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高职院校几个常见的法律问题

2022-09-11

近年来,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 我国经济结构和经济形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市场对技术型和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日益突出, 也对高职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全面依法治国的战略目标和总任务, 高职院校作为一个传播知识、教育大众的法人主体, 顺应国家大势所趋, 认真理清自身面临的几种法律问题, 及时筹备好相应的应对之策, 实现依法治校、依法治学是当前的必然选择。

一、高职院校几个常见的法律问题

当前, 高职院校主要面临着五个方面的法律问题, 具体如下:

(一) 招生方面的法律问题

招生是法律赋予高职院校的基本权利, 也是高职院校自身主要工作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三十二条明确规定:“高等学校根据社会需求、办学条件和国家核定的办学规模, 制定招生方案, 自主调节系科招生比例。”在全民倡导“公平、公正、公开”的法律精神的背景下, 高职院校在招生方面受到了更多的社会监督, 可能面临的法律问题主要表现为:一是在招生宣传时, 为了吸引学生报考故意夸大学校的规模、师资力量、就业前景等方面, 与实际差距较大;二是在招生录取时, 有些高职院校对性别、身高、身体残疾等设置了较高门槛, 有些高职院校在录取、退档等方面操作不规范;有些高职院校存在暗箱操作、收费超标等不合规现象, 这些情况都有可能招致相应的法律纠纷。

(二) 学生管理方面的法律问题

高职院校在进行学生管理方面引发法律纠纷的起因较多, 但归纳起来主要表现在:一是侵害学生各种民事权力。高职院校为了有效加强学生的教育管理, 均制定了一系列严格规章制度, 例如对学生随地吐痰、践踏草坪等不文明行为进行罚款;对多次作弊、打牌赌博、打架斗殴等严重违纪行为作出“开除学籍”等处分。虽然高职院校的动机和初衷是为了学生健康成长, 但这些以高职院校名义做出的处分、处罚, 是否符合法律法规的精神值得商榷。二是学生参与违法犯罪事件。随着高职院校招生规模的扩大, 生源质量整体上表现出下降趋势。高职学生参与打架斗殴、偷盗等违法犯罪事件表现的越来越多。三是校园学生伤害事件。由于高职院校的开放性管理, 在学生管理上存在疏漏, 近年来, 关于高职学生自杀、被抢劫、强奸等人身意外伤害的事件也比较多。

(三) 组织人事管理方面的法律问题

随着高职院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 人事管理方面所面临的法律纠纷表现的越来越复杂, 目前已经成为高职院校最突出的问题之一。高职院校在组织人事管理方面面临的法律纠纷主要表现在:一是师资管理。目前在高职院校工作的教师身份不尽相同, 他们有的享有编制, 即所谓的“正式工”;有的仅签订了聘用合同, 即所谓的“临时工”。这两种不同身份的教师虽然承担的工作任务相差不大, 但在工资、福利待遇、养老等方面具有很大差距, 由此可能应发相应的劳资纠纷。二是其他员工的管理。目前高职院校普遍聘用了数量不少的清洁工、宿舍管理员、食堂管理员等工勤人员, 他们与高职院校之间是聘用关系, 由院校支付工资及其他福利待遇, 当发生员工被辞退、意外伤害或者死亡等事故时, 员工有可能向高职院校要求给予相应补偿, 由此引发相关的法律纠纷。

(四) 校企合作方面的法律问题

进入21世纪以来,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将高职院校与企业的合作引入了更深层次, 合作范围也越来越广, 也由此引发了不同的法律问题:一是高职院校与企业进行科研合作引发法律纠纷。高职院校与企业进行科研合作是一种“双主体”的合作模式, 二者之间容易在科研成果的产权保护、利用和转化、利润分成以及彼此的权力和义务等方面产生纠纷。二是校企合作联办二级学院涉及的法律问题。高职院校与企业联合举办二级学院时, 应该由二者签订书面合作协议, 双方是具有平等法律地位的法律主体, 应该承担平等权利和义务。二者在分工方面存在不同:企业主要负责师资力量的聘请、资金投入及教学设备的购买, 校方主要负责组织招生、开展教学和学生管理等工作, 当一方职责履行不到位时, 二者就容易产生纠纷。

