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电互动多媒体

2024-05-04

广电互动多媒体(精选八篇)

广电互动多媒体 篇1

描述:台为中心, 网为辅助。网做好台的服务, 开设台的节目与活动的网络版与网上行。台在适当的情况下可将网的广告捆绑销售, 帮助网扩大其知名度与存活率。

特征:新旧媒体内容趋同;形式相异;网依附于台;台网广告捆绑经营;网无独立品牌。受众即听众或观众;用户概念没有形成, 用户体验及服务等理念还在初生阶段。

新媒体从无到有, 经历了从被动反映传统媒体内容到自己生成原创内容的阶段, 这也就是我们现在普遍意义上的新媒体从“W EB 1.0到W EB 2.0”之路。中国广电媒体在发展自身新媒体的道路上也经历了这两个阶段, 但对于中国大多数广电媒体而言, 目前依然停留在W EB 1.0阶段。

广电等传统媒体在发展新媒体时, 囿于自身体制以及人才缺乏等原因, 与商业化的新媒体网站相

W EB2.0的“台网互动”阶段, 网站由先前的客体、依附地位向平等主体转变, 台有台的资源, 网有网的筹码, 台与网可以拿出各自资源进行优势互补、平等互利。

比, 缺少先天的灵活性, 这对于以新技术为先导的新媒体而言是一种天生弱势。比方说, 一项新技术开发出来, 商业网站可以用最短的时间实现开发、商用、获利;而对于广电等传统体制下生出的新媒体, 对新技术、新商业模式的“理解、接受、认同、应用”则需要较长的时间来统一思想、获取审批、找寻匹配人才等等。因此, 大多数广电媒体“新旧融合、台网一体”之路大体上要分“三步走”, 第一步是“网为台服务, 台为网铺路”。在这一阶段, 网络作为台的一个分支机构, 其地位与定位都是一个子部门, 但它与台的其他子部门不一样之处在于, 因网络的平台特性, 它能高效地融合所有部门的内容与功能, 建立频率 (频道) 的联结。

“网为台服务, 台为网铺路”, 在W E B 1.0的台网联动阶段, 广电媒体的网络部门应该放低身段, 努力为台做好服务, 将自己的母体资源——台内资源做强做大。具体而言, 包括为频率 (频道) 开通直播、点播区域;建立主持人与网友的互动区;将各频率 (频道) 的活动充分地在网络上呈现;做好台内各个部门信息的有效沟通与反馈。这样做可以达到两个目标:一是将此前电台或电视台已有的听众或观众成功地转化成电台或电视台网站的网友;另一个是能有效地在传统的电台与电视台内部普及新媒体知识, 让其他部门的人员重视并利用网站, 以便形成新媒体发展的战略共识, 从而有利于扫清此后电台 (电视台) 新媒体业务发展时的认知障碍, 获得与商业网站相当的事业推进速度。

“台为网铺路”, 主要是针对这一阶段, 一些传统电台、电视台的网站没有自己独立的广告运营资质, 网站的母体资源——电台、电视台要将网络的广告捆绑销售, 甚至可以附带赠送的方式打包卖给广告商, 一方面增加了自身广告呈现的丰富与多元性, 从而更好地服务广告商;一方面可以将自己的广告收入“出让”一部分给网站, 帮助网站实现最初的商业收入。

W EB 1.0阶段的台网一体实质是“台网联动”, 台与网的关系是清晰明确的, 台是主体母体, 网是客体子体;台是中心, 网是辅助, 网服务台, 台滋养网;台的品牌即是网的品牌 (这一阶段网推出自己的独立品牌不是最佳策略, 相反, 依附关系带来的品牌迁移反而能带给网站更经济的增值效应) 。在这一阶段, 网站的用户观念没有形成, 用户理念与用户体验都处在萌芽阶段, 但是, 一些先行的传统电台、电视台的网站已开始注重培养自己的独有用户, 并且慢慢建立自己的用户群。自此, W E B2.0的“台网互动”便登上了历史舞台。

二、W EB2.0的台网互动:台网平行, 互动前行

描述:W EB2.0时代, 网络媒体能够向用户提供与传统电台、电视台完全不同的新体验, 并且自身能聚新资源、产生新内容, 从而慢慢走上脱离母体的道路。比如“博客”平台的产生, 可以很方便地聚集来自民间的自组织内容, 这些内容与传统母体的内容有很大的不同;还有RSS技术能方便用户根据个人喜好订阅信息;SNS (社交网络系统) 能方便地形成网上社会关系;视频分享技术使得人人都能成为电视台的内容提供商等等。

特征:新旧媒体的内容开始出现分离;形式多样;台与网从依附关系转向平等关系;网的半经营态势;网开始自创品牌的初始阶段。受众开始向用户转型, 传者向服务提供商转型, 用户体验及服务理念渐渐形成。

在W EB 2.0阶段, 台网一体进入了“台网平行、互动前行”的“台网互动”新阶段。这一阶段, 一些传统电台、电视台的网站较早地看到了W EB 2.0新技术的好处并将之应用, 通过搭建“播客、博客、视频分享”平台, 高效、低廉地聚集了大量的民间原创内容, 这些内容是其母体——传统电台、电视台所不具有的, 网站因拥有了这些内容而具有了“要价权”。一些传统电台, 如上海东方广播电台将这些来自网上播客的原创内容放在电台里播出, 充实了电台节目内容并且吸引了广大网友成为自己新的听众, 这也是较早的“台网互动”事例。中央电视台的网站也较早调整了其新媒体战略, 进入了W EB 2.0的“台网互动”时代, 从其名称由“央视国际”改为“央视网”的一个小小举动可以看出网站主体意识的不断增强, 此时“台”与“网”的关系由W EB 1.0的“网依附于台”向“台网平行”的平等关系转型。

以央视网为例, 他们经过10年的运营, 已然从W EB 1.0的“台网联动”阶段迈向了W EB 2.0的“台网互动”新阶段, 完成了早些年定位于“中央电视台的网络版”到目前的“国内主流视频新闻网站”的转型。2008年北京奥运会, 通过视频转播、广告代理、内容订制等多种形式, 央视网赚来了2亿收入。传统电视台的网站已开始焕发出自身的生命力与持续的生长价值。

W EB 2.0的核心是“用户贡献价值, 用户创制内容”。由于新技术的加入使得信息聚合变得非常容易, 此时网站进入能够持续生产大量原创内容的阶段, 网站对于其母体资源——传统电台、电视台先前的内容依赖开始转变, 原创内容的生产使得网站手中有了“自有产权”, 可以坐下来与其母体——传统电台、电视台“对谈”了。在这一前提下, 台与网平等的两个主体之间有了“台网互动”的新可能。

