的秘密——对R的执着爱。陌生女人面对R时遇到的现实困境, 想必R在面对自身的两面性时也会遇到。健忘症会让R暂时忘记自己阴暗的一面, 但这种阴暗面又会一次次暗中指使R做一些阴暗的事情, 这种指使所显现出来的精神状态同样也是执着的。陌生女人很清楚R的这种两面性, 但是她还是被R吸引, 以致无法自拔。我们说无论是陌生女人之于R, 还是R之于他自己或者陌生女人之于她自己, 都无法逃脱一种二律背反的现实困境, 明知道不应该如此却无法自拔地如此做了。这一点也更加凸显了现实的荒谬性。

陌生女人通过书信让R知道自己的真心与坚持, 作家茨威格将他的小说《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推到世人面前,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也是茨威格寄给所有读者的一封信, 这封信里有着陌生女人的执着, 更有着作家茨威格的执着。动荡的战争年代让作家精神失所, “战争把我这个人以及我的精神世界变成一个可怕的荒原”[5], 作家虽不可预设地身处这样的现实世界, 他依旧执着地追求着现世的美好生活, 即使现实将自己的理想一次次打破。具体图式如下:

陌生女人知道R的两面性, 但是无法驱赶走自己无意识中对R的崇拜、爱慕、依赖, 因此无意识层面的感性战胜了意识层面的理性, 最终使自己置身于没有胜利可能性的单向追求中, 从而陷入了自设的现实困境之中。作家茨威格何尝不是如此, 他也没办法逃脱掉这种明知希望渺茫却执拗追求的二律背反现实困境的捆缚, 倾心于昨日那个曾经让自己幸福的“美丽而合乎情理”的世界, 现实世界的残酷没法终止作家对这种意识深处的愿望或理想的希冀, 最后作家茨威格只能如陌生女人一样历经创伤而亡。

同样被捆缚于明知无结果, 却无法控制自己的无意识, 依旧执拗追求的荒谬性存在境遇中的何止是陌生女人, 何止是R先生, 又何止是作家茨威格。现世中的每个人都有这种困境, 或是因为爱情,

或是因为亲情, 或是因为其它理想。这种二律背反的现实困境的存在是人生存的本真状态, 同样它也体现了人的本真精神状态。

“叙述的魅力不仅在于讲述了什么事件, 还在于是什么人、从什么角度观察和讲述这些事件的”[6],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是由一个男性作家阅读书信引起的, 男性视角引出故事。但是书信的内容, 即故事的主体却是一个女人在述说, 女性视角为我们讲述了这个男人与女性自己的故事。在这个无法躲避的现实困境中,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中的男性与女性彼此没有拉近距离以减少事物存在的某种荒谬性, 反而相互排斥, 使得各自的行为更加本真, 但这种本真行为却加剧了故事走向荒谬性悲剧结局的可能性。

上面由说话、失语、有权、无权四个要素构成的语义矩阵与话语权利理论有异曲同工之处, 两对对立关系是说话与失语、有权与无权, 说话与失语处于表层, 而隐藏的深层矛盾则是握有权力与没有权力。当一个人在事件中握有主动权的时候, 周围的其他人往往无法选择自己的行为, 处于失语状态, 处于失语状态的人物又必定是无权之人, 虽然他们可能掌握着故事的真相, 但是他们连同故事的真相被监禁、被压抑起来。因此, 要想知道故事的真相, 我们需要失语者开口说话。而往往故事里的人物没办法做到狂欢化, 他们彼此之间存在隔阂, 各自坚持着各自的执着, 导致每个人都会在现实困境之中越陷越深, 无法自拔, 或后悔, 或自我毁灭。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该小说很特别, 它不像曹禺的《雷雨》、夏洛蒂·勃朗特的《简爱》, 在一个大的故事中存在一个明显的失语者——疯女人 (锁在阁楼中的疯女人、发疯了的繁漪)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中的人物未疯也不傻, 人物有选择权, 但是依旧选择失语。我们先来看小说的

