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新闻传播核心价值

2024-05-04

电视新闻传播核心价值(精选七篇)

电视新闻传播核心价值 篇1

人本价值

“价值”反映的是客体对作为主体的人的效用, 是一种属人关系。这一概念本身同人的主体地位是不可分的。当人们在任何情况下对任何事物 (包括人自己) 进行价值判断和价值评价的时候, 都是以人们自己的尺度作为评价标准的。这个尺度就是人自己的状况、本性、需要、能力等。人是所有实践活动的中心, 也是所有实践活动的目的, 人具有最高价值。人因为需要而存在, 有“人的需要”才是人, 当一个人对什么都不需要时, 生命也就不存在了。需要是生命和生存本身的内涵, 也是人的本性。人需要的内容和实现需要的能力随个体状况的不同而不同, 但人总是有自己的需要, 并且通过发挥自己的潜能使之成为现实, 这一点却是不变的。所以, 从一定程度上讲, 人的需要和“人性”本身并不是价值, 而如何满足人的需要或如何符合人性的尺度才是价值;人类用“价值”来概括自己可以选择、创造和追求的内容时, 赋予它的含义正是满足人的需要的, 这就表明价值的本质在于人和人的主体性, 只有人才是人类社会真正的主体。人的主体性是一切价值现象、价值问题上的“普照的光”。因此, 价值就是以人为本, 人类的一切活动都是围绕人自身的幸福和美好追求而展开的, 都是以满足人的需要为终极价值, 人本价值是衡量一切活动的根据、标准和归宿。人是一切价值产生的根据、标准和归宿, 因此, 人类的一切价值活动理所当然地、自觉地坚持“以人为本”, 才是一种清醒的理性行为。人本价值是人类一切活动中最基本的伦理原则和道德规范。维护人的尊严、权利, 实现人的价值、潜能, 保障社会公正、提倡交往互惠是人类最本源的道德需求和道德存在, 这些基本原则和道德规范通过各种社会的、文化的传播沟通, 在全社会范围内被设立出来, 具有“普遍价值”。

人是新闻传播活动的中心, 新闻传播的发展离不开人的关注。人本价值同样也是新闻传播活动中所有价值的根据、标准和归宿。人本价值要求以“人”为新闻思维的主线, 把人当成一切价值得以产生的价值源泉, 始终围绕人及人的命运来衡量事实的价值和新闻的意义, 使新闻多一些人文关怀。新闻事实只有满足人的需要, 符合人的利益才是有价值的, 才可以在媒体上传播。传媒只有树立以人为本的新闻价值观, 才能保证将真正重要的、有益的东西提供给受众, 才能实现理想的传播效果。一个不能维护人的尊严、人的价值、人的权利的媒体是一个缺少人类良知的媒体, 在受众眼里就只能是一个冷酷的传播机器。当今时代已是“主体性”高扬的时代, 新闻传播者只有充分认识到人的主体性地位, 自觉地把人的需求和发展作为传播的重心, 才能凸显与时俱进的品格。

新闻价值是新闻传播多元价值的依据

新闻传播活动中多重利益主体的存在, 决定了新闻传播具有多元价值。

在中国, 新闻资产的公有、国有性质, 决定了它必然通过新闻传播在总体上要维护自身所依存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文化价值理念。“任何新闻业都生存并依赖一定的政治制度, 它们不能没有自己的政治立场和政治利益, 更不必说政治集团和机构的掌控”。 (1) 为政治服务是新闻传播的政治功能, 新闻传播具有鲜明的政治属性。在我国, 新闻媒介是党和政府的耳目喉舌, “以正面宣传为主, 实现正确的舆论引导”, 是中国新闻业非常明确的基本工作方针。新闻传播具有政治价值。

当下,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在产业化改革的大趋势下, 传媒的市场主体角色已经得到确认。1978年, 财政部批准了《人民日报》等8家报社实施企业化管理的报告, 这是个标志性的事件。它意味着从此以后, “事业单位, 企业化管理”的传媒宏观管理体制开始形成。1979年1月28日, 《解放日报》刊登了“文化大革命”之后的第一则报纸广告。同年5月14日, 中宣部发文肯定了媒介恢复广告的做法, 大众新闻传媒经营广告获得政策上的支持。1992年, 国务院在《关于加强发展第三产业的决定》中, 第一次明确报刊广播电视事业是第三产业。1996年1月, 新闻出版总署批准了广州日报报业集团的申请。自此, 我国大众传播业开始了集团化的浪潮。一大批省市级报业集团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发展, 并初具规模, 成为“自主经营, 自负盈亏, 自我积累, 自我发展”的产业经营主体。传媒产业化强化了传媒经济创收者的角色, 突出了传媒的经济属性与功能, 肯定了其在市场上的主体地位。市场成为我国传媒业近年来长足发展的重要动力, 市场手段成为大多数新闻媒体主导型的生存与发展方式。因此, 新闻传播具有经济价值。在经济价值关系中, 价值主体是新闻媒体, 追求自身经济利益成为媒体的主要目标之一, 这不仅是新闻媒体为了维持自身生存与发展的需要, 也是激励和督促媒体更好地满足受众的各种信息需求, 提高自身运作效率的需要。

新闻传媒作为社会公共信息平台, 通过新闻传播满足社会公众的信息需要, 为社会公众的利益服务。新闻传媒的社会公共领域角色决定了新闻传播的社会价值。新闻传播的社会价值是建立在其公共性和公益性基础之上的, 公共性和公益性是新闻传媒作为国家的公共资源所具有的属性之一。哈贝马斯认为, “公共性本身表现为一个独立的领域, 即公共领域, 它和私人领域相对立”。 (2) 在这里, 公共性被界定为“一个介于国家与市民社会之间的领域, 它的基本原则是参与性的、平等的和理性的对话, 平等表现在任何人都可以进入 (非排他的) , 任何人都是平等的成员, 对话必须是在平等基础上的理性的对话”。 (3) 在中国, 新闻传播活动以全体国民为对象, 通过专门的传播机构与组织公开地、大规模地为社会公众提供信息接收的机会, 尽可能丰富多样地实现公民的信息福利。从这个意义上说, 大众新闻传播具有显著的公共性。其公共性表现在大众新闻传播活动涉及社会公众、社会资源甚至公共经费, 作为社会的一种公共资源和战略性资源, 具有非排他性的特点, 强调最大范围的均有和最大公约数的利益满足。其行为会影响社会公共利益, 具有直接使个体受众受益, 间接使社会受益的责任和功效, 同时新闻产品具有社会成员共同消费、利用的可能性, 新闻传播具有为整个社会服务的公共 (公益) 职能, 它可以为公众提供信息服务, 并代表舆论参与社会生活。“一切媒体都是公共信息传播载体, 一切媒体产品都是社会公共产品, 一切媒体都是公众舆论阵地, 它最大的特点是传播性、共享性和公开性”。 (4) 传媒产生、存在的目的是为了公共利益、公共目标、公共服务以及创造具有公益精神的意识形态等。

新闻传播活动中, 新闻传播的多重价值既有冲突, 又存在着本质联系。社会价值是大众新闻传播最基本的价值, 它体现的是大众传媒作为一种社会公共事业的特征;政治价值是大众新闻传播最重要的价值, 它体现的是新闻传播作为一种阶级舆论工具的特征;经济价值是大众新闻传播最排他的价值, 它体现的是传媒业作为一种信息产业经济实体的特征。新闻传播这三种价值之间是一种互为补充、互为制约的关系。社会价值决定着新闻传媒基本的存在形式和行为方式;政治价值决定着新闻传媒导向和工作原则;经济价值决定着新闻传媒业长远的生存基础和发展潜力。它们形成了一个复杂的综合体系, 各自发挥着自己的作用, 又制约着其他价值的存在方式和发展状况。政治价值要借助社会价值来体现价值, 发挥作用;社会价值要靠政治价值来引导方向, 规范行为;经济价值既为社会价值和政治价值提供存在及发挥作用的经济基础与物质条件, 同时又要受到它们的制约———政治价值为其把握政治方向, 防止其偏离正确的行为轨道, 社会价值为其确定运作范围及方式, 规范其按照传媒业的特殊规律和要求来组织经营与管理。社会价值、政治价值、经济价值三者之间的关系是内在统一的, 不是绝对冲突不可调和的。社会利益、政治利益和经济利益是完全可以同时兼顾的。这就要求新闻从业者在新闻实践中, 把新闻传播的三种价值有机地统一起来, 合理平衡三者的关系, 使之既在通过商业化、市场化、产业化运作取得应有的经济收益、获取足够的发展空间的同时, 又不影响其社会责任和公共性的充分发挥, 同时还不偏离正确的方向。