W EB 2.0的“台网互动”阶段, 网站由先前的客体、依附地位向平等主体转变, 台有台的资源, 网有网的筹码, 台与网可以拿出各自资源进行优势互补、平等互利。这一阶段, 网站的经营呈现出多元化态势, 既有捆绑广告带来的收入, 也有自有经营产生的广告收入。既有内容订制带来的收入, 也有衍生服务产生的营利。网站进入了自有品牌的初创期, 它可以选择慢慢脱离母体品牌, 根据市场定位重塑自身媒介形象。此外, 这一阶段传统电台、电视台的网站已开始全方位推进用户服务, 将用户体验与用户满足放在第一位。“服务提供商”是这一阶段网站的核心定位。

三、W EB3.0台网融通:网为中心, 台为辅助

描述:建立在数据库信息深度整合及再造基础上的W EB3.0时代将带来台网关系的全新变革。此时网为中心, 台为辅助, 台的资源将全面数据化、网建立社区并增强人群粘度, 二者合一, 一方提供内容的深度整合, 一方提供有粘性及忠诚度的用户, 建立在这一“台网融通”平台上的一系列新型运用将由此展开。

特征:内容完成了旧媒体到新媒体的平移;数据库资源的完备;技术对信息整合及深度整理的满足;用户新的受传习惯的养成。此时, 只有“用户”, 没有“受众”。网络的全经营态势;网络进入品牌成熟期。

新技术的指向只有一个, 就是不断向前, 而建立在新技术之上的新媒体也不断生发出新的变化。经历过W EB 2.0之后的新媒体将进入W EB 3.0阶段, 这一阶段的核心是基于网络数据库基础之上的对信息及各类资源的深度整合及再造。这时, 网络因累积而生的数据库优势, 加之新技术带来的对于信息的分类检索及智能运用, 使得网与台的关系发生了新的变化。

W EB 3.0是需求导向型的, 用户的新需求可以通过数据库资源的深度开掘及整合再造而得以满足。比如, 用户在电脑中输入“我想去海边度假, 要求3000元以下, 5天以上, 能够潜水”的需求, 网站将在几秒钟给你提供一整套的基于其自身数据库的解决方案, 甚至包括当地电台、电视台的播出节目表。

未来的W EB3.0时代, 网站的品牌进入成熟期, 其母体——传统电台、电视台将在很大程度上借势于网, 或者随着更新技术的诞生, 一个“强兼容性”的新媒体有可能向下兼容原有母媒, “台网一体”战略将进入“台网融通”的理想国。

论广电媒体与新媒体的辩证关系 篇2

关键词:广电媒体;新媒体;借力;发展

中图分类号:G2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4)09-0145-02

一、报纸已被新媒体绑架

信息技术的发展,电脑、智能手机等信息传播平台已是大众获取信息的主要来源,尤其是智能手机的普及,让越来越多的人成为“低头族”。信息、网络技术的不断向前发展,新媒体数量不断增多,类型不断扩展,目前,全国有80多万个网站、1000多种网络报纸、2万多种网络期刊、300多种手机报刊。新媒体从业者的数量已远远超过传统媒体的采编人数。时至今日,各种媒体相互融合的速度越来越快,传统媒体越来越深入地参与到新媒体的采编和运营中。

新媒体的日嚣尘上,无疑给传统媒体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与压力,对于报纸来说,究竟会不会消亡受到各方的关切,各种探讨之声不绝于耳。2014年7月下旬召开的全国新闻纸市场信息交流会透露,全国71家用纸量大的报社用纸量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上半年同比上年总用纸量减少7.7万多吨,下降10.1%,预计2014年全年的降幅为9.5%。国内西南、西北、东北、华北、华东、中南六大区域新闻纸用纸量分别下降20%至10.3%不等。2014年上半年国产新闻纸价格创下近20年来的最低点。中国报业协会秘书长罗会文分析认为,新媒体的冲击是导致传统报业媒体广告、发行、印刷等等主业持续下滑,从而使新闻纸需求量明显下滑的主要因素。

为应对挑战,各大报纸已经建立自己的新闻网站,作为地方报纸来说,它们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精心打造的电子版媒体主要是将内容从一个平面搬运到另一个平面,无法与国内新浪、网易、甚至新华社等综合性的网站抗衡。现实情况来看,它们目前的网络营业收入不尽如人意,无法成为地方报纸营收的主战场。业内人士总结认为,几乎所有的报纸都有自己办的网站,但绝大多数网站的影响力和赢利水平都远逊于报业集团的其他子媒体,报纸在网站方面的产出远不能和投入相对应。尽管如此,各大报纸仍然无法舍弃网络电子媒体,无论是作为未来传统媒体发展趋势的一种提前介入,还是作为挽回读者的一种方式,它们还得坚持做这笔“大投入、小产出”的买卖。

对此,杭州报业集团总编辑赵晴给出的解释是,“纸媒在现有变革时代下,在新媒体迅速成长时代已在逐步接近天花板,我们不是赶时髦办一个网站,而是为了延长纸媒生命周期,解决纸媒未来遇到的严峻形势,未雨绸缪。即便以后纸媒遇到较大冲击时,仍有品牌性媒介支撑。[1]”

二、广电媒体优势仍在

对于广电媒体来说,是否也得像报纸一样被动地将战线转移到电子网络媒体?个人认为,网络媒体并不是广电媒体转型发展趋势,因为2亿多户家庭的客厅生活不能没有电视,事实上,电视仍然是家庭文化休闲娱乐的主阵地。对曾经辉煌过的电台来说,私家车的兴起给了电台第二次发展的春天,车上听广播已成为众多车主的行为习惯。对于一个地级市来说,私家车至少以十万级来计数,这还不包括的士和公交车,庞大的收听群体成为电台节目的忠实粉丝。

在如此良好的市场基础下,许多广电媒体也纷纷开办自己的网络媒体,希望在网络传播中占有一席之地,但成效如何值得探讨。对于央视、省级广电媒体来说,依托自身强大的节目生产能力,配上其他综合类信息,给自办的网络媒体添加了丰富的内容,即使这样,其人气指数仍然有限,并没有成为所属的广播电视创收的主流平台。事实证明,传统的广电传播方式仍然是大众消费的主流。

在此情况下,市县级广电媒体创办的网络平台资源有限,因投入不足,内容单薄,形式呆板,更加难以吸引人气,就像地方报社办的门户网站一样,互联网海量信息让报纸网站在信息资讯提供上的替代性很强,报纸网站提供的本地信息,优势不够明显,难以吸引网民。

