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认知疗法

2024-05-18

行为认知疗法(精选十篇)

行为认知疗法 篇1

1 认知行为疗法的理论依据

认知行为疗法的理论基础是认知理论和学习理论。认知理论认为人的情感、行为及其反应均与认知有关, 认知是心理行为的决定因素, 心理障碍的产生原因是各种内部和外部不良刺激所致, 同时情绪和行为的改变也可以影响认知[2]。认知与情绪及行为的这种相互作用可以用ABC理论来描述。A (Activating event) 代表诱发事件, 如事、人、行为;B (Belief) 指认知, 代表信念对A的评价、认知、理解;C (consequences) 代表情绪及行为后果。该模式认为个体对事件的认知, 导致了不同的情绪、行为反应, 也就是说该情绪并不是直接由生活事件决定的, 而是由人们对事件本身的认知造成的。当人们不能够正确的, 通过A-B-C的过程认知客观世界时, 就会产生精神症状, 可通过改变人的认知和由认知形成的观念, 纠正患者的心理障碍和消极情绪。学习理论则认为人的一切行为, 包括适应性行为和习惯, 都可以通过学习而获得, 消极反应及不良行为也可以通过学习得到矫正。因此, 以学习心理学为依据, 通过对学习的适当奖惩、调控患者行为, 达到消除不良行为, 建立良好行为的目的。

2 认知行为疗法的特点

CBT 是一组通过改变思维或信念和行为的方法来改变不良认知, 达到消除不良情绪和行为的短程心理治疗方法, 此法强调认知活动在心理或行为问题的发生和转归起着非常重要作用[3], 并且在治疗过程中既采用各种认知矫正技术, 又采用行为治疗技术, 治疗具有积极、主动、指导性、整体性和时间短等特点, 适用于各种心理障碍, 如抑郁等。与其他常规或药物治疗相比, 该疗法操作简便, 节约时间, 见效快, 可减少复发次数, 降低复发率。其简便性取决于良好的可操作性和家庭作业式的治疗方式, 即每次心理治疗后留下作业, 鼓励患者用做作业的方式配合和深化治疗, 从而强化治疗效果。采用引导式的教育方法, 重点不在于纠正患者的不良行为本身, 而在于纠正对自己、他人、周围环境及事物的不合理信念。该疗法体现了现代医疗“生物—心理—社会”的新模式, 以病人为中心, 精神、躯体同时治疗, 这种整体护理就体现了一种人性化的治疗。

3 认知疗法的实施

认知行为疗法的实施步骤是:建立初步的医患关系, 全面评估患者精神状况;树立治疗目标;帮助患者重新认识其不合理的观念;消除患者的错觉和幻觉;帮助患者重建自信心;防止复发和出院后社会功能障碍。

认知行为疗法基本技术:①认知技术:主要包括帮助患者认知自动思维, 即应用ABC理论向患者阐述激发事件与患者的异常反应之间存在信念的作用, 从而帮助患者认知到自动思维的存在和影响;例举患者的歪曲认识, 从而提高其认知水平, 矫正错误思想;改变患者的极端信念;帮助患者进行检验假设, 帮助患者认识事实, 发现自身对事物的认识歪曲和消极片面的态度;积极自我对话法:要求患者对自己的消极思想, 提出积极的想法;家庭作业法:如让患者以记笔记的形式记录自己的思维及自己对这些思维的分析, 从而达到纠正错误认知的办法。②行为技术:主要有日常活动计划, 安排给患者一些能完成的活动, 每天每小时都有计划和任务, 活动的难度和要求随患者的能力和心情改善而提高;活动难易与感受评估技术, 常与日常活动计划相结合, 采用让患者填写日常活动记录的形式, 使患者发现问题, 分析问题并鼓励其解决问题;放松训练方法:按照一定的顺序在音乐的配合下, 指导患者一次放松一定的部位, 让其充分体验紧张和放松的感受。

4 应用领域及其疗效

随着认知行为疗法的不断完善, 其应用的领域越来越广。目前主要应用的领域有:精神病的康复、神经系统疾病的康复、儿童认知行为发育异常的康复。

4.1 精神病的康复

4.1.1 治疗抑郁症的研究:

李丽等将40例脑卒中抑郁症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对照组口服阿米替林, 观察组在口服阿米替林同时加CBT, 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 (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 HAM D) 对患者进行测查, 检测时间为脑卒中发病后1~11个月, 2个月检测1次。结果:在加用CBT后, 观察组在6个月后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 。说明CBT 在脑卒中抑郁症患者康复过程中有明显的效果。

4.1.2 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研究:

黄金茹等将符合入组条件的200例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 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 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认知行为训练。采用护士用住院病人观察量表 (NOSIE-30) 分别在病人入组时和入组3个月后对病人进行评定。入组3个月后实验组病人社会能力、社会兴趣、个人整洁评分高于对照组, 迟滞、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 (P<0.05或P<0.01) 。认知行为训练对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的康复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4.1.3 治疗焦虑症的研究:

JeffreyJ.Wood等将64个患有焦虑症的孩子 (53%为女孩, 平均年龄5.4岁) 随机分到CBT的干预组 (n=34) 和非干预组 (例30) 。通过行为障碍的实验室评估和家长问卷对患儿进行疗效评估。评估者不参与CBT治疗。结果:能达到临床总体印象量表 (CGIS) 标准的, CBT干预组占69%, 而非干预组占32%, 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01) , 干预组焦虑症的改善明显好于非干预组。结论:CBT对治疗焦虑症有明显的效果。

4.1.4 治疗惊恐症的研究:

董健等将60例惊恐障碍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 每组各 30例。研究组给予文拉法辛缓释剂联合认知行为治疗, 对照组只给予文拉法辛缓释剂治疗。观察 12周。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 ( HAM A ) 在治疗前及治疗2、4、8和12周时评定疗效。 结果: 两组治疗后 HAMA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 (P<0.01) , 研究组较对照组更为显著 (P<0.05) 。结论:文拉法辛缓释剂联合认知行为疗法治疗惊恐障碍效果优于单纯药物治疗。

4.2 神经系统疾病的康复

4.2.1 对认知障碍偏瘫患者功能康复的研究:

王翔等将116例患者根据简易智力状态检查 (MMSE) 的评定结果分为两组, MMSE积分低于24分者为认 知治疗组共46例, 其余为对照组共70例。两组患者在接受康复治疗的前后, 均进行相关的功能评定, 包括偏瘫肢体综合功能评定 (上田敏法)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定 (改良Bart hel指数) 、认知状况采用MMSE。结果:2组患者康复训练后, 通过自身前后比较发现, 综合肢体功能和ADL能力均有明显提高, 且对照组积分普遍高于治疗组, 但经统计学处理两组间并无显著性意义。结论:认知障碍是影响偏瘫患者康复疗效的一个重要因素, 积极的心理治疗是康复治疗顺利进行的基本保证, 有利于促进偏瘫患者的功能恢复。

4.2.2 对脑外伤患者康复的研究:

倪小英等将符合入组条件的56例脑外伤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两组均接受一般的康复训练, 实验组还同时接受认知行为治疗。受伤后1个月和3 个月时分 别予 Barthel指数、自评抑郁量表 (SDS) 和简明健康调查量表 (SF-36) 测量。[结果]两组病人的Barthel指数、SDS和SF-36测量结果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1) 。结论:运用认知行为疗法能提高脑外伤病人的康复效果。

4.3 儿童认知行为发育异常的康复

4.3.1 治疗ADHD的研究:

王淑玉等对24例AD HD儿童采用系统化的认知行为训练方案, 3个月为1周期。治疗前后分别用Conners量表父母症状问卷 (PSQ) 和数字划销测验评估, 做治疗前后的比较。结果:接受治疗的ADHD儿童在治疗后Conners量表PSQ总分明显降低 (P<0.01) , 数字划销测验失误率下降, 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0.05) 。结论:认知行为训练能有效地治疗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4.3.2 治疗孤独症的研究:

AmyDrahota等[4]将19个伴有焦虑症的孤独症儿童 (7~11岁) 进行随机对照试验, 结果显示CBT干预组的HAMA得分明显高于非干预组。曾凡林等采用个案研究的方法, 对1例5岁孤独症男孩进行两年的认知行为训练, 包括游戏治疗、行为干预、认知和非言语交流训练、行为矫正。结果:患儿主动和被动对视有明显的增长;发音训练没有效果;非言语交流训练效果虽然明显。结论:认知行为干预在自闭症儿童的不同领域有不同的训练效果, 其中行为干预起主要作用。个别化训练计划对自闭症儿童是必要的。

4.3.3 治疗儿童智力低下的研究:

赵丽等对23例智力低下儿童采用系统化的认知行为训练方案, 1年为一疗程。训练前后分别用韦氏智力测验和婴儿-初中学生社会生活能力量表评定儿童的适应能力。结果:轻度智力低下患儿智商提高程度较大, 较训练前有显著差异 (P<0.05) ;中、重度智力低下儿童智商虽有提高, 但与训练前比无显著差异 (P>0.05) 。轻度智力低下组和中重度智力低下组, 社会适应能力都有很大提高 (P<0.05) 。结论:认知行为训练能有效提高轻度智力低下患儿的智商和社会适应能力, 对中重度智力低下患儿, 提高智商不显着, 但能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5 在脑瘫康复的应用前景

