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文识字策略

2024-05-05

随文识字策略(精选十篇)

随文识字策略 篇1

一、进行集中识字的教学策略

集中识字是指遵循我国传统的“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的蒙字识字教育经验, 以汉字构形规律为基础, 如象形、会意等, 形声、指事字等特点, 重视一组字当中的形、义、音的联系, 也采用“基本字带字”的方法来进行识字教学。

1. 营造识字情境, 引起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

新课标在小学第一学段, 明确指出了识字目标是培养学生“喜欢学习汉字, 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因此, 教师要营造出喜闻乐见的识字情境, 引起主动识字的愿望。

营造识字情境方法多种多样: 环境创设、游戏竞赛、动作体验、图像观察等。例如, 长春版小学语文教材一年级《动物乐园》一课, 上课伊始, 教师可以用多媒体课件 ( 当地的动物园视频) , 创设参观动物园的情境, 提供自主学习平台, 放手让学生看标牌当导游, 向学习同伴简要介绍一种自己学生喜爱的小动物, 最主要的是学会动物的名字。学生会兴致勃勃地主动学习动物名称中的汉字。再通过教师点拨, 发现很多动物的名称的汉字带有反犬旁, 从而感悟汉字的规律, 体会汉字构字妙趣, 增强识字的愿望。

2. 遵循汉字特点, 激起自觉识字的兴趣

新课标在第二学段指出: “要培养学生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 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 识字量的增加, 识字课堂更加侧重识字方法的引导。因此, 遵循汉字本身的构字规律, 感知汉字的特点尤为重要, 这样才能把强烈的识字愿望逐渐转化成浓厚的自觉识字的兴趣。

培养识字兴趣, 具体说来要了解汉字的造字理据, 即象形、会意、指事、形声等造字方法。例如, 长春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一板块的第一课, 用图示直接揭示了“灾、斩”等汉字的会意特点; 在一些课文后面的生字条处呈现了象形、会意、指事等字理图及汉字演变过程; 还有对于形声字的集中学习, 如韵文《青字家族》等。教师要明确教材的编排意图, 深入浅出地引导学生感悟汉字造字之趣、造型之美、笔画之谐, 从而激起自觉识字的兴趣。

3. 调动多种感官, 让学生体会学习汉字的乐趣

要学生体会识字乐趣, 就要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识字学习。例如, “凉”“湿”等字, 就可以用手的触觉来达成汉字字义的理解。“兔”“串”等字, 可以用眼睛仔细观察, 从视觉方面发现象形的特点。表示气味的汉字, 如“臭”字, 就可以运用嗅觉领会字义。“喔喔、咩咩”等拟声词, 采用听觉体会学习。

教师要调动触觉、视觉、嗅觉、听觉等多种感官, 体会学习汉字的乐趣, 养成自主识字的好习惯, 获得基本的识字技能, 创新识字方法, 形成识字能力, 为每一位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二、进行随文识字的教学策略

随文识字也称分散识字, 一般是指在教师的引导下, 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文本的语言环境中识字; 随文识字是从文入手的, 将语句纳入到一段文字中去理解, 再由语句到特定的词, 由词到生字的学习。

1. 读文本中, 以句子带生词, 以词顺承认识生字

在文本的语言环境中, 学生会主动识字, 他们不知不觉通过反复阅读, 已经认清了生字的字形; 利用语感, 自觉读准了字音; 初步感悟到了字义。因此随文识字的课堂上教师的示范读、学生的自由读、有感情读、小组读等朗读形式必不可少, 朗读的训练质与量要必须在教师引导下有效落实。

2. 学段落时, 抓关键词语感悟内容, 以内容引导掌握生字

文本的重点段落, 要精选精练。在段落中, 引导学生找到关键性的语句, 联系上下文, 依据写作背景, 结合自己的体会, 深入感悟句子的含义。在此基础上, 再抓住最能表达意思的词, 体会词的含义与特点, 进而掌握其中的生字, 做到音形义整体识记。这样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 把识字与体会文本紧密结合, 互相促进, 识字水到渠成, 效果显著。

3. 巩固总结, 以情节性提问入手, 找到相关的语句来运用生字

随文识字因为生字分散在文本的字里行间, 学习时有随遇随学, 因此识字的集中指向性不足。因此, 巩固总结时, 以情节性提问入手, 找到相关的句、词、字来体会生字的策略更为重要。这种策略是把生字内化成学生自己的知识, 运用生字重组语句表达出来, 达到识字的基本目标即运用汉字来恰当表达自己想要表达的内容。例如, 白居易的《忆江南》, 可以让学生说一说“诗人回忆了江南的哪些景致? 表达了怎样的情感?”从而在表达中运用本文学到的生字, 恰当的组织语言, 正确的表达学生自己的想法。在这一训练过程中, 学生的识字能力、运用能力得以培养与锻炼, 为学生终身阅读学习奠定基础。

三、集中识字与分散识字相结合的教学策略

依据教学内容、学生已有经验和教材特点可以在识字过程中集中和随文识字结合。例如, 长春版小学语文一年级《比力气》一课, 在随文学习“阿凡提”的“提”时, 学生可以说出知道的带提手旁的字, 了解这些字与手的动作有关, 进而集中学习本课的其他生字: “扔、拾、捡、抓”。这样在以随文识字的过程中, 再找到汉字规律, 用偏旁带字, 集中成组学习生字, 可以提高学生的识字效率。随文与集中识字灵活结合,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巧妙应用, 二者结合。

总之, 教师科学运用识字教学策略, 学生形成自主识字能力, 会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发展打好基础。

摘要: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集中识字、随文识字、集中与随文识字相结合方法, 已成为目前识字教学的主流。依据不同语文课文类型和学情, 采取“营造识字情境, 遵循汉字特点, 调动多种感官”等教学策略集中识字。也可采取“读文本时, 以句子带生词, 以词顺承认识生字;学段落时, 抓关键词语感悟内容, 以内容引导学生掌握生字;巩固总结时, 以情节性提问入手, 找到相关的语句来运用生字”的随文识字策略。二者即可独立应用, 也可相结合互为补充应用到识字教学实践中。科学运用识字策略教学, 学生识字能力有显著提高。

关键词:集中识字,随文识字,教学策略,识字能力

参考文献

[1]张朋朋.集中识字.华语教学出版社.