主体部分即陌生女人与R的故事。在这个故事里, 除了内心独白陌生女人几乎无话。当面对R的时候, 陌生女人只有简单的诸如“好吧”之类的语言, 陌生女人更愿意选择在自我内心深处完成与R的深层交流。陌生女人完全有机会将自己内心想要说的话向R述说出来, 但她却主动放弃了自己的话语权, 一味迎合或顺着R的意思说话、做事。我们不禁要问这是为什么呢?其实这个答案陌生女人已经在她的书信里告诉我们了, “因为你喜欢的只是轻松自在, 嬉戏玩耍, 怡然自得, 你生怕干预别人的命运。”[7]陌生女人为了爱的人的感受宁愿选择生活于自己编织幸福里, 可惜这样的幸福从来没有真正敲响过陌生女人的门。而当陌生女人“开口说话”的时候, 她选择不在场的说话方式, 男性R则处于完全失语的状态, R不需要开口解释与忏悔。“只有这一次我必须得跟你说——说完我就默默地重新回到我的晦暗中去, 就像我一直默默地在你身边一样, 但是只要我活着, 你就不会听到我这呼喊——只有我死了, 你才会收到一个女人的这份遗嘱”[8]。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男性利用自身身心或者是历史遗留的优势, 永远掌握了男女对话间的主动权, 陌生女人则在男性面前变得卑微, 鼓起的唯一一次勇气, 也只是做了这样一件事——将自己死后的遗嘱交给R。男性与女性之间的交流因为权力、地位的不平衡无法得到保证。这种不平衡的交流也是现实生活的一大困境。男女双方因为无法正常交流, 致使双方由相向行走, 变为相背而行, 而且两者间的距离越来越远。

虽然女权主义已经渐渐深入人心, 但是现实生活中男女之间的不平衡依然存在。因此我们需要关注女性的心理体验, R在与女人周旋, 满足自

己的需求时, 也应该反过来体验女性的心理需求, 而不是一味追求自身的舒服、轻松、无负担。只有追求“双性同体”, 而不是固守于“逻各斯中心主义”, 男女双方得到相互交流、理解与满足, 我们才能从二律背反的现实困境得到解脱。

通过格雷马斯语义矩阵, 我们对《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作了另一种形式的解读。在具体人物或抽象事物的相互对应关系中, 我们解读出《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中的陌生女人处于荒谬性的现实困境——明知无结果却以为反顾的追求之中。这种现实困境并非只有陌生女人会遇到, 小说中的R因为自身的两面性也陷入生存的现实困境之中, 小说外的作家茨威格, 乃至我们每一个个体, 生存于现实世界之中, 就无法躲避现实世界为我们预设游戏规则, 我们会被游戏规则控制, 无法自拔地做出一些明知荒谬的事情。在现实困境之中, 男性与女性因为话语权力的悬殊而不能平等交流, 最后只能以悲剧告终, 而悲剧的最终牺牲者经常会是女性。

摘要:小说《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以人物心理状态的精细刻画著称, 用由各种关系构成的格雷马斯语义矩阵对其进行分析, 我们会发掘出《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更多更深的主题学价值。该小说中的人物, 以及该小说外的作者与读者无不在追求着某种无结果的目的, 并且这种执着的追求深入人物无意识之中无法改变, 这种荒谬追求的行为构成人物的生存困境, 而这种现实生存困境导致了人物的悲剧性命运。在无法逃脱的现实困境面前, 男性与女性需要丢弃不平衡的交流方式, 只有通过平等的交流才能减轻现实困境给人物带来的悲剧。

关键词:格雷马斯,关系,现实困境,失语

注释

1[1]王一川.文学批评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93

2[2][奥]茨威格.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M].高中甫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2010.109

3[3]戴红稳.从性别视角探析“陌生女人”的悲剧原因[J].广西社会科学, 2006 (8)

4[4][奥]茨威格.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M].高中甫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2010.113

5[5][奥]茨威格.茨威格散文精选[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 1997.297

6[6][奥]茨威格.茨威格小说全集——世界经典名著 (第2卷) [M].薛高保译.西安:西安出版社, 1995.369

7[7][奥]茨威格著.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M].高中甫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2010.126

陌生人来信 篇8

何谓叙述视角?托多洛夫指出:“构成故事环境的各种事实从来不是以它们自身出现,而是根据某种眼光,某个观察点呈现在我们面前。1”。叙述者即叙述的承担者,也即是信息的发送者。叙述者可以完全不参与故事,成为布斯所说的“叙述代言人”,也可参与故事。前者属于故事外的叙述者,后者则是故事内的叙述者。叙述者在叙事作品中的功能,首先在于叙事,只有叙述才能成为叙述者,只有讲叙作品中的叙述者,才能形成故事。在某种程度上,不少叙事作品往往成为作者自身思想、情感、心路历程的自觉或不自觉的表白。2《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的三个文本都是以一个陌生女人的书信方式来叙述故事的。作品以“我”作为叙述者,以“我”的情感经历作为叙事的线索也即是作品的基本框架。三部作品都让我们看到了那个痴情的、傻傻在爱情中唱着独角戏的女人。

对于文学研究来说,探讨“作品如何说”,“作品为什么这么说”不仅会使研究更为完备、更有意义,也会更具有说服力。同时还可使不同层面的探讨相互补充。3叙述者所展示出来的“视点”不仅表明一种观看对象的特定角度;同时,由视点所展开的“看”也表明一个行为过程,一个思索、判断、评价的过程,即针对作品中的其他人物,也同样针对自身。在人物—叙述者视点范围内的“看”往往本身成为人物思想行为的一个富于价值意义的事件,它在人物思想发展的进程中往往起着重要的作用。4

