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科的基础知识

2024-05-12

历史学科的基础知识(精选十篇)

历史学科的基础知识 篇1

在传统课堂中, 用“专制”代替“民主”, 学生参与面窄, 基本上是“静听课堂”“半瞌睡课堂”。可以说学生的主体地位被剥夺。因历史课在学校是弱势学科, 学生、家长、学校都不重视历史课, 课堂不听讲, 考前靠临阵磨枪现象的学生为数不少。现在, 新课改已推行了十年, 尤其是从闭卷考试到开卷考试以来, 想靠传统方法提高中招考试质量就不那么容易了。老师要不断学习, 把握新课标、采用新理念、根据教学实际情况进行研究性教学, 因为, 只有研究才能发生改变, 只有研究才能有所创新, 只有研究才能产生智慧。

以前九年级历史是闭卷考试, 那时, 老师整天进行知识线索和知识点的整理灌输给学生。但总是对学生不放心, 怕学生掌握得不好。课上课下总是想探索好办法提高学生的成绩。都说教师是日夜不停的脑力劳动工作, 这话我有深刻的体会。九年级毕业班在当时有许多试卷和考试, 在春季的复习中铺天盖地地袭来, 弄得学生没有时间脚踏实地地复习教材基础知识。学生在备考和写卷子时大概也不比老师备课轻松。怎样才能让学生自己在平时就能积极主动地掌握住课本上的基础知识, 做到平时就有丰厚的基础知识积累呢?要做到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 信任学生的创造能力, 营造一个轻松、宽容的课堂气氛。另外, 也可省掉购买卷子的钱, 何不让学生自己设计试卷考查自己?寻找一种既让学生大面积掌握基础知识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的方法。

从2006年开始, 我市作为试验区实行历史开卷考试, 试卷与以往有许多不同, 不仅试题设计新颖, 而且设计灵活。融入了许多新的元素, 不像以往那样直白、单一。而当时学生误认为不用学历史了, 不用记忆历史基础知识了, 考试时翻书找就行, 而我从不这样看待。开卷考试的试题应该是基础知识的升华, 只有牢牢掌握了基本知识, 才能在开卷考试时更胜一筹。毕竟中招考试是一种选拔性的考试。鉴于以往的经验, 于是,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 我设置了“自考”教学环节, 被学生通俗地称为“自考课”。我的具体做法是:在学习新课程的过程中, 不是把新课一直不停地讲完再回头复习, 学生感到没有喘息的机会, 这样水过地皮干, 对基础知识容易淡忘。学生压力大, 且容易造成紧张气氛。导致学生厌学甚至弃学。我让学生学完一个单元, 便开展“自考课”的环节, 准备两张纸, 一张根据课本知识点设计试题, 一张设计答案, 在设计试题和答案的过程中巩固了知识点, 也提高了学习的兴趣。

实行开放式课堂教学模式, 使学生得到了积极参与教学过程的机会, 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充分发挥聪明和智慧的良机, 大大激活了学生的思维, 使学生思维得到了全面发展, “自考”课这一活动的关键是教师对卷子的重视和把关, 这样能保证这种活动开展扎实、落实扎实, 不流于形式。这种学习模式一直延续下去, 学生才能对教材基础知识掌握更熟悉, 考试时学生才能举一反三, 达到对知识的灵活运用。尤其是到九年级复习课时, 这种“自考”方法更有实效性。这种课堂必须由我主持, 认真重视这项活动, 才有实效, 不能随随便便、虎头蛇尾、大张旗鼓地开始, 不了了之地结束, 只有教师高度重视, 才能引起学生重视, 活动才有效果。

九年级毕竟面临选拔性考试的压力, 我的这些办法, 只是教学中的一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方法的途径。俗话说厚积薄发, 只有做到了平时丰厚的积累, 才能在中招试卷中有出色的表现。而且这一教学环节, 让学生有活跃的思维, 有丰富的知识积累, 有利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也培养了学生学会学习的方法, 这和新课改、新理念要求关注每个孩子的成长和发展也是相辅相成的。

摘要:历史教学应从反思教学实践入手, 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 注重学生平时积累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以此调动全体学生的参与意识和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能力。引导学生学会学习, 进而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达到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目的。

历史学科的基础知识 篇2

金陵中学 南京市优秀青年教师 张铭

2008年江苏历史科考试说明的命题指导思想明确指出:以考试说明为依据,实现对学科主干知识、学科能力和思想素养相统一的考核目标,注重考查在历史唯物史观指导下运用历史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一指导思想,基本沿续了近年来历史高考命题的导向,倡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全面、牢固地掌握历史学科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并培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关注变化:

1、考试说明的“考试内容及要求”的表述与往年的考试纲相比,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其内容直指学科能力要求,共分为4类:获得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的探讨问题。其具体要求说明共列举12种,考生要认真研究和领会。

2、考试说明在考试内容的罗列上,打破了历史课程标准及教材模块的编排顺序。必考部分按照“古代部分”、“近代部分”、“现代部分”分成三大块,将必考内容的政治发展史、经济发展史和思想文化史的内容按专题打乱按历史时序重新排序。三大块所列专题分别为6个、8个、12个,沿袭了历史学科“薄古厚今”的命题趋势,其中政治发展史专题10个、经济发展史专题8个、思想文化史专题8个,与往年比较,政治史比重有所弱化,经济史和思想文化史的比重有所提高。选考部分是直接罗列要考查的5-6个专题的名称,而无具体考点的表述文字。值得注意的是,选考部分删除了选修教材中的不少专题内容,复习时应对照复习。

3、考试形式部分,与往年的旧高考相比,也发生了不少变化,考试时间由原来的120分钟减为100分钟,试卷分数由原来的150分减少为120分。在试卷结构上首次出现必做题和选做题的划分。必做题约占80%,选做题约占20%。2008年考试说明明确指出,高考历史的试题以中等难度题为主。说明不再对考点的分布不再在历史时序上作分数比例上的分解要求。

备考建议:

1、考试范围符合《江苏省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教学要求》,必考内容为历史三个必修模块,四个选修模块为选考内容。为减轻考生的复习负担,考试内容在“考试大纲”以及“教学要求”的基础上进行了适当的删减和调整。保留下来的考试内容基本上属于历史学科的主干知识,考生们拿到考试说明后应严格按照说明上的内容逐点复习。

如何掌握初中历史学科的基础知识 篇3

关键词:初中历史;学科基础知识;有效性掌握;实践与思考

历史是一门研究人类社会进化过程和发展规律的科学。历史学科的根本教学目的就是引导学生在学习和总结的基础上,“以史为鉴,善知得失”,进而获取社会发展的一般性规律,在加强认知、努力体会和深化感悟中逐步培养生存、交往与创造的能力素养。由于传统教学及其惯性因素的影响,历史课程尚未得到应有的重视,被普遍性地视为“豆芽课”“二等学科”,长期处于“高消耗、低收益、低层次发展”的窘境。尤其在学生心目中,他们对于历史基础知识的面广量大和纷繁复杂深感头疼畏惧。如何才能做到善教乐学和事半功倍呢?本文立足于探究角度,结合初中历史教学的实践与思考,试简要阐述之。