[2]廖杰隆.集中识字理论基础.

[3]国家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低年级学生随文识字教学策略研究 篇2

低年级学生“随文识字”教学策略研究

隆阳区板桥镇板桥小学 王雪丽

“随文识字”是斯霞老师1958年提出并开始实践的,后来形成了识字教学的一种流派。“随文识字”教学就是边学文,边识字,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将识字任务贯穿于课文的学习中,从始至终融合在课时的教学中,不断提高汉字在学生头脑中出现的频率。随文识字是从文入手的,学生面对的生字都不是孤立的,也就是有一定的语言环境。“随文识字”运用得好,字的音、形、义紧密结合,读说写紧密结合,的确能有效地提高识字的数量和质量,能有效地促进儿童语言的发展,是一种简便易行的教学方法。

一、“随文识字”教学法的内容

1、随文正音

读准字音是识字的第一步,在低段教学中,让孩子利用各种办法读准字音,听读和借助拼音是常用方法。怎样随文正音呢?就是在学生初读课文的时候,随机抽出易读错或者读得不准的字音进行纠正,把容易读不准的音提出来,加以提示或反复读几遍,例如平翘舌音,边音,前后鼻音等。而对于一些容易读准的音,就没有必要强调了。不要每个生字都提出来强调,这样会浪费时间。这就需要教师在备课的时候对生字进行梳理,分析重难点,以便在课堂上做倒心中有数。在读准单个字音的基础上,再读准词语,然后把词语放进课文中读。

2、随文记字形

新教材的最大特点是低年级识字量大,如果集中识字记字形会增《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策略研究》课题之整理材料

加难度,也不符合儿童的识字心理,不科学。最好的解决办法是在学习课文的时候分散识字。一年级下学期,已经出现熟字加生字、相同部首的字、同音字、多音字、形近字等。在学习课文的时候,就要逐步渗透利用字的特点进行识记教学。例如形近字,同音字对比教学;同一个部首扩展汉字进行教学;通过理解字义帮助记住字形的教学。字越学越多,学生们就发现了熟字与新字的异同点,学会了用汉字加减法来记住新字。方法多了,识字快了,也变得有趣了,课堂上往往是一个新字学生们会想到好多种识字方法,他们互相交流,大大促进了学生自主识字。使单调的笔画,变成有趣的谜语;使呆板的生字,变成活了的动作;使易混的两字,变成友好的朋友;使枯燥的文字,变成美丽的图画。学生们每天用这些他们喜欢的方法来记字,不但做到了准确,高效,更重要的是它给了学生一个自主识字的大舞台,在这个舞台上,学生与汉字就成为了主角。

3、随文解义

在学习课文的时候,要利用多种方法理解字词的意思,这种理解不同于高段教学中的解释词语,而是要让孩子大概知道这个词语的意思,要区分词语的含义。对于一些重点的,关键的字词不要模糊概念,要体会到位。理解词义的时候要注意形象化,学生才会感到有趣,才会形象地体会到意思。其实做倒随文解义并不困难,关键要看老师在教学中有没有这个意识,在设计教案的时候有没有深入研究教材,有没有考虑到识字教学包含的几个梯度。

二、“随文识字”教学法的基本程序 《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策略研究》课题之整理材料

(1)初读课文,找出生字,借助拼音,读准生字。(2)精读课文,结合语言环境,理解字义。(3)采取多种形式,复习巩固识字。

三、克服缺点,优化随文识字

针对随文识字“忽略汉字本身的构字规律和科学系统,对识字的难点字形的理解、认知、记忆缺乏科学性”的问题,要注意在讲读之后,分析字形,指导写字。记忆字形是低年级教学的难点,我们可采用结构记忆法、笔画笔顺记忆法、联想记忆法、字谜记忆法、直观记忆法等。最好的方式,让学生自我讨论,学生自我发现的要比教师教的好得多。写字教学要认认真真地指导,扎扎实实地训练。一年级还没有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所以,教师必须加强指导。可以这样进行:先让学生读一读田字格里的生字,要让学生注意观察生字的结构,想一想笔顺,数一数笔画,特别注意笔画在田字格里的位置,然后让学生说一说怎么写。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纠正、讲解、范写。

针对其“不能成批识字,影响识字效率”的特点,我们可定期对所学汉字进行归纳,如多音字、形近字、同音字、同偏旁字、同义词、反义词的归纳等等,引导孩子学会定期归纳复习,提高识字效率。另外,应鼓励学生多种途径识记生字,从课外汲取更丰富的识字源泉,在生活中捕捉锻炼的机会,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识字习惯。

综上所述,随文识字问题的关键在于教师要认清识字与阅读能力、表达能力之间的辩证关系。识字的目的是为了阅读和写作,它为阅读和表达能力的培养提供条件,而通过阅读和说话造句、写作等练《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策略研究》课题之整理材料

习又巩固了识字。明确了这一点,就能使我们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既贯彻识字为重点,把课文的阅读和口头、书面表达的练习服从于一个重点——识字,使学生所学的字词在讲读课文和各种口头、书面的练习中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同时,又不忘记识字的目的,在阅读和口头、书面练习的过程中,积极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的字词,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和口头、书面语言表达能力。

低年级随文识字的策略研究 篇3

关键词:语文教学;随文识字;作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35-0108-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35.069

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是语文新课标在有关识字教学的具体建议项目下明确指出的。仔细研读教材也可以发现,随文阅读识字的编排意图也是非常明显的,显然,其将识字与阅读结合在一起赋予了识字教学以双重使命,既以学生对汉字的音、形、义的掌握为重点,又为学生未来的阅读与写作奠基。因此,在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认识到随文识字的重要作用,并采取一定的策略加强识字的效果。

一、随文识字的重要作用

吸收传统识字教学有关汉字音、形、义教学的精华,并结合现代教学理论把生字生词放到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来感知、理解和掌握,这就是随文识字的要义。它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随文识字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可以帮助学生识认字形。低年级的主要教学任务就是让学生的识字,故此新课标下的语文教材的识字量是比较大的。面对低年级学生,集中进行识字教学的高难度使得识字教学必要将所识生字生词进行分散,同时在一年级下学期及整个二年级学期,熟字带生字、多音字、同音字、形近字等陆续出现,这也使得识字教学必要将生字生词进行分散,而这种分散的最佳方法就是随文识字。在这一点上,为了适应低年级学生的生理与认知特点,教材所选课文的篇幅小、句子短、趣味高且图文并茂,很容易吸引到学生的注意,这种情形下,学生在多遍次阅读课文的同时,也会一并将课文内生字生词识记下来。

