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类高职大学生

2024-06-10

法律类高职大学生(精选六篇)

法律类高职大学生 篇1

关键词:高职,法律类专业,课堂教学,有效性

高职院校教育与教学质量, 学生的学习质量与就业竞争力, 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授课教师的每节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因为职业教育的职业性决定了其培养的学生不仅需要有专业知识, 而且在技术应用能力、实践能力等诸多方面能满足职业岗位及其变化的需求。只有学生掌握了职业岗位必备的知识, 才能将知识转化为职业能力, 没有相应的职业知识, 职业能力则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 重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并着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则是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永恒主题。笔者以高职法律类专业为视角, 就高职课堂教学有效性进行粗浅的探讨。

一、法律类专业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一般分析

有效教学的理念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所发起的教学科学化运动, 特别是受到在美国适用主义哲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影响的教学效能核定运动后, 这一理念便引起了各国教育学者的广泛关注。

要把握有效教学的内涵, 必须对教学的构成因素作一番考察。教学是在一定的教学环境中, 教师和学生依据教材传媒和教学物质条件, 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 运用一定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共同完成教学目标和任务的复杂系统。如果我们从静态角度分析, 教学的构成性要素包括环境因素 (物理环境和心理环境) 、人员环境 (教师和学生) 、信息要素 (课程和教材等) ;如从动态角度分析, 教学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反馈等过程性要素。那么, 如何在既定的时间内优化配置各教学要素, 实现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就是我们关注的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问题。因此, 有效教学就是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 最大限度实现预期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

高职法律类专业是为司法部门、法律服务部门辅助岗位、基层行政管理部门、基层司法所及企事业单位法律事务部门培养应用法律辅助型人才。这种定位鲜明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要求高职法律专业课堂教学要从单纯的理论教学模式转变为理论和实践融为一体的教学模式, 即不仅要给学生传授知识和原理, 还要使学生把握如何在现实生活中运用法律的各种技巧、能力、方法, 培养在各种复杂的环境中运用法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尽管影响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但依笔者之见, 以下三个因素是起决定作用的。

1.课堂教学内容必须面向职业岗位群, 具有职业岗位的针对性, 符合社会需求。即课堂教学所传授的知识和技能必须与法律职业岗位所需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相符合, 做到基础课程要体现知识能力的“够用适度”, 专业课程则要体现知识能力的“岗位针对性”。

2.课堂教学必须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 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教育的本质是人的教育活动, 课堂教学要尊重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和创造性, 使个体价值需求得到满足, 促进学生的品德素质、智能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等方面的整体提升,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3.课堂教学要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职业能力提高。职业教育的针对性决定了职业教育的课程和教材是多变的, 由此要求教师必须有能力把握现实职业环境的变化, 并在此基础上实现教学的创新。因此, 教师的职业能力的有无与高低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保障。

基于以上分析, 高职法律类专业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一是有效益的, 能满足社会和个体的教育需求;二是有效果的, 能促进学生的学习、进步和发展;三是能有效促成教师的专业成长。

二、当前制约高职法律类专业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因素透视

1.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学科化痕迹明显, 针对性不强。既然高职法律类专业是为司法部门、法律服务部门辅助岗位、基层行政管理部门、基层司法所及企事业单位法律事务部门培养应用法律辅助型人才。这类人才既不从事法学研究, 也不是直接从事法律职业, 而是在法律事务中为法律职业者提供业务辅助的, 其职业岗位群的定向性决定了高职法律类专业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应当有别于法学学科教育, 不必追求法学理论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而应根据职业岗位 (群) 的任职要求, 在分析职业岗位 (群) 所需的知识、能力与素质的基础上, 将法学学科体系的课程内容进行解构, 按照相关的职业岗位工作过程中的行动体系选择、序化课程内容, 真正使课程设置与职业岗位相对应, 体现职业岗位定向性和满足职业岗位对法律辅助型人才需求的现实性。然而, 目前高职法律专业在课程设置上, 多以教育部法律专业教学委员会推荐的14门核心课程为参照系, 再结合培养方向增添一些课程, 形成专业课程体系, 没有突破学科型课程体系的藩篱, 无疑偏离了高职教育的职业性的本质要求。由于课程是按照学科逻辑的顺序与结构来组织的, 人为地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隔离开来, 没有体现高职教学的实践性和过程性。课程体系的学科化, 与职业岗位需求相去甚远, 又脱离了高职学生的实际需求, 致使学生在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无法得到实践教学的支持, 没有职业情境的体验, 既影响了学生对理论学习的兴趣, 又削弱了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 以至于学生认识不到自己所学的知识与就业有什么关系, 因而, 课堂教学的互动效果明显降低。

2.教学模式没有突破学科体系的束缚, 弱化了教学的实践性、过程性、开放性。由于高职法律类专业课程体系没有完全摆脱学科教育的束缚, 反映在各门课程上, 其教学内容仍然以学科逻辑为主线、理论知识为主体, 没有根据职业岗位需求对课程内容进行整合, 造成教学内容过多、过细, 实用性不强。要在教育部《关于制订高职高专教育专业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和2008年新修订的《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方案设计》所规定的课内课时应控制在1800学时, 完成既定的教学内容, 确实存在着教学内容繁多而课时不足的矛盾。为了完成既定的教学内容, 唯一的方法就是在教学中沿袭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 把学生视为知识的被动者, 过多地注重法学原理和法条的阐释, 忽视了学生主体积极性的调动和非智力因素的开发, 对职业岗位必备的司法职业技能的训练重视不够。这种呆板的知识传授方式, 谈不上对学生法律思维方式的训练, 法律实践能力和法律职业能力的培养。

3.教师的学科教育思维明显, 专业教学能力亟待提高。高职教育教师除了应当具备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外, 还应当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司法实践经验。教师作为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主要参与者, 他的权威来自于两个方面:形式权威和实质权威两类。在教学中, 虽然教师拥有制度所赋予的形式权威, 但没有或不全有知识上的实质权威, 究其原因在于, 高职院校法律专业教师从高校法学专业研究生或本科毕业, 他们本身就是传统应试教育模式培养出来, 缺乏司法实务经历, 教学中的通病是理论知识有余而司法实践经验不足, 因而他们只是知识的传播者, 还不是职业岗位人才的塑造者。事实上, 作为高职院校的教师仅有专业学科知识是不够的, 还必须具有职业教育专业知识。专业学科知识与职业教育专业知识对教师来说如同鸟之两翼, 缺一不可。学科专业发展是解决“教什么”的问题, 即教学内容, 教师的学科专业知识越丰富, 教学内容就充实;教育专业是解决“如何教”的问题, 即教学的技能, 教师的教育科学知识越丰富, 教学实践能力越强, 技能技巧越高, 教学效果就越好。而目前高职法律类专业教师普遍缺乏司法实践工作经验, 缺少对司法实践部门工作实际的调查研究和深入了解, 缺乏对司法职业岗位所需专业知识和专项能力的科学分析, 因而在课堂教学中并没有很好地引导学生将特定的法律规则与相应的社会生活联系起来, 教会学生运用规则去解释现实生活和处理纠纷的方法和技巧, 在教学中存在着重理论知识的灌输、轻职业能力的培养, 重教学过程、轻教学目的的突出问题, 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