很显然,希望让广电媒体与其自身的网络新媒体的影响力并驾齐驱并非易事。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各种新媒体异军突起,传统媒体必然会遭遇挑战。面对异彩纷呈的新媒体,传统媒体如果立足市场需求,做到术业有专攻,仍然能占有一席之地。基于众多的客厅和汽车受众群体,以声音和图像见长的广电媒体需要的是不断创新节目形式、提升节目品质,并依托特定的传播渠道,服务好所能覆盖的受众群体,以此迎接新媒体的挑战。

三、广电媒体仍然需要借力新媒体

话虽如此,不依赖新媒体不等于不利用。新的传播手段迎合了时代发展需要,也能与传统媒体相辅相融。有业内人士认为,对传统媒体来说,有效运用新媒体已不仅是增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更是扩大影响力、感召力和渗透力的战略选择。在“人人皆媒体”的世界中,第一手信息往往来自微信、微博,作为传统的广电媒体自然需要充分利用微博、微信的功能获取第一信息来源,确保自己第一时间站在本地区新闻第一现场,这是“新闻立台”的需要。

除了获取信息,广电媒体自办的网络媒体或者注册的微信、微博可以成为节目与受众之间交流互动平台。广电媒体许多节目或栏目需要吸引受众参与,传统的电话、信件等参与方式已难以满足需要,有了网络平台,受众可以更方便地第一时间参与互动,提升节目收听、收视率,筑牢广电媒体的市場地位。这才是网络媒体真正提升传统广电媒体影响力的价值所在,否则,广电自办网络媒体极有可能被沦为摆设。

北京青年报旗下的北青网总经理徐建曾说:“这么多年来我一直反对传统媒体办网站,即使要办,也一定以网站为主体,而不是按传统媒体的想法办网站。用新媒体互动传统媒体,给传统媒体增加功能,扩大读者覆盖。[2]”

如何借力新媒体?广电媒体远不止创办网站和开展节目互动这么简单,信息社会瞬息万变,给传统媒体有效渗透新媒体提供了众多机遇,许多中央级的大媒体正在向“全媒体”进军,除了网站、公交移动电视、IPTV等平台,还有时下最热门的智能手机终端等。尤其是手机电视、手机社区等新媒体的兴起离不开内容提供商,作为资源丰厚的广电媒体不仅自己可以参与这块市场的开发,也可以依托其他机构建立的平台,为他们提供内容服务。比如杭州报业集团在传统报业竞争格局无法打破的情况下,借力互联网、户外媒体、手机、电子阅读器等其他新兴媒体,提升自身竞争力。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台长王庚年认为:“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并存发展的过程中,要统筹协调好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发展,使用和依靠传统媒体资源,使丰富的内容资源在新媒体的技术平台上能够多次发布、复合使用,实现内容的增值服务,实现两种不同形态媒体的相互作用。[3]”

广电媒体如何更好地利用新媒体,壮大自身的产业,还有待于不断探索实践,但有理由相信,在媒体大变革中,广电媒体立足自己的特色,以不变应万变,生产出更加优质和丰富多样的数字化视听产品,并通过合适的新媒体终端,服务大众,才能不断巩固自己的市场地位。

参考文献:

[1]张倩,周瑜.精耕细作与资本运作——全媒体发展两种战略路径分析[J].中国记者,2010(10).

[2]陈国权.报业竞争与新媒体征程——北京篇 之新媒体需要新思维—北京报纸网站发展思路解析[J].中国记者,2010(8).

[3]新媒体时代的传统媒体发展之路[J].中国记者,2009(11).

武进广电网络双向互动全覆盖的实施 篇3

1 武进全区广电网络双向互动全覆盖的特点

武进全区广电网络建设目标是全区双向、互动全覆盖, 平台包含中心-各镇的数据传输平台、双向接入网两部分, 业务涵盖互联网接入、集团专网、互动电视等, 新平台的建成为积极应对三网融合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该平台具有以下几方面特点。

1.1 网络的服务能力进一步提高

整网链路采用万兆互联, 核心层和汇聚层采用万兆跨设备链路捆绑, 是一个采用多种新技术的万兆城域网。新数据平台集互动电视业务和上网业务、以及专网业务于一体, 实现双向、互动全覆盖。宽带数据业务平面用于承载宽带数据业务、集团客户VPN业务、大客户专线业务等;互动业务平面用于承载互动数字电视下行视频流和上传信令。

1.2 高经济性和可扩展性

武进全区广电网络采用互动、数据双网合一的方案, 在达到预期功能、传输效率的前提下, 大大节约建设投入, 可以节省骨干光纤线路和设备投入。包含每个乡镇配置一台IPQAM (共15台) , 整个互动、数据平台仅投入620多万元。

1.3 高安全性

整网采用核心、汇聚和接入三层分层架构, 核心采用双节点虚拟化冗余 (多虚一) 部署。汇聚层和接入层节点采用双归属方式与上层设备互连, 实现正常状态下的链路负载均衡, 单链路故障状态下的链路冗余备份。

根据业务类型的不同分为宽带数据业务平面和互动业务平面, 采用多虚一技术, 将两个业务平面放置不同虚拟交换机, 在物理层面上采用不同业务板卡相隔离, 确保各类型业务的品质和安全性。

2 双向互动全覆盖的实施和改造

2.1 新建小区双向网建设工程项目 (FTTB+LAN[2])

在新建住宅小区采用“光纤到楼、双向覆盖、光机直带用户”的网络结构。HFC网络采用860 MHz频带、1 550 nm光纤传输技术, 楼栋以下接入网采用光接收机直接通过同轴电缆入户, 同轴电缆网络采取“单向传输、集中接入”的原则设计;双向网络采用基于EPON的无源光网络传输技术, 采用的分光比为1∶32, 单元之间采用双绞线互联, 楼栋至用户采用五类线的入户方式, 组网示意图如图1所示。

光点处设置数据箱, 放置光接收机、ONU、交换机等设备, 考虑到前期的经济性, 其他单元到光点处用16对数据电缆沟通互联, 用户可以通过跳接的方式接入楼栋交换机。每光节点覆盖30户左右, 每10~12户左右同样设置一个数据箱, 满足用户规模发展的需要。数据光分路器和有线电视光分路器相一致, 每幢楼1芯有线电视光纤、1芯数据光纤、2芯备用, 分布图如图2所示。

根据“三网融合”的整体要求和NGB要求, 在2013—2015年户均接入带宽达到5~20 Mbit/s, 按50%宽带接入率、60%并发率和20%收敛比, EPON分光比1∶32, 每EPON的端口双向带宽为1 250 Mbit/s计算, 覆盖用户户均接入带宽为

每户带宽=1 250 Mbit/s÷

2.2 老小区双向网改造工程项目 (FTTB+Eo C[3])