第二,随文识字的语言环境也会帮助学生识记字形。在随文识字过程中,随文是学生识字的基础,良好的语言环境(包括课文插图对学生的吸引)会吸引学生从整体上加强对相关生字的认知与记忆,使学生在无意识中接受汉字文化的熏陶,真正落实随文识字的双重目的。显然,这一效果的取得是与课文所提供的语言环境密不可分的,也有利于学生在后续阅读过程中加强对相关生字生词的识记巩固。

第三,随文识字有利于学生理解字义。离开了对字词含义的理解,识字教学的意义会大打折扣,虽然这种对汉字词意义的理解仅限于大致了解与感知体会,而非精准解释。学生在阅读课文过程中,总要不断地理解或猜测所读句子的含义;与句子或课文的含义相关联,对单个生字或生词的含义也慢慢有所体会,辅之以教师的讲解,学生就会迅速建立起对相关生字词含义的正确理解。

二、随文识字的教学策略

(一)归类与分化

为降低学生识字难度提高识字效率,将所需识生字进行分类不失为一个良好的选择,这有助于学生对同一类生字通过观察加强记忆。如教学《我们的民族小学》一课,课后附有12个生字“坪、坝、戴、招、蝴、蝶、孔、雀、舞、铜、粗、尾”需学生识记。因字数众多,可将之分为上下、左右、半包围三类字,并以较难记忆的“舞”“蝶”“戴”为典型进行仔细的观察和记忆,这会使学生既产生对同类生字的整体认知,又会加强他们对同一类生字的个别记忆,详细识记每一个生字。持之以恒的使用这种方法,当然,与具体的识字任务相结合,分类的方法会有所不同,也会熏陶学生主动为之,产生自主识字的良好意识。如在教学《小小竹排画中游》一课时,面对12个生字中的“游”“流”“江”三个字,教师就应引导学生发现三个字的共同特点——都是与水相关的三点水旁,这就是以偏旁进行归类了。新课标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识字方法并能在生活中识字,这与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有意识引导分不开的。同时,在这种识字分类过程中,也有助于学生逐渐认识到汉字的构造规律和构造之美。

(二)比较与感悟

“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是新课标对第一学段有关“识字与写字”的阶段目标之一。这种“感受”必需以学生一定的识字实践为基础,如对字形的整体观察、分析与比较之后所产生的对字的整体认识。这里,与这种“感受”直接相关的“形体美”主要是指字的整体形状和结构特点,这就离不开对不同汉字的形体比较与感悟。虽然我们从整体上说汉字是方块字,但具体到每一个字的字形,则有可能或是方正、瘦长、上宽下窄、上窄下宽、左高右低、左低右高、中间大两头小、品字形等,如竹、子、下、上、中、品等;同时,汉字的演变历史也是字形变化的历史,借助多媒体技术引导学生认知汉字字形的变化历史也有助于他们对汉字字形的识记与理解。如前述“舞”字的原始字形是一个人手执牛尾跳跃的样子,后来才进化演变加上“舛”(双脚形)来表示双脚的跳动。事实上,这种以字形的演变来促进学生识记生字的方法原本就是教材的首选方法。如人教版教材在一年级上册“识字(一)”之第二课认识“口、耳、目、羊、鸟、兔、日、月、火、木、禾、竹”等十二个字时即呈现了。

(三)想象与分享

与低年级学生的形象思维特点相适应,他们在面对直观的事物的认知时较为容易,而对于较为抽象的事物则不容易识记。因此,识字教学中,教师在引导学生识记某些汉字时不能一直讲述笔画的造型、力度、方向等,而应借助形象的思维方法来引发学生的趣味感受,从而提高学生的记忆效果。如教学《玲玲的画》一课时,有“叭”字需要识记,该怎样引导学生识记呢?我的方法是在讲解字形与读音并示范读写后,以口诀“有‘口一声‘叭,有‘足地上‘趴”做识记巩固的利器并有所拓展,并在接下来的借助多媒体技术所做的拓展中以“青蛙‘呱呱叫,小猫‘喵喵叫,小羊‘咩咩叫”来暗示学生这些字都是象声词。如此,学生在兴味盎然的模仿阅读中也会加强对该字的识记程度。学生也会有样学样,一旦他们发现了某一个字中蕴含的快乐,也会在分享中有助于其他同学的识记。

总之,在低年级的随文识字教学过程中,采取一定的策略来加强识字教学的效果是必要的。更为重要的是,有了相关方法的指导与熏陶,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助于学生自主识字意识的提高,这对于学生未来的语文学习的影响是巨大而深远的。

参考文献:

[1] 费志荣.如何抓好“随文识字”,提高学生的识字质量,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 [J].中国校外教育:上旬,2015(1).

[2] 胡春芳.兴趣引路,随文识字——《小动物过冬》识字教学与反思 [J].新教育,2014(4).

[3] 王玉彬.小学语文趣味识字十一策略 [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5(36).

[4] 钱军伟.找准“随文识字”的支点——以《学棋》教学为例 [J].教育研究与评论:小学教育教学,2015(7).

随文识字谱写快乐识字的生长乐章 篇4

在教学中, 引领学生的认知兴趣, 探索适合低段学生心理特点的识字方法也就成为我的教学工作的支撑点。随文识字是公认的较好的识字法, 它遵循着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的循序渐进的认知规律;随文识字还能较好地和阅读教学结合起来, 识字和阅读并重, 在阅读中识字, 一举两得。因此它是教师在教学中最常使用的一种教学方法。如何让随文识字的教学流淌出美妙的旋律呢?以下便来谈谈我借鉴了专家经验后的识字教学实践。

一、识字与情境结合, 情趣识字

汉字不单是线条组成的符号, 更是融音、形、义、情于一体的表意文字。教师要精心创设与课文相融合的识字情境, 这样在鲜活的情境中, 孩子眼中的汉字就不再是单调的笔画组合, 而是一个个生动活泼的个体, 里面有着生动有趣的故事。这种情境式的识字方式不再是死记硬背的枯燥行为, 而是充满了浓浓情趣的思维活动, 从中孩子们可以真切地感受到学习汉字的乐趣。

鄂教版二年级识字 (三) 教学片断:

师:读了这些字, 你们发现了什么? (出示生字:清、晴、请、情、睛) 听听他们要对我们说什么?