三、提高高职法律类专业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若干对策

大学有效教学的特征, 即给予学生以广博深厚的文化侵染、真切地关照学生的生活世界、重视教学过程、教师的讲授具有鲜明的方法论意识。怎样关注学生, 更好地促进学生学习, 如何构建有效课堂教学, 笔者认为应在以下方面进行探索。

(一) 优化课程体系, 增强教学内容的岗位定向性、针对性

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是高职法律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主要落脚点, 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要提高高职法律专业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必须根据应用性的辅助类法律人才的培养目标, 优化教学内容和重构课程体系, 实现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从学科本位向职业能力、职业素质本位的转变。

1. 根据高职法律类专业就业去向和职业岗位任务重构课程体系。

高职法律专业人才培养去向已从传统的政法机关转向企事业单位, 从城市转向农村, 从东部地区转向中西地区, 其就业领域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决定了高职法律类专业必须因应社会对法律职业人才的需求变化重构课程体系。与此同时, 高职法律类专业课程体系还必须立足于高职法律类专业毕业生所从事的辅助性法律专业服务的职业或者从事基础性法律事务的相应岗位职责任务以及每一岗位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来设计。

笔者认为辅助类法律职业教育应当提供四个层面的职业训练:一是法律职业理性的教育, 即法律观念、法律精神、法律思维方法的传授;二是法律职业伦理的教育, 即法律职业品质、职业操守和司法伦理的教育;三是法律职业素养和技术的训练, 包括案例分析和法律文书的专业训练;四是法律职业辅助工作技能的训练, 包括档案管理、文字处理、速录等方面的技能训练。据此, 高职法律类专业课程必须克服传统的“公共课程+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三段式的学科课程体系, 应根据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岗位需求及典型工作任务设置课程, 而不必刻意追求法学体系的完整性和体系性, 不妨将课程设置成人文素质与通用技能课程、职业基础课程、职业技能实训课程和职业技能拓展等相互衔接的动态课程体系。这样即可保证高职法律类专业学生既具有法律人的理性, 又能契合职业岗位的需求变化, 以增强就业竞争力。

2. 优化整合课程内容, 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一体化。

根据职业能力培养的需要, 以“必需、够用、实用”为原则优化整合教学内容, 减少教学内容的交叉与重叠。一是课程内容整合, 即打破课程章节的界限, 摒弃原有的学科体系, 以简单到复杂的能力的构建为线索, 对课程内容进行精简、归并、分类、整合, 使课程内容模块化。如民法原理与实务课程, 由于贯穿其间而作为核心概念的是权利与民事行为, 权利可以分为人格权、财产权 (物权、债权) 、身份权, 当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侵犯他人的人身权或财产权时, 应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为此, 可以将教学内容划分为民法基本原理模块、人格权模块、物权模块、债权模块、身份权模块、侵权责任模块, 这样可以改变现行教学中将合同法、婚姻法等课程单独作为一门课程开设, 造成课时相对不足的矛盾。二是课程间整合, 即将课程体系内的相关课程按照特定的功能归类, 实行分类解构、分类重构、分类整合, 打破原有法学课程的界限, 实现课程间的有机对接。其一, 将培养功能相同的课程整合, 形成具有特定功能的模块。如程序法是在解决争议或冲突的程序中保证权利义务实现的法律。由于程序法的宗旨在于保证解决争议或冲突的过程的合法性和公正性, 不妨将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和行政诉讼法加以整合成诉讼法原理与实务, 使学生在掌握诉讼法的共性原理的基础上, 把握民事、刑事、行政诉讼的个性, 这样可以缩短理论课时, 加大诉讼法实践教学学时。其二, 将专业内容相近的课程归类, 以增强知识的融通性。如将中国法制史、外国法制史等课程内容融入法理学课程中, 舍弃与职业关联不大的内容, 形成一门综合理论课, 体现学科的继承性和开放性。以就业去向和职业岗位需求来整合课程内容, 将教学内容模块化、综合化, 真正使理论知识实用性、关联性和针对性, 服务于实践教学之所需, 为学中做, 做中学一体化的教学提供了保证。

(二) 创设多元教学模式, 突出职业能力的培养

在合理确定了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后, 我们必须积极探索有利于增强学生能力的教学模式, 真正使教学过程体现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当然, 法律类专业教学模式的选择, 既取决于我国属于成文法法系的法律传统, 还决定于课程的性质和教学内容、学生的接受能力、教师的授课风格, 因而无固定不变的模式, 但根据笔者所在学校的教学改革的实践, 以下几种教学模式可以交替使用。

1. 分统结合的案例教学模式。

所谓分, 即实体法和程序法案例模块分别教学;所谓统, 即实体法与程序法结合形成综合实训案例教学模块。在学生掌握实体法、程序法基本原理和法律规定, 初步养成法律思维和掌握一定的适用法律技能的基础上, 开设案例综合实训课程, 引导学生在具体案件中学会运用相应的实体法、程序法, 解决复杂的案例, 理解法律、国家政策、社会伦理道德之间的关系, 进而培养学生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分合统一”的案例教学模式, 不仅可以使学生在分析解决案例过程中掌握了实体法的知识, 又把程序法应用于具体实践, 而且实现了法律知识的连贯性、教学的应用性、法律职业的岗位性的有机结合。

2. 任务驱动教学模式。

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是以任务驱动为主线, 以学生为主体, 以教师为主导的一套教学模式。教师可以根据诉讼的进程, 将教学内容分为诉讼启动、审判和执行三个教学模块, 围绕职业岗位所必需的知识、能力和素质, 精心设计一个个任务,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索, 通过任务的实施引导学生掌握各诉讼阶段、各环节必备的基础知识与原理, 着重培养学生从事法律服务和处理相关法律事务职业岗位的能力和诉讼技能。