(五) 其他法律问题

除了上述四个常见的法律问题之外, 高职院校还面临着一些其他的比较常见的法律问题。例如, 为了扩大学校规模和改善教学条件, 高职院校聘请建筑公司帮助修建教学楼等设施时, 发生工人意外伤害或者死亡的问题;后勤社会化背景下的后勤人员、资金、财务的计算, 后勤集团与学校的法律关系的定位等方面问题;聘请的外来物业公司的资质调查、合作关系的认定、日常工作中的法律监督、办理相关法律手续等方面, 这些都可能成为将高职院校引入法律纠纷的雷区。

二、规避和解决相关法律问题的对策建议

伴随着现代高等教育制度的建立和快速发展, 高职院校所面临的法律问题具有多样性、复杂性和多发性特点。在高职教育竞争日趋严峻的态势下, 正视问题, 主动采取相应的规避和解决之策, 是确保高职院校健康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具体而言, 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 全面贯彻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实现依法治校

法治理念属于社会意识的范畴, 对高职院校具体实践具有指导作用。全面贯彻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实现依法治校, 其首要和根本在于提升高职院校全员法律意识, 主要包括三个不同层次的内容:一是高职院校领导班子要自觉加强对党的各项基本政策方针、教育法律法规的学习, 不断增强政策观、法律观, 确保作出的各项决策符合法律法规的精神;二是高职院校要将教职工的法律素质教育纳入重要议事日程, 尽快建立常态化的培训机制和考核机制, 加快员工队伍法制化建设, 帮助员工树立较强的法律观念, 在实际工作中能够充分运用法律去审视遇到的各种问题。三是高职院校要加强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 要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相结合的方式, 让学生潜移默化的接受法治教育, 营造良好的法律氛围。

(二) 坚持以人为本, 依法制定各项规范性文件

高职院校要牢固树立起以人为本、依法治校的理念, 把维护学生和教职员工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在严格遵守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合理制定招生、教学管理、组织人事管理等方面规范性文件和制度, 清晰界定高校、教职员工、学生各自的权利和义务, 一方面必须明确告诉教职员工、学生各自享有什么样的权力, 应该履行什么样的职责和义务, 对待教职员工的管理行为要做到“公平、公正、合法”, 处分学生违纪行为时要做到“程序正当”、“证据充足”“依据明确”、“定性准确”、“处分恰当”。另一方面, 高职院校要严格保障教职员工、学生的陈述权和申辩权, 对于教职员工、学生提出的异议要严格按照程序进行复查, 并在规定的时间给予答复。

(三) 设立法律中心, 充分运用法律武器维护院校正当权益

高职院校可以通过整合本校师资力量或者采取与校外法律机构相合作的方式, 设立专门的法律中心, 为维护本校正当权益提供法律咨询和法律援助。法律中心应该发挥以下几个基本的功能:一是对高校制定的各项规范性文件、规章制度进行审核, 看是否存在违背法律精神的内容;二是参与高职院校法律教育培训。法律中心的专家可以通过参与学校法律课授课、开展法律知识讲座、组织法律实践活动或社团等多种方式, 调动教职工和学生参与学习法律知识的积极性, 营造良好的法律氛围, 提高高职院校全员法律意识;三是为高职院校法律纠纷提供援助。当高职院校遭遇法律纠纷时, 可以委托学校法律中心受理, 帮助学校通过谈判或者诉讼的方式解决。

摘要: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全面依法治国的战略目标和总任务, 高职院校作为一个传播知识、教育大众的法人主体, 顺应国家大势, 认真理清自身面临的几种法律问题, 及时筹备好相应的应对之策, 实现依法治校、依法治学是当前的必然选择。正是基于这一考虑, 本文对高职院校几种常见的法律问题进行了分析总结, 并针对性的提出了规避和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高职院校,法律问题

参考文献

[1] 邵国平.论大学生权益与法律保障[J].宁波大学学报, 2003 (2) .

[2] 张宗海.论高校学生管理向法治化模式转换的必然性[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5 (7) .

[3] 罗菁, 李玉香, 杨延.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法律关系研究[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 2013 (4) .

上一篇:浅谈高速公路监控系统的设计关键技术下一篇:新课标下高中数学的教学方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