(播放录音:亲爱的同学, 现在如果你们能准确地叫出我们的名字, 分清我们的长相, 那么我们就是真正的朋友了!)

生:我发现这几个字里边都有一个“青”字。

生:我发现它们都是后鼻音。

生:我发现“晴”和“情”读音是一样的。

生:我也发现这几个字里边都有一个“青”字, 就是偏旁不一样。

师: (再次出示这组生字:清、晴、请、情、睛) 是啊!这些字读音很相近, 长得又太像。为了记住它们, 小青蛙还动了不少脑筋呢!现在请你们仔细观察, 想想你能用什么好方法记住这些字?老师送你们三句话, 看看你们有什么发现? (清:河里的水真清啊。睛:“目”不就是我们的大眼睛吗?晴:太阳出来, 送你一个大晴天。) 读一读、想一想后和同桌的小朋友交流自己的识字方法。 (全班交流反馈)

生:我可以编一句话来记住“睛”字:我有一双大眼睛。

生:我也可以编一句话来记住“请”字:我请你到我家来做客。

生:我可以给“晴”字编个谜语:日头照着小青蛙。

生:我可以用加偏旁的方法记住这些字:“青”加“氵”就是“清”

(演示课件) :

老师小结:你们真聪明!竟能用这么多方法识记生字。这些字的偏旁都和字的意思有关, 我们可以根据字义来记住它们不同的偏旁。字的另一部分是它的声旁, 根据它的声旁来推断它的读音。像这样的字我们称它为形声字。今后, 我们还可以用这种方法来学习更多的字, 譬如我编的这段顺口溜:“草青青, 水清清, 请你来, 做事情, 太阳升, 是晴天, 看东西用眼睛。”

师:下面我们来做一个游戏:“送迷路的朋友回家。”

清、晴、请、情、睛

天气 (晴) 朗心 (情) 愉快河水 (清) 澈

我有一双明亮的眼 (睛)

(请) 给老弱病残孕让座

从儿童的心理特点出发, 运用儿童化的语言创设良好的情境, 就能激活儿童思维, 加速儿童认识活动的深刻性。在识字教学中, 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课文, 将生字描述成各种小动物或玩具, 使生字变成孩子眼中有生命的可以交流的“小朋友”, 以拉近儿童与抽象汉字之间的距离。这样, 把字理和情境相结合, 把识记生字新词和认识事物统一起来, 就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加速学生对字词的认识和理解, 提高学生想象、创造和表达的能力。

二、识字与生活结合, 辨析识字

汉字起源于生活, 若脱离了生活这一源头, 识字也将变得索然无趣。因此, 教师在识字教学中应努力帮助学生将识字跟丰富的生活紧密相连。

“凉”是《秋游》一课中的生字。如果只是简单机械地让学生分析字形, 左边是什么, 右边是什么, 肯定很枯燥。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 在教学“凉”字时, 我有意识地将之与生活常识结合起来进行教学。我问学生:“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学生纷纷举手说是秋天。“炎热的夏天终于过去了。秋天来啦!谁能说说秋天的天气怎么样?”有的学生说:“我觉得秋天有点冷。”有的学生说:“秋天的中午还是有点热。”“是啊, 秋天既不像冬天那么冷, 又不像夏天那么热, 这样的天气就叫———凉。”我把学生发言总结以后点出“凉”字的意义, 然后, 指导学生读准字音, 识记字形, 范写指导。接着, 给“凉”组词, 最后读文巩固。教师通过启发学生感受并表达天气的变化, 使之与学习生字“凉”结合起来。这样联系生活识字, 不仅培养了学生认读能力, 更加深了学生对生字的印象。

三、识字与学文结合, 随文识字

边读文边识字有利于识字与语言环境的结合, 还能为理解文本提供有力的帮助。在低年级的阅读教学中, 教师可把汉字放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 和句子联系起来, 使汉字的形、音、义三个基本因素紧密联系、学文识字互沟通。这种生动活泼的形式, 能深入浅出地、形象生动地把识字训练的部分目标融入到阅读和理解课文中去。在阅读教学中, 恰如其分地运用各种方法分析汉字, 能使识字教学在阅读的语言情境中获得生命。

在教学鄂教版二年级上册《徐悲鸿画马》一课时, 我抓住题眼“功到自然成”中的“功”字进行教学。根据学生的质疑“徐悲鸿为什么能获得成功”, 我顺势引出生字“功”字, 引导学生通过拆分, 把“功”分成“工”和“力”, 了解到“功”就是要下力气, 花功夫, 进而分析徐悲鸿究竟下了哪些力气, 花了什么工夫, 最终取得成功的。带着问题进入到文章2、3段的学习中, 学生通过有目的、有兴趣的读文, 就可很自然地感知徐悲鸿成功的原因。在第二自然段中, 我让学生通过朗读、评读、换词、想象画面抓重点词语, 体会徐悲鸿是怎样“用功”的。首先进行语句的训练, 感受徐悲鸿为了仔细观察是多么不顾一切;再用联系上文的读书方法理解词句意思, 引导学生发现徐悲鸿观察的难度之大, 所下的功夫之深;当学生情感深入文本时, 我设计“你想对徐悲鸿说什么”一问来实现与文本的直接对话, 激发学生对其执着精神的敬佩之情。这样通过由词到句到情的层层递进, 徐悲鸿为了成功不懈努力的形象赫然眼前, 第三自然段的学习也水到渠成。就这样, 学生以合作学习、自读自悟的方式就能体会到徐悲鸿在画马时所下的“苦功”。