在已建成小区采用单向HFC接入网系统带宽为860 MHz, 双向网络采用EPON无源光网络, 分光比为1∶32, 利用已经入户的有线电视电缆采用Eo C技术, 将数字电视信号和数据信号复用在有线电视电缆上入户。HFC网络采用一级、二级1 550 nm光链路和电缆分配网的结构, 光站输出信带一级电放大器或直接覆盖用户, 同轴电缆网络同样采取“单向传输、集中接入”的原则设计。

HFC网络传输系统拓扑结构为“环-星”型, 即采用一级、二级1 550 nm光链路和电缆分配网的结构, 组网示意图如图3所示。

光节点使用室外数据箱, 220 V供电, 已内附3个电源接口的接线板。数据光分路器和有线电视光分路器相一致, 每光点1芯有线电视光纤、1芯数据光纤, 另有2芯备用。Eo C头端至用户终端信号衰减不大于60 d B (含线路及设备衰减) , 放大器级数原则上最多1级放大, 不大于2级, 如超出范围, 需要增加光节点。根据“三网融合”的整体要求和NGB要求, 在2013—2015年户均接入带宽达到5~20 Mbit/s, 覆盖用户户均接入带宽同式 (1) , 即为21.7 Mbit/s。

3 实施和改造的推进计划

公司计划于2013年度新建小区光点400个, 每光点投入约19 127元, 小区双向网新建项目的资金为765万元。公司已经实现老小区的双向网基本覆盖, 2013年实现小区双向网全覆盖, 将改造剩余100个光点, 每光点的改造费用为18 430元, 老小区双向网改造项目的资金为184万元。目前武进广电能为小区用户提供独享双向每户21 Mbit/s的接入速率。随着今后用户数量的发展、用户需求的不断增加、基于互联网应用的不断发展、技术的不断演进, 用户对带宽的需求也不断增加。分两步进行推进双向网推进:

近阶段双向网推进计划 (2013—2015年) :随着用户入户率的提升, 用户应用的增加, 增加光点数量, 将EPON的分光比1∶32调整为1∶16, 用户的带宽可以由21 Mbit/s扩展至42 Mbit/s。

中远期推进计划 (2015—2018年) :在HTTB+LAN覆盖区域将EPON技术升级为10G EPON, 每EPON端口由原来的1.25 Gbit/s升级至12 Gbit/s, 分光比保持不变, 能提供HTTB+LAN覆盖区域的用户每户100 Mbit/s的双向接入速率。

在HTTB+Eo C覆盖区域, 使用EPOC (基于同轴电缆的无源以太网) 技术配合10EPON的升级, EPOC是一种新的同轴电缆传输技术, 是下一代HFC接入网的发展方向, 能实现双向1 Gbit/s的吞吐量, 给Eo C覆盖用户每户提供100 Mbit/s的双向接入速率。

4 结束语

考虑到保障前期投入, 根据实际情况, 武进制定了“提升原有CMTS网络质量、新建区域开通双向采用EPON+LAN、EPON+Eo C (Home Plug AV) [4]技术”的双向网改造方案。在原有CMTS覆盖区域, 根据用户的发展, 逐步将CMTS网络进行扩容分流, 减少每个上行口所带的光点数量, 拆出的光点由原来的CMTS接入方案改为EPON+Eo C技术方案。新建小区住宅楼采用EP-ON+LAN的接入方案, 农村以及镇区用户分散的区域采用EPON+Eo C的技术方案进行双向网改造。3种方案均考虑到了互动业务的发展, 能很好地支撑上网和互动业务。在EPON覆盖的区域, 平均每个光点覆盖户数约30户。数据传输平台、双向接入网均实现了统一网管, 在EPON+LAN、EPON+Eo C接入方案中, 技术人员可以分别管理到ONU、接入交换机、Eo C头端以及用户终端, 一方面有利于网络的维护, 确保网络运行质量;另一方面, 也有利于今后多种业务发展的规划、管理需求。

参考文献

[1]蒋曙光, 徐力恒.面向三网融合的CMTS网管系统框架的设计与实现[J].广播与电视技术, 2012 (8) :102-107.

[2]邹枫.基于EPON_Eo C的广电双改技术的现状及发展[J].中国有线电视, 2011 (10) :1161-1163.

[3]陈立明.CMTS_EPON和Eo C的封装方式比较[J].电视技术, 2011, 35 (8) :69-71.

广电互动多媒体 篇4

提高老年人的健康水平, 进而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是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针对我国人口老龄化所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 党和政府提出了“老有所为, 老有所学, 老有所养, 老有所医, 老有所乐”的奋斗目标。目前我国老年教育状况欠佳, 虽然近几年兴办的社区大学 (学院、学校) 承担了老年教育的部分任务, 但远远不能满足老年人的学习需求[1]。现代远程教育可以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 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 扩大教学规模, 提高教学质量, 降低教育成本。国家《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明确指出:“加强数字文化教育产品开发和公共信息资源深化利用, 构建便捷、安全、低成本的数字内容服务体系。”面向老年群体的远程教育需要结合中国老龄社会的特点:老年人口规模大、受教育程度低、收入水平低、社会保障低等。这些特点决定了中国老年远程教育的发展, 必须立足于“低重心”的特点, 要求教育服务覆盖面广、可及性强、内容丰富、成本低、形式简单灵活易于接受[2]。“低重心”特点是我国老年远程教育发展必须面临的问题, 也是发展互联网老年远程教育的瓶颈。因此, 探索老年远程教育模式创新, 创建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操作便捷、喜闻乐见的老年教育模式迫在眉睫。

1 可行性分析

广电高清互动电视是远程教育服务的良好载体。广电高清互动电视是有线电视双向网改造的产物, 采用IP+QAM方式, 可提供电视、宽带、高清视频点播以及综合业务。近年来, 广电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和数字技术的突飞猛进使三网融合下的互动业务前景越来越清晰。与报纸、单向电视等传统媒体、以及互联网、智能手机等新媒体相比, 广电双向网更适合承载老年体育远程教育服务,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3,4,5]: (1) 可及度广。电视是老年人“第一媒体”。包括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在内的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网络这五种媒体中, 电视媒体是老年人接触和使用最多的。近年来, 依靠国家政策支持, 广电双向网改造工程进展迅速, 2013年底, 中国有线双向网络覆盖用户市场规模达到14500万户, 预计2014年将达到16250万户。 (2) 受众信息技术水平要求低。较互联网等新媒体, 只需要具备简单的数字电视操作技术, 符合老年生理及认知特性。 (3) 教学内容与模式灵活。广电互动电视可提供对象化、高质量的教学内容。对学习者的信息技术水平要求较低。 (4) 教学效果佳。广电双向网采用IP+QAM方式带宽, 接入方式可以让VOD、互联网宽带接入互不干扰, 提供8~20MB/s的高清视频服务。对于体育教育等注重教学内容的多媒体呈现效果的远程教育科目, 可取得较为优异教学效果。 (5) 教学成本与保护知识产权。有线电视双向网播存网络体系结构, 以及广电运营商经济、文化二元体特性, 使其在教学成本、内容播控、版权等方面有显著优势。

