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观后感

2024-04-19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观后感(共14篇)

篇1:《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观后感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观后感

当认真看完一部作品后,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吧,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观后感了。到底应如何写观后感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观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观后感1

先是被徐静蕾拍的电影所吸引,后来又去看了话剧,脑海中始终挥不去的一个疑问是:为什么不告诉他呢?她是多么爱他,还为他生了一个孩子,甚至是在有机会和他再次相见的时候,我甚至猜测是她较为清高、自尊,放不下面子向深爱的人剖白一切。直到看完书才明白:因为懂得,所以不说。

她深爱的这个人本性只喜欢爱情中无忧无虑,轻松自在,游戏玩耍,突然之间要对一个命运负责,一定会感到难堪而棘手的,也一定会觉得她拴住了自己,并因此产生怨恨,纯粹的爱情便会产生阴翳。但是她天真的以为自己怀着爱情和感激一直思念着他,他也一定会同样的思念自己,但是不,命运比想象中更要残酷,他已经完全忘记了他,甚至在她死后,他在读着说明真相的信时,对她的回忆都是模模糊糊、朦胧不清的,宛若一块石头,在流水底下闪烁不定,飘忽无形。即使文末,提到他百感交集,突然思念起这个看不见的女人,但这种情绪又能保持多久呢?

爱情的残酷之处就在于双方永远不可能完全对等,对于付出较少的那一方,相对于用生命全心全意爱着的那一方,你甚至都不能用道德、法律之类的标准来衡量或者谴责,爱情本来就是来无影去无踪的。

情不知所起,故一往情深。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观后感2

该影片讲了女主人公对男主角的爱恋加深,直致把自己推向深渊的故事。

记得以前在jt看过这部电影,影片内容已忘得差不多了,但是其中的音乐和散发出的忧伤气氛一直耐人回味。故事发生在国破家亡的三四十年代,北平的一座四合院里。影片采用倒叙手法,以阅读信件的方式,叙述了女主角对男主人的懵懂爱恋,相聚,分开,……绝望。女主人公的坚贞不渝与男主人公的玩情不恭,形成巨大反差。女主人公在他眼里不过如蔡小姐、朱小姐之流,是他生命里的匆匆过客。相反,男主人公在她心里却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对于负心汉能够如此忠诚让人费解。或许与她情窦初开时恰好与他相遇有关,为了永远保护这份“初恋”的圣洁,即使她在坟墓中得到他的呼唤,她仍然会义无反顾的回到他身边。与其说是与他相恋,倒不如说是与自己相恋。

国破家亡时,感情是一剂慰藉心灵的良药,以坚贞不渝或者萍水相逢的方式。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观后感3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是由奥地利的著名作家茨威格创作的,是其代表作之一,讲述的.是一个陌生的女人,在她生命的最后时刻,饱蘸着一生的痴情,写下了一封凄婉动人的长信,向一位著名的作家袒露了自己绝望的爱慕之情。小说以一名女子最痛苦的经历,写出了爱的深沉与奉献。茨威格用很细腻的笔法讲了一个暗恋的故事,一个女人暗恋了一个男人一生,并为他生下一子。后来迫于生活,沦入风尘。但直到女人死亡,男人却依旧不知道她的名字,甚至在记忆中也并无痕迹。第一次读的时候,一把眼泪,惊异了很久,一个男人怎能有如女性化的心理?

一个男子在四十一岁生日当天收到一封没有署名和地址的信,一个临死的女人,讲述了一个刻骨铭心的爱情故事,而故事的男主人公也就是收信的这个男人对此一无所知。故事始自十八年前,她初遇男人的刹那,还是个孩子,之后经历了少女的痴迷、青春的激情,甚而流落风尘,但未曾改变对男人的爱,直至临死前才决定告白。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算得上是茨威格的成名之作。作品以一个女人对于自己精神恋爱的情愫拉开文章的序幕,一个女人为她所爱的作家,她心灵上深深爱恋的那个放浪形骸的男人。

篇2:《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观后感

老北京、老巷子、执着的女人、成熟风流的男人、百合香阵阵袭来。

故事重现。

今天是先生的生日,唯一不同的是窗边的花瓶中少了百合香。“叮叮叮”。先生,有你的信,是上海本地的。先生一边吃着长寿面,一边拆开信封。那是由一个以逝女人讲述的一个故事。

一个万马齐喑的.年代,北京某四合院进来了一位戴椭圆型眼镜,身着风衣,一张嘴就吐露那经历风雨后求得苟安且有点点才华气息的人。那是个作家兼记者。对于土生土长在大北京四合院子里没见过世面的穿天蓝色长旗群的小姑娘来说,这无疑,荡动了春心。她爱上了那个大男人。尽管她当时只有十五岁而已,而他已快到尔立之年。她天天躲在角落看着他,去嗅那粘有他气味的被子。在她心中,那时童年中最美妙的两年。北京的风沙中夹杂着青涩、害羞、仰慕满天起舞。

好景不长,她被迫远嫁山东,这反而促就了她的学业,她以上大学的名义回来了。那时的她是个满腹经纶、优雅清纯的有气质的大女孩了,她凭她那聪颖的头脑和清纯的外表终于拥有了他。

他抛弃了他。因为他的风流与世俗。而与她相伴的只有一束百合和腹中还未成型的孩子。日本侵华愈来愈重,北平是待不下去了,她只的辗转四川生下了孩子,后到上海。只为让他的孩子过上跟他父亲一样的生活。她出现在了他的圈子中,跟不同的男人喝酒、吃饭、跳舞。相遇是固不可少的,他又对她那性感、妩媚、成熟的姿态着迷了,她没有拒绝。走时她向他要一朵百合,他说你适合的是红玫瑰,她一笑,他一笑。只是十年如一日在他生日那天为他寄去一束百合花,为了纪念他们曾相遇。

当他看到信时,女人已经去了,而女人的心愿就是男人能记得曾经有过这样一个女人,哪怕只有一点。

篇3:《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观后感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中的故事发生在奥地利的首都维也纳。一个十三岁的少女对住在她家对面的青年作家R—见倾心,不顾一切地把一生的爱都给予从未认识过她的作家R,委身于他,生下他们共同的孩子,拒绝许多权贵的求婚,只为等待他的召唤。最后她的孩子死了,她也了无牵挂地走向死亡。穷其一生的等待,一份孤独的爱情终于以她的死做出了结。他不记得她的样子,她的声音,她给他留下的只有这一封长长的信。一个少女对一个成年男作家近乎绝望、长达一生的爱情。少女的绝望来自男作家对她的爱恋全然不知,她在临死前以信件的方式,对爱恋一生的男人述说了自己用尽全力守候的这份爱情。故事从男子收到信件开始,以女子的信件自述为主要内容,然后又回到现实,以作家阅读结束为结尾。女主人公从小生活在一个孤寂的环境里,作家的出现改变了她的命运,作家明朗的面孔,年轻潇洒的姿态深深吸引着她。这部小说还被翻拍成了电影,无论是电影还是原著,对读者都是一种心灵的震撼,情感的悸动,不仅因为故事本身渗透的至真至情的感动,还因为作者巧妙的叙事笔法。

一、从叙事内容来看,小说主体是女主人公在临终前给作家R写的一封的长信,通过女主人公在信中的叙述,了解故事的整个梗概,包括事物的事件、情节、场景和人物。

信的开头以“你,和我素昧平生的你!我的孩子昨天死了。在这个世界上,我现在只有你,只有你了,而你对我却一无所知”开篇,寥寥数语,便让读者看到穷其一生的暗恋,终是一场没有主角的游戏。故事的情节展开便是以少女的忠贞不渝的爱情和作家“喜欢对所有的女人,像蜜蜂采花似的滥施爱情”之间的矛盾展开,通过女主人公回忆与作家之间点点滴滴的故事结构全文。有些故事甚至是作家没有参与的,而她也固执地认为那是有关他们的故事,因为她每时每刻的思想里都有他,她的灵魂里有他,她的身体里有他,所以她的一切都和他有关。女人在信中说“我可以对你说上几小时,说上好几天,告诉你,告诉你那些你早已忘怀的岁月,给你展开你生活的全部日历”。信中叙述了少女对作家一举一动的窥伺,在路上少女遇到作家的匆匆逃跑,母亲改嫁搬家少女的无奈和挣扎,少女离开作家后的孤僻和度日如年,少女拼命回到“我们的城市”,少女与作家的一夜风流,他们孩子的出生以及成长,女人在上流社会的华贵生活,舞厅的偶然相遇和女人的又一次义无反顾,孩子和女人孤独的死。每一个小事件的描写都推动故事的向前发展,塑造了女人的矢志不渝,敢爱敢恨和单纯自由的可贵形象。文中详细地描述了女主人公对作家炽烈感情和他们之间发生的故事,哪怕是一个眼神交汇。对于权贵对女主人公的追求和他们孩子的成长过程却粗线条概括。这样做突出了典型形象,合理安排了故事情节,使小说结构合理,详略得当。