3. 抛锚式教学模式。

它是指在多样化的现实情景或在利用技术虚拟情景中运用情景化教学技术以促进学生反思, 提高知识迁徙能力和解决复杂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模式。抛锚式教学可以改变当前法律教学过于倚重书本和教材, 重口头讲授和纯理论化, 出现学用脱节的倾向, 教师将教学内容设定为典型的个案或问题情景作为锚, 根据教学进度适时抛出“锚”, 让学生在一个真实的教学情景中带着问题学习, 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 比较适合于如司法文书、商法等应用性法律课程。

4. 模拟审判教学模式。

它是在教师的指导下, 以学生为主体, 选择真实典型的案例, 以法庭为平台, 以庭审为内容, 学生参与其中, 通过亲身经历刑事、民事、行政审判的过程, 掌握诉讼庭审程序, 熟悉不同职业角色法律思维的特点, 从而提高法律实践能力的教学模式。

(三) 转变学科教学思维, 促进教师有效教学能力的发展

教师作为实施课堂教学的一个关键要素, 他们对高职教学改革基本理念的理解, 以及在教学过程中有效转化为实践的能力与水平等教学的综合素质, 将直接影响甚至决定着课程与教学改革目标的实现程度和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全面提高。因此, 高职法律类专业要摆脱学科教学模式, 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首先教师必须树立职业教育理念, 只有教师的教学理念从学科教育转变到职业教育上来, 法律专业教学改革才能深入开展;其次, 教师是否拥有实践教学能力和新的思维方式是课堂教学有效运行的保障。只有教师自身的职业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了, 才能使高职法律专业课堂教学契合人才培养目标。针对目前高职院校法律类专业“双师型”教师严重缺乏的实际情况, 学校要鼓励教师参加司法考试或律师职称晋升考试, 支持教师到律师事务所兼职或到公检法等部门实践, 积累司法实践经验, 提高专业教学技能。同时聘请资深法官、检察官、专职律师、书记员作为兼职教师, 逐步建立一支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为教学的实施提供智力保障。为充分发挥专兼教师的专业优势, 不妨在课程安排上做适当调整。对专职教师因其专业理论功底较深可以安排他们进行职业基础课和职业核心课程教学, 以帮助学生获得职业岗位所需的职业理论;对兼职教师因其司法实践经验丰富可以安排他们讲授职业技能和综合实训课程, 使学生在职业技能实训中学习法官、检察官、律师处理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技巧, 提高自己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 要提高法律专业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必须着力解决好“教什么”的问题, 即增强专业教学内容的职业岗位的针对性, 真正使课程与教学内容与职业岗位要求相契合;然后解决“怎么教”的问题, 即构建与职业岗位相适应的教学模式, 实现由以“教”为主向“教、学、做”一体化的转变;而要实现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的转变, 最终要靠教师去落实, 因而“谁来教”也是关键要素之一, 只有教师自身的职业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了, 课堂教学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才能实现。

注:[本文系作者主持的2007年安徽省教育厅《高职高专法律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课题 (编号:2007jyxm476) 的阶段性成果和校级教学改革课题的终结成果]

参考文献

[1].陈厚德著.有效教学[M].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0

[2].周浩波著.教育哲学[M].人民出版社2002

[3].徐平:.浅论高校教师专业化的必要性.教育艺术, 2007 (6)

[4].肖川.高校有效教学的目标和特征[J].高等教育研究, 1999 (3)

法律类高职大学生 篇2

法律类、经济类或相关专业大学本科学历,工作满3年

企业法律顾问执业资格考试(考试简介)

根据《关于印发《企业法律顾问执业资格制度暂行规定》及《企业法律顾问执业资格考试实施办法》》(人发[1997]26号)文件精神,从1998年起,国家实施企业法律顾问执业资格考试工作。人事部在《关于调整企业法律顾问执业资格考试有关规定的通知》(人发[2002]21号)文件中,对企业法律顾问执业资格考试报名条件及有关政策进行了调整。

企业法律顾问是指经全国统一考试合格,由企业聘用,专职从事企业法律事务工作并经注册,本企业内部的专业人员。

一、组织领导

国家经贸委会同司法部负责组织考试大纲的拟定和命题工作。国家经贸委负责统一规划并组织协调考前培训的有关工作,培训工作按照培训与考试分开、自愿参加的原则组织进行。人事部组织专家审定考试大纲和试题,组织或授权组织实施各项考务工作。会同国家经贸委对考试进行监督、检查、指导,确定合格标准。

二、考试时间及科目设置

从2002年开始,企业法律顾问执业资格考试由每2年组织一次调整为每年组织一次,考试时间一般安排在10月中旬。

考试设《综合法律知识》、《经济与民商法律知识》、《企业管理知识》、《企业法律顾问实务》4个科目。4个科目均为客观题,在答题卡上作答,考试分4个半天进行,每个科目的考试时间均为2个半小时。

三、报考条件

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遵纪守法并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均可报名参加企业法律顾问执业资格考试:

(一)取得法律类、经济类或相关专业大学专科学历,工作满5年,其中从事企业法律或经济工作满3年;或取得非法律类、经济类专业大学专科学历,工作满7年,其中从事企业法律或经济工作满5年。

(二)取得法律类、经济类或相关专业大学本科学历,工作满3年,其中从事企业法律或经济工作满1年;或取得非法律类、经济类专业大学本科学历,工作满5年,其中从事企

业法律或经济工作满3年。

(三)取得法律类、经济类或相关专业双学士学位或研究生班毕业,工作满2年;或取得非法律类、经济类专业双学士学位或研究生班毕业,工作满4年,其中从事企业法律或经济工作满2年。

(四)取得法律类、经济类或相关专业硕士学位,工作满1年;或取得非法律类、经济类专业硕士学位,工作满3年,其中从事企业法律或经济工作满1年。

(五)取得法律类、经济类或相关专业博士学位;或取得非法律类、经济类专业博士学位,从事企业法律或经济工作满1年。

(六)不具备上述规定学历,但通过国家统一组织的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取得经济专业技术初级资格,并从事企业法律或经济工作满5年。

(七)符合上述相应报考条件,同时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可免试部分科目:

1、通过考试取得律师资格,并按国家有关规定评聘为三级(中级)以上律师专业技术职务,从事企业法律或经济工作满1年。可免试《综合法律知识》和《经济与民商法律知识》两个科目,只参加《企业管理知识》和《企业法律顾问实务》两个科目的考试。