在新闻传播活动中尽管存在多重价值观, 但对于新闻传播来说, 它所具有的新闻价值是其他价值的依托和凭借。新闻传播所报道的内容若无新闻价值可言, 也就失去了其存在的理由, 其他价值的实现便无从谈起。一个事实只有具有新闻价值, 才有可能引起记者的关注, 才有可能在媒体上刊播。剥离了新闻价值, 新闻作品将不成其为新闻作品, 又何来依附着它而得以传播的事实的社会价值?当新闻传播的社会价值被毁损, 公众将不再关注新闻, 不再将其纳入自己的视野, 新闻传播的政治价值、经济价值又何以实现?当然, 一则事实有很大的新闻价值, 但报道出来以后负面影响比较大, 这就牵扯到有新闻价值的事实有一个适合不适合报道的问题。只有在新闻价值标准和社会价值标准构成的双重价值标准面前获准通过, 这样的事实才适合在媒体上刊播。也只有新闻传播的社会价值得以实现, 进而才能实现新闻传播的政治价值、经济价值。新闻传播价值得以实现的前提是事实必须具有新闻价值。

新闻价值服从于人本价值

在新闻传播活动中, 新闻价值是判断一则事实是否值得报道的重要因素, 新闻价值和人本价值在本质上是统一的。但新闻价值不是最高价值, 人世间比新闻价值更高的东西还有很多。记录正在发生的有价值的新闻, 并尽快传播给尽量多的人, 这是新闻记者的天职, 也是记者作为社会成员为他人、为社会服务的特殊方式。但这并不排除记者在必要的时候, 选择对人民、对社会更有价值的服务方式, 如暂时放下手中的笔, 参与到危急的事件中去。女记者曹爱文在采访落水少女的现场, 不是先去采访, 而是先趴在女孩身上做人工呼吸。虽经多次努力, 女孩最终没能醒过来, 曹爱文哭了, 泪水顺着脸颊滑落, 曹爱文被认为是当今中国最美记者。柳涛为拍摄一张在暴风雨中跌倒的行人的照片, 在风雨中等了一个多小时。此事被报道后, 遭到大多数人的质疑, 认为该记者明知雨水下暗藏大坑, 不去提醒路人, 道德感太差。当新闻事件与死亡、血腥、惨烈、残忍等联系到一块儿时, 媒体和记者如何处理这样的内容和画面, 历来是新闻伦理中最有争议的部分。西方新闻伦理界做出了这样的回答:“新闻工具不应该把新闻人物当做‘材料’看待, 而应该把他们当做‘人’看待。” (5) 强调在灾难性新闻报道中尊重人的生命价值, 尽可能避免在文字和图片中直接表现“身体恐怖”, 认为“借口新闻专业主义精神, 对灾难中的恐怖信息大肆传播, 强调恐惧诉求, 是违反新闻职业道德规范的”。 (6) 在西方国家如此, 在中国更是如此。在新闻传播活动中, 当新闻价值与人本价值发生冲突时, 新闻价值服从于人本价值。传播媒介是为人服务的工具, 如果某个具体传播行为伤害到人的尊严, 损害了人的权利, 贬损了人的利益, 增加了人的痛苦, 即使你认为新闻价值再大, 这个传播行为的意义也值得怀疑。在传播活动中所涉及的利益冲突实际上并非都是非此即彼的, 而是可以共存的。这就需要媒体、记者的智慧和严肃的责任心。在新闻实践中, 当新闻传播行为伤害了人的尊严, 毁损了人的价值, 侵犯了人的权利, 违背了人性的要求, 即使新闻价值再大, 也要放弃。

参考文献

[1]黄旦:《新闻专业主义的建构与消解》,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5年版。

[2]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 学林出版社, 1999年版。

[3]汪晖、徐燕:《“去政治化的政治”与大众传媒的公共性——汪晖教授访谈》, 《甘肃社会科学》, 2006 (4) 。

[4]柳斌杰:《现代媒体的社会职能和公共责任》, 《中国出版》, 2003 (11) 。

[5]约翰·赫尔顿:《美国新闻道德问题种种》, 中国新闻出版社, 1988年版。

电视新闻的价值传播策略研究 篇2

一、 电视新闻价值传播面临问题及改版的主要做法

在信息时代,人们的价值观念多元化发展,观众审美层次不断提高,电视媒体再也无法通过说教、类型化、典型化、动员等传统教化模式和守旧策达到良好的价值传播效果。美国传播学专家James·Ruhr在著作《中国人打开了电视机》中列举了我国电视节目在价值传播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虽然我国电视新闻工作者已经意识到电视新闻对价值传播的重要性,但是在传播策略中仍难免存在问题。首先,一部分电视新闻媒体传播主流价值观的方式过于僵化,存在教条主义、简单化的弊病,形式较为单一,语言缺乏生动,不能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感染观众,无法与观众形成价值共鸣。其次,部分电视媒体对价值传播的重要性缺乏深入的认识,热衷八卦、猎奇题材的新闻,以抢发突发事件、博取观众眼球为能事,没有将精力放在思考如何有效实现价值传播上。最后,部分电视媒体在价值传播上缺乏整体布局,存在同一媒体下的不同节目之间价值观紊乱等现象,对观众价值观的统一性形成了干扰。面对国内电视频道普遍存在的这些问题,央视新闻频道旗帜鲜明的提出了“关注价值传播”的口号,并及时将价值传播付诸实践。

改版后的新闻频道,在早中晚三个时间段形成了各自的播报风格。早间新闻以轻松愉快的新闻内容为主,短平快成为这一时段新闻的主要特点。如《朝闻天下》加快了节目播报的节奏,增加了节目整体的信息量,也优化了新闻内容的搭配。这种快节奏、大信息量的新闻播报方式更符合观众早间收视时收视习惯和心理,简短的评论迅速表达出新闻立场,易于被观众快速接受。白天的《新闻直播间》立足于提高新闻的速度、深度和锐度,突出栏目的直播特色,以分时段的精细化编排重点打造全新版块“全媒体搜索”,根据观众观视习惯在不同时段重点投放财经、科技创意、文化等分类新闻版块。节目中增加了短评和编后话,目的在于利用及时的评论主动引导社会舆论。晚间则重点打造三大革新竞争力:以速度、深度解读重大国策;以数据思维制作精准新闻;以观点新闻统领战略方向,将评论与新闻事实更好地融合到一起,全方位打造观点新闻。从2016年改版后新闻频道在不同时段采用的不同播报策略来看,早间新闻以短评为主,日间新闻以编后话及中短评论为主,晚间新闻则重点打造深度讨论。