叙述本文始终从“我”的视角出发,用“我”的眼光来透析整个故事的始末,所采用的叙述策略是与“你”直接对话。由于采用第一人称“我”的叙述视角,作品具有了第一人称独白式叙述的特征。

“我的儿子昨天死了,我们的孩子,现在我在这个世界上再也没有别的人可以爱,除了你,可是你是我的什么人啊, 你从来也没有认出我是谁,你从我身边走过,你总是走啊走啊不断向前走。曾经有一度,我以为可以把你抓住了,在孩子身上抓住了你,他一天天长大,他的眉宇之间、他安静时的神态像极了你,可一夜之间他就残忍地撇下我走了,一去永不复回,我又是孤零零一个人了,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孤单,你现在也许知道了,不,你也许只是隐隐感到我是多么地爱你,可是谁还会在每年你的生日老送你白玫瑰呢,花瓶将要空空的供在那里,一年一度的在你四周吹拂着微弱的气息,而我轻微的呼吸也将就此消散,我写不下去了,亲爱的,保重。”这是那个陌生女人的最后独白,字里行间无不透露出她对男人的深情。这段独白让人有一种突然窒息的感觉。为什么选择书信的方式来叙述陌生女人的故事?这是我们关心的问题。当某个人要表露自己心迹的时候,最恰当的方式莫过于书信和日记。这是一个在爱情中极度执着也极度自尊的女人选择的最好方式。她向他述说了一段十几年的爱情故事,告诉了他,她就是每年生日送他白玫瑰的女人。一个如白玫瑰般淡雅的女人,成为了他心中永恒的回忆。因为执着,她的眼神一辈子都没能离开他。或许这是最可悲哀的事情,她像水中的一片浮萍,从他身旁流过,他不只一次地拾起它,却又漫不经心地放走。自始至终,她只是一个可有可无的点缀,而他眼神的片刻停留却注定让她沦陷了一辈子,以致她感慨“什么朋友,什么自尊,只要他一声召唤, 哪怕在坟墓里,她也会爬出来回应。”

其次,文本是以第一人称内聚焦的方式展开叙事的,叙述者“我”同时是故事中的一个人物。从叙述者的位置看即是“同故事”+“故事内”叙述者。5文本所讲述的故事只能在“我”的视线内发生,是我能看到的,能想到的。“我”在文本中从头到尾地叙述着自己的故事,当“我”还是女孩的时候,就有了无穷无尽的想象,在献出自己之后,永远怀念。这个女人才能活命。她怎么会对他有怨尤,她要的只是一个说服自己的理由。儿子如果还在,她也许会一直送他白玫瑰,她也许会一直和他邂逅缠绵……。其实这个结局早就注定。那样地爱一个人,是一定要让他知道的。不是要让他感谢,不是要让他铭记,是要让他知道,有一个人在用生命爱他。她从一开始就要做他的惟一,因为她爱他的方式绝无仅有。最后,她是赢家。

陌生人来信 篇9

1我国女性主义翻译研究的发展

在当前, 我国女性主义翻译研究还不成熟, 针对女性主义翻译研究的作品或成果还比较少, 而且很多研究成果基本都是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 对作品中女性主义翻译的研究创新程度不足, 研究领域不深刻, 总地来说, “对性别影响下的翻译实践研究不够”, 一些比较成熟的翻译研究著作基本都是为西方研究成果进行著书立传, 对西方的研究成果进行简单的梳理。此外, 在我国女性主义翻译研究中, 尚没有属于我国特色的成果或者见地, 很多理论成果基本仍为二三十年前的西方研究成果。在女性主义翻译研究中, 西方国家的研究人员阅读和浏览了很多书籍, 并且结合实际例子进行了仔细的阐述。但我国研究人员, 在研究的过程中, 结合实例较少, 结合本地著作进行翻译研究的更少, 难以提升研究的针对性。《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的多种译本, 其不同性别译者对同一女性题材文本的不同演绎, 正是在这种语境下进入了女性主义翻译研究的视野, 为丰富文本材料和进行本土化分析提供了素材。