2、参加全国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取得经济专业技术中级资格,并受聘担任经济师专业技术职务,从事企业法律或经济工作满1年。可免试《综合法律知识》和《企业管理知识》两个科目,只参加《经济与民商法律知识》和《企业法律顾问实务》两个科目的考试。

3、参加全国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取得中级资格,同时通过考试取得律师资格,并按国家有关规定评聘为三级(中级)以上律师专业技术职务,从事企业法律或经济工作满1年。可免试《综合法律知识》、《经济与民商法律知识》和《企业管理知识》三个科目,只参加《企业法律顾问实务》一个科目的考试。

上述报考条件中有关学历的要求是指经国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承认的正规学历或学位;从事企业法律或经济 工作年限要求是指取得规定学历前、后从事该项工作时间的总和,其截止日期为考试报名当年年底。

(八)根据人事部《关于做好香港、澳门居民参加内地统一举行的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考试有关问题的通知》(国人部发〔 2005〕9号)文件精神,自2005起,凡符合企业法律顾问执业资格考试有关规定的香港、澳门居民,均可按照规定的程序和要求,报名参加相应专业考试。

香港、澳门居民申请参加企业法律顾问执业资格考试,在报名时应向报名点提交本人身份证明、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认可的相应专业学历或学位证书,以及相应专业机构从事相关

专业工作年限的证明。

四、考试报名

符合条件的报考人员,可在规定时间内到青海省人事考试中心填写报考信息,并按有关规定办理资格审查缴费手续。(具体报名安排详见当次的报考文件。)

五、成绩管理

企业法律顾问执业资格考试成绩实行两年为一个周期的滚动管理办法。参加四个科目考试的人员必须在连续两个考试内通过全部科目;参加两个及以下科目考试的人员必须在一个考试内通过应试科目。

六、合格证书

企业法律顾问执业资格考试合格者,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事(职改)部门颁发人事部统一印制、人事部、国家经贸行、司法部用印的企业法律顾问执业资格证书,该证书在全国范围内有效。

七、注册

论法律类高职专业设置的原则 篇3

摘要: 高职教育有自己独特的培养目标和教育模式。法律类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必须遵循面向市场需求、发展专业群、加强职业规范、强化专业特色、注重职业发展等原则。

关键词:法律类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原则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类型和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自己独特的培养目标和教育模式。探讨法律高职教育的专业设置,必须考虑人才层次、职业性、毕业生面向基层以及就业导向的市场性等各种要素,遵循相关的各种原则。

一、立足教育资源,面向市场需求原则

法律高职教育的专业设置必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这是法律高职教育能否摆脱与法律本科教育相比在文凭层次上所处的竞争劣势的关键。所谓专业设置的市场导向原则,就是法律职业教育要面向区域和地方法治、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面向法治建设的第一线行业设置专业,将当地法治、经济、社会发展对社会人才需求的变化趋势作为确定专业体系主体框架的依据。当然,市场需求导向,不能简单地理解成“市场需求什么,我们就设置什么专业”——这是盲目的专业设置思想。还要立足于学院现有的教育资源、主体人才培养目标;还要防止“跟风”设置所谓“热门”专业,[1]避免出现就业难的困境。如果说“以市场为导向”是知彼,那么“以教育资源为基础”则是“知己”。教育资源的优劣,不但关系到专业建设的质量和水平,而且影响到毕业生的就业率。要创办一个新专业,必须有一定的教育资源作基础。面对千变万化、千差万别的市场需求,必须做到在力所能及的前提下有所为,在力所不能及的条件下有所不为。以人才市场需求为导向,就是设置专业要依照社会急需,以短线为主,突出小批量、高频率、快节奏等特点为社会培养一些特殊行业急需的人才。

二、立足学科规律,发展专业群原则

普通高校专业建设的一般指导思想是“以学科建设为基础,以基础学科专业为依托,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课程建设为核心”。专业建设中尤为注重学科的建设和发展,这与它主要培养理论型、研究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是相契合的。相对而言,高职教育专业具有更大的可变性和开放性,更容易受到市场变化的影响,这主要是由于高职教育培养的是高等应用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较之理论型、研究型人才,这类人才与一定区域的市场、职业、行业、产业和技术等有着更直接、更紧密的关联,其专业具有较强的职业定向性和针对性。但专业建设又不能脱离学科建设,两者是相辅相成密切相关的。教高[2007]2号文件提出:“设置新的本科专业,要进行科学论证,严格履行必要程序,充分考虑职业岗位和人才需求,要有成熟的学科支撑,符合学校的办学目标和办学定位,拥有相配套的师资条件、教学条件和图书资料等,并投入必需的开办经费,加强对新设置专业的建设和管理。”[2]人才培养之于专业设置建设是一个科学的系统,只有在完备的科学的成熟的学科体系基础上所设置的专业,才能有助于培养合格的人才。不同的专业对学科的要求各有不同,应当进行科学的论证,不能盲目设置。此外,专业设置的系统性还要求:以司法行政职业岗位为依据,针对其岗位群设置专业群。应该以司法行政职业岗位或司法行政职业岗位群为依据,针对一个行业岗位或一组相关司法行政职业岗位来设置专业。对于就业相对稳定、需求量大的岗位,可以每个行业岗位设置一个专业,体现专业性和深度;对于变动性较大、每个具体岗位需求量不大,但相近岗位比较密集的岗位群,可以依据岗位群设置专业。这样有利于毕业生在该岗位群内不同岗位之间选择或变更岗位,从而扩大就业面。强调专业设置的系统性还要求: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应根据现代社会法治发展的特点,通过学科交叉与复合来设置专业。司法实践工作往往是综合性的,必须运用多学科的知识和多种技能才能解决。因此,高职教育在专业设置时要根据社会实践要求跨学科的特点,将实际工作的外在要求和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结合起来,设置复合型专业。事实上,随着职业岗位内涵的不断丰富,培养复合型人才已成为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共同趋势,高职教育也要向培养复合型人才的方向发展。