二、 央视新闻频道价值传播的增强传播力度策略分析

2016年改版后,央视新闻频道通过提升价值影响力、增加在价值传播中的发声,加强主题主线价值传播力度等方式,来增强对核心价值的整体传播力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央视新闻频道努力深化王牌节目的价值影响力。早在2015年11月初,央视新闻频道便公布了2016年改版计划,在理念、手法、载体上实现全方位的创新,首先对多档王牌节目进行改版升级,从这次改版中可以发现央视新闻频道在价值传播上新的发展思路和新的方式。作为新闻频道的标识节目,《新闻联播》率先打响了改版的第一枪,于2015年 11月19日便展开创新性的“头条工程”。2016年1月5日,《新闻联播》“头条工程”编委会正式启动运行,明确了积极推进“头条工程”、弘扬主流价值的改版方向。3月3日,《焦点访谈》于两会前夕推出新栏目《百姓心声》和《权威解读》,将百姓关心的新政新规的重点、要点、难点、影响讲深讲透。目的是要使观众知晓政策内容的基础上,还使观众理解政策的合理性,从内心接受和支持这些新的政策。《朝闻天下》增加了信息量,重点打造全新版块的全媒体搜索。《晚间新闻》重新确立了打造三大核心竞争力的战略,以速度、深度解读重大国策,以数据思维制作精准新闻,以观点新闻统领战略方向。

其次,央视新闻频道在不断增加在价值传播上的发声。改版后的新闻频道无论在早间节目、日间节目还是晚间节目,都增加了评论的篇幅比例,不断加强“自己的声音”。早间节目增加了短评,日间节目增加了编后话,通过及时评论实现对舆论和思想的主动引导。而晚间节目则干脆以观点新闻为主,将评论与新闻事实更好地融合在一起,通过对新闻广度的延伸和深度的挖掘引起社会的反思,实现思想启蒙和价值传播的作用。以《新闻联播》为例,改版后的时政头条首创了“1+N”组合编排的报道方式,即“时政新闻报道+评论员+国际反响+主题主线报道”。“头条工程”启动时恰逢习近平主席密集出访和出席双峰会,《新闻联播》的《新理念新发展》专栏通过5集“双案例组合”报道对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五个更加注重”分别进行解读。这些报道均以“两条短片+短评”的模式组合播出。每个组合5~6分钟,既有一定的时间可以进行视野拓展和深度挖掘,又不显得冗长沉闷;既有生动典型的故事,又有数据和观点作支撑,充分发挥了央视主流媒体舆论引领作用。

此外,改版后的央视新闻频道更加强了主题主线新闻的价值传播力度。央视新闻中心副主任许强表示,2016年新闻频道主题主线策略包括:一是提高选题的重大性,提高节目品质;二是优化主题主线报道,把新规、新政的重点、要点、难点、影响讲深讲透,让政策入脑入心;三是舆论监督选题要精,严把选题关,剔除一些小、散、轻的选题。通过对国家发展、社会民生的大事件的集中报道,有利于吸引观众注意,培育观众爱国情感,宣传国家政策,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很多主题采用了系列报道的方式,如2016年《焦点访谈》先后播出了“乡土中国农村系列调查”“治国理政新征程”“治国理政新实践”“感恩的礼物”“问计两会”等多个系列报道、聚焦科技创新、经济发展、城乡建设、环境保护、社会法治、医疗等民生问题进行舆论监督,形成持续的影响力,价值传播的效果更为明显和持久。

三、 央视新闻频道的价值共鸣传播策略

仅仅依靠增强传播力度的方式仍然很难使观众从内心接受电视新闻传播的价值,想要获得良好的价值传播效果,就必须使新闻中的价值观念获得观众的认可,产生内心的共鸣。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央视新闻频道应用了以下策略:

首先,央视新闻频道更加重视与观众形成价值的共鸣。塞弗林和坦卡德在《传播理论》一书中提出:“电视新闻只有在传播信息的同时也构建起受众与其产生共鸣的价值体系,才能实现传播和价值传播的最终目的。”[1]新闻频道在2016年改版中进一步加大了价值传递视角转变的步伐,从传统的以官媒为出发点做新闻的主观教化方式,逐渐转变为以观众为出发点,分析观众是如何获取新闻信息和接受价值传递的。这种立足点的转变,体现了央视新闻频道以人为本的价值传播策略。为了实现这一策略,新闻频道在多个节目中增加了以普通百姓为出发点的栏目。如《焦点访谈》增加了《百姓心声》栏目,《新闻1+1》增加了《面孔》栏目、《晚间新闻》增加了《数据空间》版块等。通过这些接地气的栏目,央视新闻频道在播报与普通百姓生活息息相关新闻事件的时候,构架起与观众价值观念沟通的桥梁,寻找与观众共同的价值取向,努力形成与观众的价值共鸣。

再次,改版后的央视新闻频道通过更加成熟的叙事风格赢得观众信赖,产生价值共鸣。电视新闻是典型的叙事体,而叙事的本质是讲述价值观的。[2]作为国家媒体,央视新闻频道大多数时候是以全知视角进行新闻叙事并传播主流价值观的。全知视角的优势在于新闻频道可以全方位、多层次的进行新闻叙事,这样做的效果有两方面:第一,使电视观众以主流价值观看待和分析新闻事件,在国家发展建设中拥有更强的主人翁精神,以着眼全局的的国家层面看待当前存在的社会问题。第二,通过纵横天下、囊括四海的全景式叙事建立厚重的叙事体系和权威的品牌形象,增强观众信赖,使观众易于接受央视新闻频道的价值传播。然而,传统式的新闻全景式叙事存在权威有余亲切不足的弊病,很容易在心理上使观众对新闻叙述者产生疏远感,不利于价值观念的接受。改版后,央视新闻频道强调全职视角的亲民性,更注重用过电视画面这一文本叙事的补充方式传递表达情感,利用情感传递价值。如2016年6月25《晚间新闻》报道南方十省特大洪水时,通过对广大官兵在抗洪救灾一线的一组组镜头调动起观众的情感,促发观众对人民子弟兵的热爱,进而使观众对他们产生心理认同和的价值观判断。此外,改版后的央视也有意识的增加了个性视角新闻的数量,在新闻叙事的过程中带入采访者的主观价值,增强了新闻的思想投射,也丰富了价值传播的方式。

最后,改版后的央视新闻频道更尊重价值的多维性,以此获得价值传播持续长久的影响效果。任何一个新闻事件都是多层次的,从不同角度来看可能有着不同的理解和价值认识。在社会多维化发展的今天,新闻报道再以一维的价值观品评新闻事件就很难获得观众的价值认同。改版后的央视新闻频道在遵循全面性和整体性原则的基础上采用多维性价值理念报道了很多新闻,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如《新闻1+1》中专题报道了“山寨”现象,不再是一味的口诛笔伐,而是从正反两个方面对这一社会现象进行了剖析,辩证的分析了“山寨”对社会和个人的利弊关系。现代社会中,人们不再会因为某一媒体的价值宣传就轻易扭转自己已经形成的价值体系,改版后的央视新闻频道以开放性的价值观引领观众,这种做法更容易获得观众的认可,价值传播的效果也更好。

时代在发展,人们的价值观念也在不断进步,电视新闻的价值传播策略也应该着眼于社会价值观念的发展并不断自我更新。国民的价值观念左右着国家的发展方向,我国电视新闻努力构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体构架的新型中国电视价值体系,是以国民价值观念的提升为目的的。提升和优化价值传播策略是电视新闻媒体必须面对和认真思考的问题,也是电视新闻媒体生存和发展的大势所趋。

参考文献:

[1]沃纳·赛佛林,小詹姆士·W·坦卡德.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M].郭镇之,主译.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278.