故事的表层结构很简单,极少的人物构筑的故事情节,易于理解把握。作家搬到少女家的对面给少女认识作家提供了可能性,少女的一见倾心留给自己一生的等待,作家始终未曾认识这个用她一生来爱他的女人,他们孩子的死彻底摧毁了女人继续活下去的意念,女人孤独的死去并试图用最后遗言唤醒作家心中哪怕是一点点关于她的记忆。这便是故事的主线,以女主人公炽烈的爱为唯一的主线。小说的深层结构是在古典的欧洲背景下,少女的情窦初开的一见倾心遇到生性多情风流的作家,注定是一生的悲剧,孤独地守护自己的爱情。

女主人公是典型的行动元,是行动的主体。一个偶然让她认识作家,接着都是女主人想方设法地回到作家所在的城市,去往作家常去的地点,为了创造他们相识的可能性。终于在一个舞会上,女主人公再次重逢作家,但却仍是生疏,可怕的生疏。从始至终,作家从未认出过她,她更没有得到同她的付出对等的爱情。故事是由几个行动序列首尾连接构成一个完整的叙事体系。

二、从叙事话语来说,小说的文本时间和叙述时间是是不一致的。

全文整体是采用顺序的时序来记叙全文的。开始写作家看到一个陌生笔迹的信件,接着写信的内容,最后写作家读完信的反应。由于全文百分之九十都是在记叙信的内容,而信的内容是通过插叙的时序来记叙的,而且故事的主体情节都是在信的内容里,所以小说应该是按照插叙的时序来记述的。信中首先讲到他们的孩子已经死了,而她在这个世界上只有他了,然后才回叙他们相遇的过程,中间数次插进他们的孩子逝去的事实以及女主人公悲戚的心情。

只有作品的开头和结尾描述作家的内容文本时间和叙述时间是一致的。详细记述了他的行动过程,仿佛真实再现了那样一个场景。而短短的二十页信纸却记叙了十几年的光阴,这显然是故事发生的真实时间的距离是不一致的。这样的时间安排使女人和作家的形象都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写尽了等待的艰辛和女人在作家心中不曾留下任何印象的悲哀。文中数次提到女人的孩子的死给她带来的无尽痛苦,更显女人悲剧的一生。

作品的开头和结尾是以一种零聚焦的视角去叙述,叙述者仿佛洞悉了作家的内心世界,全知全能地叙述一切。叙述者看到作家的好奇心让他拿起信来读,读完信后作家“感觉到一次

西方主要是科学型文化,西方人是比较彻底地摧残了氏族血缘关系的纽带走进奴隶社会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由每一个公民占有财产的多少来决定,是一种政治法律关系,而不是靠血缘的纽带来维系的伦理关系。西方古代文明滥觞之地是爱琴海区域,这里海陆交错,山峦重叠,小岛星罗棋布。这块地域为古希腊人提供了极好的海上交通条件,造就了西方高度发达的手工业和航海业,是西方成为商业社会。正是由于古希腊的这种冒险航海等商业经济和民主政治使西方人崇山个人的自由平等和个性的发展,崇山个人的发财,个人的爱情,崇山个人冒险,个人奋斗。因此,所形成的西方的民族特征就是以自我为中心,以私利为基础,以响了为目的的敢于冒险,敢于进取的开放性民族性格。而这种精神则鲜明地体现在文学作品之中、艾玛对于私利、爱情、个人享乐的追求就鲜明地体现了这一点。

中国表现的则是伦理型文化。农业性的社会,广袤的区域与丰富的资源使人们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田园式生活,缺乏海上冒险和离奇古怪的遭遇,在面对遭难时只能逆来顺受。因此,中国文学反对越礼纵欲,主张“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要“发乎情,止乎礼”,要求以理节情。银娣对于感情的节制,对于社会的妥协同样地表达了她逆来顺受不富于冒险的品格。

(三)“怨“的结局

艾玛与银娣都作为悲剧来演绎,而她们的结局又不太相同。艾玛的“怨”在她死的那一刻已全部解除,正如书中所说:“她心里万念皆空,不再在乎人间的欺诈,卑鄙的行径,折磨她的无数贪欲,她也不恨任何人了。对于爱情,她也只是感到痛苦,一回忆起来,就失魂落魄,好像伤兵在临死前看到生命从流血的伤口一滴一滴流掉一样”。在经过一番的追求与苦苦挣扎后,她得到了心灵的解脱,她没有继续带着怨恨离开这个世界,这抑或是最好的结局。而银娣却是怀着终生的怨恨度过晚年的,她对社会的怨恨,对三少爷的怨恨以及对自身命运的怨恨使她人格发生了极大的扭曲。她知道死也未将这些怨恨放下。

造成二人差异的根本原因还是两国的历史文化差异。西方人主张原罪解脱,他们认为人生来就是有罪的,而他们来到这个世界就是为了赎罪,罪赎完时他们的灵魂就得到了真正的解脱。也就可以升入天堂,达到最终的心灵洗涤。艾玛既是在死的那一刻解脱了自己的原罪,放下了一切的痛苦与怨恨。中国人则主张因果轮回,这一辈子未完成的事到下一辈子还要接着轮回,在不断的轮回过程中人才能得到真正的解脱,追求的既是无尽的因果,今生来世都要为一件事纠缠着,银娣即在这种无尽的轮回中怀着深深的怨恨终老一生。

艾玛与银娣作为两个典型的怨妇孤独地屹立于中西方两国文学长河中,道德赋予她们不贞不洁的污秽之名,而历史却永远眷顾着她们,代表着不同的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的四种解读[J].译林,2008.5

[2]、自恋自虐自欺的交响曲——评《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J].安徽文学,2009.6

[3]、陌生女人的沉默一生——透视《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中对女性关怀的召唤[J].时代文学,2008.20

[4]、细读《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J].安徽文学,2010.8

[5]、荒诞·虚无·自欺——《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别解[J].甘肃高师学报,2007.12(6)

[6]、情爱童话及其隐喻——读茨威格《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J].剑南文学,2009.10

[7]、茨威格精神世界的曲折表达——《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再读[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3.20(1)

[8]、爱欲的失落与文明的哀伤——《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象征意蕴再读[J].现代语文(文学研究),2008.3

篇4:《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演出时间:

2013.12.24~2014.1.5

演出地点:

北京国话东方先锋剧场

独角戏《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是根据奥地利作家斯蒂芬·茨威格的同名小说意向进行创意改编、再造经典的一次尝试。小说讲述的是一个陌生的女人在她生命的最后时刻,饱蘸着一生的痴情,写下了一封凄婉动人的长信,向一位著名的作家袒露了自己绝望的爱慕之情。原著的柔情与催泪笔法,成就了作家茨威格“世界上最了解女人的作家”的称号。而自诩为“世界上最不了解女人的导演”孟京辉将不怕误读,在原著小说的雏形上背道而驰,将荒诞发挥到极致,讲述陌生女人和W先生“三次做饭与三次交欢”的疯狂爱情。食色性也!剧中每一次的做饭和交欢都是对爱的误导、伤害与折磨,复杂的心理活动随之被放大,象征感尤为强烈。这种背道而驰的距离感不仅极大地增强了戏剧张力,还能让观众在忍俊不禁的同时看到生活的残酷真相。

此次黄湘丽单人独技挑大梁,与生俱来的音乐才华被彻底激发,独自完成了12首歌的作词作曲以及编曲工作,并将在剧中自弹自唱。对于黄湘丽的音乐创造力,导演孟京辉表现出绝对的信心和高度的赞扬:“她有这个能量来表现自己。你看一下她的眼神就明白了。”作为黄湘丽音乐道路上的恩师,音乐人张玮玮这样评价:“一个人把自己的时间用在哪里,是能看到的。舞台上的每一个角色,都是丽丽对自己最好的认证。”

除了音乐天赋尽显,黄湘丽还将在剧中大秀厨艺,七道拿手好菜也会随着剧情的不断升温而出锅,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的交织通感将促成这场戏剧的感官盛宴。

在孟京辉戏剧工作室的六年里,黄湘丽先后出演过七部话剧,戏路百变的她塑造了无数个令人印象深刻的角色:《三个橘子的爱情》中的天使女孩,《蝴蝶变形记》中的朋克女郎,《恋爱的犀牛》中的柔美明明,《桃色办公室》中的湖南口吃妹……可以说,每一次的出场,黄湘丽都会令观众眼前一亮。而在即将上演的独角戏《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中,黄湘丽将分别饰演青涩少女、自渎女青年、未婚妈妈、交际花、女巫、女神经病、变态狂魔等十个角色,百变戏路功力尽显。作为黄湘丽的头号粉丝,导演孟京辉称她为不可多得的百变女郎:“你见过黄湘丽的顶尖表演吗?我为她举手心跳拍案流泪震惊!彻底服了!”

iTALK文化看点

食色性也,这是一个有关于胃和阴道的故事。世界上最懂女人的作家斯蒂芬·茨威格原著,世界上最不懂女人的导演孟京辉指导,中国剧坛百变女郎黄湘丽主演,岂能错过?!