三、立足高职教育,加强职业规范原则

高等职业教育要适应社会职业规范,对学生进行职业技术指导,培养学生的职业技术能力。法律高职教育要适应高职人才培养目标,服务于高职学生的成长成才,就应始终坚持以能力为本位,突出职业特色。职业资格证书是现代社会规范职业人才和劳动者职业行为的主要标准,也是评价教育与教学是否适应经济、社会及市场发展的重要尺度。法律类高职教育的资格认证制度,如司法考试、公务员资格考试、心理咨询师资格考试等,都应作为学院规划、设置专业必须考虑的因素。学校应专门组织人员对学生进行职业技术指导与实训,根据职业岗位群或技术领域对知识和能力的要求,制订教学实训大纲和设置实训项目,收集各类职业资格认证方面的信息,将司法实践对职业技能的需求变化信息及时反馈至实训中去。通过职业技能实训与考核,提高学生的职业技术能力,使学生在校期间就能获得适应社会需求的职业资格证书,积累大量“工作经验”,以缩短就业上岗后的适应期、磨合期。

四、立足行业优势,强化专业特色原则

行业优势是普通高等法律教育与法律高等职业教育无法比拟的。法律高等职业教育在法律教育竞争极为激烈的情况下,要踏出一片属于自己的“芳草地”,就必须用足、用活这一优势,做强做大自己的教育资源,并充分利用社会教育资源,努力发展前景看好而自身条件不完善的专业,积极创造条件使之形成拳头专业、特色专业、优势专业,成为学院发展的支柱和窗口。在专业改革成果和建设水平上达到较高水平,人才培养具有明显特色,保证学校教学的稳定性,创造学员发展的品牌效应,在增强学校的吸引力、凝聚力方面形成重要的影响。目前,法律高等职业教育对行业优势普遍没有充分利用,有的甚至抛开行业优势,闭门造车,既浪费资金又无良好人才收益。就某些院校设立的一些专业而言,要达到培养实践性人才的目标,就要投入数百万甚至上千万元购置实训仪器和设备。这样的投入与人才培养的回报相比明显得不偿失。而一些本可以发挥行业实践设施优势的专业却没有得到重视。甚至一些专业在建设的过程中根本就无视行业提供的优势,而作大量的无用投入,造成资金的浪费。

五、立足现实需要,注重职业发展原则

拥有前瞻性、可持续发展能力较强的特色优势专业,是法律高职教育发展的生命力。其专业设置要充分考虑到人才培养的周期性,适应当地法治社会经济发展的长远需求。不可否认,高职院校面对动态的市场经济和变化着的职业世界,为了更好地为区域经济建设服务,必须采取多形式、多学制、多规格的灵活办学形式,设置一些针对性、实用性强的短线专业,动态地培养社会紧缺的技术应用型人才。但从学校发展的长远利益看,则必须根据市场对人才类别、数量和质量的具体要求,建设一批具有特色的长线专业。它们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或具有较高的技术、科技含量,符合竞争性经济特征;或是与区域内在产业规模和产业竞争力占绝对优势的产业相适应;或符合现代经济发展的趋势,能在比较长甚至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存在。这样的专业可能投入多,但通过较长时间的办学积累,可以创出自己的风格和特色,形成收效期长、具有竞争优势的成熟专业。

(作者单位:广东司法警官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Z].教高[2007]2号.

[2]包镕.地方高校专业设置的原则与措施[J].中国高教研究,2008,(1).

法律类高职大学生 篇4

关键词:法律类高职教育,现状,问题,解决途径

法律类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法学教育的一个类型, 自上世纪90年代末开办以来, 担负着培养中小企业、社区、乡镇、法律服务所、基层司法所等基层法律服务岗位人才与司法行政系统基层岗位的法律辅助人才的使命。十余年来, 共培养了近70万法律类高职人才, 为我国法治社会建设做出了较大贡献。

一、我国法律类高职教育的现状

我国法律类高职教育发展至今, 历经了艰难起步、稳步推进、蓬勃发展和步履维艰四个阶段, 由于法律职业准入制度的限制 (政策要求从事法律职业必须通过国家统一司法考试, 而司法考试的报名条件是具有本科以上学历, 只有少数经济欠发达地区允许大专学历) 、法律职业人员与法律辅助人员分类用人制度未全面推广、国家现行高职教育政策的部分要求与法律高职教育不相适应等原因, 致使现在法律类高职教育招生规模逐年萎缩, 自2005年以来, 招生数量和在校生数量逐渐减少。

麦可思研究院的研究成果中显示, 高职法律大类专业2007届~2009届连续三届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位于高职专业大类的末位, 2009届高职法律大类就业率仅为73.2%, 2010届毕业生就业率为80.8%, 位居高职高专就业率倒数第二位。就业率、薪酬水平、离职率的高低直接影响生源质量, 使法律类高职教育进入了步履维艰的艰难境地。

2010年9月, 全国高职改革与发展工作会议在杭州召开, 会议明确提出, 要鼓励各级地方政府和行业企业, 合作共建高等职业院校, 发挥各自在产业规划、经费筹措、先进技术应用、兼职教师聘任、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和吸纳学生就业等方面的优势, 促进校企合作办学, 合作育人, 合作就业, 合作发展。为困境中艰难前行的法律高职教育指明了方向。

二、法律高职教育校行 (企) 合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传统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影响校行 (企) 合作的深入开展。

在传统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引导下, 多数法律类高职教育还沿袭着本科压缩式或中专升格式的人才培养模式。而对于现代高职教育思想、教育理论的学习和认识远未到位, 对校企合作教育的基本问题在理论上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同时, 多数法律高职院校开展的校行 (企) 合作实践, 大都停留在经验层面上, 远没有形成有指导意义的理论, 没有形成可资借鉴的校企合作模式, 缺乏典型案例和高质量培养成果的引领。

(二) 实习与就业不能对接, 影响校行 (企) 合作的深度。

法律类高职学生到法律实务部门进行实习时, 与工科专业学生进入企业实习不同。在企业实习, 表现优秀的实习学生可以直接双向选择进入企业和工厂就业, 其实习与就业具有较强的对接性, 企业因为有需求, 也愿意对实习学生进行培养。而法律类高职学生因为职业准入制度的限制, 无法完成实习与就业的对接, 因此法律实务部门对实习学生的培养积极性不高, 实习质量也不容乐观, 直接影响了校行 (企) 合作的深度。

(三) 法律实务部门工作具有特殊性, 影响了校行 (企) 合作效果。

公、检、法、司等法律实务部门工作的纪律性、保密性, 致使学生在实习过程中不能接触核心内容, 可参与的工作受到一定的限制;同时, 其工作的纪律性和保密性直接影响了合作开发教材、合作开发课程等一系列合作项目的开展;再者, 法律实务部门难以像企业和工厂一样接受大规模学生的顶岗实习, 只能零星的接收实习学生, 给学校实践教学活动的安排造成一定的困难, 直接影响了校行 (企) 合作效果。