一、关于历史概念的善教乐学问题

掌握概念既是历史学习的首要性问题,也是理性认识历史的前提与基础,更是有效形成和运用历史思维的发祥地。从某种层面来说,历史学科的知识体系也就是历史概念的综合体系。许多师生片面地认为历史概念属于死记硬背的类型,用不着去准确理解、深刻分析、全面比较、系统综合和灵活运用,照样能够应付各种类型的考试。其实不然。据专项调研的信息统计,中学生在这类题目上的得分率仅在35%左右,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认真思考和纠偏改错。本文从探究实践中总结认为,抓准构成概念的基本内容,选择足以说明问题性质的材料进行综合分析,在归类整理中抓住个性、区别个性并加深理解,这才是学习和把握历史概念的自然之道。

二、关于历史时间的善教乐学问题

时间是构成历史知识的基本要素,“离开了时间性知识,也就不存在历史,更谈不上历史思维和历史学习。”那么,如何有效地学习和把握无处不在的历史时间呢?(1)要有效把握顺序性特征。如中国近代史上的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中日甲午之战、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侵华和辛亥革命等,在这些事件的更替承接中,紧紧伴随着近代中国被殖民化的逐步加深以及中华民族奋起抗争的前赴后继,可谓脉络清晰、顺序自然。(2)要有效把握连续性特征。如中国封建社会的时间之漫长,是从公元前475年开始到辛亥革命结束,前后长达2000多年之久;而美国从1783年独立至今不过200多年的历史,为什么却能成为世界上的政治经济强国呢?从现象入手探究历史本质,有助于把握复杂的历史时间。(3)要有效把握阶段性特征。如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可以分为大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等几个阶段。这也是历史时间学习的基本手段。

三、关于历史事件的善教乐学问题

历史事件是一种重大现象和主体特征,也是历史学习的主要内容。(1)要分析其背景、性质以及背景和原因之间的关系,主要是自然地理环境、经济基础、政治条件和文化思想等因素。如新航路开辟以后,欧洲的主要商路、贸易中心从地中海区域转移到大西洋西岸,这就为英国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和“圈地运动”提供了历史背景。(2)要从时间、地点、人物和结果等要素,弄清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对于时间较长、过程曲折、变化较大的历史事件,可用阶段法来引导教学。如“法国大革命”,应以巴黎人民的三次起义为节点划为三个阶段;再如中国抗日战争可分为“防御、相持、反攻”三个阶段。而那些如重要战争和重大战役等路线明确的历史事件,可按实际路线和对比分析来教学。(3)要从历史地位(第一、标志、开端等)、历史作用(破与立)、历史影响(间接性)、思想意义(现实性)等四个方面,掌握历史事件的综合意义。

四、关于历史特征的善教乐学问题

历史特征包括历史事物的内在性质和外在现象。要实现这种理性化的良好教学,应对学生作出如下引导、点拨和激励:(1)要善于引导学生在开阔视野、灵活思路的基础上,运用跳跃性思维捕捉历史事物的特点,关键是其中的聚焦点。(2)要善于引导学生围绕某一类历史整体,既要从宏观上予以掌握,也要运用多边性思维,抓住方方面面来寻觅历史事物的特征。(3)对于两个以上的历史对象,要善于引导学生运用求异性思维,通过寻找其中主要的且实质性的不同点,来寻求历史事物的特征。(4)对于那些具体多样、纵横交错的历史事物,要善于引导学生运用提炼性思维,从归纳、抽象和概括中寻求特征。

综上所述,以上是笔者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简要实践与点滴思考。俗话说:教学无定法,妙用存一心。然而,我们只要本着“以生为本、以学促教”的指导思想,勇于实践、善于创新,就一定能够不断地取得进展,从而逐步赢得“千里跬步、江海细流”的教学效应。

参考文献:

张英.上好初中历史课的几点做法[J].成才之路,2011(03).

浅谈中学历史学科知识体系的构建 篇4

一、建立“历史知识结构体系”的重要意义

1.便于检索。即能很快地从体系中找到所需的知识点, 以解答问题。例如, “焚书坑儒”这一事件, 它在“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古代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和“古代文化专制”三个系列中都占有一席之地, 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 迅速将它找来解答相关问题。

2.方便比较。高考发展趋势是能力要求逐年提高。比较能力的考查是其中最常见的一个方面。而知识体系是按着历史纵向比较、横向比较、中外对比等方向建立的, 所以学生遇到此类问题只需从体系中抽出相关知识点进行有机组合即可。比如回答“中国戊戌变法和日本明治维新都发生于19世纪后半期, 为何前者失败而后者成功”这个问题时就可以直接从中国改革系列中对比二者的背景和过程等项得出结论。

3.有利于培养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解答问题的能力。如只要认真分析和领会国际关系的许多事件, 就可以发现在纷纭繁杂的个别现象背后有一个共同的东西———“利益”, 它决定着国与国之间的相互关系。懂得了这一点, 一切国际关系的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了。而这本身也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一种表现, 由此便可加深对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一原理的理解。

二、如何建立“历史知识结构体系”

(一) 训练学生掌握多种记忆方法, 牢固掌握历史基础知识

这是建立历史知识结构体系的基础。近年来, 高考题能力要求比重日益加大, 给许多人一种错觉, 认为记忆历史事件、人名、地名、时间等已没有意义。可实际上恰恰相反, 因为没有基础知识的记忆就谈不到历史能力的提高。

我在新授课和复习中, 指导学生必须学会如下几种记忆方法, 以便较好地掌握中学历史基础知识。

1. 浓缩记忆。

如朱元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浓缩为一阁 (殿阁大学士) 、二监 (锦衣卫、东西厂) 、三司 (布政使司、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 、五府 (前、后、中、左、右五军都督府) 、六部 (吏、户、礼、兵、刑、工部) 、八股 (八股取士) , 既容易掌握又便于使用。

2. 年代特征。如1689年英国《权利法案》颁布, 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 1889年日本宪法产生, 这三大事件都相隔一百年。

3. 谐音记忆。

如二战初期日本侵占的东南亚国家和地区有香港、马来亚、菲律宾、关岛、新加坡、缅甸、印度尼西亚等, 谐音记为“关飞迎面相新马”, 即关羽张飞面对面在相一匹新马, 不仅具有形象性, 更重要的是把难记的历史知识简单化了。

4. 比较记忆。

如唐代孙思邈的《千金方》和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成就易混淆, 于是抽出内容比较, 前者有800多种药物和5000多个药方, 后者有1800多种药物和10000多个药方。学生便依据历史进步的规律 (时间越晚成绩越高) 很清楚地掌握了二者, 永不出错。

5. 图表记忆。如将二战中北非战场的语言叙述变成如下图示, 学生便一目了然。

以上是根据北非各国分布区域所画大意图 (不合比例, 只为说明情况) 。

6. 歌诀记忆。

如将一战后英国的政治经济状况编为:“战前富, 战后穷;工党势力在上升。附属国, 搞独立;爱尔兰南部分出去。威法渥会相继出, 放松政治固经济。”这样, 两页内容尽在其中。

以上是为建立知识体系而准备基本材料的一般方法。在世界近现代史结构体系中, 如各国资产阶级革命、一战中各国的表现等就是基本材料。

(二) 帮助学生发现内在联系

由于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 历史才形成纷纭复杂的局面。只有找到这种联系, 才能发现规律、认识历史, 或总结经验或吸取教训。若舍弃或忽视这种内在联系, 历史几乎是无法学习的。因此, 帮助学生发现内在联系就成为教学的必然。