即使外面天寒地冻,也要“动手动脚”,走出家门去感受热闹与狂欢吧,说不定你会找到学生时代的热血与激情。

《公主的盛宴》

“史上最好吃的舞台剧”

演出时间:2013.12.21~2014.1.18

演出地点:北京民族文化宫大剧院

票价:500/380/280/180/80

公主得了一种爱“吃”的怪病,为了拯救公主,谁的美味能够打动公主就能招为驸马。顿时间,来自世界各地的厨神汇聚一堂,比“厨”招亲……所展现的厨艺并不是“煎炸蒸煮”,而是杂技、武术、歌剧、戏曲等多种雅俗共赏的艺术形式,甚至代表着街头流行文化的表演也被搬上了舞台并贯穿全剧。

浪漫中国——理查德·克莱德曼

中国巡演音乐会

演出时间:2014.1.11

演出地点:广州中山纪念堂

理查德·克莱德曼自1992年带着钢琴艺术来到中国,便成为大众心中憧憬的“浪漫钢琴王子”。二十多年来,他先后三十余次到中国进行巡回演出,历经七十余城市,总场次达四百余场。他的音乐不仅影响了一代中国乐迷,更对中国钢琴教育的普及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克莱德曼钢琴曲所代表的“浪漫、轻松、高雅、时尚的生活方式”近年来也逐渐成为人们的向往。

天空之城·久石让与宫崎骏动漫作品视

听音乐会

演出时间:2014.1.3

演出地点:北京音乐厅

久石让,中国年轻一代的动漫迷们都不陌生:宫崎骏的多部动画电影配乐皆出自他手。一位是日本动画电影的领军人物,另一位则是被誉为“东方威廉姆斯”的日本电影配乐大师,宫崎骏和久石让的作品足以让观众百听不厌。这次音乐会我们将以室内弦乐重奏的形式来完整演绎两位大师的电影音乐作品。维也纳约翰-施特劳斯圆舞曲乐团

2014新年音乐会

演出时间:2014.1.2

演出地点:南京人民大会堂

维也纳约翰-施特劳斯圆舞曲乐团经过几次世界大战浩劫之后,1989年得到重新组建,是目前世界上演奏约翰·施特劳斯圆舞曲音乐的权威乐团,也是奥地利政府的驻家乐团,乐团当在西班牙巴塞罗那的演出更是出现数以千计的观众随音乐曲声大跳特跳圆舞曲的壮观景象,致使音乐会变成了舞会,曲终人不散。

篇5:《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观后感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是由奥地利的著名作家茨威格创作的,是其代表作之一,讲述的.是一个陌生的女人,在她生命的最后时刻,饱蘸着一生的痴情,写下了一封凄婉动人的长信,向一位著名的作家袒露了自己绝望的爱慕之情。小说以一名女子最痛苦的经历,写出了爱的深沉与奉献。茨威格用很细腻的笔法讲了一个暗恋的故事,一个女人暗恋了一个男人一生,并为他生下一子。后来迫于生活,沦入风尘。但直到女人死亡,男人却依旧不知道她的名字,甚至在记忆中也并无痕迹。第一次读的时候,一把眼泪,惊异了很久,一个男人怎能有如女性化的心理?

一个男子在四十一岁生日当天收到一封没有署名和地址的信,一个临死的女人,讲述了一个刻骨铭心的爱情故事,而故事的男主人公也就是收信的这个男人对此一无所知。故事始自十八年前,她初遇男人的刹那,还是个孩子,之后经历了少女的痴迷、青春的激情,甚而流落风尘,但未曾改变对男人的爱,直至临死前才决定告白。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算得上是茨威格的成名之作。作品以一个女人对于自己精神恋爱的情愫拉开文章的序幕,一个女人为她所爱的作家,她心灵上深深爱恋的那个放浪形骸的男人。

篇6:《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读后感

女主公爱的纯粹、无私、高贵、彻底、浓烈,爱得有尊严而悲烈,所有关于爱情的高尚形容词都可以用到她身上。可以作为一个美好凄美的爱情故事来赏读。但凡事都有两面性,她的爱成全了她的爱人,成全了她的儿子,成全了她纯洁的爱情观,却是以她的家庭与爱她的家人以及爱她的所有人,更重要的是她本可以幸福的一生为沉重的代价,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她的爱是狭隘的、极度自私和对自己不负责任的。唯一可以赞誉的是,她少女时代那无欲无求、积极向上的爱,所引发她使自己变得更好的动力。而故事后序情节,表面上女主人公无欲无求,但却一直期望作家能够认出来她,正是这个看似卑微的欲望一直牵引着她靠近他、等待他,并最终使自己绝望。如果无所求,就不会有绝望,而是一种恬静的释然与美好。在现代女性独立的时代,可以此警示所有女性,要爱,请深情但豁达积极地爱,让自己为爱变得更好,去争取去表达,但不强求,不只是狭隘地占有与控制,而是与对方共同携手平等地享受爱情带来的美好与成长。

篇7: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读后感

只有当生命迎来终结时,才能以一封饱含爱慕,崇拜,羞愧,自责,哀怨,忧伤,情感如此丰富的匿名信送到至死不渝的暗恋对象之手,这是需要苦尝多少个寂寞的日夜,忍守多少个相思的时光才能用尽毕生的力量写就这样一封情书。

茨威格实在是了不起的作家。从头至尾只是通过一封信就将世间一个奇女子的形象描绘的栩栩如生,从女孩的天真烂漫,不经世事,到少女的情窦初开,含苞待放,再到女人的风情万种,成熟韵味,各个时期的心理状态的变化描绘的动人心魄,刻画的入木三分,以至于以为这样的女子竟然真的在你的生命某一阶段同你有过一段如此的经历。将你带入了情节之中,如梦似幻的使我们同男主人公一起回忆起过去的柔情往事。

这样的小说情节,在我看来在当时一定是引发社会热议的,因为实在过于超前,凌驾于现实的爱情观念,在一些过去的文学作品中,我们可以了解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上流社会的浮生若梦,安淫享乐,一派歌舞升平,所谓名流之间的爱情无非是安逸生活的调味剂,唾手可得,召之即来挥之则去,不可避免的走向庸俗的地步。那么此时这样的一篇小说的横空出世势必像一枚小型核弹一样冲击了整个文学圈,并辐射至大众的视野内。当时造成的轰动我们现在不得而知也暂且不去讨论。即使放到如今的时代,我仍旧认为它有着非常震撼人心的力量。虽然百年过去,但人类的情感状态始终不外如是,我们同样渴望去爱别人也渴望被别人所爱。遗憾的是,最基本的这个情感需求在如今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再一次x 文学的力量始终是有限的,或许会影响到某一群读者,但悲哀的是无法左右这个社会向着怎样的方向发展。现代生活的节奏日益加快,一个接一个的欲望呼之欲出,而我们可能偏偏就高估了自己对情感的把握,把轻易能得到的就视为理所应当,忽视了身边的亲人朋友,拒绝那些陌生人善意的帮助,总以忙为理由搪塞潜在的情感交际,即使如我又何尝不是。虽对小说感同身受,向自己心中的那个人表露心迹,一吐一直以来的相思却得不到任何我希望的回应。我对真爱不再抱有任何的幻想,岂不证实了我们内心的那纯洁的爱已经被玷污了吗?我们不太可能再有少年人的勇气和冲动去追求心目中的真爱了。所以我们会返回来再把小说翻了又翻,读上一遍又一边,去缅怀去祭奠那个虽然还跳动着但早已枯死干涸的心。