目前国内电视节目中, 老年电视节目只占了少数一部分, 内容来源有限, 形式长久单一。对象化的老年电视媒体内容是日益发展的老龄化社会产物, 把握三网融合、有线电视双向网改造的发展契机, 研发老年体育教育相关增值业务, 可填补我国电视媒体在社会老龄化进程中的功能缺位。

2 教学系统设计

教学平台设计需要综合运用传播学、计算机科学、电视工程学、教育学等学科的有关原理与研究成果, 运用多学科知识对教学内容进行研究分析、解决研究中所涉及的主要问题。研究思路是以互动电视平台为研究基础, 采用用户调研、收视数据收集分析的方法, 梳理归纳互动电视老年用户普遍的收视行为特征、教学内容选择偏好等规律。在此基础上, 结合老年用户认知特点、教育学理论, 完成内容产品设计、内容编排、功能开发等工作。

2.1 教学内容资源体系的构建

可根据老年人的学习需求、健康需求、兴趣需求, 结合老年体育规律和学习特点, 充分衡量广电高清互动电视网络平台特征, 构建教学理论模型, 确立教学模式, 研究制定教学策略, 规划设计教育资源库内容。教学内容资源体系的构建应当依据以下原则:

(1) 突出互动性, 增强老年人参与性。高互动性是互动电视区别于传统媒体的最大特征。健身服务的形式设计应突出交互性, 增强老年人参与性, 使老年人群接受电视媒体内容的形式由“按时服务”转变为“按需服务”。基于老年观众的生理、心理特点, 以及城市健身资源, 把健身服务和户内、户外活动结合起来, 走近老年人, 把服务带到身边。

(2) 突出针对性, 增强内容对象化力度。充分考虑地域差异:并且在内容制作中得以充分体现。在教学服务的内容形式的确立方面, 要充分考虑到现有资源、老年群体偏好, 在此基础上进行整合、调整, 确立内容与形式。充分考虑同一区域老年人群个体差异:内容的制作应该在广泛受众调查的基础上, 突出个体差异, 注重内容设计的分众化、碎片化, 避免形式与内容的枯燥与单一化, 依据需求进行分类设计。

2.2 教育平台的研发及部署

老年体育远程教育系统的研发是建立在以开放应用为核心的广电双向网业务技术平台之上, 对现有系统进行二次开发。广电高清互动电视业务平台可提供类似于应用商店 (App Store) 业务模式的技术支持, 并提供统一的API/SDK接口, 开放给第三方应用开发人员进行各类业务的开发, 满足应用下载和加载、多应用的平滑调用、多应用的生命周期管理等要求。广电高清互动电视平台的老年体育远程教育服务涉及到的系统开发与部署重点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 VOD服务系统开发与部署:实现视频点播, 教学的主要模式, 技术成熟。

(2) 应用服务系统开发部署:通过相关API, 开发部署应用教育服务应用程序。

(3) EPG系统开发与部署:依据老年人认知特征, 确定设计原则, 配置相关导视系统参数, 完成操作界面与现有门户界面的整合。EPG老年用户界面开发, 是系统可用性的关键。

(4) AAA系统、BOSS系统开发与部署:完成用户认证、鉴权、计费系统配置。基于现有认证、计费系统开发与部署。

3 教育服务的运营

当前, 教育服务存在政府提供效率比较低、优质教育服务不足, 提供不均衡, 市场提供竞争力不足, 片面追求经济效率等问题。老年群体更是具有受教育程度低、收入水平低、社会保障低的特点。远程教育的公共支持服务观是一种全新的教育公平观, 是教育公平理论的理想栽体[6]。依据弱势补偿原则, 不片面追求经济效益, 处理好事业与产业、公益与效益、立场与市场、运作与运营之问的辩证关系, 在公益性事业机制、公司化运行机制的运行模式中, 寻求正确的发展道路, 建立政府和市场共同提供、平等提供的教育服务运营制度, 有利于实现教育公共服务效益的最大化。

4 结论

4.1 广电高清互动电视平台是老年远程教育服务的优良载体, 具有可及度广、对受众信息技术水平要求低、教学内容与模式灵活、教学成本低的特点。开展基于广电高清互动电视平台是老年远程教育服务, 可在一定程度上填补我国电视媒体在社会老龄化进程中的功能缺位。

4.2 教育手段以VOD互动点播为主, 具有良好的技术可行性, 操作较为简单, 符合老年人认知特点。

4.3 老年远程教育服务的运营应当依据弱势补偿原则, 不片面追求经济效益, 充分发挥广电媒体在公共服务中的重要作用, 处理好事业与产业、公益与效益、立场与市场、运作与运营之问的辩证关系, 力求教育服务效益的最大化。

4.4 鉴于广电高清互动电视显著的多媒体效果优势, 尤其适合开展老年体育远程教育。体育远程教育更加注重教学内容的多媒体呈现效果。广电双向网采用IP+QAM方式带宽, 提供8~20MB/s的高清视频服务, 可在最大程度保留技术动作原始细节。

参考文献

[1]陈春勉, 郑智.基于网络的老年远程教育:模式创新、问题及策略[J].继续教育研究, 2012 (2) :73-77.

[2]王欣.老年远程教育的发展历史、优势与对策[J].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0, 6:16-17.

[3]杨延宁, 张威虎.网络电视的发展及其对远程教育的影响[J].中国有线电视, 2003 (12) :71-74.

[4]Dugonik B, Plenkovi6 M.The Role of Future Generation Hybrid TV Technologies in Education[J].Informatologia, 2012, 45 (2) :103-114.

[5]陈惠芹.网络远程教育模式比较研究[J].数字电视, 2009 (11) :55-58.