1. 因果关系。

如美国南北战争的始末从因果关系来看是:林肯当选总统———南方叛乱———北方失利———颁布两个法令———战局转折———北方胜利。每条线所连两事件, 都是前者为因后者为果, 这种联系是最为紧密的。

2. 承接关系。

如二战前期德国进攻北欧, 占领各国的顺序为: (1) 丹麦; (2) 卢森堡; (3) 荷兰; (4) 比利时; (5) 挪威。五国被占顺序并无因果等必然联系, 但客观事实就是这样, 可称为承接关系。

3. 空间关系。

如一战前形成的两大侵略集团, 除了其他因素外, 最重要的当属各国所处的空间地理位置, 德、奥、意居中, 英、法、俄分居两侧牵制它们。正是这种地域关系决定了双方的结盟的关系。

依据各种联系把基本材料连接起来 (横向、纵向) 就构成了知识结构的主体。

(三) 引导学生建立教材或参考资料所未曾体现的“新”联系

如国际关系是课本没编排的系列, 譬如八国联军侵华事件里的八国与参加巴黎和会各国及被制裁国名称间的联系, 《中俄尼布楚条约》的签订与中国西北内部叛乱的关系 (因西北战事不得不在谈判中做一定让步) 。又如, 唐代制瓷业成就中邢州产白瓷, 越州产青瓷, 让学生记为白越青 (人名, 即姓白, 名越青, 意为邢州白瓷, 越州青瓷) , 便不会产生混淆等现象, 使许多难以区分的东西清楚地印在学生的记忆中。

(四) 总结规律, 提高认识

如通过对中国国共两次合作到两次内战, 朝鲜甲午农民战争爆发与平息, 匈牙利苏维埃共和国的建立和失败的比较分析, 可得出一个结论, 即民族矛盾尖锐时, 阶级矛盾降到次要地位服从民族矛盾, 民族矛盾缓和时阶级矛盾又成为主要矛盾, 中外古今皆如此。又如, 国际关系中弄清利益原则, 就弄清了一切国际关系问题。而这一原则同样是在教学中总结出来的, 并非教材参考书所讲到的。再如, 两次世界大战都是帝国主义为建立世界霸权而发动, 却都出现了发动者难以预料的结果———人民、民主和民族力量的壮大。美国在亚洲的两次失败更证实了这一点。如上得出的一些常识性规律, 对以后的教和学都大有裨益。

在复习历史知识的过程中, 建立知识结构体系更为重要。复习的目的, 在于使学生在“新”的学习中巩固旧知识, 在旧的知识再现中学到“新”东西。这里的“新”主要是对旧知识建立的“新联系”或“新认识”, 这便是知识的深化, 能力的提高。

建立“历史知识结构体系”的过程也是丰富内涵, 加深理解的过程。这一过程正是学生复习所必需, 也是学生能力提高的基石所在, 要达到融会贯通全依赖于此。

历史学科的基础知识 篇5

《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

一、考试目标

1.历史学科的知识与能力。掌握历史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了解认识历史的基本方法,并能够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有效地运用这些理论、知识及方法;掌握历史学科教学的理论和方法,了解初中历史课程的性质和基本理念,能够运用初中历史课程标准指导教学。

2.历史教学设计能力。能够准确地确定和表述教学目标,正确选定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合理选择和运用多种教学资源;对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进行合理的设计,选择恰当的教学策略、教学方法和手段,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

3.历史教学实施能力。掌握初中历史教学实施的组织形式及基本步骤,恰当地运用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能够准确地表述教学内容,有效地引导和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并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能够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历史教学。

4.历史教学评价能力。了解历史教学评价的基本类型和具体方法,能够合理运用多种评价方式,通过教学评价改进教学和促进学生的发展。

二、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

(一)学科知识与能力

1.了解中外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和总体趋势,掌握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以及人类文明的主要成果,掌握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历史发展的时代特征。

2.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在教学中坚持正确的思想导向,能够运用正确的观点对历史教学内容进行分析和解释。

公职考试知名品牌

3.了解多样性的历史呈现方式,熟悉主要历史载体的特征;能够运用认识历史的基本方法,从多种渠道获取历史信息,并对所搜集的历史信息进行辨析和阐释,运用可靠的证据对历史进行评析。

4.了解初中历史课程的地位、性质与作用;熟悉《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所规定的课程目标、教学内容及要求,能够运用课程标准指导教学;了解现行初中历史教材的编排体例和内容结构。

5.掌握历史学科教学的理论知识,并能够用以指导历史教学及教研活动。

(二)教学设计

1.能够恰当地确定并准确、具体地表述教学目标。

2.能够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学习经验,分析学生的学习需求。

3.能够恰当地确定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并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以突出重点和解决难点。

4.能够对历史教材的内容进行梳理和分析,合理地组织教学内容;能够设计出合理的教学过程及完整的教学环节。

5.能够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开展教与学的活动。

6.能够合理选用多种历史教学资源。

(三)教学实施

1.能够运用合理的组织形式开展初中历史教学,恰当地运用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完成教学任务。

公职考试知名品牌

2.能够创设合理的历史情境,促进学生对历史的感悟和体验,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3.能够准确、清晰地表述历史教学内容,对历史概念进行正确的阐释,合理地对历史进行评析。

4.能够有效地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与能力,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

5.能够坚持正确的思想导向,以正确的历史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学生。

6.能够合理整合多种教学资源,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历史教学。

(四)教学评价

1.能够对学生历史学习的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全面考查学生在知识、能力、方法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状况。

2.理解教学评价的导向、诊断、反馈、激励等功能,了解诊断性、过程性、终结性等评价类型和定性、定量等评价方式,并在历史教学中综合运用,促进学生的发展。

3.能够全面、客观地对教学进行反思和评价,提出改进的思路和措施。

三、试卷结构

模块

比例

题型

公职考试知名品牌

学科知识与能力

51%

单项选择题

简答题

材料分析题

教学设计

21% 简答题

教学设计题

教学实施

17% 简答题

材料分析题

教学评价

公职考试知名品牌

11%

材料分析题

合计

100%

单项选择题:约33%

非选择题:约67%

四、题型示例

1.单项选择题

(1)下面的宣传画创作于20世纪哪个年代?

A.50年代B.60年代

C.70年代D.80年代

(2)历史教学经常运用各种文字资料,下列属于第一手资料的是

A.历史工具书B.史学研究专著

C.当事人日记D.大学历史教材

公职考试知名品牌

2.简答题

(1)简述讲述法和讲解法的异同。

(2)如何确定一节历史新授课的教学重点?

3.材料分析题

(1)阅读下列某版本历史教材有关洋务运动的表述并回答问题。

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洋务派为适应中外交涉和开展洋务运动的需要,开始办新式学堂。1862年成立的京师同文馆是洋务派创办的第一所新式学堂。它以培养外语翻译和外交人才为宗旨。随着洋务运动的开展,洋务派在各地相继开办了一些科技学堂和军事学堂。新式学堂培养了一批近代外交、军事和科技人才。

问题:

①从材料推测,本课还表述了洋务派的哪些活动?

②上述材料可分为对历史事实的叙述和解释两个部分,写出历史事实叙述的内容。

③编者从近代化的角度解释新式学堂的创办,你是否同意这样的解释?请说明理由。

(2)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某位老师在讲到《马关条约》的签订时,呈现了日本马关春帆楼的照片、谈判的情境想像图,然后提出角色扮演,见证历史的课堂活动主题,选择两名学生分别扮演当时谈判的日方代表伊藤博文和中方

公职考试知名品牌

代表李鸿章,并将事先编好的台词交给学生。两名学生坐到教室前面摆好的谈判桌前,开始表演。在谈判中,伊藤博文气势汹汹,态度强硬;李鸿章仅是屈辱地应允

问题:

①你对教师这样设计和组织角色扮演活动做何评论?