(四) 人员互兼互聘受到限制, 影响了师资队伍建设。

《公务员法》第42条规定:公务员因工作需要在机关外兼职, 应当经有关机关批准, 并不得领取兼职报酬。此规定使法律类高职院校难以长期聘请行业专家 (如法官、检察官等) 做兼职教师, 更谈不上打造专兼结合的教师团队, 直接影响了师资队伍建设。

(五) 法律规定和司法独立的特殊性影响了校行 (企) 深度融合。

《宪法》第126条规定: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 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民事诉讼法等法律也规定了回避制度。法律规定和司法独立的特殊性, 导致了法律实务部门与法律高职教育之间存在隔离带, 无法形成利益共同体, 不能完成无缝对接。影响了法律高职教育与法律实务部门的校行深度融合。

三、解决途径

(一) 提高思想认识, 端正合作态度。

强化广大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对高职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和研究, 切实转变教育思想、教育观念, 开展法律类高职教育校行 (企) 合作专题研讨会, 深入领会校行 (企) 合作、工学结合和产学合作等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和形式, 明确高职教育和法律类高职教育的发展方向, 端正与行业、企业合作的态度, 真正将校行 (企) 合作纳入人才培养过程之中。

(二) 创新合作育人体制机制, 增强办学活力。

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划 (2010~2015年) 中明确指出, 高职教育的发展要以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 增强高等职业院校的办学活力和综合竞争力, 积极探索地方政府与行业企业共建高职院校新模式。扩大社会合作, 探索建立高职院校董事会或理事会, 健全校企合作、社会支持和监督学校发展的长效机制;充分发挥地方政府在高职教育发展中的主导作用, 通过财政投入、税收等政策, 调动企业参与高职院校办学的积极性。

(三) 提高社会服务能力, 增强合作吸引力。

法律高职教育与法律实务部门的合作深度不够, 究其根本原因在于, 法律高职教育的吸引力不够, 双方合作存在不平等性, 法律实务部门的合作渠道较宽。因此要增强合作吸引力, 必须提高社会服务能力。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一是提高法律类高职专业的社会服务能力, 依托校内实训基地和专业师资力量承担法律实务部门各级各类人员的培训工作, 促进区域政法干部队伍和律师队伍的建设。二是充分发挥教师的法律人才学术优势, 积极参与执法检查、工作督导、案件评查、联合接访等工作。三是提高学生的社会服务能力, 强化法律服务技能, 使学生在法律实务部门“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

(四) 广泛寻求政策支持, 开展订单培养。

以优化政策环境作为法律类高职教育发展的重要保障, 广泛寻求教育主管部门和举办方的政策支持, 充分运用法规、政策、项目、标准、评估、资源配置等手段, 引导和调动行业企业以及社会力量共同支持高职教育发展。例如:积极参与2008年中央政法委启动的政法院校招录培养体制改革试点工作, 从部队退役人员和普通高校毕业生中选拔优秀人才, 为中西部地区和其他经济欠发达地区监狱、劳教单位和基层司法行政机关培养政治业务素质高的司法工作者。

(五) 准确定位专业核心能力和培养目标, 拓宽合作渠道。

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 推行校企共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是高等职业教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不同专业的核心能力是有所不同的, 因此必须采取不同的人才培养模式。但其核心能力均是在法律素养与法律思维养成的基础上, 加入相关专业的技能, 这些均需明确为专业培养目标, 而培养目标准确定位后, 就要构建校行 (企) 共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 将其内化至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计划) 之中, 并通过组织各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完成人才培养工作。

改革和创新无止境, 校行 (企) 合作模式多样化, 法律类高职教育要生存、发展和壮大, 就必须立足社会需求, 不断调整、完善、创新体制和机制, 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走出一条符合法律高职教育特色的校行 (企) 合作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能向群.SNS:网络人际传播的现实化回归[J].河北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6

[2].彭兰.P2P技术与网络传播的未来[J].南京邮电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5 , 1

[3].新浪科技.Facebook用户将破5亿:6年成长道路不平坦.http://tech.sina.com.cn/i/2010-07-20/18374450388.shtml

[4].杜俊飞.网络传播概论[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2004, 4:343

[5].黄锐, 孙娜.Web2.0环境下SNS的发展策略探析[J].商业科技, 2009, 3生数量逐渐减少。麦可思研究院的研究成果中显示, 高职法律大类专业2007届~2009届连续三届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位于高职专业大类的末位, 2009届高职法律大类就业率仅为73.2%, 2010届毕业生就业率为80.8%, 位居高职高专就业率倒数第二位。就业率、薪酬水平、离职率的高低直接影响生源质量, 使法律类高职教育进入了步履维艰的艰难境地。

法律类高职大学生 篇5

一、非法律专业中高职学生法律常识状况及原因分析

(一)非法律专业中高职学生在法律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上存在欠缺。法律知识是法律意识的一个重要内容,一个人掌握法律知识的广度和深度是衡量其法律意识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依据。非法律专业中高职学生的法律知识的掌握程度不可能像法律专业学生那样掌握得有深度和广度。但从自身的综合素质方面来讲,非法律专业中高职学生还是应该掌握多一些法律知识。虽然可以通过法律基础课和专业法律课学习一些法律知识,但这些知识还是远远不够的,整体的法律知识水平还是有一定差距。主要原因是:一是学校在课程设置时专业课设置太多,挤占了相关法律课的课时;二是学生从就业的角度上大都重视专业课的学习,而对相关法律课重视不够,学习法律课程的目的不是提高自身法律知识水平,而是为了应对考试;三是相关法律课程中有关法律的知识虽然全面,但都过于笼统概括,导致学生对法律知识的理解不够系统、全面和深刻,对法律的认识一知半解,处于感性阶段,缺乏理性的认识,很难有效地掌握法律知识,内化为自身的法律意识。总之,在这种情况下,大学生不可能有扎实的法律基础知识。