广电互动多媒体 篇5

1 地市级广电双向网改造标准不统一,种类繁杂

从2007年广电总局提出《有线电视网双向化改造指导意见》开始,各地广电公司就对本地电视网络的双向网接入做好了准备,但较地市级广电公司而言,双向网改造和省公司相比还是比较滞后的,差别较大。尤其在改造方案选择和设备厂商选择等问题上都存在着不同的意见。而根据国家技术标准慢慢的统一,在实际应用阶段又参考了以“CMTS为主,逐步扩大EPON+EoC覆盖范围”的策略。因此,大部分地市级广电在改造完成区域综合存在着CMTS和EPON+EoC两种方案,这种情况直接决定了广电公司在选择终端设备时只能使用两种以上的调制解调器。大家都知道,多种类产品的覆盖在业务开展后期会暴露出很大的流转缺陷。如:用户在A地办理了互动业务,而领用的是CMTS类型的调制解调器,之后想迁移到B地则只能使用EPON类型的调制解调器,在业务办理时广电公司只能回收原有调制解调器,同时配置一台EPON类型的调制解调器给用户,这对用户来说不仅增加了办理的步骤,还会影响办理情绪;而对广电公司而言也大大增加了调制解调器的回收成本,业务量越大,用于此类的成本支出就越多。

2 高清设备成本高,高清节目源匮乏,质量不尽人意

首先,从地市级数字电视业务的发展进程上来看,标清数字电视的运营时间很短,而随即推出的高清电视又必须配备新的设备,这又相当于一次覆盖型的整体转换。根据现有高清机顶盒的价格来看,北京的高清机顶盒售价为1880元/个,而其他地方也是1580-2000元不等,而70%的消费者不买高清机顶盒的原因均是认为价格过高。因此,高清机顶盒虽然能给消费者带来更高的节目质量和更好的视听享受,但不菲的价格实在让消费者望而却步。其次,在2009年广电总局推出高清发展3年计划以后,到现在为止也就寥寥的十几套高清频道。而部分已经从标清转换为高清的用户,能享受到的高清节目寥寥无几。这对花了大价钱的消费者来说,绝对是不能够接受的。尤其是在地市级区域,人均消费水平更低,要想短期内实现高清转换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这也正如当初有人所说的:“高清电视利好短期难现,市场目前并不成熟,需求尚不热。高清发展初期还无法实现普通电视那么丰富的节目内容,短期内很难普及。要完成整个数字电视高清工程,还需从高清数据制作、传输等各个产业链的同步发展。”

3 增值服务脚步缓慢,无法满足利益需求

高清互动业务要么使用省公司平台,要么自主购置硬件设备。而对于地市级广电来讲,自主购置软硬件设备一次性成本肯定很大,而使用省公司的平台相对前期成本会下降很多,而相应的问题也逐渐体现出来。有些发展比较快的地市级广电高清互动推广快,有些则相对很慢。省公司为了考虑全省的运营策略,无论是节目更新、业务种类和软件升级上都比较缓慢。这对推广快的区域来讲,简单的互动内容无法很好的弥补后期的发展漏洞,这就无法给广电的收益带来实质性的改变。就如同VOD点播业务,南京广电的更新速度基本保持是一周两部新片上线,而这仅仅也局限于付费点播板块,而基本点播板块的内容更新的内容不新不全,这对“用电视”的消费者来说,得到的功能实惠远远的脱离了他们的需求。无法满足需求的产品想得到丰硕的收益是不切实际的。

4 电信IPTV发展迅速,产品差异性减小

在2011年电信IPTV的行业咨询上有这样一句话:“2010年底全国IPTV用户数量已经突破800万户,其中百视通与电信运营商合作发展的IPTV用户超过600万户,而2011年全国IPTV用户数量将突破1200万户。在这样的情况下,百视通将目光瞄准了以高清视频为主的IPTV3.0业务,这既包括高清视频节目的推送,还包括有‘视频超市’之称的PPV业务的拓展。”这表示IPTV在“内容为先”的政策引导下进入了良性的业务发展态势,而推出的高清视频业务直接与广电的高清互动电视叫板。于此同时,为了满足带宽的需求,宽带提速计划也再次起航,大力推广光纤到楼、光纤入户,为攻下高清业务这块蛋糕做出了很好的铺垫。

在竞争对手逐步吞食市场的同时,广电却存在着机顶盒软件平台落后、增值业务没有活力、高清节目内容少等一系列的问题,对发展更加缓慢的地市级广电来说,到底应该如何在政策范围内有效抓住市场动态是当下遇到的最大问题。因此,在高清互动化的过程中,地市级广电还需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谨慎行事。

参考文献

[1]2011-2015年IPTV行业发展趋势与投资咨询报告.中商情报网, 2011.05.

[2]李建昆.“三重门”疏困高清互动电视.中国数字电视, 2010.09.

多媒体时代如何凸显广电新闻优势 篇6

一、 多媒体环境下广电新闻的现状

虽然科学技术的发展, 使得广播电视也有了很大的变化, 出现了高清电视、3D电视等, 但是通讯技术和互联网的快速发展, 使得广电媒体的地位受到严重的冲击。目前的广播、电视存在以下的问题:第一, 大众对于广电新闻的依赖程度越来越低。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 人们再也不会单纯的依赖传统媒介去获取新闻, 越来越多的人不断选择新的获取方式, 因此对广播电视的依赖度越来越低②。第二, 广播、电视新闻传播速度慢。相较于手机、网络等新媒体, 广播和电视在新闻传播的速度上比较慢, 尤其是手机能够实现立刻上传信息咨询。而广电新闻因为需要一定的编排程序, 因此新闻的时效性不如手机、网络。

二、 广电新闻凸显自身优势的措施

(一) 加强新闻的专业性, 实现新闻的深度报道

在多媒体时代的背景下, 最不缺的就是新闻信息的数量, 但最缺的就是新闻的专业性和对新闻的深度化解读。而广电媒体拥有着高素质和专业化的采编人员和新闻报道人才, 就应该充分利用这一点, 加强新闻的专业性, 实现新闻的深度报道。在传播新闻的时候, 很多新媒体都是单纯的把新闻消息传播给大众, 还有很多媒体为了博取大众的眼球, 传播一些不良的信息对受众进行诱导, 引发不好的舆论导向, 引起社会环境的混乱。这个时候就需要广电媒体及时的站出来, 对新闻进行客观公正的解读, 还公众一个事件的真相, 进而正确引导舆论。目前广电媒体一般都有自己的新闻解读和新闻评论等节目, 也有专业的言论专家或者主持人, 因此要充分的利用这些资源, 加强对热点和焦点新闻的评论, 评论的方式要结合现代受众的特点, 做到深入浅出, 观众易于理解并且能够赢得受众的共鸣。另外还可以加强和受众的互动, 通过让受众参与到新闻评论中, 进而更加有效的和受众对话交流, 使得对新闻的解读更有影响力和感染力③。因此广电媒体需要培养更多的新闻专业解读人才, 能对于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进行深度的解读, 通过事件的表面剖析新闻背后的原因以及引发的社会现象。通过专业的报道和深度化的解读, 赢得受众的认可和欢迎, 进而增强自身优势。