2译本和译本比较方法的选择

这部著作的作者不仅仅是一位学识渊博的作家, 更是一个深谙人性心理、善于分析人性及善于捕捉人物心理的心理学家。这使得这部著作在一经问世后, 便被很多翻译者拿来进行主体性的翻译, 也催生了很多不同风格的译本。这部著作进入中国的时间较世界其他地方要晚很多, 但经过中国作家的推介和翻译推广后, 这部巨著在中国引发了强烈的效果, 也使得在上个世纪末, 国内文坛出现了一股前所未有的茨威格热, 在这种背景下, 这种对作者的热烈推崇, 直接导致他的著作被广泛地翻译为中文版本。当然由于不同作家或者翻译者的自身素质不同, 对这部著作的理解存在偏差, 使得不同的翻译版本中, 或多或少藏留着翻译者的个体的主观感受。在这些繁多的翻译本中, 既有男性的视角, 也有女性的视角。不同的视角下的译本存在明显的差别, 这也是本文探讨女性主义翻译研究的目的。为了有效地展现女性主义翻译视角下的区别, 本文特意选取了沉樱译本和刘祥瑞亚译本。这两个中文译本在对这部巨作进行翻译的过程中, 都植入了女性主义, 前者在翻译的过程中, 文字行云流水, 译者甚至将其女性视角完全地融入到了这部巨著中, 因此这部译本较之其他译本, 好评颇多, 也广为流传。而后者在对这部巨作进行翻译的过程中, 更加注重在语言技巧运用的同时, 结合著作产生的时间及时代背景等, 来糅合性地进行翻译, 在提升了翻译的流畅性的同时, 也更加地注重把握原著的含义, 使译本在很大程度上与原著保持了较小的文化差距, 作为反馈德国文学及德国当下阶段的生活的一种写照。

女性译者的视角是变化的, 女性译者的感情色彩是丰沛的, 这是研究女性主义翻译的基础。为了有效地通过对比分析的方法来探讨女性主义的翻译, 本文将针对这两个颇受好评的译本来进行对比性地翻译, 以同样的基调、同样的视角来进行女性译本翻译的研究。

3截取同一语句来进行对比研究

在比较两个不同译本的女性主义翻译时, 本文将截取同一语句, 着重分析不同翻译文本的区别, 运用直观的对比方法来进行女性主义翻译的研究, 以此来提升研究的目的性和针对性。首先, 在开展对比之前, 应该对这部巨著有大概了解。作品中, 作者借助于一封长长的饱含深情的信来还原一个痴恋女人的一生, 这个女人是悲惨的, 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她才得以借助于一封长信来表达她临终时的爱慕。这个女人同样也是凄惨的, 作者借助于女性视角来还原时代背景下这类女性的悲惨命运。当然这部作品并非全是黑色基调, 作者运用了蒙太奇的创作方法, 来展现了这个女人一生中几个关键的节点。当然在这样的故事中, 既有欢快的节奏, 也有悲伤的, 甚至让人窒息的部分, 这些都表达了作者理解的多元化。正因为是女性作家, 所以她在表达人物时, 更多地对照了现实中的自己, 谁能说里面的主人公不正是作者自己呢?在翻译这部女性情节的巨著时, 两位翻译巨匠更多地运用了女性视角, 当然正因为女性视角的多元化及女性视角的不同感受, 两个译本呈现出别样的风采, 在尽可能地保障翻译语言的流畅性的基础上, 在保障文字优美的基础上, 较完整地译出了原著的意思。在分析对比中, 本文截取原著中几个重要的片段, 直观地比对两个译本的区别。

(1) 语言和情感的不同处理

两位翻译巨匠在对这部原著进行自我陈述时, 都夹揉着自己本身的不同的女性视角, 这也使得两部译本在出炉后, 褒贬不一。我们在探讨两个译本的区别时, 并非要评判出哪个译本更加高超, 哪个译本更加完美, 而仅仅是通过一些片段来直观地呈现两个译本的区别。在这两个译本中, 不同的译者针对语言的处理尤为精致。当然由于不同的女性视角, 她们在语言的运用中, 也呈现出不同的区别来。此外, 在感情的处理方面, 两个译本并不一致, 沉樱所译的更加直抒胸臆, 这与原著中主人公借助于临终前的一封长信来直抒胸臆地向爱慕的人讲授自己的心仪和不舍等在某种程度上是契合的。而刘译在感情的处理上, 则带有一丝含蓄。在她的译本中, 可能与她本身的文化及传统有关, 并非完整地直观地来表达感情, 还略带有一丝女性的羞涩和委婉。