篇8:《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观后感

我尝试着对这个问题做出了解答:陌生女人用她的宗教之爱, 透过文本的不确定性和空白, 穿越时空, 向这个虚无的时代里陷于人生困境的人们提供了终极关怀。

一.宗教之爱

学界内盛行的是运用女性理论来分析所谓男性中心的霸权, 这回避了我们的疑问, 将研究者的后背朝向了我们。近年来的学者又将视线投向了弗洛伊德精神分析, 将这个女人的不可思议的爱解读为一种心理激情甚至一种心理疾病, 或者干脆与作者茨威格的生平结合解析陌生女人。仿佛精神分析已经给出了我们答案, 这个陌生女人病态的心理激情震撼了我们内心, 但这个答案显然还不够透彻深刻, 仅仅是一种近乎变态的心理激情真的足以使高尔基“激动地难以自制, 毫不羞耻地哭了起来?”, 使我们感到灵魂的震撼?面对这样一个难题, 我愿意做出自己一些判断, 提出一些片面的见解, 来启发继续的研究。

为了使接下来的论述更加可信, 我们先来奠定“宗教之爱”的理论基础。社会学家们关于宗教是什么即宗教的定义问题的无休止的争论还在继续着, 我们无法直接获得一个明晰的定义来帮助理解宗教。实质性定义的拥护者用对“神灵”、“超自然的存在物”等的信仰来界定宗教的本质;功能定义者从宗教对个体和社会的影响———对人类的终极关怀———来界定宗教;只要是谈论现代西方宗教社会学, 就永远无法绕开的马克思则说道:“宗教是那些还没有获得自己或是再度丧失自己的人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感觉。”不过以上提及和未提及的经典的论述为我们理解宗教提供了许多有益的线索。

我尝试从宗教的本质论、功能论出发, 抽离出宗教的内核性的三要素:终极性 (生存的目的) 、依附性 (弱化自我强化他者) 、非功利性 (无私奉献, 无关世俗生活的直接目的) 。

为减少生存的痛苦, 我们将终极命题 (终极性) 交付于“神”, 弱化我们自身以依附于神明 (依附性) , 但这个人造的上帝并不能为我们直接的带来各种生活中利益 (非功利性) , 我们的祈祷, 更本质的是为了让这个超自然的存在来代替我们回答我们自身的种种困境 (终极性) , 庇佑我们使我们免致痛苦。

我所谓的宗教之爱脱胎于人们对于超自然的神明的信仰之爱, 它拥有宗教的三个内核, 但它不同于有群体组织、宗教仪式、宗教经验等形式外衣的宗教信仰, 它强调的是个人的心理体验, 更倾向于一种脱去了形式的外壳的本能和冲动。陌生女人对R的近乎迷狂的爱正是对宗教之爱的最佳诠释。

1.终极性。文本在开篇不久就向我们叙述了陌生女人的“阴惨惨”的童年:“我这一生实在说起来是我认识你的那一天才开始的。在这以前, 我的生活只是阴惨惨、乱糟糟的一团……它就象是一个地窖, 堆满了尘封霉湿的人和物, 上面还结着蛛网。”我们可以察觉少女时期的陌生女人的生活与R的生活之间所存在的距离。她生活在“小资产阶级的穷酸气氛之中”, R搬来之前的那家邻居“丑恶凶狠, 吵架成性。他们自己穷得要命”, 带有一种“破落的无产者的粗野”;而R是一个富有的作家, 和善、漂亮、优雅, 即使是他的老仆人也显得“态度和蔼, 神情严肃”。她“深居简出, 不声不响”, R却声名卓著;她常遭莫名的欺侮, R则受人尊敬;她只有十几本便宜破旧的书, R却拥有漂亮的像工艺品的书。事实上她对自己童年生活的描述是建立在与R的生活的对比之上的。她将遇见R之前的人生进行了彻底的否定, 并且不仅仅是否定, 她将本应当无忧无虑的童年生活极为简略的概括为“只是阴惨惨、乱糟糟的一团”, 仿佛她的前半生什么都没有什么都没发生过, 换句话说, 她始终生活在一种毫无意义的虚无之中, 直到R的出现。R的“不同”深深地吸引她, 他深藏的“两面性”可以帮助她摆脱她的虚无, 换言之, 陌生女人对R的爱起于摆脱自身的渴望, 她厌倦灵魂深处一无所有的生活。摆脱自身的渴望实际上又是渴望重新塑造自我, 探寻生命意义的过程, 最终陌生女人做出了选择——将她全部的生命意义都附属于R, 从而完成了她的生命意义的探寻。

2.依附性。陌生女人的全部生命依附于R, 而她的自我、自尊、自由从属于她对R的宗教之爱。她的爱好源自于对R爱好的揣度:因为R喜欢书本, 她开始如饥似渴的读书;因为她“想”R是喜欢音乐的, 她突然开始“练起钢琴来”。她的生活由R来决定:她穿的干干净净, 掩盖衣服的补丁, 尽管他从不看她一眼;她“整天什么也不干, 就是在等你, 在窥探你的一举一动”;R“出门旅行的那些礼拜里”, 她虽生犹死。她甚至将与R的相关的物品神圣化:她亲吻R摸过的门把;偷了一个扔掉的雪茄烟头, 把这个烟头“视若圣物”, 因为他用“嘴唇接触过它”;对R寓所的一次窥视望竟成为了她“童年时代最幸福的时刻”。而对于自己的生活近乎达到了一种漠视的态度:由于过分关注R忽视了生命中的一次重大变故——母亲嫁人, 而因此引发的搬家使她近乎绝望;在R的一次轻佻的试探下, 迫不及待的献出了自己;为了养育与R所生的孩子她卖身了, 又为了能够随时接受他的召唤而拒绝了美好的婚姻。陌生女人的整个生命在遇见R之后就不再属于她自己了, 生命中的困惑、痛苦、希望、喜悦都依附于R, 表现出一种近乎宗家的情怀:“我的心默默无声, 专等候神, 我的神思是从他而来, 惟独他是我的磐石, 我的拯救, 他是我的高台, 我必不很动摇” (《诗篇》, 62:2) 。

3.非功利性。接下来我们尝试寻找宗教之爱与世俗之爱之间的差别中讨论下一点。世俗之爱建立在生殖的基础之上, 也就是现实生活以及后代生命的延续。一方面, 理论上它要求两性关系的基本平衡, 而事实上由于生理、社会等因素并不能实现真正平等, 因此在现实生活中常常表现出一定的依附性, 但是两性之间的承诺、“契约”因为有了社会舆论和法律的保障所以不致轻易地撕毁, 因此我们可以说世俗之爱的一个特点是, 依附下的平等。在这一点上宗教之爱尽管与它大为不同但仍有相似之处, 所以让我们继续寻找下一点根本区别。世俗之爱是指向现实生活的, 它注定了无法摆脱功利性的目的, 简·奥斯汀的《傲慢与偏见》非常能体现这一点, 它所描绘的婚姻爱情生活与经济是紧密相关的, 假如没有经济基础这点, 那么伊丽莎白与达西、简与宾利, 几乎是不会有任何未来可言的, 恰如开篇所言的“凡是有钱的单身汉, 总想娶位太太, 这已经成了一条举世公认的真理”那样, 世俗之爱在根本上就是庸俗的、功利的。而我们反观陌生女人的一生却发现了截然不同的一面。陌生女人的爱是超越的:她因为怕R的疑心以及保证他无拘无束的生活而选择独自承担后果———生育抚养他们的孩子, 她“为了这可能有的一小时的相会”拒绝了所有人的求婚。她没有让她的爱从属于生活, 而是让生活从属于对于R的爱, 甚至应当说她的爱就是她全部的一生。这样我们就得出了一个结论, 宗教之爱与世俗之爱之间的不同就是非功利性与功利性的不同。

二.召唤结构

陌生女人对于R的宗教之爱使我们的灵魂感到震颤, 主要是文本的不确定性和空白带来的。我们在这种空白当中带入了自己时代的经验和理解, 最终与陌生女人的宗教之爱遇合产生了强烈的共鸣。