(二) 提高新闻的真实性和可信性, 树立广电新闻的权威

新媒体在新闻的时效性和信息量丰富上面占有很大的优势, 但是正是由于海量的信息, 使得信息容易泛滥, 尤其是信息的权威性和真实性得不到保障。而广播、电视等传统新闻媒体在信息量上确实无法和新媒体相比较, 但是广电新闻具有专业化、高素质的新闻人才、规范化的操作流程和精良的新闻采编设备。因此广电新闻可以从新闻的品质上不断开发自身的潜力, 制作出高质量的、真实性的新闻来吸引受众的关注。要想实现这一点, 首先广电新闻单位要及时的更新新闻理念, 认清当前的严峻形势, 学习和借鉴新媒体的长处, 不断的增强新闻报道的透明度和时效性。另外广电媒体还要充分的利用好自身的权威渠道和采编力量, 对于能引起受众广泛关注和关心的新闻进行深入的调查, 并对新闻的真实性进行核实和甄别。利用自身的影响力和权威性呈现给受众最可靠、最真实的新闻真相, 实现客观公正的报道, 来引导社会的舆论, 不断为人们群众创造一个良好的、积极正面的舆论环境。这样一来, 广电媒体就能不断的凸显自身的优势, 提高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和权威性, 不断增强在受众心目中的公信力。

结语

综上所述, 面对新媒体的冲击, 传统的广电新闻只有及时的革新自身的新闻理念, 才能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只有不断学习和借鉴新媒体的长处, 同时不断挖掘自身的优势, 做到不断创新, 才能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占据一席之地, 进而实现更好的发展。

注释

1 洪晓薇.特色、互动:融媒体时代广电新闻运作新视角[J].宁波大学学报 (人文科学版) , 2010, (6) :121-124.

2 殷乐, 张建珍.“发挥广电优势、深入宣传社会主义荣辱观”理论研讨会综述[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2006, (11) :72-73.

城市广电媒体融合探索 篇7

无锡广电于2012年底开始建设以智能手机为表现终端、 以无锡市民为服务对象、以融媒体战略为后台支撑的“智慧无锡”城市民生服务云平台(以下简称“智慧无锡”),以新技术为载体,整合自身媒体资源及全市各行业民生服务资源, 立足本土构建政府、行业、市民交互共享资讯的主导平台。 “智慧无锡”以技术创新、应用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等引领城市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建设理念,不仅符合当前“智慧城市” 建设潮流,也正契合了当下国家倡导的媒体融合发展趋势。 2014年无锡市委、市政府发布“智慧城市建设三年纲要 (2014—2016)”,“智慧无锡”被指定成为其中四大支撑平台之民生服务综合信息服务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1]。迄今“智慧无锡”已推出新闻资讯、生活服务、社交娱乐等24个功能模块,不仅获得无锡市民的高度认可,也为无锡广电在城市台媒体融合之路上探索新型运营模式奠定了良好基础。

1 技术平台建设

1.1 建设原则

“智慧无锡”是媒体融合与技术融合的产物,媒体属性要求其与现有广播、电视音视频业务密切协同;民生服务目标要求其与各行业异构系统、无锡智慧城市相关平台对接;对新型盈利模式的探索则要求引入电子商务、大数据技术,“融合”决定了“智慧无锡”在技术架构上不能简单地定位为一个手机APP,而应该以平台化、大数据化、互联网化为原则:从应用端来看是可扩展的超级强大的应用商店,可自由接纳第三方应用;从管理端来看则是高度灵活、高度扩展的、多层设计、分层构建的系统平台。如此才有足够的弹性兼收并蓄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特性,有足够的能力支撑百万级用户的智慧城市应用,并能根据业务发展灵活地随需而变。

1.2 总体架构

基于上述原则对“智慧无锡”总体架构进行了规划设计和建设。

1.2.1 “智慧无锡”与无锡智慧城市的互联架构

如图1所示,智慧城市的核心——城市大数据中心及四大平台均由无锡市政府建设,大数据中心是基础平台,负责大数据采集、分析及应用和运营,四大平台在大数据中心基础上分别汇聚整合政务、城市管理、民生服务、经济运行等领域的数据和应用,面向各自的服务对象提供服务。“智慧无锡”隶属于民生服务信息服务平台,是各类民生资源在移动互联网上提供服务的统一窗口,同时也会将自身用户访问的数据反哺大数据中心,为各相关部门决策、优化民生服务做参考。

1.2.2 “智慧无锡”软件总体架构

“智慧无锡”民生服务云平台由5部分组成,分别是业务管控平台、内容生产及应用接入平台、大数据平台、前端发布平台和客户端。通过内容分发网络实现服务端到用户端的信息发布。如图2所示。

业务管控平台是架构的核心,它提供统一的用户管理和行为分析、统一的广告管理和推送、与网银或支付宝的统一接口,以及视音频流的管理、统一的内容推送管理等。

内容生产及应用接入平台,分成三类内容来引入,第一部分是无锡广电内部生产的内容,如专题、图文资讯、广播电视等;第二部分专门引入第三方已开发好的成熟的应用内容;第三部分专门引入需做接口开发的内容,通过对资源进行二次加工转入统一的内容生产平台,如交通、医疗、公安、 公用事业、教育、与居民生活服务相关的各类信息等。

大数据平台对智慧无锡用户使用信息与服务的行为数据进行搜集、分析与用户画像,同时成为城市大数据中心社会化数据的来源。

前端发布平台是前端客户端的服务管理端,通过统一的API实现不同操作系统终端安装包和升级包的发布;根据用户终端的地理信息、在线状态智能地推送各种消息;提供各终端模块的信息更新入口,方便合作单位或商家调整或者更新信息;提供监管模块等。

客户端即在用户手中移动终端直接展示无线客户端应用程序。

1.3 硬件平台

硬件支撑平台以适应“智慧无锡”在实际运营中随时调整应用模块、弹性使用技术资源的需求为目标,因此整个云平台基础架构采用云计算(虚拟化)技术构建。利用5台物理服务器虚拟出42台虚拟服务器,支撑起业务管控、内容生产、大数据、前端发布等平台功能。对于某些高可用性服务如业务管控、前端发布等系统,将虚拟出来的主备服务器分布式部署在不同物理机上,通过前端负载均衡设备,实现故障的0秒切换,很好地保证了整个平台的稳定、可靠、高效。“智慧无锡”硬件平台示意图详见图3。

1.4 客户端设计

综合考虑软件性能、开发成本、软件发展趋势等方面的因素,采用客户端原生SDK并使用自己建立的开发框架来设计制作客户端软件,部分采用HTML5框架开发。支持主流的不同分辨率智能终端操作系统,包括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 目前以IOS、Android为主。