如在I realized that you are two people rolled into one:that you are an ardent, light-hearted youth, devoted to sport and adventure;and at the same time, in your heart, a deeply read and highly cultured man, grave, and with a keen sense of responsibility.的翻译中, 两个译本在语言的处理和感情色彩的处理上, 带有非常明显的不同。沉樱在翻译这段文字时, 巧妙地将其运用了汉语的关联词“……而且……同时……”, 这就使得整个翻译语段意义表达明确, 文字短小精悍, 利于读者快速地把握文中的含义, 这个译本对这段话的翻译也与原著的意义相差无几。而对比沉译本, 刘译本在处理这段语段时, 则采用了更加平白的语言, 这就使得整个语段的词语过于堆砌, 读者在阅读译本时, 难以快速而精准地把握其主要含义。此外, 在处理这段文字时, 两个译本在感情色彩的处理上也略有不同。前者对原著感情色彩的把握比较准确, 没有借助于汉语中的象声词或者其他感叹词来加重感情色彩, 而后者对于感情色彩的把握则不太准确, 在某种程度上存在着较大的不合理性, 借助于汉语的相关词汇来强化了感情色彩, 反倒脱离了原著的原意。

(2) 通过位置来凸显强调性的不同

在翻译的过程中, 由于中英语言在语法上是相反的, 在英语表达中, 为了强调一些语句的主要意义, 往往采用倒装句, 来引发人们的重视。但在汉语中, 我们在表达主要意义时, 往往使用了关联词或者破折号, 以突显语句的主要意义。两个翻译巨匠在针对这部著作进行翻译时, 则对不同位置的不同着重点把握出现了偏差。如在I stayed with you that night.You did not dream that before you no nlan had ever touched or seen my body.在这个语段的翻译中, 作者直接将I...放在了第一句, 通过这样的位置摆放来凸显作者想要强调的意义。纵观全段, 这句话是全段意义的起点, 也是为全段的感情进行铺垫。沉樱在翻译的过程中, 较好地维持了原来的意义, 将这句话的汉语翻译放在了第一句, 并通过简洁凝练的语句来进行直观的表达, 这种直观的表达是符合文中主人翁当时的心境的。文中主人翁并没有责怪的意义, 仅仅是希望陈述这个事实来表达她的不舍和怨念。沉樱在翻译的过程中, 显然对于主人公的心境理解较深, 准确地把握住了主要意义。而刘译在处理这段翻译时, 则显得比较随意, 并没有注意到不同位置的变化所引发的含义变化。可能刘在女性体验上, 要稍微欠缺些。

(3) 加工创造中译者主观性的差别

在任何翻译的过程中, 都不可能完全地参照原来的语句, 逐字逐句来进行翻译。在翻译的过程中, 势必需要增加译者的主观能动性, 通过译者的主动创造来丰富语境, 来提升语境变化的深刻性。对比这两个译本, 在翻译的过程中, 沉樱很会捉摸不同语境下主人公的心态和情绪, 较好地表达了主人公的心声。在该省略的地方, 沉樱往往会直接省略, 避免语句的重复, 而这种省略的做法, 显然提升了语境的变化和层次, 也在另外一种程度上表达了译者自己的态度。而刘译在处理细节上, 未能有效地确保前后文的连续性和联系, 往往运用了较多重复性的语段, 虽然这样的语段能够帮助读者了解译本的真正含义, 但并不利于整篇文章意境的表达。

4总结

女性主义翻译是翻译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领域, 本文以《一个陌生女生的来信》为本文, 着重分析了两位女性翻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 对语言及情感处理的不同、对位置把握的不同、对加工创造的理解不同等, 来直观地呈现译本中女性主义视角的不同。

参考文献

[1]李建利.从女性主义翻译研究的视角比较《一个陌生女生的来信》两译本[J].西北大学学报, 2011 (7) .

陌生人来信 篇10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是犹太籍奥地利作家斯蒂芬·茨威格 (1881—1942) 的代表作之一, 书中采用第一人称书信体的简洁模式, 讲述了一个凄美惊人的爱情故事:一个十三岁的少女喜欢上了邻居青年作家R, 因为母亲的结婚不得不离开这里。五年后她重返维也纳, 每天到他窗下等候, 一心只想委身于他, 被他误认为卖笑女郎, 一个人默默忍受着一切, 直到他俩的爱情结晶得病夭折, 她自己也身患重病即将辞世, 才写下这封没有具名的长信。高尔基曾在给茨威格的信里写道:“这篇小说以其动人的诚挚语调、对女人超人的温存、主题的独创性以及只有真正的艺术家才具有的奇异的表现力, 使我深为震动。读着这篇短篇小说我高兴地笑了起来——您写得真好!由于对您的女主人公的同情, 由于她的形象, 以及她悲痛的心曲, 使我激动得难以自制。我竟然毫不羞耻地哭了起来。”