随文识字读书心得 篇5

丰润区教研室引领我们改变过去的集中识字方式,将识字与阅读融合在一起,也就是随文识字,体现低段识字为主的阅读教学方向。随文识字,教师引导学生从读懂课文内容切入,把生字词语的学习放到读懂课文的过程中,用学习汉字、了解字义、结合课文句子理解词语意思的方式,来帮助读懂课文:读到哪里,遇到要认的字,要学的词语就学到哪里。然后读课文,抓住字词、词句、句段间的联系,来读懂句子和段落的意思,来读懂课文。再练习朗读;就加深了对词语的理解,对课文表达的情感的理解。

识字,理解词语,读懂句子和段落,融合在“读懂”这样一个教学环境之中,学生最直观的体会到识字理解词语在阅读中的意义和价值。既教给学生自主识字的方法,又激发了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更提高了识字效率。充分体现低段识字教学为重中之重的方向。那么究竟怎样随文识字,把识字学词融入到读懂内容过程中?低段的识字教学目标、词语教学目标、朗读目标等怎样在教学过程中得到落实?可以采取哪些有效地教学策略来达成目标,达成效果怎样?作为教师,我们在自己平时的教学实践中要不断思考、实践和改进,努力达成目标。使我们的语文课堂真正有效!让我们的学生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中能够一课一得、课课有得,学习能力能够真正得到提升和发展!

浅谈随文识字 篇6

一、让识字伴随着快乐的体验.

随课文分散识字“以语言学为中心,把识字、阅读、写话三者结合起来”,让识字伴随着快乐的体验、交织着语言的熏染、刺激着心智的发展,至今仍散发着芳香醇郁的创新气息。随课文分散识字让识字不再枯燥、单调,而是一个充满快乐、充满求知欲的探索的过程。这种“寓识字于读书活动”之中的教学举措,精妙之处就在于让儿童动态、立体地识字而不是静态、孤立地识字.识字是语文学习的基础,但识字的目的是为了阅读和写作。如果学生在阅读中就能够把生字记住理解,识字便不再是学生学习的负担。

二、让识字交织着语言的熏染。

识字是语文学习的基础,但识字只是个手段,是为了掌握工具,提高读写能力,识字的目的是为了阅读和写作。随课文分散识字使生字新词的出现和讲解都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进行,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儿童随时可以受到课文中规范化语言的熏陶。刚学过的生字新词就在课文中出现,学习课文,既巩固了生字新词的识记,又进一步领会了生字新词的运用,这就有助于儿童把课文中的语言变成自己的语言,为培养读写能力打下良好基础。同时随课文分散识字还把识字和听、说、读、写等语言能力的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教生字新词时,启发学生自己分析字形结构,理解字(词)义,组成新词,造句说话等等是语言训练;讲读中让学生提出问题,回答问题,复述课文内容,分段概括段落大意等等,也都结合着语言训练。学生边识字边进行写字、造句、说话、写话、朗读的练习,自然而然地便会读、会写、会默、会用了。

三、让识字刺激着心智的发展。

最让人欣喜的是随课文分散识字还改变着儿童课堂学习的被动接受的状态,刺激和引导着儿童心智自由而生动地发展。就一堂课来说,随课文分散识字是“识读说写’有机地交织在一起的。正是这样的交织,使课堂教学生气勃勃,儿童的情绪被调动起来,他们兴高采烈地去学去记。尤其是怎么记住字形,怎么组词造句说话,最能调动孩子的积极性,有助于培养儿童的观察力,发展儿童的思维和想象力,增强儿童的记忆力。所以,随课文分散识字时听说读写完全是有机结合、融为一体的。

四、识字是一个永远的学习活动。

教学时我们不要孤立的让学生集中识字,而是要随课文分散识字,使生字新词的出现和讲解都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进行,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学生可以随时可以受到课文中规范化语言的熏陶。他们刚学过的生字新词就在课文中出现,学习课文,既巩固了生字新词的识记,又进一步领会了生字新词的运用,为培养读写能力打下良好基础。同时随课文分散识字还把识字和听、说、读、写等语言能力的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我们在教生字新词时,也可以根据句子的意思进行启发学生自己分析字形结构,理解字(词)义,组成新词,造句说话等等的语言训练。学生可以边识字,边进行写字、造句、说话、写话、朗读的练习,学生可以在阅读中自然而然的学习生字,真正做到快乐的识字。

我们在教学中采用边识字,边阅读的方法,就会让识字不再枯燥、单调,让生在识字中充满快乐、充满求知。学生识字由原来的静态、孤立地识字变得动起来。他们大声朗读,他们大胆的说话。他们在联系上下文初解字义,体验着读书识字的快乐。生字因鲜活的课文内容而变得活起来,儿童也从中体验着阅读识字的快乐。

随文识字教学技巧探究 篇7

一、开展游戏教学, 在快乐中识字

1. 利用直观教学的方法, 提高小学生识字的兴趣。

心理学者通过大量的实验研究证明, 对于小学生而言, 动态的事物更具有吸引力, 我在教学实践中也发现, 几乎所有的孩子都喜欢看“动画片”。针对孩子的这一特点, 教师在进行识字教学时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等辅助工具, 以音频与视频为先导, 通过动听的音乐与多彩的画面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 引起他们识字的兴趣。

2. 通过进行“猜字谜”游戏, 教小学生识字。

猜谜作为一种古老的游戏, 具有较强的趣味性, 小学生容易被其形式的多样性所吸引, 教学者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小学生的知识能力与水平选择适当难度的字谜, 让学生猜;还可以让小学生自己编字谜, 让别的同学猜, 相互考验, 通过这种方法提高学生识字的兴趣, 调动其积极性。

3. 进行“贴标签”游戏教学。

在结束了一段时间的识字教学之后, 可以在班级开展“贴标签”的游戏, 对学生学习的知识进行巩固。将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实物放在讲台上, 例如文具、蔬菜、水果、餐具等, 再给学生提供一些乱序的文字卡片, 请学生将这些卡片与实物进行配对, 给实物“贴标签”, 配对完成后, 请全班同学进行评判。这个小游戏可以让学生加深对字词的理解, 巩固学到的知识。

4. 找错小游戏。

为学生提供一些小卡片, 卡片上书写学生近期学到的新字词, 在这些字词中混入一些形近字, 让学生找出卡片上错误的词语。这个小游戏可以利用竞赛的形式进行, 让学生比一比谁找得快, 找得准确。比赛结束之后, 教师要注意对赢得比赛的学生给予一定的奖励以表示肯定, 对输了比赛的学生给予鼓励, 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引导学生感悟生活, 在生活中识字