刘燕等对脑瘫患儿家长心理分析的调查表明, 脑瘫儿父母绝大部分存在心理障碍 (占78%) , 状况不容乐观。心理变化具有多重性、复杂性和特殊性。其中对脑瘫疾病的认识不足20例 (占36%) 、否认现实2例 (占4%) 、焦虑8例 (占15%) 、悲观5例 (占9%) 、急于求成5例 (占9%) 、自卑3例 (占5%) 、接受现实配合治疗12例 (占22%) 。这种不良状况表明, 脑瘫患儿已经严重影响了父母的工作、生活, 且带来了严重的心理障碍, 他们的心理障碍不仅会影响患儿肢体的康复, 也会使患儿因缺乏关爱, 变得面无表情, 不安、疑虑、孤独等, 影响身心健康发展。由此可见, 将认知行为疗法应用于脑瘫康复治疗, 对患儿的康复及其家长的心理健康起着关键性作用, 对提高脑瘫患儿家庭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6 结语

认知行为疗法是符合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新模式的一种新型治疗方法, 并有独特的治疗方式, 可通过矫正患者的思想、信念和态度, 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不但有坚实的理论基础, 还有科学的实施技术和技能。在多领域的临床应用中得到证实。研究证明认知行为疗法操作可行, 节约医疗资源, 见效快而持久, 易于推广, 适用面广, 有利于患者全面而系统的恢复。

参考文献

[1]Nicholas Tarrier.Cognitive Behavior herapy for Schizophrenia andPsychosis:Current Status and Future Directions[J].ClinicalSchizophrenia&Related Psychoses, 2010, 10:176-184

[2]SaraTai, Douglasd, Turkington.The Evolution of CognitiveBehavior Therapy for Schizophrenia:Current Practice and RecentDevelopments[J].Schizophrenia Bulletin, 2009, 35:865-873

[3]Cathy Creswell, Francoise Hentges, Monika Parkinson, et al.Feasibility of guided cognitive behaviour therapy (CBT) self-helpfor childhood anxiety disorders in primary care[J].Mental Healthin Family Medicine, 2010, 7:49-57

认知行为疗法概述 篇2

什么是CBT

认知行为治疗(Cognitive-behavioraltherapy,CBT)是由阿伦·贝克博士创立的一大类包括了认知治疗和行为治疗的心理治疗方法,是通过改变个人非适应性的思维和行为模式来减少情绪和行为失调,改善心理问题的一系列心理治疗方法的总和。目前,CBT已成为世界上传播最为广泛、被使用最多的心理治疗方法。

CBT的作用不言而喻,但对于心理治疗在抑郁症治疗中是否有效,部分人还存在着疑虑和/或误解。实际上从文献分析来看,CBT在治疗轻-中度抑郁症中的疗效与药物相当;在中-重度抑郁症的治疗中,CBT联合药物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单纯药物治疗。为期两年的随访发现,经CBT治疗的患者复发率明显低于仅通过药物治疗的患者。

英国NICE指南(指英国国立健康与临床优化研究所)、美国APA指南(美国精神病学学会)、爱丁堡皇家医学院SIGN指南(苏格兰校际指南网络国家临床指南)和加拿大CANMET指南(加拿大双相障碍治疗指南)都推荐CBT为心理治疗中的首选疗法。需要特别指出的是,CBT是一种优秀而有效的疗法,但CBT不是万能的:单用CBT治疗适用于轻-中度患者,但不推荐单独应用于中-重度患者,禁止单用CBT治疗严重的抑郁症患者。优秀的疗法需要被恰当使用。《中国抑郁障碍防治指南》中的抑郁障碍管理部分共有九条内容,但没有任何一条内容直接提到如何进行用药管理,这与美国APA的治疗原则类似。所提到的内容全部是关于如何建立关系、进行评估、患者监测、开展教育、提高依从性,这些问题通常比如何用药更为关键。精神科医生应学会两条腿走路,既会药物治疗,又会心理治疗。现在的情况是,我国的多数精神科医生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心理治疗训练。循证医学证明了CBT是抑郁症的心理治疗中最为有效的方法,美国已经将CBT纳入了精神科医生的必修课。2000年之后,CBT的使用呈指数式上升,已经成为精神科心理治疗的主流。

反观另一方面,精神科药物的研发在最近十年却显出“疲态”,精神科疾病的复杂性等原因导致上市药品数呈不断下降的趋势。主流观点认为人是特殊的,不同于一般意义的动物,所以CBT这种从认知、行为角度入手的疗法就变得更为重要。CBT原理

有些人认为CBT很简单,CBT说简单确实简单,我们推崇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CBT关注的就是认知和行为的改变,而且主张认知会改变行为和情绪。反之亦然,行为和情绪的改变也会影响认知从而形成一个循环,对于深陷“恶性循环”的抑郁症患者,我们通过CBT治疗让其重归良性循环。

可是CBT操作起来并不简单,虽然法律给予了精神科医生做心理治疗的资格,但由于各方面原因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承担。我们希望即便不能承担起心理治疗的工作,也应该有这方面的意识。精神科医生可以和心理治疗师组成合作团队,相对系统的心理治疗交给治疗师完成,联合治疗则由精神科医生负责。CBT的理论基础分为行为部分和认知部分。行为部分认为抑郁是丧失、失去、缺乏奖励或者不能获得奖励的结果,可以通过行为激活、问题解决技能等方法治疗。CBT从行为角度来说需要进行横向分析,通过刺激-个体-反应-结果(S-O-R-C)分析患者是一个什么样的个体。

除此之外,还要进行纵向分析,因为所有的现象和问题都不是凭空产生的,他们与发展过程、社会化过程、早期行为模式、个人信条和社会规则都有关系。CBT聚焦当下而非过去,我们不可能让患者重建个人经历,而应该让患者注重眼前。无论是思维或是行为的改变都有可能促使情绪改变,进而影响认知最终实现全面变化。

普遍认为对于抑郁症的患者应通过运动疗法达到激活的目的,安排活动中需要注意疲劳问题。所有人都体会过疲劳,这是一种不良体验。让一个抑郁症患者参加剧烈运动,产生疲劳不但不是一件好事,反而造成另一种痛苦的叠加。安排活动应该按照等级逐步进行,这一过程遵循不疲劳原则。所以,单独看每一个技术貌似都不难,但如何驾驭,如何联合使用是CBT中需要解决的问题,优秀的医生应该调动来访者配合你一起工作。CBT流程

短程CBT可以分为6次进行: 第1次:了解抑郁与治疗方法; 第2次:识别自动思维与行为激活; 第3次:对抗歪曲认知与功能行为; 第4次:改变归因方式与任务分解; 第5次:发现核心信念与问题解决;

第6次:复习、目标和计划、应对挫折和预防复发。

在进行12-20次的CBT时,前3次等于是把上述的短程治疗的第一次治疗进行放大,这期间的治疗主要是为之后的治疗做铺垫。CBT需要先激发患者的治疗动机,并不是上来就蛮干。认知行为治疗不是批评,不是挑错,更不是骂人。CBT过程中不应该表现出对患者的压迫性,相反应该以“人本”思想看待患者,前期治疗的铺垫和动机激发是治疗成败的关键所在。心理治疗分两个层面:一是基础治疗,包括支持性治疗、激发动机、建立关系、发现问题、引导患者增加依从性;二是专业理论指导下的专门治疗。专门治疗实际操作起来并不难,怎么在理论指导下使用是难点所在。如果没有前期的铺垫,上来就治疗是不可能达到疗效的。临床运用CBT的要点是: 充分的治疗关系 心理教育

激发治疗动机(药物、维持)对症状的自我监控 行为激活 认知重建 评估很重要 适应症

认知行为治疗可以用于治疗许多疾病和心理障碍,如抑郁症、焦虑症、神经性厌食症、性功能障碍、药物依赖、恐怖症、慢性疼痛、精神病的康复期治疗等[3]。

其中最主要的是治疗情绪抑郁病人,尤其对于单相抑郁症的成年病人来说是一种有效的短期治疗方法。抑郁症

认知主题:剥夺、挫败、失落。不合理认知:

极端化-抑郁者受挫后会无端地自罪自责,夸大自己的缺点,缩小自己的优点; 自责-把全部责任归咎于他们自己,表现出一种认知上的不合逻辑性和不切实际性。

消极思维:在他眼中的自己和未来,都蒙上了一层厚厚的灰色,他常常坚信自己是一个失败者,并且失败的原因全在于他自己。他坚信自己低人一等、不够聪明、不够称职、不够好看、不够有钱等等。总之干什么都不会成功,都没有希望。抑郁症患者的这些观点常常是扭曲的,与现实不相符合的。

核心信念:我不好,我不受欢迎,别人不喜欢我。

核心信念和个人经历、他对重要人物的认同以及对别人态度的感知等因素有关。如童年有过重大丧失体验的人,孩子不能理解事情是跟他无关的,相反会认为和他有关,并且是由于他不好造成的,会形成“我不好”的核心信念。

抑郁症最大的风险是自杀。自杀的认知主题:

一是高度的绝望感(贝克认为“绝望”指“对未来的消极观念,消极期待或悲观”),绝望程度越高越有可能自杀;

二是感到不能应付生活问题,断定所遇到的问题不可能解决,会感到无路可走。所以危机干预中让他们了解到事情有解决的可能性和可实行性,可以纠正不合理认知,降低自杀风险。焦虑症

焦虑症出现的认知主题:

1、夸大危险:对自己知觉到的危险过度夸大的反应;对事物的失控作灾祸性的解释。其认知的内容大部分都是围绕着身体或心理、社会的危险,如怕死去、怕发疯、怕失控、怕晕倒、怕被人注视、怕出错、怕发生意外等,他们会有选择性地注意那些集中筛查身体或心理的威胁性信息。例如,当事人的一个亲友患心肌梗塞死去,她在目睹抢救过程之后,头脑中出现了“要是生心脏病就太可怕了”的想法,当夜睡梦中惊醒,感到心跳、胸闷,于是认为“已经得了心脏病了”,这种灾难性的想法和解释将焦虑推向了高峰,形成了第一次惊恐发作。

焦虑患者的核心信念:

我没有信心,我无能,外界是危险的。核心信念中多以”危险”为主题。危险的核心信念在躯体感觉和认知错解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危险的核心信念带来危险的自动想法,进而引起焦虑。强迫症

认知模式:

(1)、过高的不适当的责任感

对责任的错误理解这一模式是强迫症特有的表现形式。他们具有对事件的过高的责任感,惟恐失职与过高的使命感、内疚与罪恶感。

(2)、对威胁的评估

强迫症患者对危险及伤害性后果估计过高及对个人应对能力的估计过低。(3)、完美主义

完美主义的思维方式——控制和减少伤害的一种方式,也是强迫症状产生和维持的主要因素,此认知模式会增加对危险的过高评价。强迫症完美主义的形式包括:对事情的了解必须十分完美;什么都必须作到恰到好处;绝对对称,确定并在思想上能控制。

(4)、思维的至关重要性

强迫症患者因为害怕对不良后果负责,过分关注和控制自己的思维,思维与行为的界限不清,认为有某种思维将导致产生某种行为。(5)、过分要求控制

强迫症的核心是他们的生活需要外部的控制,需要绝对地控制他们的环境,通过一切都做的十分完美来减少危险和避免批评的一种方法,强迫症患者还要求自己的思想以避免危险和伤害,强迫观念是过分控制不容许的思维的正常的精神系统的崩溃。

(6)、万事要求确定

强迫症患者不能耐受对完美和危险知觉的不确定,对自我效能的怀疑是强迫症的认知方式之一。当事人苛求确定性的时候,他会反复说“我可能就是万一出问题的那个人”,认知治疗师承认这种存在的可能性而且不能被排除,其实真正的问题是为什么当事人难以接受不确定性?对这一问题的讨论,就会引出其采用确定性来预测事物的需要的探讨,它表明了当事人有完全控制的需要,否则灾难就会降临。神经性厌食

认知主题:集中在对自身外形、面庞、体重等方面的不合理认知。“我很胖”,“我不漂亮”,“瘦就是美”。

核心信念:

外形决定一切,我不漂亮,就没有人喜欢我。我没有吸引力。

禁忌症

包括患有幻觉、妄想、严重精神病或抑郁症的病人,受到严重的认知损害,不稳定的家庭系统的病人就不适合进行认知行为治疗。

需要强调的是心理教育的重要性,不要高估患者的认知水平,90%的患者和我们不处于同一认知水平。患者会简单的以为CBT就是告诉他应该怎么做,但医生并没有锦囊。那么医生在CBT过程中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呢?医生是一面镜子,医生要做的是帮助患者认知、了解自己,而不是直接提供问题的具体解决办法。

不建立充分的治疗关系,不进行教育就不能让患者认识到这一点。医生在完成自己的任务后就应该逐步退出患者的生活,而不是扮演患者导师、父母、伙伴之类的角色。医患之间应该保持一种“非现实的现实关系”:“现实”指的是我们要和患者面对面交流,“非现实”指的是我们不应该在患者的现实生活中扮演角色。患者需要走出自己的路才能回归社会,医生不应该是他们的永久领路人。

中学生强迫症认知行为疗法研究综述 篇3

关键词 强迫症;中学生;认知行为疗法

一、强迫症的概念及表现

1.强迫症概念

强迫症(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OCD)是以无法控制的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为特征的神经症性障碍,常常干扰个体的社会功能,对家庭产生负面的影响。中学生患强迫症由于他的特殊病因、临床表现、治疗和预后,作为青少年时期情绪障碍的一个亚型,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2.临床表现

强迫症症状多种多样,大体分为强迫观念,强迫意向和动作。

3.诊断和表现

(1)症状反复、持续出现,患者完全能够觉察;

(2)症状具有“属我性”,即非外力所致,但又“非我所愿”;

(3)症状往往令自己内心焦虑、痛苦;

(4)患者明明知道症状表现是不应该、不合理、不必要或无意义,并有强迫抵抗的欲望、但难以控制和摆脱。

二、病因研究

1.遗传学

OCD的遗传学研究集中在双生子及其家庭方面。QCD具有一定的遗传基础。Billte等人的一篇综述复述了14篇有关双生子研究的文章,在80对同卵双生子中有54对共同患了OCD,在29对异卵双生子有9对共同发病.据Rauls等(1995)的研究,患者的一级亲属中OCD的患病率为10.3%,远远大于一般人群的1.9%;与此同时,Rauls发现有明显遗传基础的Tourtte’s综合征的患者中,23%的人同时被诊断为OCD。国内杨彦春等(1998)对90例OCD患者进行家系研究发现,OCD患者一级亲属中多种心理障碍的患病率(5.9%)明显高于一般人群(0.3%)。

2.心理分析理论观点

心理分析学派认为,强迫行为来源与被压抑的攻击性冲动或性欲望。OCD患者没有处理好性器欲阶段的本能冲突,他们的性驱力要么退行至肛欲期,要么这一时期无法顺利发展。回顾患者的个人史,可以发现他们自幼年起就受到了过于严厉的管教,攻击冲动及性欲往往受到压抑。由钟友彬创立的认识领悟疗法则认为,OCD的根源在于小时受过的精神创伤,这些创或幻想引起的恐惧体验虽然被压抑到无意识中而被遗忘,但并没有消失。成年后在一定的诱发因素作用下,这种幼稚的恐惧情绪即再现出来,患者不自觉的用幼年方式来排除这种幻想和恐怖情绪,此时患者表现出的就是恐怖症状。

3.行为主义理论的观点

Mowrer用来解释恐惧和回避行为的获得和维持的二阶段理论通常也用来解释OCD。该理论认为,在第一阶段,一个中性事物当它与能够引发焦虑或者躯体不适的刺激同时出现后,这个事物就与恐惧联系在一起。通过条件反射,诸如想法和意象等一些中性事物就具备了让人不舒服的能力。在第二阶段,为了减轻痛苦,回避和逃避行为就产生了,而且如果回避和逃避能成功降低焦虑,这些行为就能得到强化,一直保持下来。研究显示,大多数OCD患者暴露于能激发强迫观念的情境会产生痛苦,并持续相对长的时间才能逐渐消退。如果在强迫观念被激发的情况下允许患者马上采取强迫性仪式行为,其焦虑水平通常也会下降((Butcher,et al,2004a)。

4.认知理论观点

认知理论观点认为,大多数人都会有重复性的、闯入性的、消极的念头,比如伤害他人、不能接受的性行为、被细菌污染等,通过忽略这些想法或者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念头自然消失,就不至于发展为OCD。然而,某些人难以消除这些想法,他们就可能发展为OCD,原因是(Comer,2002;Nolen-Hoeksema,2004):(1)他们经常处于抑郁或者焦虑状态,因而一些轻微的消极事件就能引发闯入性、消极的念头。(2)他们对品行和道德持有僵化的、过高的标准。(3)他们持有过高的责任感(4)他们认为应该极好的控制所有的想法和行为。

三、认知行为疗法研究

Benazon等的研究以CY-BOCS(耶鲁-布朗强迫量表)评定分数减低45%~65%来判定认知行为疗法是否对强迫症状有显著改善,结果表明,单独使用CBT对强迫症的干预效果好于CBT与药物联合使用的效果。值得提出的是,CBT的使用方式并不影响干预的效果。Franklin等比较了每周一次的认知行为治疗(平均16次)与高强度的认知行为治疗(1个月18次),治疗效果用CY-BOCS的分数降低来评估。结果表明,两种治疗方式没有显著差异,且两种治疗方式的效果都维持9个月左右。Barrett等比较团体认知行为治疗、个体认知行为治疗、等待治疗组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团体与个体认知行为治疗没有显著差异,但前两者的治疗效果均好于等待治疗组。

四、行为疗法治疗方法

被广泛应用于治疗中学生强迫症的认知行为治疗技术是基于March及其同事制定的治疗标准[13]。这个治疗标准包括三个部分:(1)心理教育,焦虑管理训练,认知治疗;(2)暴露和反应阻止(exposure and response prevention,ERP);(3)防止复发和奖励。

1.心理教育

心理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帮助中学生及其家人正确认识“强迫症”。其主要包括强迫症起病的原因,发病率、预后、维持因素及其有效治疗的方法。心理教育的信息很大部分依赖于对强迫症认识的理论框架。

2.暴露与反应阻止

暴露与反应阻止是使患者对抗引起焦虑的情境或刺激,通过真实暴露或想象暴露的方式,同时抑制强迫行为,减少痛苦的一种治疗方法。暴露练习一般从适度的令人痛苦的情形、刺激开始,逐步升高至最令人痛苦的情形。暴露与反应阻止法的有效机制是逐步延长对恐惧刺激的暴露时间,通过自主神经系统调节焦虑的生理成分。暴露的成功进行可以促成对恐惧情境或刺激的正确认知信息的建立或存储。

3.焦虑管理训练

焦虑管理训练包括增加中学生由暴露与反应阻止所致的一些强烈情绪体验的容忍力。这种治疗技术是让中学生更好地学会管理好暴露前、暴露中、暴露后的情绪反应。一般的干预技术包括放松训练(如渐进式的肌肉放松)和呼吸控制训练(如腹式呼吸)。

4.认知治疗策略

主要是让患者认识到强迫症产生的原因不是由于侵入性思维本身所致,而是由于对侵入性思维的错误解释所致。认知策略帮助中学生区分侵入性思维和对这些思维评估之间的差别,并矫正患者对侵入性思维风险和责任感的评估。认知策略鼓励患者对错误的思维进行挑战,并以行为实验去验证强迫性思维的正确性。

5.行为奖励计划与家庭干预

行为奖励计划用来奖励那些完成阶段性任务和家庭作业的中学生。行为奖励计划被认为能有效增加治疗的依从性。家庭干预包括父母焦虑管理和放松训练,对中学生的行为强化技术及问题解决技术。

五、小结

认知行为疗法对成人研究较多,而对中学生的研究相对滞后。已有的研究表明,暴露与反应阻止是治疗中学生强迫症的有效成分,而对于认知治疗策略、焦虑管理训练、行为奖励计划与家庭干预等治疗成分的有效性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因此,希望能够尽快的研究出对中学生强迫症更有效的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

[1]满常红,陈微.强迫症的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精神病学分册1997,24(3):144.