德国接受美学家伊瑟尔认为“作品的意义不确定性和意义空白促使读者去寻找作品的意义, 从而赋予他参与作品意义构成的权利”, 不确定性和空白构成了文学作品本文的基本结构, 这就是“召唤结构”。它可以激发读者去确定, 去填补, 在这种想象性再创造中与作者共同把文本由潜能变为现实。《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正是充分地运用了这种文本的不确定性和空白将它的生命力延续至今。

小说涉及的人物大部分是没有姓名的, 即便是男主人公也只有一个意义不明的代码——“著名小说家R”。《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为了向我们展现陌生女人的爱而将人物的塑造搁置, 因此他们全都是模糊不清的一团。小说叙述的背景也是如此, 没有具体的时代背景, 既像是过去的某一个时刻又像未来的某一个片段, 而提及的地点如维也纳、因斯布鲁克等毫无地域的特征, 像是几个迫不得己才临时编出来的代号, 就像“R”这个名字一样可以任意的替换, 即便说它是发生在中国也未尝不可, 这也是《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在中国翻拍后如此妥帖不露痕迹的一个重要原因。这种模糊和空白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茨威格在表现他那个时代的思想风貌方面的不足, 使得同时代及后来的学者对茨威格小说的思想内涵评价不高, 甚至颇有微词, 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 我们应当越来越清醒的意识到《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所展现的精神灵魂的力量并不因缺乏对时代的表现而有所减弱, 相反它的力量正是因为文本的不确定性和空白所建构的“召唤结构”才能突破时间和空间限制震撼我们的灵魂。

透过《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的不确定性和空白, 我们仿佛看见这是发生在不远处甚至我们身边的一个微不足道却惊心动魄的故事, 我们不断的拉近与她的距离, 又无限的远离着她, 她生活在我们身边, 她生活在别处。另一方面, 我们在文本的空隙中带入了我们时代的语境, 我们理解宗教之爱的语境, 它就是我们这个时代的虚无。这份虚无感事实上是延续两次世界大战后人们对荒诞、无序、丑恶的世界不信任, 世俗的神——理性, 被摧毁了, 宗教的神已经死了——“上帝死了”, 我们忽然发现自己在文明高度发展的社会中竟然一无所有。事实上, 经历过世纪灾难的茨威格已经痛苦的呼喊过, 那一场又一场无意义的战争“把我们这个时代搅得这么可恶、这么绝望、这么一糟到底的悲惨, 使这个时代只有什么也不信的信仰”。战争暂时停止了, 但它摧毁了一切, 惟独把绝望与虚无留给了我们。面对这种困境,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告诉我们, 至少我们可以还依靠宗教之爱。

在文本中, 陌生女人的死是值得玩味的。她是在疲惫、流感的侵袭和儿子病死的打击中死去的, 这些因素简单概括起来就是她与R的孩子死, 即她与R的最后联系的断裂。陌生女人的一生都是属于R的, 与他联系的中断使她赖以生存的宗教之爱失去了凭依, 她的生命意义就此终结, 生命也就此结束了。

小说的开头和结尾部分都是“嵌套结构”的外壳, 但两部分却出现了明显的差异。开头部分R看似悠闲实际上却是无所事事的生活, 显示出R身上沉重的虚无感, “‘四十一岁了’, 这个念头很快地在他脑子里一闪, 他心里既不高兴也不难过”, 与此相适应的也是琐屑平淡的叙述方式, 实际上从R不断追求玩弄女性的行为也能看出, 功成名就的R始终生活与他的虚无之中;结尾部分R突变, 展示出复杂澎湃的内心活动, “他感觉到死亡, 感觉到不朽的爱情:百感千愁一时涌上他的心头, 他隐约想起了那个看不见的女人, 她飘浮不定, 然而热烈奔放, 犹如远方传来的一阵乐声”, 表述灵动丰富、轻盈梦幻。对于这种突变, 我们可以试着回答说, 陌生女人的宗教之爱解答了R的虚无的困境, 她以同样的方式, 以宗教之爱的终极性使我们尽力摆脱虚无的人生困境。

参考文献

[1]胡经之、张首映:《西方二十世纪文论史》,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8年。

[2]斯蒂芬·茨威格:《回归自我》, 长江文艺出版社, 2009年。

[3]斯蒂芬·茨威格:《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张玉书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1年。

篇9:《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中绵长凄婉的爱情故事是这样的:一位名为R.的著名作家在他4l岁生日那天收到了一封厚厚的信,这封信出自一个临死的女人,信中,这个女人倾诉了她从13岁起对这位作家至死不渝的爱情。18年前,13岁的她就爱上了住在隔壁的作家,对她来说,作家是神秘世界里面的人物,她对他既崇拜又爱慕,后来,小女孩因家中变故搬到了别处,但是她始终无法忘记这个曾住在隔壁的作家。几年后,小女孩以学生身份回到原来的住处,与作家重逢,并把自己的初夜献给了他,对女孩来说,他是她感情的全部,但是对风流成性的作家来说,她却不过是他千千万万的女人中的一个而已。两人几次交欢后,作家因事离开,虽然表示回来后马上与她联系,但却从此杳无音讯。女孩在绝望的等待中发现自己怀孕了,因对作家的爱,她决定生下这个孩子。孩子出世后,生活越发艰难,女孩为让孩子过上优越的生活,不得不依附有钱男人,过着妓女一样的生活。几年后,她终于再次遇到了深爱多年的作家,两人又有一夜的欢愉,但作家仍旧没有认出她来。又过了几年,他们的孩子患上流感死去,这个女人在绝望和病痛中将自己这一生的爱情写到信上,寄给了这位她苦恋了很多年的男人。

作家看完了信两手哆嗦,他长时间的试图在记忆中去寻找关于这个女人的记忆,但是记忆却是那样的模糊,女人深沉的爱让他感觉到死亡,感觉到不朽的爱情,百感千愁一时都涌进他的心头……

經典词句:

1.我希望你想起我来,总是怀着爱情,怀着感激。在这点上,我愿意在你结交的所有的女人当中成为独一无二的一个。

2.从来没有责骂过我对你的爱情,我始终都爱着你,一直为你所给我的那个时刻而祝福。假如由于那些时刻我还得再进一次地狱,而且事先知道我将受的苦,那么我还愿意再进一次,我亲爱的,愿意再进一次,再进一千次!

点评:

篇10: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读后感

但我并没有感觉失望的,同时,觉得里面的故事挺精彩的,不错,描写很细腻,很深刻,很多都是内心的活动描写,无奈,悲伤,各种情感的表现都是那样描写得独到啊。看完这本书时,就发现,原来我也挺喜欢这种风格的文学作品啊,所以呢,要多看些书,才可以发现自己是喜欢啥种风格的书籍的嘛,就这样的,以后也要多接触下这种书的,所以就小小决定了一下,自己要把这个作者的书籍都去看一下的,了解下这种风格的书籍啊,就算自己不是很会形容作者,和作品的,我可以上网去搜索一下,其他人是如何评论与评价的,找出同自己意见相符的观点啊,久而久之的话,自己就会学会原来来准确评价自己的正确观点的呢。哈哈,觉得好开心啊,找到一个方向让自己去奔向啊。

这书是由一个奥地利著名作家茨威格写的。简介说他,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他曾流亡瑞士,由于目睹了战后人民的灾难和社会道德沦丧,开始用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法探求人类的灵魂。他的作品匠心独具,充满人道主义精神,也充满着对社会的批判,尤其是“以罕见的温存和同情”(高尔基语)塑造了不少令人难忘的女性形象。作品集:诗集《昨日的世界》《人类星辰》,散文及小说方面,着重心灵的探讨,对复杂感情的描述有神来之笔《一封陌生女子的来信》《看不见的收藏》《象棋的故事》《热望的秘密》,传记作品:《三大师》《罗曼。罗兰》《同魔鬼作斗争》《自画像的名手》《精神疗法》《玛丽亚。安托万内特》《玛丽亚。斯图亚特》。不限于史实,而着重刻画人物的心态和性格。

《一封陌生女子的来信》里有四个短篇小说:一封陌生女子的来信,看不见的收藏,一颗心的沉灭,热望的秘密。

一封陌生女子的来信:讲述的是一个女子从小就喜欢上一个邻居的男人,那人是双重性格的,风流不羁与对文学的执着,但这男人却从来都不记得这个女人,不认识她的,就算在人生中有过那么几回的相遇和相处啊,而且这个女人还帮他生了个孩子,把自己的爱都全注入到这个孩子身上,但他却死了,连同这个女人的心也一样跟着死了,所以再最后一刻写上这封没备注的信来向女人深爱的男人诉说自己的一直以来的心事。“我感觉眼前发黑,也许我连这封信都不能写完---但是我要集中所有的力量,与你谈一次话,仅这一次,与你---我的爱人,那个从来都不曾认识我的你。”