②你认为开展角色扮演活动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4.教学设计题

某初中历史教材对秦统一的教学内容列有三个子目:秦统一六国和中央集权统治的建立、巩固统一的措施、北筑长城和开发南疆。

问题:

(1)设计两种不同类型的导入活动。

(2)写出本课的板书提纲。

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面试大纲(试行)--中学

一、测试性质

面试是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的有机组成部分,属于标准参照性考试。笔试合格者,参加面试。

二、测试目标

公职考试知名品牌

面试主要考察申请教师资格人员应具备的新教师基本素养、职业发展潜质教育教学实践能力,主要包括:

1.良好的职业道德、心理素质和思维品质。

2.仪表仪态得体,有一定的表达、交流、沟通能力。

3.能够恰当地运用教学方法、手段,教学环节规范,较好地达成教学目标。

三、测试内容与要求

(一)职业认知

1.热爱教育事业,有较强的从教愿望,正确认识、理解教师的职业特征,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能够正确认识、分析和评价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师德问题。

2.关爱学生、尊重学生,公正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成长。

(二)心理素质

1.积极、开朗,有自信心

具有积极向上的精神,主动热情工作

具有坚定顽强的精神,不怕困难

2.有较强的情绪调节与自控能力

公职考试知名品牌

能够有条不紊地工作,不急不躁

能够冷静地处理问题,有应变能力

能公正地看待问题,不偏激,不固执

(三)仪表仪态

1.仪表整洁,符合教育职业和场景要求。

2.举止大方,符合教师礼仪要求。

3.肢体语言得体,符合教学内容要求。

(四)言语表达

1.语言清晰,语速适宜,表达准确

口齿清楚,讲话流利,发音标准,声音洪亮,语速适宜。

讲话中心明确,层次分明,表达完整,有感染力。

2.善于倾听、交流,有亲和力

具有较强的口头表达能力,善于倾听别人的意见,并能够较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在交流中尊重对方、态度和蔼。

公职考试知名品牌

(五)思维品质

1.能够迅速、准确地理解和分析问题,有较强的综合分析能力。

2.能够清晰有条理地陈述问题,有较强的逻辑性。

3.能够比较全面地看待问题,思维灵活,有较好的应变能力。

4.能够提出具有创新性的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六)教学设计

1.了解课程的目标和要求,准确把握教学内容

准确把握所教的教学内容﹑理解本课(本单元)在教材中的地位以及与其他单元的关系。

2.根据教学内容和课程标准的要求确定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

3.教学设计要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因材施教,选择合适的教学形式与方法。

(七)教学实施

1.能够有效地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与学生交流的意识。

2.能够科学准确地表达和呈现教学内容。

3.能够适当地运用板书,板书工整、美观、适量。

公职考试知名品牌

4.能够较好地控制教学时间和教学节奏,合理地安排教与学的时间,较好地达成教学目标。

(八)教学评价

1.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注重对学生进行评价

2.能客观评价自己的教学效果

四、测试方法

采取结构化面试和情境模拟相结合的方法,通过抽题备课、试讲、答辩等方式进行。

考生按照有关规定随机抽取备课题目,进行备课,时间20分钟,接受面试,时间20分钟。考官根据考生面试过程中的表现,进行综合性评分。

五、评分标准

序号

测试

项目

权重

分值

评分标准

公职考试知名品牌

职业

认知 2

较强的从教愿望,对教师职业有高度的认同,对教师工作的基本内容和职责有清楚了解

关爱学生,尊重学生、平等对待学生,关注每个学生的成长

心理

素质 3

活泼、开朗,有自信心

公职考试知名品牌

有较强的情绪调节能力

仪表仪态 2

衣着整洁,仪表得体,符合教师职业特点

行为举止稳重端庄大方,教态自然,肢体表达得当

言语表达 8

语言清晰,表达准确,语速适宜

公职考试知名品牌

善于倾听、交流,有亲和力

思维品质 3

思维缜密,富有条理

迅速地抓住核心要素,准确地理解和分析问题

看待问题全面,思维灵活

具有创新性的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公职考试知名品牌

教学设计 4

了解课程的目标与要求、准确把握教学内容

能根据学科的特点,确定具体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设计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教学实施

6

情境创设合理,关注学习动机的激发

公职考试知名品牌

教学内容表述和呈现清楚、准确

有与学生交流的意识,提出的问题富有启发性

板书设计突出主题,层次分明;板书工整、美观、适量

教学环节安排合理;时间节奏控制恰当;教学方法和手段运用有效

教学评价 5

能对学生进行过程性评价

能客观地评价教学效果

公职考试知名品牌

六、试题示例

例一:正比例函数试讲教学设计

(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的第十一章一次函数的11.2一次函数。)要求:

(1)配合教学内容适当板书。

(2)教学过程需有提问环节。

(3)教学中应有过程性评价。

(4)当提出一个问题,学生不会回答,或回答错误,你该怎么办?

例二:根据《荷塘月色》课文,设计试讲教学设计

要求:

(1)配合教学内容适当板书。

(2)教学过程需有提问环节。

(3)教学中应有过程性评价。

(4)当提出一个问题,学生不会回答,或回答错误,你该怎么办?

公职考试知名品牌

历史学科的基础知识 篇6

[关键词]历史新课改知识渗透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330096

第三次科技革命以来,世界的面貌随之改变,各学科之间的藩篱在逐渐被拆除,各学科的界限也变得模糊。这场方兴未艾的技术革命不仅影响了我们现在的生活,而且还会影响我们的未来。无论是作为一个生活在知识爆炸时代的青年人,还是站在讲台上进行传道授业解惑的新课改中的教师,都要注重各学科知识之间的渗透。作为一名高中历史教师,笔者现从三个方面谈谈自己对学科知识之间渗透的认识。

一、政治和历史是横着看与竖着瞧角度差异的问题

李大钊先生曾说过:“把过去的社会生活纵向去看,便是历史;横着去看,便是政治。”这也是我们老百姓常说的政史不分家和历史是为政治服务的抽象化体现。在课堂上,当讲到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接着涉及政治问题——马克思政治经济学、马克思哲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如果一带而过很容易也很省力,但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具有能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更要有应对学生突然提问的知识水平。还真有学生让笔者给他们解释解释什么是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马克思哲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凭着自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笔者给他们解释了一番,讲得笔者满头大汗,幸亏大多数学生能明白这是怎么回事,笔者也有了一种感慨:任何知识用心学了都不吃亏,早晚有用得上的一天;学生想听什么你就能给他讲什么的前提是你会得多;当一个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是很不容易的,因为你要时刻去学习。