1. 关注学生周围的环境, 学校与家庭共同努力, 帮助学生识字。

在生活中学习是最有效率的学习方法之一, 其既可以让学生学习到新的汉字、词语, 又能将这些字词以更加直观具体的方式呈现在学生眼前, 有利于其利用它们表达自己的思想。因此, 教学者应当关注学生生活的环境, 抓住一切机会让学生在生活中进行学习, 同时与家长进行联系, 让家长积极配合, 在家中放置识字卡、识字挂历等学习工具, 也可以让家长在家中的生活用品、家具、装饰物上贴标签, 让孩子的周围时刻有新的学习内容。孩子外出时遇见的路牌、店名、标语、广告都是孩子学习的素材, 家长要与教师联合起来共同为学生营造一个学习氛围浓厚的生活环境, 帮助孩子掌握汉字。

2. 引导学生进行联想, 扩大词汇量。

在教学生识字的过程中可以对学生进行字音、字形、字义的分析讲解, 同时引导学生找出这三者之间的联系, 进行联想;对相近的字进行辨析, 对意思相反的字词进行识记, 从而加快了学生识字的进程, 扩大了学生的词汇量。利用联想的方法进行字词识记, 可以让学生在脑海中形成一张“汉字网络”, 更准确地进行区别与运用。

3. 基本带字教学。

基本带字是学生识字的最主要方法之一, 就是将具有同一可以独立成字的偏旁构建出来的字放在一起让学生进行识记。在这种方法中, 由基本字带出的字往往字形相近, 读音相近, 例如由基本字“月”带出“朋、玥、明”等字, 由基本字“青”带出“请、情、清、晴、精、静”等字, 让学生同时学习这些字, 便于他们找出这些字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进行区分训练。

三、分组合作教学, 在探讨中识字

小学生天性活泼, 喜欢与人交流, 我们与其用课堂纪律束缚他们, 不如解放其天性, 将学生进行分组教学, 让他们在小组中进行交流, 互相交换想法, 得到共同进步。例如在对学生进行分组后, 为学生提供讨论的话题:怎样记住汉字“赢”?学生进行了一段时间的讨论后提出了不同的看法:有的学生说, 可以直接记住笔画, 赢字由点、横、竖弯、竖……等十七个笔画构成;有的学生说, 记笔画太麻烦了, 还容易出错, 应该直接记住它是由“亡、口、月、贝、凡”五个字组成的, 只要记住他们的位置就行了, 学生们纷纷发表了自己的观点, 互相讨论, 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写作是用文字进行思想表达的一种表述方法, 对于低年级的小学生来说, 写作训练主要是指让他们根据图画或者描述的场景“写话”。只要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一些想法, 连成通顺的句子即可。

随文识字策略 篇8

一、游戏互动,快乐识字

1. 采用直观手段识字。心理学告诉我们,动态的变化着的事物,容易引起小学生的注意,而现实生活中,几乎每一个学生都不约而同地迷上“动画片”。针对这一现象,识字教学时,我尝试用多媒体声像系统为先导,通过多彩的画面和美妙的音乐,诱发学生探寻知识的强烈愿望。

2.“猜字谜”识字。“猜字谜”识字以其幽默风趣、琅琅上口的特殊魅力深受小学生喜爱。根据字的形状或意义,引导小朋友自编、互猜字谜,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提高识字兴趣。如“美”字,有学生编了“羊字没尾巴,大字在底下”,还有学生编了“两朵鲜花插头上,王家大姐最漂亮”: 对于“金”,学生编成“一个人,他姓王,口袋装着两块糖”; 此外,还有两人在土上( 坐) ; 一个人累了,靠在树边休息( 休) ; 竹子长得比天高( 笑) 等。

3. 利用贴商标的方法识字。把各种实物( 或图片) 摆放在讲台上,在黑板上粘贴好打乱的相对应实物( 或图片) 的音节或卡片。请学生上台,从黑板上取下会读的音节或词语卡片,将它粘贴在相对应的物品( 或图片) 上。学生举起粘贴好商标的实物,大声朗读,最后全班评议。利用生活中常见的文具、水果、蔬菜等实物( 或图片) 进行教学,会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4.“我是火眼金睛”。准备孙悟空的图片以及有关的一些卡片,再出示一些形近字的卡片,引导学生“在这些字中藏着一个小错误,比一比谁的眼睛最亮,能把问题找出来”,学生的积极性十分高涨。

5. 动作表演———“演”中学。在识字教学过程中如果遇到抽象的、难以理解的、表达动作的生字时,让学生运用身体的部位、面部表情,在表演中识字,就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如在学习《司马光》中的“砸、破、使劲”等字时,引导学生创造合适的动作表情进行表演,使学生在很短的时间内都记住了这些字。运用这种教学方法学生不但记得牢,而且加深了对汉字的含义的理解。

二、体验生活,自主识字

1. 环境识字。学生熟悉的环境,是识字教学的最好教具。它既利于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深化学生对汉字本源的认识,又利于培养学生运用语文文字表达事物的能力。正因为如此,不少专家学者提出了“识字教学要与学生周围的环境紧密联系”的观点。所以要利用开放多变的生活环境,开拓广阔的识字空间,鼓励孩子们在生活环境中主动识字。如学校,为孩子识字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宣传栏、板报、画廊等都是识字的活教材; 家庭,是孩子最熟悉的生活环境,家庭中的日用品、装饰品、玩具等物品的包装、商标、说明书,电视节目,课外书,挂历等也是识字的好教材; 孩子游公园、进商场、逛市场、看电影等社会活动中见到的标语、广告、门牌、商标等,正是识字的大课堂。自由阅读,引导孩子阅读并成为生活的一部分,以及早达到将遇良才的识字目标。

2. 联想识字。在识字过程中,通过分析字的音、形、义,引导学生找出这三者之间的联系点并展开联想,从而在大脑中呈现相应的物象以增强记忆,然后通过暗示学习加以巩固。这样,每当学生学习新字时,很自然地就会在脑海中闪现出已学或见过的形近字、同音字,从而对新字字形加深识记,能更准确地区别运用。