用户界面和体验设计完全由“智慧无锡”团队自主完成, 采用简洁的欢迎界面和黑底加方块按钮的选单界面。预置界面风格自定义功能,后台用户行为数据中心对用户的风格选择、皮肤选择、每次的登录信息、收藏信息、观看信息以及地理位置信息等项目进行记录,用于未来大数据平台的分析挖掘。所有用户互动的资料都进行统一的规划存储,提供网络端的存储和客户端本地的存储,采用异步更新同步机制, 保障本地下载速度的提升和真实数据的安全。界面如图4、 图5所示。

2 运营探索

2.1 拓展传播渠道,实践媒体融合

“智慧无锡”平台的首要职责,是更好地改善传统广电平台的信息传播渠道与传播方式,提升现代广电传媒综合影响,引领媒体融合发展。在多种视音频技术、交互工具的支撑下,“智慧无锡”利用直播、点播为传统媒体拓展渠道、扩大影响力,利用报料、调查、互助、专题等多个功能模块以及后台用户数据统计分析,帮助无锡广播、电视栏目进行选题、节目形态创新、推广以及后续用户数据挖掘等,在数据的指导下再进一步完善节目制作,真正实现对用户需求的“有的放矢”。其中“报料”模块在一年多的时间里为无锡广电旗下9个广播栏目、5个电视栏目提供了近4 000条新闻线索;而在无锡电视2014年全新打造的 “无锡早新闻”栏目中,“智慧无锡”与栏目高度融合,开创性地在演播室中设置了“报料墙”,用户通过手机客户端的报料可实时滚动投射至主持人身后的大屏上,大大加强节目与受众的互动性、粘合度[2]。

2.2 探索多元化媒体服务,打造新型 产业链

“智慧无锡”对于无锡市民不仅是一个本地新闻客户端,笔者更希望能将其打造成百姓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 依托政府支持、自身公信力及技术实力,“智慧无锡”汇聚了多方民生服务资源,开拓性地实现了公交车辆到站的实时提醒、机场航班状况的实时查询、城市交通路况的实时播报、地铁实时信息查询、水电气缴费等智慧功能,实现了媒体功能的飞跃。目前还在与公安、医管中心、校管中心协调,努力争取上线更多的便民功能[3]。

在丰富服务、吸引用户的同时,盈利模式的探索也是“智慧无锡”的重点工作。用户规模使得“智慧无锡”具备了优质广告平台的基础,已有多家本地商户通过客户端页面投放广告并取得良好效果。但广告模式不是“智慧无锡”的目标,利用自身的媒体属性可以实现包括商品信息在内的高质量民生信息的流动和匹配,从而开辟出更广泛的服务空间,如大数据运营下的精准营销、VIP用户个性化收费服务、互联网金融渗透、智慧城市产业链切入……2014年夏天,本台联合无锡最大的桃商,以及快递业中有口皆碑的顺丰,在一个月内, 利用“智慧无锡”客户端出售了6 000余箱桃子,销售额近百万;联合徐州、常州类似客户端同步推出该项业务,形成了地域性的电子商圈联盟,成功试水电子商务。未来还将通过与建设银行合作的“我的银行”、与电视购物栏目联动的“惠购”、与家乐福超市联办的“商超”等模块,逐步完善用户中心、支付平台等电商平台功能,为未来从单一传媒广告经营模式向城市O2O服务平台转型奠定基础[4]在丰富服务、吸引用户的同时,盈利模式的探索也是“智慧无锡”的重点工作。用户规模使得“智慧无锡”具备了优质广告平台的基础,已有多家本地商户通过客户端页面投放广告并取得良好效果。但广告模式不是“智慧无锡”的目标,利用自身的媒体属性可以实现包括商品信息在内的高质量民生信息的流动和匹配,从而开辟出更广泛的服务空间,如大数据运营下的精准营销、VIP用户个性化收费服务、互联网金融渗透、智慧城市产业链切入……2014年夏天,本台联合无锡最大的桃商,以及快递业中有口皆碑的顺丰,在一个月内, 利用“智慧无锡”客户端出售了6 000余箱桃子,销售额近百万;联合徐州、常州类似客户端同步推出该项业务,形成了地域性的电子商圈联盟,成功试水电子商务。未来还将通过与建设银行合作的“我的银行”、与电视购物栏目联动的“惠购”、与家乐福超市联办的“商超”等模块,逐步完善用户中心、支付平台等电商平台功能,为未来从单一传媒广告经营模式向城市O2O服务平台转型奠定基础[4]。在丰富服务、吸引用户的同时,盈利模式的探索也是“智慧无锡”的重点工作。用户规模使得“智慧无锡”具备了优质广告平台的基础,已有多家本地商户通过客户端页面投放广告并取得良好效果。但广告模式不是“智慧无锡”的目标,利用自身的媒体属性可以实现包括商品信息在内的高质量民生信息的流动和匹配,从而开辟出更广泛的服务空间,如大数据运营下的精准营销、VIP用户个性化收费服务、互联网金融渗透、智慧城市产业链切入……2014年夏天,本台联合无锡最大的桃商,以及快递业中有口皆碑的顺丰,在一个月内, 利用“智慧无锡”客户端出售了6 000余箱桃子,销售额近百万;联合徐州、常州类似客户端同步推出该项业务,形成了地域性的电子商圈联盟,成功试水电子商务。未来还将通过与建设银行合作的“我的银行”、与电视购物栏目联动的“惠购”、与家乐福超市联办的“商超”等模块,逐步完善用户中心、支付平台等电商平台功能,为未来从单一传媒广告经营模式向城市O2O服务平台转型奠定基础[4]。

3 结语

湖北广电媒体融合发展发力 篇8

2014年, 湖北广电成立新媒体集团, 整合IPTV播控平台、网络广播电视台、手机电视等资源, 建立全媒体运营的组织架构和市场主体。建设了一云多屏业务生产发布系统, 实现信息一稿多发, 在手机、PC和电视多屏同步呈现。设立长江新媒体创投基金, 以“开放、合作、共赢”的理念, 建设了新媒体孵化基地。成功举办了首届“长江杯”媒体融合产品创新大赛。推出了首款融媒体平台级产品“长江云”, 打造湖北第一新闻报道平台、第一政务发布平台、第一广电汇聚平台。大型节目《如果爱》应用“微摇”技术, 实现了全国广电行业“微信第一摇”。“幸福新农村”IPTV解决了农村信息传递“最后一公里”问题。一年来, 湖北广电积极探索, 打造了多个优秀产品, 媒体融合发展取得了喜人的成果。

着眼未来, 湖北广电将加快推进媒体融合战略, 尽快建成全媒体新闻汇聚平台, 并逐步建设全媒体融合生产平台、多渠道分发平台等, 探索私有云平台建设, 不断拓展和完善适应传播新形态的节目生产传播技术架构。

上一篇:抗病类基因下一篇:五谷不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