二、地理和历史是密不可分的鱼水关系

顾颉刚先生说过:“历史好比演剧,地理就是舞台,如果找不到舞台,哪里看得到戏剧?”这句话形象地道出了历史学和地理学的鱼水关系。历史是时间,地理是空间,任何历史事实都发生在一定的地理空间内。我们只要生活在地球上就离不开地理知识。历史事件也一样,其发生发展演变不能脱离环境和气候因素而独立存在。比如曾经有学生拿着《中国古代地图册》问笔者:“为什么黄河古代入海口与今天不同?”当时笔者也不能完全回答上来,只能诚恳地说一句:“这件事情我也不太清楚。你先问问地理老师吧。”虽然笔者不是地理老师但绝不能为自己知识的匮乏作掩护,回去后笔者打开电脑查阅了资料,才发现从人类进入文明史以来黄河下游改了七次道,这里面包含很多地理、生物、政治和历史知识。虽然这次被学生问住,但笔者感到比较高兴,因为知道了自己知识有很多空白点,作为一名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师要学的东西太多。除此之外在历史课堂上要掌握的地理知识也不少,比如京杭运河的开凿,除了历史书上写的诸多原因之外,我们可以联系地理问题,那就是我国河流走向问题,我国几条主要的河流都是自西向东流淌,为了加强各个水系之间的联系必须开凿一条南北走向的运河。有的学生问道:斯大林格勒战役德军为什么会冻死那么多?德国和苏联不都是欧洲国家吗?这就涉及地理学科中的气候问题。我们知道德国处在大西洋和东部大陆性气候之间的凉爽的西风带,温度比较平稳,冬季北德低地的平均温度在1.5℃左右,南部山地则为-6℃左右,德国北部属于地中海气候而南部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俄罗斯位于欧洲东部和亚洲北部,大部分地区处于北温带,气候多样,以大陆性气候为主,温差普遍较大,1月平均温度为-1℃到-37℃。这样德国人冻伤冻死是必然的。再加上苏联士兵抗寒力强可以喝烈性伏特加来取暖,而德国士兵却不行,酒一下肚多数都会醉倒。

三、教师拥有丰富的语文知识会给政史地生的课堂带来极大乐趣

每册历史书上都有文化和科技等专题,如果对这些内容一无所知,课堂上必然是索然无味。设想一下如果教师在讲授唐宋文化的时候能和学生对上两句唐诗和宋词,说几段名篇,侃几句名句甚至是和学生比一比谁能背下来的诗词多,这样对提高课堂氛围有着极大作用。另外,诗歌是反映现实生活的作品,在讲历史课和生物课的时候夹带几句诗词也未尝不可。比如在讲到岳飞抗金精忠报国时,大声吟诵《满江红》,如果时间允许再唱一首屠洪刚的《精忠报国》,让学生感受一下全民抗金的激情是何等豪迈。在讲到抗美援朝战争的时候,引用一下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里面的故事,让学生了解一下志愿军战士的辛苦。在讲到林肯被刺杀后美国诗人惠特曼挥泪写下的那首《船长》,体现了林肯的伟大和失去他美国人民的悲愤。上述的做法无疑会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记忆质量。

历史与政治、地理、语文等相关学科的知识渗透和能力迁移,有助于提高历史教学的效果,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更大程度开发学生的智力,这是文科内各学科的小渗透。当然也可以与理科学科进行大渗透。各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既适应了高考命题的改革,更适应了当前素质教育和培养新世纪综合人才的需要。

历史学科的基础知识 篇7

许多有经验的语文教师都有这样的体会:语文知识和历史知识就像一对孪生姐妹,形影不离。当然,这是不足为怪的,在我们的民族文化和教育传统中,历来是文史哲不分家。作为语文教师,如果只熟知本专业的知识,而对其他相关学科未知一二,那么,他充其量只能算个教书匠;如果还能通晓别的知识,尤其是历史知识,那么,在学生心目中,他至少是一名学识渊博、令人刮目相看的好老师。

在此,本文谨就历史知识在语文学科中的作用、语文教学与历史教学的沟通,谈一些自己的看法。

首先,学好历史有利于师生了解与作品内容相关的历史事件和背景知识,形成一种历史眼光,也有利于明确各个历史时期的文体重点和艺术特色。

培根说:“读史使人明智。”熟知历史的语文教师有可能具有一种宏阔的历史眼光,将诗词文章的兴变与历史演变的脉络联系起来,看到文学文章之事与社会演进之间的内在牵连。例如,我们可以很容易地看到唐诗宋词元曲的交替与社会时代变迁之间无法分割的联系。这正如我国近代著名学者、国学大师王国维在他的《宋元戏曲考·自序》中所指出的:“凡一代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朝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这段话说明,在一定的历史时期,总有与之相对应的文体。而对此谙熟于心的语文教师,他们总是能够更加敏感、更加深刻地领会一篇文学名著的要旨与独特韵律,更加知晓各个历史时期主流的和优秀的代表作品。宏阔的历史眼光带给他们宏阔的语言文学的眼光,形成他们胸中的“大语文”气场。

收入语文教材的课文,大都是名篇名作,不少作者本身就是叱咤风云的历史人物,如孔子、曹操、诸葛亮、王安石、梁启超、毛泽东等,要读懂他们的作品而对作品创作当时的社会状貌和矛盾冲突缺乏了解,显然是不能如愿的。更多作者如司马迁、曹雪芹、鲁迅、莎士比亚等,他们不曾叱咤风云,但他们的作品、作品中人物的命运,都与国家、社会的剧烈动荡、深刻变革等历史息息相关,与人民的命运息息相关。要较好地阅读和欣赏,深入地解读他们的作品,也是需要一定的历史知识的。只有拥有了一定的历史眼光和“大语文”气场,读起那些作品来,才能更加入行入道,对作品的主题、人物、故事等才能更加深刻。

现在通用的高中语文教材,主要包括阅读和写作两大部分,其中阅读又分为现代文阅读和古诗文阅读两大部分。古诗文的编排基本上按照我国古代发展的顺序来编排。比如,高一第一学期先学习先秦历史散文和先秦诸子散文,第二学期才学习汉代散文和魏晋南北朝散文。对于诗歌,也是先学《诗经》、《楚辞》,然后是魏晋南北朝的诗歌,再往后就是唐诗宋词元曲等。古诗文教学内容的编排规律表明,作为一名高中生,如果他熟识中国古代历史的朝代演变,就会很容易地建立起古诗文的知识框架,这对学生提高学习语文的兴趣是很有帮助的。

其次,学好历史有助于掌握与课文内容有关的社会文化风尚、价值观念等,拉近读者与作品中人物故事之间的距离,深刻把握文学作品的主题。

我们的阅读对象很多是几百年前甚至是两千年前古人留下的作品。由于时代发展,历史变迁,现代人的文化风俗、思维习惯、生活状况已与古人大相径庭。如何解读古人作品,捷径之一就是熟悉古代作家的生平及其所处时代社会的文化风尚,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思维方法去还原他们,既不能把他们视为神,也不能把现代人的认知水平、思维习惯等强加给古人。深入了解了古人的生平,在读其作品时,我们就会感到特别亲切,呈现在眼前的就不只是作品本身。每当这个时候,我们就会有一种醍醐罐顶、豁然开朗的感觉。

如理解作品《离骚》、《梦游天姥吟留别》、《琵琶行》、《虞美人》、《念奴娇·赤壁怀古》、《永遇乐·江口北固亭怀古》的主题等。教学《离骚》,就需要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概貌,从而理解屈原企望楚国振兴,有朝一日统一中国的政治理想,以及他遭受迫害,壮志难酬的激愤与忧思;教学《永遇乐·江口北固亭怀古》,就必须了解当时辛弃疾力主“北伐抗金,收复中原,统一全国”的主张与赵家王朝偏安江南、歌舞升平、屈辱求和之间的深刻矛盾。