第一次熟悉《来信》是由于看了中国女导演徐静蕾改编的同名电影, 进而才拜读了原著。电影剧照的主题词“男人的一夜, 女人的一生”, 虽说不雅, 却也概括了陌生女人的悲情命运。“我爱你, 但和你没关系。”这是歌德的一句话, 也是茨威格写在《来信》里的一句话, 这句话也正是陌生女人爱情观的写照, 如果不是她要死时写下这封信, 作家不会知道, 她也永远不会让他知道她的存在。有不少学者从女权主义的视角分析她的情感, 说《来信》给女性传递了一种“我的爱情做主”的感觉, 我却觉得她爱的独立而自卑。说她独立, 因为她爱的倔强:“我要你一辈子想到我的时候, 心里没有忧愁。我宁可独自承担一切后果, 也不愿变成你的一个累赘”。说她自卑, 因为她又爱的卑微:“啊, 我干了多少傻事!我去吻过你的手摸过的门把手, 捡了一个你进门之前扔掉的雪茄烟头, 在我心目中它是神圣的, 因为你的嘴唇在上面接触过”。她把爱人当成了神祗, 把爱情变成了信仰, 虔心膜拜。有次看电视节目, 有位两性专家说:“女人对男人的爱情中多多少少参杂着崇拜的成分”, 这一点深刻体现在陌生女人身上。陌生女人有着极强的自尊心, 偏偏爱的对象是个风一样抓不住的人物, 她执着于自己的爱情不愿流俗, 至死才寄出了自己的绝笔, 好似一个赌徒一样, 到死也不敢翻开底牌。她这样的做法正好把苏轼的那句诗反过来:“道是有情也无情”。

歌德 (1749—1832) 的《少年维特之烦恼》于1774年在德国莱比锡出版, 这部作品的问世, “成为第一部产生重大国际影响的德国文学作品”。书中以维特这位多情善感的主人翁写给他的朋友一封又一封的书信, 描写了维特与夏绿蒂之间的爱情悲剧, 反映了当时的青年们反对封建礼制、追求个性解放和爱情自由的心声。为了逃避世事的纷繁, 维特来到瓦尔海姆。在一次乡村舞会上, 他结识了天使一般的少女夏绿蒂, 并且在明知她已经订婚的情况下依然不顾一切地深深爱上了她。为了忘掉这段感情, 维特去了很远的一家公使馆担任书记官。然而由于不得志, 他又回到了夏绿蒂身边。但这时夏绿蒂已结婚。他被逼入了绝境, 最后举枪自杀。

《维特》是我接触的第一部外国名著, 读后惊诧于西方文学作品中也会出现这样“情痴”, 这与我之后拜读的外国文学作品大相径庭, 后者中的爱情要么理智要么淫乱, 譬如《简爱》和《查泰莱夫人的情人》, 《维特》就像一杯清水, 没有添加任何杂质。“青年男子谁个不善钟情?妙龄女人谁个不善怀春?”这是《维特》第二版时附于前面的短诗, 但不幸的是, 爱神丘比特射向这位翩翩浊世佳公子的是一支淬了毒的箭。从没有遇到绿蒂前的心止如水:“我真幸福啊, 朋友, 我完全沉酒在对宁静生活的感受中……”, 到初遇绿蒂时的泥足深陷:“我整个灵魂全都停留在她的容貌、声调和举止上了……”, 再到仓皇逃离后的郁郁不得志:“如今, 我从广大的世界上归来, 我的朋友啊, 可希望已一个个破灭, 理想也尽皆消亡!”, 直到最后的凄凉成全:“绿蒂, 倘若我能恢复你生活的安宁与喜悦, 我愿意勇敢地视死如归”。看着他一点一点的为情所困, 读者的心也一点一点的为他纠结, 很想劝慰他一句:天涯何处无芳草?然情种之所以是情种, 就是没有回环的余地, 对爱人的执念至死方休。佛说:“笑着面对, 不去埋怨。悠然, 随心, 随性, 随缘。注定让一生改变的, 只在百年后, 那一朵花开的时间……”。那个“一身质朴的白衣裙, 只在袖口和胸前缀着粉红蝴蝶结”的姑娘给了维特一种震撼, 之后又给了他深深的无力感——一方面, 他竭力表白爱 (特别是他对绿蒂的爱) 的圣洁性、纯一性;另一方面, 他又感受到一种强烈的情欲冲动, 想以某种暴力的手段占有绿蒂, 甚至希望阿尔伯特死, 于是这位真纯执拗, 独立不羁, 祟尚人性的自然与自由的年轻人最终走上了万劫不复的自杀之路。