新闻传播转型中核心价值的坚守 篇3

一、新闻传播转型中新闻核心价值观流失的原因

1. 不重视新闻报道的内容

当前很多记者不重视新闻报道的内容, 随意传播内容, 导致传统的新闻采访业务正逐步被边缘化。还有一些记者不尊重事实, 报道一些自己认为能吸引眼球的报道, 这些不但无法体现新闻的真实性, 也会消除新闻传播的社会责任感, 导致核心价值观的流失。显然, 这种不重视报道内容及弱化新闻采访的做法已经成为一种恶性潮流, 当前“新闻报道的内容没有核心, 记者想写什么就写什么, 不站在读者的立场考虑, 有的还会报道一些比较恶俗的内容……”以及“人们看到新闻后, 发布一些低俗的言论……”这样的现象比比皆是, 这也是新媒体发展初期必然发生的一种结果, 也正是因为这种结果才导致新闻传播违背事实发展规律。当前, 不论是专业的学者或是社会人群, 他们都忽略了新闻传播的核心价值, 他们一味地把新闻媒介形态的一些发展、变化规律和新闻传播的特性规律混为一谈, 这会制约新闻核心价值的有效坚守。

2. 用自己的观点来代替真实的新闻内容

在新闻传播转型初期, 记者报道新闻的理念发生了较为明显的变化, 他们通过自己的观点代替真实的新闻内容, 使得新闻传播更加趋于观点化, 很多记者不注重对新闻内容的有效采访, 也不常深入到基层去发掘一些新闻内容, 而是将新闻内容的编辑看得非常重要, 他们认为只要自己编辑的新闻内容新颖、独特、有亮点, 就会吸引很多的读者, 当前这种用自己编辑的观点来代替新闻内容的现象很普遍。而在大学新闻传播教学中, 也出现了类似的观点, 即新闻传播采访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记者如何编辑这些采访的内容。也不能说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因为这是对新闻传媒长期分析所得到的结论, 这个观点真实反映了当前我国新闻信息传播的现状, 它对社会各界的影响不容小觑, 它还会使广大人民群众对新闻核心价值的理解和坚守有一定的误导和影响作用。这些观点强调的是事后的编辑, 忽略了报道前的深入采访, 对新闻传播的核心价值有较大的影响作用。

3. 过分转发新闻信息致使传播责任缺失

人们对新闻信息肆意转发并任意发表自己的观点、意见, 这些是致使传播责任缺失, 进而导致新闻核心价值流失的原因。在新闻传播转型中, 传统的新闻报道模式, 即先采访、核实内容、再核实内容的真实性原则被摒弃, 记者在报道新闻时, 只是注重新闻内容是否新颖独特, 而忽略了新闻内容的真实准确性。在新媒体背景下, 对新闻内容转发并发布自己的一些意见、观点等成为一种新的趋势, 人们也不在意新闻内容是否真实准确, 只要能够刺激到他们的心理, 促使他们发表自己的意见, 他们就认为这样的新闻内容是好的, 这会导致恶俗新闻快速传播, 从而致使新闻核心价值流失。有很多媒体机构, 他们不注重新闻的质量, 也不管社会赋予他们的责任, 而只是为了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 去传播、转发, 或是刻意去报道一些虚假新闻, 正是这些虚假的新闻内容, 导致新闻的核心价值流失。

二、新闻传播转型中核心价值坚守的有效措施

1. 正确把握变与不变两者之间的统一协调关系

当前, 在新媒体发展的背景下, 我们更应该坚守自己的理念, 不可完全摒弃传统的新闻传播方式, 要将传统中可取的东西跟新型的传播方式有效结合, 正确坚守新闻中的核心价值。新闻只有遵循媒介发展的规律, 秉承真实、根本、坚守、创新等原则, 正确把握好变与不变两者之间的统一协调关系, 才能确保新闻传播的核心价值体系, 才能推动我国新闻媒体健康、稳定地发展。上面提到的几个原则, 无论是对于传统的新闻媒体还是新型的新闻媒体, 都同样适用, 而新闻媒介的发展必然离不开新闻信息和新闻传播的时空, 所以在新闻传播转型中, 必须要坚守新闻传播的根本, 还必须要确保新闻内容的真实有效性。新闻传播的根本, 主要强调的是新闻的精神实质、内容信息以及它所包括的传播价值理念等, 这些不但是新闻的根本, 也是新闻所必须要具备的责任意识。同时还必须坚守创新, 当前的人们对新闻信息的需求越来越高, 因此必须要注重新闻的创新, 只有这样才能促使新闻内容有效传播, 才能坚守新闻的核心价值体系。

2. 加强新闻理想的正确构建

当前, 不管是从事新闻多年的传媒人, 还是在学校就读新闻传播类专业的大学生, 他们的新闻理想都太过遥远、不现实, 特别是一些资历较浅的媒体人。新闻理想指的是新闻从业人员对新闻职业的想象、憧憬和希望, 他们认为新闻职业是一种神圣的职业, 也正是这种新闻理想, 才使得他们更加执着地追求自己的新闻生涯。新闻的职业理想不但决定了人们对新闻职业的选择意向, 也会影响到人们的选择结果, 据相关数据显示, 在想要从事新闻行业的年轻人中, 有高达70%的人不是因为新闻职业本身而选择新闻行业, 他们也没有所谓的新闻理想, 他们大多是为了生活、出名等去从事新闻事业的, 所以他们对新闻的核心价值认知很片面。良好的新闻理想, 能确保新闻核心价值的有效坚守, 因此在新闻传播转型初期, 更应该加强新闻理想的有效构建, 使得那些热爱新闻事业的人更加积极地投入到新闻事业中去, 并以一种正确的心态去报道新闻, 去传播新闻的核心价值。

3. 坚守新闻职业道德

无论是传统媒体的传播还是新时期中新型媒体新闻的有效传播, 都必须坚守新闻职业道德, 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新闻核心价值的有效传播。最近几年, 虚假新闻随处可见, 这些都是新闻职业道德缺失的表现, 针对这种现象, 我们需要认真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1) 当前对新闻从业人员的教育形式有很多, 但人们在从事新闻职业后, 没有有效巩固自己的职业道德, 他们在工作上不够自觉, 这也是造成职业道德缺失的重要原因。所以, 不但要加强工作人员职业道德的培养, 还应该通过一些教育活动, 切实有效地将职业道德落实到具体的工作中去。

(2) 促使新闻事业有效变革, 打破传统新闻专业分配的格局。当前从事新闻行业的人大多是招聘的编制外人员, 他们的工作任务往往比在职人员要重很多, 但是他们的工资是最低的。很多年轻人毕业后进入工作岗位, 面临生活压力、工作压力, 这使得他们容易丧失职业道德, 去做一些违背道德规范的事情。

(3) 新闻传媒从业人员应该尊重传媒的发展规律, 积极发挥新闻报道的积极作用, 定期加强自身的编辑写作能力, 正确有效地传播新闻的核心价值体系。

总之, 在新闻传播转型初期, 新闻核心价值体系的坚守非常重要, 因此必须要结合新闻核心价值缺失的原因找出有效策略, 促使新闻核心价值的有效传播, 进而推动我国新闻传媒行业的稳定发展。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 很多新媒体正在崛起并发展, 而如果只是依靠行政强制的方式去控制媒体, 坚守新闻传播的核心价值是远远不够的, 需要全社会的人自觉地遵守和约束, 只有尊重事实, 通过新闻报道还原事实的真相, 并坚守核心价值观念, 才能实现新闻传播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新闻传播转型,核心价值

参考文献

[1]钟克勋.新闻传播转型中的核心价值坚守[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 (人文社科版) , 2015, (6) :158-163.

[2]肖海鹰.新闻传播转型中的核心价值坚守[J].科学导报, 2015, (20) :127-127.