又试想,如果语文教师不了解科举制度在封建社会制度庇护中自隋朝启动直到清朝的消亡史,不了解科举制度之最终演变成束缚思想、埋没人才、奴化戕害无数文人身心的史实,他能真正读懂、教好《范进中举》、《孔乙己》、《藤野先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些文学名篇吗?可以说,语文教材中很多篇章的教学,都要求教师知人论世,否则对作品的理解就会是片面而肤浅的,甚至是错误的。

高中古诗文中涉及很多人物形象,如勾践、赵太后、项羽、刘邦等。这些人物在历史上实有其人,而作品展示的只是他们的一个侧面。语文教师如果不能结合历史来全面评价历史人物,就很容易让学生获得片面的了解。如项羽和勾践,有一副对联这样评价他们:“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上联客观地评价了大英雄项羽在推翻秦王朝的过程中所起到的决定性作用,而在《鸿门宴》里,我们看到的项羽却是一位头脑简单、优柔寡断、刚愎自用的统帅。下联高度赞扬了勾践二十年间含羞受辱、终报国仇的勇气,课文《勾践灭吴》也为读者展示了这一侧面,而历史上,是勾践先派人刺杀了吴王阖闾,才有后来的被吴王夫差打败。另外,勾践打败夫差后,由于他的猜忌,大功臣文种落了个鸟尽弓藏、兔死狗烹的下场。如果教师不介绍这些内容,这些形象在学生的心中就会片面化和脸谱化,毫无个性可言。

再次,学好历史,多读历史典籍,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大凡优秀的史书,不仅为后人记载了历史事件,总结了历史经验及教训,还为后人还原了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本来面目。这些史书中,最优秀的当属司马迁的《史记》。鲁迅曾高度评价,说它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史记》是一部历史著作,也是一部文学著作,它为后人塑造了许多鲜活的人物形象,不仅有帝王将相、英雄豪杰,也有社会下层各色人等,这些人物都具有鲜明的个性。《史记》另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它的抒情性,如《伯夷列传》、《屈原列传》、《游侠列传》等。整部《史记》就是一首饱含作者满腔血泪的悲愤诗。它还为后人留下了大量的成语,如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围魏救赵、百发百中、破釜沉舟、卧薪尝胆、无颜见江东父老、煮豆燃萁、七步成诗、言过其实等。此外,《汉书》、《后汉书》、《三国志》等也都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研读这些优秀史书,不仅能学到历史,对于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也大有好处。

历史学科的基础知识 篇8

一、政治和历史是横着看与竖着瞧角度差异的问题

李大钊先生曾说过:“把过去的社会生活纵向去看,便是历史;横着去看,便是政治。”这也是我们老百姓常说的政史不分家和历史是为政治服务的抽象化体现。在课堂上,当讲到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接着涉及政治问题———马克思政治经济学、马克思哲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如果一带而过很容易也很省力,但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具有能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更要有应对学生突然提问的知识水平。还真有学生让笔者给他们解释解释什么是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马克思哲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凭着自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笔者给他们解释了一番,讲得笔者满头大汗,幸亏大多数学生能明白这是怎么回事,笔者也有了一种感慨:任何知识用心学了都不吃亏,早晚有用得上的一天;学生想听什么你就能给他讲什么的前提是你会得多;当一个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是很不容易的,因为你要时刻去学习。

二、地理和历史是密不可分的鱼水关系

顾颉刚先生说过:“历史好比演剧,地理就是舞台,如果找不到舞台,哪里看得到戏剧?”这句话形象地道出了历史学和地理学的鱼水关系。历史是时间,地理是空间,任何历史事实都发生在一定的地理空间内。我们只要生活在地球上就离不开地理知识。历史事件也一样,其发生发展演变不能脱离环境和气候因素而独立存在。比如曾经有学生拿着《中国古代地图册》问笔者:“为什么黄河古代入海口与今天不同?”当时笔者也不能完全回答上来,只能诚恳地说一句:“这件事情我也不太清楚。你先问问地理老师吧。”虽然笔者不是地理老师但绝不能为自己知识的匮乏作掩护,回去后笔者打开电脑查阅了资料,才发现从人类进入文明史以来黄河下游改了七次道,这里面包含很多地理、生物、政治和历史知识。虽然这次被学生问住,但笔者感到比较高兴,因为知道了自己知识有很多空白点,作为一名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师要学的东西太多。除此之外在历史课堂上要掌握的地理知识也不少,比如京杭运河的开凿,除了历史书上写的诸多原因之外,我们可以联系地理问题,那就是我国河流走向问题,我国几条主要的河流都是自西向东流淌,为了加强各个水系之间的联系必须开凿一条南北走向的运河。有的学生问道:斯大林格勒战役德军为什么会冻死那么多?德国和苏联不都是欧洲国家吗?这就涉及地理学科中的气候问题。我们知道德国处在大西洋和东部大陆性气候之间的凉爽的西风带,温度比较平稳,冬季北德低地的平均温度在1.5℃左右,南部山地则为-6℃左右,德国北部属于地中海气候而南部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俄罗斯位于欧洲东部和亚洲北部,大部分地区处于北温带,气候多样,以大陆性气候为主,温差普遍较大,1月平均温度为-1℃到-37℃。这样德国人冻伤冻死是必然的。再加上苏联士兵抗寒力强可以喝烈性伏特加来取暖,而德国士兵却不行,酒一下肚多数都会醉倒。

三、教师拥有丰富的语文知识会给政史地生的课堂带来极大乐趣

每册历史书上都有文化和科技等专题,如果对这些内容一无所知,课堂上必然是索然无味。设想一下如果教师在讲授唐宋文化的时候能和学生对上两句唐诗和宋词,说几段名篇,侃几句名句甚至是和学生比一比谁能背下来的诗词多,这样对提高课堂氛围有着极大作用。另外,诗歌是反映现实生活的作品,在讲历史课和生物课的时候夹带几句诗词也未尝不可。比如在讲到岳飞抗金精忠报国时,大声吟诵《满江红》,如果时间允许再唱一首屠洪刚的《精忠报国》,让学生感受一下全民抗金的激情是何等豪迈。在讲到抗美援朝战争的时候,引用一下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里面的故事,让学生了解一下志愿军战士的辛苦。在讲到林肯被刺杀后美国诗人惠特曼挥泪写下的那首《船长》,体现了林肯的伟大和失去他美国人民的悲愤。上述的做法无疑会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记忆质量。

历史与政治、地理、语文等相关学科的知识渗透和能力迁移,有助于提高历史教学的效果,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更大程度开发学生的智力,这是文科内各学科的小渗透。当然也可以与理科学科进行大渗透。各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既适应了高考命题的改革,更适应了当前素质教育和培养新世纪综合人才的需要。

摘要:各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既适应了高考命题的改革,更适应了当前素质教育和培养新世纪综合人才的需要。文章就历史与文科中的政治、地理、语文学科的渗透作了探讨。