3. 集中识字。集中识字,直接承继蒙学识字教育的经验,旨在通过一二年级快速大量识字,使学生尽早做到能大量阅读,来解决识汉字和学汉语的矛盾。在识字中,基本字带字是最主要的识字方法。如由基本字“青”,带出“清、蜻、情、晴、请、睛”; 由基本字“方”带出“房、访、放”。这里的基本字,是指在字形相近的一组字中共同含有的能够独立成字的构字部件。而带出的字,多为形声字。由于在一组字中形、音、义有一定联系,易学易记易掌握。此外,基本字带字还采用部首带字的形式。如“氵”带出“河、滴、洗、游”; “穴”带出“空、窗、穿”。基本字组合成新字,如“禾──火──秋”“门──口──问”。因此,在教室文化设计时,我设置“串串香”栏目,把相同偏旁的字做成生字串,增强学生集中识字的意识。

三、小组合作,探究识字

1. 探究性识字。让孩子在宽松、民主、和谐、合作、有趣的气氛中,总结各自记字形的方法,体验成功的喜悦。比如,请大家讨论: “怎样做才能又快又准地记住‘碧’的字形?”

生1: 记笔画,是由“横、横、竖、提、……”等十四画组成的。

生2: 记笔画太麻烦,不如记结构,属上下结构,上边“王”和“白”,下边“石”。

生3: 部件记字法最好,是由“王”“白”“石”三个成字部件组成的。

生4: 记偏旁,是由“王”“白”“石”三个偏旁组成的。

生5: 我说一个字谜大家猜: “王家小姑娘,长得白胖胖,喜欢坐在石头上( 打一字) 。”课堂上学生各抒己见,合作研讨,真正体现了“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

2. 写话。在实际教学中,运用儿童已有的想象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进行写话训练,也是识字教学的一条有效途径。如,在教学“我们的画”这个看图说话训练中,可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将小组合作绘成的画用语言叙述出来。有学生举着画说: “小白兔在山坡上吃草。”小组其他成员补充说:“是可爱的小白兔。”有的学生说: “我画的是小鸟在蓝天自由飞翔”。然后要求他们把画的内容写下来,相互补充,他们一边写一边问,两只小鸡抢蚯蚓的“蚯蚓”,花蝴蝶采蜜的“蜜”,一只懒猫躲在篱笆下的“躲”,怎么写?把这些字工工整整地写在黑板上。通过先画画后写话的训练,他们不仅会认、会写,而且会用了。

综上所述,随文识字问题的关键在于教师要认清识字与阅读能力、表达能力之间的辩证关系。识字的目的是为了阅读和写作,它为阅读和表达能力的培养提供条件,而通过阅读和说话造句、写作等练习又巩固了识字。明确了这一点,就能使我们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既贯彻识字为重点,把课文的阅读和口头、书面表达的练习服从于一个重点———识字,使学生所学的字词在讲读课文和各种口头、书面的练习中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同时,又不忘记识字的目的,在阅读和口头、书面练习的过程中,积极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的字词,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和口头、书面语言表达能力。

摘要:随文识字,是公认的较好的识字法,它遵循着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字不离段、段不离篇的循序渐进的认知序列,也是在教学中最常使用的。随文识字较好地和阅读教学结合起来,识字和阅读并重,在阅读中识字,一举两得。

随文识字策略 篇9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与文本“对话”是阅读课上学生个体的一项重要的语文实践活动形式, 也是阅读教学改革的重头戏。综观阅读教学的种种弊端, 归结到一点, 那就是教师的“讲书”活动取代了学生的阅读活动。为此, 要优化阅读教学结构, 就必须唤醒学生的自主意识, 为他们提供足够的自主读书、独立探究的机会, 让他们在阅读实践中学会阅读。再看《语文课程标准》中, 识字教学总的指导思想是:以读为本, 寓识于读, 使识读相互促进, 相得益彰。为此, 我们构建了“随文识字, 自主阅读”语文课堂教学模式, 它能给学生思维、活动的空间, 给学生认知、发展的机会, 给学生搭建展现个性、能力及成果的平台。

二、“随文识字, 自主阅读”教学模式的具体内容

第一步:激情导课, 揭示课题。

激情导课是课堂教学的第一步, 目的是组织教学, 激发情感, 引导学生充满信心地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 从而达到“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效果。一般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1.引出课题, 引导学生解题, 围绕课题质疑, 随课题识字。

2.交流搜集资料。 (资料的交流可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在课前或课中进行)

如《梅兰芳学艺》第一课时激情导课的教学:

1.课件播放京剧《贵妃醉酒》, 同时插入梅兰芳的生活照片和几张剧照。

2.随机出示课题《梅兰芳学艺》。

3.指导学生交流有关梅兰芳的资料, 了解梅兰芳, 并随课题学习生字:兰、芳、艺。

此环节的设计, 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而且在解题的同时, 也为学生了解梅兰芳的生平事迹以及走进课文、感悟课文做了铺垫, 同时随课题学习生字, 让学习生字与理解课题有机地融为一体。

第二步: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 巩固字音。

学生依据教师提出的读的要求、目标, 进行自主性的初步感知和初步探究, 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自动迈向最近发展区。形式主要采用自由轻声读, 以保证全员参与, 力争全体学生都有自读、自悟的时间;采用随文识字, 即“字不离词, 词不离句, 句不离文”, 注重识字和阅读的关系。在多次的朗读中, 生字反复呈现让学生识记。

如《梅兰芳学艺》的教学:

1.学生自由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 读通句子, 关注生字的读音以及难读的句子和长句。

2.请学生再读课文, 边读边把生字和难读的词语画出来, 多读几次。

3.课件出示词语:梅兰芳拜师傅学艺神儿料子动摇鸽子水底渐渐勤学苦练终于世界闻名

指名学生认读, 师生评价、正音、赛读、同桌互读、领读。

4.把词语放回文中, 再读课文, 把课文读得更加流畅、通顺。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第三步:再读课文, 随文识字, 指导写字。

随课文识字, 根据儿童学习汉字的规律, 依据《课标》中“寓识于读——寓识于境——描仿入体”的教学步骤。具体地说, 就是在初读阶段, 在读中识字、巩固字音;在熟读阶段, 巩固字音, 识记字形, 了解字义, 描仿入体。