看不见的收藏:讲述的是一个已经盲的军人,很爱惜自己的收藏,但他却不知道自己的生活已经变成怎样的,是那么的贫困和艰难,他的太太和女儿,为了瞒着他,偷偷地把他的收藏拿去卖了,换些钱回来啊。但这位收藏者却还是把这本绘画作品当珍宝,每天都会拿出来看,回忆和诉说绘画上的内容,他记得是那么的清楚和诉说时,是那样的神采奕奕的。而有个古董家来找上门时,也帮忙他的太太和女儿来骗他,并表现很喜爱,就像看到真的作品一样的。“这个古怪的,可笑的小气鬼,却是个绘画作品的收藏家,他对艺术品显示出非凡的聪明,丰富的知识和精致的口味。我想到那句古老的至理名言----我想是歌德说的“收藏家是幸福的人””

一颗心的沉灭:讲述的是一个父亲的多疑,自己可爱漂亮爱护的女儿,竟然做这种事,不能容忍,自己的妻子也是如此的。自己辛苦挣来的钱,就是让她们这样的么,社交活动啊。而自己呢,就慢慢地被她们忽略啦,不再留意自己了,从而让自己把自己的心冰洁起来,孤独,变得不爱说话,怪怪的,就这样,慢慢地死去了。“不一定非得受命运强烈的打击和突来的暴力挫折,才会使一颗心产生决定性的震撼;一个匆促草率的原因而造成的毁灭,也能激起命运之神更大的乐趣。”

热望的秘密:讲述的是一个生病孩子的故事,这个孩子很想当大人,不要总让人觉得自己是孩子。其中有个怀着诡计的色狼男人,想接近他的母亲,却是先从孩子的身上开始接触来认识他的妈妈,从而让他觉得不开心,觉得被骗的感觉。而且妈妈的改变也让他觉得讨厌,所以他决定要找出他们到底藏着什么秘密的,经常搞乱妈妈和男爵之间的计划,被他们觉得讨人厌的孩子。最后自己跟妈妈吵架,不小心打了一下妈妈,因为害怕,所以逃走了,去找自己的祖母。在这个过程中,自己认识到这个世界有很多是自己不懂的,有很多秘密的,所以觉得自己是幸福的,要开始觉得自己做小孩是个好事来的。“黑暗,令人毛骨悚然的声音,多么可怕,又多令人意乱情迷!是兽,是人亦或是风?像幽灵似的使一切沙沙声,劈啪声,隆隆声全混在一起。”

篇11:《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读后感

深深地被书中女主少女的高傲而又深沉热烈的爱震撼了。初次遇见时,作家矫健的步伐和年轻的脸庞一下子就触动了少女的心。自此,少女爱上了那个有两种分裂人格的作家。

知道自己要随母亲与继父去山东长住,女主心痛到晕厥,半夜爬起来去等在作家门口,亲吻他摸过的门环。甚至不顾自己只穿了薄衫,无法抵挡寒夜刺骨作家的冷。她默默的守候与等待。

成年后,再见面,作家还是那样迷人,亭亭玉立的她面对作家的邀请,她毫不犹豫的回答道,方便,都方便,只有她自己知道心里那份炽热的爱终于等到了这一天。

篇12:《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读后感

真的深爱是要像这个女人一样,把一生都赔付上,弃绝任何其他能让自己幸福的选项,这样才是真的深爱吗?

我非常的佩服一个人可以爱到这样的程度,可以如此不顾一切,如此卑微,她所有所有存在的意义只是因为他在这个世上,可能会偶然的遇见她 ,突然的召唤她,为了这种微妙的可能性,她保持了绝对的自由,从这一点上来说,几乎有受虐者倾向。

从十三岁开始,到到二十九岁生命结束,爱了这个男人十六年。她说她无怨无悔,她曾经数次靠近他,并怀了他的孩子,独自养育,在孩子的身上再次的深爱。可是没有一次,她一次次在内心呼唤,渴望他能够认出她,可是没有一次,也永远不会,永远,这个男人不会认出,他几次寻欢中的某几个女人是同一个人,同一个深爱着他,却永远不为他所知的人。悲哀就在这里,虽然爱是绝对自由的,我爱你,你是自由的,但真的爱一个人,就不可能没有期盼,而心里知道这份期待永远都不会实现,是多么的残忍,我那样爱你,可是你甚至不认识我,我们是陌生人,从出现到死亡,至始至终,都没有被记起过。

我毫不怀疑这是一个非常优秀的男人,但是也习惯了被付出,当读完信,才注意到花瓶中不再有多年的白玫瑰。把爱倾注在这样一个人身上,是注定要痛苦的吧。

人从来不会没有选择,所以死亡是这个女人最后的成全。

★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影评

★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读书心得体会

★ 茨威格: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读后感I读书笔记I读书心得I简介】

★ 爱情诗歌:亲吻陌生的女人

★ 老兵来信范文

★ 人民来信范文

★ 一个陌生的老爷爷500字作文

★ 《一个女人与和尚的对话》读后感100字

★ 《花样女人》读后感

篇13:《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观后感

然而正如“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对于《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的解读, 我们也可以跳出固定的思维模式, 从一个全新的视角对其进行深度解读。因此, 本文尝试运用格雷马斯语义矩阵的理论技巧挖掘《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的另一主题学意义——寓于多种关系中的现实困境。

格雷马斯语义矩阵产生的基础是叙事文本中存在不同角色的“行动元”, 这些“行动元”无一不处于各种关系中。“格雷马斯的图式分析根据的是事物存在之间的关系”[1], 语义矩阵具体是由对比强烈的相反对立和对比性稍弱的矛盾对立这两种不同性质的对立关系构成。具体图式如下:

其中, X与反X、非反X与非X是两对相反对立关系, 是所有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X与非X、反X与非反X属于矛盾对立关系, 这种对立关系地位要略次于相反对立这种对立关系。矩阵的四个要素可以是具体的人物、行动、事件, 也可以是抽象的价值、道德观念等。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的主体部分是由一个陌生女人对著名小说家R一生的爱慕构成。当我们去寻找对应的关系据点时, 我们很容易找到陌生女人对R的执着爱与R对陌生女人一无所知的对立关系, 而这种对立关系贯穿于陌生女人的一生。“我的整个一生都要让你知道, 我的一生始终都是你的, 而对我的一生你却从来毫无所知。”[2]直到陌生女人死去, 这种执着的爱才得以终止, 而直到终止, 陌生女人得到的只是R对自己的一无所知。当我们用语义矩阵来表示这个过程时, 具体图式则是这样的:

当我们把陌生女人个人情感追求升华到她在现实生活中的崇高追求, 无疑陌生女人对R的爱情就是陌生女人在现实生活中的理想, 从生到死, 自从陌生女人找到了自己的理想, 陌生女人开始为自己的理想执着到死。而R对陌生女人的一无所知, 正可看做是现实生活对个人的无情、冷漠, 而这种无情与冷漠, 直接击败了靠理想维持生活的个人生命。语义矩阵中“疯狂爱”与“一无所知”这两个成分可置换成“理想”与“现实”这两个意义更为广泛的要素。陌生女人不可预设地来到现实世界, 而在现实世界中偶遇的理想使得陌生女人获得重生。陌生女人对这个等同于自己生命的理想抱以无限的激情, 但现实则像个调皮的孩子, 玩世不恭, 丝毫不顾及她为理想执着的艰辛, 最终致使理想在现实中被一次次击碎, 随着理想的被击碎, 陌生女人在现实中的“生”, 则一步步靠近死亡。“死是她对文明祟尚的破灭, 是她对精神追求的毁灭, 是她对自己命运的无奈选择。”[3]文明, 精神追求与我们说的爱情或理想是一个意思。按照拉康“三角结构”理念来看, 这些都隶属于陌生女人的“缺乏之象征”, 处于陌生女人的想象界之中, 而“缺乏之象征”被“他者”无情地剥夺了, 这里的“他者”可以是R, 可以是其他陌生女人, 可以是死神, 更可以是冷酷残忍的爱情游戏规则, 现实生活规则。而这样的“他者”时而谨慎、庄严, 时而轻浮、玩世不恭, 并且无法捉摸。但是陌生女人却有着执拗症, 在并非一直严谨的游戏规则中太过认真与执着, 如图:

现实生活残忍无情, 但是生活于现实中的人却执拗地追求着自己对现实生活的某种希冀,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一种无可躲避的现实困境, 以及在现实困境之中很多事物存在的荒谬性。

我们更熟悉将人物带入语义矩阵中,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中人物不多, 当我们试图用人物来替换上述语义矩阵四个据点时, 无疑陌生女人与R是一对主要的对立关系, 陌生女人试图从R身上获得自己梦寐以求的爱情, 但是她的执着的持续以及执着的崩溃的助手与对手分别是什么呢?她执着的助手从抽象的角度来说应该是陌生女人的理念, 这种理念或说无意识支撑着陌生女人对R的至死不渝, 而这种理念对应的人物是谁呢, 我想陌生女人的小孩首当其冲。当然在小孩出现之前这个人物必定是R自己, 这个陌生女人理念中的崇高之人。小孩只是理念中崇高的R的替身。现实的残酷无情则是陌生女人的对手。当我们同样要厘清小说中的人物关系时, 这里的对手可以是爱慕陌生女人的有钱人们, 可以是R, 可以是R身边的各式陌生女人。爱慕陌生女人的有钱人们, 可以利用物质生活的现实残酷来对抗陌生女人“不接地气”的虚妄等待;R身边的各式陌生女人, 她们是陌生女人的情敌;在陌生女人的理念中R是崇高的, 而现实生活中R也是轻浮的, 对于陌生女人来说, R既可以是助手, 又可以是对手。同样,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中还有个重要角色, 那就是管家, 我觉得管家在这里应该被列为对手这一行列, 即使他是善良的, 是能认出陌生女人的唯一的一个, 正因为如此, R的轻浮与玩世不恭被鲜明反衬出来, 管家与R的对比, 致使陌生女人陷入绝望之中, 这个善良的人, 正如《祝福》中的知识分子一样, 虽未开口, 却对悲剧的发生起到催化剂的作用。

细读《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我们还可以发现这种现实的困境并非只有陌生女人才有, R先生有, 作家自身也有, 乃至我们每个个体都生存于这种困境之中。

小说的开头部分我们知道R是个小说家, 他的生活是有序的, 正常的。只是通过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我们知道了R轻浮、游戏人生的一面。“你过着一种双重生活, 它既有光明的、公开面向世界的一面, 也有阴暗的、只有你一个人知道的一面——这个最最隐秘的两面性, 你的一生的秘密, 我, 这个着了魔似的被你吸引住的十三岁的姑娘, 第一眼就感觉到了。”[4], 这里所谓的阴暗的一面, 正是R的放荡不羁的一面。它是R本质的一部分, 这一部分R其实是可以自我意识到的, 但是R的健忘症使他无法抽空仔细地审视一下自己的阴暗面, 借助陌生女人的来信, R也许可以正视一次自己的全面本质, 正如陌生女人通过书信正视自己一生的秘密——对R的执着爱。陌生女人面对R时遇到的现实困境, 想必R在面对自身的两面性时也会遇到。健忘症会让R暂时忘记自己阴暗的一面, 但这种阴暗面又会一次次暗中指使R做一些阴暗的事情, 这种指使所显现出来的精神状态同样也是执着的。陌生女人很清楚R的这种两面性, 但是她还是被R吸引, 以致无法自拔。我们说无论是陌生女人之于R, 还是R之于他自己或者陌生女人之于她自己, 都无法逃脱一种二律背反的现实困境, 明知道不应该如此却无法自拔地如此做了。这一点也更加凸显了现实的荒谬性。

陌生女人通过书信让R知道自己的真心与坚持, 作家茨威格将他的小说《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推到世人面前,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也是茨威格寄给所有读者的一封信, 这封信里有着陌生女人的执着, 更有着作家茨威格的执着。动荡的战争年代让作家精神失所, “战争把我这个人以及我的精神世界变成一个可怕的荒原”[5], 作家虽不可预设地身处这样的现实世界, 他依旧执着地追求着现世的美好生活, 即使现实将自己的理想一次次打破。具体图式如下:

陌生女人知道R的两面性, 但是无法驱赶走自己无意识中对R的崇拜、爱慕、依赖, 因此无意识层面的感性战胜了意识层面的理性, 最终使自己置身于没有胜利可能性的单向追求中, 从而陷入了自设的现实困境之中。作家茨威格何尝不是如此, 他也没办法逃脱掉这种明知希望渺茫却执拗追求的二律背反现实困境的捆缚, 倾心于昨日那个曾经让自己幸福的“美丽而合乎情理”的世界, 现实世界的残酷没法终止作家对这种意识深处的愿望或理想的希冀, 最后作家茨威格只能如陌生女人一样历经创伤而亡。

同样被捆缚于明知无结果, 却无法控制自己的无意识, 依旧执拗追求的荒谬性存在境遇中的何止是陌生女人, 何止是R先生, 又何止是作家茨威格。现世中的每个人都有这种困境, 或是因为爱情,

或是因为亲情, 或是因为其它理想。这种二律背反的现实困境的存在是人生存的本真状态, 同样它也体现了人的本真精神状态。

“叙述的魅力不仅在于讲述了什么事件, 还在于是什么人、从什么角度观察和讲述这些事件的”[6],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是由一个男性作家阅读书信引起的, 男性视角引出故事。但是书信的内容, 即故事的主体却是一个女人在述说, 女性视角为我们讲述了这个男人与女性自己的故事。在这个无法躲避的现实困境中,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中的男性与女性彼此没有拉近距离以减少事物存在的某种荒谬性, 反而相互排斥, 使得各自的行为更加本真, 但这种本真行为却加剧了故事走向荒谬性悲剧结局的可能性。

上面由说话、失语、有权、无权四个要素构成的语义矩阵与话语权利理论有异曲同工之处, 两对对立关系是说话与失语、有权与无权, 说话与失语处于表层, 而隐藏的深层矛盾则是握有权力与没有权力。当一个人在事件中握有主动权的时候, 周围的其他人往往无法选择自己的行为, 处于失语状态, 处于失语状态的人物又必定是无权之人, 虽然他们可能掌握着故事的真相, 但是他们连同故事的真相被监禁、被压抑起来。因此, 要想知道故事的真相, 我们需要失语者开口说话。而往往故事里的人物没办法做到狂欢化, 他们彼此之间存在隔阂, 各自坚持着各自的执着, 导致每个人都会在现实困境之中越陷越深, 无法自拔, 或后悔, 或自我毁灭。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该小说很特别, 它不像曹禺的《雷雨》、夏洛蒂·勃朗特的《简爱》, 在一个大的故事中存在一个明显的失语者——疯女人 (锁在阁楼中的疯女人、发疯了的繁漪)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中的人物未疯也不傻, 人物有选择权, 但是依旧选择失语。我们先来看小说的

主体部分即陌生女人与R的故事。在这个故事里, 除了内心独白陌生女人几乎无话。当面对R的时候, 陌生女人只有简单的诸如“好吧”之类的语言, 陌生女人更愿意选择在自我内心深处完成与R的深层交流。陌生女人完全有机会将自己内心想要说的话向R述说出来, 但她却主动放弃了自己的话语权, 一味迎合或顺着R的意思说话、做事。我们不禁要问这是为什么呢?其实这个答案陌生女人已经在她的书信里告诉我们了, “因为你喜欢的只是轻松自在, 嬉戏玩耍, 怡然自得, 你生怕干预别人的命运。”[7]陌生女人为了爱的人的感受宁愿选择生活于自己编织幸福里, 可惜这样的幸福从来没有真正敲响过陌生女人的门。而当陌生女人“开口说话”的时候, 她选择不在场的说话方式, 男性R则处于完全失语的状态, R不需要开口解释与忏悔。“只有这一次我必须得跟你说——说完我就默默地重新回到我的晦暗中去, 就像我一直默默地在你身边一样, 但是只要我活着, 你就不会听到我这呼喊——只有我死了, 你才会收到一个女人的这份遗嘱”[8]。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男性利用自身身心或者是历史遗留的优势, 永远掌握了男女对话间的主动权, 陌生女人则在男性面前变得卑微, 鼓起的唯一一次勇气, 也只是做了这样一件事——将自己死后的遗嘱交给R。男性与女性之间的交流因为权力、地位的不平衡无法得到保证。这种不平衡的交流也是现实生活的一大困境。男女双方因为无法正常交流, 致使双方由相向行走, 变为相背而行, 而且两者间的距离越来越远。