历史学科的基础知识 篇9

一、历史教学与政治学科知识相结合

俗话说:“政史不分家”, 充分说明了政治学科与历史学科之间联系之紧密, 要从深层意义上理解历史教材中的历史事件发生发展结束的来龙去脉, 往往都与政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因此, 作为教师要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 通过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把学过的政治内容与现在学生所学的历史教学内容相结合, 为学生展示一幅幅重大历史事件和人物形象, 生动的为学生展示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都是与政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例如, 在学习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时, 从“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到“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 再从“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直到“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这一系列的历史进程, 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 经济基础的发展决定上层建设, 而上层建筑作为政治意识形态对历史发展也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和推动作用, 就像从1840年开始直到新中国成立之前这段近百年的屈辱历史, 就可以让学生联系高中政治教材中的哲学内容:“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 一个固步自封, 闭门自守而不思创新的国家就会落后, 经济落后就要挨打, 从而找到正确的答案, 并对“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这句话从历史事实和教训中得到深刻的理解, 并在历史教学中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融入语文学科知识提高历史教学效率

文学作品丰富的人文性对于人们的思想观念有着潜移默化的情感熏陶作用, 因此, 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 如果恰当地运用学生学过的课文来理解历史事件和人物, 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例如, 在讲述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伟大的抗日战争”一课的时候, 就可以让学生联系语文教材中孙犁的《荷花淀》, 让学生深刻地理解为什么白洋淀人民为了保卫美丽富饶的家乡和祖国不受日本鬼子的侵犯, 水生等普通的劳动人民变成了勇敢的抗日战士, 连不知名的水生嫂等家庭妇女们都投入了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斗之中, 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抗日战争时期中华民族为了保家卫国, 全民皆兵, 打击日本侵略者的历史事实。不仅让学生从感性认识升华到了理性认识, 帮助学生学会有意识地关注我们中华民族和全人类的历史命运, 提高学生运用学过的历史知识, 从历史的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而在引导学生学习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中《中国古典文学的时代特色》一课时, 更可以让学生联系所学的中国四大名著《红楼梦》节选《黛玉进贾府》一段, 并让学生与87版电视剧《红楼梦》和李少红刚拍摄的电视剧《红楼梦》作对照, 让学生体会中国古典文学以传神入微描写刻划出的鲜明的典型人物个性形象的文学魅力, 学习典型含蓄的语言特色, 让学生对祖国的古典文化油然产生热爱之情。

三、以美术音乐强烈的感染力提高历史教学效率

美术和音乐属于艺术范畴, 具有特殊的艺术魅力和强烈的情感力量, 因此教师可以让学生在欣赏多媒体课件或者历史教材上的插图, 挂图时, 以形象生动的画面和摇人心旌的音乐力量,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受到鼓舞和激励。例如, 在学到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六“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一课时, 就可以在贝多芬《命运交响曲》激昂激奋的音乐声中, 让学生体会音乐声中强烈地表现出的不屈服于命运不公, 要向命运不断挑战之情。让学生欣赏意大利文艺复兴三杰达·芬奇、拉斐尔和米开朗基罗等艺术大师的艺术作品, 让学生通过对于《蒙娜丽莎的微笑》、《圣母子》、《大卫》等艺术作品的鉴赏, 理解其中蕴含的丰富的感情, 所谓“文艺复兴”运动, 不是对古希腊罗马艺术的简单模仿, 而是为了冲破和反抗中世纪宗教体制和意识对于人们思想和行为的禁锢和血腥镇压, 和对人性的束缚, 是人文主义思想引导下的“人性的复苏”, 让学生充分理解今天教育界普遍提倡的“以人为本, 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 是符合人类历史发展潮流的, 是人类历史中为了自由和理想不断斗争的结果。而在学习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的专题三“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时, 就可以让学生共同演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社会主义好》、《走进新时代》等歌曲, 让学生在嘹亮的歌声中, 回顾我国,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的历史, 领悟到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邓小平的改革开放, 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理论, 引导我们的国家走向了繁荣富强, 使我们人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 变枯燥的说教为音韵感染, 充分激发了学生对于历史的学习激情。现在立下志向要努力学习, 将来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作出自己的最大贡献。

历史学科的基础知识 篇10

一、基于史料的学生史证意识的培养

基于史料培养学生的证据意识是历史新课标的题中之义,也是历史学科的科学性所在。所以,求真、求实应该作为评价历史教学的通用标准,也应该是平时课堂教学坚守的底线[2]。在当下的教学竞赛课中,充分利用史料来培养学生的证据意识应该成为历史教师教学的基本能力。

1.引导学生敢于质疑,为教材史实寻求证据

质疑是寻求证据的起点,也是产生问题意识的缘起。历史教学中应重视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以问题为牵引,敢于质疑教科书的史实和观点并为其寻求证据。英国历史教育学者蒂姆·洛马斯认为,质疑是史料教学的一种重要方式。教师应该“提供给学生一则史料,然后让他们设计一些关键性的问题,这些问题是他们为了确定该材料对于特定的目的是否有用而提出来的”。[3]这样做,既可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也可以激发学生探究历史的热情。需要指出的是,在寻求证据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对史料证据的真伪进行考辨。因为“任何一种史料,都不是完全可信,里面可能有错误,可能有虚伪,可能有私人的爱憎,可能有地方及民族的成见,不经缜密的考证,即笃信不疑,后患实无尽无穷”。[4]

2.注意史料证据的全面性

教师应尽量采用多种史料从各个方面论证。注意对历史档案、报刊史料、方志、典制、碑文等无意史料的引用,因为“无意史料是人们无意间留存下来的,无意史料的特殊价值在于因其无主体之意的干扰而犹能保存历史之真”。[5]

3.注重史料证据之间的逻辑关系,形成严密的证据链条

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史料的整合应该注重史料证据的逻辑性和系统性,应当按照历史逻辑将史料整合成完整、严密的证据链,避免“孤证而立、抽样作证”。

“凭证据说话是理性民主和法治社会公民的基本素质,历史课程是培养学生证据意识、知识和能力的最佳途径。”[6]但是,在具体教学实践中,教师引用史料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认知特点和学习水平,注意对史料的筛选和整合;切忌史料的盲目罗列和堆砌,慎用一些传说、野史、传奇故事、影视剧资料等经过二次加工的史料。这样既符合历史教学的客观要求,也契合新课程的理念。

二、教材文本资源的整合开发

历史教科书是开展历史教学活动的重要依据,也是历史教育资源的核心部分。科学、充分地对教材进行整合开发既是教师学科教学知识的核心部分,也是新课改背景下转变教师教材观的客观要求。整合开发教材资源是教师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各种资源,努力突破历史教材固有的逻辑,对教材知识和逻辑进行重构、创生,使其转化为适宜学生认知特点和接受水平的知识表征。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整合开发教材文本。

1.整合教科书知识顺序,使其转化为教学逻辑

例如有的老师在讲授人教版七年级《江南地区的开发》时,课本原来的知识顺序为“西晋兴亡和内迁各族”→“淝水之战”→“江南地区开发”。但是,教师为了突出新课标要求学生掌握“人口的南迁和江南的开发”内容,将第三目调到最开始讲授,即先讲江南的开发,后讲江南开发的原因,再讲淝水之战等内容。这种基于课标对教材知识结构的重建更有利于学生掌握重点知识内容。另外,还有的教师将教材知识内容纳入自己的教学主题之中。例如,某教师在讲述《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一课中,通过三个不同时代的家庭故事“康有为和他女儿的故事(剪辫、放足)”、“宋耀如和倪桂珍的故事(服饰)”、“孙中山和宋庆龄的故事(婚姻观等)”来呈现不同时代的生活变化。这种生活片段式的设计更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尽管可能主体之间的时序性不是很强。总之,教师根据实际学情将教材结构重组、整合,转化为教学逻辑,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探究兴趣,同时也能避免照本宣科的繁琐。