陌生女人和维特都是痴情之人, 不一样的是陌生女人执念的是对爱人的那个情, 维特执念的是爱的那个人。陌生女人的爱因对作家的好奇而生, 又因崇拜而加剧, 她的爱情好似高山仰止;维特的爱因绿蒂的亲和力而生, 又因志趣相投而加剧, 他的爱情好似细水长流。但两人都是“明知故犯”, 陌生女人明知作家的风流, 却错把调戏当爱情;维特明知绿蒂已经许了人, 却错把欣赏当爱情, 二人都义无反顾的一头栽下去, 他们的悲剧收场, 与其说是他们命运不如说是他们的选择。两人又都是对所爱之人一见钟情后为情所困, 一生都在等待爱人的救赎, 陌生女人等作家认出她来, 维特等绿蒂移情别恋, 但他二人深知自己爱情的无望:即使作家认出了她并为她所感动, 那么以后呢?像作家那样“只喜欢爱情中的无忧无虑、轻松自在、游戏玩耍”, 所以陌生女人选择了沉默——不在沉默中死亡, 就在沉默中爆发!她的死亡也是爆发, 她寄出了那封信, 那封不一定能让作家爱上她却一定能让作家再也忘不了她的信, 她的爱情也得到了圆满, 换得了作家后半生“系我一生心, 负你千行泪”的怀念;同理, 即使绿蒂转而投入维特的怀抱, 以后呢?绿蒂的未婚夫阿尔伯特对她和她的弟妹是座“永远不可缺少的靠山”, 但是“他这人缺乏敏感”, “在读到一本好书的某个片断时, 他的心不会产生强烈的共鸣”, 因此“他不是那个能满足她心中所有愿望的人”。维特正好填补了这个空缺, “从相识的第一瞬间起, 他俩就意气相投;后来, 长时间的交往以及种种共同的经历, 都在她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 因此她直觉到, 她已经“离不开他”。然而维特是个既讨厌市民阶层的可悲处境, 又厌恶贵族阶层的繁文缛节的人, 以至那个除了“一串祖先的名字和可资凭借的贵族地

浅谈西班牙民歌——《摩尔式的呢子》

万芊芊 (沈阳音乐学院辽宁大连116650)

《摩尔式的呢子》是西班牙民歌的经典之作, 由西班牙著名的作曲家曼纽尔·德·法利亚收藏在一组七首的西班牙民歌谱中。 (法利亚简介) 整首作品可分为三大部分进行分析, 一、歌词部分。二、钢琴部分。三、演唱部分。

摩尔民族是一个道德标准很高的名族, 他们经常会在歌曲中歌唱生活中的琐事, 借此来寓意道德, 这首《摩尔式的呢子》就是经典的代表作之一, 按照西班牙语直接翻译的话, 整首作品的歌词意思为:“如果这块珍贵的呢子不幸被玷污了, 它的价值就完全丧失了”。这段歌词具有更深远的含义, 而远非单纯的指一块美丽而珍贵的绣花毯, 其实是在暗示少女的纯洁。而摩尔民族又是一个天生为了舞蹈和音乐而生的民族, 他们载歌载舞的热情的歌颂生活。所以, 这首西班牙民歌与以往的浪漫主义时期欧洲大陆上艺术歌曲相比, 显现出巨大的反差。通常来讲, 这个时期的法国艺术歌曲与德国艺术歌曲最为盛行, 歌词大多是寓意着爱情, 或喜或悲, 因此钢琴伴奏的部分也多数为歌词衬托情绪, 或者伴奏的部分为歌词渲染气氛。总之, 伴奏部分是完全为了歌词更好的表达而创作的。然后这首《摩尔式的呢子》声乐作品, 钢琴部分好似轻松愉快的舞蹈节奏却与忧郁情调的歌唱部分基本没有任何联系, 尤其是歌唱部分是连音线条, 带着忧郁的情调更是一种好似害怕发生不该发生的坏事一样, 歌唱的情绪是一种在羞怯沉默中保持冷淡, 缄默。平静的在唱“这块珍贵的呢子, 真不错, 可是要是不幸被玷污了, 它的价值就完全丧失了。”而钢琴部分如舞蹈一般自顾自的轻快跳跃着, 歌唱的部分全然不顾钢琴部分而把这种忧郁感鲜明地突出出来, 正是这种歌唱与伴奏部分的鲜明对比, 赋予了歌唱者需要更加了解摩尔人的民族特点, 热情奔放与高标准的生活道德并齐, 并使得歌唱者可以更加大胆的进行歌唱的二次创作。