电视新闻传播核心价值 篇4

中央电视台的娱乐节目较其它地方卫视有着一定的不同, 其更加注重于“正能量”的传达, 确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更好地被社会重视, 其作为总体内容的具体表现, 即要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融进去、要重在传播价值观。优秀的公益类电视娱乐节目所要达到的目的并不仅仅是募集到了多少公益基金, 而是其传达出的价值观念是否可以感染到观众。将内涵丰富的公益活动简单视为捐款捐物的一般行为, 这种行为是偏离公益精神的。

此外, 中央电视台的发展近年来面临着极大的建设压力, CCTV-1 作为主流思想交流最大的平台, 更需要加强对表达方式创新。《梦想星搭档》即是中央电视台在这样的大环境下的“应对之策”。通过这一节目, 央视希望能够加强节目的市场占有率, 促使自身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得到节目收益与社会影响力的双重提高。就节目形态来说, 《梦想星搭档》采用两个“1+1”模式。第一个“1+1”是将音乐内容与公益事业相结合, 以音乐作为交流沟通的载体, 推动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第二个“1+1”, 就是第一次引入“搭档”的形式, 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合作当作节目活动的开展形式, 这其实也是央视试图表达“合作共赢”理念的途径, 实际上体现出央视的社会责任感。节目运用纪实的表现方式, 将娱乐性与社会实际相结合, 关注于社会各阶层的思想追求, 将《梦想星搭档》对社会正能量的表达以一种更为温暖的方式呈现了出来, 同时, 也对需要帮助的人提供了力所能及的帮助, 借助于美好的歌声来激发整个社会的美好道德追求, 极具感染力。

2 坚守责任, 助推公益发展

随着社会自身的不断发展, 其所存在的矛盾也会被进一步激发, 例如, 老人摔倒该不该扶这类的日常生活事件成为了社会道德的信任危机表现形式, 其无疑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怀疑与思考。电视节目作为社会价值观的拥护者与引导者, 通过电视平台能够有效地缓解社会矛盾。可是在近年来的实际发展过程中, 出现了较为明显的“泛娱乐化”倾向, 特别是一些有着较高收视率的电视节目, 却常常以“毒舌”“黑幕”“一夜成名”搏得观众眼球, 娱乐节目的意义和传播社会核心价值观的方向背道而驰。

通过制作、播放公益类的娱乐电视节目, 可以为存在的“泛娱乐化”问题带来解决之道。节目的内容不仅仅是对积极乐观生活态度的认可, 其更是对社会道德危机的重新认识, 是对社会大众精神的最好慰藉。《梦想星搭档》这档节目, 既是对当下社会大众认知需求的满足, 也是对多元化时代下电视工作者社会职责的担当表现。

就《梦想星搭档》这档节目的公益性质来说, 以“公益为主, 娱乐为辅”的节目理念贯穿节目始终。所以, 在节目内容中, 首先应当将其带有的概念内容与范围明确到位, 确保其可以在电视节目艺术中拥有独特的吸引力, 进而成为电视节目的核心内容, 将其带有的道德影响发挥出来。这既是对目标层面的重新树立, 也是对创新手段的重新认可, 使得节目观众既能得到精神享受与放松, 也能感受到社会正能量, 发自内心地对其产生认可, 激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人的积极影响力, 做到真正意义上地寓教于乐。

因为这样的节目形式能够被更多的社会大众所认可, 其所想要达到的社会影响力也就更易实现。公益节目对社会核心价值观的树立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大众传播的“麻醉作用”理论认为:大众对媒介提供的表层信息和通俗娱乐的沉溺会导致其社会活动能力的丧失。公益类电视娱乐节目改变了娱乐节目为了娱乐而娱乐的现状, 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观众被以往娱乐节目的表层视觉感受所麻醉的发展弊端。娱乐活动不再是节目的表现内容, 而是节目表达的一种途径。通过娱乐化的节目形式可以将公益节目较为轻松地呈现出来, 进而更好地拓展其受众面, 提高社会大众对其的认知水平与认可力度。这也是目前电视媒体工作活动的开展目的之一, 是电视媒体行业应当具备的社会责任追求与主流价值观的表现。

3 内容为本, 展现生活真善美

《梦想星搭档》第二季的公益梦想主题是聚焦听障儿童, 发起“叫醒耳朵一起唱歌——拯救听障儿童”的行动。随着一曲充满激情的节目主题曲《梦在想我》唱响, 节目拉开了序幕, 紧接着播放了一名听障儿童植入人工耳蜗并成功康复的感人故事。故事的主角是奥地利人工耳蜗山东用户淇淇, 今年5 岁, 于2011 年植入奥地利人工耳蜗, 现在已经成功康复, 完全融入主流并且还学习钢琴, 成为一个爱说爱唱的小姑娘。而片中, 淇淇的妈妈为了孩子尽快康复, 做快递挣钱的艰辛, 整个过程中付出的努力和爱, 更是每一个人工耳蜗孩子家长的缩影。

长沙胡巧林是一名双耳先天性失聪的孩子, 父亲多年来无微不至地照顾他, 却因贫困无力支付巨额医药费。通过《梦想合唱团》的舞台, 小巧林获得了社会捐助, 成功接受了人工耳蜗手术, 终于听见了这个世界最美妙的声音。从普通人身上看到人性的光辉, 体现大爱和温暖的力量, 在大众喜闻乐见的节目样式上赋予了乐观向上向善的人生态度、乐于奉献的社会责任和主流价值观。作为公共媒体的电视平台, 增强节目、尤其是娱乐节目的公益性, 服务于群众的同时教育和引领群众, 是当下业界追求的应有之义。

4 响应号召, 结合教育与娱乐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文艺工作者座谈会中, 就文艺活动的开展提出了深层次的要求, 即将文艺活动作为时代发展的重要内容, 将其所应当具备的社会积极影响力发挥出来, 确保其可以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表现形式。文艺工作者应当以人民作为工作活动的开展中心, 提高作品质量, 发挥时代建设精神, 引领全体社会大众能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活动中去。

电视节目作为传播国家意志的载体, 存在着复杂的政治、经济和意识形态的力学关系。电视节目的公益性, 需要引导社会大众加强对公益活动的关注度, 使其可以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既是我国传统社会道德的具体表现, 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追求内容。《梦想星搭档》从普通人的价值追求出发, 以此为介绍视角, 以多元化的节目环节来将公益梦想具体化, 表达社会大众的公益追求, 来提高社会实践的开展影响力。将社会公益精神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式在节目中表现出来, 体现出普通人的伟大之处, 更能激发社会大众的内心正能量。同时, 这样接地气的形式可以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被更好地传播, 使其可以在我国的媒体环境中实现进一步发展与创新, 削弱商业化、低俗化对节目的极端影响。当越来越多的电视选秀节目、相亲节目充斥各大卫视荧屏之时, 受众的眼球不免会受到多元价值的冲击。有学者指出, 文化事业层面的竞争会使文化产品越发低俗化,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作为信息产业的大众传媒不可避免会出现低俗化趋势。

摘要:在全国各电视台娱乐节目竞争日益激烈、发展陷入困境的形势下, 中央电视台《梦想星搭档》突出重围, 开公益娱乐节目风气之先, 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节目旗帜鲜明地以公益性为核心, 在动人的歌声和善举中潜移默化地传播主流核心价值观, 传递积极向上的正能量。2016年2月17日, 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播出“电视综艺节目开启公益模式”的新闻, 其中以中央电视台《梦想星搭档》为代表的公益类电视娱乐节目被“点赞”, 引发了学界对公益类电视节目的价值导向思考, 本文将以《梦想星搭档》为例, 分析公益类电视娱乐节目传播核心价值观的引领教育作用。

电视新闻传播核心价值 篇5

1 我国电视民生新闻的发展历程

我国民生新闻的雏形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1995年北京电视台著名节目《点点工作室》基本上带有民生新闻的性质。1997年北京电视台又推出了新闻类节目《北京特快》更是呈现出典型的民生新闻的特质。我国电视媒体的民生新闻真正得到民众的认同,并在广大媒体单位内广泛创作则开始于2002年江苏电视台城市频道推出的《南京零距离》,该栏目被认为是开创了大时段播报城市民生电视新闻节目的先河。主持人孟非以鲜明的光头形象,凭借着自己幽默睿智的点评和对南京地区民众生态的深入关注,被称为“南京人的儿子”,这一节目样式迅速被南京地区的其它媒体学习和借鉴。随后该地区又相继开播了《直播南京》《法治现场》《绝对现场》《标点》等类似的民生新闻栏目。