[2]喻东山.强迫症治疗的新进展[J].中华精神科杂志,2005,38(1)49.

[3]梁海翔,李刚.对强迫症的再认识[J].四川精神卫生,2002,15(2)125.

[4]林雄标,胡纪泽.强迫症的临床特征[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00,10(6):332.

[5]张丽.强迫症及其治疗[J].解放军健康,2002,(6):15

[6]陈远岭,徐俊冕.强迫症的认知行为治疗模式[J].心理科学,1994,17(5):309

[7]徐俊冕,季建林.认知心理治疗[M].贵阳:贵州教育出版社,1999:179-190.

[8]鲁春.强迫症病因研究进展[J].现代医药卫生,2010

通过认知行为疗法防止青少年抑郁 篇4

3.以营造积极健康的教育情境为催化剂, 实现德育与美育途径的统合

人是理性的存在, 也是感性的存在。通过创设积极有效的教育情境, 不仅有利于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等智育目标的达成, 而且是实现德育和美育目标的重要途径。创设积极的教育情境, 提供情理交融、情境交融的教育空间, 充分利用情感的激活功能、驱动功能、陶冶功能、弥散功能和调节功能, “以情感为纽带”, 使学生在耳濡目染、潜滋暗长中实现道德和审美的交互影响与升华。首先, 要创设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 利用环境、气氛、作风以及教育者自身的言行对中学生进行潜移默化影响, 使其心灵受到感化。在高校里, 德育美育互渗互补, 主要是创设和谐宜人的校园文化环境。和谐宜人的校园文化环境, 对于拓宽学生视野, 启迪学生智慧, 陶冶学生情感, 升华学生的思想境界, 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传统的德育观过分强调社会规范和纪律约束, 强调教师的权威地位, 忽略学生的主体性和自我需要, 将学生置于被动地位, 一味地对其进行滔滔不绝的灌输教育, 难以达到好的效果。为此, 现代德育应该是一种育心、育德、育人的“文化———心理”活动, 是一种人与人的心灵沟通, 从而引起学生心灵的感悟, 以达到德育的效果。一切以学生为中心, 将学生看成有丰富情感的人, 积极组织、创建轻松的育人气氛, 发挥隐性课程的作用。教师应与学生进行情感的交流, 心灵的对话, 形成师爱生的情感氛围, 这样既可为学生的成长创造好的条件, 又能为课堂教学中师生的双向交流打基础。只有德育美育互渗互补, 创设和谐宜人的校园文化环境, 才能发挥其独特的感染教化功能, 使学生在美和善的熏陶下健康成长。其次, 要建设优美的校园环境, 通过环境与人的交互作用, 使学生养成文明的行为习惯, 学会按照美的规律改造我们的生活。再次, 通过各种艺术活动, 使学生在阅读、鉴赏和表演中, 理解作品积极的思想内涵, 受到精神上的洗礼。最后, 通过精心设计、入情入理的德育课, 利用美的教育手段, 吸引学生沉浸于其中, 以不直白显露教育意图的间接方式实现德育和美育目标。

总之, 高校应将德育与美育完美地结合, 全方位对学生进行熏陶和感染, 达成德育和美育的双重目标。综上所述, 只有在目标、功能、途径等多方面, 把德育与美育有机地结合起来, 才能使学生具有美的理想、美的情操、美的品德、美的人格, 才能培养出善与美的统一、社会人格与个体人格相统一的新时代的大学生。

参考文献:

[1]杨安仑.美学研究与应用[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198:219.

[2]蔡元培.蔡元培美学文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3:4.

[3]朱狄.艺术的起源[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2:25.

[4]北京大学哲学系美学教研室.西方美学家论美和美[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0:41.

[5]伍鑫甫.西方文论选 (上卷) [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1979:95-96.

[6]席勒.美育书简[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 1984.

[7]艾迪生.外国理论家作家论形象思维[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8]樊莘森等.美学教程[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7:473.

[9]席勒.美育书简[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 1984.

一条最近刊登在《美国医学会杂志》上的有关抑郁症研究的消息, 为认知行为疗法作为对抑郁症的一种有效疗法又提供了新的证据。在由范德比尔特大学的心理学教授Judy Garber所领导的对316名青少年的一项研究中, 一半的参与者每周参加8次长度约90分钟的小组会议, 在其中他们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且练习所学的方法。这些青少年之前都有过临床抑郁的表现或是轻微的抑郁症状。而他们的父母也同样在孩童时期有过类似抑郁经历。父母患有抑郁症会增大他们孩子也患上抑郁症的机率。六个月之后, 参与治疗小组的青少年已经变得不那么抑郁了, 由之前的32.7%降到了21.4%。

“大多数的临床医学专家会使用传统的疗法。所有优秀的疗法都有共同点———建立关系和信任。但是CBT (认知行为疗法) 可以通过非常直接的方法作用于患者想改变的某一个方面。”罗克维尔的一名心理学家Mary Alvord博士认为, 认知行为疗法是很有效的, 但目前过多的宣传已经超过了实际的成果。根据严谨的心理学理论, 在认知疗法中, 一个人应该学习:

1.学会辨别对事物的想法与对事物的感受这两者的不同之处。

2.要了解到有些想法有时会给感情带来不利的影响。

3.要知道一些不自觉的想法以及它们对情绪的影响。

4.精确地去评估这些不自觉的想法和设想是正确的还是可能存在偏见的。

5.提升自己发现, 中断和纠正那些偏见想法的能力。

据调查, 轻度抑郁的青少年情绪很容易被“我是一个很糟糕的人”或者“我的人生没什么希望了”等一系列类似的想法所控制。认知行为疗法可以帮助重新树立这些印象。事实上这种疗法不是那种传统的长期“对话疗法”;它通常不会超过20次疗程, 而且基于人们自己的想法所引起的感受和行为。因此, 如果人们改变了他们对面前的情况所持有的态度和作出反应的方式, 即使情况并没有改善, 也可以缓解他们的焦虑感。

行为认知疗法 篇5

1认知行为疗法的具体步骤

若患者能够对自己的病情进行恰当的评价,就可以保持良好的适应性,反之则会出现负面情绪,如果负面情绪没有得到及时的控制,在日积月累以后将会让患者出现心理障碍。因此在对患者进行认知行为治疗的过程中一般都是采取阶段性治疗,通过治疗层次的递进,让患者得到更好的恢复[3]。

1.1对患者的心理障碍进行核实。在治疗之前首先应该对患者的心理障碍进行充分的认识,这就要求护理人员要加强与患者之间的沟通,这样不仅仅能够更好地掌握患者的基本情况,同时在倾听患者话语的过程中能够让患者得到一种信赖感,让其感受到关怀,以此来让患者的情绪得到稳定[4]。另外护理人员在护理的过程中应该尽可能地采用缓和的言语,让患者得到安慰。在整个过程中,患者应该表现出自己真实的一面,这样病人也才会将自己真实的一面表现出来。在此基础上,护理人员将可以更加准确地了解到患者错误的认知。

1.2协助患者纠正不良认知。该阶段的主要目的是让患者对自己的错误认知给予充分的认识,同时护理人员对其进行合理的引导,并协助其纠正这些认知错误。在这个过程中,护理人员应该对患者的积极表现给予充分的肯定,并给予鼓励,这样就能够让这种积极的情绪和行为得以延续;而对于患者所存在的认知错误要进行相关的引导,让他们能够走出认知误区[5]。当然该阶段的周期会相对较长,甚至部分患者并不会给予积极的配合,这就要求护理人员表现出足够的耐心,通过坚持不懈的交流与沟通,让患者的思维转变过来。

1.3巩固治疗成果。在认知行为治疗结束之前应该进行适当的巩固治疗,从而让患者能够更好地适应出院之后的环境。因此护理人员应该对患者曾经出现的心理障碍、认知错误进行综合性的回顾性分析,并将其中一些较为主要的、严重的问题向患者进行重点的指出,避免他们再犯同样的错误,让整个治疗的效果得到更进一步的提升。

2认知行为治疗的具体措施

认知行为治疗技术主要包含了两个方面即认知技术与行为技术。认知技术可以让患者对自我思维进行更加准确的认识。通过将abc理论应用到治疗中,能够让事件与患者的异常反应之间存在的信念作用得以激发[6]。与此同时将患者的一些错误认知进行列举,这样将能够让患者的认知水平得到深入,以此来对其错误的思维方式进行纠正。另外,协助患者进行检验假设,这样可以让患者对事实进行充分的认识,并意识到自己本身存在的消极态度。而行为技术主要是为患者制定有规律的康复活动[7]。在这些活动中,患者能够更好地发现其中所存在的问题,并能够对问题进行透彻的分析,而护理人员通过积极的引导将可以让患者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认知行为治疗的具体措施主要如下:①让患者进行适宜的放松训练。首先应该对患者的病房环境进行相应的改善,尽量保证病房环境的洁净与安静,这样患者也就能够更好地投入到训练当中。在患者训练的过程中,护理人员可以适当的结合“音乐治疗”,通过播放舒缓的音乐,让患者的身心得到充分的放松。②鼓励患者之间相互学习。该方法应用于儿童患者较多。在患者之间的相互沟通中可以相互取长补短,从而逐步消除认知上的错误。③让患者进行认知重建。在护理人员的有效引导下,让患者对自己的行为产生质疑,让其逐渐地认识到自我意识的错误,并进行自我纠正,同时让其信念系统得以重建[8]。④对患者进行适当的鼓励。通过物质鼓励与精神鼓励让患者改变自身的不良习惯,并让负性行为逐渐消退,一段时间以后患者的正常生活方式将得以恢复。