2.在教学中充分应用教材中的资源

例如,教师在讲授初中七年级下册《隋的统一与大运河》一课中,由导语“为什么隋文帝能重新实现全国统一?”引出“隋朝统一的原因、经过、影响”;导语“隋炀帝时耗费数百万人力开凿的大运河在历史上发挥了什么作用?”引出“大运河的开凿和作用”。这种利用课前导语概括性和思考性的特点,将导语中给定信息演绎为教学内容的方式既有效利用了教材资源,又符合历史发展的内在逻辑。另外,教师还可以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史料、图片、课后探究题等栏目,基于学生的认知逻辑来设计教学内容。

3.合理拓展补充教材资料,增添必要的史实的讲述

高中历史教科书的时序性相对较弱,教师在教学中补充必要的背景性知识内容是教材开发的重要一环。此外,教师也可以根据教学需要适当补充历史资料,增强历史课堂的丰富性和历史味。

三、合理拓展学术深度,展现教师史学素养

随着历史学科的不断发展,学界对一些历史现象的认识逐渐拓展、深化。因此,历史教师在教学中除了传统的史学理论、史学方法论的讲解,还需要结合当下历史学研究动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和内容,适当引介史学的新观点、新认识。

1.教师应更新自己的知识内容,扭转以往历史学的陈旧观点

例如学界以往对明清社会发展持“停滞论”“转折论”,但是李伯重指出:“清代前中期,江南农民家庭农场上的劳动生产率在上升。也正是由于农民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他们的劳动报酬也会有所增加,实际生活水平也较明代后期有所提高。”[7]这一观点矫正了以往观点的片面性,重新阐释了明清社会的经济发展状况。

2.结合高考命题方向适当吸纳和呈现史学研究的最新动态

近年来“新课程高考命题中越来越呈现出明显的趋向,这种趋向的主要表现是命题者热衷于把高校学术研究新成果转换为高考试题,其本质就是把历史专业的思维方法和研究内容渗透到高考命题中。”[8]例如2010年四川高考历史材料题考查了“明清时期江南市镇的特点,分析其积极作用”;2009年江苏高考历史考察了“明清时期江南士大夫致富的主要途径”、“士大夫的活动引起了江南社会风气的哪些变化”、“士大夫对明清江南资本主义萌芽的作用”等等。在这种趋势下,历史教师可以在课堂中结合考题将西方汉学研究的相关理论,诸如费正清的冲击—反应学说、黄宗智的经济发展“过密化”、施坚雅德区域经济发展“六边形”模式、“市民社会”“公共空间”等理论视野下的中国史研究等,作为补充内容进行介绍性讲解以拓展学生视野。

总之,历史教师应依据历史新课标,从教学理念的隐形渗透与知识点的显性讲解两个方面引介史学学术成果。但是,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要把握好课堂中新观点介入的“度”和“量”。需要指出的是,这些只能作为教材主体内容的补充和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之用,不能为了展现历史教师的史学功底而成为课堂的主角。另外,学术成果应该更多呈现史学界的公论,而不是为了新颖,照搬、套用史学最新学术动态和成果,避免导致学生认知的偏差和混乱。

四、竞赛课内容与日常课堂的有效衔接

适应不同的教学场域、自由切换不同的教学情境是学科教学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学历史教师教学能力的主要表现。另外,历史教学竞赛的出发点和归宿是考察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能否将课程内容转化为学生喜闻乐见的知识表征,核心功能在于诊断日常教学问题、改进教师教学实践。所以,竞赛课与日常教学的有效衔接,既是教师教学知识情境性的主要体现,也是教学竞赛内容评价的重要一环。

当下,有的历史竞赛课堂成了教师表演、角逐的空间,各种问题层出不穷。在课前,有的历史教师过度备课,临时嫁接新理念、补充新资料,造成教学目标过高、课堂容量过大。更有甚者,教师提前准备竞赛课内容,事先在不同班级演练一轮。这样,竞赛课教学就成为一种临时的表演,缺少热情、流于形式。在教学过程中,课堂形式花样百出,情景剧、视频、图片的大量介入使学生眼花缭乱,很难找到知识内容的逻辑和体系。在课堂互动方面,有的教师为了活跃课堂气氛、提升互动层次,常常把课堂提问设计得很容易回答,大多在课本中就能找到答案,缺乏探究性;也有教师为了凸显自己的历史功底,问题设计过于专业化,学生难以理解,互动不畅。以上诸多问题揭示出历史教师将教学竞赛课的地位专门化、独立化,切断其与日常教学之间的联系。历史教师应该转变理念,重视教学竞赛并不等于将其设计得“高、新、奇”。实际上,教学竞赛课只是日常教学的延伸,不必专门设计。教学竞赛课应该更多地公开平日教学的常态,曝露日常教学的问题与缺陷,使评委、专家更多地了解一线教学的实际状况,从实践层面进行诊断、分析,给予历史教学实践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正如历史教师孙立舟所言:“公开课应该更多的展示日常历史教学的三态———常态、病态、窘态。”[9]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历史教学竞赛这一评价机制的诊断与改进功能。所以,中学历史教学竞赛课的真谛应该是:“教学就是教学,返璞归真,少点对学生的绑架,让复杂问题简单化,删去课堂无关紧要的花絮,让学生在平常中感动,在简洁中受益,留点空白和遗憾未尝不可。”[10]

综上,“学科教学知识的核心是向特定学生有效呈现和阐释特定内容的知识,学科教学知识是与特定主题相联系的知识,所以它不同于一般教学法知识。”[11]就历史教学过程而言,基于史料的史证意识培养、历史教材文本的开发、学术成果的吸纳、教学情境的转换衔接是历史学科教学知识的重要部分。中学历史教学竞赛课的内容评价应该重点突出上述历史学科特色的内容,使历史竞赛课成为新课程理念和历史味有机结合的典范。

摘要:中学历史教学竞赛作为新课改背景下历史教师在职研修的一种手段,对于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升历史教师专业水准有很重要的意义。历史教学竞赛课的内容评价应该重点突出历史教师的学科教学知识,主要包括基于史料培养学生的历史证据意识、历史教材文本资源的二次开发、合理吸收历史学术成果、强化竞赛课内容与日常课堂的衔接四方面内容。这四个方面内容充分契合学科教学知识的特殊性、实践性、情境性等基本特征。

关键词:历史教学竞赛,课堂内容评价,学科教学知识

参考文献

[1]邵光华.教师专业知识发展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

[2]任世江.求真求实是历史教学的底线[J].历史教学,2007(8).

[3][英]蒂姆·洛马斯著.论史料教学[J].叶小兵,译.历史教学:上半月刊,1998(2).

[4]杜维运.史学方法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5]张秋升.论无意史料与历史研究.四川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5).

[6]聂幼犁.獒奶、狼奶、狗奶和人奶——新课程背景下中学历史教育的反思、机遇和责任[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6(1、2).

[7]李伯重.多角度看江南经济史[M].北京:三联书店,2003.

[8]黄牧航.历史科高考命题中运用学术研究新成果初探——基于2007~2013年高考历史试题的统计分析[J].历史教学:上半月刊,2014(1).

[9]孙立舟.公开课到底公开什么[J].中学历史教学,2014(10).

[10]李应平.为什么公开课出现“不买账”的现象——历史教育专业委员会2013年年会展示课观课反思[J].中学历史教学,2014(8).

上一篇:企业经营者的责权利下一篇:儿童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