目前,在南京地区的带动下,我国出现了一股从中央到地方各级电视台、报纸、广播等媒体单位争相创办民生新闻的浪潮,被称为是“中国电视新闻的第三次革命”,尤其是在当前我国逐渐放松对新闻类门户网站新闻创作与播报自主权的限制,民生新闻得到了进一步的普及。比如新浪网的《民生访谈》、湖南红网的《百姓呼声》、浙江在线的“民生帮帮忙”、新闻频率的《民生直击》等。

2 电视民生新闻的风格特征

2.1“亲民化”的风格特征

民生新闻采用“说新闻”的方式,尤其是对方言的使用和幽默风趣的表达方式,天生与民众具有一种亲近感。另外,在内容选择上,它从群众日常生活中采集新闻素材,内容上锁定的是群众的生存空间、生存状况,关注群众的冷暖痛痒、喜怒哀乐。特别是站在普通民众的立场,为他们排忧解难,更是提升了民生新闻的价值。这两方面因素的结合,民生新闻似乎“吃了些亏”,因为少了“自上而下”的权威性。然而,它却从心里的角度拉近了如观众的距离,从实用性的角度提升在民众中的新闻价值,从而重新找到了一种“水平式”的新闻采集与传播模式,由此塑造此种新闻“亲民化”的风格特征。

2.2“服务性”的风格特征

目前,各类新闻节目虽然能够为普通民众带来一定的利益,但尚未真正涉及到普通民众的切身利益,仍然表现出明显的“自上而下”的传播模式,对普通民众可有可无。而电视民生新闻则秉承“服务性”的理念,充分关注普通民众的喜怒哀乐,尤其是当普通民众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麻烦后,通过大众媒体的宣传报道,或者是给相关部门施加一定的舆论压力,或者是号召社会大众的关注,可以顺利地解决特定的问题。这充分展现了电视民生新闻服务性的节目采编与传播理念,也成就了其个性化的风格特征。

2.3“区域性”的特点

通过对大量的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的分析可以看出,此类节目表现出浓郁的地域特色,比如武汉民生新闻、南京民生新闻、郑州民生新闻、成都民生新闻等,甚至是每一个地区中的特定区域也都创办有专门的电视民生新闻节目,关注该区域内普通民众家长里短之类的事情。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不仅成就了电视民生新闻个性化的风格特征,而且也造就了其核心竞争力,是其他电视新闻节目所无法关注、无法克隆的内容,有效地解决了电视新闻节目同质化现象与恶性竞争严重的问题。

2.4“宽领域”的特征

电视民生新闻关注的虽然是特定区域民众家长里短之类的事情,但内容却涉及到社会的各个方面,可以说是对社会生活的全方位扫描,从家庭纠纷、邻里琐事到公共管理等,都属于电视民生新闻的报道范围。这极大地拓展了电视民生新闻的报道领域,同时也打造出电视民生新闻内容个性化的风格特征。

3 电视民生新闻的核心价值

3.1 独特的便民价值

目前,电视民生新闻则脱离了“新闻特征”的局限,更加关注的是人民群众日常生活中的社会百态,或者说更加倾向于“服务性”的节目采编与传播理念。如在江苏电视的《南京零距离》中,很多节目都是以某一个市民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难为主,通过新闻的播报来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促成为题的解决。这使得电视民生新闻具有强烈的便民价值,是其它电视新闻节目所不具备的。

3.2 良好的舆论引导价值

我国传统媒体由于自身的局限性以及强烈的新闻价值定位倾向,很多情况下在危机事件处理中不仅无法及时的解决问题,而且由于应对方式不当而造成自身公信力的下降,很多人情愿相信小道消息也不情愿接受大众媒体的内容。而电视民生新闻关注的是与老百姓切身利益相关的事情,不在乎新闻内容是否具有政治立场以及是否具有广泛影响力等,因此,这种新闻理念不仅可以拉近与公众的关系,提高其信任程度,而且可以将很多公共突发事件提前得到解决,防止事态的扩大。从整个角度来说,电视民生新闻还具有良好的舆论引导价值。

3.3 实现了普通民众的话语权

民生新闻摒弃了传统新闻的那种“高高在上,俯视苍生,冰冷生硬,千人一面”的报道方式,转而采用“平视”的角度来报道新闻,把政治色彩降到最低点,突出新闻内容的实用性和针对性,赢得了老百姓的赞美,树立了自身的公信力。尤其是民生新闻中强调让老百姓来说话,让老百姓通过对社会事务和关系到自己切身利益的事物发表意见最终形成公共意见的做法,是实现“民众话语权”的集中体现。

3.4 提高了电视媒体的公信力

随着互联网络新媒体的发展,人们不仅有了更多选择的信息源,而且在沟通互动方面也更加便利,由此打破了传统媒体公信力的构造模式和存在价值。电视民生新闻以民生、民情、民意”为主要关注点,重视普通民众的生活状态,尤其是帮助普通民众解决生活琐事,以“亲民”的新方式和内容帮助电视媒体重新打造自身的公信力,了电视节目在整个媒介生态环境中的话语权。

4 电视民生新闻制作与传播中存在的问题与应对措施

近年来,随着我国数字电视以及互联网络的快速发展,媒体数量、节目样式和节目内容都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给电视民生新闻带来了强大的竞争压力。面对压力,部分电视民生新闻节目一方面在节目内容上逐渐背离“服务民众”的宗旨;另一方面,自身的舆论监督作用过于泛滥,漠视新闻伦理,缺乏专业的媒体精神,尤其是部分节目呈现出内容琐碎,格调不高的特点,受到诸多专家、学者的一致批评。正如原浙江省委宣传部分管新闻的副部长、现浙江日报社社长高海浩所说的:“一些民生新闻的内容是‘一地鸡毛’,尤其是毫无限制的‘猎奇’,诸如天灾人祸、街头闹剧等,使普通民众对生活环境产生错误的看法,不仅无法为人民的正常生活带来帮助,甚至还产生严重的不良影响,久而久之必将造成自身报道视野的狭窄,降低公信力”。

电视新闻传播核心价值 篇6

一、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八荣八耻”相结合

任何社会都有自己的核心价值体系, 无论是现代国家还是古代国家, 核心价值都是它的灵魂, 也是社会秩序永远的源泉。我们要深深爱着自己的家乡, 兢兢业业地为家乡建设、发展不遗余力地努力工作, 而不是因为家乡的经济贫困、观念落后、家乡人对自己的漠视另择福地, 这样的人就是一个具备了爱国情结的人。

二、成为新闻事业的传播者和践行者

新闻工作者肩负着宣传解读党的方针政策、反映群众呼声诉求、引导社会思潮、鞭挞丑恶现象的重要任务, 所以一定要有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强烈的历史使命。环境问题主要是指由于自然原因或人类活动使环境质量下降或生态系统失调, 对人类的社会经济发展、健康和生命产生有害影响的现象, 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被认为是当前全球面临的最严峻的环境问题。在这一背景下, 就有必要对我国环境新闻研究的整体发展脉络进行一次系统的梳理, 对环境新闻研究理论方面的成果进行详细的解析, 这样才能对我国环境新闻研究形成较为完整而全面的认识。

第二, 牢记使命, 切实肩负起新闻媒体的神圣职责。一是要肩负起传播社会主流声音、弘扬社会主流意识的政治责任, 要无条件地宣传党的主张、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要善于用生活化的视角阐释党的方针政策。二是要肩负起维护社会稳定、疏导公众情绪的社会责任。近几年来, 我国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频发, 如我们身边发生的“7·26华阳洪灾”以及“5·12”大地震、玉树地震、舟曲泥石流等事件的发生, 都与当前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国内外政治环境、社会结构和社会心理情绪变化等密切相关, 这就需要新闻媒体和广大新闻工作者, 牢牢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 客观公正、全面准确地做好新闻宣传工作。三是要坚持正确导向, 在加强信息服务中开展思想教育。新闻宣传对社会热点问题不能回避, 如就业、住房、教育、医疗、物价、收入分配、生态保护等, 因为这些都是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