3结语

认知疗法的初始咨询技术新探 篇6

认知疗法的最明显特征是结构化,每次咨询都有大体的规程。其中的每一个阶段都包含着咨询师独特的方法,以帮助来访者甄别、评价、纠正不合理的信念,从而改善其情绪和行为。

认知疗法的初始咨询分八个阶段:日程设置、心境评估、核定咨询目标、讲授基本观点、澄清治疗期望、重新认识来访者的问题、结束概要及家庭作业、获得反馈等。

下面结合案例来探讨认知疗法的初始咨询技术。

案例背景:来访者,男,19岁,高二寄宿生。自诉自初二开始因网络黄色视频导致手淫。近期午休、晚休频繁在宿舍不能自持,非常担心被舍友发现;近两个星期常梦见同学们在讥讽他,使来访者深陷难过、郁闷和自责的漩涡之中。

一、日程设置阶段

日程设置是咨询师与来访者讨论、决定本次咨询内容的过程。旨在帮助来访者尽快进入咨询情境,意识到心理咨询是双方共同解决问题的过程。

在这个阶段,咨询师在听取来访者的主述之后,可以这样设问。

1. 我已经大致了解你的情况。现在我们先讨论今天的咨询目标,这在咨询中称作日程设置。本次日程设置以我为主,你可以补充我遗漏的部分;在以后的咨询中,主要由你来主导日程设置。这样说,你清楚吗?

2. 我今天想多了解你来咨询的问题是什么?

3. 你现在的情绪状况如何?

4. 你的治疗目的和治疗期望有哪些?

5. 这是我设置的日程,你有什么要补充的?

二、心境评估

检查评估来访者的情绪状态。检查方式有两类:一是成型的自陈问卷,如贝克抑郁量表、贝克焦虑量表等;二是用0~10分的等级评估,评价最近一周的情绪状态。后者因简单易行被广泛采用。

咨询师:在过去一周,你的心情怎样?(以一周为限)

来访者:挺难过,特自责!

咨询师:你觉得难过、自责,还有其他吗?(询问情绪的种类)

来访者:没有,就是特难过。

咨询师:我们来做一个情绪评估。如果0代表一点也不难过,10代表你想象中最极端的难过,回顾上一周,你会给自己打多少分?

来访者:8分吧。

咨询师:自责可以打多少分?

来访者:7分。

咨询师:好,我会记下分数。以后每次咨询我们都会进行类似的评估,这样我们就可以看到发生在你身上的改变。

来访者:嗯,好。

三、核定咨询目标

在这个阶段,咨询师对来访者的问题要有基本的判断,与来访者一起确定什么是最重要的部分,并设置合理的目标,对不合理的部分予以澄清。

咨询师:听了你的叙述,我想知道你所提的问题当中哪一个是最需要 解决的?

来访者:哪一个都很重要啊!我不知道哪一个最重要。

咨询师:也就是说,哪一个是你最想要解决的问题?

来访者:先解决如何减少手淫次数吧!

咨询师:通过咨询你希望达到什么目标?

来访者:逐步减少次数,能够被自己接受。

记录下咨询目标,并鼓励来访者记录下目标。

四、讲授认知疗法的基本观点

认知疗法的特点之一就是在初始咨询就教导来访者关于认知的基本观点,以便让来访者更好地利用这一工具解决现有问题,体现认知疗法的教育性。

咨询师:你听说过认知疗法吗?

来访者:不清楚。是不是我把问题说出来,然后你给我分析、说道理,最终让我接受?

咨询师:认知疗法不完全是这样。我们会先学习一些认知的概念,然后分析你的思维和感觉之间的关系。你回忆一下,最近几天的哪一天或哪一时刻,你的情绪特别不好?(用来访者自己的例子帮助理解)

来访者:最近一次就是今天中午,做梦梦见同学说我“真下流”,梦醒之后特难受。

咨询师:很好,这个难受具体指什么?

来访者:觉得很丢人、伤心,还很生自己的气。长此下去,肯定会被同学发现,现在我也不敢肯定是否已经被同学发觉;而且我白天发困,晚上兴奋得难以入睡。

咨询师:在这些情绪里,最重要的是什么?

来访者:丢人。

咨询师:嗯,你好好想一下,在你感觉丢人时联想到什么?

来访者:我想同学们都在看不起我,有时开玩笑他们说我“色鬼”,不知他们是否发现了我的行为。我确实是个道德败坏的学生……

咨询师:你产生了两个想法,“同学们都看不起我”和“我是道德败坏的学生”,并让你觉得丢人,是吗?

来访者:嗯,是这样。

咨询师:好,现在我们来做“情绪和想法关系表”,帮助你理清情绪和思维的关系。

情绪和想法关系表

咨询师:从表格里可以很清晰地看到思维是如何影响情绪的,你举了一个很好的例子。你发现了思维和情绪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来访者:似乎是我的思维干扰和影响了我的情绪。

咨询师:对了,认知疗法就是像刚才那样,找到让你感觉不好的思维,看这些思维是否歪曲了现实,以及对你产生的负性情绪。此后,我们要通过一系列这样的过程去调整认知。这样解释认知疗法,我说清楚了吗?

来访者:我清楚你说的,但可能做不到。

咨询师:没关系,很多来访者最初都有这样的顾虑。或许,你今天回去之后就可以试着去分析。比如,去网上查询手淫的有关信息,再去觉察你的思维与情绪的关系,想想手淫对你的影响是什么。(引出家庭作业,科学理解手淫,继续进行“情绪和思维关系”记录)

来访者:我试试看吧。

咨询师:下面,我说说时间安排:在咨询初期,我们每周见面一次,之后可能会每隔一周见一次,隔两周或三周见一次,如有事情需要取消咨询需提前告知,然后再预约。总咨询大约需要8至14次,我会根据咨询进展和你商量决定。等到咨询结束后,我会建议你隔几个月来一次进行巩固。这样安排可以吗?

来访者:好的,没问题。

咨询师:还有,在治疗过程中,你的情况可能会有所反复,时好时坏,这是个很正常的状况,你能理解吗?

来访者:我理解。

五、澄清治疗期望

本阶段重点完成两个任务:一是让来访者懂得认知治疗是互相合作的过程;二是来访者有义务和责任与咨询师一起努力,而非将责任全部推给咨询师。

咨询师:我们刚才讨论了认知疗法的基本观点。你觉得,在整个咨询中,我们分别应该做什么呢?(引导来访者总结)

来访者:我说不上来。

咨询师:在治疗中,我们之间更多是合作关系,而且,我希望能教给你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是单纯把所谓的答案或建议给你。明白吗?

来访者:那很好啊!

咨询师:因为我们是合作者关系,所以当你有什么疑问和建议随时可以提出来,你的意见和观点非常重要。

来访者:明白了,我觉得这样安排很好。

六、重新认识来访者的问题

用认知治疗的观点来重新审视来访者的问题,让来访者认识到“问题是问题,人不等于问题”,从而降低自责心理,树立解决问题的信心。注意两点:一是让来访者知道,出现问题不是来访者的错,问题是可以被改变的;二是区分心理问题与道德品质问题的界限。

咨询师:你想听听我对问题的一些意见吗?

来访者:当然,我想知道我的问题是不是很严重,是不是品行低俗?

咨询师:通过我们的讨论,我感觉你在对待手淫的认知上出现了偏差。对于手淫,很多青少年,甚至结婚后的男士都会有这种情况。但是,这种频繁的行为已经给你造成一定的心理困扰,这是一般心理问题而不是品质问题。(区分品质问题和心理问题)

来访者:真是这样吗?很多人都有类似的问题?

咨询师:是,适度的手淫能释放性能量,缓解性焦虑,所以你不必过分担心。一般情况下,其他人都采用转移注意力的方式,比如参加体育锻炼,参加兴趣小组,与异性适度交往等。你可以去尝试,并上网查询有关手淫的知识,然后想想刚才讨论过的“他们都看不起我”和“我是个道德败坏的学生”给你带来的情绪变化,你记得吗?

来访者:记得。

咨询师:就是类似这样的想法影响了你的情绪,当你学会正确地思考之后,这些问题就不再干扰你了。如果回家之后你觉察到其他想法,可以继续关注,立即记下这些想法,把这些作为家庭作业,能行吗?

来访者:好的,我会去完成这些作业,并尝试转移注意力的方法。

咨询师:非常好,我相信,我们之后的咨询一定会取得好的进展。(及时鼓励)

七、结束概要及家庭作业

简明扼要地概括本次咨询的所有内容,对过程进行必要的梳理;核对所布置的家庭作业,确保来访者把它们都记下了;询问家庭作业对来访者是否有困难,如有,则进行必要的调整。

咨询师:今天的咨询时间还有大概10分钟,我总结一下今天我们都讨论了些什么。我们设置了咨询日程,检查了你目前的情绪状态,确定了咨询目标,学习了认知疗法的基本知识,还探讨了你目前的问题是什么,还有就是家庭作业,作业的内容你都记下了吗?

来访者:我记下来了,当情绪出现波动时,马上记下内心的想法,并上网查询有关手淫对身心影响的有关资料,尝试注意力转移的方法。

咨询师:嗯,这就是我们本次咨询确定的家庭作业,你觉得完成这些作业有困难吗?如果有,我们可以适当进行调整,或者我来帮你做些解释。

来访者:没问题的。

八、获得反馈

通过询问来访者的感受和疑问来确认来访者对本次咨询过程是否认同,是否愿意继续咨询。反馈为来访者提供自由表达的机会,是咨询师尊重、理解来访者的重要途径。

咨询师:我们今天的咨询即将结束,你有什么意见和想法要补充的?