如《梅兰芳学艺》的教学: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在这一自然段中, 有从题目中学会的生字“兰、芳、艺”, 第二次出现学生会读得更准确。

2.分句读第二自然段。

课件出示:他常常紧盯/空中飞翔的鸽子, 或者注视/水底游动的鱼儿。

教师范读, 学生体会停顿, 学生练习朗读。学生再读句子。

指导学生学习本句中生字“紧、或、者、注、视”。

3.指名读第三句话。相机学习这一句中的生字“灵活”。

4.指导读第三自然段。

5.指导写字。

就“描仿入体”可细分为三步:一看, 看清字形 (结构、笔顺) , 熟记关键;二写, 先描红, 再仿影, 最后临写;三对照, 对照范字, 找出不足, 再练提高。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 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 注重教给识字方法, 力求识用结合。”多途径识字是现代儿童的显著特点。因为他们从小就生活在母语的海洋中, 大量的习得已经让他们提前认识了很多的字。随文识字, 生字随课文出现, 边识字, 边阅读, 结合课文来学, 这样学习的好处:第一, 边读书边识字, 真正做到“字不离词, 词不离句, 句不离文”, 这样有利于学生掌握汉字的音、形、义;第二, 识字与阅读紧密结合, 有利于做到学用结合, 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识记能力, 并能使其随时受到课文中规范语言的熏陶;第三, 识字与阅读结合, 识字伴随着阅读的进程而展开, 所学的生字不容易混淆, 容易巩固, 也不显得枯燥, 能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和欲望, 既挖掘了学生的识字潜能, 又提高了识字的效率。

第四步:细读课文, 感悟理解。

细读阶段, 继续巩固字音, 理解词语, 学习运用词语。通过各种教学手段的运用, 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 让学生专心致志地读, 细致入微地读, 切己体察地读, 浮想联翩地读, 让学生走进文本, 与文本进行精神的碰撞与沟通。

第五步:精读课文, 体验情感。

学生在细读之后, 可能留下了语言文字背后不好理解的问题, 这时需要教师引导学生精读课文, 并精当地点拨、讲解, 使学生体验到文中渗透的思想情感, 感悟到文中语言、句子的生动之处, 从精读活动中感悟到文本的内涵。

第六步:美读课文, 品味积累。

学生通过前面的读书活动, 深受文中内容的感染。对相同的阅读材料, 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理解, 当然就有不同的心理感受。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带着情感去美读, 都会收到不同程度的效果。久而久之, 学生就会对读书有一种“欲罢不能”的习惯, 当然就能品出其中的味道, 并乐意去品读、熟读, 自然达到积累的目标。

低年级随文识字教学方法 篇10

一、情境识字法

汉字是融音、形、义于一体的表意文字, 而“文”就是学生接触到的识字的意境。教学中, 教师精心创设与课文相融合的识字情境, 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随文教学“盆”这个生字时, 让学生观察字形。这个字是由上边的“分”和下边的皿字底组成, 而皿字底的字都和盛东西的容器有关。教师顺势问“:花盆是干什么用的?”生答:“栽花的。”师问“:那么没有栽上花的花盆就叫什么?”生答:“空花盆。”教师随即在黑板上简单板画花盆。这样就把识记生字新词和认识事物统一起来, 加速学生对字词的认识和理解, 能有效调动学生识字的积极性。

再比如教“位”这个字时, 我问学生:“古时国王上朝, 大臣们是坐着还是站着呢?站着又叫‘立’, ‘立’着的人就读‘位’。那大臣们为什么站着啊?”生答:“因为大臣们尊敬国王。”师:“是呀, 表示对国王的尊敬, 所以人的称呼前用上‘位’, 有尊敬别人的意思。你能仿照着说一说吗?”生:“一位教师、一位阿姨、一位国王……”

这样通过情境识字, 发挥课文语言环境的独特优势, 在学文的同时, 整合字音、字形、字义, 提高识字教学的效率。

二、图文结合识字法

看图识字, 图文结合, 形象直观, 符合低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 学习起来轻松又高效。

如教学空花盆的“盆”时, 我在学生理解“空花盆”的意思后, 顺势板画一个空花盆。在教学“一盆盆鲜花”这个词语时, 出示图片, 让学生形象感知。对比理解“花盆”中的“盆”指的是盛放东西的用具, 而“一盆盆鲜花”中的“盆”是量词。通过图片与文字相结合, 学生形象地区分了“盆”在不同词语里的不同意思。为了加深学生的印象, 我在检查巩固字音的时候, 把课件做成花盆的样子, 答对了就盛开一朵美丽的花, 这样既激发了学生识字的热情, 又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了“花盆”与“一盆盆鲜花”的词义。

三、字理识字法

大家都知道汉字的构字规律中有“六书”, 其中与小学生最密切的是“象形、会意、形声”三种方法。在教学中, 教师如果能依循汉字的构字方法, 充分挖掘这个资源, 学生就会更加喜欢汉字, 热爱语文。如在教“煮”这个生字时, 我先让学生说说生活中见过的煮的东西, 生说“煮豆子、煮玉米、煮花生”等。我顺势解释说:“把东西放在装水的容器里, 用火烧, 就叫‘煮’。”接着出示煮的古体字“”。从字形到字义, 再到字理的辨析, 一定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这样识字不仅生动有效, 还能帮助学生领悟到汉字文化。

四、生活识字法

汉字起源于生活, 若脱离了生活这一源头, 识字也将变得索然无味。教学中, 应努力帮助学生将识字跟丰富的生活紧密联系起来。

比如教“芽”这个字时, 我让学生说说生活中都见过哪些植物发的芽。学生有的说草芽, 有的说柳芽, 有的说椿芽。在学生有所感知的基础上, 我接着问:“这些‘芽’给你什么样的感觉?”生说:“很嫩, 很弱。”我说:“是呀, 它们刚长出来的时候就像草刚冒出来时那样柔弱, 所以‘芽’是草字头。”这样结合生活识字, 能帮助学生理解字义和生活的联系, 进而理解这个汉字构字的规律, 把字音、字形、字义都统一到了学生的生活中, 生活成了识字的乐园。

上一篇:黑龙江高校下一篇:大学生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