(二)非法律专业中高职学生在生活中运用法律知识的能力欠缺。目前,非法律专业中高职学生对法律知识的学习主要是通过课堂式的学习,在课堂上通过老师的讲授能够学到一定的法律知识,学完之后,学生们都知道遇到问题、纠纷应该采取法律措施,拿起法律的武器来扞卫自己的权利,但是在现实生活中,真正遇到问题时,如何维护合法权利就慌了手脚。例如,同学之间发生矛盾冲突时,有的同学就不能采取正确的方法解决,往往不假思索,就采取一些过激的方式,最终造成比较的严重后果;有的学生在购物消费时不知向商家索要发票或购物凭证;有的学生毕业找工作时不知道怎么与用人单位签订就业协议,等等。这些情况是多种原因造成的:一是学生平时不注重维权权意识的培养;二是学校在学生权利维护方面缺少引导;三是社会对法律知识的宣传存在欠缺。因此,非法律专业中高职学生运用法律知识的实践能力还存在一定欠缺。

(三)非法律专业中高职学生基于规则行为意识的法制观念淡薄。法制观念是法律意识的组成部分,是衡量法律意识水平的依据。它与法律知识水平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由于当前非法律专业中高职学生的法律知识水平较低,法律意识薄弱,即使与自己切身利益相关的法律问题都不关注,他们认为自己很难遇到法律问题,其实人在社会中生存,时时刻刻都与法律及其法律相关的问题紧密联系。另外,非法律专业中高职学生缺乏权利观念,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不能积极主动地利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而是以消极的态度对待法律。这都非常容易使这些学生脱离法制的生存环境,产生错误的观点,对事务缺乏冷静、理智的判断,例如有些学生在毕业找工作时,不能明确地作出判断,曾出现过大学生上当受骗误入传销组织的现象;有些学生由于没有足够的法律意识,缺乏法律知识,有时在无意识的状态下就触犯了法律。出现法制观念淡薄的主要原因:一是学校里法制宣传活动近乎冷淡;二是学生自身缺乏培养法制意识,无论是在平时的学习中,还是在日常的生活中,学校疏于学生法制意识方面的培养;三是有些学生参与法律实践活动少,甚至几乎为零。因此,帮助非法律专业中高职学生树立法制观念,提高法律素养势在必行。

针对以上分析,我们知道当前非法律专业中高职学生的法律知识还很贫乏,法律意识水平还很低,法制观念还很淡薄,因此,从多角度全方位的加强非法律专业中高职学生的法律知识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二、通过提高非法律专业中高职学生法律常识来维护校园安全的对策

中高职院校应该通过多种途径加强对学生进行法律常识教育,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为学生营造浓厚的校园法制环境。

(一)高度重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提高非法律专业中高职学生的法律常识水平。《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我国普通高校开设的一门公共基础课,它以培养学生的道德修养和法律意识为核心,是提高学生法律知识最直接、最主要的课程。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依靠传统枯燥无味的课堂说教,是难以达到让学生认识、接受和认同法律知识的,所以任课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一些能激发中高职学生情感的教学方式、方法,将封闭式的`教学模式转变为互动式教学模式,让学生融入到法律知识中。一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中高职生法律素质培养的根本保证。中高职学生法律情感的发展依赖于教育工作者个人的人格魅力及其与学生之间的相互关系,作为学校法律课程的教师,应首先提高自身法律素质,充分发挥自身的人格魅力,来影响和感染学生;二是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不局限于教材内容,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善于利用典型案例对学生进行法律意识的培养;三是在教学方法上要突出案例分析法的地位和作用,以案例分析法为主,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例如讲授法、讨论法、模拟法庭教学法等)提高教学效果;教学案例要具有典型性,与教学内容紧密结合,贴近生活,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并对提升学生的法律意识具有促进作用;四是在教学手段上,应运用多媒体技术和多媒体课件等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教学,提高教学效率,使教学过程充满动感和活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充分利用第二课堂及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和提高非法律专业中高职学生的法律常识。非法律专业中高职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和提高只靠法律基础课的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要充分利用第二课堂以及社会实践活动等教育形式,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

一是在课外多举办法律专题讲座。可针对学生在学习、生活以及今后就业过程中可能涉及到的法律问题举办法律专题讲座,通过法律讲座解答学生所关心的疑难和热点问题,帮助学生树立遵纪守法、依法办事的观念以及如何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这对学生法律知识的提高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是安排学生通过电视或网络收看媒体播出的各类法制节目。例如,收看中央电视台《今日说法》、《经济与法》、《道德观察》等法制栏目。

三是通过举办法律知识演讲、法律知识竞赛、辩论赛、讨论会、专题论坛或利用发生在学生身边的典型案例组织学生进行专题讨论等方式来提高学生的法律常识。

四是走出课堂,旁听审判,通过这一途径取得的效果远比老师在课堂上泛泛讲解更有感染力和现实意义;庭审过程中的法庭调查、法庭辩论、案件事实认定、法律适用等环节,会让学生体会到法律的神圣和威严。

五是通过模拟法庭,让学生自己模拟法官、律师、检察官、被告等角色,能更加深刻地掌握一些诉讼法程序,也通过模拟对犯罪分子的审判,对旁听的学生起到震慑作用,使得法律的预测作用得以发挥,进而促使学生提高守法的警惕性。

六是在普法宣传日,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到普法教育和法律宣传活动中去。如组织学生走上街头,向广大群众宣传法律知识等。这样,不但提高了中高职学生的法律知识水平,也对提高其他公民的法律意识有一定的作用。

(三)学校应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为提高学生的法律知识创造条件。大学生违法犯罪是因为法律意识的贫乏,而法律意识的缺陷是由于其心理发展不成熟,因此学校要很重视学生的心理需求,经常性地开展一些心理咨询活动,设立心理辅导机构,让学生随时都能够了解自己,很好地进行解压和宣泄压抑在心中的不良情绪,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心理健康教育使大学生具有较强的意志力、稳定的情绪、乐观向上的进取精神,从而抵制各种不良风气的影响,以提高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增强法制观念。根据一项研究表明:有1/4的大学生有心理障碍,尤以焦虑不安、强迫症等为主。因此,中高职院校应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来培养学生的良好心理素质,使其能够全面认识自我,并且正确掌握心理调适的基本方法,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同时学校应积极开展心理咨询,缓解学生的心理压力,帮助其提高法律修养。

(四)学校要为学生法律知识的提高提供和谐的内部环境。一个学校的法制状况将直接影响对学生法律意识培养的效果,因此学校应从各个方面着手,努力营造一个依法治校的氛围。

一是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特别是《学生手册》的制定,不仅要与国家的法律法规相一致,而且要切实保障学生的权利。近年来,学生状告母校的事件时有发生,引起这种纠纷的主要原因是在校或刚毕业的学生因违反校规而受到学校的惩罚,包括不发毕业证、开除、勒令退学等。学生被学校处分后觉得过于严厉,于是提起诉讼,这说明随着学生和社会公众法制意识的增强,要求学校管理进一步法制化。