来访者:没什么意见,我觉得挺好。

咨询师:是否还有什么特别想表达的?

来访者:没有。

咨询师:那我们今天的咨询到这就结束了,我们下周同一时间见面,可以吗?

来访者:好的,我会准时赴约。

第二次咨询开始,一直到倒数第二次咨询,咨询师会按照同一结构进行,包括心境评估、与上一次会谈的联系、设置日程、家庭作业回顾、日程问题讨论及阶段总结、布置新家庭作业及总结与反馈等七个步骤。在咨询进行大约8~14次后,视情况进入结束阶段。

(作者单位:福建省上杭县第二中学,龙岩,364200)

编辑 / 何 妍 杨 怡 终校 / 黄才玲

行为认知疗法 篇7

认知行为疗法形成于20世纪70年代, 由A.T.Beck提出, 是当前国际上影响较深、应用较广的心理疗法之一。认知疗法与其他传统的心理治疗流派不同, 一方面, 它不像传统的心理学流派那样排斥其他学派的理论与技术, 它兼容了行为疗法、人本主义疗法等许多心理咨询流派的理论与技术来发展自己;另一方面, 它没有同出一源的理论, 也缺乏统一的理论框架。[1]传统的行为疗法也将人视为治疗家手中的可塑之物 (斯金纳) , 在这里人是消极的、被动的、无理性的。而认知行为疗法则把眼光放在人的认知上, 这无疑是把人与动物的最根本区别———理性又还给了人。同时, 人还十分注重行为方面的矫正和训练, 强调通过学习掌握必要的知识和技能。可以看出, 认知行为疗法是以人本主义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为学科背景的。[2]它从治疗抑郁症的“只针对现在”的定式中发展起来, 吸收了行为科学主义的理论和分析性心理治疗的技术, 用以解决目前的问题和矫正功能障碍思维和行为。跟以往精神分析的治疗有所不同, 认知行为疗法具有时间短, 见效快, 复发率低的特点。

1 认知行为疗法的概述

1.1 认知理论的理论框架和基本原理

(1) 虽然不同的认知治疗家都有各自的理论体系, 使用不同的技术, 但还是有着一些比较共同的特点。比如他们都强调认知过程决定行为的重要性, 都主张行为和情绪的产生有赖于个体对情境所作出的评价, 并认为这些评价受个体的信念、假设、思维方式等认知因素的影响。这些观点构成了一个为大多数认知治疗家所能接受的理论框架, 把人的心理过程包括感觉、知觉、情绪、思维和动机等都看成是意识现象, 这是认知理论同精神分析学说和行为主义理论的根本分歧所在。[3] (2) 认知行为疗法是基于认知障碍的情感模型为基础的; (3) 情绪障碍和负性认知相互影响, 相互加强, 这种恶性循环是情绪障碍得以延续的原因, 打破恶性循环是治疗的关键; (4) 认知曲解正是引起患者情绪障碍和心理痛苦的核心所在, 识别和改变这些认知曲解, 就会使患者情绪得以改善。

1.2 认知治疗的通过结构化的会谈来进行治疗

在治疗过程中, 治疗师让患者认识到自己的思维结构, 识别自动思维和不良行为, 从而达到治愈的效果。

1.3 认知治疗治疗关键有两个

(1) 识别和改变负性自动思维; (2) 识别和改变患者潜在的功能失调性假设。

1.3.1 识别和改变负性自动思维

识别负性自动想法方面, 通常是医生应和患者讨论, 一起练习识别负性自动想法, 然后通过认知治疗日记等家庭作业发展患者的识别能力。引出自动思维的方法有以下几个: (1) 直接提问; (2) “循循善诱”或启发式提问; (3) 在病人出现强烈情绪反应时询问; (4) 心理想象; (5) 角色扮演; (6) 注意在身体出现紧张或惊恐时的想法; (7) 了解对某些事件的看法; (8) 记录所出现的消极悲观认识; (9) 安排行为作业, 并记录同时出现的想法或念头; (10) 记录每天心境的变化及自动思想。

检验负性自动想法是采取“协同检验 (collaborative empiricism) ”的方法, 即医患协作把患者的负性自动想法当作一种假说加以检验。由于患者的负性想法或想象没有得到证据支持或面对相反的证据, 患者的负性想法将会发生改变。

言语盘问法, 通过系统而且敏锐的提问引导患者重新评估自己的思考, 寻找比较积极和现实的替代想法。例如:这样想的证据是什么?有无可供选择的其他不同看法?这样想有什么好处和坏处?这样想在逻辑上是否出了什么错误?

行为实验法, 通过医患协作的方式设计一种行为作业, 以检验患者负性想法 (预测) 的真实性。

1.3.2 识别功能失调性假设法

功能失调性假设是病人童年经验形成的, 已成为病人支配行为的规则, 通常无明确的表达, 不为意识所觉察。因此, 它们基本上是潜意识的, 相对不受日常经验的影响, 有相当的稳定性。是派生负性自动想法的基础, 如果不予识别与矫正, 情绪障碍就不能认为已从根本上解决。

功能失调性假设的类别有三个:

(1) 成就, 包括很高的操作标准、对成功的需要等;

(2) 接受, 包括要求被人喜欢、被人爱等

(3) 控制, 如要控制事物的变化、要成为强者等。

识别功能失调性假设的线索

(1) 找负性自动想法的主题, 认知治疗日记;

逻辑错误, 如绝对性思考:“假如我们再有争执, 我就只好和他分手” (想法) , “假如我不能和他完全一致, 就毫无理由同他建立友好关系” (假设) 盘问追根法, 通过反复提出“假如那是真的, 对您意味着什么”的问题, 追索想法背后的一般信念。

1.3.3 盘诘功能失调性假设

潜在的功能失调性假设是抑郁或焦虑病人的一种易患倾向, 一旦为某种严峻生活事件激活, 即可派生出大量负性自动想法, 伴随出现抑郁或焦虑症状。认知治疗时除了对付负性自动想法以改善情绪外, 还应改变潜在的功能失调性假设, 只有这样才能减少复发的危险。

盘诘功能失调性假设常用问题: (1) 假设在什么方面是不合理的? (2) 假设在什么方面是无用的? (3) 假设从何而来? (4) 什么是比较合适的替代?

(1) 主要是盘问假设是否符合真实情况, 在什么方面同人类的经验不符。例如, 要求生活绝对公正的假设是不合理的, 因为事实并非如此。

(2) 一种信念可能有有利或不利两个方面, 例如, 完美主义的假设可推动人的高质量操作, 但另一方面, 这种假设易激起焦虑反应, 导致回避行为。通过盘问假设的有利和不利方面, 并加以比较, 促进患者重新选择。

(3) 假设是童年经历与长期生活经验中形成的, 如果通过盘问发现假设是过时的, 同目前情况不符或不相适应, 则可使患者对假设保持距离, 有利于修改假设。

(4) 即保存原假设的有利之处而无不利的后果。功能失调性假设常采取一种极端的表达形式, 例如, 常用“应该”、“必须”、“绝对”、“自始至终”等词。

通过鼓励病人参与提高心境的活动并对活动进行评估, 使病人获得对于生活控制的感觉, 提高面对应激情景的信心。帮助病人发现错误的观念及其赖于形成的认知过程, 并加以验证, 使之改变到正确的认知方式上来, 用以彻底调整情绪和行为紊乱。

1.4 自我指导训练 (s e lf-ins tructiona l tra ining)

广泛用于处理儿童心理问题的认知行为干预方法, 如攻击性儿童, 多动症, 品行问题儿童等。

认为儿童把来自外界的言语转变为自我评价是发育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 问题儿童缺乏适当的言语调节功能, 不能自觉评价和调整自己的思维和行为, 需要训练来矫正。

一种干预策略, 用于处理一些有特殊心理问题的患者。它与其他心理治疗方法不同, 虽然没有形成复杂的理论体系, 但应用范围却较广。例如, 在学校里经常发现一些儿童富于攻击性, 还有的被医生诊断为多动症。这些儿童无论其行为表现如何, 症结只有一个, 即缺乏自控能力。自我指导训练就是一种旨在提高儿童自控能力的认知技术。

2 认知行为疗法的特点

(1) 一篇里程碑式的文章《抑郁症治疗的心理疗法和药物疗法对比挑战传统观念, 用事实说话》这篇回顾文章中包括了短期研究和长期跟踪研究的数据, 最后作者得出结论, 让人颇为震惊:在导致抑郁症病因的因素中, 遗传影响只占到16%的比例。这些研究表示, 新型心理疗法尤其是认知疗法的疗效并不输于药物疗法, 而且采用心理疗法治疗的抑郁患者在康复之后更容易保持疗效, 他们的复发率比采用纯药物治疗的患者低得多。

(2) 认知行为治疗中包含大量的技术, 可操作性强, 容易上手, 直观易懂, 便于患者接受。

(3) 认知行为治疗疗程短, 见效快, 对抑郁症的治疗尤其效果显著。而且与传统的药物治疗相比, 复发率更低, 更符合现代人的要求。

(4) 认知行为疗法对抑郁、焦虑、恐怖、进食障碍、强迫症等, 有较好的疗效。而这些现象普遍存在于大学校园中, 因此, 此疗法适合在高校推广。

(5) 认知行为疗法具有教育的功能, 让患者成为自己的治疗师, 学会识别不良的思维和负性情感, 掌握各种技巧来改变思维、情绪和行为。

3 认知疗法的不足之处

认治行为疗法虽然显出疗效, 但在理论上过分强调认知的重要性, 受到生物精神医学、行为心理学和精神分析学等学派的批评。

认知行为疗法过于机械、比较容易上手, 但是要学会综合运用并达到一个合格的治疗师却需要长期的实践。

在认知疗法使用过程中, 当事人必须与内心的深层信念作斗争, 必须冒险放弃一贯使用的认知应对策略, 这种不稳定性的发生可能会使当事人感到混乱、迷失方向和不舒服, 因为人的价值观与信念总是密切联系的, 改变信念事实上也是改造价值观。然而改变一个人的价值观是十分困难的, 而且几乎是不可能的。治疗师要求当事人去做一些连他自己都不愿意做或不能做到的事情, 不仅会引起当事人的愤怒, 而且治疗师自身也显得很虚伪。[4]