虽然女权主义已经渐渐深入人心, 但是现实生活中男女之间的不平衡依然存在。因此我们需要关注女性的心理体验, R在与女人周旋, 满足自

己的需求时, 也应该反过来体验女性的心理需求, 而不是一味追求自身的舒服、轻松、无负担。只有追求“双性同体”, 而不是固守于“逻各斯中心主义”, 男女双方得到相互交流、理解与满足, 我们才能从二律背反的现实困境得到解脱。

通过格雷马斯语义矩阵, 我们对《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作了另一种形式的解读。在具体人物或抽象事物的相互对应关系中, 我们解读出《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中的陌生女人处于荒谬性的现实困境——明知无结果却以为反顾的追求之中。这种现实困境并非只有陌生女人会遇到, 小说中的R因为自身的两面性也陷入生存的现实困境之中, 小说外的作家茨威格, 乃至我们每一个个体, 生存于现实世界之中, 就无法躲避现实世界为我们预设游戏规则, 我们会被游戏规则控制, 无法自拔地做出一些明知荒谬的事情。在现实困境之中, 男性与女性因为话语权力的悬殊而不能平等交流, 最后只能以悲剧告终, 而悲剧的最终牺牲者经常会是女性。

摘要:小说《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以人物心理状态的精细刻画著称, 用由各种关系构成的格雷马斯语义矩阵对其进行分析, 我们会发掘出《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更多更深的主题学价值。该小说中的人物, 以及该小说外的作者与读者无不在追求着某种无结果的目的, 并且这种执着的追求深入人物无意识之中无法改变, 这种荒谬追求的行为构成人物的生存困境, 而这种现实生存困境导致了人物的悲剧性命运。在无法逃脱的现实困境面前, 男性与女性需要丢弃不平衡的交流方式, 只有通过平等的交流才能减轻现实困境给人物带来的悲剧。

关键词:格雷马斯,关系,现实困境,失语

注释

1[1]王一川.文学批评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93

2[2][奥]茨威格.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M].高中甫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2010.109

3[3]戴红稳.从性别视角探析“陌生女人”的悲剧原因[J].广西社会科学, 2006 (8)

4[4][奥]茨威格.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M].高中甫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2010.113

5[5][奥]茨威格.茨威格散文精选[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 1997.297

6[6][奥]茨威格.茨威格小说全集——世界经典名著 (第2卷) [M].薛高保译.西安:西安出版社, 1995.369

7[7][奥]茨威格著.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M].高中甫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2010.126

篇14:《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观后感

关键词:《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两性地位;陌生女人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是奥地利作家茨威格的代表作之一。这部作品叙述的是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是“我爱你,但你却一无所知”的痴情单恋。文中女主人公深爱着作家R,甚至为他生了一个儿子,但作家R对此却一无所知。即便这样女主人公依然爱的痴情,作家R就是她的一切,她为他可以做任何事,即便他不知道她的存在。这样的爱的确是至深至清,纯粹真挚,令人感动叹惋。

但真正的爱情是双向的,文中女主人公的爱情准确来说是单恋。自己深爱着对方却不透露一分,这样的爱没有了自我,已然变成一种为了爱盲目的自我牺牲。而且文中的双性关系是极不对等的,男女主人公不论是在身份上还是在对待爱情的态度上有着极大的差距,这也是女主人公悲剧命运的原因。

一、男女主人公身份地位上的不平等

文中的男主人公作家R是为年轻作家,英俊富有,声名显赫。与他相来往的是形形色色的人,有年轻的同学,有伟大的指挥家,有漂亮的姑娘们,有上流社会的太太们。

而女主人公家境寒酸,父亲早已去世,她和她胆小怕事的妈妈一同生活,还经常被凶狠的邻居辱骂殴打。她的学习成绩平平,衣服上经常打着补丁。就算她长大后非常美貌,但R先生却把她当做一个卖笑女,甚至在最后一次相见的时候把她当做妓女。

作家R先生高高在上,女主人公低微贫穷,身份地位的悬殊就使他们之间有一条难以逾越的鸿沟。就算女主人公迈过这条鸿沟勇敢地走向她的爱人,他们生长环境的巨大差异也会使他们很快丧失在一起的乐趣,同样走向悲剧的结局。

二、男女主人公爱情观念的巨大差异

仔细分析文中女主人公的爱情观,对于女主人公来说,爱情是她至高无上的激情,是她的全部生命,她沉浸在她的单恋之中。爱着他,她的生命才是完整的。

女主人公在她十三岁时只因作家R的一句话就爱上了他,她这样形容她的爱情:“请相信我,没有一个女人像我这样死心塌地、舍己忘身地爱过你,我对你从不变心,过去是这样,一直是这样,因为世界上没有什么东西可以比得上一个孩子暗中怀有的不为人所察觉的爱情……这和一个成年妇女的那种欲火炽烈、不知不觉中贪求无餍的爱情完全不同。”她爱的很卑微,卑微到尘埃里,她关注他的一切,亲吻他摸过的门把手,捡过他扔掉的烟头。他的出现使她的整个生活变了样,成绩一跃成为全班第一,还用心去学钢琴,读大量的书籍,只因为她以为这样是作家R所喜欢的。

甚至女主人公在怀了作家R的孩子之后,不愿使作家R忧愁,不愿使自己和孩子成为他的累赘,便隐瞒了孩子的存在,独自一人在身无分文的情况下生下这个孩子,并卖身使孩子能够过上光明快乐的生活。

她在生命的最后还是一切为她心爱的人着想,“我死的很轻松,因为你在不远处并不感到我死。要是我的死会使你痛苦,那我就咽不下最后一口气。”她的整整一生都在为她的爱人而活,默默地付出,且心甘情愿。

但作家R是一个轻浮、贪玩、风流的花花公子,女人对他来说只是玩物,他最爱的是他自己。他到了四十一岁仍不曾结婚就可以看出他的爱情观,女人对他来说招手即来,不值得为一个女人停留。女主人公在她十八岁的时候同他一起度过美好的三夜,然而他出了一趟远门就忘在脑后。十五年的时间R先生的仆人老约翰都能一眼认出女主人公,而R先生却将一切都忘记了,从不曾记起。

一个死心塌地,一个却风流成性,男女双方在爱情世界里完全不平等。即便作家R风流成性,女主人公也从未曾表示不满,而是全盘接受,而自己却为了他保持自己的贞洁,不接受其他男人的求婚。

所以文中的两性关系很明显处于不平等的地位,作家R轻浮风流但这丝毫不影响他的声望,也没有任何人对其加以指责。但女主人公因怀了孩子不敢让家里知道,独自一人在产科医院生下孩子,并忍受着凌辱和欺辱。在这种男人肆意享乐,而女人必须忠贞的时代里,两性关系的不平等是女性悲剧的根源。

三、男女主人公生命态度的差异

女主人公在爱情中完全丧失了自我,她完全是为她的爱人所活,“你过去是我的一切,现在也是我的一切啊……我要让你知道我整个的一生,我的一生一直是属于你的”。女主人公在爱情中完全是附属于男性,即便她爱的人对她所做的一切一无所知,但她依然默默付出。

而且她的生命除了她的爱人和她的孩子就一无所有了。她没有朋友,也脱离了她的亲人,身边只有供养着她的情人。

相反作家R耽于享乐,游戏人生。他有在文学上的追求,有经常性的旅行,有形形色色的朋友。他的生活充实,最重要的是他只爱他自己。

在这种男性为主导的社会,女性离开了男性就没有了存在的意义,一切以男性为主导。她为了她爱的人不断做出牺牲,这种爱就像飞蛾扑火,结局注定悲惨。

作者茨威格在叙述这个凄婉爱情故事的同时也为我们展现了男女地位的不平等,充满了对女性的同情,同时也体现出对忠贞不渝的女性的尊重和赞扬。他让我们看到爱的力量,也为我们揭示现实的残酷,告诉我们这就是爱,这就是生活。

参考文献:

[1]斯·茨威格.斯·茨威格中短篇小说选[M].张玉书,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

[2]韩建荣.爱得如此豁达——用女性主义分析《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J].天府新论,2009,6.

[3]戴红稳.从性别视角探析陌生女人的悲剧原因[J].广西社会科学,2006,8.

[4]付秋会.孤独的单恋者《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女性形象分析[J].文学评论,2011,3.

[5]陈红.《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的四种解读[J].译林,2008,5.

上一篇:学校2013年春季学期期末教学水平测试考务工作汇报材料下一篇:我们都是自私的心情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