二是依法管理,逐步提高学校管理人员的法律意识,采取各种手段,对管理人员进行普法教育,提高其法律意识,使管理者能够做到知法、懂法、守法,并自觉用法律法规来规范自己的言行;明确管理者的法律责任,避免管理的随意性和无序性,保证管理行为的合法性,从而确保学生法律权利和正当利益的实现。

三是在日常管理中,特别是对学生违规违纪的行为,要依法处理,做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尤其是对学生普遍关注的奖学金的发放、优秀生的评选、贫困生的资助,学生干部的选拔和管理,要照章办事,不能因人而异,做到有法必依。

四是建立健全学生的申诉机制。我国《教育法》规定了学生的申诉权和起诉权,中高职院校要鼓励、允许和支持学生进行申诉,给学生提供通畅的权益救济渠道,充分保障学生的合法权益,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法制氛围。

法律类高职大学生 篇6

一 农林高职院校法律类课程设置与教学存在的问题

法律教学的关键是使大学生具有依法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授人鱼, 不如授人以渔”。在法律教学上, 学校要培养学生具有三个方面的能力:一是要培养学生自觉学习法律的能力, 使他们学习法律的能力持续发展。二是要培养学生自觉遵守法律的能力, 守法成为他们的生活方式。三是要培养学生依法处理问题的能力。当遇到实际问题时应运用自己掌握的法律知识去解决或处理。对应此, 经调研发现, 农林类高职院校法律课主要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一) 在课程设置上:基础性的法律不扎实, 专业性的法律无特色。农林类高职院校法律课程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全校性开设的思想道德与法律修养中涉及到一些法律基础知识。第二是很多专业开设了专业性的法律课, 例如林学专业开设《林业法规》, 兽医专业开设《兽医卫生检验与法规》等。思想道德与法律修养课程中由于涉及法律知识较少, 授课老师基本以思想政治老师为主, 对于课程中的法律知识讲解不到位, 学生根本无法全面系统的掌握法律基础知识。而专业性的法律课程开设专业本身较少, 授课教师也基本以专业老师为主, 讲解的内容以专业知识为主, 和专业的法律教学还存在明显差异。

(二) 在教学方法上: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手段比较落后。很多老师在教授法律课程时仍然习惯于采取传统的填鸭式教育方法, 一堂课从开始到结尾都是一个人单干, 没有人响应。同样也习惯于一支粉笔、一板黑板打天下的做法。更没有走出课堂, 进行实践教学。在教学过程中过分注重理论知识, 特别是法律条文的灌输, 而忽视学生分析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二 对农林高职院校法律类课程设置与教学的建议

(一) 增加法律类课程的比例, 重视法律基础教学

作为一名农林高职院校的大学生, 法律素质是除政治思想素质、专业技术素质之外也应该具备的素质, 这样才能适应现代化企业的需要。法律素质无疑是每位大学生应该具备的素质。而现在大部分农林高职院校在法律类课程上总体比例偏低, 学生一方面非常缺乏基础的法律知识, 另一方面对专业法律知识也知之甚少。在法律基础知识上, 农林类高职院校可以通过开设法律基础公选课, 进行法律知识竞赛, 普法宣传, 法院旁听等方式增强学生的法律技术素质, 在专业性法律课程上建议由法律专业老师进行授课。

(二) 建立以实践为核心的法律教学体系

高职法律教育理论课的内容不必与普通高等教育一样追求理论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而应强调所学理论知识在实际中的适用性。农林高职院校普遍重视专业课程的实践能力, 而对法律课程仍然以理论教学为主。我认为, 在法律课程课时量的设置上, 也应突出实践教学在整个教学计划中的比例, 在教学环节上, 能够和一些专业课程一样, 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讲授, 使学生在学中练, 在练中学, 边学边练。可以要求学生走出校园, 踏入社会去开展与专业相关的社会活动, 如法律咨询、社会调查等。

(三) 改进教学方法, 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方法改革是高职高专院校不断适应社会发展、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途径。针对农林类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模式, 应该理清法律类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的思路, 不断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除了传统的理论教学方法之外, 更应该采用一些新颖, 有效的教学方法。比如以下的方法在法律教学上可以采用:

1.模拟法庭教学法。模拟法庭教学法是现代法学教育中常用的方法, 指的是根据精选典型案例, 然后让学生分别担任不同的法庭角色, 共同参与案件的模拟审理, 学生在模拟法庭中分别担任验法官、检察官、律师、原告、被告等角色的, 学会怎样经历一个案件的完整过程, 怎样运用法律和诉讼技巧, 怎样将理论和实际紧密结合在一起, 这种方法可以较好的提升学生的各项法律素质。

2.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可以提升学生作为教学活动主体的积极性, 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相互合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再一味的教授理论知识, 而仅仅是课堂的设计师, 组织好整个课堂教学过程, 教师在案例教学中充分发挥其指挥者的作用, 主要是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并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完成从被动听课到主动地参与案例教学内容进而完全接受并消化的转变。在讨论案例的过程中, 可以采取分组的方式, 学生讨论结束后老师进行总结归纳, 在讨论的过程中, 学生自然消化了很多法律知识。当然, 在案例的选择上, 要根据农林高职学生的情况, 选择一些有代表性, 真实性, 无争议的案例。

3.诊所式法律教育。诊所式法律教育是一种比较新型的教学方法, 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法学院。这种教学模式仿效医学院利用诊所实习培养医生的形式, 通过诊所老师对学生的指导, 让学生参与处理真实的案件, 教会学生能够像法律职业者那样去思考问题。将诊所教育引入高职法律教育是必然的选择。但在实际操作中, 有些问题也要注意, 比如考虑到高职学生一般法律基础知识比较薄弱, 高职学制在校时间一般也就两点半, 所以诊所课程可以设置为专业限选课。对被选择参加诊所课程的学生也也可以实行个案负责制, 也就是说每位同学在其值班时受理的案件由他负责到底, 直至最后案件解决。这样一来, 就可以将假期以及学生的业余时间充分利用上, 以解决高职学制短的问题。

摘要:农林高职高专院校十分注重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 将高素质、技能型农林人才作为培养的标准。法律类课程需要不断适应社会发展, 积极进行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案例教学法、情景教学法等教学方法与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进一步增强了法律专业实践教学力度。

上一篇:宣汉脆李下一篇:客运服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