简而言之, 贝克发展的精神病理理论和认知疗法与上世纪60年代的精神分析、行为主义等主要的方法都不一样。他运用结构化、清晰的方式说明技术, 还设计测试方法并验证其效果, 这些创新让他饱受批评, 却也给了他不断修正和完善理论的机会, 推广大了临床上的应用, 贝克还大胆预言认知疗法将会发展成一种整合的心理疗法。

4 结论

认知行为治疗对大学生普遍存在的焦虑、抑郁等症状效果显著, 比传统的药物治疗更具有价值, 并且复发率较低, 时间短, 副作用较少。除此之外, 认知行为治疗的一个重要特点是让患者成为自己的治疗师, 学会识别功能障碍思维和不良行为, 运用各种技术改变自己行为、认知和情感, 对患者将来的求职、就业和家庭生活有很大帮助。

摘要:贝克认知行为疗法对抑郁、焦虑、恐怖、进食障碍、强迫症等有较好的疗效。其核心是通过识别自动思维、改变认知歪曲来改善不良情绪和行为。它在处理焦虑、抑郁等方面疗效显著, 因此在大学校园里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认知疗法,抑郁症,大学生

参考文献

[1]许若兰.论认知行为疗法的理论研究及应用[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 2006.

[2]许婵贞.认知疗法的整合性发展[J].社会心理科学, 2008.

行为认知疗法 篇8

关键词:认知行为疗法,药物疗法,失眠症

失眠症是临床中常见疾病,发病率较高,且大多数患者常有不良的睡眠卫生和心理行为问题,临床上主要表现为难入睡、睡眠不深、易醒、自觉多梦、早醒、醒后不易再入睡、醒后自觉疲乏或缺乏清醒感、白天思睡等,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工作[1]。失眠持续2周以上就会造成生理和心理上的危害,如易疲劳、慢性疼痛、消化系统功能紊乱(胃痛、腹泻、食欲减退等)、焦虑、注意力不集中等。目前,临床上对失眠症更多的以安眠药物治疗为主,这种方法虽能减少醒起时间、延长睡眠总时间,提高患者睡眠效率,但长期使用安眠药物会出现很多副作用,甚至产生药物成瘾和依赖,因此,临床上失眠症患者中研究积极有效的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认知行为疗法在失眠症患者中广泛使用,能改变患者非适应性睡眠习惯,改善关于睡眠的不良信念和态度,改善患者睡眠效果[2]。本文对比观察认知行为疗法与药物疗法治疗失眠症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取2014年5月-2016年5月在我院诊治的失眠症患者80例,根据治疗措施不同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男19例,女21例;年龄32.7~60.4(45.7±3.1)岁;病程1.1月~6.9年,平均(2.2±1.1)年。对照组男27例,女13例;年龄30.5~61.9(46.4±1.3)岁;病程1.2月~6.8年,平均(2.4±1.6)年。入选患者均符合美国《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IV)失眠症临床诊断标准;本次临床诊断试验均经患者、家属同意,通过医院伦理会批准。2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晚上入睡前给予舒乐安定(杭州赛诺菲安万特民生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号:8T058)2mg口服,每天1次,连续服用5周,根据患者睡眠质量3周后药物剂量减半服用[3]。

1.2.2 观察组:

观察组采用认知行为治疗,方法如下:(1)认知治疗。认知治疗是为了改变导致患者经常或加重失眠的错误认识和错误态度。如:①对睡眠需要的期盼过高,失眠患者常伴有睡眠感丧失及假性失眠。②误解或扩大了失眠的不良后果。(2)睡眠卫生教育。创造较好的睡眠条件,如室内光线、温度、湿度;让患者养成好的睡眠习惯及作息规律等,避免使用影响睡眠的兴奋性食品,且睡前不做剧烈运动[4]。(3)行为疗法。①刺激控制法。治疗时强迫患者在有睡意后方能上床,如15min内难以入睡者,则起床做其他事,直到有睡意后上床,并且在床上不做与睡眠无关的事[5]。②睡眠限制法。每天同样时间起床,白天不能有午睡或打盹,每天定时记录上床、起床时间和估计睡觉总时间。

1.3 观察指标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患者的睡眠质量。

1.4 疗效评定标准

(1)临床疗效。显效:临床症状消失,睡眠质量基本恢复;好转:临床症状得到改善,睡眠质量有所缓解;无效:临床症状无明显变化或需调整治疗方案。总有效率=(显效+好转)/总例数×100%。(2)睡眠质量。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估(PSQI)法对患者治疗前后睡眠质量进行评定,包括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质量、睡眠障碍、睡眠效率等,评分越低,睡眠质量越高[6]。

1.5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 睡眠质量

2组患者治疗前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质量、睡眠障碍及睡眠效率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各睡眠质量指标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近年来,认知行为疗法在失眠症患者中广为使用,且效果理想。认知行为疗法与药物治疗方案相比优势较多,治疗时更多地关注患者的期望,基本目标是改变患者对睡眠的不适当观念[7]。通过认知行为疗法帮助患者树立战胜失眠症的信心,从而使患者更加容易入睡。行为学研究结果显示,人类的行为均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因此,通过后天的学习改造能改善人的某些行为[8]。本文中认知行为疗法治疗后患者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质量、睡眠障碍及睡眠效率评分优于常规药物治疗。

综上所述,认知行为疗法让临床医师可进一步从患者的心理、行为上进行调整,从而摆脱了药物治疗所带来的副作用、成瘾性和依赖性,这种治疗手段的转变也符合现在倡导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同常规药物治疗方法相比,失眠症患者采用认知行为治疗能改善患者睡眠心理状态,值得推广应用。但认知行为疗法能否对所有失眠症患者有效,临床应用当中会受到哪些因素影响,需进一步开展更多的研究去证实。

参考文献

[1]房静,张巧凤.心理疏导加中药治疗孕妇产前焦虑失眠症临床研究[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0,3(1):63-64.

[2]袁琼湘,张雷,谢沙萱.住院患者夜间睡眠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2,25(2B):21-24.

[3]刘贤臣,唐茂芹.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的信度和效度研究[J].中华精神科杂志,2011,5(2):103-107.

[4]贾艳梅,邢启香,刘素梅,等.心血管病住院患者睡眠障碍的护理治疗[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2(12C):15-16.

[5]许志飞,申昆玲.儿童肥胖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关系的新进展[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13,28(1):9-10.

[6]曹静.肥胖型2型糖尿病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相关性研究[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3,35(1):48-49.

[7]孙利华,付文娟,袁小红.王不留行籽耳穴压豆治疗心脾两虚型不寐的效果观察[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19):1800-1801.

行为认知疗法 篇9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9年5月~2010年12月在本院住院治疗的ANLBP患者60例,其中男39例,女21例;年龄18~55岁,平均35岁。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对照组30例,男19例,女11例;认知行为干预组30例,男20例,女10例。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入院时VAS评分及RM-DQ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1)急性发病,病程<1周,且非外伤、骨折、肿瘤、结核或内科疾病所致的ANLBP患者。(2)可有腰椎间盘突出、膨出影像征象,但直腿抬高试验阴性、无明显下肢放射痛及感觉异常。

1.3 方法

1.3.1 对照组

(1)绝对卧床休息1周(饮食生活、大小便等均在床上进行),1周后可下床适宜的活动。(2)药物镇痛:口服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复方氯唑沙宗片0.55 g,3次/d,共7 d,饭后服用。(3)物理疗法:床边蜡疗1次/d,共14次。

1.3.2 干预组

在同对照组的药物镇痛及蜡疗的基础上,同时给予认知行为干预治疗2周。

1.3.2. 1 认知疗法

以个体与集体治疗相结合的方式进行,1周内2~3次,每次30 min,根据患者需求随时给予积极性强化干预。(1)认知评估。全面了解患者目前存在的问题、生活环境、应对方式、社会支持等,鼓励患者表达不愉快的感受和情绪,找出患者不符合逻辑的负性思想。(2)认知重建。通过心理互动和实践,同患者一道分析负性情绪对病情的影响,重建正确认知行为。(3)心理支持。根据个体化的原则运用不同的方法,如解释、安慰、暗示等,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引导患者领悟治疗的重要性,并提供指导性建议,增强患者治愈的信心。

1.3.2. 2 行为疗法

(1)鼓励患者在能忍受疼痛的限度内不限制其任何活动,如散步、慢跑;个别极度疼痛患者可相对卧床休息1~2 d后再活动。(2)腰背部肌力平衡锻炼:躯干左、右侧对称旋转运动各10次/d,分早、晚2次完成。(3)舒缓情绪:白天可在非查房时间和非午休时间听轻音乐、看电视等分散注意力来减轻疼痛,尽可能多地给予患者正确积极的评价和鼓励。

1.3.3 评定处理

两组患者均在入院时和干预治疗2周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在10 cm的VAS量表上进行临床疼痛评估(0分为无疼痛,10分为极度疼痛)。用中文版Roland-Morris功能障碍调查表(RMQ)进行活动能力评定,分值为0~24分(0分表示各种活动能力正常,24分表示严重失能)。