第三, 围绕大局、服务群众, 扎实做好新闻宣传工作。

一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新闻工作者一定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坚持党性原则, 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阵地意识, 把坚持正确舆论导向放在新闻宣传工作的首位, 坚持团结稳定鼓劲, 为全县人民服务、为县委县政府重大决策服务。二要突出典型示范效应的引领传播渠道。学习宣传先进典型, 是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一种有效形式, 近年来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关于郑培民、牛玉儒、任长霞、杨善州、郭明义等先进典型的宣传, 对于激励人们投身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对于中国环境新闻发展的研究, 虽然各学者选择的角度各有不同, 但从时间的划分来看大体都一致, 基本上都分为三部分———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90年代初到90年代末、21世纪以来, 而且每一部分论据中使用的材料也大同小异, 这说明学者们对于影响我国环境新闻发展的重要因素的认识趋于一致。

对于中国环境新闻学的发展现状研究, 笔者认为还有很多问题没有解决, 如环境新闻究竟能否成为一门单独的学科、环境新闻学与环境新闻报道有没有混淆、环境新闻在大学里的学科设置情况如何、有关环境新闻学的专业理论与实践类书籍有多少、环境新闻学下设的专业课程有哪些等等, 这些问题如果没有很好地解决, 那么对于中国环境新闻学的发展现状研究就失去了立足之本, 难以得到广泛认可。随着生活中关于环境新闻报道实践的不断发展, 越来越多的民众开始关注环境新闻报道, 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重视我国环境新闻的发展, 而要做好环境新闻的报道, 不能只靠传统的环境学或传统的新闻学人士, 只有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将传统的环境学与新闻学结合在一起, 全面推动环境新闻教育的发展, 才能推动环境新闻事业的发展。

对于西方环境新闻发展的研究同中国环境新闻发展的研究一样, 都还有很大的空间来继续探索研究, 可以进行局部性的专题性研究, 如环境记者发展史研究、环境新闻理念史研究、环境新闻业务史研究、某一媒体的环境新闻发展史研究等等。

总之,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们对国际形势和时代特征科学把握的必然要求, 是引领多样化思潮的内在要求, 是我们在新世纪新阶段面临种种风险中应对挑战的精神法宝, 也是我们解决一系列重大现实问题的强力举措。因此, 广大新闻工作者必须提高认识, 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必须在把握新闻舆论正确导向、提升能力素质上狠下功夫, 大力弘扬职业道德精神, 切实履行社会责任, 真实准确传播新闻信息, 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不断做出新的贡献。

摘要:党的新闻工作者应当明了社会主义荣辱观, 做践行社会公德的楷模, 切实将自身道德的完善和精神境界的升华作为最高的追求目标, 不断加强道德修养, 禀承高尚的道德品质、良好的精神状态、科学严谨的作风, 努力工作、不断创新。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新闻传播,践行者

参考文献

[1].《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辅导读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11年10月

电视新闻传播核心价值 篇7

那么, 如何开发电视新闻的审美价值, 让电视新闻更具吸引力、感染力和影响力呢?本文拟在接受美学的视角下, 通过分析央视《社会记录》栏目及《东方时空》栏目对华南虎照事件所作的报道, 来阐述这一问题。

接受美学理论的主要观点

接受美学是20世纪德国康斯坦茨学派创建的一种新的文艺理论。1967年, 姚斯在其题为《文学史作为向文学理论的挑战》的就职演说中, 全面提出了接受美学的基本思想和理论构架, 确立了以读者为中心的接受美学理论。20世纪60年代末, 伊瑟尔在康斯坦茨大学发表了《本文的召唤结构》的著名讲演, 同样引起轰动。姚斯借用阐释学“视野”的概念, 以“期待视野”为中介, 以“视野融合”为途径, 将文学史转化为一种阅读者的积淀, 在文学与社会、美学与历史之间的鸿沟上架起了一座桥梁, 接通了文学与现实、过去和未来。 (1) “期待视野”是解读者面对文本时, 调动自己的经验并产生的思维定向及其所希望的文本对他的满足。“视野融合”则是指接受者的期待视野与文本或生活实践视野的交融和相互影响。

伊瑟尔与姚斯建设接受美学理论的出发点是一致的。他们都认为将注意力从传统的对作者———本文关系的关注, 转向对本文———读者关系的研究, 都将读者作为自己理论的基点。接受美学的基本理论观点是这样的:第一, 认为作品不是在所有时代在读者面前都以同一面貌出现的自在客体, 而像乐谱, 只有经过读者演奏才能成为一曲优美的音乐。伊瑟尔认为:“文学本文具有两极, 即艺术极和审美极。艺术极是作者的意义, 审美极是由读者来完成的一种实现。从两极性角度看, 作品本身与本文或具体化结果并不同一, 而是处于二者之间。” (2) “暗隐的读者”描述的就是这个处于二者之间的情况, 这表明伊瑟尔认为作品的意义是由文本和读者共同建构的。第二, 作品的价值与作家的历史地位由作家与读者共同构成。作家的创作意识能否实现, 依靠读者的接受意识。第三, 作家必须考虑读者的期待视野。第四, 接受美学认为文本意义的不确定性是连接读者的创作意识和接受意识的必要条件。意义不确定性召唤读者参与作品再创造。伊瑟尔认为这种召唤结构, 能提供最广泛的联想空间, 是最能激发读者想象的框架结构。

与读者对文学作品的接受过程相类似, 受众在接受新闻时也表现出不同的状态和效果。有学者指出, 受众在接受新闻时, 表现为三种不同的效果:其一, 赞同记者的想法而改变或强化了原有态度;其二, 拒绝记者的倾向而坚持自己的立场;其三, 强烈反对记者的倾向, 对记者的陈述持否定的态度。 (3)

电视新闻的美学价值

从接受美学的角度看, 电视新闻议题设置———传播———受众接受的全过程, 是一个完整的审美活动, 它具有以下审美特征。

第一, 电视新闻的传播过程受到受众“期待视野”的制约。媒体的新闻选择应建立在受众的“期待视野”之上。在新闻传播过程中, 受众的“期待视野”潜在地制约着传者的议程设置和报道框架。

2007年10月12日, 陕西省林业厅正式对外公布猎人周正龙拍摄的华南虎照片, 宣告失踪了20多年的野生华南虎被重新发现。这张“虎照”出现在互联网上仅仅几个小时, 照片中的老虎是否是活体便引起了社会公众的质疑。对事件真相的追问, 构成了公众的期待视野。国内众多媒体以理性、怀疑的态度对此事表示了高度关注。

《社会记录》与《东方时空》同是央视的名牌栏目, 但是这两个节目对华南虎照事件的报道却引来公众截然相反的评价。

2007年11月5日, 《东方时空》播出了题为“华南虎照片的背后”的报道。节目前半段对“虎照”真假的争论进行了报道, 但是没有对新闻真相进行深度挖掘。节目后半段主要关注华南虎的命运, 采访了华南虎养殖基地的情况。节目没有对事件的核心人物周正龙进行面对面的采访, 整个节目中也没有出现周正龙的同期声画面。并且主持人在节目中说了这样一句话:“照片的真假不重要, 重要的是保护好华南虎。”此话一出, 立即引来公众的强烈不满。

照片的真假真的不重要吗?“虎照”现身后, 央视《社会记录》栏目2007年10月29日、30日、31日连续3天做了华南虎照事件的系列报道。之后, 该栏目在11月22日、12月6日、12月7日又做了3期关于华南虎的报道, 对事件真相穷追不舍。

在互联网时代, 网络对新闻事件的反应最为迅速和敏感, 电视媒体可以利用这一新媒介来了解公众的期待, 从而修正报道框架。媒体如果对公众的期待视而不见, 只管自说自话, 就是对公众群体理性的低估, 从而丧失影响力。