钢琴部分的前奏中, 轻快的旋律与轻松的跳音可以视为用钢琴在模拟吉他的弹奏方式, 尤其是左手的低音跳音就好似在吉他中的拨弦弹奏, 富有西班牙民间舞蹈的韵律。因此在弹奏的时候, 尽管在标记处是“非常弱ppp.”但是从第一个音符到最后一个音符, 弹奏时都要小心翼翼的用指尖点住, 清澈而精致, 要让每一个音弹奏出来的音色都好像是一颗颗钻石般闪闪发光。在速度上, 一定要保持住“Allegretto vivace” (活泼的小快板) 的特点, 因此手指就要积极起来, 任何一个音都不可以懒散触键。弹奏方法为:第一种是可以将节奏型视为三拍子的维也纳圆舞曲风格, 不要单纯的坚持每小节不变的三拍子, 而是在第二拍和第三拍之间存在着一点细微的拖沓, 节奏上的略微提升, 使得节奏独特地有别于任何其他风格的圆舞曲音乐。具体来说就是在从第一小节到第十五小节要拨奏低音, 第四、八、十二小节除外, 因为他们好像是弦乐里的“Arco” (弓奏) , 最后, 这个运动型的节奏所要求的热情与活力取决于弹奏者所投入的激情与锐气。第二十小节到第二十三小节的“crescendo” (渐强) 是强有力的, 处理时可以用左手弹奏结束和弦的最高音, 而之前是潜在的兴奋, 在第五小节到第十三小节之间作一点“crescendo” (渐强) 。弹奏者要特别提醒歌唱者做好准备, 可以使强烈的和弦早早的让位, 因此前奏尾声处的和弦就不需要踏板的使用, 从而使位”以外一无所有的老姑妈, 也不让侄女同维特交往。可想而知, 维特这样的浪漫主义青年步入婚姻殿堂后挣扎于日常琐事的另一番痛苦。因此他的自杀成全了绿蒂, 也成全了他的爱情, 换得了绿蒂后半生“人生若只是初见”的怅然。最浪漫的爱情不是得如歌的部分声乐进入并被听到, 速度不需要有任何的停顿。

歌唱部分的演唱情绪基本上是冷漠的, 但是冷漠的情绪也是可以打动听者的, 比如著名女中音歌唱家Victoria de los Angeles, 在处理这首作品的时候冷漠的情绪和钻石般的声音将歌曲演绎到人心。在歌唱处理上要从容的将连音线条平静地漂浮在拨奏之上, 切不可被精神饱满的前奏所影响, 因为这种艺术处理是因为歌曲本身的背景与歌词内涵, 才显现出它的不同寻常。所以最为贴切的演唱风格就是:充满激情, 抑制兴奋而用冷漠与沉着的方式演唱。过分热忱投入到伴奏中的情绪便是错误的, 因为这不是德法艺术歌曲, 而是尽带西班牙摩尔式风格的艺术歌曲。具体处理的地方有1.第二十五小节和第二十九小节处, 演唱部分要夸大德法利亚的加重音, 过分强调他的非连音八分音符, 而且需要猛烈的加强上行乐句。2.第三十四小节与第三十七小节不要误解为“grazioso e leggiero” (优美而轻巧的) 的处理, 因为演唱的线条是稳固而且具有完全连音, 另外在在发音方面不要加强对全音“he”的发音。在演唱结束段落, 钢琴伴奏部分要如同挥舞鞭子般轻抚和弦, 不要用延音踏板, 使得歌唱者保持平静而弱的声音, 之后共同进入尾段。歌曲在歌唱者的一生叹息中结束, 而这里也是歌唱者可以略微施展一些感情进行音乐上的处理。

对于演奏家来说, 一首西班牙作品时常是被视为放纵激情, 展现热情的佳作, 因为西班牙民族必定是被认为是火热的, 不修边幅的, 色彩强烈炫耀以及真实情感奔放, 配以不断反复的漫不经心的基本节奏。然后许多通晓西班牙作品的音乐家们, 他们演奏与演唱往往并不会把热情当成鲁莽, 比如伟大的Pau Casals, 他的演奏与伴奏中就充满了优雅, 周密的安排与富有诗意的斟酌, 所以这首《摩尔式的呢子》恰恰就是西班牙艺术歌曲中的精致之作。歌词中的掩饰及其的微妙, 简单的歌词寓意着道德的标准;音色上处理伴奏音色轻快, 歌者情绪冷漠, 音色明亮而按捺激动, 比如著名歌唱家Joan Hammond那种“地中海气质”;结尾处伴奏与歌者略显沉寂, 歌者在叹气中无声似有声的结束, 伴奏依然轻快拨奏, 好似已经走远的脚步。

参考文献:

[4]李蓓蕾.歌曲钢琴伴奏音乐分析[M].安徽:安徽文艺出版社,

[5]李斐岚.钢琴伴奏艺术纵横[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1996:

[6]罗伯特.J.希尔福曼.钢琴伴奏家缪尔.桑德斯[J].中央音乐学院外国音乐资料, 1983, (04, 05)

[7]于淑贤.歌曲钢琴伴奏的写法[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1978:23[8]张佳林.钢琴演奏与伴奏技巧[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

上一篇:积极培育新经济增长点下一篇:中学语文教学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