1.3.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对数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配对(组内)和成组(组间)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明显下降,且干预组VAS评分下降较对照组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注:与干预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干预后比较△P<0.05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RMDQ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后RMDQ评分明显下降,且干预组RMDQ评分下降较对照组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注:与干预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干预后比较△P<0.05

3讨论

疼痛既是一种复杂的心理生理反应,又是一种主观的自觉症状[2]。疼痛会诱发一些不良的行为和情绪反应,若患者不能恰如其分的评价和应对疼痛,长期处于这种状态会导致明显的认知扭曲和无助感,产生心理障碍。忧郁情绪的人,一旦发生急性腰痛,比较容易转为慢性,而患者在急性期的个人感受和应对疼痛的方式会影响患者的疼痛发展及预后,心理因素会导致急性腰痛发展为慢性[1]。

3.1 认知疗法对ANLBP作用

通过访问和观察患者等途径获得评估资料,为患者提供与疼痛及治疗相关的信息,让患者客观地评价目前的身心状态和应对策略,使患者意识到疼痛只是生命中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而不是生命的决定因素,起到了重塑患者对待疼痛的态度。给予患者积极的心理支持,减轻患者心理应激反应,缓解精神紧张、焦虑状态,提高社会适宜能力。

3.2 行为疗法对ANLBP作用

行为干预可提高患者的活动水平和生存质量,减轻患者对药物的依赖、卧床休息等限制性生活方式,使患者回到一个更为有效的生活方式中。许多疼痛患者都惧怕运动,认为运动会诱发和加重疼痛。卧床休息会引起早期腰椎活动范围减少和僵硬度增加,反而会减弱患者的活动能力和耐力,促进疼痛的加重[3]。笔者通过指导患者早期下床活动及腰背部肌力平衡锻炼有效地提高患者的身体素质和耐受力,转移患者的注意力,从而增加患者控制疼痛的能力和信心。舒缓治疗能分散患者对疼痛的注意力,减少对疼痛的警觉,降低了疼痛阈[4]。

本文结果表明认知行为综合治疗急性非特异性腰痛,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病情,提高生活质量。这提示,腰痛与心理因素关系密切,但并不是说腰痛患者是无病呻吟,虽然有些患者无器质性的病变,但体内仍存在现代医学尚未发现的神经生物学变化,在对ANLBP患者治疗时,应重视心理和躯体成分。相信随着心理学对疼痛治疗及康复的不断介入,认知-行为疗法必将对ANLBP的临床诊断、治疗及预后起到较大的指导作用。

摘要:目的 探讨认知-行为疗法对急性非特异性腰痛(ANLBP)患者的影响。方法 将60例ANLBP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常规卧床休息1周,同时给予蜡疗及口服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治疗,干预组在给予蜡疗及口服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治疗的同时进行认知行为治疗。于患者入院时、治疗2周时分别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和中文版Roland-Morris功能障碍调查表(RMDQ)评价。结果 干预2周时干预组较对照组VAS、RMDQ评分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对ANLBP患者在药物及理疗基础上进行认知行为综合治疗,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病情,提高生活质量。

关键词:急性非特异性腰痛,认知-行为疗法,视觉模拟评分

参考文献

[1]庹焱,赵继军,姜安丽.心理因素对非特异性腰背痛影响的研究??与干预进展.上海护理杂志,2008,8(5):66-68.

[2]林建强,李洪秋,李关龙.心理因素与下腰痛.中国临床康复杂志,2002,6(17):2507-2512.

[3]Wilkinson MJB.Does 48 hours bed rest influence the outcome of acute low back pain.Br J Gen Pract,1995,45:481 - 484.

行为认知疗法 篇10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此次团体辅导是在“青少年学生生命教育模式研究”课题背景下开展的。2005年3月课题通过公开招募,在成都理工大学内选择了130名存在一定心理困扰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从新生适应、人际沟通、考试焦虑、职业生涯规划等不同角度组织11个辅导小组,进行了近1 a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团体心理辅导。另外随机选取校内3个班100名学生作为课题研究的对照组。

情绪调适小组是11个辅导小组之一。在招募会谈中,选取6名自述有过较多抑郁情绪困扰的学生,其中男生2名,女生4名;2名学生自述曾被医院诊断为抑郁症,曾经服抗抑郁药物;3名学生曾有过较强的自杀念头;另有教师1名,作为本组组长。

1.2 方法

开展心理辅导前后,对辅导组与对照组均进行心理测试,测试量表包括SCL-90、自我和谐量表(SCC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情绪调适小组还单独进行抑郁自评量表(SDS)的干预前后测试。辅导组和对照组都接受了常规的心理健康教育,组织了5次大型讲座。情绪调适小组在参加活动的同时,要求小组成员参加公选课“大学生情绪管理”的学习,掌握相关的情绪、情商的理论和情绪调适的方法等心理健康知识,有的活动在课堂内学习和完成,并根据认知行为疗法模式设计团体辅导过程,依次按“情绪体验—认知建构—行为训练—反馈调整”顺序组织活动[2,3,4,5],小组活动分为8次,每周1次,一次2~4 h,有的小组成员又个别辅导3~8次。主要内容包括:(1)建立小组,进行SDS前测;(2)玫瑰之旅—情绪体验、情绪自觉;(3)开展“谁控制我们的情绪”、“主观和客观”的活动[6],介绍艾里斯的“ABC理论”,让成员们将平常的想法分为理性想法(积极的、正向性的)和非理性想法(消极的、负性的),并尝试对不合理信念进行驳斥;(4)识别自动思维和核心信念,帮助小组成员认识到不合逻辑的或非理性的信念是情绪痛苦和交往冲突的基础;(5)重建积极的、合理的信念,学习评价自动思维和核心信念,放弃对生活的消极人生观,代之以理性的、积极的人生观,引入认知重构的思想和信念[7];(6)小组成员在小组中表述体验、宣泄情绪、分享感受、角色扮演等,其本身就是一种行为训练,学习情绪的适时适地适当表达;(7)小组进行全身放松训练,学习制作提醒卡技术,鼓励学生抵御外来的伤害和攻击,调整情绪,缓解焦虑和紧张;(8)小组总结,并进行后测。

2 结果

团体辅导结束后,情绪调适小组和其他辅导小组与对照组同时进行了后测,结果见表1,2。

注:t1值为辅导组前测和后测比较,t2值为对照组前测和后测比较,t3值为前测辅导组和对照组比较,t4值为后测辅导组和对照组比较;*P<0.05,**P<0.01。

在前测中,辅导组与对照组在SCL-90所有指标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经过近1 a的辅导,辅导组与对照组在SCL-90所有指标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从辅导组自身的前、后测来看,除了躯体化、敌对和其他3个指标没有显著改善以外,其余指标均显著改善。

注:t1值为辅导组前测和后测比较,t2值为对照组前测和后测比较,t3值为前测辅导组和对照组比较,t4值为后测辅导组和对照组比较;*P<0.05,**P<0.01。

在SCCS前测中,辅导组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显著高于对照组,自我的灵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在后测中,虽然辅导组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得分仍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自我的灵活性上,辅导组已显著高于对照组。辅导组后测中,各指标均优于前测,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达到统计学水平。

在SAS前测中,辅导组焦虑显著高于对照组;后测中,辅导组焦虑均分低于对照组;辅导组自身后测焦虑水平显著低于自身前测水平。

情绪调适小组在辅导前后还进行了抑郁自评量表SDS测试。结果表明,团体辅导后,6名学生的抑郁得分均有所下降。

3 讨论

通过认知行为疗法在小组辅导中的应用,干预前、后小组成员心理健康状况显著改善,在提升大学生认知水平、缓解抑郁、调适情绪、促进人际交往能力的发展等方面效果良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缓解情绪障碍。小组成员在小组里能够将痛苦的、失望的感受用话语表达出来,使情绪得以疏导,抑郁症状明显好转。(2)促进认知功能完善。小组辅导对自动思维、核心信念的认识和修正,实际上是发展多角度看问题的思维方式,学会积极地、全面地看待环境、看待人生。在小组里学生通过认识自我,开放自我,重塑自我,进而改变原来绝对的表述,变为能被接受的客观的表述。(3)提高人际交往能力。通过小组活动,原认为自己主动与同学交往会被人瞧不起的学生,学会交往技巧,并运用到现实生活和学习中,主动与同学沟通,化解双方原有的隔阂。在交往中,学生们增强了自信心,适应了环境,在学校、班里和家里逐渐有了安全感。(4)在小组中意识到并矫正负性自动思维和核心信念,现实生活中的调整还是一个较长期的过程。对小组中有的学生继续进行个别辅导,和他们一起面对学习和生活中出现的困惑,巩固新的核心信念,调整负性自动思维。另外,团体辅导的疗效能持续多久,还有待于追踪调查。

应用认知行为疗法开展的团体心理辅导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课堂教学整合深化,强化了危机干预的效果。笔者在辅导中感到,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承受了很多的困扰和痛苦,但他们乐于接受帮助,有能力通过认知和行为层面去解决自己的问题。更重要的是,他们在接受心理健康教育和干预的过程中真正地成长了,学习了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技能和知识,改善了生活质量和学习质量。认知行为疗法为高校开展心理危机干预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有效的实施模式。

参考文献

[1]LDJUDITH SB.翟书涛,译.认知疗法:基础与应用.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5-45.

[2]林孟平.小组辅导与心理治疗.香港:香港商务,2000:25-28.

[3]杨眉.大学生考试焦虑的认知—行为—情绪管理小组治疗.健康心理学杂志,2002,10(3):195-198.

[4]李靖.认知行为取向危机干预的效果及影响因素.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5,14(3):266-268.

[5]许若兰.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设计与实施.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1,20(2):26-29.

[6]吴丽娟.理性教育课程设计.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3:20-30.

上一篇:毛坯制造工艺下一篇:设计作业也能形式多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