第二, 真实是电视新闻审美特征中最重要的一点。在新闻审美中, 真实具有突出的地位。伯格森曾说过, (真实) “常常使每一件在它影响之下产生的事物具有特别的、浓厚的趣味;它甚至使事物具有特别的魅力、特别的美”。 (4) 真实性是新闻得以存在的基础, 也是电视新闻的审美性得以发展的起点。“在新闻美学中, 真即是新闻题材的美学品格”。 (5)

那么, 电视新闻如何展现新闻事件的真实性呢?如果说报纸媒体适合表述观点的话, 电视新闻更适合展现新闻事件发展的过程。麦克卢汉认为“报纸关注的是观点的冲突, 而不是深刻介入一种情景”, 他认为, “电视这一媒介拒斥形象鲜明的人物, 它有利于表现过程而不是产品”。 (6) 电视新闻是按照时间流程延伸的线性传播, 其时空要素具有特定的内涵。在电视新闻中, 事件发生现场是新闻价值最集中的体现, 这其中包括现场音效和现场画面。电视新闻强调运用镜头语言, 全面、忠实地记录下现场的形象、声音、氛围、细节以及心理活动。这些记录连接成一个故事的叙述过程, 它构成了电视新闻的“文本”。受众通过观看电视新闻展现的事件过程, 被“深刻地卷入”事件当中, 产生一种“我在场”的满足感, 从而获得审美愉悦。这也是电视新闻相比报纸、广播等媒体更为吸引人的地方。

可见, 电视新闻的真实性体现在对新闻事件报道的过程当中。《社会记录》栏目关于华南虎照的6期节目, 紧跟事件发展进程, 锁定事件关键人物, 着力发掘出一个完整的故事。

在《社会记录》的6期节目中, 记者多方调查“虎照”真伪, 用摄像机忠实地记录了这一过程, 将镜头对准与“虎照”事件相关的关键人物:国内最早报道华南虎事件的记者之一———《广州日报》记者何涛, 谈了与周正龙第一次接触时其“不正常”的表现;接着采访了中科院植物所研究员付德志、陕西省林业厅官员、陕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院的王廷正教授等“虎照”事件的关键人物。采访中记者了解到, 王教授并不是搞华南虎研究的, 而是搞兽类学的。这一潜台词构成了对王教授结论的怀疑。

于是, 话题向更深处延伸, 陕西省林业部门是否动机不纯?第三天晚上, 《社会记录》对周正龙宁可荒了自家的地也要上山拍老虎进行了调查。原来, 周正龙曾经是华南虎调查组进山的向导, 专家和林业局的领导曾经说过, 如果他拍到野生华南虎的活体照片, 那他的功劳巨大, 奖金也会不少。

随后, 记者又接触了一位关键人物, 即镇坪县的吴平县长。吴平开口第一句话就是:“虎振国威”。吴平认为, 争论虎照的真假很无聊, 没有多大意义, 应将重点放在加大对华南虎的保护力度上。县林业局局长覃大鹏面对镜头则讲出了这样一句话:“通过华南虎这一张虎牌、这一张名片, 让全世界的人都了解镇坪, 使镇坪走向世界。”

随着事件的进一步发展, 一幅印着老虎的年画出现在人们的视野当中, 成了“虎照”事件的一个有力证据。《社会记录》又对“年画老虎”进行了调查。在11月22日播出的题为《风景画中的华南虎》的节目中, 播出了一位名叫“19楼”的网友义务拍摄的一段老虎年画印刷厂的录像。

在12月6日播出的《真假华南虎》中, 又一位关键人物出场, 他就是陕西省林业厅常务副厅长朱巨龙。镜头跟随朱副厅长来到周正龙的家, 记录了许多有意思的细节。朱副厅长掏出打火机亲自为周正龙点烟, 并鼓励他“底气要足”。

在《社会记录》的6期节目中, 主要用现场同期声来展现新闻故事的演进, 主持人穿插适当的评论, 点到为止;出镜记者在叙事过程中被建构为“传话者”的角色, 节目过程尽量回避“制作者的手”。

第三, 电视新闻同样存在意义空白, 以此形成召唤结构, 使受众产生更多联想, 获得审美愉悦。尽管相比文字而言, 主要采用影像等非语言符号进行表达的电视文本更为真实, 但是它同样是一个开放性文本, 不同的受众会对之做出不同的解读。文本的未定性和意义空白构成了作品的基础结构, 这就是“召唤结构”。受众填补意义空白的过程, 是一个与电视新闻的文本发生互动的过程, 是一个共同协商意义的过程。

《社会记录》关于华南虎照事件的报道, 忠实记录了寻找真相的过程, 而不轻易给出结论。记者分别就“打虎派”和“挺虎派”的观点进行求证。比如, 采访付德志后, 摄像机带我们进入了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的标本馆, 据说里面的植物标本达200万种以上, 几乎涵盖了中国每一个县的植物。这一细节的潜台词说明了付德志研究员提出质疑是有科学依据的。

针对陕西方面一再声称“虎照”是真实的, 《社会记录》公布了一张陕西本地媒体《华商报》刊登的一张摄影专家进行鉴定的照片。这张照片拍于一家档次不错的饭馆, “摄影家手里还拿着一杯红酒” (主持人) 。可见, 这张照片不仅没有达到以正视听的作用, 还会引起人们的反感。

华南虎照片背后的利益链条一直是《社会记录》关注的焦点。记者对周正龙并不富裕的家庭状况也进行了了解。这次拍到的照片, 周正龙得到了省林业厅2万元的奖金。这些背景暗示了周正龙拍老虎的意图。在利益链条上, 受益的当然不只周正龙一个人。镜头还对准了镇坪县城关矗立的一块广告牌, 上写:“游自然国心, 闻华南虎啸, 品镇坪腊肉”。节目末尾的一个镜头值得回味。周正龙家门前那棵柿子树上, 最后一个果子被摘了下来, 一位记者尝了一口说道:“涩得很。”

相比之下, 《东方时空》那期节目中似乎在有意回避真相, 矮化议题, 试图将受众的关注点转移到华南虎的保护问题上。从受众的反应来看, 这一努力是徒劳的。保护华南虎和“虎照”的真假是两回事, 不能混为一谈。

结语

媒体是受众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 受众则是媒体产品的消费者, 但受众并不会消极、被动地坐在电视机前接受说服。事实上, 绝大部分受众是具有思想和选择能力的人。因此, 电视新闻既要了解受众的期待视野, 又要重视新闻的审美价值。具体而言, 制作电视新闻时应注意以下三点:第一, 电视媒体在设置议程时要考虑受众的期待视野, 用丰富的影像语言为受众提供结构完整的新闻故事。第二, 电视新闻要忠实于真实性原则, 尽量回避“制作者的手”。尽管新闻节目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制作者报道框架的制约, 但是新闻记者或主持人应合理安排自己的发言位置, 扮演“传话者”的角色, 以此来建构新闻报道的事实成分。第三, 电视新闻更适合展现过程, 这一过程呈现的不是一种给予———接受的单向特征, 它必须唤起电视观众的审美创造力。电视新闻完全可以用特殊的镜头语言建立文本的“召唤结构”, 留下意义空白, 为受众提供最广泛的联想空间, 从而激发受众的想象。在这方面, 电视媒体比平面媒体更具优势。

参考文献

[1]屠克:《文学语篇中的预设与接受》, 《河南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7 (6) 。

[2]伊瑟尔[德]:《阅读活动:审美反应理论》,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1年版, 第235页。

[3]刘建明:《当代新闻学原理》,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年版, 第272页。

[4]季水河:《新闻美学》, 新华出版社, 2001年版, 第24页。

[5]《美学十论》,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4年版, 第136页。

上一篇:非正式组织理论下一篇:《春酒》教学反思